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校联动机制范文

家校联动机制精选(九篇)

家校联动机制

第1篇:家校联动机制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联盟;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生态健康养殖;教育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053-04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院校仅仅靠自身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是无法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突破的,必须实行校企合作。而高职院校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各自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基本不相同。因此,需要破解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与工学紧密结合。2010年11月30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10]27号)确立了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苏牧院”)为2010年启动建设单位。学院党政领导通过组织学习文件政策、专家“问诊”、参观交流、赴企业调研、反复研讨等方式,从根本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等角度把握、分析、构建国家骨干校建设的核心理念,运用顶层设计原理创新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以理事会推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探索形成了多种校企合作有效实现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概念界定

(一)顶层设计的内涵

顶层设计是指从最高端向最低端、从一般到特殊展开系统推进的设计方法,它为将复杂程序设计破解为功能描述、反思推进和重新调整提供了一个规范方法。具体地讲,顶层设计是用系统方法,以全局视角,对各要素进行系统配置和组合,制定实施路径和策略。“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在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现实语境”中,表达了以下三个关键要义:一是要明确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是提高辩证思维水平,从战重点是破解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研发、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三是要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协同运行。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的关键在于核心理念的提炼。核心理念的构建路径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问题构建。针对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抓住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核心理念。二是经验构建。根据以往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提升,并加以全方位运用,从中提炼出核心理念。三是理想构建。根据校企合作各方对教育价值认同的理想追求,既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又能通过奋斗实现,切忌不切实际的、不可实现的、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合作理念。四是借鉴构建。从国外成功的合作教育模式、其他院校成功的合作经验中借鉴有价值的因素,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予以内化,进而创新自己的理念。五是特色构建。根据本校教育教学特色,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内核,构建校企合作的核心理念。

(二)体制机制的内涵

1 体制是指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按其范畴,可以分为根本制度、体制制度和具体制度,在本文中取“具体制度”的语意。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孙绵涛教授认为体制“包含体系和制度两部分,体系指的是组织机构,制度是保证组织机构正常运转的规范”。据此,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可以认为是围绕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章程这一核心制度而建立的组织机构以及为保障其正常运行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制度体系。

2 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机制是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管理机制以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它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因此,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这三大机制是运行机制的一般外在形态。

体制机制可以制约一项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质量,并对其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并规范运行,才能保证校企的长效、深度合作。

(三)校企合作联盟及其理事会的内涵

1 校企合作联盟的内涵。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从理论角度,同质组织问的竞争会大于合作,资源的使用效益会降低。由一所高职院校牵头,组建校企合作联盟,将资源依赖与互补结合起来运用,在合作过程中动态优化选择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是政府主导(包括江苏省人民政府、泰州市人民政府)、行业指导(包括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农业委员会、13个地市级畜牧行业主管部门)、江苏牧院发起、营利性组织(畜牧产业链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研究机构,畜牧产业协会、学会,中职院校等)深度合作,围绕企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学院教育价值的双向认同,为了育人这一共同行动,运用市场机制,通过订立盟约而形成的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价值认同的公益性、混合型的社会团体,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校企合作服务机构,是企业和学校合作服务、合作发展的有效形式,是校企合作示范区运行的主体和推动者。2011年6月15日,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批复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同意成立“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苏农复[2011]16号)。联盟理事会根据行业引领、自愿参加、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实行会议制度。2011年6月18日,召开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成立大会。

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从设计的角度看具有管理理念先进、管理体制先进、成员结构稳定、合作方式灵活、资源共享高效、就业渠道通畅等特征。

2 联盟理事会的内涵。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是校企合作联盟的决策机构。理事会有自己的章程,按照“行业引领,自愿参加,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组建。其主要职责主要有:(1)联络社会各界,指导和支持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推动校企之间深层次合作;(2)协调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与行业、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创业农民之问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共商江苏牧院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合作企业的发展规划等;(3)指导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4)促进理事成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并监督理事成员之间依法合作;(5)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理事会工作计划及重要事项,听取和审议理事成员承担的相关工作情况报告;(6)通报理事会的工作进展和财务收支情况。

二、创新联盟管理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策略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反复强调:“办学思想、宏观战略、从来都是决定性的,决定着前进的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要以超常规的谋划赢得超常规的发展。”江苏牧院在对畜牧产业人才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服务“三农”为抓手,做足“紧扣畜牧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的办学特色,突破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设计了理事会推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一,基于企业和学校两类不同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差异,撬动政府出政策、行业出标准、企业出资源,政行校企联动系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第二,基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江苏畜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择能实施生态健康养殖并认同学院的教育价值,具备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作为合作伙伴。

第三,基于教育规律和畜牧人才成长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设计“三业互融、行校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体验、职业认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三、理事会推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顶层设计

(一)校企合作联盟管理体制创新的顶层设计

1 校企合作联盟管理体制创新设计的核心理念。根据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研发、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的要求,凝练出如下合作理念:(1)围绕教育教学的基础能力建设,系统设计政行校企联动制度。(2)围绕江苏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畜牧产业链条的人才需求,动态调整设置专业。(3)围绕企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学院教育价值认同的理念,动态选择合作企业,创新校企合作制度。(4)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整合实训资源,推进校企共建实训中心、研发中心的建设。(5)围绕教育价值认同,推动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师到学校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6)围绕岗位职业能力认证,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将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进行综合培养。

2 校企合作联盟管理体制创新设计的主要内容。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者,无法主动从法律、国家政策层面破解体制障碍,但可以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创新系统设计:一是从相对宏观的联盟理事会层面设计管理体制;二是从相对中观的学院层面设计“院园共建”和“院区共建”管理体制;三是从相对微观的二级院(系)层面设计校企多种合作形式的管理体制。校企合作联盟管理体制的具体设计程序和工作内容如下:(1)组建顶层设计团队。成立院长为组长,由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企业实干家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设计团队。(2)充分调查研究。深入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产业发展部门、龙头企业、国家示范建设院校、科研机构、学生家长以及学生代表调查访问,参照国外成功合作模式,分析需求,认清现状与差距。(3)确立设计依据。确立国家和省对骨干校建设的文件政策、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行业产业的发展规划等为设计依据。(4)明确发展目标。创新办学体制,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成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有效发挥江苏畜牧产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增强畜牧兽医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调动企业参与畜牧产业高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使学院与企业互惠互助,与行业、企业间形成产学研紧密合作育人的长效运行机制。(5)提炼核心理念。主动适应江苏现代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基于“生态健康养殖”和“教育价值认同”的合作理念构建校企合作示范区,在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推动下,校企合作建设“校中厂”、“厂中校”、“学院教师工作站”、“企业技师工作站”等育人平台,实施“三业互融、行校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并形成示范辐射与带动推广效应。(6)系统设计路径。将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管理体制与5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科技服务“三农”工程的运行机制进行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分项实施。(7)充分论证方案。建设方案经过校内20多次反复讨论修改,又聘请校外专家论证,最终形成建设方案。(8)强化制度建设。制定校企合作示范区联盟理事会章程、议事制度、“校中厂”运行管理办法、“厂中校”运行管理办法、“双师工作站”运行管理办法、建设考评办法合作成效评价办法等。

3 校企合作联盟管理体制创新的实现路径。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1)设计开放合作非营利组织——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对接江苏畜牧产业集群,将华东地区的主要畜牧产业龙头企业吸引到示范区,发展为紧密型合作企业,实施合作办学。(2)设计学院的教育价值与企业的生态健康养殖理念认同机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机制、企业资源与学院资源共同投入与利益共享的协议机制。如校企双方在三个机制的基础上,学院投入150亩土地,拉动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畜牧兽医专业群的实训实习基地——江苏常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3)设计校企之间围绕“生态健康养殖”和“教育价值认同”的多种合作方式,如部级水禽基因库+畜牧兽医专业+高邮鸭集团=“校中厂”高邮鸭育种分公司;部级姜曲海种猪场+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校中厂”泰康农牧有限公司;省级生物技术工程中心+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江苏长青兽药有限公司=教师工作站等多种合作形式。(4)设计院园、院区共建共管机制。利用各类研发平台与企业合作共建畜牧科技示范园。根据江苏省泰州市农业经济综合发展需求,学院与省级泰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区共建共管“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实现区院一体、校企融合,实现“三业互融”联动发展。(5)设计职称评聘办法,规定教师职称的晋升必须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建设设在学院的“企业技师工作站”和设在企业的“学院教师工作站”,为教师下企业锻炼和带领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创造条件,为企业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共同研发创造条件。(6)设计招生制度,探索注册招生、“高中学业水平+职业能力测试”的自主招生、高考录取、农业系统单独招生等多种形式的招生制度改革,为实现公平教育、贯通中职与高职教育、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积累经验。

(二)校企双向互动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策略

江苏牧院按照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的要求,结合产业、专业特点,充分发挥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动态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推动农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的创新。

1 校企双向互动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理念。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取决于良性的运行机制。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工作中需要的人,实行企业管理层与二级院(系)管理层双向兼职的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二级院(系)层面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系统设计“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胜任能力”的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协同的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

2 校企双向互动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需要校企双方双向互动协同运行。“三业互融、行校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的设计程序及工作内容如下:(1)组建顶层设计团队。成立二级院(系)主任为组长,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设计团队。(2)充分调查研究。设计团队深入行业产业企业调查人才需求规格、目标定位、职业岗位能力、职业工作标准、岗位工作流程。(3)确立设计依据。国家、省级对骨干校建设的文件政策,职业岗位资格要求、教学管理规范等。(4)明确发展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善教学环境,健全保障措施,实施“五个对接”和“十个衔接”,系统培养现代畜牧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5)提炼核心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根据“三业互融、行校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协同培养。(6)系统设计路径。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与标准、师资队伍、教学模式、实训基地、教学组织、合作评价、学生就业等教育要素进行系统设计。(7)充分论证方案。建设方案经过校内10多次反复讨论修改,又聘请校外专家论证,最终形成建设方案。(8)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课程标准的规范、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学质量保障等运行制度。

