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范文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

第1篇: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范文

一、信息技术在预防腐败体系中的应用

科技防腐是将信息技术成果的先进性、科学性、智能性和规范性充分运用到预防腐败的工作中。反腐败惩防体系建设的拓展和延伸。反腐败的思路、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

反观腐败问题的产生。管理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暴露出来的往往是管理与监督上出现了漏洞。管理流程的不规范、不严密。管理责任的不落实、不细化、不量化,滋生腐败的温床。监督手段的滞后,对被监督工作流程的关键点把握不及时,必将产生在监督上的薄弱环节,使监督产生盲点。因此运用信息技术预防腐败,应着重把握下以几方面的内容:

提高工作管理水平一科学地设置工作流程和环节。

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重点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监控。详细划分办事流程。并将其完全地固化在软件操作流程上----即“流程再造”通过编制系统管理软件来替代传统手工操作。所有事项办理都必须按照流程进行,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权限、操作步骤和核准要件。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完毕上一个环节,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

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二利用科技手段。

通过对计算机程序的设置。使权力的运行在横向上受到其他部门的监督和制约,对关键岗位的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制衡。纵向上必经若干程序和步骤,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格局和机制,形成严格依法依规行使权力的程序体系,使所有工作环节做到全程留痕”从而有效地控制行为人的行为。特别是对管人、管钱、管物、管审批等热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权力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可以大大增强监督的威慑力量,及时把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和廉政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1实际操作中。根据每个办事环节的不同,要科学划分权限。赋予操作人不同的权限,具体操作人员依权限完成操作,工作人员之间无法越权行事,即使是单位负责人也必须按照程序规定的流程办理各种事项,无法越权行事,这样,就能有效地遏制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

2建立区域性计算机监控网络。主管领导可以随时查看工作人员工作状态、查询流程运行情况、查看事项办理情况,通过设置网络摄像机、网络管理软件。使各个环节的权力得到有力的监督、制约和规范。

增强工作透明度三实施科技防腐。

通过计算机网络。将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公众利益的有关事项、公众反映强烈的事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的事项,进一步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予以监督的事项,都向社会进行公开;对涉及行政许可的事项、实施机关、权限、依据、数量、条件、收费标准以及办理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材料目录、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全部进行公示;对应履行的管理权限、办事依据、办事流程、办事时限、办事纪律、服务承诺以及监督投诉渠道等全部公开;对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的办理结果向社会全部公开;加大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提高网上办公的能力。使公众能够及时掌握自己申请办理事项的办理进程,使各个环节清晰地展现在群众面前,达到以信息技手段预防腐败的效果。

增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四利用信息技术。

互联网上建立专门的集党风廉政宣传、政风行风评议、百姓诉求等综合的交互式网站。及时准确地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资料。浏览者不仅从中可以获取相关的信息,此网站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投诉举报、对政府部门和服务行业的政风行风建设进行实时评议。从面有利于广泛收集反腐倡廉舆情动态,营造尊廉崇廉的社会环境。

二、构建科技防腐体系的设想

科技防腐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建设中必须坚持三统一的工作思路,涉及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和组织、人员、技术、资金等多层面的问题。即“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环境、统一软件设计”以避免项目的重复建设、各子网间的勾连不畅、各系统的不能有机衔接等问题。体系的建设上,本人认为山东省提出的一拖六”建设设想值得我借鉴。

一”即以市纪检监察信息网为中心。纵向上,建设一个纵向贯通市、区(县街(镇横向涵盖六大电子平台的预防腐败网络。这个网络。从市延伸到各区(县和街道(镇形成覆盖市、区(县街道(镇三级的系统,使其具有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统计分析、投诉受理、信息服务六项基本功能。横向上,整合资源、搞好对接,实现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将六大电子平台子系统全部纳入“金纪工程”1建设中,形成信息共享、安全可靠、运转顺畅、监督有效的电子监察体系。

建设“六大电子平台”六”这个中心网络系统之下。

1建设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一是打造“阳光政务”按照“公开是原则。实现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务信息在线公开,不公开是例外”要求。避免暗箱操作。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事项、程序、规则、标准和结果在网上公开的同时,重点做好行政许可事项办理过程的网上公开、公示工作。二是规范行政行为。积极开发内部业务管理和监督系统,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相互监督制约,把预防腐败的要求贯穿于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之中。三是推行“一站式”服务。建立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协同处理系统,形成“前台一门受理、后台协同处理”服务模式。健全面对企业、群众的服务系统,逐步推行企业登记注册、项目申报审批、个人公共事务办理等各项政府业务网上受理和办理,推进跨部门、多环节的网上并联审批系统建设。

2.建设行政权力电子监察平台。依托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处罚等行政权力和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投资项目的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统计分析、信息服务、效能投诉和效能评价等功能,建设行政权力电子监察平台。并逐步实现三级联网,确保行政行为依法、透明、廉洁、高效运行。着力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规范审批事项。依照国务院决定,及时清理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凡是法律依据变更或者上级明令取消的坚决予以取消。二是推行网上审批。对保留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事项进行流程优化,编制系统软件,实行网上办理,做到固定流程、责任到人、明确时限、全程留痕。三是实施电子监察。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服务窗口安装音频、视频电子监控系统,设立群众满意度测评器,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承办、批准和办结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网上设置相应监察点,对出现的违规情况,由系统自动给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号,充分发挥预警纠错功能的作用。

3.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平台。一方面。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大力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改革。将有关部门的招投标和交易活动从原主管部门中剥离出来,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招投标中心平台,实现监、管、办“三分离”和交易场所、信息服务、交易规则、运作程序、专家评委库“五统一”另一方面,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实时监督系统,实行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的全过程监督。

4.建设公共资金监管电子监察平台。为确保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资金和财政部门安排的专项资金以及中央扩大内需项目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把专项资金全部纳入网络平台运行,研发和应用专项资金公开运行平台系统软件。实现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验收、审计等环节的动态性、全过程、全方位监控,让社会各界能够随时查询、参与监管。

