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管理的主体范文

课程管理的主体精选(九篇)

课程管理的主体

第1篇:课程管理的主体范文

一、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研究状况回顾

1.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的研究

自2001年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来,关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产生,国内学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和社会主动选择的自然结果。第二,教育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和标志。第三,吸取以往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第四,国际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潮流的推动。第五,早期国内学者关于三级课程管理的研究。第六,新课程要求新管理,包括有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的实施两方面要求课程管理体制的革新。

2.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研究

课程管理体制的适当与否,直接制约课程设计以及课程的组织与运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制约课程管理体制的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课程管理体制总体分析而言,研究认为,外部因素有政治(课程管理体制与政治体制相适应)、经济(主要包括教育资金投入的多少制约课程管理权限下放的力度;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向相符合)和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渗透和普遍的内在约束力),内部因素主要有教育目标(课程管理权力的分配要以教育目标为先导)、教育者素质(校长和教师作为课程管理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制约课程管理体制实施的水平和质量)及教育的阶段性(教育的阶段性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

另一方面主要对课程管理体制的框架具体分析而言,针对地方课程管理的制约因素,有学者研究指出主要有地方文化、政策制度、区域资源和社会参与。针对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学者主要概括分析了四方面的因素:文化传统(主要表现在非层面,内化于管理主体的观念和行为)、政治结构(影响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以及各部门间的职权划分)、管理理论(不同的管理理论在课程管理的借鉴,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和学校组织(学校组织机构影响学校管理水平和效果,学校文化影响学校课程管理的过程)。

3.关于课程管理体制的模式研究

课程管理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课程管理的体制和政策。课程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课程行政管理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模式两大类。课程行政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混合型。也有学者将其分为国家本位课程(又称中央集权制)、地方本位课程(又称地方分权制)和学校本位课程。或者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均权型。更多的研究者将其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两种模式。我国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将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和地方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有机融合在一起,要有教育部从总体上的指导性要求,地方和学校又有各自的权限;既有全国必须实施的国家课程,又有地方和学校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的地方和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复制导向、考试导向、目标导向和发展导向的课程管理模式。

4.基于实施过程中课程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探索

国内学者指出我国课程管理实践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健全中央课程管理机构,加强对课程计划和分科标准的审议;(2)研究地方课程管理权力的限度,对这种权力施以必要监督和制约;(3)进一步健全课程管理规范,提高操作性;(4)促进课程管理手段的多样化;(5)课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6)重视课程文化的创新;(7)课程管理总体上仍然是一种高度统一的格局,学校的自主性不高,拓展学校课程管理的领域;(8)考试制度对课程管理的制约。

5.关于完善课程管理体制的策略研究

基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有学者也颇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措施。从微观层面,以围绕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利与责任为中心,采取建立更合理的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变革课程与教学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重视地方课程管理的桥梁作用,增强三级管理之间的沟通、促进学校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等措施。也有学者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内容出发,应着力从课程决策系统、课程开发系统、课程实施管理系统、课程政策评估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并着重提出要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合理的学校课程管理体制。从宏观层面,有学者指出要完善课程管理体制,需要相配套的课程政策、实施新体制的新环境和需要第一责任人意识。

还有学者通过研究英国三级课程管理的架构,意在吸取外国课程管理的经验。

二、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研究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1.学界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展

(1)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和细化

自2001年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诸多学者开始将研究范围扩展到该领域,涌现了一批质量高、富有创新意义的专著和文章。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基础,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即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及如何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权利的再分配;从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的课程体制过渡到中央-地方-学校分级管理的课程体制,这一过渡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等等。钟启泉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001年)一书中,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教育传统的三级课程管理框架,明确三级权利主体额权利分配,课程管理模式的重建提出了些建设性设想,为我国课程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十几年来没有发现有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为题的专著出版,但相关的研究专著中,大多学者做出的研究工作不容小觑。在这些专著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探讨,这对之后本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些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宏观研究,更强调深入微观实际,对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探讨。

(2)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首先,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仍存在我国原有的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的弊端,并做出客观性分析:课程管理过于注重行政手段,课程管理多为单向输出。其次,有学者指出,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权力下放限度是有限的,对此,需建立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础的权力合理分配的科学运作机制。再次,不仅着力研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机构及其权力分配,还有学者对课程管理机构在课程管理中必须遵循的管理规范和章程,提出:在学校层面建立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第四,针对课程管理过程中课程管理主体课程权力与课程能力不匹配的事实,不仅要促进地方和学校的课程管理,而且要对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的培养。

2.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存在的不足

(1)研究时间短,理论基础薄弱

我国关于课程管理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更多的研究集中在我国于2001年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之后,但相对于国外课程管理的研究和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来说还是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普通教育课程管理理论体系和构架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课程管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其次,课程管理理论的视野还过于狭窄,鲜有学者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引进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知识。这也是造成目前课程管理研究创新性不足的根本原因。

(2)研究方法单一,事实论据肤浅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方法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诸如推理演绎的成分较多,实证方法运用较少。运用文献研究相当广泛,采用实地调查匮乏。课程管理体制的运行、完善及创新都要和课程具体状况,尤其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紧密结合,收集一手数据的调研,使研究成果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推广力。其次,研究方法的创新性欠缺,学者对课程管理的研究大多借用课程论和教育管理理论,鲜有对其加以合理改造,并与课程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指导理论出现。

三、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研究的启示

近15年来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1.加强基础理论探索

加强课程管理的理论探索有助于探寻渊源、理清思路、找出问题、迸发创新。不仅对课程管理体制的内涵、框架、影响因素、模式、实施策略等进行研究,而且要深入探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等基础理论,保证研究的正确方向。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与推进、实践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切实构建课程管理的指导和考核,督促、指导和辅助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构建、有效运行和完善。

2.正确处理课程管理中的几对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的关系。在深化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三者都是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服务的。具体来说,在政府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支持下,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秩序性保证,更多的发挥教研部门的微观指导。其次,处理好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关系。国家、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体制中具有不同的职能和权限,要更多的发挥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自主性。

3.广泛开展田野研究,获取详实可靠的研究数据

第2篇:课程管理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 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6-0057-03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各高校为建设部级、省部级精品课程,纷纷开始了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促进了课程质量的提高。但其中的一些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精品课程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教学与科研脱离,单一的讲授方法与重识记的考试手段等。笔者于2010年负责福州大学精品课程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建设工作。做好该门课程的建设工作,应首先从思想上明确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在分析当前精品课程建设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实现课程建设的目标。

1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等公共管理类的专业课程,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望星空”的地位,其教学质量对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性”特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设好该门课程,首先应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回答重点建设的原因,这是做好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性”特点的需要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比较,具有其他管理所没有的公共性的特点和属性。什么是“公共性”,这不仅是事实判断,更是一个价值与伦理的判断。所谓的事实判断,就是根据事实标准,如效率、技术、资金和执行力等作出的判断。所谓的伦理判断,就是根据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观、世界观等作出的判断。与事实判断典型的客观性相比,伦理判断具有典型的主观性,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既然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相结合的产物,那么把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和学科的课程设计中,除了体现事实判断的要求外,还必须体现公共管理价值属性的要求。