3 校企双向互动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的实现路径。(1)系统设计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根据江苏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紧扣畜牧产业链,动态灵活设置专业方向。(2)设计“三业互融、行校联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4)整体设计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将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系统设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按学期分阶段系统设计学生的入党、社团参与、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素质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5)根据企业生产任务、产品生产周期等特点,灵活设计多学期、分段式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6)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几点思考

(一)群众路线是基础

制度包括体制和机制。体制讲的是结构,机制讲的是程序,制度创新是改革核心。虽然顶层设计是“从高端出发”,有“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之妙,但校企合作的诸事最终要靠广大教师和企业技师共同落实。因此,体制机制创新的顶层设计,需要从广大教师、企业技师和学生中汲取智慧,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狠抓落实是关键

顶层设计方案审定后,要健全组织,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狠抓落实。江苏牧院将项目建设任务按四级分解,责任到人,签订《项目建设责任状》,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进程有监控。

(三)统筹协调是保障

由于骨干校建设任务重,为避免各自为政,就需要将涉及的人力资源、财物资源等统筹协调。特别是资金问题,既要严格执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2号),按项目进度协调好收支,又要处理好行业企业的资金到账,实属不易。

(四)微调优化是完善

第2篇:家校联动机制范文

[关键词]校外教育 校外活动中心 建设和管理

国家公益金扶持建设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管理意见》)、校外联办函《关于印发建立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工作机制的案例,推动活动场所发展的函》(以下简称《发展的函》)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贫困地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弥补了校外教育机构的空白,也是专门从事校外教育活动的唯一场所。究竟怎样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当地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为了探索它的建设和管理,本文以上级文件、各校外活动场所的运营,结合本地实际,作了如下肤浅地探索思考。

一、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要在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指导下开展工作

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是由教育部门牵头,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共同参与,统筹协调和指导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管理、共同做好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管理意见》指出:“联席会议要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议事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发展规划,研究相关政策,协调重大问题,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活动”。

贫困地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一般都是本地专门从事校外教育活动的唯一场所,是贫困地区的新鲜事物,其它部门对其比较陌生,这就需要联席会议在建设、管理和发展各方面的指导,需要与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协调联系,帮助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起步、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我们中心是典型的贫困地区校外活动场所。在启动之前成立了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启动后立即召开了安定区首届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了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制订了《校外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使活动中心的校外活动从起步就出现良好的局面。联席会议后,活动中心与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频繁联系,得到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援助。通过电视台、报社宣传报道,与各学校及时组织开展了多种训练竞赛,尽快让全社会了解和熟悉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的地位、性质和作用,为活动中心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贫困地区校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大部分不是教育专业人员,更何况是新型的校外教育事业,他们对校外教育的不了解很正常。所以,对政府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是办好校外活动中心的非常重要的环节。除此,还要与非成员单位紧密联系,求得更大范围的协助支持,帮助活动中心的建设、管理、活动和发展,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活动中心的工作与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分不开,与各级校外联办的协调指导分不开。所以,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是贫困地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活动中心必须在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指导下开展工作。

二、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是相对独立的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是主管部门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经过改革,要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管理意见》指出:“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这就决定了校外活动中心既不等同于学校教育,也不是学校教育的单纯补充,而是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相对独立的教育机构。

国家公益金扶持建设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要从申报项目之初就应当另选场址,建设完成后单独编制配备人员,明确职责,明确校外活动中心的地位,这能为活动中心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性作用。在外考察学习期间的交流中了解到,少数贫困地区的国家公益金扶持建设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依托于学校,以致造成场所挪用、设备仪器独家使用或闲置,没能开展起面向当地全体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活动。这是一种设置性失误,不能归责于被依托的学校。学校有其本身的教育程式和教育任务,学校领导也不可能有大量的精力从事两类不同方式、不同范围的教育。将校外教育依托于学校,有干扰学校正常教学之嫌,也有耽误校外教育之虑。所以可以肯定,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就应该有专用场所和独立配备教师,这样才能专一从事校外教育工作,有效发挥校外活动中心的作用。

《管理意见》指出:“理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体制。……今后,由专项公益金资助建设的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原则上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这明确规定了国家公益金扶持建设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从全国相同项目的校外活动中心获悉,部分校外活动中心管理部门不一致,主要有科技局、妇联、团委、街道办、社区等。这些部门也能够将校外活动中心建设管理得有声有色,发挥校外活动中心的教育功能。即使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还要得到其它部门的支持配合。但不同的管理部门,既不符合《管理意见》的要求,也使活动中心的工作得不到最大限度的统一。其它部门工作复杂,校外教育只是各项工作之一。有无精力全身心地投入校外教育工作姑且不谈,就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而言可能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得心应手,有时可能被其它工作冲淡。与同行们的交谈中了解到就有这种现状。

教育科学是与其它社会科学既相联系、又有其自身规律的科学。其它部门是本部门其它工作的行家里手,对于教育规律来说不一定像本部门其它工作那样娴熟。所以,在贫困地区教育还不发达的情况下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研究校外活动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更为恰当。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的主席单位是教育部,办公室设在教育部,要求各地“也参照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组织形式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校外活动中心是贫困地区新型的相对独立的专门的校外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就应当作为校外教育联席会议的主席单位,对整个校外教育担负主要责任,更加突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的责任。由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是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的管理部门。

三、发挥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教育服务功能,筹划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管理意见》指出:“以贴近和服务广大未成年人为宗旨,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面向广大未成年人,使他们充分享有校外活动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满足未成年人多样化的校外活动需求”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服务能力尽管有限,但对活动中心教育服务的要求不能改变是毋庸置疑的。

活动中心不论以什么内容、什么形式开展活动,首先满足服务范围内的广大青少年。校外活动是青少年学生的参与活动,切忌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的,谨记面向全体青少年“全面发展”为宗旨。要最大限度地使青少年受到多方面的熏陶,以支持他们在普通学校的文化课学习和在专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应该有一定的活动任务,超越活动中心的公共服务性质,要使他们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要在活动中养德益智健体,与学校教育共同努力,最终使他们成人成事成才。青少年活动中心如果追求培养“精英”人才体现活动中心的价值,这就超越了活动中心的教育服务功能。贫困地区校外活动中心更要避免这种现象,管理者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绝对不要过分追求个体成功而遗忘全体青少年。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管理意见》要求“坚持以普及性活动为主,力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把思想道德教育融于其中,满足未成年人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全国校外联办周长祜老师把活动内容归为六项,即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知识普及教育、文学艺术教育、体育运动、游戏娱乐活动、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有群众性集体活动、兴趣性小组活动和开放性自由活动。无论内容或形式,都要与活动中心的条件结合起来,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

在科普教育方面,可以与科学技术协会联合起来,有效利用科普读物、器材和经费,达到1+1>2的效果。要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开展各种活动。我们中心座落在西川农业科技园区内,在开展群众性活动中,组织学生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除了参加本中心的活动外,还参观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成果展览、高科技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充分利用了科技园区的教育资源。定西市是全国马铃薯之乡,安定区是最大的马铃薯品种繁育基地,活动中心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活动中参观马铃薯市场,认识马铃薯品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为了青少年学生轻松愉快的校外活动,将体育支持的健身路径安装到校外活动中心,弥补他们和家长的活动需求,达到亲情教育目的。建立校内外教育衔接机制,组织兴趣小组开展活动和竞赛。定期组建计算机培训、微型机床制作、模拟汽车驾驶、多媒体声乐训练、图书阅览、美术绘画、乒乓球等兴趣小组,轮流训练和竞赛。开放性自由活动是重要活动方式之一。贫困地区校外活动场所少,活动器材匮乏,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节假日、双休日全部开放,就是为了让他们有个好去处。

不断强化活动中心的教育服务功能,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达到培养兴趣爱好、发挥发展特长、提高动手能力、树立劳动观念、增强团队精神、磨练意志品质的目的。

四、加强内部管理,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健康发展

健全活动中心的机构设置,合理设置工作岗位,这是活动中心的基础性工作。机构设置和岗位设置要结合本单位人力资源、中心规模、活动情况、工作重点等实际,明确各职能机构和岗位的职责、任务和目标。机构和岗位设置保持相对稳定,但也要根据情况变化和工作需要适时调整。

做好教职工的领导工作,这是搞好工作的关键。领导工作就是引领、指导,这是管理之道。首先,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思想工作是第一位的,做人的工作本质是做思想工作。思想问题解决了,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用制度约束。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合乎情理的制度,发挥教职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制度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让大家在这个框架内工作和创新。制度要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做到精细化。第三,做好落实制度的善后工作。一样的制度执行的效果不一定相同,甚至出现相反的效果,这就是方式方法和善后工作问题。落实制度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处置,既要使制度得到充分落实,还要使大家舒心愉快。制度落实做到公平、合理、合情,才能发挥制度的最大效益。

做好活动的管理工作。做好各类筹划,大到长远规划、年度计划、阶段计划,小到具体活动的计划、方案,都要精心考虑,严格论证。从活动内容、方式、程序、人员、细节、意外、应急、处置、善后,甚至语言、动作、表情等都要列入计划,做到万无一失。使各项活动紧凑有序,达到最佳效果。

