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三年工作总结范文

乡镇三年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乡镇三年工作总结

第1篇:乡镇三年工作总结范文

(一)狠抓行政机关效能建设、“三级联创”工作继续深化。一是认真抓好了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加强了全镇镇、村干部学习教育,全力改进干部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了机关效能;二是加强继续深化镇村两级“三级联创”工作。继续规范各种文书档案、办公室规范化建设、金龙后进村办公室也得到了维修和规范,金通村办公室已规划选址新建。三是新农村档案工作正有序开展。

(二)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分别签订了责任书,实行了政务、村务公开、收费公开等制度,领导干部收受礼品自报制度,以及领导班子成员民主决策制度等,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党委、政府形象。

(三)狠抓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培训,树立新时期公仆形象。

一是通过签到制、例会制、请销假制和机关干部管理制度等加强对干部的管理;二是利用镇中心学习和每周例会加强了对机关全体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三是加强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切实改变和克服了过去工作不落实、不到岗、工作娱乐不分开等不良风气及习惯,干部作风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四是积极培育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壮大党的队伍,上半年共培育积极分子20名,发展党员9名,转正党员6名。

(四)新农村建设成效喜人。年初,镇党委、政府就确立了重点抓好金通村“三村建设”示范点,以此来统领全镇农村工作。镇党委、政府确立了镇领导定点联系示范村,我镇已完成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各项建设任务正如火如荼进行,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

二、整体推进各项工作,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一是金申公路硬化工程6.3公里即将完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镇成立了两个工作组,分别负责全过程工程质量的监督和工程进度中问题的解决及两个村的硬化工程筹集款的收取,到目前为止,已硬化4.6公里,下剩部分待中铁二十三局恢复基础路面后随即硬化完工。二是镇政府综合楼建设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下半年全面竣工,投入使用。三是切实做好了镇文化活动中心、镇派出所、司法所办公楼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为早日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四是金鱼村村道硬化工程,村党支部、村委会正在筹集资金准备启动;金连村墩子桥引桥工程已立项批准,正在完善各种手续,准备开工建设。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效推进。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以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加强对村、居民的爱环境、讲卫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抓好场镇配套设施工程建设,重点解决了场镇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池、公厕、街道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和卫生死角的清除等问题,村、居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实现场镇“八好”和农村“四好”标准夯实了基础

(三)科教兴镇战略稳步实施。一是坚持不懈地增加教育投入,全镇中小学校园危房改造已全面完成,镇中心学校新修建了实验楼,教学条件极大改善,教学质量较大提高,营造了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严格控制失学率,全镇无一适龄儿童失学,上学率**100%。二是大力整治了校园周边环境,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切实关爱留守学生,为留守学生办了实事。三是落实了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挂包一项重点项目,联系一家民营企业,抓好一个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开展科普活动,积极争创全县科技先进镇。

(四)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一是认真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省、市、县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充分结合全镇实际,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计生队伍管理力度和计生工作力度,开创计生工作新局面。二是进一步加大计生队伍的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计生队伍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加大了对计划外违规生育对象的执法力度,对计划外违规生育对象依法处罚8户,计划生育率**9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避孕节育落实率**90%以上。四是重点抓好妇检到位和“三大活动”的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和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对象的确认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金兑现率**到100%。极大地改变了全镇计生工作环境,推动了全镇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广播、文化事业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是我镇农民了解信息,掌握致富之路的重要途径。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94%,“村村通工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面取缔了“小锅盖”,目前全镇无一非法安装“小锅盖”用户。加强广播电视数据“三网和一”的综合传输网络建设,新增光纤户32户。文化站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弘扬主旋律,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六)全面开展民政优抚工作。政府组织专门人员对全镇五保对象及低保户进行了调查摸底,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逐户核准享受对象,全面掌握应享受对象的供养现状,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了重新登记造册,保障了弱势群体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七)卫生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加大对镇卫生院的投入,改善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对村卫生站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解决了村民就医难问题。二是加大无偿献血活动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对无偿献血的正确认识,上半年献血6800毫升,超额完成任务2000毫升。

(八)全力抓好村社财务清理、审计工作。年初,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村社财务的清理、审计工作,成立了两个工作组,分别负责相关村的该项工作,目前各村(社区)自查自纠工作已基本结束,镇审计组正在按照财务制度、财经纪律有序地进入审计程序。

三、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各项惠农措施得到落实,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

2009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放在首位,在年初的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把“三农”工作作为我镇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动员广大干部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为广大农民朋友找增收项目,拓宽农民收入来源,扎实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

(一)各项惠农措施得到落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一是认真宣传和作好了家电下乡工作,目前已售出冰箱、彩电、手机共计136台,补助资金28414.62元。二是严格按照上级规定,严格纪律,严禁抵扣,组织落实好各项补贴资金发放到户、发放到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切实让农民增收致富。

(二)农民增收项目快速发展,科技致富带头人大量出现。一是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无公害蔬菜,在金通、金丰两个村成片种植蔬菜1037亩,涌现了米才明为首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二是强抓了金丰、金牛两村的南瓜、西瓜、辣椒生产,培育了金丰村潘广军、陈洋各200亩南瓜、西瓜的种植大户。三是培育了养殖业大户。金坪村覃桂林养殖肉兔2000多只;金龙村6社杨正大养殖蛋鸡1.1万只;金通村4社孙在平养殖生猪200余头,8社米正彪养殖生猪110多头,能繁母猪30头;金坪村汤永凤养鸭2000只;社区陈明富承包河道养鱼养殖水面**80余亩。通过大户以点示范的带动,有效地推动了全镇养殖业的发展。四是加大劳务开发力度。2009上半年全镇劳务输出3000人,实现劳务收入2500万元。

四、强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健康快速运行。

(一)、维稳工作得到切实排查化解。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牢牢树立“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加强了工作的领导,加大了排查调处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开展书记“110”信息平台手机,镇、村建立健全了社会矛盾排查调处稳控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亲自负责,每逢当场天为大接访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社会稳定。基层政法基础网络得到巩固,进一步规范了镇综治办和接待工作,上半年调处36件,其中:历年12件,当年24件,有效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明显减少了越级上访的对象。有力做到了各类矛盾纠纷基本上消化在基层,无越级上访,无民转刑案件,畅通群众诉求,注重民怨化解,创建平安**。

(二)安全工作得到及时排查整治。一是“平安乡镇”创建活动成绩突出。为构建和谐社会,我镇积极开展“平安乡镇”、“平安学校”、“平安村(单位)”、“平安户”等创建活动,加大了对场镇附近、重点部位、学校周边等的整治力度,全镇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保持良好态势。二是狠抓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严格执行返城客车签单发车制度,严禁“三超”、“三违”,严厉打击两轮、三轮摩托车非法载客营运等行为;加强水上安全管理,严格签单发航制度,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实行“双百”行动,促进全镇

第2篇:乡镇三年工作总结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token”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2020年政府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成就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发展工作。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镇经济社会较为平稳,预计完成财政收入2280万。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00万元,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807.4万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00万元。

(二)“六大会战”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溪口镇“六大会战”领导组,下设6个专项工作组。领导组实行“一月一调度”,各专项工作组实行“半月一调度”。制定并印发了《溪口镇全面掀起经济社会发展“六大会战”热潮行动方案》,建立六大会战工作微信群,制定责任清单,实行挂图作战。

(三)疫情防控工作。强化人员摸排,对全镇所有湖北就境外返回人员逐一过筛,确保不出问题。强化防控宣传,共启用大喇叭16个、设置固定音箱31个,发放各类通告17100余张、宣传折页1000份。按照“防疫不停、生产不误”的总要求切实推进复工复产。

(四)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攻坚”专项行动、“354+N”问题整改及“两头对照”排查工作。聚焦消费扶贫,帮助我镇贫困户销售茶叶等农特产品100余万元。严格落实各类到村、到户项目,产业扶贫共计申报479户1044180元。

(五)农业农村工作。持续推进“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共完成394户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稳步做好各项整治工作。同时以皖南川藏线为抓手,对溪口沿路绿化美化,营造美丽人居环境。大力加强文明创建工作,规范集镇管理。

(六)项目建设工作。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总投资2.7227亿元溪口镇华阳河上半段(吕辉村至溪口大桥)清淤疏浚河道整治项目于10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1.59亿元十八湾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景区大门、茶园游步道、景观桥装饰等工程有序进行。投资1.597亿的年产15万立方米复合集装箱地板项目,顺利通过区并联审会议。投资5500万元的鸿乔斯(杨家坪)高端民宿已签订意向协议书。

(七)文化旅游工作。加大文旅项目招商储备,完成云水谣农家乐、起盛农庄项目供地,天恩农庄建设项目通过预审,朝天洞新建改造和景区道路主体工程竣工。塔泉云雾、贵妃鸡、富源家庭农场申报为区级旅游商品和旅游企业,塔泉云雾合作社获评“安徽省老字号”。天竺村被纳入省特色旅游村庄创建计划。

(八)社会事务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积极做好我镇公益性公墓选址和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多措并举开展电信诈骗宣传工作,全面推进村组技防暨视频监控建设工作,吕辉村新安装视频监控60个,现已正常运行投入使用。

(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77万元完成了吕辉村佳八坑路等3条1.7 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改建任务,完成了东溪村、四和村10条3.577公里贫困村路面硬化工程,加强加强乡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争取并实施了古狮路5.6公里、古吕路2.8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项目,投资28万元,增强了两条公路安全防护能力。加大水毁修复工程调度,重点水毁修复工程东溪四和农饮及长涝护岸修复工程、古双路水毁修复工程按期完工。实施了吕辉河狮峰河应急度汛工程,有序推进华阳河及东溪河清淤整治相关工作,努力改善河道水环境、提升水质量,为村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二、“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效、举措及存在问题

