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范文

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精选(九篇)

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

第1篇: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范文

【关键词】 临床药师;审核;工作方式; PASS;切入点

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是临床药师通过参加查房、实施治疗药物监测、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开展咨询服务的方式深入临床,摸索出药师与临床结合的切入点,积极展开药学服务,为进一步深化临床药学工作创造良好开端[1],临床药学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新兴学科,但我国进行缓慢,临床药师队伍人员素质及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发展也不平衡,人员也比较紧缺。虽然有了一定的工作形式与工作条件,但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还是很严峻的。

1 临床药师面临的困境[2]

1.1全社会和医院对临床药学工作认识的缺失,不知临床药师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上临床上指手画脚,临床药师参与会诊、查房与书写药历,只能是算是跟班的,地位上不去。

1.2临床药师业务水平不高,药师不懂一些临床知识,也不会看检查单。

1.3医院对临床药师重视不够,不愿派人出去培训,自己培训不了,造成临床药师人才缺乏。

1.4药历书写没有法律依据,也不是很规范,处境尴尬,只能当练习本。

1.5医院PASS系统没有充分利用。

1.6一些检验设备跟不上,比如血药浓度监测设备不全,或者没有。

2万事开头难,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一步一步去实践,最主要的是找到切入点[3] [4]:

2.1现在医院工作几乎全部是微机化,临床医生全写电子医嘱,为了方便快捷,护士取药时都是成批取药,一般都是护士审核用药医嘱,药房药师只看到成批的汇总药单,没有对单个医嘱进行审核,这是不规范的。所以临床药师必须要做临床医生用药医嘱审核工作。审核通过后在传给护士或药房。审核内容: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合理用药,围手术期,血药浓度监测,抗菌素分级管理,医保信息,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过敏反应,用法用量等待。

2.2指导护士用药,比如在处置室中药物的储存条件,给药方式,用法用量。

2.3对患者开展药物咨询工作,告之药物的不良反应,副作用,用法用量,宣传用药的依从性。

2.4提出用药合理化建议,给出个体化给药方案。重点患者建立详细的药历,以备学习交流,这要求临床药师要有真本事,让临床医生信服你的真才实学,这是关键。

2.5临床药师可以从基础做起,比如在临床帮助护士摆药。不要不好意思,这些简单的工作能让你增长知识,了解医生护士的工作内容。相信这些工作我们药师做的相当好,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2.6做好ADR或ADE的监测工作。临床药师一部分工作就是收集一些ADR或ADE,然后整理出来,进行数据上报。无论从工作流程,还是理论知识认识程度,医生都不如我们药学人员清楚,我们要做的是把不良反应报告做好,做细,做的更专业,让人认同。

2.4利用PASS系统解决临床药师的大部分问题[5]。同时也弥补药师能力的不足。所以强烈推荐PASS系统,并利用好。同时完善PASS系统与HIS系统融合。

2.5药讯是药师与临床沟通的宣传资料,临床药师要充分利用它,它能发挥药师的能力,也能展现临床药师的魅力。

2.6内部临床药师培训时,可以邀请临床医生,护士和患者参加,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临床药师在做什么,了解我们临床药师的工作性质,相对来说,就是做好沟通工作,工作中他们才会积极的配合你,帮助你,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临床药师工作是为临床更好的服务的。

2.7在与临床科室一起查房以及进行病案讨论时,随时向医生提供药房的药物信息。临床药师因为熟悉本院药品品种,并熟悉同类别多种药品,在涉及非专科领域或需要在同类别多品种之间筛选时,可将自己熟知的信息提供给医生参考。对临床治疗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向医生提供相关可靠的循证医学资料。资料重在权威性。[6]

3 讲了临床药师面临的工作困境,也讲了一些方式方法,困难不可怕,怕得是牢骚满腹,踌躇不前,有句话:有志者事竟成。

3.1临床药师是个新行业,我们要学习,要一点点来,把握思想认识,以学习为目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

3.2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基础工作出发,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夯实自己,增强自身的修为。

结论:临床药师的工作不是很难,难在沟通,掌握好临床药师的切入点,重点是:临床药师的审核工作,另一个是PASS系统与HIS系统的合并应用。

参考文献

[1]郑颖 (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7) ,临床药学工作切入点 实践,药学实践杂志,2008 年26卷06期.

[2]汝玲 海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及思考,《中国药房》2011年第22卷第1期.

[3]卜一珊 徐彦贵 高仲阳,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的新切入点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年第28卷第9期.

[4]帮华 曹玮,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工作的特点及切入点,《中国药房》2010年第46期.

第2篇: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范文

下面我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研函内容结合我院蒙医药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目前民族医药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问题谈一谈自己浮浅的认识、想法和建议,因自己分析问题能力有限,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1、民族医药、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基本情况:

我院(所)成立于1973年,当时是吉林省唯一一所民族医药研究机构。1980年兴安盟复建,划为内蒙古后在全区民族医药研究机构调整中因工作成绩突出而唯一保留的旗县级民族医药研究机构。

现有职工126名,占地面积14400平米,建筑面积4200平米,固定资产600万,其中医疗设备值370万元。编制床位80张,实际开放60张。设有内、外、妇、儿、口腔、眼科、五疗、皮肤、骨伤、肛肠、急救中心等11个一级科室,4个疗区和糖尿病、宫颈糜烂两个重点专科。手术麻醉科、放射科、检验科、功能检查、药剂科、制剂室、供应室、预防保健科、医保科等9个医技辅助科室。院办、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财务科等5个职能科室。科室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97年以较高的整体优势步入国家“二级乙等”医院行列。

院(所)除开展11个一级科室医疗业务工作外,开展有心电、黑白B超、彩超、电子胃镜、CT、全自动生化、血球计数、尿十项分析和血液流变、r—放射免疫等检测业务。院(所)年门诊3万人次,收住院患者1500例,其中手术患者570例;是我旗职工医疗保险、人寿保险定点医院和低视力眼病康复中心,是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民族医药专修学院、呼盟卫校、兴安盟残疾人卫校实习基地。

2、民族医药文献整理情况

院(所)在民族医药文献挖掘、整理、提高方面成绩显著。曾整理、翻译、编著蒙汉对照和《蒙医常用方剂选》、《斯日吉米格》、《蒙医乡村医生手册》、《宝音扎布肝病防治》、《长寿奥秘》等书,深受读者的好评。