1.2 保证公共管理合理性的需要

公共管理广义上的合法性,不仅在于与法律一致,即狭义上的合法性,而且也在于公共管理的合理性,即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并不仅限于‘与法律一致’,而且还涉及公众对执政党或政府的执政理念、意识形态导向、制度法规与政策,以及施政行为及其后果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政府合法性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种合约,具有自然递减的特性。”[1]这就是说,公共管理要实现管理的目的,不仅要依法管理,而且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在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当今社会,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比前者更加重要。获得社会认同和接受的前提是: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和理念等符合社会的期待,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致。公共管理伦理是社会期待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文本化最集中的的体现,缺乏公共管理伦理的课程,或对课程建设不够重视,有可能使公共管理人才即未来的公共管理主体不顾社会的期待,甚至一定程度上把公共管理异化为企业管理,降低公共管理的合理性,最终损害公共管理的合法性。

1.3 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需要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的合理性取决于社会对公共管理的期待。而社会期待是一定环境下,社会大众对公共管理的要求,是一定环境下主观判断的产物。环境发生了改变,社会对公共管理的期待随之提高,实际上是对公共管理主体伦理要求的提高。如果公共管理主体的理念、方式等还停留在以前的期待上,必然会出现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状况,从而降低公共管理的合法性。所以,随着公共管理环境的改变与社会进步,客观上要求公共管理的主体紧密结合社会主流价值的需要,体现公共管理伦理的要求。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定公共管理环境下主观对客观的产物,公共管理伦理价值、准则与规范等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可以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状况。

1.4 提高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道德性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在客观基础上主观判断的产物,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公共性。具体到某一政策环境下的公共问题,是否是需要公共管理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不同的公共性选择意味着公共性的偏离,甚至是背离,违背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为最大限度避免公共管理公共性的背离,体现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客观上需要对公共管理的主体进行公共伦理的培养。在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强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伦理的培养和教育,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道德性。

2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2.1 课程建设主体学科综合性不够

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授课教师,尤其是课程负责人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直接决定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鉴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跨公共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关于公共管理的伦理学,而不是一般的伦理学。课程的交叉性无疑要求讲授教师学科背景的交叉性,要具备有关公共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背景,这也是建设好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基本前提。但在目前的公共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存在课程建设主体学科背景综合性不够的问题,笔者为了弥补有关伦理学知识基础的不足,曾听过几个老师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课程,都暴露出跨学科不够的问题。缺乏伦理学基础的教师,把该门课程几乎等同于公共管理学;相反,缺乏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的教师,一定程度上把该门课程当成了伦理学。缺乏学科背景,即使实现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结合,必然是浅层次或表面的结合,无法实现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满足不了课程的基本要求,更无法建设精品课程。

2.2 科研与教学脱节

“现在的高校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而是学术水平的反映。”[2]没有一流的学术水平,也就没有一流的教学,也就无法建设好的精品课程。公共管理伦理学和其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相比,具有理论性强、抽象的特点,对相应的科研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精品课程建设必须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课程建设只有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在科研基础上,才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否则,缺乏科研基础,教学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必然有限,会导致照本宣科的局面,无法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在这个意义上,相关的科研工作是搞好公共管理伦理学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遗憾的是,目前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科研与教学脱节的现象,承担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师很少从事与该课程相关的研究工作,难以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2.3 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不够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公共管理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总体上属于哲学的范畴,内容具有抽象性与生涩性的特点,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与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课程内容应理论结合实际,体现实践性的要求。但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的现象,其结果,不但使学生难以领会理论,而且也降低课程的实践价值,难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2.4 教学与考试方法单一

根据课程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课程的教学应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要求。满足实践性的要求,在课程的教学与考试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有讲授,而且应有案例讨论;在考试中,不仅有知识识记的内容,而且应有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等。但据调查,绝大多数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与考试中,存在教学与考试方法单一的问题,即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和知识识记的考试方法。

3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在充分领会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必要性基础上,结合当前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中现存问题,以笔者为负责人的教学团队开展了如下探索。

3.1 建设跨学科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主体,决定课程建设的成败。根据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承担课程建设任务后,采取措施,大力加强课程团队师资建设,安排公共管理学科背景的教师进修哲学或伦理学课程,哲学(伦理学)背景的教师进修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笔者为了弥补伦理学基础的不足,安排时间到人文学院跟班听课,通过与伦理学教授及研究生的交流,受益匪浅。通过以上措施,课程组老师反映,进修、听课等方式避免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脱离的现象,实现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使公共管理伦理学成为真正的公共管理伦理学,而不是公共管理学或伦理学。当然,由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指望讲授教师通过进修等方式,以弥补基础知识的欠缺,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既影响课程的建设,又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在课程建设教师的选拔上,应首先把好入门关,把跨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学科基础作为选拔的基本条件,从根本上解决授课教师学科背景问题。

3.2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是衡量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前提在于结合课程建设的科学研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课程组在加强师资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科研工作,通过申请相关科研课题,撰写研究论文,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满足科学性的要求。同时,教学内容及时反映和吸收课程领域最新教学与科研成果,体现课程内容先进性。以科学性与先进性为例,笔者在讲授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时,申报了课程建设密切相关的省级科研课题和校级教改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7篇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论文,同时,不断查询最新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体会融进教学内容之中,大大加深了相关内容的理解,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明显增强。计划在后续的课程内容建设中,继续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继续增强课程内容科学性、先进性,体现并始终保持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内容先进性、科学性,实现校级课程内容建设的目标,为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3.3 案例教学兼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作用在于,在将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传授是手段,能力培养是目的。公共管理伦理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这就需要适合课程实践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满足实践性的要求,无数事实证明,案例讨论是课堂唯一的选择。比如说,笔者在讲授公共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的内容时,这几年社会广为关注的城管部门管理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城管部门是依据法律履行职责,那为什么受到社会广泛的非议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其原因,在于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忽视了管理中的伦理,具体体现在无视弱势的基本尊严、粗暴执法与缺乏同情心与人性关怀等。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公共管理需要伦理。在结合案例时,务必辅之以讨论方式,否则就会导致教师先讲解案例、再分析案例,最后总结案例机械模式的境况,降低案例讨论分析的效果。

3.4 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直接手段,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一份只重视知识识记的考试试卷,只会让学生考前死记硬背,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分数。所以,精品课程建设成效还有赖于考试方法的改革,建立起适合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的考察方法。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的生命力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在公共管理实践中运用公共伦理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这也是开设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宗旨和目的所在。据此,公共管理伦理学考察的重点应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识记。笔者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考试中,除适当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考核外,把案例分析能力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把上课讨论发言的情况计入平时成绩,作为课程总成绩的构成部分。以此作为指挥棒,促进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勤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公共管理实践的能力。

4 结束语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内容十分广泛,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的构建、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实践教学、网络建设等。上述关于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只是从课程主体、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学与考试方法等微观的层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尽管实践证明,这些是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精品课程建设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的基础之上。当前,高校还存在许多不利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环境,如不把教学研究作为学术研究,或把教学研究当做低层次的学术研究,“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使教学学术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在考评方面聚焦于更为显性化的科研成果”[3],短期行为等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桎梏。所以,加强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关键在于构建精品课程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营造精品课程建设的软硬件环境,使精品课程的建设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黄健荣,向玉琼.论政策移植与政策创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35-42.