5.建设廉政舆论监督电子平台。一是开发网络反腐舆情监控系统。加强对网评、跟帖、博客等网上反腐舆情的跟踪,自动实现与主流网站搜索系统的对接。注意从中发现和排查案件线索,及时做出回应。二是完善网上举报投诉平台。依托“纪检监察网”以辽宁省“民心网”为蓝本,健全和完善“举报”效能投诉”反腐谏言”结果反馈”政风行风评议”等栏目,纪检监察机关应在规定工作日内作出受理反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安排专人受理和处理网络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格局。三是探索建立廉政信息系统。建立包括廉政档案、个人财产申报、个人道德诚信在内的领导干部廉政诚信信息系统,建立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促进社会信息体系建设。

6.建设党风廉政教育电子平台。通过建立专门的廉政网站或在主流网站上设立网页。借助网络及时收集反腐倡廉舆情动态,及时反腐倡廉动态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宣传工作,形成正确的网上舆论导向。网上推出廉政公益广告、廉政书画作品专栏,开设“廉政文化教育馆”警示教育之窗”等,展示各类廉政文化实物、图片及警示教育片,营造浓厚的网络廉政教育氛围。

可以形成一套有效的立体防腐网络。以上“一拖六”系统的构建。

三、本机关的网络现状与拓展建议

一网络现状

机关内局域网采用单网线布线方式。且网络终端点的数量与终端设备数量不能全覆盖到每个工作点。终端设备通过单网卡接入网络。

一是互联网接入(光纤引入二是政府内网接入(政府专线三是市纪委监察局内网接入(政府专线其中互联网接入可以通过网络交换设备与各部门的互联网接入计算机连通;政府内网接入可以通过网络交换设备与部分的接入计算机连通;市纪委监察局内网接入(因设备问题目前不能连通网络应用。

如要实现网络化办公(OA办公系统以上的网络环境无法满足网络协同系统的运行。

二拓展建议

1.硬环境拓展。为适应现代化办公与科技防腐发展的要求。对现有的网络硬件环境进行提升改造势在必行。局域网进行四网线布线改造,不断提高办公效率。即每工作点设置四个网络终端口,设定明确的内网”与“外网”端口。内”外”网的核心交换设备提升为1000M可管理的交换机。以实现“内”外”网的完全物理隔离,以提高各点的访问速度。各工作点的PC机上安装双硬盘与网络隔离卡。保证系统安全。

2.软软环境拓展。内网”中引入“金纪工程”管理系统。打造成集宣传、评议、诉求、自动统计与分析等功能的交互式网站。实现机关的网上办公自动化;依托区信息办的技术力量;完善机关的网站建设。

3.加强人员培训。以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工作任务的能力。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计算机知识培训、应用系统的操作培训、病毒防护培训。

第2篇: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范文

1、抓好《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一是强化组织协调。建立区领导带队检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情况制度,协助区委、区政府加强对落实惩防体系建设任务的情况的督促检查。二是创新考评方式。组织制定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检查考评办法及量化标准,合理设置考评指标;依托“预防腐败网”,对各级各部门落实惩防体系建设任务情况进行网上考评,简化考评程序,增强考评实效性。三是注重宣传推广。借助网络、报刊、媒体等宣传载体,对各级各部门落实《工作规划》、建设惩防体系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宣传,提升工作水平。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对贯彻落实《工作规划》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2、开展“预防腐败制度创新年”活动。一是清理、规范全区各级各部门预防腐败工作制度,制订《区预防腐败制度汇编》,确保预防腐败工作规范运作;二是积极建立“制度+科技”预防腐败工作模式,充分运用网络、电子监察现代信息技术,把各项制度固化为计算机程序,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公共资源交易,强化公共资金监管,有效防范廉政风险;选取部分镇(街道)、区直单位为试点,着力在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防止利益冲突长效机制等方面建章立制,堵塞机制制度漏洞,有效预防腐败,形成典型;三是依托“预防腐败网”,设立“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网上巡礼”专区,对我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工作措施、机制制度建设情况、特色亮点以及工作成效等进行集中展示,增强工作推进力。

二、加快推进“办事公开示范区”创建工作

1、注重典型带动。一是抓典型深化。对已创建的典型示范单位,依托三级公开网络,采取网上监测、不定期复查的滚动管理模式,督促指导各典型单位进一步完善公开内容、公开载体、制度建设等,提升典型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抓典型培育。继续总结推广示范点的运作模式,重新遴选一批办事公开预选示范点,开展典型创建工作,形成地方特色、行业特色、部门特色。运用网络监督、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强对典型创建工作的监督检查。三是抓典型推广。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办事公开示范点“网上行”活动;组织一次典型经验现场观摩会;召开一个典型创建专题研讨会;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2、注重领域拓展。一是向司法领域拓展。以区检察院为试点,积极推行网上办案,建立刑事和解协调机制,积极开展不捕说理工作,探索不诉听证工作,推广重大疑难和复杂案件多媒体示证指控犯罪,探索推广量刑建议;公安机关要推动派出所行政处罚案件对外公开;推进治安案件公开调解、法医公开鉴定、交通事故公开处理等工作。二是向厂务领域拓展。以成果鞋业有限公司等为试点,积极推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网络公开责任制,建设完善“厂务公开网”、“车间事务网”、“班组电子台账”三级公开网络,开发“手机短信公开”系统,突出将企业发展改革难点、职工群众关注热点和企业生产经营焦点等全面公开。三是向党务领域拓展。制定完善党务公开实施办法及公开目录,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等进行规范。注重将党务公开与基层党建、“难点村”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推行党务双向公开交流机制,依托三级公开网络,设立党务公开管理专区,将经济社会发展、党员反映问题办理情况等进行公开。四是向效能建设领域拓展。借助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平台,对行政审批、征收、处罚、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工程招投标的监察信息进行公开,进一步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五是向纠风工作领域拓展。依托“预防腐败网”上的“网上纠风”平台,积极推行网上公开承诺、网上“五卡一书”办理、网上测评和考评验收,及时公开受理、办结群众纠风投诉情况,维护群众利益。六是向项目建设领域拓展。积极运用“重大项目网上信息管理系统”,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工程招投标、资金拨付、竣工验收等情况进行全面公开,确保项目建设科学、安全。

