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

网络交互的意义精选(九篇)

网络交互的意义

第1篇: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

2004年,承蒙《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厚爱,以“教学交互”为专题刊登了本人的《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远程教育中教学媒体的交互性研究》等文章。时至今日,我很欣喜地看到上述文章的下载率和引用率一直居于同类文章榜首,例如《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一文下载1,823次,被引用266次。

从2004年至今的十年里,国际上网络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对网络时代的学习形成了全新的认识,MOOCs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了新的网络教育时代。这些发展的核心驱动即Web2.0技术和各种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为网络时代的教学交互的开展创造了非常便利的环境。为了对网络时代的教学交互特点和规律形成进一步的深刻认识,我们展开了联通主义学习的交互特点和交互规律的研究。

研究开展的第一步即对国际上2004年至今远程教育领域与交互相关的研究成果做系统的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我们选定了5篇最有价值、启发性最强的文章进行翻译并希望与大家分享。通过与作者沟通,最终获得4篇文章的翻译权。这四篇文章分别从交互研究的严谨性、基于设计建构主义视角的有意义交互、等效交互原理、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的交互分析四个不同的角度来深化对交互的认识。

《网络学习中的有意义交互: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对交互的定义、有意义的定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并结合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该理论视角下的有意义交互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重新定义。文中提出的交互研究中所要关注的四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对每一种学习理论下的交互的本质及其学习过程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这篇文章的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促使我们从不同的学习理论的视角深入分析什么是有意义的交互,以及如何建构出高效的有意义交互的环境。

《严谨的网络学习交互研究:对未来远程学习研究的启示》一文指出2007年以前国际上远程教育的交互研究缺乏严谨的方法,以及对交互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过于积极地假设等问题,这也是目前我国的交互研究中存在和需要反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文中提出了包括交互的概念、教育与技术设计紧密结合以及评价的效度与信度三个方面的网络学习交互研究的设计与评价模型,在促使未来的网络学习的交互研究更加严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虽然这篇文章发表于6年前,对于规范我国交互相关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等效交互原理”是国际远程教育专家特里·安德森教授2003年提出的重要交互理论,他与日本学者宫添辉美于2010年合写的《等效交互原理》一文对该原理中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审视,并从交互的价值和数量的角度对该原理进行了可视化的表征,且对国际上与等效交互原理直接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述评,提出了进一步深入探究应该关注的关键问题。这篇文章的重要价值不仅仅在于文章内容本身以及该理论对交互设计的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在于对与这篇文章相关的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启示作用,以及研究者不畏权威、通过实证来验证理论,并不断反思和发展理论的求真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态度。

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是目前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标志着一个以开放教育资源为核心的新的开放、非正式学习时代的到来。《开放教育资源、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和非正式学习时代的等效交互》一文首先解释了如何将等效交互的框架运用到分析网络和远程教育交互设计中,然后从交互设计的视角出发,运用等效交互的观点对MOOCs的三种变体(xMOOCs、sMOOCs 和 cMOOCs)进行了分类,由此来进一步明确主要的设计差异。该文章不仅能够帮我们深化对等效交互原理和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认识,而且为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也有助于深入反思非正式学习时代中正式教育的角色转变的问题。

第2篇: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网络的快速发展既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和传播的重要阵地,这是当前我们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中国的上网人数从2002年的5910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 98亿人,增加了4倍以上。超过上网人数达2. 2亿的美国,成为世界上上网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且35岁以下青少年占82%。在上网已经成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的今天,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研究和传播的重要阵地,这是当前我们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要求我们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在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传统阵地的基础上,积极开辟和建设网络理论宣传教育新阵地。

一、网络的特点

网络作为一个新的传播媒介,它具有其他传媒,如广播、报纸、电视等不具有的特点和优越性。一是开放性。互联网能够最大限度地网罗世界各地最及时的信息,其容量不受限制,而且传递速度也很快,只要输入关键字,就能查到我们想要的世界各地发生的任何信息。人们在网上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互联网没有国界,没有关税。如果不加限制,全球所有网上信息都可尽收眼底。二是互动性。在网上,人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留言板、在线视频等方式相互沟通交流。三是快捷性。在网络中,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几乎都是同时同步进行的,人们可以把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集合在一起,借助网络把信息在第一时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且内容的更新速度快捷。四是平等性。网络是一个平等的世界,在网上网民交流的是信息、思想,不间交流各方的身份和地位,网络交流剥去了网民的权力、财富、身份、地位、容貌等因素,在网络组织中成员彼此平等相待。五是虚拟性。互联网的存在状态是无形的,在网上的交流中,人们看到的和听到的文字、形象和声音都变成了数字的终端显现,形成了另外一个时空概念。人们在网上进行交流可以匿名,可以尽情地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信息传播。除非相互坦诚公开,否则交流对方的一切真实信息,你无从知道,因而网上是一个充满幻想的虚拟世界。

二、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网络兴起之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传播主要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有集体开会学习讨论、辅导讲授等;对青年学生的宣传教育主要是各级各类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课堂讲授与讨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四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大,开阔了人们视野,人们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以前无法比拟的。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它的全球性、开放性、互动性、快捷性、虚拟性等主要特点,既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网络与传统的思想宣传工作相比具有很多优势。第一,网络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作为传播信息的主渠道,应该及时收集网络中有用的信息传授给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同时要通过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统一的网络理论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成为传播优秀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的新领域。第二,网络推动宣传者与受众者实现双向互动交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多样化。网络特别可以变学校传统的“填鸭式”的模式为分散的多样化、灵活化形式,这样的方式更易于青年学生接受。在网络上,有电子邮箱、留言版、聊天室等许多交流方式供人们选择,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充分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它给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建设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第一,网络信息良芬不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造成冲击。首先,由于网络主体的平等性可以使每一个可以上网的人具有同等的话语权,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在网上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处于平等的地位。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为每一个上网的人提供了获得信息的可能,教育主体在信息方面的优先性已经不存在了。由此,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在信息的封闭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教育权威性也受到了弱化。而网络传播对所有想提供有关内容服务和信息的个人都是公开、公平的,它突破了党和政府机构对媒体的限制,扩大了网民接受和传播信息的自,必然增加了党和政府对社会信息进行管理的难度。其次,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每天在网上传播的信息不计其数,面对互联网中海量信息的不断轰炸,相当多的网民特别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缺乏足够鉴别这些信息的能力,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这些信息,表面上拥有无数信息,实际上可能茫然不知所措,或者陷入人云亦云之中,失去了自己的真正思想。特别是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东西,泛滥着色情、暴力、打斗、盗窃、诈骗等,网络犯罪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一些境外西方反动势力以及组织,大肆利用因特网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散布政治谣言,诽谤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进行反动宣传和思想文化渗透,误导一些缺乏鉴别力的网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严重影响其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

第二,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处于强势地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造成很大压力。网络连通世界各地,没有国界,任何一个与互联网相连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自己的信息。目前,90%以上的网络信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作和传播的,我国在信息的输人、输出方面仅占0. 1%和0. 05 %。西方国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经济优势,在文化领域加紧对我国进行外部渗透和影响,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到处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另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操作性,易使一些网民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责任心和道德感,在网络上随意制造虚假信息,散布腐朽思想,发表错误言论。因此,网络为国内外的某些势力在网上传送颓废生活观念、传播有害信息提供了方便。而作为网络的受众群体,特别是青年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群体,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成熟时期,在接受信息时,还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有时良芬不分,不能明辨是非,因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清。

三、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确立宣传强势地位

社会主义一直把真、善、美作为理想的追求,这个追求涵盖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对道德理想的渴望和对美的崇尚。在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并存的今天,面对网络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大力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地位,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功能。

首先,要积极建设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阵地,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这是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要求。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越是在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我们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越是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互联网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借以兜售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最重要渠道。由于网络的覆盖面大、受众人数多、范围广,利用网络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各类学校都要增强网络阵地意识,切实加强对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和建设,把党和国家的重点新闻网站建成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强势地位。特别要强调的是,青年学生是我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将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主体思想,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要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其次,要创新网络传播体制和手段,探索网络宣传教育的新途经和新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时效性。一方面,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为主,巩固主阵地;另一方面,以改革创新精神应对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的挑战。各级各类学校特别要在校园创建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网站,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炉的上网活动中,将主流思想和正确的社会准则与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实现“灌输式”教育向“渗透式”教育转化。各级政府宣传部门要善于运用网络宣传党的政策、介绍社会发展成就,使互联网成为贴近群众实际生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通道,成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不仅新闻报道、专题节目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所有娱乐类、体育类节目以至各类广告也都要符合和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共同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

