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

噪声污染源监测精选(九篇)

噪声污染源监测

第1篇: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噪声监测;城市区域环境;污染

近年来,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工业生产、娱乐场所等引起的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城市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噪声污染投诉事件数量一直居各类环境污染诉讼事件的首位,直接影响了社会安定和社会正常秩序。如何有效地对城市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已成为环境热点问题。

1.环境噪声污染的概念及噪声污染的特性分析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凡是人们不需要并能够使人们感到厌烦的声音都被称为噪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声音是人耳对物体振动的主观感觉。从物理学角度讲,声音可分为乐音和噪声两种。凡是有规律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叫乐音;频率和强度都不同的各种声音杂乱组合而产生的声音称为噪声。噪声污染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心情,干扰了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还会对人们的视力、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产生一定的危害。环境噪声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与其他工业污染一样,是危害人类环境的公害。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指的是由于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产生的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对附近区域造成干扰的声音。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等化学污染有着本质的不同,简要的讲其具有即时性、多发性、间接性、局部性等特点。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通过对其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性污染,它与化学污染不同,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噪声污染具有即时性。这种污染采集不到污染物,当声源停止振动时,声音便立即消失,不会在环境中造成污染的积累并形成持久的伤害;噪声是暂时性的,噪声源停止发声,噪声便消失。噪声污染的危害是非致命的、间接的、缓慢的。但对人心理、生理上的影响不可忽视;环境噪声源分布是分散性的,噪声影响的范围是局限性的。噪声污染具有时空局部性和多发性。在环境中,噪声源分布广泛,集中处理有一定难度。其具有即时性、多发性、间接性、局部性等特点。具体来讲,它不会产生可供采集的污染物,更不会产生积累的、持久的污染。它造成的危害是间接的,而且是缓慢的非另外,一种声音是否为噪声,不仅取决于这种声音的响度,而且取决于它的频率、连续性、发出的时间和信息内容,同时还与发出声音的主观意志以及听到声音的人的心理状态和性情有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两种,前者主要受城市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环境绿化情况、区域规划情况和管理情况等影响,后者受道路布局、道路质量等影响。

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监测技术和相应措施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监测是各城市环境监测部门重要的监测工作之一,只有及时、准确的采集环境噪声污染信息才能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近年来,噪声自动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天候、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可对城市各类环境噪声的多个测点进行同步连续监测,能提供实时、准确的噪声监测数据,对及时掌握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状况、采取科学的监督管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控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控制声源法、控制噪声传播途径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以及加强噪声管理等方法。

2.1监测技术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监测点的选择、监测时间和监测方法随不同的噪声监测内容而异。若厂界围墙紧靠厂内建筑物,或以建筑物墙体做围墙,以及厂界设有绿化带时,选择围墙或绿化带外1米处。调研中发现,重建设轻运维的现象仍存在,在建设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时,应注意在设计论证初期就进行合理规划,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确定建设规模和对应的能确保落实的运行维护措施。CDMA 1X是一种先进的承载业务,能够提供便捷的数据业务。环境监测部门在各监测点安设监测设备,通过CDMA 1X传输监测数据。

2.2监测措施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反映噪声污染的空间分布状况,评价声环境质量水平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趋势。在无法进行声源噪声控制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吸声、隔声技术或安装消声器等方法对其传播途径进行控制。分别在昼间和夜间进行监测,在规定的监测时间内,每次每个测点监测10min 的等效声级。同时记录噪声主要来源(如社会生活、交通、施工、工厂噪声等)。昼间监测要选在正常工作时段进行监测,并覆盖正常工作的整个时段;夜间监测从入夜开始,覆盖夜间的整个时段。监测时间需要避开节假日等非正常工作时段。对监测的结果按照公式进行平均计算,进而得到昼间和夜间的整体环境噪声水平。

2.3交通噪声监测措施

交通噪声监测是为了了解交通的噪声状况,分析道路交通车流量、道路质量等因素与噪声的关系,并总结出交通噪声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在选择监测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监测点的位置能反映快速路、次干路等各种道路的交通类型、车辆速度、道路宽度等噪声排放特征。道路交通噪声:每年监测一次,测量时间选择春季或秋季。考虑到行政区域和空间分布适当均衡,优先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主要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设置。测点优化可有效地减少监测点数,大大降低日后环境噪声测量的相关人力和物力消耗,为实现城市环境噪声实时自动监测提供前提保证。测点高度为1.2m,并设立在人行道上,距离路面20cm;在选定测点位置时需要考虑非道路噪声源的干扰,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监测工作的安排与上文所述基本相同,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分道路种类、分车辆类型等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2.4各功能区噪声监测措施

居住区道路网规划设计中,应对道路的功能与性质进行明确的分类、分级、分清交通性千道和生活性道路。城市区域内各功能区噪声监测能够反映各功能区的声环境状况,并分析出其变化规律和趋势。城市噪声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应有计划地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等等。监测点的选择需要依据以下原则:监测点与该功能区的平均噪声水平没有过大的差距;监测点能够反映该功能区声环境的特征;监测点位置能够保证监测仪器长期、安全、可靠的进行监测;监测点能够避开固定噪声源和反射面。

3.结语

目前,区域环境噪声的防治与监测已成为环境保护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环境监测部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普及噪声宣传,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以更好的发挥植物降噪的作用,做好城市区域的整体规划和各小区规划。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中,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保护环境,通过有效的环境噪声监测,有效控制和减少区域环境噪声污染,努力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这才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实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新博.国内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研究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2009,25(3):37~39.

第2篇: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不境噪音;监测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U467文献标识码: A

1环境噪音污染的现状

从类别上对于环境噪音污染一般分为自然噪音污染和人为噪音污染两大类。对于自然噪音污染就是指自然环境中常常出现的打雷、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噪音厂般这些噪音污染是无法进行控制的。本论文要阐述的是人为噪音污染通常指建筑施工噪音、交通噪音、工业噪音等几方面。由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国家为了能够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全面快速发展加大了对工农行业的建设导致城市中工业噪音和建筑噪音的严重化。同时由于经济的增长六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城市中越来越多的车辆产生的交通噪音问题迟迟未能得到充分地解决。这些噪音的产生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特别是对于在学校旁边进行建筑施工而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通过有效的检测方法降低城市环境噪音的污染,是保障人们生活和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前提为国家整体发展提供快速推动的作用。

2环境噪声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国家对于经济方面的建设较为重视却对环境保护上表现忽视态度。近几年来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化国家开始了对环境问题的整治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水平不高、数据整理质量差以及仪器设备不配套等方面的影响造成我国环境噪音监测工作中存在这多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噪音污染的治理。如下对我国目前环境噪音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1)监测频率偏低、技术落后。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了对环境噪音方面的控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足。城市交通噪音监测和区域环境噪音监测频率不强在具有动态性质的环境噪音污染情况下这种监测手段不能与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我国在环境噪音监测技术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落后厂些监测设备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模式在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噪音污染的治理。

