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矿业工程前景范文

矿业工程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矿业工程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矿业工程前景

第1篇:矿业工程前景范文

而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宝山矿山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矿山公园的建设将是促进矿业遗迹保护的重要手段,是展示人类矿业文明的重要窗口,对改善矿区生态地质环境、推进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同时给湖南矿山治理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基 点

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矿产开采的过程中坚持保护性开发,这对以资源为依赖的企业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矿山,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实现公司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文件精神,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建立湖南宝山国家矿山公园。

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负责人崔志周对记者说,建立宝山国家矿山公园,首先是为了保护珍贵的矿业、地质遗迹。宝山拥有众多珍贵的矿业、地质遗迹,其中很多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在我们要对矿业遗迹,比如露采场、古窿洞、古窿洞内遗留下来的古代采矿工具等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的保护。

恢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是建设矿山公园的另外一个目标,通过矿山公园的建立,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拉动旅游消费,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本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地质环境治理一直是宝山矿业的重点工作,在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过程中,成功地将地质旅游、科普旅游与矿山和人文景观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地质遗迹保护与矿山公园建设的目的,比如较好地保存了宝山国家矿山公园采矿遗址――露采场的原貌,修建了绿篱带,完善了游步道,进行道路亮化等。这些对于宝山国家矿山公园项目的开发、景点保护、景区游客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义,也使得使得宝岭真正发挥城中公园的社会功能。工程治理成为了促进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性工程和的民生工程,有利于矿业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扩大影响,拉动经济发展。

同时,湖南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填补湖南省旅游的一项空白,丰富了湖南的旅游资源,为湖南旅游的多样化发展增加一个新的亮点。

困 难

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建设国家矿山公园的过程中,曾遇到了不少来自观念、资金、技术、规划等方面的阻力。

在观念上,公司内外曾有部分人员对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持不同意见。宝山矿业通过扎实的工作,在项目申报、争资立项,特别是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后,对矿山公园的不同意见明显减少。2012年9月13日湖南宝山国家矿山公园首游式举行后,通过建设前后整个矿区的变化对比,使原来对此项目持不同意见的人们改变了自己的观念,真正意识到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的确是一个造福民生的项目。

在资金方面,宝山国家矿山公园总投资4.7亿元人民币,数额巨大;而前几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全面生产经营受到一定冲击,制约了项目建设进程。尽管如此,公司一直坚持对国家矿山公园项目建设进行投资,同时积极开展行动,多方筹集资金。如向相关部门立项争资,参加招商引资活动,并向政府争取项目建设规费的优惠减免等。因为有了资金方面的保障,宝山国家矿山公园项目建设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在技术方面,因宝山国家矿山公园的核心景区在井下,工程建设存在着不少技术难题:地质条件复杂;井下资料老旧;技术人员缺乏;旅游生产相冲突;旅游巷道要求较高,施工队经验欠缺等。在公司领导的坚决支持下,地质勘探部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等单位部门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加班加点,并采用新的技术,克服了旅游巷道施工方面的重重困难,在今年郴州国际旅游文化节前,顺利完成旅游巷道的基础施工及部分景观建设,成功举办了国家矿山公园首游式。

公园规划与当地公园建设也存在冲突,当地政府在宝山国家矿山公园规划范围内另建了一个宝岭公园,其地理位置与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完全重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宝山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经公司与桂阳县政府协调,县政府已安排县领导对此问题进行调研,协调两个公园的建设冲突问题。

特 点

湖南宝山国家矿山公园景点设计上最大特点是体现了有色金属矿山元素。

景点设计以矿产资源、矿业遗址为依托,与有色金属矿山生产作业紧密结合。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对采矿遗址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将废弃的330、365采矿巷道、露天采矿场重新利用,化废为宝,通过旅游开发从中挖掘新的价值,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深合国家提出的“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公园通过对有色金属矿山井下巷道多种支护方式、探矿的水平钻孔及岩芯、井下采矿作业采场、矿石运输、露天采矿遗址以及选冶工艺参观区的粉碎、选矿和冶炼一系列工艺流程的展示,使游客对探矿、采矿、选矿、冶炼等相关生产工艺有所了解,融科普教育于游览娱乐,打造矿冶观光特色之旅。

景点设计充分挖掘宝山深厚的矿冶历史。公园所在地――宝山是具有千年历史的矿区。宝山的矿冶历史源远流长,采矿业始于西汉,发展于唐代,一直是历代官家炼银冶铸的地方。因此,在景点设计上,井下核心景区有汉代火爆采场、隋唐工艺展、宋元支护展等古代采矿工艺的再现,令游客对有色金属采矿历史的发展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清晰的把握;而子龙训练营通过造仿三国时期古城墙、屯兵营,以及相应的拓展训练设施,结合了三国时期赵子龙计取桂阳郡,夺取此地重要的战略资源――铁矿等相关历史典故,提高游客游览参与度与兴奋度。

景点设计与桂阳县地域文化源脉相结合。矿区所在地――桂阳县县城是因历史上宝山采矿聚集了大量人口而形成的,宝山的矿冶历史就是桂阳的发展史。因而公园的景点与桂阳本地的民风民俗相结合,通过相关历史典故展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昆剧,并与东汉伟大发明家蔡伦在宝山生长读书之地石林怀古、蔡伦铸造尚方宝剑的铸剑坊、赵子龙驻军开凿的蒙泉、当地古迹职方岩、鹿峰寺、著名景观东塔夕照、舂陵江等当地景点融为一体,联动开发,实现聚合效应。

运 营

在9月13日进行首游式之后,为了早日完成公园(景区)规划内的其他项目建设,从安全角度考虑,2012年9月19日起,宝山矿业将对井下核心景区进行封闭式施工,力争明年5月正式揭碑开园营运。

对于矿山公园正式开园后的运营,崔志周介绍说,首先宝山矿山公园将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决定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在旅游市场上要取得竞争优势,政府的介入十分重要。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在旅游市场竞争中,要争取将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结合起来,由政府在负责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和策划的过程中将公园纳入其宣传名单之中,公园负责具体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将有利于营销效果的提高,有助于旅游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这其中将加强与旅游市场的对接。积极参与旅游推介会及商务洽谈会,与旅游供应商签订合作意向;积极参与旅游节,例如本次公园的首游式就是于2012年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暨第二届中国郴州国际休闲旅游文化节举行,大大扩大了公园的知名度。

其次是建立完善的旅游产品结构。宝山国家矿山公园以古代采矿遗址、现代采矿遗迹为核心景观,以矿冶历史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代和现代采矿工艺流程为主要内容,旅游项目相对来说比较单调,为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我们通过深入挖掘千年古郡桂阳及宝山的文化内涵,整合包装、创新开发,提升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塑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娱乐项目,完善旅游产品的结构。

矿山公园的运营需要开拓思路,提前谋划,宝山矿业公司将矿山开采与矿山公园建设有效结合起来,这无疑将实现矿山开采与矿山公园建设共赢。

链接

宝山矿业的前世今生

第2篇:矿业工程前景范文

关键词:三维仿真系统煤矿安全教学人机交互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duction safety, safety skills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ine as the main objectiv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computer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coal mine safety training and education system, widely used in coal production in china. Modeling, mapping and rendering in 3D software, combined with Flash animation, and 3D engine development are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 System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imulation and the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in coal mine, "post new workers safety training materials" as the foundation, the use of virtual reality leading international and 3D simul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ghtly around the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application platform visualization system build complete,. Create training theory,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raining and training evaluation as part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Provide interactive walkthrough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thus greatly enhance the miner's actu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the sense of security.

