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经济实力范文

企业经济实力精选(九篇)

企业经济实力

第1篇:企业经济实力范文

    21世纪,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因素。知识经济,这一不久前多数人尚为陌生的词汇正通过各种媒体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昭示着一场正在酝酿中的生产力的革命以及未来世纪的经济格局,而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必将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企业要想顺利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在人力资源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这就要求其对自身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人力资源或其表现形式——人力资本与企业商誉之间则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本文试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就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与商誉的关系、商誉的本质以及商誉的会计处理等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求找到管窥商誉本质的新视角。为此,我们先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概念说起。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与人力资本(Human Capitail)是两个涵义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就人力资源来看,它属静态的概念范畴。对于整个社会,它是指其中全体人口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集合,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并反过来对上述诸因素施加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则仅包括其所拥有或控制的、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使用的全体人口的劳动能力,它与社会人力资源构成个别与总体的关系,是后者价值的具体体现。 

    而对人力资本的概念,则需要从动态的意义上加以理解。它所强调的是人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当人力资源用以作为赚取利润的手段时,即被赋予了人力资本的内涵,其载体是人力资本的真正所有者——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人力资本——劳动力资本(或称可变资本),其价值与使用价值与一般商品有着严格的不同,即人力资本的使用是其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而且还会通过劳动经验的积累,或通过自身的建设而增加其价值。对此,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已有详细论述。人力资本的另一个显著特性是其“不可分割地属于其载体”(周其仁)。对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也曾指出“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没有人能把他同他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分开。他必将始终带着自己的人力资本,无论这笔资产用于生产还是用于消费。”正是人力资本的这一显著特性才使得其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从而导致商誉的产生。 

   

    二、商誉的来源——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 

   

    1.商誉产生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本的垄断 

    作为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商誉的根本特征是其不可辨认性。这项特征是它与一般无形资产相区别的主要标志。而对于商誉概念的理解,无论是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所列举的三种最主要的观点——(1)商誉是人们对企业具有好感的价值;(2)商誉是人们预期的未来收益超过除商誉外的总资产正常报酬的贴现值;(3)商誉反映的是企业总价值超过其各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净额,即一个总的计价账户,还是Kieso和Weygrandt在其合著的《中级财务会计》里所概括的两种观点——(1)商誉代表净资产的获取代价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2)商誉代表企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都不过是对其内在价值或表现形式的描述,而对商誉产生的原因则未予揭示。 

    那么,企业的商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要探究这个问题还必须从商誉的根本特性——不可辨认性入手。 

    不论怎样对商誉加以理解,其最终必然表现为企业除商誉外的净资产的超额盈利能力。而可以形成商誉的超额盈利能力,又必然缘于某种形式的垄断。广义来说,不论多么完备的市场,都不可能彻底避免垄断性的存在,因为市场中的许多要素(例如人所拥有的优秀素质和技能)都是独一无二或极为稀缺的,这种独一无二或极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一旦为企业所占有即形成垄断。而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皆可归因于垄断,比如,对购买或销售市场的垄断可以使企业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垄断价格,对技术的垄断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对人力资源的垄断则可为企业带来成本、价格、市场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企业对市场和技术的垄断均为可以出售的权力,因而应属可辨认无形资产的范畴,因此应当增加可辨认净资产的价值。惟有对人力资源的垄断与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能脱离企业而单独出售,与之相联系的超额赢利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净资产超额赢利能力(下文即从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一术语)。所以,企业的商誉应来自其对人力资源的垄断。 

    2.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商誉的真正来源 

    企业对其人力资源加以使用时,就使其转化为人力资本。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本的使用可以为企业带来市场平均利润,这种能够为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即是人力资本的使用价值,称之为人力资本的效用。当企业人力资本的效用与其使用成本之差大于市场平均值的时候,我们可以称其超额部分为超额效用,这部分超额效用是企业超额赢利能力的根源。可见,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为此,下面就对其进行详细的讨论。 

    在约翰·海尔斯看来,“人是追求最大利润”的,因为市场经济中的每个人都是有理性的,而且都对自己的人力资本拥有控制权,也就是说,市场中的人都是所谓的“经济人”。对于“经济人”的概念,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曾提出如下假设:(1)每一个人天然是他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因此应该让他有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行动的自由;(2)每一个人都关心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然而他是社会的一员,他追求的经济活动只能沿着自然的社会秩序所指定的道路前进;(3)交换使得交换双方个人利益的同时满足成为可能;(4)人类的各种动机(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以物易物以及以此易彼的倾向)会自然平衡,能使一个人的利益不致和其他人的利益相对立。因此,市场中的每个人——“经济人”都尽可能使其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即尽可能地使其占有的物质或获得的享受达到最佳状态。而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则需以其使用价值——效用最大化为基础。 

    人力资本对于其所有者的价值,在市场中表现为劳动力的价格。对企业而言,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则为使用劳动力的基本成本。既然市场中每个劳动力的目标——其价值的最大化要以较高的效用为基础,而劳动力的效用则表现为其所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亦即为企业带来的效用,因此,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本的价值最大化就与其对企业的效用最大化统一起来。人力资本的效用就在于其对实物资本的转移或改变。对此,马歇尔曾有论述,他说:“人类不能创造物质的东西。诚然,在精神和道德的领域内人可以产生新的思想;但是,当我们说他创造物质的东西时,他实在只是生产效用而已;或换句话说,他的努力和牺牲结果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或排列,使它能较好地适合于欲望的满足。”当人力资本所生产的效用远高于其(全部)使用成本以致产生超额效用时,商誉便从中产生。但超额效用为什么能够产生呢? 

    3.企业与劳动力间的不完备契约——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归属企业的秘密 

    人力资本效用较高时,其市场价格也需相应较高,这才符合市场交换的规律。若果真如此,企业来自人力资本的超额利润也就无从产生。然而,现实中人力资本为什么的确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效用以及相应的超额利润呢?这说明市场中必然存在着某种不公平或者不对称的交换,这种交换的内容应由企业契约来规定,为此就需要对人力资本的特性和市场中企业契约的实质加以讨论。 

    前文已经提到,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它只能不可分割地属于其载体——劳动力自身。企业可以对其非人力资本拥有占有权,而对其人力资本却只能拥有使用权,这种使用权由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契约来规定。按照科斯的观点,企业是各要素所有者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达成的契约,企业的形成就是用“一个契约代替一系列契约”,用“一个长期契约代替一些短期契约”。张维迎博士则进一步指出,普通的市场契约是完备契约,而企业契约是不完备契约。周其仁博士也曾作出类似的论述:普通市场契约反映的是各个生产者之间及其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企业契约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反映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不确定性只是这种关系在企业契约上的表象特征。 

    然而,如丁为民博士所指出,即使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力量也是非对称的。在市场中,尽管形式上“每一次交易都是严格自愿”的(弗里德曼),然而由于劳动力若不进入市场将无法生存,资本所有者则无须为此担忧,手中的生产资料足以使其维持生产和生活。生产资料的不对称导致竞争力量的不对称,从而在企业契约订立之前,参加博弈的各产权主体就已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就市场交换各产权主体的不平等性对交换结果的影响,麦克弗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保证充分自愿交换的背景条件“不是自由地不进入某种特殊的交换,而是自由地不进入所有的交换”。但是,资本的稀缺性否定了这种条件存在的现实可能性。正是这种状态,否定了二者平等博弈和签约的可能。虽然“在竞争模型中资本雇佣劳动或劳动雇佣资本并无区别”,然而,供求的选择使得资本比劳动更为稀缺。所以,现实中的选择总是资本雇佣劳动,即通过购买劳动力来占有劳动,从而达到获取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目的。 

    从资本和劳动力所达成契约的性质来看,它是一种不完备契约,因为劳动与劳动力的分离使得该契约的履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在订立契约时劳动并不存在,所以资本和劳动的契约只能是针对劳动力而达成,也就是说资本所购买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可能是劳动。这样的契约具有较高的事前不确定性或不完备性,它无法规定劳动的实际支出情况,而只能让其由诸如劳动者的生理条件、技术水平、劳动条件、意识形态、与其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及其所处的经济、政治地位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来决定(丁为民)。正是这种不完备契约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才使得来自人力资本的超额利润的产生成为可能。 