做好设备器材、图书仪器和其它设施的管理保护和维修。首先要严格管理,防止因疏于管理而造成的缺失、损坏和毁坏。要奖励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处罚疏于管理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定期检查,经过一段时间活动,由各活动岗位自查,清点数量,查验损耗和磨损情况,再由中心集中检查。及时维修、补充设备器材,使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这样既不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也能延长设备器材的使用寿命。

做好场所安全和环境卫生工作。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作为公共场所,安全工作是第一位的,要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活动过程的安全要细化到每个细节、每个时段、每个角落,责任落实到每个活动岗位、每个教职工身上,避免活动安全隐患。

做好活动外的安全值班工作,领导带班,交接清楚,防止偷盗和人为破坏事件。环境卫生是活动中心的重要工作,清洁整齐舒适是青少年学生活动的起码要求。“环境是沉默的管理者”,“美好的环境会提示人们要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美好行为,可起到非常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卫生工作要做到时间、人力、区域的责任划分,要有详细安排和督促检查。要精心设计和创建中心的人文环境,建好花园草坪,制作宣传板、宣传栏,布置好楼道、活动室,体现中心的特色和理念,使青少年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展活动和熏陶,做到环境育人。

五、筹措活动经费,保障校外活动中心正常运营

《管理意见》指出:“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改造资金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改造予以支持和补助。”贫困地区财政困难,校外活动中心要发挥校外联办的协调作用,自己也要多方沟通,解释政策,汇报工作和困难,得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理解与支持。我们启动之初和其它活动中心面临同样的困难,水电费借款垫支,面临着关门歇业的处境。通过一定工作得到了政府的理解,除了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取暖费的预算外,还预算了水电、维修等经费,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

在收费上,坚持活动场所的公益性。按照《管理意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的要求,经物价部门批复,根据活动成本制定部分项目收费标准。我们收取活动费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管理。我们曾对大部分项目免费活动,但秩序混乱,效果不理想。由于大部分活动的青少年学生随意性强,来去自由,反倒干扰了正常活动的青少年。后来少量收费,秩序大为改观。

第3篇:家校联动机制范文

一、聚焦问题,追根溯源

联片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一条新路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在教研中专业引领缺乏的现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教研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在开展联片教研以来,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强或解决的问题。从目前一些地方开展的情况分析,联片教研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组织机构存在缺陷。联片教研重要的组织机构就是校际联合体,但这种校际联合体是一种松散型结构,工作效率比单个学校的效率低。如在教研组层面上,教师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其他学校教师的支持。因此,各校应进一步加强对联片教研活动的管理,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教研活动提供支持,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

2.专业引领需加强。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以来,虽然得到了教研员或一些专家的大力支持,但从整体上看,教师需要得到更多的专业引领。其中主要的原因仍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自我培养能力欠缺。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专家的指导资源,从他们身上教师可以得到更多的有效引领和科学指导,从而促进专业成长。

3.教研活动需统筹安排。联片教研活动的开展经常会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发生冲突,也相应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因此联片教研要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需要学校统筹安排和协调,避免时间上的矛盾和加重教师的负担,切实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二、掌握原则,胸有成竹

联片教研打破了校际的壁垒,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它可以使各校优秀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投身教研,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进而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为了更好地开展联片教研,我们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活动的针对性。教研活动内容的生成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教研活动能否适应教师的需要是衡量教研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教研活动只有对教师有实际的帮助,才能有效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联片教研活动内容的确定应该依据一线教师的需要,研究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因此,应针对普遍的、突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排查、整理、筛选后确定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

2.形式的多样性。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教研活动形式就要由过去的“你讲我听”的单一讲座形式丰富为对话、参与、沙龙、论坛等多样式。开展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之间的互动研讨活动,使教师变被动为主动。鼓励更多的教师对教学行为分析与反思,激发他们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倡导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使更多的教师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

3.评价的多元性。没有评价会导致校本教研的形式化,使教师对教研只关注任务的完成而不关注质量的高低。只有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才能尊重和保护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实现教师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因此,有效的多元化评价制度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过程。同时,评价还要注意在关注教师个体的同时关注群体的发展,建立在校本教研基础上的联片教研,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鼓励他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形成合作优势,增强内聚力。

三、健全组织,有条不紊

参与联片教研的学校应认识到,必须建立联片教研的组织机构。参与联片教研的学校要基于平等、协作、互助的关系和共同的目标,自主形成联片教研的三级组织机构。

1.领导机构。校长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各校校长应重视此项工作。联片教研领导小组由各校校长组成,其主要工作是确定联片教研的工作方向,对实际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外联系教研员或专家来指导工作,开发共享资源。工作方法是定期召开校长联席会议,研究工作,落实任务。

2.协调机构。教导主任是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人。由各校教导主任集体参与的协作小组主要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的协调组织工作,制订工作计划,收集、了解、掌握和整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情况和意见,负责向各校校长汇报工作。

3.教研组。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要改变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各自为政和孤立无援的状态,成立由一线教师组成的片区学科中心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的需要。教研组的活动主要研究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共同困难和问题,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组织专家指导活动,集体备课、听课、议课等。

四、扎实推进,有的放矢

联片教研是以校为本的合作教研,是对原有行政性教研组织的补充。要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构建多元开放的教研平台,发挥各校开展校本教研的主动性,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通过制度保证、活动启动、典型带动,实现学校和教师跨越式的发展。

1.组长学校。学年初,组织片区学校整体策划全学年联片教研研讨活动的方案,并确定各学科的研究主题。根据活动方案和主题组织实施,确保活动质量,做好资料积累工作。统筹每一次活动,促进片区学校优势学科资源的互补,确保每次研讨活动的合理安排和及时通知。

2.承办学校。一是选择研讨主题,围绕各学科研讨的主题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二是选择上课教师,与培养学科骨干教师队伍相结合,确保研讨课的价值。三是组织研讨活动,将研讨的主题、内容等事先以文本或邮件形式告知参与学校,并按照“四个一”套餐教研活动形式,做好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四个一”即一个来自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研究专题,一节能反映专题研究思想、解决专题中的一个问题的教学研究课,一次由联片学科教研组与专家围绕专题,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进行的研讨,一次由专家负责开办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讲座

第4篇:家校联动机制范文

关键词:“三区联动”;高校集聚地区;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238-02

上海市杨浦区实践的“三区联动”,作为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新型城区发展模式,既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亦不失为建设创新型城区的重要路径之一。

一、“三区联动”: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三区联动”发展模式的内涵及提出

所谓“三区联动”,是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在“三区联动”的格局中,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大学校区主要进行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原动力;科技园区主要承担科技孵化、技术创新的职能,是产学研结合以及大学师生、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场所,是区域创新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公共社区主要是为大学校区和科技园区提供公共服务,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交流、休闲的生态、社会环境。“三区联动”就是把大学校区的人才培育与知识创新,科技园区的科技孵化与技术创新,公共社区的公共服务与社区环境建设系统有机地统一起来,构造以知识为桥梁,价值创造为纽带,资源集聚共享为特征,校区、园区和社区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下的城区发展新模式。

“三区联动”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上海市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建设和形成。杨浦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区域内聚集了复旦、同济、财经、水产等14所全日制高校,有2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66个国家重点学科、150余家科研机构以及49名两院院士、5 000多名教授、副教授,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知识人才密集的高校集聚区。

2003年,杨浦区委、区政府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决策,围绕“知识杨浦”的发展定位,充分依托区内科教资源丰富的独特区位优势,提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从此开始了以知识创新为区域特色,大学与城区、科技与教育、科技与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创新型城区建设之路。

(二)“三区联动”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及其运用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主要研究区域创新环境以及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该理论不仅说明了技术创新在影响区域发展及区域竞争力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拓展了创新研究的理论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上为各个地区制定创新政策提供了依据,为探索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两者之间联系的内在机制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三区联动”这一发展模式就是在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区联动”中涉及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均在区域创新系统对应的主体范围内,彼此之间的互动过程和发展特点也基本符合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和运作框架。

二、“三区联动”发展模式在杨浦的实践

1.政府大力支持,在政策上予以鼓励

杨浦区政府大力支持区域内大学发展,在重大工程、科技园区、环境整治、校区拓展、氛围营造等方面主动为高校服务,积极支持高校就近就地拓展,共增加教育、科技用地3 150亩,动迁居民1 300多户[1]。从2005年开始,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相继迎来了百年校庆,杨浦区政府举全区之力,支持高校办好百年校庆。在科技园区的建设上,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杨浦区提出“三个舍得”:一是舍得把最好的土地腾出来作科技园区;二是舍得把普通商业项目、甚至是已经上马的项目停下来,让给科技园区;三是舍得出资,与高校一起建设科技园区。先后建成了复旦、同济等4个部级大学科技园、软件园及电力、水产等多个专业化大学科技园,建成了上海最大的科技创业孵化基地。为鼓励创新创业,杨浦区积极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计划,制定和落实鼓励科技创业、风险投资、政府购买中介服务等政策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区域内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提供担保和贷款,为大学师生提供工商注册、税收征管等全方位的服务,指导大学师生、科研人员和中小企业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还对部分科技及新兴产业实行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不仅有效推动了大学和科技园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进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三区联动”发展格局。

2.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三区联动”

