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家乐策划书范文

农家乐策划书精选(九篇)

农家乐策划书

第1篇:农家乐策划书范文

[关键词]红星农家乐 品牌建设 思路做法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红星农家乐音像宝库》系列VCD是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以下简称“红星社”)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出版的一套服务“三农”的大型涉农音像出版物,经过十多年的精心耕耘,已累计出版了近一千个品种,形成了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培训、农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三大系列,发行两百余万张,遍及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由于其“实用、先进、权威”,“看得见、易掌握、有实效”,深受广大农村读者欢迎,被誉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好老师,农民科学致富的好帮手,农村文明生活的好样板”。2005年,红星社因此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单位”。这套音像宝库的许多产品被列入总署农家书屋推荐书目,上目品种数名列音像社第一位,其中维语版还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音像提名奖。该系列产品不但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有不错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农业类音像制品的一个响亮品牌。现将红星社打造《红星农家乐音像宝库》品牌的思路和做法归纳总结如下,以供业界同仁参考。

一、深入市场调研,确立“三农”品牌建设目标,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红星社是1998年正式成立的,当时音像业十分不景气。作为新成立的音像出版单位,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出版定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红星社开展了大量市场调研,分析了“三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三农”读物的市场需求,分析了我国音像业的竞争状况及走向,分析了各大细分领域的市场格局与专业发展潜力;认识到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稳定,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国家十分重视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脱贫致富,农村的文明生活都离不开科技与文化的支持,农村出版物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可是,市场上农业类图书虽多,而音像出版物则少而零散,没有先进、实用、系统的“三农”音像制品。如果能尽快策划出版先进、实用、系统的音像读物,无疑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从长远来看也可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根据市场调研,结合社情,红星社认为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规避市场上竞争过于激烈的一些领域,而将主要精力和有限资源用在“三农”音像制品的出版上,打造“三农”音像制品特色品牌。基于这一思路,红星社提出要以“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开启农民就业新门路,倡导农村文明生活新方式”为出版服务宗旨,以编辑出版先进、实用、权威、全面的“三农”音像品牌出版物为奋斗目标,要求社内各有关部门提升选题策划的战略高度,强化市场覆盖的板块意识,健全编辑营销一体化的长期运作机制,实现文化与经济双丰收。

二、从战略高度与长远效益出发,围绕高品质诉求,做好策划与编辑工作

“三农”音像制品的出版,目的是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因此,选题策划应着眼中国“三农”实际,应符合国家农业发展大方向,贴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读者,符合市场需求,才会有生命力与发展壮大的空间,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树立自身的优势,形成自有的品牌。红星社的选题策划具体做法如下:

1. 从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出发,策划符合农业发展大方向的选题。“三农”音像读物的出版目的是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服务,要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体现特色,选题策划首先必须把握国家农业发展的政策,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大方向。为了做好这一点,社里组织编辑队伍对国家主管农业的行政部门以及科研、推广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国家有关农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研究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分析国家农业重大推广项目,从而确定农业音像读物选题策划的着力点。例如,把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策划实用农业新技术类种植、养殖、加工方面的选题;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高效优质、安全食品生产方向,策划无公害农业生产类选题。由于把握住农业发展大方向,站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高度上,策划出来的选题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影响力,也就有了高品质。

2. 注重农业生产、农民和农村生活实际,在策划选题时认真细化,体现选题的经济、实用价值。“三农”音像制品要对农业生产、农民和农村生活起到指导和实际帮助的作用,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就必须做到简单易学,实用有效,真正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这就要求我们在选题策划与编辑过程中,按照“三贴近”原则,心里装着农民,眼睛盯着农业,脚步迈向农村,了解农民新期盼,跟踪农村新变化,把握农业新需求。为做好这项工作,红星社编辑策划人员坚持深入农村,与农业科技人员、农民交谈,听取真实意见;利用寒暑假机会,通过农业院校大学生进行农村读者问卷调查,获取农村读者需求资料;参加各种农业会议,掌握各种农业新信息。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细化选题策划工作,争取定位准确,切中市场需求。

第2篇:农家乐策划书范文

关于助力建设安居乐业新农村建议书

成立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重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的发展要求,紧密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联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及农业产业工人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服务宗旨方针

服务于乡镇企业团队乐业建设,服务于乡镇企业团队安居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及农业产业工人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服务目标