Keywords: 3D simulation system of coal mine safety teaching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X752

一、综 述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煤矿工业作为国家能源企业之一,在功能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煤矿生产又有其特殊性,在煤矿井下有着“五大自然灾害”的威胁,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素质。 然而,当前,在我国煤矿工人特别是一线采掘工人,很多都是农民劳务工,从业者文化素质不高,这些人对煤矿的了解和认识也不多,思想松懈,懒散。这些观念如果带到工作中,就会形成很大的的事故隐患。

针对这些现状,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使一些工人没有经过培训或者培训不完好就让他们仓促上阵,那么在工作中就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会由于无知而引发一些事故,给工人的生命造成威胁,给企业造成损失。结果也就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提供2D、3D 场景动画演示及操作规程演示,特别针对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和规程,提供基于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演练,大幅度提升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处于保持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是状况依然严峻。近年来,国家更是三令五申的强调煤矿安全问题,颁发多项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旨在于通过改革发展,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据国家煤矿安全调查信息显示,煤矿生成的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对于安全问题麻痹大意,没有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都是引起灾难发生的原因。而这一切的根本又来自于安全培训教学,传统的安全教学受限于书本教材,不能够给人留下深刻而直观的印象。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虚拟现实技术又称VR技术 ,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更高境界。VR技术是把计算机从善于处理数字化的单维信息改变为善于处理人所能感受到的、在思维过程中所接触到的、除了数字化信息之外的其他各种表现形式的多维化的信息空间,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环境,给人们逼真的体验;为人们探索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中不便于直接观察的事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虚拟建筑场景漫游是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前景十分看好的技术领域。在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室内装潢等建筑行业,在虚拟战争演练场和作战指挥模拟训练方面,在游戏设计与娱乐行业,乃至在促进未来新艺术形式诞生等方面,都已经展开应用。

二、 系统详细介绍

为全面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增强依法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生产方针, 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和优化煤矿生产,结合煤矿领域的实际情况,并联合煤矿开发和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高校专家共同研发制成《 煤矿安全生产虚拟仿真培训系统 》。系统以煤矿职工安全生产、优化技术设计、安全技能培训和提高矿产效益作为主要目的。

(一)系统的主要内容及优点

视景系统模拟矿井开采在于它的真实性和人与系统的交互性,操作人员可以与这一系统进行交互作用,他可以在任意时刻穿越任何空间进入系统模拟出的任何区域。井下互动视景部分和三维立体图像的组成:

(1)副井井底互动视景(5)轨道上山互动视景

(2)大巷互动视景(6)掘进工作面互动视景

(3)采区下部车场互动视景(7)采煤工作面互动视景

(4)运煤上山互动视景 (8)机电硐室互动视景

视景系统的优点:

第3篇:矿业工程前景范文

关键词:勘查技术与工程  专业特色  发展方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由原探矿工程专业发展而来,以专业创始人李世忠教授为首的教师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奠定了本专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进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地质勘探行业的影响,本专业服务领域逐渐转向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工程施工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开拓,得到较高社会认可。1998年教育部重新调整专业目录,专业名称改为勘查技术与工程,全国有48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从各高校设置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来看,主要分为两类,有地质背景高校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更侧重于地质勘探技术;无地质背景高校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更侧重于岩土工程技术。无疑,众多高校纷纷设置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增加了该专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我校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只有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才能保持国内领先的地位。

一、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办学历史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前身是探矿工程。.解放前我国没有探矿工程学科,工程量也很小。新中国诞生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急需矿产资源,地质普查勘探大规模开展起来,探矿工程应需而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为了适应国家急需又从长远着眼,探矿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采取了建立正规教育和短期培训结合的方针。1954年在北京地质学院(我校前身)正式成立了探矿工程专业和系,以李世忠教授为首的团队艰苦努力,一切从头做起,经12年努力,到1966年,该专业和系成为一个师资队伍充实,组织管理有序,实验实习设施齐全,教学科研结合,并具有我国特色的专业教学实体,成为我国探矿工程专业教学的一个典范。在1966年前毕业了500余名五年制本科生和10名研究生,分配到10多个产业部门承担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成为各部门的技术骨干和主力。“十年动乱”期间,探矿工程专业教学工作基本上停顿。1976年后,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探矿工程专业教学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治理整顿,恢复招生,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1980年,我校(当时为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探矿工程专业开始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1年被第一批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又经过一段改革提高,探矿工程(现为地质工程)经国家教育委员会评定为全国重点学科点。1985年恢复探矿工程专业本科招生(是我校最早恢复招生的专业之一)。1988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建立“科学钻探国家专业实验室”。1990年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我校探矿工程(现为地质工程)博士点成为国家博士后流动站之一。1994年开始本科连续招生。至此,我校探矿工程专业已恢复成为一个实力雄厚、体系完整、层次齐全的教育体系。

我校1985年恢复探矿工程专业本科招生至今,专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85~1994年为探矿工程专业,隔年招生,教学处于恢复期,条件较差;1994年受地质勘查任务缩减影响,专业开始向基础工程领域拓宽,相继开设了“注浆工程”、“锚固技术”和“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等课程,实习更侧重工程施工,同时专业名称更名为勘察工程;1998年根据教育部新专业目录,专业名称确定为勘查技术与工程,同时随着我校办学条件的改善、“211工程”的建设等,本专业开始步入健康发展,招生规模由原来的1个班扩为2个班,从本专业恢复招生以来已培养出320多名本科生,分布在地质、冶金、有色、石油、煤炭、建材、水电、城建、市政、铁路、道桥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生产管理、施工技术、科学研究等工作,多数成为企业领导或总工和技术负责或骨干。

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国内当前的社会地位及发展前景预测

勘查技术与工程是以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为基础,系统学习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实践技能,将其应用于国土资源勘查与评价、各种建设工程勘察、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学科。经过建国50多年的发展,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领域不断拓宽,除传统的地质调查工作外,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道路桥梁、城市建设等各类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基础工程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地热勘探开发、边坡支护、地下管线非开挖铺设、地下空间开发、地源(或水源)热泵的利用、钻孔法采矿等工程领域,涉及地质、冶金、有色、石油、煤炭、建材、水电、城建、市政、铁路、道桥、国防等行业和部门,既是地质勘查技术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方法。与地质工作其他分支学科相比,勘查技术与工程率先渗透到了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勘查技术与工程发展到今天,服务领域已从单纯为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探服务,扩大到为整个地球科学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国家战略安全、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等众多领域服务。因此,本专业在当前社会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进人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发展所追求的理想模式。“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共同面临的三大主题。地质工作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直接涉及“资源”和“环境”两大主题。“资源”是建设和发展的基础,而“环境”则是建设和发展的载体。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等国家也已经将钻掘工程提高到了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作为培养勘查技术与工程高级人才的专业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向更宽的领域拓展。

1.传统优势继续得到进一步发挥

我国的矿产资源经过数百年的探寻和开发,地表及浅部矿产资源多已被发现和利用。从整体而言,矿产资源的新发现向深部和海域发展,发现和开发的难度、风险性越来越大,前期投入成本亦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长期以来矿产勘查开发投人不足,使我国矿产资源新发现的数量和新探明的储量增长缓慢,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加大固体矿产勘探开发力度,培养该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传统的服务领域。

第4篇:矿业工程前景范文

1.矿区勘探情况概述

新疆阿希金矿是北疆地区最大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1988年地矿局区调一队经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化探扫面,圈定了等化探异常区,并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发现了阿希、阿庇因迪等金矿,实现了西天山地区金矿找矿的重大突破。1989年,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对阿希金矿及开展了普查工作,并于1990-1995年后逐步转入对阿希金矿床北南段的勘探,提交了《新疆伊宁县阿希金矿床北、南段勘探地质报告》。随着矿山的开采,矿山的地质工作也没有间断过。2006年至今,矿山一直进行着矿区深部的地质探矿工作,所以,该金矿床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现根据前人的和近几年勘探结果谈谈对阿希金矿区进一步找矿前景的认识。

2.对矿区不同地段找矿前景的评价

1)对矿区北矿段找矿前景的评价

矿区北段原勘探范围主要集中在1250m标高以上,虽然1250m标高以下矿化规模及强度均小于浅部,但是在8~64线深部1250~900m标高范围内还是相对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具体依据如下:

(a)、北矿段在1350m以下矿体规模厚度逐渐变窄,规模逐渐变小,矿化类型变为蚀变岩型为主,品位相应降低。而1300m以下矿体厚度则急剧变窄,一般在2~5m之间变化,但向深部仍有一定的延深趋势。