3、民族医药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情况

院(所)拥有生产四个剂型,120余个品种蒙药普通制剂室,年产量5000公斤以上,基本满足本院(所)及全旗调剂使用。研究开发的治疗妇女宫颈糜烂新蒙药《尼哈其塔拉哈》、《呼和散》、《哈屯塔拉哈》获得兴安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蒙药治疗糖尿病》课题2004年盟科委立项,研制开发的新蒙药《喜晶系列》投入临床,治疗糖尿病效果良好,受到患者好评。与此同时,《蒙药治疗高脂血症》、《蒙药治疗骨质增生》的新药《雅顺色音》、《琪寸格根》正在研制开发之中。

4、民族医药相关政策落实、制定情况及各级政府扶持和发展民族医药情况

随着国家对中蒙医药工作的进一步的重视,民族医药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如:我区出台了《蒙医、中医条例》,对蒙、中药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了政策的倾斜我国、我区民族医药前景将是非常美好的也是令人鼓舞。狠抓落实,必定会大有作为。

5、民族医药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制定情况

应该说蒙医药制剂基本规范,已经有部颁和区颁标准,但可能有不少治疗效果好的传统方剂未列入标准,应该补充。其它相应技术标准应加紧制定完善。

6、发展民族医药存在的问题及做好民族医药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困难和问题

中、蒙医药事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牧民用蒙医药看病就医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明确指出:卫生工作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民族医学地位得到了提高。始终坚持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在了农村牧区。内蒙古自治区也出台了《蒙医、中医条例》,对民族医药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然而受地方经济制约,民族医药与现代医学发展相比十分缓慢。

②在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形式上是蒙、中、西医同步发展,实际上趋于重视西医,轻视中蒙医。如偏重于综合医院投入,轻于专科医院建设;政府没有把民族医院建设纳入预算内管理(实际上即使纳入预算内管理,因为地区贫困,也无法兑现),导致设施设备落后,使民族医药徘徊不前;在“非典”期间,中、蒙医院积极参与发挥作用不亚于综合医院,但重视不够。

③民族医疗机构制剂生产条件落后,现仍基本处于原始生产阶段。制剂技术改造困难重重。

④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不能充分发挥和挖掘人才资源优势,不利于民族医药的研究和发展。

⑤对中蒙医药扶持力度不够,中蒙医院生存发展成为主要矛盾。考虑生存无法发展,考虑发展生存成为问题。

(2)对策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蒙医院面临严峻挑战。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迎接新挑战,铸造优势,为人民健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求得生存和发展是中蒙医院特别关注和认真研究思考的问题。

①医疗卫生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目前我们正处在卫生改革与发展关键时期,要在医院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以及经营理念方面都需要大胆创新,在深化改革中生存发展。

②强化管理意识。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中蒙医事业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才能占有一席之地,实现自身价值,构筑最广阔的舞台。

③强化竞争意识。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就很难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所以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找准中蒙医药事业的发展空间,练好内功,形成优势,才能不断增强竞争能力。

④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中蒙医药是祖国医学的瑰宝,也是中蒙医药事业发展的源泉。我们要描准市场,勇于标新立异,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用高科技含量、适用性强的新业务、新技术、新成果发展中蒙医事业。

(3)建议

①中蒙医医疗机构基础薄弱。特别我们少数民族边远、贫困旗尤为突出。国家应当给予倾斜政策,特别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增加投入,改善条件,为更好的发挥中蒙药作用创造良好条件铺平道路。

②重视中蒙医药人才培养,确立全新的人才观,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中蒙医药人才资源,使中蒙医药事业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努力营造高精尖人才的环境。

③进一步贯彻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牧区政策。一是因为农村牧区人口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而旗县医疗机构是农村牧区医疗工作的中心。在我们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十分信赖民族医药,因此加大民族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二是旗县级中蒙医院各项收费要比大医院少的多,而在县级医院中,中蒙医院收费比综合医院还要少。近而能够大大减轻广大农牧民医疗费用负担。因此中蒙医院投入不应低于综合医院投入,中蒙医药的投入不应低于西医药的收入。

④中蒙医院制剂生产是旗县级中蒙医院的发展支柱。目前旗县级中蒙医院制剂室正面临GPP标准验收的考验。中蒙药制剂要达标,靠医院本身投入是很难做到的,这样势必将遭关、停、闭。这对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旗县级中蒙医院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尽快改善制剂生产条件,成为当前中蒙医院的一大难点问题。

第3篇: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范文

近几年,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改革措施,包括药品降价令、打击药品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实行强制认证等,几乎涵盖了药品生产、流通各个环节。历次政策调整都对医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变革中经受冲击、在动荡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即是对当前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影响,北京医药产业增长缓慢,工业产值增速由2002年的21%、2003年的33%,跌至2005年仅有的3%,医药工业实现利润一度出现负增长。2007年,北京医药行业出现回暖,但困扰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医药企业的生存环境仍然不容乐观。目前,北京医药产业面临的问题包括: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低水平同质化竞争过度;自主品牌太少,产业竞争能力堪忧;上下游产业环境两头挤压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产业发展环境恶化;新药上市慢、自给率较低,与快速发展的医药需求严重不符等。

北京医药产业陷入政策性困境

北京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上游生产要素持续涨价导致医药生产成本相应较高,影响了医药行业发展外,更主要的是医药行业的发展陷入了政策性困境。换句话说,当前影响医药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定位始终不明确,扶持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历次医改中“只重医不重药”,在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与运行中忽视了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不尊重医药产业特有的发展规律,先后出台了一些不利于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使医改失去了最根本的物质保障基础,造成前几轮医改基本上不成功,并直接导致医药产业发展环境逐渐恶化。

医药产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大国,医药产业应当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不相适应,这与国家对医药产业的定位始终不明确有直接关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政府始终没有明确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未能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相反,在设计历次医改方案或推出相关政策时,存在“重医不重药”的现象,医药产业始终游离于医改体系之外,医药企业利益被忽视。医药企业不仅没有从改革中获益,反而承担了一部分改革成本,使医药行业利益受损。在经历了一次次改革、调整之后,医药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医疗与医药市场出现许多不规范行为,公众的用药安全也面临许多威胁。

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常常被简单的归结为药价虚高、带金营销、医生回扣等表面因素,其实深层原因,还是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偏低。目前,我国政府对医药健康投入仅占政府公共支出的17%,而发达国家普遍达到40%以上。投入不足,导致医疗机构被迫走向市场。这种医疗体制与完全市场化的医药产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协调,而医疗机构在医药流通市场占有绝对的强势垄断地位,为保证缺血的肌体能够运转,医疗机构只能向医药企业抽取血液,必然导致“以药养医”机制的形成。而政府对医药生产和流通又缺乏有效监管,造成医药市场同质、低效竞争,由多家生产同一药品的企业竞争有限的医院市场,必然导致带金营销、医生回扣等现象的产生。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直接导致医疗服务领域出现“看病难”、“看病贵”。

