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范文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第1篇: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创新方法

引言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提升,建筑行业成为了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行业,强化建筑工程管理是为了提升百姓的居住条件以及生活品质。建筑工程管理期间依然要延用传统思想管理理念,但是在新时期下,要想顺应时代的信不,就要对管理方法做出创新。为了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进步,我国建设部也出台了许多相关制度与通知,以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工程建筑行业是确保建筑项目总体工程品质、减少建设成本的主要力量。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管理效果不大理想,仍然需要加大宣传推广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推陈出新的创新管理方法,以促进建筑行业的进步。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1强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市场中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以及机械设备产品也在持续地升级换代。这种情况下,要想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新型环保建筑材料以及新型施工技术的安全使用,就一定要增强建筑工程管理力度,以保障建筑企业能够在强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取优势。

1.2减少安全隐患,提升建筑品质

在建筑工程中会用到大批量的劳动力,并且建设项目中也会用到许多的建筑工人,使得施工现场中常常出现安全事故,继而妨碍了建设项目的总体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品质,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可以降低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提升建筑工程的总体施工品质。

1.3对用户的个人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就是品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品质是建筑行业的关键,建筑产品的品质效果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个人安全与财产安全。因此,应该严加要求施工人员,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提升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以保证施工文明,保护四周环境,不出现工程污染。

1.4减少总体建筑成本

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会使用大批量的成本资金,因此要对施工成本做出管理,成本管理主要涵盖了预算成本、计划成本以及实际施工成本。在建筑项目施工期间,增强工程管理力度,并且对施工期间的物资、施工材料实行严加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建筑材料的损耗,继而减少总体建设成本,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分析

2.1创新管理手段

建筑工程行业唯有持续创新管理手段,才可以在强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中站稳。要想提升建筑行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就一定要运用新型实用的管理方法。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也要一直学习新型管理技术以及新型管理理念,转变以往滞后的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理念,借助于新型高端的管理手段,才能够推动管理方法的创新。建筑行业也要加大新型建筑材料、新型机械设备的研发与引进力度,提高本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继而提升建筑行业的总体竞争实力。

2.2创新管理组织结构

一些建筑企业在管理建筑工程期间,存有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使得妨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照常进行,并且很容易有权责关系不清楚的等情况存在。要想将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就应该用最快的速度创新管理组织结构,特别是要转变建筑工程项目总负责人兼任多种职位的情况,要分别确立材料管理负责人以及成本管理负责人,为管理控制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带来一些便利。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管理的总体效果。除此之外,创建管理组织结构,也可以将管理权责明确与细化,以防有责任矛盾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妨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3创新管理理念

一些建筑企业在管理建筑工程期间,仍然使用老式的管理理念,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总体效果十分不理想,对建设项目的总体建设品质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继而降低了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在最短时间内创新与优化管理理念,让全新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知识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过程当中,并且还要定期对管理人员开展培训,让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到全新管理知识以及管理手段,有益于更好地落实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开展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以推进管理人员之间的互相沟通以及互相学习,深度探讨研究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管理问题,继而选用有效的优化措施,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能力。

2.4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

因建筑工程管理触及到的因素特别多,比如多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多项施工工序的施工人员等等,包含的信息内容特别多,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这些信息,将会直接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总体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效果带来影响,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辅助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平台搜集与整理相关信息资源,能够为建筑工程的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作为参考根据,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总体管理效果。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有益于管理人员能够根据信息化平台信息内容采购建筑材料以及选聘专业人员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决策信息,提升工程管理的总体管理效果。

2.5加强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会涉及到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要想增强绿色施工管理,就应该从建筑材料、施工能源以及施工现场污染等若干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以符合绿色施工的实际需求。其主要内容包含了:建筑材料管理,建筑材料的管理以及合理使用与施工能源有很多的相同点,不仅要注重建筑材料品质,而且还要重视建筑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特别是水资源的运用,要结合具体要求对工业废水做好处理,合理运用水资源,杜绝有浪费水资源以及污染水资源的行为。对于施工能源管理来讲,不仅要尽可能的节省能源,而且还要重视能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被污染,尽可能的从根源处管理控制,以达到绿色施工管理的目的。

2.6施工污染防治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当中,通常来讲会同步使用多种建筑材料,由于建筑材料的性质存有差异,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很难避免有建筑材料的浪费以及污染问题的出现,比如,施工飞尘污染、建筑现场施工噪音污染、固体废料污染以及施工泥浆污染等等。所以,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期间应该合理设计具体施工方案,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顺利交工的同时,也能够确保建筑现场环境整洁以及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污染,将施工污染放防治管理工作做全面。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最近几年中我国建筑行业进步速度异常快,建筑行业的总体管理水平也在提升。然而,由于我国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滞后的阶段,严重妨碍了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所以建筑行业也应该持续地增强管理改革与创新,以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总体管理水平。鉴于此,上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唐钧.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06.

[2]葛经纬,张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46.

第2篇: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竞技体育;现状;问题;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7-0023-05

A Rational Analysis on Some Important Problems of Chinese Compet itive Sports

HAN Kun

(PE&Military Depart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 onomics, Hangzhou310018,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mood abreaction is more than the rational analysis onthe argument and criticism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 In order to give reference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ble ms in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 the study discusses some the contradiction betw een the mass sports and the competitive sports, nation wide sport system, Olymp ic medals and integration with the world.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rational ana lysis

无可否认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绩,在国际竞技体育舞台上越来越占据重要位 置,其发展速度之快、成绩之优异、规模之大已经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代表团更是以51枚金牌荣登金牌榜首位,打破了长期以来美俄(美苏)争雄的奥运传 统格局。北京奥运会表明,中国已经是一个竞技体育大国。然而,在辉煌成绩的背后,我国竞技体育仍存在和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例如,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之间的差距 ;竞技体育发展的效益问题;举国体制存废问题;地方政府面对全运会与奥运战略之间的利 益矛盾问题、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田亮事件”、“邹春兰事件”。我国竞技体育存在与 面临这些现实问题经过媒体的曝光,也越来越清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学者们和社会各 界的广泛关注,引来了许多批评。如“为了金牌,政府很累[1]”、“别让‘丁俊 晖光芒’遮了‘邹春兰悲剧’[2]”、“建议停止‘举国体制’的提法[3] ”等等。笔者认为,在目前有关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其改革的评论中,情绪发泄多于理性思考, 直觉判断多于逻辑分析。对一个民族来说,大众情绪是一种感性、一种血性,有它的价值, 但仅有情绪是不够的。进行体育科学研究必须学会理性思考,必须着眼于解决我国竞技体育 发展中存在与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不仅仅只是学理上的探讨。本研究旨在对我国竞技体育发 展现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理性反思,以期勾勒出“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蓝图,为人们正确地看待和认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中存在和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一点参考。

1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

关于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体育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特别 是在雅典奥运会期间,在社会上流传着“一块奥运金牌7个亿”的说法,更是在全国氛围内 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闹的沸沸扬扬。许多报纸和研究者都将矛头指向了竞技体育,认为 当前政府体育工作中存在重竞技、轻群众的严重倾向。有学者拿近年来两次全国群众体育 现状调查报告中反映的群众体育的“凋敝”与竞技体育的“辉煌”进行对比,据此,强烈要 求“将体育真实的还给大众”。

无论是报纸的指责,还是学者的撰文批评,都表明了社会与学者们对竞技体育的日益关注,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体育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表明了竞技体育的神秘性正在日益被 破除,这个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很长时间内处于“王谢厅堂”的“燕子”终于开始“飞进 寻常百姓家”,被社会广泛的监督。然而,看待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差距问题应该采 取全面的、整体的观察方式,有三点需要澄清:

1.1 看待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的差距需从我国实际出发

毋庸置疑,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中不可分割的两大任务,都应该得到全面发 展。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不可能有比较富裕的经济基础来全面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必须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不 同的历史阶段实际情况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地区对体育的不同要求,通过有先有后 ,有重点,区别轻重缓急来协调地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只有这样,也必须这样,才能有力 地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4]。