    当就人力资本进行讨论时,不能不提及企业家的作用。在企业的人力资本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所谓的“企业家”。没有企业家的成功参与,人力资本的超额剩余价值还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企业家的介入可以极大地改善企业对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选择、占有、管理、开发和使用,使企业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对于企业家的重要作用,马歇尔曾做过专门论述,他认为,企业家“‘冒着’或‘担当’营业的风险;他们搜集了工作所需用的资本和劳动;他们安排或‘计划’营业的一般打算,并监督它的细小事情。”这样的企业家应具有如下双重能力:(1)他必须具有自己行业中物的透彻知识;(2)他必须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必须具有首先适当的选择他的助手,然后充分信任他们的能力,以发挥他们内在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同时,他对一切事务施行总的把握,并保持营业主要计划的井井有条和前后一致。与一般人力资本相对过剩不同,萨伊和马歇尔都认为企业家是不可多得的。这样,一旦优秀的企业家为企业所拥有,即形成一种对人力资本的垄断,这正是超额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 

    因此,企业的商誉产生于其所垄断的人力资本,当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为正值时,该部分超额效用的价值体现即表现为企业的商誉。随着企业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的变化,其商誉的价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即其超额赢利能力增加或减少。但这种变化往往是缓慢而不易察觉的,待到引起注意时,往往是其人力资本的垄断因内部或外部条件的作用在较长的时间里已发生了较大改变的结果。也就是说,商誉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商誉变化——人力资本超额效用变化的反映 

    引起企业商誉发生变化的原因亦应归结于其人力资本垄断状况的变化,譬如,就其下降来看,在现实中一般表现为如下三种情形:(1)本企业优秀人力资源流失,从而失去对原有人力资本的垄断;(2)本企业人力资本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在人力资本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其超额效用下降;(3)社会人力资源大量流入该行业,从而导致本企业人力资源的稀缺性降低,因而其效用和超额效用也随之降低。企业商誉如若增加,则情形与之相反。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人力资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虽然人力资源的流动会影响其总体效用水平,但只要其主体或核心部分未变,其变化的幅度都将是不足为重的。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有助于形成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则反过来影响其人力资源的效用,同时它也是企业商誉得以产生的土壤。与企业商誉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需要时时予以悉心培养,然后其商誉才能得以长期维持。反之,如果企业人力资源的主体或核心发生改变,即使其商誉不会立刻消失,也将在未来数年内很快丧失殆尽。所以,与人力资源及从中所衍生的企业文化相联系、可以长期保持不变的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得以维持其竞争优势,因而维持其商誉的关键所在。 

    如果我们可以暂时撇开人道因素的限制而进行比较的话,可以看出,企业对其人力资本的使用与租入的固定资产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首先,二者的所有权均不属于企业,而仅赋予企业以使用权。其次,二者的效用均与企业的利用能力相关。当企业对其人力资本的主体或核心的使用权长达十数年或数十年时,其性质则已与融资租赁(或称资本租赁)颇为类似,因为此时企业对该部分人力资本的使用期限将占去其最佳效用期限的绝大部分。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本具有固定资产的多种属性,条件具备的话,完全可能而且应当作为资产加以计量和记录。 

   

    三、商誉计量属性——人力资本超额效用未来收益的现值 

   

    理论上,商誉的计量应是对其内在价值的货币量度。而商誉的内在价值表现为其对企业的超额效用,它是难以赋予一定的货币价值的。此正如大卫·李嘉图所指出的,“效用对交换价值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却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所以,我们无法直接用货币单位来量度商誉的内在价值,而只能用其外在表现形式——超额赢利能力来加以反映。 

    此外,当企业的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因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时,其超额赢利能力也随之变化,从而使其商誉的价值起伏不定,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给其计量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由于商誉只有不断加以维持才不至于迅速消失,所以,其目前的价值应属于前期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所产生,后期的商誉中有一部分应归属于以后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而不应将目前的商誉与此后人力资本的效用所产生的商誉相混淆。也就是说,企业商誉如果得以长期保持,则不仅与目前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有关,还与以后各期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有关。因而,企业未来的超额盈利能力不能全部用来衡量其目前的商誉,而只应取其一部分。但是,其中究竟有多大非份额应归于目前,又有多少属于其后,仍是一个不易限定的变量,因为无论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还是其人力资本成本的上升或者其效用的下降,均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只能对其作出近似合理的估计。 

    在合理估计企业目前的商誉价值之前,首先应对其服务期限予以恰当选择。前文已经论述,目前的商誉一般应在未来数年内逐渐消耗殆尽,故其服务年限不应太长,这要结合它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对于企业超额赢利能力持续的期限,从Stephan H·Penman(1991)的实证研究中可以发现一些代表性的规律。Penman在其研究中,把所选择的企业按其在1969——1985年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分成规模相等的20组,再计算其后15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 

    从Penman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企业目前的超额赢利能力可在未来大约5年的时间里得以保持,随后慢慢趋向于市场平均值。为此,我们以5年为限来衡量企业的商誉当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不过,对上述结果需要说明的是:(1)其净资产的概念可能是以账面价值为依据,而本文所取涵义均为市场公允价值,即包括除商誉外的一切可单独确认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公允市价,但这并不影响上述结论的有效性,因为按市场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只会发生绝对值的变化,而相对趋势不会改变;(2)由于现行实务对这种产生于企业内部的自创商誉并不加以确认并摊销,因而上述结论正可以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商誉的真实变化规律,即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变化只与其商誉的增减变动有关,而非商誉摊销所致。 

    其次,对计算期内的超额报酬也需进行合理的选择。其选取方法可有如下两种:(1)以此前数年(比如5年)超额利润的平均值作为估计值;(2)仅取上期的超额利润作为估计值。第一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商誉价值的过度起伏,使其各年的变化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状态,但对于一个新设企业则无法采用。第二种方法应用起来比较简单,而且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例如,巴拉克里什南(Balakrishnan)、哈里斯(Harris)和森(Sen)在1990年所做的实证研究显示,用随机游走模型(Random Walk Models)E(Xi)=Xi-1+0t[其中,E(Xi)为t期的期望值,Xt-1为研究项目t-1期的实际值,0t为随机项目]进行财务预测评价时,0t=0时结果更优。鉴于此,本文认为把估计值取为上期之值自有其合理性,虽然其中可能存在尚待商榷之处。 

    同时,由于商誉价值需要用企业未来超额收益的贴现值来衡量,所以还需要选择适当的贴现率。那么,是象有人所说以行业平均利润率作为标准,还是以市场平均利润率作为标准呢?下面就对此加以分析。首先,贴现率的选择应是平均利润率而非市场无风险利率。因为对投资者而言,其投资目的应是获得市场平均利润而非低于此额的利息。其次,就平均利润率而言,取市场值作为贴现率是比较恰当的。因为当其行业平均利润率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率时,该行业单位净资产所获平均利润大于市场平均值。这种整个行业的超额赢利能力仍然不可单独辨认,无法脱离行业而出售。此时,该行业人力资本相对缺乏,使得人力资本的单位效用较高,因而这种超额赢利能力的来源仍应归结为商誉的范畴。当然,这时可以说此行业存在整体商誉,或可称之为行业商誉,而行业商誉的存在将会导致外部资本的流入,然而为文章篇幅所限,此处不拟将讨论展开。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将商誉的计量公式表示为如下形式: 

    VGW=p0X(1+im)-t=POX(P/A,im,n) 

    其中VGW——商誉价值 

    n——计算期数 

    P0——企业上期超额利润或前若干期超额利润的平均值 

    im——按市场风险调整后的市场平均利润率 

    (P/A,im,n)——年金现值系数 

     

    四、商誉确认——对人力资本有效管理的途径 

     

    1.自创商誉 

    上面关于商誉的论述均着眼于企业的自创商誉,即于企业内部形成的商誉。在传统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下,一般不主张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其理论依据一般可以归纳如下:(1)人力资源非企业所有亦非企业所能控制,缺少资产应具的特征;(2)难以确定其历史成本;(3)其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4)实务操作难以规范,且不予确认并不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影响。对各种不予确认的理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The AICPA Special Committee on Financial Reporting)在其的《论改进企业报告》中作了详细论述,并强调“确认自创的无形资产,并不能帮助用户对一个企业进行评价,以及对信贷风险进行衡量”。 

    勿庸置疑,仅站在可靠性的角度,自创商誉也许是不宜加以确认的。这是因为,它产生于企业人力资本的超额使用价值,而人力资本的取得成本——工资费用象实物资本一样,已按其取得成本入账。既然实物资本的具体形式——有形资产一般也是按其取得成本入账,就不应要求把人力资本按其使用价值入账。 

