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

乡村建设治理方案精选(九篇)

乡村建设治理方案

第1篇: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

一、创建范围

本方案争创对象为全区所有乡村,69个行政村。

二、创建标准

“美好乡村”根据创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类效应,将村庄创建目标分为五个等级。

(一)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精品示范村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创建村总数的30%,采用末位淘汰制。创建村超额完成《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本村具有“可学性、可看性、可复制、综合性”等示范引领区域地位,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引领示范项目、模范做法、独到模式等创建工作内容。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二)美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达到《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产业发展初见雏形,乡风文明得到彰显,乡村治理有效可行,乡村建设美度适宜。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三)美好乡村整洁村:创建村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村庄产业有一定发展思路。

(四)美好乡村清洁村:创建村在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村庄干净整洁;二是基本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有序。

(五)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成功的村庄为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效应,将“美好成果”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美好经济”,达到增强广大村民获得感为民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景美,形成村庄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和,可以申请申报创建“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

三、准入条件

申报“美好乡村”创建的行政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村庄已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创建策划、环境提升专项设计。

(二)村级组织廉洁务实,村级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高。

(三)美丽乡村经营工作思路明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潜力大,经营有基础,村庄发展规划科学先进。

四、创建名额

2020年度拟评选27个“美好乡村”,其中经营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村4个,精品村5个,整洁村5个,清洁村10个。

五、奖励标准

参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六、创建步骤

(一)宣传动员(2020年2月—2020年4月)。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鼓励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积极申报。区振兴办根据当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下达指令性申报村庄目录,各镇(街道)向区振兴办报送指令性申报及自愿性申报村相关资料,区振兴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提出申报的村进行初审,初步确定创建对象。

(二)创建推进(2020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确定创建对象,各镇(街道)对照创建目标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三)考核验收(2021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区级相关部门对确定的创建对象开展考核验收,形成考核验收结果,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

(四)资金拨付(按进度)。分阶段拨付创建奖励资金(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20年度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袁敏为领导小组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德市旌委办〔2020〕24号)相关责任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振兴办,负责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

第2篇: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

一、目前开展情况。(一)结合职能,打赢大气攻坚战役。X.餐饮油烟专项治理。X年X月起,由县城管局牵头,在县城建成区开展为期X月的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和露天烧烤专项整治。历时X个月,至X年X月底,县城区X家餐饮服务单位和烧烤店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顺利通过验收。

X.坚持扬尘治理。从X年X月起,根据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要求,我局洒水车坚持对县城区主要街道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冲洗,人休息车不休息,全面提升主次道路保洁水平。

X.露天禁烧督查。我局重点加强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以及周边乡镇等露天焚烧落叶、杂草、垃圾行为的巡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从X年X月起,截至目前,共发现并处理近X起露天焚烧落叶、垃圾的行为。

(二)狠抓落实,加强农村垃圾治理。为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由县城管局牵头指导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X.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X年,指导全县各乡镇制定《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环境卫生三包责任书》;制定村、组垃圾池建设参考标准,并指导乡镇规划选址。县政府投入X万元加大农村垃圾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新建、改建农村生活垃圾池X多个;采购后压式垃圾运输车X辆、转运站配套转运车X辆、箱体可卸式垃圾收集车X辆。目前,全县X个乡镇生活垃圾全部运往乐山垃圾场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X年和X年,县城管局争取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共计X万元,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我县x村、X镇X村等X个行政村的垃圾收集设备设施进行了再完善。X年,按省、市、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计划分两批在我县X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X年,由县城管局牵头,投资约X万元,建成X和研经等X座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并于X年投入运行。

X.扎实开展存量垃圾治理工作。X年X月,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的要求,我局代拟了《X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方案》,会同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查。经查,我县有X立方以上的存量垃圾X处,涉及X个乡镇,主要分布在研城镇、马踏镇、三教乡、高凤乡和宝五乡,总量X万吨。我局先后邀请上海昊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桑德新环卫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四川中都设计院等专业治理公司现场勘察,拟定治理方案。经反复对比,拟采用四川中都设计院提出的“采取用X.X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X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X年X月,我局向县政府上报了《关于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相关事项的请示》,X月份,县政府批复同意“采取用X.X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X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发改局立项,并完成测绘工作,正在进行设计和地勘。目前,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X%;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X%。

(三)常态治理,落实河道专项保洁。主要采用竹杆、鱼网等工具设置拦截网、人工清理等方式,实行全天轮流打捞保洁作业,对茫溪河县城区段河道进行保洁,确保河道整洁。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X.加大洒水降尘力度,尤其在重污染天气,严格按要求实施洒水降尘频次。X.继续加强油烟管控,加大巡查力度,督促商家使用油烟净化器。X.配合做好露天禁烧工作巡查。

第3篇: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

县人居办:

***乡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有关工作督查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按照《**县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有关工作督查检查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

工作开展情况

(一)

乡镇镇区和村庄生活垃圾治理情况

1.集镇所在地垃圾治理情况。一是成立了***乡巾帼连心志愿服务队。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引导群众革除陋习、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及时革除陋习,刹住歪风邪气,建设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2月10日,***乡妇联组织乡巾帼连心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了提升人居环境、革除陋习巾帼志愿者系列活动。二是为加强做好对政府驻地区域环境卫生治理,包括(清理办公楼、活动场地、职工住宿区)和街道环境卫生,***乡成立了环境卫生清理小组,由A区(办公区)专人负责清洁政府驻地,B区(街道一区)负责清洁街道。规定每周五上午统一清扫一次,督促平时保持清洁卫生。

2.村庄生活垃圾治理情况。一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作为推进环境治理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的重要保障,先后制定了《***乡提升人居环境工作行动方案》、《***乡保洁员管理制度》、《农村垃圾收集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日常保洁制度》等制度,起草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乡村卫生管理农户责任书》,促进了我乡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化。二是为扎实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营造美丽和谐***。2月15日,全乡4个村委会支书、主任组织各自管辖的村民小组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各村民小组由组长和副组长带队打扫,打扫范围包括村庄道路、村里公共环境卫生、自家门前屋后。目前沿线村庄路边柴草乱堆、乱涂乱贴情况有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开展清洁乡村行动,以点带线,由线及面,示范推动,逐步覆盖,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使***乡乡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

