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精选(九篇)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1篇: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对策

1. 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基本概况

统筹城乡经济建设,是指在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对工业和农业、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统筹建筑,使城乡协调发展。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明确提出了对农民问题的基本原则:不仅在经济上确保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在政治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民利。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纷纷致力于农村经济建设和改革,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还有将近一亿的贫穷和半贫穷人口,并且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很大比例。农村人口多,土地少,农业结构的调整周期长,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外出打工的现象尤为明显,这些因素大大阻碍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城乡差距十分悬殊,并且还在不断扩大。为此,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一义务教育体系,逐步推进税收城乡一体化。积极建设统一良好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按居住地登记的新型户籍制度;建立新型行政管理制度,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成为时展的必经趋势[1]。

2. 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单一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改善,城乡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城乡第二、第三产业差距悬殊。国家对于三农投入不足,农村的基础设施如水、电、通讯、文化等等远远低于城市水平。

2.2政府投入和支持的力度不够以前,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时,总是将农村内部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首位,这种方式分离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联系,将三农问题进行孤立的进行研究和解决,结果导致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不能实现良好转换,从而给三农问题加深了难度与困难。此外,农村的金融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比城市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统筹解决。通过一定的投入,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2]。

2.3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化进程滞后现阶段,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在经济发展中,农村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农村也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努力向城市化靠弄。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受到诸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化的进程缓慢。

3. 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3.1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在城乡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统筹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城乡经济建设之间的产业发展是有很大联系的,产业发展的依存度高,其经济发展也具有很大的活力。在调整产业机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乡经济建设要做好合理分工,统筹城乡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城市要加大产业升级的步伐,另一方面,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通过设备转移、兼并联合、建立子公司和加工厂等等方式,将城市化元素逐步转移到农村。另外,农村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自主开发经济潜力,例如建设农家乐旅游区、试验田等等,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促进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3.2加大支持力度,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很大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需要将资金投放倾向农村的经济建设中,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文化教育等范围的投入,提高农村的科技水平,深化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对于农村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政府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对农村经济建设各方面的投入均要纳入财政支出的范围,加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3]。

3.3加强制度建设,统筹城乡制度环境一方面,统筹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一种人口管理的制度,它承载着许多社会功能。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不同定位,体现的不仅仅是职业上的不同,也是对人们经济和社会身份的区分。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不是简单放宽对农民进城的数量限制,需要改革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完善城乡之间的就业制度和保障制度。另一方面,统筹农业保险制度。最大限度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力保障,不断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4.结语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主流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建设成为其不可忽视的一环。针对现阶段城乡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快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的进程。相信通过调整城乡结构、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加快城乡制度建设,城乡经济建设将会迎来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第2篇: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已经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到工业、城镇化和农业的发展。当前在我国城乡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障碍,解决该问题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1.1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存在的问题

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造成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在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创业,造成农村人口日益减少,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同时农村出现住宅扩张现象,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空心化问题是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造成的,出现农村只建新宅而不拆旧宅,新宅逐渐向外扩展,使住宅区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废弃闲置旧宅增多的“外扩内空”的不良现象。农村空心化和农村新房的扩建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农村人口减少与农村住宅用地面积不相挂钩。城市压力大。在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造成城市资源紧缺、环境不断恶化,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降低。严重的导致城市面临环境危机,土地、电、水资源方面压力不断增大,同时城市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

1.2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原因解析

城乡二元体制。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但引起的人口密集也造成了城市资源的大量消耗。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使城市资源超负荷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我国也引进了大量产业,这些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投入高、污染高和耗能高的问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在城乡二元制的制度下,户籍制度使人民就业和收入的分配要以户口才能落实,导致城乡收入差异巨大,造成贫富差异。此外,城市的发展将农村作为资源和劳动力的供给,造成农村土地和矿产等资源被过度开采。行政干预。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遵循市场规律,而政府为了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提升,往往会对经济过分的发挥行政干预。政府政绩考量标准太过单一。我国以经济发展作为考量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这在一定程度和一段时间内起到了刺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但是,以经济发展作为考量标准容易让政府只顾着看眼前的发展,而忽略了长远利益的发展,这种做法会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严重的毁灭性打击。

2、存在问题原因对策解决策略

第3篇: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 整体与部分 方法论

一、我国城乡统筹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城乡统筹的现状

我国经济快速发张的过程中,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发展不协调。表现为,在农村农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以及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居民。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存在扩大的趋势。因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

1.城乡失衡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人的平等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自从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以户籍制度以来,中国一直通过户籍来对城乡居民采取不同就业、保障、医疗、住宅制度。人员、技术、资金等经济要素主要是在城市中流动,到农村中投资的资金和资源很少,城乡失衡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199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2011年达到2.99∶1。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1992年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小,2000以后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到了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达到了最大,而且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其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已接近或突破万元。