    但是,虽然存在上述理由,而且目前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的条件尚不具备,但不应以此否认本来对其确认的可能性及其合理性。因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用户看来,无形资产也是十分重要的,且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显然,商誉作为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当其实际价值数额巨大时,若不予以反映,必然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同时,正如前文所述,企业人力资本的核心部分若长期保持稳定,则已具有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属性,将其作为一项特殊的资产予以反映或确认当有其合理性。而且,若能将其加以反映,必会促使企业重视其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用户分析企业的现状、潜力与前景。可以预见,随着相关条件的逐渐成熟,以及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逐步深入,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2.外购商誉 

    关于外购商誉,现存实务多予以确认。如英国标准会计实务公告22号(SSAP22)表达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该公告认为:“尽管商誉没有形态,可它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在企业被并时,所付价格中已经包含一定数量的商誉价值;这样(该项)资本已换成一种资产——商誉,因此应将其以与其它资本资产同样的方式予以确认和处理。”既然外购商誉产生于现实的交易,对其予以确认自然也就不存在可靠性的问题。 

    当然,对外购商誉的性质应如何理解仍有必要加以讨论。首先,企业被并时,其价格的决定因素自然是企业的内在价值,但一些外部因素,比如说供求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与一般商品的价格受其效用及其“稀缺程度”两个因素的影响其道理完全一样。在现实中,由于企业设立的目的是赚取利润,只有在非常情况下才会出售,其稀缺程度往往很高,从而价格高于价值(含商誉在内)——即商誉高于实际值的现象也就较为普遍。其次,从购受企业来看,其目的在于获得受购企业的效用,并靠此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然而当企业以公允价格购入一拥有商誉的企业时,其所获投资利润率仅相当于市场平均水平,而购入其他不含商誉的企业亦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即此两种投资方式的投资利润率应无差别。所以,一家企业购入另一家拥有商誉的企业,一定认为受购企业能够提供超额效用,否则不应在选择购并对象时厚此而薄彼。受购企业对购并企业的超额效用可能源于受购企业人力资源被埋没的价值或者源于购并企业人力资源的内在潜能。然不论是哪种原因,起关键作用的应是购并企业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其包含企业家在内的高层管理人员。当购并完成时,受购企业的员工常被大量裁减或更换往往就是为了顺利实现上述超额效用。 

     

    五、商誉摊销——人力资本超额效用的消耗 

     

    不论企业的自创商誉还是外购商誉,都是由于其现有的人力资本具有超额效用才存在,并因企业与其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劳动力间的契约而得以延续,但其延续时间不会太长。从前文Penman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此期限一般为五年左右。因此,企业现有的商誉应予以摊销,其摊销期限亦不妨取为五年。当然此期限可能随行业及其人力资本的流动性不同而可有不同的表现。 

    有人认为,企业的商誉可能得以长期保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还会不断增加,因此主张对商誉不予摊销,而让其一直保留在账面上。其实,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如前所述,企业目前的商誉一般不会长期发挥效用。而且,若商誉果能得以长期保持,应是后期对人力资本效用的保持或有效开发和利用所致,不应将其与目前的商誉不加区分。 

    关于摊销方法的选择,由于现存商誉的效用呈递减趋势,因而应采取与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类似的方法加以摊销,使其摊销额前期多而后期少。然而,如果每期都有新的商誉形成,在此新增额呈均衡状态且又作为自创商誉加以确认时,各期总的摊销额亦当保持均衡,故可就账户总额用直线法予以摊销。 

     

    六、负商誉本质——人力资本超额效用为负 

     

    既然商誉表现为企业净资产报酬率高于或低于市场平均值,必然各有一半左右的企业其商誉为正或为负,且其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如果其值为正的企业称为拥有正商誉,值为负的企业则可称为拥有负商誉。正如正商誉是因企业人力资本存在超额效用一样,负商誉则缘于人力资本的效用与其使用成本之差低于市场平均值(广义上不妨亦称为存在超额效用,其值为负)。这种人力资本的(全部)使用成本既包括向劳动力支付的报酬,也包括使用本企业人力资本所造成的诸如效率低下、产品积压、浪费严重、丧失机会等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 

    既然商誉为负是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其决定因素是企业人力资本的效用与其使用成本的关系,改变其人力资本的占有和使用状况就成为使商誉不断增加的主要手段。降低向劳动力支付的报酬以达到部分降低人力资本使用成本的目的或调整、开发现有人力资源以增加人力资本的效用均有一定的有效性。当然,企业的商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所处行业的整体商誉的制约,这种制约表现为其行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稀缺程度降低或升高,从而其人力资本的效用也随之降低或升高,企业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当所有企业尝试各种途径以增加其商誉时,社会的生产率将随之提高,不过,此时仍有约一半企业其商誉为负。 

    结论 

    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和技术的所有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及其有效地管理、开发和利用,是决定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是其商誉的真正来源,这种超额效用缘于其对人力资本、特别是对“企业家”的垄断。当资本与劳动之间达成一种不完备的契约时,即可使商誉得以产生。对商誉加以确认和计量可以促使企业重视对其人力资本的管理、开发和利用。所有企业积极改善其商誉的努力将使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但仍将有一半左右的企业其商誉为负。当然,从实际来看,本文所涉及的关于商誉计量的变量的可得性与及时性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人力资源会计所需解决的,然而对它的进一步讨论已超出本文的范围。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1 陈毓圭译.论改进企业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2 程保平.斯密“经济人”假定思路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经济评论,1998;4 

    3 邓宏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比较.经济评论,1998;6 

    4 丁为民,企业契约的实质和经济意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说明.经济学家,1998;1 

    5 司胜华.财务报告与分片揭示研究.(博士论文,98’) 

    6 谭力文.马歇尔经济学中的企业家理论.经济评论,1998;4 

    7 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8 田本国,姜启渭.价值概念——费用和效用关系的重新研究.经济评论,1998;4 

    9 王建民,周浜.资本中的人力资本.财经问题研究,1999;3 

    10 王玉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产权的思想.经济评论,1998;4 

    11 张鸣,王明虎.对商誉会计理论的反思.会计研究,1998;4 

    英文部分: 

    1 Coopers & Lybrand.Account Standards.1995 

    2 Eldon S.Hendrikson.Accounting Theory.Richard D.Irwin,Inc,Fifth Edition,1992 

第2篇:企业经济实力范文

【关键词】服务主导逻辑;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经济潜力

导论

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认为,生产企业是价值链中的核心,产品在价值链的前进过程中,伴随着附加价值的不断增加,直到企业通销售环节将产品转移给终端客户,产品的价值才会总结。我们将这种经营模式称之为商品主导逻辑理论,因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的关注点落在商品上面。在GDL基础之上,Vargo和Lusch在2004年提出了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并在2008年进一步完善了他们的理论体系。简单来说,服务主导逻辑理论认为所有供应链中的全部参与者(包括供应商、制造商、消费者)都被视为资源的整合者,而产品的价值只有当消费者使用或满足某种需求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使用价值或者共创价值。

在讨论服务主导逻辑为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潜力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梳理服务主导逻辑是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体系的。

1.服务主导逻辑的转型影响企业体系。

1.1 价值网络

Vargo和Lusch阐述了企业从商品主导逻辑转型到服务主导逻辑,所需要清楚的十一个概念,在这理念中,共创价值是服务主导逻辑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服务主导逻辑中,供应链转变为共创价值网络的概念。Basole与Rouse(2008)阐述了将消费者和供应商纳入共创网络中以及共创价值网络中的复杂关系,Gebauer(2010)将这共创价值网络运用于公共运输服务中并得到了良好的共创价值效果。

1.2 顾企互动行为

Vargo和Lusch(2004)指出,在价值共创的过程中,由顾客决定价值实现,价值建议则由制造企业提出,而互动行为是服务主导逻辑的关键因素。之后,Gr?nroos(2006)、Gummesson(2006)和Payne(2008)等学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类似的探讨。Pe?aloza和Venkatesh(2006)以及Arnould(2007)在他们研究中认为所有参与者都是资源集成者,各方资源的交互和集成能增加价值创造的能力。

1.3 企业组织结构变化

服务主导逻辑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原因在于,一方面企业的组织为顾企交互行为提供了可能性,而交互行为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另一方面,服务主导逻辑中必须的共创价值以及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也需要一定的组织结构作为支撑。