第3篇:课程管理的主体范文

1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等公共管理类的专业课程,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望星空”的地位,其教学质量对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性”特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设好该门课程,首先应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回答重点建设的原因,这是做好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性”特点的需要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比较,具有其他管理所没有的公共性的特点和属性。什么是“公共性”,这不仅是事实判断,更是一个价值与伦理的判断。所谓的事实判断,就是根据事实标准,如效率、技术、资金和执行力等作出的判断。所谓的伦理判断,就是根据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观、世界观等作出的判断。与事实判断典型的客观性相比,伦理判断具有典型的主观性,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既然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相结合的产物,那么把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和学科的课程设计中,除了体现事实判断的要求外,还必须体现公共管理价值属性的要求。

1.2保证公共管理合理性的需要

公共管理广义上的合法性,不仅在于与法律一致,即狭义上的合法性,而且也在于公共管理的合理性,即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并不仅限于‘与法律一致’,而且还涉及公众对执政党或政府的执政理念、意识形态导向、制度法规与政策,以及施政行为及其后果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政府合法性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种合约,具有自然递减的特性。”[1]

这就是说,公共管理要实现管理的目的,不仅要依法管理,而且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在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当今社会,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比前者更加重要。获得社会认同和接受的前提是: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和理念等符合社会的期待,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致。公共管理伦理是社会期待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文本化最集中的的体现,缺乏公共管理伦理的课程,或对课程建设不够重视,有可能使公共管理人才即未来的公共管理主体不顾社会的期待,甚至一定程度上把公共管理异化为企业管理,降低公共管理的合理性,最终损害公共管理的合法性。

1.3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需要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的合理性取决于社会对公共管理的期待。而社会期待是一定环境下,社会大众对公共管理的要求,是一定环境下主观判断的产物。环境发生了改变,社会对公共管理的期待随之提高,实际上是对公共管理主体伦理要求的提高。如果公共管理主体的理念、方式等还停留在以前的期待上,必然会出现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状况,从而降低公共管理的合法性。所以,随着公共管理环境的改变与社会进步,客观上要求公共管理的主体紧密结合社会主流价值的需要,体现公共管理伦理的要求。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定公共管理环境下主观对客观的产物,公共管理伦理价值、准则与规范等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可以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状况。

1.4提高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道德性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在客观基础上主观判断的产物,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公共性。具体到某一政策环境下的公共问题,是否是需要公共管理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不同的公共性选择意味着公共性的偏离,甚至是背离,违背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为最大限度避免公共管理公共性的背离,体现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客观上需要对公共管理的主体进行公共伦理的培养。在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强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伦理的培养和教育,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道德性。

2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2.1课程建设主体学科综合性不够

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授课教师,尤其是课程负责人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直接决定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鉴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跨公共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关于公共管理的伦理学,而不是一般的伦理学。课程的交叉性无疑要求讲授教师学科背景的交叉性,要具备有关公共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背景,这也是建设好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基本前提。但在目前的公共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存在课程建设主体学科背景综合性不够的问题,笔者为了弥补有关伦理学知识基础的不足,曾听过几个老师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课程,都暴露出跨学科不够的问题。缺乏伦理学基础的教师,把该门课程几乎等同于公共管理学;相反,缺乏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的教师,一定程度上把该门课程当成了伦理学。缺乏学科背景,即使实现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结合,必然是浅层次或表面的结合,无法实现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满足不了课程的基本要求,更无法建设精品课程。

2.2科研与教学脱节

“现在的高校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而是学术水平的反映。”[2]没有一流的学术水平,也就没有一流的教学,也就无法建设好的精品课程。公共管理伦理学和其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相比,具有理论性强、抽象的特点,对相应的科研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精品课程建设必须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课程建设只有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在科研基础上,才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

否则,缺乏科研基础,教学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必然有限,会导致照本宣科的局面,无法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在这个意义上,相关的科研工作是搞好公共管理伦理学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遗憾的是,目前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科研与教学脱节的现象,承担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师很少从事与该课程相关的研究工作,难以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2.3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不够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公共管理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总体上属于哲学的范畴,内容具有抽象性与生涩性的特点,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与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课程内容应理论结合实际,体现实践性的要求。但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的现象,其结果,不但使学生难以领会理论,而且也降低课程的实践价值,难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2.4教学与考试方法单一

根据课程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课程的教学应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要求。满足实践性的要求,在课程的教学与考试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有讲授,而且应有案例讨论;在考试中,不仅有知识识记的内容,而且应有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等。但据调查,绝大多数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与考试中,存在教学与考试方法单一的问题,即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和知识识记的考试方法。

3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在充分领会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必要性基础上,结合当前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中现存问题,以笔者为负责人的教学团队开展了如下探索。

3.1建设跨学科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主体,决定课程建设的成败。根据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承担课程建设任务后,采取措施,大力加强课程团队师资建设,安排公共管理学科背景的教师进修哲学或伦理学课程,哲学(伦理学)背景的教师进修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笔者为了弥补伦理学基础的不足,安排时间到人文学院跟班听课,通过与伦理学教授及研究生的交流,受益匪浅。通过以上措施,课程组老师反映,进修、听课等方式避免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脱离的现象,实现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使公共管理伦理学成为真正的公共管理伦理学,而不是公共管理学或伦理学。当然,由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指望讲授教师通过进修等方式,以弥补基础知识的欠缺,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既影响课程的建设,又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在课程建设教师的选拔上,应首先把好入门关,把跨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学科基础作为选拔的基本条件,从根本上解决授课教师学科背景问题。

3.2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是衡量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前提在于结合课程建设的科学研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课程组在加强师资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科研工作,通过申请相关科研课题,撰写研究论文,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满足科学性的要求。同时,教学内容及时反映和吸收课程领域最新教学与科研成果,体现课程内容先进性。以科学性与先进性为例,笔者在讲授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时,申报了课程建设密切相关的省级科研课题和校级教改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7篇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论文,同时,不断查询最新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体会融进教学内容之中,大大加深了相关内容的理解,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明显增强。计划在后续的课程内容建设中,继续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继续增强课程内容科学性、先进性,体现并始终保持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内容先进性、科学性,实现校级课程内容建设的目标,为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3.3案例教学兼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作用在于,在将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传授是手段,能力培养是目的。公共管理伦理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这就需要适合课程实践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满足实践性的要求,无数事实证明,案例讨论是课堂唯一的选择。比如说,笔者在讲授公共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的内容时,这几年社会广为关注的城管部门管理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城管部门是依据法律履行职责,那为什么受到社会广泛的非议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其原因,在于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忽视了管理中的伦理,具体体现在无视弱势的基本尊严、粗暴执法与缺乏同情心与人性关怀等。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公共管理需要伦理。在结合案例时,务必辅之以讨论方式,否则就会导致教师先讲解案例、再分析案例,最后总结案例机械模式的境况,降低案例讨论分析的效果。

3.4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直接手段,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一份只重视知识识记的考试试卷,只会让学生考前死记硬背,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分数。所以,精品课程建设成效还有赖于考试方法的改革,建立起适合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的考察方法。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的生命力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在公共管理实践中运用公共伦理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这也是开设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宗旨和目的所在。据此,公共管理伦理学考察的重点应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识记。笔者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考试中,除适当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考核外,把案例分析能力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把上课讨论发言的情况计入平时成绩,作为课程总成绩的构成部分。以此作为指挥棒,促进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勤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公共管理实践的能力。

4结束语

第4篇:课程管理的主体范文

所谓课程管理,其主要是指学校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实施,以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实施体育校本课程的主体为学校体育教师,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并充分利用好学校周边的各类体育资源,进而能对学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这个目标进行设计方案。因此,大学体育校本课程主要由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及学校和教师通过加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再创造出的富有特色的大学体育课程等几部分构成。因而就可将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概念界定为体育类以校为本所进行的课程管理。

2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其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