1、为乡镇企业人力资源诊断及设计力人资源发展策划,协助乡镇企业实现人力资源健康发展。

2、为乡镇企业人力资源优化、发展引入资金,协助乡镇企业实现人力资源发展成本的落地。

3、为巩固乡镇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设计企业营销获利策略及执行,协助乡镇企业实现人力资源后续发展成本的落地。

4、为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配套福利体系建议,协助乡镇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福利体系的落地。

机构设置

内设党支部、办公室、组织联络部、财务部、宣传教育部、智囊团及产业服务中心、智慧农业委员会、电子商务委员会等分支机构。

第一届领导成员:(案例)

名誉会长: 李永进(原河北人大副主任)

会 长: 陈国琦(原人民日报驻河北记者站站长)

副 会 长: 张凤林(原省水利厅厅长)

李正文(原省扶贫办主任)

杨新世(原省农林局副局长)

张岐山(原省化工厅副厅长)

杨红涛(原省农业厅原副厅长)

张保生(原省财政厅副厅长)

马占元(原省农林科院书记)

陈兴旺(河北农民报社总编辑)

监事会主席:吴爱歌(原省直机关工委纪委书记)

秘 书 长:戎建军(原军转干部杂志社)

主要工作

一、官方主要职能:

1、完成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交办的有关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城乡融合发展等专项课题及调研任务。

2、面向全省发展会员单位(涉农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

3、根据会员单位需求,深度服务会员单位,搭建政府与企业交流平台。

二、落地服务

1、发展咨询

1)通过多种媒介,开展农业支持保护、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山区综合开发、乡村旅游、农村土地、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解读与咨询服务,协助、指导农民和涉农企业等申请“三农”支持政策和项目。

2)开展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及法律咨询服务,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民意,及时反映农民诉求,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4)组织专业团队为地方政府、涉农企业把脉会诊,积极开展规划制定、战略选择、第三方评估等方面咨询服务。

2、务工就业

1)建立外出务工就业服务网络平台,搜集、整合并劳务信息,帮助农民解决务工问题。

2)依托会员单位做好职业推荐平台建设,帮助有需要的大学生、专业人才就业,为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提供相关政策和农业技术方面指导。

3、综合补贴

依据乡镇企业实际情况,为乡镇企业引进落实符合条件的补贴项目,协助完成乡镇企业人力资源优化、发展的立项或与乡镇企业发展有关的其他立项,获得各级政府相应的补贴资金。

4、融投资

依据乡镇企业获得的立项书,为乡镇企业引进资本市场资源,协助乡镇企业扩大资金来源,为乡镇企业深度发展人力资源,而发展企业各项能力,且奠定启动资金基础。

5、营销规划

依托乡镇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提高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创造稳定的资金回笼闭环,调研企业营销能力、营销团队素养,及结合产品特性、市场推广痛点、品牌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为乡镇企业设计企业营销策略。

6、营销创税

依据乡镇企业的营销策略、乡镇政府对当地财政税收需求,协助乡镇企业优化销售渠道、仓储物流方式、销售人员素养持续教育等方面,实现营销业绩的提升,稳定资金回笼及增值率,通过乡镇企业协助当地乡镇政府落实创税成果。

7、品牌文化

依据乡镇企业的自身特点,结合当地人文特色,依靠当地乡镇政府指导意见,为乡镇企业设计或优化品牌文化,推广“一乡一品”的品牌符号,协助乡镇政府及乡镇企业扩大品牌地域文化影响力。

8、员工宜居

依据乡镇政府的乡镇振兴具体要求,以及乡镇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乡镇企业的员工实现就近就业的需要,协助乡镇企业建设或改善员工居住环境,指导企业投资或引进投资,为企业员工建设职工社区,改善公共设施(包括天燃气入户、污水垃圾治理、道路新建扩建、文化广场等设施),开展绿化、生态治理、公园等工程项目。

9、人口发展

依靠乡镇政府的人口发展政策,依据乡镇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远期规划,为乡镇政府及乡镇企业引进乡村医疗、乡村教育资源以及工程项目的落实。

10、稳定家属

依据乡镇政府的乡镇振兴具体要求,以及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发展需求,协助乡镇企业的职工家属创造多源的就业机会。

1)积极配合乡镇政府打造生态、人文、红色旅游景点,引进旅游规划资源,设计乡村“一村、一景、一故事”的人文、自然旅游项目策划,协助乡镇政府建设旅游景点的工程项目,对预上岗家属进行岗前培训。