1、成效举措

(一)镇域经济较快发展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3556元上升到2019的17542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9.8%;镇财政收入由2016年的1977.29万元上升到2019年2330万元,年均增长15.5%。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507.6万元,2016至2020年8月,累计完成9.1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122%;千方百计壮大村集体经济,2018年到2019年,东溪村、四和村、吕辉村村集体经济增长10%以上。镇村经济运行状况得到改善。

(二)生态旅游业初显成效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共建设A级旅游厕所11座、观景平台4处、完成吕辉村、东溪村、四和村文化广场及天竺盘岭、华阳旅游停车场建设;天竺罗家坪至吕辉庄屋台游步道建设、朝天洞道路重修工程;农家乐、民宿从无到有,发展到30余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8家,游客接待能力与质量得到提升。

二是举办大型活动,提升影响力。2016成功举办“万人游溪口”系列活动,2017年成功举办“宣城文旅”杯全国越野车王T2河道争霸赛,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宣州·溪口茶文化节活动,带动消费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溪口旅游知名度。

三是整合优势资源,创建旅游品牌。“十三五”期间,溪口镇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避暑度假目的地;金龙村被评为省级、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徽姑娘联盟农家乐9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建,除宣笔制作技艺为部级非遗外,塔泉云雾制茶技艺、溪口镇堆木画成功创建为省级非遗,2019年,孙晓琴、徐基峰、周自河被评为省级非遗传承人。2017年,孙晓琴被评为“宣州工匠”,2018年徐基峰被评为“宣州工匠”,2019年被评为“宣城工匠”。

四是加大招商力度,推进项目建设。拍摄了溪口旅游宣传片、制作宣传册,结合“皖南川藏线”加大对溪口资源的宣传。“十三五”期间,完成朝天洞重修项目,社会投资1亿元;建设金龙游客服务中心;完成雪峰山景区(朝天洞)通行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车辆通行道路、台阶式观光游步道、观景平台;2019年签约天竺文旅度假项目;2020年签约十八湾景区项目,总投资1.59亿元,已正式开工建设。金朋农家乐、云水谣农庄、起盛农家乐将于年内开工建设。

(三)生态农业稳步发展

目前全镇共有农业生产合作社16个,注册资金总计近600万元,合作社在组织生产、市场开拓和创牌上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一是粮食生产。全面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落实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2019年溪口镇粮食播种面积9219亩,粮食产量2697.86吨,均稳定在前五年的平均水平之上。

二是茶叶生产。现有茶园面积22466亩,五年累计新发展茶园2261亩。2019年,干茶年产量194吨,实现产值8600万元。宣城华阳山茶业有限公司获得SC生产许可证、塔泉茶叶专业合作社“塔泉云雾”被认定为安徽老字号。

三是其他特色种养。特色养殖业如贵妃鸡、娃娃鱼、中华鲟等渐成规模。宣城市富源家庭农场山林面积三百余亩,贵妃鸡年养殖量1万羽,贵妃鸡蛋10万枚,年营业额180万元。2019年,贵妃鸡、鸡蛋被评为区级旅游商品,华阳富源家庭农场被评为区级旅游商品生产企业。

(四)生态林业成果显著

自“十三五”规划开局以来,我镇全面推行林长制,积极实施各项林业发展规划和林业重点项目。

一是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十三五”期间,完成封山育林24000亩,竹林抚育省级示范片482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91.7%。造林12块,其中,一般造林266亩,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48亩,成活率、保存率均达90%,超额完成规划任务。天竺村、金龙村成功申报为省级森林村庄。

二是林业产业。小型木材加工企业7家,主要加工木材半成品。大型木材加工企业1家,主要加工木竹成品,部分产品销售国外。2019年,全镇木材加工总量达7362立方米。毛竹加工企业4家,全年加工毛竹30万根。

三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完成古树名木复壮2棵;开展皖南川藏线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行动,“十三五”期间共查处盗挖野生植物案件5起,非法捕获野生盗挖案件3起。

(五)工业发展取得进步

辖区内规上工业企业3家,分别为安徽博亚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宣城博亚竹木箱板有限公司、宣城市兴鸿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其亚公司近年发展迅速,2016年在柬埔寨设立全资子公司,是宣州区唯一一家在境外设立子公司的工业企业。“十三五”期间,博亚公司产值达亿元,2018年和2019年完成年产3万立方米集装箱底板生产线设备更新技改项目和年增产1万立方米集装箱底板生产线改造升级技改项目,总投资达1200万元,并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外贸企业。宣城市兴鸿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生物质燃料,解决了秸秆再利用的问题。

溪口镇规下工业企业共计20余家,主要包括竹业加工厂、茶叶加工厂、宣笔厂、服装加工厂等,解决了当地3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产业经济发展。

(六)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我镇共建成省级中心村3个:吕辉村河西中心村、天竺村盘岭中心村、金龙村谭村中心村;市级中心村1个:四和村董家大屋;区级中心村3个:东溪村下塔、红星村吴村、华阳社区白果树;区级整治村21个。除库区(新汤村)外,我镇中心村覆盖率100%,圆满完成三年时间中心村全覆盖的任务,总投资达1618万元。

2019年,我镇吕辉村河西中心村被评为宣城市十大美丽乡村;2020年,天竺村被评为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金龙村被评为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一是水利建设。“十三五”期间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全面推行河长制,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实现岸绿水清。2016至2017年实施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投资328万元实施河沟清淤工程10条、扩挖塘坝19口。2016至2018年三年投资186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塔泉河、吕辉河、东溪河生态综合治理,修复护岸9.8公里。五年来累计投资1564万元修复华阳河、东溪河、小华阳河、金龙河水毁护岸及堤防工程124处。

加快安全饮水巩固提升步伐,完善农村供水管网。2016年、2017投资480万元实施贫困村四和村、东溪村安全饮水工程,2018至2020年投资340万元实施金龙、吕辉、天竺等村部分村组单村工程及溪口水厂改造管网延伸工程,累计解决0.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二是交通建设。“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行路长制,落实道路管护责任主体。共改造升级道路100.84公里:投资1230万元实施杨华线溪口段6公里升级改造工程;投资1350万元实施S207长12.78公里灾毁重建;投资420万元实施旅游道路华白路2.4公里改造工程。投资1320万元实施乡级公路塔泉路14.14公里、新溪路3.17公里改造升级工程;投资95万元实施农村公路梅京路等7条44.09公里加宽改造工程;投资950万元实施大麦坑路等17条22.56公里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八)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严格落实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社保兜底扶贫、金融扶贫、危房改造等各项帮扶措施。通过政策帮扶和贫困户自身努力,我镇6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达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全部脱贫。因地制宜开展到村项目建设,几年来共计建设项目34个,总投资3429.06万元。溪口镇两个贫困村(四和村、东溪村)于2017年顺利通过省第三方监测评估完成出列。

二是积极落实社会保障。落实各项优生优育政策,人口计生工作优质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大病医疗救助等制度,加大对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救助;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续保工作,实际参续保人员8208人,参保率108.9%;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组织团队参加宣州区首届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组织群众到辖区企业参观,帮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三是深入开展社会治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平安溪口建设,以红星村、吕辉村为试点,安装视频监控点达100多个;始终坚持做好各行各业安全生产监督与隐患排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网络;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工作: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秩序,对“牛皮癣”、乱堆放、乱搭建、乱批挂进行整治,修补破损路面,增划停车位等标识标线,打造干净整洁的集镇环境。

四是大力发展文教卫事业。辖区内文化体育场所免费开放,组织开展广场舞比赛、送戏进万村、送电影下乡、全民阅读等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加大培育乡风文明,着力加强 “一约四会”建设,深入推进“三治”融合,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高度重视中小学教育工作,溪口中心小学综合楼工程顺利竣工验收,对中小学周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新建溪口卫生院,门诊楼已完工。与宣城市人民医院共造医联体,每周有专家指导、坐诊;溪口35千伏输变电项目,总投资2423万元,目前变电站站内设备已安装到位,预计10月底投入运营;溪口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214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预计于12月竣工,该项目将推进宣城水源地保护工程,优化溪口环境建设。

2、存在问题

一是受全球疫情冲击、经济衰退影响,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二是基层基础设施仍有薄弱,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旅游发展起步较晚,项目落地困难重重;

三是少数干部创新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足。

三、2021年工作计划

综合考虑,建议202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财政收入指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1、突出产业发展,增强镇域经济新动力

着力提高财政收入。坚持固本强基,努力培植财源,推进综合治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认真做好2021年预算编制工作,优化支出结构,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紧抓“十四五”规划编制契机,建立重点项目五年储备库、三年滚动库、年度实施库。加快白云洞景区资产处置与盘活工作。强力推进“十八湾景区”建设和华阳河上半段清淤疏浚河道整治工程。做好鸿乔斯(杨家坪)高端民宿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项目早日落地。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继续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争创省、市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申报溪口高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三品一标”,加大溪口特色农产品宣传力度,打造成功1-2个农产品溪口地域品牌。注重电子商务与特色农业嫁接,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等工作。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2、突出城乡建设,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宣传力度,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营造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持续抓好“三线四边”、农村清洁工程,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督促项目单位继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进度,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着力打好“文化牌”,培育文明乡风,因村制宜、因势利导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利用好乡贤文化、红色文化等优良传统,提升美丽乡村的品质内涵。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做好2020年度水利兴修扫尾,制定2021年水利兴修实施方案。加强乡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乡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计划。继续推行“路长制”,深入推进 “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农村道路管养,提高农村道路管养水平。谋化“十四五”农村公路规划,开展农村公路网规划路线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更新,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市、区“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

3、突出改善民生,激发社会事业新活力

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围绕贫困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持续开展脱贫各项专项行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成果。继续加大帮扶力度,严格落实扶贫政策,实现贫困户高质量稳定脱贫。加大帮扶指导,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强化双基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

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优先保障基本民生支出。继续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做好“一卡通”惠民补贴发放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残疾人、特困供养人员等生活保障政策。规范城乡低保与农村特困供养人员评定和资金发放工作。进一步提升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实现残疾人工作站建设全覆盖。持续做好校车管理和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校园安全。做优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升卫生计生满意度。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组织开展篮球赛、广场舞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力做好村镇精神文明建设测评。坚持推动移风易俗,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切实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集镇公墓建设,加强殡葬改革宣传,规范殡葬行为。