2.1开设体育校本课程的客观条件相对缺乏

当前,相当多的高校体育教师缺乏足够的体育校本课程开设意识,并且在开设体育校本课程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物质水平低、体育场地器材缺乏等不足,这对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正常开设影响很大。仅就目前来看,很多大学目前现有的客观条件对体育校本课程开设的需要难以满足,其以校本课程体育教师短缺、经费投入不足和场地器材匮乏等为主要体现。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为前提,也就很难正常开设大学体育校本课程。

2.2体育校本课程有效管理与评价也不够

要正常进行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需要体育校本课程合理的管理与评价体系来有效发挥指导作用。人们从一些学者和专家的文献和调查研究结果可发现,不少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对申报和审议体育课程的程序没有正常履行,也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科学合理性方面略显不够。已经开办的不少体育校本课程对这个水平阶段大学生不适合,课程设置偏难现象突出。

2.3课程设置和开设的随意性比较大

在体育校本课程的开设方面,比较普遍存在规划的长远性和科学性欠缺的问题。其不仅缺乏组织实施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标准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其与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差距相当大。

3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3.1提高对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价值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做好校本管理的基本前提。以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为目标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主要价值追求,而本质追求就是追求健康第一的健康性。首先,大学体育把健康作为首要目标,这就要求体育的开展必须结合5个领域的目标进行,使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体育观,通过体育锻炼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其次,大学体育必须突出创造性。这就对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提出了必须具备足够创新意识和精神的要求。作为体育管理工作者应将创造性在体育工作指导思想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充分体现;对体育教师来说,应充当好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实现、组织、探索和引导者的角色,有目的地结合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不断进行修正;对大学生来说,就应通过积极学习和思考来争取自己最优化的体育学习效果。最后,大学体育要强调专业性。这就突出地强调了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效果。对体育老师来说,必须全身心投入教学中,不断积累相关教学材料,加强教学研究,让大学体育的实际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2坚持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为本为首要原则。实施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离不开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理解和尊重,同时让学生能够有主动和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机会,所有学生都具有充分发展的机会。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使学生有机会对课程开发决策有兴趣参与。同时还应多为每位学生个性张扬提供必要条件,要针对学生之间不同差异与经验,实施差异性教育。其次应突出自主性。这就要求体育部门必须将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作为依据,合理开发组织大学体育校本课程,有效实现权职的有机统一。只有结合实际,才能够使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有可靠保证。最后要注重全员参与。必须组织好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全程中。课程开发的主体不仅有教师,也要包含学生的提出所学课程项目建议的权力,要动员全校各方面人员积极参与其中。

3.3确立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机构和内容

为了通过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的构建来完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就必须把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设立起来,具体对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进行组织与设计。可借助于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以及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来构成这一机构。此机构的职能可以是按照课程校本管理计划,来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课程,以便促使课程系统与课程目标达到基本一致。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内容应与校本课程管理的目标紧密结合,这包括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和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等方面,以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构成了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的主要内容。

3.4构建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体系的模式

第5篇:课程管理的主体范文

基于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设计,须以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部分教师在陈玉琨教授的带领下,在探索教育领域质量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定义为在学校内外体制性因素支持下,通过充分开发学校人力资源,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促进教育系统不断提高其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能力的一种系统化方法。它也是在反思传统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基础上,在现代教育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吸收传统教育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思想方法的合理要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

1.民主的原则

从制度本身来看,制度只是技术手段,关键在于设计者、执行者和利益相关者选择何种价值取向去面对制度,采取何种途径来体现个体与群体的利益诉求。但大多数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普通员工甚至事前根本不知情,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遵守。而且传统教育质量管理通过制度等管理方法,鼓励甚至强迫学校及教师按照正确的标准,正确地做事情,但这样做往往是无法完全达成教育质量目的。基于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则要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不能仅站在管理者的立场,需要向师生授权,民主、合作地设计制度,激发师生参与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2.开放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不因“校本”两字而认为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校本课程最后的成效,不仅是要满足学生需求,更是需要用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来衡量。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中的重大缺陷之一,就是试图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定义、实现和评价教育质量。在校本管理制度设计时,要打破壁垒,打开学校大门,充分考虑校外因素,设计若干校本课程管理的校外管理制度,形成校本课程外部质量保障的制度化环境。

3.发展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修订,即动态发展。一是因为校本课程本身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其发展模式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更易随外界因素变化而变化。二是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提出,普遍可接受的质量标准仅仅是质量管理的起点而非终点,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学校系统和教育过程持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所以作为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者,不能仅满足于制度是否已适合现有的校本课程,还要考虑是否能设计得更好;在更好的状态下,还要观察是否有长效性。

二、设计的结构与内容

1.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组成

结构如下图所示,笔者将校本课程编制阶段分为课程规划和开发两个环节,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发展、社会需要,形成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库,为建设校本课程体系打下最根本的基础。校本课程实施阶段则分为课程确立、开设、完成三个环节,主要功能是选择可满足当时学生需求的课程加以实施,完成相关教育目的;同时带着课程实施中产生、并经分析处理的有效数据,课程二次修订再入库;如此反复循环滚动,推进校本课程充满活力、持续不断地发展。对应五环节,设计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

2.校本课程规划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主要内容是明确课程管理的基本规范,规定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规定校内外各部门及其成员的课程管理职权和职责。课程委员会的构成,由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社会人士(行政部门、课程专家、校外合作方代表、家长代表)等人员共同组成。它的主要工作,在课程委员会的组织管理下,设计、审议、评估课程规划方案;规范课程规划编制、实施的程序要求和质量要求;下设课程学术委员会,研究、设计、优化每一学年的课程计划。

3.校本课程开发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开发和实施的培训制度。主要内容是在课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定期组织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学习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般方法等内容。(2)课程准入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年审批课程开发者、修订者或提供者所上交的校本课程。符合准人的课程方案,其背景、理念、目标、结构、课时、资源、实施、评价、管理和保障等课程要素清晰、科学;使用他人的教材要有详细的授课计划,自编教材则要有详细的文本等。(3)课程库建设制度。主要内容一是规范准入的校本课程,按学校课程体系分类编目,借助信息化技术将课程各要素完整入库,形成课程库。二是规范已实施完成的校本课程,带着实施后的各类有效数据,以及二次修改开发的数据资料,再次进入课程库。具体设计时避免传统课程实践中,“课程被切割成无数碎片,许多学校不仅用叠加的思维把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同内容分裂开来,美其名日长课程、短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等。最典型的是,一些学校自称开设了五十门课程、一百门课程、三百门课程,相互攀比,似乎哪所学校能开设的课程越多,水平越高。从课程理论上说,这是一种无知;从课程实践上说,其结果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在课程库建设中,不以课程数目,而以课程内涵为校本课程质量衡量标准,实践课程统整的思想,将课程管理提升至课程领导。(4)课程共享制度。它是规范课程库使用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库中的课程,可供校内外人员查询浏览;更可提供给非开发者、外校人员在本校或他校授权使用;同时可对等引入外校的校本课程,由此搭建和外校课程建设相联系的桥梁。课程准人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课程共享制度,以及下文课程完成环节的课程修订入库制度,构成了校本课程库完整的管理制度,是本文所设计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中的特色制度。使得校本课程不再是静止的、固化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这样的校本课程将充满生命活力,持续不断地健康发展。