目前,涉及医药产业管理职能的部门有十余个,行业管理、药品目录、药品定价、招标采购、安全监管、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等职能分散于各个部门,如药品定价权力在发改委,新药审批权力在药监局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容易导致医药产业政策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连贯性。有些政策甚至相互矛盾,有些根本就不利于行业发展,甚至影响到了医药企业的生存。如近年实行的药品降价、招标采购等政策,目的是想降低药品价格,解决“看病贵”问题。但是,因为号脉失准,这些政策并非对症下药的良方。“看病贵”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药价高,而是由于医生垄断处方权、“以药养医”机制、政府对医疗机构“供血不足”等,导致对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等逐利行为正向激励的结果,是一系列不合理、不配套、不协调的政策共同作用结出的恶果。

又如医保政策与医药创新激励政策的矛盾――医药创新风险极大,在美国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也只有1/10。在中国,新药研制成功并不意味着很快就能上市。因为新药很难进医保目录,进不了目录就很难有市场规模。即便进了医保目录也未必能收回投入,因为新药的保护期短,只有5年时间,成本尚未收回,就可能被别的企业以较低代价生产出的仿制药所替代。

同时,我国药品定价政策中“原研药”与“首仿药”存在不合理价差问题。国际上没有“原研药”的概念,只有专利药和通用名药之分。专利药保护期一过,就被称为通用名药,在市场上与其他仿制药一视同仁,不再有什么特权和优惠政策。而我国将这类药物定名为“原研药”,规定其享有行政保护、新药保护、特殊定价优惠等待遇,在药品招标采购中也享有特殊政策。即使该企业拥有的专利保护已经过期,甚至有的并未在中国申请专利,也享有政策优惠。按规定,原研药与仿制药可以有合法的价格差距,其中针剂上的价差率不超过35%,在其他剂型上不超过30%。而实际上,许多跨国公司的药品定价远远突破了国家规定的价差率。最典型的就是德国拜尔公司的拜阿司匹林,其专利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过期,但在中国仍享受着一系列的特殊待遇。一片拜阿司匹林的定价,是相同疗效国产肠溶阿司匹林的15倍,而医疗服务领域由于利益驱动更愿意开价高的“原研药”。目前,我国原研药市场份额已从1997年的12%上升到目前的25%以上,特别是大医院,外资“原研药”占据着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这显然不利于国内医药企业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出台的医药政策和改革措施大都没有涉及到我国医药产业链条中的利益分配关系,没有触动处于强势垄断地位的医疗机构的利益,加上政策不够系统、连贯,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处于产业链前端的医药生产企业利益受到损害,处于产业链末端的患者利益也同样受到了巨大的损害。

医药产业需主动应对新一轮医改

目前,新医改方案虽未正式出台,但方向基本明确。中央明确提出:“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毫无疑问,新医改不仅关系到医疗服务业,也关系到医药产业能否健康发展,这将对现有的医药市场产生颠覆性的变化,并将决定医药产业的未来走向。

当前北京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产业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已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结果是在历次改革和政策调整中,医药产业没有主张权益的话语权,只能处于自我消化、自我调节、被动接受的境地。医药产业话语权的严重缺失,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政府层面看,政府对医药产业的定位始终不明确,结果在历次医改中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而在出台的相关政策中,甚至违背了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人为造成医药产业目前的发展困境。从企业层面看,企业内部缺乏自主创新动力,产业竞争力不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突出,没有足够的实力争取在决策中的话语权。问题的根源在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药创新激励政策缺乏,医药流通体制不顺。医药产业要彻底摆脱当前被动局面,必须彻底转变思路,变被动为主动。根本出路在于抓住当前医改机遇,以创新促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医药行业在政策博弈中的地位。

多年的改革探索表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政府在医改中的作用。政府要解决医疗服务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责,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而由政府直接包办整个医疗卫生,或政府干脆抽身退出的做法,显然都是不合理的。当前医疗领域出现的种种困惑,就是政府与市场双向不到位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政府主导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单纯增加政府投入并不能解决医疗卫生事业所有的问题,但是增加政府投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和条件。政府增加投入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问题,从而实现医与药和谐发展、同生共荣,确保医改的顺利进行。

药品是治疗疾病、维护百姓生命健康的必需品,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在设计医疗卫生制度时,不能忽视药品的特殊属性,更不能忽视医药产业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不仅能满足用药需求,也能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同时,医药产业作为医疗卫生制度的物质基础,是提高全民生命健康的物质保障,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实现医疗服务公平可及性的重要保证,是决定医改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同时兼顾医与药的和谐发展,同时,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尊重医药产业作为竞争性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遵循医药产业特有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关政策,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和实施新的医改方案。

要增强医药产业应对新一轮医改的能力,需要建立具有北京特色的医药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政策扶持,加速提升产业竞争力。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建立专利补偿机制,调动医药企业创新积极性;实施首仿药保护措施,对首仿药给予有期限的价格优惠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率先仿制国外专利到期药;逐步完善药监部门新药报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用好用足地方对医保目录的调剂权,适当向地方品牌企业、创新药予以倾斜,并为创新药尽快进入医保目录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北京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基金”,筛选有潜力的创新型企业重点扶持,寻求重点突破;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医药产业园区,提升北京医药产业集群度;加强环渤海经济区域的分工与合作,通过建立高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增强区域医药产业竞争优势。

第4篇: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范文

    基层医院对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不够重视是此项工作开展缓慢的另一个原因。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认为没有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必要,甚至根本没有开展此项工作的意识,认为建立临床药学室可有可无,而绝大多数患者更是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缺乏了解,甚至只认可临床医生的诊疗方案,而对临床药师的用药建议存有疑虑。以上因素正是使临床药师在基层医院工作中陷入尴尬处境的原因所在,导致临床药师缺少话语权。此外,大多数临床医生仅认可自己的观念及用药习惯,对临床药师的诊疗意见和用药方案听之甚少,甚至根本不予参考,这也使得很多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学室形同虚设。