3、注重网络联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区三级网络联动公开的实施意见》,对各类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纳入区、镇、村三级网络公开范畴。继续选择条件成熟的区直单位、村(居)建立公开网站,扩大三级网络联动公开覆盖面。设立“网络听证”专区,对各级各部门开展决策听证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网上视频公开,增强公开实效,接受群众监督。

4、注重机制保障。一是建立健全互动交流机制。强化领导层面的互动交流,落实办事公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各公开责任单位,分析解决存在问题。强化各级公开办之间的互动交流,实行分片挂钩责任制,由区公开办人员分片挂钩联系7个专项公开办,进行统筹协调和具体指导。强化网络管理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全区网络管理员电子台账,对区、镇、村三级网络管理员的变动、增减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健全督查预警机制。制定出台《办事公开工作“双预警双约谈”制度》,对首次督查中发现落实办事公开工作不力的牵头单位、落实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双预警;对专项公开牵头单位、公开责任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双约谈。三是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执行公开工作不力,不作为、乱作为的,依据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

在工作机制上,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履行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职责。建立公共资源逆向倒查机制和决策征询制度,对应实行而没有实行市场化配置的公共资源项目要说明理由。在领域拓展上,重点推进垄断性社会资源和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市场化配置工作。继续选择一些重点领域或项目,集中力量加以推进,力求取得突破。在平台建设上,完善区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升级改造开评标区,建设智能化交易平台,为专家独立、公正评审创造条件。在交易方式上,除招标、拍卖、挂牌外,根据各类公共资源的特点,探索采用公开竞价、网上竞价、竞争性谈判、随机抽取等方式进行公开配置,对部分数额小、技术简单的项目采取简易办法实施。

四、规范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修订完善政府采购具体实施办法,制定网上竞价和招标系统管理办法;全面开展市、区两级网上竞价工作,推行低价跟单采购办法,严格实行“管采分离”制度,完善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积极探索电子竞价、密封报价等交易方式,提高交易的竞价率和增值率;建立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监测系统,实现对重点交易环节及时有效的跟踪监控。

第3篇: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网络交易;信用风险;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334-02

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推出的《2007-2008中国网络购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为561亿元,预计08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将达到1263亿元。由于网络空间的广泛性和虚拟性,交易双方无法确认对方身份的真实性及其信用,更无法确保交易的安全,因而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1 网络交易信用风险及其表现

与传统交易模式相比,网络交易改变了商品交易过程中的物流和金流的渠道,也改变了合同模式,物流与金流不同步进行,这势必会增加交易的风险。网络市场中的商品质量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是不争的事实。网络交易中商品以网页形式展现给客户识别,商品本身的一些基本信息有可能会丢失,以致客户不能从网站的图片和文字描述中得到产品全面、准确的资料。这些图片有些是商品实物的照片,有些则是经过精心加工处理的图片。买方购物大多根据广告文字和图像进行判断做出决定,假冒产品往往不能辨别。图片的诱惑,加上店主信誓旦旦的保证,低价的吸引,人们的分辨能力往往下降,出现纠纷也是常见的事情。当买家与卖家达成交易意向并支付货款以后,卖家能否按时按要求发出交易货物?买家在支付货款之后能否得到合乎卖家质量描述的商品?如果出现的质量纠纷问题如何进行认定和解决等一直困扰买方。恶意竞争对手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客户资料,影响卖家营销方案的实施和拉走客户;被他人假冒而损害卖家的信誉;恶意买家提交订单后不付款,或恶意退货等也困扰卖家。

2 网络交易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2.1 我国有关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这些法律和法规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正规化和法律化,但还没有形成针对网上交易主体管理的全国性的统一法律。为加强网上交易主体的管理,一些电子商务发展较快的省市纷纷制定规范性文件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尤其是网上店铺的管理。然而,这些行政规范性文件仅从宏观层面对网上的经营者进行宏观的约束与限制,没有法律强制力。另外,对于交易纠纷的认定和处理、网络诈骗犯罪等,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2.2 网络社会监督乏力

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监督机制,如法律制裁、行政处罚、经济惩罚、舆论监督、道德谴责等,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调节,有利于良好伦理秩序的形成。但现有的用以消除商业失范现象、维护商业伦理秩序的管理、监督、约束和制裁机制,在网络交易中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致使网络伦理秩序混乱。

一方面,网络社会的特殊环境使得网络成员缺乏道德自律。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人们的行为很少有人干预、过问、管理和控制,这就要求网民具有较高的自律性,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维护网络伦理秩序。但是由于网络中的大部分行为具有匿名性,网民自我角色意识淡化,良心机制的自我监督作用薄弱,网络行为变得漂浮不定,不道德行为更容易发生。

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外部监督机制乏力。传统社会组织中,人们总是处于某一组织之中,即总处于某一种权力的控制之下,总有一定的标准去规范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但是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世界,它既没有中心,也没有明确的国界或地区界限。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任何机构,甚至任何国家。况且网络连接面广泛,传输速度快,搜集、处理信息效率高,人们的活动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大大缩小,因而现实社会中那种分地域或靠组织设卡的控制管理方式不起作用。这也是网络世界中人的行为失控的原因之一。

2.3 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

我国尚未建立健全规范的诚信管理体系,与诚信有关的立法、执法力度不够,同时缺少对整个行业行使统一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缺少对于失信违规行为的监督及惩罚的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在中国社会中关于某个企业、某个人的信用信息是封闭的,没有办法查询别人的信用信息,各个部门都把这些当作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加以保护,使得网络交易者在不了解对方信用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大大增加了网络交易的风险。

3 解决网络交易信用风险措施

3.1 加快网络市场内外的法律法规建设

3.1.1 推动网络交易法律法规建设

抓紧研究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市场准入、隐私权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根据网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加快制订在网上交易的管理办法;推动网络仲裁、网络公证等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打击网络交易领域的非法经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网络市场的正常秩序。

3.1.2 网络交易平台应尽快建立健全其规章制度

包括:交易规则、交易安全保障与备份制度、信息披露与审核制度、隐私权与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不良信息举报处理机制等。