4、突出问题导向,创新社会治理新路子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用群众工作方法统揽信访工作全局,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化解一批矛盾和积案。深化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机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办理代表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落实各类工程建后管护,创新工程管护新方式。继续突出抓好重点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并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和校园周边整治列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

第3篇:乡镇三年工作总结范文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州、县各级会议和文件精神,严格按照镇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全面统筹做好党政办公室、团委工作,协助完成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和谐、美丽、富饶、文明、幸福新XX而不断努力。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三年来没有因工作紧张繁忙而放松学习,反而充分利用好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挤出时间和精力学习,实现自我充实和提升。一是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抽出时间深入系统地学习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系列讲话、法律法规及各类书籍,坚持每月读书并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和读书笔记,深入理解其中精髓,使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虚心学习他人经验和长处。利用机会积极、虚心的向身边领导、同事学习,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工作经验,学习他们的长处。通过发现别人的优点对照自己的缺点进行吸收借鉴,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三是静心思考,勤于调研。在工作中,我能够保持积极思考的心态,对于任何事情,特别是工作的事情,不只凭一股热情,凡事“三思而行”、慎重而行,对于工作经验及时总结,通过不断的思考和积累,逐步形成求真务实和灵活高效的工作作风。

(二)全面协调党政办公室工作,当好领导参谋助手。三年来,我认真学习,切实履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统筹协调做好党政办公室工作,保证办公室正常、有序、高效运转。一是做好文件的上传下达。严格按程序办事,用好公文交换系统,对所有收发公文做到专门登记,凡上级来文,均能及时呈送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并严格按照领导批示及文件要求呈送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确保工作及时落实落地。2018年以来,办公室共处理上级来文计5600余份,接收QQ、微信等网络信息通知9200余条,接收和下达电话通知15000余次。二是做好文稿起草、整理与归档工作。不断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升写作能力,工作总结、实施方案、调研报告、公开信息等文稿起草基本做到文字朴实准确,力求精益求精,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收集及整理归档做到分类明确、整齐美观,便于查找。三年来共起草各类文稿300余件,起草公开信息125条。三是做好各项会务及后勤保障工作。严格按照会议的标准和要求,各项会议安排做到了严谨有效,周密细致。按照党委政府意见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出差严格报备派车制度,对车辆油费、修理费等落实专人公务卡进行消费,避免出现腐败现象。按照热情有礼、大方得体的原则,扎实做好日常接待工作,凡到办公室来的外来人员,首先问明所要办理事务,属办公室办理的及时办理,不属办公室办理的指明去向。同时落实专人对会议室、走廊、厕所等公共区域进行打扫,执行镇干部轮班大扫除,做好机关卫生,确保办公环境整洁,树立良好的政府办公形象。

(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群团服务工作。三年来,担任过团委书记和妇联主席职务,积极组织开展“3·8”“5·4”“12·9”等活动,增进干部感情,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扎实开展“一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坚持每年为下属各团支部书记上团课一次,积极组织团员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时配齐配优各基层团支部书记,健全团委工作机构。结合“脱贫路上团旗红、团队携手创四好”契机,积极组织青年、妇女及社会力量参与宣传、走访、帮扶活动,开展扶贫助孤、水电移民、禁毒防艾等宣传活动,协助第一书记、脱贫专干完善相关资料归档,较好发挥带头作用,充分展现新时代新青年的风采。三年来共计组织志愿者5600余名,开展“三月三”布依文化旅游节、枇杷节、桃花诗会等志愿服务20余次,水电移民、疫情防控、禁毒防艾、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20000余人次。按照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乡贤队伍、妇女队伍、人民调解室、红白理事会、环境整治队等作用,完善民主监督,开展村民自治实践。利用道德讲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公婆、文明家庭创建及卫生家庭评选活动,重点开展婚丧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高额彩礼整治,春风化雨促和谐。

二、存在的问题。

第4篇:乡镇三年工作总结范文

一、政治思想方面

一是努力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精神,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并深刻领悟,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牢记宗旨不动摇,贯彻“四个意识”不动摇。要忠于党,立场坚定,讲政治。在思想上、行动上、组织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积极为人民群众干好事、干实事;忠于事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用心做事,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三年来,参加党校学习2次,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100次以上,撰写学习心得和调研报告10篇以上。

二是廉洁自律,用纪律约束自己。认真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共产党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常怀敬畏之心,以鲁炜和我省“陈、杨、周”案件警醒自己,以自己存在问题和错误时刻提醒自己。遵纪守法,吸取教训,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利,依法用权,秉公用权,阳光用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严格党规党纪,不触底线,不踩红线,不碰到压线,对人对事公私分明。注重品德修养锻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好身边的人和事,规范自己的言行,守公德,树立良好的民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荡涤歪风邪气。守私德,不搞封建迷信,不徇私利和情,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人、家人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三是勇于担当,用事业激励自己。勇于担当,敢于担当,认真履职,积极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一直以来,本人坚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大力弘扬务实、踏实的工作精神,坚持民有所事,必有所应,民有所求,必有所为,尽心尽力干好每一件事,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人民群众满意一件。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精心谋划工作方案,身下身子,到工作第一线去调研,协调指挥,不怕苦和累,不怕怨言,现场指挥,知难而上。二是亲自到第一线检查督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折不扣完成组织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任务。三是积极向党委政府献言献策,谋全局、谋工作,只要是为了工作不怕得罪人,本着一心为公、一心为党的常态,全身心投入到党的事业中去。

二、工作方面

一是分管工作方面。道路建设三年来修铺“双基”道路101.317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1.389公里,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7公里,全面完成,获得县农村“四好出路”示范乡镇。电力设施和电力保护工作,连续三年全县先进单位,未出现一例重大电力安全事故。

二是扶贫工作。作为凌巷村扶贫工作队长,坚持吃住在第一线,工作在第一线,同工作队员一起走访、调研、帮助制定扶贫措施,研究脱贫攻坚方案,想办法提高贫困户收入。三年来,全村146户贫困户,已脱贫145户。扶贫工作加厚了同群众的感情,丰富农村工作经验。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1月27开始,我就积极投入到防疫第一线,携带妻子(因病,个人无法生活)参加防疫工作,与村干部一起宣传、走访、调研、排查、值班等工作,我们在广大干群大力支持下,全面打赢了防疫攻坚战,全村无一人确诊。

四是包村包片工作。凌巷村原是一个落后村,基础薄弱,干部战斗力不强,各项工作落后。三年来,一举摘下落后帽子,新的办公场所宽敞明亮,还清历年外债,干部团结,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在全乡跻身前列。

第5篇:乡镇三年工作总结范文

一、第三产业基本情况

截止20__年12月底,全镇共有三产企业18941家,从业人数有64973人。1—12月份,全镇三产企业实现总产出490988万元,实现增加值181824万元,实现利税64486万元,分别占年计划的103.2、103.1、103.5;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9、27.8、27.3;累计完成投资工作量106856万元,占计划106.8,比去年同期增长59.9。

二、20__年三产工作主要情况

今年以来,围绕全年工作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全镇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着重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第三产业发展组织协调职能。为了适应我镇第三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为全镇三产企业做好组织、协调、服务工作,今年初我局把三产职能从财务统计科脱离出来,专门成立了第三产业科,负责研究制定全镇街镇第三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三产项目组织实施和考核评比工作;负责街镇第三产业重点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引导投资方向;定期分析街镇三产经济运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制定扶持、引导街镇第三产业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2、建立第三产业规模企业数据库。

为对我镇三产规模以上企业实施重点监测,定期分析经济运行情况,从3月份开始我局着手对我镇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三产企业进行调查汇总,截止20__年7月,我镇共有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三产企业122家。我局将从20__年起对这些重点企业实行月报制度,按月分析运行情况,从而了解整体三产经济发展情况。

3、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步伐。

今年,全镇第三产业项目41个,总投资59.1亿元,其中: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约39个,总投资59亿元,至12月已完成投资16.46亿元。

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的华欧国际友好城、投资4.5亿元的金宁广场以及马集振兴商业街、雨花石商贸城等项目已在建设之中,沪江商贸城、江苏宝润家俱建材商城、南京市银牛会务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业已完工并开始营业,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开工和建成将对我镇明年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4、加大对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构建我镇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以来,我镇利用网上招商、专场、外出招商等形式,加大对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休闲旅游等已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新热点。在中国南京重大项目洽谈会上,投资16亿元,占地400亩,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南京新民经济开发有限公司,集生产、展示、物流、加工和商务、休闲相结合的综合性都市基地,目前一期工程的四幢厂房已经封顶;在本届金洽会期间,生态旅游项目成为__引资的亮点:正大集团投资2990万美圆的金银岛旅游开发项目,港商投资1200万美圆的平山翠茗湖开发、三友湖农家乐开发、玉带荣盛生态园建设等近20个项目刮起了一股“生态旋风”。商贸物流业也成为__引资的热点,浙商投资7.5亿元的化工产业交易市场将依托部级石化基地---南京化工园,建设江北规模最大的化工商贸城;天津安达集团投资5000万元的物流仓储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圆的通江物流项目等将为__江北商贸物流基地建设“添砖加瓦”。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成为我镇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同时对改进我镇三产产业结构和提高整体竞争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镇第三产业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

1、企业经济规模不大,虽然我镇的经济发展势头在加快,但与发达地镇相比,企业总量上仍存在差距,经济占经济的比例偏底,客观上影响了我镇的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在规模和质量上同发达地镇相比也存在着差距。

2、发展观念滞后。一是认识不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二轻三、忽视三产对工业及整个经济推动作用的观念比较普遍,没有充分认识到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引导作用不明显,我们一些街(镇)部门没有把第三产业工作摆在应有的地位,对三产工作的领导、机构网络建设重视不够,在政策扶持、规划指导上的措施不多,在增加投入、资金引导上作用不明显。三是思路不宽,没有把三产的发展与推动一、二产业相结合,没有把第三产业发展与扩大再就业、农民增收相结合。