4.校本课程确立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实施申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实施者递交课程实施申报,一是申报准备实施的课程(含实施计划),说明该课程符合本阶段课程计划的要求,以及完成各项准备情况;二是申报证明其具备开设该课程的能力,课程实施者不一定是课程的开发者。(2)部门推荐制度。主要内容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本阶段课程计划,推荐本阶段所需开设的校本课程目录,招募或邀请实施者开设这些课程。(3)遴选审批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按当阶段课程计划的开设要求,对从申报或公度开招募渠道递交的材料遴选,进行“立项”、“修改立项”、“不批准”的审批;如批准“立项”则直接进入学生选课预报环节;“修改立项”则要求按修改意见修订后再立项;“不批准”则明确该课程不可开设,并反馈不批准的原因。(4)学生选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课程介绍(含实施者介绍)及选课指南后,预报相关课程;学校或实施者认可后批准选报,若未批准则学生自行调换或由学校指定

5.校本课程开设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学生换课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参加校本课程1-2次后,发现该课程不适合个人发展要求,则准予调换至其他课程。(2)备课研修制度。主要内容是定期组织校本课程实施者集体备课研修有些教师误以为只有基础l生的学科课程,形成备课组,才有备课研修。其实不然,虽然一门校本课程实施时当前实施者往往只有一位,但当前阶段一定是有众多校本课程实施者。他们所实施课程的内容虽然不同,但组织的形式、实施的方法均可以交流。另一方面相关课程可以开展课程统整实践,一门课程的涵盖领域可以是多方面的,实施者则是多人组成。上述两种情况都可组成合作学习组织,定期开展课程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集体备课研修。(3)常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同一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6.校本课程完成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成果展示、实施奖励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规范课程本身及师生的成果展示、评比评选活动。(2)修订入库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该课程按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修订课程;然后带着实施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有效数据,进人课程库。实施过的课程入库,将提升课程库中课程的内涵价值,下一循环实施时,也将更为有效。

7.贯穿于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校内评价制度。它是校本课程管理的核心制度,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主要内容:校本课程规划环节,有对课程委员会成员的考评制度、课程规划的评估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环节,有用于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开发成果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确立环节,有对该实施周期立项课程的评价制度、对立项课程实施准备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实施环节,有规范课程实施的诊断性、过程性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完成环节,有课程本身、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效果评价制度。校内评价制度的设计,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行政、师生和社会人士等各方均可参与评价。(2)校外视导和督导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包含大学、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等社会力量,对校本课程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或专项视导或督导。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来自学校外部对教育质量的体制关注和支持,是学校内部质量进步的必要条件。所以引入校外视督导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指导和帮助校本课程管理。校外视督导制度和校内评价制度的组成,形成了校本课程评价的完整制度构建,避免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评价教育质量的局限性。(3)人、财、物服务保障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人、财、物服务保障工作。(4)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在校本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各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有何作用?又如何应用?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要“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数据”和“事实”是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性资源。所以设计该制度,主要用于规范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积累有效数据,优化实施过程,真正做到“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

三、从设计走向实践

第6篇:课程管理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总体架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14-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很传统同时又是新兴的专业。从1999年我国正式统一设置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以来,工程管理专业已经从土木工程专业(或建筑工程专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专业。近几年来,工程管理专业在许多工程领域里扩展。现在全国已有30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许多建筑、林业、铁路、矿业、财经、机械、化工、冶金等高等院校都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已经成长为一个大口径的专业。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现代工程更具有社会化、综合化和整体化的特性。不同的工程类型对工程管理者有不同的要求。作为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能够满足现代工程要求,既要有规范性和统一性,又要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求总体架构的统一和具体课程设置的灵活相结合。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架构,一是按照培养时间进行总体过程框架的架构,二是按照培养方案进行总体框架设置。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实践教学的设置非常重要。因此,本文特地介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

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总体过程框架

传统的工程管理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两大学科为依托,随着工程管理专业在不同领域的扩展,工程管理所依托的学科也在扩展,但是管理科学与土木工程两大学科是必须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其它经济学、环境工程、林业工程等学科的支撑。工程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需要综合性的、广博的知识面,能够对所从事的工程迅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把握技术和实施过程。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培养过程应该经历从总体到专业细节,再回到总体的三个阶段。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对应进行安排,如图1所示。

(一)工程管理概论

学生入学后,在第一年应安排“工程管理概论”的学习,对工程、工程管理工作和工程管理专业有一个宏观的总体的了解,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整个知识体系和教学体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工程管理概论中所描述的工程应该是一个广义的工程范畴,利于不同背景的高等院校和不同工程背景的要求。

(二)各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学生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掌握各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搭建工程管理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并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工作能力。课程的设置也应体现不同类型工程特色。如水利院校可以设置一些水利工程的相关课程,林业院校可以设置一些林业方向的课程。

(三)毕业设计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将所学习的各门知识进行综合的总体的应用,得到综合的训练。

从这个总体过程框架可以看出,第一年的工程管理概论和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非常重要。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总体结构及课程设置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采用“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三方面课程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

(一)基础课

基础课程包括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邓小平理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及其应用课程等。这部分课程是比较固定的而统一的。

(二)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四大平台课程。其中,不同领域的工程管理专业在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方面会有所差别,而管理平台和法律平台课程比较统一,只是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会有所侧重。

1.技术平台课程。技术平台是工程管理的基础与核心。工程管理者必须具有某个主要工程的专业基础,如土木工程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以土木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管理的技术平台课程有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学与规划、工程施工等。有时还要增加一些工程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如工程规划、环境工程、设备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相关的工艺(化工、核能、污水处理等)。若以水利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则技术平台课程就会有所差异。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有比较扎实的技术基础,才能在工程中得到长远而可持续的发展。

2.管理平台课程。管理平台即课程要教会学生如何采取一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实现工程目标。管理平台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本平台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体,还可以开设系统工程、组织行为学等相关课程。

3.经济平台课程。经济平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一定的资金预算安排实现工程的预定目标,并达到工程技术与经济的辩证统一。经济学平台课程包括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原理、工程经济学、金融与保险、工程估价等。本平台以工程经济学和工程估价为核心。

4.法律平台课程。法律平台是工程实施的法律准则和各参与主体完成各自工作任务的实施依据。法律平台课程包括经济法、建设工程法规、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和工程合同管理等课程。

(三)专业课

专业方向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有某一方向能力的学生需要开设的课程。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按照侧重点不同,分为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及物业管理五个方向。因此对应的专业方向课程也可以分为五个方向。

1.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Ⅱ)、工程合同管理(Ⅱ)、建设项目评估等。

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市场营销。

3.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造价管理、工程估价(Ⅱ)、项目融资等。

4.国际工程管理方向: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国际贸易与金融、国际经济合作法律基础、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

5.物业管理方向课程:包括物业资产管理、物业运行管理等。

(四)选修课

选修课主要指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分限制性选修课程和非限制性选修课程两种。工程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可根据专业方向进行选择。

四、实践教学环节

工程管理实践性非常强,很多本科生毕业后都需要到工地进行现场工作,因此实践教学对于工程管理十分重要。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

(一)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1.对一年级本科生,认识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到工地上参观,让学生了解工程、工程系统和工程管理基本情况。

2.对二年级本科生,达到了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层次。通过生产实习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各专业基础理论、原理、方法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3.对三年级本科生,达到了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层次。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各专业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管理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边学习边实验并与生产实习相结合;通过课程认识实习、系统模拟实习、专题调查实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实习、阶段综合实习等实现这一目的。

4.对四年级本科生要注重专题设计能力培养。在教师间接指导下,学生自我设计论文题目,通过实践,让学生独立完成“从查资料、列提纲、到撰写论文”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在课题设计、研究、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的设计和实习

许多工程技术课程和工程管理课程都应该安排实习和课程设计,如工程测量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程结构课程设计,工程施工课程实习和设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合同管理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等。

根据现代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工程管理课程教学也应安排计算机教学,并安排试验。