乡镇镇区污水治理情况

以厕所污水治理为重点,积极探索建设符合各地实际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加快推进截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并不断加快推进截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以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良好运作,确保生活污水得到及时处理。

(三)

乡镇公厕改造提升情况

***乡根据《**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的建设任务,2018年***乡乡镇镇区公厕改造没有任务,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改造提升公厕已完成1座;2019年***乡乡镇镇区公厕下达任务1座还未开始改造。

(四)

乡村建筑风貌引导和管控情况

为贯彻落实党的报告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乡村本土特点和村民需求。县规划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建设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免费提供农房设计通用图,指导乡、街道开展乡村建房设计方案审查和竣工核实验收。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素质低,对提升人居环境工作认识不足,推进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二)辖区内自然村生活污水、垃圾、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环境脏、建设乱等问题存在。

(三)乡村建设规划落实不到位,部分自然村畜禽散养,垃圾乱丢;集镇道路多数已损坏,绿化、美化相对滞后。

(四)工作经费没有落实,要做相关宣传材料、组织培训、临时整治或修复公共设施等都不好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优化村落为导向,因地制宜,编制和完善乡村建设规划。

(二)开展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宜居指数。认真按照《***乡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百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加大厨卫入户、人畜分离、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全面实施环境整治行动,打造宜居、宜业、生态的农村人居环境。

(三)强化宣传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群众是农村垃圾等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体是农民,要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因为他们对环境卫生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成效。

第4篇: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

河北:2007年年底,河北省《关于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农村,要结合完善第二轮土地延包合同工作,抓好土地流转合同档案的建立和移交、农民低保、农民小额贷款、乡村务公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文件材料明确为归档内容,确保农民切身利益,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目前,全省乡镇档案工作规范化率达到100%,行政村建档率达90%,规范化率达60%,20多万户农村家庭建立了家庭档案。承德市和唐山市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干部年度目标考核之中;保定市制定了文明生态村档案室标准,全市已建成规范的文明生态村档案室323个;辛集市建立了覆盖全市所有农村家庭的“百姓档案”,随时将全市所有农户的动态情况记录在册;武强县对所辖238个行政村的2000余名致富能手的基本情况、特长、业绩等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建立了农村“能人档案”;唐山市、秦皇岛市、沧州市等地以乡镇、村档案室为依托,建立健全乡镇、村“档案信息中心”,重点收集整理涉农、利农、益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将民生档案与政务信息、农经信息整合,为农民提供集成化、全方位、一站式的档案信息服务。

黑龙江:2006年,黑龙江省档案局与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要“加强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档案工作,要积极引导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村级服务站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档案。”按照这个要求,黑龙江省档案局以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建档工作为突破口,探索档案工作融入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新途径。目前,全省已有893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并开展了档案工作,占687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13%。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复杂情况,黑龙江省档案部门将建档工作的原则确定为“区分情况、分类指导,实事求是、逐步规范”。同时,黑龙江省各级档案部门在指导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工作中,始终把挖掘档案价值、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档案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和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吉林:近年来,吉林省档案局与涉农部门先后制发了《吉林省农村专业户建档示范户认定标准》(试行)、《吉林省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吉林省农村力资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办法》(试行)等。目前,全省60个县(市、区)、800多个乡(镇)基本实现了档案科学管理,98%以上的行政村建立档案档案室,2400多个农业科技单位全部建立了档案室,其中近百个单位档案管理达到省级先进水平。全省已有700多个专业户建档,其中80%以上是农业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在当地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在全省范围内搭建“一网三站”建设平台,即建立农业农村科技档案信息网、建立农民建档用档服务指导站、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站和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咨询站,为“三农”提供准确、快捷服务。梨树县档案局与县涉农部门联合编印了《涉农文件汇编》,通过各乡镇的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站和农村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站传到农民手中,使农民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受到好评。

浙江:浙江省档案局先后与涉农部门联合印发了《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山林延包档案工作的意见》、《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办法》,在《浙江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单位考核办法》中明确规定村务档案管理要求,《关于加强“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档案工作的意见》也正在制定之中。目前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形成的山林档案归档工作已经完成,全省2900多万新农合参保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已基本建立,全省11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83个农民大户已开展建档和档案规范化管理。全省188个行政村档案室被命名为“浙江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2302个行政村通过了规范化档案室认定,1492个乡镇通过省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全省4693个行政村已安装使用省档案局免费提供的“浙江省行政村档案管理系统”,并在杭州市萧山区开展镇村数字档案室的试点工作。省档案局研发的“民情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在开化县开通运行,在县域政务网平台上民情档案信息的共建共享,实现了对农村乡情、村情、户情的动态管理。全省72个综合档案馆建立了23个门类的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390个,方便农村群众对民生档案的利用。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008年4月,一座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小岗村档案馆竣工,分为村级档案保管场所、村史档案展览场所、信息公开场所、科技培训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和行政办公场所等六个部分,融村级档案、图书、科技信息与文化娱乐为一体,成为小岗村的标志性建筑。目前,村档案馆共保管档案470卷,照片520张,实物26件,资料208册。以档案馆为依托,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服务设施,构建和完善全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村共识。通过建设以开放服务为目的的档案信息检索系统,把小岗村档案馆建设成村务信息公开场所,促进信息公开向基层延伸。利用网络技术向村民已公开现行文件和信息,免费向村民提供档案、文件、政策、市场、农产品信息查询服务。村民对已公开村务信息如有疑问,可按照规定到档案馆查阅档案,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

湖北:省档案局与涉农部门联合开展新型合作医疗档案工作、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档案工作、村民委员会档案工作规范管理指导、特殊群体、养老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工作、长江三峡移民档案工作和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与组织、文化部门联合,依托村级阵地建设和文化建设,搭建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平台。制定了《湖北省村级文件材料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指导、规范村级档案管理。2007年,省委、省政府将“建设和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和档案图书资料等文化活动场所”等内容列入《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并将省档案局列入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主要目标任务职能分工的组成部分,负责组织实施。省档案局每年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列入向省委、省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的重要内容。2008年与扶贫开发部门联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三农”档案工作。到目前为止,全省24184个行政村85%建档,30%达到规范建档要求。全省共建立“三农”档案试点示范608个,行政村1602个,科技示范户1070个,放大了全省“三农”档案工作的示范效应。