造成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之间不协调有深厚的历史原因。旧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贫 困,文化落后,竞技体育水平极度低下。三次参加奥运会都无功而返,没有任何项目进入决 赛。贫穷积弱的旧中国,国民体质羸弱,甚至被世界列强讥讽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以后,改善民族体魄和重塑民族形象与国家尊严,是历史留给新中国的重大历史责任。建国 不久,主席就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 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同时并 举。然而,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西方敌对实力的政治孤立与经 济封锁,我国的国际外交事务上面临重重困难。经过一段时期的摸索,我国意识到竞技体育 是国家间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国际体育交往中,运动技术水平太差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 ,而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更使我国认识到我国竞技技术水平与国际竞技体育水平之间 的巨大差异。这大大刺激了我国的民族自尊心,加快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作为国家体育工作的 重点被突出出来。这一思想的确立,50年代初期,我国迎来了历史上竞技体育的春天。整体 上而言,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基本协调,这一协调发展的态 势一直持续到时期。十年给竞技体育带来重创。专业运动队伍基本上解散, 运动技术水平急剧下降,国际竞赛活动几乎被取消[5]。“”结束后,运动技 术水平落 后已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突出薄弱环节,多数项目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有的达不到奥 运会的报名标准,有的还冲不去亚洲[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 确立了国 民经济发展的“赶超战略”。随着1979年11月我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恢复,对体育战 线而言,迅速改变竞技技术水平落后的现实再次成为国家体委的工作重点。在改革开放初期 ,面对文化对国家政治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作用,竞技技术水平低下等严峻现实,竞技体育 担负起了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展示国家民族的强大的重要历史 使命。于是,国家体委在80年代初期制定了以奥运会为核心的体育发展战略,并在资源、组 织、制度上予以侧重,竞技体育开始“优先发展”。直到1995年,国家体委正式颁布了《全 民健身计划纲要》与《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两个战略开始协调发展。可以说,看不清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不深刻理解5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也就无法 理解造成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之间差距的根本原因,忽略历史,必然作出错误的判断。

其次,那种认为国家重视竞技体育,重视在奥运赛场上夺金牌,因而忽视了群众体育,致使 群众体育发展不理想的观点,缺乏事实依据。政府早已充分认识到缩小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 之间差距的现实意义,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政策法规,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例 如,国家在1998年和2000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的群众体育调查活动,掌握群众体育发 展现状,发现群众体育中存在与面临的重要问题,在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 础上,又开始在全国实施《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利用体育公益金在城 市居民小区,在农村,在城镇兴建了大量的全民健身苑点,健身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群众体育活动缺器材、缺场地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参与健身锻炼 的愿望日趋强烈。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锻炼知识,健身不成反受伤的现象屡有发生。为解 决这一问题,国家开始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先后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 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并结合科研院校编制了大量的培训教材。从2000 年开始,国家开始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将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纳 入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并定期公布国民体质监测结果。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更是唱响了“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计划,在全国普及奥运知识的同时,大力推进群众体育发展。以上一 系列举措表明,国家对群众体育十分重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群众体育组织网络体系 开始不断完善,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得到改善,群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科学化、规范化、日 常化程度显著提高。需要明确的是,虽然群众体育的发展政府肩负重要的责任,但群众体育 活动开展的程度与效果还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 间的增加,健身意识的增强等等。

综上所述,把造成中国群众体育凋敝的原因归为重竞技体育而轻群众体育,严重忽略了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缺乏事实依据,在某种程度上有“断章取义”之嫌。

1.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绝非是“提高”与“普及”的关系

关于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它们各自的规律与特点的认识,目前在理论上 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如何看待与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普遍的观点认为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无形之中将竞技体育等同于“提高”,将群众体育等同于“普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所以,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脱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竞技体育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由此,发展体育应该以群众体育为根基。事实上,纵览我国颁布的有关体育工 作的各种工作指示、法规条例以及指导思想,都将发展群众体育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这种观 点是目前广泛存在和流行于体育学术界和体育政府工作人员口中。

然而,需要澄清的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绝非“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从来都没 有事实材料证明群众体育发展好了,竞技水平就会自然得到提高。一个浅显的反面证明材料 就是,中国是世界自行车大国,而自行车的竞技水平却并不是很高,并不处于世界前列。群 众体育是身体锻炼,是娱乐休闲,是出出汗,笑一笑;竞技体育是挑战极限,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是志在夺金牌,不断超越,是伤病,是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泪水交织在一起。在 期间,我国很多项目在群众之中开展很好,也很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因为,普通人的 锻炼与奥运赛场上的比赛完全两回事。要想达到世界优秀水平,取得优异成绩,进行科学的 、系统的运动训练是必须的,这是竞技体育的客观规律,它与普通人进行的娱乐性身体锻炼 完全不同。如果运动员的训练也像我们常人一样进行身体锻炼,人类超越的梦想只能是梦想 。不经过专业训练,不付出一些身体、心理健康代价,普通人能在跑道上成为优秀的马拉松 运动员吗?因而,那种自认为群众体育“普及”了,竞技体育就能“提高”的“自然提高论 ”只是一种理想的说法。群众体育发展好,只能说明通过体育对人种的身体素质进行了改善 ,为运动训练选材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基础,仅此而已。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全面一点的 看法应该是,群众体育的普及为竞技体育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基础与可能,要实现在 奥运比赛等国际重大比赛中争金夺银,取得优异成绩,还需要多方面的要素进行支撑,例如人种条件、综合国力、科学训练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包括运气)。

1.3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越来越呈现出“二元对立"的新结构

许多研究者,包括政府官员都认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中的主要工作内容 和主体业务,是同一个事物中的两个不同方面。目前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各种争论都根源于我们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当成了体育一体的“两面”。这种思想是造成各种争论与 认识不清的根源[6]。

需要澄清的是,在现代体育发展历程中,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发生变化。从当代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事实和结 果来看,当代体育内部已经出现分化,而且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广泛开展的民族性和大众性 群众体育与全面融人世界的职业性和国际性竞技体育并存的“二元体育”新结构。当代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虽然还有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的共同点,但随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 育的各自不断发展,它们之间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日益分化的基本趋势,规律与特点, 越来越显示出它们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走向,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相对独立性[7 ]。

一方面,群众体育中人们锻炼的方式手段在不断的丰富,其休闲性质越来越明显,活动的量与强度、锻炼的频率也越来越呈现出个人自发、自在、自为、自娱自乐等特性。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在挖掘人体潜能,实现不断超越方面越来越困难,训练的科学化、专业化、周期性 、大负荷、大强度等特征愈来愈明显。大型的竞技比赛,甚至像是一场“战争”。在“战场 ”上,没有怯懦,只有勇往向前,跌倒了,即使留了再多的血,爬起来继续跑;受伤了,只 要能坚持,就不会退出比赛。退出意味着失败,而在竞技体育的舞台上,没有谁愿意主动承 认失败,主动退出。要实现超越,必然要付出努力与代价。天上也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 费的午餐。只要你愿意参与竞技体育这种“游戏”,渴望超越,不甘于平凡,你就必须遵守 “游戏”的基本规则――承受起较之普通人成百上千的伤病痛楚与心理压力,在跑道上、在体操房、在篮球场抛洒成吨的汗水,才能浇灌出成功的“花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醒地看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各自的轨道上,遵循着各自的内在发 展规律运行着、发展着、强大着,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同特点和走向,表现出越来越明显 的相对独立性。

2 奥运金牌再认识

虽然中国一再强调从未有计划地以奖牌榜第一为目标,但中国在北京奥运上夺得金牌第一的 宝座已成定局。面对如此辉煌的成绩,平静地给金牌第一降温体现出一种理性,但如果这种 理性走向极端,走向对金牌的否定和“金牌虚无主义”,就是非理性了,当下舆论中就有这 种论调。有人把金牌与民族荣誉对立起来,与大 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对立起来,认为它与国家实力毫无关系,纯粹是一个体育成绩;甚至有人以金牌为耻,透过金牌批判残酷的竞技体育,好像金牌第一成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金牌 仿佛成了万恶之源。金牌没有原罪,不是砸烂金牌就可以解决体制问题的。