2.模型逻辑框架

对于企业经济潜力,我们根据Shang和Seddon(2002)的研究,将企业的经济潜力分为五类,分别是运营价值,战略价值,基础设施的价值,管理价值,组织价值。我们将其用于我们的研究中,这样我们便初步构建了我们的模型体系,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根据我们第一节的分析,我们梳理出企业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所带来的三个方面的竞争优势。而根据是Shang和Seddon(2002)的研究,我们同样将企业经济潜力划分为五个基本维度。最后我们将通过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行为依托于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是战略资源、人力、政策等。而企业行为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绩效,最终导致了企业经济潜力的提升。企业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在这里就可以视为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源。我们根据Muller等人(2008)在研究中采用的影响链(cause-and-effect structure)的方式来构建我们企业行为层中的因素,具体因素如图2所示。

3.实证分析

我们总结了先阶段国外书籍、教材、杂志、报刊上的有关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成功案例,并将其分发给从业人员进行影响链的勾绘。具体步骤为,从业人员分析该案例中成功的元素,从一层中选出他认为最重要的因素A,然后在下一层中选择与因素A逻辑关系最为紧密的因素B,这样层层推进,构建出一条完整的影响链链条,示例的影响链如图2中所示。根据统计分析,因素被最多链接到的即为该层中的最重要因素。我们总共找到127份二手资料,将其分发给从业人员进行影响链的勾绘。最终回收了89分有效问卷,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4.管理学推论

根据我们实证调研的数据显示,企业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的经营理念时,企业最为看重的是,这种服务理念为企业带来了更好的“交互行为”(47次),而最终服务主导逻辑的经营理念最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潜力是在“运营价值”方面(53次),(下转第56页)(上接第54页)其次在于“战略价值”方面(20次)。为了更好的梳理模型两段的逻辑关系,直接链条统计表如表1所示。

由表1和图2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统计学推论:

推论1:服务主导逻辑提升企业经济潜力最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运营价值”层面,即企业通过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通过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更好的需求管理)使得企业的运营更有效率和效果,可以为产品或服务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市场方案。

推论2:服务主导逻辑提升企业经济潜力次要体现在企业“战略价值”层面,即企业通过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通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调合作(供应链协同能力的提升)使得企业和上下游参与者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更具战略上的竞争力。

推论3:企业向服务主导逻辑理念转型,可以为企业创造的竞争优势最主要来自于顾企之间的交互行为(47次),而这种交互行为导致的企业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于“运营价值”层面(37条链接)。

推论4:企业向服务主导逻辑理念转型,可以为企业创造的竞争优势次要来自于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形成共创价值网络(31次),而这种价值网络导致的企业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于“战略价值”层面(11条链接)。

参考文献:

[1]Mueller B,Viering G,Legner C,et al.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0,26(4):145-180.

[2]Vargo S L,Lusch R F.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for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4:1-17.

[3]Vargo S L,Lusch R F.Service-dominant logic: continuing the evolution[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8,36(1):1-10.

[4]Pe?aloza L,Venkatesh A.Further evolving the new dominant logic of marketing: from services to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arkets[J].Marketing Theory, 2006,6(3):299-316.

[5]Lusch R F,Vargo S L.Service-dominant logic:reactions,reflections and refinements[J].Marketing Theory,2006,6(3):281-288.

作者简介:

第3篇:企业经济实力范文

本文http://以水利水电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国际贸易的动态演变,当前已从过去的商品贸易转换为更为高级的对外直接投资形式。在我国积极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关于增强国内大型企业的海外竞争实力,也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在参与海外市场的水利水电工程投资时,必然面临着融资需求、区域植根性需求等。而正因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便导致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随时面临被蚕食的局面。从微观层面来看,表现为企业国际贸易活动的损失;从宏观层面来看,则体现为国家海外竞争环境的恶化。从而,增强能源企业国际贸易的实力,则成为本文将要讨论的主题。

一、能源企业国际贸易实力的表现形式

就国际贸易类型之对外直接投资来看,能源企业的实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融资。根据资本循环循环公式可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从价值层面来看,依次经历g—w—g`这三个阶段。其中,g(物资采购)阶段存在着资金融通需求;同时,受工程技术性因素作用资金将长期处于w(施工)阶段,因此,在海外投资中面临着国际融资的需求。以间接融资为例,基于我国视角来看,国际股票市场受到市场调节机制的影响很大。包括当前国际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的动态波动,都将深刻影响到融资的效果。为此,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增强企业国际贸易实力的要素之一。

2.区域适应。区域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1)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能否满足海外市场的需要。关于该点一般不存在太大问题,在竞标过程中已被解决。(2)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中能否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则是当前我国能源企业容易忽略的地方。具体而言:即能否带动当地就业、是否影响当地自然生态、可否违背当地风俗习惯等。不难看出,建立在第二个方面的区域适应性,将形成项目与海外市场的耦合共生效应。在该效应的推动下,企业将获得无法复制的品牌号召力。

由此可见,依靠企业自身经济理性的出发点,实则在于增强它的外部能量吸收,以及增进它的环境共生能力。

二、增强实力的经济学分析

将以上“表现形式”纳入到经济学理论框架内进行分析,将对实践措施的构建提供理性判断。

1.基于国际融资的经济学分析。发端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首先反映出国际金融链条的断裂,随后便逐步影响到各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其中,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融资环境上,也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比如,汇率风险。在全球网络化分工体系成为主导的当下,往往需要向第三国采购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为此,伴随着美圆、欧元贬值的不确定增强,将影响到跨国企业的资金融通成本。关于这一点,目前仍对中国能源企业海外业务实施产生深远影响。

2.基于区域适应的经济学分析。在成本控制要求下,水利水电企业在海外施工中往往雇佣当地劳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区域适应性的特征。然而,针对某些发展中国家而言,某项能源工程只是特定时期内的基础建设活动。伴随着关联性产业逐步形成,以及对本国民生问题的重视,他国政府在基础建设领域必然存在着持续推进的内驱动力。为此,水利水电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努力建构自身的范围经济效应。包括:与当地产业发展相适应、提升关联性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力等。惟有这样,才能在成本优化的前提下,因技术垄断性而获得足够的海外市场份额。

三、理论指向下的实践措施

不难理解,经济学分析建立在一系列公理性假设前提之上的。而实践过程必然存在着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为此,这里笔者在承认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实践措施的构建模式。

1.国际融资的实践措施。(1)国际融资的结构选择。国际融资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而各自内部又可

转贴于 http://

以进行细分。由此可见,如何合理把握直接与间接融资的取舍问题,是目前中国能源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从目前诸多案例可以看出,大多中国海外企业喜欢依赖于国际股票市场融资。当然,这一方式能降低交易成本,并在国外容易被获准上市。但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往往放松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力度。这就意味着,股票市场的波动并不与企业的经营效益相契合。因此,现阶段应挖掘企业债券发行的潜力。(2)国际融资的资金使用。相对于我国民众,国外发达国家的公民更具有投资意识与投资经验。 因此,无论是通过直接还是间接融资而得到的资金,都应强化对它的使用效益。惟有在企业科学决策海外投资项目的前提下,才能最大化的提升国际融资的经济效益。http://

2.区域适应的实践措施。作为能源企业的母公司管理层,应确立企业未来10年的外海目标市场。针对海外目标市场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风俗因素,做出产品多元化的策略。所谓产品多元化,是指根据对他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动态预测,围绕企业核心产品而开发出具有关联性的产品来。有关这一点,不仅存在范围经济效应,还能增强企业的海外竞标实力。最后,还应在带动当地就业、改善当地民生上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从而,建构起企业海外市场的品牌号召力。

第4篇:企业经济实力范文

关键词:绿色持续创新;中原经济区;AHP-FUZZY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30-02

引言

为寻找到中原崛起的突破口,河南省制定了“大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包括安徽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山东菏泽、聊城,河北邯郸、邢台,山西晋城、长治、运城等周边省份约12个地级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第五章第三节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并提出,中部地区要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当前对中原经济区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原经济区的规划进行,而在创新视角下,从微观角度对中原经济区企业实际发展中的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估机制研究尚未形成。

一、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

(一)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是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不断地推出、实施新的基于某一系统或某系统的核心,从而把若干要素(参照熊彼特的理论并作一定扩展,含产品、工艺、市场、组织、管理等创新及其内部扩散)创造性地集成组合在一起,使系统或产品达到新水平和实现新功能,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商业化,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的过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具有持续性、内核性、系统性等基本特征。

(二)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是基于一定内核的创造性的持续集成,包括绿色持续创新的资源持续投入能力、R&D能力、绿色持续创新管理能力、绿色持续生产能力、绿色创新营销能力和绿色持续创新效益实现能力。