3.1.3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凭借协会组织经营者、沟通政府、联络专家的有利地位,根据电子签名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证法、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制定网络交易行业规范。

3.1.4 建立网络市场准入制度

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实体组织必须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进行电子备案,并由工商部门为其办理互联网上经营主体备案证书,并发放电子版营业执照。利用网络技术公示其登记基本情况,并用认证的方式允许交易人点击它的认证标记或者电子版的执照,使现实中的交易主体与网上交易主体相挂勾,以尽可能确保交易主体的真实性,并将网上交易主体从事的交易行为的后果归属于现实中的交易主体,以尽可能维护网上交易的信用。严格执行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市场准入制度和退出制度,限制非法经营者随意进出市场并约束其市场内的经营行为。

3.1.5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加大对电子商务执法力度

必须加强对执法队伍的培训,加强软件、硬件的建设,使经营者、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能作到进行网上监督、网上投诉、网上裁决、网上索赔和网上处罚。要加大执法力度,抓住电子商务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严厉查处,如对虚假广告、假冒伪劣、恶意欺诈行为一有发现严加处理。另外,电子商务的全球性,还需要全国工商系统打破地域管辖权限,统一协调、互相配合,共同执法。

3.2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制

我国信用基础较薄弱,无论是企业或个人均缺乏资信管理的意识。为了提高网络交易主体的积极性,加速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解决,加强和拓展信用披露制度和方式,增强全社会的守信观念,为网络交易的当事人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

3..2.1 建立信用评价与监管体系

建立起以政府为背景跨部门的,包括银行、工商管理、公安、税务等部门协同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体系,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对从事网络销售的经营者以往通过评选诚信网站的方式进行监督和管理,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些经营者起到了肯定和鼓励的作用,成为强化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机成分,但还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对电子商务的评级制度。建立经营者信用信息数据库。从经营、监管和奖惩等方面采集信用信息。应将经营者的违章违法行为,以及历次的警告、警示、处罚和消费者投诉、举报等动态内容,及时准确地录入到数据库中。建立并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整合经营者信用信息,建立并完善考核评价机构,制定出公平的考核标准,对经营者的信用状况做出权威性评价,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信用好的经营行为或经营者的不良行为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体进行公示,唤起社会广泛的监督。

3.2.2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个人信用征信系统

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是解决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国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还很淡薄,因为人们的失信成本很低,或者说有时还不存在失信成本。这使得部分人越来越不诚实、不守信。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商务模式更需要人们诚实守信,没有全社会各方面的诚信支持,电子商务就是在沙滩上建大厦,信用机制也会是水中浮萍。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为社会提供征信服务。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大网络信用数据的采集力度,建立全国个人信用数据库中心,实现各相关部门信用数据共享,逐步完善电子商务个人信用征信制度。

3.3 建立信用奖惩机制

建立完善的诚信机制,需要有信用奖惩机制做支撑。奖惩机制应包含以下方面:赋予相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实施奖惩的权力,对信誉良好的经营者给予优惠政策,采取免于检查、信用升级等方式予以奖励;对失信经营者和个人,使其受到应有的行政、司法或经济处罚,并对其进行重点监管,同时将失信经营者或个人的不良行为记录并进行广泛传播,让失信者难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生存。

3.4 提高网络交易者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在互联网上有很多消费者广为参与的虚拟社区,消费者群体可以利用虚拟社区来传递经营者和产品的信息,共享经验,降低信用风险。还可以利用网上认证中心查询交易者的资质、信用记录等,以规避信用风险。加强信息搜索的能力。与传统市场中的搜寻相比,网络市场搜寻的成本要低得多。网络用户可以利用智能、搜索引擎、信息中介等工具对产品信息进行搜索,提高信息搜寻的效率,改变自己的信息劣势地位。

参考文献

[1]徐琳.网络购物欺诈行为的博弈分析[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第4篇: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范文

一、提升行政服务理念,打造服务一流的行政服务中心

1、狠抓硬件环境建设、塑造一流的干部队伍,打造群众满意服务平台。的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关心及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中心充分利用发展提升年为契机,以“创先争优”活动促进行政服务建设,全面推进行政服务网络的基础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服务环境一流的行政服务中心。中心现位于县政府大楼最方便群众办事的一至三层、共计6000多平方米作为中心办公地点,并配备中央空调、指纹考勤机、完善的电子监控系统涵盖行政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事大厅各个窗口点。厅内各窗口统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和专门针对中心特点设计的办公桌椅,安装了专用办公软件,开通了电子语音查询服务系统,配备了电子视频监控系统,业务办理全部实现网络化运行,建立了中心门户网站,配备专门网络技术管理人员,为客商和群众提供网上咨询、查询、投诉等服务。利用现有的优越的办公环境增强办事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态度。坚持管理从严、考核从细、推优从紧,着力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好窗口队伍和管理队伍。按照“学习、团结、廉洁、务实”的要求,建设一支把全局、懂管理、善决策、敢创新的中心领导队伍;按照“素质高、作风实、思路活、善参谋”的要求,建设一支精干顶用的中心机关管理队伍;按照“思想强、业务精、把关紧、自律严”的要求,建设一支组织放心、群众信任的进驻单位窗口首席代表队伍;按照“态度好、技能熟、服务周、形象佳”的要求,建设一支群众满意的窗口一线服务队伍。

2、全面推进“两个集中、两到位”建设.为进一步深化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的功能,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政务环境,提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水平,为进一步巩固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成果,中心充分利用发展提升年为契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是指向兄弟县市及全国行政审批做的好的单位学习,例如我们3月份我们到广丰县与婺源县及5月份到四川省成都市行政服务中心学习他们行政审批改革的好的做法;请进来是指请上级单位来本单位指导)做法,并结合本县实际,全面推进“两个集中”,着重做到了“四个到位”。即职能归并到位,项目进驻到位,人员选派到位,窗口授权到位推行“一审一核”制,启用行政许可专用章代替本单位行政公章。将全县31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县直单位纳入了“两个集中”工作的实施范围。目前,入驻单位30个,入驻事项245项,办事窗口42个,113人,另有国土局、工商局、林业局、房管局、城管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公安局等部分单位整建制入驻,窗口运转率为100%。