在推进“三区联动”的过程中,杨浦区敢于打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区校领导定期会商和工作对接机制。邀请区域内高校党委书记列席区委全会,开展党委中心组联组学习活动,区校主要领导每年举行一至两次会商,适时总结区、校合作情况,研究决定重点合作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区校干部挂职交流工作机制。几年来先后有近200名中青年干部相互挂职交流,开创了区校干部培养“共享、共育、共用、共赢”的新局面;建立区委领导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两院院士的经常性沟通咨询机制。通过与院士结对联系、聘请部分院士担任区决策咨询专家、科技创新顾问等方式,充分发挥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智囊作用;建立与高校联手推动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合作机制。利用高校的管理、品牌、师资等优质资源,以建立附中的形式,加强基础教育,先后与复旦、同济、外国语大学、音乐学院等合作共建九所中小学,共同打造优质教育集聚区。同时,支持、鼓励大学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建成了留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生创业园[2]。体制机制的创新,不仅有效促进了创新系统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且加速了创新系统的培育和发展。

3.充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的创新优势,共同推进“产学研”联盟建设

杨浦区利用区域内智力资源集聚优势,充分激发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积极支持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与企业技术创新有效结合起来,鼓励彼此之间进行物质、信息和资源的交换,在互动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通过大学与科技园区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形成产学研共同推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与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签署推进自主创新框架协议,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大学、企业联合创新,从而更好地推动“产学研”的一体化建设。

4.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支撑,着力发展科技园区

大学科技园既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新兴产业、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这几年,杨浦区紧紧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大力拓展科技园区建设,努力使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之一,成为大学为社会服务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成为上海市科教兴市的重要基地。目前,复旦大学科技园已聚集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并逐步形成与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紧密相连的企业集群。科技园区内现有400家左右的科技企业,吸引资金20多亿元,累计上缴税收超过亿元,各类从业人员超过万人[3]。

三、“三区联动”发展模式的启示

1.充分发挥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杨浦区“三区联动”实践的全过程中,政府始终积极推动和参与创新联动网络的构建。通过拓展科技园区、共办大学百年校庆、制定优惠政策、创新联动机制、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基础设施以及构筑创新创业交流互动平台,政府不仅成为“三区联动”发展模式的倡导者、宣传者,而且成为重要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比如为支持高校办好百年校庆,杨浦区主动为高校服务,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进行全方位支持;为发展科技园区,提出“三个舍得”等。

2.突出强调区域创新系统中三方的共同主体作用

杨浦区实践的“三区联动”模式,把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视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过程中的三个同等重要的创新主体,强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共享、相互依存,强调通过互相融合、联动发展的方式,共同推进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提升和有效运行。诚然,杨浦区“三区联动”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初期阶段,更多地体现出是以一种制度安排的形式推进联动,社区政府表现的积极性和发挥的作用相对而言更为突出,但随着“三区联动”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三区联动”的实践进一步深入,校区、园区和社区三方将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利益相关的平等主体,共同推进区域的创新和发展,真正实现大学与城市在推动科技与产业跨越式发展中发挥最大化的综合效用。

3.着力凸显区域创新系统中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特征

在创新系统的构建过程中,杨浦区着力凸显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特征。在以复旦为中心的科技园区,一批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等产业正在逐步集聚;而在同济科技园区,大量建筑设计公司和创新创意设计公司不断集聚,同济大学已与杨浦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打造一个以创意、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产业集聚区,拟建创意设计、国际工程咨询、环保科技三大产业集群。随着中小企业空间集聚的加强,区域内各个企业、各个集群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大,而它们之间的合作会越来越广泛,企业与政府、高校和科技园区之间的协作也将越来越密切,形成越来越复杂的协作关系网络。这种协作既加速了信息、知识的传播,加速了三区之间的联动,也加速了区域创新的进程,有利于推动形成知识经济良性互动的区域创新系统。

参考文献:

[1]陈安杰.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探索路径[N].学习时报,2007-02.

第5篇:家校联动机制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运行机制;

办学联合体2006年以来,我国职教领域校企合作从模式研究与实践进入到了机制体制探索阶段,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必然催生新的机制体制,因为未能形成长效运行机制的校企合作模式生命力也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是目前我国职教领域校企合作迫切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也是校企合作能否持续高效的关键问题。

一、国内外职教领域校企合作模式比较研究

(一)我国侧重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方面鲜有突破。

教育部自2006年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引导高职教育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众多高职学院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了经验,取得了多样性的成果,为校企合作机制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各高职院校研究与实践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类型有四种。

1. 普遍模式。

教育部推行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使得各高职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普遍模式,即以专业为建设主体实施的最基本的模式:通过设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促使行业、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这种松散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往往表现为行业企业人士以个人身份参与专业建设,学校主动、企业(或企业人员)被动、随意性大,往往每年开1~2次会议,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简单的探讨,很难深入到具体的课程改革等实践活动中,无法建立长期、稳定和深入的合作关系,难以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2.“订单”模式。

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等的校企合作模式。这是一种较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实施合作的校企双方往往有长期合作的基础,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高,比较成功的案例有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与铁路高职院校的合作,但是在深层次的课程改革和兼职教师聘用等方面也鲜有可示范的案例。

3. 顶岗实习模式。

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都是典型的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分批、分期在校学习课程,到企业进行技能训练。这种模式,曾因为有学校向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的现象,而备受社会争议,也难以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4. 引企入校模式。

将企业生产车间建在校园内,既可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又可解决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校企共享资源,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这种模式,吸引企业加入教育的往往是学校能提供成本低廉的建厂条件,其以盈利为目标,而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两者目标相异,如果没有机制体制作为保障,难以形成校企深度合作。

(二) 国外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体制。

发达国家完善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是以各级政府推行的教育机制体制作为保障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这两种成功运作的校企合作模式高效且持久,都因为是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如影随形,相互支撑,形成了政校行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1.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二战后,德国政府遵循“需求驱动”而非“供给驱动”的规律,发挥强有力的引导作用,构建了“双元制”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充分发挥了行业协会的作用,德国企业非常积极地向行业协会申请双元制实习工厂的资格,约有40%的企业能获此资格,使得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习的双元教学模式得到实现。“双元制”教育模式,学生入校前已与实习工厂签定就业协议,类似我国的订单培养,究其校企合作内涵,涵括了我国“普通模式” “订单模式” “顶岗实习模式”的优点,解决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专兼结构的师资队伍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难题,实为一种成功的政校行企合作模式。

2. 新加坡“教学工厂”教育模式。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改良而得。顾名思义,“教学工厂”将实习工厂搬至学校,与我国的“引企入校模式”不同的是:“教学工厂”的设备与技术虽然由企业提供,但不是以生产和赢利为目的,而是以教学为目的,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习的双元教学模式都在学校实现,学生通过完成教学工厂的项目提高职业能力,除此之外,学生毕业前夕在企业实习三个月,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作进一步准备。“教学工厂”教育模式的成功,前期有赖于新加坡政府的支持,后期则是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企业的充分信任,使得校企合作关系健康发展,形成了长效运行机制。

3. 政府引导并制定相关法律,形成了基于行业协会制度下的长效运行体制。

在双元制教学模式中,德国政府为行、校、企和学生四方提供了法律保护,各级政府以联邦德国“职业教育法”为基础,对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各个环节设立了近四百种法律法规和培训条例,严格的法律制度使得国家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充分投入到职业教育的行列中,办学条件到位,配套措施和配套机构齐备,合作关系责、权、利分明,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双元制”才得以实施发展。

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受到法律保护和约束,在政府的引导下,其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而非独立的企业合作,避免了单个企业投入而导致的不公平现象,校企合作关系非常规范,形成了基于行业协会制度下的长效运行体制与机制。如德国“双元制”学生学习完毕后,参加行业协会组织实施的结业考试,考取资格证书即可获得就业机会,90%以上的高就业率使得职业教育在德国可以吸引优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生源,职业教育得以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对政校行企合作机制体制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远远走在我国的前面,各级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管理条例,规范校企合作关系,推动校企合作机制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二、我国职教领域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体制现状探索

国内高职院校在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方面,举步维艰,但也做了多种尝试,通过政校企合作共建办学联合体,推进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体制改革就是一种新的探索。下表列举了国内三所高职院校“探索政校企合作共建办学联合体”案例。

从中可以看到:

(1)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学校为主体的办学联合体,三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依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构建长效的政校企合作机制的可行之路。

(2)目前的政校企合作,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和寻求上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在财政上给予一定支持。

(3)合作案例实施时间较短,机制运作不成熟,合作成效暂时难以显现。

(4)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未形成成熟的行业协会制度,基于行业协会制度下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体制的建立尚未具备条件。政校企未能得到地方性法规保障,可能随着政、校、企三方领导层理念的变动,校企合作机制难以长效。

三、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体制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目前国内校企合作在模式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整体层次不高,缺乏地方法规性的制度保障,大中型企业参与积极性低。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才能变企业被动合作为主动需求。主要难点在于:认识是否到位、政策是否有保障和方法是否科学。

1.认识层面:政校是否能坚定改革的决心。

在政府和学校层面,虽然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工作的重要性,各高职院校成立了校企合作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安排了专项资金,但是遇到关键问题和困难,还是会搪塞退缩,改革往往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在企业方面,尽管有一些具有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主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但是必须看到绝大多数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政府推动、学校主动、人情关照下仍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致使校企合作带有明显的短期性、人情化和功利性等特征。改革从不缺乏热情,但往往缺乏决心和耐心,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改革,政府和学校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决心,有克服难关的智慧,有很高的运行效率,只有这样,校企才能有长久的合作可能,企业才能获取长久的利益。

