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国偶像第一季范文

美国偶像第一季精选(九篇)

第1篇:美国偶像第一季范文

起源和背景

说到《美国偶像》,这要从《美国偶像》的鼻祖——《流行偶像》(PopIdol)介绍起。2001年英国电视台推出了选秀节目《流行偶像》,首届落幕便挖掘出了三名歌坛优质偶像:威尔·扬(WilYoung)、葛瑞·盖斯(GarethGates)和达拉斯(DariusDanesh),一时间偶像旋风席卷全球。2002年,福克斯电视具慧眼以7000多万美元买下节目版权改编成《美国偶像》,并起用《流行偶像》创始人之一的西蒙·考威尔(SimonCowel)担任广受争议的“毒舌评委”,《美国偶像》就此一炮而红,连续6年高踞收视率榜首,成为ABC、NBC等其他电视台惟恐避之而不及的收视大鳄,除了CBS电视台还能凭借两部经典罪案剧《海军罪案调查处》(NCIS)和《犯罪心理》(CriminalMinds)与之抗衡外,其他电视台纷纷调整节目时段躲开《美国偶像》的播出时间,《美国偶像》的王者风范就此可见一斑。

这是一款全民娱乐的电视选秀节目,对参赛者惟一的限制就是年龄(16到24岁,到2006年上限被放宽至28岁)和国籍(美国公民)。比赛是从美国各城市的海选开始,每年的海选都将在全美几座代表性城市展开,参赛者只要带着自选曲目用歌艺打动三名评委就能获得去好莱坞参加复赛的资格,好莱坞一站将会有来自所有海选城市的150到200名选手再进行二次筛选。筛选出的24名复赛胜出者,包括12名男选手12名女选手,从此开始走上舞台通过电视在全国观众面前同台竞技,他们的去留也不再是由评委说了算,而是由观众通过网络和发送手机短信的形式投票来决定。《美国偶像》开辟了观众参与节目的先河,启动手机短信投票的方式不仅聚集了更多的人气,同时也更加客观的体现出潜在中唱片市场的真实反映,这一做法也为后来的诸多真人秀争相效仿,包括著名的湖南卫视《超级女生》。

再后来的连续三周会根据每位参赛者的得票多寡,以24进20、20进16和16进12的进程逐渐淘汰等数额的男女选手,最后剩下的12强(6男6女)再以每周淘汰一名得票最低选手(男女不限)的进度逐周晋级,直至最后一周诞生新一季美国偶像,他或她都将获得与著名唱片公司签约出唱片的机会,参赛者都有机会在音乐道路上小试牛刀。

平民百姓的美国梦

《美国偶像》也是著名的造星工厂,列数历届“美国偶像”,酒吧女招待出身的第一季冠军凯莉·克莱森(KelyClarkson),首张专辑一经推出便迅速登上排行榜冠军,创下双白金销量,更以一曲感人至深的《因为你》在第48届格莱美音乐大奖上成功封后。呼声最高却意外落败的第五季第四名,“光头人气王”克里斯·多特瑞以实力说话,第一张个人同名专辑发行不久便一路扶摇直上,荣登全美公告牌专辑榜榜首,打破1988年以来一直没有摇滚类专辑夺冠的先例。

只要你符合上述所提及的两个基本条件,你就能来参加美国偶像的海选,参赛选手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让节目更具可看性和娱乐性。在这里,每一周都会有来自全美各地的搞笑人物出现,他们大多自信满满、动作夸张、勇气可嘉,哪怕实力不济也愿意在评委和镜头前展现出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一面,有人也因此而迅速蹿红。2004年的美国偶像便成就了“华裔走音王”——丑星孔庆翔,这位五音不全、舞姿拙劣的“龅牙孔”人丑歌烂,却以一句“我已尽力,别无遗憾!”(Itakemybest,I’venoregrets!)回应西蒙的讥讽,就此一夜成名,成为各大主流媒体追访的对象,出唱片、广告代言和演戏片约等等接踵而至,“龅牙孔”享尽明星待遇,更一度成为女性眼中的爱慕对象,他发行的两张专辑,居然也能卖过30万张,孔氏飓风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四巨人撑起一片天

《美国偶像》的一大看点,也是一直未变的老传统,它的三架马车(评委)和一个专职车夫(主持人)。瑞安·西克莱斯特(RyanSeacrest),这位美国当红炸子鸡已成为福克斯电视台的制胜法宝,主持过“超级碗杯”、“艾美奖”、“金球奖”、“格莱美奖”等节目,只要有娱乐、有音乐、有人气的地方就会有这位“黄金单身汉”西克莱斯特的身影,他平易诙谐的亲民形象和临场发挥的机智圆滑都为这档最具人气的真人秀增添了许多乐趣。

提及《美国偶像》就绕不过音乐界重量级制作人——西蒙·考威尔,正是他和西蒙·富勒创造了美偶的鼻祖——《流行偶像》,也是他将节目引入了美国。他的牙尖嘴利、大胆直接、还有单刀直入的挖苦讽刺,都成为节目招牌式的夺目之术。许多海选阶段就被淘汰下来的选手都对他恨之入骨,而更多的观众却爱他爱到疯狂,西蒙就是这样一位个性十足、棱角分明、褒贬不一的英国绅士,一口英国腔以适中偏缓的语速送出往往能达到震慑的效果,尤其是对那些不接受淘汰现实、喋喋不休的难缠选手,更显威力。他在发掘、甄选新星上也颇有说服力,从他一手打造的偶像团体——西城男孩(Westlife)和“熟女杀手”美声男伶(ILDIVO)团体的成功运作便知。西蒙和西克莱斯特都在2007年度全美电视人收入排行榜上位列前十。

有白脸就必然有红脸,宝拉·阿布杜(PaulaAbdul)和兰迪·杰克逊(RandyJackson)就是这样的两位评委,他们为人热情而体贴,用词总是注意分寸,对选手温和而委婉,他们在娱乐圈打拼多年,以自己的判断标准来做出温和委婉的评论,经常会和态度激进的西蒙构成鲜明对比,同时也平衡了节目氛围,令海选不至成为“毒牙西蒙”的独角戏,舞艺见长的宝拉同样也是诸多男性观众的梦中情人,每年都会有追逐者出现在海选当中,他们裸的示爱场面也是趣闻一件。

一盘更大的棋:电视版权、广告、演唱会、品牌授权

对一个电视节目来说,版权和广告仍是最大的“金蛋”。仅福克斯电视台一家,就为“美国偶像”掏出了超过7500万美元的版权费用。而从2001年开始,制作方在全球33个国家制作了同类型节目,包括“印度偶像”、“加拿大偶像”。

福克斯的血本投入没有打水漂。周二的节目始终把持黄金时段收视率第一,平均吸引2890万观众;周三的平均观众数也能达到2560万。疯狂的收视率带来节节攀升的广告收入。去年《美国偶像》的30秒广告卖到25万美元;今年1月份涨到40万美元;进入四五月份的决赛阶段,又提升到70万美元。而最后决出冠军的那期已高达100万美元,在2个小时的直播中,光插播广告就挣得4000万美元。今年这季的节目,福克斯至少进账4.44亿美元的广告收入,占到其全部营收的三分之一。制作方也能每年从主赞助商处分得4000万美元的宣传费用。福特、可口可乐是“美国偶像”的主赞助商,它们除了投入千万美元的广告费外,还额外付钱让其产品在节目中反复出现。

出唱片是《美国偶像》衍生商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10位“偶像”歌手的CD销售总额接近1亿美元。其中,首届冠军凯莉·克莱森的签名纪念册《感激》销量高达30万册,其在比赛中演唱的单曲CD《此时此刻》曾冲上百首热门金曲排行榜第一位,销量超过了那些久负盛名的老牌歌星。富勒的19娱乐公司拥有与每位偶像胜出者3年的唱片签约权,然后又以一笔“转会费”将其出让给索尼宝丽金公司,由后者的专业人士负责唱片的发行。

根据Bilboard杂志的数字,“美国偶像”去年在演唱会上赚得2800万美元,其中约40%的收入来自49场巡回演唱会,还有40%的收入来自2003年亚军克雷·艾肯和凯莉·克莱森的30场双人演唱会。对于这些乐坛新出道者,每场演唱会5000-10000人的出票量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

据估计,美国消费者去年在“美国偶像”的授权产品上花去了2.15亿美元,涵盖了玩具、糖果、商业卡、电子游戏、杂志和图书等35个大类。登录“美国偶像”的官方网站,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大超市。从刻有栏目标志的钥匙环等各种小饰物、小纪念品,到印有各届“偶像”头像的镜框、相册、文化衫,以及偶像们的个人专辑、集体专辑等等,都可以在线销售。英国一家电子游戏商已经把“美国偶像”改编成同名电子游戏。游戏中设有像节目中一样的评委、主持人、参赛选手等各种角色,玩家在游戏中可以自选角色,参加各种才艺表演,直至打败众多对手,踏上明星之路。“无孔不入”是“美国偶像”营销的核心理念,只要是想得到的领域,富勒和他的合作伙伴就会抢先一步延伸拓展。相对于“超女”商标被抢注,富勒早已第一时间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挂上号”了。

第2篇:美国偶像第一季范文

关键词:中美;电视节目;电视制作

英国作家奥威尔在其著作《1984年》中写道,由于电视的发明,到1984年,世界将成为一个由电视控制的时代。在这本书出版时,世界上只有英国和美国拥有电视播放和接收设备,当时能够看电视节目的民众寥寥无几。作家的预言自然被当成无稽之谈和异想天开。但是今天,电视的日益普及已使得电视强大的威力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组成部分。[1]目前,在中国部级、省级、地方级电视频道不断涌现,电视节目的推陈出新,各种以满足电视观众口味,取得电视台高收视率为最终目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要从中脱颖而出,吸引绝大部分观众的眼球,是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的努力方向,要从这场收视率的竞争中胜出,就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因此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收视率高的电视节目,取其所长,提高本台电视节目收视率成了现在各电视台的首选。但是在这场“进口”的比赛中,并不是所有的引进节目都得到了预期的效果,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文化环境下,并不是外来的、打着madeinAmerica标签的节目就会受到欢迎。

一、《超级女声》节目对《美国偶像》的制作改版及比较

2005年度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电视节目《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主办的一个民间选秀性质的电视节目,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超女”、“PK”成了中国一个时代的特有代名词。引起广大观众如此高注意力的电视节目其实并非中国本土原创,《超级女声》最原始的制作,到其节目环节的表现样式都是模仿美国季播真人系列剧《美国偶像》。但是《超级女声》在《美国偶像》原有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传统文化,从而进行了一定的包装改造,变成了一个符合较多中国观众口味的电视节目,这就是《超级女声》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这也给了中国电视一个很好的启示。

(一)节目的流程设计

每年五月到第二年的二月,《美国偶像》节目组开始在全国报名参加比赛的数十万人中选100人,然后在100人中选50人,第二阶段的比赛开始在电视台有选择的播放,选手用的是清唱。在从50人到10人的筛选增加了音乐、灯光的舞台,电视是全程播出,并对选手的家庭背景、日常生活都有介绍。到了最后10人不光是全副武装的音响设备还有几千名的现场观众,随着整个比赛的进行,观众也从最初的年轻人逐渐延伸到各个年龄各个阶层。最后10名选手的比赛是最牵动人心的,因为制作人把最后这10个人的生杀大权交到了观众的手中,在最后的10周,每周淘汰一个选手,这就不是由评委决定了,而是由观众电话投标选出,直到最后两位对阵,而在他们对阵前的一段时间里,电视台出资让他们外出宣传,声势很大,在他们最后较量的那一夜,两小时内两位选手的胜负由电话投票的票数决定。《美国偶像》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收视率在美国达到28.0%。《超级女声》的整个节目流程大致都是照搬《美国偶像》的流程设计。

