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传统文化的形成精选(九篇)

传统文化的形成

第1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一、传统文化以无意识的特点作用于人

由于当前社会文化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受到冲击或产生动摇,因此,现代人绝大多数生活在文化和平中,循规蹈矩的生活并没有意识到文化的权威和力量,认为当前的文化环境是理所当然的生存样法,而且与传统文化并无多大关联。比如,“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育方针烂熟于心,却不知这是自古至今的教育方式; 逢年过节交通的拥堵与人流的疏散成为问题,交通部门会按部就班地加大运输力度与安全保障,其实是深植于人们心中的游子思乡情结、年夜团聚的传统习俗在起作用; 政府部门对节日的保护、倡导与拥护其实在无意识中维持了人们心中统一的根,统一的看法、认识与活动。中国人的认识是做好本份的事情,因此首先认识的是人伦而不是科学,到了今天,虽然也吸纳了科学主义的因素,但是在为人处事等方面依然保留着旧习俗的痕迹,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成年人的语言行为并不是遗传得来的,而是生活在后天的环境里带给他的文化积淀。官本位思想就是封建传统裙带关系的明证和传承。人们认为不可以用左手拿筷子吃饭、女子不可以担当重任、养儿防老、娶媳妇时要买房子置地和下聘礼、婚丧嫁娶和节假日买来鞭炮燃放图的是热闹和喜庆、男子不能在大街上穿花裙子,否则人们会对其避之不及等,都是传统文化在以百姓日常而不自知的形式散发着魅力,人们集体无意识地作出自己的判断。人们在表面上看到的和叫喊的都是前卫、时髦和反传统,乃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网络上流行的“上好铁”、“拍大砖”、“围观”、“给力”等新名词,实际上是在用新名词诠释传统氛围下的日常政治、经济、科技生活。人们时不时地拿传统来比较自己的“新”意。一旦把“传统”一词与某个人挂上钩,就表示这个人僵化、呆板、教条、过时、落后。

总之传统的贬义胜过褒义,但自己却不自知地拥有中国式的婚姻和生活,践履着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人们在内心深处已经根深蒂固地认同传统的某些模式以及以传承下来的某些观念评判事物的好坏,但是喊出来的口号却是反一切传统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我与非我之间的力量对比,才有机会战胜和超越自我,才有张扬自我的成就需求。人在潜意识地反对自我、反对祖先的一切的时候也是无意识的。比如,章太炎和胡适是最反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人,但他们自己却过着中国人传统的明媒正娶的家庭生活,拥有中国人传统的友情和亲情及一切思想感情。很大一部分人在一种环境里生活久了都会融入在这种生活里,都不会再努力思考为什么会以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方式提出问题、处理问题,是这样的食用方法而不是那样的食用方法,是这样穿戴美观而不是那样穿戴美观,一旦到了异国他乡,他就会深切地感受到吃中国式炒菜、说家乡话的重要性,这就是意识觉醒的开始。

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看似与传统的中国毫无关联,是传统封建专制中国的反叛,但是社会主义的中国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与现代化理想。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国式生活方法与力量的抗议与反思,是对辛亥革命时期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修正,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出现却不是偶然,可以上溯到明朝中后期农业社会的变迁。将社会主义冠之以中国特色,凸显了中国的民族特色,而这种民族特色则源于传统。

总之,中国式的生活样法是指一脉相承下来的传统,有着自己历史足迹的传统,可以在历史中找到一席之地,传统以文化和人们的心理恒常定在的形式流传下来。

二、传统文化决定了人的欲望和需求

衣食住行是人们再普通不过的日常活动,但是如何穿、如何吃、如何建筑却是民族文化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吃、穿、住问题。其实,人们审美的眼睛、音乐的耳朵、品尝美味的嘴巴并不总是认为杨柳细腰是美、靡靡之音是享受、红烧猪肉就是美味。评判标准按照不同民族、不同时期文化的分类早已深藏于心,标准之外的东西既不是不能接受,也不是生理需求使人如此,而是接受起来使人心理不舒服。

人出生之后首先面对的是先在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结构。“性相近,习相远也。”( 《论语 ? 阳货》)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必定会被迫接受一种文化教育,如果他接受的是西方教育,那么他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等都是西方的,他的欲望和需求的表达方式也必然是西方的。2010 年 11 月,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了《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虎妈战歌》以回忆录的形式介绍了蔡美儿以严厉的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和家庭熏陶方式引起美国教育界的极大轰动,并引发了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达到了一个高潮。这说明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与传统家庭家长观念相关,决定了人在追求事业、学业与理想时所采取的方式。很大一部分中国学生刻苦求学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一是父母的精神重压使习惯成自然; 二是光耀门庭、自我成就感、受尊重感的需要。父母把自己无法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子女,无形中成了中国的传承习惯。因此,中国是历史性社会,具有历史性文化,自古至今,中国文化具有血脉相连性,犹如世代都具有遗传基因一样。遗传基因( gene mendelian factor) 是指携带有的序列,是控制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通过指导的合成来表现自己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在哲学上也可以称之为生命个体形式的“内驱力”。我们今天生活中的所有文化行为,包括娶妻下聘礼、孩子一岁时抓周、开业卜卦、长辈去世守灵三天、建房盖屋乃至迁移祖坟要请风水先生等,这些看似遗风陋俗的背后,到底是封建迷信起主导作用,还是另有贯穿所有事物始终的东西,才是值得反思的关键。是社会机制保障了人们的自由行动和权利,还是传统风俗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和生命力在人们的头脑中获得了欲望表达的生存权? 显而易见,虽然封建制度已不复存在,但传统文化思想已经成为主导人们生活的“内驱力”。因此,生硬地割断传统与现代的关联只会使我们陷入欲罢不能的尴尬境地,尽管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存在许多不合理、不人性、不科学的因素,但不论其合理还是不合理、人性化还是不够人性化、科学还是不科学,我们都无法否认在生活中永远保有传统文化的遗传基因。费孝通说: “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2]( P. 86)

自古以来,男性对女性的追求天经地义,但是人类的只有经过文化的洗礼才能真正成为爱情,否则将是动物的本能,到底是倾向于追求志同道合的女性还是低眉顺眼的女性,则需要从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出发。弗洛伊德认为,欲望决定命运,但欲望又是由其对应的文化决定的,因此,文化决定命运。

三、传统文化铸造了中国式的人格

人格是内在自我的抽象规定,具有整体结构性和稳定性,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本质。人的实践活动造就了社会历史的模样,社会历史总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形式把一个社会的共同人格扩大数倍。除去宗教式的人格情怀,对一个社会的传统文化形式的研究也可以对生活于其中的人的人格作出总体概括和分析。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封建专制社会中形成的一种恒常稳定的集体精神,并且随着这种精神的浸润,不论是哪一个朝代都摆脱不了祖先的痕迹,即文化的基因,生长于其中的人不论经历多少个朝代和时代的变迁,总是或多或少地沾染上遗传下来的习俗乃至于恶俗。一如封建制度文化下人们一直恪守着自上而下的等级观念,不论经历多少朝代的变迁更迭,至今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处仍然保留着惧官怕官、阿谀奉承的倾向。