2.1金牌是奥林匹克精神理念的重要载体

金牌不是体育的唯一,不是体育最重要的内容,国家也不需要它证明什么,不必过度与民族 荣誉挂钩。但金牌作为最高体育成绩的象征,它的价值无可否认。

可以肯定的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很长的时期内,还将存在;即使奥林匹克运动会消失,也还 有各单项国际比赛。因此,同样可以肯定的是,竞技体育在很长时期内在中国体育事业中仍将占据一定位置。这个位置有多重要,或者说,这个位置的权重如何,将取决于中国社会的 整体进步、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中国在世界上话语权的强大程度。因此,在当前以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竞技体育仍是政府体育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只要奥林匹克 运动会和国际各单项体育比赛存在,金牌仍是国家想要的,仍是民众想要的,决不是如一些 学者鼓吹的那样,社会对金牌的态度已经很淡然。竞技运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最关键的作用体现在,它给我们带来了发展市场经济急需的精神理念。而这一切,绝非是不要金牌就能实 现的。笔者认为,金牌是一个强有力的载体。没有金牌,奥林匹克运动中蕴含的诸多理念, 是根本不可能在中国扎根的,更别说发芽了。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用优秀运动员榜样的力量来教育青年,让青年人去模仿、去学习,学习优 秀运动员不畏艰难、不怕挫折、顽强拼搏的精神与勇气。然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优秀运动 员在比赛中所焕发出来的人格魅力。一枚沉垫垫的金牌,对运动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感 召。一枚金牌的价值,远远不止于对运动员的奖励,更大程度上,是对运动员拼搏竞争精神 的鼓励。可以说,没有奥运金牌,运动员拼搏竞争带来的巨大影响将大大折扣,运动员的个人榜样作用将难以有效发挥。纵然第二名、第三名,甚至一些拼搏了、奋斗了没有获得名次 的运动员也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学习。然而,青少年模仿和学习的永远只能是成功者, 是第一名,而不是第二名、第三名。第一名意味着最强者,最强者理所当然的是青年人学 习的榜样与偶像。因此,可以说,金牌激励了运动员拼搏,金牌彰显了运动员人格魅力,金 牌彰显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理念。

2.2 奥林匹克许多精神理念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继续的“软实力”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竞技精神的缺失。其实,这种问题不仅存在 于中国 ,更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缺失的是竞 技运动中蕴含的内在价值,例如,公平竞争、自由、平等、规则意识、竞争、超越等等。这 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急需的民族文化心理品质。而这些东西,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没有的 ,或者说,即使有一点,它们也是分散的,没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就不能发挥什 么效应。这也是当下一些学者分析中西体育文化异同时,认为中西体育文化在很多方面是一 致的原因。这些学者只是活剥了中西体育文化,终于发现了一些相同点。然而,更为关键的 是,西方体育文化中的这些东西是密不可分的,而中国体育文化中的这些东西是割裂的。 这才是中西体育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关键点。好比链条,只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 作用。

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面崛起,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革命战争年代,更是有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实现 民族的独立与国家的富强而努力。今天,在和平年代下,虽然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 ,但是,这个世界还并不太平,局部的冲突还时有发生。一些大国依仗自身实力欺压小国与 发展中国家的事例仍然存在。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必须尽快富强起来。美国炸中国的大使馆 ,撞中国的飞机,已经表露出了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性。在国家的综合实力中,硬实力是指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教育等,而软实力则是思想观念、精神等。在我国硬实力还很弱 小的情况下,竞技体育恰恰可以弥补软实力的不足,同时,通过这种软实力对硬实力产生重 大影响。构建和谐社会,根本要解决的还是发展的问题。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各领域的改 革,以及通过改革而产生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发展活力,而无论是社会的改革还是因改革而 带来的发展,都有赖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增强民族奋斗精神与民族自豪感,才能同 心同德、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为国争光、敬业奉献、科学求实、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中华体育精神,激 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提供强大精 神支持与思想动力。竞技体育的这种价值是无法衡量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

2.3 当前直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奥运会上夺取更优异的成绩,需要更加理性

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及科技上的大国地位正日益完整地显现,富 强起来的中国人渴望在各方面充分展示自己的强大和兴盛,竞技体坛概莫能外。可以说,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强大已超越竞技体育本身[8]。

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圆了中华民族百年的奥运梦。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取得的辉煌成绩 ,彰显了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精神风貌,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无数事实证明,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和水平大大超过我国综合国力在世界的排位,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已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排头兵。

基于以上原因,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独特的时代坐标与新的内涵。在我国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竞技体育应该做出更多、更大的贡 献。因此,当前直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奥运会上夺取更优异的成绩,仍是我国竞技体 育必须承担的历史任务与时代责任。然而,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应该有新思路,应该超越崛 起。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探索竞技体育新的发展道路,切实解决竞技体育发展中效率与效 益之间的矛盾,突破“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3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越来越暴露出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不相融的地方,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引起了政府部门与学者们的广 泛关注。特别是邹春兰事件,田亮事件,以及第十届全运会中暴露出的问题,举国体制越来 越招致各方面的批评。笔者认为,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3.1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快速崛起的重要成功经验

实践证明,举国体制具有利用各种资源发展竞技体育的优势:具有整合各级行政资源为体育 事业的发展获得必要财政支持的优势;具有利用国家的财政资源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获得必要 资金的优势;具有利用国家的政策资源为体育事业发展获得必要政策支持的优势;具有利用国家的新闻舆论资源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获得良好舆论环境的优势;具有整合体育社会资源为国家的总体利益与目标服务的优势;具有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资源激励教练员运动员“为国争光”意识与拼搏精神的优势[9]。以上几种优势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相结 合,发挥 了最大效力,实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并持续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舞台。然而,经过10年的浩劫,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很大。对于竞技体育水平落后的中国来说,首要的任务是 追赶。但在追赶中要注意根据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身体素质的情况,确立目标和步骤,并 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传统。任何事物都没有统一的模式,体育虽然不同,但也不应有统一的模 式。在追赶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我国创造性的设计与实施了举国体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与崛起。可以说,举国体制是世界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中的一种制度创新。

由于实施“举国体制”使我国竞技体育在国力尚不强大的情况下,迅速地确立了在亚洲和世 界的领先地位,竞技体育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绩,令全 世界瞩目。在全世界范围内,这样的“历史性突破”,对于一个体育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发 展水平整体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没有先例的。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4年的雅典 奥运会,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中国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便完成 了由体育“第三世界”跻身于奥运三强的伟业。这一成功跨越以及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 就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举国体制”强大支撑的经典之作[10]。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快速崛起的重要成功经验。

3.2 要实现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获取好成绩,必须坚持和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 制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 的意见》以及《竞技体育十一五 发展规划》中都明确提出“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 合理布局,提高水平”的目标。可以说,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取好成绩,是我国竞 技体育必须承担的责任。

可以肯定的是,那么多国家和地区参加奥运会,决不仅仅是为了在奥运开幕式时向世界展示 一下,表示自己参加了奥运会。在奥运赛场上,夺得金牌是每一个运动员的梦想,也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梦想与追求。来奥运赛场,决不是享受这个“游戏”。我们纵然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有再多的批评,也不能否认这种制度对夺取金牌的重要作用。只要我们不是为了参加 游戏,走走“秀”,那么,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是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愿望。更进一步的说 ,就是要夺取金牌。然而,中国要想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需要费一番功夫,基于以下严峻 现实:

