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小城镇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小城镇发展现状

第1篇: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温州;旅游型小城镇;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62-02

旅游小城镇是指以绿色环保、民生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旅游业为支柱或主导产业,整合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旅游与区域一体化、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的小城镇。其外延包含建制镇、集镇,也包括旅游风情小镇综合体。旅游小城镇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特有的古朴环境氛围吸引着来自各地的都市旅客前去观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旅游,城市近郊的旅游小城镇以其独特的优势正成为周末度假旅游的首选目的地。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成为各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讨论温州旅游城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的对策对于促进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发展温州旅游小城镇的意义

(一)能够提高温州旅游综合竞争力

温州传统的旅游资源优势集中在山、海、江,即温州的海洋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和雁荡山―楠溪江风景区旅游发展态度良好。在旅游休闲常态化和旅游产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温州旅游正在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深度发展。而温州旅游小城镇的分布与优势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较强的依托性和重叠性。发展旅游小城镇可以为传统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促进温州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旅游小城镇可以提高农民福祉

新型城镇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最终目标就是为了造福广大老百姓。旅游小城镇处于农村和城市的过渡带,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旅游可以为小城镇建提业支持,农民市民事后可以就地从事旅游业,解决了就业问题;由于旅游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能促进城镇景观美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教育医疗水平的提高,还能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旅游与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可以克服“大城市病”,有利于提高农民福祉。

(三)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各地要将乡村旅游与旅游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温州旅游小城镇的分布与海洋文明、耕读文化、农业文明及旅游名镇(村)、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市场经济文化具有高度的趋同与重合性。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不但可以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保护和利用,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二、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一)旅游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展开,一是浙江小城镇试点镇发展所确立的苍南县龙港镇、瑞安市塘下镇、乐清市柳市镇、平阳县鳌江镇、文成县大镇、泰顺县辖镇;二是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确立的浙江省四级旅游城镇体系,其中属于旅游小城镇的包括雁荡镇、大荆镇、南麂镇等镇;三是根据浙江省十百千工程所创建的瓯海区泽雅镇、瑞安市龙湖镇、洞头县东屏镇、苍南县桥墩镇、文成县南田镇、苍南炎亭镇、瓯海茶山街道、瑞安市湖岭镇、平阳县南麂镇、瓯海丽岙、文成百丈镇、平阳县腾蛟镇、文成县珊溪镇等旅游强镇。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热情高,已经形成了一批以旅游业为主导或支柱产业的旅游小城镇,在发展规划、建设投资及产品开发、服务方面都有较大的投入,激发了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

(二)旅游小城镇类型多样

从资源特点、分布特点及产业动力角度,温州旅游小城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功能分,泽雅镇、瑶溪镇是典型的城郊扩展型旅游小城镇,雁荡山镇、西坑畲族镇是典型的景区依托型旅游小城镇、瓯海茶山街道是典型的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泰顺县辖镇是旅游集散型小城镇。根据城镇资源的特色,西坑畲族镇是民族文化建设型、南田镇是历史遗存保护型、南麂镇是生态环境营造型、龙港镇是特色经济培育型、丽岙镇是复合型旅游小城镇。不同类型旅游小城镇成长的内在机理不同,建设发展方式也不尽相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小城镇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市场等情况发挥优势,特色发展。

(三)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由于景区的吸引力、消费的拉动力促进旅游小城镇的投资增加、基础设施改善、服务水平的提高,进而引发产业聚集,并形成良性循环。在市场拉动、政策推动的多重作用下,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型小城镇的城镇水平的提高。南田镇在旅游业未发展之前和其他许多普通的农业型城镇一样以农业为主。然而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城镇的发展中,南田镇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特色之路。为了适应旅游的进程,南田镇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设环境文明镇,治理城镇内部环境等,以此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同时南田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农业旅游和文化旅游。有了游客的需求,以及旅游业的回馈和投入,南田镇旅游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均衡