3、项目投资单一。今年我镇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39个项目中,有20个项目是房地产业,投资总额50.6亿元,占到全部投资总额的85,而最具发展潜力的现代物流、旅游业的投资比重较轻,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的管理不断规范,人们购房消费观的理性化,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将结束,随之而来,对房地产的投资必将萎缩,明年我镇的项目投资将受到影响。

四、20__年的工作思路

20__年是我镇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十一五”第三产业发展目标,以“加快发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工业和城市化为基础,以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重点,构筑第三产业新格局。

1、针对我镇第三产业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选择一些专题内容,搞好调研工作。全面了解全镇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邀请各个行业中的重点企业代表座谈,掌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我局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同时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我镇服务业实施意见》(草案)提交镇委、镇政府,促进我镇第三产业健康发展。

2、充分挖掘我镇人文资源并根据我镇的产业优 势和特色资源加快发展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渡假和工业旅游,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城市旅游功能配套服务,提高宾馆餐饮业档次,全面提升旅游接待条件,提升旅游业的服务水平。

第6篇:乡镇三年工作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绿色发展、跨越崛起主题,以提高执行力、增强公信力为重点,以促进发展、人民满意为目标,大力加强基层站所作风和制度建设,认真解决基层站所作风和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基层环境。

二、考评对象

考评对象为设在乡镇的基层站所(含院、办等)主要负责人(以下统称站所长)。考评对象确定后,本年度内原则上不得更换,确需调整的,县主管部门须书面报经县“三评”活动领导小组同意。(各乡镇具体参评站所名单见附件1)

三、考评内容

(一)完成工作情况。自觉接受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和县主管部门的领导,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坚持心系群众,积极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引导和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二)内部管理情况。认真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干部职工队伍纪律严明,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办公环境整洁有序,工作人员举止文明得体,服务行为规范,高效便捷。

(三)办事公开情况。认真履行公开责任,按规定对政策法规、办事流程、收费标准、办理时限、服务承诺等方面实行全面公开。及时公开行政处罚和服务性收费项目,做到项目清晰、标准透明。

(四)执法管理情况。严格依法审批、依法收费、依法管理、依法处罚。执法、管理行为规范文明,程序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落实到位。杜绝执法不严、办事不公、、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四、考评方法

考核评分实行百分制。日常督查考核占10分,部门考核占20分,乡镇考核占20分,乡镇集中测评占50分。

(一)日常督查考核。由县“三评”办牵头,制定日常考核细则(见附件2),采取明查暗访、组织上门检查等方式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按考核细则评分。

(二)部门考核。各基层站所主管部门按照考核工作的总体要求,于6月底前制定考核细则,报县“三评”办备案并组织实施。各部门考核只排名次,不打分,名次不得并列。部门考核结果要及时报送县“三评”办汇总统计,由县“三评”办按规定标准评分。

(三)乡镇考核。各乡镇党委、政府按照考核工作的总体要求,于6月底前制定考核细则,报县“三评”办备案并组织实施。乡镇考核只排名次,不打分,名次不得并列。乡镇考核结果要及时报送县“三评”办汇总统计,由县“三评”办按规定标准评分。跨乡镇的站所,由其所在乡镇进行乡镇考核。乡镇考核结果必须于集中测评之前上报县“三评”办。

(四)乡镇集中测评。县“三评”办以乡镇为单位组织人员进行集中测评。跨乡镇的站所,在集中测评前抽签确定其在所属某一乡镇进行测评。

1、以乡镇为单位,召开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干群和服务对象参加的站所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会议,参会人员对站所主要负责人进行测评评分。县评议活动领导小组派员指导、监督。参加测评的人员主要包括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两代表一委员”代表、企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外来投资者代表、村(居)干部代表和部分村民组负责人等(参评站所负责人及站所工作人员不参加测评)。

2、测评表设“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次。

乡镇集中测评得分计算方法是:(100分ד很满意”票数+80分ד满意”票数+60分ד基本满意”票数+40分ד不满意”票数)÷有效票数×该层面的分值比例,统计保留4位小数。

3、在县公证处和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全程监督下,县统计部门按照得分计算方法进行汇总统计,计算评议得分。

县“三评”办将日常督查考核、部门考核、乡镇考核和乡镇集中测评四个层面得分之和作为站所长考评总分。

五、结果认定

(一)站所长考评总分按乡镇分别排序,评出名次。

(二)优秀站所长和不满意站所长的确定。依据最终考评结果,按照分乡镇统计原则,确定每个乡镇第1名为优秀站所长,并按分数取前5名报市表彰。乡镇末名中按分数高低,后5位定为不满意站所长。考评结果经县“三评”活动领导小组审定后,报县委常委会决定。

(三)当年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站所长直接定为不满意站所长:

1、本人一年内被在明查暗访中被发现违反效能规定并被通报2次及以上的;

2、被县级以上新闻媒体曝光或被县级以上部门作为典型案例通报的;

3、在考评中以不正当手段串联拉票,经查实的;

4、在年度考评中,因违法违纪问题被立案查处的(该项认定不占5名不满意站所长的指标)。

六、结果运用

(一)优秀站所长的表彰奖励。优秀站所长由县委、县政府行文通报表彰,颁发奖金1000元,干部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优秀等次,并报县组织人事部门备案,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不满意站所长的惩处。对不满意站所长进行通报,不满意站所长排名后2位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免去现职,自免职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安排同职级工作岗位,其他不满意站所长予以调整岗位。

(三)县“三评”活动领导小组对不满意站所长的部门分管领导予以诫勉教育。

(四)站所长考评结果按程序确定后,通过电视台、县政府网站、《报》等媒体向社会公布。

七、有关要求

(一)建立机制。基层站所长考评工作,在市统一部署和指导下,由县“三评”活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基层站所要认真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二)明确责任。县“三评”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参评站所长的有关情况。县宣传部门要加大对评议工作的宣传报道,大造声势。县财政部门要对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县统计部门要认真完成统计汇总工作。各乡镇、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抓平时、抓落实、抓整改、抓提高,部门分管领导要督促、帮助基层站所改进工作。参评的各站所长要积极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制定措施,整改提高。

(三)注重实效。要把考评工作与贯彻落实“秀美推进年”活动各项工作任务相结合,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与“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狠抓工作落实,对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带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对条件暂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公开办”,实现服务发展、群众满意的目标。

第7篇:乡镇三年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公共 财政/乡镇财政/地方财政关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地方基层财政问题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受到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的强烈关注。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和中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改革财政体制、建立公共财政的努力联系在一起的。1994年,中国对中央和省的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在全国实行同一的分税制体制。这个改革一方面将税务和财政分开,明确了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另一方面在事权的划分上也更为具体:中央政府主要承担国防、外交、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 投资 等全国性公共事务,地方政府则负责本地 行政 管理 、公共安全、基本建设、城市维护和建设、 文化 、教育、卫生等地方性公共事务。不难看出,在事权的划分上这个体制更加符合公共财政原则。从支出方面来看,中央无疑减少了对地方支出的限制,财政支出更加分权了①。但是,分 税制改革 仅仅是明确了中央和省的财政关系,那么在省以下,尤其是县乡两级基层财政中分税制改革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对比分税制改革的前后,至少县级财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县级财政的职能开始从办企业、发展 经济 转移到教育、地方安全等公共品的建设方面来,尽管问题还比较多(黄佩华,1999;世界 银行 ,2002)。

但是,乡镇财政作为中国各级财政体制中最为基础的一级,其公共财政建立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则缺乏实证研究。

就已有的文献来看,东部发达地区的公共财政建设情况较好,但是中西部地区则是发生了和公共财政原则相比较为严重的“偏离”,甚至干脆就是“吃饭财政”,且 债务 缠身,陷入困境,根本谈不上公共财政(周飞舟,2002;谭秋成,2002;汪涣生、彭先发,2001)。

那么,在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到底是按照什么原则运行的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乡镇财政在近年来受到关注的第二个原因和“三农”问题中的农民负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有的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造成农民负担屡减不下、越减越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基层财政体制运行中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和问题,而这些问题又直接和分税制改革联系在一起(赵阳和周飞舟,1999;张军,2002;陈锡文,2003)。

总结 现有的研究,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的困难和严重后果已经显得较为突出,但是这其中对于乡镇财政运作机制的实证研究则显得相对缺乏。换句话说,对乡镇财政困境的产生机制的研究还不足够,笼统地将其归因于分税制或者经济转型,都不能切实指中乡镇财政运作中的要害。而只是一般性地讲“中央财政喜气洋样,省市财政勉勉强强,县级财政拆东墙补西墙,乡镇财政哭爹叫娘”之类的流行 语言 就更难以说明问题的实质,对于理解乡镇财政的实际状况并无实际的帮助。

200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农村 部在全国三个县(湖北xy、河南yl、江西tt)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农村基层财政状况 调查 ,积累了大量这个方面的翔实资料和相关数据。本文就是在这些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乡镇财政的三个方面:收支结构、运转流程和困境成因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和讨论,以求读者在读完本文后,能够对乡镇财政的现状有一个比较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本文分成这样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支出和收入,看看乡镇财政的收支结构有哪些特点;接下来展示一个乡镇财政的流程图,这个流程图将显示乡镇政府如何捉襟见肘、拆拆补补地过日子;最后一部分探讨乡镇财政何以会落到这个地步。在分析的过程中,笔者用一个乡的数据和资料做分析的基础,以图简明清晰,必要的时候结合其他乡的 材料 作对比和辅证。

一、乡镇财政的收入结构

乡镇财政的收入规模在地区间差异极大。在东部沿海地区,一个乡镇的财政收入可达几个亿,而西部地区许多乡镇则只有几十万的水平。笔者调查的几个乡镇财政收入维持在几百万元的水平,代表了中部地区一般的乡镇财政收入水平。在这一部分,通过对乡镇财政收入的分析,我们回答这样的问题:乡镇财政收入以什么部分为主?在过去的10年间这种收入结构有什么变化?