新疆:自治区档案局会同自治区民政厅、农业厅联合印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相继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镇档案管理试行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村档案工作试行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集中整治档案管理办法》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村档案管理等级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目前,全区已有137个乡镇档案工作达到自治区二级标准,1505个行政村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村标准,314个行政村档案管理达到示范村标准。结合新疆地区实际,自治区档案局与自治区民宗委联合制定印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档案管理办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活动场所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截止到目前,全区共有4657个县(市)、乡(镇)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和137个宗教活动场所开展了宗教档案工作,收集和整理了各种门类档案近14万卷。全区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已初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宗教活动场所建档规模不断扩大,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5篇: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

(一)推进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化。抓住“十二五”规划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时机,加大卫生基本设备项目投资和施行力度,科学、合理地规划结构,切实抓好村卫生室建设。进一步加大财务投入力度,有方案地安排村卫生室建设资金。每年建设10个村卫生室,争夺用3-5年时间完成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标准化卫生室。依照《湖北省示范村卫生室评审标准》的要求,结合乡村基层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实践状况,合理装备医疗设备、仪器等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保证广大农民都能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城乡医疗卫惹事业平衡发展。

(二)推进乡村卫生工作平台信息化。明确当前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的功能重点,逐渐坚持支持新农合医疗资金即时结算治理、基本药物装备及运用、流行症和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实时申报、村卫生室绩效审核等重点工作的信息平台,完成村卫生室与各级卫生行政部分、医疗卫活力构、新农合经办机构、公共卫活力构和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的互联互通,最后坚持系统安全、标准统一、治理标准、资源共享的卫生信息化平台,完成大家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

(三)推进乡村卫生人才培育多元化。探究增强卫生人才引进力度,认真施行以全科医学常识为重点的基层医疗队伍引进和定向培育、在职乡村大夫轮岗培训等项目,科学编制乡村大夫队伍建设规划,坚持乡村大夫后备人才库,增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才能。启动乡村大夫全员培训方案,将村卫生室人才培育纳入县县政府社会发展人才培育规划,出台优惠政策,每年落实必然的乡村卫生人员培训经费,按期免费开展医疗技能培训,并恰当赐与误工、交通、食宿等津贴费用,为乡村大夫创立“无经济担负”的培育情况,保证乡村大夫参训率和培训质量,提高村医专业技能程度,推进全县乡村卫生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四)推进乡村卫生工作治理一体化。以施行基本药物准则为抓手,推进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系统建设。具体施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治理,理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一切制关系,明确村卫生室及从业者的从属关系,增强乡镇卫生院的治理本能机能,依照“六统一、两自力”的标准具体履行一体化治理工作,完善治理监督机制,标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具体履行乡村卫生绩效考评鼓励机制,以乡村一体化治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群众称心度及指令性任务等内容为主,制订切实可行的乡村大夫绩效审核方案,由卫生行政部分组织,卫生院牵头,严格乡村大夫审核。探究坚持全新的用人机制,结合乡镇卫生院人事准则改革,完善现行体制下符合村级卫活力构的运转形式,坚持以乡村大夫供应服务数目和质量为目标的“优胜劣汰、奖勤惩懒”用人机制,调动村医积极性。切实维护好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完好,逐渐完成“小病轻病不出村、经常见病多发病不出镇(乡)”的乡村卫生改革目的。

(五)推进乡村大夫待遇保证准则化。理顺各类关系,坚持健全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顺应的保证系统。完善以县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筹资赔偿机制,制订和落实乡村大夫从事基本医疗服务的工资标准,逐渐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津贴标准,保证乡村大夫基本待遇。依据全县乡村实践,结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准则的推进,探究坚持掩盖一切乡村大夫的养老保险准则,对符合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前提的乡村大夫发放养老金,以解除村医后顾之忧。履行乡村大夫医疗责任保险,坚持医疗风险社会分管机制,经过村卫生室和保险公司协作开展医疗执业责任保险营业,降低村医执业风险,维护医患两边的正当权益。

第6篇: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

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农村生产和人居环境,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农村环境状况不断改善。但是,农村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普遍未得到有效处理;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长效管理机制还未健全;畜禽、水产养殖污染依然严重;农业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的防治;局部地区重点行业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保宣传和农村环保协管员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县环境保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着力解决影响广大农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是提高经济发展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内容,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生态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省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全县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创建活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实施“生态”的战略,紧扣“应先行、走前头、争上游”实践载体,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原则,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基本任务,加快推进生态创建,促进我县生态良性循环,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宜居型的城市组团。

(二)主要目标

通过持续开展三年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创建活动,至2012年底前,农村环境污染得到较好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得到较好的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恢复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以上,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20%以上,开展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的行政村比例达到80%以上,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重达到4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6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分散养殖户建设有沼气池,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80%以上。全县“四绿”工程达到市要求,60%的乡(镇)街道、30%的村(居、社区)完成市级以上系列生态创建。建成农村三级环境管理机构,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持续加强,公众环境意识得到提高。

三、围绕农村环保工作重点,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

(一)深入开展流域(段)水环境综合整治

要按照县政府关于流域(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政文〔〕80号)的要求,持续深入地推进我县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效遏制我县支流(内河)水质恶化趋势,保障饮用水安全。

1、以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为重点,加强干流沿岸村镇及各乡镇境内所有支流(内河)的综合整治,逐步改善支流(内河)的水质。