身在异国他乡要寻找到同乡,其实是在寻根。既使找不到同乡也会不断地为自己创造可供寄托的精神和条件,而绝不会在异国他乡保持外乡人的姿态,如果可能,除了生活步伐一致外,他还会要求政治上的参与,以拉近自己与所在环境中人的心理距离,即通过全部社会文化生活的参与和认同来表明自己不甘于落后、“相异”的能力。用贬义的话来说,这是依赖心理,用褒义的话来说,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其具有坚韧不拔、自立求强的性格。但这样的事实也说明,在中国文化环境下,人对根和祖先的极其重视,比如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返乡祭祖、叶落归根,到了外乡就是游子等观念在人们心中早已达成共识。既使一生都生活于家乡之外,人们也要为自己重新寻找一条可以依赖、可以寄托精神的途径,把自己改造、同化成外乡人,把生活于其中的外乡当做自己生活的故乡和根,所以,亚里士多德评价中国人的品格是常常屈从于人的奴性精神,严重缺乏自由。这里的自由并非是显示人本规定性的自由,而是在传统社会制度下人格缺乏的自由因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早已经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民族性格。正如林语堂所说: “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华民族,并试着描绘其民族性,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如下特点: ( 1) 稳健,( 2) 单纯,( 3) 酷爱自然,( 4) 忍耐,( 5) 消极避世,( 6) 超脱老猾,( 7)多生多育,( 8) 勤劳,( 9) 节俭,( 10) 热爱家庭生活,( 11) 和平主义,( 12) 知足常乐,( 13) 幽默滑稽,( 14) 因循守旧,( 15) 耽于声色。总地来讲,这些都是能让任何国家增色不少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以上这些特点,某些与其说是美德不如说是恶习,另一些则是中性的。这些特点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点,也是它的缺陷,思想上过分的稳健会剪去人们幻想的翅膀,使这个民族失去可能会带来幸福的一时的狂热; 心平气和可以变成怯懦; 忍耐性又可带来对罪恶的病态的容忍; 因循守旧有时也不过是懈怠与懒惰的代名词; 多生多育对民族来讲可能是美德,对个人来讲却又可能是恶习。”[3]( PP. 56 ~57)

林语堂看到的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也可以说是在文化观念世界里思想活动的外在表现,既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影响和制约人格的要素和事实材料包括个体内在的心理特点、生理遗传的神秘性,而且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历史凝结成的文化是人格的主角,是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的客观反映; 另一方面,人格既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又是历史文化的创造者。人格中的善恶选择、美丑标准、是非评定都与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模式相关,绝不是独立自成的现象。在同一种文化中,虽然也存在人格的差异性,但同一种文化模式内的群体普遍具有人格上的共同倾向,如中国封建社会对道德伦理的推崇并在整个社会形成道德文化,使后世的人格具有羞耻观、公利观、舍己观等。

传统文化塑造了传统中国人独具一格的非我人格精神。如奴隶社会的文化以外在权威、鬼神礼法为中心,这种文化不可能形成自我意识,对外族的征战、朝代的更迭都是顺应天意、神意的安排,以星象、占卜为指导,才称其为顺天应民。春秋战国时期,神本文化被人本文化所替代,儒、墨、道、法诸子开始百家争鸣,展开文化论战,论战的焦点皆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方式及思维方式,于是人才有了自我意识的前提。封建社会在以等级、裙带为特征的文化制约下,个体缺乏独立性。封建等级社会对于“我”字的避讳可以看做是对“我”的不及或超越。比如,在与君王的对话中,臣子会舍弃“我”的称呼,直接称为“为臣”、“臣妾”、“贱民”、“草民”或“奴才”等,而君主则表现出对“我”的超越,把自己称为“朕”、“寡人”、“孤家”,以表示独尊和惟一性[4]( P. 411)。

今天,人们仍然有漂洋过海“镀金”、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等做法和想法,以及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大举模仿行为,直到今天的各种模仿习惯都说明中国人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格,也是对传统依赖性人格遗风的最好诠释。可以说,在传统封建社会,“我”被淹没于层叠的等级中,而失去“我”的本义与自性,同时也表明封建礼教文化对自我人格的控制、改造及固守程度,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传统文化对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的巨大影响力。

可以说,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是当代人格的内在基础,也是当前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而当前文化又是当代人格特征的另一个基础,但是,传统文化却提供给人们原始认识论、本体论、价值论的基础和前提,为道德性的人格发展提供了“内驱力”。

四、传统文化以动态变化为发展方式

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并不意味着停滞,传统文化是每个阶段都有独特意义的历史印迹,也有向前发展的要求。所以说,“传统”一词在当代社会只具有贬义是不全面的,换句话说,传统并不都是不好的。比如,传统社会中男子蓄长发风度翩翩,到清代把长发改成剃光前额留长辫,“五四”以后人们开始认同能够代表男性精神抖擞和新气象的中式短发。当代人对男性短发的认可大抵始于“五四”以后,并一直延续至今。社会风俗的一切改变都必须获得时代文化的认同和支持,而且一切事物的风格、风尚的改变最终都能够与这个社会的文化融为一体。因此,从发式的改变也能够窥见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改变。这是社会风尚发展的进步,但更确切地说,这是由人们的文化心理的变化所引起的社会风俗习惯的改变,因为社会风俗、天然律令、感情、血缘亲情、社会制度、工艺技术、建筑风格等都是由人们代代相传的恒常的文化环境的需要并由其熏陶而成。

但是,社会风俗也会不断地除旧纳新、自动剔除不适合社会前进的东西,此时剔除的举动往往要借助社会的保障机制即政治组织来宣布其废止,显示出整个社会的统一态度和政治组织的权威性。比如,宋代普遍流行的妇女裹脚陋俗于 1913 年被国民政府宣布废除,但直到 20 世纪末云南省的偏远山区仍然有女性裹脚,显示出传统观念的顽固性和延续性,制度并不能完全制约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说明革除人们内心的认同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有待于整个社会集体意向的变迁。这说明,被人们的深层文化心理模式所接受的社会风俗、传统文化在某一阶段是恒常定在、难以更改的集体意向,但是,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人们的心理构成模式却随着自然、他人、社会的改变而作出选择、判断,说明传统文化也以变化和适应潮流为发展方式,而且变化无止境,直到永远。如此说来,传统便不是凝固和僵化的,具有显而易见的时代性特点,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维空间所构成,当代不同于过去,也不同于未来,但是当代肯定会成为未来的传统,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都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文化精神,都以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存在形式示于人前。

可以说,从纵向上看,传统文化不是墨守陈规的观念,也是以合理变化和不断完善自我为发展方式的。从人类文化结构上看,传统文化也具有差异性和可比性。比如,传统模式下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当代中国人仍然注重在工作关系中的和谐、协作程度及名誉的好坏,而西方大多只注重工作的业绩实效; 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在面对无理的上司时,仍然毕恭毕敬、谦虚有礼甚至刻意隐瞒领导的错误以给足领导“面子”,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虽然受到科学、自由、理性的冲击,但是,官本位的思维框架并没有解构,仍保持着等级界线分明的意识,而美国人则从骨子里敢于运用手中掌握的证据来挑战权威、指出对方的错误。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差别,中国颂扬见义勇为,如果壮烈牺牲则会流芳千古; 在美国,官方首先提倡的是报警、保全旁观者的生命; 由于传统审美方式的差异,中国人认为天生丽质、反璞归真为美,即惟真的现象才是美; 而美国人则认为心灵可爱、智慧超前的本质是值得敬佩的,才是美的化身。由于不同民族所具有的文化传统的不同,使中国与西方国家产生了现实与理想、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等差异。但是,正因为传统文化风俗的不同,才使不同的民族传统具有可比性、可塑性和可融合性。可融合性意味着改变原有结构而重新组合,因此,人类才会从奴隶文化走向封建文化,从封建文化走向资本主义文化,直到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胡适指出: “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 方式。”[5]( P. 188)