(二)《超级女声》同《美国偶像》节目制作的比较

《美国偶像》的巨大成功,使《超级女声》的节目创作组意识到其创作理念在中国的可行性,在这同时也考虑到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进而有选择的借鉴学习。因此两者间就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1.节目设计的主旨不同

《超级女声》主旨是将唱歌比赛作为载体来打造一个大众娱乐的舞台,首先强调的是大众娱乐精神,其次是选出受观众欢迎的偶像。从海选到最后超级偶像的成形,全部以一种电视节目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在一个阶段形成一种收视习惯,形成一种约会意识。这是一种全新的方式,观众们对此肯定是来者不拒的。另外,观众的电视视角,也从观众席改到了侧幕旁,更加进了一步的了解参赛选手,使得选手更加贴切,视角变了,观众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这样的视角只能从纪录片中体会到,新角度的体验会让他们觉得新鲜、刺激、兴奋。观众们从中体会到一种全新的乐趣,随着观看队伍的不断庞大,听着身边人群的谈论,任何一方的异动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将自己置身其中忽左忽右根据变化调整自己的情感和立场。

2.节目设计的形式不同

《美国偶像》和《超级女声》两者相比较,《美国偶像》的目的是选出超人气偶像,而中国由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从其形式上可以说是一种大众娱乐活动,一个合家欢的电视节目。它舍弃了《美国偶像》选偶像的本质,强调全民卡拉OK的大众娱乐概念,使得节目本身表现得更加常规化,以满足中国观众收视习惯和需要。在最后的决定性比赛中,观众还可以通过短信等形式给自己所钟爱的选手投票支持,以一种现在比较普及的形式,拉近观众与选手之间的距离。

3.节目设计强调情感的加入

中国传统的人文价值是捕捉生活中动情处,人与人之间讲究温情的体现,不像西方国家那么尖锐,事事都会以一种平和的态度面对,这明显与美国的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超级女声》节目设置组舍弃了“美国偶像”过于惨烈的淘汰赛制,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强调情感互动,即使是在淘汰选手的过程中,还是处理地比较温和的。《美国偶像》的目的是通过高度关注的节目,选偶像,在节目中放大的是淘汰的过程和节目的惨烈,在海选和晋赛的过程中呈现评委的无情淘汰,在最后的淘汰赛中所体现的是更加残酷的选择,这样的设计显然同《超级女声》这样一个以大众娱乐目的的节目不适合,再加上中国观众对纯音乐的关注热度的维持远不及欧美观众,因此《超级女声》对此环节进行了修改。中国人心向善,同情弱者,对一切煽情的东西从来都是来者不拒,《超级女声》很好地把握了中国观众的心态,在比赛过程中,将选手与选手、选手与家人、选手与观众的情感部分放大呈献给观众,这不仅满足了观众在情感上的需求,而且能在最大程度上淡化因淘汰对节目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超级女声》学习了美国的先进方法,对其热播节目通过操作实践和市场考验的经验,有选择的学习,避免走弯路,更快地找到了符合观众欣赏心理和市场效益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向。

4.有选择的借鉴《美国偶像》的评判模式

《超级女声》的成功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借鉴《美国偶像》独特的评判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每年五月到来年二月,《美国偶像》剧组都会专门聘请一组评委在美国各地选材,评委们面见了数十万报名者并听了他们的歌,他们从几十万人里挑出100名来,在这个挑选过程中,评委只听清唱,在电视上也只有选播。观众们都说四位评委丝毫不留情面。其中两个是流行乐界有名的心肠冰冷,口齿刻薄的人物,另外两位虽然偶尔唱唱红脸,但也不常安慰参赛者。他们坐在评判桌后,面对着怀着梦想的年轻人,毫不留情,很多人在唱完第一句就被不客气地打断。许多歌手时哭着从考场出去的,观众认为他们太残酷无情,但面对摄像机,犀利的批评是刺激观众,提高收视率的最好办法。但是04《超级女声》在设计之初采取的就是美国式的评判方式,但结果并不是太理想,中国观众普遍反映无法接受。因此,《超级女声》在接下来的判定模式中,在《美国偶像》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适合中国标准的评判风格。

在安排评委的设置上,05《超级女声》延续了《美国偶像》的个性风格,每个评委个性十足、性格各异,用最直接的语言来表达对选手的看法,但摒弃了《美国偶像》评委对选手的苛刻和调侃。毕竟中国的文化传统讲求含蓄,这同美国的开放式文化不同,如果照搬势必会对电视节目造成负面影响。还有一点就是参赛者同观众的道德标准和心理底线是电视节目制作必须死守的东西,所以,这就产生了中国特色的评委设计:三个评委,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一个和稀泥。评委们根据自己的定位和本身的个性来点评选手,用的一定是最直白、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不拐弯抹角、不用专业术语、不会包容选手,话语尖锐不尖刻、直白不深奥、幽默不讽刺。在人数的设定上,三人既具有代表性,又有其公平性,人多了反而会偏离定位,个性就不会那么鲜明,就不容易被观众记住。评委往往又是两男一女的设计,这也正抓住了中国人潜意识——女性天生就有爱的光芒。另外,“超女”借鉴美国式的评判模式,就是在选优秀选手进入决赛后,专业评委不再对选手的去留留有话语权,这种模式无疑给一直在侧幕跃跃欲试的观众注入一支强心剂,借助场外观众的力量,来给他们所中意的选手投票,这可以所达到了一种商业炒作的及至,是“超女”成功的有一大制胜法宝。

《超级女声》的巨大成功使得一系列电视跟风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从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到上海卫视的《我型我秀》都在一定程度上照搬了“超女”的运作模式,同时也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秀出自己,勇敢地站在舞台上表演自己成了一种证明自己方式,从中可见“超女”的巨大影响力。

二、《绝望的主妇》在中美收视率差异的原因分析

2005年度,在美国周末档电视剧收视率最高的,是由美国ABC公司推出的电视系情景喜剧《绝望的主妇》,中央电视台将这部载着超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引进中国,希望得到中国电视观众的认可。但是,当这部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八套电视剧频道播出后,收视率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惨遭滑铁卢。

央视八套自从在十点档推出了韩国百集系列电视剧《看了又看》,得到了很高的收视率后,央视趁着势头马上引进了美国热播电视剧《绝望的主妇》。这部戴着艾美奖,全美收视冠军头衔的电视剧,在央视八套播完第一季23集,但是收视率并不理想,该剧在中国的收视率只有零点几,这与在美国播出时的大热形成了强烈反差。

(一)节目文化差异导致收视率的差异

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讲求更多的是亲情,这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智性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中国观众感觉到与该剧有很强的距离感。《绝望的主妇》之所以在美国走红,是因为它集中展示了一些社会现象,剧情包含了谋杀、家庭暴力、婚外情、同性恋、吸毒、自杀等内容,中国观众看这样的内容,缺乏共鸣和体验,自然不能提起兴趣。比起另类的美国主妇,与中国文化背景相差不远的韩国主妇家中发生的事情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婆媳关系、母女之情以及死去活来的爱情故事看起来更能吸引中国的主妇们。其实就内容而言,《绝望的主妇》绝对不比韩剧差。该剧对情感等问题表现得比较直白,人物个性非常鲜明,与含蓄的国内剧和冗长的韩剧不同,这也是一部分观众热衷于该剧的原因。

(二)播出的方式存在的差异

中国的电视台播放电视具有连续的习惯,央视一天三集连播,一周左右,这部电视剧就播放完毕。《绝望的主妇》在美国的播出时间安排是每周一集,每集中隐含的秘密,给了观众充足的时间去讨论剧情、猜测谜底。浓缩的剧情很快引起观众的热烈讨论,形成一个舆论环境。而央视这次虽然播的是美剧,但并没有改变播韩剧的习惯,大批量的播出集数,不但削弱了电视剧的神秘感,还降低了观众讨论的热情和兴趣。韩剧的宣传在中国最重要的是“口口相传”,随便就是一百多集的韩剧,就是错过几集,也不会影响剧情发展的进度,观众也可以比较容易和之前所看的剧情接上。韩剧超长的剧集,让观众们有足够的时间相互推荐、讨论。《绝望的主妇》的收视尴尬就在这里,每日三集的速度让只有23集的剧集,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就播放完毕,观众们还来不及去相互讨论,目光就又被新的电视剧所吸引。如果能改变播出形式,相信《绝望的主妇》收视情况就会有所改观。

三、中国电视节目在求同存异中发展

中美电视节目制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电视节目开始涌进中国电视市场,面临国外电视节目的冲击,中国电视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但这同时,中国电视业同样也面临着契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与美国等一些国家几百年的历史不可同日而语,一些载着国外文明和传统的电视节目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中国电视制作人应当结合中国的文化和实际国情,设计出一批有中国特有文化特色的节目,在引进国外优秀电视作品时,对其进行适当改动,使之符合中国电视观众的品味。《超级女声》的节目制作人员在这方面的改进是相当成功的。

对于中国的电视业来说,美国等西方电视发达国家,还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如美国电视产业化操作模式、电视节目的特色编播和频道的专业化运作模式等方面都值得学习。

(一)电视产业化操作模式

美国系列剧《绝望的主妇》在美国受欢迎的原因除了其比较有吸引国人的剧情,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其特殊的播出方式。虽然中国现在的电视片产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电视精品少之又少,能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杰出电视片更是屈指可数,国内的一些电视制作人只图眼前利益,将电视片赶出了数量却输了质量。而在美国等一些国家,电视节目的制作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创作的工程,创作周期都拉得很长,形成了一种产业化操作模式[8]。拍摄和制作过程精雕细做,制作周期要比中国电视节目长得多。一集戏的实拍,包括排练走向,带着观众从头到尾实拍,一般要七八天的时间,所以成本也相对较高。在电视产业化操作过程中,美国等西方电视台一般都会开辟自己频道的网站、积极发展合作单位。网站主要向大众提供最新的播出内容、视频画面、频道商店以及公共服务信息链接等。同时,还销售与电视节目相关的系列产品、纪念品等,出售印有台标体育用品如棒球帽、高尔夫球以及若干日用品如旅行包、铅笔、雨衣T-恤衫、雨伞等;与合作单位推出共同商业产物。总之,美国电视的产业化操作模式还是相当成功的,中国电视业应当尽快向产业化的操作模式靠拢。

(二)电视节目的特色编播

《美国偶像》、《绝望的主妇》,走的都是精品路线。在美国,要真正完成一部高质量的精品,这种精益求精、长周期的创作模式必不可少。受这种创作方法的限制,节目只能采用季播方式,一周一集,每季共25集左右。《美国偶像》、《绝望的主妇》亦是如此,这样的一种方式,保证一个播出长度,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保证节目形成连续影响力,最终形成极品效应。一般来说,每年九月,美国的各电视网开始推出电视节目,美国人便急急等待着好戏上场。对于上一季播过的经典剧目,观众便会盼上整整一个夏天,急切希望看到剧中主人公的命运如何发展。这样无形中就足足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在电视剧与观众之间形成一种约会意识,等到节目真正开播的时间,自然会掀起新一轮的收视狂潮。这也是美国电视剧都很“长寿”的秘诀所在。而相对来讲,国内电视资源短缺带来的后果就是,为填补电视播出空间,电视台购买或制作了一部电视剧,盲目追求短期效应,一天几集,播完再说。国外则更追求长期品牌效应,形成了品牌影响力,就可以保证第二季、第三季……都保持超高收视率。