2.政策方面:政校企三方如何加强制度保障建设。

近年来,国家虽然特别重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体制的构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进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但这些宏观政策仅具方向性与指导性,没有具体明晰政、校、企的责、权、利,各地政府也没有制定可实施的地方性法规,特别是缺乏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奖励与惩戒机制,使得政策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甚至成为一纸空文,形成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几乎没有可能。

一方面,国家正在通过修订完善《职业教育法》,立法明责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制定操作性强的地方法规,引导校企构建深度的合作关系。如广州市2010年获国家批准“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此改革项目,制定《广州市促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条例》,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以校企合作办学为机制,实现特色鲜明、面向广泛、内涵丰富的深度校企合作。希望该“条例”的出台,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该地区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解决“制度保障缺失”的问题。

3.方法层面:如何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办学联合体模式。

近年来,理事会制度常被高职院校运作为一种比较独立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模式,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将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有机联系起来。是否能建立科学的办学联合体模式,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第一,目前,我国尚未有相关法规条例对政校企办学联合体(如:合作学院)理事会的法律地位、功能和地位做出明确的规定,理事会形式怎样才能明晰政、校、企三者的责、权、利,怎样才能保证办学联合体是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最高目标,而不是以盈利为最高目标。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选择在区域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具有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的企业为战略合作伙伴,既可有助于办学联合体的成功运作,又可增强改革成果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第三,办学联合体理事会是在各高职院校(群)的管理下建立和运行的,与各校二级管理机构――“教学系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须处理好办学联合体与各校二级“教学系部”的关系,也必须处理好办学联合体与各高职院校(群)的关系。

第6篇:家校联动机制范文

一、“联校办学”有利于促进校际教育均衡发展

“联校办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一所优质学校为依托,按地理位置、生源范围将附近的薄弱学校或教学点整合成一个集人事、财务、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的办学集团。其中,优质学校作为牵头学校,视为主校区,被联并学校作为分校区。一般来说,“联校办学”大多是在同一乡镇的范围内进行。但为避免一些靠近乡镇边界的学校,有时主校区不得不与同属一个乡镇但距离更远的学校联合,给教师流动和联合教研增加困难,因此,“联校办学”还必须突破乡镇间学校管理的界限,实行超越原乡镇范围的教育资源优化组合,实行“联片管理”,即将全市(县、区)所有乡镇按地理位置划分成若干片区,每个片区包含若干乡镇,将原分属各乡镇的学校教育管理机构进行重新整合,集体办公,以统筹管理和优化配置片区内的学校教育资源。“联校办学”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可取得以下成效。

1.可促进校际师资均衡配置

联校后,原分属各校的教师,都变成了联校范围内的教师,教师由“学校人”变成“校区人”。教师流动的校籍壁垒和乡镇界限被打破,校长可根据各校区、各学科教师余缺情况在更大范围内统一、均衡地调配师资,实现主校区和分校区教师的合理交流,促进师资优化组合,从而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益。这不仅能较好地解决辖区内各校学科教师短缺与过剩并存等问题,盘活教师资源,而且也为教师搭建了一个新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从而带动联校范围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2.可促进学校间管理水平的均衡

对于不同学校而言,只有师资均衡而无管理力量和管理水平的均衡,是难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的。联校范围内的学校都实行同一套领导班子,主校区校长为总负责人,是法人代表,分校区的负责人为主校区的副校长,主校区选派干部到分校区任职,分校区选派干部到主校区挂职锻炼,参与整个校级班子的管理。主校区校长定期召开联校班子成员会议,一体化地研究、部署几个校区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联校范围内各校区间管理力量的均衡,实行一体化的学校管理:办学理念一体化、常规管理一条龙、课程课时一张表、全校活动一盘棋、财务管理一支笔、考核评价一把尺,为促进学校间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均衡奠定了基础。

3.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体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不仅能把优质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移植到薄弱学校,而且在共同的办学理念引导下,主校区帮助分校区挖掘、提升原有的特色校园文化,分校区从主校区借鉴、移植精品文化,促进各校区优势融合,实现联校框架下各校区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的交融并逐步走向一体化,使师生处在相同的文化氛围中,为师生提供相对均衡的教育软环境,有利于促进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均衡发展。

总之,“联校办学”通过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一体化,学校文化建设整体谋划,学校管理一体化,师资交流常态化,打破了原有资源配置的学校界限,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对促进学校间教育质量均衡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联校办学”体制下教师参与定期流动的主要障碍

“联校办学”对促进校际办学水平的均衡发展,效果是明显的。其中,教师定期交流和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笔者通过对部分教师的调查发现,目前,教师校际交流的比例还远不能达到师资均衡发展的要求。相当多的教师和学校对交流还持一种观望态度,教师定期流动还存在一些障碍,原因如下。

1.教师担心参与流动,其“面子”会受损

在原有的评价体制下,在优质学校工作的教师,由于工作环境、生源条件较好,出成绩相对容易,因而在社会上也容易赢得较高的声誉。而普通薄弱学校的教师,出成绩相对要困难得多,由此而来的是这些学校教师的低成就感以及社会对其相对较低的评价。教师由县城或乡镇中心学校流动到农村薄弱学校工作,其声望会不会受损,这是很多教师参与流动时比较担心的问题。况且,很多地方参与流动的教师大多是原学校的富余人员或教学效果不佳者,是被动参与流动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参与流动的教师容易被误认为是原学校的多余人,自己难免有“被扫地出门”的感觉;另一方面,参与流动后这些教师还能不能回到原来的学校和工作岗位,也是很多教师颇感纠结的问题。这些都加重了教师参加流动的思想顾虑。

2.教师参与流动,可能会导致其生活成本增加

在参与流动前,很多教师居住在学校内,生活非常方便,既可以干好工作又能照顾家庭。现在流动到分校或主校区后,无疑会给其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一是家庭与学校距离远了,工作与照顾家庭势必难以兼顾。二是交通住宿问题。到远离家庭的学校工作,必然要在路途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地方通了车,虽辛苦但还能按时上下班;有些地方尚未通车,教师就不得不在学校住宿,而且有些学校不一定有适宜住宿的条件。三是吃饭问题。流动前很多教师离学校较近,可回家吃饭。流动后教师远离家庭,中午回家吃饭就不可能了,而有的偏远学校并没有食堂,教师根本无法解决吃饭问题。总之,教师参与流动后面临的交通、食宿等困难及生活成本的增加,使教师在参与流动时踌躇不前。

3.教师参与流动,可能会导致其实际收入下降

学校间教师收入的差距是教师参与流动比较担心的问题之一。一是担心绩效工资的差异。从2009年起,各地开始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工资由基础性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构成。其中,前者占总工资的70%,后者占30%。但各校绩效工资考核标准是“一校一策”。这样,同样的工作量和教学效果,在不同学校考评,教师实际收入会存在差异。二是担心福利待遇的差异。在县城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学校创收渠道和机会相对较多,财力相对雄厚,因而有更多的或明或暗的给教师发放的福利、加班补助,以及外出旅游考察的机会。而在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的教师,工资能够足额到位就已属万幸了。对他们而言,福利、加班补助、外出旅游考察机会基本上属于奢侈品。如果教师由县城或乡镇中心学校流动到村小,即使一些地方规定工资由原学校发放,但由于不在原校工作,那些诸如节假日的福利、加班收入及外出旅游等待遇显然无法享受,由此会导致教师实际收入减少。可见,不同学校间教师实际收入的差距,是很多教师不愿参与流动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

4.教师参与流动,其工作难度可能会加大,专业发展机会会减少

教师到一个新环境工作,除了会给教师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并增加生活成本之外,还要经历一个重新适应新工作环境的过程,这会迫使其调整原有的生活及工作方式,投入更多的工作精力和劳动成本。对于那些由教育质量好的学校流动到薄弱学校的教师,由于生源及教学条件、教研环境的差异,要取得同样的成绩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代价,导致其工作难度增加。如果没有科学的考评机制,很容易打击教师流动的积极性。

教师参与流动还担心专业发展机会减少。在现行体制下,我国各种资源是以城市为中心自上而下向农村分配和辐射的,在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工作的教师,往往会获得更多进修、教研和其他专业交流学习的机会,获取各种教育资讯往往更加便利和快捷。而在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一级学校工作的教师,这些专业发展条件和机会显然比较匮乏。因此,相对于在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的教师,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机会与环境会差得多,这无疑会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

三、“联校办学”体制下教师定期流动保障机制的构建

没有教师的定期合理流动,要缩小“联校办学”体制下校际师资质量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特别是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解决城区教师、乡镇中小学教师不愿到农村学校任教的问题,实现教师定期流动的制度化、常态化,是推动“联校办学”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针对上述教师参与流动的障碍,构建有效的流动保障机制,使教师流动在促进校际师资均衡发展的轨道上良性运行。

1.统一联校框架下,实行各校区学校建制的刚性联合

为了解除教师参与流动的心理障碍,联校之后,原来独立的学校实行刚性联合、统一建制,必须整合为由一个法人代表、多个分校区组成的,一校多区的办学实体。联校后,几所学校要共用一个校名,并实行统一的校级领导班子领导,不同学校的差别仅是主校区与分校区而已。这样,教师由“学校人”变成了“(联)校区人”[1],教师的校际交流就变成了校内轮岗。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教师参与流动的心理障碍,学校也没有优秀教师流失的后顾之忧,这样,薄弱学校才能真正拥有优质教师。这与传统的强校对口、结对支援弱校是根本不同的。在对口支援机制下,两校仍然互相独立,且强调师资的单向援流动,由于教师参与流动的比例较小,实际上对缩小校际师资水平差距的作用,只是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效果。

