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

中医个体诊所整改报告精选(九篇)

中医个体诊所整改报告

第1篇:中医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区医疗市场秩序及采供血管理工作,保障群众就医和用血安全,根据咸政卫发[]19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方案。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医疗卫生单位及区监督所要把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行为,作为关心群众疾苦、优化医疗执业环境、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了进一步搞好此项工作,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区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医疗市场科,具体负责受理群众投诉举报,专项活动的组织实施,资料收集和总结上报。

二、活动安排

整治活动从年6月25日前为动员部署阶段;

6月25日—9月30日为组织实施阶段;

10月1日—30日为效果评估和总结阶段。

三、整治重点

1、重点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打击无任何行医资格的游医、假医或打着医学科研、军队、武警的幌子误导和欺骗患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活动。

2、对已设置审批的医疗机构,严格审查其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床位数、人员配备等办医条件是否符合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要予以处罚、清理。

3、检查医疗机构名称是否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关于名称的规定,特别是对于名不符实,以小冠大,自封“医院”、“中心”以及门牌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名称不符者坚决予以纠正。

4、审核诊疗科目与医疗机构的类别,名称是否统一,严肃查处超出登记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5、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或房屋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其它机构,打着医疗机构的幌子和用欺诈手段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6、严把技术人员资格准入。查验医护人员是否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证书》,要坚决执行“执业助理医师不得单独行医”和“执业助理医师不得设置个体诊所之规定”。凡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并办理注册的,或不在规定地点从事医疗活动的,一律以非法行医论处。

7、清理非法医疗广告。责令各医疗机构立即停止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和户外广告牌、墙体、流动车体上的未经审批或广告内容超出审批范围的医疗广告;禁止对淋病等类十一种疾病医疗广告;禁止以新闻报道、人物访谈“义诊”、“喜讯”等形式医疗广告。

8、各类义诊活动是否符合卫生部《关于组织义诊活动实行备案管理的规定》要求。

9、严肃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

10、对不按期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予以处罚、取缔。

11、对未按我区关于医疗机构规范标准进行规范者,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要予以处罚。

12、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及医疗机构血液来源的检查,规范采供血机构的执业行为和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严肃查处冒名顶替、超采频采等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医疗机构自采自供血液行为。

13、会同有关部门对科研、计生、药品经营机构的涉医行为进行清理整顿。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是一项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和监督所各片区负责人为所辖区域专项整治第一责任人,要充分认识到医疗市场安全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将此项活动落到实处。

2、认真自查整改。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认真组织好本区域或本单位的自查和整治整改工作。对自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

3、明确责任。区卫生监督所、各防保站要明确任务,责任到人。要建立长效机制,把专项整治和长期监管结合起来,严肃查处各类医疗机构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对存在问题严重的医疗机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直至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群众反映强烈、性质恶劣的案件要挂牌督办。对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和反复违法开业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2篇:中医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

科别:

患者姓名:

病案号:

检查者:

上级医师:主治

副高

正高

住院医师:

项目分值与检查要求

扣分标准

扣分分值

扣分及理由

得分

病案首页5

各项目填写完整、正确、规范

某项未填写、填写不规范、填写错误

0.5/项

一般项目1

一般项目填写齐全、准确

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

0.5/项

主诉2

1.简明扼要,不超过20个字,能导出第一诊断

主诉超过20个字、未导出第一诊断

1

2.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原则上不用诊断名称代替

主诉不规范或用体征或用诊断代替,而在现病史中发现有症状的

1

现病史8

1.起病时间与诱因

起病时间描述不准确或未写有无诱因

1

2.主要症状、体征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描述;伴随病情,症状与体征描述

部位、时间、性质、程度及伴随病情描述不清楚

1/项

3.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与体征

缺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重要阴性症状与体征

1

4.疾病发展情况,入院前诊治经过及效果

疾病发展情况或入院前诊治经过未描述

1.5/项

5.一般情况

(饮食、睡眠、二便等)

缺一般情况描述

0.5

6.经本院“急诊”入住,有急诊诊疗重要内容简述

缺或描述不准确

2

既往史3

1.既往一般健康状况、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系统等重要的疾病史

缺重要脏器疾病史,尤其与鉴别诊断相关的

1/项

2.手术、外伤史,重要传染病史,输血史

缺手术史、传染病史、输血史

1/项

3.药物过敏史

缺药物过敏史或与首页不一致

1

个人史1

1.记录与个人有关的生活习惯、嗜好和职业、地方病接触史及冶游史

个人史描述有遗漏

0.5

2.婚育史:婚姻、月经、生育史

婚姻、月经、生育史缺项或不规范

0.5/项

家族史1

1.记录与疾病有关的遗传或具有遗传倾向的病史及类似本病病史

如系遗传疾病,病史询问少于三代家庭成员

0.5

2.直系家族成员的健康、疾病及死亡情况

家族中有死亡者,死亡未描述;或未记录父母情况

0.5/项

体检检查5

1.项目齐全,填写完整、正确

头颈五官、胸、腹、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缺任何一项;心界未用表示;肝脾大未用图示

1/项

2.与主诉现病史相关查体项目有重点描述,且与鉴别诊断有关的体检项目充分

与本次住院疾病相关查体项目不充分;肿瘤或诊断需鉴别者未查相关区域淋巴结

2/项

3.专科检查情况全面、正确

专科检查不全面;应有的鉴别诊断体征未记或记录不全

2/项

辅助检查1

记录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写明检查日期、外院检查注明医院名称

有辅助检查结果未记录或记录有缺陷

1

诊断3

1.初步诊断疾病名称规范、主次排列有序

无初步诊断;仅以症状或体征待查代替诊断;初步诊断书写不规范

2

2.有医师签名

缺医师签名

2

3.入院记录(或再次入院记录)由经治医师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无入院记录,或入院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或非执业医师书写入院记录

单项否决

首次病程记录5

1.首次病程记录由经治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首次病程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2.将入院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归纳提炼,写出病例特点,要求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照搬入院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未归纳提炼

2

3.拟诊讨论应紧扣病例特点,写出对诊断的分析思考过程,阐述诊断依据及鉴别论断;

无分析讨论、无鉴别论断、分析讨论不够

4

4、针对病情制订具体明确的诊治计划,体现出对患者诊治的整体思路

诊疗计划用套话、无针对性、不具体

2

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5

1.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完成

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2.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对病史有无补充、查体有无新发现

未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对病史有无补充、查体有无新发现

1

3.记录上级医师对疾病的拟诊讨论(论断依据与鉴别论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和具体医嘱

无分析讨论、无鉴别论断或分析讨论不够,或与首次病程记录中的内容相似

4

日常上级医师查房记录5

1.按规定书写主治医师查房记录(病危至少每天一次,病重至少每两天一次,病情稳定每周至少二次)

对一般患者未按规定时间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者

2/次

危重患者未按规定时间记录主治医师查房记录者

3/次

2.主治医师日常查房记录内容应包括对病情演变的分析,明确诊疗措施,评价诊疗效果

主治医师日常查房无内容、无分析及处理意见

2/次

3.按规定书写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每周至少一次);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应有对病情的进一步分析以及对诊疗的意见

疑难或危重病例一周无科主任或主(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单项否决

一般患者一周无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

2/次

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无分析及指导诊疗的意见

3/次

日常病程记录15

1.记录患者自觉症状、体征等病情变化情况,分析其原因,并记录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和效果

未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对新的阳性发现无分析及处理措施等

2/次

2.按规定书写病程记录(病危随时记至少每天一次,病重至少每两天一次,病情稳定至少每三天一次)

对一般患者未按规定时间记录病程记录者

2/次

对病危患者未按规定记录

3/次

3.记录异常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有分析、处理意见及效果

未记录异常的检查结果或无分析、判断、处理的记录

1/次

4.记录所采取的重要诊疗措施与重要医嘱更改的理由及效果

未记录所采取的重要诊疗措施;未对更改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说明

1/次

5.记录住院期间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及他们的意愿,特别是危重患者,必要时请患方签名

对病情危重患者,病程中未记录向患者近亲属告知的相关情况

2/次

6.普通会诊意见应在申请发出生48小时内完成

无会诊意见或未在发出申请后48小时内完成

2/次

7.会诊记录单填写应完整并记录会诊申请理由及目的

会诊记录单未陈述会诊申请理由及目的

1/次

8.病程中应记录会诊意见及执行情况

未在病程中记录会诊意见及执行情况

1/次

9.有创检查(治疗)操作记录应由操作者在操作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

无有创检查(治疗)操作记录或未在操作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10.有创诊疗操作(介入、胸穿、骨穿等)记录应记录操作过程,有无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操作者姓名

有创诊疗操作(介入、胸腔穿刺、骨髓穿刺等)记录未记录操作过程、有无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操作者姓名

2/次

11.已输血病例中应有输血前9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已输血病例中无输血前9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2/次

12.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当天病程中应有记录,内容包括输血指征、输血种类及量、有无输血反应

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当天病程无记录或记录有缺陷

1/次

13.抢救记录、抢救医嘱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

抢救记录、抢救医嘱未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14.抢救记录应记录时间、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医务人员姓名及职称。开具的抢救医嘱与抢救记录内容相一致

无死亡抢救记录(放弃抢救除外)

单项否决

抢救记录有缺陷

1/项

开具的抢救医嘱与抢救记录内容不一致

2

15.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无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单项否决

交班与接班记录,转出与转入记录雷同

单项否决

16.出院前一天应有上级医师同意出院的病程记录

缺上级医师同意出院的记录

2

17.其他

病程书写有其他欠缺、缺项、漏项

酌情扣分

围术期记录15

1.术前小结是手术前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论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等