二、中原经济区中小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在对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时,首先需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才能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

(一)构建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基于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评判指标体系才能反映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在设计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按照下列原则:(1)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2)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3)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4)完备性与简明性原则。

(二)构建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包括绿色持续创新的资源持续投入能力、R&D能力、绿色持续创新管理能力、绿色持续生产能力、绿色创新营销能力和绿色持续创新效益实现能力。因为绿色持续创新几乎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和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因此,绿色持续创新能力是种综合能力。参照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基于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建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估模型

(一)建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由于评价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中存在较多的定性、定量指标及其外延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就决定了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

1.确定评价因素集A

根据表1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因素集。一级评价指标(主因素集)A={B1 B2 B3 B4 B5 B6}={绿色创新资源持续投入能力、R&D能力、产品生产能力、绿色市场营销能力、绿色持续创新管理能力、绿色持续创新效益实现能力},二级评价指标(子因素集)Bi={Bi1、Bi2、……Bin},n为一级指标Bi含有的指标数。

2.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反映了评价指标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同状态,是由若干专家对各种指标作出评判结果的集合,其大小可根据实际细化程度和计算量大小而确定。我们根据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的目的,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语集{强、较强、一般、弱},即V={V1(强),V2(较强),V3(一般),V4 (弱)}。

3.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4.模糊综合评价

主因素指标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值

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所属等级。

(二)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评估

在评价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过程中提供给评价者的信息是模糊的。为正确地评价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下面采用上节构建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评估根据表1建立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聘请专家采用1~9标度法确定权重,经过数据处理后确定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如下:

由此可知,对该公司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模糊评价结果为:认为该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强”的占67.9%;认为“较强”的占14.2%;认为“一般”的占8.7%;认为“差”的占9.2%。所以,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可以判定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属于强的程度。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真实水平,对评估中原经济区企业评估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Lansiti,M .Technology Integration-Making Critical Choices in a dynamic World HBS Press Boston Massachusetts,1998.

[2] 李宝山.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17.

[3] Zhang ZhengYi.On Knowledge-based Economy&Integrating Innovation ISMOT’98.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 .606-611.

[4] 向刚.企业持续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9-32.

[5] 李文博,郑文哲.现代企业的集成创新及其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4):66-68.

第5篇:企业经济实力范文

【关键词】企业 经济管理 问题 优化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经济利润的获取、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常来说,企业的发展速度常领先于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与企业经济发展现状不相适应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是企业实现自我发展的动力,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必须从控制企业成本入手,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应有之义,可以对企业开展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其次,企业开展有效的经济管理工作对于发挥科技在企业中的作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现代企业的发展壮大已经不能仅仅由人员多寡来决定,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提高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而这需要企业做好经济管理。再次,企业的经济管理使得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将各类生产力要素进行有机整合,有效调动生产力要素并实现他们的结合与优化,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二、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通过不断的实践,在经济管理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然而,企业在实施经济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如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经济管理工作执行不力等普遍存在。第一,企业从事经济管理的人员在管理能力和自身专业水平上存在欠缺。从不同企业的调研结果发现,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和管理水平不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企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第二,企业在经济管理在观念上落后,在制度建设上不健全。企业经济管理观念科学合理化是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努力实现的部分。很多企业在市场化环境中,只重视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忽视企业经济更新管理的作用,使得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缺乏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的指导,阻碍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领导不重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没有认识到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在提高经济效率和员工工作热情方面的作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容易导致企业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影响企业工作氛围,打击工作人员积极性,造成企业管理混乱。第三,企业经济管理方法陈旧,缺乏监督约束。受传统经济思想的影响,很多企业仍以粗放型的方式管理企业,这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势必影响企业规模扩大和经济发展,市场化要求企业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改善经济管理方式。企业要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建立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企业在日常经营中要取得良好的经济管理效果,必须将经济管理工作置于经济管理制度之下。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建立经济管理机构,配备足够工作人员,增强企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机构应当独立于企业的其他机构,不受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制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背景下才可能实现企业的有序管理,企业经济管理人员才有足够的依据开展工作,确保经济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提升。企业在实际操作工作中,可以讲企业管理内容以手册形式发放给员工,让其了解企业管理制度,自觉按照企业要求行事。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应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保证企业管理行为落到实处。建立健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是优化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实现发展计划和日常运营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企业运营效率。

(二)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工作能力。

企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很大程度由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决定。在我国,企业重视经济利益的提高,却不重视经济管理人员的招聘和培训,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经济管理效能的发挥。企业自招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时,要注重引进那些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人才,提升企业经济管理人员整体水平,确保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企业利益提升提供智力支持。经济管理人员在进行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不断调整企业经济管理策略,保证管理策略符合企业实际,实现动态管理。高素质企业经济管理人才能不断解决企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步伐,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经济管理策略在企业内部实施的可操作性,为企业经济管理助力。企业要注重加大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力度,让全体成员参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加强员工职业技能训练和道德修养,全力推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

(三)完善企业管理监督制度。

良好的制度不能自我得以执行,需要完善的企业管理监督制度的落实来保障。完善的企业管理监督制度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完善的企业管理监督制度,可能致使相关工作人员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失去协调,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可能出现问题,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庭.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8).

第6篇:企业经济实力范文

关键词:经济管理;企业发展;企业制度

1企业经济管理的实质内容

从某种层面上看,经济管理是解决经济领域问题的方式方法。它既是企业保证发展的根本条件,也是加速企业内部改革的催化剂。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内容,还需要能够运转经济管理的机制体系,才能有效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一般来说,企业经济管理最终目的在于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通过合理使用各种资源,不断找寻企业发展方向,制定满足趋势发展的战略方针,逐步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业绩,促进企业内部机制实现发展多元化,推动经济利益的长久发展。从企业高层的角度上看,管理人员通过严格依托经济管理制度,充分激发所有参与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员的工作意识和制度性能,发挥经济管理的实质性效用。从企业基层员工的角度上看,工作人员需要借助自身的工作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从而从实际工作中找寻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为企业经济发展做出自身贡献。总之,经济管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过程,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并借助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统一的规划和调配下,周密管理各种经济活动。

2企业经济管理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意义

2.1经济管理符合企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的全方面进步,经济管理已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条件,且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各市场与企业之间实现了深层次接轨。如果企业自身没有重视经济管理,没有制定明确的发展计划,那么企业内部工作就会变得毫无章法,甚至会失去实质性效用,从而造成一定资源的浪费,给企业发展增添压力和负担,从而使企业逐步丧失竞争力,被激烈的市场环境所淘汰。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管理对企业内部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与企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还能给企业发展积累各种经验,为企业创新发展路线提供依据。众所周知,经济是企业内部发展的核心内容,人是企业经营运作的根本所在。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寻一席之地,企业必须要加大经济管理力度。通过认清市场局面和趋势,制定细致化的措施,不断实现系统性、综合性、专业性的管理,将提升经济效益作为第一要务,不断降低发展风险,才能从根源上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推动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2.2经济管理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快、准、稳是企业发展的三字箴言,脱离其中任何一个字,都会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质量。由于经济管理涵盖的内容有很多,直接关系着企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内容、结果、效用等。为了保证企业发展的质量,企业必然要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逐步完善各个经济管理的内容。在快的方面,企业必然要抓住时机抢占市场。通过掌握生产与消费的内涵,逐步成为技术领域的领头人。在准的方面,企业需要摆脱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通过协同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逐步提升发展效率,从而使内部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化、效率化,进而逐步提升企业发展动能。在稳的方面,企业在把握市场先机后,需要利用自身的竞争力、发展力,逐步稳定市场,从而在平衡市场生态的同时,保证企业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取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管理展示出了规范企业发展,以及指导企业内部平衡的作用。脱离经济管理,失去发展效用,企业会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企业发展也将会变得越来越闭塞和滞缓,最终使企业走向消亡。

2.3经济管理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内部管理转型已成为关系企业生死的核心点。一直以来,一些企业经济管理的形式过于单一,抗风险、抗压力能力低下,不能在关键时刻给企业发展指明方向。还有一些企业工作重心发生了偏移,在没有保证经济管理的同时,加大了业务项目的开发力度,给企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和难度。基于此,为了提升企业内部核心实力,企业必须要加大经济管理的研究力度。众所周知,经济管理不仅要建立在调研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以及改善和创新各种制度。只有充分考量影响经济管理的因素,不断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准确性和质效性。任何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的经济行为,都会给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例如,一些企业虽然重视经济管理,但由于缺少专业人才,以及技术经验,只能选择生搬硬套成功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在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局面下,在没有重视创新经济管理方法的影响下,企业内部工作频频出现问题,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发展空间,给企业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迎合发展趋势,主动挖掘市场机遇,抓住市场契机。通过丰富经济管理形式,创新经济管理方法,加速企业内部机制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