表1 1992~2011年城乡收入水平对比

注: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图1 1992~2011居民城乡收入水平对比

2.区域城乡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城乡均衡发展难度大。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至2011年底,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的省份已达15个,湖北、山东、海南三省首次超过50%;继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天津市城镇人口比重2011年首次超过80%。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与省之间及省内地区之间差距很大,区域城乡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城乡均衡发展难度大。

表2 2002~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网

3.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存在。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它包括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土地制度、二元劳动力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这些二元体制的存在,与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城乡统一市场的大方向是相违背的,尤其对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严重的制约。户籍制度的存在阻碍了农村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城乡二元劳动力就业制度导致的城乡收入分配不均,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城乡二元体制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

4.乡村规划覆盖面比较小,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不强。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多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屡屡突破现存的发展规划,大量占用土地使得城区面积不断的外延,存在“摊大饼”和“空心城”现象。与之对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规划进展缓慢,相当数量的县市,尤其是乡镇及村级规划工作仍未完成,即使完成了规划但是科学性和执行力都不强。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一些地区存在明显的村落空心化,大量旧房及宅基地闲置,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公共建设规划也难以有效实施。

5.目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较少,资金投入不足。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采取了先东部后中西部,先城市后农村的区域不均衡发展战略。城市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型,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电力、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等则十分落后,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有些地方城乡人均基本建设投入差超过3倍,加上农村资金管理混乱,使本来就很有限的涉农资金使用非常分散,造成项目资金管理困难,投入效益不高,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慢。尽管我国进行了村村通公路等一些基础建设投资,但其发展仍旧不能满足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中央政策对“三农”的倾斜,目前国家对乡村的投入力度加大,但实际用到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资金却依旧很少。

6.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不协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可用土地数量越来越少,土地的保障功能持续下滑。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非常严重,以家庭为单位农民投入收入减少,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也日趋降低。虽然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同时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农村的优抚救济、养老、医疗保险、福利等社会保障覆盖率与投入金额与城市存在着巨大差距,城乡社会保障方面发展不协调。

二、用马克思方法论看待城乡分离与对立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与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分工导致的,城乡差别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分工、城市产生和城乡分离而产生的历史现象。

唯物史观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统一体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的更替,代表着社会文明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形态。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城乡分离乃至利益对抗,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城乡关系的这种分离和对抗正是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前进方向。首先,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根源于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生产力“有所发展”,是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农业劳动者所必需的产品,从而为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分离提供了可能。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农业和工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生产力发展不足”,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避免或杜绝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所引起的利益分化、冲突乃至对抗。城市是生产要素的集中地,是生产与贸易的结合地,是工业人口的聚集地。在这种情况下,城乡之间的这种分化和对立恰恰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城乡之间的分离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体现着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超越。城市起源并伴生于近代的整个工业化过程,而工业化发展史也就是城市迅速扩张的历史,是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乡村的历史,同时也是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型的历史。虽然伴随着农民利益被牺牲的苦难历程,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具有合理性。分工使生产力进步,私有制产生,从而有了“代表城市”的利益与“代表乡村”的利益的分裂,这致使城乡走向分裂与对立;近现代城市分工的结果——大工业的出现使城市战胜了农村;当代分工的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最终随着分工的消除,城乡对立消失,城乡走向融合,因此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对城乡统筹有着重大的理论启发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决我国城乡统筹的途径

(一)推进我国城乡统筹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要运用马克思哲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推进我国城乡统筹,摒除我国城乡分离与对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不可分割,整体有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要推进城乡统筹,必须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总体,实现不断向整体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应该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要借鉴马克思关于同一——对立——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摒除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当分工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时,分工最终会消除,城乡对立会消失,城乡走向融合。

(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

1.注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城乡统筹从全局出发。在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时,应该注意到经济因素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在实现城乡统筹的过程中,片面强调GDP忽视整体性协调发展的理念会导致城市更加发达,农村更加落后,最终只会离城乡统筹越来越远。必须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都放入社会整体发展的视野中,让其他各个部分的才有所发展,才不会导致任何部分的片面发展;必须将中国视为一个总体,只有通过推动东中西部的城乡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其整体推进。城乡统筹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难题之一就是的城乡二元结构。我们要从整体性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大幅提高城镇化率,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从思想意识上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才能使人们消除对城里人与农村人的身份划分的偏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和谐发展。

2.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扩散功能。要意识学会从同一——对立——融合的辩证方法实现城乡统筹,看待实现城乡融合,绝不是要毁灭城市、中断城市文明以至强制拉平城乡区别、达到城乡之间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的更高级的综合。因为城乡对立的消除,同肯定城市的历史作用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并不矛盾。由于城市是现代工业、商业、航运和贸易的中心,是生产基本条件包括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空间集结体,是特定区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聚集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确立了城市经济的统治地位,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一体两面。城市文明相对于乡村生产关系而言,是一种社会进步,具有较高的文化势能,而消灭城乡对立意味着要摆脱和改变传统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农村愚昧和孤立分散状态。因此,走向城市化是城乡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城市在这里应该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它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摆脱乡村的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和反哺作用。

3.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实行城乡产业一体化,才能使城乡差别逐步消灭,实现城乡融合。要实现农业逐步工业化、产业一体化就要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发展主导产业,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主导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和需求高、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强等特点,它的发展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带动需求上涨。政府在这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二是打造产业集群,建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交通工具会随着由此而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起来。

参考文献

[1]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

[2]罗敏,祝小宁.马克思城乡统筹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谢建芬,庞明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调研世界,2010(6).