(一)乡镇财政的收入组成

一般说来,乡镇财政总的收入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即预算内的财政收入、乡镇统筹收入和部门收费。对于后两个部分,有些地方将其统称为预算外收入,而有些地区则只将收费部分划为预算外收入。下面分别对这三个部分做概念上的解释。

(1)预算内的财政收入。这是由乡财政所在县财政局的监督和 指导 下通过正规的 税收 入帐的资金。在一般的情况下,这是乡财政的最主要部分;预算内的财政收入还包括上级返还和补助收入。

(2)乡镇统筹资金。这是由乡农经站入帐管理的资金收入,又被称为“五项统筹”①。

在多数情况下,统筹款是按人头从乡内农民摊派收取的。在许多乡镇,农民的劳务负担(义务工和积累工)也被换算成钱按人头从每个劳动力收取,所以除了统筹资金,乡农经站还有一笔所谓的“民工建勤”收入。

(3)部门收费。这是乡镇的各个行政或事业单位在提供服务时的有偿性收费,如土管所向土地开发商收取的服务费;学校向学生收取的杂费等。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收入有些是乡政府可以支配使用的,有些是乡政府不能支配的,由部门收取而部门直接使用,属于列收列支的范畴,如卫生院和学校的收费。

那么,这三个部分的比例如何?本文以江西tt县ms镇的情况为例来回答这个问题。

2000年ms镇的乡镇收入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预算内的财政收入占了接近3/4(包括预算内和返还补助),这是税的收入,而费的收入(乡镇统筹收入和部门收费,我们可以将其视为非预算收入)超过了1/4.其他几个县的情况也与此接近。由此看来,在不发达地区,乡镇财政的收入主要是以预算内财政收入为主①。

(二)乡镇财政预算内收入的结构

那么预算内财政的收入结构如何?一般而言,乡镇预算内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这样三个部分: 农业 税收、 工商 税收和其他收入。农业税收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和契税,又称“农业四税”。其中,农业税反映粮食产量增长带来的财政收入,而其他三项则反映经济作物、畜牧养殖等产业带来的增长;工商税收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类是与当地非农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税收,包括企业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这类税收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繁荣程度以及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另一类是杂税,包括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筵席税;最后一大部分是“其他收入”,包括罚没收入、从非预算收入中调入的收入。此处以2000年tt县ms镇为例分析税收结构。

从表2可以看出,农业四税比其他三类税费的总和还要多,所以说与主要依赖工商税收的县级财政不同,乡镇财政主要依靠农业四税。这是不发达地区乡镇财政的又一个特点。

(三)乡镇财政预算内收入结构的变化

这种严重依赖涉农税收的收入结构并非自来如此,而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下面仍以tt县ms镇的数据为例,来分析乡镇财政预算内收入10年来的变化情况。

图1列出了预算内总财政收入和其四类组成部分在1990~2000年11年间的变化情况。

图1显示出,明显存在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1993年。这一阶

段 农业 税收 同企业和个体户税种的总量相当,都是乡镇预算内 财政 收入的主要支柱;这一期间总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 工商 税收的增长,而农业税收几乎没有变化;第二阶段是1994~1996年。

这一阶段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农业税收的高速增长。1993年农业四税共34万元,到1996年迅速增加到106万元,净增72万元,增幅达212%;而在同一时期,总财政收入也由75万元增长到146万元,净增71万元,这期间工商税收总额有所下降,而财政收入的增长完全是靠农业税收的增长取得的。

第三个阶段是1997~2000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农业税收的增长重新出现一个平台,企业和个体户税种有一定的增长,但是总的财政收入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农业税收在第二阶段的增长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个是农产品价格在这个阶段有大幅度增长。自1993年到1995年,粮食类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从373.9上升到707(以1978年为100),上升了89%,而同期这个乡镇的农业税从31.1万元上升到56.3万元,上升幅度81%,几乎与农产品上涨价格幅度相同。另一个原因是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在1993到1996年几个年度中,这两种税收分别从2万元和0.8万元增加到7.2万元和16.1万元。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按照税法规定都是应该据实征收,即按照每个农户的实际 经济 作物产量和生猪出栏头数征收,但是根据这次的 调查 ,这些税收在实际中有些是按人头摊派的。实际上这也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①。从当地的文件中可以得到相应的证实:“……二是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和水费存在平均摊派的现象。检查发现,我县仍然有一些乡、村干部迫于税费任务的压力,图省事走捷径,将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和水费,按 人口 或面积分摊到农户。“(中共tt县委办、tt县人民政府办公室:《tt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自查情况的汇报》,2000年9月)

这种摊派的现象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农民的负担。所以可以由此判断,在1993到1996年间,乡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完全是自农业四税而来,而农业四税的增长除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因素的影响外,靠摊派增加的农民负担也是一个重要的财政收入增长因素。

如果观察图1的第三阶段,就会发现,在各类税收增长趋缓的情况下,总财政收入还保持高速增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将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分析这个问题。

二、乡镇财政的支出结构

在论证了案例中乡镇财政的收入主要靠农业税收之后,本节考察乡镇财政的支出。应该说,这是考察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财政在多大程度上变为 公共 财政的最重要的内容。在本节的分析中,将努力把人员工资支出(“吃饭”)和公共品提供、公共建设支出(“办事”支出)区分开来,以考察乡镇财政“公共财政化”的程度如何。

(一)乡镇财政的支出

乡政府的支出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预算内的支出部分。预算内支出部分主要是指乡财政所在年初所做的预算内的支出,主要包括乡所辖各部门的工资开支和少量公用经费。

(2)乡政府可直接支配的支出部分。除了预算内的支出,乡政府实际上是将所有可支配的资金汇到一起,放在一个“大盘子”使用的。这个大盘子包括乡统筹资金和可支配的部门收费。按照相应的文件规定,统筹资金以及部门收费都有严格规定的支出用途,如乡统筹必须用于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民兵训练、优抚以及乡村道路修建;部门收费必须用于在本部门中的支出,但是卫生和 教育 部门的收费除外。所有这些资金虽然在名义上各有归属,实际上是放到乡政府这个“大盘子”里统一使用的。这也正是搞清楚乡财政运转的最为关键的部分。

这两个部分的比例在各县各乡都不太一样,仍以tt县ms镇为例,2000年预算内加上非预算支出共341.5万元,其中,预算内财政支出即发工资的部分为257万元(占总支出的75%),而乡政府可直接支配的支出即“大盘子”为96.3万元(占总支出的25%)。如此看来,用于“吃饭”的钱占总支出的75%,乡镇财政还有25%的钱可以用来“办事”,还不能算作完完全全的“吃饭财政”。但这只是从帐面划分上算出来的结果,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乡镇财政吃饭的钱根本不够,还必须把一部分“大盘子”里办事的钱用来“吃饭”。

(二)乡镇财政支出中“大盘子”的使用

现在来看乡政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是如何使用这些“大盘子”里的资金的。表3作了一个粗略的分类。

乡政府先将可控制的“大盘子”分成两大块,一块用于填补预算内缺口和维持日常运转(54.9万元),另一块用于教育(41万元)。教育的钱主要用于民办教师工资和校建;在第一块中,因为预算内的开支不够发放工资,所以将12.4万元(占非预算支出的13%)调入预算内(a ),用于“垫付”预算缺口,以维持预算内的收支平衡;另外,编制外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差额补助单位(教育和卫生部门除外,其差额部分靠自己部门列收列支)的差额工资也要从这一块中出,这些工资额共25.6万元(27%)(b ),只剩下16.9万元(18%)(c )去维持日常运转。

换句话说,乡政府在实际运作过程当中,将“大盘子”中共38万元(a +b )的钱用于填补缺口、发放工资,也就是说,“吃饭”的钱将“办事”的钱挤占掉了38万元。如果我们现在再来算“吃饭”和“办事”财政的比重,这个比就变成了86%:14%,用于发工资的“吃饭”钱占掉了接近90%的乡镇财政总支出。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剩下的14%的“办事”的开支只是维持日常运作,并不是兴办公共事业。具体到ms镇来说,维持日常运作的开支包括人头办公费、招待费、报刊订阅费、车子维护费、水电费等。也就是说,这些“办事”的钱其实只是用来维持乡政府日常运作、用来开门上班的费用,称作“开门费用”更为合适,真正办事要花的钱则没有着落。如果从公共财政的角度上讲,本文分析中的案例谈不上有什么公共财政,因为乡镇财政基本没有公共品建设的开支。但是乡镇财政果真一点事情也不做吗?

(三)公共品建设:“办事”的钱从哪里来?