    2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发展非常重视,这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针对基层医疗单位缺医少药等问题,国家出台并实施了多项解决方案和财政措施,使得基层医疗单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医疗服务的水平及质量也有所改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尚待进一步完善。比如,《药品管理法》和《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对药师、医师的职权范围、责任分工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药师只能在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并且没有更改处方的权利,这给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难。此外,当今医药市场比较混乱,代金销售及用药回扣等现象使得医院内的药品品种越来越多,质量参差不齐,这使得临床药师不能不受到药品购销等琐碎问题的困扰,并极易受到利益的驱使而滥用职权。

    3解决对策

    3.1重视人才培养,合理配置资源

    基层医院要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深刻认识到建立临床药学室的重要性,重视临床药学室的发展和建设。基层医院应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引进一批相关的医疗设备和仪器,以保证临床药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人才引进方面,基层医院也要加大力度与相关院校及医疗机构合作,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投入到基层医疗服务工作中来,同时对现有的在岗临床药师进行专业性培训,定期邀请药学领域的专家来院进行指导。此外,还可通过返聘退休专家等方式来扶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

    3.2提升临床药师的专业素质

    基层医院应尽量给予临床药师一定的话语权,并对临床药学室在医院中的地位予以认可,同时进一步明确临床药师的职责和职能,鼓励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到院内会诊等工作当中。另外,基层医院还应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提升临床药师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信任,并通过多与临床医生进行交流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及处方思路,合理解决与临床医师的意见分歧。此外,基层医院还可定期在院内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活动,提高临床药师的服务质量,让患者对临床药师的地位及作用予以肯定,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

    3.3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措施

    近年来,针对基层医疗单位缺医少药等问题,国家出台并实施了多项解决方案和财政措施,使得基层医疗单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医疗服务的水平及质量也有所改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尚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了解医药领域的实际情况,修正不合理的条款及文件,同时加大对医药市场的监管力度,避免临床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的发生。

第5篇: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范文

中图分类号:R2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1-0008-03

藏医药学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以其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特色,为本民族的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的卫生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人们医疗观念的转变,藏医药以其来自高原、纯天然,及天文历算与医学结合等独特的诊疗技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笔者拟对藏医药临床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研究现状

目前,藏医药在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政治局势稳定中越来越发挥出自身独特和应有的作用。一个以藏医医疗机构为主体、藏医药教育和科研为基础、藏药产业为依托的藏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并辐射到国内许多省份和地区,影响波及海外。

1.1 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民族医药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显示,“十一五”规划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各藏区大力推进藏区藏医药工作,藏医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区藏医院也加大了专病专科建设力度,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设立专病专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治区藏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山南地区藏医院外治科、林芝地区藏医院心脑血管科和昌都地区藏医院肝病科等多个专科已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据县以上藏医院有关统计表明,藏医治疗以常见病为主,其中对乙型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骨髓炎、皮肤病、风湿病疗效甚佳,门诊的治愈率一般在80.7%,住院的治愈率则可达85.2%,说明藏医在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症方面临床疗效显著。

1.2 藏医特色疗法得到临床推广应用

藏医具有很多特色医疗技术,如药浴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均甚满意,深受患者的欢迎;艾灸、火罐、药浴、放血等[1]也很有特色。目前,县级及以上藏医院基本上能够运用藏医艾灸、火罐、药浴、放血和牛角吸等特色和适宜技术,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疑难病的诊治。

1.3 藏药制剂特色明显,基本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研究报告还显示,部分县级藏医院及藏医科利用本地藏药材能够自制100多种常用藏药制剂,不仅满足本院(科)的临床用药需求,还可满足本辖区内的乡镇及村里的部分藏药需求。

1.4 藏医药临床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研究报告显示,自治区藏医院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胆疾病、风湿疾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慢性胃炎的研究,按严格的科学要求做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其疗效显著,大大降低了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不愈而发展为胃癌的发病率。这项研究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这也是卫生战线上首次获得的最高部级奖励。不少藏草药及藏成药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由青海金诃藏药集团和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攻关课题――“七十味珍珠丸药效及作用机理研究”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传统经典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是藏医临床治疗各种肝胆疾病,特别是乙型肝炎的必备药品[2]。二十五味珍珠丸也是一种传统的藏药,对多年的中风、偏瘫、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极佳,不但被藏民誉为溶解血栓的“疏通机”,而且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此外,还有很多传统藏成药的药理和应用也得到进一步研究。如仁青常觉、仁青芒觉、二十五味珊瑚丸、坐珠达西、九味牛黄丸、智托洁白丸、藏汴宝补肾丸、七味散、冰片九味散、檀香八味散、诃子十味散、熊胆七味散、石榴八味散等。当前,还有大量药方散落在寺院和民间,既无标准也不规范。很多藏药研究开发机构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远赴牧区、民间、寺院,搜集挖掘、整理藏药秘方、验方、组方,积极抢救保护传统藏药的民间宝藏,但仍有许多未发现的药方,值得进一步发掘。

2 存在的问题

2.1 临床研究基础薄弱,名词、术语缺乏规范

从现有的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藏医药的名词、术语、诊断等缺乏规范,导致沟通、交流的困难和研究结果的公信度较低。

2.2 研究层次和水平偏低

藏医药的疗效显著,凝结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对藏族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藏药浴疗法、尿诊法、高原藏药等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病、皮肤病等方面作用显著,深受群众欢迎。但由于藏医药形成的文化背景、区域环境等的复杂性,藏医药临床研究基础薄弱,藏医药临床研究论文很大一部分属于个案报道或未进行随机对照研究[3-4];部分设随机对照的文献没有记载具体的随机方法和组间基线的情况,即使个别有记载也过于简单,甚至将随机、半随机和随意混淆。多数没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甚至部分没有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疗程不规范、缺乏统一性、样本含量小、可控因素差、缺乏正确的统计学方法等问题的存在,常干扰藏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结论,影响进行系统评价和提供最佳证据,阻碍了藏医药临床医学治疗性研究水平的提高。

2.3 临床特色技术缺乏规范

藏医特色医疗技术作为藏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藏族人民群众乃至一些特殊人群的欢迎,确实解决了一些难治性疾病,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解决了现代医学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火灸、油脂擦涂、放血、金针、药浴、敷缚、藏医熨敷、药蒸等疗法,这些藏医特色核心技术为藏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其中不少技术由于缺乏规范的操作规程,其推广应用存在困难,极大地限制了藏医药走出藏区,服务海内外。

2.4 现行的临床指导原则有悖藏医药理论特性

目前,藏药尚无基于藏医药理论制定的藏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只能参考现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来制定藏药成方临床试验方案,而这种做法在藏药研究实践中造成了诸多矛盾。①藏医在长期的医药实践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在药物认识和用药习惯上与中医药存在很大的差异;②藏药的药性理论及功效主治与中药有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一些药物的独特效用与中医药认识完全不同;③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设计的研究方案和套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藏药临床疗效严重违背了藏医理论体系,也无法完全用所得的试验数据验证藏药临床的治疗作用。没有藏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藏药的发展只能削足适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3 藏医药研究方法思考