梁漱溟、熊十力等当代新儒家也把文化界定为生活的意欲和生命之流。从不同的人对文化和文明的理解、界定,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对文化问题的解决是倾注了人文主义热情还是体现了工具主义倾向,而且某一时期的社会倾向是对文化虚灵心境世界的追求还是对文化现实物质世界的颂扬,由此可以提示这一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与主导性价值取向。从当代新儒家对文化内在的流动、自由创造精神的弘扬与赞同可以推断出传统儒家文化注重崇高道德而非物质生产。因此,在今天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理性的倡导是对以往极端天理境界追求的矫正,传统文化带来的非我精神也开始转变为自我。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力和道德审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再以官方庇护的形式出现,而是继续存活于集体无意识的日常活动之中,并在主流文化的检验和淘汰中以大众的生活形式发展着自己的本色和真精神。

五、回溯传统文化具有的民族意义

在当代,回溯传统文化可以使人在认祖归宗时具有同一性认识,产生庄严肃穆感。“宗”是源的意思,可以使人产生同根生的感觉,不论是出于生理需要还是心理需求,这种感觉在有着传统血缘宗法观念的中国人内心深处都是最可靠、值得信赖的。遗传链条推敲的基因终点总是相同的结构。如果结构是“体”,那么统一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观念就是对其结构的客观反映,是结构的“用”。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中建立了一种基于文明形态分析的历史哲学。雅斯贝尔斯从人类具有惟一的共同起源和共同目标这一信念出发,指出历史哲学即传统哲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关于人类历史的统一完整的总观点”。雅斯贝尔斯说: “我们的目标是人类历史的最大包容和最高统一。”[1]( P. 32)

只有在社会历史的最高统一中人类的民族性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当一个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找不到相同的文化心理时会焦灼不堪地努力去寻找有共同文化语言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他也会努力改变自己去缩短与他人的距离,以求得尽量与他人的同一性,否则,一个人在与己不同的文化里便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失落感。例如,一个在北京生活惯了的中国人突然到纽约去生活,他会感觉到语言不通、习俗不同、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完全陌生、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完全不相同。总之,他会发现自己处于完全陌生的文化传统中,他会强烈地思念自己国土上的风土人情,在异国他乡不遗余力地保持本民族的特色,这时候人们的民族感情就会空前强盛,远非“爱国”两字所能概括的。

第2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民居在世界范围内是独树一帜的,具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并对东南亚的民居有着广泛的影响。同时它又是丰富多彩的,各地民居不拘一格,砖、木、土、石并用,各具特色。从理论上来看,民居形制的形成是很简单的,不过是先民为了遮风蔽雨,防兽防盗,营造一个方便、舒适的生活空间而建造的一个建筑物而已。今天,我就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方面简析其对中国传统民居形制特色生成的影响!

1.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观

从生产方式的层面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既不同于游牧社会,又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农业社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的创造发展都离不开农耕的社会生活基础。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化讨论的中心。

人类关注环境、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缘于人们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对于环境价值的认识和深化。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发展不仅表现出人类适应环境的高超精湛的技法和艺术,而且建筑本身成为人们的生活环境,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居环境思想。

1.1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理想

其本质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论是由上古社会原始宗教的天人合一观念转化而来的,其思想萌芽是西周时的“天人通德”观念,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神相通,没有界限,即《尚书·尧典》所谓“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至五帝时代,颛顼则“绝地天通”,断绝了以往天神和人间的通路,确立了天神与人间二分的思想观念。殷周之际,周人又沿着天人相通的思想理路,提出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主张,成为儒道天人合一论的思想来源。儒家天人合一的落脚点在主体性和道德性上,注重建筑环境的人伦道德之审美文化内涵的表达。儒家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追求则表现为强化和突出建筑与环境的整一和合,以及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透过中国传统民居尤其是汉族民居的村落布局和建筑空间组织,我们可深切而强烈地感受到威严崇高的集中性、井然鲜明的秩序性、礼乐相济的教化性。此外传统民居的装饰装修和细部处理,也多以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为题材,常用人们熟知的人物图案,藉此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道家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同样深刻地影响到古代中国的建筑意匠。它一方面表现为追求模拟自然的淡雅质朴之美,另一方面表现为注重对自然的直接因借,与山水环境契合无间。古往今来,不乏这种环境理想的具体表现。古代楚都南郢北依纪山,西接八岭山,东傍雨台山,南濒长江,真可谓水萦山绕,天造地设。

1.2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模式

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大多是通过风水理论由风水术加以实践的,这种实践的结果便是五位四灵的环境模式。“五位”主要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四灵”指道教信奉的四方神灵: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思想背景和思维模式而言,风水理论根基于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天地人是统一的整体。风水术,由于承继了巫术及占卜之术而具有迷信色彩,但因其揉合了阴阳、五行、四象、八卦之哲理而不无启发意义,同时还附会了龙脉、明堂、生气、穴位等形法术语,使人感到深奥难喻,高深莫测,自古以来,对建筑的选址和布局影响深广。从《阳宅十书》和《葬经》可知,不论阳宅还是阴宅,“四灵之地”为风水宝地,其环境构成模式完全套用五位四灵图式。即《阳宅十书》云:“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也”。 《葬经》云:“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睢!?

1.3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意向

传统聚落和民居村舍总是与环境合为一体的。或临河沿路,或依山傍水;小桥曲径,阡陌纵横;荷塘溪池,家禽成群;宅前屋后,林木成荫。可以说,民居建筑是最早的一种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一致的建筑类型。中国传统民居所追求的环境意向以崇尚自然和追求真趣为最高目标,以得体合宜为根本原则,以巧于因借为创造至法。这在大量的园记和游记文学中得到丰富而生动的体现。

2.结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是极其广泛、相当深刻的。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在讨论传统民居与文化的开始便先简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和基本精神,以期提纲挈领,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其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作用。这里,我仅仅从中国传统民居的哲理观、宗法观、环境观、思维观等几个层面进行梳理。事实上,这几个方面远远不能穷尽传统民居与文化的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民居形制生成有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路易吉.戈佐拉.《凤凰之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李先逵,张晓群.《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四合院的文化精神(89).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那仲良.《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村落中的教化性景观(85).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3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就当前来看,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其价值取向呈健康向上的状态。与所有受过一定教育的90后年轻人一样,他们追求民主、自由、公平、效率,法律意识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高职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与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如在人生观上,有些学生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当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从利己角度偏向于选择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物质利益,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不同程度的动摇、困惑及焦虑。在价值观上,有些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将金钱和地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对社会上一些人不择手段赚取金钱持赞赏的态度。认为“有钱就有一切”,“现代社会中贡献大小决定着收入高低”,与人攀比,不能正确看待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道德观上,有些学生的道德观念偏离了正规,导致道德行为失范。不遵守公共道德,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考试作弊、随便旷课、对他人漠不关心,甚至有小偷小摸行为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并且已经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不同层面的丰富内容。 

一般认为,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相比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顽强的再生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第二,“大统一”与文化的多元性并存。第三,以发达的政治伦理学说维系整个封建社会秩序。四,实践理性和入世思想淡化了名族的宗教意识。五,重政治,轻科技。六,朴素的整体观念。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有很大的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分析,探寻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根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哲学的、科学的、伦理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等等各个方面的思想观念,有着儒墨道法释等众多流派,但其中对我们后世最具影响力的又莫过于儒家思想。 

四、以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现代大学生价值观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品格的形成就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土壤中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当代大学生,其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等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为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所影响。 