2.建立有效的流动激励机制,激励教师主动参与流动

如前所述,教师流动特别是下派流动要承担生活不便,生活、工作成本增加,专业发展机会减少的压力。因此,为了鼓励教师下派流动,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一是统一福利待遇制度。为了消除教师因为不同校区实际福利待遇的差异而不愿流动的思想顾虑,联校框架下的几个校区要统一福利待遇制度,不同校区的福利待遇由片区统一标准、均衡发放,实行同工同酬政策,而不以校区定收入的高低。二是建立工资逆向增加机制。为了鼓励教师流动到最缺师资的条件艰苦的偏远乡村中的薄弱学校任教,应实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政策,形成教师工资逆向增加激励机制。如湖北潜江市就规定,村小教师绩效工资高于同级乡镇教师的5%,乡镇教师绩效工资高于城区(县城)同级教师绩效工资的10%。同时规定,流动期间的教师享受同样的待遇。也就是说,城镇教师流动到农村学校工作期间,绩效工资按高出乡镇5%、高于城区10%的标准发放。三是建立职评、晋级优先激励机制。流动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级时,在同等条件下要予以优先考虑,或是给予加分后参与评选。严格执行“凡申请评定高级及以上职称者,须具备异校交流且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的规定,且职称评定65%的指标倾斜到农村学校,以吸引教师向农村薄弱学校流动。同时,建立相关的提拔任用制度,对在近3年内曾在薄弱学校工作1年且经考核合格的骨干教师、后备干部予以优先提拔,鼓励骨干教师向乡村薄弱学校流动。四是建立荣誉激励机制,把教师的交流经历和业绩作为优先考虑的依据。在评选市(县、区)级以上劳模、优秀教师时,在同等条件下对参加流动的教师要予以优先考虑,甚至可以规定,曾在异校交流的教师应占评优总数的70%以上。同时,可增设“杰出农村教师”“优秀流动教师”等流动教师专门奖项,对获奖流动教师给以重奖,并在教师节和“功勋班主任”“十佳教师”等其他获奖者一起给予表彰。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交流的教师,取消当年职评、评优资格,年度考核不得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3.统筹解决交通食宿问题,解除教师参与流动的后顾之忧

要使教师主动参与流动,还要统筹解决教师流动的交通问题,能方便教师“下得去”。一是对于“一师任两校”的教师集中排课,市(县、区)教育局可通过租赁或自购配备教师校车,统筹规划运行线路,专车定时定点接送教师。二是对于每天要往返家校工作的教师,由专车早送晚接。三是不适宜客车运行的丘陵地区交通不便,对在此类地区多校“走教”的教师,可以由教育局为教师统一配备摩托车,方便教师在不同学校间“走教”。如湖北通山县即采用这一模式,给教师跨校交流提供方便。四是对尚未配备或无须配备校车的地方,出台政策给予教师适当的交通补助。

教师下得去,还要留得住。为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教师周转房的建设力度,为教师在各校区间轮岗流动提供生活方便。其一,利用农村学校富余的校舍和空地新建或改、扩建教师周转房和学校食堂,方便教师休息、居住和进餐。其二,由政府专项经费支持、学校补助,教师集资在集镇统筹建设教师周转房。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开展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各地纷纷出台农村教师周转房规划。2011年,四川省利用中央和省级专项经费1.3亿元建了1 000余套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每套建筑面积不超过35平方米,为支教教师、异地交流、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在学校住宿提供方便[2]。广西壮族自治区预计到2015年,周转房将覆盖全区7 680所学校,惠及近10万名农村教师[3]。流动中的教师只有安居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后顾之忧解除了,才能在流动期间安心乐业,集中精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4.实行一体化的教育质量管理,促进各校区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实践证明,如果不强化教育质量管理,那么,教师流动到新校区后,往往容易成为两不管的“自由人”,工作敷衍塞责,使教师流动流于形式。为此,必须狠抓“联校办学”体制下学校教育质量的管理。一是片区教育管理机构通过随机督查,对片区内各校区教育教学进行专项督导,规范各学校、各校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市(县、区)教育局通过教学视导加强对各校区教师的业务指导。三是统筹片区的教研活动,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一方面,建立片区内教研联动机制。每个片区由一个单位(学区或学校)的优势学科的骨干教师牵头负责片区内该门学科的教研工作,教研活动经费由片区从公用经费中列支并统筹支配,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实现联校范围内教研活动一体化。主校区与分校区通过共同设计教研活动主题,共同参与,同步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为全体教师提供均衡的教研及专业发展环境。这些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主,以学科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研训一体,通过校内互动、校际互动、乡镇学校互动、城乡学校互动等形式,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四是统筹片区内教学质量监测,实行教学评价一体化。首先,市(县、区)教育局建立片区内“联校办学”强校和弱校捆绑式考核制度。即将联校范围内各校区作为一个单位进行整体考核。这样,如果只是主校区教育质量强,而分校区教育质量弱的话,综合考评就不能拿高分。这种考核评价体制,能够强化“强校”对“弱校”教育质量提升的责任,使联校范围内每个校区的教育成绩与学校的每位教师和干部的利益相关,促进联校范围各校区实质性的深度融合。其次,实行统一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片区联校内各校区实行统一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注重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通过期中随机抽查、监测,期末统一的教育教学质量考评,将考核结果记入教师工作成长档案,并与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晋级、奖励性绩效工资等挂钩,激励教师无论流动到哪所学校都能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不断获得专业成长。最后,安排教师流动时要尽量尊重教师的意愿,制定不适宜流动教师的标准,解除教师流动的后顾之忧。

注:本文系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科研究一般基金项目“教师流动与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JC880115;项目负责人:汪丞)。

参考文献:

[1]汪丞.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促进校际师资均衡发展的一种思路[J].中国教师,2006(2).

[2]刘磊.四川建千套农村教师周转房[N].中国教育报,2011-10-16.

第7篇:家校联动机制范文

关键词:校园足球;管理体制;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0099—06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expert interview and statistics etc., the paper made a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youth school football activity with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y.It further clarified the target localization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school football,and innovated the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Also the paper suggests to manage a clear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education sector,make the government play the leading role, fully mobilize the subjective initiation of provincial school football leadership team,and further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Key words:school football; management system;youth

足球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只有夯实青少年足球基础,才能提高整个国家的足球运动水平。面对世界足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形势和国民越来越高的期望,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足球工作,为中国足球的崛起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计划经

收稿日期:2011—11—15

基金项目: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yjscx201102),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1ZS161)

作者简介:李纪霞(1982— ),女,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校园足球。

作者单位: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3.上海电力学院体育部,上海 200430

1.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2.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 201203 China;3.Shanghai Institute of Electric Power,Shanghai 201203,China

济体制下,中小学的足球业余训练体系在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作为足球运动普及面,学校足球曾经为我国足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发展达到了高峰期。但是,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随着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改变,我国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日趋萎缩。中国足球经过多年的改革尝试,在不断探索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已逐步认识到学校足球的发展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基石。在此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联手教育部启动了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尚属一项新生事物。由于其仍处于启动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这归根结底在于校园足球活动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及运行模式。为此,本研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组织管理与公共服务供给等角度,对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管理组织机构、职能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以寻求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的发展策略。

1 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管理体制现状

第8篇:家校联动机制范文

20年前,桃浦撤乡建镇划入普陀区,我也从封浜中学调到桃浦中学担任校长。7月的一天,我第一次来到学校,眼前的一幕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校园角角落落到处都是垃圾,教室的桌椅歪歪扭扭,整个学校臭气烘烘……在场的一位区领导脱口而出:“这简直就是环卫所的垃圾堆放场嘛!”这句话仿佛一根刺,愣生生地扎在了我的心头。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种落后面貌“扳过来”。

在普陀区教育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集思广益,大力改善校园环境,完善教学设施,引进优质师资,聘请名师专家,教师们的劲头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们的自信也回来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

学校发展蒸蒸日上,可我依然心事重重:“就一所桃浦中学发展了,还是满足不了桃浦地区的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啊!桃浦地区的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整体的教育水平依然不高,家长们还是要把孩子送出桃浦去读书,我们是不是应该为区域教育再做点什么呢?”