2)积极配合乡镇政府为保障新农村建设、发展而产生的电力需求,协助乡镇政府开展促进新能源使用的工程项目,对预上岗家属进行岗前培训。

第3篇:农家乐策划书范文

(一)思路创新,找准农村文化建设的“着眼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的文化娱乐等精神生活的需求明显增强,出现了“求富、求知、求乐”这一综合性的特点。这可以说是新形势下农村文化需求带有根本性的变化,也是农民文化需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探索农村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就必须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变化,抓住农民“求富、求知、求乐”这一兴奋点,综合运用各种文化手段,为农村经济和农民群众科技致富服务,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此,我们按照“政府推动、以户为主、社会支持、多方参与”的思路,在农村建设文化中心户,把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向农户辐射,使这些“文化中心户”成为知识传播的“大学校”,信息交流的“交换台”,技术推广的“农技校”,民情收集的“前哨所”,农民自娱自乐的“俱乐部”。

在文化中心户的对象选择上,我们坚持五个条件,即,一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二是热心公益事业,家庭成员大多支持文化活动,三是居信相对集中,环境卫生,有活动场所,四是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邻里关系和睦,五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办有商店或农家乐或是科科技示范户。同时结合我区农村的实际,我们制定了“三要三能”标准,即场所要固定、设施要配套、管理要规范,理论能宣传、科技能讲解、活动能组织。通过层层筛选,我们最后确定市级文化中心户5个,区级文化中心户30个,乡级中心户60个。市区级文化中心户均做到了“六有”,即有专用书柜和500册以上图书,有 2种以上报纸,有电视机、影碟机,有活动场所,有3种以上的文化娱乐器材,有规章制度和借阅登记簿。

(二)方法创新,培植文化中心户的“支撑点”

三是奖励性扶持,以奖代补。对文化中心户开展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对活动经常开展、器材发挥作用较好的中心户实行以奖代补,奖励价值1000至1500元的文体器材,如乒乓球桌、书柜、图书等,扶持他们。今年我们还积极争取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为市级文化中心户曾维松赠送家庭影院一套、彩电一台。目前全区文化中心户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户主自投为主、社会多渠道资助为辅的格局,实现“一屋一室一场一台”,即每一个文化中心户建有图书屋、文化娱乐室、球场和戏台。

(三)活动创新,抓住农民需求的“兴奋点”

一是满足农民“求知”的需求,开展理论教育。把传统民俗的文化活动与现代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娱乐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结合起来,让更多更广泛的农民群众参与进来。这是我们开展文化中心户建设的主旨。以共升村钟世柏为代表的一批民间文艺队,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计划生育知识和婚育新风、法律法规等内容,编进三句半、渔鼓、快板、莲响唱词等传统文艺形式中,自编自演节目,深受群众喜欢。在农村税费改革中,火光村有几个农民开始思想不通,不配合村里的工作。村干部与“圣火之光俱乐部”的几个骨干党员联系,组织了一次文艺演出,把税费改革政策编进节目中,通过演出,使这一部分农民的思想豁然开朗,自觉地执行税费改革方案。

二是满足农民“求乐”的需求,弘扬先进文化。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内容,使农民群众经常“有戏看、有书看、有电影看、有活动”,把他们从牌桌上、里、低级庸俗的活动中拉出来。我们选定的文体中心户多数都在当地具有一定威望和影响力的农户,他们贴近农户,了解农民疾苦,村民有什么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都愿意找他们倾诉和调解。伍家乡联丰村中心户李声宏是该村老支书,退休后仍发挥余热,把村里的老年人组织起来建立了老年人健身队,以活动联系干部、加强干群之间、村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并自编唱词,宣传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等国策,主动调解村民纠纷,维护了一方稳定,弘扬了文明新风。去年,伍家乡共联村依托文化中心户,在全村开展了“五好”评选活动,在全村推出了50个“好媳妇、好公婆、好丈夫、好女婿、好妻子”,全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四)管理创新,打造文化中心户建设的“着力点”

其一、建立激励驱动机制。我们制定了文化中心户的考评标准和管理措施,通过层层评选考核,实行滚动管理,对文化活动经常组织开展的、三个作用成效明显的文化中心户除给了精神鼓励外,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推动文化中心户向纵深发展。