(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的儒家。早期的诚信与宗教密切联系。《尚书·太甲下》中记载: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此处的“诚”主要是指笃信鬼神的虔诚。在传统文化中,诚是“天之道”,是道德的本体和自然的规律,人们的道德修养必须遵循“天之道”,这是做人不可移易的法则。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对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公民——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求真务实。 

(二)以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事业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4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瑰宝,网络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传统文化的传播形态,网络社区构建了多元化的传播模式,传播形态、传播媒介的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网络传播效果的扩大和深化驱动了受众主动性,激发文化记忆形成,实现受众文化传承意识的自觉。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传播;网络

民族文化是在内外双向互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向内需要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形成获得广泛认同的结构与模式,使得文化的凝聚、传承顺利进行;向外需要不断吸收异域先进文化因子,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文化质素,共同构成民族文化的新机理。在内外互搏的历史常态中,文化逐渐形成了保持自身特性的性质,这种特性是文化的特殊性中的普遍性,有的学者将其称为“维模性”。中华文化对自我的聆听,对历史的占有,对生存环境的拷问,已经成为世代中国人的追索。随着大众对媒体使用和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特别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使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提倡融合、创新、人本、生态的新时代。在新的媒介环境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何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结合时代要素,融合网络技术,从组织、资源、服务、用户、协同等多个方面因素开展有效传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成为一个迫切的时代课题。

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模式

中华文化注重家法师承,口头传播一直是重要、基本的传播方式。口头传播形成以书院为中心的集体讲学活动,在人才培养、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网络成为新兴传播媒介,其出现不仅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机制,提升了文化的感染力,更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凝聚力。需要注意的是,在社会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播媒介或者中介的“符号”及其系统,毫无例外地携带着特定意义。无论是传统的传播方式,还是新兴的网络传播,都基于文化要素的压缩与提炼,即把文化因子凝缩为文化符号,形成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因此,把握文化符号成为传播媒介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媒介

媒介“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①,也指“传媒机构”②。网络技术的加入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发生质的飞跃,在其影响下,文化的传播方式变得丰富多元,更扩展了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网络社区构建了独特的传播模式,传播形态、传播媒介的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是科技效应下传统与现代的良性融合。

1.网站传播

“所谓门户网站即是综合性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以及相应服务的应用系统,或者说是集成了综合性的信息资源和多种服务模式的互联网网站。”③为了服务文化事业,一些专注于传统文化的网站不断涌现。高校图书馆网站的权威性、开放性,使其成为传播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网站门户。以“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为例,网站建设了“本馆自建数据库”,立足贵州本地,进而涵盖地方志、民间艺术、文史资料等各个方面,突出本地资源优势,而“CALIS贵州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等电子资源导航系统的设立,则使读者得到最大的便利。“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实现了特色资源与联机检索书目数据库的结合,“馆长信箱”环节更是体现了图书馆集数字资源利用与咨询为一体的服务特性,其个性化的数字资源平台既服务于传统文化,更增强了对用户的教育作用。以此观之,高校图书馆网站对象明确,一般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使用户习得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选择信息的过程中,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反馈到其对信息的检索与处理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播。与高校图书馆网站不同,为弘扬传统文化建立的网站更加讲求亲民、通俗,以便更好地融入大众生活。网站发挥了其强大的社交性和吸引力,超越时空界限,在充分尊重个性化的基础上突显其交互性,为个体用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平台,为传统文化塑造展示形象的宣传工具。

2.即时通讯传播

“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互联网建立联系并进行实时信息交流的系统。”④QQ、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服务终端的不断普及和广泛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社会交际、休闲娱乐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交流互动、休闲娱乐的平台,语音、视频、音乐点播、网络游戏、在线交易等软件迅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能及时、有效地将文化讯息传递给受众。以微博为例,一位博主上传民俗风情、传统诗词的文本或视频,微博用户观看之后进行“转发”,扩散信息源,用户“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反馈,反应受众的接受程度及心理变化。“认识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⑤即时通讯传播将文化因素压缩成符号代码,通过代码活动刺激人的认知,以轻松、休闲的方式散布文化因子,建立起了较完整的“信息源”到“受众”再取得“反馈”的传播过程,其强大的社交影响力促进了信息的流动与交换,从而左右个体的思维、行动。整个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这是传统文化以符号生存传递的基本形态。它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在各个社会主体间进行传播,加速文化工作的开发,推动现代化发展,并且提高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加快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现代化,消除民间畸形的文化神秘感。然而,即时通讯传播的模糊性、间接性、匿名性,以及时效性,使得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对待传统文化的娱乐消遣态度决定了其信息传播的不准确性,在保证信息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其对传统文化的号召力势在必行。

(二)传播形态

人类传播的形态包括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包含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四种形态交叉作用,构建网络传播的模式和形态。

1.人际传播

传统的人际传播是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和交流,个人既是传播讯息的发出者,也是接受者。随着实践的推移,传统文化已经作为一种符号、象征融入人们的血脉和生活之中,文化符号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网络人际交往实现传递。以“北京大学吧”为例,“贴吧”设置“吧主”负责管理信息流通,进入“贴吧”的人员可以发表帖子,评论别人的帖子,有需要的还可以在“贴吧”中找到相应文化资源下载,“吧主”实际上充当了“舆论领袖”的作用,传统文化在“贴吧”中多以“点对面”的形式散布给用户。“深入而观之,社交网站的核心价值在于互动、连结和分享,其价值通过传播的手段来传递和表达,随之产生的是社会结构的改变和社会文化的变迁。”⑥不同于以往人际传播的是,以网络为载体的人际传播避免了交流中的负面情绪和直接接触,并产生了新型的网络词汇,使得人际传播可以为文字所记录,它取消了传统传播介质的时空界限,争取人力的优化,实现了联动效益的回环。

2.群体传播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网络人往便利且频繁,形成了庞大的网络群体。“网络中的群体一般有两类:一类群体是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它通过网络加强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另一类情况,网民围绕网络中的某个事件、议题、信息等自觉形成的群体。”⑦社交网站、论坛等使得传统文化在群体传播的效果大大增强。例如当下影响力较大的“天涯”论坛,其“煮酒论史”、“诗词比兴”、“休闲书话”、“散文天下”等板块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时代因素,既发挥网络的宣传效应,也维持论坛互动交流的性能,每一个板块下的众多参与者形成相应的交流群体。网络群体的形成多出于自愿的选择性接触,具有选择性、自由性和随意性,很容易消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群体凝聚性较弱,缺乏约束力,但是它具有极强的传染力,如果一个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网络环境中被急剧放大,那么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个体的暗示将直接影响他人的理性精神,因此在网络群体中,传统文化因子要以激励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目标,使其在长期磨合中达到一致认识,确保传统文化不被误解、歪曲,而是形成正确的精神导向,发挥群体传播的良性效用。

3.组织传播

“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⑧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组织中的传播更加快速、高效,远程技术的运用更增强了传播的灵活性、自由性。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组织传播主要体现在网络授课、网络学校的组织。“中国大学MOOC”是一款APP,它包含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一流高校的精品文化课程,将名校名师的讲课内容网络化,服务大众,普及文化,其特色在于,每次网络授课之后都留有笔记和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授课教师直接交流,能够实现文化资源的平均分配。“参与传播的每一位成员具有相对平等的社会地位,分享相对平均的传播资源,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比较充分地在决策过程中被体现出来。”⑨网络课程的设置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组织传播的平等互助理念,真正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出发,攫取文化资源,同时激励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沟通,在收集反馈与披露自我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传播走向开放。过程如图:同样的,在教育资源稀缺的乡村,利用网络研修社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使教师接受优质网络教学资料,并通过网络社区在线名师对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确保学以致用,实现在网络新媒介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网络中拓展一个新的传播模式。在上述从上到下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教师主体作为有效的核心传播者,成功地将自身情感、文化价值、商业利益结合在一起,从而优化了组织传播的过程,提高了传播者的综合能力。当然,组织中的传统文化传播,要注意信息量的稳定、优质,维持组织中各个关系的正常运行,避免信息充塞造成的异常。