――竞技体育几乎所有的项目,对中国来说,都是舶来品,在中国没有传统与基础。因此, 发展竞技体育,在短期内想获得金牌,就必须采取一种非常规的手段。这些项目,在中国发 展的时间很短,而且,由于特殊的国情,许多项目的社会基础薄弱,很多项目如果完全按照 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几乎不能开展起来。例如女子垒球、拳击、女子举重等项目。

――现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产生与西方的文化背景之下,对于中国人来说,人种特点与比赛 成绩之间有很大关联,必须予以考虑。学者李力研[11]对竞技体育中的人种差异 进行了深入 细致的研究。他认为,中国人种属于蒙古人种,在快速力量、耐力、速度等项目上,不如欧 罗巴人种。而且,中国人在一些速度类、体能类项目上,较之黑人与白人相比,存在着生理 上的巨大差异。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中国男子成绩与世界高水平选手之间差距很大,而中国女子与世界高水平女子选手之间的差距较小。这也是我国选择“凤先飞”战略的人种基 础。

――现代奥运比赛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竞技体育实力很强的国家依然十分重视其在奥运赛 场的表现,重视其奥运会成绩和排名,并采取了多种措施手段。例如,法国青年体育部曾制 订了长达10年的“体育复兴计划”,强化政府对竞技体育的管理。美国奥委会也对10个重点 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并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项目,将资金集中投入到这些项目中。同时美国奥 委会还制定了“金牌行动计划”、“运动员奖学金计划”、“就业计划”,使运动员能够全 身心地投入训练,准备奥运会。俄罗斯总统曾经颁布加强奥运会准备工作的命令,强调将全 面帮助开展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国家的有限任务。澳大利亚不惜重金向俄罗斯购买“奥运金牌 计划”,制定“奥运会运动员培训计划”,并利用奖学金等形式激励运动员出成绩。这些国 家都期望这些重点项目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或争得奖牌。亚洲、欧洲、美洲一些发达国家 或发展中的国家也都确定了各自的重点发展项目,并在管理、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优先发 展[12]。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中国想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上夺得金牌,绝非一件易事。在人种 不占优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竞技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对一个在解放前曾经三次参加奥 运会都无功而返的国家来说,想夺取奥运金牌,真的只有寄希望于人为。而举国体制恰恰是 这样一种人为的制度设计,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竞技体育的赶超战略,其历史功绩不容抹杀, 面对必须出色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殊历史任务,面对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和中国体育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承担的现实责任与更大贡献,必须进一步坚 持与完善举国体制。

4关于竞技体育与国际接轨

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福音,使得地球越来越变成一个大的村落,人们的出行与交流 更加便捷和畅通。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表现出越 来越强烈的一致性。现今,在中国社会最为流行的词语莫过于“与国际接轨”。社会各行各 业都在思考,都在探索。在体育界,同样也在谈论我国竞技体育如何实现与国际接轨。竞技体育的确是超越了种族、信仰、肤色、贫富差距、性别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国 际性。因此,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认为,体育是世界五种通用语言之一。虽然体 育有着这样独特的特性,在当下中国谈论竞技体育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道路,还需要有一 些清醒的认识,而不是跟风,起哄,人云亦云。

笔者认为,竞技体育国际化的内涵有以下几点:一是竞技体育各种项目在全球传播,特别是以奥运会为主体的竞技项目在全球广泛传播,越来越突破地域界限;二是竞技体育的竞赛规 则越来越达成了共识,没有特殊化;三是举办竞技体育必须遵循国际竞技体育管理组织的各 种制度,不能搞民族特色的东西,也不能搞地域特色的东西;四是竞技体育中蕴含的许多普 世价值,如超越、拼搏、公平、公正等越来越得到全世界人们的共同欣赏和追崇;五是竞技体育的训练方式、手段、器材、康复保健措施等越来越趋同,各种竞技体育的资源开始在全 球范围内进行流动。

然而,竞技体育的国际化,并不是说明竞技体育的发展、管理模式也需要国际化。事实上,竞技体育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国际化,唯独在发展模式、管理方式上,是可以存在差异的,体现出一定的民族特色。道理很简单,因为,现今的世界依然是一个阶级社会,虽然经济在 全球化,但是,地区发展极其不平衡,东西对抗,南北差异仍然存在。这个世界还远远没有 趋同,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还是社会发展层面上,仍然体现着地区和民族差异。 如果仔细比较世界上各国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就会发现,远远没有统一的模式。更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面对中国竞技体育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崛起,世界各国都在研究中国,都在学 习中国的经验。举国体制是我国发展竞技体育不同于其它一些国家发展竞技体育的成功做法 ,是一条成功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

在笔者看来,中国竞技体育在很多层面上需要与世界接轨,比如恪守规则、弘扬竞技体育精 神、开放竞技体育市场、采用国际先进的训练方式手段、采用国际先进的训练仪器与医疗器 械等等,唯独在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上,与国际接轨的难度很大,而且,其现实意义以及由 此带来的后果需要我们认真仔细的分析,而不是凭直觉与感情冲动。

(本文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副所长祝莉教授的悉心指点和帮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为了金牌,政府很累[N].学习时报,2006-5-15.

[2] 刘克梅.别让“丁俊晖光芒"遮了“邹春兰悲剧"[J].教书育人,2006,31:11.

[3] 狐鸣.建议停止“举国体制”的提法[J].体育学刊,2007,14(2):1-3.

[4] 梁晓龙.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二――当代中国体育的基本理论和体 育发展的基本经验[J].体育文化导刊,2003(5):5-9.

[5] 颜绍泸.竞技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56,270.

[6] 陈融.建国以来认识和处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历史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 学报,1998(4):11-15.

[7] 梁晓龙.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五―― 当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趋势 、规律与特点[J].体育文化导刊,2003(9):9-13.

[8] 杨桦,孙淑惠,舒为平,等.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J]. 北 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577-582.

[9] 杨桦.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4:26-28.

[10] 杨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J].成都体育 学院学报,2002,28(1):1-7.

[11] 李力研.解读体育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12-31.

[12] 杨树安.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五大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03,5:3-5.

[13] 任海.奥林匹克运动读本[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8.

第3篇: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1-0039-02

1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企业文化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才能不断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求,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于现代的企业来讲,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是公司员工的信仰,强大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加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挖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为公司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有助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文化中的道德力量,能够以一种更加柔性、更加人性化的手段规范员工的行为,促进良好企业风气的形成,进行企业的文化创新,传统依靠硬性规定规范员工的管理模式,将会逐渐被柔性化管理所代替;第二,目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的各个方面,技术、人才和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几个因素,企业文化的创新来源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类似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需求与企业文化创新需求是一致的,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创造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12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

企业的创新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动力,第一,在企业的管理中,通过将企业的创新写入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中,或者是依靠物质奖励、绩效奖励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第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企业管理的创新推动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员工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比较深远的。一般对于企业来讲,通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的共同创新,才能使得企业管理方面创新能力的生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帮助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13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之间创新合作局面的产生

目前,由于我国企业的规模和经营范围都在不断地扩大,企业间相互合作的事情比较常见。企业间的合作模式也在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企业文化是企业间合作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的创新有助于企业间创新合作局面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的文化创新能够使得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性,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很难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在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创新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第二,企业文化的创新能够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例如:相同的文化发展策略、相同的价值观能够拉近企业之间的距离,巩固企业间合作的纽带,对于开创新的企业合作局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4企业文化的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的竞争力

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企业的管理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所以,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需要依靠企业管理的创新,提高企业管理的竞争力就需要企业文化的创新,这是因为:第一,企业文化的创新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这一理念对于企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目前,在企业管理中如果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就能够体现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竞争力;第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企业文化的创新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创新,创新作为一个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发展方向,自然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的竞争力。

2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管理来讲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的创新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其创新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进度执行,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但是在企业的发展之中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所以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与文化同等重要,在企业的激励机制中,一些企业往往只是利用物质化的激励手段,但是随着以人为本概念的提出,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物质和精神必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其形成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各方面的配合,在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才能选择以合适的方式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22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相适应