3、进一步规范招投标交易工作。一是加大统一协调、统一监管力度。加强了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发挥县招投标工作小组对招投标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协调力度。探索建立招投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招投标中心牵头,各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参加,定期和不定期对招投标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对招投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调和沟通。二是进一步促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使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形成更广泛的共识。充分发挥县招投标中心的作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各类公共资源的不同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我县特点的交易方式,切实规范交易行为。对于已进中心的工程招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公房招租、林权交易,进一步规范交易程序,加强对具体交易活动的监管。对其他未进中心的公共资源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实情,在条件成熟时分期分批逐步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三是积极创新,寻求招投标交易工作的新突破。我们先后去了多次我省公共资源交易试点县婺源,通过学习他们的好的做法,结合本县的情况,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招投标工作中好的成功的经验,认真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逐步建立评标结果再审制度,实行专家网上评标,通过屏蔽仪、电子监察强化对专家评标结果的监督。加强政府采购标后管理,建立政府采购供货质量抽检制度,成立专门的抽检小组,对抽检不合格的供货商记入黑名单进行曝光。加强对中介机构进场操作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中介机构比选机制。要逐步建立完善专家分库,利用市招投标中心建立综合性评标专家库机会,将现有专家统一纳入专家分库,设立网络终端,实现资源共享。

4、加强网上审批,完善电子监察系统。

一是完善基础网络建设,提供稳定的系统应用平台。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首当就是要实现各窗口单位与政务网的连接,政务网联网工程,既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事关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性工程,现已全面完成了网络接入工作其中外网服务器已做好了网络地址映射,互联网访问地址是:,目前行政服务中心已申请了中文域名;二是收集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流程,做好前期调研。行政服务中心会同法制办等相关单位对审批项目和审批环节进行了一次收集清理工作,摸清了审批项目办理程序、条件、依据、标准、时限、表格及收费情况,并配合软件开发公司做好相关调研,了本级审批事项流程图;三是加强培训,落实项目集中受理。中心采取分期分批及窗口间交流自学等方式安排窗口人员参加网上审批系统操作培训,掌握审批系统的日常使用,打造出一支成功应用网上审批系统的典型窗口,真正做到阳光操作,全程监控,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式登记、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一单式收费”的最终目标,把网上审批系统的推广使用工作落到实处。1-6月份,网上审批系统共受理办件4195,办结4107件,办结率97.9%提前办结率37.1%,系统使用情况良好;四是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完善监督管理功能。电子监察系统是保证网上审批畅通运行、有效加强业务监督的重要载体,而视频监控系统是电子监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行政服务中心大力建设监控系统,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建成监控范围涵盖行政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事大厅各个窗口点的监控系统并投入使用。而且公共资源交易场所专门设有开标评标区,并安装了视音频监控。

二、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展示服务新形象

为响应县委、县政提出的“争当湖生态经济区先行区、示范区和快速崛起区,实现大县大作为”的目标,结合正在开展的发展提升年活动,中心立足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在行政服务中心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即“创先争优”活动。围绕“立足窗口争先锋,优化服务创一流”活动,坚持管理从严、考核从细、科学发展,着力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业务精、素质高、形象佳、服务优”的窗口队伍和管理队伍,形成用机制激发活力、凝聚合力、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1、树立“管理就是创新,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根据工作需要,中心首先对科室人员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严肃了工作纪律,提出“凡是要求工作人员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窗口人员做到的,管理人员首先做到”、“工作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工作”的工作理念。

2、建立“六公开”服务和“六件制”管理的运行机制。中心实行“六公开”服务和“六件制”管理、业务跟踪督查制度,从源头上、机制上和运行方式上杜绝了过去部门乱收费、乱罚款和吃拿卡要等违规行为,把过去的“暗箱操作”转为公开公正透明的操作,真正做到“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真正实现方便客商、群众的服务宗旨。

3、大力开展“强素质、树形象”活动。为了树立中心的良好社会形象,充分发挥中心高效、快捷的优势,培养全体工作人员严谨过硬的工作作风,围绕“强素质、树形象”,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使中心的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

下半年工作计划及安排

(一)强化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一是加强理论政策学习。健全和完善“中心”的学习制度,不断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理论政策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二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围绕“内练素质,外树形象”的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岗位练兵、法律法规讲座、信息员培训、工作礼仪培训等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真正成为思想境界高、窗口形象好、熟悉政策法规、精通审批业务、掌握岗位技能、工作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是开展学习研讨活动。以“创优争先”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学习研讨、征文比赛、考察交流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

(二)规范行政审批,不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继续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加大行政审批项目进中心窗口的督查力度,重点解决“应进不进”、“两头办理”、“体外循环”等问题。

二是清理和规范非行政许可事项。主要是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尤其是阻碍全区经济发展的审批事项,规范非行政许可事项的设定、实施和审批流程。对清理后继续执行的审批项目实行政务公开、强化批后监管。

(三)强化监督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规范管理。在规范管理审批事项上,主要对窗口的审批事项、办事依据、办事流程审批时限实行规范化管理,以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在规范文明用语上,主要对窗口文明用语一律实行标准化、明朗化、规范化。把关心、热情和礼貌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

二是强化监督管理。主要是强化网上督查、强化工作督查、强化制度督查。在加大巡查力度的基础上,坚持每星期至少三次日常巡查活动,对有违纪现象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三是强化工作考核。主要是强化工作人员考勤(“中心”实行全体工作人员指纹签到、签退制度,临时外出请销假制度),强化窗口考核(“中心”每季度对各窗口进行一次工作考核)。

第5篇: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范文

笔者:侵犯“五常大米”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主要有哪些?具体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如何处罚?