[4]石慧颖,覃雯静.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论视域中的重庆城乡统筹[J].延边党校学报,2010(8).

[5]岑乾明,宋卫琴.分工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城乡观的钥匙[J].求索,2010(9).

[6]潘岳生,唐智彬试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观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10).

[7]王卫星.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进展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第4篇: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 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

4.1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进行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和综合旅游模式四种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是田园生态旅游。这种开发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把生态与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诸如竹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樵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梦想的心理需求。该开发模式在大连乡村又主要表现为娱乐体验型农园和农业公园两种形式。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利用软件绘制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地分布图,如图3所示,大连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各据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总体来看,大连市的娱乐体验型田园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旅游主题,也没有系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计划,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多为个人或自发结成的小团体。休闲农业公园型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也有较具规模的事业主体,但也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总体规划自发形成、自主小规模运营的状态。

通过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现阶段大连的乡村旅游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机车”动力不足;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空泛方法陈旧;没有健全乡村旅游供需销售网络;完全承包制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布散、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规范;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创新、季节性强;乡村资源利用不完全与乡村环境的破坏等。

4.2大连市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基于上述的理论考察和大连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而形成的大连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健全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第一,健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机制。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可以看作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农村的资源优势就是以葱郁的绿色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的产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最为重要的旅游业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新兴的旅游产业以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和聚合作用,会不断加强对乡村其他经济成分的带动,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对以发展乡村旅游而振兴农村经济的期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因素。

第二,乡土情粘合的开发管理团队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牵引机制。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协调各关系主体,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构。这个机制包括: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旅游经营者、有能力协调代内各关系体权利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有代际公平利用意识的乡村居民。以法国和日本的开发经验而沦,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都是有一些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并成为发起者、赞助者、投资者,热心地推进旅游发展的人,而且这些人结成组织,通过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吸引力机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乡村的环境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将新导入的旅游产业与既存产业(农林渔牧业)之间建立起互为依存的关系,协同发展。对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乡土性,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开发,其形成步骤和运行机制包括:①居民开发构想;②专门机构的设计案;③社会组织的建议案和政府机构的宏观控制;④旅游资源开发方案;⑤旅游资源开发施工。如图4所示。

第四,网络营销的开展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引入了新的销售机制。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准市场,利用多途径、多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电子时代的旅游业能够实现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动。过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交易现象,现在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体,网上宣传有着节省成本,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时时查阅和方便调取等优点,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来维护,这使得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望而却步。如果当地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委托某一网页开发业者就有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机制。以往生产活动的过度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得以保全和改善,从而替代了高能耗企业的引入。此外,为了维系或提高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必须将旅游业的一部分收入,返还于环境的保护。

第5篇: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自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举办荔枝节开始,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余年中,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特别是自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确作用显著。但也不可否认,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了一轮较快的发展之后,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急需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观光型向休闲型、体验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推行,旅游业发展契机良好。在近距离出行规律的作用下,城市居民的出游频繁的指向郊县,40cYo以上的目的地是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全国范围内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为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06、2007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当年旅游发展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同时,各个地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惠农政策,不仅奠定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础,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23()0和8%。

有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时期、农业产业带动时期、政府政策驱动时期,最终进入了现在的市场需求导向时期。但与乡村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质量差,产品雷同,经营粗放,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变化。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乡村旅游电不例外。而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尤其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新的目标、机遇和挑战。在上述背景下,问题的解决和新目标的实现最终都离不开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

二、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各地区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普遍存在总量规模大、单体规模小,相关产业发展不配套,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低和经营的“飞地化”;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各地盲目建设,造成了多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趋同,甚至乡村性丧失;管理、协调与监督缺失,社区参与不够,利益分配不公,导致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和谐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市场意识淡薄、营销力量有限,造成乡村旅游的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水平较低;人才引进难,教育培训少,导致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等。在这种形势下,乡村旅游要转型升级,必须特别关注如下问题:

(一)产业层面的问题。从产业层面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普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产业功能单一,各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过分看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一定程度上怱视了其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作为复合型产业的作用;第二,本地产业链过短过窄,产业间横向合作少,融合程度低,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旅游漏损大,广大农村地区受益有限;第三,各地尚未形成协同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导致乡村旅游发展中,管理体制不顺,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二)产品层面的问题。首先,各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功能简单,基本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初级阶段,未能形成深度开发的系列产品体系;其次,各地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差异不明显,基本呈现产品雷同、内容泛化的局面,尚未形成品牌效应甚至很多地方在开发过程中,一味追求标准化、现代化,乡村性丧失殆尽;再次,产品开发中,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产品质量一直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痛处,严重影响着其长远发展。