本报告不打算详细探讨乡镇财政的负债问题,但是由于乡镇财政基本全部用于“吃饭”,要办事和进行公共建设,除了从农民手里收钱之外,就要举债。所以本节简要描述一下乡政府的 债务 情况。在此仍以tt县ms镇为例。

ms镇政府自1995年以来开始欠下债务,1997年后更是频频举债,到2000年共欠下债务221.3万元,表4列出了其债务的明细情况。

镇政府借款的债主包括 金融 机构 、上级财政部门、私人老板和专款,可谓五花八门,但是借款用途则明显大部分都是为了经济建设,办厂、建房的欠款共192.2万元,占借款总数的87%.根据访谈 材料 得知,这些建设大都是“跟着风向走”①,经济效益差, 社会 效益也不显著。

其中,只有建设农贸 市场 、学校建房、办公用房和扶助贫困地区借款等几项算得上公共品建设的内容,约占债务总额的43.1%.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的两笔债务是“借款过年”和“垫付税费”用的,这说明了乡镇财政已经开始沦落到“吃饭”也要靠借款的地步,但愿这在全国不是普遍现象。

(四)乡镇财政的运转流程:层层挤占

乡镇财政支出的这种运作结果,就形成了预算内资金对非预算资金、工资支出对公共支出的挤占现象。这里用两个挤占来加以概括:一是预算内的工资支出“挤占”了非预算收入。

在2000年,乡政府用12.4万元填补了预算内支出的缺口;我们可以称之为“跨预算挤占”;二是非预算中的编制外和差额补助工资部分入不敷出,“挤占”了统筹经费。这个挤占达25.6万元。由于是挤占部分和被挤占的部分都是非预算收入,所以我们姑且称之为“非预算挤

占”。

笔者用一个流程图(图2)将ms镇的 财政 运转展示出来,图中清楚地表明乡镇财政在实际运作中“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现在可以小结一下乡镇财政的现状:(1)乡镇财政是地地道道的“吃饭”财政,如果要细分一下,政府总支出中有80%~90%的钱是发工资的“吃饭费”和10%~20%的“开门费”。(2)

要维持“吃饭”和开门也并不简单,乡镇政府需要用心良苦地将非预算财政的一部分调入预算内,又必须寻求另外的资金去填补非预算财政支出的缺口,简而言之,就是预算内挤占预算外,工资支出挤占乡镇统筹支出,而统筹和 公共 建设的支出便形成农民负担和 债务 。

(3)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财政主要依赖 农业 四税,而90年代后期,乡镇财政的缺口就主要靠借债和“空转”来真真假假的填补了。(4)挤占的结果就乡镇财政所能够提供的一点公共品建设都要靠借债来进行。

三、乡镇财政困境的成因

(一)支出方面:财政供养 人口 过多、机构臃肿

虽然中央屡屡强调精简机构,但政策到基层执行起来,往往是减了机构不减人,庙少了和尚照旧多。以河南许昌yl县为例:在1996年,yl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数总共为487个,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制数为6130人;到2001年,机构总数减少到158个,但是编制数却增加到7108人。机构确实精简了,但是“吃饭”的人却增加了。这种县乡机构改革说到底只不过是将人员负担“从扁担的一端挪到了另一端”,工资开支不减反增。

从上一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乡镇政府对于上级施加的财政压力(例如紧缩人员工资预算)实际上有灵活的资金调配手段(以上分析的“挤占”)来缓解。这些手段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高额的工资支出和臃肿的“财政供养”群体。另外,由于工资支出预算由上级部门制定,乡镇财政也没有任何减低这部分预算的积极性,精减人员实际上意味着放弃这部分预算拨款。下面将 调查 的三个乡镇(江西tt县ms、河南ylmf、dm)工资支出的比重(平均数)用图3列出来以备参考。

从图3可以看出,工资支出的比重在1993年到1994年有一个比较迅速的增长,由1992年的75%增长到1994年的85%以上。可见减不下来的人头费开支确实是乡镇财政面临的一大问题。但是,这些工资开支的增长是否是因为 农村 开展“普九”(普及九年制义务 教育 )而使教师队伍增大、教师开支增加导致的呢?因为在乡镇财政的人头费中,教师工资是最为庞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现在就来看这些减不下来的人头费是否都是给教师发的工资。

图4列出的是教师工资在总的工资支出中的比重,同样是三个乡镇的平均数。图4和图3作为对比,结论就清清楚楚了。教师工资支出的比重并没有随总工资支出的比重而上升,反而有轻微的下降。这个现象说明,乡镇政府中除教师之外的人员工资开支的确自1994年以来就存在着一定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超过了教师工资的增长速度。经过笔者对这三个乡镇的工资开支增长速度的计算,结果是:预算内财政总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是21.6%;工资总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是24.6%;其中教师工资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是20.9%.由此可见,不断增加的工资支出即人头费开支的确是乡镇财政的一个包袱,而教师的工资开支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增长速度并不快。那么,是不是就此可以得出结论说,造成乡镇财政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头费的快速增长呢?换句话说,乡镇财政之所以惨淡经营至此,就是因为不停地增长“财政供养人口”所致呢?

现在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些草率,因为财政供养人口的主体仍然是乡村教师,他们的工资开支就占了工资总额的60%~70%,而他们的工资增长并不快。除教师之外其他供养人口的工资增长虽然较快,但是其比重较小,对乡镇财政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所以,人员过多、机构臃肿是乡镇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但很难断定这是最主要的和唯一的原因。

(二)收入方面:税源分析

本文在分析乡镇财政的收入构成时,指出了乡镇财政收入在过去的10年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靠 工商 税收 ,第二阶段靠农业税,第三阶段也就是最近5年收入增长来源不明确。没有税收来源而总收入却依然在帐面上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是因为将非预算的收入调入充当正常的财政收入,也就是本文前面分析过的挤占行为。但是挤占总要有东西可“挤”

才行,没有可“挤”的收入来源,那么这个部分最终就是一笔空帐。

笔者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层层挤占的最终后果就是乡镇财政的“空转”,并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所谓“空转”,就是将一笔不属于财政收入的资金(许多情况下是乡镇统筹收入或者干脆就是借款)归入正规的财政收入帐户,然后再设立一些支出项目将这些资金提出;然后再纳入收入帐户,再支出,同一笔资金循环往复,魔术般地将收入和支出总量增大①。一般来说,“空转”的总量就是被“挤占”掉的资金数量。

另外一个弥补“挤占”资金的办法就是征“探头税”。所谓“探头税”,就是向尚未开张的商业机构征收营业税,属于“寅吃卯粮”的做法。笔者在本文中分析的乡镇之一———ms镇也不得不靠这些办法实现财政收入的增长,在2000年度,乡财政所就征了15万元的“探头税”以弥补缺口。这些“虚”的收入自1996年来就开始存在,以后逐年增多。将这些水份“挤掉”之后,重新计算这个乡镇在过去11年的财政收入的增长,得出图5.

可见在过去10年间乡镇财政的增长呈现一个“阶梯形”的状态,在第三个阶段,实际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用于地方财政的稳定税源,农业税收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都不足以作为地方财政的税源支柱。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入wto ,农民增收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在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地方财政尤其是乡镇财政要维持正常运转,必然要从其他税收尤其是工商业税收上取得收入。

在中西部地区,工商类税收的增长是缓慢的,至少比总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速度慢得多。

以ms镇为例,1990年到2000年,工商业税收增长了130%,但同期总财政收入增长了257%,两者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3%和25.7%,后者正好是前者的近两倍。那么工商税收的增长速度为何相对较慢呢?

这主要和国内的宏观 经济 形势的变化有关。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和城镇经济进入国有经济向股份制和民营经济改制的时期,县乡两级的国有和集体工商企业纷纷改制。地方政府对于改制后的企业的征税 成本 急剧上升,同时有些地区也从长远考虑,不想对新成长的民营经济征收太高的税收以出现“杀鸡取卵”的后果。根据目前的分税体制,国税受影响较小,因为只要企业没有倒闭,国税是基本得到保证的。但县乡两级政府支配的地方税收则大受其苦(详细的分析参见赵阳和周飞舟,1999)。县级政府在税源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倾向于将某些财政支出项目“下移”到乡镇财政,这在缓解了本级财政压力的同时,却大大增加了乡镇财政的困难。要考察这类情况,就要考察县乡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即基层政府的财政体制。

(三)财政体制和县乡关系

与“分税制”改革配套的重要措施是加大不同地区间转移支付的力度,以对不发达地区作出补偿。但是转移支付的措施因为各种原因至今也没有得到完善,到2000年,转移支付的总量只占非常小的份额(张立承,2003)。

由于转移支付制度的滞后,分税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区间的财政状况的差距。按照分税制的税收返还标准,发达地区得到了较多的返还收入,而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则由于返还收入较少而变得比较困难。在这些不发达地区,省级政府通过制定与其所辖市县的财政体制而在一定程度上

将困难下移,这就出现了许多讨论 财政 体制的文献中所说的“收入上收”和“支出下移”的效应。乡镇财政因为位于整个国家财政体制的最底一层,无法再将支出责任“下移”而变成了 税制改革 后果的最终一级承受者。下面仍然以乡镇财政的具体 材料 来看财政体制的连锁效应。

仍以江西为例,随着分税制在中央和省级之间展开,tt县的县级和乡级财政之间也进行了改革,但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县乡之间并没有实行完全的分税制,而是采用了“划分税种、核定收支”的分税制和以前的“财政包干”制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型”的财政体制。

与分税制要求大力度的配套转移支付的特点相比,这种体制对转移支付的要求比较小,但与“财政包干”制相比,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乡镇不利。换句话说,在这种财政体制下,增收速度缓慢的乡镇受到了较大的压力。

就ms镇而言,改革以前在“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的体制下,一直是一个财政上解乡镇。

在改革之后,由于其税种结构的原因,被定为体制补助乡镇,这主要是因为 税收 中被划为国税的部分比重较其他乡镇大的缘故。新体制使ms镇在改革之初得到了较多的补助收入,但是在财政收入增长较慢的情况下,ms镇面临的体制压力越来越大。

图6显示,1995年ms镇得到了29万元的体制补助收入,占其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8%,但是在新体制下,体制补助收入迅速下降,而财政收入要保持连年增长,到1999年,ms镇要向县财政上解5万元了。毫无疑问,这个图显示出ms镇的“日子”在1996年以后还是变得越来越难过。结合前面讨论的两个原因———“吃饭”财政和税源枯竭,财政体制的这种“收入上移”的效应无疑是严重的。为什么?下面我们将这三个原因结合在一起 总结 一下。

从支出上说,以工资支出为主的“吃饭”财政具有很强的刚性特点,即不能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从收入上来说,主要依靠 农业 税收以及“挤占”、“借款”的手段取得收入无疑是非常不稳定的,上一年的收入增长不能保证下一个财政年度取得同样的增长。但是收入的增长却往往使得工资支出得到立竿见影的增长。这种收入和支出结构的特点使乡镇财政处于一个极不稳定的状况。借此人们可以理解为何乡镇干部一年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向农民收取上缴税费,说得极端一些,这是一个乡镇干部靠从农民手里收钱给自己发工资的财政体制。