季播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电视观众的生活方式和收视习惯。美国按季播出的节目,每年都会留出4个月左右的时间,即节目的空白期。这段期间,制作人可以有充裕的时间策划和准备新一季的节目,对旧的节目形式、节目内容进行新的规划,以期望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关注节目的观众也可以得到一个节目收视空白期,避免产生收视疲劳,对节目形成冷淡和厌倦的情绪。从各方面来说,季播的特色编排相当科学,考虑得比较周全,我国的一些节目,就是因为存在周播压力,而且节目常年不断播出,所以在某些程度上残生了不好的后果:一方面节目质量迫于压力而下降,另一方面观众也会因为出现审美疲劳不断流失。今年的《梦想中国》、《我型我秀》、《超级女声》吸取了类似的经验,采取季播,所以在某些方面帮助了收视率和影响力的提高。

(三)电视频道进行专业化运作模式

从长远来看,世界媒体正经历一场由“大众”传播向更加细化和专业化的“小众”或“窄众”传播过渡,电视媒体在这场变革中首当其冲,越来越多适应不同观众需求的专业化频道出现。所谓的电视频道专业化,是指在现有电视频道资源的条件下,以整个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从而使节目内容能较为集中的反映某些特定领域的要求。其优势是对广告创收的上升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同时会有一批较为固定的受众群体。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了必然的选择。[2]

因为电视频道专业化的重要性,频道的专业化成了许多电视台的必然选择,《美国偶像》是由美国FOX电视公司推出,在其本公司播放综合性电视节目的专业频道播出,该电视台由于其专业性还有其品牌节目的存在,所以整个电视台的运作都相当成功。

中国电视在这场改革中认识到其重要性,因此衍生了不少类似主题的专业化频道,包括中央电视台、一些地方台。但是中国电视专业化频道不够专业,是中国电视的致命伤。以最早实行节目专业化的浙江电视台为例,共设有新闻综合、教育科技、影视娱乐、民生休闲等7个专业化频道。但是,对于浙江电视台来讲,“专业化”界限并不分明,存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这就使让观看电视节目的观众分不出观看的主题,台标上注明的是教育科技,却出现了与频道设置存在较大出入的电视节目。而专业化运作频道是针对某些有共同兴趣的群体一个专门的电视节目观看平台。

美国的COURT-TV(法庭频道)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它创办于1991年,其宗旨是试图展现一系列由“人”以及人们的“调查过程构成的精彩故事,并通过播出节目,使美国民众可以更好的理解应用《第一修正案》,美国儿童从中可以学会更好的保护自己。对COURT-TV(法庭频道)各栏目的时间进行一个对比统计,可以得出以下结果:首先,新闻栏目在所有播出栏目时间中所占40%,是该频道最重要内容,主要播出案件报道;其次,专题栏目种类众多,包括纪录片、谈话栏目、真人秀节目所占比例接近30%;再次,围绕法律行业的精品电视电影所占比例为30%,如《纽约警察只蓝色出击》是以警探生活为背景题材的电视剧,并获得了艾美奖。COURT-TV(法庭频道)大量的播出电视精品,十分注重娱乐性强的内容。[3]它整个频道的构成都围绕着频道设置的主题思想,将“专业化”进行完全,这是正中国电视节目所缺乏的,没有抓住频道设计的宗旨和专业化方向。因此,中国电视应当针对“专业化”的重点进行改进,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品牌专业化电视频道,这对于整个中国电视业来说是很有创见性的。

结语

产业化运作、特色编播和专业化频道运作,对中国电视来说只是很小几方面的建议构想,中国电视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多的借鉴国外电视较为完善的运作模式,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寻求一种捷径。但是中国的国情、历史文化环境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引进国外优秀的电视作品的过程中,结合中国文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电视制作者的创造才能,创造出一批迎合中国观众口味的优秀作品。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电视业竞争过程中,创新发展,迅速推进中国电视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宇.大众媒介导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2]王仲尧.文化市场与管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方洁.美国法庭频道的专业化运作模式[J].中国记者,2005,(7).

[4]佘世红.视觉盛宴与温暖人情的有机结合——论中国文化背景下韩剧的魅力[J].新锐之思,2005(2).

[5]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M].NewYork:ClarkBaxter,ThePublishingHouseOfCulture,2001.

[6]夏青.《美国偶像》与《超级女声》[J].艺海,2005,(4).

[7]詹末.按季播出:美国电视节目特色编播分析[J].视听界,2005,(6).

[8]王国平.广播电视业美国的运作模式研究[J].求索,2004,(8).

[9]张柠.2004文化中国[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10]刘玉珠.WTO与中国文化产业[M].北京:文化文艺出版社,2001.

[11]Diana.Cran.TheProctionOfCulture:MediaAndTheYrbanArts[M].NewYork:SagePublishingInc,2005.

第3篇:美国偶像第一季范文

他们让一个推销员成为了美国偶像。

新的偶像

美国时间5月26日晚,《美国偶像》第九季冠军揭晓,来自伊利诺伊州的23岁男选手黎・德维兹最终击败来自俄亥俄州托莱多的24岁女选手克里斯托・鲍尔索克斯捧得冠军。在成为美国偶像之前,黎・德维兹的职业是油漆推销员。在英国达人和美国偶像的舞台上,普通人大放异彩,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但这一次无异是最为彻底的颠覆,因为即便是苏珊大妈也没能成为最后的冠军。

在挤进三甲之后,黎・德维兹曾经回到自己的家乡,面对着蜂拥而来的粉丝,耳听为他发出的疯狂尖叫,他不知所措。他甚至还回到曾经工作的油漆店里,看着过去熟悉的一切,他百感交集,回到车里之后他当场落泪,泣不成声。

决赛夜十分惊险,对手鲍尔索克斯自弹自唱获得了满堂喝彩,在此前的表演赛上,大部分评委也觉得她的表现更好,会获得最后的冠军。但是观众站在黎・德维兹这一边,全美观众通过电话和短信的投出的支持票让他打败了鲍尔索克斯,他赢得了最后的冠军。

获胜之后,黎・德维兹激动的表示:“我从来没有如此高兴过。”

美国梦的诞生

美国偶像演至第九季,尽管收视率依然惊人,但是还是露出三鼓气竭的态势,主要的标志就是他们的箭头人物西蒙・考威尔了退出宣言。作为节目的标志性人物,西蒙的毒舌是美偶最大的看点之一,可以说是美偶成就了西蒙,也是西蒙成就了美偶,别国山寨选秀节目都以美偶为风向标,而西蒙也成为那些山寨评委老师的老师。无论是黑楠、巫启贤还是谁,不管水平差得多离谱,西蒙讨人厌的做派都学得十足十。美偶自然不肯放走自己的灵魂人物,他们给西蒙开出的合同十分高额,但是后者根本不为所动,很明显他已经厌倦了:“我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今年我想离开《美偶》的想法从未如此强烈过,我们都希望可以在一个节目的最高点离开,现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西蒙不差钱,在《福布斯》去年的美国电视最高收入男星排行榜单中,西蒙・考威尔排名第一,他赚取了7500万美元。而根据英国媒体的计算,他目前的资产已经高达1亿7520万美元了。他并不是因为钱的原因离开节目的,他的厌倦显示出美偶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没有新意,缺乏新的刺激,据称西蒙・考威尔的离开是为了全身心投入到FOX电视台的美国版《The X Factor》中,在那里,他希望能找到新的刺激。

美偶最初的评委三驾马车,宝拉・阿巴杜最有亲和力,她在去年已经先走一步,毒舌西蒙今年选择离开,只剩下好好先生兰迪・杰克逊独撑大局。为了制造新的焦点,美偶制作组想了很多办法,节目中新增加了“好莱坞之路”单元,同时他们还请来大批演艺界明星作为海选客串评委。这份客串评委名单星光熠熠,其中包括贝克汉姆的夫人辣妹维多利亚,还有在热门美剧《老爸老妈浪漫史》里大放异彩的伯尼的扮演者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摇滚乐坛红极一时的小魔女艾薇尔・拉维妮。

这就是第九季美偶拉开战幕之前的背景,西蒙所谓的“节目最高点”不过是句客气话,美偶注定会神奇不再,但是在黄金时代褪色之前,他们需要制造出一个巨大的浪潮,而黎・德维兹,这个幸运的弄潮儿充当的角色,是这个浪潮最高的顶点,不管这个美国梦是不是虚幻的,至少在他站在浪尖的一刻,是值得激动的。

闷骚黎

关于黎叔的成名之路,我们首先得从芝加哥说起,他参加了那里的海选。芝加哥的海选内容在第九季第三集中播出,不过黎叔在那期节目中并没有出现,直到第八集,黎叔才闪亮登场,这一集正是新增设的单元――好莱坞之路。黎叔选择《Ain't No Sunshine》作为自己的拜山曲目,这首歌是著名灵歌歌手比尔・威瑟斯的歌,尽管这位歌手在美国的灵歌音乐史算不上是一个创建性的人物,但中国听众们对这首歌并不陌生。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美女茱莉亚・罗伯茨的著名爱情喜剧片《诺丁山》中,这首歌曾经作为背景乐出现过。

黎・德维兹的成功与他的性格讨喜分不开关系,可能因为出身原因,本身就性格内敛的黎・德维兹在台上表演的时候感情十分细腻,他甚至会被自己的歌曲感动到热泪满眶。目前美偶的主力观众是师奶,她们很吃这一套,面对这样一位腼腆可爱的大男孩,她们无法拒绝自己的心被感动,被治愈。中国粉丝给了他一个外号――“黎叔”,仅仅因为易于联想,显然《天下无贼》中葛优扮演的黎叔那样的腹黑和我们这位黎叔并不是一个类型,风马牛不相及,倒是他的外国反对派们给他取的绰号十分贴切。著名的反偶像团体VFTW称他为FugLee,也就是闷骚黎。

看看一个人喜欢听哪些歌,大致就能帮助你描绘出这个人性格的轮廓,不信你去看看你朋友的音乐豆单;而对于一个歌手来说,他唱的歌曲的风格,就像演员的表演风格一样,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让人认为那是他本来的性格。成名曲是歌星们脸上戴着的面具,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他们喜欢唱什么,也许庞龙大张伟最喜欢唱歌剧,但在我们的头脑里,他们品味恶俗,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小魔女范晓萱了。对于选秀歌手来说,这两者是纠缠在一起分不开的。闷骚黎一开始选择的歌曲就比较闷骚,这给了人们直观的印象:这个人很闷骚。

在以《Ain't No Sunshine》报到之后的好莱坞周里,他分别演唱了《One of Us》、《Get Ready》和《You Found Me》,这三首歌分别来自女歌手Joan Osborne、The Temptations组合和The Fray组合,Joan Osborne的歌里充满了对信仰的思考,The Temptations则是上世纪60年代的黑人天团,风格可想而知,The Fray风格和Coldplay相近,算是美国较另类的摇滚乐队。选秀歌手对自己的亮相曲目都非常重视,比赛后期他们会被评委要求展现自己的多样性,而在这之前,他们会尽量挑选自己擅长的曲目,在这些心水曲目中,他们不但会展现出自己在歌唱方面的能力,还会表现出自己的品味,以便评委和观众对他们进行分类标识。毫无疑问,那些同样喜欢这些乐队的观众们会给他较高的印象分,这就像豆瓣用户们因为喜欢相同的音乐、电影而结识。