第3篇: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

Web2.0时代的网络学习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社会化和分布式等特点,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人们对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的关注,在这些新型学习模式中贯穿着一个重要的学习行为基础——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本文通过对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要素和本质特征的深入分析,从交互行为和学习活动两个维度将网络自主学习行为划分为信息获取、知识加工、沟通交流和评价反馈四类行为并总结了对应的网络应用形式。

【关键词】 网络自主学习;学习行为;活动理论;学习交互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1—0035—05

一、引言

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早期有李克东的《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1][2],论证了数字化学习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数字化学习的几种教学模式;近期有刘革平的《e-Learning 2.0的基础理论探究》[3],就网络学习形态社会化的特征对e-learning的理论体系进行了补充。多年来学者们围绕理论体系、设计与开发、应用和评价等内容,对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及其内在规律做了系统的研究,将此类学习模式划分为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等。随着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近年来又出现了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适应性学习、非正式学习等基于新媒体新概念的学习模式。纵观这些学习模式的学习行为规律和特征,我们发现其中贯穿始终的是学习者在基于网络的极大丰富的学习资源环境中,借助社会化沟通机制,独立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并且逐步呈现出淡化教师主导作用、学习者具有更多主动选择权的趋势。在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对自主学习行为的解读和认识将有利于构建符合学习者行为特征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教师了解网络新技术环境下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以“自主学习”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我们发现,目前有关网络自主学习的研究热点和成果主要集中在自主学习实践和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尤以语言类和计算机类教学实践为最,只有少数学者关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行为的本质及其特征,探究其内在规律和机理。如有文献[4]在已有理论基础上重新解读分析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行为的内涵,以活动理论作为基本分析框架,重构了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系统框架和行为层次结构。还有文献[5]对借助网络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行了分析建模,给出了一个基于网络学习行为分析的学习行为层次结构,形成了对学习者的行为评价模型。这些已有研究成果对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内涵、行为分析模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随着Web2.0、Web3.0技术的演进,网络用户的应用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一代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包括阅读习惯和操作习惯都呈现出新的形态,需要及时归纳此类学习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其行动轨迹和行为模式。

二、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1. 网络自主学习行为概念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指“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6]将自主学习行为放置于网络环境中来考量,即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在学习资源极大丰富、沟通交流工具较为完善的网络学习支持系统的支持下自主完成,是基于丰富信息资源的学习。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与传统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相比,在两个方面有所不同:一是网络学习资源以网络媒介为传播通道、以多媒体形式来表征,学习者必须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成果又源源不断地以分享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回馈至网络学习资源库中,从而构成了良性的学习资源利用、再生的生态圈。二是网络自主学习既是个体的学习也是社会性学习,它以虚拟交互工具为沟通媒介,实时或非实时地与社会群体(教师和学习伙伴)进行沟通和共享知识,跨越了时空限制,在某些情况下比传统沟通模式更有效率,更具延展性。网络自主学习是基于资源的主动学习,与传统自主学习一致的是学习过程中师生分离、学伴分离的状态,由于网络内容的精彩纷呈,因此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元认知能力和善于自我约束管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并在学习结束后能够做到有效评价和反思。

网络自主学习就是通过Internet开展的自主学习活动,独立性、主动性是其主要学习特征,是强自我管理、弱教师监控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必须在丰富的学习资源环境中自我监控、自我调适和有效评价。学习者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中进行意义建构、问题解决与社会化交互的整合活动,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能积极有效地对自己的意义建构和问题解决活动进行监视、控制、调节、反思和评价”。[7]

2.研究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活动理论是研究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行为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自身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因此领域知识应该被置于逼真的现实环境里,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由学习者借助社会性群体(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个体独有的意义建构方式主动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具有鲜明的情境化、主动建构和交互的特征。

活动理论是“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问题的心理学理论”,[8]是将人类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实践活动和与外部环境交互的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框架。其核心理论将人类活动描述为由六个要素、四个子系统构成的结构图(图1)。

六个要素分别为:主体,即活动中的个体或小组;客体,即加工对象;共同体,即个体或小组的集合;工具,即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手段;规则,即对活动进行约束的规范;分工,即共同体内成员的任务分配和与之对应的权利与地位的分配。六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又组合成了生产、交流、分配与消费四个子系统(图1中四个三角形所示)。[9]

活动理论有五大原则,包括以目标为导向、具有层级结构、内化和外化结合、具有工具中介和发展原则。活动理论仅对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提出了哲学框架而不是方法论,并没有给出分析活动和行为的步骤和方法。1999年乔纳森在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中,提出以活动理论作为学习环境设计分析框架,内容包括活动意图、案例、认知工具、对话工具、信息资源和社会境脉支持。我国学者以活动理论为指导,运用乔纳森的学习活动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学习行为分析方法,丰富了学习行为分析的手段,主要的分析框架可总结为:[10] ① 确定活动意图,明确预期的目标,分析活动的环境和矛盾。② 分析活动构成的要素,划分活动的成分及规则。③ 分析子系统,主要分析活动中各构成要素在子系统中的交互行为和矛盾。④ 分析中介工具,主要分析使用何种中介工具、使用规则及导致的各要素的变化。⑤ 分析活动的结构,将活动进行分解,识别活动中主要的行为和操作。⑥ 分析社会情境脉络,识别活动的内外部环境,把握活动与环境的交互和影响。

本文以活动理论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对新媒体环境下自主学习行为的形态做深入分析探讨,抽取出一般性的行为特征和模式。

三、网络自主学习行为与形态分析

1.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构成要素

根据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我们把网络自主学习过程看做由主体、客体、群体和网络学习环境构成的学习活动系统。[11]

主体——自主学习者。是通过网络交互界面进行意义建构的学习者,具有能动性和独立性,学习的成效取决于个人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以及对学习过程的控制。

客体——学习资源。是以多种媒体形式(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组合呈现的领域知识,如网络课程、题库、学科资源库等,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直接对象。

群体——学习共同体。是指自主学习者利用网络交互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以寻求学习支持和知识共享为目的组成的团体。与传统学伴相比,这种通过网络交互工具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具有松散多元的特征,突破了时间、空间和身份的限制,彼此之间的交互活动会对个体认知活动产生促进作用。

网络学习环境。武法提认为,学习环境就是学习活动展开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根据这个定义,学习环境的要素就不仅仅是支撑学习过程的物质条件(学习资源),还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非物质条件。[12]网络自主学习系统中更强调学习环境对自主学习的支持,其中包括网络交互行为工具、共同体组织规则和自主学习策略等。

由此我们得到网络自主学习活动系统图(图2),在这个系统图中,网络自主学习活动系统由6个要素以及认知子系统、交流子系统、协作子系统和信息加工4个子系统组成,其中学习者、网络学习资源、学习共同体为核心要素,认知工具(网络学习平台,BBS,即时通讯工具,博客,Wiki等)、教学策略和人际交流规则共同构成了网络自主学习环境。

系统的核心是信息加工子系统,与认知、交流、协作子系统相互密切联系并相互促进,学习者依赖学习工具实施学习活动,借助个体间交流协作进行知识的获取、共享和交换,最终通过个体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和个体外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完成新旧概念的转换及内部意义的建构。同时,核心要素之间以工具为中介实现双向交互,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受到网络学习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2.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本质分析——交互

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由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驱动产生,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的变化发展受其内部意义建构及与外部环境交互的影响,学习效果取决于自身元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活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与外界信息交换和加工的过程,自主是指在交互活动过程中学习者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用学习者对交互过程的控制程度来描述。[13]一些学者认为远程教育中存在三种类型的交互行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Moore,1989)。[14]根据网络自主学习系统模型(图2),处于系统核心位置的信息加工系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和学习共同体之间借助中介工具发生交互并完成意义建构的集合,本文将此过程中的交互行为划分为三类交互: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操作交互行为、学习者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与学习资源的信息交互行为、学习者与学习共同体的社会互行为。

(1)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操作交互行为

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每一次学习行为的发生都是通过学习者对媒体界面的操作来完成,操作交互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学习行为实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要求学习者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意识,在学习过程中熟练直至无意识地操作媒体界面。操作交互行为是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初级阶段,是下一步信息加工的基础,如果学习者在与媒体界面的交互过程中被一些外在因素干扰,则整个学习过程将受影响。