二、网络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开发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巨大进展,加之政策的导向作用,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从而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也对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为根本,借助多种现代技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⑩

(一)传统文化数字化数据库

数字化数据库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创新和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数据库既有保护文化传承的功能,又能使文化消费群体快速获取相关知识,为学习和研究历史文化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中国基本古籍库”,是国家公认的重点电子出版物,它收录范围广,涵盖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最全的历代文献典籍总汇。此外,“四库系列数据库”、“中国方志库”、“中国谱牒库”、“敦煌文献库”等数字资源数据库,将传统古籍数字化,大大增强了其传播、利用能力。国家图书馆开发的“中华古籍书目数据库”、“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特藏资源”、“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全文影像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库,加深了古籍在当代的开发与保护程度。

(二)传统文化的网络通俗化

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良好的机制和平台,而网络传播的多样性、迅速化,使得传统文化在民间以通俗的姿态蔓延。在这种传播形态中,文化本身的严肃性趋于淡化,神圣与世俗的界限被打破,分散的文化因子穿梭于各类以网络为平台播出的节目中。有以网络为传播平台打造的文化栏目,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它们从历史、文学等角度承载传统文化,又以轻松、娱乐的形式传播给受众,引起热烈讨论,进而激发民众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还有具有古代文化背景的电视剧,如《汉武大帝》、《康熙王朝》、《大明王朝》等。传统文化的网络通俗化,一方面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内在品质,另一方面受网络传播的程式的影响,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现代框架。不同的文化网络化形式,为传统文化的网络通俗化构建了一种历史感与现代感兼具的文化输出模式,而受众也因此获得有关的认同和文化体验。

三、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发展

(一)开放的网络文化资源与觉醒意识

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的书本、黑板、粉笔三位一体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应快节奏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与此相应,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迈着现代化的步伐逐渐走进课堂,给资料收集、信息提取带来了更多方便。同时,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通过专题网站、专业学术网站、专业电子图书获取大量相关学习资料和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越来越多的网络受众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思想观念、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并将其内化为自我意识、自我认识,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未来的走向,形成适应新时展需求的世界观、价值观,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感触融入社会和个人生活之中,从而达到传递文化精髓的目的,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觉醒。此外,对传统文化的主动获取容易使人们形成文化的传承意识,鼓励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体认,划整规范。

(二)网络传播下的传统文化受众发展

第5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中国传统图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之前,当人类还处在蒙昧的原始穴居,掌握了制造和使用工具之后,图形的创造就已经开始了。经过人们长期的不断创造与改进,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图形艺术。“中国的传统图形以其韵味和神秘的魅力,成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瑰宝”[1]2。中国传统图形资源非常丰富,呈现出极为多样化的面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 一) 象征性

中国传统图形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劳动,与民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在传统图形的创造中,先民们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拜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在中国传统图形中常常运用谐音、借喻、比拟、双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将形与意完美结合的多种图形。“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比如,以“蝙蝠”、“祥云”图纹构成的“福从天降”图,寓意着福运临门。以“并蒂莲”构成吉祥图案称“并蒂同心”,亦称“芙蓉同心”,寓意夫妻恩爱,形影相随,同心到老。

( 二) 装饰性

中国传统图形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经过民众在生活中长期的提炼加工,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具装饰性的艺术。从原始人刻有图形的狩猎工具,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汉朝的画像砖,唐代的壁画,宋朝的漆器,到明清时期的建筑彩画和刺绣等等,中国传统图形历来都以装饰性为第一要义。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活的观察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形的认识也逐步深化。中国传统图形的发展,经过了不断的推理、演化,由最初模拟自然界各种动植物形态的写实风格转变为变化丰富的抽象风格。形象由较写实到较抽象,手法由较朴拙到较娴熟,中国传统图形的装饰性越来越强。

( 三) 含蓄性

图形是人类生活和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图形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核心思想即是“中庸之道”。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受中庸、隐忍、内省的处世哲学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和含蓄为美的美学思想。中国传统图形以洗练的形象要素,富于美感的构图形式,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同时,通过赋予形以某种象征隐喻,即在视觉的形上赋予形本身之外的其他内涵,达到以“此形达彼意”的艺术效果,由此上升为人的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二、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设计,一般认为是发端于 19 世纪下半叶的工艺美术运动,以英国的威廉?莫里斯为代表人物。现代平面设计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时代属性。现代平面设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门相当成熟的学科,其涉及的领域也非常之广泛。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现代平面设计在继承传统平面艺术的基础之上,日益表现出开放性、多样化的特征。但是图形、文字和色彩依然是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的三大要素。其中,图形是最直观、最简明直接的表义方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常常成为平面设计作品中最敏感和备受关注的视觉中心。

中国传统图形是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产物”[2]49,在图形的大家族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精神风貌,将其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能够产生出别致的艺术韵味和不同以往的视觉效果。在这方面,中国香港的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在其平面设计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身影。如为 1988年在德国汉堡举办的“香港现代中国艺术家联展”而创作的宣传海报。在这张海报中,靳先生以水墨和粉彩笔触构成中国的“太极图”。其中,水墨代表了“东方”,粉彩笔触则代表“西方”,以国际化的现代手法融合中国的传统图形元素,创造出当代的“太极”图形。以“太极”图形的和谐意境,表达东西方相融相生的深刻寓意。中国传统图形中有一些图形极为简练而且极具内涵,与现代标志设计的要求不谋而合。所以,除了出现在海报设计作品中,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比较著名的比如中国华夏银行的标志设计,采用了一只简化了的玉龙作为主体,而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玉龙就寓意了华夏。而中间方形是信用卡的形状,它和玉龙形象结合在一起正好表达了“外圆内方”的含义。而且玉龙形成“C”的形状,又是“China”的首字母。中国传统图形的合理运用使得该标志具有了极强的象征意义。所以,优秀的现代平面设计,既能够通过中国传统图形的运用,表达出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又能在展现传统的同时不失现代感,兼具传统气质与现代风貌。

三、现代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图形的继承与发展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现代文化变得越来越趋同。随着我国与世界并轨脚步的日益加快,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多样的文化形态源源不断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化成为了现代平面设计的一大方向。然而,冷静之后,我们看到被国际化同化了的平面设计表现出诸多问题。比如国际化的形式语言———理性而冰冷,趋同的设计手法———求新、求异、求刺激,这种设计形式和手法曾一度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代名词。在这种语境之下,人们开始反思。面对现代平面设计的现状,对策之一就是坚持设计的本土化。

第6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大余湾; 传统民居; 装饰; 文化资本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3-0090-03

An Analysis to the Cultural Capital Fea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Residences and their Decoration Patterns in Dayu Village of Huangpi County

LENG Xian-p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Dayu Village of Huangpi County is a famous ancient cultural village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nstruction Ministry and the State Relics Bureau and an important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 of Wuhan. The analysis to its specific, objective and systematic cultural capital features aims at clarifying its cultural value and facilitating the redis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of its real value in present society.