(三)市场层面的问题。一方面,当前国内乡村旅游的服务对象基本为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和国际游客很少,市场结构单一;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旅游景区相比,大多数乡付旅游产品知名度有限,乡村旅游地分布比较分散,旅游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网络建设滞后,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基本处于等客上门的局面,即使有点简单自我营销,也是各自为阵,难以形成气候。

(四)专业合作组织层面的问题。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发育时间较短,基本以政府主导为主,行政色彩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类型较少,而且组织形式松散,自我生存发展能力较差。同时,受合作组织参与者、乡村旅游经营者文化水平低、“小农意识”强,以及做组织内部本身管理机制也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稳定性差,合作局限越来越凸显。

(五)教育培训层面的问题。由于乡村地区较城市条件差,长期以来,乡村旅游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人才引进难、教育培训落后的局面,导致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低、服务意识差。尽管这—问题旱已为业界和学界多认同,但受资金、规模、意识等制约,对现实及潜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往往部是临时抱佛脚,难以形成制度,形成体系。

三、对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层面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产业功能的转型与升级。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除了关注其创收、吸纳就业等基本经济功能外,还要深刻挖掘乡村旅游业作为一项特殊产业的多重功能和综合作用,实施功能多元化取向,由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型。实践证明,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旅游产业的独特性质使得旅游产业不仅能够带动诸多产业发展,而且也能够和诸多产业一起融合发展,当前实施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战略主要有两种路径,印“泛休闲化”和“广服务化”,3.产业链的本地化和纵深化。产业链的本地化和纵深化是指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包括各种原材料币门人力资源等,以旅游业为龙头,优化配置相关产业,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避免乡村旅游经营的飞地化:4产业运作方式的转变;要将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运作方式转向多产业融合的政府——市场化(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整合现有产业链,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管理机制,协调各方利益,加强域内外交流与合作。

(二)产品的转型升级。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内当前以民俗村、采摘园、观光农园、渔家乐、农家乐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并不符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未来乡村旅游产品应该不断由观光向休闲、由审美愉悦向体验参与、康体娱乐转变,由此必然将带来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具体体现在:1在产品结构和功能方面将有两个方向的转型:一方面是乡村旅游产品向多元化、休闲化转型,即从以简单观光、采摘旅游为主到以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的多元休闲旅游产品转变,另一方面是乡村旅游产品向创新化、体验化转型,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升级,让游客参与其中,“表演”旅游。2.在产品形式上,尽管乡村观光、采摘等仍然是大众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休闲度假、水上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也亟待开发。3在产品开发方面也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要保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保留和延续产品的乡村性,在资源中注入文化,在文化中凸显特色,在特色中形成专题,以专题组合线路,在线路的基础上建设精品,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三)市场的转型升级。市场的转型升级包含两层涵义,其一是市场的分级与拓展;其二是营销的细分与深化。前者指打破当前以本地城市居民为主要市场的局面,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根据各地资源、产品、交通、设施等状况,形成本地城市居民、周边城市居民、外地城市居民,甚至国际游客等不同层次市场并存发展的局面;后者则是指进一步研究游客市场,进行市场细分,针对细分市场进行专门营销,彻底改变以往等客上门的局面。同时,要充分认识整合营销和网络营销的优势,建立营销合作组织,形成统一协调的市场,联合推进,优化网络平台,完善网站建设,开展在线服务。

第6篇: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西安城乡一体化路径

城市和乡村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在我国,城市人口众多,拥有现代化的工业,而农村单纯发展农业,技术落后,同时为城市服务、为工业服务,这就形成了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和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农村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但城市和乡村在对立与矛盾的同时,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在城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逐步改变我国区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举。这既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赋予西安“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地位,把西安的发展提升到全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层面。为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必须加快推进西安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西安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生产总值为25.35亿元,到2010年增加到3241.69亿元,经济总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经济总量以年均12.1%的高速度增长,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3个百分点。从2001年开始,西安生产总值连续7年保持了13%以上的速度,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西安市城乡二元结构还较为明显。从农村人口所占的比重看,西安市农村人口所占的比重较大。2010年全市总人口为847.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5.17万人,占总人口的47.8%。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西安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2244元,而农民纯收入仅为7750元,城乡相差1.87倍。

总体上来看,随着西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乡镇工业等有了一定的发展,说明西安市己经基本具备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物质条件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推进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进程,有利于加速提高整个西安的城镇化水平和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二、西安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西安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缩小城乡差距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不断扩大,使得西安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但是,这几年西安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在不断扩大(见表1、表2)。从下表可以看出城乡之间产业发展差距、收入差距基本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只有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5%的涨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17.3%的涨幅。造成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还没有完全突破,城市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建立起内在的有机联系,致使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力不强。