黎叔战记

大概是因为马上要离开这个舞台,毒舌西蒙在第九季中火力全开,他对选手们的批评更加露骨刻薄,简直是劈头盖脸。黎叔一开始就吃了他的亏,在好莱坞周第一轮中,他便受到西蒙严厉的批评,这个吹毛求疵的评委机会将他鄙视到地缝里去了,他说他表演松散,毫无明星潜质。

不过,在之后的比赛中,西蒙又成为了黎叔的福星。

好莱坞周第二轮和第三轮黎叔无惊无险,但在24进20的比赛中他遭遇到了麻烦。黎叔继续选择了闷骚曲目,另外一支另类摇滚乐队Snow Patrol的《Chasing Cars》。比起The Fray来,Snow Patrol的英伦摇滚风格更浓重,这首歌几乎全部是清唱,偶尔有几声吉他伴奏,对于演唱者的要求不算低。黎叔的版本改弦更张,以非常流行化的方式处理,伴奏大大加强,这让评委有些接受不了。好好先生兰迪便发难说他的版本节奏太快,希望他能处理得更加摇滚一些。而新加入的评委艾伦则觉得他开头处理不当,还夹杂有破音,好在艾伦喜欢他的嗓音。评委卡拉针对他的歌路开炮,认为他选择的歌音域过窄,需要改进。黎叔面临着全盘清洗的危险,个人风格被批得一无是处,上中下三路都受到评委攻击,全无招架之功。这时候,西蒙拯救了他,最为毒舌的他居然没有落井下石,相反称赞黎叔是天生的好歌手,认为这是他迄今为止最好的表演。

尽管受到西蒙力挺,但是其他三位评委的群起攻之依然让黎叔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他决定改变自己,迎合评委要求。20进16的比赛中,他选择的歌曲是Hinder的《Lips of An Angel》,这首歌依然延续了他之前的歌路,但略有不同。Hinder乐团的宗旨是“要让人们重回80摇滚年代”,主唱贾斯丁・温克勒的嗓音苍凉沙哑,充满力量,之前艾伦要求他重塑摇滚精神,这正是强有力的回答。在演唱的时候,黎叔破天荒的放弃了吉他弹唱,这也让人眼前一亮。选秀节目中,评委很喜欢看到吉他歌手们放下吉他之后的表演,国内选秀节目里抱着吉他参赛的选手们也经常遭遇这种要求,最近比较著名的就是陈楚生了,不过很明显,陈楚生放下吉他后的表演和黎叔的水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黎叔这一次的演出获得了满堂彩,尽管在演唱时音准出现了一些瑕疵,但是兰迪盛赞了他的冒险精神,艾伦则认为这和他的闷骚风格十分适宜,因为他不需要太多的肢体语言就能表达出热烈的感情,很有感染力,西蒙更是认定他为男子组的魁首。

话虽这样说,但黎叔的晋级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踏上16强征途之后,他和评委之间的蜜月就结束了。16进12的比赛中,他选择的是流行大热曲目《Fireflies》,尽管晋级无惊无险,黎叔粉丝众多的优势也在慢慢体现,但是在另外两个评委都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西蒙却给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黎叔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水准。作为评委领袖,西蒙的意见像传染病一样在评委席中迅速蔓延,12进11的比赛中,黎叔演唱了滚石乐队的曲目,看完他的演出,艾伦说他辜负了自己的期望,他也没能改变西蒙的成见,西蒙还是认为黎叔选择的曲目太过保守,辜负了自己的好嗓音。

11进10的比赛为billboard周,选手演唱的曲目都是历年公告牌第一名的歌曲,黎叔第一个出场,他选择的歌曲是the boxtops的《The letter》,在演唱的时候,他大胆的融入了自己擅长的灵歌和蓝调元素,看得出来他接受了西蒙的建议,不再保守。尽管打头炮非常不利,但他顶住了压力,兰迪、艾伦和卡拉都对他大加赞赏。至于挑剔的西蒙,他看得出来黎叔的用心,但是他依然认为太过平淡,离发行专辑的档次还有距离。

西蒙就是横亘在拿破仑眼前的阿尔卑斯山脉,不能征服这里,他永远都不能做欧洲之王。毫无疑问,接连几周来西蒙百无聊赖的眼神让黎叔感觉到了深重的压力,他感到迷茫,同时他的身体也出现了些许问题,因为肺炎发作,他缺席了福特广告的拍摄。10进9的比赛前,他接受了记者采访,对前途充满疑虑的他说站在台上演好自己最希望的样子,那就是自己的闪光点。他希望评委能更多的了解到这一点,同样这也是自我鼓励。就在他马上就要灰心的一刻,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一首《Treat Her Like A Lady 》让西蒙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西蒙说,之所以几周以来一直打击黎叔,不是因为他不看好他,而是因为觉得他总是表现得很迷茫,不敢跟评委眼神交流,让自己失望。卡拉说这首歌应该被收入黎叔的个人专辑。

黑马梦想

迈过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踌躇满志,此后他信心满满,即便遭遇裁判的批评也不改其志。9强赛第一场西蒙认为伴奏抢走了观众的注意力,但黎叔不为所动。第二场比赛卡拉认为他面部表情太过紧张,应该放松一些,西蒙则为他反驳说比赛的重点不是脸而是歌艺。

九强赛前美偶专门为选手们请来了选手导师,其中第二场比赛的导师是亚当・兰伯特,他是此前一届美偶的参赛选手,作为过来人,他的建议往往能切中要害。同时,亚当也是美偶历史上第一个人气超过冠军的选手,在选秀阶段就登上了《娱乐周刊》封面,未出首张专辑便成为著名音乐杂志《滚石》封面人物,这些都创造了纪录。很明显,亚当懂得怎样施展自己的魅力,和之前评委指出的一样,他认为黎叔在表演时应该放松一些,多和观众互动。在第二场比赛结束之后,他表态要改变不苟言笑的形象。

在决赛到来之前,黎叔一步步的完成自己的蜕变,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挑战,杰米・福克斯让他对着自己的眼睛演唱蝙蝠侠的主题曲《Kiss From A Rose》,最后福克斯送给他一件印有“artist”的黑色T恤作为奖励。四强赛他和另一大热门水晶姐姐合唱《Falling Slowly》,之前从未和人合作过的黎叔非常害羞,但是最终他们呈现出来的作品非常喜人,艾伦说他们像极了经典的夫妻组合。三强赛必须演唱评委指定曲目,西蒙为他选择了《哈利路亚》,这首歌之前的选手珠玉在前,再加上歌曲本身就很难出彩,要想超越,难度极大,西蒙此举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黎叔唱的好,那大可以宣传他大有潜力,让之后登上大宝显得名正言顺,如果唱的不好,那愿赌服输也没什么好说的,幸运的是,最终他成功了。

他来到了决战现场,对面是四强赛和他深情对唱的水晶姐姐。和前几届比赛的二强终极对决相比,本届比赛的编排有些随意,两位选手首先要演唱自己发挥最好的曲目,之后演唱西蒙指定的曲目,最后是他们各自的冠军单曲。整个选秀比赛过程中,黎叔有几首曲子颇为得意,包括《哈利路亚》、《Falling Slowly》在内,最终他选择了励志歌曲《The Boxer》。之后他需要演唱REM的《Everybody Hurts》,最后是U2的《Beautiful Day》。

第4篇:美国偶像第一季范文

2010年,媒体预测“电视真人秀”节目会继续领跑国内电视节目收视率,预测果然成真。从去年的《非诚勿扰》开始,到今年的《一站到底》、《中国好声音》,各类真人秀节目一路夺人眼球。从几个月前开始,茶余饭后大家的谈资和话题便只集中于两件事:“《一站到底》里面有谁最牛”;“《中国好声音》里的谁谁谁是我的最爱”。而最终《中国好声音》完胜《一站到底》,几乎占据了人们全部的注意力,这从媒体铺天盖地的各种报道可见一斑。

对于《中国好声音》今后的走向,节目的制作方灿星制作已有十分清晰的规划:首先《中国好声音》所赢得的超高收视率将为其后续开发奠定基础。虽然他们认为节目播出之后,推出专辑以及演唱会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制作方认为能继续打造这档节目,使其成为一个长期的品牌更为重要。同时,人也是最重要的,将优胜选手打造为像李宇春、张靓颖那样的大众偶像,将她们变成长期的“摇钱树”,也是制作方最根本的需求。

灿星制作有备而来,他们要造星,但是更关注“真人秀”节目制作这个行业的发展,他们想把一个“选秀”节目做成品牌,最重要的是他们想清楚了这个节目走下去的通路,但是是否能够成功?

看《中国好声音》已经创造的浩大声势似乎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是要实现他们最初的设想,还要看第二季(这里借用美国的分季制度,来区别我们使用的“集”)的推出才能得出结论。

业内的不少人士已经开始在猜测下一季《中国好声音》的火爆程度。无论如何,《中国好声音》让电视台赚得盆满钵满,相信下一波跟风的选秀节目会大批涌现。节目制作总监、媒体营销人徐建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好声音》给中国的‘真人秀’节目设立了一个门槛,之后再出来的‘真人秀’节目都要在夹缝里求生存了。”

要真人秀,不要真人“假秀”

真人选秀节目的关键在于“真”。只要把“真”做出来,比一切的催泪故事更吸引人,更有力。如何把握这个度,就真的要下一番工夫了。

“电视真人秀”最早出现于1948年,源自艾伦·凡特的电视系列节目《隐藏的相机》(偷拍),其后发展为非常流行的电视节目中的一种。“真人秀”并非对比“非人类”,而是“真正的现实中的人,而非演艺人员”。出镜的都是普通人,而非专业演员,而且没有预设的脚本,这就导致整个节目会出现更为戏剧性的发展,而非已经设定好的结局。增加了带入感、神秘感和参与感。自从《美国偶像》加入了与观众互动环节后,观众可以直接影响节目内容的发展,这种参与并创造的感觉,让观众更加为之疯狂。

所以,如果没有接纳“选秀”节目的土壤,这个节目落不了地,无论第一届多么轰动,都没有持续性。而这个文化是否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不是单靠一个灿星制作公司,也不能只靠某个电视台,而需要全民参与。当然这需要节目制作人以及媒体给予引导。

那么,如何让“选秀”的结果真正生根,成为一种潮流文化?美国现在当红的一档“真人秀”节目《so you thinking can dance》或可成为范例。

《so you thinking can dance》国内译名为《舞林争霸》。这个节目从第四季开始在国内走红,受到追捧,并掀起了一股回溯前三期节目的潮流。不少狂热粉丝四处寻找网络下载源,希望重新看到之前的三季。

《so you thinking can dance》由《美国偶像》和“美国舞台表演奖”的原班人马制作。制片人、评审兼舞蹈指导Nigel Lythgoe是19电视台的台长,他制作的节目包括《Ice warriors》《TV Nightmares》等,多数为获奖节目。

这档“真人秀”顾名思义是一场舞蹈的盛宴,是为了选取“美国人最喜欢的舞者”——是美国人喜欢的舞者,而非最棒的舞者,或者最专业的舞者。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选秀节目的标准是对于一个参赛者整体的综合考虑,而非单纯的舞蹈。