(b)、根据矿体向北侧伏特征,其赋存深度向北有逐渐变深的趋势,特别是在32线~48线矿体拐弯膨大富集部位,是构造变形较强和矿化条件较有利地段。北段矿体在此地段形成了向北侧伏,其侧伏角为30°~40°矿化较强的富矿柱,该富矿柱仍有向下延深的趋势。

(c)、据矿山现有的勘探工作,主体部分位于1250m标高以上。1250m标高以下深部探矿工程控制程度较低,现有见矿钻孔5个(表1),ZK5607见矿厚度较大(4.54m),ZK4009品位较高(9.03×10-6),表明矿体在24线-56线范围向深部仍有一定的延深趋势。而ZK810在980m标高揭露矿体品位及真厚度分别为0.11×10-6和0.40m,表明900m标高以下矿体品位及厚度可能均较小,矿化强度较低。

根据矿体沿北西走向矿化规模和强度总体呈减弱的趋势,认为矿区64线以北地段总体找矿潜力比较有限,但在64~72线1300m标高以上范围内仍有开展进一步找矿的必要性。具体依据如下:

(a)、F2控矿断裂构造从52线以北部位出现分枝、发散状态,呈现马尾丝状构造应力减弱的特征。

(b)、矿体北段被阿恰勒河组地层覆盖,由于矿体向北侧伏,上部北延相对较小,一般在64线处尖灭;但由于矿体北端垂向延深呈楔形逐渐减小,其下界赋存标高不会低于1100m。

(c)、根据北延地段已有的探矿工程揭露表明,在1335m水平坑道施工的水平钻ZK7201,在5m和25m处见到矿体,其品位3.12×10-6g/t和3.22×10-6g/t。另一水平钻ZK7202孔,在100~118m处见到含矿硅化石英脉,围岩破碎蚀变也较强,根据取样分析结果,有一个品位为1.84×10-6g/t。

2)对矿区南段找矿前景评价

①对矿区南段深部前景评价

矿区南段原勘探范围主要集中在8线1350m标高与51线1180m标高连线的以上范围。但在8~51线1250~1100m标高范围内已有一定数量工程控制,矿体规模及矿化强度总体不大,难以构成规模较大的工业矿体。而在1100米标高以下矿体已近尖灭,找矿前景不大。具体依据如下:

(a)、根据南段矿体成矿深度和侧伏角分析,其底部标高应在1050m~1200m以上。而现存矿体因后期剥蚀,地表出露标高大多在1450m以下,且往南出露标高更低。表明矿体向深部延伸范围不会太大。

(b)、南矿段矿体厚度小,形态简单,无膨大收缩变化。矿化类型单一,主要为蚀变岩型矿化,矿化强度弱,品位低。显示出矿体根部弱矿化的特征。

(c)、近年来矿山南段深部探矿工程主要集中在8~51线1250~980m标高范围。根据最新钻探工程成果,南矿段工业矿化查明至1100m以上。1100m以下的钻孔有9个,显示向深部矿体品位和厚度都具明显的减小趋势,并且在990标高品位减小至0.11×10-6,厚度减小至0.40m,矿体已趋于尖灭,显示在1100m标高以下找矿前景欠佳。

②对矿区南延地段的认识

由于矿体规模及矿化强度具有从浅部往深部、由中部向南北两端减小的特征。因此认为,51线以南地段找矿潜力也比较有限,找到上规模矿体的可能性较小。具体依据如下:

(a)、55线以南控矿断裂构造明显减弱,连续性较差,出现分支发散的构造应力减弱特征。蚀变岩不发育,蚀变类型较单一。矿体厚度较小,断续出现,常呈尖灭再现或尖灭侧现产出,显示出矿体根部特征。

(b)、2010年阿希金矿在南段63线、67线和71线的1330m以上进行了②号矿体南延地段的揭露工作,该部位构造破碎带强度及规模均小于南北矿段,破碎带宽约3~5m。矿体沿走向方向呈透镜状、尖灭再现状,极不稳定;沿倾向方向,矿体厚度从地表(1350m标高)至1330m标高呈局部变大的特征,但矿体总长变小。矿体地表总长约57m,厚度2.35m,品位3.8×10-6;1330m标高矿体总长27m,厚度5.12m,品位3.9×10-6。这表明,矿体从浅部往深部矿化规模呈现逐渐减小的特征。

(c)、根据矿体由北往南剥蚀程度逐渐加大及矿体具有向北侧伏的规律,认为51~75线深部矿化强度及规模均小于51线以北地段,矿化向深部延伸的距离也较小。

3.对矿区总体找矿前景的评价

根据前人有关勘查资料、矿山探采现状和野外具体调研综合分析,特别是探矿工程控制的深度,南段在1000m标高左右,北段大部分在1300m之间,认为南矿段探矿工程已接近矿体垂深的底部,找矿前景不大;而北段深部相对仍有一定的探矿空间。具体依据如下:

①矿区深部矿体规模及矿化强度均不如浅部,1300m标高上下是矿体由厚大变窄的转折部位,向深部未见膨胀变大的迹象。北段接近矿体垂深的底部还有一定的空间。

②结合矿体的现剥蚀情况和侧伏规律,推断南段矿体垂深的底部在1000m标高左右;而北段矿体的底部在900m标高左右。

③矿体南北两段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剥蚀,特别是南段剥蚀程度远大于北段。

【参考文献】

[1]新疆伊宁县阿希金矿床北段勘探地质报告[R].新疆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1992.

[2]新疆伊宁县阿希金矿床南段勘探地质报告[R].新疆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1995.

第5篇:矿业工程前景范文

【关键词】地矿科技;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矿产研究

1、矿产资源勘查工程的主体专业

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包括地质矿产勘查、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三个主体专业。下面叙述这三个专业的主要内容。

1.1 地质矿产勘查的主要内容

地质矿产勘查(矿产地质勘查)过程中,通过地质勘查工程(槽探、井探、硐探、坑探、钻探)的布置和实施来确定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产资源储量;需要研究区域及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等,特别是要研究确定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等。地质矿产勘查专业也可称为地质找矿专业。

根据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勘查工作可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查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如下:

(1)预查阶段是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调查、极少工程验证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有足够依据可估算预测的矿产资源量。

(2)普查阶段是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进行一定数量的各项野外工作以及概略研究,确定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并圈出详查区范围,估算推断的矿产资源量。

(3)详查阶段是进行系统的勘查工作,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制或破坏矿体的因素,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估算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

(4)勘探阶段是运行各项系统的加密工作,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制或破坏矿体的因素,确定矿体的连续性,估算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并通过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投资决策和设计确定生产方案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1.2 地球物理探矿的主要内容

地球物理探矿(简称物探)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和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发现物探异常,通过解释评价物探异常来进行找矿。

1.3 地球化学探矿的主要内容

地球化学探矿(简称化探)是从各种天然物质(如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植物和水等)中系统地采集样品,分析测试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值(如指示元素的含量、元素比值、PH值等),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发现化探异常,通过解释评价化探异常来进行找矿。

2、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

经过刻苦钻研,笔者建立了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及地质矿产研究事业基本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2010年7月,笔者撰写的论文《地质矿产研究事业管理制度探讨》获得第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相当于省部级学术成果二等奖)。

(2)笔者撰写的三篇论文2011年发表于国家级科技类期刊。《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发表于期刊《科技与生活》,《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发表于期刊《中国科技博览》,《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主要内容探讨》发表于期刊《科技与生活》。

(3)2012年元月,笔者撰写的论文《地质矿产研究事业管理制度探讨》发表于国家级期刊《中国城市经济》。

笔者对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的论述,标志着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阐述了地质矿产矿研究事业基本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进行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方式。

3、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

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以“成矿”研究为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机制、成矿机理、形成机理、形成机制、成矿大地构背景、成矿环境、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成矿系列、成矿系统、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等问题。

第6篇:矿业工程前景范文

煤炭开采后形成的煤矿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也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所以,对煤矿废弃地的再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必须要重视的。文章对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的理念、理论基础和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设计策略