(2)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信息交互行为

信息交互行为是学习者借助中介工具,以符号形式对学习资源进行信息加工的学习活动,包含信息交换和信息加工两个阶段。信息交换是指学习者建立在操作交互行为之上的,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信息输入输出行为。同时,Web2.0环境下博客、Wiki等网络应用使得学习者既是学习资源的使用者也是创作者,通过“共享、重组,再造”,部分学习资源的再生来自于学习者的贡献,一些学习者成为知识扩散和传播的通道。信息加工是指学习者头脑中新旧概念之间、概念与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为学习者内部认知结构的变化及问题的解决。[15]此阶段学习者主动从外界选择获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有意义地组织起来,与原有的知识结构有效整合,新的知识结构被建构。由于学习活动本身就是学习者与外界信息不断交换的过程,个体知识结构的改变只有通过知识共享、学习目标完成等外显行为才能被观察和评价。信息交换和信息加工共同构成了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信息转换的复杂系统,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学习行为,学习者借此可实现从接受认知到建构认知的提升。

(3)学习者与学习共同体的社会互行为

一直以来,远程学习中学习者的社会互主要指师生间的交互和学习同伴间的信息交互,近几年随着WAP技术、便携式终端等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逐步发展,泛在学习、移动学习、微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成为网络自主学习新模式的趋势日渐明朗,网络自主学习行为中教师的控制作用减弱,学习者在特定的网络自主学习空间内更愿意与学习目标和兴趣相同的、松散学习社区内的同伴交流或共享学习资源。学习共同体的概念首次出现于1995年,博耶尔提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强调真实生活的学习情境,重视知识意义的社会建构,鼓励经验交互与对话协商。[16]

网络自主学习行为中的社会互从内容来看,包含了学习中的社会性情感和知识的交换加工,从学习共同体的组织形态来看,包括以课程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以网络交互平台为依托构建的虚拟学习社区。这种因共同的学习愿景和兴趣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具有鲜明的组织形式以及内容流动开放、自我角色转换(信息的需求者和贡献者)和学习自我监控的特征。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学习者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进入社区求助,或合作解决问题,或分享学习成果。博客、微薄、Wiki、SNS等Web2.0网络应用使网络社区的成员角色从学习者轻松转变为意见领袖、教师、专家、学伴和信息贡献者等,不同的角色和学习活动都让学习者从学习共同体中获取到新的知识结构和概念,完成新旧知识的更替,同时又为学习共同体注入了个人的能量和创新的知识。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导引下,学习者不断自我激励和促进,达到了学习过程自我监控、相互监控的目的。

网络自主学习行为中学习者社会互与资源互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属性表达,尽管两者的显大不相同,其本质依旧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加工。网络自主学习的最终学习目标是完成个人新旧知识概念的交互,促进认知结构的改变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自主学习系统模型(图2)清晰地表示了这些含义,学习者无论是借助网络学习资源还是学习共同体都构成了一个信息加工子系统并通过交互手段完成了知识的转化过程。

四、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分类

麦克库姆斯(McCombs)指出:“自主学习可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认知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提取的一般认知过程,和对认知过程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价的元认知过程。”[17]本文认为网络自主学习行为实质上是建立在媒介工具的操作交互之上的两种认知过程,对网络自主学习认知过程中的两种交互(资源互、社会互)行为和两个阶段(信息交换、信息加工)进行归纳总结,可形成四类学习行为, 如图3所示:

Ⅰ类行为主要发生在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信息交换阶段,行为目标是信息获取。学习者网络学习行为一般从学习资源的信息检索开始,浏览和检索是这个阶段学习的主要操作动作,通常有无目标浏览和目标检索两种状态,前者是学习者在对学习的内容和资源的定位不甚明确的情况下基于超链接的检索行为,后者是学习者在对学习内容和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基于关键词的检索行为。学习者找到目标资源以后下一步将利用合适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对其进行标记、存储、整理和阅读思考。

Ⅱ类行为是学习者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环境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机制,对个人知识结构重组的过程,行为目标是知识加工。在学习者此类行为发生过程中,更多的是原有概念和新概念之间相互作用,通过如电子笔记、在线测试、作业提交等一些外显的操作行为,学习者主动对外部学习资源进行获取、加工和总结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策略都会发生相应变化。

Ⅲ类行为是学习者与学习共同体中其他成员信息交换的行为,行为目标是共享交流。行为模式按交流对象可以分为一对一交流和多对多交流,按时间可分为实时和非实时交流,按交流目的可分为答疑解惑型、问题解决型、资源共享型、情感交流型等。

Ⅳ类行为是学习共同体内成员在共同学习愿景与目标的激励下,借助网络媒介工具,共享学习资源、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或解决问题、完成社会对话和知识共享的行为,行为目标是评测反馈。这里反馈的含义更多是指个体的学习经验和知识从个体流向群体,借助Blog、Wiki、Rss等Web2.0应用模式,学习者对知识进行分析概括、分类归纳及重组等信息加工行为,行为实质是学习者对知识的创新,个体在与群体的知识反馈交换中获得成功的情感激励,学习动机和目标得到进一步强化。

与四类学习行为对应的常见网络行为形式如表1所示。

第4篇: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

1.1网络传播可以大大增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数量和范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网民的规模日益增大。特别是最近几年,移动网络的普及为以前没有条件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提供了上网的平台。这就促使我国网民数量进一步增加,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

1.2网络传播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网络传播所提供的途径主要有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等。这些途径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范围。网民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各种网络传播途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

1.3网络传播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性极大地突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马克思主义是不怕交流的,通过交流既可以消除广大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也可以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心态,方便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这也有利于在网上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网络传播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2.1西方网络文化霸权的侵蚀。互联网上英语信息占90%以上,而中文信息仅占1%。这种语言的失衡也意味着文化的霸权。“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者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2.2网络信息多元化的挑战。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信息传递系统,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来源广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各类研究机构、企业、甚至个人,都有在网上信息的权利和自由,由于信息者的背景不同、目的不同,致使相关信息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致使网络信息呈多元化状态。

2.3网络虚拟性的挑战。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用户可以匿名访问网站、匿名查询相应的信息。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这也给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这种网络虚拟性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提出了挑战。

3、网络传播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

3.1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平台的安全。构建安全的网络传播平台,保证网络平台正常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功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传播中不受到恶意篡改。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3.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先进网络文化建设。构建先进网络文化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文化、各种思潮,净化网络环境,逐步完善网络文化,使其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先进网络文化建设。

第5篇: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

一、网络语言的生产环境

现如今,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众多中国网民使用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便利。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际活动复制到网络活动中来,使社会化媒体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传播机制。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开始投入使用。千禧年前后,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社会兴起,特别是在青少年和青年用户中得到进一步的普及。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各类衍生产品,如社交网站、视频网站、BBS、电子商务等逐渐从简单的技术性工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延伸。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也为受众提供了能够相对自由表达的公共领域。从广义上来说,网络语言可以指用于网络传播中所有领域的语言形式;从狭义上来说,网络语言主要是指用于网上社区(如网络论坛、网上聊天室、网络游戏、OICQ、MSN等)交际时使用的别具风格的语言。笔者在此所讨论的是狭义上的网络语言。

2010年前后,微博的出现增加了网民的虚拟社交渠道。手机用户人数的增加,提升了网民的信息或然率。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说明手机对互联网普及的促进作用重大,是目前互联网增长的主要来源。[2]微博为中国网民提供了参与公共事件的新途径。

图1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二、网络语言生产形态的多样性

传播环境的改变,使一部分新闻语言和日常生活语言被赋予了适应当下时代语境和互联网传播需求的新含义,网络语言也是众多网民狂欢和缓解社会压力的缩影。笔者认为,网络语言大致可分为谐音类、热门新闻衍生类、社会现象的折射语三类。

(一)同声异义的谐音类

这类词汇在网络交流的打字过程中,由于打字软件排列次序的种种原因,使一些谐音的词语出现在目标词与之前。起初是因为一些网民为了适应自己的打字习惯,使用一些谐音词汇,这些词汇最初出现在互联网上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但基于互联网裂变式的传播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适应并参与到这种“书写方式”中来,使这类谐音词成为流行语。例如,在各类BBS广泛称呼“版主”为“斑竹”,评论中的“灰常”代表“非常”,“木有”表示“没有”,“偶”是“我”的代称等。