2、城乡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社会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在教育、就业、住房、基础建设、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城乡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这是对农业部门的制度性歧视。二元结构体制一方面是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事实上将城乡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农民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在社会保障体制方面,像教育、就业、基础建设、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对城市和农村实行区别对待。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

3、对农村的歧视性政策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在政策上重视城市,而对农村实行歧视性政策,这种歧视性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财政投资方面倾向于城市。像投资、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占人口多数的农村被分配很少的资源。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250.56亿元,农村投资只有145.64亿元,仅占全社会总投资的4.48%;第二,在金融政策方面偏好城市,吝啬农村。农村金融机构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出发,给优质企业、优良行业、优良产业较多的信贷支持,导致农村的资金大多流向城市金融系统,转贷到城市和工业,导致农村信贷支持严重不足;第三,由于存在工农产品剪刀差,农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被转移到城市,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差距,也使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拉大;第四,农村土地的廉征贵卖,农民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4、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存在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问题。农村大多数地区能源、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等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滞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严重老化;乡镇基础设施如排水设施、垃圾处理等设施严重匮乏,造成农村居住环境差,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生活设施落后,虽然公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但约20% 左右的行政村主干道仍然是沙石路面。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城市和乡村之间资源的流通,影响了城乡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5、城乡产业关联性不强。当前,西安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城乡产业关联性不强、融合性差,没有在城乡之间形成相互协作、良性互动的产业关系。其原因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农村产业与以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为主的城市产业之间难以产生相互依存关系,进而无法形成产业集群。再加上多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政策惯性,认为在城市发展产业就是发展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在农村就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这种片面思维和政策弱化了城乡产业的关联性,导致城乡产业良性互动差,一体化发展难。

三、西安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统筹兼顾,针对西安市城乡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国内外发展实际,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实现城市与农村互促互动、协调发展。

1、构建城乡互动产业格局,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和实现程度。城乡经济一体化就是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化合作,实现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良性互动的关系。应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更好的发挥城市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使城市带动周围的乡村全面发展,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用城市比较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带动周围农村发展,逐步壮大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同时,城镇要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探索优势产业集约发展模式,做强特色板块,探索区域合作联动机制,加快融入城市群经济圈展,探索城乡互动发展的新路子,增强城乡经济发展活力。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2、城乡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和乡村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城乡之间发达的城市网络、健全社会服务网络和空间组织优化等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条件和标志。城镇与乡村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为促使其逐步演变成城乡有机结合的整体,必须在本区范围内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的调整,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城乡空间的融合发展。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城市规划观念上是以城市为中心,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缺乏对城乡空间的协调安排和城乡发展的统筹考虑,不利于城市辐射功能的发挥。而且不同区(县)、市都有自己的规划,相互之间难以形成统一的整体,空间布局更显混乱。因此,制定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把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紧密结合起来,使城乡空间演变有序进行,引导产业梯度布局和集群发展,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布局协调的区域空间结构,带动中小城镇的发展。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以政府为主导,公平配置公共资源,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差距。针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公共设施等资源缺乏等现实问题,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一是完善城乡一体的基本民生,如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养老保障等。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如公共文化、科学技术、公共教育、公共卫生、人口控制等。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山区倾斜,调整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城乡学生平等的接受优质教育。建立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机制,提高基层的服务能力,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三是完善公益基础,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四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安全制度,如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治安、国防安全等。发挥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作用,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多元提供的有效模式。

4、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趋向和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建设可持续承载的城乡生态环境,真正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生态环境的质量关系到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质量越来越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祛码。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质量。可以说,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不仅可以造福子孙后代,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黄国胜.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

[2]李茜.推进陕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理论导刊.2011(10):81—83