(2)数据收集与整理质量不高。

数据收集和整理对于环境噪音监测工作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环境评价工作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我国技术上的不足在进行环境噪音数据收集时工作难度较大。对于数据的处理也相对较为落后不能充分地保障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上也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六员综合素质不强不能应对多变的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噪音监测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 3)仪器设备滞后。

我国技术水平的不强化导致相关环境噪音监测设备的不完善不先进在对于环境问题进行监测过程中显现一定的滞后。监测设备的落后在面对生能量分布广的噪音信号处理中不能有效地进行准确化处理。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同时对于环境噪音污染的治理也不能起到明显的作用。

3环境噪音监测常见方法

在环境噪音监测方法中常见的手段主要是针对于城市交通噪音、工业企业生产噪音以及车辆建筑施工噪音等方面通过有效的噪音监测方法实现对噪音的准确性治理.1;障人们生活生产环境的高质量。如下对这些噪音监测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3.1城市交通噪声监测规定在每一个测量点连续读取100个数据代表该点的噪声分布启天和夜间分别测量测量的同时要判断和记录周围声学环境。数据处理油于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的非稳态噪声,因此测量数据一般用统计噪声级或等效连续A声级表示确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情况。评价方法(1)数据平均法将全部网点测得的连续等效A声级做算术平均运算所得到的算术平均值就代表某一区域或全市的总噪声水平; (2)图示法用区域噪声污染图表示。为了便于绘图将全市各测点的测量结果以5dB为一等级划分为若干等级然后用不同的颜色或阴影线表示每一等级烩制在城市区域的网格上用于表示城市区域的噪声污染分布。

3.2工业企业噪声测量方法

测点选择的原则是;1)若车间内各处A声级波动小于3dB ,则只需在车间内选择1-3个测点;2)若车间内各处声级波动大于3dB观日应按声级大小将车间分成若干区域汪意两区域的声级应大于或等于3dB而每个区域内的声级波动必须小于3dB,每个区域取1田个测点。这些区域必须包括所有工人为观察或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工作、活动的地点和范围。

3.3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

3.3.1车外噪声测量。

测量条件1)测量场地应平坦而空旷在测试中心以50m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加建筑物、围墙等; 2)测试场地跑道应有100m以上平直、干燥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潞面坡度不超过0.5% ;3)本底噪声应比所测车辆噪声低10dB并保证测量不被偶然的其他声源所干扰; 4)为避免风的噪声干扰河采用防风罩但应注意防风罩对声级计灵敏度的影响; 5)声级计附近除读表者外不应有其他人员加不可缺少时则必须在读表者背后; 6)被测车辆不载重。测量时发动机应处于正常使用温度。若车辆带有其它辅助设备亦是噪声源测量时是否开动,

应按正常使用情况而定。

3.3.2车内噪声测量。

车内噪声测量条件1)测量跑道应有足够实验需要的长度。应是平直、干燥的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 2)测量时风速应不大于20km/h;3)测量时车辆门窗应关闭。车内带有其它辅助设备若是噪声源测量时是否开动应按正常使用情况而定; 4)车内环境噪声必须比所测车内噪声低10dB并保证测量不被偶然的其它声源所干扰; 5)车内除驾驶人员和测量人员外不应有其他人员。

测量方法对车辆内部噪音测量应遵循的方法步骤为首先应将车辆挂直接档位,以50km/h以上的不同车速匀速行驶。其次通过运用声级计“快档”测量A、C计权声级从而准确的得出车来那个形式过程中声级计的最大值。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对车内噪音进行频谱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篇: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 声环境 城市规划 法规 交通主干道

我国的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指引下不断取得日益辉煌的成就,城市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建设发展的阶段,城市中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立交桥、高架路、轻轨四通八达、各类商品住宅楼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是各类汽车拥挤的城市道路交通,不断膨涨的城市人口,建设工地四处开花的背后带来了更多更大范围的噪声污染。城市的声环境状况令人担忧。

1.我国城市声环境污染的现状

1.1噪声源的构成

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声源结构为交通噪声占23.5%;工业噪声占10.7%;施工噪声占3.5%;社会生活噪声占51.6%;其它噪声占10.7%。社会生活噪声所占比例最大,是影响范围最广的噪声源,其次是交通噪声。

1.2环境噪声声源强度

各类噪声源的平均等效A声级为:交通噪声57.9dB(A);工业噪声55.3 dB(A);施工噪声55.6 dB(A);社会生活噪声53.5dB(A);其他噪声53.0 dB(A)。这说明我国声环境受道路交通影响最大。[1]图1为 我国城市声环境质量各级别所占比例

1.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超标情况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城市车流量的急剧增加,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日趋严重。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统计的资料表明,在很多城市中的区域环境噪声超过国家的标准很多;特殊住宅区超标为56.2%~100%,居民文教区超标为16.6%~100%,交通干线两侧标为7.5%~75%。道路交通噪声由于强度高,影响范围广已成为干扰人居环境的一大公害。[2]

图2为不同交通工具的噪声强度和某城市某一天24小时交通噪声的变化情况

2 城市居民对环境噪声污染的反映

环境噪声的污染是城市住宅小区居民投诉的主要热点,从北京、福州、深圳等城市住宅小区居民环境污染投诉量中噪声污染投诉占环境污染总投诉量的50%以上,北京、福州都已将噪声污染投诉列为当地市人大会议的提案来讨论解决。

在北京,认为自己受到噪声干扰的市民不在少数。据北京市环保局初步调查,目前北京市有超过100百万市民在日夜忍受着交通方面带来的噪声污染。市民对噪声投诉增多表明我国的城市居民已经摆脱了对声污染习焉不察的状况,越来越不愿意容忍身边的各种噪声。北京市的居民有的干脆在修建环路边上打出“要休息、要安静”的大幅标语。安静,开始成为城市居民的一个幸福指数。反噪声,是北京市提升现代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3]。

3 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不重视城市的环境保护只重视城市的经济建设。在城市建设项目上往往只重视对大气、水环境污染的治理,而对噪声污染治理不重视。资金安排上准备不足,欠账较多。比如我国许多城市中的铁路进站道、立交桥、高架路、轻轨和城市交通主干道两侧周围的市民居住楼、医院、学校、幼儿园沿线没有建声屏障墙,更谈不上给这些饱受噪声危害的居民楼安装隔声窗、隔声门。对航空噪声的污染问题更是束手无策。

3.2噪声治理措施单一,技术含量较低。由于在建设立项、环境评价时资金严重不足,没有应对环境噪声的防护治理措施。有的只是简单的防护治理根本不起作用。

3.3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执行不严,宣传的广度、深度、范围不够,处罚力度不重。造成噪声污染问题欲演欲烈,屡禁不止。老百姓反映强烈,投诉量剧增。