(二)热门新闻衍生类

近年来,网络流行词汇大多是各类社会热点新闻的衍生品,而在其通过网络媒介的传播扩散过程中,最终逐渐演变成几乎社会成员人人耳熟能详的“热词”。2013年12月19日前后,著名的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根据网民的投票,语言学专家的评估之后,综合总结了2013年网络流行词汇。“中国梦”位居榜首,“光盘”、“倒逼”、“逆袭”、“微××”、“大V”、“女汉子”、“土豪”、“奇葩”、“点赞”等入选。仔细研读这些热词,他们基本上是出自于各类引起网络热议的社会新闻。其中一部分词汇,如“土豪”,在成为网络人们词汇之前已经形成并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三)社会现象的折射语

一些网络语言是网民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中提炼出来的话语。这类话语往往是人们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的反应。在新媒体传播的推动下,这些网络词汇是当下社会文化中的活跃因子,是网民娱乐狂欢和自我表达的真实写照。例如,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潘俊币淮识啾泶锕ぷ魃?活不如意或通过自身奋斗渴望改变生存状态的年轻一代。而与“?潘俊币淮氏喽杂Φ脑蚴恰案吒凰А焙汀鞍赘幻馈狈直鹬复?经济条件、外貌身材和家庭背景不俗的社会成员。

三、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意义解读

网络语言是适应现代电子信息化人际交流的重要语言变体,是现代人类社会交际互动的语言工具,对一个社会族群的时代文化建构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语言的流变、发展与当下的社会历史语境密不可分,侧面地反映了当下社会文化建构的机制。笔者认为,网络语言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的四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首先,网络语言根植于丰富的汉语体系,但是在固有的汉语体系之上繁衍出适应网络传播特点的释义。例如,前文所论述的“土豪”一词,网络公共领域的开放性为网民提供了参与讨论的新环境,也为各类网络词汇的生产提供了氧气。

其次,网络语言是对社会语言规范的一种颠覆和重构,暗示着社会权力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转移,侧面地展示了普通网民对社会现象的反讽和解构。正如约翰?菲斯克曾说到的那样:“双关语带来的快感是双重的,一种快感在于,玩弄不同语言的用法就像是在玩弄阶级社会差异的一个缩影,第二种快感是‘产者式’的快感;双关语召唤生产者阅读,人们在找寻并解决双关语的语义过程中获得了快感。”[3]

第三,在网络环境中,语言中心化不断向“去中心化”转移,各种社会阶层都可以通过积极使用新媒体来参与到网络语言的建构和生产中。[4]与时俱进的网络语言是一种具象化的时尚符号,网民通过制造和使用网络语言形成了自身的亚文化,在网络语言使用和普及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建构了自身的文化圈层,最终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形成了社会文化想象的共同体。

第6篇: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网络媒介;网络传播;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2)03002205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和媒介运营理念的跃迁,一个全新的媒介传播场域和舆论集散中心正被鲜活地塑造出来。在这里,人们的交往互动方式、行动逻辑和话语指向正发生革命性的转型,全新的信息传播范式和交往理念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确认以及认同逻辑的形成。高校作为精英人才培养高地和思想创新的摇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随着网络新媒体(博客、微博、播客、飞信)和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网络覆盖的范围和囊括的人群愈发广泛,以网络为载体的讯息传播扩散和社会舆论的无限拓展,使得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充斥于网络之中。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牢牢掌控网络舆论新阵地,把握网络媒介传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紧跟网络时展的步伐,探索出网络媒介时代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演进策略,这成为当下各大高校必须应对和解决的一项重要现实课题。

一、网络媒介传播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新的契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被大众广泛吸收、集体认同和全面掌握,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能够自觉灵活运用于各种实践场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日渐通俗化、具体化和实践化,要让广大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随着网络技术的拓展,网络新媒体开启了全新的互动交往模式,它改变着传统信息的传播路径,正成为引导和动员大众的有力媒介工具。网络新媒体正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置身于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之中,网络自身的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即时性等优势正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全新的契机。

(一)网络载体的多样性丰富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和手段。网络媒介时代下,借助于技术的更新和变革,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web2.0技术的引入,网络媒介衍生出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博客、微博、播客、拍客等新媒体以自身强大的功能优势,集文字、图片、多媒体于一身,高校教师、辅导员等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能够依托此功能进行图文并茂、影音在线、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沿理论。与此同时,网络即时新闻、网络个人主页、高校思政博客、高校微博、网络电子杂志、手机移动网络平台等载体的不断丰富和演进,即时性通讯软件的推陈出新(QQ、MSN、飞信、微信)和广泛积极应用,都使得马克思主义前沿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在第一时间“映入”大学生脑海,通过在“嵌入式”学习中不断激发大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从而吸引大学生持续关注和点击下载。毫无疑问,网络媒介平台正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启了全新的方式手段, 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手段朝向多样化、现代化发展。

(二)网络媒介的开放性拓展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阵地。网络时代下,人们能在虚拟公共领域进行信息的自由获取与传播、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及彼此信任互惠关系的维系和拓展。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当代思潮、学术前沿论坛和会议资讯等相关资料能被众多大学生自由地分享和传播,在强化自身学习的同时也增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校园传播的速率。随着新媒体的高速膨胀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 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新媒体得以高度利用并实现信息的交互共享。网络新媒体正极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普及率和影响度, 这种辐射力渗透于高校校园,甚至可以说辐射于世界各个角落。网络媒介的问世使人类自身的时间、空间与身体的内在矛盾与束缚得以调解,网络媒介的开放性和外向化的“符号扩张”运动正极大地拓展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场域。

(三)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强化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度。网络是一个张扬个性、追求本真、崇尚自我的开放互平台,这种特性吸引着无数大学生群体加入网络行列之中。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虚拟场域,其对现实社会中的交往与互动也正带来深远影响。网络新媒体在平等交互过程中让大学生群体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者能够身临其境,实现自我参与、自我阐释、自我服务式的在线学习和互动交流,真正意义上让参与者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核心意涵,从而不断增强内在价值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容通过在网络媒介上与社会大众的双向交流、探讨, 大学生和高校教师亲身参与其中, 这比传统媒体单方面传输更有感召力、说服力, 也更能增加认同感[1]。

(四)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增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网络传播的内在结构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科层架构的点对点信息传播,实现了点对面交互式即时性传播。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同现在移动通信技术的紧密融合,多种技术传播手段使得二者呈现交叉与合流态势。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最新前沿理论、马克思主义最新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发现等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即时更新和共享传播。与此同时,网络在线平台也使得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与解惑答疑,对学生深入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具有较大帮助。通过实时的更新内容,分享学习笔记,交流阅读心得,这更能激发学习经典著作和前沿理论的热情。

二、网络媒介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全新挑战

正如埃瑟·戴森指出:“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2](P17);“每一种技术或是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3](P26)。从实践来看,网络传媒技术的拓展和应用,在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发展机遇和契机的同时,又囿于高校自身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管理技术和手段的落后、管理思想和理念的滞后,使得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网络媒介运行的多中心逻辑消解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行政主导性地位。网络媒介传播不同于传统的媒介传播逻辑,依附于网络媒介载体的网民主体以自我为中心,以非正式的组织形式,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进行信息的自由和快捷获取,这种“流动式”的信息自助模式和互动交流平全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把关人的“行政化信息控制逻辑”。网络媒介自身的强大技术优势也使得网民主体的在线互动表达和离线信息的实时获取成为可能。事实上,网络媒介运行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有别于真实社会生活的实际场景,其内在的运行机制

图1 网络媒介生态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互动传输图示完全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这种运行的自组织性表征为无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遵循的是媒介多中心传播逻辑。它使传统意义上借助行政模式和手法所运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地位遭到质疑和解构,这种张扬个性、注重自我表达的共识流动场景正最大意义上撼动了过去行政主导式的“灌输”和“说教”模式,使得各种社会思潮充斥于网络场景之中(参见图1)。也就是说,这种全新的“网络化生存逻辑”给大学生提供了自我选择的机会,一种出于内在本能的自我反应促使大学生从行政干预和传统思想话语体系中“解放”出来。正因如此, 踊跃涉足新媒体的大众, 深受新媒体去中心化理念的影响, 张扬个性、拒绝权威、摈弃主导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思想和行为的新主张, 导致部分群众对是否需要马克思主义产生质疑[4]。