2.4经济管理规范企业制度

从某种层面上看,经济管理机制是规范企业制度的有效砝码。加强经济管理是改善企业发展状况,甚至是让企业起死回生的唯一手段。企业制度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成败。然而一些企业在制定工作制度时,并没有严格依托经济管理效能,致使企业制度仍存在各种弊端。为了防止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背道而驰,企业需要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逐步完善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通过明确内部和外部两种管理方向和内容,不断使企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能力。在内部管理方面,企业需要加强晋升、奖罚、培训等各种机制的建设。通过充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不断发挥工作人员的岗位价值,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外部管理方面,企业需要主动出击,找寻市场机制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制定各种风险防护措施,不断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从而从根本上为企业发展提供机会和创造环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久获利和长远发展。

3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工作方法

3.1企业发展以经济管理为工作核心

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开发企业发展路径,是每个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基于此,企业必须要以经济管理为工作核心,不断打造和构建企业的经济长城。首先,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考量眼前、长远利益。通过制定严明的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将各种经济行为落实到位,逐步提升企业的内部运行实力,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企业融资工作的难度。其次,企业应依托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分析市场形势,不断转型内部机制,从而更好地制定企业发展决策,保障企业的经济发展。再次,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经验和专业人才,不断为企业内部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制定可续合理的制度,不让工作人员冒进,不让工作人员退缩,充分保障工作的质效性,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企业各项工作的协同效用,使企业内部机制变得更加可控化,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效益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快、准、稳发展要义。最后,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为经济管理积累各种有利条件。

3.2经济管理能力决定企业发展程度

从某种角度上看,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程度。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经历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只有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方法,不断提升经济管理效能,才能使企业抵挡住市场带来的负面作用,才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使企业逐渐做大做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扩大规模,加大成本投入不是盲目的。它需要依托企业的经济能力,依托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严明的财务管理体系。如果企业没有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就会使一些工作人员丧失工作原则,从而在利益的诱惑下,做出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因自身工作能力不足,会在实际工作中出错,也会严重限制企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导致企业制定的发展决策不理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基于此,企业应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使每个员工都能在良好的工作体制下努力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作用。通过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经济队伍,不断强化各部门的执行力,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内部工作能力。

3.3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推进企业发展

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动能的有效手段。为了提升企业内部工作能力,企业领导首先必须要重视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通过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协同企业的各项工作,使企业部门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逐步壮大。其次,企业应重视塑造企业文化。通过树立带头人的形象,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经济管理的意识,从而为企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再次,企业应注重技能学习。通过吸取各种经济管理知识,不断为经济管理创新提供源动力,从而防止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情况,全面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最后,企业应具备长远的眼光,通过做好战略决策工作,时刻适应发展环境的变化,积极为企业发展拓宽路径,使企业能够在正确、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7篇:企业经济实力范文

一、企业现代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严重忽视了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对管理制度进行了相应的完善,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执行力度却明显不足,使得企业员工对管理制度缺乏较高的认可度,从而制度的设置就严重缺乏了实用性。而且在管理制度长期不完善、不健全的状态下,企业的财务监督等工作也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进而阻碍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目前,因为企业现代经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导致经济出现了无法持续增长的不良现象。所以,企业想要继续扩大经济经营规模,必须要通过加大企业投资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大批量的投资会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造成企业其他活动的不稳定发展,而且如果企业投资中途出现问题,就会因为资金问题,阻碍业务的顺利开展,严重者还会造成企业破产。所以,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管理模式的高度重视。

(三)管理人才素质不高。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储备,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造成企业现代经济管理模式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许多企业内部虽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管理团队,其中的管理人才也应有尽有,但是由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过低,严重缺乏创新思维,最终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企业对于管理人才并没有制定专门的激励机制或者是相关制度,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员工的潜力不能被深层次挖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由于部分企业现代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工作的执行能力相对较差,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现代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经济管理体系。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建立科学合理,且具有规范性的经济管理体系,既能够推动我国企业的现代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有效建立,还能够进一步实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国企业的现代经济管理中存在着人才紧缺的问题,据此对企业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员工的优势,进而提高我国企业现代经济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我国的企业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体系,一般主要是针对管理阶层工作人员的,因为管理人员是企业决策和运行发展的核心人物,也是保证企业经济活动得以有序进行的关键,所以说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代经济管理整体水平。这就要求企业在建立现代经济管理体系时,必须要提高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企业还需要加强对企业现代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视,进一步完善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保证企业整体的有序发展,具体合理地规划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保障企业现代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二)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在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现代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想要强化对企业经济资源的管理,必须要做的是规范经济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企业现代经济活动的顺利展开。而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对于管理层应该选取充分具备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员工,以此保障在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过程中,可以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为企业现代经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企业现代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固定培训,以此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实力。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发展,企业现代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管理经验,因为开展管理工作,需要高素质和高能力的管理人员,这样才能有效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重视对激励机制的建立,以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三)制定完善的经济目标规划。企业经济活动想要顺利开展,必须要有明确的、完善的经济目标规划,这样才能积极推动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发展。而在制定经济目标规划时,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设定适当的、最优的经济目标,保证企业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目标。而在制定企业目标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制定的经济目标规划,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从而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在企业经济目标得以合理规划后,还应该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经济目标规划能够满足企业的现代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发展,进而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创建企业管理评定体系。创建企业管理的评定体系,全面评定企业的经济管理,这不但能够确保企业现代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发展,还能够进一步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包括三大项,即目标评定、经营战略评定、业绩评定。企业的目标评定对我国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优化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企业的经营战略评定,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战略决策的。在企业现代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中,企业的业绩始终呈现的是正相关的发展模式,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而创建企业管理的评定体系,有助于实现企业现代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发展。

三、结语

第8篇:企业经济实力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困局;优化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现代企业的生产和经济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为此,企业必须要将全面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作为目前工作重心,助力现代企业在复杂经济市场中更好地生存和竞争。

1企业经济管理简析

企业经济管理是目前企业经营生产中的重点管理内容,从管理目标上来看,这项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降低企业在一切经营生产活动中的资金资产支出成本,提高经济资产合理配置效果,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企业经济管理是比较复杂的工作项目,可以说,企业能否做好这项管理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经营发展前景产生关键性影响。高水平的企业经济管理是现代企业必须要具备的重要元素,通过企业经济管理极为广泛的覆盖面,可以确保企业运作各个环节经济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优化,并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和企业运作体系,这样便实现了企业经济最优化管理,并助力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避免出现经济效益负增长的情况[1]。

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

2.1有助于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企业的管理机制普遍存在不合理、不先进等问题,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缺少精细化管理,经济管理工作也并未与企业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产生明显关联,这样便严重限制了企业经济水平的发展。但企业经济管理的全面应用,在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的同时,让企业节约了大量经济资源和生产资源,缩减了企业经营生产成本,这不仅让企业的年收益稳步提升,净利润数值不断增长,而且使得现代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2.2有助于提升现代企业经营生产的活力

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要求突出“人本理论”,这是基于经济市场现状,以及现代企业经营发展趋势提出的管理理念。这样便突显了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柔性化、人性化的一面,更加注重提升企业员工利益,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当员工将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进行关联,能够对企业产生更强的认同感,这样便会让员工更愿意主动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当企业劳动力资源生产力持续提升,会明显拉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

2.3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发展决策的合理性

现代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涉及的投融资活动更加频繁,再加上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都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决策决议能力。在传统企业经济管理中,决策管理大多服务于财务部门,并主要针对投融资活动,这样虽然能够帮助企业规避投融资风险,但这种管理策略并不完全适合现代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企业经济管理能够从企业产品研发、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经营成本、经济资产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分析,这样会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各项决策决议变得更加规范、合理,可以显著提高决策正确性,这对于企业在“薄利时代”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来说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困局分析

3.1企业经济管理机制有待创新

在传统企业管理中,对于经济资源的规范使用效果并不明显,很多企业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都被浪费或者被闲置,这样不仅给企业运作带来了较为明显的不利影响,而且还让企业的经营发展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让企业的健康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再加上激励奖励机制的缺失、公平公正机制不明显等因素制约,导致很多现代企业不仅经济发展能力比较差,而且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也存在能力偏弱的问题[3]。