2、继续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建设

一是加快实施县、建制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管理。年底,各级政府要加强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排查,拆除水源地保护区内与水源地保护无关的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设置饮用水源地地界标志、宣传告示牌及水源保护区隔离设施,重点要抓好溪源宫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治理和三溪口水库的围网建设、生活污染治理及关闭取缔福清调水源地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码头及与供水无关的项目;建设二级保护区内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农田退耕等工程措施;制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至年底前,成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二是加快乡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各地政府在年6月底前完成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调查与卫生评估、水源地划定及规划编制并上报;至2012年底前,完成乡、村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成立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制订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及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二)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1、制定县畜牧业发展规划。县畜牧渔业局在年底前完成全县畜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规划环评工作,上报县政府批准实施,将全县畜禽养殖总量分解落实到相关乡镇街道,各乡镇街道并依照所下达的养殖总量控制和布局规划,积极引导养殖场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加快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各地政府根据《市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划定方案》和《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在年底前,依法取缔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完成禁养区外超标排污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整治,特别是高速公路两侧、青口片陶江流域及支流两侧、荆溪镇荆溪、桐溪上游、上街溪源宫水源保护区的畜禽养殖场;建立畜禽养殖长效管理机制,对无法达标排放的养殖场依法予以关闭,对未完成治理任务和出现回潮的地方和责任人,予以通报并严肃追究责任。山区、半山区乡镇要根据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合理安排,加强管理,防止畜禽养殖无序盲目的发展,造成环境污染。至2012年底前,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3、严格审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县直各部门在实施全县畜牧业发展规划前,暂停审批新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

4、加强分散畜禽养殖管理。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控制可养区分散养殖规模,分散养猪存栏原则上不得超过3头,且必须配套建设沼气池,通过沼气、堆肥、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生态养殖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5、制定县水产养殖规划,加强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县畜牧渔业局在年底前,完成本辖区的水产养殖产业规划编制,并报本级政府批准实施;通过推广名优新品种和生态养殖模式,扶持和壮大一批生态型养殖企业和加工基地。各乡镇街道政府在年底前全部取缔现有分布在干流的投饵类、施肥类网箱养殖,年底前,要依法取缔和搬迁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库、敏感水域养殖、无证经营、不符合水功能区划的水产养殖。

(三)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全面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

1、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制定规范化管理机制。在底前南通、青口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荆溪污水处理厂应按照小城镇建设的要求,对选址规模进行进一步论证,争取年内动工建设。加快完善青口汽车城污水处理厂、上街大学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完成汽车城内所有企业污水、上街旧城区和南屿片区的污水管网接驳工作,污水处理负荷率达到60%以上。各乡镇街道政府在年底前,完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乡(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和截污工程建设;结合生态县创建活动,分批在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中同步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进行规范化管理,至2012年底前,全县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比例应达到20%。

2、加大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建设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年各乡镇(街道)建成1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年底前,完成80%乡(镇)和80%行政村垃圾整治工作。

3、大力推广使用农村卫生户厕。各地政府要积极实施农村卫生户厕建设整村推进模式,加快卫生户厕改造,至2012年底前,全县农村卫厕普及率达到50%以上。

4、提高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各地政府要加强农村清洁能源使用推广,因地制宜,积极普及电能、沼气、秸秆、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及天然气、清洁油等化石能,减少薪炭使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至2012年底前,全县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40%以上。

(四)控制农村重点行业污染

1、规范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强污染整治。县直各部门要加强农村新建项目的审批管理,规范工业区管理;县经贸局负责制定各乡镇街道制定工业集中区整治方案,并指导推进工业集中区整治工作。至2012年底前,全县乡(镇)、村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80%。

2、加强工业污染重点行业整治,对列入工业污染整治重点的重金属、造纸、制革、制药、纺织印染、化工、食品加工(包括定点屠宰企业)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治理,对超标排放或不能稳定达标企业列入限期治理企业名单,并严肃查处企业偷漏排行为。限期治理仍不能达标排放的,予以关闭。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促进废水的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

3、加强医疗行业的污染治理。年建成青口、上街、南屿、荆溪和鸿尾等五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卫生系统的医疗废物按规范处置。

4、加强制砖行业的污染治理。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粘土砖厂拆除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于年6月30日前拆除全县违规违法的53家机砖厂;于年6月30日前拆除我县交通干道两侧土砖窑。

5、强化矿山污染整治,实施总量控制方案。相关县(市)区政府要尽快关闭未达到最小开采规模的矿山,及时公布年石材开采总量,达到逐年递减10%的目标,并分解落实到每个矿山企业;责令矿山企业配套规范的污水处理设施,落实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措施;禁止在矿产资源规划禁采区内设立矿山开采企业或开采点。

6、加大整顿和规范河砂开采力度。县水利局负责监督落实河砂开采的整治,牵头组织清理取缔在禁采区开采以及无证照开采河砂的违法企业,严厉打击超量开采、盗采偷挖河砂等违法行为,确保防洪、通航河水利工程安全,保障河砂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循环农业基地建设

1、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农业。各地政府要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及有机农业,逐年提高种植面积比例,开展生态创建乡(镇)街道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种植(养殖)面积应达到60%以上。

2、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及施用强度。县农业局、科技局在年底前制定本辖区农业化肥施用控制方案,化肥施用强度应逐年递减5%以上;开展生态创建乡(镇)街道的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应小于250公斤/公顷。

3、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县农业局、科技局在年底前制定本辖区农药施用方案,重点解决农药施用量、农药流失量大的突出问题;开展生态创建乡(镇)街道的农药施用强度应小于3公斤/公顷。

4、加大农膜回收再利用。各地政府要大力推广既能降解又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的降解膜,提高农膜回收再利用,从年开始,农膜使用量及流失量均要逐年递减15%,至2012年底前,全县各乡(镇)、村的农膜回收率达到60%以上。

5、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加强田间露天焚烧管理。县农业局、科技局在年底前制定本辖区秸秆综合利用方案,积极推行秸秆还田、秸秆堆肥、秸秆气化等资源回用技术,严格禁止露天焚烧;从年开始,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10%,至2012年底前,全县各乡(镇)、村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6、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常规监管体系。县农业局在年底前,摸清全县土壤污染现状,建立适合我县实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每年要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实施监测,并向社会公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1、加强乡(镇)、村绿化建设。县林业局牵头制定全县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方案,启动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工程建设;各乡镇及相关部门按照“四绿”工程的要求抓好落实。

2、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县水利局牵头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农村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3、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环保、水利、林业、畜牧渔业局等部门要加强内陆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逐步恢复农村地区水体的生态功能。

4、保护生物多样性,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农业、林业、畜牧渔业、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对外来有害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在农村的引进与推广,保护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