节目采用的是海选轮选制,远赴美国各大州,开始海选,无论职业舞蹈演员还是舞蹈爱好者都可以参加,经过评审投票选的人直接赠与机票到拉斯维加斯参加第二次备选。从第三季开始这个节目在美国已经非常有人气,第一、二季的时候能够到达拉斯维加斯的人选很少,30人之内。但是从第三季开始已经达到百人。这些人到达拉斯维加斯之后进入魔鬼训练,每天接受一种舞种的训练,白天练,晚上考试,经过淘汰制最终剩下20人(10男,10女),进入真正的决赛。

海选是录播,每天播一集,让观众看到不同地方的不同舞者,其中有的选手让人惊叹,有的选手反应平平,还有的选手甚至遭人厌烦。这些内容通过剪辑呈现给观众,真实和纯粹是这个节目自始至终的指导理念。观众也从这些录播的内容中对参与的选手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些人在海选中已经很惊艳,会让人更加关注;而有些人甚至在海选中都没有出现过,但是你能在决赛中看到他的面孔。

《中国好声音》则不同,观众并不知道选手的来历,他们是怎么被挑选出来的,观众一无所知。而从之后制作出来的小花絮中,对每一个参与的人才能有一些了解,这原本是我们的“选秀”节目中所缺少的,现在《中国好声音》中加强了对人物的刻画,但是内容并不多。

对比这两个节目,会发现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自我展现和表达上的确颇有差距。中国选手在赛后访谈中,所表白的种种,让人不禁质疑有炒作的嫌疑。而且不少网友也对此大加讽刺,说“苦情”真实成分少,炒作成分多。

反观美国的电视节目,表现得更加真实和感人。一个人如何走上舞蹈之路,他是怎么训练的,为什么要参加这个节目,有些人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挑战......从这些点点滴滴,观众和选手一同经历,感同身受,然后确定自己为之投票的人。

从美国来到中国继续娱乐事业的EAGE UP集团的负责人YUKITAKA MASHIMO先生说:“‘选秀’节目其实最感人的地方是比赛之外,那些能够体现人性,能够体现奋斗,体现价值观的点点滴滴,比赛结果事实上到最后已经不重要了。能够站在这个舞台,说明在专业上都是符合的,但是众多的选手中哪一个是被大众认可的,体现的则是大众的价值观。这才是真正的造星运动,才是真的偶像。否则,即便偶像推举出来,除了专业很牛之外,与‘偶像’两个字无关。”

要“选秀文化”,不要“商业选秀”透支了未来

国外的节目能维持十多季,似乎已经融入生活,这不仅是节目本身的问题,还与是否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和机制有关。

《so you thinking can dance》进入到决赛之后,节目就进入白热化了。在第8季之前几乎每周两次节目,第一天舞蹈演出,有编舞为这些选手服务,一天的学习机会,不到一周的练习时间,舞种是随机抽取的,不一定是自己擅长的舞蹈。第二天宣布结果,在6强出现之前都是由观众投票,然后评委最终决定。但是到了6强出现之后,就完全交由观众主导,评委只是提出自己的建议,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选手最终的去留完全由观众投票决定。

在节目中观众可以看到特别花絮,就是针对每一个选手的采访,内容包括了解个人,了解他的家庭,了解他跳舞的动机,甚至他更多感人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商业化运作表现在,从决赛一开始,这个节目的后续就会被主播人不断地提及。在一个60分钟的节目里,插播的广告每两支舞一次,有时候一支舞一次;每一次节目中,最多要跳11支舞。节目的网站在每一支舞结束之后都要被提及;而在选秀之初就确定了的10强全国巡演的广告,几乎在每支舞结束之后,也要被主播播报一次。这里面的信息还包括优胜者会成为什么品牌的代言,成为什么杂志的封面人物,赢得多少奖金。

选手们参加这个选秀节目还有很多意外的机会,比如参加电影的开幕式,参与哪一位编舞老师的授课,同时给予服务,让这些选手更多的从其他角度展现自己的个性。

更有一些现场的宣传节目。每周四淘汰节目播出的时候,会有歌手或者舞团进行表演,其中不乏推出新唱片的新老歌手,以及处于演出间段的各国舞团。欣赏、广告两不误。这个栏目还会将那些不符合这个节目要求,但是舞蹈非常棒的选手,推荐给其他电影、电视,给他们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节目中还有一些随机加入的环节,比如时政的广告播报。有一集正赶上美国大选,制片人就在节目中说:“在节目开始之前,我们得到提示,希望我对观众们说,如果你们到了18岁就可以参加选举了。希望年轻人踊跃参加。”他最后还发自内心的表示,选总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上帝知道他多么希望他自己都能投票(制片人是英国人)。

所以说,虽然这是一档“选秀”节目,但是它的功能远远不止于选秀。这是一个强大的媒体,展现的是一群年轻人除了舞蹈,还有舞蹈之外的人生观。这些人中不是每个人都奔着当职业舞者来的,他们到这里来的目的是让自己有更多的经历,学到更多的知识。很多人其实已经想明白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有人在受访的时候已经谈到自己今后要成为一名老师,而且是障碍儿童的老师;还有的人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不希望自己朝九晚五坐在办公室;更有些人已经是职业舞蹈演员,但是为了追求舞蹈更广阔的天地,希望自己再历练,成为更优秀的人,为了这个目的,不惜退出现役的舞团,放弃已有的地位,重新成为一名新人。

这档节目到今年是第九季。每一季“选秀”结束后马上开始全国巡演。巡演之后进入次年的海选。档期排得非常长 。从这个“选秀”节目里出来的很多人都会回到这个节目中当志愿者,或者成为常驻工作者。至少已经有不下七八个选手在参加完这档节目之后,成为优秀的编舞,然后反哺这档节目。而节目方也非常欢迎这些人回到这个节目中展现他们的个人风采。

据了解,这档“选秀”节目中,有至少十支舞蹈入选艾美表演奖,十几支舞蹈入选编舞奖。而今年的艾美舞蹈奖项简直就是这档节目的舞蹈内战,提名已经被他们全部占有。有一支舞蹈入选艾米服装奖,有几支舞蹈入选艾美灯光奖,有一名编舞从新人成为艾美获奖名人。从这档节目衍生出来舞蹈基金,舞蹈奖学金,还有一个已经属于全世界的“全美舞蹈日”——7月30日。在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在跳舞,把自己的视频发到《so you thinking can dance》。

这才是一个成熟的“选秀”节目最终的意义所在。如果没能成为这样的流行文化,没能成功带动周边可出现的商业乃至周边文化的跟随,这个节目就没有落地,不能延续。

第5篇:美国偶像第一季范文

[摘要]:

中韩两国同处于社会转型期,两国的都市青春偶像剧也相应诞生和发展。在韩国都市偶像剧备受欢迎的今天,探讨中韩都市青春偶像剧的异同颇有意义。本文即比较了两国都市偶像剧在“青春偶像”方面的差异。具体而言,从社会转型程度、青春偶像本身、文化传统的认同等方面考察了两国青春偶像剧的“偶像差异”,并讨论了两国都市青春偶像剧新的发展走向。

随着电视媒介的普及,电视剧也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媒介文化,它已经取代了往昔的戏剧和电影,是人们工作之余最重要的消遣品。为了适应不同观众的消费和娱乐需求,电视剧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历史剧、家庭剧、侦探剧、战争剧和都市青春剧等多样的电视剧类型,都市青春偶像剧是其中的一个都市大众文本类型。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青春偶像剧《血疑》和其后的《东京爱情故事》开启了亚洲都市青春偶像剧的先河,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的都市青春偶像剧兴起,在整个亚洲都市流行。《冬季恋歌》、《皇太子的初恋》和2007年由著名影星rain与宋慧乔主演的《浪漫满屋》均风靡一时。在韩剧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大陆的都市青春偶像剧也慢慢发展起来,最早有《真空爱情记录》、《上海之恋》、《京港爱情线》,到后来又涌现了《将爱情进行到底》、《青春出动》、《奋斗》等都市青春偶像剧。

所谓“青春偶像剧”主要是以青年群体为表现对象,意在展现青年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经历,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其都市青春偶像剧均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其一、其故事主角都是青年男女,以在校的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为主体,以青年男女的情感经历为主要的情节线索。譬如由韩国著名影星裴勇俊和崔智友主演的《冬季恋歌》,展现了青年男女浪漫、美好和伤感的“初恋”,《浪漫满屋》则以用一种喜剧色彩勾勒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恋爱期间的甜蜜快乐、浪漫温馨和隐藏的情感危机;其二、通常故事男女主角具有“偶像”特征:男的英俊帅气,女的美丽清新,并具有完美理想的人格,他们的行动和思想是其他人的“典范”。他们能够迷倒青年观众,甚至让一部分中老年观众产生迷恋,据说《冬季恋歌》的男主演裴勇俊在日本和亚洲大受中老年妇女的青睐,以致当时的安倍晋三首相的妻子也成了他的忠实观众;《浪漫满屋》的女主人公宋慧乔在中国不仅迷倒了无数青年男女,成为他们的“崇拜偶像”,而且也是无数中老年男性最理想的“梦中情人”;其三、无论是日本、中国、还是韩国,青春偶像剧通常都是以现代都市社会为故事的主要空间,当然也有少量的青春偶像剧并非以当代都市为主要空间,2007年中国电视剧《乡村爱情》就是一部乡村青春偶像剧,但大部分的青春偶像剧都是以现代都市为故事的活动空间,街道、咖啡馆、公司、都市校园往往是剧情展开的主要场所。

当然,由于中国都市青春起步较晚,以及社会发展程度低等因素,中国的都市青春剧与近些年在中国流行的韩国都市青春剧相比,存在着不小差距,有许多观众直接批评中国都市青春剧的制作水平低、表演技巧差和故事内容烂,这些批评当然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而本文则试图以客观的学术态度从“青春偶像”这一视角,考察中国青春偶像剧和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叙事差异。

一、社会转型与都市意识的差别

无论是韩国都市青春偶像剧、还是中国都市青春偶像剧,都主要描写了各自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年人的“青春故事”,同时也通过这些青年人的“人生故事”,表现各自的社会发展状况。但如果拿韩国“青春偶像剧”《冬季恋歌》、《浪漫满屋》和中国“青春偶像剧”《上海之恋》、《将爱情进行到底》等剧作比较我们会发现,韩国的都市青春偶像剧的“都市气息”显然高于中国“都市青春偶像剧”,当然,这和韩国本身现代化和都市程度高有很大关系。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它的城市化程度也相当高,1930年只有5%以下的人口居住在城市,1960年达39%,1970年达50%,2000年,城市人口更高达89%,城市化程度是“现代性”社会的一个重要标识,城市化程度高意味着“都市生活”已成为韩国民众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尽管在韩国还有一些乡村,但那些乡村也早已融入到都市空间中,成为都市生活的一种特别方式,这种高度都市化的生活体现在了韩国的电影、电视和其他通俗文化中,特别是在韩国的都市“青春偶像剧”中得到了很好表现,许多韩国“都市青春偶像剧”之所以吸引中国和许多亚洲观众的视线,除了在这些电视剧中有不少“俊男靓女”,剧中所展现的一种完全都市化的生活方式也让观众迷恋和向往。家庭的装饰、路边咖啡店、城市的广场、街道上的车辆,甚至男女主人公的服饰、发型,甚至在一些不经意之处,譬如女主人公挎包的装饰品上,韩剧都透露出一种浓厚的现代都市情调,《女主播的故事》中男女主角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街头相拥,繁忙的交通灯闪烁,与男女主角的越来越笃定的爱情相映成趣,《冬季恋歌》中那些精致的都市咖啡店,这种普遍都市化的生活方式,尤其让都市化程度还不高的中国青年观众着迷。