(三)课程中的案例教学

许多课程都有案例,通过案例使理论和知识更加形象化,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使学生容易掌握。

(四)毕业设计(论文)

从对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综合训练,从培养动手能力的角度,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做毕业设计,尽量不要做论文。许多学校毕业设计选题的具有多样性,例如可以分为房地产、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三个方向,其中,房地产方向分别进行房地产全程策划、工程规划、技术设计、施工方案设计;项目管理方向的选题包括: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策划、招标文件的编制和标底、监理规划大纲;工程造价方向可以对一个具体的工程进行估价、项目评估或作可行性研究等。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形式

——利用工程管理实验室进行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必修课的模拟实习;

——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组,参加科研实践,自主设计实验;

——让学生自我组织开展活动,以培养领导小组工作的能力;

——经常举办研讨会,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等等。

(六)研究能力的培养

研究能力培养主要面向优秀学生,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实施。应鼓励工程管理的学生进行跨学科选课和研究,如可以涉足海洋工程、环境工程、地震工程、材料工程、核工业工程等跨学科课程。

五、结束语

现代工程对工程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能满足培养新型工程管理者的要求,在总体框架上体现统一性,在具体课程设置上体现不同工程类型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管理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任宏,晏永刚.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集成模式与教学体系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第7篇:课程管理的主体范文

一、学校管理改革亟待新课程价值观的厘清

学校管理改革的脚步从来没有也不会停止,因为它是与我国的各项体制改革休戚相关的。经过了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大量的实证研究不断地给教育管理理论界吹来新鲜空气,学校管理改革也由激情时期进入到理性反思时期。

我们知道,目的是指行为主体根据一定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念的中介作用,对行动目标或后果的预想。这种预想充分反映主体的价值追求,并能够引导人们按照预想控制与协调行动,来实现其价值追求。那么在教育领域,任何时候,任何团体或个人,共同的教育目的与关于教育行动的独特追求,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目的的不同选择,亦受不同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20世纪以后,随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目的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不管是何种倾向,其共同的目的就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等相融相通、相互促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当然新课程改革势必遵循这一目的的要求的。

新课程改革力求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地发展,在课程体系中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管理平台,体现新课程指导下新的价值体系。

二、新课程价值观的诠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其根本价值就在于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的。

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关注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当我们开始进入科技高度发达的新经济时代,竞争的激烈,使学生们一踏进校门就开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或是被选,教育目的随之进一步具体化。每一名教育管理者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个体主动、健康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只有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有智慧、有尊严、有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1]而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之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新课程价值观念体系。新基础教育课程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它的主要内容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通过教学活动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我们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内容和要求既应该是基础性的,又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新课程价值观与学校管理改革的关系

新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改革中,特别是学校管理改革中处于核心指导的地位。究其本身来说,它既是新课改“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的一个维度,也是教育价值本位的构筑基石,追本溯源,通过层层剥离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活动行为,新课程价值观自然浮现。课程改革进程中,其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新课程的变化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点和评价标准。教育工作者们在理解新课程标准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尺度出发,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进行相应的教育行为和管理。我们知道,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阶级有不同价值观,同一事物不同人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还是教学体制的改革,凡此种种教育行为的实践,只有与适应时代形势的新课程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推动学校管理改革的成功进行。

因此,新课程价值观的构建,改变了以往过多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僵化状态,纠正了以往教学实践中对价值观的教育尺度把握不准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思维单向渗透的问题,使各个学科从根本上真正有机的结合,促进和优化了课改过程中学生个体个性发展,并糅合平和民主的学校管理氛围,提高了学校管理改革层次和水平。

科学的管理必须以学校为龙头,只有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动起来,教师们真正动起来,学生们真正动起来,新课程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倡:以学校管理促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创新学校管理,充分挖掘和开发学校存在的潜力,释放学校生命活力。

目前我国学校管理改革出现两种价值发展方向: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从批量生产式的集约化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精细化小班教学或个别化教学的转化。[2]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管理改革必然要遵循这种态势,而新课程价值观恰好也直接表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这种趋势,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改革必然与新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没有学校管理改革的支持和推进作用,新课程改革就无法得以进行,即使其价值观再先进,再完美,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法企及。同样,学校管理改革也必须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倡导新课程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激发教师的课改热情,改进学校的教育生态,发展学校管理的良性运作。

我国的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不同的地区,包括许多偏远地区,学校管理改革是否能够进一步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能否完全普及实施,很多人都心存疑虑。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以其价值观为纽带,携领学校管理改革,可以较好的改善在我国非知识经济地区的教育状况。只有以新课程的价值观为目标导向,新课程才能在解决问题中前行,学校管理改革才不会在质疑中成为纸上谈兵。

如上所述,新课程价值观核心地位的确立表明:新课改提供给学校管理改革的不仅是方法,更是态度;不仅是树立责任意识,更是树立机遇意识。

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

基于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其突出特点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特色的学校管理。

1.人本管理观

教育的本性是人文的,教育工作的目标是生命的成长,而不是机器的生产、生物的克隆,因此教育管理也必须是人本管理,新课程要求教学要有的放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样,管理是也应具有靶向性,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因此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3]学校管理正是围绕教职员工和学生,所不同的是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有效的管理行为。它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整体提升,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时代的潮流中生机蓬勃,奋发有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真正体现学校管理的功能。

人本管理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从生命的视角去确立我们的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使学校成为师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摇篮。因此,学校管理坚持人本管理观,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基本观点:一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二是交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三是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四是强调个性发展;五是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4]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育真正回归到关注人类自身,把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序曲旋律,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教师主体的关注和尊重。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这一点,把管理的重心真正转移过来,把人本管理落到实处,积极推行人本管理,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良性发展。

2.校本管理观

我们研究教育改革理论也好,课程改革理论也罢,其核心都是围绕具体的学校实践,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使得“校本”逐渐也必然纳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任何课程改革,若忽视具体的学校实践,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反过来,只有经由学校这一环节才能践其言,成其行。[5]

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问题就在于没有在学校尤其是具体的学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忽视了课堂,忽视了教学,忽视了师生关系的调整等,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是外在于学校的。此外,相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而言,学校是教育中的正规的、独特的机构,突出学校在各类教育中的作用,把具体的、特殊的学校实践作为具体的操作核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的主体,体现在学校的所有制形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包括课程管理的其他各个方面,提出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其中学校课程在中学阶段可以占到课程总量的16%,这实际上给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契机,也是给校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管理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校本管理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要包括管理权力下放,自主决策、特色课程开发等,给学校以管理的自,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是校本管理的基本主张,让教师参与到校本管理中来,使教育研究成果和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得以实施是校本管理观的基本命题。校本管理统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是一切校本研究的灵魂和统帅。综合而言,校本管理观是学校管理价值观的首要问题。

3.文化管理观

文化是最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通过文化管理,创造一种自然、民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学校组织氛围,使学校的每一分子都能以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产生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最终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即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6]教育文化管理不仅仅指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培养学生修养的目标,还包括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对课程改革环境的关注。教育文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意在释放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动力,以其先进的思想浸润于校园、作用于师生的情感,培养出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取向的优秀人才。教育文化的提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取代过去知识育人观念,以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新课程改革。因此,学校应依据本组织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开放管理观

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有序的管理系统。在学校管理改革过程中,建立比较稳定的社区联系网络和校外教育基地,完善的校内信息反馈系统,形成开放管理的格局,是现代学校必须的外部条件。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日趋紧密,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日趋充分,管理活力更加充沛。

以人为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开放的管理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人文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自创性,加强学校的开放管理,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2]中国教育报,2004-12-20:3.