3.2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水平有待提升

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以人为本”是比较核心的管理理论,在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需要着重体现。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并未在经济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忽视了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企业经济管理柔性化元素体现不充分,导致很多员工不仅潜能未被完全开发,而且甚至存在员工工作效率偏低的现象。这样便严重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员工并未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放在一起,这对于企业经营生产来说无疑是极为不利的,会严重限制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

3.3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从当前的经济市场发展形势来看,企业经济管理走“信息化、智慧化”的发展道路是必然趋势。虽然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很多企业并未做好企业经济管理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这样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率和覆盖面,削弱了经济管理的实际作用和价值。部分企业未将建立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不仅降低了企业经济管理对企业经济资源的管理能力,而且也导致经济管理无法对企业决策提供积极有效支持,这对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来说是很不利的[4]。

3.4企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有待建设

现代企业要想实现高水平的经济管理发展目标,必须要以优秀的企业经济管理人才作为支撑。虽然很多企业都配有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但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存在业务能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这不仅限制了企业经济管理的实践应用效果,而且更不利于企业成本管理和经济资产管理。此外,很多企业缺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训和人才储备工作建设,导致企业缺少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而且很多经济管理人员都属于临时招募,部分经济管理人员的忠诚度有待考量。企业在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管理中,柔性化管理机制不够突出,激励奖励和考核评价机制也未能与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起到明显关联性[5]。

4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策略的创新思路

4.1对企业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升级改造

现代企业要想真正落实好、应用好、发挥好企业经济管理,必须要从升级改造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方面入手,这是提升企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利润数值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企业管理者需要将加快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升级作为企业经济建设工作的落脚点,根据经济市场变化,以及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及时对企业经济管理机制进行调整,确保经济管理能够符合企业实际经营发展需求,更要保证符合经济市场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对老旧的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调整,或者用更具先进性的经济管理理念进行调整,这样不仅可以让企业经济管理理念保持足够的先进性,而且还能确保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符合时展的趋势。

4.2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

企业是否具备完善、可行的经济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走向和实际水平。针对部分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的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先进、不具体的问题,需要企业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放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完善和调整方面,制定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生产实际需求的经济管理制度,突出经济管理制度中的评价考核制度、激励奖励制度、人才培训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等核心制度的完善性,确保这些经济管理制度能够切实发挥出自身实际效果。严格要求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遵守经济管理相关制度,从而确保这项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4.3突出企业经济管理的柔性化特征

对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柔性化建设来说,企业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对企业员工采取柔性化管理。无论是企业管理层领导,还是企业基层普通员工,企业都需要将员工的权益放在高处,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突出对企业员工权益的保护,让企业员工间产生较高的凝聚力,同时让员工对企业更加认可,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企业劳动力资源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总量,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企业要给员工更多的福利待遇,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突出对企业员工人权的保护,使企业员工和企业组织之间的黏性不断增强,这是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认同感的重要方式,只有企业员工迸发出更为突出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才能使现代企业获得更丰厚的市场经营发展回报。另一方面,企业必须要对组织结构和生产结构进行柔性化管理,提高企业内部信息流转效率,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组织结构数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而且还能实现扁平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信息传递效率和决策制定效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结构采取柔性化管理,可以不断调整企业产品生产方案和产品销售方案,确定更为准确的生产和销售策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企业运行资金浪费情况,在控制企业运作成本的同时,不断提高企业经济利润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基本目标。

4.4做好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现代企业必须要将做好经济管理人才培训作为提升经济管理水平的发力点,只有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养的企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才能真正发挥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与效果。为此,企业应当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开发和建设,重视高精尖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这就需要现代企业积极构建一套完善的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制定详细的培训内容,以经济管理业务基础知识、信息化技术应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开发与创新、岗位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另外,企业可以采取定期考核和日常工作质量评价等方式,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训结果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并根据评价考核结果,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和再教育工作,真正提升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

4.5对企业经济管理文化进行重建

现代企业要想真正发挥出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和价值,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比较强的企业经济管理文化,并将其作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着力点,要让企业全体员工都积极参与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例如,在企业产品核心技术创新中,要鼓励技术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做好产品创新工作,提升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先进性,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员工的自身价值,而且更可以让企业产品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企业需要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广泛收集企业员工的建议和意见,这就需要通过企业经济管理文化,鼓励企业员工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建言献策,这样能够避免企业遭受经济风险,降低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临生存危机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与企业员工之间的高度融合。另外,企业管理者要有比较高的信息化建设意识,为了迎合新时期经济市场发展趋势,需要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经济管理中,不断提升企业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利用水平,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数据信息资源,从而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以及市场销售策略,进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经济利润,让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第9篇:企业经济实力范文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促进了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促进资本、人力资源、技术、产品在各国间的流动速度加快。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的浪潮中。随着“入世”步伐日益临近,必将使我国的企业直接面对国外竞争对手的威胁。从短期来看,“入世”面临关税降低,因而长期处于政府保护下的产业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国外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优势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必将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国内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如何面对国际经济的挑战?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交汇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给传统工业带来较大的冲击,也必然带来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传统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新兴产业如何发展?传统产业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0世纪末我国已经摆脱了短缺经济,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木合理性却日益明显,一般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严重不足,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大多数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发展严重受挫。为面对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入世”后的各种挑战,使国有企业尽快摆脱困境,我国正进行“以发展为主题”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将面临一系列的重组和变革,规模化、专业协作化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面对国际和国内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如何创造竞争优势?如何提高竞争能力?——这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抉择。

二、国有企业战略选择与规模经济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在著名论著《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中就企业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等相关问题作出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将一个企业与其环境建立关系,其关键在于企业对外部的应变能力。战略选择的意图是针对行业的各种竞争力的影响,在一个行业里寻求长期的、有利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取得竞争优势的基本竞争战略可以概括为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竞争战略很少有单一的成本领先或差别化形式。企业竞争战略通常采取以成本领先为主,兼以差别化战略;或者以差别化为主,兼以成本领先。当然企业的竞争战略不同,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也不相同。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国有企业采取的战略对策是:一方面,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的方式,实现其规模的扩张,达到行业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本文主要讨论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过程中的规模扩张问题。

(一)产业结构与规模经济

我国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据统计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0%),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是我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不少工业产品总产量名列世界前茅,这说明我国产业具有相当的生产总规模。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组织过于分散,企业规模偏小,尤其是缺乏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超大型企业,这一点从我国最大企业与世界最大企业相比就可以得到证明。造成产业集中度低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投资体制和分配体制,使国有企业创造利润的绝大多数被国家抽走,而国家对企业资金注入极少,银行融资有限,又缺乏直接融资渠道,企业规模偏小;我国的产业结构中,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也造成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规模偏小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规模不经济。

2.产业的供给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导致市场的过度竞争,这是我国经济的又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经济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产业同构。重复建设,产业的供给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同时由于政府的作用,使得产业进入障碍比较低,而退出障碍比较高,造成产业供给规模膨胀。我国市场机制还存在很多缺陷,尚未形成规范的市场竞争规则,致使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众多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展开无序的竞争,经常使用不公平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谋取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其结果是全行业利润水平下降,缺乏与国外竞争对手的竞争,也影响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

3.我国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由于追求产业规模,大量的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必然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很多企业只是单纯地以模仿创新为主,不愿花大精力进行自主创新。正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缓慢,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很难与发达国家相竞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处于劣势地位。在产业规模膨胀,而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导致了很多企业经营难以维持,甚至出现一批企业破产倒闭。

(二)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与规模经济

由于我国产业布局的不合理而带来的产业规模的不经济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如果想仍在原有的格局下搞好国有经济,是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和取得较好的成效的,因此改变国有企业现有状况,必须对整个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一方面可以达到调整国有经济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实现资产重组,调整集团内部产品结构,进而促进功能优化,从而实现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目标。因此,我们把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体战略选择,而把实现规模经济作为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主要任务之一。

从微观层面,规模经济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目前产业供给规模偏大,而企业在资本投入、技术投入、人力投入、市场容量等各种资源有限,企业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实力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国有企业战略重组而体现的规模经济的意义就在于:l)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具有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支配能力。2)规模经济有利于有效利用、组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各自资源的使用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也是国有企业战略改组的目的所在。