企业文化的创新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所以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需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相适应,与市场对企业的要求相适应,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的产物,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所以要进行企业的文化创新,就需要让文化保持一定的先进性,不同时期的文化代表不同时期的企业发展;第二,确保文化的适应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沉淀下来的财富,有着企业自身的特点,同时企业文化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必须保持适应,否则企业文化有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征形成,如果企业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偏离了企业发展的道路,应该给予及时的修正。

23将企业文化融合在企业的管理之中

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附属品,而且是企业对外形象的重要展示内容,同时企业文化以一种更加柔和的手段,帮助企业的管理并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因此,我们在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的管理之中,为此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起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例如:与企业中的文化组织结构相互合作,通过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更加庞大的、覆盖范围更加广阔的企业管理体系;第二,不断补充和完善以企业文化为主导的企业管理制度,将原本生硬的、古板的管理模式打破,用企业文化建立一种新型的、更加柔和的企业管理模式,让企业管理更加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起到约束员工行为的作用;第三,建立企业文化沟通系统,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需要同时建立企业文化沟通系统,例如:员工意见反馈渠道、员工例会、文化宣传措施等。

24克服企业文化创新遇到的困难

由于我国企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现在在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中遇到比较多的困难,这些困难阻碍了企业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我们必须要克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提高企业领导自身的素质,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企业领导是企业的决策者、是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者,企业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层次高低,所以要创新企业文化,就需要提高企业领导者自身的素质;第二,企业文化创新中强调企业道德和价值观,企业的道德是职业道德素质和员工行为规范的概括,它通过自身的渗透力参与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加高尚、崇高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周秀红中国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探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章铮,杨冬梅工会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实务[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3.

第4篇: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范文

语文:更注重对理性逻辑思维考查

首先,2019年语文考纲的字词表述有略微调整,在考核目标中,两处提到“根据普通高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这一指导思想,2018年仅表述为“文化素质的要求”,这表明2019年高考将强化“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和对理性逻辑思维的考查。

其次,试卷设题顺序有变化。在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将现代文阅读从2018年的顺序——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为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最后,考纲里题型示例有所变化,有增删,但没有什么较大影响。

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提示,学生备考不要单纯关注审美鉴赏类文章,还需要多关注、训练理性思维,注重对文本整体阅读、篇章结构梳理、内容要点的概括和表达技巧的掌握等。对写作来说,实用类文本的重要性提升,更加强调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键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建议考生应广泛阅读,除了文艺随笔外,还应阅读一些小论文、时事评论等,反映当下变化成就类、传统文化类等都要涉猎,还要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一、强调理性思维的正确性

上述解读以“更注重对理性逻辑思维考查”为标题,突显了2019年语文高考的重心。最近十多年,我们在语文教学领域见得多的是阅读体验、体悟、经验等富有感性色彩的语词,乍一看“理性思维”,中小学语文教师可能会有些不习惯。

强调语文的理性思维是非常正确的,是对语言及文章本质特征的回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清晰明确的语言(包括书面语言)表达;语言和文章是思维活动的外部显现,包括那些极具抒情性的文学作品也都是受制于理性思维的,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互作用的产物。但是最近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包括语文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都特别强调对语言文章的感性体验与积累,贬低、忽视甚至否定语文教学中的理性元素和理性思维。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对“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领会并解读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筛選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整合归纳”等理性思维元素的强调,真让人有久违之感。

事实上,无论是否明确强调,在任何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都不可能没有或者完全避开理性思维,否则,语文教学就必然含混,或天马行空地解析一番,或情绪高昂地朗读几遍,学生却恍恍惚惚,难以理解实质内容。

逻辑思维是在专门指导下,经过长期训练而逐步发展的,让学生在高考前“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是解决不了燃眉之急的。当下,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表现在语文学习及语文问题的分析解决中,还表现在数学和自然科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这类需要高度理性思维的学科学习中,以及其他人文学科(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的学习中。理性思维缺失带来的恶果是,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缺乏发现真理、探究真理的正确思路乃至兴趣和热情。

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发出了教学改革重视理性思维的信号,这应该是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和情感共同决定语言文章内涵”这一本质的重要一步。

二、鉴赏评价与理性思维并非是对立的

很遗憾的是,上述解读认为“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提示,学生备考不要单纯关注审美鉴赏类文章,还需要多关注、训练理性思维”。这句话看似没有什么毛病,但其中不恰当的用词会引起理解偏颇和错误传言。

“不要单纯关注”的说法,其背后是将审美与理性思维相对立,这是对审美或鉴赏评价的严重误解,是中国长期以来缺乏美育(现在的音乐、美术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实施都远远不能完成美育的目标和任务)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就是重视感性积累和大量阅读。教学中,教师似乎不乏说“美”字,会使用一连串的审美形容词,但事实上,可能对什么是美,什么是语言文学之美,乃至什么是视觉艺术之美(美术之美)、什么是听觉艺术之美(音乐之美)等都不甚了了。于是,教师只会采用当下流行的语文教学思路和方法,并没有真正进行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教育,学生也并没有真正学会鉴赏语言文学之美的方法,普遍严重缺乏关于语言文学的审美鉴赏评价能力。师生都不知道什么是美,师生都缺乏审美与人文素养,是因为我们缺乏真正的美育,包括真正的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评价教育已经太久。

美是整体中各个部分或要素,内在逻辑与外在形式的有机匹配(关系与结构),且令人感到身心愉悦(美感体验)的那些事物[1]。通常我们会用这样一些词汇来表述美:形象、生动、清新、优雅、壮阔、新颖、自由、经典、时尚、创新等等。这些词汇,既用以表述外在形式的美,也表现内在逻辑的美,例如科学符号及图像的形式形象、生动、新颖,公式及模型的简约,概念和定律精要、内涵丰富等。语言文章知识精准,结构精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等,都是对语言文章的内在逻辑性与外在表现形式的审美和鉴赏。

21世纪初,作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宣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的提法,后来不知何时起就演变成了要“淡化知识”“不讲概念”等说法,这使得学校教学,尤其小学教学普遍回避知识、回避概念,偏重经验和体验,并使教学出现了形式化倾向。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是传播知识和真理的场所,不是讲不讲知识的问题,而是如何讲知识的问题。理性思维是伴随严谨的知识教学和学习过程而发展起来的,是人脑的一种独特的信息加工能力。没有认真且透彻的知识学习,根本无从获得理性思维能力,没有知识尤其是系统知识支撑的“理性思维训练”是不可能且不存在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普遍不高,与这些年淡化知识、不讲概念的教学不无关系。

正如没有知识和理性思维的高水平教学,包括语文和所有学科的高水平教学,是不存在的;与理性思维对立的所谓审美鉴赏教学,包括语文、音乐、美术和所有学科的审美鉴赏教学,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三、力求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的统一

2019年高考大纲有如下内容: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总纲)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语文)

语文考查的六种能力,其中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四种能力,都直接与理性思维有关,甚至就是理性思维的完整过程;而鉴赏评价,需要学生有很高的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力。鉴赏不同于一般的欣赏。欣赏比较随心随意,只要自己觉得美,有美感体验即可;鉴赏之“鉴”,强调基于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客观标准,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基础上,带有理性色彩的审美、鉴别、判断与表达的活动,而这才是审美活动的本质。美,不仅是外在“花花绿绿”的辞藻,更重要的是内在逻辑形象生动的外显。严谨简明的理性思维,就是理性美,是审美的内在骨力。这是审美鉴赏评价所不可或缺的,我们以前在语文教学中忽视语言文章的内在逻辑美,这是不应该的,应当全力纠正。总之,高考六种语文能力其实就涵盖了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两种活动的逻辑统一的精华。

2019年高考大纲“总纲”强调“以德树人”的价值取向,结合语文考纲中注重理性思维和鉴赏评价考查的内容,总的来看,这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2019年高考大纲更全面的立意是“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最终达成“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之目的,我们看到了国家教育方针终于再次回归“德智体美劳”,并力求在高考大纲中实现国家对教育的坚定主张。