1绪论

在我国有一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长时间以来进行过度开采,而且采矿管理松懈,不仅会破坏土地资源,而且还会破坏地区生态平衡。过度开采煤炭资源,会形成大量的煤矿废弃地,煤矿废弃地内的植被会退化,进而造成水土流失,会造成泥石流等各种灾害。还有,一旦煤矿废弃地塌陷,这些土地就几乎报废,会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所以,对煤矿废弃地的再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必须要重视的。随着景观设计学等多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景观工作者开始参与到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中,同时也带来了利用煤矿废弃地的新方法。在国外,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工作开始较早,对于不同情况的煤矿废弃地,结合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我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出现煤矿废弃地改造项目,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2煤矿废弃地概述

失去了原有功能的土地称被废弃地,废弃地从功能上讲已经毫无价值,但是景观设计者却能从中获得灵感。废弃地主要有三类,包括矿业废弃地、城市工业废弃地和垃圾处理场地。煤矿废弃地是由煤矿开采而形成的,是矿业废弃地的一种。煤矿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开采模式,露天开采会在根本上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煤矿开采设备、洗煤场地、煤矸石等都会对地表植被等造成破坏。地下开采形成的煤矿废弃地对地表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很容易出现塌陷和地质灾害。以自然规律为指导,通过人工方法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叫做生态恢复,生态恢复能够重新创造、引导和加速自然演化过程。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就是将群落进行组装,并且试验生态系统的工作方式,也是对自然群落的再造过程。人类不能够将被破坏的天然系统进行恢复,但是可以将基本的动植物放到被破坏的区域,采取基本的改善措施,让其自动实现生态恢复。生态恢复停止人为干扰破碎的生态系统,使其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和组织能力向有序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加入一些人工辅助手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生态系统得到恢复。

3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景观体现了某一地区的人文、经济社会以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的特征,是自然因素的综合体。景观具有系统性、符号性和时间性。景观设计价值体现在:⑴使废弃地重新具备了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⑵具有美学价值;⑶具有文化教育价值。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有:⑴恢复生态学理论,主要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以及恢复重建技术的科学,其目标是通过重建生态系统将其恢复到受到干扰前的自然状况;⑵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运用地理学中的景观理论和生物学中的生态理论,对生态系统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观察研究,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景观的目的;⑶园林美学理论,注意将园林美学理论运用到煤矿废弃地的景观设计中,而且要符合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⑷生态演替理论,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5)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论,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进行景观的创造,建成自然环境;(6)旅游发展规划设计理论,主要是考虑到实际的经济价值;(7)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现在经济价值、社会文明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4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策略

4.1树立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新价值观

(1)树立美学价值观,把握历史文化内涵,树立新的自然美;(2)树立生态价值观,以恢复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充分尊重场地的景观特征,减少对场地的干扰,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3)树立合理的经济社会价值观,煤矿废弃地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或者是生态循环方面对煤矿废弃地进行改造;(4)树立矿业的历史文化价值观,重视并凝练煤矿废弃地的历史文化信息,保留建筑和构建物。

4.2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原则

(1)废弃地景观的生态性原则,尽量使用可再生材料,充分利用遗留的建筑物,结合美学思想涉及景观,顺应场地情况,合理利用资源;(2)煤矿废弃地景观的历史文脉原则,尊重自然和人文特性;(3)煤矿废弃地景观要素整体性原则,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共同协调;(4)煤矿废弃地景观的艺术性原则,传承自然美,注重各要素的尺度感,体现景观设计的特色和人文特性。

4.3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元素

在进行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时,有以下几个设计元素:(1)地形地貌,主要有塌陷沼泽地、积水塌陷地和矸石山;(2)植物景观,尽量种植当地树种,而且还要注重近期和远期的效果结合和植物群落的营造;(3)景观小品,其具有独立性,用途分明。

4.4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要进行改善

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1)水环境的改善,利用植被净化处理水源,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2)土壤环境改良,恢复煤矿废弃地的土壤结构;(3)场地挡土墙设计,要进行合适的类型选择;(4)植被修复,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5)合理利用工程材料。

5总结

虽然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已经取得很多成果,但是依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的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可以从园林思想、结合城镇发展、搭建公众平台等方面进行。本文通过对煤矿废弃地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几方面关于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的策略,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参考书目】

[1]王海燕,霍海鹰,张亚婷,等.煤矿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J].煤炭工程,2013,45(9):20-21,24.

[2]程夕,程澜,胡俊峰,等.煤矿废弃地的生态景观设计研究与应用[J].山西建筑,2014,(29):227-227,228.

[3]王洪海.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4):1369.

[4]李瑞琪,王琴.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初探--以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为例[J].现代园艺,2016,(23):139-141.

[5]葛书红,王向荣.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规划与设计策略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4):45-53.

第7篇:矿业工程前景范文

关键词:地球化学勘查;应用;异常内容

中图分类号:D9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保障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已经成为经济界和矿业界的一种共识。21 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对矿产资源勘查的投入力度,特别是 2006 年 1 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地质找矿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献身于国家地质事业的地质工作者更是一种激励。十几年来,随着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矿产调查评价、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省部合作地质勘查项目和省级地质勘查项目的实施,大量的基础调查、远景调查、整装勘查、境外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向前推进,每年完成的地质、物化探、探矿工程的实物工作量之多是空前的,取得的工作进

展和找矿成果举世瞩目,令人振奋。

地球化学勘查作为矿产资源勘查一种重要的方法手段和研究领域,同样也是每年以很大的投入用在国内和部分海外勘查项目中。如何珍惜当前矿产资源勘查大发展的机遇,确保国家、部门和企业的勘查投入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和找矿成果,这是所有矿产勘查工作者应认真考虑的。笔者借工作之便,接触到一些矿产勘查项目,感觉有些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对于地球化学勘查的理解和认识、工作部署、方法技术、综合研究与异常查证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一些作法值得考虑和需要改进。在此想谈一些个人的想法和意见,仅供矿产勘查工作者参考。

1地球化学勘查的宗旨与基本原则

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的目的是在不同尺度和不同的范围内通过系统采集、分析测试天然物质中的元素含量及其相关地球化学参数,发现、圈定和评价与成矿带、成矿区、矿田、矿床、矿体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从而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地。地球化学勘查的任务是根据相应勘查阶段的工作要求,针对工作区相应的地质条件、景观条件和工作条件,采用有效方法技术,最大限度地发现与工业矿床有关的找矿信息,查明地球化学异常与找矿目的物、目标物的空间关系,为地质找矿和工程验证提供依据。以上提及的工作目的和任务是制定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规范、规定、方法技术、实施方案的依据和基本出发点。

所谓不同尺度是指不同勘查阶段、不同比例尺的工作( 如:1∶200 000、1∶50 000、1∶10 000、1∶2 000) ; 不同范围是指勘查客体地质单元的级次和规模( 如:成矿带、成矿区、矿田、矿床、矿体) 。显然工作尺度与 范 围 之 间 存 在 着 一 定 的 内 在 联 系,一 般1∶ 200 000 工作阶段勘查客体和工作对象是成矿带,1∶ 50 000 工作阶段是针对成矿区、矿田,1∶ 10 000 ~1∶ 2 000 工作阶段是针对矿床和矿体。每个勘查阶段都有着明确的工作目的和目标: 1∶200 000 工作阶段是确定找矿远景区; 1∶50 000 工作阶段主要目的

是发现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圈定找矿靶区; 1∶10 000 工作阶段主要目的是有效圈定与成矿地质作用或目标物、目的物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准确地确定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范围、异常结构和特征,查明异常与矿体的空间关系,为工程验证提供靶位。由于每一个勘查阶段的工作要求和勘查目标不同,所采用的方法技术和工作方案也应有所区别。

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一般按照 3 个层次部署工作: 第一个层次是中小比例尺( 一般为1∶200 000)地质、物化探、遥感资料综合研究与成矿预测,选定找矿远景区( 找矿远景区需要有重要矿床、矿点和异常作为支撑) 或有望矿集区; 第二个层次是以1∶ 50 000 化探、遥感开路,开展地球化学普查、遥感地质解译、矿点调查、异常查证评价等工作,优选找矿靶区; 第三个层次是在找矿靶区内投入大比例尺地质、物化探综合方法勘查,确定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靶位,进而对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靶位进行工程验证,找到工业矿体。这是一个由面到点、快速缩小找矿靶区的过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找到规模巨大的矿产资源勘查基地,以经济、快速、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必要的投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找矿效果。“六五”至“九五”期间有色地质部门成矿区带地质勘查就是按照上述 3 个层次部署地质找矿工作,获得了多项重大找矿成果。