第4篇:农家乐策划书范文

关键词:政策保障;载体保障;资金保障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70-01

一、政策保障

1992年5月27日,文化部印发《文化站管理方法》的通知。通知规定,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所设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同时又是当地群众进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文化站建设要发挥当地政府、集体经济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持续、稳定地发展。文化站经费要列入当地财政支出预算,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年递增,其经费下达渠道按现行财政体制的划分进行管理。文化站作为综合性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和文化科学宣传教育阵地,需要设一定规模的设施,其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由当地政府根据经济条件和需要确定其规模标准,一般有多功能活动厅、书报阅览室、游艺室、辅导培训室以及影剧场、体育场、篮球场等。为保证文化站工作的开展,应有计划地购置、更新、充实文娱、体育、宣传等所需设备,逐步增加必要的现代化活动器材。

1996年9月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文化事业建设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分别由中央和省级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建设。为促进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增强调控能力、保证重点需要、规范资金管理,中央和省级要建立健全有关专项资金制度。专项资金是财政资金,要按照有关财政法规的要求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保证专项专用并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监督检查。

二、载体保障

(一)文化站

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载体,文化站、农家书屋等等都是这种载体的重要形式。文化站是国家专门设定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艺创作、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任务,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阵地。乡镇(街道办)综合文化站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服务网络中起着承上启下、直接组织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作用。

(二)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因此,要严格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相结合,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家书屋设立后,为保证出版物的及时更新和书屋长期生存,政府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管理人员开展出版物经营活动。

三、资金保障

(一)对农村群众文化设施的投入

农村群众文化各种各样的资金投入是衡量和反映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资金基本来自各级、各类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文化投入模式上依然是比较单一的政府行政性投入为主,只是存在投入方式和机构差异而己。从近六年来群众文化服务机构的各项收入情况来看,2001-2006年,总收入基本上增长了一倍。2001-2004年,群众文化服务机构每年的收入增长幅度达到3亿元,2004-2005年增长近亿元,而2006年则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了5亿多元。在这些总收入中,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都有不同的增长,但财政补助的增幅最大,而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则增幅不大,尤其是经营收入甚至还出现了逐年减少的现象。群众文化服务机构的年度支出情况几乎和年度收入情况成正比,基本保持平衡,都呈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

(二)对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投入

对硬件设施的投入,能够构造起群众文化发展的平台,对软件设施的投入则是直接对群众文化发展作贡献。增加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的文化活动合作、竞赛,不仅可以达到经验、场地、设施保障等文化资源共享,还可以有效地以文化强势村带动弱势村,从而达到相对增加投入的目的。坚持社会力量办文化,鼓励民间资本向文化事业的投资,通过国家、集体、合资等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第5篇:农家乐策划书范文

在宣传思想工作宏观思考上,坚持把握中心,服务大局

作为地方一级党委宣传部门,在宣传工作宏观思考上必须坚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好更优地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去年。我们抓住“深入解放思想、重抓项目突破、推动跨越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很好地实践了这一原则,做到在大局中定位。在大局中尽责,在大局中有位。一是营造氛围谋共识。在县内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宣传各条战线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开辟解放思想系列访谈栏目,分类约请各界人士畅谈解放思想、共谋发展的良策,从而在全县上下形成共识:加快发展,是洪泽最大的解放思想;好字优先,是洪泽最急的解放思想:又好又快,是洪泽最好的解放思想。二是学习讨论促整改。充分运用党委中心组学习、基层党校轮训、支部党课教育等载体,通过邀请高层领导和专家学者举办报告会、组织领导干部和企业家外出学习考察、开展专题学习调研活动等形式。组织好干部群众的理论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排查,真正把影响本人、本单位、本行业、本地区加快发展的现象和根源找出来抓整改,切实增强解放思想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争先创优树形象。通过开展“比思想解放、赛招商突破、争跨越发展”结对竞赛和“我为基层办实事”调研服务竞赛,评比“十行百佳”和“十大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全县营造了部门比招商、各镇比财源、干部比服务、群众比创业的浓烈氛围,着力展示主题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效和全县干群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从而有效地把握宣传思想工作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主动权。

在宣传思想工作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基层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开展工作。一是举办“农民电视讲坛”。组织全县20多个涉农部门的领导和业务骨干走进电视演播室,开办“农民电视讲坛”,重点讲解农业实用技术、乡村文明、农民工维权、农村环保、新型合作医疗、计生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识;二是举办农民创业培训工程“百场讲座”。会同农业部门组织省市县农业专家深入各镇村巡回宣讲百场以上,突出农业科技和致富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干部群众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推进留守儿童“快乐家园”关爱工程,成立形式多样的“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聘请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指导员,发动社会各阶层人士与所有留守儿童结对关爱,让在外创业务工人员安心放心。去年,全国妇联还在我县召开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