这时,恰逢普陀区教育局提出了“打造圈链点,做强西北部”的发展战略,“大教育格局”的概念给了我们启发:一所学校,一位校长,纵然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子,只有大家携手,共生、共享,才能共赢,才能推动桃浦教育的整体发展。

2008年6月20日下午,桃浦地区3所中学、3所小学、5所幼儿园和1所社区学校的12位校(园)长,一个不落地聚集在了桃浦中学会议室。我开门见山,跟大家谈了“教育联合体”的想法。没想到,校长、园长们异口同声地认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联合发展模式值得一试!我想,是提升桃浦地区教育质量的共同的迫切愿望,让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008年11月18日,“上海市普陀区桃浦地区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联合体”正式成立了。

思考与探索

桃浦地区各所学校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并不远,但以前都是各顾各,不相往来。这些年来,尽管教育经费逐渐增加,但收效并不大。桃浦联合体成立后,我们这12所学校、幼儿园纷纷打破了围墙,变封闭办学为开放办学,变孤立发展为联合发展,构建起了横向的沟通机制和纵向的中小幼衔接机制,不仅在形式上联合,更在内容上实质性地融合。发展的背后,留下了我们一长串攀登的足迹……

第一阶段,组织保障——以“整体优化”为目标,探索桃浦地区基础教育的联合。

桃浦联合体的组织形式是松散的。如何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引领,构建适合的体制机制,从而有效地提升运作效率,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

1.创建一种体制,实现资源共享。桃浦地区基础教育联合体,实现了桃浦地区基础教育的默契配合和有效对接,构成了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中小幼教育联合办学的新型模式,促进了桃浦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2.构建一种机制。实现合作互动。联合体努力打破学校“围墙”,打破自我封闭的办学格局,以“桃浦杯”教学能力大奖赛、德育发展俱乐部、骨干教师论坛等为载体,整合不同年段的学校组成教育教学联盟,深入探讨学科教学衔接机制,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3。搭建一个平台。实现专业提升。通过青年教师发展学校,联合体为青年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一方面,基于地区缺少优秀人才资源的发展瓶颈,我们立足联合体内部,积极关注骨干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也主动借助教育专家的学术优势和教育经验,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更好更快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在广泛的合作联动中提升区域的办学质量,实现教育的优质发展。

4.形成一个制度,实现互通互助。为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实现“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目标,桃浦联合体组建了“社区教育咨询听证委员会”,由桃浦镇政府机构、街道、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学生家长、社区知名人士等组成督导团,定期和不定期对桃浦地区教育改革、学校办学等进行咨询与听证,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育人环境。

5.营建一种氛围。实现同进共赢。学校特色和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但要保障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营造区域性的社会教育文化。联合体一方面主动听取系统外社会各界的建议,不断改进学校工作,另一方面主动向社区开放资源,为地区提供教育服务,在抓好教育发展的同时,辐射影响整个社区教育的发展,促进地区教育文化的形成。通过每一所学校文化的构建,最终形成桃浦区域性教育文化,即“地方特别重视教育,教育特别能为地方服务”的文化氛围。

第二阶段。聚焦内涵——以“组团发展”为载体,深化桃浦地区基础教育的联合。

有了体制机制作为保障,我们开始着手以具体的联合形式和内容聚焦联合体以及各成员单位的内涵发展。

1.党建联建。为了确保联合体内各成员单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密切协作,我们把“关键理念的认同”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各学校党支部联建,保证行动的一致性。

每年举办大型社区咨询活动,突出了“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目的。我们利用各学校教育优势和资源,就社区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党建联建工作的实效性。2011年。以建党90周年为主题进行的“红色七月”歌会活动,进一步发挥了联合体内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还深入推进“构建中层干部校本培养机制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将党建工作与桃浦地区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党建研究成果的示范引领功能。

2.教工联聘。教育发展的核心资源是人力资源,桃浦地区教育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就是骨干教师的稀缺,原先学校各自为政的局面,更加剧了优秀人才资源的紧缺。区域教育要整体发展,必须打破以往各学校对优秀人才“藏着掖着”,甚至为了挖到优秀人才而搞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联合体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机制,使分散在各个学校的优秀教师成为共享资源,发挥更大效应。为此,我们在不改变现有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试行“教职员工联聘制度”。2011年,首届13位教职工和1个教师团队受聘,在1年聘期内,每位受聘教师必须每两周开展1次跨校听课,每两个月开设1节跨校观摩研究课,每学期面向联合体各校开设1次讲座、编制1套试卷。2012年,受聘教工已圆满完成任务,也顺利达成了经验分享、资源共享的既定目标,目前第二届联聘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3.学生联动。“叮-啪,叮-啪”,周五下午,恒德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一群穿着不同校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兴致勃勃地玩着桌游——气象拍拍乐。他们是来自桃浦地区不同学校的气象爱好者,我们的“跨校联动”项目鼓励学生们发展兴趣和特长,也让恒德小学的气象特色教育“墙内开花墙外香”。桃浦地区虽然整体办学水平不高,但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例如桃浦中学的法制教育、恒德小学的气象科普、桃浦中心小学的环保课程等。“学生特长跨校联动跟踪培养计划”,让这些原本只为一所学校学生享有的特色教育,覆盖到了桃浦地区所有的学校。截至目前,已有8所学校推出了27个项目,吸引了3500人次的学生参与。

4。学科联赛。每年的“桃浦杯”教学技能大赛是联合体中小学教学沟通衔接的有效载体,推动了桃浦地区对有效教学的探索。我们以赛促研,不同年段、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听课,共同研究衔接上的“缺口”。恒德小学的英语老师徐世东是青年教师发展学校的首批学员。在第一次学科联赛时,他观摩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课,也和不同学校、不同学段的同行在评课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思维碰撞。他发现,初中英语特别注重阅读,而小学阶段的教学对阅读的重视不够。这样的脱节,很可能会让学生升入初中后难以适应。为此,他开始有意识地在四、五年级英语教学中增加阅读方面的指导,收获颇多。

5.项目联创。由于受到各方面限制,单个学校开展特色教学项目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同时也不利于教学项目的长期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本着合作共享的原则,试行项目联创制度。2011年我们组建了特色项目联创工作小组,制订特色项目联创实施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实施。结合地区学校特色,在华东师大资源和环境学院专家的专业支撑下,联合体积极探索“数字地理实验室”的创建活动。中小幼联合起来开展学生科研活动,形成科普教育链——幼儿园小学阶段设立气象探究项目、中学阶段创建数字地理创新实验室项目。这些有益的尝试将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阶段,拓展外延——以“培育文化”为抓手,促进桃浦教育文化的培育和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桃浦这片教育“洼地”逐步开创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气象,“东南飞的孔雀”纷纷“还巢”。我们这支由完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以及社区学校组成的“教育舰队”,拆除了各自为政的藩篱,在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此时,我又有了新的思考:如何“盘活”地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使之与学校发展彼此借力,融合联动,形成“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的“大教育格局”。警教、医教、体教、文教、社教结合,让我们以“同进共赢”为目标,在赢得老百姓满意的口碑的同时,助推桃浦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1.警教结合,保障安全。我们加强警教合作,与白丽警署和交警五中队保持密切联系,充分借助其专业优势,以丰富的形式向师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从而全面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同时,学校也发挥自身优势,为警署、中队的人力培养、文化活动建设等提供支援。

2.医教结合。保障健康。我们依托桃浦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资源,开展医疗咨询、卫生讲座和传染病防治等活动,更好地保障师生健康。

3。体教结合。协调发展。桃浦地区新建成的普陀体育公园(即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成为了我们体教结合的“新拍档”。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需求,户外活动营地分别为联合体内的学校组织了青少年喜欢的CS真人枪战、攀岩、放风筝等校内无法开展的体育活动。如今,每周五的“快乐周末”已成为联合体内师生们最期盼的活动了。

4.文教结合。快乐天天。桃浦文化馆有着广泛的群众文艺的专业资源,与联合体又在同一个辖区。联合体和桃浦文化馆的共建结合,不仅使师生身心健康受益,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地区文化水平的提升。

5.社教结合。促进和谐。依托桃浦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村民委员会、居委会和驻地部队等,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文化和学校文化的互动,从而为和谐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巩固与深化

联合体成立4年来,大大改变了桃浦教育的面貌,赢得了老百姓满意的口碑,更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仅2011年,各校就有500多人次的学生在全国、市、区等各学科竞赛中获奖;5所幼儿园有3所被评为上海市一级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教学质量由原先全区垫底上升到中游水平;联合体内的所有单位都是区级文明单位,其中桃浦中学、桃浦中心小学更是上海市文明单位。有3个指标可以更直观地反映桃浦教育的新成绩:好老师愿意留下来了;好生源愿意留下来了;奖状奖杯多起来了。现在的我,可以很有底气地说:“今天,桃浦完全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深知,联合体发展的道路还很长。我们还想在人力、资源、监测等方面建立5个平台。

1.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平台。学校人力资源包括人力开发、配置、使用、评价诸环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平台将帮助联合体各单位的管理者运用科学方法,发现、发展和充分利用教职工的士气和创造力,建立并完善地区教师、干部的培养、使用机制,真正做到选好人、用好人和留住人。

2.社区资源开发与建设平台。平台将继续扩大桃浦联合体组成,形成一个区域性的教育促进机构;强化桃浦联合体功能,使其形成一个长效性的学校组团发展的有效机制;完善社区教育听证、咨询制度、督导审议制度,使群众对教育享有知情权、话语权、评价权和决策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大教育”。

3。教学资源共建与共享平台。整合教师集体智慧和优秀教师经验,建立联合体公共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各校教学质量。

4.学业质量监测与调控平台。继续推进“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与监控体系构建”课题研究,积极推行“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建立联合体学业质量检测题库和质量调控平台。通过质量监测和分析,为各校动态发展提供建议,以达到调整教学管理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发展、师生发展的,目的。

第9篇:家校联动机制范文

《中国教师》: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两者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但现在我们为什么提出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联盟”,形成教育合力?