2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特殊地区的应用

地球化学勘查的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矿产资源勘查的成败,尤其是特殊景观区的勘查工作。化学元素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不仅受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影响,而且还受到景观地球化学条件的制约。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工作区的景观条件和干扰因素,采用有效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特殊景观区勘查工作的工作效率。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人员对我国各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细致地勘查出了特殊景观区的地质特征,以及干扰因素、分布特点等,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特殊景观区矿产勘查的工作方法。随着矿产勘查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发现并解决了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促进了人们对矿产资源的继续思考,完善了特殊景观区的勘查方法。特殊景观区找矿方法通常会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怎样获取异常信息,其次是怎样消除干扰因素。在干旱荒漠———半荒漠景观区的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中,风成沙与钙积层是最主要的干扰因素。风成沙混入使采样介质中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信息量大量减少,甚至会彻底消失。钙积层是地球化学的障碍,能够将浆矿化基岩中的成矿元素屏蔽,而且还影响地表浅部的取样。长时间以来,从事地球化学勘查的工作人员对我国的许多地区进行了矿产资源的研究,尤其是我国的西北部地区的风成沙的研究,不仅研究了粒级的组成、磨圆度,而且还对矿物组成、干扰特点,甚至是消除干扰的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证明,因为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物多,因此,在风口和非风口地段的风成沙粒级多以硫化物、氧化物形式存在,这些物质在表生环境下非常容易被风化,或者被氧化,进而进入到细粒级土壤中。有一些工程项目的施工为了避开风成沙干扰,只是单纯地选取粗粒级样品,这样不能够实现矿产资源的科学勘查,而且在大比例尺勘查阶段,这种现象更显突出。

3地球化学勘查的异常内容

1) 所谓的地球化学异常现象是指一些地区的诸如岩石、水系沉积物,以及土壤等天然物质中,有个别的诸如元素含量等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其周围的背景含量有非常明显的不同的现象。

2) 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球化学异常值”,实质上就指的是地球化学异常现象的那些不正常的特征数值。

3) 我们所说的“地球化学异常地段”就指的是具有地球化学异常现象的地段。地球的化学异常正是地球化学异常现象、地球化学异常值,以及地球化学异常地段,这三个内容的总称。而在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中,其主要研究的对象正是这些与成矿地质作用有一定关系的地球化学异常。

通常情况下,根据地球化学异常的规模和地球化学异常的级别,与成矿地质作用有一定关系的地球化学异常一般可以被分为面积在数千到数万平方千米的地球化学省、面积在数十到数百平方千米之间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以及数平方千米的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矿体地球化学异常等。与此同时,下限含量在不同级别的地球化学异常中也是不同的,地球化学省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矿区地球化学异常和矿体地球化学异常也是随着接近成矿中心异常的下限含量值逐步发生变化的。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保障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矿产勘查在我国各项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地球化学勘查作为一种新兴的矿产资源勘查手段,在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矿产勘查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加强地球化学勘查手段的运用,加大科学技术和资金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投入,提高勘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促进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167-95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比例尺1∶200000)[S].

[2]刘增仁,肖 昱,曾志钢. 新疆乌拉跟地区铅锌铜矿远景调查项目设计书( 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R].2008.

第8篇:矿业工程前景范文

摘要:对矿山公园进行旅游开发是保护矿业遗迹、促进矿山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客观、科学地对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进行评价是其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将层次分析与专家问卷调查法相结合,构建了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4个层次、33个评价因子构成,其中矿山公园资源禀赋是决定矿山公园价值大小的主导因素,游憩价值和矿业遗迹是矿山公园资源禀赋的关键因素;旅游开发条件在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政府支持力、可进入性和客源市场条件是影响旅游开发条件中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萍乡安源国家矿山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专家赋分法得出的评价总分为84分;评价结果与实地调查的情况相契合,这验证了本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旅游开发价值;评价;层次分析法;矿山公园

0引言

矿山公园是以展示人类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公众游览观赏,进行科学考察与科学知识普及的特定的空间地域[1]。建立国家矿山公园旨在保护因矿业生产而形成的矿业遗迹,并使其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矿业遗迹是矿业开发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踪迹和与采矿活动相关的实物,它集观光、游憩、科普于一体,是一种重要的新兴旅游资源。矿业旅游也成为矿山经济转型中出现的旅游形式,活动形式也日趋多样[2]。国外矿山公园发展及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现已有6处矿业遗迹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利用富有特色的矿业遗迹和矿业景观,将其作为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建成集观光、休闲和科普教育等多功能的特色旅游景区,已成为西方国家矿山建设的成功典范[4]。中国矿业遗迹丰富,类型众多,分布广泛。2005年国家矿山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了第一批28家国家矿山公园,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已有72家国家级矿山公园和一大批省级矿山公园。在矿山公园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学术界对矿山公园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矿山公园的空间分布[5-6]、矿业遗迹保护[7]、矿山公园分类与评价[8-9]、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4,10]、规划与设计[11-12]等方面。对矿山公园进行旅游开发是保护矿业遗迹,恢复矿山环境,弘扬矿业文化,促进矿山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也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落实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最佳选择之一[13]。通过对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有利于其衡量资源质量的优劣、吸引力和开发潜力的大小,并可确定矿山公园旅游开发的方向。

在现有研究成果中,矿业遗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有借鉴《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与评价》的评价方法,将评价体系分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2个评价项目和8个评价因子[4];也有结合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价值特点,选定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区位价值、经济价值作为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14];还有结合区域矿业遗产的特点,从旅游价值、旅游效益、开发条件3个方面建立评价体系[15]。总体来看,现有国内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评价多局限于评价特定的研究区域,指标体系不具有普适性,所包含的评价因子不够全面。在评价方法上,而关于矿业遗迹和矿山公园旅游开发的评价主要以定性为主[16],少数定量评价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15,17]。单纯的层次分析法对权重计算和因子赋值不够客观、科学[18-19],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于此,本文将层次分析与专家问卷调查法相结合,通过构建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对旅游开发价值高低进行等级划分,从而更好地判断其作为旅游资源的特性和开发利用价值,这对国内矿山公园的旅游开发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

1.1评价指标的确立

1)旅游开发价值影响因素。在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中,资源要素价值是对资源的质量条件作出的评判,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条件是对外部开发条件所作出的评判[20]。矿山公园是矿业遗迹的富集区和空间载体,矿业遗迹包括矿产地质遗迹、矿业生产遗迹、矿业制品遗存、矿山社会生活遗迹和矿业开发文献史籍等5大类别[21]。就宏观方面而言,矿山公园的建设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衡量:矿业遗迹、基础开发条件和建设规划设计。就微观方面而言,矿业遗迹可以从稀有性、典型性科学价值、历史与文化价值、系统完整程度等方面来衡量;基础开发条件可从区位与交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科学研究基础工作、土地使用权属、投资开发可行性、其他景观资源丰富程度及价值等方面来衡量;建设规划设计可从总体规划、景观规划、绿地规划、资源保护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方面来衡量。为了衡量国家矿山公园的资源价值和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应建立突出其矿业主题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可归结为资源要素条件、旅游开发条件。资源要素条件主要从作为矿山公园核心资源的矿业遗迹入手,评价其特征、科学价值、美学价值、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旅游开发条件包括知名度、可进入性、区位条件、服务设施、客源市场条件。矿山公园是个新事物,其规划与建设更多地需要政府的引导,建设矿山公园甚至已成为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手段。此外,众多矿区在矿床开采活动中,因采掘井巷破坏和岩土体变形以及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对旅游活动的开展有严重影响。因而本文将地质灾害防治、旅游用地条件、政府支持力度向纳入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中,使指标体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2)评价体系层次结构。本文选择针对性强且切合矿业遗迹特性的指标对影响因素矿山公园旅游开发的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构建了由目标层(A)、综合层(B)、要素层(C)、因子层(D)构成的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图1)。该评价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目标层以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为总目标;综合层包括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2个子系统;资源禀赋条件包括矿业遗迹特征、公园规模、科学价值、社会经济价值、美学价值、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共7个因素,旅游开发条件包括公园知名度、可进入性、区位条件、客源市场条件、服务设施、旅游用地条件、地质灾害防治、政府支持力共9个因素。矿业遗迹特征通过稀有性、典型性进行表征,矿山公园规模通过公园占地面积、开采矿坑面积、主矿井长度进行表征,科学价值通过科学考察、科普教育价值进行表征,社会经济价值通过吸引客源能力、预期经济效益进行表征,美学价值通过系统性、愉悦感、优美度进行表征,游憩价值通过适游期、趣味性、参与性进行表征,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开发历史、历史遗存物进行表征;公园知名度通过公众知晓度、公众了解度进行表征,可进入性通过交通状况、当地居民友好程度进行表征,区位条件通过区域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表征,客源市场条件通过客源地距离、客源地经济水平进行表征,旅游用地条件通过可获地用地规模、土地使用权属进行表征,地质灾害防治通过地质灾害预防能力、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行表征,政府支持力通过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力度进行表征。因此,本评价体系最终的评价因子(D层级)共有33个。