这种尴尬的状况本来有待于靠县乡间稳定、可靠的财政关系加以缓解和弥补缺口,因为在不发达地区,人们无法期望这些乡镇在短期内有繁荣的 工商 业和由此带来的稳定税收。但是人们在个案中看到,乡镇财政恰恰是在困难的时候得不到财政体制的转移支付,这无疑是乡镇财政处于危险边缘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乡镇财政作为最基层的一级独立财政核算单位,本来应当担负起发展地方 经济 、处理 公共 事务和维护 社会 稳定的责任,但是从以上分析的乡镇财政的运转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些目标难以实现。

由于乡镇财政主要依靠作为地方税收主体的农业税收,所以使不发达地区的基层政府发展非农经济尤其是地方工商业的动力有所减弱。实际上,在大部分中西部的传统农区,人们也不能期望地方的非农产业能够支撑一个乡镇政府和 教育 的巨大开支。

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乡镇政府对提供公共品服务、建立地方公共服务体系经常是有心无力。实际上,这些地方的乡镇政府和干部一年中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就是两项:一项是计划生育,另一项就是收钱给自己发工资。收钱给自己发工资一旦成为乡镇政府的主要工作,就非常容易造成农民负担过重和影响地方的社会稳定。近年来,各种各样的 农村 的不稳定现象都或多或少地与此有关。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深思:为何本来就是要维持基层社会稳定的地方部门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所以从乡镇财政的现状来看,乡财政不但没有在基层公共财政建设和财政分权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反而因为“挤占”和加重负担、负债等现象而造成一些经济问题和社会不稳定现象的产生。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从改革财政体制入手,这也是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弱化乡财政职能甚至取消乡财政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是,从公共财政的理论角度出发,乡财政无疑又是公共财政建设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层单位,取消乡财政必然会给以后

》,《

〔11〕张立承:《“九五”时期 财政政策 及其对基层财政的影响》,《县域 经济 观察》2003年总第2期。

〔12〕中共tt县委办、tt县人民政府办公室:《tt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自查情况的汇报》,2000年9月。

〔13〕赵阳和周飞舟:《农民负担和财税体制:从县、乡两级的财税体制看农民负担的制度原因》,《香港 社会 科学学报》2000年秋季,第17期。

〔14〕周飞舟:《 工业 化地区的利益分配和财政关系》,2002年,未刊稿。

〔15〕tieboout:“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 ,vol 1.64,1956.

第8篇:乡镇三年工作总结范文

一、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实现“三个结合”:一是对上述职与对下述职相结合。市委组织部每年12月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向市委进行一次专项述职,听取各乡镇党委抓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做法和组织工作整体状态的汇报,并收看各乡镇录制的党建工作影像资料。同时,结合年终考核和领导班子考核,乡镇党委书记还要向农村党组织书记和乡村两级各类代表和委员中的党员述职。既通过对上述职增强基层党委书记的责任意识,又通过对下述职强化对党委书记履行党建责任的监督,促进其认真履行党建“直接责任人”职责。二是会前评议与现场点评相结合。每次党建工作述职前,组织部都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评分卡的方式,深入乡镇村,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对本乡镇党建工作进行评议。市委根据评议结果,结合平时掌握具体情况,对各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述职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对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鼓励其再接再励;对存在不足予以及时指出,并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帮助明确今后工作努力方向。三是培育典型与成果展示相结合。市委组织部深入乡镇和村,采取查阅档案、走访座谈、实地察看等方式,对述职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并积极帮助培养和树立典型,以下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通报、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宣传推广。同时在电视台开辟“党委书记讲党建”专栏,由党建工作开展较好乡镇的党委书记介绍镇党建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和经验做法。

二、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度。体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联动式指导。即县乡两级联动,市委组织部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县级联络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通过参加党委会议、深入乡村调研、直接参与各项活动等方式,对各乡镇党委的党建工作进行联络指导;乡镇党委为每个村确定一名机关党员干部作为党建联络员,帮助村班子开展党建工作,解决各类问题。二是坚持强制式履责。采取分别签定党建目标责任状的方式,强制党建联络员履行列席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会议、了解掌握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动态、指导乡镇党委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及时发现并反馈苗头性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等五方面职责。三是坚持捆绑式考核。即把乡镇党委党建工作考核与组织部机关干部年度考核捆绑在一起;把村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与乡镇机关干部考核捆绑在一起。对所联系乡镇或村被评为先进党组织的联络员,在年度个人考核评优评先时给予最优先考虑;对所联系的乡镇或村党建工作考核成绩较差的联络员,取消其本年度评优评先资格,以此激发县乡两级联络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党建工作一事一导制度。做到“三个强化”:一是事前强化责任。每开展一项工作,都要在事前明确指出工作承办人,规定其具体工作责任和工作中应当注意的相关事项,从而强化有关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二是事中强化调度。对所布置的工作,都要及时召开调度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部署下步工作;同时实行“督办卡”制度,对动作迟缓、进展较慢的乡镇党委下发党建工作督办卡,明确提出督办事项、工作进度要求和完成时限,并责成乡镇党委按时上报督办结果反馈材料,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三是事后强化考评。每项工作结束后,组织部都要下发工作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对每项工作的完成情况都进行量化赋分,每年底对得分情况进行汇总,作为考核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9篇:乡镇三年工作总结范文

为深入了解乡镇工会建设情况,我们用一周时间赴XX县实地调查,走遍了全县所属的9个乡镇2个工业区,听取了乡镇党委对工会工作的评价,实地查看了乡镇工会工作情况并与县、乡镇工会领导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安县乡镇工会建设的主要特点

成安县是邯郸市东部一个大的农业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曾亲临成安视察棉花生产。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工业,先后建立了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随着县域经济不断发展,职工人数不断发展壮大,县总工会紧跟发展步伐,自2014年起,该县开始大抓乡镇工会建设,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初步摸索了乡镇工会工作的路子。这次调查我们的突出感受是:

(一)乡镇工会赢得了乡镇党委、政府的基本认可。我们与9个乡镇的党委书记进行座谈,都有一个突出感受,就是乡镇领导都对工会工作有了一定了解并对工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商城镇党委书记杨冠军说,过去对工会不太了解,但成立乡镇工会后,工会发挥了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如工会介入调解宅基地纠纷等民事纠纷,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欠薪讨薪等维权问题,协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这些都是工会帮助解决的。工会工作涵盖了计生协会、农业协会等内容,可以说,只要有职工的地方、有企业的地方、有会员的地方就有工会组织,工会无处不在。

(二)乡镇工会组织健全,发展了大量农民工入会。成安县所有11个乡级政府配有11个兼职工会主席和11个专职副主席,主席基本都由乡镇组织委员担任,每个乡镇都配备有兼职工会干部1-3名,县总工会为所有乡镇总工会各配1名指导员,实现了有人干事。所辖9个乡镇2个工业区全部建立了总工会,所有XX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工会,实现了乡村两级工会组织全覆盖。县总工会给所有乡镇总工会统一配置了办公桌椅、文柜、图牌、资料、电脑,做到了“六有”,即有场所、有设备、有印章、有制度、有档案、有经费。截至目前,全县注册企业及用工单位XXX家,建立基层工会组织XX家,工会会员X.X万人。

(三)乡镇工会工作体现了乡村特点,让更多的农民工了解了工会。这次我们看到,乡镇工会和企业工会有所不同,成安县乡镇工会围绕中心工作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农民工开展工作。工作对象是从农民向职工转变过程中的当地打工农民工和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经过几年的工作,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入工会,有事找工会。截至目前,外出务工农民工达到了XX万人。将工会组织向乡镇延伸,最大限度地把众多小微企业和外出务工人员纳入到工会中来,初步形成了“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

二、成安乡镇工会在乡镇建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成安县乡镇工会在县总工会的指导、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围绕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在乡镇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服务乡镇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上发挥了“助推器”作用。

1、针对乡镇经济发展的特点,围绕提高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员素质搞培训。一是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围绕乡镇主导产业,在全县的510家企业中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如:果树嫁接比赛,卫生系统的护理技能比赛,计算机文字处理技能岗位练兵等,共2.7万名职工参加了竞赛,创新技术成果52项。二是对外出务工农民工进行政策法规培训。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通过广播、悬挂横幅、刊登板报、墙报,赠送《工会法》、《劳动法》和《工会章程》等资料进行岗前培训。今年7月份,道东堡乡工会在春棵农业园区开展了“三信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120余名职工参加了活动。切实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自我保护、自我维权意识。三是围绕提高致富本领搞培训。对本地就业农民工进行实用技术、创业能力培训。柏寺营乡实施“会员素质工程”,采取授课、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食用菌、葡萄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激发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创新灵感和干事创业劲头。

2、帮助乡镇搞项目,围绕农业产业化、创建小微企业搞服务。柏寺营乡西岳固村工会争取小额信贷资金和政府贴息贷款,帮助科技示范户发展庭院经济,仅獭兔散养一项就增收XXX元以上。南散湖村、大金山等4个村的工会都积极带领会员增收致富、创造经济效益,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2014年,下河町村在引进外商的工业化生产白灵菇技术指导下开展白灵菇种植,乡总工会指导职工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把企业性种植和传统种植进行结合,大大提高了产量和品种质量。通过工会积极工作,周边村发展起一家一户的蘑菇种植户500多户,为500户农民带来300多万元的收益。

3、对返乡的农民工进行政策法规培训。北乡义乡针对返乡农民工举办涉及政策法规、会计电算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劳动保护、劳动技能等内容的各类培训班10余期,参加人员达到XXX余人次,切实提高了职工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在推进乡镇民主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了“调节器”作用

1、在民主选举村“两委”中发挥作用。商城镇党委在2012年10月份两委换届考察东保庄村支书人选时,该村工会小组发挥监督作用,对候选人及考察方式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意见建议,得到了镇党委的认可。在工会监督下,选举产生的东保庄村新任村支书任英增同志,上任不到一年办起了村棉花加工企业,利润80多万元,硬化道路3000多米,投资10万元维修了小学教室10间。商城镇张辛庄村是一个多家族的大村,家族间隔阂较深,多年没有村班子。镇党委受东保庄村启发,由工会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开展会员思想教育,再由会员分头做亲属工作,最后成功选出了村班子。