无术前小结或有缺项、漏项等

2

2.择期中等以上手术应有手术者参加的术前讨论记录

择期中等以上手术无术前讨论记录

单项否决

3.应有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的记录

无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的记录

3

4.有手术前一天病程记录

无手术前一天病程记录

2

5.有麻醉师术前查看、术后访视患者的记录

无手术前、后麻醉医师查看患者的病程记录

2

6.应有患者接入手术室后手术者、麻醉师对患者的核对记录

缺手术者、麻醉师术前对患者的核对记录

2

7.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内由手术者完成,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术中出血及输血、标本等情况

无手术记录或未在患者术后24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

1/项

无手术医生签字

5

8.麻醉记录由麻醉医师于术后即刻完成

无麻醉记录

单项否决

9.术后病程记录由参加手术者在术后即刻书写完成,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缺术后病程记录或记录不规范

3

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

1/项

10.应有术后连续3天,每天至少一次的病程记录;术后3天内应有手术者查看患者记录

缺术后每天一次、连续3天的病程记录

1/次

术后3天内无手术者或上级医师查看患者的记录

1

出院(死亡)记录10

于患者出院(死亡)24小时内完成,出院记录内容包括:主诉、入院情况

、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死亡记录内容同上述要求外,应记录病情演变、抢救经过、死亡时间具体到分钟

缺出院(或死亡)记录或未在患者出院(或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缺某一部分内容或记录有缺陷

2/项

出院记录缺医师签名

5

死亡记录无死亡原因和时间

2/项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内容符合规范,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

缺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单项否决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不规范

2

知情同意书5

1.手术、麻醉、输血及有创操作病例应有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手术、麻醉、输血及有创操作病例无患者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单项否决

2.手术、麻醉、输血及有创操作知情同意记录规范,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患者签名、医师签名等

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

2/项

3.使用自费项目应有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使用自费项目无患者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2

4.患者病危,应将病情告知患者家属并发“病危(重)通知书”

病危(重)通知书应发未发

5

5.选择或放弃抢救措施应有患者近亲属签署意见并签名的医疗文书

放弃抢救无患者法定人签署意见并签名的医疗文书

单项否决

6.非患者签名的应签署授权委托书

非患者签名无授权委托书

5

非授权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5

医嘱单及辅助检查5

1.每项医嘱应有明确的开具或停止时间

医嘱开具或停止时间不明确

1

2.医嘱内容应当清楚、完整、规范,禁止有非医嘱内容

医嘱内容不规范或有非医嘱内容

1

3.每项医嘱开具或停止均应有医师的亲笔签名

医嘱无医师签名

1

4.住院48小时以上要有血尿常规化验结果

住院48小时以上无血尿常规化验结果;也未转抄门诊化验结果

1

5.已输血病例中应有输血前9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已输血病例中无输血前9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5

6.手术病例术前完成常规检查(肝功、肾功、出凝血时间、HBSAG、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心电图、胸片等)

未完成术前常规检查

0.5/项

7.所开具的辅助检查医嘱应与检查报告单回报相一致

检查医嘱与报告单不一致

5

8.辅助检查报告单粘贴整齐规范,结果有标记

检查报告单粘贴不规范,异常结果无标记

1

9.化验单张贴准确无误

化验报告单张贴错误

2

10.住院期间检查报告单完整无遗漏

针对诊断、治疗有重要价值的辅助检查报告单

单项否决

书写基本原则5

1.严禁涂改、伪造病历记录

有涂改或伪造行为

单项否决

2.修改时,应在错处用双画线标识,修改处注明修改日期及修改人签名

修改不规范

1

3.各种记录应当有书写医生的亲笔签名并字迹清楚,不得模仿或代替代人签名

记录缺医生的亲笔签名或非本人签名

2

4.病历中各种记录单眉栏填写齐全(姓名、病案号等),患者一般信息记录准确无误

记录单一般项目(如姓名、病案号等)填写不完整或信息记录有误

1

5.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内容相一致

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内容不一致

单项否决

6.医嘱所开具的诊疗措施应与病程记录内容相一致

诊疗医嘱与病程记录不一致

5

7.病历中转抄的辅助检查结果应与原报告单内容相一致

病程中转抄的辅助检查结果与原报告单内容不一致

5

8.病历内容应客观准确不得互相矛盾

病历中记录内容互相矛盾

单项否决

评价结果说明:

总分:

日期:

第3篇:中医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

关键词:改进超声科工作流程;对策

超声科隶属于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是接待患者就诊后检查的第一站,其服务质量反应了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关系到整个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声誉及社会形象[1]。彩超检查是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影像学辅助检查之一,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彩超医生因工作任务重,常期处于繁忙的应诊状态[2],如果人力、机器设备不充足,会造成患者检查滞留,满意度下降。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到医院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加,2013年门诊量约100万人次,月门诊量近8万多人次,超声科10台彩色B超完全替代了黑白B超,高峰期月检查达15581人次,日均达519.7人次。目前开设的有妇产科、心脏、腹部、甲状腺、血管、乳腺等彩超检查。

2 结果

2012年3月以前住院和门诊患者没有分流,做检查时必须到门诊排队等候,彩超、B超共5台,10名医生,月高峰期彩超检查达5454人次,黑白B超2953人次,日均达280.2人次。住院患者需要家属陪同到门诊等候检查,人流量聚增,走廊及检查室门口围的水泄不通,科室环境嘈杂、秩序混乱,因此造成超声科门诊拥堵,由于患者多,等候检查时间过长,心情烦燥,吵架、投诉接连不断;部分患者不能安排在当日检查,甚至要安排在几天以后,他们担心等候的过程中影响病情的诊治,使得他们不得不到外院诊治,也造成了病员的流失;另外,设备及医生的缺乏,医生常期超负荷工作,怨声载道,他们在做彩超检查的同时还要顾及环境秩序的维护,势必影响了其诊断质量及效率。

3 优化彩超检查流程措施

3.1以上出现的问题,医院管理层非常重视,为了给患者及家属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绿色的服务[3]。2012年3月以来,院方克服重重困难,采取门诊和住院彩超分流,改善超声科的环境,增加机器设备、医生及服务窗口。在门诊设有安静、温馨的候诊大厅、分诊台及专职的分诊及保安人员。为住院患者另开设了检查室,备有7台彩超,设分诊台、叫号系统及专职的分诊人员,使住院部患者检查有序,省去了患者及家属在住院部和超声科门诊之间奔波的过程,同时为患者提供电话预约和取送报告单的服务,极大地为患者提供了便利。

3.2在改善超声科设施的同时医院在门诊使用HIS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一卡通,只要持本人身份证就可获得一张免费的、终身享用的就医卡,为了减少患者在医院就诊交费过程中来回窜梭,每个楼层设有挂号收费窗口,改善了患者交费、检查、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

3.3患者一进医院,导诊人员指导患者办理了一卡通。就医时拿着医生开据的检查单及一卡通,到就近的楼层交费后来到超声科分诊台,刷就诊卡,点击就可以进入HIS管理系统,分诊人员根据医生的申请项目和检查目的,通过电子排队信息,当日能检查的,系统会自动将序号传到排队管理系统数据中,告之患者序号并在大厅等候,不能在当日检查的患者,登记留下联系方式,告之患者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3.4营造安全、温馨的等候环境。在等候厅内配有一名保安人员,维护大厅的安全秩序;大厅安装大屏幕,实时播报候诊次序,方便患者了解候诊信息;大厅内摆放医学科普教材及健康卡,滚动播放防病治病讲座视频,既能做好健康教育,又能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心境。同时分诊人员经常巡视等候大厅,随时询问患者的需要。

3.5超声科诊疗程序的优化在保证提高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考虑医生在诊疗流程上的优化方案,加快出报告单的时间,对医生提供便利性的支持。

3.5.1为每位超声医生配备一名文员,这些文员大多都来自医疗行业刚毕业的、等待工作的学生,要求他们有较强的沟通技巧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熟悉各种彩超检查病例的报告模块,经过试用,由科主任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他们的职责是打印报告,参与分诊台的分诊工作。

3.5.2提供与知识库同步的标准的诊断模块。文员要熟练选择模块框,医生操作探头,边看实时图像边采集图像,录入测量数据,文员与医生紧密配合,一起编辑报告,医生检查完毕,审核文员的编辑报告单,打印并签名,省去了患者等候医生编辑打印报告的时间,同时也方便了医生,提高了诊断效率。

3.5.3彩超作为一项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中应用极为广泛,但其内容涉及全身各部位,概念原理多,课堂教学和书本上的知识只能对超声诊断形成一种模糊的认识[4]。所以必须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各部位的操作技能和影像特点,加强诊断报告质控。我科每周三晚常规组织全科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内容包括:从网上下载并播放有代表性的视频,由主任或高年资医生现场讲解,明确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及彩超技术的新动向;教学主任每天随机抽查诊断报告单,监控报告质量,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诊断报告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每月排班固定到人,对疑难病例进行追踪、随访、登记,月末进行整理汇报并讨论;加强与临床科室医生的沟通,了解临床诊断符合率,针对疑难、误诊、漏诊病例进行讨论,查找原因、总结教训。

4 讨论

4.1分诊时注意的问题 由文员参与的分诊工作,因为薪水及某些原因,频繁更换,临床专业知识的欠缺,不能根据病情的轻重缓及给予正确的引导,导致解释不畅,吵架甚至打架,所以要定期组织分诊人员参加学习,灵活机动排队分诊,遇到急、危重年老体弱患者时,要灵活分诊,培养职业素养,只有在语言、行为、态度上下功夫,正确把握沟通技巧,才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5]。

4.2超声科引用覆盖医院所有业务的全过程的HIS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分诊、预约,通过优化彩超检查的工作流程,缩短了患者等候检查的时间,减轻了超声科医生的劳动强度,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于患者,提高了超声科的工作效率及科学管理效能[6],同时提高了医院单位时间内的就诊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程鹏,韩桐师,李英,等.超声科候诊拥堵分析与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8):777-778.