在宣传思想工作总体布局上,坚持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整合各类宣传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在整合县内各类讲坛、讲座资源的基础上,精心创办了“大湖讲坛”,使之成为全县宣传思想工作实践“三贴近”、推动理论宣传经常化、大众化、通俗化的一个有效载体。为宣传党的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展现洪泽湖滨生态旅游城市文化风采和洪泽大湖文化底蕴搭建了一个崭新平台。讲坛具体包括中心组学习报告会、机关周末讲座、高端文化论坛、电视课堂、市民讲坛、典型报告会、媒体论坛等7个系列,并按“六化”要求进行规范运作:即讲坛设置序列化、品牌形象标识化、讲坛管理制度化、师资队伍专门化、讲座选题菜单化和宣传推介品牌化,做到了城乡联动,部门互动。去年“大湖讲坛”面向县委中心组举办学习报告会3场,面向机关干部举办专题讲座18场,面向农村干部群众举办电视课堂21讲,面向社区群众举办市民讲坛15场,面向城乡群众举办典型报告会12场,开展“大湖讲坛”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四进”基层活动,共宣讲150多场,宣讲面几乎覆盖全县城乡,较好地发挥了理论宣讲在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凝聚力量、促进发展上的积极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在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上,坚持项目设计,整体推进

“淮扬名菜香天下,美丽清纯洪泽湖”,是淮安发展的地方名片。洪泽县因湖设置。借湖得名。我们积极用好这张名片,精心设计了“美丽清纯洪泽湖”大型系列外宣项目。

借助招商引资理念,与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了洪泽湖牌大闸蟹品牌推介会暨中国洪泽湖水产批发市场大闸蟹交易开市仪式:与扬州大学、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合作,成功主办了全国水生蔬菜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与淮安市委宣传部合作,成功承办了“2008全国网络媒体淮安行暨镜头中的淮安”洪泽采访活动,有效推介了“美丽清纯洪泽湖”品牌。

借助强势媒体平台,与央视合作,组织了以“美丽清纯洪泽湖”为主题的大型电视专题拍摄活动,多方位、多视角展示洪泽的旅游开发、特色资源、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与新华网合作,开设了“美丽清纯洪泽湖”专题网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聚焦“美丽清纯洪泽湖”生态风光、大湖风情、道教风骨、古堰风韵:与省市主流媒体合作,推出了“美丽清纯洪泽湖”系列报道,打造独具大湖特色的品牌外宣项目――“美丽清纯洪泽湖”。

借助节庆活动载体,策划了“美丽清纯洪泽湖”全国摄影大展,吸引全国各地1000多名摄影家前来采风创作,极大地提高了“美丽清纯洪泽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了洪泽县在全国的影响力:策划了“唱响洪泽湖”全国原创歌曲网络歌曲征集活动,共收到作品98件,经过整理,由著名音乐家评比,评出优秀作品20件;策划了洪泽湖古堰全国自行车公路赛、洪泽湖全国龙舟赛,叫响“美丽清纯洪泽湖”品牌。

在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创优上,坚持创造特色,注重实效

重抓典型。我们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年,精心组织策划“感动洪泽”新闻人物寻访评选活动。共搜集整理各条战线感动洪泽新闻人物95人,最终评选出10大新闻人物在县新闻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发现感动、传递感动、创造感动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百星农家”创评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

第6篇:农家乐策划书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好理论教育学习

工作中,们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分管领导和具体办事机构及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并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年终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健全了学习、例会、活动等规章制度,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坚持好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组织好每月15日的党员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再是,坚持好业务理论学习,建立了固定学习日制度,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干部职工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旅游法律法规、文物法、服务技能、文明礼仪等专业知识进行学习。