3.4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上没有与城市声环境保护规划同步进行。城市建设规划部门不重视声环境保护,普遍存在先建设后治理。比如城市交通主干道的两侧不适合建居民住宅楼,高架路、轻轨交通不能横穿城市中心地带而事实上许多城市依然按老一套建设,缺乏有效的防护控制措施。

3.5居住小区低频噪声污染严重。由于居民小区内的水泵、变压器、中央空调、电梯、大楼地下室的进、排风机产生的低频噪声和振动对居民的睡眠、身体健康危害较大。而国家技术监督局目前没有针对低频噪声制定环境噪声标准和测量方法,环保部门、建筑设计部门、房地产开发商也没有相应的治理防护措施,居民普遍反映强烈。

3.6对城市环境噪声预测工作开展研究甚少,没有掌握城市环境噪声的变化规律。

4 对城市声环境保护的建议

4.1应限制发展城市私人小汽车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交通安宁最有效的措施是:市中心区限制停车,欧洲国家甚至改变建筑法规对停车空间以取消或设上限的方式处理;车行区间限制,限制住宅区与商业区的道路交通行驶速度,以避免不必要或不需要的车辆进入该地区;公共交通优先,如欧洲许多城市道路横断面的重新设计与安排,优先考虑公交道路、自行车道、人行空间,如中心城市或商业区,在某些时段或一般时间只准行人和公交进入等。而我国很多城市正在大规模地增设停车库,为汽车畅通无阻增设立交桥、高架路,这样加大了噪声污染,浪费了土地资源[3]。

4.2市中心区应少建或不建高架路桥

建高架路是我国大中城市交通规划落后的最典型的现象。居民称高架桥是“噪声桥”,高架路是“噪声路”。许多大中城市的高架路桥离居民的住宅不足10米,就是安了隔声屏也达不到区域环境噪声的标准限值。高架路桥只能解决部分车辆的交通畅通问题,它与城市的环境空间不协调。特别是对一些有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的城市是个破坏,容易导致城市功能退化。高架路桥只对汽车通行有利对行人和公共交通不便。巴黎是世界名都,但市中心区内没有一座立交桥,更没有高架桥;柏林是欧洲交通枢纽之一也没有一座高架桥[4]。同性质的居民团体工作区与生活区分离也是城市交通规划落后的一种表现。比如各大中城市正在互相攀比的大学城规划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居住地与新校区地距离,造成许多城市的大学教师每天乘汽车长距离的来回奔波增加了交通成本,浪费了时间增加了噪声污染。

4.3要控制大中城市建筑规划的密度

合理的城市建设与规划,对未来的城市噪声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建设规划可以从城市人口控制、土地合理使用、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域的划分以及建筑物布局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而声环境的规划侧重于:功能区划分明确、布局合理,交通干线的分布和功能区与此相适应[5]。而我国城市建筑规划的误区就是在大中城市过度发展高层建筑,特别突出的反映在高层建筑的规划布局方面,密度大又分布在交通主干道两侧。事实证明城市交通干道两侧由于建了高层建筑,交通噪声不能很快扩散反而在高楼之间不断的反射回荡声级更高。因此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干道两侧的环境噪声都大大的超过国家颁布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昼间LAeq限值≤70dB、夜间LAeq限值≤55dB的要求。随着机动车辆的剧增,交通噪声超标将日趋严重。城市交通干道两侧的噪声超标会影响所在区域的功能区的噪声超标。

4.4应大力发展公共绿色交通,发展地下铁路交通

国外发达国家许多城市都是在法律制度上规定优先保证公共交通,政府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我国城市的公共交通的车辆应保持低噪声,尾气低排放或零排放。但目前我国不少城市的公交车辆车况较差,噪声、尾气排放非但不达标反而污染严重。往往是承保给私人运营,公交车辆保养差,超期服役所造成的,福州市部分公交车辆的状况就是一个较典型的例子。此外应严格规定时段限制私人小汽车进入城市繁华地段。城市交通主干道上要划出公共交通专用道,保障公交优先。发展地下铁路交通,城市地铁由于在地下行驶,大部分噪声不会传到地面上,这样就保证了大片居住区居民生活休息的声环境质量。

4.5要重视和加强城市环境噪声的预测预报工作

城市环境噪声的预测预报工作是噪声控制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城市多点的大量连续自动监测的噪声数据通过标准的噪声预测模型来评价和预测城市环境噪声的变化趋势。目前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对城市环境噪声的预测研究工作还是很少很肤浅的,监测的频次低,数据代表性差,城市环境噪声的监测手段和设备与发达国家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国外的环境噪声监测技术,从仪器和布点方面而言可以说已经较为成熟,目前的研究热门和发展方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更加深入的进行环境噪声预测,为环境噪声管理、治理、控制和规划提供依据;二是加强噪声信息的实验室分析研究,着重进行噪声信息频率成分、时间特性、空间分布、噪声信息的模拟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完善噪声的全自动监测,增加监测时段,提高监测数据的时间代表性和空间代表性。[6]

开展环境噪声的预测预报工作首先要在我国各主要城市机场航空噪声、火车站铁路噪声、城市主干道交通噪声和所有国控环境噪声监测网络、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全部实现自动连续监测,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实现自动采样,数据处理实现计算机化。从而逐步发展实现我国城市环境噪声自动采样,城市功能区噪声和城市主要交通噪声的监测全部是自动连续监测,数据处理实现计算机化。有了大量多点位的连续多年的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数据,才能开展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预报工作,才能为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治理、控制和规划提供依据。

4.6加强城市声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建设

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城市,若没有一个依靠行之有效的整体措施来控制噪声,那噪声问题就会发展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对城市声环境噪声的控制有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行政管理措施;二是控制噪声的防治技术措施。对噪声污染的防治,特别是环境噪声污染源的管理,对防治噪声污染至关重要。行政管理措施主要是依靠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的法令、法规来控制和防治噪声污染。各有关城市政府部门还应针对自己城市环境噪声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颁布有关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定。从国外一些治理城市环境噪声的成功经验看,噪声治理最终要靠依法解决。对噪声污染,要在法律上规定严格的控制措施,有关部门要依法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惩治;有可能制造噪声污染的单位,更要依法预防和治理。

参考文献

[1]刘砚华,曹 勤,高小晋.我国城市声环境质量分析.中国环境监测.2005,21(3):6-9

[2].谢 洁,刘晓帆.控制居住区交通噪声的建筑措施.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6(2):2-5

[3]郭亚飞.北京“安静”程度影响幸福指数.人民日报.2005年2月25日第10版

[4]卓刚.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缺失和补救措施.城市问题.2005,(2):54-56