[2]田秀荣.门诊流程再造与创新[J].中国美容医学,2012,10(21):689-690.

[3]庞丽平,孟庆禾.再造门诊流程,提高门诊服务质量[J].全科护理杂志,2011,8(12):3167-3168.

[4]陈钰,仪赵,卓文杏.超声科临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7):498-499.

第4篇:中医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

【关键词】病案;信息化;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04—02

病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医院规范管理和实现数字化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病案是医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科技档案之一,是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医疗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原始资料。随着三级医院评审的开展,以评促建,评建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院得以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医院正在朝着优化、规范、统一管理的方向发展。日照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建立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RIS(放射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系统、医学图像实时传输与查询、归档系统(Picture Archiving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和病人床边信息系统,本课题组就将传统纸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档案升级为数字化医疗数据库档案,现将其研究与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建立规范、统一的身份识别 日照市人民医院2009年建立HIS、RIS系统,及后来PACS、病人床边查房信息系统,医院使用医卡通完成医院就诊流程,实现医院内部管理。持卡人就诊包括挂号、就诊、 检查、 化验、 治疗、取药等过程都由医卡通完成,将医卡通建立前的医院各部门的管理自成体系如诊疗系统、科研管理系统、 图书馆管理系统等都由HIS系统医卡通完成。

1.2 制订有效措施,确保系统数据安全 医卡通在医院范围内的使用,增加了对医院网络和数据安全的要求。由于诊疗、科研管理系统的数据与医卡通的数据是有直接关联的,医卡通使用的安全会影响科研系统的使用安全,为此制定数据建设和管理规范,确保数据的安全。

1.3电子病案主要框架管理模式探索 病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主要来源于临床、医技科室产生的病人医疗信息,门诊病房工作站HIS信息系统与医技特殊系统RIS系统两部分组成。H I S和RIS系统的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管理部分主要包括病人基本资料、病历诊疗记录、随访服务记录等部分,主要用于乳腺病的分型登记、随访、用药指导等。科室医生可通过HIS系统和RIS系统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记录乳腺癌及癌前病变危险因素,统计指标包括实现对患者的诊断分类、肿瘤标记物监测、用药规范、效果评估、健康教育、危险度评估等。随访服务管理及管理报表等。

2 结果

2.1 HIS工作站 病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主要来源于临床、医技科室产生的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病人医疗信息,门诊病房工作站( H I S ) 信息系统与医技特殊系统(RIS) 系统两部分组成。H I S和RIS系统的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管理部分主要包括病人基本资料、病历诊疗记录、随访服务记录等部分,主要用于乳腺病的分型登记、随访、用药指导等。科室医生可通过HIS系统和RIS系统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同时为首诊患者实现疾病防治一体化提供有力帮助。记录乳腺癌及癌前病变危险因素,统计指标包括实现对患者的诊断分类、肿瘤标记物监测、用药规范、效果评估、健康教育、危险度评估等。随访服务管理功能 乳腺癌前病变管理的关键点在于患者的随访管理,针对不同疾病程度的患者,医生可采取不同的随访周期,这对患者治疗的主动性、积极性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可先将随访周期设定为3-6个月,当随访病变无变化时,可将患者的随访周期调整为6-12个月甚至更长。

2.2 RIS工作站 查看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断信息、大体标本的照片及描述、取材的记录、当前病例状态(已取材/已脱水/已包埋/已切片)等模块内容。录入、查看历次检查信息。进行切片质量评价(评分和备注)、内部医嘱要求包括补取、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注明蜡块、试剂)等,并在相应的工作站点上提示。乳腺溢液脱落细胞学下免疫组化医嘱,直接写试剂如CA153、Ki-67等;调阅乳腺区段切除、改良根治标本大体检查图像;对切片图像显微镜摄影,并保存与病例关联。通过模板录入乳腺癌及癌前病变镜下所见、病理诊断(支持下拉框、文本框输入,具有整理功能)等。包含常规病理、活检病理、冰冻病理、免疫组化、原位杂交(FISH、CISH)及细针穿刺细胞等报告类别。组织学具有冰冻报告、常规病理/活检病理、免疫组化、HER2原位杂交以及基因检测等模块项目。RIS特检工作站 显示待处理的医嘱病例列表,包括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注明蜡块、试剂),对有待处理的医嘱进行提示。显示已处理的医嘱病例列表,可根据病理号及报告日期来检索。可动态增减医嘱试剂。支持打印特检工作单。通过RIS及PACS可调阅、完善病人的乳腺钼靶影像资料及病理检查、分级、分期等临床病理对照资料。

2.3病理流程及检查结果查询及资料归档 按照报告类别,将资料(申请单或底单)、蜡块、玻片分别归档处理,录入具体的归档位置。可根据病理号、病人信息查询相应资料。可批量归档。以病理号查询当前病理在各个流程中的完成情况,及标本签收时间、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报告信息等相关信息。按照病理诊断“精确”“包含”“类似”等进行病理诊断、检查结论查询归档;按照病人姓名、医通卡卡号或住院号、部位等可进行病人基本信息查询检索、归档。如在诊断检查结论中输入“乳腺导管原位癌”、选择“类似”或“包含”,在选择起止日期,可将该时段所有乳腺导管原位癌病人资料调阅、归档;在字段中选择不同信息,可生成相应的EXCEL、DBS或word及文本格式数据库。

2.4 RIS60报告存储与调阅及部署步骤RIS60报告保存为.odt文档格式,通过Pacs上传到存储卷中(同图像存储),并在表Pacs_Image、Pacs_Study、Pacs_Series中存有记录;报告/模板缓存目录newreport,其中存储报告模板,内容模板以及待上传的报告文件;调阅已保存过的报告,则其文件在pacs cache目录下。客户端安装目录、PACS、图像采集、报表等同RIS501,安装OpenOffice3.2.1中文版,客户端设置。系统参数à系统设置à业务流程;报告配置,用于上传报告模板文件。

3 讨论

档案作为医院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卫生防病及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第一手原始记录材料,不仅是进一步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的支撑,同时也是评价和衡量医院技术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1],是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无形资产,将这些宝贵资料循环应用、继续发展对一个医院乃至医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纸质档案收集建立存在很多主、客观问题。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病史、超声影像学、钼靶X线片诊断、病理组织学切片、临床重大成果中病人治愈、失败、演变的原始证据,对病人治疗过程至关重要,但涉及部门多,场地分散,人员间协作水平差异,虽然按照山东省病历书写规范的标准,年代较长久的病历可以销毁,但许多有价值的病史资料特别是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癌前病变需要几十年的随访观察,这些有利用价值的资料也随之消失,很难将这些珍贵病史和资料集中统一管理。不少医护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如“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数据库,只重视乳腺癌治疗资料的收集,对导管原位癌、乳腺癌术前钼靶影像学、病史、体征等重要资料不全面,对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特别是普通导管上皮增生、扁平上皮非典型增生、乳腺大汗腺化生等病变及治疗随访过程等不少原始有价值的资料流失。在建立纸质档案过程中各自为政、为我所用,关系不顺,职责不明,过于分散,疏于收集和分类整理。如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甲状腺外科资料别的科室不能及时得到,只能到病人出院后病理审查完毕后一段时间到病案室查询;化疗药及放射治疗过程、随访记录等资料只在肿瘤内科和放疗科;病理及组织学分级与临床病理因素等资料在病理科,外科及肿瘤科也得不到;各类检查的典型病史、以及院内外会诊、国内外学术研讨过程等重要资料科室各自为政,且记录不详细,资料分散,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临床病理对照、流行病学观察及随访问题上职责不明,缺乏有效的制度加以约束。我院乳腺增生性病变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经验,从上世纪90年代普查开始了的乳腺增生性病变及癌前病变保乳治疗,乳腺区段切除术,到后来术前粗针穿刺生物靶向检测、术前新辅助化疗肿瘤床缩小后再切除等医疗技术的不断开展,积累了大量经验,虽然诊治水平居先进,但乳腺癌病历档案资料不全,特别是一些生存时间长而且生存质量高的典型病例没有做好随访记录,无法应用数据库进行生存函数分析,病员检查结果、手术录像及随访记录等珍贵资料却散落于不同科室少数医生之间,征集阻力较大,成为他们书写论文和对外宣传的个人资料,不能很好共享,也发挥不出医疗团队的综合诊疗、学术研究水平。

医院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HIS、RIS及PACS系统的建立,为数字信息化病案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创造了条件,可将“重藏轻用”改变为“藏用并重”[2]。医院应把它作为一项重点工程,从人员到设备、管理、 统筹都应详细计划和安排,同时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化病案的作用。使用医卡通可充分发挥门诊HIS系统效益和作用,大量病人医疗信息如临床病理信息、每次诊疗信息、医疗消费等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PACS系统使得占医院80%以上的医学影像信息在当前的信息系统中得到充分的共享与应用,本单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医疗档案由纸质材料数据库人工建立改为数字化信息平台建立,并得以迅速发展。高性能计算机、高速网络和大容量存储设备,PACS的建设也已为大量医学影像和诊断信息的存档和通讯要求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保障,使自动化的医学影像管理和大范围的图像共享成为了可能,为病人床边信息系统、远程诊断与教学等为医疗、科研教学支持系统提供了支持,为多个病种的医疗档案开发研究与应用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现实。PACS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分为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贮、图像显示和处理、数据库管理及用于传输影像的局域或广域网络等几个单元。PACS和其他管理系统的显著不同点是要从影像设备获得影像,还要对影像能进行各种加工和浏览。PACS系统的格式多样的功能。图像的放大/缩小:能够实现图像的无级连续放大,并配有放大镜功能。能够观察任意的图像细节。报告系统可以满足检查科室对报告书写的各种要求,写完后可以与病人图像信息一起存人数据库中,为以后的查阅和修改提供了方便。方便地向报告中插入已处理好的图像,形成图文一体化。诊断报告中的格式、字体,以及报告项目和数据库中字段的对应关系都可以在诊断报告界面中自己定义和修改,完成各种图文混排的报告格式。此外诊断报告还具有多种报告词条及完整的报告模板,其中的词条和模板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有医师不断的修改增加。这样做不但符合医生的工作习惯,而且减少医生的录人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有利于登记、就诊、出片、报告、审核、发片等环节的控制和管理。