Key words :Dayu village; traditional residence; decoration; cultural capital

Internet :.cn

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因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以及民族历史传统等不同,在其历时态的艺术生产过程中,通过其建构的选址布局、结构方法和装饰风格等方面生产实践,将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和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熔铸其中,从而客观地反映出本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多样化的面貌,并保存了它独有的文化基因而成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

所谓文化资本,依据布迪厄的理论来看,它是“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包括具体化、客观化和体制化三个不同的存在状态。文化资本是布迪厄对马克思资本理论非经济学解读后提出的社会学概念。这个概念描述的不仅仅只是经济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描述文化资本概念本身,即作为一种资本形式的文化。布迪厄认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以物化的形式或‘具体化’、‘肉身化’的形式),当这种劳动在私人性,即排他的基础上被行动者或行动者小团体占有时,这种劳动就是使得他们能够以具体化的或活的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按照他的观点,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作为稀缺的文化资源所具有的文化资本属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无论哪一种文化资源都具有向文化资本转变的主观意向,这是由文化资源的稀缺性所引起的,因为对这样资源的占有可以让人们获取一定精神上和物质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资源就转变成为文化资本。另一方面,文化资源同时还具有向文化资本转变的客观可能,物以稀为贵是经济学的基本价值规律,但稀缺的资源并非都能够成为资本,也就是说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如果没有社会的分工和交换,那么,凝结其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仅仅只具有具体性,而不呈现出社会性和价值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因为社会分工和交换,它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是能够带来价值增量的文化资源,是具有文化资本属性的。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文化资本的具体化形态

黄陂大余湾地处武汉市北部,为局部岗状和局部丘陵平原地区。村落布局坐北朝南、背山面水、且侧有护山、远有秀峰、宅基宽坦、植被丰茂。在村落选择、建筑形制及其装饰上充分体现出“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黄帝宅经》)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文化资本,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它的积累是一个具体化与实体化过程,是在“石砌石屋屋挨屋绵延六百载”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环境中潜移默化中形成。

所谓具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就是“与个人的身体直接联系的文化资本,表现为行动者心智和肉体的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是在行动者身体内长期的和稳定的内在化的结果。” 它是在经历长时间的文化熏陶下逐渐形成的。对于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文化资本而言,其具体化形态体现在传统文化精神和鲜明的建筑及其装饰个性特征上,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的产生是以明清时期徽派传统民居建筑为基源,是地域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果。

明清时期,“江西―湖北”两省之间发生过规模宏大、历史罕见的移民运动,大余湾就是在这场移民潮中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从江西婺源、德兴迁居到此而形成。“江西―湖北”的移民无论是“逐熟”“就谷”还是政策或者战乱等原因,客观上在中国传统社会带来了人口和生产力的重新分布,同时也构成了地域文化交流和异地传播的重要方式,并对迁入地的社会和文化产生直接的作用。

从建筑布局来看,大余湾与江西婺源徽派建筑一脉相承,75栋明清古建筑按照“左边青龙游,右边白虎守,前面双龟朝北斗,后面金钱吊葫芦,中间怀抱太极图”的理想布局,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贴近自然、尊重自然的人文精神。在建筑特色上则呈现出“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围各房。全村百来户,穿插二十巷。家家皆相通,户户隔门房。方块石板路,滴水线石墙。室内多雕刻,门前画檐廊。” 而成为鄂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建筑的功能来看,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显然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要求的载体,它赋予建筑功能以外的形象和诗意般“表情”;它通过视觉的艺术语言,借助自然物象、民俗生活、生存理念、哲学观点等题材内容的表现,表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内在逻辑,实现人们的情感展露;它通过象征、比喻等艺术手法,对包含特定意蕴的表现对象、表现内容进行具象、抽象和符号化的视觉表达,建立起一系列有关“江西―湖北”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审美传播、接受的法则和艺术符号体系等等,以实现人们的情感交流和传统民居装饰的作用。①总的来说,在它的装饰艺术实践中,它的建造者们是根据“于形中立意”的装饰理念,赋予了这些装饰图形以深刻的湖北地域文化内涵,使每幅图形有了特定的民俗含义,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境界。

第二、 在针对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的研究性分析和思考中,不难发现,与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中相关的大量纹饰、图案、装饰性绘画和雕刻图像等,都是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地区和不同观念意识及具体需求的产物,在由“江西―湖北”移民线路所形成的一条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线路上,经由时空的迁徙,历史的变革、文化的融合和艺术的扬弃轨迹,以达到公共化或社会化传播。因此,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作为文化资本在营造中必然会包容着“师法自然”“中庸理性”“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的属性和特质。这些资本化的文化精神、文化思想深刻地影响到大余湾传统民居和装饰的建构意匠。

第三、由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所建构的文化精神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不仅传承了迁徙地的文化基因,而且,作为具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更体现出地域文化融合过程有的文化精神,对本地域文化形象传播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因此,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能够在人们的行为和信念体系中发挥作用,作为一种文化能够表达其广泛的使用群体的行为。按照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戴维.思罗斯比“那些形成人类生活共同要素的东西都具有文化价值”的观点,那么,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的文化能力就是一种内在化的文化资本,是的固定财富。

二、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形态

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形态是以装饰图形纹样为基础,通过绘画、雕刻等形式而存在的物化文化财产。具体来看,它是客观化的物质存在,又是精神高蹈于物质之上的一种“文本”。一般来讲,对居住建筑的装饰和对视觉愉悦的追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亘古不变的行为,它是利用那些可以影响到人们感官并能够满足人们眼睛欲望的视觉构成因素,“并根据规则来协调它们,在我们心中激发起建筑情感,从而使人类作品与宇宙秩序和谐一致,产生共鸣。”佩夫纳斯认为:“建筑作品实质上是带有美学附加成分的实用房屋。创造这样一个作品的显而易见的方式是对一些实用结构进行装饰:建筑作品=房屋+装饰。由此可见,建筑作为传播文本,它所能够负载意义的实体就是装饰。”因此,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中那些由建筑装饰的诸如壁画、雕刻、彩绘等构成的艺术形式,由于它所具有的历史性和直接的表意功能而获得文本的文化价值而成为文化财富,成为客观化形态的物质形式和现实载体。

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形态主要包括物质实体和形式实体两大部分。所谓物质实体通常是指那些构成装饰图形符号的具体物质材料或物质的运动状态,包括诸如点、线、面、色彩以及其依托的木质、石质建筑材料等等。而形式实体则指那些表层视觉形式的装饰图形的如木雕、石雕、壁画、彩绘等装饰纹样存在方式。作为文化资本,它包含的文化价值是由其内化的文化内容决定的。在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客观化文化资本中,那些经由以再生产方式进行的资本积累,即,通过社会化“反复生产或复制”的劳动而不断积累,从而使其传承得以不断绵延装饰图形都是传世的经典之作,它们都在社会化的历时态发展中参与到文化生产,即在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实践中而获得一定比例的物质利润,使文化资本精神价值的力量还原其物质财富的效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资本。

三、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文化资本的制度化形态

第7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传统图形;符号;图形语言;融合;现代设计

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其中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的结晶,它一直在各个领域默默的陪伴影响着我们的民族发展,现代设计如何能够真正体会其民族精神含义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挖掘传统资源和寻找文化传承的脉络,是传统元素运用的发展的趋势,它可以使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未来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借鉴,怎样"融合"是我们现代设计师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现在我们面对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在"国际思潮"的影响下,中国设计一度出现追崇西方设计、而漠视中国的设计风格的现象,在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借鉴和运用上,用简单的复制或生硬的拼凑的方法来完成图形组合,而忽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内涵的诠释,这样的融合是对现代艺术的误解,会阻碍现代设计的发展。