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好行业特色文明创建工作

近几年来,根据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安排,结合旅游行业实际,们组织开展有了多种形式的行业特色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旅游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对外影响力。首先,制定并印发招商项目册1000余册,并且制定了《区天堂草原项目招商策划》、《区生态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项目招商策划》和《区赛马场项目招商策划》三个项目招商策划书;其次,们与新闻网经济信息频道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影像资料把区最新的旅游资讯及时地介绍给大家;们还通过各种相关刊物、旅游杂志及多家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对景区进行走访时,们同时邀请各媒体记者进行实地了解。在《华夏纵览》等杂志中,记者们就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们美丽的大青山以及各个旅游景区;另外,区旅游局于今年年初开通了网上订购机票业务,为区区属机关工作人员及人民群众提供了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为区的旅游宣传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为了提高和扩大区大青山生态休闲旅游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旅游局紧紧围绕增加游客,提高效益目标和吸引外资方面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五一”期间,由市政府组织举办的“美丽的眼睛看青城”旅游展示活动在展览馆广场举行,展会期间,区旅游局经过周密筹备,积极组织苁蓉山庄、小井沟生态园、奥淳原生态酒庄园、、太伟度假村及香岛农业科技观光园等旅游项目单位参加了布在为期三天的展会上,共制作和展示精美宣传展版26块,发放各类旅游招商和宣传材料上千册。通过这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区旅游资源,使广大市民对区旅游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认识与了解在旅游旺季局积极组织辖区景点开展宣传活动,举办独具民族特色、形色多样、内容丰富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如的丁香节、游乐园奇石文化展和美食节等。们积极参与全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宣传区旅游知名度。

三、加快旅游开发建设,通过有效途径,开展好帮扶群众工作

第7篇:农家乐策划书范文

一、“三问”――厘清思路,提振信心

围绕“为何搬迁、迁到哪里、迁后怎么脱贫”三个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开展民意大调查、专题大讨论,催生搬迁脱贫的内在动力。

(一)讲清“为何搬迁”,凝聚发展共识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镇政府先后5次培训武装镇村干部1000人次,印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解答》1万份,召开群众会100余场,让政策精神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加大民情调研力度,组建工作专班。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逐村召开座谈会,逐户调查走访,掌握易迁农户的需求,解答干部群众的困惑。加大示范带动力度。针对许多贫困户认为易迁项目是天上掉馅饼,坐在家里“等靠要”的思想,镇村两级公开搬迁安置点初步规划效果图,对有脱贫动力和门路的197户易迁户优先调度安排,促使易迁户不观望、犹豫。

(二)讲明“搬到哪里”,创造发展条件

易地扶贫搬迁是是推进开发式扶贫的一大创举。白杨坪镇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及贫困户的发展需求,按照“尊重民意、立足长远、统筹规划、以点带面”的思路、集中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合理选点、规划建设。全镇有搬迁意愿且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户460户1473人被纳入“十三五”脱贫规划,其中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83户的安置房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年底可完成入住。交通区位优良,工业、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的集镇安置点成为贫困户的首选,转型为产业工人的鲁竹坝村搬迁户乐意依靠百果园生态休闲旅游来安置。

(三)讲实“迁后怎么脱贫”,鼓足发展干劲

白杨坪镇人均耕地不足12亩,仅靠传统农业无法承载这么多贫困户脱贫。镇政府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精细化转型,让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具体探索有三条路径。一是依托市场主体助力脱贫攻坚。全镇36家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社员1500余户,锁定的搬迁对象中每户有1人实现了稳定就业。二是培育商业市场。安置房设计168个门面,以成本价售给搬迁户自主经营,或交由村集体招商经营获取分红。三是积极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鼓励搬迁户流转经营土地山林,确保搬迁后农业收入不减少。目前,已有15家专业合作社租赁搬迁户土地近万亩。

二、“三关”――攻克难点,精准推进

聚焦搬迁对象锁定难、项目推进难、干部包保责任落实难等三大难点,把住“三关”、精准号令,打响搬迁扶贫的决胜之战。

(一)严把程序关,精准锁定对象

按照“一调查两评议三公示一审核”的流程,组织贫困户填写《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意愿调查表》《易地扶贫搬迁承诺书》,召开户主会和村民代表会进行评议,组、村、镇三级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名单由镇委、镇政府集中审核,并上报市扶贫办组织“第三方”抽查评估,最后由市政府锁定,确保符合政策要求的一个不落、不符合搬迁条件的一个不进。为避免干部优亲厚友、违规操作,镇政府对各村各环节工作先审批方案,再组建专班现场监督、跟踪督查,开展了两轮有镇班子成员、各村书记和村第一书记参加的交换检查活动。镇纪委设立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加强日常监督。