1.2指标权重计算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体系后,需要构建判断矩阵,对评价因子中相对于上一层次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设B层(B1,B2,B3,…,Bn)隶属于A层,那对于A层而言,任意2个元素Bi和Bj的重要程度可用数值表示,这些数值组合构成了判断矩阵。采用1~9或其倒数作为重要性的标度,2、4、6、8表示取中间过渡值。为使评价结果更加精确,邀请了16位专家,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二轮征询意见,第一轮咨询内容是由专家对各层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在汇总第一轮专家的赋值后,进行第二轮征询,以确定每位专家对指标权重的最终赋值。发放问卷给16位专家学者,其中10位是从事地质遗迹、旅游资源、遗产旅游等研究领域的学者,6位是从事矿业遗迹保护与管理的地质环境专家。对专家的判断赋值取平均值,使用7级标度法进行指标的两两比较和构造判断矩阵,得到因素层B层对总目标层A层,因子层C层对因素层B层的判断矩阵共13个。

1.3评价分值计算评价因子的赋分采取专家打分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虽然评价因子存在缺陷,评价过程流于主观,但已成为旅游规划工作中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23]。国标对旅游资源的等级进行了划分,即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5个等级,五级得分值域为90分以上、四级得分值域为75~89分、三级得分值域为60~74分、二级得分值域为45~59分、一级得分值域为30~44分。这种按得分值进行分级的评判方法简单明了、便于操作,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将所需赋分的评价因子设计成调查表,分值的选项根据李克特量表形式设成5级,每个因子的评价有1到5级选项,为“非常好”、“比较好”、“一般好”、“不好”、“很差”五种回答,分别对应90~100分、75~89分、60~74分、45~59分、30~44分,各分数段的中间值分别为95分、82分、67分、52分、37分。当专家选取其中一个选项时,则取该选项对应分数段的中间值作为具体分数。专家人数为10~15人,按专业领域分为三类:旅游专家、矿业遗迹专家和矿山公园管理者,分值权重分别为04、035、025。每位专家根据设计好的李克特量表对评价因子赋分,将所有专家的打分取平均值并作为最终值,按照式(1)对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总分进行计算。

2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的实证研究

2.1萍乡安源国家矿山公园概况

1)地理概况。安源国家矿山公园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东南5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2′20″—113°57′38″,北纬27°35′11″—27°38′27″,隶属萍乡市安源区管辖,距离省会南昌286km。公园范围西起安源镇杨家冲,东至高坑镇高岗埠,南到安源镇天子山,北抵高坑镇黄泥墩,包括整个萍乡安源旅游景区、安源国家森林公园(部分)和安源、高坑采煤区范围,并在公园的四周建立景区保护地带,面积263km2。公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72℃,年平均降雨量为1577mm,平均相对湿度为82%。

2)煤矿开发历史与公园建设历程。安源煤矿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也是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煤炭基地之一。1898年清末邮传大臣、官商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之需,引进外资和西方先进采矿技术开发安源煤田,开凿总平巷,修建株萍铁路。1906年路、矿相继完工投产,成为中国最早采用机械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煤矿,为当时中国十大厂矿之一[23]。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权利和增加工资举行罢工,路矿当局勾结军阀派兵企图镇压,在共产党人刘少奇、李立三等的领导下,罢工取得了胜利,这就是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2009年12月,安源国家矿山公园通过了由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正式获得申报国家级矿山公园的资格。2010年5月,萍乡安源国家矿山公园通过国土资源部专家评审,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国家矿山公园,这也是江西省第一家获得建设资格的国家矿山公园。2015年12月,专家一致认为安源国家矿山公园一期项目经过全力建设已达到国家矿山公园开园揭碑技术标准规范,同意予以评审验收通过。

3)公园主要旅游资源。安源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景观与人文资源丰富多样,典型、珍稀,涵盖了地质学、矿床学、生物学和中国近代煤炭工业文明及红色革命历史等人文景观,遍布公园各处。

①矿业生产遗址。有煤矿矿山采场、冶炼厂、加工厂、工艺作坊和其他矿业生产构筑物,主要有唐代古采煤井卢风场井,1898年由德国人设计的主采煤矿井总平巷。

②矿业活动遗迹。公园的煤矿业生产及生活活动遗存的器械、设备、工具、用具等齐全,如1921年由萍矿制造,代表当时国内先进水平的水泵———往复式蒸汽水泵;1946年由加拿大制造,一层提升高度为450m、二层提升高度为950m的绞车———一号立井绞车;1897年由张赞哀创造的,在当时“独树一帜”的“平底炉法”炼焦炉———平底炉。

③历史建筑。安源煤矿至今保存着百余年的欧式风格的幢幢建筑,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历史,在中国煤炭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如始建于1898年的盛公祠,为典型德式建筑,分办公区和生活区两部分;始建于1906年,面积2000m2的二层砖木结构欧式建筑———公务总汇;1899年成立的萍乡煤矿矿务学堂,1908年移至老后街塘湾里的张公祠内;1899年开设的中国煤矿首家银行、萍乡煤矿官钱号———金库。④红色遗迹。萍乡安源是红色革命圣地,是中国早期工人阶级早期斗争的先声。1905年5月数以千计的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1906年安源工人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萍(乡)浏(阳)醴(陵)起义,1922年刘少奇、李立三组织和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24]。安源矿山公园现保存了大量的红色革命遗迹,如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谈判处旧址、1921年秋来安源住处、秋收起义部队第二团出发地旧址、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烈士陵园、秋收起义安源军事会议旧址、来安源铜像等。

2.2公园旅游开发价值综合评价

通过对已有关于安源矿山公园文献资料整理和对公园的实地考察,按照构建的评价体系对安源矿山公园进行评价。在评价因子赋值的过程中,将各评价因子汇总制作成调查表,邀请9位专家学者进行咨询打分者,其中4位是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旅游专业教师,3是位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专家库具有地质矿产和采矿专业背景的专家,2位是当地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根据评价各项指标权重和得分值,进行加权运算得到每位专家所赋的综合得分值。旅游专家、矿业遗迹专家和矿山公园管理者的分值权重分别为04、035、025,运用式(1)计算的安源国家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最终评价值为84分。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旅游资源等级的划分依据,萍乡安源国家矿山公园为优良级旅游资源,具备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开发潜力很大。根据9位专家的赋分可发现,安源国家矿山公园在资源禀赋方面得分较高,特别是在“矿业遗迹特征”、“历史价值”等评价因素上,但在“美学价值”上得分较低;旅游开发条件方面得分总体不高,“知名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游览设施”、“土地使用权属”等评价因素的得分偏低,为旅游开发的限制性因子。在实地调查中也发现,公园周边局部地区发生地面裂陷和地面沉降,煤矿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对矿山周围环境造成了较严重污染,并有生态退化现象;公园虽在2015年12月达到国家矿山公园开园揭碑技术标准规范,但目前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很多人知晓“秋收起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等历史事件,但不知道萍乡安源国家矿山公园,前去公园参观的游客非常少。在萍乡安源国家矿山公园的未来建设中,为进一步提升其旅游开发价值,可分别从资源禀赋和旅游开发条件两方面着手。在资源禀赋方面,可深度挖掘、整合矿山公园内部资源,加强自然与人文景观优化组合,将公园营造成为绿色公园,从而进一步旅游景观的优美度和愉悦感;在开发条件方面,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等渠道加强对公园的宣传力度,提高公园知名度;有针对性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公园内部和公园与市区的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公园的可进入性;继续争取地方政府对公园建设的力度,加强对采煤而引起的地质灾害的防治,增加对周边土地的使用的灵活度。