(二)网络场域多样意识形态交锋引发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集体认同危机。网络媒介传播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渗透性加快了多元文化的传播和意识形态的交锋碰撞。在网络虚拟空间下, 由于多样文化相互交杂,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多元思想意识形态冲撞激烈,这使得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主流文化的宣传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信息文化极为有力并有效地取代了原有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 并把主流意识形态稀释筛选后以日常意识形态的形式作为主要承载者”[5]。网络的问世使得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日渐世俗化,传统意义上对主流意识形态“一致与认同”的局面被打破。特别是对于广大大学生而言,面对多样化的意识形态交锋和多元价值观的充斥碰撞,因相关知识的缺乏、价值判断的模糊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这些都有可能引发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集体认同危机。此外,网络的放大效应和集中效应,使得转型期出现的、群体冲突、利益矛盾等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放大,从而加剧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和公共政策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这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日渐被稀释和边缘化。

(三)网络空间西方反华意识形态渗透加剧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控制管理难度。网络媒介时代下,由于网络百分之八十的技术源自西方,百分之九十的信息是用英语表达,西方借此机会,大肆宣扬反华的破坏性言论,利用高校大学生的意气用事和非理,不断渲染敌对氛围,企图从网络入手进行和平演变中国。当前,网络新媒体境遇下,网络虚拟空间充斥着大量隐蔽性强、渗透力强的西方思想文化, 既存在着非意识形态化的偏差思想, 又存在着各种反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想[4]。网络媒介传播的高自由性和隐匿性,为非马克思主义者、反马克思主义者,甚至西方反华意识形态组织等提供了策划和炒作的平台,他们实时虚假信息和负面新闻,不断制造网络谣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这给高校管理和防控带来新的难度。

(四)网络传播泛自由化及虚假信息泛滥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公信力。由于网络传播主要以符号和代码进行信息的传递,这样网络使用者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匿起来。网络虚拟空间是一个“数字化生存”的空间,网络表达的超时空性、开放性、匿名性使得各种言论叙述充斥其间。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对网络使用者的技术要求和门槛越来越低,各种网民能自由地进入各大网络社区,恣意地进行各种信息的,有的信息甚至突破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底线,违背法律准则和伦理道义,对他人的知识产权、个人隐私等造成严重侵犯。网络新媒体在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新手段、拓展新空间的同时,也给别有用心者的思想渗透、各种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可趁之机。由于新媒体信息的泛自由化传播,囿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又无法给予及时管控,并且因为信息的自由化和超自由的表达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常常面临难以完全实现的问题[6]。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其树立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也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效果大打折扣,公信力显著下降。

(五)网络技术的不断演化升级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整体性创新。网络媒介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处于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中,技术的拓展和更新升级,使得网络新媒体层出不穷,花样繁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想与时俱进,紧跟时展步伐,就必须及时寻求自身的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网络媒介传播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载体,开辟了新空间,拓展了新手段,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网络信息时代下新媒体传播的内在规律,要从教育理念的转换、教育视野的拓展、教育体系的创新、教育主体的素质提高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性提升和系统工程“再造”。

三、网络媒介境遇下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选择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参与、互动和多元建构的网络虚拟场域当中,能否清晰洞察网络新媒体自我运行的内在传播规律和特点,把握媒介演化的技术逻辑和价值指涉,积极顺应网络媒介传播的大趋势,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正面导向和动员功能,并有效规避网络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积极寻求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共识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为,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尝试以下路径积极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强化网络媒介传播的秩序规范性,提升大学生主体辨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能力。 网络是一个多维的世界,各种文化理念、意识形态、价值宣扬、基本准则、道德要义等相互交媾,没有一定生活阅历和价值定力的人往往在网络空间容易被他人的言论和思想左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媒介用户的一个长期稳定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年轻时尚、观念前沿、开放多元,但是,囿于多方实践经验的不足,他们往往也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主要利用和煽动的对象。由于网络媒介平台是一个崇尚平等、互助、多元的价值载体,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化“灌输”、“说教”、“干预”等手段和形式极易遭致反感和厌恶,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也只有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前提下进行“引导式教育”、“帮助式教育”、“菜单服务式教育”。特别是面对网络发展引发的伦理秩序和社会道德问题,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应不断强化伦理道德教育和公民理性教育。要将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德育引入高校课堂,积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增进法制观念、培育网络公民意识,自觉抵制丑恶、虚假、反动性言论,强化对虚假信息和反动性信息的辨识力和免疫力。此外,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还应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自我保护能力,强化对网络陷阱、网络诈骗、网络煽动等危害网络公共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为的识别力,使大学生在掌握最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自觉维护网络公共秩序和个人合法权益。

(二)突出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议程设置的舆论导向作用,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题的鲜明性。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教育和宣传的预期效果,就必须明确核心思想、确定导向原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设定作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指导和支配着整个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全过程,影响着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的效果。只有科学高效合理地设定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目标,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的科学化。网络数字化时代,主题性“议程设置”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趋于个体化和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审查和信息“把关人”的缺失,导致网络议程设置更加低俗化、市场化、商业化。真正意义上的“议程设置功能”能够“使媒介具备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7](P246)但是,从当前现实来看,网络时代下的低端化议程设置和商业化市场模式,使得各种价值观、社会思潮、反动化言论相互交汇,各种非主流、边缘化、反经典、后现代的思想言论占据各大网站头版头条。网络一方面带来了言论的自由和信息获取的便利,另一方面,网络个体化和差异化“议程设置”也使得传统经典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标、议程和导向作用正受到冲击和影响。因此,应充分发挥主流经典网站、网络论坛、BBS社区、网络博客、网络微博、移动手机网络等多样化平台的议程设置和导向作用,要旗帜鲜明地维护和增进党和国家的利益,积极培养和树立马克思主义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扩大宣传,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红色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等,积极引导舆论,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将网络社区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教育的理论新平台。

(三)加强主题主流经典网站建设, 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阵地支持。网络时代下的舆论引导和阵地建设意义重大,要充分认识网络媒介传播的内在特点及规律,强化网络技术研发、网站升级、网站主题更新的频率,积极开发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软件和综合教育体系模块,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理论阵地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例如,可以定期发送网络电子邮件报,开发手机红色短信定制服务,及时更新和传递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色理论。此外,还应整体提升主题性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的建设,通过创新栏目设置,及时更新内容,打造集思想性、深度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网站的建设,不断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当前,强化主流经典网站建设可以围绕以下“三性”进行创新。第一, 增进主题宣传网站内容的创新性。主题教育网站要紧密结合大众的需要, 与时俱进, 加强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 不断创新网站内容, 充实资源。第二, 增强主题宣传网站设计的独特性, 主题教育网站要区别于其他各类网站, 在设计风格上下工夫, 使其鲜明的思想性融入到网站设计中, 体现在网站设计上。第三, 增强宣传主题网站功能的多样性, 积极采用新技术, 不断拓展网络的各项功能, 方便大众浏览、使用, 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4]。

(四)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多重交互性作用,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时效性。众所周知,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的教育工程体系,它涉及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教育、课程评估等多个子系统,每一个环节都与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客体以及教育的研究者、管理者密切相关。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过多注重主观化教育,而忽视差异化和多元化教育,导致教育本身出现割裂性、沟通的阻滞性,有的教育客体甚至出现逆反心理。事实上,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面对广大学生进行普及化和简单化的传播过程,只有充分确保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平等式互动交流,广大学生才会在对话、协商、意愿尊重的基础上达成思想的共识和情感的共鸣。因此,借助网络平台的传播和表达,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志趣和差异化需求,要不断整合教育信息资源,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及时根据学生个体的知识需求进行教育目标的确立和调整。与此同时,要积极利用网络载体,借助网络博客、网络微博、网络飞信、微信、移动网络等进行马克思主义最新前沿理论的互动传播,要积极吸收和采纳建设性意见,完善管理和互动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五)积极利用网络媒介技术进行传播的把关和运行,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由于网络技术更新和升级速率较快,如果缺乏专业的技术素养和基本的网络知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和工作效率就会受到影响。事实上,由于许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者缺乏必要的新媒体技术素养以及必需的网络知识技能和传播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导向性下降[6]。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掌握必备的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无论是从言论的技术后台“把关”,还是从传播的受众效果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网络载体的应用让传统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先入为主”式转为“平等互动”式,网络的桥梁性作用使得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真正实现实时互动。因此,高校教育者要熟练掌握网络媒介应用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的自身优势,不断转变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逻辑,真正意义上推进高校走向和谐、包容、开放、多元。与此同时,要积极利用网络加快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要不断强化经典主题,创意教育内涵,突出理论特色,通过图文并茂、影音再现等形式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整体化、立体化和多元化传播。

参考文献:

[1]王明霞.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解读[J].浙江学刊,2011,(1).