(二)严把规划关,精准实施项目

坚持规划先行。组织专家评审,科学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聘请市规划设计院编制集中安置点建设详规,做到安置点规模适度,房型设计与搬迁对象一一对应。探索城镇化安置、产业园区安置两种模式。先期办好白杨坪集镇青春大道、鲁竹坝百果园生态农业园区2个集中安置试点,严格按政策和规划要求施工建设。贫困户家庭人口1人的建房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以内,2人及以上的控制在人均25平方米以内。每户出资不突破1万元,确保不因房返贫。集镇安置点拿出商业黄金地段建设安置房,配套建设商业门店,租金收入用于后续扶持搬迁贫困户;百果产业园安置点由企业出资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土地山林出租得租金、企业劳务用工得工资、资金及生产资料入股得红利、农业惠农补贴归村民等四种增收渠道,促进搬迁户稳定脱贫。

(三)严把管理关,精准担当责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书记、镇长挂帅,各村和镇直各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镇扶贫办统一调度;镇委书记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申请审批绿色通道,快速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二是落实目标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落实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确保每个村、每个安置点都有一名镇领导牵头负责,每个搬迁户都有一名干部结对联系,确保搬迁户按期搬迁入住和脱贫销号。三是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将工作进度与镇村干部绩效挂钩,采取“月督办、季拉练”的方式,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解决难点问题,对未按期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责任人严厉追责。目前,青春大道安置点一期、二期工程进展顺利,百果园安置点场地平整完毕、已启动安置房建设,建成后共可安置239户856人。

三、“三结合”――突出后劲,共享发展

结合发展特色产业、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美丽城镇推进搬迁脱贫,打消“生活不习惯、发展无门路”的后顾之忧,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强壮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

大力推广绿色环保、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以茶叶为主体,畜牧和烟果为两翼的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和以休闲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目前,全镇招商引进州裕登生态农业公司,创办麂子渡观光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81家,注册了硒多多等特色知名农产品商标。全镇农业总产值达36亿元,乡企业产值达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20%,共带动8000余名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二)培养新型农民,打造品质生活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致富能手与贫困户对话”、最美白杨人评选表彰等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引导搬迁户主动融入新环境,向善向美,变富变强。坚持“富脑袋也富口袋”,积极组织职能部门、市场主体加强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今年1至10月,全镇共开展各类培训30余场,培训8000余人次。州裕登生态农业公司举办葡萄种植、加工技术及农家乐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吸纳经培训合格的11个搬迁安置户36人在企业务工,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支持2个贫困户在园区开办农家乐,年均收入20多万元。

(三)建设美丽乡村,共享发展成果

第8篇:农家乐策划书范文

本次舞会具体安排如下:

一、 舞会主题: 激舞飞扬,释放张扬的青春

二、 舞会目的: 欢度圣诞,展示自我,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

三、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操,营造现代文化气氛,增进同学交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校同学们提供交流聚会的机会,缓解现代大学生学业压力

五、 活动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117室

六、 活动对象:全校同学

七、 前期宣传:1、号召承办协会的会员参加

2、在中东西各苑做宣传张贴海报

3、在学校人口密集处发活动宣传单

八、舞会内容:以舞蹈为主, 有交谊舞,拉丁舞及一些群体舞蹈,如兔子舞、恰恰等,同时穿插些游戏和互动环节。

九、活动分工:

技术部:排练节目,组织领舞小组,带动舞会气氛

秘书部: 写活动策划书, 活动宣传单,责舞会场地的上报和审批工,结束要做好舞会的总结工作和所有材料的收集。

宣传部:制作宣传海报,并在中东西苑张贴, 分发传单3000张

外联部:拉赞助,接待

十、舞会准备:疯狂英语协会负责准备音箱,GBfive国标舞社,疯狂英语协会和星之梦所有干事参与布置会场。用气球和彩灯等装饰会场,争取给大家制造一个唯美温馨的氛围。

十一、商机指数: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万余人,同时,本次舞会我们还将热情的请来南京农业大学的同学,巨大的宣传网,充满着商机。

2. 宣传范围广:舞会通过海报、传单、网站等方式针对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宣传。

3. 新生对商家认可度高:新生刚踏入大学,对大学生活和各种学生活动充满热情,对商家的赞助更是好奇。此时抓住时机赞助新生首次参与的大型校园活动,新生对赞助商的印象将会非常深刻。