当然,有人会指出,在许多韩国青春剧中也都有不少传统意象和乡村场景,譬如不少韩国青春剧也会像其韩国家庭剧一样展示韩国传统文化,街头不大的小吃店、热闹的大排档、不可缺少的泡菜和男女主角必定要点的烧酒,有时也有的韩国青春剧中也有乡村场景,但是这些传统的和乡村的景物并没有影响其都市情调,相反,这些传统景观和乡村风光很好地融入到了现代社会中,成为表现其都市性和现代性不可缺少的东西,韩国都市青春偶像剧对于“都市”理解的成熟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把“都市”简单的等同于高楼大厦、豪华饭店和宽广街道,都市生活方式已经普遍道每一个角落,而无需通过高楼大厦、豪华饭店才可以表达,其实,无论是在《浪漫满屋》,还是在《冬季恋歌》、《守护天使》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电视中的韩国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而就是一些简单别致的房屋、街道和餐厅,却依然透露出一种特别的都市气息。

但是反观看中国的都市青春偶像剧,我们会发现不少“都市青春剧”首先给人的感觉便是“都市性”的不足,前面我们说过,我国还有一些青春剧本身便是以乡村为对象,譬如2007播出的《乡村爱情》就是描写乡村青年男女的感情,这些电视剧的播出本身便表明,我国还有大量农村人口,事实也是这样,尽管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社会转型,整个社会开始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变迁,但据社会学家统计从1978年到1993年,中国50万以上的城市就从40个增加到68个。不过,到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也只有36.22%。[1]这个比例要远远低于韩国,电视剧是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高也客观地反映在了最能表现都市文化和青春生活的“都市青春偶像剧”中,像《玉观音》、《一米阳光》等电视剧虽然也被称为“都市青春剧”,它们也是以城市为故事活动空间,但这些电视剧基本上是以爱情脉络或者新奇的故事为主线,观众从这些故事里实际上很难体会到一种现代都市气息,大部分中国都市青春剧都给观众以类似感受。

其次,国内都市青春偶像剧对“都市”的另一种误解是以为只要剧中出现林立高楼、豪华轿车、宽阔马路和高档消费场所便具有了“都市气息”,于是许多所谓“都市青春偶像剧”,便特别热衷于展示高楼大厦、宽阔马路和富丽堂皇的酒店等场景,试图通过豪门恩怨、西餐爱情来吊起观众胃口。但观众看到这些豪华场景却反而觉得别扭,认为这是一种刻意制造的“虚假都市”,并不符合中国实际。当然,这也是因为社会转型期许多新兴城市和城乡一体化地区对于都市文化的向往和它们居民对自身城市品位的要求,才会出现剧中对都市的过度包装,但这种“粉红俗艳”(pink kitsch)的都市观念显然带有一种“暴发户式”的特征,某种程度上它恰恰是其自身都市性不足的体现。

中韩都市青春剧中所体现出来的“都市意识”的差别,从深层根源上是中韩两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发展的差异所造成,反过来,这些电视剧中的都市意识的不同表现,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两国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

二、偶像的差异:奋斗的青春与残酷的青春

上面从社会转型的语境,考察了中韩都市青春偶像剧在“都市意识”上的差别,其实这种“都市意识”的差别不仅在地点场景中得到体现,而且反映在男女主人公的身上。既然本文是探讨中韩两国“都市青春偶像剧”的差异,那么就不能不提在这些在剧中无比耀眼的“青春偶像”。中韩偶像剧中男女演员阵容的青春亮丽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虽同属于青春亮丽的“偶像型角色”,但中韩的“偶像们”却有着内在的不同。

首先,由于前面我们说的都市空间的成熟,韩国男女主人公举手投足有一种自然的现代都市气息,他们的服饰、衣着也恰当地体现了都市风格,在韩国,大多数年轻人非常重视衣饰的个性化、都市化。韩剧中的男女主人公提倡以完美为特征的偶像文化,极其重视仪表的修饰,她们的服饰唯美浪漫并且没有刻意的痕迹,《浪漫满屋》中的女主角宋惠乔在剧中几乎没有穿过重复的衣裙,款款都显示出独特的都会风情,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甚至引发了新一轮时尚风潮。但国内都市偶像剧中的男女主人公一件服饰往往穿好几集,尽管这样可以体现出节约的传统美德,但此做法却不利于“偶像的塑造”,因为偶像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得演员就只是演员,而不能称为“偶像”。

其次,当然,虽然偶像的外表很重要,但韩剧中“偶像”并不仅仅靠外在的服饰和美丽,中韩“青春偶像”真正的差异其实更在于偶像的内部世界,譬如思想、意识和行动。被高度崇拜的对象才叫“偶像”,一个人如果被高度崇拜,其实不仅仅是依靠俊朗或美丽的外表,更应该通过完美的“人格魅力”。而在这点上,相比较而言,韩剧中的“男女主角”更合乎“偶像”标准,剧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善良单纯,正直热情,并具有坚强意志和奋斗精神、富有现代都市青春气息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以尽管《冬季恋歌》有点凄美绝伦,《必胜!丰顺英》有点轻松诙谐,男女主人公无不在剧中展示他们对爱情的坚强信念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有过泪水,有过欢笑,一步一步的迈向温馨的结局。“加油!”成了韩剧最经常的一句口头禅,而这句口头禅成了“青春偶像”的最好写照。其实有些韩剧中的“偶像”外表并没特别出众,譬如《我是金三顺》中的金三顺,相貌一般,但其成为“偶像”是因为她在剧中所扮演的那个角色坚强自信,具有奋斗精神和青春气息。另外,大部分韩国青春剧都带有喜剧色彩,比如,《必胜!奉顺英》中闵专务这一角色的夸张搞笑的行为,将他自身的带有悲剧气氛的倒霉事以一种片段式的喜剧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但带给观众深刻的印象,更体现了韩国人乐观向上的气质。《我是金三顺》的女主角是个带有喜剧色彩、缺陷明显甚至对男主角十分粗鲁的大龄未婚普通女人,但她在剧中坚持不懈的追求男主角的行为让观众们笑声不断的同时,展示了韩国社会对“自我奋斗”的肯定,韩国青春偶像剧热爱“大团圆”结局,亦体现了韩国人乐观进取、追求完美的思想。

但是,反观中国的“青春偶像剧”,我们会发现许多“青春偶像剧”似乎并不那么“青春偶像”,青春显得有点残酷、沉闷,甚至有点阴暗、颓废。许多青春剧多描写一些灰色的青春生活,青春是残酷的青春,偶像也是残酷的偶像。例如,《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和《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仅从电视剧的题目便能感受到一种灰暗的青春基调。《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大学毕业的主人公们,他们的青春在残酷的现实中无处安放,成长的代价恍惚却又惨痛,这些非但不能引起年轻观众向上的激情,反而容易导致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偶像没有起到偶像的作用。尽管最近的都市青春偶像剧《奋斗》试图改变国内过去青春偶像剧的“灰色基调”,但是男主人公佟大为仍然给人一种颓废的青春气息。另外,除去“残酷”的青春剧,国内的部分青春偶像剧对角色的设定还停留在“琼瑶阴影”之中,即好人与坏人都是彻头彻尾的,让观众对于这样的偶像的感到陌生和虚化。

三、青春偶像与不同的文化传统

前面我们讲过,“都市青春偶像”虽然应具有现代都市气息,剧中的青春偶像也不仅英俊美丽,而且都应具有奋斗精神和强烈的现代自我意识。但这些都不应该和文化传统相冲突。韩剧中的青春偶像强调往往自我奋斗,不依赖于别人,但是他们都十分尊重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并不排斥,文化传统在这些青春偶像的身上得到了很好保存和延续,譬如在《浪漫满屋》中,宋慧乔所主演的女主人公表面看起来是个完全“自我主义者”,但这个女主人公实际上十分善良、传统,对由rain主演的男主人公,包括其家庭都体贴关怀,完全遵守着一种传统女性的善良品德。尽管韩国是一个高度都市化的现代国家,但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很好地保持和延续了文化传统,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的文化传统不仅支配着过去韩国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被现代韩国人所吸收、接纳,并很好地融入到现代文化中,成为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前面我们也提过,许多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都大量出现在青春偶像剧中,在《新娘18岁》中,我们见到了极具传统民族特色的韩服,在《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我们看到了“长幼秩序、尊卑分明”的大家庭生活,“青春偶像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规范中,并没有感到不适,相反这些青春偶像们都显示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而社会结构的规范有序,实际上也成为偶像们“自我奋斗”的天然保护伞。所以韩国都市青春偶像剧在现代浪漫的星空下,实际上遵守着传统规范,真诚的描摹着世态人情,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启示。

但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实行了“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浪潮席卷全国。社会在继续朝着现代化迈进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而传统文化在中国又没有得到很好维系,整个社会出现了文化价值和道德意识混乱的现象,人们心灵失衡,精神无所依托,许多“都市青春偶像剧”因此不仅描写了人们在社会转型时代里的困惑、茫然,甚至主动去描写灰暗的社会人生,转而大肆描述金钱财富、冒险离奇、残酷苦涩的青春故事,根据池莉小说《小姐你早》改编的电视剧《超越情感》讲述了堕落的青春生活,《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描绘了残酷的青春,在这些都市题材的电视剧中,观众只能看到所谓的青春偶像们为了金钱、权力和利益,互相争斗、践踏,无休止的欲望使得社会失范,传统道德瓦解,坚强、正直与善良遭遇毁灭。当然这些电视剧也反映出了我国社会转型的一部分现实问题,但是大量这样的青春偶像剧,却并不利于社会发展,实际上消解、颠覆了都市偶像剧的“偶像”含义。当然我国也生产了一些非残酷性的都市青春偶像剧,但这些电视剧往往缺乏一种内在的“偶像精神”,仅依靠“俊男美女”的亮丽外表,结果缺乏人格力量、空有一副好皮囊的偶像反而让观众厌倦。

总之,中韩青春偶像剧的剧情在对于文化与伦理方面的认同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实际上真实地反映了两国电视文化的内在差距。

四、中韩偶像剧的新变化

当然,随着韩国社会的发展,韩国社会的经济与文化领域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后,步入了后现代消费社会,享乐主义和快乐原则开始盛行,这导致了韩国都市青春剧的传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以后现代消费为主题的都市青春偶像剧开始流行,这些都市青春偶像剧投身于物质享受和身心消费的浪潮中,其主题不再表现乐观、奋进的“青春生活”,而是沉湎于声色享乐。例如在《皇太子的初恋》中,男主角车太贤扮演的是一位生活奢华的财团太子爷,他在片中挥霍金钱和青春,过着夜夜笙歌的生活,从浪漫的滑雪场到热情的海滩,他身边总有明星美人儿相陪。电视剧对他奢华生活的描述明显已经有些刻意炫耀的味道,表现出的是制片方和观众在潜意识里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称奇和羡慕。

而中国却正好相反,随着整个社会都市化、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基本满足,人们越来越摆脱了金钱、利益和权力的干涉,开始追求精神价值,追求“自我实现”,追求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传统文化和自我奋斗精神逐渐得到认同,尤其是得到了青年群体的认可,韩国都市青春剧《加油金顺》在我国的流行,也加强了人们对自我奋斗的认同,《加油金顺》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寡妇在人情淡漠的社会为了心中所爱的亲人不懈努力的故事,小人物坚持付出的奋斗人生激发了观众认同的热情。

所以最近两年,我国也出现了一些反映青春奋斗的“励志片”,譬如2007年推出的国产青春励志片《奋斗》在国内热播,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这部都市青春偶像剧中不仅体现了对现代独立精神的追求,而且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尊重,整部剧作风格真实亲切,却又不乏浪漫,角色和剧情设置也较真实,以几个刚毕业年轻人为主角,朴实无华地描述着这一群年轻人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拼搏的时代精神。尽管这部剧作还存在着不少缺陷,但是这部剧作摆脱了我国都市青春剧那种以“残酷青春”为主的叙事基调和模式,倡导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新型青春叙事,实际上,为我国都市青春偶像剧开辟了一种新的道路。

结语

上面分析表明,同处东亚、同样经历着社会转型的中韩两国,其都市青春偶像剧有不少相同点,然而由于社会转型程度的高低、都市意识的差别等造成了两国的“都市青春偶像剧”存在着很大差别,当然,这些差异也为我国的都市青春偶像剧的创作带来了一些启示,必将推动我国电视剧的进一步发展。

第6篇:美国偶像第一季范文

记者:你的这些玩偶都是在哪买到的?