旅游业在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中处于龙头与支柱作用,但是温州旅游产业对旅游小城镇的带动作用不均衡:一是城市近郊与边远地区的带动作用不均衡,二是旅游产业的地位不均衡,三是旅游产业对城镇化水平的效用不均衡,四是旅游产业对促进农民福祉提高不均衡。由此造成旅游小城镇间在产业地位、产业要素、产业关联、城镇水平方面差异较大,特别是对于景、镇的分离型的旅游小城镇,容易造成城镇的边缘化、旅游产业综合带动作用的弱化。

(二)旅游小城镇品牌知名度不高

旅游小城镇从一定意义上具有产品的性质,作为产品其品牌效应对于市场的活跃度具有关键的影响。温州目前旅游型的小城镇,并未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在品牌内涵方面,旅游小城镇与其他小城镇的特色差异不鲜明,旅游小城镇与旅游景区的界限、关系及定位模糊。在品牌的影响力方面,大多限于县域、市域,与以乌镇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以横店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城镇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旅游小城镇的创新项目不足

旅游小城镇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但是其发展要依赖以产业为基础的项目来推动。除了城镇建设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等项目外,更要有创新项目来满足旅游消费与旅游接待的需要。而温州旅游小城镇主要还停留在景观观赏、农家乐为主体的低端发展阶段,缺乏具有综合带动的创新项目。

四、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建设的规划编制,建立旅游小城镇建设的推进机制

温州市旅游强镇一般编制有旅游发展规划,但是缺少全市范围内的旅游小城镇发展规划。要以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走科学发展的路子,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将旅游小城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旅游业以及其他社会事业发展相互衔接,从区域整体内确立旅游小城镇发展体系。确立旅游小城镇在旅游城镇化中的地位,加强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促进旅游业对小城镇的带动作用。对于不均衡的问题,要辩证看待,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小城镇,进行分类指导,实现旅游业比重在增量和总量上提高。同时要建立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推进机制,调动多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促进小城镇的全面质量提升。

(二)实施重点发展战略,打造典型品牌旅游小城镇

在全面发展、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发挥政策支持作用、市场机制作用,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发挥浙东海洋资源、佛教资源和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市场知名度,重点发展海洋海岛小镇、海韵渔情小镇和特色文化休闲小镇。通过典型城镇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在国内外、省内外的知名度。国际性定位的旅游小城镇要向“国际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国内性定位的旅游小城镇要向创新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省内性定位的旅游小城镇重在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市区内定位的旅游小城镇重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区域周末休闲市场的优势作用。

(三)以产业融合为契机,创新旅游发展项目

完善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实现旅游产业集聚。一是要完善旅游接待服务业,在旅游业内部能够实现旅游消费的一站式服务。二是要以广义旅游产业为框架,构建旅游产业和特色产业互动发展的产业群。发挥温州资本、市场和改革创新三重优将旅游产业与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养生养老、会展商务等产业相结合,通过产业整合、创新项目促进旅游与城镇两种职能的发展。温州文成县的天鹅堡小镇以及永嘉县永嘉书院(旅游景区型综合体)这种非行政型“旅游小镇”创新发展模式,是一种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 夏正超.旅游小城镇的内涵、特征及发展的战略导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9):213-215.

[2] 高中岗,卢青华.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思想价值及其现实启示[J].规划师,2013,(11):105-108.

[3] 夏正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旅游小城镇发展路径及对策[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59.

[4] 钟家雨,柳思维.基于协同理论的湖南省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2,(7):159-164.