单纯的PACS是不能深入到医院影像的实际工作中去的,功能发挥十分有限,PACS必须和RIS系统相结合在一起实现。RIS是近几年随着HIS和PACS的逐渐普及而发展起来的,成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案。RIS以建立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任何时候可以查找到任何一个病人的任何影像信息和诊断报告,这些影像信息包括超声、普通X线、造影、CR、DR、CT、核磁共振、DSA、ECT、PECT、SPECT等,提供必要的统计和分析信息。RIS和PACS系统支持影像数据的长期存储管理和短期存储管理,具有影像及其报告自动定位、自动择向传送和存储规划等功能;提供DICOM存储和归档;提供图像的有损和无损压缩JPEG,MPEG,Wavelet;提供系统服务器、扩展磁盘阵列和磁带库、DVD光盘库等存储界质,配合专用存储软件构成SAN结构;实现在线、近线和离线存储状态;与医院目前的HIS系统相一致。我国的医学信息标准化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应该吸取国际标准的成熟经验,建立健全医学信息标准[3]。

综上,数字信息化病案网络化的建立,将整个医疗、科研及临床教学活动过程及在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乃至声像等各种形式的资料保存下来,是准确、高效记录医疗、科研的客观依据,是制定科研计划和推动科研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医院科研发展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对于多科室病历、跨时长的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数字信息化病案克服了传统有形纸质介质为档案管理模式在收集、查阅、整理、 统计分析等方面都存在的弊端,应进一步加快信息资源数字化病案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张琦, 刘军 .医院数字档案室建设.中国档案,2012,(3);88-88.

第5篇:中医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

关键词:超声医学发展趋势教学探讨

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医学教育中教学工具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本专业年轻、发展迅速,导致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的超声诊断学教育未能跟上这种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思路,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在影像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示教课程具有连接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的“桥梁”作用,因此,如何在医学生的示教过程中应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理解并掌握超声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并为进一步的临床实习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打好基础,值得探讨。

一、超声诊断学发展趋势

20世纪40年代,超声技术开始用于人体检查,并研制出了最早的一维超声技术仪―――A型超声仪,从此揭开了超声医学的历史篇章。随之至60年代初,相继研制出了超声光点扫描诊断法―――M型超声、超声显像诊断法―――B型超声、多普勒技术―――D型超声。70年代初,超声被应用于心脏结构的检查。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成像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其在显示组织的微细结构、血流等方面彰显出了巨大的优势,所提供的诊断信息越来越准确、可靠,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临床医生对超声的依赖越来越大,超声诊断技术目前已成为在临床上应用最为�V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二、超声仪器旁现场示教的应用

单纯的课堂演示和超声图片会让学生感到抽象,不易理解,因此示教过程中超声仪器的现场操作必不可少。常规示教课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可认识和熟悉超声诊断仪器,了解超声科的就诊流程和科室概况,以及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成像、各个扫查切面的手法和超声诊断仪器上图像的识别,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很好地结合,提高了学生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更好地掌握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基本应用,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但由于现场示教课时短暂,以及示教课上临床科室超声诊断仪器的使用受限,减少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进入临床后需要更多操作技能的培训。

三、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

超声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更需加大对实践性教学重视的力度。要让学生通过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的观摩、上机操作,亲身体验获取所需图像,即让学生从患者的体位上感受探头的位置、方向、角度和施加在探头上的力度,以及图像清晰度的调节。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巩固书本上的知识,使书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加深对图像的理解。同时,学生与患者广泛接触,并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1报告书写规范化

超声报告是临床医生诊断患者的依据,更是患者的法律文书。因此,超声报告规范化书写十分重要。超声报告的书写过程是一个思维的逻辑推断过程,超声医师根据影像所见,通过全面分析、判断,然后做出诊断。所以超声报告可以直接反应对疾病的认识,一份规范的超声报告可以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准确的信息,也便于学生以后对相类似的病症进行比较。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报告的规范化教育,做到描述准确,层次分明,使报告具有参考性。

1.2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培养

人际沟通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在诊疗时深入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具体可选用医疗实践中具有特点的病例,通过临床跟踪,及时反馈病例情况,展开专题讨论,形成诊断结果。在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要有专人进行记录,并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交流,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

1.3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

近年来针对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超声引导下活检和介入治疗的科研方向,进行了相关设备的配备和投入。通过申报自然科学基金,来满足医院实验室做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基础研究的资金需求。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调研,参加学术会议和课题研究,并向学生介绍超声医学学科的前沿知识、先进成果和发展动态,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并完成一些英文摘要及综述的书写。通过这一系列科研实践的过程,促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增强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意识。

四、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改革策略

1.临床医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的目的

1.1了解超声成像的原理、特点及发展方向,从而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要求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

1.2熟悉常用超声专业用语,能正确解读、分析超声诊断报告。③能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超声诊断优势,不断拓展超声诊断应用范围。

1.3了解超声成像的常见干扰因素,并能向患者解释某些组织器官超声检查前特殊准备的意义。

2.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对临床医学生的超声诊断学教育进行改革

2.1思想上重视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临床医学生的课程设置需符合医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2.2编写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

2.3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增加学时及上机观摩、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加强对超声成像的理解和应用体会;

第6篇:中医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

【关键词】物理诊断学;小班课;多元化回归分析;见习报告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84-02

一、引言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课,其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及仪器检查。诊断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员掌握物理诊断与实验仪器诊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习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内科学、外科学及其他临床各科奠定共同的基础。所谓物理诊断是指医师通过询问病史.视、触、叩、听的查体及简单的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等)来收集疾病反应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对疾病进行初步思考和判断。尽管医学检验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物理诊断学仍然是诊断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份[1]。而物理诊断学的小班课教学已成为国内外物理诊断学教学的标准形式[2,3],在过去20余年的物理诊断学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独生子女在不断增多,大学入学新生的个人素质、文化修养、学习精神等各方面的情况,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由于近年来医学院校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着各种改革,在全国各地各类大学均在扩招的大气候下,医学生的来源越来越广泛、医学生的专业班次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医学教育本身课程深奥复杂、大学学生的管理相对宽松等特点,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了现在的这种日新月异的教学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学生状况。因此,为了教学的需要,研究新情况下医学院校物理诊断学小班课的教学的改进措施已刻不容缓[4]。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在我校2005级医学本科学生中进行了一个实证分析,对医学生小班课的表现和期终考评之间进行了多元化回归分析,试图建立一个模型回答下面两问题:1、小班课教学对医学生的物理诊断学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中的哪一个影响最大?2、是否可以依据平时表现的量化指标来对期终考核的成绩进行预测,从而对那些平时表现较差的同学进行强化而提高学生整体的考核成绩?[5]

二、资料与方法

采集我校医学本科生36人(其中军医临床专业16人,海军临床专业8人,麻醉专业12人)的物理诊断学期终考核的成绩,包括听诊[6](占总评10%)、病历(占总评10%)、手法(占总评10%)、录像(占总评10%)、理论(占总评60%)和总评[7]的这6类数据,同时采集以半定量的评价方式得到的医学生小班课课堂回答情况的评分(评价标准为: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或者一言不发评为差;回答问题时完全正确评为好;介于两者之间为中)和物理诊断见习报告的成绩[8,9]这两组数据。然后我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首先确定解释变量和因变量,具体说明见表1。我们选择课堂提问作为医学生平时表现的代表变量是因为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主要并且最为重要的手段[10],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的好坏是衡量学生平时表现的重要指标;同时我们也选择了物理诊断见习报告的成绩作为医学生平时表现的另外一个指标,是因为物理诊断见习报告在物理诊断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11],对于它的书写的正确程度可以很好的反应医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的学习效果,之所以引入专业之一变量是因为不同专业的基础是有差别的,引入后可以使回归方程更好的解释因变量;不引入年龄作为解释变量是因为这批学生是同一级的,年龄上无差异,不引入性别是因为全是男性,在回归方程中是一个常数,不引入分组,是因为36个同学虽然分为3组,但授课老师,授课方式,授课学时都是一样的。在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后用SPSS11.5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取双侧α=0.05.