3.1 指导思想

3.1.1 继承是基础 藏医药是藏族人民几千年防治疾病的结晶,认真继承才能有发展的底蕴。藏医药千百年的发展证明其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基础,藏医药的内容包含一些现代科学的前沿研究内容,如藏医认为人体内“龙”、“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在一年四季或者一日24 h的量或盈亏是不同的,即人体内环境是处于动态的,因此,对具体疾病的用药时间也是不同的,有些药物必须在凌晨服用,有些药物必须在中午服用,有些药物必须在傍晚服用,这与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时间药效学”、“时间治疗学”等新的学科内涵不谋而合。研究藏医药,首先要继承藏医药的理论和特色,但继承不是唯一目的,在传承藏医药的规律和自身特点的同时不断创新,在解决当前生命科学中的一些问题中,发挥藏医药的作用,从而促进藏医药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入发展。

3.1.2 突破影响藏医药发展的瓶颈 藏医药的特色优势在于藏医药系统的理论、独特的治疗手段、特殊的用药理论、无法替代的药物资源;但同时必须看到,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恰恰是藏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薄弱和落后之处。这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支撑藏医药特色和优势的技术标准和评价方法不能被现代医学理解和接受,已成为制约藏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瓶颈,解决这些关键技术问题,才可能在短期内使藏医药有一个跨越式发展。

3.1.3 以藏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藏医药研究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藏医学与其他任何传统医学一样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如现代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西药在许多疾病治疗上取效迅速以及西医外科手术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等令藏医专业人员在很多情况下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如在诊断疾病的方法上,有了西医的检验、影像等定性定量的检验方法后,许多医生屈就西医诊断,藏医本身的脉诊、尿诊等内容慢慢淡化,趋于形式;又如,藏药的研究有些按照中药的研究方法研究,有些按照西药的研究方法研究等,均有使藏医药失去特色优势的危险。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藏医药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保持和发展藏医药的特色。

3.1.4 多学科融合是实现藏医药发展的重要条件 藏医药是本民族历代祖先长期以来在高原上同各种疾病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以博大的藏族文化为背景,融合了藏族古代哲学、天文历算、生物学和化学等知识,并同藏传佛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同时吸收其他兄弟民族及外来医学的许多精华,不断地予以补充、提高,进行创造,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它从社会、心理、环境的协调中去探讨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此,从现代的角度看,藏医学本身包含许多学科的知识,对藏医药只有应用多学科知识、手段、方法进行研究,才有利于揭示藏医药的内涵,促进藏医药的发展。

3.2 藏医药临床研究特点

3.2.1 以藏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藏医临床研究离不开藏医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作用。必须充分认识、理解藏医学理论体系的自身特点及其防病治病的独特方法,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开展藏医临床研究工作。

3.2.2 在藏医临床实践中提出并且检验假说 临床研究要在临床实践中完成,不仅如此,藏医临床研究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的设计也大多来源于藏医临床的诊疗实践过程。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藏医临床研究的假说很少是来自动物实验的结论,这一点与西医临床研究有显著的不同。直接的临床研究结论避免了结论外推过程中从动物到人的种属差异,但同时由于研究因素不似实验研究中易于控制而可能增加人为的误差,也由于医学伦理的原因,有些从临床观察中提出的假说无法通过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3.2.3 临床研究操作的复杂性 ①人群选择的复杂性:临床研究诊断标准多建立在疾病诊断和证候判断基础上,疾病诊断多是参照西医的诊断,证候诊断遵照中医诊断,因此给临床研究带来操作上的双重要求;②治疗措施的复杂性:不同于现代医学,藏医治疗多数是复方、多途径给药、结合一些藏医药特色治疗技术,往往是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如内外治法合用、针药并用等才能取得最大治疗效果,单纯的治疗措施很少;③疗效评价的复杂性:治疗效应的综合表现给评价带来困难,单个指标的效应并不突出,评价指标往往是多重的,在多个指标上体现出治疗的持久性弱效应可以说是藏医药的特点,因此,评价终点指标和生存质量被普遍认同;④安全性研究的复杂性:迄今为止,藏医治疗措施仍是以植物、动物、矿物的天然药物为主,在藏医理论指导下,考虑药物的炮制使毒副作用降到最低,因此,安全性评价重点应该针对引起安全性问题进行。但目前临床研究的安全性评价要求与西药的评价相同,而由于藏药组成的复杂性,给藏医药安全性评价带来困扰。

3.2.4 质量控制观念的薄弱性 藏医药发展历史受文化、自然、传承等习惯的影响,有设计的研究意识比较淡薄,研究中的质量控制意识更加薄弱。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如何遵循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伦理原则,怎样建立一整套操作规范好像只是医院药理基地的事情,临床医生很少关注。这种现实与目前重视临床研究和开展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需求的形势不符合。所以,在藏医药临床研究任务迫切,经费和项目支持较多,临床研究人员的研究素质和水平偏低、不足以应对研究的需要的情况下,加大培训力度、强化研究水平、短时间内培养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成为当务之急。

3.3 临床研究的任务

由于藏医学特殊的文化背景、生存条件等,其所包涵的内容可能更为广泛,因而藏医临床研究所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其中既包括对过去藏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科学评价,也包括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藏医药有关疾病防治体系的问题。本着“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藏医临床研究。根据藏医药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目前可以藏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诊断方法、手段客观化的研究为基础,在藏医药治疗重大疾病、疑难杂症、传染病治疗方案,治疗方法、疗效及评价方法研究,藏医药方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的临床研究,藏医药方药临床应用规律的研究,藏医药养生、保健理论的临床研究等方面开展藏医药临床研究工作。

总之,藏医临床研究的任务就是在藏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学,全面、系统、科学地研究藏医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措施,发展藏医药,为防治疾病、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建立现代化的保健和疾病防治体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角加才仁.论藏医放血疗法对高脂血症的治疗[J].中国藏学,2010,16(4):150-154.

[2] 孙学华,陈静,李晓红.藏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2,8(2):17-19.

[3] 尕日毛.藏药真吾素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20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1):13-14.

[4] 杨全富,四郎卓玛.藏药珍珠七十味配合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经验[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11(1):4.