四、明确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学科教学的目标指向及内容选择,包括理性思维和审美鉴赏等能力的考核与培养,一方面是高考、中考命题的指挥棒;另一方面,所有这一切都必须落实到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才能实现;且只有落实到精心、精准、精美的审美化教学中,才能高质量地实现。

其实,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都有几个单元或板块专门讲有关逻辑的知识。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将这些逻辑知识的教学与花费了大量力气去做的阅读分析以及群文阅读等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笔者听过不少语文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感觉都似是而非、不得要义。关于逻辑知识的教学本身就严重缺乏逻辑理性思维,这说明教师没有太理解逻辑与语言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对什么是逻辑也深感困惑。当然,这种忽视理性思维,重视感性积累、体验、体悟的语文教学,与真正的审美鉴赏评价,也相去甚远。

第5篇: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范文

高考化学要考查的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所有能力必须通过思维能力才得以实现,所以思维能力是核心。而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的突破点,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笔者仅就1995年高考化学试题谈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就是善于透过纷繁的现象发现问题本质的思维品质。它是一 切思维品质的基矗它集中表现在具体进行思维活动时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其本质和规律,从而园满地解决问题。化学是一门具有严谨科学性的学科,学生具备思维深刻性是学好这一学科及正确答好高考化学试题的必备素质。1995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突出体现了对学生思维深刻性的考查。

可见,要简明扼要地解决问题,最主要的应分析问题的实质,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既要抓住题目“题眼”作为思维突破点,又要选点准确,使思路畅通,问题解决显得“敏捷而迅速”。

如何在高考复习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可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去设计多层次练习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灵活运用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思维深刻性的另一方面,也可在多项选择题的解答中体现出来,高考第二大题单项与多项选择混和,其目的是增加试题难度,降低随机猜测得分率。而中学生受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学习态度等因素影响,往往对概念理解不透,记忆不深或仅凭印象进行机械推理,造成知识的负迁移,在思考问题时常常不细致,不深入,或产生思维定势,从而导致少选,漏眩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经常有意识地漏选选项,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复杂的比较隐蔽的或带假象的选项时,能去伪存真,正确选择,以达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之目的。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考问题时,条理清楚,推理准确,有因有果,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逻辑思维性强的考生答题时分析论证问题层次分明,推理严谨,令人无懈可击。解题时,运用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中学化学教材中许多内容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好教材,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以启发学生逆向思维,持之以恒就会收到奇妙效果。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思路,找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遇到难题时,能多角度思考,善于发散思维,又善于集中思维,一旦发现按某一常规思路不能快速达到目的时,就要立即调整思维角度,以期加快思维过程。高考试题大多是灵活性很强的题目,只有善于应变,触类旁通,方能越关夺隘,攻克难题。所谓难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迁移试题,另一类是计算题。它们主要侧重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的其它品质高度发展的结果,它表现在能迅速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思维的速度和效率上不循序渐进,而是保持较大的思维跨度,以最诀的速度攻克未知。高考化学试题不仅要求考生全面扎实地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提取头脑中贮存的有关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不少考生答题时感到时间紧,不能答完卷,乃因解题速度慢之故。

思维的敏捷性还表现在善于抓住时机,加快对信息的吸收、筛选和运用。例如,高考题第27题,内容繁杂,解题时应首先理顺各物质间的数量关系,每一步推理均要紧紧抓住反应过程中消耗和剩余的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则产生现象的原因不点自明,反应的方程式也能轻而易举地写出。

巧用守恒(如质量守恒、体积守恒、浓度守恒、电荷守恒等)出奇制胜,是提高解题速度的重要捷径。

例如高考试题第17题据电量守垣,第18题巧用得失电子数相等,第24题利用质量守恒,第25题巧用浓度守恒。计算题第30题也可以质量守恒关系为基础进行计算,守恒关系的灵活运用也可使解题速度加快。

为了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日常教学中必须定时定量训练,并鼓励学生解题时敢于打破常规,锐意创新,使学生在多变、多解、多思中把握问题的本质,对思路闭塞的学生积极引导,帮助其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独创性表现为思路开阔,灵活新奇,独特,有丰富的想象,善于联想,长于类比;在心理上还表现为有强烈的创造愿望。知识的发展有待于创造,只有创造才能在竞争中生存,思维的创造性品质是当今时代最为重要、最可贵的一种品质。1995年高考化学试题充分注意了这一点。

近几年高考化学信息迁移题的命题可以看出,试题涉及的化学理论知识,由原来的高中基础知识略加延伸,到现在的大量取材于高等化学、社会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新科研成果,就能力测试而言,由着重考查学生从现有知识、原理出发,分析、判断、推理解决“老”问题的能力,向考查考生自学新材料、新理论,运用新观点、新方法创造性解决“新”问题能力方向发展,有利于培养并选拔创造型人才。诚然、信息迁移题难度系数比较大、但它不“超纲”,重点考查学生的“现场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在复习教学中,不能丢开书本,花大精力,耗费时间去补充“超纲内容”,既浪费了精力,又增加了学生负担。重在多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现场自学”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创造想象能力。

易受传统解题方法的约束,不能接受那些违反“常规”的解题捷径,也是缺乏思维独创性的表现。计算题教学中若把计算为主,推理为辅,转化为推理为主,计算为辅,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高考题第36题的各种巧解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思维功能高效率的基础是思维结构的高度完善,促进学生形成最佳思维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功能。而善于构造,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各种类型的题目、解法均有繁简之别。许多学生满足于做出来,而不愿在解题技巧方面作深入探讨、致使解题速度缓慢,这是广大考生的弱点,不能不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如果在解题中多留神各种解法,多启发诱导,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简捷明快的解法,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如果照本宣科,照析例题,硬套公式,题愈做愈死,越学越怕,思路越走越窄。故此应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发挥独创性。

第6篇: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造性思维 能力培养

一、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人才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从素质教育看,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创新人才应该是具备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的基本素质的人才。具有“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和“四有”素质,是创新人才的基础,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发展。物理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任。

二、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基本特点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一种求异思维,是对现象、事物间的差异进行思考。目的在于揭露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的矛盾,在思维过程中追求的是“创新”、“独到”和“最佳”。是对未知事物的新的认识,或对实践对象进行有创见性的思索。

创造性思维成果具有以下特点。

1.新颖性:无论在思维的选择上,在思考的技巧上,还是在思维的结论上都具有独特之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有创见的思维活动,具有新的见解,新的突破,具有首创性、开拓性。

2.灵活性: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新颖性决定了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对固有的创造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逻辑步骤。它可以迅速从一个思路跳跃到另一个思路,可以正向分析,也可以逆思倒推,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随时修正,变更不恰当的方法和思路。

3.综合性: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基本思维形式,而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综合。一个人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时有时是三种思维中的一种,但更多的是三种思维的综合。直觉思维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点。创造性思维活动在直觉的酝酿阶段最为集中。一般认为物理创造性思维有两种基本方式: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重点是发散思维,在物理学中任何创造性活动都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直到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环境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学记》中就强调,“师严乃道尊”。这种定位强化了教师的正确性和支配性,强调了学生的接受性和服从性,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不可能得到良好发展的。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且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的起点

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大多学生都具有展示自己才干的表现欲望,这种潜在的欲望又促使他们进取。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设法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发挥创造潜能的机会。

其次,精心备课,巧设悬念。如在介绍摩擦力时,将两本书一页一页对叠起来,然后让班中公认的两个大力士对拉两本书,当全班同学看到他们无法将书拉开时,其认识摩擦力的强烈愿望被激发出来。学生在悬念的驱使下,兴趣被激发,会非常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科学怀疑思维能力的培养。怀疑是创造之母,“怀疑”就是抓住新的物理事实动摇旧的观念,由怀疑引发问题,由问题推动探索,从而达到提出新的理论,完成新的发明的目的。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框,结合教学中的讲授内容,鼓励学生能够认真思索,大胆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要鼓励学生对已有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质疑的精神。科学怀疑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拥有这种能力,无论是对学生在校时学习,还是对他们日后从事任何科学工作或其他工作,无疑都会起到解放思想、激励创造精神的作用。