在如何对待传统、应用传统等问题上,日本的做法是实践着把现代和传统同步并行的方法,互补互存,并以复活传统的手段推陈出新。也就是将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艺术用现代设计的感觉和手法去粗取精,在保留本民族特征的基础上以新的面貌使传统重获新生。

2008年中国奥运会的主办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形象,由此"中国风"刮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在视觉设计上,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成功案例,使人们从新认识传统,设计师们越来越多地想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设计来源。中国传统图形作为一种民族个性的图形语言开始在今天的国际设计潮流中逐渐显现出它的魅力。实际上在坚持民族性的同时,中国的艺术设计必然要走与国际接轨的路线,在交流中融合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图形的造形特征

纵观历史,从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利用图形进行语言交流,并在彩陶上用图案来装饰自己生活,到明清时期“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图形的发展,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图形表现形式的更加多彩和丰富。

1、传统图形的形态要素

“图形”在每个时期的形态各异,让我们感受到在丰富多彩的图形中所表现出的特有精神气质,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衍变,那勃勃的生机仍然令我们为之赞叹。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彩陶上精美的鱼纹、青铜器上的兽面纹以及汉代漆器上隽秀的凤纹,无不传递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例如传统图形中最有代表性的“龙”的形象,就是在设计历史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们从世界的神话史或者设计史去寻找,都没有哪种图腾、神兽的形态像中国的龙那样,具有如此之多的属性,从形态上看“龙有九似”,蛇身、鹿角、狮鼻、虎须、鱼鳞、鹰爪……聚九种动物特征于一身,这足以看出龙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高等级的神兽,其强大的图形整合能力和精神特质,中国龙作为图腾或臆造的神,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是其它图形都无法超越的。

2、传统图形的形式要素

纵观中国设计的历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我们会发现,远古时期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类的平面设计、图形艺术,不变的主题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形象寓意,而它们的图形特征,却随着每个历史朝代的更替而转变,而且还跟当时的本土文化、工艺与技巧紧密相连,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在图形形式的衍变过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图形形式"的演变都不是对其原始“图形元素”的彻底否定,而是以新的审美观念赋予其以新的形式,从而使这些“元素”不断的丰富与拓展使之符合时代的需要。从2008中国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视觉表现形式上,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张艺谋对传统元素独具匠心的现代化的演绎,其艺术表现形式的视觉效果震撼世界。由此可见,任何艺术形式的运用,只有利用现代科技,现代化的设计工具对传统元素进行新的创意,才是未来艺术设计发展的方向。

二、中国传统图形的语言魅力

1、具有寓意的传统图形语言

中国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它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图形美感,而是图形深层蕴藏着的吉祥寓意,这些寓意最初源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的崇拜,而衍生出的具有吉祥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企盼的表述。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吉祥图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牡丹象征着富贵、桃子象征长寿,石榴预示多子,鸳鸯象征成双等寓意,这些图形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万事如意等美好愿望。其中最有特色的图形寓意是“吉祥”所谓的“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再也没有那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注重吉祥如意的了。“吉祥”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深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处。中国人借用传统文化把人们美好的祝愿画成优美的形象、吉祥的图案,并用这些元素去装饰生活、馈赠亲友、慰藉精神和满足心里需求。

2、传统图形语言的符号特征

在人类之初,人们就开始用图形符号来进行语言沟通了,因为图形比文字更形象、更便于理解。现代的视觉设计也是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意来传达设计主题的,因为,视觉设计本身就是力求以符号化的形式来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通过精练的图形语言符号传递一种设计的意境。所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图形的寓意特性,更准确的运用图形语言来进行设计创意,可深化设计的文化内涵,使设计和受众之间建立起思想上的沟通和视觉上的默契。

在传统图形形式上的转化也就是保留图形符号原来的意义内涵,同时通过形象结构的简化获得现代精神的表现。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的形象标志设计中,就用中国的“中”字与传统造型“古钱币”进行了形式简单的符号组合设计,“中字代表以中国资本的联营集团;古钱象征银行的服务特点;圆角的方孔是现代化电脑的联想,上下连串的直线则象征联营服务。”----靳埭强 。标识在保留了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创造出强烈的现代感,其视觉识别理念和识别效果早已被现代人认同。

三、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在现代艺术领域风格多样的艺术门类中,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运用表现得是多种多样。如在环境设计中具有中式风格的现代设计体现;在众多的具有"现代感"的服装、手饰设计中也出现了大量传统纹饰;传统相声的表演形式与现代演出风格的融合,备受人们关注和喜欢,事实上这些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经有了很浓的“中国味”。这是走向世界所具备的中国特质,是中国设计的身份标志,代表着中国文化的视觉形象。

1、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

设计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创新,这也正是设计的生命力所在。如果一味地照搬和模仿,就势必为时代所淘汰。

2012年2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以“中国龙”设计作品为主题的"龙行天下"艺术设计展上,以“中国龙”概念为主题的参展作品,将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理念融为一体,用全新的视觉效果对中国龙文化进行了阐释及传承。用现代的理念,把中国的龙文化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和现代设计前沿相对接,这是一个把传统设计观念向现代设计理念迈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在传统设计基础上的创新过程。

以往对龙文化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龙形、龙纹、龙字的概念上,其表现形式也大多以传统表现手法为主,这些看似保留传统文化特征的表现方式,不但约束了我们对中华民族图腾"龙"的深入解读,也束缚了我们龙文化设计思维与世界先进设计理念的融合。

“龙行天下”艺术设计展的设计理念向我们展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全新思路,而全新的设计理念应该具备的是创新精神,改变旧的传统概念,使中国设计走向未来与国际接轨。

2、“融入与再造”与时代接轨

将传统图形运用于现代视觉设计,不应该是表面的视觉装饰,或者简单的加工拼凑,要将传统图形所深含的中国文化精神表现在现代设计中,必须将传统图形作为一种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视觉符号。

对传统图形的现代设计,还要对传统图形的形式和形态上进行重新分解再造,提取特征元素并且用贴近现代人的图形语言重新转换组合,这样才能做到“兼容并蓄、古为今用”。因此,设计者要充分认知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将传统图形完全置于现代视觉设计语境中,同时,它需要我们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和现代设计表现能力。

3、添加新元素与世界相融

中国传统图形其图形表现.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外,它同时带给人们更多的精神享受。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的变化很大,不可能再完全重复以往的传统,所以传统图形的发展要不断添加新的时代元素,把以前过于繁复的设计简化并且将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与现代的人文生活相融,人们更容易接受。

“新元素”的添加,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尝试,有的简单、有的深奥、都力图向先进的设计思维和理念上的拓展。由此,图形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符号,它带给人们的是精神上的丰富和视觉上的精彩纷呈。

那么如何添加呢?纵观图形设计的发展历史,从早期图形的形成、到发展成熟,其在设计思想、表现手法和图形语言上不断的变化、添加和完善,它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但它的历史发展脉络还是很清晰的。现代设计对“新元素”的添加要有更新的创新观念,不断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思维转换,用新的技术新的观念和新的表现手法代替传统意识和表达方式,使中国现代设计与世界相融。