第2篇: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摘要]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方法,调查分析了河北省小城镇体育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河北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小城镇 体育 模式

小城镇包括县城和独立建制镇,是城镇等级结构中的两个重要层次,小城镇居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大中城市的延伸,也是农村接受城市辐射的承接点,在城市化发展中起着联结城乡的作用。本课题试图对河北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力图构建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模式,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小城镇群众体育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是河北省的小城镇体育。本课题研究前后,查阅相关资料,设计了《河北省小城镇体育情况调查表》。分层随机抽取了6个地市的320个小城镇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发放270份,回收270份,有效问卷243份,有效率为90.0%。

二、结果与分析

1.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地点

调查发现,河北省小城镇居民中有21.0%选择在家里进行体育锻炼;27.5%选择在公路街道旁进行体育锻炼;19%选择在住宅小区空地进行体育锻炼;选择在公共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的占40.8%;在附近学校体育场进行体育锻炼的占22.7%;选择收费的体育场馆的最少,占4.6%。从调查结果来看,全省小城镇居民选择收费锻炼的最少,而且有相当大一部分人群没有正规的、固定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这说明河北省小城镇体育场地设施比较缺乏,居民在锻炼场地选择上以随意、就近和方便为原则。

2.小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在小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中,有44%的居民选择与朋友伙伴一起锻炼;有35%的居民选择个人锻炼;有5.1%和13.5%的居民选择参加单位活动和与家人一起锻炼;只有2.4%的居民选择和锻炼小组一起活动。可见,河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率较低,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随意性比较大。锻炼小组或体育协会在小城镇体育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提高,体育协会自身的宣传和管理职能还有待加强。

3.小城镇体育经费现状

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组织体育活动,从宣传发动,到前期筹备,到正式进行,再到总结表彰,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据调查,各地投入体育基础建设的经费非常有限。对于体育经费是否充足的问题,9.1%的受调查者认为,小城镇体育经费有一些缺口,另外91.9%的人认为,经费缺口很大。经费来源中最为集中的选择是政府拨款、单位出资、社会赞助,河北省主要靠居民出资,占全部经费来源的72.7%。

4.资源紧缺

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少,质量差,无法满足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基本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是组织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条件。很多小城镇所属学校的体育场地,平时通常都不对外开放,仅限于学校自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有的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室等,也仅限于本单位职工及家属使用,绝大多数都不对外开放。从调查得知,可供利用的场地主要是街道所属的场地、附近学校的场地、公园广场,此外,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对象使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河北省有27.3%的小城镇反映没有场地可用。

三、小城镇体育发展模式

小城镇体育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点是我国群众体育的一项战略部署。然而,小城镇体育的建设和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水平,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缠绕在一起,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可能有一个模式能适用任何变化的情况,更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时间、宽空间、高程度地稳定在一种模式上。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目标,应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根据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做出调整。

1.启动龙头,建立健全小城镇体育健身网络

体育是公益事业,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在当前农村体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情况下,政府理应起到龙头作用,政府行为主要是宣传发动,更新广大居民的健身观念,组织专门队伍和专业人员,建立体育网络,帮助居民完成各类体育协会的建立,并对协会予以指导和管理。体育作为公益事业,必须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先期奠定硬件基础。在小城镇,体育场馆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投入明显不足。在未来几年或十几年内,国家将从体育收益金中抽出相当部分的资金进行农村体育项目的投入。地方政府,应逐步加强对小城镇体育项目的建设,通过体育项目的启动,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2.少数民族体育模式

河北省是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河北省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是群众爱看、爱参与的“流行项目”, 带有突出的娱乐性、趣味性、技巧性、表演性和观赏性,是小城镇群众体育活动的龙头项目,拥有比其他项目更多的参与者。它不仅能在形式上把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而且能建立起心理沟通的渠道,有效地促进人们的交流合作,对于组织和丰富小城镇居民的闲暇生活,提高小城镇居民的体育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民族体育健身活动应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和业余、自愿、多样、文明、节俭”的原则,要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与传统节假日(如元旦、春节、三八、五四、端午、十一、中秋等)相结合,开展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扩大体育的影响,提高了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如武术、舞龙舞狮、龙舟、拔河、棋类、踢毽子、跳牛筋、跳绳、放风筝、抽陀螺等民间体育健身娱乐活动。