(七)大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全县从年开始,全面启动国家、市级生态县创建工作,2016年前完成部级生态县创建。在年底前,县发展改革局牵头负责完成县生态规划编制工作;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生态县、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村(居、社区)创建,完成生态县、生态乡(镇)街道建设规划编制并公布实施,制定生态创建实施方案,作好创建的各项准备工作和保障措施,积极动员和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创建,落实创建责任制,按期完成创建目标。年创建一个部级生态乡(镇)街道、一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一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3个省级、16个市级生态村。

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

(一)推进农村环保管理体系建设

1、加快构建农村三级环保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年底前,建立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成立县环境保护委员会,组建乡(镇)街道环保所(站),村明确环保专干。

2、提升农村环境保护地位。环保工作重心要适当向农村倾斜,重点加强环境监察的硬件设施、技术手段和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环境预警监控体系,使城市环保与农村环保并重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投入机制

1、提高生态创建奖励资金。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以奖”等鼓励政策,对成功创建各类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村(居、社区)的,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级财政奖励基础上,县级财政安排一定的预算予以奖励。

2、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县、乡(镇)街道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级资金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和项目,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外来有害物种入侵防控。

3、逐步提高农村环境管理工作经费预算。县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县农村三级环境管理、监测标准化建设专项工作经费,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监测和监控能力。

(三)严格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制

1、严格执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政{}1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贯彻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榕政综{}35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农村环保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农村环保工作的负责人对农村环保工作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农村环保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2、农村环境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地方各级政府全面负责行政区域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县财政局对全县农村环保及生态创建资金投入实施编制预算;县发展改革委负责编制全县生态创建建设规划,对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乡(镇)街道生态创建规划编制实施指导;县环保局对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划定、规划、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农村环保三级管理体系建设,环保产业协会建设,生态创建等实施指导;县水利局对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设、水质监测实施指导;县卫生局对全县饮用水卫生合格率的监督监测实施指导;县农业局负责编制全县生态农业建设、农业化肥农药控制、秸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利用、农业土壤污染治理、农村普及清洁能源等实施指导;县畜牧渔业局负责编制全县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水产养殖规划,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指导。县建设局对全县农村污水处理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实施指导;县爱卫办对全县农村爱国卫生和农村改厕实施指导;县经贸局对农村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技术推广应用,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农村工业集中区污染防治实施指导;县国土资源局对全县矿山整治和植被恢复实施指导;县林业局对农村绿化建设实施指导;县科技局对全县农村环保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实施指导。

(四)完善乡(镇)环保工作年度考核制度

建立乡(镇)街道环境管理考核机制。各乡(镇)街道政府应适时提请当地党委组织部门开展辖区内乡(镇)街道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将农村环保三级管理机构建设、重点流域整治、重点行业整治、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畜禽与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治理、生态乡(镇)街道及生态村(居、社区)创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各项内容纳入其中,将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年度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增强环保科技支撑能力

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和开发。各地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将农村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列入重大科技专项,用于农村环保科研和开发的资金应逐年提高2%。

2、加大环保实用技术推广。县科技、环保、农业、建设、畜牧渔业等部门每年应推出一批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政府将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

1、规范环境监测职能分工。环保部门负责农村饮用水源地、农村工业行业环境监测,卫生部门负责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林业部门负责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建设部门负责风景名胜区环境监测,农业部门负责农业土壤环境、水土保护流失区监测,水利部门负责流域、湖库环境监测,渔业部门负责水产养殖水域的环境监测,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2、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发展改革局同经贸、环保、国土资源、农业、畜牧渔业等部门加强农村引进项目的政策把关,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等环境监管,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开展环保执法监管年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3、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县环境监控中心,在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企业有计划按步骤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并与当地环境监控中心联网。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设水质、空气自动站,完成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加强环保监察能力建设,监察机构通过省级标准化达标验收。

(七)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第7篇: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

2*年*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严格落实中央《政法工作条例》和综治领导责任制,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温泉旅游新城的战略部署,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置于全乡社会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把人民群众对平安*的向往作为努力方向。今年以来我乡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抓手,以大排查大整治大化解为切入点,以保障新中国成立*周年大庆社会稳定为要点,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着力建设平安*,现将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切实抓好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

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经济要发展,平安要先行” 的意识,高度重视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始终坚持把综治工作放在党委、政府压倒一切工作的位置上,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1、积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综治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充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禁毒委员会、防范和处理*J问题、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协调等相关小组,进一步落实包村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始终坚持班子成员挂点、工作队员包村的综治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确保综治和平安工作真抓实干,抓好成效。年初与各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量化细化目标责任,逐级分解,使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周密部署开展综治工作。根据上级政法工作会议和平安建设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早动员、早部署,强化贯彻落实,先后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了《2*年平安建设实施方案》、《*乡公共领域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大化解实施方案》、《*乡全面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乡治安重点整治工作方案》及第二届数字*峰会维稳等方案,对平安建设、扫黑除恶、刑释解教、普法宣传、禁毒、矛盾纠纷排查、维稳等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发动。同时,加强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把平安创建活动为民办实事项目,抓好落实。截止目前,各村均成立综治中心,实现有地方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3、强化日常工作的监督指导。坚持落实党委每季度一次、综治办每月一次的社会治安情况分析例会制度,认真听取各综治成员单位的工作汇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及治安情况报告,及时了解情况,分析问题,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到目前为止,乡党委已经召开*次综治例会,每月排查例会2次,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件(截止*月份),并得到了很好的协调解决,此外还针对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指明整改方向,明确整改措施,切实保障综治平安工作扎实有效推进。综治各项重要工作均成立督导组,并将督导情况向主要领导汇报,作为年终评先评优及奖惩的重要依据。

4、实行一票否决、末位警示和情况报告制度。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下发了《*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建议制度》,凡因领导重视不够,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恶性安全生产事故、聚众闹事、越级集体非访等事件,造成严重后果危害社会稳定的,坚决予以一票否决。同时,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末位警示制度,年终对全乡各村、各单位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考评,对工作处于末位的单位和行政村,由乡综治办进行查究通报,予以警示,限期整改,有效强化了各村各单位综治工作的责任意识,确保各项工作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

5、确保综治和平安建设经费投入。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配齐配强了综治办、扫黑办*名专兼职工作人员,投入*多万元经费,聘请了*名安保人员,新配备了四部电动巡逻车,成立*乡联防联动应急指挥部,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投入*万元新购买三部治安巡逻车配备*名专兼职巡防队员对贵安新天地进行全天治安巡逻。今年以来,根据县政法委新时期平安建设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综治协管员、网格员、平安中心户长等,进一步增强了综治力量。