第4篇: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 噪声 污染纠纷 环境监测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意识的加强,各种环境污染投诉及污染纠纷事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噪声污染因其感觉的直观性、污染源的普遍性成为污染投诉事件主体。由于声源类别多样性,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噪声监测中成为基层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1 噪声污染纠纷监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由于缺乏相应的监测方法标准,各种非营利性、群众性娱乐场所噪声扰民事件无法开展相应的监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自发的非营利性、群众性娱乐场所相继出现。作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场所,人数众多、团体扎堆、设施简陋、因地制宜利用户外公用场地是其主要特点。由于多数群众性娱乐场所无明确的边界、无明确的管理机构;在夜间(多在夜间18:00~22:00)进行相应娱乐活动时对周边群众的休息造成一定的影响,成为公安、环保部门受理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热点问题,各相关的管理部门向环境监测站提出进行噪声监测的要求,由于缺乏相应的监测标准,无法进行监测,造成监测难、管理难的困局。

1.2 现有噪声监测规范对一些设备所造成的特殊频带噪声的监测规定仍有不够完善之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及《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对固定设备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室内的噪声监测方法进行明确的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仍有相当数量的声源(如油烟净化器、变压器等)产生的特殊频带噪声(如低频噪声)可通过空气传播至相邻的敏感建筑物室内,对居民工作、学习生活造成明显的影响。如按现有的标准,可以不对此类特殊频带噪声进行相应的监测,但如仅对此类噪声进行等效A声级监测,则监测结果很可能并没有超过相应的标准。

1.3 对非稳态噪声的监测规定不够明确。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及《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对非稳态噪声的监测作出如下的规定:测量被测声源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必要时测量被测声源整个正常工作时段的等效声级。在实际工作中被群众投诉最多的“三厅”噪声是最为常见的非稳态噪声源。受经营状况、设备运行状态及演艺节目变化的影响,各时段的噪声监测值都可能有明显的波动。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如何界定选择有代表性的时段并加以监测有较大的争议。

1.4 对于背景噪声大于声源边界排放噪声情况下的声源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的表达还缺乏统一规范。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在中心城区的交通主干道两侧及居民密集区内,即使在夜间,环境噪声仍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在以上情况下整个夜间时段对一些声源进行监测仍可能出现背景噪声大于声源噪声的情况。由于环境噪声来源复杂,监测中可能无法对背景噪声进行相应的控制,造成监测结果无法报出或报出的数据无任何参考意义的局面。

1.5 对噪声监测报告中示意图表达方式及内容的规定不明确,使得各级监测站监测示意图的表达方式各异,难以统一。随着环境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监测报告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清晰、客观、真实、易于理解成为监测报告所必须具备的标准。相对各类技术规范、标准对监测报告的文字部分较为详尽的规定,目前对各类监测报告的示意图编写与绘制不论在标准的制定上、绘制手段的应用上则显得相对较为滞后。主要表现为:

1.5.1由于缺乏较为统一的标示符号,造成示意图中各种符号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只有在建设项目的验收监测报告中对各类型的监测点位做出统一的符号规定,对于其它的各类监测报告则没有相应的要求,为注明监测报告中各点位置及污染源各类数量,各级监测站在监测报告中各自使用各种标识符,造成各级环境监测报告在表达方式、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

1.5.2现有的监测报告多用绘制平面示意图来表明监测过程中点位位置、声源及敏感建筑物的相应位置。目前由于城区内建筑密度的不断加大,使得声源与敏感建筑物间的相互位置更为多样,仅靠单一平面图已无法全面表达噪声源与敏感建筑间的相互位置及相互影响的关系。

2 应对举措

2.1 从规范非营利性、群众性娱乐场所及制定相应的监测标准两方面入手,着力解决监测难、管理难的问题

为更好地管理非营利性、群众性娱乐场所,建议通过以下方式加强管理:

明确其组织机构、相应的边界范围,对于同一场所内的多个团体可以要求设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界定其共同的边界范围。

在明确相应的组织机构及边界范围后,可以参照《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的标准对其进行相应的监测。

对于位于公园等大型公用休闲场所内的非营利性娱乐组织,可以该公园的边界为界进行监测,这样既可以减轻公安、环保等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难度,也可以保证公园周边居民正常的休息与生活。

2.2 特殊频带监测

对于低频噪声等特殊频带噪声的监测,不应只局限于结构传声的测量。

对于一些设备所造成的特殊频带噪声通过空气传播至敏感建筑物内的,如确实干扰居民正常工作生活的,也应进行相应的特殊频带噪声监测,以保障居民合理的环境权益。

2.3 监测规范中,应该对非稳态噪声做进一步的界定

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建议有代表性的时段可以依照以下几处原则来进行选取:

①声源单位边界噪声排放值最高的时段。

②声源排放噪声较高且敏感建筑物内居民处于学习、工作、休息的敏感时段。

③为使监测结果较有代表性且监测工作易于执行,有代表性时段的时间不宜取得过长或过短,建议以10分钟以上60分钟以下为宜。

2.4 对于背景噪声大于声源单位所排放的边界噪声且无法控制背景噪声时,可以依据以下几种类型加以处置:

①如经监测表明声源噪声为稳态噪声并有充分的依据表明边界噪声也为稳态噪声时,可以边界噪声监测结果的最小值或L90值作为评价的依据。

②如经监测表明声源单位所排放的边界噪声为非稳态噪声,建议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计算出边界噪声与环境背景噪声值的差值,以作为环境管理部门判断主要噪声来源并进行相应管理的依据。

2.5 完善现行的监测报告

对于噪声源监测报告尤其是群众投诉、污染纠纷的监测报告,各方面信息应尽量充分、直观、明确。建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完善现行的监测报告:

①制定噪声监测示意图的统一绘制标准。明确噪声监测点位的标示符、设备示意符、相应建筑物体标示符,可以参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规范,制定相应的点位标示符号;参考工程建筑识图的图例并进行相应的简化,制定统一的建筑物图例表、标识符号。

②对于声源与敏感建筑物间位置关系复杂的监测报告,应要求绘制监测点位平面图与立面示意图(或剖面图),以进一步说明监测点位的空间分布,如确有必要的,还应要求绘制三维透视图以进行监测点位的说明。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种新类型的声源不断产生。现有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及《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已无法保证对绝大部分的噪声源类型进行相应的监测与评价。因此,制定新的标准或修订现有标准,以扩大监测工作的覆盖面,有利于环境噪声监测工作。

现有噪声监测值的评价以Leq值及Lmax值为主,但是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种非稳态的噪声源,仅有以上两个指标是不够的。针对不同的声源类型,建立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法则,才有可能对非稳态噪声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价。