3.单位体育模式

“单位体育”是我国群众体育中一个独特的形态,调查发现,小城镇体育骨干和体育群体中的许多人是“单位人”,单位体育是小城镇体育的支撑和主要形式。在小城镇体育还处在一个低水平发展的起点上,公共体育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发挥单位体育的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是小城镇体育建设面临的一个现实和明智的选择。单位因为有了组织上的保证,它比分散的个人行为更具聚集性和操作性。单位的体育活动设施可以也能向社会开放,尤其是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可以充分利用小城镇现有的活动条件,满足居民增强体质、娱乐休闲的需求,同时增进单位成员与城镇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交流,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居民的公共道德和行为规范。今后,举行大规模、高度集中的群众体育活动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小城镇这个层次上,单位体育是最好、最合适的组织形式。

4.家庭体育模式

改革开放后,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空前提高,住房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尤其在一些富裕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又有了很大的提高,给家庭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的体育建设还达不到城市社区的人文环境和物质基础,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和建设也很难满足人们强体健身、休闲娱乐的需求。由于缺乏投资回报和社会效益的双向适应,小城镇中个人投资的营业性活动场所数量少、规模小,家庭体育的兴起成为必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许多小城镇中,不少家庭开辟户外活动场所或自设室内活动室(乒乓台、健身器等),作为追求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家庭体育为家庭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要求,家庭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时间,自由地调节体育消费能力,更有利于妇女和儿童的健身娱乐活动。

5.体育旅游模式

改革开放后,体育旅游事业有较快发展。1995年,在全国国际体育旅游座谈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张发强副局长作了《关于体育旅游业的几个问题》的报告,认为体育旅游就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是体育性的旅游事业和旅游性的体育事业,都带有经济行为。开展体育健身旅游,是人们追求知识、追求精神享受、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生活方式。党和政府支持开发民族体育项目和区域体育项目,推出“黄金周”旅游项目,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大众的旅游政策,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参与体育健身旅游的积极性。

现在人们外出旅游不仅是为了度假消闲,而是渴望得到在城市里难以得到的刺激,更多人将选择远离喧闹,走进大自然,体育旅游将成为一个更重要的消费领域和经济文化现象。我国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发展体育旅游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反过来促进群众体育的再发展。发展体育旅游小城镇作为“大本营”,可以带动交通、旅馆、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促进体育设施的改造和更新,推动小城镇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如在临近名胜古迹,游览胜地的城镇,重点规划建设体育休闲中心:扩大对外交流,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表演和比赛活动等。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和体育旅游产业已呈蓬勃发展之势,初具规模。体育旅游已成为大众体育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追求高品位生活质量的同时,亦不断追求高档次的体育生活方式。所以,大众参与的广泛性是前所未有的。

参考文献:

[1]秦华奇: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5,24(1)

[2]黄爱峰: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之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21(1)

第3篇: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引言

由于旅游业在传承地方文化、发展地区经济、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和优化城乡形态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同时国家也将旅游业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因此,发展旅游业促进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发展旅游业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由于旅游的带动效应及经济、社会价值较大,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业发展带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是一种驱动力较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吻合了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和建设道路,将旅游城镇的建设主动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旅游业驱动的城镇化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直接动力。

一、旅游城镇的概念

旅游城镇是拥有特色的人文、自然资源,在城镇经济结构中旅游业占主导地位,旅游资源保护完备,生态环境品质优良,提供相关旅游产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县城或乡镇。曾博伟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旅游小城镇是拥有独特或者较高品位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娱乐、观光、休闲抑或商务活动频繁,且旅游经济在当地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旅游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带动比较明显的乡镇。本文认为旅游城镇是具有特色的人文或者自然资源,旅游业在城镇中是主导产业,旅游接待设施完备的城镇或者小城市。除此之外,国内有很多旅游界学者对旅游城镇化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产生了很多认识,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由于旅游业驱动城镇化发展。陆林认为,旅游城镇化是指旅游业是推动城镇化的一种动力,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如果单纯从消费的角度看,旅游城镇化是指为人们的消费等级由传统的日常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转变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这种需求而对城镇功能的完善,旅游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必然引起的城镇化进程化的加快。黄震方认为,旅游城镇化是指旅游区内非城镇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聚集,旅游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城镇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加大。