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联想思维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的创造性想象,遇到问题联想与之相近或相关的事物,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比较,从而产生认识,找到答案的心理过程。科学的联想思维能力,能帮助人们从纷繁的事物中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发现规律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抓住了整个世界,激励着产生飞跃式的进步。在物理教学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联想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其能从复杂的问题中找到更本质的物理规律。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不拘泥于已有的方式、方法或规则的约束,而是沿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展开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思考,寻求解题方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意培养以下几种思考方式:

(1)立体思考:在解题时从已知条件向需求量考虑,从需求量向已知条件思考,在思考中注意物理规律和解题方法。

(2)多向思考:要求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想到多种解法,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3)侧向思考:由于某种偶然事件的启发产生某种相应的联想,进而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强调知识的扎实和思维的敏感性,如伦琴射线的发现。

第7篇: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 过程性考核 评价 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229-02

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都是德育的主导渠道和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对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为人准则和理想信念的重要导向作用,肩负着对学生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有关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传统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忽略了学习过程中行为、态度等要素,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是实现对学生的德育,而个体思想品德的素质水平和发展状况本身是一个动态提高的过程,考核方式也应该是动态的。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对于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改变分数和考试目标导向,培养青少年的学习意识、能力意识、实践意识和人格意识,满足当今时代对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推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和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实施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意义

1.1 过程性考核的含义

过程性考核,是指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阶段性学习成果以及与学习紧密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它侧重于对学生认识过程和实际能力形成的监督和评价。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过程性评价机制是在学习过程中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侧重对学生进行动态的、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评价。

1.2 过程性考核的意义

1.2.1 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实现,通过目标导向,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制定符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学习策略。当前,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存在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会的现象,缺少交流与比较,对个人的发展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也不足。为了弥补这些方面缺失,通过过程性考核可以激励学生灵活利用周围环境和社会资源自主提高自身素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自主化特点。

1.2.2 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

过程性考核可以对教育全过程提供反馈信息,进行质量监控。通过过程性考核,可以对课堂辅导进行有效地延伸,对课堂教学与教材的局限得到补充,并全面了解掌握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情况和学习效果。过程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共同构成课程考核的综合成绩,考核成绩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通过过程性考核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督促学生持续、系统地完成学习过程。

1.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终结性考核仅仅单凭一次性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然导致“应试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热衷于通过突出重点内容、猜题、押题、死记硬背等方法来对付学习和考核,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思想素质的培养、形成和提高。过程性考核的出现,除满足了那种传统的作业练习形式与内容,还突出强调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过程性考核能够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

2 构建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2.1 导向性原则

评价体系除满足了那种传统的作业练习形式与内容,还突出强调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能够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以达到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培养目的。

2.2 科学合理性原则

评价体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标设计科学、合理,能够真实反映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在评价过程中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综合性的、鉴定性的、整体性的语言评价,主要是根据平时的了解和观察给出的一种印象式的模糊评价。定量评价是将评价的内容细化和分解,然后在每一项进行模糊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权重给出量化分值,某些项目有明确规定加减分,能够将真正努力的、优秀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真实反映出来。

2.3 客观公平性原则

评价体系应该体现对每一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都是客观的、公平的,避免暗箱操作、虚假考核成绩、少数人说了算等情况发生,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一切按评价标准、程序进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而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3 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个评价体系的核心是评价指标,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则是指标设计。从哪些方面、通过那些指标来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不同的学者有各自的观点,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就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而言,主要就思想道德、学习效力和学习效果这三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本文设置了思想道德、学习效力、学习效果三个一级指标,并从这三个方面分设细化了二级指标,又在二级指标下分设较为详尽完备的三级指标,并给出评价的主要内容,由此设计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学生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指标。(见表1)

3.1 思想道德指标设计

思想道德指标分为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两个二级指标。思想素质又分为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两个三级指标。政治思想主要考核是否拥护党的领导,忠于党的事业,坚持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等情况;价值观念主要考核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观念与态度。道德修养分为个人品德和精神品质两个三级指标。个人品德主要考核是否具有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勤俭节约、文明礼貌等方面的优秀个人品德;精神品质主要考核是否具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勤奋钻研、甘于奉献等方面的优秀精神品质等。

3.2 学习效力指标设计

学习效力指标分为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能力三个二级指标。学习态度分为出勤率、学习讨论、学习咨询、学习探究四个三级指标。出勤率主要考核在参加集中上课和学习实践活动时的迟到、早退、旷课、请假等情况;学习讨论主要对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专题讨论、小组讨论、网上学习讨论等情况进行考核;学习咨询主要对学生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当面咨询、电话咨询、E-mail咨询、网上在线咨询等情况进行考核;学习探究主要对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的实践创新和主动探究性学习的情况进行考核。学习行为分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笔记三个三级指标。学习动机主要考核是否具有正确、有效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主要对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制定的学习策略的情况进行考核;学习笔记对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学习报告、学结等情况进行考核。学习能力分为识记的能力、理解的能力、运用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四个三级指标。识记的能力主要考核对所学知识点的识记能力;理解的能力主要考核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的能力主要考核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创新的能力;探究的能力主要考核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3 学习效果指标设计

学习效果指标分为学习成果和测验效果两个二级指标。学习成果又分为平时作业、案例分析、知识拓展、探究性学习四个三级指标。平时作业主要对学生完成日常学习作业的质量情况进行考核;案例分析主要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情况进行考核;知识拓展主要对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情况的考核;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对学生根据其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创新并对其评价和反馈的情况进行考核。测验效果分为课堂测验、专题测验、期中测验、综合测验四个三级指标,分别对课堂学习、专题学习、期中学习、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4 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设计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遵照指导原则,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学生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考虑到主要针对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遵循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原则”和“科学合理性原则”,所以着重突出学习效果的指标权重。思想道德指标权重对各个二级、三级指标进行平均分配。学习效力指标中突出学习能力指标权重,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指标权重相同。学习能力指标突出运用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指标权重,以突出重视学生“应该怎样学习”的能力。学习效果指标中平均分配学习成果和测验效果指标权重,以突出重视学生“学习得怎样”的情况。遵循“客观、公平性原则”使其评价主体多元化,设置学生自己、学习小组、班级、班主任、任课老师等多个评价主体,并根据相应项目给出不同权重。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学生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建立,但具体实施还需要围绕指标配合相应环节,如:评价工作流程设计、评价部门及工作人员确定、评价与教学等工作的衔接等等。只有将这些环节全部疏通,才能建立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才能将此切实可行地运用到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学生过程性考核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2] G・H・鲍尔,E・R・希尔加德.学习论―学习活动的规律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3] 邵瑞珍,皮连生,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第8篇: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关键词]思政课 考试 改革

高职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是高职思政课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其保障。在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思政课考试方法的改革,目的是以考试方法改革为杠杆,推动学校管理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可以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改革是思政课充满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动力。思政课的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方面的改革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思政课考试改革既是思政课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力量。一方面,考试方法的改革要求思政课内容重组整合,并且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如我们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政课的考核内容,就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把握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如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成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使思政课紧扣社会现实生活,更具有针对性和生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考试方法的改革直接带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促使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如我们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来进行成绩评定,教师就不能像过去主要采取“预习—讲授—复习—考试”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提出课题—共同研究—指导实施—讲评”,这就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是教与学的高度统一,任何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主动接受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中学阶段主要实施的是应试教育,目的是在高考中获取高分,所以基本上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大多是被动学习。我们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目的不仅仅在于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更主要的是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行合一的情况。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进行考试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的互动。如无领导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组织、评分都由学生具体负责,由于讨论情况直接影响考核成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而且千方百计查找资料,认真研究题目,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内容更为宽泛,学习效果更好。再如,笔者运用“研究性考核法”时提出了“民族团结与大学生使命”的考题,分成“和谐”“团结”“平等”“互助”“进步”五个研究主题,一个班分为五个小组,选择主题中的一个命题,最后多方面支撑团队的中心思想。研究成果通过板报形式展出,由思政教师集体评分,学生既可以掌握教学内容,又相互学习。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有利于实现育人目标