目前各类监测报告主要通过word软件来生成,由于word软件与其它作图软件的兼容性限制,在现有的监测报告编制中无法利用其它作图软件先绘制示意图再导入文字报告,也无法利用已有的图例、地图等资源,而只能通过手绘方式生成简单的平面示意图,使得示意图的表现方式单一,效果不佳,无法以更明确、直观地表达出实地监测中各类污染源、监测点位的相互位置关系。而近年来由于声源与敏感建筑物间的相互位置更为多样化,使得监测报告中对噪声监测点位示意图的绘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尝试利用一种简便、易学、直观、与word软件、其它作图软件相互兼容的作图软件来完成监测示意图的制作,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第5篇: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噪声;防治

环境噪声在物理上指不规则的、间歇的或随机的声音振动;在心理上指任何难听的、不和谐的声音或干扰。所谓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它具有普遍性、突发性、非永久性的特点。常见的噪声来源有打桩机、拨桩机作、铆钉机、凿岩机、空气压缩机、混凝土搅拌设备等机械作业产生的噪声。虽然对这些特定建筑作业作了种种限制,尽量避免扰民,影响城市环境,但这种施工噪声具有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集中,又往往是露天作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建筑施工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污染被视为一种无形的污染,近些年才被人们重视,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被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会使影响人的听力,甚至完全丧失,国外已把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病之一。有关资料表明,噪音大于45分贝时,开始影响人的睡眠,高达175分贝的噪音可以致人死亡。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一般在90~130分贝之间,其多采用露天施工,散出来的噪声远大于45分贝,已经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起居,严重的噪音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造成各种疾病。因此,改善施工环境,减少噪声污染,成为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1]。

2.我国建筑施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三十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还有关于给予受污染周围居民经济补偿的规定,虽然国家积极采取法律措施,然而诸多问题仍然不容忽视。首行,施工单位环保责任意识淡薄,无视法律法规,只重利益,不分时段,随意施工。其次,有些施工设备老化,尤其是高噪声设备,受人为因素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没有被淘汰。再其次,大多采用露天施工,没有规范的声音屏障;最后,工程监理与环境监测没有积极发挥作用,使噪声污染恶性循环[2]。

3.给有关环保部门的几点建议

3.1加大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的宣传力度

环境保护必须由环保部门的事转为公众的积极参与、自觉参与,这是公众的权利,也是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在建筑施工噪声管理过程中,应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经常不断地对施工单位进行有关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并纳入到施工员证考核中去,促使施工单位自觉遵守当地的环保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公众和管理部门的监督。从而在工作中采取一切可能降低噪声的措施,自觉进行噪声治理,将施工噪声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3.2加强施工过程中噪声源的监测

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的现场检查是有效控制施工噪声扰民的根本途径。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大噪声源75~90dB(A)时,在100m处衰减至60~55dB(A)范围内有噪声敏感点的都应测施工场界噪声。适当增加监测点位,做好监测记录,以备参考;适当增加监测次数,避免用一次性监测结果一锤定音;提高监测结果的透明度,监察或管理人员要到工地监督,以防施工单位作弊。

3.3严把项目审批关

针对城市建设实际,要着重抓好建筑施工工程登记、注册和申报审批工作,切实将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同时,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有一些是相对固定的,如吊车、混凝土、搅拌机等,审批时要把这些设备合理布局,远离噪声敏感区域。若条件允许,对这些设备加盖临时性封闭结构或安装消声器,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强对施工期间运输材料车辆的管理,限制运输途径和时间,减少噪声污染[3]。

3.4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增加噪声污染防治要求,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周边单位和居民等相关利害人拥有噪声污染的知情权;加大对建筑工地行政处罚力度,提高建设方、施工方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建筑工地的噪声超标准排污费和办理了夜间施工证明的建筑地也要确保夜间噪声超标排污费征收到位。

3.5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经批准从事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严格执行夜间施工的许可证制度,严禁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活动。

4.给施工企业的几点建议

4.1积极改进作业技术,增加隔间围护

可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降低作业噪声的产生量。施工中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落后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对不得不设置在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可以搭设作业棚,以减少强噪音的扩散。另外,施工现场可应用围护结构的全封闭技术,新型隔音围护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施工作业噪声向外界的传播强度。

4.2合理使用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是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布局和使用施工机械,妥善安排作业时间。施工中应当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对高噪声施工机械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从声源上控制噪声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机械的产品噪声标准,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4.3利用吸声、隔振和阻尼等声学方法控制噪声

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泡沫塑料、吸声砖等吸收声音;隔振就是利用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将振动能量从振源传递出去;阻尼就是用内摩擦损耗大的一些材料来消耗金属板的振动能量并变成热能散失掉,从而抑制金属伴的弯曲振动,使辐射噪声大幅度地消减。常用的阻尼材料有沥青、软橡胶和其他高分子涂来料等[4]。

总之,让城市安静,不仅是市民生活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应当加紧建筑工程的建设,但不可以噪声扰民为代价。环保部门应当尽职尽责,加强城市建筑噪声的监督与控制;施工企业应认真分析噪声来源,利用先远的工艺和设备从根本上消除噪声。

【参考文献】

[1]任阿娟.施工与噪音协调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7.(23).

[2]孙其跃.浅议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与控制[J].民营科技,2010(04).

第6篇: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人群向城市积聚,城市化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环境成为人们关注更多的话题之一。城市噪声污染、空气雾霾频率的不断增加等都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针对当前城市环境存在的问题,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监管等相关部门作出相应的城市环境管理措施提供现实参考,从而进一步改善环境面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环境;环境监测;治理措施

我国城市化发展与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结合在一起,城市化对于我国具有更多的现实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但,城市作为人口和人类活动中心,必然消耗着来自不同渠道的自然资源,城市发展也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在发展过程中,在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内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例如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生态环境被破坏等的环境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对于城市环境防治方面也投入巨大,开展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作为环境监测部门,切实需要在运用其自身技术优势,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管理部门作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决策参考,协调好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的居住地,其环境质量如何直接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当前,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尾气和噪声以及工业污染等问题。并表现出特大、超大型城市的空气污染要明显重于中小城市的特点,其中尤其以规模在100~200万人的特大型城市空气污染尤为明显。

1.1城市机动车尾气、噪声问题

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便是机动车尾气和噪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增长。机动车辆每年由此排放的尾气和产生的噪声对城市的环境污染构成较大影响,例如噪声污染方面,随着城市道路的改善,每天大量机动车辆的行驶穿梭其间,城市主要交通线路周边的交通辆明显增加,由此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据统计,通常车流量每增加1倍,噪声级会相应的增加3dB1[2]。此外,机动车对城市空气的影响也是较为明显的,机动车尾气中含有铅等重金属,以及未燃烧尽的燃料排放到空气中,会增加城市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因此,做好城市环境防治,首先就要把重点污染源作为监测对象。就机动车污染防治来说,可以在城市主要交通路口设置机动车尾气、噪声等监测。把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环路、高速公路十字路口等交通关键环节作为监测的重点,并做好重于监测指标的日常监测工作,例如针对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应加大对尾气中一氧化碳、含铅化合物以及碳铅化合物等相关指标的监测力度;而针对城市中的机动车噪声污染问题,则可以针对围绕城市交通敏感区域、拥堵路段设立相应的监测站点,及时掌握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状况。总之,针对城市机动车尾气及噪声污染等问题,在监测时应重点加强对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的监测。