[2][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3][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4]王 玲.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6).

[5]唐 莉.信息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2).

第7篇: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和谐社会 发展 信息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和性质

1、网络文化的含义。所谓“网络文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网络不仅是一种技术与社会现实,更是一种文化现实,网络本身就是一种新兴文化形态;二是文化是以网络的形态存在和发展的,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文化之网中,网络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网络化形态的最典型体现。简言之,就是“网络的文化(特性)”与“文化的网络(形态)”。

2、网络文化的性质。(1)网络文化是全民参与的文化。在网络文化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互动的文化参与者,网络在原来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一种虚拟空间的网络社会关系,实现了文化的人人参与,全民参与,而这种社会关系,通过网络信息传播的互动行为而不断完善、变化和发展。

(2)网络文化是属于网络虚拟空间的人类行为和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网络文化就是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它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对社会环境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3)网络文化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人类社会信息通过网络传递、交流、扩散和利用。

(4)网络文化传播有目的性,期望产生影响,引起反映。网络文化要求有信息传播和接收,且必须要有可交流、能共通的意义空间。

(5)网络文化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上产生的,信息的传播和共享都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所以要使网络真正为社会发展服务,就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点,以更好地实现网络信息的生产、传递、交流、获取、吸收和利用。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响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本,在于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是从政治、经济、民主、法制多个方面做出的诠释,是物质和精神都包括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实质上就是一个让全体人民诚信友爱、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社会服务网络、公民生存时空不断完善、健全的社会,是安定团结、稳定有序、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融洽的社会。其核心内涵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网络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发展迅速,让现代社会各方面的生活和工作都和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网络的飞速发展,实现了数字化信息传递、交流、共享,使人类能够在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中创造新价值,使人类由个体创新时代进入到群体创新的网络知识经济时代,并将现实社会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种新型互动关系,由此构成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彼此互补、完善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网络社会和文化已经成为现实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对现实的各个方面产生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文化和现实社会相互依赖,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网络文化发展的好,可以更好地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服务,包括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民主法制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和和谐社会都是通过人这一群体来实现,人和网络文化接触,熟悉和了解人们所关注的各种信息,从而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思想意识进而转化成实际行动,而人与社会的接触形成现实社会的具体行动,通过互联网渗透到人们头脑中的信息来指导人们生活中的具体行为,从而形成人们在社会中的具体实践活动。

由此看来,网络文化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所以网络文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相辅相承,互为统一的,二者相互制约又相互推动着向前发展。网络文化的协调有序发展,给人们提供安定的环境和健康的信息,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相反,和谐社会的发展,为网络文化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从而使网络文化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网络文化的利弊分析

1、网络文化的优势。(1)更有效地监督政府工作职能。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为政府实践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电子政务的发展,大大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也使政府的职能逐步向服务型转变,更有利于人民自由发表对政府的意见。

(2)有利于树立国家和政府形象。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网络在构建国家和政府形象具有巨大的优势。通过网络进行国家形象建构,利用网络信息进行国家宣传加强与国内外网民的互动,进行国家和政府的议程设置。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加强各级政府网站以及新闻、教育、文化、经济等网站的建设。通过网络让民众了解政府,树立为民服务的形象。

(3)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网络教育适应全新学习需求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网络教育使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与性别、不分社会地位的教育成为普遍现象。工作与学习融为一体,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通过互联网,在线学习的学生可以通过登陆网上教室传递课程资料,实现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程的设计注重学习者的及时反馈和学习效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内容,形成全民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

(4)有利于社会民主法治建设。网络文化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是民意的表达场所;二是营造依法治国的氛围。通过网络文化,可以增强社会的透明度,人们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等社会公共信息。同时网络赋予每个使用它的人说话的权利,人们可以通过自由平等的匿名交流,通过网络空间无阻隔的互动形式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能及时得到反馈。通过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和履行网络信息传播监督社会环境的职能,可以在全社会营造依法治国的氛围,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同时对社会领域中的无序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要求有关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使社会有序发展。

(5)有利于社会平等。在网络社会中,网民的身份是平等的,网民之间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彼此之间可以平等交流,政府也可以利用网络传达政府的声音,了解老百姓的心声。网络将人、信息、媒介整合为一体,实现了人类跨时空、平等、普遍地沟通的梦想。从而搭建起社会平等沟通的平台。

(6)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交往空间,互联网的无中心、无边界、无主次提供了网络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在网上人与人之间都可以以虚拟的形象和身份沟通和交流。没有了专家平民之分,没有了地位、年龄之别,从而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处于一种平等交互的环境中,从而有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2、网络文化的消极作用。(1)网络会引发社会犯罪行为。网络型犯罪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犯罪的特点和危害性。据调查,网上不健康信息以及暴露的隐蔽资讯为有犯罪动机甚至是原无犯罪动机的人提供了诱因。如果不以法律来约束网络行为,病毒入侵,传播有害数据,侵害版权、名誉权、著作权、隐私权及个人生活安定权,非法保存、下载,在网上虚假广告、信息等等网络犯罪形式势必不断涌现,不断毒害青少年,从而诱使青少年犯罪。

(2)网络的不安全会造成财产损失。在互联网上,虚假广告,暴力、黄色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稍不留神就会遭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致使正常的计算机用户的个人资料外泄、财产损失(包括网络虚拟财产)。

五、基于网络文化的和谐社会发展的相关对策

1、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强政府管制。对网络不健康内容的问题,政府、产业界都有责任为产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倾注力量。产业部门、政府文化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应紧密配合,采取联合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可行的管理手段,加强对网络身份、网络信用等的有效管理

2、加大网络立法。应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严格审查面向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软件,查处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和恐怖、暴力等有害内容的网络游戏产品,坚决查处传播、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网络游戏产品;应制定具体政策,对可能诱发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游戏规则进行修改,对网络游戏实行严格的分级管理,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区别对待;对不利于产业发展的私服、外挂主机应彻底清理,加以规范,为我国网络游戏产业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营造有利的环境;同时,还要正面引导未成年人的上网乐趣,积极开设适合他们的网络平台,可由政府牵头,搭建内容涵盖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革命传统、道德素质、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禁毒、国防、法制等栏目的绿色、健康网络平台。

3、深入群众进行创建文明网络文化的宣传。文明网络文化的创建,根本在于对网络运用的主体就是群众。逐步把文明网络文化的内涵渗透到主体中去,远离网络带给人的消解作用,遏制犯罪现象的发生,让未接触网络和即将使用网络的人能够自觉远离网络上的不健康因素。和谐社会的创造和完善发展,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对网络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其中有价值的东西,从网络中吸取精神食粮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4、加大媒体的正确引导力度。应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优势,加大对网络文化优势作用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络给人带来的好处,让接触和使用网络的人能够趋利避害。同时对利用网络为非作歹的可耻行为进行曝光,对这些人进行严惩,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对利用网络进行弄虚作假的人情节不太重的人进行预先警告,使思想不端正的人能够知错就改,防止更大的错误发生。

六、结论

只有建设和谐社会,才能保证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网络传播和文化更负有重要的使命。对网络文化自身的利弊,我们应该趋利避害,正确利用网络文化的有利因素,驱除不利因素,让网络文化更好地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肖鹏:和谐社会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J].经济管理,2007(1).

[2] 高菊:论和谐社会的网络文明[J].社会主义研究,2007(1).