[3]成达如.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2).

[4]朱永新.教育小品[J].黑龙江教育,2003(27).

第8篇:课程管理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管理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196-03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在管理模式上却没有明显变化,滞后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发展,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管理模式方面的改革非常必要。

一、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后进行了三次重大改革,每一次改革之后,无论课程设置、教材建设,还是组织机构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断得到完善。但在管理上却一直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始终没有太大改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的是“一元制个人化”管理模式,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机构按照自身的功能定位,以其开设的各门课程为依托,设置若干课程教研室,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将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别编入不同的课程教研室,再以教研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基本单位,组织各个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单一的教学管理为基本功能,以教研室领导下的教师个人的、孤立性的教学活动为基本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管理功能的单一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定位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没有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等任务,由此决定了教研室在功能上基本是单一的教学管理。虽然教师事实上也进行科研活动,但并没有统一的、硬性的任务和要求,是从属于教学的,是出于教师个人的兴趣和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属于教师个人自己的事情,不需要由教研室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教研室的职责仅在于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二,管理方式的行政性。传统管理模式就其根本来说是一种行政化管理模式。它以对教师的人事管理为着眼点,通过对教师本身的直接管理来间接管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教研室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给教师下达教学任务,以确保教研室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不能自主选课,具有强烈的指令性管理色彩。

第三,管理运行的静态性。传统管理模式下,每个教师固定在某一个教研室中,未经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自己与教研室的隶属关系,不能在不同教研室之间自由流动,只能在本教研室的组织领导下固定地从事本教研室课程的教学工作。

第四,管理范围的封闭性。传统管理模式的视野是内向的,即它只强调本教研室的自我管理,只关注本教研室内的教师和课程,对其他教研室的教师和课程则漠不关心,也不关注其他课程的教学状况,不重视不同教研室的教师和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缺乏教研室之间的外部联系。对本教研室外的其他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也没有纳入其管理范围。

第五,管理对象的个人性。传统管理模式下,管理的对象是单个的教师,仅从教师个人来看,教研室对教师的管理是严密的,教研室能够对每个教师实行严格的垂直联系和控制;但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教研室对教师的管理却是离散的,即教师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是各自为政的,相互之间缺乏有组织的合作与联系,难以发挥整体效应。

二、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一元制个人化”管理模式作为高校长期实行的一种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模式,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运行稳定等优点。但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方案实施以后,面对新变化和新情况,传统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方案的要求,暴露出明显的弊端。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模式,成为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功能的客观需要

随着新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机构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管理机构,而是具有课程教学、理论研究、教师队伍和学科建设等多种功能。与此相适应,“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该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其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1]

在新方案中,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复杂化、多样化了。功能单一的传统管理模式难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重功能,无法统合教学与科研、学科建设工作,容易导致“一手软一手硬”,不利于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课程教学和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之间由主从关系转变为并行关系,课程体系与学科体系彼此分立却又相互联系,每个教师都面临双重任务,需一身二职。由于新的课程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必修课,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点则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六个二级学科,但四门必修课程和六个二级学科之间又不是完全的一一对应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线性的传统管理模式,就会造成同一门课程的教研室的教师,并不一定同在一个二级学科中,而同一个二级学科中的教师也不一定同在一个教研室中的乱局,导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无序状态。因此,只有建立与新方案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模式,才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最大潜能,保障课程教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有序开展。

(二)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性的必然要求

新方案实施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过多种不同的名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包含的各门课程在内容上学科结构单一,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相关性不强,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课程之间和课程内部对教师教学的协作要求不高。因而传统管理模式的封闭性、静态性和个人性的弊端没有明显暴露出来。

在新方案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及体系和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都呈现出显著的整体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自身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阐释的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阐释的是对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它不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或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哪一个部分可以独立解决的,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来解决,其内容是包含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成果进行阐明,而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和规律,它也具有整体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传播,涉及历史与政治、国家与民族、阶级与政党、革命与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同样具有整体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强调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内容上包含哲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内容,也必然具有整体性。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新方案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虽然相对独立,但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整体功能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新课程体系内容的建构,是基于其内在逻辑路线,即从基本原理到基本原理发展,再到基本原理运用的思路生成的,是特点鲜明、结构严谨的整体性课程体系[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他三门课程的理论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继承与创新,而这种理论上的创新又来源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实践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则在“中国近现代史”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则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部逻辑的落脚点。“总的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体系,以它们在理论原理、理论发展和理论运用的统一上,以它们在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上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3]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构成一个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的建设,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以其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体系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互交融构成一个整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要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无论是同一课程内部,还是不同课程之间,还是课程与学科之间都要保持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而这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所不能容纳的,需要超越每个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各自为政的局限,打破各门课程分离教学的界限,按照课程内部和课程之间的严密逻辑关系、课程和学科的相融关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模式,强化相互间的协同合作,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发展。

(三)应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新变化的客观需要

伴随着新课程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专门化、单一性、静态性的状况,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师资来源多元化。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规定,高等学校要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源渠道,专任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辅导员有条件的可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吸引和鼓励相关专业课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要聘请理论研究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开设专题讲座,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建立校际之间教授互聘、优势互补的教学协作机制,要注意发挥离退休的哲学社会科学著名专家学者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鼓励党政领导干部给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4]。随着这些要求的逐步落实,师资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其次,师资结构复杂化。新课程方案实施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来源渠道拓宽了,教师队伍中人员身份多样化,他们学科背景不同,知识结构差异较大,有自己特殊的研究领域或学科偏好,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或长于理论水平、或长于学术研究、或长于实践经验,教师队伍结构复杂了。

再次,师资队伍的动态化。由于师资队伍规模扩大,非专职人员大量增加,他们来源于不同的工作部门,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一项临时性的或者从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他们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有很大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会带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在不同时间、不同课程上的动,造成师资队伍的不确定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新变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如何使教师的素质结构与任教课程的要求达到最大限度的一致性匹配、将非专任教师的教学活动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管理中、教师教学科研的跨课程、跨学科、跨部门合作等问题,需要建立能涵盖全体教师的、开放性的、能够促进相互协作的管理模式。

三、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二元制团队化管理模式的思考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二元制团队式管理模式的内涵与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二元制团队化”管理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一元制个人化”管理模式而言的。所谓“二元制”,就是将新课程方案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与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两大功能,依据其并列平行关系,通过两条线分开组织管理。所谓团队化,就是教学和学科研究管理的对象不再是单个教师个人,而是多个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与学科团队。具体地说,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机构(当前多数高校使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机构名称)下设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两个办公室,分别承担理论教学与学科、科研管理工作。将所有教师按照优势互补、自愿组合的原则,依据课程和二级学科,组成若干课程教学团队和学科建设团队,分别置于教学管理办公室和学科建设办公室的管理之下。每个教师既是一个课程教学团队的成员又是一个学科建设团队的成员。两个办公室分别组织相关团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从而不仅使理论教学与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两项工作并行不悖;又能使每个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都处于一个团队集体中,整合众人所长,发挥团体优势,创造协同效应。

(二)二元制团队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的“一元制个人化”的教研室管理模式相比较,二元制团队化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管理的专业性。传统的“一元制个人化”的教研室管理模式的着眼点在管人,通过对人的直接管理进而间接管理教师的业务活动。“二元制团队化”的管理模式的着眼点在管理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通过对教师的业务活动的直接管理进而间接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因此,“二元制团队化”的管理模式更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具有更强的专业性。