二是旅游城镇化是旅游景区的城镇化倾向。认为,旅游城镇化是城镇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城镇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同时也是旅游景区内景点的不断人工化,景区的发展建设更加趋向去城镇化的现象;徐红罡认为,在旅游城镇化是旅游景区的城镇化倾向,在旅游景区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负面因素,如对景区内旅游资源的分割和破坏、景区内和景区周边建筑拥挤等,景区及其周边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过度建设,明显大于游客需求,导致了“过度城镇化”。

二、三门峡城镇化状况和发展目标

(一)三门峡城镇化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三门峡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大力提升了城市功能,三门峡市区作为三门峡地区发展的旅游中心城市作用增强。三门峡市积极构建以三门峡为区域中心城市,以渑池和义马、灵宝为两翼,以310国道沿线小城镇为纽带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三门峡市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提出了“两大三小”组团发展的部署,形成了以三门峡市内的湖滨区、开发区和中心商务区和以陕县的城区、产业集聚区为基础的“两大”组团;以义马、渑池、灵宝和卢氏四个县城城区为主体的“三小”组团。

三门峡市不断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逐渐改善资源型城市人居环境状况,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四大一高”战略的不断清晰,产业集聚、经济活跃,为城镇化的实现畅通了户籍渠道。三门峡市实施了加快城镇化进程大提速的行动,各个城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的功能逐步提升,三门峡市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人口由乡村向城镇集聚速度加快。

(二)三门峡近期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城镇化的建设要依照三门峡城市总体规划有序进行。至2020年,在城镇化的建设中近期要着重建设以三门峡为区域中心城市,以渑池和义马、灵宝为两翼,以310国道沿线小城镇为纽带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同时,以“两大三小”组团《以陕县县城、产业集聚区为基础的新区“两大”组团;以义渑城区、灵宝市区和卢氏县城为主体的“三小”组团》进行规划部署。构建“一核、两翼、三带、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总体格局,形成一个分布有序,层次分明,彼此联系,相互协调的城乡空间网络格局。“一核”即以三门峡都市区为全市发展的核心。以陕灵盆地的城镇发展空间为主要载体,依托陇海铁路、连霍高速、209-310国道等区域交通走廊及城市快速路系统,形成带状组团型城镇群体结构,是带动全市城镇化及新型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两翼”分别是渑池-义马产业发展翼和卢氏生态发展翼。渑池-义马产业发展翼是依托渑池县城和义马市区的一体化发展,以及煤-电-铝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与循环升级,联合周边英豪镇、观音堂镇等小城镇,成为带动全市传统资源型产业高端化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发展的核心。卢氏生态发展翼是以卢氏县城为中心,依托三门峡南部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旅游资源,将是带动全市绿色经济与休闲经济发展的“生态之都”。“三带”分别是沿黄河生态带、崤山-小浪底生态带、伏牛山-熊耳山生态带。是三门峡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所依托的三条生态保护带,也是三门峡建设宜居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的重要支撑。

三、国内外旅游城镇的发展路径

中国早期的旅游城镇化道路主要是依托著名景区发展得以实现,许多旅游城市或县城实际上就是著名风景区改名而来,如张家界市,黄山市等。但目前中国还没有旅游产业高度聚集,旅游城镇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在一些旅游热点地区的小城镇,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城镇化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化难以覆盖到的边远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作用更为明显。比如,1984~2002年,四川省的城镇化率从13%增加到20%,只增加了7个百分点;但是同期九寨沟县两个旅游小城镇永乐镇和漳扎镇城镇化率却分别增加了25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旅游业的推动作用。