张伟:有一些是在网上,还有的就是朋友出国淘回来的。

记者:为什么喜欢这些玩偶?

张伟:我喜欢的玩偶都是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或者真人,我并不会去追当下最潮的玩偶,比如《变形金刚》最近挺潮,我也不会马上去买《变形金刚》的衍生产品。其实《南方公园》里有的人物我还没集齐呢,现在还在收呢。

记者:你整个一美国小孩的审美和喜好啊!

张伟:我觉得这些卡通都是通过小孩的嘴说大人的话,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咱国内的卡通片说话就一定得跟哄孩子似的,其实你正常跟孩子说话孩子也能听懂,为什么非得哄?而且国内很少有给大人看的卡通片。

记者:有的人很喜欢卡通玩偶,会花大价钱收,你收的这些玩偶贵吗?

张伟:还行,不贵,我《南方公园》里的两个玩偶,两年前买的时候才600多,现在都涨到2000多了。

记者:在网上买这些玩偶方便吗?

张伟:不方便,我就不明白了,像易趣上有的商品上写明是全世界任何国家都可送达,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中国大陆不可以,中国港台地区就可以送到,哎!

Eric Theodore Cartman:身着浅蓝色和黄色的羽饰丝绒帽,红夹克,黄手套和棕裤子。从第5季以后他的头发一直是浅棕色的。有意思的是,一旦他穿上制服扮希特勒,他的头发就魔术般地变成黑色的了。

Kenny McCormick:总是戴着套头帽,说出来的话也因此而含混不清,在很多场合下均会因某种原因死亡,但在下一集会像什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复活,同伴们对他的死亡也似乎习以为常。

Eric Theodore Cartman的妈妈:可以说是她对孩子的溺爱造就了Eric Cartman恶劣的性格和肥胖的身体。在南方公园中是除了没腿的瘸子,和全镇人都发生过关系的妇人,后被揭晓为双性人,实际身份是Eric Cartman的父亲,Eric Cartman的亲生母亲无法考证。

Mr. Garrison:Garrison老师本身是GAY,可一直不承认,之后他进行了不完美的变性手术,手术只做了一个胸,上课时他就拿课本挡住没做的那一半胸,因为找不到男人又当过女同性恋者,最后又由基因技术变性回男人。

Chef:学校饭堂的厨师,总是给孩子们带来帮助,脑子里只有女人,之后被洗脑成为恋童癖,最后阵亡。

软饼干乐队:1994年组建于美国的Funk Metal乐队软饼干是大张伟的最爱。

梦露:性感妩媚的梦露奶奶永远是我们的性感女神,大张伟也一样拿她当梦中情人。

王牌大贱谍:俨然一个美国小孩一样的大张伟,又怎么会放过如此经典搞笑的《王牌大贱谍》。

Bart Simpson:《辛普森一家》中10岁的儿子,是蜡笔小新的“原型”,喜欢恶搞,喜欢把裤子拉下来晃屁屁,Bart没有太大的追求,更没有远大的抱负,他的生活态度就是快快乐乐地过每一天。

僵尸新娘:电影《僵尸新娘》的主角,大张伟说他最喜欢化黑眼圈的女孩子,但不是僵尸。

第7篇:美国偶像第一季范文

其实这不是预测,看看广电总局网站上那些在2012年备案的电视剧名字就知道了:《城乡接合部》(还不是城里婆婆乡下媳妇……),《老公的春天》(一定又是小三剧),《我的租赁男友》(姑娘这不对啊),《爱的合同》(是前一部的续集吧?),《爱情大爆炸》(向美剧致敬吗?),《爷们要出嫁》(靠,是因为爱情大爆炸了吗?),《爱是怎样炼成的》(想半天终于想起来这改编了一部革命小说的名字),《继母来了》,《前妻来了》,《媳妇在城里走丢了》(艾玛,总觉得这三部剧之间有着一种诡异的逻辑关系啊!)如果顺利,这些剧将在下一个周期也就是2013年下半年播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甚至连读起来都很押韵!

没人看电视了

2012年年中,艾瑞咨询报告称,北京地区的开机率已经下降到30%,而上海地区更是只有27%,电视的收看人群不断老龄化。去年,在央视工作了11年的主持人、制片人马东(马季的儿子)跳槽到视频网站爱奇艺担任首席内容官,近日他接受采访表示“行业从根上发生了变化”。2011年,互联网巨头腾讯高调进入在线视频业务,此后又宣布入股华谊,成为这家民营影视巨头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爱奇艺则选择了王伟忠的公司;2012年底,行业老大优酷宣布牵手本山传媒。同时,电视广告刊例增速却放缓了……其实不用这么复杂地解释,看看地铁里那些紧盯手机看电视的,你觉得他们回去还会看电视吗!

《中国好XX》泛滥

考虑到在“XX好声音”的句式里,XX已经有一个“中国”被用掉了,而北京好声音,上海好声音到底叫不响亮,还不如叫北京好天气,所以电视台只能改变句式,推出各种《中国好XX》,例如我们猜测:中国好主妇,中国好风光。各种真人秀节目或将在2013疯狂成长,但娱乐总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野蛮生长,如果一档军事栏目叫做中国好厉害也不必惊讶,而中国好姑娘这样的情感真人秀,或许终会因为挑战道德底线而受到舆论谴责。这些节目或者购买海外同名节目版权,或者为了省钱山寨之,因为,所谓的节目“圣经”,早已被证明不是万能的。

真正意义周播剧出现

明年,如果湖南卫视坚持将周播作为其品牌辨识度的重要部分,那么有理由相信,会有制片公司愿意主动加入到周播剧的行列里来,一些大型的影视公司例如慈文,曾经表达过周播的意愿,因为从长远来看,边拍边播、观众淘汰的真正意义上的周播剧(而不是现在这种日播剧重新剪辑的所谓“周播剧”),将缓解目前中国电视剧供应远大于需求的现状。金字塔尖的那几家制作公司乐于见到这种情况,因为这将把他们变成一个个影视业的托拉斯。

“类型台”更加明显

所谓“类型台”不是“芒果台”“荔枝台”“番茄台”,而是指每个台在购买和播放电视剧时,都有意识地形成了独特的品牌风格,就好像说到阿迪达斯我们脑袋里蹦出一个字“贵”,而说到阿迪王一半人想到“土”一半人想到“潮”一样。芒果台作为雷剧台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了,而江苏卫视很可能在明年进一步成为“抗战台”,安徽卫视“民国台”,东方卫视“婆媳台”,当然,黑龙江卫视会不会在2013继续“甄嬛台”,视乎年初有没有好剧而定。

《快男》风光不再

停办一年的《快男》将在2013重新开张。然而,在《中国好声音》这类欧美成熟真人秀节目直接输入、且更多电视台(包括湖南卫视自己)引进国外一线节目的压力之下,传统的快乐女(男)声所能依靠的,或许只剩下了品牌。作为经纪公司,天娱在这个比赛中挑选速成的明星,并利用他们的人气迅速挣钱。以至于在这几年时间里,湖南卫视可能淡忘了,这首先应该是一个真人秀节目。

网站作品反哺电视台

先是《向上吧!少年!》再是《晓松说》,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从单一的版权竞价升级为自制内容的竞争,从而催生出一些高质量的节目和电视剧,终于被国内一线卫视看中。其实像《屌丝男士》之类的电视剧在网上大受欢迎,他们进入电视台播出唯一的障碍可能只有审查了。由于电视开机率在过去几年持续下降,一些比我们更大胆的互联网分析师甚至认定未来电视台的节目将完全由视频网站提供。

央视大改版

2012年底,《直通春晚》和《梦想合唱团》,让人看到了央视在综艺方面可怕的实力。而央视纪录频道、新闻频道也时不时地让人惊讶于其尺度的突破。以撒贝宁为代表的明星主持和以柴静为代表的明星记者的出现与成长,也让这个威严的巨人看起来越来越接近一个电视机构,而不仅仅是一个宣传机器。是的,改变困难重重,但它总会发生。

新的草根偶像诞生

随着东方、湖南和浙江将《美国偶像》、《X音素》《好声音》三大节目版权引进国内,毫无疑问,2013将是真人秀节目竞争最最激烈的一年,有理由相信,在如此多选秀回锅肉里,总有那么一两个真诚的草根的声音,感动中国。当然我们也将关注那些被镁光灯激起了雄心壮志又重新默默无闻的那些人。

《抗日XX侠》奇葩剧风行

之所以将“抗日武侠”系列单列出来,是因为这类剧的危害很大,已经超越了娱乐范畴,必须加以警惕。在看过2012年底的《平原烽火》和《利箭行动》,以及《和尚连》和《尼姑排》相继立项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类剧在2013年更加风行,但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批判。

电影电视

潜力股

翻拍或者延续

在2011年底,我们也曾对2012做过展望,不过,我当时心目中可能的优秀作品,最终都被证明不过尔尔,但我们并不感到羞愧,相反,娱乐工业的魅力恰恰在于,你永远无法预知这条流水线上的下一个产品是什么样子。也因此,我们下面的预测,也仅仅是一种期待,如果有更好看的剧目出现,我们将甚感欣慰,那说明2013年的影视,没有落入模式化的窠臼。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很显然,《舌尖上的中国》在去年不仅创造了话题,还成功了改变了大多数人对纪录片“严肃、沉重”的定义。从本质上说,吃货们看到舌尖上的中国,心里泛起对故乡的记忆,这种记忆是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投去的最后回眸,因而显得无比珍贵。事实上,《舌尖》S2最早也要到2013年年底播出,很可能成为2014年作品,但我们还是义无返顾地将其列入2013最关注电视剧目。

《爱情公寓4》

《爱情公寓3》在播出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但这并不能阻挡它的热烈反响。这部剧在美剧化和本土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值得许多号称要做“中国版XXX”的制片人学习。该剧将在今年暑期播出。我们将该剧作为中国电视剧受众经历代际更替的一个缩影。

《49日》

这是《金陵十三钗》的电视剧版,但因为张黎的加入,该剧势必与张艺谋的电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质。在《大明王朝》时,张黎曾经委婉地表达过对张艺谋的质疑,认为张艺谋电影里的侠与王权握手言和,令人难以接受。那么我们非常好奇,张黎将以怎样的态度处理、生存、民族这些被张艺谋简单化了的命题。