二、注重经常,狠抓防范,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大局

“社会要发展,稳定是关键,防范是重点”,乡党委、政府切实把社会安全防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立足乡情实际,狠抓综治和平安建设经常性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确保社会安定稳定大局。

1、狠抓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我乡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抓好、抓落实。一是强化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调整充实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村、企业单位等都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或安全机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安全生产工作首长责任制;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制。年初,乡政府主要领导与四位分管各口安全生产工作的副乡长以及各村委会主任、乡直单位负责人签订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分管企业、农业、交通、村建、林业、土地等部门领导与全乡各下属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今年全乡与共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份;三是加强义务消防应急队伍建设。乡机关、各村、企业单位选调了年富力强、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干部、群众、职工充实健全应急队伍,目前,全乡组建义务消防队*支,队员*人,并配备了相关的消防器械,随时配合和开展消防安全和救援工作。我乡每月均组织民警对辖区木屋毗邻区、居民区、重点单位、重点企业、加油站、液化气站、娱乐场所等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今年以来,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次,共发现违反消防条例管理类案件*2起,累计罚款*2*元,辖区无发生重特大消防火灾事故,无人员受伤或死亡,确保了辖区消防安全。结合平安建设工作,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促使全乡干部群众、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并落实在行动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2、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提高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为目的,把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作为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的一项基础工程,进一步健全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协调会议、信息情况报送和督促检查三项工作制度。坚持预防在先,抓苗头,抓早抓小,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不夸大、不缩小,如实上报,及时调处化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纠纷事件扩大化。同时,对于重大社会矛盾纠纷案件,乡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部门联动,形成各方参与的大排查大调解工作机制,努力做到防范工作做在纠纷产生前、化解工作做在矛盾激化之前、疏导工作做在群众性事件产生之前,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主体的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的形成,社会治安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明显好转。今年以来乡调委会共排查调处民事矛盾纠纷*件(截止*月份),其中邻里纠纷*件,物业房产纠纷*件,山林、土地资源权属纠纷*件,婚姻家庭纠纷*件,其他纠纷*件,无发生因调处不当而引起的非正常死亡和民转刑案件。   

3、大力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强化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地保障校园治安。制定了《*乡学校周边环境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乡预防校园欺凌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打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产,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取缔和清理整顿学校及周边地区非法小吃店、流动摊贩、无证经营生活用品摊点以及出租房屋等;整顿学校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对学校内部进行安全大检查,督促整改各类不安全隐患,杜绝火灾、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等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学校设立了治安岗,保证在校师生正常工作学习,严禁校外闲杂人员入内。同时,我们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整治工作。今年全乡共排除安全隐患*个,有效地维护了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的稳定。

4、认真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工作。 

我乡2*年至今刑释解教人员*人社区解矫*人,我乡落实“一帮一”帮教措施,上门走访,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生产、生活动向及表现情况并登记入档。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纳入劳动就业工作中,重点解决“三无”人员就业问题,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鼓励他们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继续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做到应保尽保。实现辖区内无重新犯罪,为创建“平安*”做出努力。今年无发生重新犯罪现象。

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加强特殊人群教育、管控、帮扶工作。2*年年底,目前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共*人对社区服刑人员逐一进行了走访帮教,设计了矫正方案,组织了集中教育、公益劳动。平时认真做好了日常监管,教育、考评等工作,都建立健全了各种工作台账和档案,并对其进行了监督管理和个案矫正。到日前为止,绝大多数矫正对象能服从管理、积极改造,未发生重新违法犯罪现象,为*的安定稳定贡献了一份力量。

5、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我乡以贵安新天地社区为试点,努力探索“动态共管、平安共建、警企共赢”的实有人口管理新模式,建立警企协作的“*+N” 联防联控巡防机制,充分调动贵安新天地物业2*余名保安、*余名楼长等群治力量,形成了*名社区民警、*名协勤人员+N名居委会工作人员、N名楼栋长、N名社区志愿者的“*+N”工作模式,以贵安新天地欢乐谷、水世界、贵安国际大剧院等治安及交通复杂部位地段为重点,以“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为标准,在辖区内开展网格化巡逻。同时,充分发挥治安员、信息员、宣传员的作用,开展治安巡逻、入户走访、法律宣传和流动人口、出租屋服务管理等工作。把外来人员全部纳入行政管理和群众自治工作范围之内,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管理站,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规范私房出租管理,在重点抓好外来人员的排查,管好源头,保持经常性联系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外来人员暂住管理体系,加强了对外来人员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防范和控制工作,从而有效地预防不安全因素。今年以来,查处违反出租户、流动人口情况计已处罚数*2*人次。

6、加强防范和处置*J工作。进一步加强隐蔽战线的斗争,强化组织领导,做到反*J工作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深入开展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J”为主题的反*J警示教育活动。通过摆摊板报宣传、入校细致宣讲,大大提高了群众反*J基本知识的认知率,增强了识别和抵制*J的能力。同时认真落实乡村两级防范报告制度,建立了以乡综治办、派出所为主,各部门协作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反*J防控体系,加强对重点人口的监控,绝不让*J组织在我乡有立锥之地。到目前为止,全乡未发现有“法轮功”等*J组织活动。

三、看重教育,强化宣传,切实提升专项整治工作水平

(一)领导重视到位。2*年,我乡始终把综治平安建设和专项整治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把专项整治工作放在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调整充实了*乡综治平安建设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的*乡公共领域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大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各专项整治工作分别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同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综治平安创建工作,特别是对大排查大整治大化解工作和提升“平安三率”工作进行专题部署,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协调工作中的人、财、物方面的各种问题,保障经费、人员、措施三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包村干部每月汇报所包村居的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及排查化解工作情况,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三是乡党委书记、乡长每逢大会必部署强调综治平安建设各项工作,使全体干部职工真正统一了思想认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