张显丰:从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职能看,假冒“五常大米”,在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方面的违法行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侵犯“五常大米”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具体表现为:未经“五常大米”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未经“五常大米”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五常大米”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销售侵犯“五常大米”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伪造、擅自制造“五常大米”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五常大米”注册商标标识的等等。对于上述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应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是商标许可使用中的违法行为。具体表现为:对被许可人未在许可使用的“五常大米”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对于这种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销售,拒不停止销售的,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是地理标志商标证明所有人因对其会员的商标使用管理不到位出现的违法行为。具体表现为:如果证明商标注册人五常大米协会没有对“五常大米”商标的使用进行有效管理或者控制,致使“五常大米”商标使用的商品达不到其使用管理规则的要求,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可根据《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是“五常大米”商标印制中发生的违法行为。具体表现为:商标印制单位印制“五常大米”商标时,未对商标印制委托人出示的《商标注册证》或者由注册人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签章的《商标注册证》复印件进行核查,所印制的商标样稿与《商标注册证》上的商标图样有不相同行为。对这种违法行为,依据《商标印制管理办法》规定,由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视其情节予以警告,处以非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笔者:对“五常大米”宣传过程中发牛的虚假违法广告行为,应给予什么样的处罚?

张显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对“五常大米”宣传过程中,如果有上述行为的,依据《广告法》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笔者:工商部门对网上销售“五常大米”的行为有哪些监管内容,对违法行为如何处罚?

张显丰: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网络销售“五常大米”的监管主要有三项内容。

一是网络交易平台存在销售假冒“五常大米”的违法行为。依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平台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法要求平台经营者采取措施制止违法行为,若平台未采取相应措施将被予以警告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是如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查处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销售假冒“五常大米”违法行为时,交易平台经营者隐瞒平台内涉嫌违法行为人登记信息、交易数据等资料的真实情况,依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平台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法对平台经营者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是对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未对网店经营者身份进行审查、登记并定期核实更新或未核发证明网店经营者真实合法的标记并加载在其网店醒目位置的,依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平台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法对平台经营者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笔者:在打击假冒五常大米专项整治中,财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行为的,如何处罚?

张显丰:对上述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笔者:在打击假冒“五常大米”专项整治行动中,还有哪些惩戒措施?

第6篇: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范文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防控水平,避免和减少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推进网络安全自查整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整改工作开展情况

成立了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领导责任制。明确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和日常应用操作管理人员,做到了人员到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保证网络操作人员的固定,加大基础建设所需的设备经费投入,保障了网络平台和信息系统的健康平稳运行,为推动中心交易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发现的主要问题

1、线路裸露在机柜外、纷乱不整齐。立即对线路进行限期整改,做到线路整齐、标签规范。

2、少数职工计算机安全意识不强,办公电脑感染病毒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整改措施与效果

(一)完善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网络安全管理

为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护单位网络系统的安全,按照省市关于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招标工作要求,中心分节点、按步骤扎实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招标进程,进一步夯实交易服务设施,对交易受理区、信息区、开标区、评标区、监督区、质询区、专家抽取室、监控室、专家休息区和办公区等功能区进行优化升级。在开评标室配备了相应的音像、投影、电脑、高清摄像头、手机信号屏蔽器、拾音器、音视频监控等设备,夯实了硬件基础,同时完善了《卢氏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络管理办法》、《卢氏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信息安全事件处置办法》、《网络机房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二)做好网络安全及设备维护

第7篇: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范文

电子商务基本构成

1电子商务各部件的组成

电子商务系统的各个部件的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主系统的网络重要是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internet,第二部分是intranet,第三部分是extranet。第一部分主导着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基本构成,也是商品交流,工作消息运送的通道;第二部分是公司内部商业工作的场合;第三部分是公司和客户进行商业交易的一个桥梁。

2电子商务的硬件构成

第一,数字通讯的输送载体,其中包含了磁载体、双绞线、使用同一个轴的电缆、光纤和无线输送等等。第二,数字通讯体系,其中包含了不借助电线的通讯、通讯卫星、isdn、宽带isdn等等。第三,电脑互联网,其中包含了我们常用的局、城、广域网和internet等等。

3电子商务的软件构成

应用开发平台包括数字方式和商务方式,idss叫做智能决定支持体系。电子商务的软件构成是一个重要的核心,离开了软件构成,电子商务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

电子商务和工商管理工作的联系

公司经营和生产方法因为电子商务的原因而获取了不同方面的发展。

1用户关系管理

这种关系的管理的目的是完善公司和用户之间关系的一种现代管理体系。这种管理方式应用于公司市场营销、售卖、技能等等方面,它的最终目第一点是凭借这种方式能够给予最方便并且最好的服务,同时招徕或者是维持原来的用户;第二点就是凭借这种方式对工作过程的全方位管理,并且让公司的造价降到最低。[4]其实,用户管理关系不仅是一种定义,而且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能。以往的公司的生产理念是以成产的物品为核心,而现在是以用户为核心,这也是一种进步。

2供应链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是根据中心公司,凭借物品流动、资金流动和消息流动的方式,把供应商家、制造商家、分销和零售商家等最后到客户都连接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具有完整结构方式的功能网络。这样就是组成一个完善的供应链,从开始的供应商一直到客户。

3物品流动管理系统

所有应用电子商务的工作的完成,都要依靠一个非常不错的电子商务物品流动体系的使用。这样的电子商务物品流动体系,就是结合了信息流动、资金流动和物品流动的结合体。电子商务应用的都是数字,这就预示了以后的交易方法、购买方法和服务方法都向数字迈进,这就突破了原来业界的固定模式,推动了物品流动行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环境下工商管理的对策