1.2城市“三产”噪声、油烟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餐厅、酒吧、建材加工厂以及机动车维修厂等周边的油烟、噪声振动、异味等污染扰民现象日趋严重。城市中,这些“三产”行业所产生的噪声、油烟等污染因素的存在,对人们居住环境产生的深深地影响,例如,城市中煎炒炸等小吃部,未经严格的环保报批手续,会产生油烟和噪声污染,当前普遍存在的房地产开发商业与居住功能相混合普遍存在,也是造成城市中污染投诉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因此,城市“三产”相对集中的相关区域也应成为环境监测的重点关注区域。

1.3城市工业污染源问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城市是工业集中区域,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类型有噪声、废气、废水、废渣等,对于工业污染的监测应重点加强对工业生产场所、设备等监测,例如对于该环境检测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城市环境污染生产的场所、装备等进行环境监测。例如,对尚未搬迁出城区的工业企业、分散布置的汽车喷漆修车厂,饮用水取水点附近的污水排放口布点。一旦发现上述区域的环境监测到的相关指标超出了法律规定的数据,相关部门就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治理。

2当前城市环境监测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政府投入力度的加大,城市环境监测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监测技术明显提升,监测工作在服务于城市环境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城市环境监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检测结果不够全面,不能完全反应城市环境状况;检测的技术水平和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2.1检测结果不具有全面性

目前,限于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检测内容还难以完全覆盖其中,例如,针对城市交通污染进行的监测多选择在主要干道周边;针对生活污染经常把检测点位选择在居民小区附近,以及主要主要污染源检测模式等等的环境监测,这些监测都局限于一定的区域或指标范围内,没有能够更全面的覆盖城市各个方面的、翔实的监测内容,因此,所获取的监测数据常常不够全面,监测的数据与现实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出入,对于后期指导城市环境污染防治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有着负面的影响,常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2检测水平比较低下

我国城市环境监测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监测技术还是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能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当前环境监测的现实需要。城市监测中包含的监测指标复杂、多样,监测工作任务繁重,对监测软件和硬件条件要求较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使得城市环境监测尚未获得足够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支持,检测设备更新慢、技术落后。加之,环境监测属于专业性较强的行业,队伍素能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客观、真实,长期以来,缺少对监测专业人员的引入、培训和再教育,难以满足当前城市环境监测的现实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工作,常常出现检测时束手无策,有的甚至对于新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用老标准或过时的旧标准现象也屡有发生,制约了城市环境监测工作,也不利于城市环境治理。

3加强城市环境监测及治理的对策

目前,我国城市环境问题众多,缺少科学合理的长期解决措施,这就更加需要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现实参考,推动城市良性循环发展。

3.1完善法律法规

当前城市环境现状及监测、治理研究李琨(重庆资源与环境交易所重庆40002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作为城市环境治理来说,也必须要走依法治理、依法监测之路,依托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来加大城市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向着更深层次推进。当前,应加强对城市环境监测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高法律法规在城市环境监测及治理中所发挥出的纲领性、指导性作用,增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的可说服力和操作性,保障城市环境治理步入法治化轨道上来。例如,美国为了加强城市水污染的治理,在1970年便扩大了联邦政府控制水污染的环境管辖权,形成以联邦机构制定本州的水污染控制立法和标准,由各州负责实施的强制性管理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3.2明确有关标准

城市环境治理常常依靠环境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因此,应加强城市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进一步明确监测工作的标准,为城市环境监测和治理提供可靠的标准作为依据。一旦检测发现某一指标超出了相应的标准,应及时予以记录下来,并联合相关部门采取合适措施予以防治,直至该项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范围内,此为,明确检测标准还可以为有效预防提供现实参考,一旦某项指标临近标准值时,就要提前督促做好防范,减少相应检测物质超标的出现,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3.3加大投入力度

当前,与我国城市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相比,我国的城市环境监测水平发展的还相对滞后,水平也较低,制约了城市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为此,应加大环境监测的投入力度,首先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引入和培训,积极招聘拥有监测专业背景、业务素能高的人员充实到一线监测工作中,对现有检测人员要加大后期的定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此外,还应加大对监测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只有好的设备才能够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准确度,为环境的治理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监测要做到全面,例如对于工业企业的环境监测,既要监测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内容,也要做好搬迁企业留下的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项目的监测,不仅对已经熟知的几种污染因子进行检测,还要设置合理的监测因子,为城市的环境治理提供有效地参考指标。

3.4建立应急体系

随着城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增强,城市中各种突发环境事件也常有发生,作为城市环境治理来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应急体系。以应对因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防止污染物大量的蔓延,减轻突发环境事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也极大地减少后期的环境治理成本。

3.5出台激励机制

明确的环境优惠政策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环境的治理。例如,政府对于污水处理行业加大政策性的补贴,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污水处理行业带来经济效益,这样对于激烈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污水处理行业的竞争优势就是很明显了,这样,城市的污水处理更加的方便、彻底,同时污水处理行业也获得了极大地经济效益,这是种双赢的场面。

3.6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就在我们的身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政府应该经常性地组织环保活动,宣传环保的知识,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居民将环保立足于日常的生活实践中。例如,当城市拥堵时,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当机动车长时间排队等候时,司机应关闭发动机。鼓励城市居民购买节能、环保型机动车,强化餐饮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提升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主动性,把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各个环节中。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深入人心,尤其是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居民更加重视他们所生活的周边环境,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首先要对当前城市环境现状了解,并根据环境现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切实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和水平,为城市环境防治提供决策参考,切实推动城市走上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万才超,焦月,李正伟.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检测方法研究现状[J].当代化工,2014(02):10-11.

第7篇: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噪声;声环境质量;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 X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1-0062-03

The Urban Acoustic Environment Quality Research of Shaanxi Province in 12th Five-Year Plan

Cheng Junxia et al.

(Shaanxi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Xi'an 710061,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e of acoustic environment assess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12th Five-Year Plan,the noise pollution degree,distribution and tendency of the acoustic environment of the ten monitored c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was comprehensive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oust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urban traffic remained stable,whereby the acoust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studied urban functional zones decreased slightly.The order of nose in urban functional zones was following as neighborhood noise > traffic noise > construction noise>industrial noise.