表1:变量描述和计量说明一览表

三、模型的建立和统计结果

我们建立以下回归方程,分别构建课堂提问、见习报告、专业与分项及总评考试成绩之间的回归方程,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试图回答本文开头提出的两个问题:

(1)tingzhen=a0+a1 tiwen+a2 Jxbg+a3 major

(2)bingli =b0+b1 tiwen+b2 Jxbg+b3 major

(3)shoufa =c0+c1 tiwen+c2 Jxbg+c3 major

(4)luxiang =d0+d1 tiwen+d2 Jxbg+d3 major

(5)lilun =e0+e1 tiwen+e2 Jxbg+e3 major

(6)zongpin =f0+f1 tiwen+f2 Jxbg+f3 major

根据SPSS11.5计算的结果,归纳于表2;

表2: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

*代表双侧检验在0.05上显著。**代表双侧检验在0.01上显著.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模型1(课堂提问、见习报告、专业与听诊成绩之间的回归模型)是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的,说明物理诊断学小班课的平时表现与听诊考核成绩是有线性相关的,这与我们平时的想法是符合的,即物理诊断学的小班课教学可以明显改善医学生心肺听诊的水平,并且其中物理诊断学见习报告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故我们可以根据医学生平时的物理诊断学的见习报告来预测医学生心肺听诊技能的掌握情况。模型2(课堂提问、见习报告、专业与病历书写成绩之间的回归模型)也是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的,证明了物理诊断学的小班课教学可以明显改善医学生病史采集的水平,但专业成为了最大的影响因素,故提示我们学生的基础超过了他们在物理诊断学小班课上的表现,说明在病史采集方面我们小班课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法,比如采用“双主教学”模式等[9-12]。模型3(课堂提问、见习报告、专业与手法考试成绩之间的回归模型)无统计学意义,模型4(课堂提问、见习报告、专业与录像考试成绩之间的回归模型)虽然有统计学意义,但主要是由于基础的差异造成的,因为主要影响因素是专业的差异,而课堂平时表现与录像考试成绩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从上述两个模型中的得到的结果似乎与我们原先的想法不符,因为物理诊断学小班课其初衷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手法的掌握水平,而根据这两个模型两者之间无直线相关性,那原因在哪儿?我考虑可能与手法学习的特殊性有关系,因为手法学习不像病史采集、听诊等技能,它对于课后的练习的要求特别的高,统一的传授正确的手法后,如果课后不进行大量的练习,很容易遗忘,这一点与听诊不同(听诊往往可以根据音频资料考前反复的练习来得到提高),而手法如果平时不认真练习的话,考前冲刺的难度很大,往往能做到行似但达不到神似的地步,故课后学生练习这一块有待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13-15].模型5(课堂提问、见习报告、专业与理论考试成绩之间的回归模型)不统计学意义,这个是符合我们的教学规律的,因为理论考试中有一部分(40%)是心电图的成绩,而小班课不传授心电图,故考虑两者无线性相关。最后一个模型(课堂提问、见习报告、专业与总评之间的回归模型)是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小班课见习报告的影响的因素最大,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这再一次证明了物理诊断学小班课见习报告可以作为对学生物理诊断学掌握水平的预测因素的可靠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四、讨论

物理诊断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特别是循证物理诊断学的兴起,使古老的物理诊断学又焕发了青春[16]。并且目前国内外对物理诊断学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有很多的研究[17-20],我校对本科生的物理诊断学的小班课教学也有着丰富的经验[21],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小班课教学的效果,本文进行了一次实证分析,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义的启示,比如说,在手法教学中,我们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课后的学生的自觉的练习对于手法的成绩影响可能是很大的,故我们可以考虑采用设小组长,对学生课后的练习进行监督,并且给予记录,同时在小班课中专门进行手法纠错,对于手法的掌握情况不好的学员进行专门的强化练习。同时物理诊断学小班课的见习报告是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对各项成绩都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我们可以根据见习报告的情况大概预测哪些同学技能掌握情况不好,可给予单个辅导,既避免了多个辅导对教学造成的压力,又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同时又避免了大班课一起辅导效果较差的缺点。从而使那些学得好的有更多的时间学的更好,而学的差的能跟上全班的教学进度,顺利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当然本研究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样本量不够,无女性同学,课堂回答的评价方式主观性较强等,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来改善,但是我想随着循证物理诊断学的发展,循证物理诊断学教学也必然会有飞跃的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使我国的物理诊断学教学,我国的医学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曾祥义,冷恩仁.对物理诊断教学的几点看法和建议[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6):120-121。

[2]官兵,范敏娟,赵公芳,等.临床诊断学教学中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38):234-236.

[3]Rose Hatala,S Barry Issenberg,Barry Kassen,etal. Assessing cardiac physical examination skills using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real patients:a comparison study[J].Medical education 2008(42):628636.

[4]王剑.现代医学生课堂提问影响因素及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2):2765-2767。

[5]垒发光,刘同刚。强化技能目标在物理诊断教学中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122-123.

[6]Finley, Sharratt, Nanton, etal. Auscultation of the heart: a trial of classroom teaching versus computer-based independent learning[J]. Medical education 1998, 32(4): 35761.

[7]杨玉珍,欧阳金芝,刘文励.改革物理诊断学技能考试方法提高教学质量[J]。医学与社会,1996,9(3):72-73.

[8]杨文领,聂颖,丁艳苓,等。医学生物理诊断学见习报告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75-77.

[9]樊瑞芬,白宝银,李双兰。“双主"教学模式在物理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28(4):301-302.

[10]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7):45-47。

[11]Mathieu R Nendaz,Georges Bordage. Promoting diagnostic problem representation[J].Medical education,2002(36):760766.

[12]Csy Chan, Yt Wun, A Cheung. Communication skil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any room for improvement how much can it be improved [J] Medical education 2003(37):514526.

[13]周进祝,陈随道,陈俊元,等。强化全科医师体检技能培训提高物理诊断准确率[J]。继续医学教育,1998,12(3):18-20.

[14]R C McGraw,H M O'Connor.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the early acquisition of clinical skills[J]。Medical education 1999(33):572-578。

[15]C Pfeiffer,H Madray.A Ardolino, etal. The rise and fall of students’skill in obtaining a medical history[J]. Medical education,1998(32):283-288.

[16]David L,Simel,程超,等.循证医学在线-2002年的10篇文章-循证物理诊断学[J]。循证医学,2003,3(1):43-44。

[17]A S Dixon, C L K Lam,T P Lam . Does a brief clerkship change Hong Kong medical students' ideas about general practice [J] Medical education 2000(34):339-347.

[18]Paul F Wimmers , Cha-Chi Fung. The impact of case specificity and generalisable skills on clinical performance: a correlated traits- correlated methods approach[J]. Medical education 2008(42):580-588.

[19]Jim Crossley, Helena Davies. Doctors’consultations with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a model of competencies, outcomes and confounding influences[J]. Medical education, 2005(39): 807819.

[20]Nuala P Kenny1, Brenda L Beagan. The patient as text: a challenge for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dical education,2004(38):1071-1079.

第7篇:中医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

各区县(市)卫生局、物价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常德经开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西湖管理区卫生局、西洞庭管理区卫生局、贺家山原种场卫生科、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卫生计生局,市直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继续深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湘群组发〔2013〕28号)和《关于持续深入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湘群组发〔2013〕45号)要求制定下发的《关于开展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湘卫办发〔2013〕39号)文件精神,为扎实开展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结合我市医疗卫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总要求,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贯彻落实国家卫生与计生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通知》要求,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齐抓共管的原则,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反感、反映最强烈、影响和制约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顽症痼疾,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严格落实责任,严管严查严惩,着力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着力整顿和规范医疗秩序,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深化医改,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堵塞漏洞,建立预防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二、工作任务与责任分工

(一)坚决整治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

医疗机构诊疗流程不科学、不畅通,群众看病挂号难、候诊难;一些医疗机构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和违规收费,加重了群众就医负担。

1. 治理挂号难、候诊难。全面推行预约诊疗,实行电话预约、短信预约、诊间预约及自助预约机等模式,方便患者挂号就诊;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积极推进分时段诊疗、错峰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符中智、刘保湘;

责任单位(科室):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医政科

2. 治理不合理检查。认真执行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医学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互认制度。严格遵循大型医疗仪器检查的适应症,提高检查的阳性率(三级医院CT、MRI检查阳性率达到60%以上,大型X线检查阳性率达到50%以上,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达到90%以上)。严禁大型医疗仪器检查收入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挂钩,严禁检查中的开单提成。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符中智、刘保湘;

责任单位(科室):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医政科

3. 治理不合理用药。加强处方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处方点评、不当处方公示制度,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不合理用药人员予以警告谈话、医德考评扣分、通报批评、限制处方权、取消处方权等处理。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符中智、刘保湘;

责任单位(科室):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医政科

4. 治理不合理治疗。重点纠正医疗机构违背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情实际小病大治、违规使用高值医用耗材、无限制选择高新技术等行为。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符中智、刘保湘;

责任单位(科室):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医政科

5. 治理违规收费。切实纠正医疗机构自立项目收费、分解项目收费、擅自提高标准收费、重复收费等行为。加强对收费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收费清单制和费用查询制度,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透明度。开展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合理收费。

牵头部门:市物价局

配合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卢赐清;

责任科室:市卫生局规财科

(二)坚决整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当交易行为。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医药购销和临床服务中擅自采购网外非中标(挂网)药品,收受生产、经营企业及其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回扣或提成,加剧群众"看病贵".