3结论

矿山公园是一类新型的旅游资源,它的提出符合国家“绿色矿业”的发展理念,为枯竭型矿山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条有益的探索道路,西方国家矿山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对废弃矿山进行旅游开发是切实可行的。本文将层次分析与专家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建立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对萍乡安源国家矿山公园旅游开发价值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地调查的情况相契合,验证了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可为国内矿山公园的旅游开发提供科学、有益的借鉴。由于矿业遗迹本身的复杂性和矿山公园类型的多样性,海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矿业遗迹进行对比,并考虑区域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对评价体系加以完善,以提高其普适性和可推广性。在实际评价中也发现,矿山公园在资源禀赋方面得分较高,特别是在“矿业遗迹特征”、“历史价值”等评价因素上,但在旅游开发条件方面得分总体不高。这说明作为旅游中的新事物,矿业遗产旅游逐开始被公众所认识,矿山公园在规划建设、对外宣传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矿山公园的旅游开发还在探索之中。矿山公园旅游开发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通力合作,还需要针对各矿山公园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开发措施,才能使矿业遗产保护、矿业遗迹旅游开发获得共赢。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

[2]徐春燕,李茜.国外矿业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3):6063

[3]刘凤民,刘海青,张立海,等.矿山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19(7):1516

[4]付梅臣,吴淦国,付薇.矿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J].采矿技术,2006,6(3):9396

[5]何小芊,王晓伟.中国国家矿山公园空间分布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31(5):5056

[6]李纲.中国国家矿山公园的结构特征及原因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2,29(6):139144

[7]倪琪,谢艳萍.矿业遗迹保护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2):133136

[8]梁登,李明路,夏柏如,等.矿业遗迹调查、分类与评价方法初探[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4,41(3):142147

[9]杨更,曹俊.四川丹巴白云母矿山公园矿业遗迹资源特征及评价[J].四川地质学报,2006,26(1):3942

[10]李开宇,王兴中,孙鹏.矿区工业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西德兴铜矿为例[J].人文地理,2002,17(6):2831

[11]李军,胡晶.矿业遗迹的保护与利用: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冶铁矿主园区规划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7,23(11):4548

[12]成亮.基于演绎性主题定位的景区总体规划研究:以甘肃金川国家矿山公园龙首矿景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4):3742

[13]温冰,周建伟,王永辉.国外矿山公园建设的启示[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4,34(3):8286

[14]王明友,李淼焱,王莹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辽宁省为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3):7275

[15]涂海丽,黄国华,叶周.基于AHP的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评价[J].资源与产业,2014,16(4):9094

[16]田昌贵,李先福,吴燕玲.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矿产地质遗迹研究与评价[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s1):141147

[17]王春艳,苏永津.新疆东天山地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及规划建议[J].资源与产业,2016,18(2):3643

[18]赵丹丹,高世葵.基于AHP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5,17(5):17

[19]徐飞飞,邹良超.基于Flex的矿山公园景观评价系统[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3):5963

[20]张希月,虞虎,陈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8):9971007

[21]郭婧,田明中,田飞,等.内蒙古额尔古纳矿山国家公园矿业遗迹类型与价值[J].中国矿业,2012,21(4):119121

[22]武强,崔芳鹏,刘建伟,等.解读国家矿山公园的评价标准与类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4):135138

[23]黄细嘉,李雪瑞.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对比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2):96100

第9篇:矿业工程前景范文

煤矿管理创新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汇报总结 

                我矿于1957年建井,1959年投产,是江苏省大型矿井之一,徐矿集团的主力矿井,现有职工5700人。近年来,我们导入学习型组织理念,结合企业实际,探索了一条“学习、创新、发展”的学习型企业创建之路,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2001~2003年,产煤533万吨,超82万吨,上缴利润13537.46万元,超2768.46万元。荣获全中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全中国用户满意企业、全中国诚信服务优秀示范单位、全中国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双保障企业、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徐州市文明单位、徐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徐矿集团先进党委、文明煤矿等称号。

            

                一、运用系统思考,引进先进理念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系统思考的目的在于看到企业整体结构内存在的症结,找出纠正突破的对策。 

               

            系统思考,使我们看到了自身处境。我矿虽然基础管理工作相对较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在集团公司前列。但放眼全煤系统,尤其是与我矿具有相近区域优势的山东枣滕矿区、安徽两淮矿区,他们老矿井挖潜改造,新矿井不断投产,而且都是现代化装备;再加上西煤东运专线不断增量,西气东输成为新的替代能源。我矿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区域优势将逐步丧失;用人多、负担重、资源禀赋差的不利因素将会凸现出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会遇到严峻的挑战。怎么办?唯有努力创新,励精图治,扬长避短,搏击市场,才有生路和出路。矿领导班子召开会议,从全局性、层次性、动态性、互动性综合思考如何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发展动力,做大做强企业,永葆基业常青。所以,在2002年3月省经贸委创建学习型企业文件下发后,我们对企业队伍现状、管理现状、经营机制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系统的调查研究。并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放在企业发展的大系统中思考如何转变,把旗山矿作为市场中的一分子置于市场经济的大系统中思考如何做优做强。系统思考,使我们看到了差距,为我们确定创建学习型企业和找准自身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保证。于是,矿党委组织政工部门负责人赴山东省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莱芜炼钢厂等在全中国率先引入学习型企业理念的单位学习考察,实地感受兄弟单位创建的氛围和成果。通过学习,对标找差,也使我们看到了与先进单位存在的差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自下而上的反复研究,设计了“五步走”即“宣传发动、理论学习、创建设计、构建体系、试点推广”的推进规划。

            

               

            理念灌输,使职工明确了创建意义。创建学习型企业不是由下而上的群众性活动,而是从上至下的管理推动。为解决广大干部职工对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认识问题,我们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和理论普及工作。在普及基本知识工作中,我们坚持分层次的灌输。首先抓干部的学习,党委中心组每半月利用半天时间集中学习相关理论、概念及外单位创建的经验做法。认真系统学习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和集团公司教委编发的《学习型企业——理论与实践》书籍,举办专题讲座,邀请专家给矿领导和基层党政工团负责人讲课,利用每周的党支书例会,坚持半小时学习,使全矿干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学习型企业理论有了基本的掌握。其次抓骨干学习,先后开办五期党员学习型企业知识专题学习班,矿领导、政工部门负责人主讲,239名在岗普通党员参加学习。矿工会、团委利用每周例会时间,有计划、有步骤组织车间工会主席和团支部书记进行学习,对推动全矿群众性学习起到了引导作用。第三是抓职工学习,利用职工每周两个班后活动时间,重点学习宣传部门编发的宣传教育材料,集中收看外单位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电视专题片,激发职工学习的兴趣。为检验全矿学习效果,先后组织了各单位党政主管创建学习型企业征文和基层单位党政工团负责人、机关科室全体人员学习型企业知识考试,促进了学习的深化。在办公楼、福利楼、职教楼上塑立了企业愿景、企业广告词等铜字标志性标语,在工业广场制作了26块《旗山理念》灯箱宣传栏,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强劲的宣传声势。与此同时,我们选择了综采一区、掘进六区、机电科、洗选厂等为创建试点单位,安排8名政工部门负责人分别与4个单位建立联系点,进行指导,帮助设计创建规划,及时解决创建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和宣传试点单位的闪光点,在全矿起到了辐射、指导作用。 (1)

            