[3] 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

第8篇: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

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此次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思想贡献。从理论上讲,每个个体都拥有各自的价值追求,同时个体的价值追求相互联系存在交集,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中的实质问题在于,在合理追求个体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共同体的利益;不能以个体的选择拒绝共同体的利益,反过来也不能用共同体的利益否定个体对自身发展道路的选择。在网络空间治理实践中应当认识到,任何国家追求各自利益和价值目标的同时,也要尊重和兼顾他国的合理利益和价值选择,在谋求本国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首先,命运共同体意味着网络空间中的相互依赖,共生共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强。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这种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变得更加深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物资、人才、信息、知识的全球流动在互联网条件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网络空间中没有新的国家实体,网络空间中的依存关系归根到底是实体世界中的关系在网络空间的反映。任何国家都是网络空间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空间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权利,也有促进网络空间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命运共同体意味着网络空间中的相互尊重,互利互惠。世界各国在网络空间中没有高低之分,大小之别,每个国家都是共同体中的平等一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拥有凌驾其他国家的霸权。各国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尊重各自在网络空间中的,尊重各自的企业和公民在互联网上的私权;应当相互理解,理解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本国互联网治理的原则和路径;应当相互信任,增强各国在网络空间中协商治理的能力,降低合作的风险,促进网络空间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应当互利互惠,坚持开放和合作的基本原则,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实现共赢。

第9篇: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学交互;交互系统;网络媒介

远程教育是一种表现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教与学行为相对分离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不同,远程教育的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是相对分离的,这种分离不仅表现在空间上的分离,即教师和学习者在不同的地点分别完成教与学的活动,还表现在时间上的分离,即教师和学习者在不同的时段分别完成教与学的活动。

远程教育“教与学时空相对分离”的特点决定了远程学习不能像面授课堂学习那样,学习者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听教师讲课,得到教师直接、持续的学习指导。所以,以媒体为中介实现教与学行为的交互就成了远程教育中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直接关系到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交互’的一般定义是‘相互作用’,意为在某种共同的或者相互的行为中,人或者事物互相影响了对方。”[1]在远程教育领域,学者们用“教学交互”来描述这种教育模式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交互现象,并有其特殊的含义。那就是,尽管教学交互是两个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交互的核心和受影响的对象却主要侧重于学习者,同时,教学交互是否发生也以学习者内在变化发生与否为依据,其目的是通过各种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改变学习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 教学交互的实现是对媒体的要求

1 教学交互过程的实质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交互过程是信息在两个主体之间相互传递的传播过程。传播学者德弗勒的环形传播模式很好地描述了教学交互过程,该模式应用在教学交互中大致如下图所示:

图1 环形传播模式图

环形模式图显示,教师发出的表征信息的符号,经过发射器的编码,转化为信号后,在信道上进行传播,在传播的另一端,接受器收到信号后经过译码还原为符号,符号被学生接受并内化为含义(信息)。学生根据自己所理解的含义,发出表征反馈信息的符号,经过发射器的编码,将符号转换成信号后,在信道上传送,接受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译码还原成符号,表征反馈信息的符号被教师接受并内化为含义。信号传送以及编码译码的过程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到此为止,已经形成一个交互的回合,往后的交互便是依据该回合传播模式的循环往复。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不难发现媒体是实现教学交互的关键。整个环形模型中,除了交互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外,其他组成部分都是各种不同形式的媒体。远程教育中,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以及各种人际交互都需要依赖媒体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是实现远程教育中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

2 传播学揭示的获得良好交互效果的媒体要求

关于交互效果的评判,德弗勒[2]指出,“如果发出的信息和接受的信息在含义上一致,那么就是传通。相反,若两者的意义截然相反,即等于没有传通。然而,含义上的差异性是常见的,完全的一致性却是罕见的。”造成含义上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噪音的干扰造成发出和接收的信号不一致,会导致接收的信号通过译码后所还原的符号与信源发出的符号不一致,进而影响到信宿将接收到的符号内化为含义。这就对媒体硬件的性能提出了要求。要求硬件设施应该保证信息的传播基本无误,尽量减少各种外在的干扰。

第二,学习者知识经验的特殊性可能影响到学习者对所接收符号的内化。学习者的经验可能具有局限性,也可能具有多面性,这都会影响到学习者对接收符号的内化。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经验可能使得学习者对同一个符号产生不同的意义建构。这就对媒体软件的性能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远程教育的软件设计者在设计开发各种学习软件(如多媒体教材)时,需要考虑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多样性,尽可能引导学习者进行正确的意义建构。此外,学习者学习习惯的差异会对学习者选择教学支持软件产生影响,他们倾向于接受符合其学习习惯且方便易用的支持软件。因此,软件设计者在设计开发各种支持软件(如网络交互平台)时,还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支持软件自身的特性,尽可能使开发的支持软件更好的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由此易知,媒体是实现教学交互的基础,媒体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教学交互成功与否。所以说,“媒体是远程教育中教学交互的条件,描述媒体能力的交互性是实现教学交互的前提。”[3]

二 网络媒介的综合应用是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1 媒体的发展是三代远程教育演变的集中体现

远程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实现教学交互的途径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媒体的发展上,从历史发展的轨迹再次证明了媒体是实现教学交互的关键。

从以“教师或者远程教育机构通过邮政通信传递各种印刷教材给学习者,学习者通过印刷教材进行自学”[4]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远程教育到以“使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以及录音、录像等个人媒体”[5]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远程教育,再到建立在双向交互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双向交互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深深刻上了媒体发展演变的印记。三代远程教育实现教学交互的途径随着技术的发展创新越来越丰富。尤其是第三代远程教育,综合运用邮政传递、VBI信息形式以及网络教育平台三种方式共同实现资源的传输;因地制宜的采取直播课堂、双向视频、面授辅导和个别辅导等多种措施实现教学辅导和答疑;通过组织学生在面授辅导课上进行讨论以及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协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使得远程教育在实现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可行的方案,极大的提高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推动着远程教育成为大众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主力军。

2 网络媒介的综合应用是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传统的异步交互主要通过邮政通信实现,由于回合的周期过长,其时效性大打折扣。传统的同步交互主要通过各种直播课堂、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实现,但它们都是要求空间高度集中的实时通信系统,对学生和教师的空间限制较大;而且视频会议系统和直播课堂的费用高,操作也较为复杂繁琐,需要多人多部门的协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鉴于成本和人力的考虑,直播课堂和视频会议系统难以随时进行。

正因为如此,同时具有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功能且性价比高的网络正在受到远程教育的青睐。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完善,性价比日益提高,已成为当前远程教育领域极具应用价值的新媒体。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介以其优越的交互功能为网络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形势下,探究如何将各种网络媒介系统性的综合运用,以更好的为实现远程教学交互服务,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新课题。

三 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关于网络媒介综合应用的实践探索

1 网络媒介为实现教学交互服务的现状

张伟远等(张伟远、王立勋,2004)提出了网上学习平台三大功能的划分,即课程设计功能、交流和协作功能以及管理功能。其中,交流和协作功能进一步细分为BBS讨论区、内部电子邮件、基于文字网上讨论室、基于视音频的会议讨论、文件共享、工作组、电子白板7项子功能,较全面的反映了网络媒介支持远程教学交互的最新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由于功能完备,性价比高,以网站、博客、电子邮件、BBS讨论区为代表的异步交互媒介和以聊天工具为代表的同步交互媒介都已经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得到了应用。王珠珠、张伟远[6]2005年在我国53所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应用网络媒介实现教学交互的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的网上教学平台都有文件共享和BBS讨论,近50%的教学平台有在线聊天,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学平台有内部电子邮件和视听会议的功能。可以看出,我国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平台充分重视通过网络进行教和学的交流和协作。”

表1 网络媒介交流与协作功能统计表[7]

王珠珠、张伟远两位学者的研究结论至今仍有着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应用网络媒介实现教学交互的实然情况仍然大抵如此,发展在于当前的远程教学平台中文件共享和BBS讨论区的应用率几乎达到100%,在线聊天工具与内部电子邮件开始全面普及,应用率大大提高,工作组和电子白板的应用率有所提高,但仍然较低。

当前,我国网络学院综合应用网络媒介实现教学交互的实践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将网站、BBS、博客、聊天室等网络媒介作为分散独立的软件个体,根据各种交互的需要,组合起来加以应用。另一种方式则是将Blackboard、Moodle、Sakai等免费开源的网络公共服务教学平台引入远程教育领域,这些平台以工具的形式集中了论坛、博客、网站、聊天室等多种网络媒介,为远程教育提供一站式服务,极大的方便了远程教学交互的实现。凭借着结构综合所产生的方便实用的优势,第二种方式已成为我国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实践的主体和趋势。但不管是网络媒介的分散独立还是平台集中,网络学院都充分利用了网络媒介的功能实现交互。他们通过公布主讲教师的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以及开设相课程论坛等方式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定期安排辅导教师使用聊天工具进行网上同步答疑;组织学习者通过聊天工具进行协作学习和讨论交流。通过多种网络媒介的支持,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互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 网络媒介在实现教学交互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多种网络媒介虽然得到了应用,但是在应用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网络学院之间建设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网络学院已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集中了多种网络媒介的功能,实现了全面且高效的教学交互,而另一些网络学院却对网络媒介的应用不充分,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网络媒介在实现教学交互上的优势。