第二,管理的开放性。传统的“一元制个人化”的教研室管理模式下,每个教研室是封闭的,其所属教师是固定的,教师与教研室的隶属关系不能随意改变。“二元制团队化”的管理模式下的课程教学团队虽然也是依课程建立,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开放性的,除了团队的负责人是不变的,其他教师可以在每学期结束后改变自己隶属的团队,在不同的团队之间流动;同时也将非专任教师纳入团队管理中,具有明显的流动性,更能适应新方案带来的教师来源、结构的复杂化,以及灵活应对某个学期某一门课程轮空的新情况。

第三,管理的团队性。传统的“一元制个人化”教研室管理模式下,管理面向的是单个的教师个人,教师的自主性不够,教师的优势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二元制团队化”管理模式下,管理面向的是一个个由多个教师组成的团队,个人之间通过团队内部机制维持密切的联系,能够互相取长补短,更强调整体协同。

第四,管理的协作性。传统的“一元制个人化”的教研室管理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是各自孤立地开展的。“二元制团队化”的管理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通过相互协作来进行。如同一个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共享成果;或者分专题授课,分工协作。不同课程的教学团队共同商定教学计划,互通教学班级信息,协商处理重复的内容,教学中相互援引支持等。同一个学科团队共同申报课题,开展学术活动。

“二元制团队化”管理模式的建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理论教学与学科、科研的管理建设都得到强化。由于每个教师都同时属于一个教学团队和学科团队,使理论教学与学科、科研的管理具有了相互联系的纽带,有利于课程教学与学科建设相互兼容、相互促进,避免教学科研条块分割,互不关联。同时,使所有教师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形成整体效应,有利于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科[2008]5号,2008-09-23.

[2]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6.

第9篇:课程管理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253-02

开放式教学,渊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是指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机会和权利,欣赏每个个体的自身发展,强调学习过程中能力增长和情感体验,建立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形式。

管理学课程是各类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非管理类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是研究企事业单位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该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应变等能力。传统的管理类课程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因为在这种模式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很难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的高等教育。因此,建立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从管理学课程的特点着手,旨在探索和构建管理学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和体系。

一、管理学课程的特点及其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

管理学课程是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一体的一门边缘科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其适应性可以从管理学的发展阶段及人性假设等多个方面去理解,因此,具有对开放式教学模式诉求的三个基本特点。

(一)实践性管理学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管理实践也就是管理的活动过程,它既是管理思想和理论产生的源泉,又是管理思想和理论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研究管理学不能从教材出发,不能从课堂出发,只能从管理实践出发。管理学课程的强实践性就要求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以实践为基础,要求开放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要随着社会实践内容变化而适时变动的。

(二)管理学课程的强操作性要求课程的教学与研究通过具有现代性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实现培训操作性人才

管理学课程重视对从业者的适应能力的培养和从学科中找出适当的具体方法、技术和理论的培养和训练,倾向于管理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规划与统筹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的培养,因此,其研究的目的是提高管理操作过程的效率,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学科。

(三)管理学课程具有很活的综合性

综合性管理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在具体去抽象专门管理理论时,综合运用了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如社会学、运筹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基础社会科学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边缘学科。综合性的管理学课程要求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内容要有开放性,在发挥自身原有学科优势的前提下,注意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精髓,加强交流,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确立自己的地位,培训符合企业事业单位管理需要的人才。

二、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构建管理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而言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突出学习主体开放式知识结构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一)开放式教学理念的建立

首先,建立管理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要依靠学校领导的支持、教学委员会的认同,要在教务部门的支持下完成改革教学方式、考试方式、教学内容。由于管理学课程是培养管理者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规划与统筹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开放教学课堂,可以把课堂开在实验室、图书馆、企业里,把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变成以学生自学为主,把以学生为听者改变成以学生为主动参与讨论演者为主;改变考试方式,把传统的闭卷考试变革为以开放式的可以带回家的不限定时间的以讨论稿或小论文或决策书等方式上交答卷的考试方式。其次,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教学开放理念。传统的讲授式教育中,通常把教师看做是知识的权威,老师教的一定是对的,因此,很多学生即使是心有疑惑也不敢轻易挑战权威。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师生双方开展对话。这种对话是在平等的主体间进行的,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对学生的自学、实践等进行组织、计划、指导、协调,而学生也由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师生双方通过积极的课堂教学互动敞开思想和灵魂,以质疑、解疑的方式彼此达到认可和发展。由此,教师和学生形成所谓的“学习共同体”,一起进入“相互学习的关系”,最终获得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自我完善。

(二)构建管理学开放式教学课程的“新”体系

1.开放式教学课时比例的安排

原有管理学教学课程的内容主要以管理理论教学为主,很少或没有管理实践教学内容,以原理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主。面对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在校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实现教学目的。“管理”本身是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是《管理学》的教学对象是社会实践经验少、专业知识缺乏、对社会组织几乎全无了解的在校学生。因此,《管理学》的教学在讲清楚基本概念、要求把握学科理论体系的同时,必须结合一定的实践活动进行,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管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达到与理论教学课时各占1/2的分配比例。同时,在“新”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布置学生自己阅读,尽量少讲甚至不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程项目研究等,自学课时占理论课时占1/3。

2.开放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开放式教学方法的构建包括理论课时的教学方法和实践课时的教学方法。理论课时的开放式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以多媒体为教学工具的传统讲授法以外,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堂讨论教学法,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问题,甚至提出反对意见。教师以学生是否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作为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的5%―20%,甚至更多;另外,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料、要求学生自学,阅读资料的内容均在考试范围之中。

管理学的开放式教学重点体现在实践课时的教学过程,其基本教学方法有:

(1)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构筑课堂内实践教学体系。在本门课程中,至少拿出1/3的实践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交互式教学。这是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指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发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上台发言、管理游戏、自我评估、学生模拟等形式。

(2)校内课外模拟实践活动。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活动,系统模拟一家公司从组建到营运的全过程,以使学生对实际管理过程有更深的体验。

(3)调查与访问。即根据教学与训练需要,特别是要带着特定的管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深入企业,访问企业家与管理者,再由学生写出调研报告。项目决策与管理,即设定一定管理情景与任务,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相关技能,对该项目设计管理方案或对其进行模拟决策与管理。这是大量采用的基本形式。

(4)角色扮演。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另外,选择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空间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的。

(三)管理学开放式教学法教师队伍的构成

开放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用来指导学生的实践。这就要求学校对管理学教师加强教育和培训,通过校内教师之间的座谈会、研讨会、举办讲座等形式,或者制定教师到公司企业兼职锻炼的鼓励性措施,聘请企业界管理专家、资深学者讲课等途径,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开放式教学的能力。另外,教师需要自觉进行学习,积极主动地到企业部门了解学习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具体管理工作,与社会上一些知名企业建立联系,收集了解教学所需要的案例材料和知识,为开放式教学提供必要条件。

(四)开放式教学法评价体系的建立

开放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成果评价方式,必须改变过去的成绩评价方法,采用“理论考试+实践考试”的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理论考试不再以简单的笔试作为评价标准,而是以“平时小组课堂讨论分+自学作业完成分+实践教学过程表现分+理论笔试分”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重点体现学生综合管理能力是否提高,以“全景式”评价代替“管窥式”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引导学生学习实现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管理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法需要构建开放式的平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开发式教学模式是解决当前管理学教学课程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潜能,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等作用。因此,管理学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积极开展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杰,郝强.证券投资专业开放式教学环境设计应用研究[J].教育论坛,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