我们也可以来借鉴以下发达国家的旅游城镇化经验,世界发达国家通过旅游实现城镇化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旅游产业的高度聚集发展形成巨大的人流,进而带来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从而使得城镇化快速推进,甚至发展成为一个旅游性的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是墨西哥的坎昆,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另一种是通过旅游产业适度聚集,推动乡村地区以一种渐进、协调的方式实现低度城镇化,这种城镇化方式更多的利用了乡村风貌、传统文化等特的吸引来发展旅游,旅游市场的稳步增长促进了城镇规模的扩大,甚至新城镇的产生。如日本东北部的山形县小国町和大分县的汤布院镇。

四、三门峡市旅游城镇的开发模式选择

(一)旅游城镇的发展模式依赖于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程度

旅游发展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由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其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也呈现出差异性。旅游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选择能加速城镇化进程,根据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旅游空间规划布局和城镇布局的原则和精神,构建一部分小城镇,进一步发挥城乡规划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带动作用。三门峡市旅游城镇的发展模式必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并能够为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带动和促进的作用。旅游城镇的建设离不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内容,2009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该发展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到2015年实现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7.71亿人次,每年旅游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使乡村旅游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能促进和加快旅游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旅游城镇化的建设也能促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程度。旅游城镇的发展必须依托于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任何旅游城镇的建设都不能脱离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而自成体系,地区旅游城镇的发展模式选择必须综合考虑该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程度。

(二)三门峡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1.各城镇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差别较大。三门峡地区 33个乡,29个镇,其中渑池县12个乡镇,陕县13个乡镇,卢氏县19个乡镇,灵宝市15个乡镇,湖滨区3个乡镇。乡镇中人口多少差别较大,较小的乡镇有店子乡等约4千人,较大的镇是各县的城关镇约10万人左右。各城镇的旅游人口密度差别较大,距离城市较近的乡镇规模较大,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尤其是比较偏远的乡镇人口密度较小,乡镇规模小,各乡镇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差别较大,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好的乡镇大多位于风景区附近,乡镇内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旅游基础设施较差的乡镇大多是距离风景区较远、旅游资源组合情况较差不利于发展旅游业。各个乡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关联度很大,相比起来,因为旅游业的开发所带动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相当明显。

2.各城镇旅游资源禀赋差别较大。三门峡地区地处秦岭东南麓,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可谓“五山四陵一分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高度300至1500米之间,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森林面积695.6万亩,森林覆盖率47.99%,居河南省第一。三门峡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怡人的气候和较好的自然环境,也决定了三门峡地区内独特的风貌,从总体上来说三门峡地区内自然类旅游资源禀赋较高,这也决定了具有较高旅游资源禀赋的乡镇具备了发展成为旅游城镇的条件。

(三)不同的乡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来选择旅游开发模式

由于各乡镇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造就各乡镇大小差异、人口密度差异、同时也决定了该乡镇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各乡镇由于辖区内旅游业的开发状况不同造就了乡镇经济上的差别、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对待旅游业的态度等。因此,经济状况、辖区内人口多少不同、辖区内旅游经济状况不同的乡镇必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旅游城镇发展模式。总体上来说,旅游城镇的发展模式可也通过两种方式来驱动:其一为旅游驱动型小城镇。通过城镇核心地区旅游产业的高度聚集发展形成巨大的人流,进而带来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从而使得城镇化快速推进,成为旅游城镇,如灵宝的函谷关镇、店子乡等。其二是通过渐进式的旅游发展来发展旅游城镇,这些城镇的旅游资源聚集度较低,距离高级别的旅游资源较远,那么通过传统的农业生活方式,或者当地的民俗特色,风气,特殊的地貌与居住环境等来逐渐的建成旅游城镇,如灵宝的大王镇等。