姜宏德: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最主要的场所,家长和教师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两支最重要的教育力量。家校“联盟”的宗旨在于,通过家校双方的联系、沟通与配合,实现两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两支教育力量的优化组合,以实现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家校“联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

第一,它是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研究表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单靠一个方面的力量已无力撑起一个完美无缺的教育空间。家校联盟,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就能产生1+1≥2的教育功效,儿童受益最大。相反,如果家校不和,各行其是,沟通不畅,甚至纠纷不断,就会产生1-1≥0的负面效应,最大的受害者是儿童。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家校联盟,形成教育合力,首先是儿童发展的需要。

第二,它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治教、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家校联盟,建立新型家校关系,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民主与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一方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对象――学生的监护人,是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有权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有权参与相关的教育活动并实施有效的民主监督。另一方面,家长以社区居民的身份参与学校教育,有助于将家长的专业优势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入学校,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格局,这对促进学校发展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第三,它是提高家长教育素质和育儿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家校联盟是一种双向互动,一方面需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又需要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家长通过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更新家庭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这对提高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和育儿能力,提高家校合作水平,形成教育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教师》:参与家校联盟的主体有哪些,他们各自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姜宏德:在家校联盟中,家长和教师皆为主体,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作为家长,在家校联盟中主要通过扮演三种角色来发挥作用:一是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的角色来发挥作用。家长应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者,同时又是家庭教育科学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者。二是作为志愿者的角色发挥作用。家长本着自愿的原则为学校提供志愿服务,在校本课程开发、学生安全、校外活动、图书与餐饮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作为决策参与者的角色发挥作用。家长通过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包括决策的形成、执行与监督,在涉及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方面产生影响,将有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

作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家校联盟中主要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一方面他们要尊重家长、信任家长、依靠家长,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和利用家长的资源优势,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作为组织指导家庭教育的主阵地,有责任、有优势、有条件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和育儿能力,使家长和教师同心协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中国教师》:教师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重要桥梁,尤其是班主任,那么,您认为班主任应当采取哪些方式促进家校联盟?

姜宏德:学校是组织指导家庭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则是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主力军。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和日常管理的主要实施者,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最为密切,最易赢得家长的信赖,在家校沟通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班主任应当发挥这一优势,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联系,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形成相互尊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为了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班主任还要加强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理论,尽快使自己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行家里手。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要从了解学生家庭做起,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中国教师》:家校联盟是家校沟通与合作的重要的协同教育模式,那么,站在学校的视角,您认为搞好家校联盟,学校应该怎么做?

姜宏德:在家校联盟中,学校处于主导地位。为了搞好家校合作,学校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树立家校合作教育的新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的办学体系之中,缺少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这种封闭式的办学体系,在家校之间设置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势必制约学校对家长的接纳以及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影响家校合作的进程。部分学校将家校联盟视为“份外”之事,强调“工作忙、顾不上”,担心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会“添乱”,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这种认识上的偏见,不仅会影响家校交流与合作,还是导致家校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实中,部分学校不思家校合作,“求稳怕乱”,其结果却往往是“越怕出乱越出乱”:家校矛盾纠纷不断,校长、教师身缠其中,难以解脱,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因此,搞好家校联盟,学校需要摆脱封闭式办学体制与理念的束缚,树立家校合作教育的新理念。

其次,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层次。家校联盟成功与否,家长参与的层次是标志。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基础层面的参与。家长以参观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参与学校事务,如家长会、开放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家校联系(包括书面、电话、网络、个别约见与访问)等。二是联合层面的参与。家长作为志愿者的角色为学校提供服务,帮助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开展工作。三是决策层面的参与。这是家长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参与学校决策的一种深层次的合作,需要责任担当,对参与决策的家长在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很高。实践证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层次的扩大和提升,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促进家校合作的健康发展。

再次,加强家校联盟的组织制度建设。家校联盟需要组织制度方面的保障。我认为,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是家校联盟这驾马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早在1998年,全国妇联、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对家长学校的性质、任务、工作对象作了明确界定,并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2011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家长学校建设提出了“有挂牌标识、有师资队伍、有固定场所、有教学计划、有活动开展、有教学效果”的规范化建设目标。目前在全国52万所中职和中小学幼儿园中,仅有约33万所建立了家长学校,仍有约36.5%的学校的家长学校属于空白。而且在已挂牌的家长学校中,也大多未达到规范化家长学校的建设目标。不难看出,家长学校建设任重而道远。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教育部于2012年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家校合作的纽带与桥梁,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主要包括:学校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以保障家长委员会有效参与管理;科学的评价机制,以保障家长委员会实施有效监督;开放教育教学活动,以保障家长委员会成员的有效参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畅通沟通渠道,确保家长委员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工作。然而,现状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极不平衡,许多学校尚未建立家长委员会组织。从已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来看,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全面履行应有职能的学校数量为数不多,家长委员会建设亟待加强。

《中国教师》:您认为是否有比较典型、做得比较好的家校联盟学校?可供其他学校借鉴的做法有哪些?

姜宏德: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小学在家校联盟方面做好家长委员会建设的经验就很值得借鉴。2011年春,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现场调研,充分肯定了该校的经验。我受中国教育学会的委托也现场考察该校。

该校于2009年2月成立家长委员会(又称舜友联合会)。它是以学生家长为主,由社区有关领导、社会各界热衷于教育事业的相关人士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它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在“家校沟通、支持学校教育、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该校重视家校联盟,把家长委员会建设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校长亲自抓,班主任老师尽心尽力,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健全组织机构。学校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地推选出由各年级家长代表、班主任代表、社区代表组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委会组织,在各个级部和班级也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分会,形成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体系。学校经民主考核,选择有爱心、有教育理想、有奉献精神和管理能力的家长担任会长。

第二,完善制度建设。学校组织家长委员会建章立制,先后制定了《舜友联合会章程》、《爸爸俱乐部章程》、《家长护卫队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家长委员会下设的财务部、组织培训部、宣传部、联络(协调)部、安全部、活动策划部等机构也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工作制度,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工作,层层落实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第三,规范运行机制。家长委员会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规范的章程约束,有明确的职能分工,有严格的例会制度,有科学的激励机制,职责划分明确,工作程序清晰,促进了家委会的规范化发展。

第四,科学民主决策。家长委员会坚持集体协商的原则,重大决策须经家长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家长委员会通过每月例会等形式听取广大家长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会博客、QQ群等网络工具公开家长委员会工作,设立监督电话和来访邮箱,接受广大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第五,有效监督评价。家委会通过常委会议和代表大会,定期收集、反馈家长的意见建议。每学期家长都要对教师的师德、业务能力以及家校沟通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分值占教师考核总权重的30%。学校在各项活动中都将家长评价作为一项指标。尊重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评价权,使家长的监督评价为学校教育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中国教师》:作为家校联盟的重要形式之一,请您介绍一下家长委员会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家校联盟操作的?

姜宏德:以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为例。上海地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家长委员会和家校联合会。家长委员会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能。

第一,参与学校管理。这是当前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合作中充分发挥家长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大成功探索,其中包括学校重大事项公布前的家长听证制、家长作为“助理校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等,这一职能的发挥在上海市已成为家长委员会的一项基本职能。譬如,普陀区新杨中学家委会已成为学校许多重要决策的“高参”,学校的“家长听证制”持续多年来,让家长真正感受到了“学校教育也是‘我’的事情”,不仅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管理咨询,而且对学校的各种要求真正做到了“家长知情在先、参谋在先、携手在先”。

第二,参与教育改革。上海市中小学校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参与学生评价。即学校邀请家长以一个教育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各种评价活动中来,对学生的德育活动、学业考试等进行评价。譬如,卢湾区师专附小自“二期课改”以来,坚持探索“家长参与学生考试”的教育改革行动,家长自愿向学校报名,参与对学生期末学业考试的评价,不仅激活了小学生的考试形式,而且让广大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学习和考试,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同。二是家长参与课程改革。家长群体拥有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校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良好助手和合作伙伴。多年来,长宁区新虹桥小学不断探索“妈妈讲师团”制,充分发挥“妈妈讲师团”在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功能,得到了历届学生的喜欢,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品牌项目。地处浦东新区的上海实验学校等一批中小学校充分整合和利用家长的各种专业资源,运用到学校的“小课程”建设与推进之中,几年来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丰富了学校课程,激活了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家长听课制。这是一项开展多年、得到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普遍认同并坚持进行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制度,只是各区、校(园)提出的形式和名称有所不同。譬如采用最多的是“学校教育活动家长开放日”、“家委会成员听课制”等,家长不仅深入教室、深入课堂,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各自的认识和建议。

第三,参与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即学校充分发挥家长的“社会角色职能”和家长拥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家长与教师合作,共同设计活动、调用资源、组织落实等,拓展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学生的社会实践。譬如,宝山区贺王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的社会资源,在高境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合社区教育力量,提出“让幼儿生活社区成为和谐的社会化课堂”的市级研究课题,探索家长、社区在幼儿社会化进程中的教育合作,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果。

第四,提供教育志愿者服务。家长志愿者在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中正越来越受到家长的认同和重视,“参与教育、共同担当”的“家长观”正在年轻一代的家长心中逐步确立,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家委会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深入到学校日常的多个岗位,同时将教育有计划地延伸到了校外,逐步走向“校内外教育无盲区”。譬如,浦东新区崂山西路小学家委会根据学校门前路窄车多,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校门前车流量大、学生安全问题,自发安排家长承担“门前义务交警”,主动承担起每天2次的校门前疏通车流、保障学生安全的工作,得到广大家长和社区的一致称赞。

第五,参与家庭教育指导。长期以来,学校一直艰辛地“独立”承担着家庭教育的指导职能。近几年来,这种现状在上海市许多中小学中得到逐步的改变,多元化的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正成为上海市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一个新的生长点。譬如,静安区多所学校都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家长沙龙”,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青少年儿童发展中的敏感问题,家长、教师共同讨论问题,研究对策,加强交流,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国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学校在构建家校联盟、充分发挥家长资源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姜宏德:家长是极具潜力的教育资源,学校吸纳家长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工作,无异于直接增加了教育资源。然而,毋庸讳言,家长参与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而言,既是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是极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以教师观念及角色的转变为例,教师从单独工作到与家长作为教学助手结成伙伴关系,在工作方式、内容等方面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对久已习惯于独立工作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与家长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家长参与层次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完全在家长的监督之下,无疑要求学校更加虚心地倾听家长的呼声,进一步加大办学的开放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