1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工商管理所面对的问题

因为电子商务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在推动着,这就让传统的公司间的交易形式在无形中发生了变化。贸易的两方通过电子技能和互联网技能就能够非常容易的在互联网上让整个交易顺利完成。做作为整个交易的监管部门,工商管理机构以往的监督管理办法、服务方式在这样的一种新型贸易方法下面就发生了非常显著的缺点,这一般都表现在了下面两个过程里面:第一点,工商管理机构用来确定贸易两方有效身份的重要方法,也就是通过颁布营业执照的方法,在现在的互联网交易中已经不在使用了。以往公司之间互相确定有效身份的方法就是凭借双方拿出工商管理部门所的营业执照。但是这种方法在现如今的互联网交易里面,却不能让纸质的营业执照再发挥出作用,因为这种执照必须要在两方都相见状况下才能得到核对证实。并且,互联网交易的最大优势就是买方和卖方不用面对面,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进行买卖,这也让执照在互联网交易的方式下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互联网交易没有执照和不能控制的现象已经泛滥,办理执照就是为了应对工商人员的监督,而不是能够证明网络经销人员的身份。而且,网络交易的最大缺点就是虚假性,因为双方见不了面,所以保证不了交易的真实性。这也需要工商部门找到一种方法,能够确定交易两方的身份,让欺骗的行为无处可藏。第二点,现在就已经具有的工商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对互联网的商家进行监督管理,因为网络有着残酷的竞争,所以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制度是非常主要的。这也需要工商管理机构对公司网上交易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但是运用互联网方法经营的公司,有着很高的信息化技术,可以影响到整个地球。这样违法活动也就屡禁不止了。这样也要求工商管理部门加强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要完善工商管理的网络水平,从而进行有效监督。

第8篇: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范文

一、目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比较薄弱,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更多的是有章不循,遇到具体问题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企业内部控制失控现象严重。

(二)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但总体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一是企业对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的变化缺乏预见性导致其管理滞后,从而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了健全性;二是偏重事后控制,通常是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惩处;三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内容上片面、零散,不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现阶段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平平庸庸,墨守成规,不能在财务管理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不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不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不学习掌握计算机等管理工具,导致有些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不高,自我管制能力差,影响其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

(四)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不力。制度的执行必须要有监督。会计控制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监督,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已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外部监督,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一些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从局部和本位出发,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突破制度法规红线,发现问题不及时纠正处理,致使监督严重弱化。

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一)掌握与应用内部会计控制方法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分离、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分离、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分离、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分离、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分离等。授予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去担任一项具体职责时,必须相应地扩大在其进行活动中的权力。授有权力和负有责任的人员承担着经营和保管职务,不能同时担任记账职务。

2、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授权批准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审批人应当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权限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事项,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3、有效的会计系统。会计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企业交易,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应能做到以下几点:确认并记录企业所有真实的交易;及时且充分详细地描述交易,以便在会计报表上对交易做适当的分类;正确计量交易的价值,以便在会计报表上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确定交易发生的期间;在会计报表上公允披露交易及相关事项。

(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建立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是单位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资产,也是唯一能够转换为其他任何类型资产的资产。因此,控制货币资金的目标是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

2、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它是指为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对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等物资,很有必要进行资产安全控制。①卡住固定资产购置、验收关;②把好固定资产价值计量关;③卡住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对外租赁、报废处理关;④卡住固定资产修理修缮关;⑤把好固定资产清查关;⑥紧抓存货收发存环节的单证控制;⑦落实存货收发存环节单证的稽核检查;⑧加强存货仓储、运输等环节的人员素质控制。

3、建立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被赋予了新的职责和使命。审计部门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还应该成为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建议管理者建立一种健康积极的组织文化,使企业员工能自觉地把办事准则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

(三)加强内部环境建设。会计控制作为一个系统或机制,离不开所存在的环境,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程度不尽相同,会计控制作用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全体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的影响,它是充分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础及保证,因此应逐渐认识到内部环境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案件的深刻教训也警示我们,案件的发生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制度之所以落实难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来约束人的行为,防范人的道德风险。因此,内部环境是基础,必须从营

第9篇: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范文

一、充分认识发展网络经济的重要性

网络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为主导,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和三大产业过程的新型经济业态。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于带动物流、金融、软件等相关产业发展,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加社会非正规就业,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力支持和鼓励网络经济发展,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和“拓市场促调整保增长”政策的有力举措,意义十分重大。

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工商总局“三定”方案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新增了“监督管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的职能。开展网络经济服务和监管已经成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多年来我市开展的“网上经营行为”服务监管工作的继续和深化,也是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职能的具体化。

二、正确把握网络经济服务和监管的基本原则

网络经济服务和监管,必须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监管与发展相统一,监管与服务相统一,监管与维权相统一,监管与执法相统一”的要求,以服务促发展,以规范促发展,坚持三条原则:

(一)支持发展的原则。发展是第一要务。网络经济是新兴的经济形态,必须立足支持发展、鼓励发展、促进发展的目标。要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服务经济发展的各项职能作用,努力营造促进、支持、服务网络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科学高效的原则。要紧紧围绕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下,挖掘服务潜力,合理界定管理范围,做到依法服务,依法管理,科学高效。

(三)适度监管的原则。作为网络经济监管的责任部门,在开展监管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网络经济的特殊性,无论是监管对象还是监管内容都必须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突出重点,适度监管。要根据抓大放小的原则,对于不同的网络经济经营主体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重点监管发生频率高、危害性大的网络违法行为。

(四)创新监管的原则。在监管方式选择上,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要根据网络经济的发展规律,采取以网络管网络,以信息管信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监管,精确监管;除工商部门直接监管外,要注重充分发挥网络经济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走社会化监管的道路;要引进信用监管的理念,对网络经营主体开展信用评级,规范行业竞争秩序,从源头预防和制止网络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三、加大服务力度,促进网络经济快速发展

(一)放宽网络市场主体准入,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从事网络经营活动

1.大力支持“网店”发展,促进创业创新。对已持有营业执照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事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的,经营范围可依申请依法核定。对申请从事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的企业,名称可依其申请使用“电子商务”。对申请从事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的个体工商户,不开展实体经营的,名称可依其申请使用“网店”。

2.对目前从事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而未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人,实行自愿登记。支持个人卖家增强自身实力,提高信用水平,打造品牌网店,逐步引导规范。

3.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岗待业人员、残疾人员和农民等个人从事网络经营活动,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创业。

(二)推进网上市场发展,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融合

1.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举办网上交易市场。对依托现有专业市场举办网上交易市场的,可凭原市场名称登记证直接开展网上交易;需要对网上交易市场名称进行保护的,也可到工商部门单独申请办理市场名称登记。对申请举办网上交易市场的,工商部门应当简化手续,依法及时办理,并不收取任何费用。