[3]完世伟.区域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模型[D].天津大学,2006

第7篇: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 三农; 城乡金融; 统筹发展。

1 引言。

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是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使是发达国家,这一现象也会在特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但是,就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伴随经济市场化进程有着向城乡金融统筹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由此,发展中国家可通过金融体系改革实现城乡金融统筹发展,进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最终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目标。然而,在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相对城市经济来说发展严重滞后,农村金融资源作为所有资源中最重要、最稀缺并具有自配和配它功能的战略性资源,却长期遭遇种种掠夺: 国有商业银行的纷纷撤离、农村信用社的网点撤并、民间金融的受抑限制,导致农村金融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 空间结构、主体结构与产品服务结构)与功能性( 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基金等) 缺陷,即便自 2004 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强调发展农村金融,但也难挡农村金融资源不断外流、供给不足和主体缺失之命运。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政策与实践范式上长期实行全国高度统一无差异的农村金融模式是直接原因,金融发展观念上的城乡分割、政府权利垄断和不相信民众是其根源。对于云南省而言,农村金融也逃脱不了上述命运,如果任其持续下去必将威胁和影响到整个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也可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本文以“三农”视角为切入点,以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上构建起具有云南边疆民族特色的城乡金融统筹发展模式,以此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 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云南省城乡金融供给状况。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金融的发展及其不均衡,金融资源不断向城市集聚。从机构体系看,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集中了大部分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在昆明设立了监管部门; 四大国有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本地银行、外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一应俱全,这些金融机构构建了昆明市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为昆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从存、贷款看,2009 年,云南省全省年末存款余额为 11 119 亿元,昆明市为 5 849亿元,昆明市存款余额为全省存款余额的 52. 6%,而 2009 年云南省全省贷款余额为 8 779 亿元,昆明市为 5 450 亿元,昆明市贷款余额占全省贷款余额的 62. 08%。而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而导致的金融机构撤并,部言,农村金融也逃脱不了上述命运,如果任其持续下去必将威胁和影响到整个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也可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本文以“三农”视角为切入点,以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上构建起具有云南边疆民族特色的城乡金融统筹发展模式,以此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 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云南省城乡金融供给状况。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金融的发展及其不均衡,金融资源不断向城市集聚。从机构体系看,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集中了大部分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在昆明设立了监管部门; 四大国有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本地银行、外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一应俱全,这些金融机构构建了昆明市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为昆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从存、贷款看,2009 年,云南省全省年末存款余额为 11 119 亿元,昆明市为 5 849亿元,昆明市存款余额为全省存款余额的 52. 6%,而 2009 年云南省全省贷款余额为 8 779 亿元,昆明市为 5 450 亿元,昆明市贷款余额占全省贷款余额的 62. 08%。而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而导致的金融机构撤并,部分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以全省 15 个州市( 昆明市除外) 为例,2009 年与 2001 年相比,共减少1 040 个金融机构营业网点; 全省 1 213 个乡镇中,金融服务缺失的乡镇有 122 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10% ,共涉及 130 万人,18 个少数民族。即使有的乡镇有金融机构往往也只是有农村信用社或是邮政储蓄银行,而这些年的实践表明,邮政储蓄银行其业务往往取到“抽水机”的作用,相当大一部分资金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回流城市,进一步加剧城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此外,云南省现有两家证券公司和 68家证券营业部,但其业务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其营业网点很少延伸到乡镇等农村地区,从而使得农村人口的投资渠道比较少; 而保险公司其业务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在农村其业务覆盖了一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虽然近年来保险公司相继开展了烤烟、林木、奶牛、能繁母猪等保险业务,但其业务往往属于政府主导型,缺乏应有的活力。从表 1 可以清楚看出,云南省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金融资源相对匮乏。

 

2. 2 云南省城乡金融需求状况。

2. 2. 1 云南省城镇金融需求。

自从 2010 年国家实行稳健货币政策以来,金融市场资金供给普遍比较紧张,但还没有影响到云南省大中型企业的营运,调研中发现,70%左右的大中型企业资金相对比较宽裕( 房地产公司除外)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过去他们贷款的主要目的是购房,但现在国家对购房进行限制,购房贷款比较难以获得,但对于消费贷款等用于其他用途的贷款,还是比较容易获得。

2. 2. 2 云南省县域中小企业金融需求。

云南省县域中小企业以及乡村小企业营运资金都比较紧张,有的由于缺乏资金面临倒闭的风险。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小企业 3 年期以上长期贷款基本不能够得到满足,只有 10% 的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相对宽松,40% 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基本上处于正常状态,20% 的中小企业今年以来流动资金比较紧张,已经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20%的中小企业今年以来根本无法从银行贷到款项,面临倒闭的风险。

据调研结果分析,县域中小企业在过去三年内发生过借贷行为的比例为 71. 7%,借贷资金主要来源为农村信用社,占比高达 71%; 其次为农业银行,占比为 10%左右,从金融机构借不到款项的就只好转向民间借贷或是从小额贷款公司借贷。在上述借贷活动中,中小企业一般要有担保物、抵押物或是请担保公司担保方能借到款项,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急需资金。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县域中小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事与农业相关的产业,这些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具有季节性特征,而且他们面对的是不成熟的市场,市场波动性比较大,市场波动影响到这些企业的资金需求变化,同时市场价格的变化带来很大的风险,它们迫切需要建立相关农产品期货市场,以抵御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