1. 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纪律教育,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工作,将考评结果与岗位聘用挂钩,与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晋职晋级、评先评优和执业再注册挂钩。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石瑞来、符中智、刘保湘;

责任单位(科室):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纪委办、市卫生局医政科

2. 完善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机制。改进和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机制,积极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探索带量采购,通过"量价挂钩"切实降低药品与高值医用耗材的虚高价格,完成普通医用耗材、医疗器械的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最大限度压缩供应商实施商业贿赂的空间。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石瑞来、卢赐清;

责任科室:市卫生局药政办、药管办、纪委办

配合部门:市物价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加强对基本药物中标(挂网)药品采购和供应管理,杜绝采购网外非中标(挂网)药品行为。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行为,除急救和重大疾病防治确需网外采购药品外,其他药品必须全部在中标(挂网)药品目录内采购,坚决杜绝无正当理由的网外采购行为。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石瑞来 ;

责任科室:市卫生局纪委办

配合部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 加强廉洁风险防控。运用"制度+科技"的办法,切实加强对公立医院的决策、采购、诊疗、用药、检查、收费等执业行为的廉洁风险防控。全市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在2014年全面建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平台,二级甲等医疗机构率先建立廉洁风险防控平台。对医疗信息系统中的药品、耗材使用信息实行加密管理,严格权限和审批程序,杜绝商业目的的统方行为。落实重点部门负责人定期轮岗和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定期交流制度,切实加强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药剂、信息、财务等部门的监督。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

市卫生局责任人:石瑞来;责任科室:市卫生局纪委办

5. 加大查处和惩戒力度。对在医药购销过程中收受回扣、开单提成、网外采购非中标药品的人员,一经发现,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经济处罚、暂停处方权、吊销执业证书等处理,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落实失信惩戒制度,将经执法执纪机关认定存在行贿行为的医药经销企业或个人,及时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上报到省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坚决取消其两年内在本省参与药品采购投标的资格。

牵头部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卫生局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责任科室:市工商局竞争执法科

市卫生局责任人:石瑞来;责任科室:市卫生局纪委办

(三)大力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

江湖游医、假医生等非法开设诊所;公立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执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扰乱医疗服务秩序。

1. 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严厉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严厉打击坑害群众利益的游医、假医;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聘用医师或非医师坐堂行医的行为;查处以养生保健为名或以疾病研究院(所)为幌子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易建平、符中智、刘保湘;

责任单位(科室):市卫生局法监科、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医政科

配合部门: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 严肃查处医疗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查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行为;查处超出登记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易建平、符中智、刘保湘;

责任单位(科室):市卫生局法监科、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医政科

3. 坚决打击 "医托"、"医闹"行为。严厉打击"医托"行骗和利用挂号牟利等行为,对雇佣"医托"行骗的医疗机构和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从重从严处理。严厉查处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侵害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医疗机构正常秩序和人民群众就医权益。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易建平、符中智、刘保湘;

责任单位(科室):市卫生局法监科、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医政科

配合部门:市公安局

(四)坚决整治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

医疗卫生机构或个人采取伪造医疗文书、出具虚假证明、虚假结算票据、挂床住院、分解住院、串换诊疗项目和药品等手段骗取新农合基金,严重侵害参合人员利益。

1.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格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定期开展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考核评价,将次均费用及其增长幅度、平均住院日、个人自负费用比例、总额费用控制等指标纳入考核内容,对考核不合格者,采取警告、通报批评、扣减即时结报回付款、暂停或取消定点资格等措施。加强动态监测,对费用增长速度较快的疾病诊疗行为进行重点监控,及时查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以及重复检查行为。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符中智、刘保湘;

责任单位(科室):市卫生局农合办、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医政科、市卫生局纪委办

2. 加强新农合经办机构内部监督制约。积极推行县级经办机构向乡镇派驻经办审核人员的做法,通过异地任职、交叉任职等形式,确保经办人员的独立性。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刘保湘;

责任科室:市卫生局农合办、市卫生局纪委办

3. 严格落实新农合三级公示制度。县、乡、村三级按月公示本区域内参合农民门诊、住院补偿情况。进一步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建立信访内容核查、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刘保湘;

责任科室:市卫生局农合办

4. 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诚信管理机制。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履约诚信"等进行考核评估,按考核结果进行诚信等级分级,对诚信等级较高的医疗机构给予倾斜政策,对诚信等级较低的医疗机构严格管控,促进定点医疗机构自主管理。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保险服务诚信档案,将医务人员违规行为及时记入诚信档案并与医保处方权挂钩。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责任人:符中智、刘保湘

责任单位(科室):市卫生局农合办、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医政科

5. 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的,一经发现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并追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违规医务人员依法吊销执业证书,通报相关违规行为。对触犯刑律的个人,移交司法机构依法处理。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

责任人:刘保湘、石瑞来、易建平、符中智;

责任单位(科室):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农合办、法监科、医政科、纪委办

(五)坚决整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扰乱医疗市场秩序,损害媒体公信力。

1. 加大广告监测力度。加强对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户外广告、电子显示屏的监测,发现涉嫌虚假违法医疗广告,要立即责令停止并及时组织查处。

牵头部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卫生局

市卫生局责任人:易建平、彭元军;

责任科室:市卫生局法监科、行政许可办公室

2.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和虚假医疗信息的医疗机构,专项整治期间仍违法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从重处罚;对冒用医疗机构、盗用专家名义的,予以严肃查处。

牵头部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卫生局

市卫生局责任人:易建平 责任科室:市卫生局法监科

3. 加大对典型案件曝光力度。充分利用常德市卫生局网站、常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等媒体及时曝光典型虚假违法医疗广告案件,医疗消费警示信息,大力宣传整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工作重点和取得的成效,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抵制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牵头部门:市卫生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市卫生局责任人:易建平;责任科室:市卫生局法监科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动员部署(2014年1月7日前完成)。2014年1月7日前,完成对全市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动员部署。各区县市卫生局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发动,提高对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认识,为专项整治奠定良好的氛围。各责任科室和单位要根据实际制订更加详细具体的实施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治理范围、工作进度,召开专门会议,全面具体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各区县市卫生局、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于2014年1月17日前报常德市卫生局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开展集中整治(2014年1月3日—2014年3月31日)。各级医疗机构按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形成自查整改报告,自查整改报告于2014年3月31日前报市卫生局。各区县市卫生局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整治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工作,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三)组织检查评估(2014年4月1日—6月30日)。市卫生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定期、不定期地采取专项检查、明查暗访、走访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等形式,自上而下对全市卫生系统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具体做法、推进情况、实际效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通报和督促处理一批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重大违规、违纪、违法案件,提高检查的实效性、震慑力。各区县市卫生局及医疗机构要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于2014年5月—6月,对本地区、本单位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形成检查评估报告。各区县市卫生局、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的检查评估报告于2014年6月20日前报常德市卫生局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机制、制度,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四)迎接考核验收(2014年7月—9月底)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是我市深入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将对专项整治的成果进行考核验收,加强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督检查,对整改不力、消极等待、被动应付甚至顶风违纪的单位和个人,加大追责力度,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常德市卫生局坚决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郑家火 市卫生局党委书记

马 慧 市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陈寿林 市卫生局副书记、副局长

成 员:石瑞来 市卫生局纪委书记

陈谋建 市物价局副局长

周尚悟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彭 进 市公安局副局长

周发仁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设立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挂靠在市卫生局纪委办,负责日常工作。各区县卫生局和各公立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集中精力抓。

(二)严格落实责任。各牵头部门是专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部门,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统筹协调,负责制订专项整治工作的子方案,召集相关配合部门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各配合部门要按照牵头部门的统一安排,主动作为,认真开展联合执法、联合整治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严肃责任追究。各地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问题的整改和责任追究,把责任追究作为专项整治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对整改工作消极、简单应付、突出问题隐瞒不报、整改不力、在规定时间不能完成整治工作任务、整治效果不好的,要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进行问责,形成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高压态势,同时,选择一批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开曝光,发挥监督警示作用,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四)坚持开门整改。将专项整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内容时限和进展情况及时向干部群众公开,在媒体上公示整改措施、作出整改承诺。市卫生局设立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举报电话(7705031),受理社会和群众的举报投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向社会公布专项整治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明确举报内容,健全完善投诉举报查处机制。凡实名举报的,要及时调查处理,坚持有诉必查,查实必处,绝不姑息。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投诉举报问题,要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处理。

(五)加强情况上报。各地各单位对专项整治工作要做到情况明、数字准,及时将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认真总结梳理,每季度(2014年3月底、6月底)向所属卫生行政部门上报一次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并按要求及时报送实施方案、自查整改报告、检查评估报告等。专项整治工作期间,各地各单位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典型案例要及时向市卫生局报告。

第8篇:中医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作业已经进入医学影像界,并以奔腾之势迅猛发展,伴随着一些全新的数字化影像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如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正电子体层成像(positiveelectrontomography,PET)、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及数字放射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已逐步成为影像科室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在客观上要求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的计算机化、标准化、规范化。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和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使整个放射科发生着巨大变化,提高了影像学科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述

PACS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1-4]。PACS分为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贮、图像显示和处理、数据库管理及用于传输影像的局域或广域网络等5个单元[2,4]。

PACS是一个传输医学图像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是信息传送的先决条件。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COM)标准是第一个广为接受的全球性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它利用标准的TCP/IP(transfer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网络环境来实现医学影像设备之间直接联网[3]。因此,PACS是数字化医学影像系统的核心构架,DICOM3.0标准则是保证PACS成为全开放式系统的重要的网络标准和协议。

1998年我院放射科与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GEHangweiMedicalSystems,简称GEHW)合作建成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网络系统,它以DICOM服务器为中心服务器,按照DICOM3.0标准将数字化影像设备联网,进行医学数字化影像采集、传输、处理、中心存储和管理。

材料与方法

一、系统环境

(一)硬件配置

1.DICOM服务器:戴尔(Dell)PowerEdge2300服务器(奔腾Ⅱ400MHzCPU,128MB动态内存,9.0GB热插拔SICI硬盘×2,NEC24×SCSICD-ROM,Yamaha6×4×2CD-RW×2,EtherExpressPRO/100+网卡;500W不间断电源(UPS)。

2.数字化医学图像采集设备:螺旋CT:GEHiSpeedCT/i,DICOM3.0接口;磁共振:GESignaHorizonLXMRI,DICOM3.0接口。

3.医学图像显示处理工作站:SunAdvantageWindows(简称AW)2.0,128MB静态内存,20in(1in=2.54cm)彩显,1280×1024显示分辨率,DICOM3.0接口。