                二、构建愿景体系,形成个性文化 

               

            企业愿景是企业全体职工通过共同努力,可望又可及的远景目标。企业文化是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两者都具有认同感和强烈的感召力。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进程中,我们着力构建创建体系,形成企业特色文化。

            

               

            运用愿景激励,形成创建体系。我们把“创建全煤系统最具创新力的优强企业”确立为企业的共同愿景,并引导全矿52个区队及科室根据自身工作特点、环境特点,建立区队(科室)愿景、班组愿景及个人愿景,把企业共同愿景构建在区对愿景和个人愿景之上,为企业共同愿景提供有力支撑。大愿景和小愿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每个职工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一项创造,感受到自己日常工作的不平凡意义,必须为愿景的实现尽个人的责任。同时,我们运用愿景激励,把建立愿景与创建工作融汇起来,引导职工把实现企业目标的共同信念同自己的日常工作、学习联系起来,帮助职工开发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引导职工明确要追寻什么,如何追寻,产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自觉真诚地投入学习型区队创建。洗选厂以“四个一流”为团队愿景,在全厂成立了以学习岗位技能、知识为主的“责任型学习小组”,以创新为主的“趣味型学习小组”和以解决本厂管理“瓶颈”的“研究型学习小组”,形成了团队学习的风气。去年被徐州市总工会表彰为“读书自学”先进单位。综采一区从抓管理人员和要害工种入手,制定出台了班组长动态考核和维护员末位淘汰制度,增强了职工干好本职的责任感。基建工区突出流程再造,将原来的两班掘进一班喷浆改为“班掘—班喷—班锚”新工艺,提高了岩巷单进水平,进尺不断刷新。矿物供公司单体支架班18名职工都制定了5年个人发展规划,有2人参加大专函授学习,6人拿到了中专文凭,14人获两个以上工种操作证书,在集团公司举办的技术比武大赛中勇夺单体维修工种第一名。去年,被集团公司表彰为“文明示范点”。注重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党员示范岗”竞赛,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法,每季进行一次考评,使广大党员自觉做到“五个示范”,即在学习上示范、爱岗敬业上示范、遵章守纪上示范、恪守道德上示范、联系群众上示范,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优秀党员、洗选厂班长郭恒祥和职工一起,坚持向书本学、向生产过程学、向事故学,由他牵头的技术攻关项目“洗煤工艺改造”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去年8月份,光荣地出席了全中国优秀班长表彰会。

            

               

            构建企业文化,形成个性风格。我们注意企业文化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进程中的渗透性,引导职工围绕共同愿景,构建有企业个性和风格的价值体系。在全矿开展了“旗山理念”征集活动,上至矿领导,下到一线职工,积极踊跃参加,经过反复推敲、梳理、提炼,形成了两条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系统。首先,形成了以企业精神、企业形象、职工行为准则构成的全体职工接受的思想修养和理想追求。企业形象即: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效益。员工工作观即: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员工学习观即:学以致用,超越自我。员工价值观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员工行为准则即:遵纪守法,见义勇为,勤奋学习,崇尚科学、敬业爱岗、勤俭自强、关心集体、友爱尊重、光明磊落、诚实守信。其次是形成以各专业的管理思路为基点的管理思想体系。企业管理理念即:精细化,高绩效。企业经营理念即:外抓市场,内抓创新,质量为本,效益争先。去年,我们围绕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引导职工开展自我教育,形成了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安全管理观、本质安全目标等8个方面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理念。同时,引导职工结合岗位职责,撰写了道德格言和安全格言,全矿共收到格言3000多条,我们将1000多条优秀格言汇编成册。旗山理念及安全文化理念既体现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又体现了鲜明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矿将理念及内涵印发到全矿,组织职工学习,为创建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我们还组织力量对理念进行系统诠释,编辑出版了《旗山文化品读》一书,作为宣传教育职工的教材。 [2]

            

                三、突出团队学习,开发人力资源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最大的资本是职工。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增智、协调、扩散三个方面下功夫,着力人力资源的开发,营造了团队学习的风气。 

               

            建立人才快速成长机制。一是对新入矿的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导师培养制”。矿组织部门按他们所学专业和培养方向,安排高、中层管理人员与他们建立固定的导师培养关系,双方签订《导师培养制目标责任书》,矿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年终进行一次总结,对表现优秀者进行奖励,建立了一种发掘人才、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二是借助高等院校力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矿在97年与徐州师范大学联合开办经济管理专业大专班,49名35岁以下的中层干部和后备干部不出矿门取得了大专文凭。去年又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开办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专班,有60名职工通过成人高考被录取。三是强化“兵头将尾”的培训。与江苏省工贸学校合作,开办了采掘和机电两个专业中专班,77名一线班长顺利毕业,改善了班长的文化结构,提高了班长的技能水平。为切实解决全体干部的学习动力问题,我矿提出机关科室年龄在45岁以下的干部2005年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目前,全矿干部有92人参加大专以上学历学习。

            

           

突出职工学习习惯养成。随着矿山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必须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我矿鼓励职工向问题学、向生产过程学、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在全矿形成了团队学习风气。一是实施了“百名高级技工人才培养工程”,先后开办两期采掘电钳高级工和采掘爆破高级工培训班,利用双休日学习,邀请省安培中心老师来矿授课。并设立四个实习网点,组织学员进行模拟故障分析、判断、处理,目前已培养高级技工102人。二是注重发挥高级工的“种子选手”作用,在全矿17个重要工种中开展“百师带徒”活动,建立师徒档案,每月进行百分考核,师傅每月享受40元的责任津贴,培养了一大批技工。去年,我矿又实施了专业技术和专业工种带头人制度,专业技术带头人实行任期制,每一管理期限为两年,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评比、淘汰和选拔;专业工种实行季度考核,合格者发放津贴,并作为高级技师的优先推荐条件,今年上半年,通过考核,95%达到优秀标准。三是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大比武活动,在去年集团公司组织的第二届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中,矿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

            

                四、不断拉向愿景,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是未来管理的主旋律。学习型企业创建是一项长期的、不断深化的系统修练过程,也是一个创新实践的过程。为此,我们把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作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推动,激励广大职工弘扬创新精神,保持创造性张力,不断将现状拉向愿景。

            

               

            安全管理创新。安全生产既体现了企业的形象,又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近年来,我矿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机制,赋予安全监察部门依法依规独立行使安全监察权,推行工程质量永久负责制、重点工程安全质量监理制、动态安全联保责任制、全员风险抵押制、安全教育内审制、采掘工作面和运输系统挂牌制,有效地防止了事故的发生。一是围绕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我矿实行安全工作“零事故、零隐患”目标管理,根据系统安全管理的要求,将十大专业实行闭环式管理,各专业每月一次安全评估,采掘单位实行“隐患日排查”、地面单位实行“隐患周排查”,采掘单位班组实行“隐患班排查”,起到了超前防范的作用。至4月30日,我矿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740天,创建矿以来最长安全生产周期。二是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鼓励职工参与创新。去年,全矿共实施创新项目80多项,有42项被集团公司确认并推广。目前所有采掘头面实现动态开放,建成集团公司唯一样板化矿井。 (3)

            

               

            科学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原煤生产的科技含量,是我矿实施“科技兴矿”战略的主攻方向。过去,我矿一直沿用分层开采的方法,产量低、开采成本高。为保证矿井经济效益的稳定,在全公司首家进行综采放顶煤研究,与煤科院北京开采所合作研制了zfsb3000-15/16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并一次获得成功,突破了公认的综放开采厚度不能低于6m、采放比不小于1的理论下限,工作面单产水平提高2.12倍,工效提高了200%,该项目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积极推广应用煤巷锚杆支护新技术,2002年,全矿实现了无架棚支护,既改善了工作面巷道支护状况,又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成本投入。我矿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从去年开始,对技术创新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落实到责任人,设立20万元技术创新奖励基金,每年进行两次考核评比,促进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开展技术攻关和小改小革。仅去年就有55项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成果受到表彰。发挥管理、技术、人才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目前,有4个工程项目部在安徽皖北、新疆天山、山西临汾、贵州安顺等异地创业,拓展了企业生存、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