我们知道,思政课的育人目标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我们通过考试方法改革,加大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使学生不仅注意理论的学习,还要注重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我们对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学校集体活动做出贡献的同学给予加分,使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大大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奉献精神等都有较大的增强,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建立一支适应和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良好的思政课教育取决于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团队,思政课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影响受教育者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可见,建设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之一。而思政课考试方法的改革,可以促进思政课教师素质的提高。如我们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研究性考试等考核方式,教师必须与学生互动,互动过程中学生提的问题更为广泛、更为深刻。要回答学生诸多的“为什么”,教师没有宽泛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是非常困难的。思政课要能够驾驭整个教学,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的做法

传统的思政课程考试机制与思政理论课的性质、功能和特点有诸多不协调处,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考试内容只注重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脱节;二是考试方式把死记硬背作为基本导向,没有注重对学生现实问题分析能力的考核;三是考试形式单一,不能综合反映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思政课考试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取不同的考试方法,即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占成绩权重40%)、研究性学习考核(占成绩权重30%)、实践性综合测评考核(占成绩权重30%)等方法进行考核。

无领导小组讨论考核方法就是把学生分为8~10人一组,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个命题,让学生进行一小时左右的讨论。讨论过程中不指定谁是领导者,也不指定受测者应坐的位置,让受测者自行安排组织。通过讨论来观测考生的理论知识理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及自信心、进取心、情绪稳定性、反应灵活性等个性特点,由此来综合评价考生之间的差别。

研究性学习考核方法就是从课程一开始,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提出若干个研究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去研究。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组织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最后形成研究报告、小论文,也可以是人生规划、学习心得和总结。

实践性综合考核方法就是把思政课成绩与学生日常表现结合起来,考核依据系部对每个学生思想、学习、遵纪守法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评分,对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业余党校学习、入党入团等给予5~10分的适当加分。

三、思政课考试改革应重点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思政课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

从高职人才培养总目标上看,思政课教学与专业教学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造就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然而,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又各有特殊性,具体的培养目标有所侧重,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特别是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政课教育有许多教学内容是相互渗透的,比如职业道德、职业法规、职业操守、就业指导等,如果我们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思政课教学和考试方法改革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思政课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主动与专业教师沟通,参与学生的职业实践活动,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教学,把思政课融入职业教育中,增强思政课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思政课考核测评的时候,将考核范围延伸到职业教育领域,把学生在职业技能学习和实践性锻炼的表现状况列入思政课考核范围。同时,思政课考核的题目要与学生的职业要求紧密结合,增强思政课吸引力和实用性,使专业教育和思政课教育目标能够有机统一。

(二)正确处理好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关系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高职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思想。同时,思政课考试方法的改革更应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在考试改革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导作用,明确考试方法改革的目标,根据教学计划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进步的动力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师生有效互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正确处理好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相互关系

思政课考试方法的改革要求构建和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我们实施改革的一项核心工程。与传统的学生评价不同,学生评价无论是在理念、宗旨、内容、标准,还是在方法、要求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要求。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它倡导多主体的参与,在思政课教师的统筹协调下,学生本人、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均享有评价的权利。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标准和结果往往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思政课考试方法的改革过程中,要注意处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把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发挥学生在思政课考试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该正确定位在学生自我评价中的角色,努力成为学生自我认识的引导者、自我分析的促进者、自我调整的鼓励者、自我发展的合作者,使学生的自我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9篇: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反思性英语教学;实践思考;实践策略

反思性英语教学是一种集批评性分析、反省性评价、自觉性反思为一体的教学过程,即英语教师通过超强的逻辑判断力和虔诚的反思态度对自我教学结果进行系统的反思与审视,继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和升级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师生的融洽互动中实现心理共融、教学相长,从而使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再是梦。

一、反思性英语教学具有的重大意义

反思性英语教学模式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在反思性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运用反思性教学相关理论,引导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所有假设性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然后在反复的思考中最终妥善解决问题。反思性教学的开展与一般教学相比,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与实践者,教师更应全面发挥其应有的课堂教学智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使反思性英语教学呈现其巨大的价值。反思性英语教学强调教师通过反思以往教学情况,在主动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不断优化自身教学技能与教学方式,最终实现自己“学会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另外,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将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完美结合,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继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学效果。总之,反思性英语教学对推动教师“学会教学,掌握英语教学技巧”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反思性英语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反思性英语教学实施的文化氛围

反思性英语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有一定的反思教学环境作支撑,因此,营造反思性英语教学实施的文化氛围很有必要。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营造反思性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影响是英语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手段,教学反思只有具备了文化效应才能更好地实施。(2)建立完善的反思性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反思性英语教学实施的重大障碍便是一些教师不忍将自己的缺点暴露以免招来麻烦,对于自己的成就也觉得没必要总结,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得与失。反思性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奖惩制度明确化,教师的积极性会更高。(3)为反思性英语教学提供制度支撑。深化英语教学制度改革,从教学内容、目标、方式等方面营造推动反思性教学实施的教育环境,使反思性英语教学与教育改革完美结合。

(二)为师生营造英语反思教学的个体空间

为师生营造英语反思教学的个体空间,是推动英语反思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增强英语教师对反思教学的心理认同。反思性英语教学的实施者是英语教师,而教师心理认同感的促进是英语反思性教学顺利开展的有效推动力。(2)提高英语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主要是职业道德、情感、思想开放与反思意识,通过加深主体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3)增加教师英语教学反思的成功体验,激发教师主动反思的欲望,不断培养英语教师对反思教学的热爱,使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总结成败经验,实现高质化英语教学。(4)加强对英语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师在“授渔”的实践活动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知识、技能、方法。教学反思同样也应该从知识、技能和方法三个层面上着手。教师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反思知识,才能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反思技能,总结反思方法来,促进整个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三)教师立足教学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反思

英语教师立足教学实际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反思教学的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运用以下教学方法:(1)质疑法的巧妙运用。教师要善于发现自身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要善于质疑,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力求设计的完美性,要在心底不停地追问,不断地思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瑕疵,这样教师思考的思路将愈发清晰,程度愈发深刻,教学效果更加明显。(2)将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以微格教学形式呈现,加深思考。英语教师应善于将实践教学过程剪辑下来,以旁观者的身份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更加直观、具体地看到自己英语教学中的优、缺点,及时分析和总结教学经验,实现对英语教学方法的重构。(3)回忆法与交流法并用。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肯定会有一些触动英语教师的“大事件”,及时对这些大事件进行反思评价很有必要。另外,在教学中应善于与学生交流,通过与学生的愉快交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也同样可以提高英语反思性教学的效率。

(四)拓宽教师反思渠道,注重反思互动

在英语反思性教学中,拓宽教师反思渠道,注重各教师之间的反思互动也是推动反思性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创新和优化考核体制,激发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欲望。传统的英语考核机制已经不能对英语教师起到有效的引导与激励作用,唯有创新考核机制,才能激发教师内在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对教学的反思和改善。(2)加强与英语教师的沟通,不断消除其心理障碍,激发反思动力。英语教学反思是英语教师对教学过程得失的一种有效梳理,教师应扫除一切心理障碍,用科学的方式理智地思考,突破旧的思维与模式的束缚。怎样帮助教师突破心理障碍,实现高效反思是教学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应定期与英语教师进行心理沟通,鼓励引导教师进行不同类型的反思,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管理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推动英语反思性教学的高效进行。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充分意识到反思性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实施,从而不断使反思性教学发挥更大的效用,推动英语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配粉.反思性英语教学的实践及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28):35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