Key words:Noise;Acoustic environment quality;Shaanxi Province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噪声污染对于居民的干扰和危害日益严重,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危害人们的健康[1]。城市噪声污染主要包括各种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已成为困扰人们生活、危害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如何治理噪音污染,保持城市宁静宜居的生活环境,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7]。为此,本研究采用“十二五”期间陕西省10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环境噪声例行监测数据,分析了陕西省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程度、分布状况、产生原因及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城市环境声环境质量改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10个城市1 586个区域噪声测点和444个道路交通噪声测点的2010―2015年监测数据。

1.2 评价标准 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3 评价依据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声环境质量依据《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为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和夜间平均等效声级。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和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均分为1~5级,并分别对应评价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

2 结果与分析

2.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2015年陕西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4dB,质量等级为一般。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为53.7~57.4dB。10个城市中4个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为较好,其余6个城市为一般。“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城市区域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53.7~55.4dB,呈波动性变化,2015年最高。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级别在较好和一般之间变化图1。

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上升趋势不显著,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略有下降,除渭南市外,其余城市等效声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区域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表1)。

2.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2015年陕西省城市道路交通平均等效声级为66.1dB,质量等级为一级。全省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59.5~68.3dB。全省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评价为好的城市有8个,较好的城市2个。全省监测路段总长721.1km,其中8%的路段等效声级超过70dB,西安市超标路段长度全省占比最高。“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在65.7~66.9dB,2015年与2011年相比下降0.8dB。全省声环境质量稳中略有波动,评价为一级的城市除2014年为9个外,其余年度均为8个(图2)。

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显示,全省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下降趋势不显著,城市交通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表2)。

2.3 噪声声源构成 2015年陕西省环境噪声的声源结构为:生活噪声占48%;交通噪声占29%;工业噪声占12%;其他噪声占7%;施工噪声占4%。可见,生活噪声所占比例最大,是影响范围最广的噪声源,其次为交通噪声。“十二五” 期间,陕西省城市区域噪声声源构成情况变化不大,仍以生活噪声影响范围最为广泛,交通噪声次之,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影响范围增加速度较快(表3)。

根据噪声等效声级分析,2015年全省各类噪声源强度排序: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生活噪声>其他噪声。工业、施工和生活噪声声源强度2015年比2011年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特别是施工噪声声源强度上升较大,而交通和其它噪声强度有所下降(图3)。

4 小结与建议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略有下降,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娱乐、集会等活动更加频繁,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大功率音响器材等的使用,使得生活环境噪声强度和影响范围在“十二五”期间均有所增加。同时,随着城区的不断改造扩张,各城市建筑工地不断增多,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日益严重。

因此,本文建议:各级政府应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督,各有关部门对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工业企业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协调管理,以便更好地控制环境噪声的污染。尤其是对施工噪声应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居民居住集中区域,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减少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加大监测力度,加快自动化监测网络的建设,对各种噪声污染提出更好的治理方案,为城市管理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 环发〔2010〕144号[N].中国环境报,2011-01-26.

[2]刘砚华,曹勤,高小晋.我国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与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5,3:71-72.

[3]董圆媛.江苏省声环境质量监测与现状分析[J].科技视界,2014,34:312.

[4]邱雪,张思冲,陈洁,等.城市声环境质量研究――以哈尔滨2006―2010年为例[J].森林工程,2015,1:38-42.

[5]张彦群,郭宇.郑州市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5,1:64-68.

第8篇: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

固体废弃物矿山每年排放82500t废石和157740t尾矿,尾矿主要岩性为灰岩、白云岩及斜长花岗斑岩。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堆存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植被,改变了场地原有土地的使用功能,另一方面废石和尾矿的搬移、装卸、堆存将产生扬尘,影响周边环境。新庄矿区堆存的尾矿粒度较小,的尾矿与干燥细小的废石颗粒易被风吹起形成大量扬尘而影响矿区环境。经监测,该矿区风速一般大于5.9m/s时就会有明显的扬尘产生。地表水新庄铅锌矿废水主要流入矿区内的小溪再进入狮子河。根据废水排放去向及受纳水体特征,共设置9个监测断面,对矿区小溪、狮子河地表水进行水质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断面水质参数的监测值均小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相应参数限值。总体来说,因矿山开采时间短,狮子河和矿区小溪重金属含量比较低,本体水质较好。但在矿山排污口下游,重金属含量逐渐走高,个别含量高于限值,污染明显。地下水在矿区的浅溪、港口村、晏家嘴、采矿工业场地分别设置了地下水水质监测点,监测项目为pH、Cu、Pb、Zn、As、Cd、Cr6+、高锰酸盐指数和硫酸盐。监测结果表明:新庄铅锌矿区内浅溪、晏家嘴等处的浅层地下水呈弱酸性,与区域酸性土壤特征相对应,污染尚不严重,其它水质参数的实测数值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限值。监测结果表明,仅有选矿厂界外夜间噪声超限。废气结合矿区环境特点,在选矿厂设置1个废气监测点。监测项目为TSP、SO2,监测频率为每天4次,连续5d,采用重量法进行分析。监测结果显示,区域内TSP、SO2日均值单项质量指数均小于1,未有超标现象,空气质量环境现状良好。地质灾害矿山斜井穿过第四系含水层,建井时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上部地表塌陷。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废石及尾矿新庄铅锌矿区的可利用矿产资源主要是铅锌铜硫化物矿石,主要固体废弃物有采矿废石、选矿尾矿、漂浮尘土等。主要矿物为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透辉石,其次为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磷灰石等。在新庄铅锌矿床中含量较高的微量元素有Cr、Pb、Zn、Co、Ni、Ti、Au、Ag、V、P、F、S、P等,这些原本深埋于地下的岩石、矿物,由于采矿活动,被破裂、砸碎、压细,并使它们暴露在地表的环境中,增加了其表面积比,促进了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的进行。风化作用使得原岩原生矿石失去稳定性,导致这些岩石矿物中的原子和离子重新配置,形成适应于地表风化环境条件下的新生化合物,大量的元素被激活起来,从不活动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并以溶液形式在水体中迁移,对环境造成污染。废水一方面,随着采矿活动的进行,有害元素逐渐溶解到水中,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体;另一方面,在采矿及选矿工程中也不断排放污水和废水。空气污染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矿、选矿、运输与日常生活需要,汽油、柴油、煤炭和薪柴的燃烧一方面给矿山机械设备提供动力,与此同时,该类能源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尾气。当采矿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气体污染物质末达到环境的自然本底浓度时,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发生作用,经过内部调整,可以消除这些人为因素的污染影响。当排放的气体污染物浓度超出环境的自然本底浓度,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后,则会对人类健康、动物、植物、大气等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导致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噪声污染因采矿选矿需要,矿山均配有载重汽车、凿岩机、装运机、铲运机、粗碎机、卷扬机、圆锥式和锷式破碎机、干式和湿式磁选机、球磨机、真空过滤机、浓缩机、水泵、引风机、空压机、喷浆机等设备。这些机械昼夜不停,长年运转,会持续发出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矿山机器和设备由于其性能、规格不同,发出声音的原理不同,所产生的噪声类型也不同。矿山通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以及锅炉的排气装置,在运转时往往引起空气振动而产生声音,这种噪声称为“空气动力学噪声”;矿石球磨机、碎石机、电锯、车床等机械,主要是其本身发生固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这种噪声被称为“机械性噪声”;矿山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等设备主要由于电磁力作用而发出声音,这种声音则被称为“电磁性噪声”。但无论哪一种噪声,矿山机械与装置所释放的噪声,由于其声级强度大,连续时间长,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大。地质灾害影响主要是指由矿业活动所引发的各种地质灾害,因而形成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由矿业开发活动所造成的山体崩裂、泥石流、崩塌、滑坡、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干旱、井下采矿导致深部采空引起地震、地面塌陷等。新庄铅锌矿为地下开采方式,采矿方法采用水平分层充填法。由于地下水疏干和开采矿石造成了地下采空场,如果充填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容易导致地面塌陷。