2、在征地、拆迁中工会出面一块做工作,将失地的农民安排到工业企业上班,避免了的发生。2013年,成安县工业区总工会对XX、XX、XX、XX、XX和XX六村的失地家庭,以户为单位,一户一人安排到企业保洁岗位就业,并帮助失地家庭子女就近上学,仅XX村就安排就业XX人,安排失地农民子女入学XX人。

3、通过工会帮扶送温暖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爱。漳河店镇是劳务输出大镇,镇总工会始终把开展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随时掌握他们的困难和思想动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如在农忙期间组织人员帮助收秋,老人生病时派专人慰问,切实发挥了工会作为职工“娘家人”的作用,解决了这部分人员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近年来,成安县累计争取上级和筹集发放困难职工帮扶资金XX余万元,救助困难职工XXX余人次,救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学210余人次,救助患大病的困难职工共56人次。

4、在讨薪、工伤事故等维权中化解矛盾。XXX乡建立了以乡维权服务中心为核心、基层工会调解组织为结合点的管理网络,以民主意识较强的三信农业园区、春棵农业园区作为试点,抓住工资集体协商、劳动合同制度等工会工作的“牛鼻子”进行面对面指导,避免了重大劳动争议和拖欠工资现象的发生。成安镇充分利用协商机制这一平台,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劳动权益问题提交企业、职工代表、镇工会联席会议讨论,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商城镇总工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和调解劳动争议作为一项基本任务来抓,积极主动参与每一次劳动事故或劳动争议的调处。2014年10月份,XX村李XX、刘XX两人在XX市水泥厂打工,期间不慎煤气中毒身亡。商城镇总工会积极出面,派专人赴银川市协助家属处理善后赔偿事宜,经过努力双方家属各获得赔偿XX万元。

(三)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中发挥了“组织员”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乡镇总工会找准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定位和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利用黑板报,展版等宣传阵地,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工会文化教育体育阵地的教育功能。柏寺营乡开展“以德育人”主题活动,由大金山村工会主席李书霞6次义务宣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组织开展“关爱特困单亲母亲”“爱心促和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一系列活动,在全乡掀起了关爱弱势群体,资助贫困学生的热潮,让农民工和弱势群体真切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辛义乡工会不断加强会员活动中心建设,在全乡29个村建立了文化图书阅览室,新增书柜XX面,新增图书XXX余本,投资XX万元购置了篮球架、单双杠组合等室外健身器材,定期开展秧歌表演、篮球比赛等多项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工会,参加工会,尽可能将外来工、农民工、临时工纳入工会组织,进一步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三、成安县乡镇工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是推进乡镇工会建设的根本保证。成安乡镇工会之所以得到发展,根本的一条经验是县委、政府,乡镇党委、政府都对工会给予了重视、支持和帮助。

1、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总工会、村级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成字〔2010〕64号),探索形成了“先搭台、再充实、随完善、后规范”的工作模式,明确由党委组织委员具体抓工会工作。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切实把工会工作纳入党委工作议事日程,并配备了专职副主席,实行专职工会副主席津贴制,激发了乡镇工会干部的活力。

2、“党工共建”捆在一起抓,推进了工会建设。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工共建”的原则,建立了乡镇党、政、工共建机制,做到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使工会工作融入到党建工作中。建立了乡镇政府、工会与企业代表组织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每年至少召开二次协调会议,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配合、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工会工作格局。西岳固村工会委员宋燕芹带领村民进行大棚葡萄种植,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带动一些致富能手、入党积极分子脱颖而出进入工会班子,提高了整体素质,增强了工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

3、建立了工会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为工会开展工作争取了更多资源和手段。定期召开党政工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会工作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乡镇工会抓住开会、工作汇报的机会,与党政领导就工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沟通,争取乡政府拨点经费、以政府名义发文或组织安全检查等,形成了基层实质上的联席会。柏寺营乡制定了“三带”措施(从思想上带,切实加强基层工会的思想建设;从组织上带,全面推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从队伍上带,建设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在乡镇党政领导的帮助下,从乡级机关工会组织抓起,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齐配强村工会组织,顺利实现了工作领域的拓展和工作重心下移。

(二)县级工会加强对乡镇工会的具体帮助指导是推进乡镇工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指导规范是开展乡镇工会工作的重要基础。成安县总工会工作人员共15人,按照每人包一个乡镇的思路具体指导乡镇总工会,选择以零小企业较多的商城镇、长巷乡为试点,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工作。主要是三方面工作,一是搞培训。组织新建工会干部认真学习《工会法》、《劳动合同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等法律法规,印制《工会法律法规汇编》小册子,提高工会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更好更快地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抓规范。指导乡镇总工会挂起工会委员会、工会办公室和工会活动室三块牌子,建立工会组织、工会会员和工会活动三项档案,配齐办公所需配套设施,制定民主管理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实现了有组织、有阵地、有制度,为规范工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解难题。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包括经费收缴、开展活动、困难职工帮扶、建立工会组织、劳动争议等一系列问题。近三年来,道东堡乡共接待职工来信来访130多批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75件,结案65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XXX.98万元,让广大职工群众真切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信赖的“娘家人”和“职工之家”。商城镇、长巷镇工会结合镇内企业较多,性质较近的特点,因地制宜,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组建了区域工会联合会。辛义乡作为纳入新农村建设工作格局的试点乡,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和工会建设结合起来,强化村办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北乡义乡、漳河店、李家疃镇根据经济相对欠发达,农民收入低,劳动力过剩这一实际,将农民工劳务输出作为工会的重点工作,建立工会劳务输出机构并形成了网络体系,健全完善了一整套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办法措施。

(三)深入广泛地宣传发动是推进乡镇工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乡镇工会工作的重点是农民工,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工会知识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加入工会。要让农民从农村向工厂、工业过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向职工、向外出务工人员过渡,成安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注重加大宣传工会力度。一是在职工集中的地方搞宣传,增强工会吸引力。在产业聚集区的2万名职工中间印制工会宣传册宣传工会。通过以会代训、以活动代训的方式,广泛宣传《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党政领导、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对工会工作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地位的认识,让大家切实认识到乡镇工会建设是整个工会组织建设的基础。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和本地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的学习,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者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协议》的签订培训,以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来实现合法权益的自我维护、依法维护。二是通过做好维权的实例,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商城工业区总工会把做好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推动区内项目发展的突破口来抓,截至目前,全区已建工会的企业100%签订了工资集体合同,今年平均增长工资170元,在落实职工民利的同时,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注册企业及用工单位XXXX家,签订工资集体协商企业XXX家。三是通过开展集中活动,增强工会的影响力。乡镇工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商城工业区工会与县医院合作开展“免费体检进企业”活动,受益职工700人。还结合区部署的综合形象改造提升项目,组织会员义务劳动,为工业区焊接各类标牌42个,平整土地800平米,清扫主干道。

四、进一步深化乡镇工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成安县的调研,我们感到,乡镇工会既是工会的延伸,但又不同于县总工会,既有企业等基层工会工作的规律,又有自己的特点,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

第一,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乡镇工会地位作用的认识。一是要充分看到乡镇工作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改革、深化治理的要求,乡镇的责任越来越重,乡镇工会也要跟上步伐,从成安看,乡镇工会在乡镇建设中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二是要科学评价乡镇工会的现状,既要看到取得的一些成绩,更要看到差距和不足,有的乡镇只是挂牌子,喊口号,流于形式。三是要增强信心,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乡镇工会工作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二,必须进一步强化对乡镇工会工作的帮助指导。省、市、县工会都要研究乡镇工会的工作特色,有针对性地搞好基层的帮助指导。一要抓工作规范。对乡镇开展的重点工作进行规范,规范中搞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二要抓特色,抓亮点。要善于挖掘、总结乡镇工会开展工作的的特色、亮点,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带动整个区域工作上水平。三要提高能力素质。做好传帮带,基层很多同志多数是兼职,不了解工会工作,县总工会必须言传身教,从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上强化乡镇工会干部素质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会工作。

第三,必须突出乡镇工会工作的重点和特色。一是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心,工会在开展任何活动时都不能脱离这个重心,要充分体现乡镇工会的价值和作用,紧紧围绕乡镇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开展工作。二是要自主的做好工会工作。人、财、物是工会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坚持工作场所、专项资金、专人专属工会,有了这些工会工作才能正常运行,才能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劳动竞赛、经济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活动,才能维护好、实现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坚持和完善各项制度。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成安乡镇工会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向党委汇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和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等制度,这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根本保证。

第四,必须帮助解决乡镇工会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从成安调查看,编制、人员、场所都基本有了,突出问题是经费问题。随着乡镇实力不断壮大,建议把乡镇工会经费提上议事日程。一是会费收缴问题。虽吸入了大量的职工、会员,但是都没有收个人会费,乡镇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上级划拨。建议对乡镇工会的会费收缴问题开展调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工会经费的收缴目标,实行分别对待催缴经费的制度,并将工会经费的收缴纳入工会工作目标考核,调动工会干部和财务人员收缴工会经费的积极性。二是经费比例分配问题。按照惯例县上解40%,其中的37.5%返回县工会,这一部分都没有给乡镇的返还比例。乡镇提出,现有的比例中划出一部分给乡镇或加大县返还经费的力度,按照会员数从县总工会的费用中给乡镇一定的工作经费。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乡镇工会经费使用情况专题调研,尽快完善工会财务管理体制,明确乡镇工会经费留成的比例。由市总工会按照各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全年的工资总额,核定工会经费的收缴基数,再按基数的比例核定乡镇留成经费,以给予乡镇工会必要的经济支撑。同时,乡镇总工会积极争取乡镇党政的经济支持,多方面筹措资金,保证工会工作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