4.激光胶片打印机:3M怡敏信(Imation)969HQDualPrinter。

5.医学图像浏览终端:7台,奔腾Ⅱ350~400MHz/奔腾Ⅲ450MHzCPU,64~128MB内存,8MB显存,6GB~8.4GB硬盘,15in~17in显示器,10Mbps以太网(Ethernet)网卡,Ethernet接口。

6.医学影像诊断报告打印服务器:2台图像浏览终端兼作打印服务器。

7.激光打印机:惠普(HP)LASERJET6LGOLD×2。kr~e6w=,N!''''#X_Ow+bafe~nNw法律论文b&mWw;\+?=u(tAvzA€\J?~^v=

8.集线器(HUB):D-LINKDE809TC,10MBPS。

9.传输介质:细缆(THINNET);5类无屏蔽双绞线(UTP);光纤电缆。

10.网络结构:星形总线拓扑(STARBUSTOPOLOGY)结构。

(二)软件

1.操作系统:螺旋CT、MRI、AW工作站:UNIX;DICOM服务器:WINDOWSNT4.0SERVER(英文版);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WINDOWSNT4.0WORKSTATION(中文版)。

2.网络传输协议:标准TCP/IP。

3.网络浏览器:NETSCAPECOMMUNICATOR4.6。

4.数据库管理系统:INTERBASESERVER/CLIENT5.1.1。

5.医学图像浏览及影像诊断报告系统开发软件:BORLANDC++BUILDER4.2。

论文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开发与初步应用来自免费

6.医学图像浏览终端:GEHWADVANTAGEVIEWERSERVER/CLIENT1.01。

7.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GEHW医疗诊断报告1.0。

8.刻录机驱动软件:GEAR4.2。

(三)系统结构

螺旋CT、MRI和AW工作站按照DICOM3.0标准通过细缆连接到主干电缆(细缆)上形成总线拓扑结构的DICOM网络;DICOM服务器与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通过双绞线以集线器(HUB)为中心连接成星形拓扑结构的ETHERNET网络;二者再通过集线器连接成星形总线拓扑结构的PACS。螺旋CT、MRI、AW工作站各自通过光纤电缆与激光胶片打印机相连,进行共享打印。本PACS由如下各子系统构成:

CT/I:GEHISPEEDCT/I;AW2.0:SUNADVANTAGEWINDOWS2.0;MRI:GESIGNAHORIZONLXMRI;DICOM: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SINMEDICINE;ETHERNET网络:以太网络;T-BNC:同轴电缆接插件T型连接器;TERMINATOR:终结器;TRANSCEIVER:收发器;UTP:无屏蔽双绞线;THINNETCOAXIALCABLE:细同轴电缆

1.数字化图像采集子系统:从螺旋CT、MRI等数字化影像设备直接产生和输出高分辨率数字化原始图像至DICOM服务器,供中心存储、打印、浏览及后处理。

2.数字化图像回传子系统:将中心存储的图像数据回传给螺旋CT、MRI等数字影像设备,供打印、对比参考及后处理(三维重建等)。

3.医学图像处理子系统:在AW工作站及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上进行调节窗宽/窗位、单幅/多幅显示、局域/全图放大、定量测量(CT值、距离、角度、面积)、连续播放和各种图像标注等。

4.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子系统:书写规范、标准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

5.图像中心存储子系统:图像短期内(5~7天)保存在DICOM服务器的硬盘中,当图像数据累积到一定数量(650MB)时,将其刻录到CD-R(COMPACTDISK-RECORDABLE,刻录盘)盘片上作为长期存储。

二、医学图像浏览及影像诊断报告系统

医学图像浏览及影像诊断报告系统使用的软件包是由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简称GEHW)提供的ADVANTAGEVIEWERSERVER/CLIENT1.01。该软件以WINDOWSNTSERVER/WORKSTATION4.0为操作平台,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服务器端软件负责完成医学图像的传输、中心存储、数据库管理等任务;客户端软件具有医学图像浏览和影像诊断报告书写功能。

服务器端软件包括图像浏览、图像管理、光盘数据库和系统设置4个模块。(1)图像浏览模块具有简单的图像浏览功能;(2)图像管理模块包括存储、删除、图像输出等子模块,在这些子模块中通过以患者姓名、年龄、性别、CT号、检查序号、检查类型、检查日期等为关键词在DICOM服务器硬盘、光盘上查询所需图像并进行相关处理;(3)光盘数据库模块储存有每张光盘图像检索信息以备查询;(4)系统设置模块管理各输入输出设备的IP地址等。

医学图像浏览软件具有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可以通过网络从DICOM服务器硬盘、光盘上调阅所需图像,并进行图像浏览和后处理。它包括窗宽窗位、图像、几何、网络、显示格式、连续播放等功能模块:(1)窗宽窗位模块通过预定义、用户自定义及精确设定窗宽窗位,使图像得到最佳显示,另外还可以通过鼠标左键进行调节;(2)图像功能模块可以对图像进行放缩(1~300倍)、滤波、对比度(-100~100)、旋转(0~360°)、三原色(RGB)色彩处理;(3)几何功能模块可以将图像垂直或水平翻转、加网格、负片处理、定量测量(CT值、距离、面积、角度)及标注等。经过后处理的图像可以直接输出至诊断报告系统或以不同文件格式存盘以供制作幻灯片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软件镶嵌于医学图像浏览软件内,可以在浏览图像后直接书写诊断报告。医疗诊断报告主窗体上的输入项如姓名、性别、年龄、CT号、检查序号及检查日期可直接从数据库获取,报告日期由系统自动生成,科别、报告模板等项通过下拉菜单选择。检查所见、印象两项可直接从诊断支持库提取正常或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查所见、印象,直接或经局部修改后形成诊断报告主体。程序提供了撤消、剪切、复制、粘贴、清除、全选、字体等编辑功能。该软件可输出4种格式的诊断报告,其中可包含1~2幅典型图例。用户可通过1个或多个关键字段检索和调阅诊断报告。

结果

在上述PACS的硬件设备安装、组网完成后,在基础网络连接(TCP/IP)和DICOM水平传输这2个层次上,对PACS进行整体调试,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中心存储、易机图像处理、不同操作系统(UNIX和WindowsNT)不同格式图像(Adv和Dic)在DICOM3.0标准水平的相互兼容和影像交流,以及PACS内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共享、打印等功能。1999年初PACS正式用于我科的CT及MRI室,显著提高了科室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

讨论

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医学影像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医生工作模式的变革:要求医生逐渐习惯于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观看医学图像;通过计算机检索和调阅医学图像,并且调节窗宽窗位;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取所需的医学图像及诊断报告等相关信息。

一、传统的医学图像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1)保存胶片需要很大的存放空间。(2)在显影、定影、冲洗、烘干、归档等环节上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3)胶片库手工管理效率低,查询慢且容易把胶片归错档。(4)数年后由于胶片的老化使其上的图像变得模糊不清,给再次查阅和科研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5)把CT、MRI等图像硬拷贝到胶片上,固定的窗宽、窗位已经丢失了大部分原始信息,保留的只是操作医师认为有用的信息,图像无法后处理,丢失了对病人复诊和其他医师认为是有用的诊断信息。

二、PACS在影像学科中的应用价值

(1)利用PACS网络技术,在CT、MRI等影像科室之间能快速传送图像及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方便医师调用、会诊以及进行影像学对比研究,更有利于患者得到最高的诊断治疗效益。(2)PACS采用了大容量可记录光盘(CD-R)存储技术,实现了部分无胶片化,减少了胶片使用量和管理,减少了激光相机和洗片机的磨损,降低了显定影液的消耗,节省了胶片存放所需的空间,降低了经营成本。(3)避免了照片的借调手续和照片的丢失与错放,完善了医学图像资料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4)可在不同地方同时调阅不同时期和不同成像手段的多幅图像,并可进行图像的再处理,以便于对照和比较,为从事医学影像学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方便的工作、科研和学习的条件。(5)有利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运用PACS可无损失地储存图像资料,待日后调阅发现有价值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图像,标上中英文注释,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成教学幻灯片,采用大屏幕多媒体投影仪示教。

规范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功能,可打印出图文并茂的影像诊断报告。

三、诊断报告规范化、计算机化

(1)基本项目要求规范化。诊断报告中反映病情的一般项目齐全,备查项目比较完整。(2)报告的专业术语规范化。内容表述清楚,主次分明,先描述阳性征象,后描述阴性征象,先描述主要病变,后描述次要病变,描述部分与结论一致。(3)基本格式规范化。先一般项目,再描述图像情况,然后作结论表述,最后还有做其他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第9篇:中医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

耐药菌是一种世界性的公共卫生威胁。2013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一项报告概述了美国前18位危急和严重级别的耐药相关的威胁。在15种危急和严重级别的威胁中,7种是主要从医疗过程中接触的细菌,其中包括艰难梭菌。尽管艰难梭菌并没有产生耐药性,但与其他6种耐药菌一样,如果不正确使用抗生素或感染控制不充分,该菌将会引起感染以及所致感染的扩散恶化。预防医疗相关感染,将直接有益于降低耐药性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如美国抗击耐药菌国家行动计划所提出的,把抗菌药物管理和预防感染步骤相结合的同时,预防医疗相关感染对降低耐药菌对公众健康的威胁至关重要。

每天一半以上的住院病人接受抗生素治疗,而且25人中约有1人有1种及以上医院获得性感染(HAIs)。据估计,2011年美国急诊医院内约有722 000例HAIs,其中大约有75 000名病人在住院期间死于HAIs。一半以上的HAIs为CDIs、泌尿道感染、血流感染或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 infections,SSIs)。HAI国家行动计划(the HAINational Action Plan)要求CDC利用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National Heahhcare Safety Network,NHSH)密切关注既定目标的进程。这个报告介绍了美国在降低HAIs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2014年上报的HAI中对公共卫生威胁达到紧急或严重级别的6种耐药菌的发生率。