第二,一些网络学院在应用网络媒介的实践中,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心理,过分关注于交互功能的实现,缺乏对交互效果的充分考虑,没有根据不同交互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网络媒介。例如,许多远程教育机构都开设了课程论坛,但是对论坛的设计却不尽人意。在他们的设计下,论坛成为一个实现所有交互的场所,不仅实现学生之间的交互,还实现辅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功能显得很混乱,交互效果不理想。举例来说,一些教学论坛通过以辅导教师充当版块版主的形式,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辅导,笔者认为这不太合理。由于论坛对于发帖的主体不具备排他性,辅导教师和学习者都可以发表话题,此时,整个论坛就会很混乱,难以体现主体和重点。论坛上既有课程辅导教师针对该门课程一些重难点的发表的相关话题,又有学习者发表的疑问求助,两者混合在一起,没有主次之分,使得大多数学习者找不到重点。此外,由于论坛板块的分类功能不完善,辅导教师发表的论题也不能分门别类,使得学习者查阅起来很不方便,交互效果不理想。据此,笔者认为论坛不适合学习者与辅导教师之间的异步交流。

第三,一些网络学院在应用网络媒介的实践中,没有从系统的角度考虑教学系统的交互性,存在功能混乱或者功能过分集中的问题。例如,同一交互功能采用过多网络媒介重复实现造成的功能混乱的问题,一种网络媒介实现多种交互功能造成的因功能过分集中导致学习者注意力分散的问题等。前面描述的论坛实现了过多的交互功能,便是功能过分集中的体现之一,这可能导致多种交互功能出现在同一个视觉空间,成为分散学习者注意力的潜在影响因素。

鉴于网络媒介在应用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就网络媒介如何才能更好的为实现教学交互服务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既是远程教育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亟待远程教育学者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四 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媒介综合应用的探索与建议

1 网络媒介在功能上的科学综合初探

(1)多位一体的网络媒介系统组合能更好地为实现教学交互服务

面对多种网络媒介在具体应用时出现的功能混乱或者功能过分集中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从系统的角度来审视网络媒介支持人与人之间相互通信与作用的能力和特性。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讨论教学交互系统,要求我们把多种网络媒介的组合视为一个实现教学交互功能的系统,各种网络媒介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本着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尽可能大的指导理念,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原则:首先,应适当分解系统的功能,即多媒介实现多功能,充分发挥各种网络媒介的优势,为系统整体服务。其次,一种交互通常可以由多种网络媒介实现,应当为某种交互选择合适的网络媒介。同时,一种网络媒介通常也能够实现多种类型的交互,应当仔细思量一种网络媒介适合为哪种交互类型服务。为了取得最佳的交互效果,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平衡利弊关系,实现网络媒介与交互功能之间的最佳组合。再次,根据陈丽教授提出的“教学系统交互性六要素分析模型”[8],教学系统的选择需要考虑交互符号、交互介质、交互时效性、交互范围、交互控制、交互信息的保留性六个要素。网络媒介有其特殊性,它们是依靠同一种介质(互联网)进行传播的多种技术表现形式,在介质上是平等的。并且各种网络媒介都能传播常用的文字、图形等符号,除聊天室具有传播视音频符号的能力外,网络媒介在交互符号方面大体平衡。此外,网络媒介的“交互信息的保留性”功能比较完善,电子邮件、博客、论坛都具有长久保存信息的能力,聊天室也可以通过一些手动的附加功能长久的保存信息。所以,对于网络媒介而言,最需要考虑应该是交互的时效性、交互范围和交互控制这三个要素。因此,在具体选择网络媒介时,应着重考虑这三个要素。最后,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不能相互干扰,尽量减少因多种功能在同一个视觉空间出现造成的学习者注意力分散和因功能重复造成的学习者心情不愉悦所带来的内耗。根据原则一二三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原则四的检验性,笔者简单的为教学交互的各种类型选择合适的网络媒介,具体选择程序如下表:

表2 交互类型与网络媒介组合表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以学习者如何实现多种交互功能为线索,描绘出多位一体的教学交互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2 多位一体的教学交互系统图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信息:第一,远程教育机构通过网站不仅可以直接提供学习资源的下载和点播,还可以通过连接数字图书馆为学习者提供扩展资源。此外,作为补充功能,网站可以各种教务信息和课程信息。第二,学习者通过博客的评论与留言功能与辅导教师交流,辅导教师通过个人博客发表关于课程重难点和方法指导的论题,并通过回复留言的方式进行答疑活动,相关课程的辅导教师可以组建博客群或者申请团体博客组成辅导团队;辅导老师定期安排网上答疑活动,学习者通过聊天工具与辅导老师进行同步交流。除此之外,学习者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与辅导教师进行交互,接受个别辅导。第三,远程教育机构开设课程论坛实现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同时,聊天室可以作为协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平台以及主讲教师主持的对重要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的平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总结出的多位一体的教学交互系统,理论上可以较好地为实现教学交互服务,其效果仍有待实践的检验。

(2)多位一体教学交互系统的扩充

基于以下三点理由,有必要对多位一体的教学交互系统做一个扩充。

第一,各种交互都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网络媒介的应用也是不断发展和扩充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介将会运用到远程教育中为实现教学交互服务,有必要提供扩展的空间。

第二,面对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较传统教育而言明显淡化。为了保证交互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必要为每一个角色提供面对某一种网络媒介的规范,即规定他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使得每一个参与者在以某一角色参与交互活动时,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

第三,为了更全面的反映远程教学交互的现实状态,网络媒介以外的交互媒介需要补充。

笔者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作为指导,采纳上述理由,扩充了多位一体的教学交互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3 扩充后的多位一体教学交互系统图

扩充后的交互系统,弱化了“一种网络媒介适合何种交互功能”的规定,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对角色面对各种媒介时如何操作做了说明,更贴近远程教育的实际。

2 网络媒介在结构上的综合趋势述评

网络媒介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步应用到远程教育领域的。初始时,网络媒介作为一个个独立的软件个体,在诞生后分别以其卓越且特殊的交互功能受到远程教育的青睐,逐步加入了为实现远程教学交互服务的队伍。此时,远程教育领域的网络媒介在结构上是独立分散的,网络媒介的交互功能分别在多个不同的软件运行环境中独立实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网络的超链接以及远程机构的提供的指南来体现。

2004以来, Moodle、Sakai等免费开源的网络教学平台逐渐应用到我国的远程教育领域。这些网络平台的主要特点在于以工具的形式将论坛、博客、网站、聊天室等多种网络媒介综合集中在平台上。这些平台开源的特性,也为其不断地扩充新的网络媒介提供了保障。这种基于平台的工具开发客观上实现了网络媒介在结构上的综合,也为网络媒介在功能上的科学综合提供了较分散状态下更为便利的条件,有利于依据前述的功能综合方案更有效的为实现教学交互服务。

目前,国内很多远程教育机构已经开始了通过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综合集中课程论坛、电子邮件、视音频答疑室等网络交互媒介的实践与探索,并将学习者使用网络交互媒介的频率和效果纳入评价体系,这不仅方便了学习者对交互工具的使用,还激发了学习者积极使用网络媒介的动机,已成为当前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媒介实现远程教学交互的主流趋势。

五 总结与展望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媒介集中为实现教学交互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基于网络媒介的系统分工提出的多位一体的交互系统为实现教学交互提供了有效性参考。网络媒介的综合集中与分工合作较好的优化了实现教学交互的渠道。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媒介交互策略的研究,为有效的应用交互媒介促进教学交互奠定策略基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有更多的网络媒介应用到远程教育领域,为实现远程教学交互贡献力量。与此同时,多种网络媒介合作共荣以及综合集中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开发者在引入多种网络媒介增强网络平台交互功能的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在系统论和心理学的指导下全面综合的选择合适的网络媒介组合,并将多种媒介有机的集中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不断的促进远程教学交互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3][4][5] 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9.

[6] [7]王珠珠,张伟远.我国普通高校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2):40-45.

[8] 陈丽.远程教育中教学媒体的交互性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4):17-24.

On Interactive Issue in Distance Education

――in Network Media Perspective

SUN Dong-meiHUANG Kun

(School of Education,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of media in realizing teaching interaction, and reveals the strategic sense about the network to be used as interactive media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tendency of development of media.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current network media in distance educ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ractive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kinds of network media. The author hopes this new system can provide som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realizing the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