国外类

依旧让人着迷

我们特意选取韩剧、美剧、英剧各一部,旨在以每个区域的代表剧集来窥全局。《神探夏洛克》回归并终结,《权力的游戏》走向高潮,这些剧集的前作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口碑,预计将更受瞩目。金恩淑的作品则是韩剧迷们每年最大的期待。当然未入选的《真爱如血》S6、《黑镜》S2等遗珠同样是2013年不容错过之选。

《神探夏洛克》S3

在确定神探夏洛克第三季回归之后,英剧迷们就一直对此片充满期待,从年初拖到年尾的播出档期也吊足了粉丝的胃口,他们早已按捺不住等待的心情,将编剧留给观众的三个关键词Rat、 Wedding、 Bow进行了多方的解读。有了前两季的珠玉在前,相信这一季中现代伦敦城里的谜案不会有多大的水准偏差。所以这一季中最大的悬念莫过于已经在第二季最后死于观众眼前的夏洛克如何奇迹般巧妙生还。而且由于制片人明确表示莫里亚蒂教授这个角色将不会在第三季中出现。那么大反派莫里亚蒂的衣钵由谁继承也将成为这一季的焦点,他又将给福尔摩斯和华生带来什么样的挑战。这一切或许只有到第三季真正播映的一刻才知道。

金恩淑新剧(暂未公布)

因为韩剧日剧的制作特性,在一月份我们还暂无法全盘了解这一年中将面世的新剧。日剧持续低迷之下,亚洲女性的视线仍然被韩剧牢牢把控。而在韩剧领域,我们无比期待金恩淑。从《巴黎恋人》到《city hall》,从前年大热的《秘密花园》再到掀起大叔热的《绅士的品格》,金恩淑几乎没有失手的作品。每一部剧不仅收视大热还顺带带红了片中的一票男主角。最近几年,她一直保持着一年一部剧集的产量,今年KBS也不会“放过”她。

《权力的游戏》S3

直到黑水河战役那一集为止,权力的游戏都只是“权力”的游戏而已。但第二季最后那场北境丧尸集体游行的状况场景收尾,让我们不得不对即将到来的第三季充满了期待—这一次真的不再是哈姆雷特式的在政治斗争中“匡扶正义”了,而是托尔金式的“人鬼”奇幻了。也许老一代革命家奈德·斯塔克的后人依旧在苦苦寻仇兰尼斯特家族,黑水河失利的斯坦尼斯也在伺机而起。但第二季已经暗示了观众最重要的三个线索,将在下一集铺陈开来:小龙女的龙子具有了毁灭技能,红衣女巫产下黑暗之子刺杀蓝礼,北方先民的觉醒与南下迁徙。而联想到这三支力量都将韦斯特罗斯大陆作为攻击目标,颤抖吧,君临之城。

节目类

舶来品中国化

《中国好声音》S2、《中国最强音》、《美国偶像》中国版,实际上,这三档节目依次就是国外三大音乐真人秀《The Voice》,《X Factor》,《American idol》的中国版,当然,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发展至今,已经不再偷偷山寨,而是都实打实地进行了版权合作。而三家卫视透露的信息表明,这些节目都会在今年第二季度播出,我们有足够理由期待这三大节目在中国的奇妙竞争。

《中国好声音》S2

版权和制作团队的去留,为这个去年最火爆节目在2013年的表现带来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浙江卫视的团队能力、导师人选,暂时都是未知数,实际上该品牌在2012年底已经被过度透支,不过,该节目的强大收视惯性仍被我们看好。

《中国最强音》

其实湖南卫视算是中国省级卫视里引进海外版权比较早的,但后来却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山寨台。现在芒果台重拾旧日招数,这档《中国最强音》其实就是《X Factor》,去年版权合作方是辽宁卫视,今年改头换面由芒果台操作。《X Factor》顾名思义就是成名路上的不确定因素—在真人秀节目里,说白了也就是草根故事大比拼。

第8篇:美国偶像第一季范文

“正太”团One Direction大热

英国现在最红的男团组合非One Direction莫属。他们具有流行男团所有必备的条件——外表俊朗、曲调上口、歌词阳光、MV耍帅,等等。

他们此次入围的歌曲《What Makes You Beautiful》就将他们所有的偶像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最终,One Direction捧回了最佳新人大奖。

偶像男团The Wanted人气高

The Wanted是又一个来自英国的偶像团体,他们一直标榜自己是独立摇滚加上了点流行的元素,而非“肤浅的”流行团体。

他们这次入围的主打单曲《Glad You Game》在美国有着300万张的销量。在MTV新人奖的历史中,两个英国偶像男团同时竞争的场面并不多见。

Fun乐队缔造“草根”传奇

在今年入围MTV最佳新人的五首作品中,《We Are Young》是最具有音乐实力的歌曲。歌曲的演唱者Fun乐团与加奈尔·梦奈都是很有来头的新人:前者在2008年成军于纽约,发行第一张专辑后成为备受好评的独立摇滚团体;后者年纪轻轻就登上过格莱美的舞台,是冉冉升起的女新星。二者合作的作品自然火花飞溅。

高龄萌妞卡莉·蕾·吉普森正火

《Call Me Maybe》这首歌到底有多红?在欧美地区,似乎是个年轻人都能哼上几句。这个叫卡莉·蕾·吉普森的加拿大小女生,一下子就成为了欧美乐坛瞩目的焦点。

其实在她2008年发行的第一张专辑里,不管是自己创作的歌曲,还是翻唱的名曲,她就已经诠释得相当自然到位,你绝对会被她单纯的才气打动。

注:MTV音乐电视大奖简称VMA,是美国最高音乐奖项之一,创办于1984年夏末,其目的是表彰那些最受人喜爱的音乐电视,奖杯是宇航员在月球上的雕像。

相关链接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看的青春电影

片名:《九降风》 (中国台湾)

上映时间:2008年 主演:凤小岳 张捷 初家晴

推荐理由:发生在一群棒球少年之间

片名:《歌舞青春3:毕业季》 (美国)

上映时间:2008年 主演:扎克·埃夫隆 瓦妮莎·哈金斯

推荐理由:毕业是一道分岔路口,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

片名:《暮光之城》 (美国)

第9篇:美国偶像第一季范文

一、《美国偶像》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产品策略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定位,同时保证其质量。《美国偶像》节目的优势:1.贴合受众需求的节目定位。《美国偶像》开创了唱歌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先河,其价值定位是展示个性,追逐梦想。其价值定位触动了美国年轻人的精神需求,这也是该节目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2.专业的制作团队。节目制作方FremantleMedia,是全球最大的娱乐品牌缔造者之一。旗下品牌包括“偶像”系列“、达人秀”系列“、X元素”“、墙来了”等等。它创作了一系列在英国、美国等40多个国家连续保持第一收视率的节目。①专业的制作班底保证了其节目内容和包装的高水准。3.与定位高度统一的形象包装。就节目Logo来说,深蓝色的蛋形中间是白色、手写体的AmericanIdol,整个设计简洁明快,无不透露出青春张扬的气息。其舞台布景也充满青春、梦幻色彩。主持人、评委、选手的外形、服装等也是看点。

(二)价格策略价格策略是制定合理而灵活的价格。对于电视节目而言,其价格策略主要体现在节目销售价格和广告定价两方面。该节目的价格策略有:1.随收视率浮动的插播广告价格。随着比赛的白热化,收视率节节攀升,广告价格也随之浮动。2.灵活多样的植入式广告。评委面前摆放可口可乐饮料的道具植入;主持人口播的台词植入;参赛选手演唱福特广告歌曲的音乐植入。3.差异化的版权销售。《美国偶像》拥有在其他30多个国家的播出版权,还将版权售卖给其他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瑞典、法国、德国等国家都购买了它的版权。而其节目随着时效性的不同,价格也是呈现差异化的。

(三)渠道策略一般来说,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电视节目营销的渠道主要是指传统媒体渠道和新媒体渠道。《美国偶像》的营销渠道包括:传统媒体渠道,主要播出平台是FOX电视台、报刊等的报道;新媒体渠道,直接相关的网站有:官方网站、DialIdol、VFTW网、Idolforum、WhatNotToSing网等,还有各种社交网站、论坛、即时通信工具等都成为其扩大影响力的渠道。

(四)促销策略1.事件营销。事件营销在英文中叫做EventMarketing,是指企业通过策划或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吸引媒体和消费者注意,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并最终促成产品销量提升的促销方式。“返乡之旅”就是一个典型。电视全程直播三强选手返乡拉票,内容有欢庆游行、拉票演唱会、市长颁奖等活动。奖金高达10万美元的美偶歌曲创作大赛,披头士之夜、摩城音乐之夜等主题活动,都为该节目赢得不少注意力和影响力。2.公共关系营销。媒介公共关系的主要方式:赞助活动,如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赞助;参与或策划公益活动,如办学、扶贫、救灾活动等;组织宣传展览;开展联谊活动。“偶像回馈”是为非洲难民及美国国内赤贫之家筹集善款的特别节目,这类公益活动对于树立节目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美誉度具有正面作用。

(五)品牌延伸《美国偶像》产业链的收益由FremantleMedia、“19娱乐”公司和福克斯电视台这三家公司分享。制作方成功利用品牌延伸,扩大产业价值链,包括节目播出版权、品牌授权、广告、歌手、唱片、网络下载、演唱会、周边产品等。该节目的品牌价值链有三条。链条一:节目版权、授权和广告。播出版权授权福克斯电视台。同时,该节目还授权给很多国家。2013年,我国东方卫视引进版权,开播《中国梦之声》。广告包括时段广告、植入式广告、赞助等。链条二:唱片、网络下载和演唱会。“19娱乐”公司拥有与每位胜出者3年的唱片签约权。首届冠军的签名纪念册销量曾高达30万册。付费的网络下载是现在更为流行的方式。“美国偶像”演唱会利润也高达千万美元。链条三:周边产品。“美国偶像”的授权产品涵盖了玩具、糖果、商业卡、电子游戏、杂志和图书等35个大类,官网有售。

二、启示

第一,产品要创新和改进。创新包括品牌定位的创新。在唱歌真人秀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节目定位一定要有特色。如果说《美国偶像》是填补了唱歌真人秀节目的市场空白,后来兴起的唱歌真人秀节目则是依靠差异化定位分得市场。如,《thevoice》的特色就是采用导师盲选的方式,避免以貌取人;《X元素》是导师带队进行唱歌PK赛。综观我国唱歌真人秀节目,基本都是模仿国外的唱歌真人秀节目模式,很少独立地创新。收视表现最好的《超级女声》其实也是《美国偶像》的翻版。现有节目也可进行一些改进,如更换评委、简化赛制、增加原创歌曲的数量等等。

第二,广告价格方面要提升性价比。借助新媒体,现在的广告营销方式完全可以实现多媒体联动。如,《花儿朵朵》2011年开创了“1=12”的广告整体营销方式,即在该节目中投放广告的企业,就相当于同时在其他12个种类的媒体内注入广告。②多媒体联动的广告方式有利于提升广告效果。

第三,创新渠道策略。场外投票是选秀节目创收的主要来源。但我国规定,禁止选秀节目中的手机、电话、网络等所有投票方式,仅以现场互动决出胜负。选秀节目如何开拓新的互动营销渠道,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如现场观众是否可以代表自己一定数量的亲友团投票等都值得探索。

第四,促销中增加公共关系营销。我国唱歌真人秀节目的事件营销多于公共关系营销,事件营销主要是围绕选手的一些出格行为、评委间的分歧等花边新闻,对于提高品牌影响力的公共关系营销用得很少。《美国偶像》“偶像回馈”的方式很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