2方法

按照NHSH对HAI的标准定义,来自所有50个州、哥伦比亚特区以及波多黎各的医疗机构向NHSN上报了有关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LABSIs)、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Is)、SSIs以及实验室确诊的CDI事件等2014年的HAI数据。由于不同医疗机构上报HAIs的类型和上报时间不同,因此数据分别以急诊医院(包括偏远地区定点医院)、长期急诊医院以及住院康复机构形式列出。

标化感染比(standardized infection ratios,SIRs)是追踪HAIs的统计量,用来比较2014年报告的感染观察值与感染预测值之间的差异,这些数据来源于某历史基线期间上报的国家汇总数据。不同感染的标化感染比按相应关键危险因素调整。在短期急诊医院,CLABSIs和SSIs的基线期是2006-2008年,CAUTIs为2009年,CDIs为2010-2011年。在长期急诊医院和住院康复机构,CLABSIs和SSIs的基线期是2013年。SSI数据包括10类医疗过程,这些^程依照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外科护理改进项目中心(Centers for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 Surgical Care Im-provement Prject)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并且于2014年实施。

病原体及易感性数据由医疗机构指定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供。每个HAI事件报告的病原体不超过3个。每个病原体的易感性检测结果报告为“易感”、“中等”、“耐药”以及“未检测”。6种耐药菌的表型包括紧急威胁级别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以及严重威胁级别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表型的肠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及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定义表型的标准与CDC耐药菌威胁报告中使用的多重耐药的临时标准以及更新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标准类似。

每个具威胁级别的抗性病原体的合并平均百分比,可通过所测抗性病原体的总数除以测试病原体的总数计算得出,并按HAI类型以及医疗机构类型分类。HAI与6种耐药病原体中的任何一种的相关性可通过所有抗性表型的HAIs总和除以上报的HAIs的总和计算得出(不管是否有其他病原体,或对SSI而言,无病原体报告)。

3结果

2014年,大约4 000家急诊医院、501家长期急诊医院以及1 135家住院康复机构上报了感染数据。在4 000家急诊医院中,有3 655家医院上报了CLABSI数据,3 791家医院上报了CAUTI数据,3 994家医院上报了CDI数据,3 618家医院上报了SSI数据。急诊医院上报了17 758例CLAB-SIs、35 760例CAUTIs、101 074例院内CDIs以及15 927例选定医疗过程中发生的SSI。不同感染类型相应的SIRs(95%可信区间)如下:CLABSI为0.495(0.488~0.502)、CAUTI为1.00(0.990~1.010)、CDI为0.924(0.918~0.929)、SSI为0.827(0.815~0.840),与历史基线相比,相应的下降百分比从0%(CAUTI)到50%(CLABSI)(图1)。2013-2014年,感染百分比的变化情况如下:CLABSI为-8%,CAUTI位-5%,CDI为4%,SSI为2%。

长期急诊医院共报告2 928例CLABSIs和4 467例CAUTIs;对关键危险因素进行调整后,与历史基线相比,CLABSI和CAUTI的SIRs分别为0.909(0.876~O.942)、0.893(0.867~0.920),相当于相应下降了9%和11%。住院康复机构共报告了1 449例CAUTIs,对应于与基线比较SIRs为0.856(0.813~0.901)或者下降了14%。

在所有医院的HAIs中,47.9%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29.5%肠球菌科耐万古霉素,17.8%肠杆菌科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表型,3.6%肠杆菌科耐碳青霉素烯,15.9%铜绿假单胞杆菌和52.6%不动杆菌属为多重耐菌株。值得关注的是,不同医疗机构类型的耐药率是不一样的,长期急诊医院的耐药率一直处于较高态势(表1)。

2014年,6种耐药菌中任一种造成的感染随着HAIs类型以及医院类型的变化而变化。在短期急诊医院,14%的医疗相关感染由6种耐药菌中的1种细菌引起,包括18%CLABSIs(3 348/18 373)、15%SSIs(2 583/17 512)、10%CAUTIs(3 601/34 621)。在长期急诊医院,28%CLABSIs(808/2 873)和29%CAUTIs(1 251/4 293),由这些病原体中的1种引起。在住院康复机构,12%CAUTIs(164/1 349)由6种细菌中的1种细菌引起。将所有医院的感染数据汇总,79 021例HAIs中约有14.9%的病例都与上述耐药病原体中的任1种有关。

4结论与评论

在美,每年因感染耐药菌患病的约200万人,约23 000人死亡。本报告首次将国家有关耐药菌威胁的数据与HAI预防进展相结合。2014年,急诊医院CLABSI的发病率达到了HAI行动计划设定的2013年目标,即发病率在2008-2014年间下降50%。考虑到CLABSIs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巨额花费,这个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CLABSI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以及肠杆菌科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表型细菌造成感染的频率有某些关联。此外,2013-2014年CAUTIs的发病率在急诊医院总体下降了5%,尽管在这个报告中没有量化;在非重症监护病房CAUTIs的发病率下降了24%。长期急诊医院的CLABSIs和CAUTIs的发病率与住院康复机构CAUTIs的发病一样都出现下降。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肠杆菌科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表型以及(特别是在长期急诊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引起感染的频率,凸显了在医院内预防CAUTIS感染的重要性。多部门之间的合作对于成功预防医疗相关感染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部门包括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the U.S.Department of Healthand Human Services,HHS),其中含美国CDC、卫生部助理秘书处、医疗保险及医疗补助服务中心以及卫生研究和质量机构。例如,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的报告和赔付激励促使透明度和问责制更大化,该机构的医院合作与质量创新网络成为了最佳实践的推广。

最近,艰难梭菌被认为是急诊医院最常见的HAI病原。2011年,该菌造成453 000例感染,29 000例病人在确诊30 d内死亡。94%的CDIs与先前或者当前医疗行为暴露有关。2011-2014年,急诊医院的CDI标化感染比总体仅下降了8%;需要注意的是,2013-2014年上升了4%。预防艰难梭菌和抗生素耐药菌的感染尚需更多工作。

控制耐药菌的威胁与预防HAIs发生,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以降低微生物面临的选择性压力作用,以及阻止抗生素耐药菌在医疗机构内及机构间的传播息息相关。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血管和膀胱导管插入、维护以及移除的推荐指征和指南,能够有效地预防导管和医疗过程造成的感染。CDC及其合作伙伴正在以2015年NHSN的数据为新的基线数据,落实HHS新提出的2020年12月应达到的HAI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措施是建立预防针对性的评估策略,通过不相称的HAI数值识别医疗机构在感染控制中的差异。除了减少治疗使用抗生素的需求,HAI的预防还控制了感染的并发症,包括主要死因之一的败血症。

与预防HAI配合开展的是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计划的实施。达成该计划要求当开始使用必须抗生素时,尤其对脓毒血症患者而言,总是尽快获取细菌培养结果,根据培养结果重新评估继续使用抗生素的需求,在不需要使用或者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情况下停用抗生素;选用合适的药物并给予适当的剂量和给药频率。抗生素暴露被公认为CDI的最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抗菌药物管理是潜在的最有效的CDI预防策略。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增加促进高毒性、耐氟喹诺酮类艰难梭菌027毒株在北美和欧洲的出现和扩散。在该毒株控制达标的医院内,降低这类抗生素的不必要使用非常重要。正常菌群的破坏将增加病人获得其他HAI病原耐药菌株的风险,菌株一旦克隆成功便造成感染,这点并未得到广泛认可。抗性传递基因与增强毒力的基因能在同一质粒或染色体上携带,导致高适应性耐药病原体的出现。美国CDC总结了成功管理抗菌药物项目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有助于确保必要抗生素的及时启用,降低不必要抗生素的滥用,从而降低CDI和耐药感染风险,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并节约医疗成本。

与HAI预防和抗菌药物管理配合开展的第3个必要策略是预防交叉感染。要达到这个目标,医生、护士和医疗领导者必须促进手部卫生、房间清洁以及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并且密切关注在他们医院或所在地区发生的由耐药菌引起的医疗相关感染暴发。就艰难梭菌而言,在所有耐药菌中,该菌的独特在于产生孢子,因此,必须采取特殊的环境措施阻止其传播。由于耐药菌株比其他菌株的毒力更强,因而他们可能更易于在已接受抗生素治疗的病人体内克隆和感染,阻断这些菌株的传播可同时降低医疗相关感染的数量以及由耐药威胁引起的医疗相关感染可能性。当适应性强的抗性菌株在一个地区出现和扩散时,为帮助临床医生、医疗领导者以及州、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了解情况,CDC及其合作伙伴正建立一个网络,这个网络能更好地监测和应对耐药威胁,通过一个新的HAI抗生素耐药病人安全分布图可以更容易地从医疗机构获得抗生素耐药数据。

在长期急诊医院中,每4个HAIs中就有1个是由耐药菌引起的。此外,有限的数据表明,CDI在长期急诊医院的发病比其在短期急诊医院高数倍。其中一个贡献因素是病人从急诊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向外转诊,病人在重症监护病房期间暴露于抗菌药物,导致其自身微生物菌群被破坏,进而导致耐药菌在体内增殖。长期急诊医院则能在有业务联系的医疗机构形成的社区之间传播或放大抗生素耐药性。有业务联系的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对于早期发现和应对新出现的抗生素耐药威胁非常关键。协调联动的预防计划对社区或地区的影响最大。通过信息分享、务实的专业态度和区域领导力,多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对于预防抗生素耐药菌的感染和扩散比医院的单独行为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