第6篇: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范文

销售难以突破是最普遍的困境。中小药企守不住医院终端,零售终端无门可进,第三终端的人海战术又无法启动。另外,融资困难也一直是中小药企发展的难题,很多企业起步后只能坐以待毙。

以往中小药企冰火两重天的生存状况,将随着产业的进一步洗牌而改变。拥有好品种的中小企业要么被大企业并购,要么自己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但更多的中小企业陷于同质化竞争的泥潭,销售额多年始终徘徊在1亿元以内,而业内专家指出,5000万元的销售额是医药企业的生死线!

中小药企的出路是要么自立自强,要么被兼并,但前提是产品必须有特色,或者管理有特色,随着医药行业资本运作的强大,这种兼并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中国医药企业的内忧外患

外忧——药企竞争前景令人堪忧

在新的医药竞争环境下,企业不分大小,站着的叫企业,倒下的就什么都不是了?企业家只有站着,才有话语权,腰杆子挺的直,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优势。

医药新政的出台,国家政策从三个方面——降价、调整、监管,将药企的发展之路层层包围。海外药品的入侵,国际大军从价格、市场两个方面对我国药企进行两面夹击,同行之间的竞争更是日益激烈,4000多家医药企业短兵相接展开竞争,小、乱、散现象必须得到改变,优胜劣汰在所难免,整合与兼并之风盛行,要么被兼并,要么被死亡,这是很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两难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医药企业的转型是必然的。要么像豹子一样的速度---变化。要么像羚羊一定的耐力---坚持。

内患——5000万生死界线制约发展

医药企业“大发展”必备的两个条件:第一是政策,要借势而为。如果企业要想大发展,靠企业自身产品的利润和滚动发展,基本是不可能的。第二是资本,新政下资本市场给企业注入的不仅仅是单纯是资金、还有技术的转让,包括战略发展的平台、先进的管理思想、营销思想、产品技术等。

中国特殊的医药市场也使得医药企业竞争白热化,在这种环境中,企业发展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瓶颈,从规模的角度,5000万元是一个坎,1个亿是个坎,3个亿是个坎,5个亿也是一个坎,在这些不同阶梯的硬指标中,5000万被视为企业生存的红线,即企业的生死线! 发展处境艰难,专家纷纷支招

形势时时刻刻会变,应对变化的时候,企业主要先考虑清楚,现在面临的是生死抉择,还是借机大发展?审时度势,兼顾当下,展望长远,谨慎选择下一步怎么办:我的企业有什么,我最擅长什么,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企业资源有限,要把资源用足,更要学会借用外力,整合外界资源,方能确保成功。

李从选:营销竞争必须突破5000万生死线

国内知名OTC营销专家、桑迪营销咨询机构高级合伙人李从选认为:“现在的情况是,中小药企多,分类乱,区域散,优胜劣汰这个自然规律在医药行业更是不可逆转!不想昙花一现,不想整合兼并,中小药企徘徊在5000万生死线上,进退两难!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找对人才,注重营销,引进资本,谋求上市,才能突破那条5000万的生死线!”但是中小药企自身情况比较复杂,面对资金、管理等诸多问题,只有进行营销托管,利用咨询公司资深实战经验,才能在激烈的商战场上独占鳌头。

张浩:中小药企谋求发展之路坎坷太多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困境,据国内实力派医药营销管理专家、桑迪营销咨询机构高级合伙人张浩十几年对医药行业的深度研究,追踪上百家企业的发展并比较分析后发现,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分为五个,即政策影响加剧、产品力滞后、网络终端资源匮乏、管理人才奇缺、运作资金短缺,这些都是中小药企在发展中难以逾越的门槛。

张继明:构建6力营销体系,整合资源借力共赢

整合资源、创造价值,是目前企业界、营销界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借力”、“联合”、“共赢”也是很多以企业老总经常挂在嘴边的顺口溜。“借力共赢”是企业整合资源的另一种诠释,资本与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桑迪咨询首席咨询官张继明先生,作为医药保健品行业的资深营销专家就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建议——构建6力营销体系,借力整合资源。从产品力、决策力、企划力、执行力、创新力、品牌力六个方面全面出击,结合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现有的条件,以最优方式整合行业团队外脑资源,挖掘潜在的卖点。只要产品好,那么我们将协助企业制定科学系统的战略规划,作出科学决策,再通过一系列的、整体的、创新的营销策划,整合现有渠道网络资源,强化执行力。在营销策略方面,迎合新媒体时代,创新营销模式,逐步打造强大的品牌力,才能真正的跨越那条5000万的生死线!

营销托管,助力中小企业腾飞

营销托管是一种社会化分工的具体表现。对于成长型企业来说,刚步入一个行业,管理以及市场的拓展都是很棘手的问题,管理者面临着一系列的困惑,为此借助由行业专业人士组织的专业营销咨询公司,运用成熟的管理技术和实战经验,可以帮助成长型企业解决企业营销的各种问题。

营销管理咨询公司将针对成长型企业设计一整套的托管内容,包括建立品牌形象体系、建立营销体系、组建营销团队、带领营销团队执行等,可以帮助企业打造一个成熟的营销体系。

第7篇: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范文

沈阳市骨科医院药剂科,辽宁沈阳 110044

[摘要] 医院制剂是制药产业不发达时代的特殊产物,在药品短缺时期,医院制剂为保障临床的用药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制药产业的发展,医院制剂的弊端逐渐地显现出来。面对现代药品生产企业的竞争,医院制剂生存艰难。在生产条件、科研环境、人员素质都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医院制剂的发展更加困难。本文将重点分析医院制剂在生存和发展中的困难,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

关键词 ] 医院制剂;制药产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R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048-02

医院制剂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软硬件和销售使用范围等政策的严格限制,使医院制剂长期得不到发展。就目前情况看,医院制剂室数量在不断地减少,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在不断减少,剂型、品种在不断减少。面对现代化医药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医院制剂缺乏直接对抗能力。但医院制剂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何发挥这些特色和优势,是医院制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产业政策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1 医院制剂现状

1.1生产条件

医院制剂室大部分都在医院内部,外部发展空间不仅有限,而且很难符合现代制剂生产的环境要求;由于历史原因,制剂室内部空间有限,很难对制剂品种进行工艺改造和升级,设备的升级换代都困难。很多制剂室内部生产空间洁净区也就几百平米,设备有的使用超过几十年。生产条件落后,产能低下,改造空间有限几乎是所有医院制剂室的共同特征。

1.2 科研环境

制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制剂产品要想有竞争力就得不停的更新换代,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而一般的医药制剂室很少有专职的科研人员科研投入也少之又少,科研设备缺乏,很难形成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1.3 人员素质