2. 2. 3 云南省农户金融行为。

为比较全面深入了解云南省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农户的金融需求状况,我们选择了云南省 5 个县( 市) 作为样本点展开调研 。以农业收入占家庭生产性总收入的比重将农户分为纯农户、农业兼业户、非农业兼业户和非农户。从调研结果看,云南省纯农户和农业兼业户占据了农户的主体,说明云南省农民的收入还相对处于较低水平。在调研中发现,农户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在存款和贷款服务,占比分别为 89. 5% 和 75. 5%,其次分别是投资咨询服务、资金汇兑服务以及农业保险服务。从农户的存款行为来看,71% 的农户将储蓄存款存放在农村信用社,其次为邮政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占比分别为 12. 5% 和 11. 5%,说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商业银行是农户存放节余资金的首选,在农村金融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农户储蓄主要分为预防性储蓄和积累性储蓄。预防性储蓄的目的主要是养老、治病以及预防天灾人祸等,积累性储蓄的目的主要是子女教育、婚丧嫁娶、购买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及建房和投资等。另外,近年来随着“新农合”工作的展开,农户预防性储蓄在减少而积累性储蓄逐步增加。从贷款需求来看,农户的贷款需求满足程度较低,有约 45%的农户贷款没有得到满足,而且收入越低,贷款的满足程度越低,收入越低,农户的贷款主要用于生活支出、子女教育以及医疗等,收入越高并向非农户转变的农户,其贷款主要用于生产经营,而且收入越高,其贷款的满足程度越高,收入越低,贷款额越低,收入越高,贷款额越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城乡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及其不平衡,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二是金融资源过度向城市集聚,造成城市金融发展的低效率以及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失; 三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结构单一,缺少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是农村金融风险较高,金融机构普遍存在“慎贷、惜贷”的现象,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很难获得贷款。

3 加快城乡金融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对云南省城乡金融发展现状以及大中型企业、城市居民、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户的金融行为的调研分析发现,农村金融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能照抄照搬城市金融发展模式与经验,不能通过简单增加金融供给来解决农村金融缺失问题,要树立系统思维,统筹解决城乡金融的发展问题。

3. 1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建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快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使农村金融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一是尽快制定《农村金融法》以及《农业保险法》等,使农村金融活动有法可依; 进一步修订《担保法》以及《物权法》,拓宽农户贷款抵押物范围,解决农户因无担保物而无法获得贷款的困境。二是强化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机制,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人才“瓶颈”。各级政府要从人、财、物各个方面加大对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探索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人才交流与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农村金融工作人员的素质。三是加大对农村金融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净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各级政府要协调金融部门以及司法部门,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犯罪行为,确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3. 2 提高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主体的能力与素质,切实解决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农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机构不足建机构,补贴不足给补贴,监管不足改监管”的阶段,农村金融机构大多徘徊在支农与自身可持续发展之间,迷失了自身定位以及发展方向,而城市金融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提高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主体的能力,解决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棘手问题。我们认为要解决该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财税支持政策,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培育农村金融机构“造血”机制为目标,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二要改变过去简单的由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源行政配置模式,建立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有序竞争的资源配置模式,不断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是进一步强化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主力军的核心地位,引导政策性金融以及邮政储蓄银行为农村金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和农村保险市场。

3. 3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该调动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以及民间金融主体的积极性,为农户提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多样化产品,建立银、证、保、信、基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金融市场,真正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组建村镇银行,把村镇银行做强做大。二是利用市场机制,拓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在支农中的骨干作用。三是进一步强化农信社作为地方农业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完善农信社的股权结构,形成产权明晰、治理完善、主体多元、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具有竞争力的地区性金融机构。四是降低农村金融准入门槛,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引导和支持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到农村组建新型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以及融资担保公司,确实解决农户小额贷款以及担保缺失问题。五是明确邮政储蓄银行资金应是“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精神,加快邮政储蓄银行改革步伐,引导邮政储蓄银行改变过去“只存不贷”或是“存多贷少”的行为,鼓励邮政储蓄银行积极参与到发展农村金融工作中来。

3. 4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涉农金融服务效率。

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储蓄、汇兑、支付、结算服务网络,完善支付结算业务制,加快构建功能完善,有序竞争的多元化城乡一体支付结算服务体系,畅通资金汇划渠道,加快农村资金周转,降低农民融资成本,为农民投资理财提供便利。

3. 5 建立和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农业金融风险。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户贷款担保物的缺失以及农业投资收益不高,制约了农业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因此有必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鼓励开展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试点,构建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降低农业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 雷蒙德。 W. 戈德史密斯。 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 罗纳德。 T. 麦金农。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 商务印书馆,1973.

[3] 爱德华。 S. 肖。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 商务印书馆,1973.

[4] 白钦先,等。 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 王永龙。 城乡金融统筹的制度抑制与对策分析[J]。 经济学家,2009( 2) .

[6] 葛红玲,杨德勇。 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及路径选择[J]。 中国流通经济,2008( 12) .