4. 学生对赞助商的抵制心理弱:迎新舞会是学院正式的、非商业性的大型活动,对其赞助的宣传效果是纯产品展示、露演、传单等商业活动无法比拟的。

温馨圣诞节平安夜送苹果活动策划书

迎圣诞节水果贺卡活动策划书

2012年圣诞夜狂欢活动策划书

2012年圣诞节嘉年华平安夜活动策划书

第9篇:农家乐策划书范文

一、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不平衡,总体上设施落后不齐备,利用率较低

纵观我市乡镇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较低和资源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一些地方无专门的文化活动阵地,很多地方无专门的排练厅、培训室等活动场所,农家书屋面积都比较小,活动场地简陋。即使有这些场地,也是“一地多用”。文化活动功能也是形同虚设。一些地方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只是作为一种达标的摆设,设施建造的地方较偏僻或群众对这些设施根本不知道或这些设施脱离了当地群众文化认知度,造成这些设施使用率极低。

(二)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运转困难,个体对文化消费投入极低

公益经费严重不足。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工作人员均是身兼多职,文化服务只是附属职能,没有任何报酬,工作积极性不高,致使农村基础文化服务大量缩水,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能力十分有限。村办文化活动很少或没有资金来源,非物质文化传承没有资金支撑,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严重制约。由于当地农民经济水平很低,文化素质底,他们没有消费文化的概念,需要更多的公共投入和政策引导,来提升个体对文化的需求度。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缺乏,人手不足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手严重不足,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乡镇文化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作为基层文化工作的落脚点、执行者,乡镇村文化站点工作人员核编太少,有些乡镇文化专干一人多岗,有些乡镇文化专干无法完成或者不能胜任基层文化工作任务。而受“编制”的束缚,人才难进。如很多农家书屋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不能真正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二是由于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待遇偏低甚至没有任何待遇,导致基层“文化能人”流失严重。没有这些“文化能人”的引领,很多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得不到开发和利用,最终将消失殆尽。三是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一些拥有较好群众文化活动基础的优秀的民俗、民间文化传统因后继乏人而难以有所作为。民间民族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现象严重、队伍不稳,是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不可忽视的瓶颈。

(四)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需求矛盾突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越来越渴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在现实中文化供求关系却严重脱节,乡镇文化站所能提供的仍是一成不变的吹拉弹唱和读报等老套的文化形式,内容僵化、形式简单,缺乏吸引力,群众参与率低。在文化服务的内容上,过于强调了政府导向和精英文化的色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在文化供给的方式上,大多采用“喂食”式供给,很多文化下乡只是流于一种形式,送书、送戏、送文化下乡活动缺乏与群众需求的互动,这些活动的长效性不容乐观。

二、对策分析

(一)创新文化阵地建设

1、把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中。如在“新农村建设的村舍改造”等建设规划中,应积极争取按国家规定资金规划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

2、文化设施的建设一定要考虑群众活动的便利性和需求性,真正做到让群众爱文化活动,参与文化活动。在设施建设的选址上要充分考虑群众活动的便捷,要让这些设施的“大门”一直为群众敞开。同时文化设施建设要结合当地群众的文化素质、文化习惯配置,而不要一味的以都市时尚的文化设施标准来要求,考虑到群众需求的乡土文化来建设出符合当地民众的文化乐园。

2、整合社区和乡村文化资源配置。应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在一些公共文化场所紧缺的乡村、社区,可探索利用当地资源提供文化服务阵地的方式。如利用周边学校、企事业单位、网吧、娱乐场所等多余的、闲置的场地,政府出面与之签订协议,定时定点为周边民众免费提供文化服务的场所。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资源,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完善管理机制,强化队伍建设

优化整合基层事业人力资源,根据所辖片区规模和服务需求设置文化员岗位,落实相关人员编制,明确主要从事基层文化服务工作职能,由县文化部门直接管理,避免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从机构体制上建立健全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同时加大对文化服务工作人员的考核力度,不定时的对其工作进行检查。打造一支服务基层文化的精兵强将。

(三)优化文艺产品质量

文化工作者要在文化作品档次上下功夫,对传统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和传播。政府要对民间民族文化活动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着力打造反映本土特色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风貌的文化品牌。一方面,继续深化国有文艺团队和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改革,整合资源。建立能出优秀文艺作品的最佳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会各种文艺团队创作文艺产品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大政府投入购买各类优秀文艺产品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