2.推进各类专业市场发展网上交易拓展发展空间。积极鼓励专业市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市场改造提升,加快传统市场转型升级。大力引导化工、塑料、钢材等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的大型专业市场,采用会员制形式,建立现货网上合约(或现货)交易、网上银行结算、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网上交易平台,突破地域空间、交易对象和交易时间的局限,扩展市场辐射力。大力引导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探索发展网上竞价拍卖、电子结算和统一配送的现代交易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力引导小商品、轻纺产品、五金电子等集散型专业市场,建立网上公共交易和服务平台,帮助广大经营户设立网上商铺,信息、展示商品、洽谈交易,促进网下店铺与网上店铺的有机结合,利用两种业态拓展国内外市场。

3.帮扶行业网站和企业发展网上交易,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支持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行业网站,由信息平台逐步提升发展为具有行业集聚性强、专业特色明显的网上交易平台。支持知名品牌生产企业和大型流通企业以自主品牌为支撑,依托专卖店网络构建配送体系,积极开发B2B和B2C等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网上交易平台或网上商城,开展网上销售、网上订货和网上洽谈签约,努力提升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现代化和社会化水平,逐步建立与网上交易业态相适应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网上公共交易服务平台,开设网上销售店铺,促进商品流通方式创新。

(三)开展网络信用建设,促进网上市场规范运行

1.指导网上市场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指导市场举办者建立市场章程、交易规则、会员守则、安全保障、商业秘密保护、广告审核、重大信息披露等规章制度。指导举办者建立网络举报机制和交易纠纷争议解决机制,切实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大力开展网上信用体系建设。推行电子商务网站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信用评价、信用反馈、信用公示、信用预警、信用奖惩等制度,以数字证书和工商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经营者荣誉和不良记录、买卖双方评价、行政监管部门记录、网站管理记录、投诉记录及处理情况等为内容,建立网上经营者信用档案,严格信用监督,提高经营者诚信意识和水平。

3.支持引导建立网络经济协会。支持网上市场举办方组建网商协会、网上交易市场协会、网站信用联盟等形式多样的网络经济专业协会,引导其制订行业自律规范,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行业工作机制。

4.建立网络经济发展指导机制。探索建立网络经济服务平台,建立网络经济发展专项服务制度,对拟从事网络经营活动的个人和企业,专门提供注册登记、企业数字证书服务、网上营业执照标识等具体指导服务,促进网络经济快速发展。

四、注重规范引导,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一)开展“网上亮照”工作,引导合法经营

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做好网络经营主体身份认定是开展网络经济监管的基础。要依托省局建立的“省网络经济服务监管网”,通过“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利用数字证书办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通过在企业设立的具有一级域名的网站标注工商营业执照标记,主动向社会公示企业身份信息,实现“网上亮照经营”。要以辖区内有影响有规模的网上交易平台为突破口,主动与网站主办者联系,运用数字证书主体识别的功能,推进网上交易平台中经营主体的实名制,突破网上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限制,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交易安全性,为促进网上诚信经营和合法经营夯实基础。

(二)建立网络经济监管技术平台,开展精确监管

1.市局建立统一的“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和“网络经济监管巡查平台”。针对网络经济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网络经济监管智?商标侵权查对、重点行业监控、企业资质认证查证、网上销售追踪等多种逻辑方法,对网络经济主体和网络经营行为进行有效定位,提高打击网络违法经营行为的准确性。市局对网络经营主体进行统一搜索,并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将搜索结果分流给各分局和基层工商所;基层工商所根据分流内容,依托“网络经济监管巡查平台”开展网络经营主体信息建档工作和网络巡查监管工作。

2.加强网络经营主体建档。要以龙头企业网站和重点电子商务网站为切入点,逐步将这些网站纳入监管范围,以重点企业和网站的监管来带动整个网络经济监管。除市局分流外,各地要通过企业年检、企业自主申报和运用各种公共搜索引擎等渠道,逐步摸清辖区内网络经营主体的数量和网络分布情况,实现以网络管理网络。

3.开展网络经济巡查。基层工商所要对已经建档的网络经营主体有计划地开展网上巡查和专项巡查,对上级局分流的有网络违法嫌疑的经济主体进行实地和网络比对调查,同时将网络巡查结果记录到系统平台中。要在网络经济监管中探索引入信用分类监管和责任区监管理念,提高管理效能。要开展一体化监管,形成从企业主体合法性、注册资本真实性、经营范围有效性到企业住所、广告内容、商标使用、企业资质、竞争行为、经销商品等内容的审查机制,努力做到一次巡查、全面监管,着力拓展网络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三)查处网上经营违法行为,规范网络经济发展

要以监管促规范,以监管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执法职能,积极查处各种网络违法经营行为。要根据工商职能和相关法律法规,重点查处网络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违禁物品、网上传销、违法广告、侵犯商标知识产权、合同欺诈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规范网络经营秩序,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四)重点监管第三方网上交易平台,确保网上交易秩序和安全

目前,第三方网上交易平台主要包括B2B、B2C、C2C和现货网上中远期交易平台四种模式,交易额大,覆盖面广,参与者众多,社会影响面大,是网络经济业态中最典型的部分。对上述四种第三方网上交易平台,要实行严格监管,重点审查平台的主办者是否有合法的经营资格,网上交易是否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特殊商品网上交易是否有准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是否有第三方资金结算机制,是否有消费争议解决机制等等。要通过信息化网络,逐步与网上交易平台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实现交易信息实时监控、监管信息实时,通过在线服务、公众互动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社会监督网络。要加强对第三方网上交易平台信息地综合分析,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组织查处,并适时通过网络渠道向社会公布。

五、建立健全有利于网络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建立统一管理和分工协作相协调的工作机制。网络经济服务和监管是工商部门拓宽监管领域,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分工协作,上下配合联动,形成整体合力。系统各级信息办负责网络经济服务和监管的牵头协调和技术保障工作;市局信息办负责搭建全市统一的监管平台,通过搜索和分流机制,统筹安排全市网络经济服务和监管工作。系统各级法规、企业注册、企业监管、商标广告、市场合同、经检、等职能机构,要按照网上和网下职能对等的原则,负责网络经济监管在本业务范围的各项任务的推进和落实,必要时也可依托市局统一的监管平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