结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和多样。面对着信息化快速的发展和人们对新视觉艺术元素的需求,视觉设计领域将面临着新的考验。但是可以看到,这种需求也给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新观念思维方式的导入,也为我们对审视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在国家十二五计划,发展文化产业精神的指导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也将呈现出全方位、多元化的局面,信息化的普及和人们因生存条件、环境、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激励人们的想象和创新欲望。只要我们把握图形艺术的时展脉搏,对中国传统图形艺术设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用创新的理念去发掘祖国传统艺术宝库,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中,推动传统图形艺术的前进,不断推陈出新,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兼容着传统和现代多重元素的中国图形艺术就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中国艺术设计史》 作者:夏燕靖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7年8月

《传统图形语言》 作者:李爱红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

第8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经过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精彩纷呈又各具特色的传统图式和传统艺术样式这些传统图形不仅形式丰富,而且还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族的风俗习惯、情感心理和审美情趣及其审美观念。可以概括地说,传统图形往往集中体现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是其文化观念的一种物化形式和传播载体。通常还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意味。因此,它具有通过某一个静止的瞬间。释放出更多、更丰富内涵的特征,这个特征与现代艺术设计所寻求的形式语汇十分吻台,也是传统图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再发现、再利用、再创造的契合点。传统图形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进行碰撞和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整合现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不能把借鉴和运用传统图形理解为简单的、机械的复制或拼凑。不是在设计中放入一张剪纸或画上一个传统纹样就能称之为融合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能说明对现代艺术设计的理解还过于表面和肤浅。借鉴传统图形进行设计,首先应当切合设计主题,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图形来表达某种意味、情感和思想;或是把传统图形的某些元素进行变化、重组和出新,使其既有传统图形的形似和神韵,又有现代设计的意味:或是将传统的设计手法渗透于现代设计的图形之中,进而体现出某个地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

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各国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范例。这些作品极其重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同艺术样式的表现语汇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在现代艺术设计之中。细细揣摩这些作品,其中有的是受到浮世绘版画的影响。借用了浮世绘版画中人物形象表现的典型手法;有的则体现了传统日本画中清新、淡雅、膝胧的风格特点;还有的是把传统戏剧的面具和歌舞伎演员的形象,作为图形设计的表现对象;也有的是运用其特有的汉字、平假名、片假名这三种不同的文字符号来表现的。这些作品通过借用图形的形式语言和特定的文化内容,以深化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强化作品的张力为目的,在斌予传统图形以新的活力的基础上,延续和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视觉语汇。例如,我们所熟悉的日本第二代著名艺术设计家田中一光的作品,其中既包含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又具备了强烈的现代美感,将传统精神和现代意识融为一体。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切合点上寻觅到了自己的位置,可以说。他是日本艺术设计家中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最优秀的典范之一。他的作品造型精练、色彩明丽,表现手法多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在他设计的系列海报中,多次成功地借鉴了日本传统戏剧的脸谱图形,运用不同的现代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取得了异曲同工的视觉效果。其中,有的是以几何形方格为骨架构成画面形象、在色彩上配以低明度、高彩度的日本传统色的表现方法;有的是以黑白反转的形式,达到加强主题表现的力度;有的则是用鲜艳跳跃的色块来突出作品主题的寓意。在《第二十八回产经观世能》作品中,作者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传统的百面图形加以变化和创新,取得了使人为之一振的视觉效果。在田中一光的许多设计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非常善于将日本的汉宇及平假名和片假名,通过现代的表现手法和个性化的版式排列.将其融入到设计作品之中。使文字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获得新的诠释和多样化的表现。这些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民彩。继承和弘扬了该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也可以认为这是其传统的结晶。

第9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传统建筑文化精神技艺方法意识共存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227-01

现代建筑设计工作是设计者在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构思、创作和构建,高品级的现代建筑设计都是对文化、社会、艺术的完美体现,同时也是对文化、社会、艺术完美继承和创新。新时期现代建筑设计成为潮流,大量的仿欧建筑和西式建筑充斥设计市场,不但构成了设计样式的单调,也失去了现代建筑设计的主要灵魂和内涵,这会导致建筑设计工作的民族虚无主义,更会引起盲目崇拜的狂潮,长此以往会制约现代建筑设计向更高文化和艺术层次发展。应该在此时展开对当前问题的反思,要看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和价值,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技艺、方法、意识的全面理解,形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新关系,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达到对现代建筑设计工作的丰富、完善和提升的作用。

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和要点

1.1 实用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建筑的理解并没有达到艺术的层面,建筑设计只是匠人们口传心授的米姐,以此中国传统建筑领域才有“样式雷”现象的存在,中国传统建筑更多地体现出实用主义精神。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将实用性作为第一要务,注重建筑的功能、空间、尺度,更多地强调组合、体形、色彩的结合,以功能作为衡量建筑的要点,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实用主义的核心。

1.2 人文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标志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性的体现、人伦的和谐和人格的健全,在建筑文化上对这些要求也都有具体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更加注重对“人”的尊重,更加体现对“人”的关怀,现存的很多中国传统建筑都在不同层面上体现出人文性的特点,这种从人文性出发,落实在为“人”服务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标志和特征。

1.3 哲学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强调自然、思想、人生的集中和统一,在具体的中国传统建筑上这一文化特点得到集中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基础,体现了人与自然交融一体、和谐发展的理想,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1.4 生态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要点

“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和生态的独特阐释,风水学说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深远,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建筑物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倡导气候、景观、水文、地质一系列生态的的综合,并可以形成评价和选择的基础,在朴素唯物主义、实用思想和原始生态理念的综合下,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最具有特征和代表性的要点。

2 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要点

2.1 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

现代建筑设计应该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作为传承的主要内容,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平台,进行进一步的概括、总结、结构和变形。在丰富建筑设计结构形式,丰富建筑设计审美取向的基础上,给建筑物一个功能性、艺术性、符号性的标志,使建筑物具备更多的艺术内涵和更深的艺术层次,做到对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与保障。

2.2 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

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要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用富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的符号来表达自己对现代建筑和建筑文化的理解,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以形会意,既达到现代建筑设计蕴涵传统建筑的某些特质,又可以平衡和保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建筑设计体现出独特的创造性和传统的延续性。

2.3 延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技艺

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借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技术、艺术处理的手法,取得建筑物、环境、材料的平衡关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还应该延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技艺,对粗糙落后的部分予以剔除,对于净化传统的部位予以保留,使建筑设计达到最佳的效果,营造出符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建筑意境与风格。

2.4 开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方法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因势利导,因材施艺,适可而止。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在其基础上进行拓展,采取更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使现代化的建筑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2.5 关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

应该在追求高效、简洁节奏的基础上应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满足人们潜意识中亲近传统文化的心态,在设计工作中可以选取传统生存经验中对应的元素加入设计之中,使人们在不失时尚感的同时追溯回忆,完成精神的释放与安逸。

2.6 建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共存联系

要完成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需要发掘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所蕴涵的现代价值,使本质思想与具体技术相契合,从而设计出更多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现代建筑作品。

3 结语

21世纪的现代建筑设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在设计工作中对个性的张扬,对功能的强化已经达到了高峰,应该对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全面地反思。要看到现代建筑设计立足于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想要设计出现代建筑的精品必须要做到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回归。应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探寻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契合点,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观念、新材料对现代建筑进行结构、功能、形式和意义上的再诠释,承接传统建筑文化中积极而稳定的部分,形成具有传统特点的现代建筑设计,这才是现代建筑设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参考文献:

[1] 薛向阳.抽象远去的家园――北京慧谷根园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扬[J].世界建筑,2003(7):84-87.

[2] 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座谈会在京召开[J].中国房地信息,2004(9):22-24.

[3] 张华.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教育[J].华中建筑,2009(5):183-184.

[4] 肖丽,陈广鑫.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2):13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