(二)责任落实到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2*年*县(乡)镇党政领导综治(平安建设)责任书》的要求,落实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制,有力推动综治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开展。今年初,乡党政主要领导与村居主干、乡直单位负责人签订了综治工作责任状,将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进一步量化分解到村居、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下村居、单位督促、指导综治平安建设及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到位。同时,进一步强化综治一票否决制度,把乡村干部抓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实行半年、年终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宣传发动到位。今年以来,我乡共召开2*场平安建设工作部署和扫黑除恶宣传知识学习工作会议,以平安建设为主线,以扫黑除恶和专项整治为抓手,结合综治、国家安全、禁毒、反*J、消防等宣传月为契机,广泛开展了各项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平安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一是搭建载体宣传。今年以来,我乡深入村(居)持续开展宣传党的精神,搭建“VR”党建平台、开展“共筑平安,服务发展”、“忠诚保平安、利剑除黑恶”、“携手共建平安*,并肩铸造和谐家园”、“大手拉起小手,共建平安*”等大型宣传活动,有效的加深了群众对平安建设的认识,反响良好,营造了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二是组织发动宣传。在村村通广播宣传的基础上,我乡指定一辆平安建设宣传车深入各村(居)进行“双语”广播滚动宣传,把平安建设传达到所有群体。同时,组建一支由党员、大学生、老干部和社会公益人士组成的*人平安志愿者队伍,采购*辆治安巡逻电瓶车定期与派出所干警、乡村干部开展走村入户访谈活动,结合公安干警和村级治安协管员每晚的治安巡逻,有效提高入户率和见警率;三是创新方式宣传。开通了电话平安彩铃和彩印功能,运用微信公众号、*综治微信群、户外大型LED屏等,提升宣传实效。通过在全乡范围内安装监控设备,在每个村委会和老人会安装监控终端;让群众参与治安联防工作,成立了“*乡联防联动应急指挥中心”,招聘村级治安协管员加强日常治安巡逻、平安宣传和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工作,在全乡形成了乡村一体化的群防机制,2*年以来,我乡共制作并悬挂平安建设宣传横幅标语2*2条,罗马旗*面,大型户外喷绘*张,发放宣传品*万多份、宣传单*万多份,张贴宣传海报*多张,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大面积的有力宣传,让平安建设宣传覆盖整个辖区。

四、坚持严打,重拳出击,切实保持社会持续安定稳定

从健全完善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提高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能力入手,坚持“稳、准、狠”的原则,认真实施“面上打击,点上整治,点面结合,相互促进”的战略,采取有力措施,开展重点整治和专项治理活动,解决辖区社会治安突出的问题。

1、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我乡继续保持“严打”整治斗争的高压态势,强化宣传发动,认真开展“入社区、勤巡逻、创满意”等活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我乡采取民警、乡干部分片负责,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发动群众举报等形式,深入摸排各类犯罪团伙,在此基础上,对我乡治安重点部位,流动人口聚居地,组织干警、应急分队、村治安巡逻队进行了多次拉网式行动,精心组织,强化侦查破案,加大打击力度,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活动,增强“严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展清新贵安行动,共出动警力*多人次,访查*余户群众,访查中新登记流动人口*人,出租屋2*户。访查中侦破刑事案件*2件,其中涉传销案件*件,涉网络犯罪案件2件,涉民生案件*件,涉黄赌毒案件*件;查处治安案件*件,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名,发现疑似传销重点户*户,遣返疑是传销人员*人,取缔无证宾馆2*家,送治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人。取得的良好的战果,得到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肯定。

2、开展社区戒毒戒毒专项工作。结合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贯彻上级禁毒会议精神,把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禁毒意识,同时,加强外来吸毒人员的调查、监控和打击力度,防止毒品流入滋生蔓延,在全乡上下那里营造一个“无毒社区”的环境。*月初组织*县东湖法院、*社区戒毒所、*派出所联合进两所高校开展法制宣传、禁毒宣传和防诈骗宣传等法律知识。

3、加大民爆物品整治力度。积极开展烟花爆竹安全检查、消防安全大检查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民用炸药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民用炸药的申请审批制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严格管理、规范使用。同时,加大烟花爆竹营销网点的监督管理,做到有案必查,规范经营,确保安全。年初以来,先后组织派出所干警、乡综治办干部、包村工作队员等精干力量,深入全乡*个村及企业进行摸排登记和宣传动员,均无发现非法持有枪支弹药和民爆物品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加大路面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工作力度。近两年,随着*贵安地区大开发、大发展,工程车辆或旅游车辆大量增加,给我们辖区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一是认真开展机动车摸底排查工作。今年我们充分发挥了安全生产联席会的作用,组织包村干部、包片民警对辖区的货运机动车、客车用车、学生接送车、拖拉机、摩托车共*2*辆进行全面摸排,登记造册,对无牌、报废机动车等责令限期整改或报废;二是认真开展公路检查工作。组织派出所干警定期不定期上路设卡检查,严厉查处超载、超速、不按道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了“压事故、保畅通”为重点的交通安全大检查。今年来共纠正各类交通违章*多起,不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辖区道路交通秩序,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专项治理成效明显。健全完善“三统、一定、五到位”工作机制:即统一排查、统一诊疗、统一接返;定责任,逐个环节落实责任主体;确保排查发现到位、日常监护到位、管理衔接到位、随访监测到位、救治保障到位。各村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责任人具体负责专项治理工作。牵头综治、民政、卫生、公安部门密切配合,经排查全乡共*名精神障碍患者,已全部签订监护协议,其中鉴定三级以上精神障碍患者*名,已按规定落实监护措施。签订审核“以奖代补”人员2*人,发放奖补金*元。

6、重点敏感时段维稳工作。全力做好新中国成立*周年保大庆工作,开展社会公共领域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大化解工作。

第8篇: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

为了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根据全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全面开展创建安全文明镇乡镇镇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营造起一个个社会治安良好的小气候,以此带动全乡社会治安大气候的进一步好转。为此,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开展创建活动,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促进全乡政法工作和"长治久安工程"的落实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全党工作大局来进行。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基层依法治理和行业依法治理,进一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防范措施,提高基层、社区和单位的治安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种案件和事故的发生,为全乡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使全乡各行政村、各单位更加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对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单位和各家各户,确保全乡政治大局安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风气好转,各种事故减少。