从中观层面,产业中有规模经济企业的存在,能够增强企业整合币场的能力,减少产业内过度竞争,减少由于资源过度使用而造成资源浪费。而企业能否实现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供给规模是否与市场规模相适应,市场规模大而产业供给规模小,或者市场规模小而产业供给规模大,都不利于行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内存在规模经济的企业,容易对产量、价格等达成协议,对市场具有较强的支配能力,易于形成成本优势,有利于阻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特别是境外竞争对手的介入。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我国从根本上改变主要产业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以及由此造成的过度竞争状况,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行业的资源配置。

从宏观层面,企业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强企业。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国际竞争也是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表现为不同国家同类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要想进入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不仅要走向国际市场,而且要在国际经济舞台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加入WTO后,要迎接“竞争国际化”挑战,更需要树立有强大实力和竞争能力的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三)资本运营与规模经济

资本经营是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国有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有效形式。资本经营有多种含义,这里所指的资本经营是企业本身或者其部分资产作为一种“商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买卖的活动,包括投资银行的策划、融资,企业的兼并、收购,产权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资本经营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决定的,由市场配置资源就是要求各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企业之间进行流动,从而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动态优化。资本经营作为竞争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其意义在于:

1.从微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迅速扩张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发展过程的问题之一就是规模过小,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使优势企业进行规模扩张。企业扩张离不开资本,如果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进行规模扩张,一来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分配体制以及近年来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企业自身的积累极为有限,要想通过这种办法进行扩张是非常困难的。二来是全世界大集团都不是通过自身积累来进行扩张的。目前国有企业负债普遍偏高,通过银行的借贷资金来进行规模扩张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应是推动大中型企业的资本经营,通过重组别的企业来扩大规模,实现低成本的扩张。

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重新构建企业的产权结构或所有权结构,盘活企业存量资本,以弥补增量资本的不足。实际上就是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筹集扩张所需的资金,以重组存量而推进增量的扩张。比如可以通过出售企业现有的部分产权,所集资金可以进行新建规模的扩充或者收购其它企业,也可以利用企业现有资本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对其它企业实施购买、兼并等资本经营活动。

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产品的升级,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投资是以条块分割为特征的,行业内各企业的优势比较分散,如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也有市场优势,但没有形成规模,也缺乏技术的发展后劲,这种品牌的优势也只能维持暂时的品牌优势,最后也很难发展。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但苦于规模太小,要扩张缺乏资金、缺乏技术,而且时间也比较紧,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品牌的影响。也有的企业有规模优势,也有先进的技术优势,但没有品牌和市场优势,其结果也很难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得以发挥。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通过资产重组,在保证品牌和市场的优势的同时,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实现了在产品结构重组和优化基础上的规模扩张。因为有优势品牌,在行业中形成了差别化;因为有一定的规模,必然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两种优势双管齐下,必然会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2.从中观(产业)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效应 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看,因为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大企业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0.5%,而且大企业的规模也偏小。由于我国知名企业集团规模太小、产品单一,一旦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便无法同世界大企业相抗衡。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依靠推进资本经营,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组织结构,转变为以大企业为龙头的组织结构。

通过资本经营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过去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促进龙头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提高市场占有份额,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促进不同优势企业(尤其是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企业)之间的互补,使重组后的企业既有市场,又有领先技术和发展后劲,提高规模效应,以增强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经济实力,逐步培养企业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带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之,通过资本经营的形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有充分的实力和灵活可变的应变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面对“入世”后的激烈竞争)。

3.从宏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促进存量资本的流动,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与地区之间的投资合理化同时还可以促进产权结构的合理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使经济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进一步深化。

通过资本经营,使一元化的产权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利于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以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化。通过资本经营,促进存量资本在木同企业及不同所有制企业间、不同行业间、以及不同地区间的流动,使龙头企业的增量资本得以扩充,也促使企业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资本经营的形式,通过流动不断达到优化配置,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三、资本经营与实现规模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规模经济的评价标准

1.规模经济分析的前提 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定量分析主要是针对某特定商品,以单一工厂制企业为前提进行研究的。而现实经济中,通过资本经营重组的企业包括同类(产品同类)、相关(产品之间是相关的)以及不相关(产品之间不相关)多个工厂组合的一体化企业,或多个企业组合的企业集团。因此,在一个现实的企业战略下来研究规模经济定量分析,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问题的另一个前提就是所有要素按相同比例增长,所体现的要素增加的倍数与产出增加的倍数的比例关系。当产出增加的倍数大于要素增加的倍数,生产效率是增加的。也就是各种要素的投入要遵从生产经营的活动规律,即遵从比例性和协调性。而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很难做到绝对意义上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2.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标准 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标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生产效率和收益的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表示为产量增加的倍数与要素投入增加的倍数的比值,即改变前后产量的比值(Q’/Q,其中 Q’为规模扩大后的产量力为规模扩大前的产量)。实际上,生产效率也是较难确定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产品大多相似或不相似,产品产量不具有可比性,自然也不能简单相加,这使从数量上来确定规模经济标准变得比较困难,而使从技术经济和经验估计规模经济标准变得越来越重要。

3.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指标 规模经济不仅是企业资本经营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行业结构优化和行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规模经济的效果时,应从企业的微观标准、行业的中观标准和宏观的社会经济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主要是企业的评价标准和行业评价标准。从企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资产报酬率、资本成本、生产成本、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从行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行业集中度(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数量、资产总额、在世界同行业的排名)、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在同行业的领先程度、大中型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等。

这些指标中,有些指标是可以量化的,而有些指标是很难量化的,这就需要在合理的指标体系下,运用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比如要素变化过程中实际上由于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使各种要素的构成关系发生变化(即要素的比例性和协调性发生变化),也可能因外部环境使各种现实因素发生变化,如要素价格、税收等因素。因此在采用规模的比较分析时,应该剔除相关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二)规模经济实现中的几种关系

资本经营对我国企业的竞争战略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企业在以资本经营的形式实现规模经济,最终实现企业竞争优势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务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构成关系 我国经济已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集约经营实际上就是以效率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而这正是规模经济实现的前提。资本经营中,对资源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应体现集约经营的思想。

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技术一定情况下的最大产出量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动投入的数量,而且取决于资本之间、劳动之间和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这里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或称资本品或投资品,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在现实中,通常所说的资本是由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构成,因为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的因素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因此,企业的战略重组不仅是实物资产的重组,也是人力资源的重组,而且还应该是实物资产与人力资源的重组。这样才能保证规模扩张中资产与资产、人员与人员、资产与人员的比例性、协调性,如在企业购并中,往往重视土地、厂房、机器、专利等实物资本,而忽视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构关系,如优化人员结构的投入,人员在职培训的投入,劳动人事改革成本和机会投入等。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比例失调,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企业文化和精神,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人力资本决定实物资本是否发挥其应有作用,影响企业的未来收益,自然影响到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2.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构成关系 资本经营是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其中应该包括有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以及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重组。有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中的商誉包含着企业家及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凝结、企业品牌和形象在过去和现在给企业带来的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的价值,或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潜力或未来会给企业带来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投资报酬。有效的资本经营,应该能够体现市场机制对企业乃至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其无形资产在资本经营中起的作用是有利于有形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率,形成规模效应,并使重组后的生产效率大于单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总和。

然而在实际的企业购并中,企业比较重视被购买方或被兼并方的有形资产,而对无形资产以及与有形资产有效组合不够重视,特别是重组后企业整体的无形资产重组、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重组重视不够,比如对于重组的企业,如何重塑企业形象。如何重组企业品牌,以真正发挥规模优势,体现规模经济;如何融合重组各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使重组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运行机制尽快融合,能够体现较高的生产效率的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这些方面都缺乏分析和研究,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也影响了资本经营的效果,影响规模经济的实现。

3.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政府和企业角色与功能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资本经营(如企业购并)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企业重组主体是企业还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政府,在企业资本经营行为,因此,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战略重组应该使企业为主体。但在我国现实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企业经济行为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理应对国有资产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行使所有者的权利,应该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如果行使政府管理者的权利,则对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利益负责,政府的作用在于:政府推动企业重组是为了解决因旧经济体制产生的“条块分割”,可以促进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加快配套改革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协调企业与各方面的关系;政府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指导企业的行为,避免企业行为的盲目性。然而在现行企业制度下,政府的职能未能完全转变,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仍然存在,作为各级政府代言人的管理者的知识能力和主观意识、个人偏向对资本经营的效果起着更大的作用,在对管理者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也必然会对企业重组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保证企业重组的成功,应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作用,处理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拉郎配,也不能撒手不管,保证政府在资本经营中指导和协调作用,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实现战略重组的目标——规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