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噪声防治因该矿区建设场地及其附近对噪声不很敏感,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较大的设备除安装消声和减震装置外,还应设置隔声操作间降低噪声源。另外还可加强建设场地的绿化,消减噪声向外传播的强度和范围。地质灾害防治对井下采场、坑道、硐室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应进行经常性观测,观测内容包括地压、坑道变形、裂隙变化、井下涌水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出现地面塌陷、滑坡、错动和涌水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局部喷浆、打锚杆、充填等。对废石场和尾矿库进行定期观测,防止尾矿坝垮塌、尾矿浆跑冒和废石场滑坡,并对服务期满的废石场、尾矿库和各种工业场地、边坡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

结束语

第9篇: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

关键词:噪声污染;噪声监测;厂界噪声;交通噪声

Abstract: the noise monitoring in dealing with the ambient noise all over the role of the case is the key, this paper in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noise pollution monitoring the backgrou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noise monitoring results and different kinds of noise pollution monitoring requirements are summarized.

Keywords: noise pollution; Noise monitoring; The factory bound noise; Traffic noise

中图分类号: TN94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通常所说的噪声是指人为造成的干扰人们正常生活、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有感觉性、区域性和随机性等特点[1]。

1 噪声污染监测的基础背景

近年来噪声扰民的案例呈层出不穷,环保部门和其他行政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主要依据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这一既定现实对噪声监测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里,笔者通过查询相关方面资料以及总结多年监测工作实践经验,提出噪声监测的一些影响噪声监测结果的因素。

2 影响噪声监测结果的因素

影响噪声监测结果有效性的因素包括:监测仪器设备和人员素质、气象条件、环境标准的选择、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等等。

2.1 监测仪器设备和人员素质

一般的噪声监测采用手持式噪声监测仪,精度为Ⅱ级以上,要求定期由计量部门核定,在测量前后要进行校准,灵敏度相差小于0.5dBA;测量40分贝以下的声音时,一般应使用I型以上的声级计测量低噪声;传声器距地面1.2米以上,远离其它反射体1米以上,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s。

监测人员必须经过省级技术考核合格并持有合格证书,监测时必须有两名以上监测人员。同时,为避免纠纷,监测时最好要求利益关系人同行。

2.2 气象环境条件

监测要求无雨、无雪天气,风力小于5.0米/秒;测量时间分为昼间和夜间两个阶段,昼间为6:00-22:00,夜间为22:00-次日凌晨6;00,白天测量应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进行。

2.3 噪声监测的环境标准的选择

我国现行的主要噪声环境标准包括:适用于工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团体噪声评价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适用于营利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性场所噪声评价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适用于五类声环境功能区和交通噪声评价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适用于建筑施工噪声评价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 自2012年7月1日起将被《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替代);控制监测规范要求的《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新的国家标准《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颁布后《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将废止)。对于不同声源种类的噪声污染,我们要选择不同的环境标准来监测和评价。

2.4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2.4.1 厂界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监测

厂界噪声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在正常生产或工作过程中其边界线外1米、高度1.2米以上的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是指营利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性场所使用设备和设施产生的噪声[2]。两者的测量要求大体相同。

工况调查:核对主要设备开机台数,运行情况等;调查噪声排放特征,如稳态噪声、非稳态周期性噪声还是非稳态非周期性噪声等;噪声治理设施运行情况。

测点布置:在敏感点一侧的边界布点,采用等声级布点法,两点之间等效声级值差值不超过3.0dB(A)。也可在所有边界平均布点,测点数目可根据验收项目规模而确定。对项目外环境可能会造成影响的地段,应作为测量重点。边界噪声变化较大的地段(起伏值大于3-5dB(A))可适当加密布点。

测量采样时间:对于稳态声源,连续测量1分钟,取等效声级值评价;对于周期性声源连续测量1个周期,取等效声级值评价;对于针对非稳态非周期性噪声,测量被测声源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必要时连续测量整个工作时段,取等效声级值评价。

对于边界外环境敏感性测点的监测建议用数据采集器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也可以昼夜进行数次监测,每次监测10分钟,监测一昼夜以上。

对环境敏感建筑如为楼房建筑应进行声环境垂直分布监测并进行评价。可间隔1-3层布设一个监测点,也可逐层布点监测。环境敏感点噪声如主要来源于建设项目通过固体传声(如一墙之隔)不得不在室内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区域标准10dB(A)。测点距墙和其它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米,距地面1.2-1.5米,离窗户1.5米(如窗口也同时传来建设项目噪声,应开窗测量;如果窗口传来的为其它背景噪声应关窗测量)。

背景值修正:根据各边界评价点背景值修正后得出边界监测点噪声排放值。

2.4.2 交通噪声监测

目前交通噪声监测中运行车辆一般分为小型车、中行车和重型车,即2吨以下、2吨~8吨、8吨以上三类。车流量一般以小型车为标准值,将中型车、重型车折算成小型车进行统计。

监测前,了解本段公路车辆运营的时间分布特点,以便客观地选择出监测时间。交通噪声的监测,应该在其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内进行。

监测点选则:选取 60米以内的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和100米以内的学校及医院。选取的测点应具备监测条件,无外界噪声干扰,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监测频次:每天监测4次(白天上下午高峰期2次,夜间2次),每次监测20分钟,连续监测2天,监测时间按交通特点确定。

监测量及数据分析:每次分别监测Leq、L10、L50、L90、Lmax、Lmin,并同时记录车流量(按小型、中型、大型车分类统计)。

3 结论

噪声监测和评价是有着一套严格的技术要求,监测者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技术规范进行监测,这样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环境监测操作技术指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