三、创建标准

1、机构健全,组织落实。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村委会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行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乡镇有党政领导副职专抓综合治理工作。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健全,并列入"三定"方案,配备必要的力量,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乡镇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按规定发挥职能作用。乡镇内无"失控村"。村党支部、村委会、治保会、调委会等组织健全,人员、工作、报酬落实,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2、网络完善,责任落实。乡镇、村群防群治网络延伸到了村(居)民小组,并入户到人。民间纠纷调处率达100%,成功率达95%以上,做到一般纠纷调处不出村(居)民委员会、重大纠纷调处不出乡镇。乡镇、村(居)民委员会都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构,重点人口列管率达100%,暂住人口登记率达100%,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达100%,改好率达90%以上。

3、依法治理,管理落实。乡镇辖区内的村(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普遍开展了依法治理、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并执行各种自治章程。"四评一帮"形成制度,工作落实,效果明显。"三五"普法措施落实,村(居)民普法率达95%以上。对流动人口、旅店、废旧物品回收点、歌舞厅、录像放映厅、文化市场和集贸市场、重点物资仓库等都制定了严格的治安管理防范制度,并认真执行。

4、社会稳定,"打"、"防"落实。坚持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消除不安定因素和不安全隐患。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报警点,落实警民护路责任,形成防控体系。乡镇无非法游行,无集体越级上访,无群体性纠纷械斗和宗族纠纷械斗;无重特大刑事案件;每年发生刑事案件的数量不超过人日总数的0.5‰,发生治安案件的数量不超过人口总数的3‰,;刑事案件破案率达90%以上,在册逃犯追回率达90%以上;无、吸毒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无突出的治安问题;无治安混乱的单位和场所;无车匪路霸、地痞村霸、街痞市霸;无重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重大责任事故。

5、全面发展,制度落实。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能够在基层全面得到落实;群众普遍树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不断提高,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建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的工作。乡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把创建活动作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工作重点,纳入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同发展经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同落实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结合起来,促进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各村和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要承担起创建工作的主要领导责任,要亲自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要明确一名副职具体抓。

(二)选准突破口,齐抓共建。各村和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创建活动的突破口。创建活动由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统一组织部署;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具体指导、负责检查督促落实;乡派出所、司法所、广播站、中小学校、纪检、组织、民政、财政、建设、卫生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主动参与;各行政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要积极主动承担责任,按照本方案提出的创建标准,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

(三)大力宣传,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各地各单位宣传系统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设立专题,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总结经验,推介典型,把创建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四)认真检查督促,大力表彰先进。乡党委、政府采取经常检查和年度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检查督促,大力表彰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促进创建工作平衡发展。

第9篇:乡村建设治理方案范文

按照因地制宜、规范美观、安全有序的要求,对集镇、中心村、新村建设点和主干道公路沿线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电视网络线路杆线开展集中治理,重点整治集镇、中心村和新农村建设点电力用户直配线、通信下户线、电视网络线的违章交越与搭挂,消除私接乱拉、借杆架线、跨街连接、电杆倾斜、废弃杆线残留等影响乡容乡貌、村容村貌和安全的现象,采取入地、入管、贴墙、捆扎等方式,统一梳理,集中架设,确保管线整齐、美观、安全,使乡村面貌明显改观。

㈠开展全面排查。乡安监站、供电所牵头对强电线路安全隐患及乱拉现象开展排查;各弱电管线权属单位对各自的杆、管线现状进行安全隐患及乱拉现象排查。排查出的问题逐一登记,制定出具体的整改方案。

㈡全面进行整改。集镇、中心村和新村建设点全面集中开展治理,各管线权属单位要按照各自的整改方案,紧扣时间节点,统筹安排,层层落实责任,按照整治技术要求切实把整改落到实处。

㈢制定新的杆线布局标准。

1.“新区”杆线严格按照杆线布局规划和行业标准,因地制宜,采取入地、入管、贴墙、捆扎方式进行铺设。

2.“老区”应尽量做到弱电管线同杆架设。横跨街道、十字__的架空线路尽量做到入地走;街道两侧的管沟与铺设完成的管线必须入地;由于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入地的管线,必须采取套管、入户、隐藏三种方式进行装饰处理(套管即用PVC管将暴露在楼房外墙的线网套起来,规范走向;入户电话线、网线、有线电视等统一用PVC管引向楼梯间,再穿过楼板到达各家各户。

3.对不能按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设置的各类电源线、电话线、网络连接线、电视信号线、监控器连接线、支撑线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其他管线等,按照“入地、入管、贴墙、捆扎”的原则进行全面整治和改造,不具备入地条件的架空线路,管线产权单位应对其进行处理捆扎,规范美观。

4.对临街杂乱无章、破旧残损,有安全隐患确需继续使用的架空线,重新更换并规范设置。需统一对散乱零星的线路进行集中束理、捆扎、贴墙处理。

5.凡未经许可乱拉接电源线、电话线、网络联结线、电视信号线和其他管线的,责令当事人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依法处罚并。

从2015年7月25日至2015年12月31日,分四个阶段推进。

㈠宣传发动(7月25日至8月5日)。召开动员会议,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形式,营造治理“杆线乱拉”舆论氛围。

㈡调查摸底(8月6日至8月15日)。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各管线产权单位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做好摸底登记,并制定整治方案,报“杆线乱拉”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㈢实施整治(8月16日至11月20日)。各有关管线权属单位要对照各自的管线整治方案,按照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整改到位,建设局要进行全面协调、督导,督促各管线权属单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整治任务。

㈣检查验收(11月21日至12月31日)。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评检查验收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建立规范、健全的管护监管机制,使工作走上规范管理的轨道。

㈠强化组织领导。成立__乡治理农村“杆线乱拉”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副书记车勇同志任组长,供电所查云江任副组长。各村和管线权属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杆线整治专项工作的认识,抓好组织协调、督查指导、资金落实等具体情况。要健全和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抓出成效。

㈡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治理杆线乱拉现象,改善乡容乡貌、村容村貌的重要意义,利用宣传车、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群众广泛关注、支持、参与整治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整治施工期间,如有断电、信号弱或无信号等情况下,提前做好公示,取得群众的谅解与配合。

㈢落实经费保障。乡政府、各管线权属单位是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资金投入的主体,围绕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认真测算资金需求,合理安排专项整治资金,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