医药制剂室的大部分都是老职工,都不是制药相关专业毕业,没有经过系统的药学教育,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新毕业的年轻职工,也由于医药制剂室相对闭塞,同行业的其他企业、院校交流不多,职业素质很难再提升。

1.4 制剂产品定价能力弱

医药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目前医院仍垄断着药品零售市场,为避免医院凭借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国家对制剂的利润水平加以限制。国家现行药品价格政策规定,医疗机构制剂零售价格按“保本微利”原则制定,其零售价的成本利润率最高不超过5%[1]。由于以上的规定,医药制剂的售价都比较低,利润非常微薄,而目前的生产成本又不断上涨,很多医院制剂品种都是负利润销售。

2 医院制剂的发展对策

2.1发展医院制剂孵化器生产企业

2011年3月新版的GMP开始实施,从新版的执行标准来看,对药品生产企业软硬件要求都有较大的提高,而医院制剂生产管理规范(GPP)又参照GMP执行。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制剂室都很难通过新版的GMP验证,如按新GMP标准建立制剂室,投资太大,这对许多医院而言是难以承受的。有鉴于此,可由政府牵头,由各家医院共同出资成立医院制剂孵化器生产企业,或直接由政府出资建立孵化器企业,再租借给各家医院。企业完全按照GMP标准建立,各家医院制剂在孵化器企业内部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检验,做到资源最大化利用。这是最有效的解决医院制剂生产条件问题,保证了医院制剂的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为医院节省了大量资金,同时也为政府部门的监管提供了方便。

2.2 扩大医院制剂的销售网络

医院制剂目前只限定在医院本身和协作医疗单位内部使用,医院本身用量有现,协作医疗单位多是小医院或县区级医院,使用量会更少。这就会使大部分医院制剂的产量不大,失去规模效益的优势,难以发展壮大。国家应该建立优良医院制剂目录,挑选临床使用悠久、有特色、质量好、用量大的医院制剂在小范围内(市级)医疗机构之间逐步使用。这样不仅会扩大医院制剂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满足其他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2]。

2.3 提高医院制剂的科技含量

建立一支高效的科研团队,不断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医院制剂发展的重要途径。很多医院制剂品种都未曾做过科研,既没有临床前研究的各项数据,也没有临床后研究的各项数据,甚至连生产工艺中都缺乏精确的控制参数[3]。制剂的质量完全靠以往的生产经验来判定,临床使用也是靠多年的使用经验积累出来的,这样的产品再好也很难有说服力。剂型的落后是医院制剂的另外一大弊端,医院制剂能够在历次药品再注册中保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外用或口服的剂型,这其中中药占了很大比例。在药剂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缓释、控释、磁向、靶向制剂各等新剂型不断涌现,传统的丸、散、膏、丹显得非常落伍。医院制剂室只有通过不断的科研才能解决以上的问题,只有用科学的数据才能保障医院制剂生产和使用的稳定、安全和有效,高技术才能使医院制剂稳定发展[4]。

2.4 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制剂室的员工与药品生产企业员工生产技能差距较大,这是医院制剂室的普遍现象,其原因有多方面。应该说,提高人员素质是提高医院制剂质量的最有效和便捷的环节,也是相对容易做到的。医院制剂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

2.5 政府的政策支持

医院制剂的最理想情况就是获得国家药品准字号,但新药的申报费用过高,时间周期太长,医院很难承受。医院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在临床上得到了验证,在新药注册管理办法中可以考虑适当降低要求。另外,政府在产业政策中可以适当扶持,特殊疗效的秘方医院制剂,可以给于一定的溢价空间[5]。

3 结语

医院制剂总体现状并不乐观,从长远看,产业萎缩是必然。但少数医院制剂一定会抓住历史机遇,利用现代的制药技术和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结合自己的特色发展壮大。

[

参考文献]

[1]杜玮.医疗机构制剂的定价原则与方法[J].卫生经济研究,2012(6):11.

[2]吴永佩,颜青.试论我国医院制剂今后的走向[J].中国医院,2013,7(2):51.

[3]任贻军,高逢喜.医院制剂的存在与未来的发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4):362-364.

[4]斯俊英.医院制剂的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J].海峡药学,2011(3):222-223.

第8篇: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范文

本文就高职院校药理学简约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和实践,并对简约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语言、学生评价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且实施效果评价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简约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

药理学;简约教学;传统教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它涉及面广,与生理学、病理解剖学、微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密切相关[1]。近十几年来新药迅猛开发与应用使得药物繁多,加之其涉及面广,机制抽象、复杂,大部分学生反映药理学内容繁琐、枯燥,学习困难、学习积极性低[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给药理学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教研室,经过多年药理学简约教学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药理学简约教学的设计

遵循新时期教学改革理念和教学理论,针对药理学繁琐教学的弊端,采用交互推进和循序渐进的方法,从预习单运行、激发参与、引导探究、鼓励创新四个阶段,构建学情,最终对药理学教学进行简约化处理。通过预习单的运行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困惑之处”;通过简单实用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医学生参与并产生疑问;在参与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医学生猜测、探索、合作、交流并通过精选优练从而实现探疑、议疑和解疑全过程;最后以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医学生完成疑疑,并鼓励学生创新、反思,将问题引向课外;其最终目标是摒弃药理学教学的枯燥和繁琐,推动药理学简约高效课堂发展,使医学生在快乐轻松中学到医学知识。基于以上思考,其操作流程如下。

2药理学简约教学的实施策略

2.1预习单运行阶段-课前预习策略药理学教师在上课前2天将精心设计的预习单发给医学生,医学生根据预习单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学生为了回答预习单上的问题,认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回顾相关学科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整理能力。课前1天,教师将学生所做的预习单答案收集上来,认真批阅,这既可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又可掌握学生预习情况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判断教材中“学生知道的知识”、判断教材中“学生不知道的知识”、判断教材中“学生自以为知道而其实并不知道的知识”等等。通过预习单运行,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对课堂教学进行简约化处理,这样可使药理学教学更有针对性。