第8篇: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需要通盘考虑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新阶段。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来看,中国社会向城乡交融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都已经成熟。因此,正视中国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新世纪发展中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我们富阳市高桥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高桥是富阳市的经济强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在全国2万多个乡镇中的排名也上升到223位。但从局部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我镇经济主要集中于320国道沿线和集镇周边,位于老新义的杜墓片、千家片、双浒片、坑西片等西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但成效不够明显。高桥镇通过建立工业功能区,促进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扶持开发农业,效益农业格局初显;通过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讲,三大产业调整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工业区整合步伐不快,产出效率不高,外向度低;效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势不突出;三产比重过低,商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资源分配不尽合理。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开展教育创强、东海明珠、全民健身、有线网三级改造等工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与城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力量比较单薄;农村卫生院普遍设备落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尚未建立长效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尚有距离。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实施康庄大道工程,高桦线、高泰线向西、北纵深推进,村级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通过电网改造,使农村实现了同电同价;通过实施“百千工程”,使农村面貌不断改观。但同城镇相比,大部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村庄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公交网络不完善,“出行难”依然存在;水、气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力不够强,无法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反弹琵琶,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反哺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只有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传统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制度,才能顺利推进城镇化,农民增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农村社会进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应当说,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要推进城镇化,首先就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根据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以及城乡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利用。就高桥而言,必须按照“东延、南联、西扩、北接”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一街二路八点”工程,加快集镇周边八个村的规划编制,全力打造“八星拱月”格局。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培植城镇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大力实施“百千工程”、“生态村”、“文明村”建设,开展村庄布局调整,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和空心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富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只有工业这个龙头发展起来了,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是高桥经济的重中之重,要根据高桥特色,促进工业功能区和特色块状经济的齐头并进。工业功能区块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服务的思路,加快改造、提升、整合和创新步伐,全力打造橡胶、通讯、轻纺、化工、机械五大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区块立足现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倾力培育“五大基地”,即建立一个杭州蚕种基地、完善一个农业观光基地、扶持一个毛笔基地、发展一个弹簧基地、培植一个锅炉配件基地,以加快西北部农村的发展步伐。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云森农业观光园、千禧园艺场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延伸农村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逐步建立以集体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第9篇: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乡发展;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02

1转型中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已经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到工业、城镇化和农业的发展。当前在我国城乡全面发展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障碍,解决该问题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1.1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存在的问题

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造成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在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创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同时农村出现住宅扩张现象,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空心化问题是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造成的,出现农村只建新宅而不拆旧宅,新宅逐渐向外扩展,使住宅区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废弃闲置旧宅增多的“外扩内空”不良现象。农村空心化和农村新房的扩建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农村人口减少与农村住宅用地面积不相挂钩。城市压力大。在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造成城市资源紧缺、环境不断恶化,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下降。导致城市面临环境危机,土地、电、水资源方面压力不断增大,同时城市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

1.2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原因解析

城乡二元体制。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但也造成了城市资源的大量消耗。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使城市资源超负荷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我国也引进了大量产业,这些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投入高、污染高和耗能高等问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在城乡二元制的制度下,户籍制度使人民就业和收入的分配导致城乡收入差异巨大,造成贫富差异。此外,城市的发展将农村作为资源和劳动力的供给源,造成农村土地和矿产等资源被过度开采。

行政干预。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遵循市场规律,而政府为了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提升,往往会对经济进过分的行政干预。

政府政绩考量标准太过单一。我国以经济发展作为考量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这在一定程度和一段时间内起到了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以经济发展作为考量标准容易让政府只顾着看眼前的发展,而忽略长远利益的发展,这种做法会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2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

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聚集在城乡二元制的模式下,已成为影响城乡发展转型中环境问题与产生资源的根本原因,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情势下,当前中国处于十分重要的转型期,推动生产要素流动与聚集是城乡发展转型的重要任务,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导致一些资源被大大消耗。大量的中小企业工艺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并且管理和监测不到位,导致环境问题与农村资源的压力急速增加,因此,对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与聚集的加强工作势在必行,以下是有效解决城乡转型时期资源与环境间存在问题的几点策略。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位于农村与城市间的小城镇,是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城乡结合部,是农村与城市间的重要过渡区,大力推进集体产权的改革,做到坚持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中心,做好集体土地的科学规划和进行有效地整合利用,从而推动农村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使农民成为拥有资产的新市民,同时,也要加快城乡结合部的城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多途径、全方位地推进城乡发展,加快转型的步伐,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科学有效地进行总体规划布局,要重点做好产业园区、土地储备的发展,针对符合自主建设条件的,做到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在城乡发展转型中务必要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作用。要着力优化规划方案,逐步突破城乡发展转型中的制度障碍,处理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稳步推进试点建设。加强集体土地的确权发证,为建立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的流转市场奠定基础。

二是加强城乡协调统筹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是当前城乡发展转型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使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聚集不平衡,从而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诱导了城乡之间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频发,因此,必须要从加强城乡经济放入统筹协调角度入手,坚持产业带动的战略,改变现有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强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发展物流、旅游、金融服务业、新兴商贸业态等产业。

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立法手段来加强社会管理与制度调控,在经济发展中通过规范有效执法,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加强对资源环境的制约,达到促进城乡发展转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玉恒,刘彦随.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J]. 经济地理,2013,01:61-65.

[2]赵海霞. 中国城乡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J]. 吉林农业,2015,05:119.

[3]王超英,刘荣志,段晓红,郭占芹.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32:24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