2.2激发参与阶段-情境教学策略主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将教学目标、课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其情境教学策略主要有:①情境来源于生活的策略:药物和人类关系密切,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接触药物,我们让学生将自己所知道的药物(例如化学治疗药物、内分泌系统类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等)进行分类总结,自主分析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从而有益于掌握课本中重点内容。②情境来源于实验的策略:药理学是一门验证性学科,教学过程中安排有许多实验,例如缺氧及药物的抗缺氧实验、硫酸镁过量的中毒和解救、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与解救等等,药理学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实验或自编的药理学实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这样可以培养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及综合技能。③情境来源于科学史的策略:药理学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科学探索史,药理学教师可将医学史穿插在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如钱恩、弗洛里、弗莱明发现了抗细菌感染的灵丹妙药青霉素等,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3]。④情境来源于病例的策略:药理学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临床典型病例,如讲授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物时,选择典型的糖尿病患者病例,让学生先接触患者,然后再讲解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最后提出治疗方案,使教学具有实用性,与临床具有衔接性[4]。⑤情境来源于社会热点的策略:药理学与一些社会热点关系非常密切,如环境保护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例如“瘦肉精事件”,瘦肉精属β受体兴奋剂,称为“盐酸克伦特罗”,人类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后可出现恶心、头晕、心律失常、肌肉振颤等症状,特别是对有糖尿病、甲亢、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及孕妇危害更大,这样学生既了解了事件的本质,又掌握了药理学知识。

2.3引导探究阶段-引导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猜测、探索、合作、交流,其引导策略主要包括:①板块引导策略就是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而彼此密切相关的教学板块,并逐步逐层深入[5]。例如在讲解药理学知识时,教师时常将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分为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三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融,这样药理学教学就显得清晰、流畅、简洁。②构建知识结构图引导策略,知识结构图是以图片、精炼的语言、线条、特殊的符号、不同的颜色等来表达教学过程的逻辑性,最终使教学主线突出、明了[6],如镇静催眠药中苯二氮卓类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通过构建知识结构图后,重点就会突出,清晰,详见图2[7]。③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引导策略,以模拟临床病例为出发点,把临床工作平台搬到药理学教学当中。仿真的工作环境使药理学的学习更直观、更全面、更科学,角色扮演使学生亲身体会到自己未来工作角色,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得到从分调动。④精选优练策略,这是开展药理学简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精选教学素材、教学内容、教学习题等环节,从而实现药理学教学的轻负高效。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药理学教师巧用素材、重组教材,即药理学教学选材要“少而精”,“少”不是单纯地减少教学内容,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精简浓缩,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同时做到一景多回、一材多用,使药理学材料与情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同时药理学教师要精编教学练习题,使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即习题能聚焦药理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学生的易错点。⑤赏识策略,即药理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进行课堂评价[8-9]。如当学生回答出了较难的问题时,可以说;“太棒了,值得大家学习。”当学生的回答错误时,可以说:“没关系,继续加油,继续努力。”当学生见解不同时,可以说“你的思维很独特,值得大家共同思考。”这种简洁、真诚的课堂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大胆思考、茁壮成长、真心接纳。

2.4鼓励创新阶段-创新、反思策略应鼓励医学生创新和自主探索,并重视创造力的发展,即鼓励医学生在了解药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同时,药理学教师要及时发现医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注重捕捉学生的灵感,从而促使他们开创新的科研思路。并且要鼓励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在反思和批判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颖途径,从而得到新的启示。

3传统教学、简约教学比较

3.1传统教学、简约教学两种教学法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语言、学生评价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详见表1。

3.2实施效果评价自2012年实施以来,简约教学涉及到多个班级,为评价其效果,我们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三年制临床专业教改组的100名学生和对照组的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教改组实施简约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学期结束进行考核。教改组考核成绩及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改组学生考核成绩多集中于70~89分,而对照组学生考核成绩多集中在60~79分区间,见表2。

4药理学简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教师的不适应目前,多数院校药理学教学深受“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10]。而在药理学简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改变,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了解学生、组织学生、引导学生、赏识评价学生。所以药理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而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这种转变存在一定困难。例如,如何判断学生“困惑”之处,并针对着“困惑”之处进行简约化处理,如何设计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捕捉医学生的灵感,从而促使他们开创新的科研思路等,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

4.2学生的不适应目前,在多数院校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而药理学简约教学要求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主动构建者,因此一部分学生在观念和学习方法上存在较大不适应。例如,一部分学生反应课前预习单的运行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一部分学生反应不能有效的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不能有条不理发言,同时和其他同学协作时也存在一定困难等。因此药理学简约教学需要长期多方面实践。

4.3教学资源的不适应目前药理学教材不能满足药理学简约教学的需求,药理学简约教学要求教材“少而精”“简而丰”,能做到一材多用、一景多回,因此如何巧用素材、重组教材,发挥其优势,值得思考。同时,药理学简约教学仍采用传统考核方式评估教学效果即以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为主,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完全难体现简约教学的优势,因此如何构建和简约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总之,简约教学的实施使药理学学习变的简单、充实、有趣,且学生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但简约教学应用于药理学教学,还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完善,以期获得更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栋梁,屈刚.药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

[2]宜全,陈文亮,刘英华,等.药理学网络式PBL教学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4):423-425.

[3]武莉,高胜利.浅谈医学史引入药理学教学的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867-2868.

[4]王玲,孙平.药理学教学中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5(26):56-57.

[5]刘金虎.初中简约课堂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2,12:66-68.

[6]代慧龙.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结构图的运用与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

[7]袁秉祥,臧伟进.图表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6.

[8]王雁梅.赏识教育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9):45-46.

[9]张丽华.论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

第9篇: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范文

此次论坛针对当前医药行业所遇到的诸多的困惑和挑战,就市场研究、行销传播、企业经营、销售通路、零售终端、资本运作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高速发展,中国医药市场正面临着一场巨大而深刻的产业调整和营销革命,中国医药企业被推上了轰然而至的现代市场营销舞台!在全新的政策背景和市场环境下,中国医药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惑。

央视资讯作为中国国内最大的调查资讯公司,首次推出医药市场竞争情报体系。央视资讯竞争情报体系市场总监王涛把系统严谨的数据理论细致而通俗的介绍给参会者,有很多人预言:竞争情报体系将把中国的医药企业带进全新的数据调查时代。

天士力广告公司总经理高铁埕,用他的博闻强识和诙谐的谈吐风格征服了所有的听众,他的创新营销更是此次论坛的点睛之笔。他的演讲内容新、包容性强、可操作可行性强,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无处不营销,处处要营销,营销就要创新”!

著名资产评估师权忠光博士、张炳昆律师对医药企业资本运做的必要性和实际操作所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作出了一一解答。

湖北九州通董事局副秘书长牛正乾,在会上抛出“厂商联盟的市场运做模式”,在突显九州通行业垄断野心的同时,也为未来的药品物流的商业运营提供了全新参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