(四)重点旅游城镇的选取和开发模式选择

在灵宝市,选取函谷关镇作为旅游城镇进行重点建设。函谷关镇,位于灵宝市北郊,人口一万至二万,交通便利,连霍高速公路灵宝市站出口设在境内,灵函公路交通便利,公交车直通镇区和旅游区。因其古老的老子文化历史渊源拥有景点20余处,因此,以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为依托,逐步与周边景区如燕子山、娘娘山等景区进行资源与产品整合,深度挖掘区域文化内涵,建设以函谷关镇为中心的旅游城镇,完善旅游城镇的旅游支撑体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建成以旅游驱动的旅游小城镇。

在陕县,选取西张村镇作为重点发展的旅游城镇。张村镇位于陕县,是陕县面积最大的镇,人口规模达到3万以上。距离三门峡市区21公里,交通便利。毗邻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甘山国家森林公园(三门峡-甘山国家森林公园)陕西的西张村镇和灵宝市接壤,灵宝市内的旅游景区如函谷关旅游区,娘娘山旅游区,汉山旅游区距离西张村镇较近,因此,在陕县西张村镇作为旅游城镇的条件比较优越,陕县西张村镇发展成为旅游城镇也是旅游驱动型的。

在渑池县,旅游景区具有很强的集聚性,渑池县的段村乡集中着渑池县四分之三的旅游景区,仰韶大峡谷、黄河丹峡、石峰峪风景区,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所在仰韶村则位于渑池县城北9公里的韶山脚下。因此,在渑池县,为了带动县城北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考虑到旅游景区的聚集状况,选取段村乡作为旅游城镇。

卢氏县内四个旅游景区呈点状分散分布于县城周边的深山区,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狮子坪乡,豫西大峡谷位于官道口镇双龙湾风景区位于双龙湾镇熊耳山风景区位于汤河、横涧两乡境内。卢氏县面积较大,人口稀少,乡镇的居民多分散居住,乡镇规模较小,人口过少,在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发挥的有限,因此,在发展旅游城镇的道路上,要把重点放在县城,将卢氏县城培育为旅游城市。

五、结语

第4篇: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空间演变;动力机制

Abstract:From small town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space structure development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began, the evolu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towns analytical general rules. With water in the town of jc yiyang shop space structure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urban economy, from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initiative, impetus, traction, marginal force, fusion power five power to analyze the surging water space structure evolution of the shop dynamic mechanism.

Keywords:small towns;spatial evolution;dynamic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4-0068-02

1 引言

小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来看,小城镇在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迎来了飞速发展,至今小城镇的数量已发展到2万多个。小城镇被认为是解决我国城镇化问题的突破口,其健康发展有助于推动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小城镇在数量上膨胀的同时,其空间形态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小城镇空间结构与小城镇发展因素和动力、自然环境与景观、结构与功能、规划师与管理者相互作用有关。而目前小城镇空间结构受资源制约、空间制约、生态制约影响日趋严重,其空间结构正处于新旧交替和加剧变革的时期,空间结构变得复杂和无序。本文以益阳沧水铺镇为例适时地开展研究,运用规划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小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小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从我国小城镇发展的过程和空间结构演变的情况分析,小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经济时期小城镇离散缓慢发展阶段:在农村生产体制改革前,小城镇依靠自身力量逐步发展,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域关系密切,城镇之间联系极弱。

第二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小城镇非均衡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为特征,借助有利的交通、区位、资源条件,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蓬勃发展局面,小城镇数量增加、质量迅速提高。这时,小城镇群体联系依然较弱,小城镇都有较为独立的影响区和腹地,小城镇发展态势良好。

第三阶段,转型经济时期小城镇极化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由于经济活动影响力增强,使得小城镇密度增大,相互关系更加密切,发展成为小城镇极化区域。而此时,小城镇之间互为影响区、互为发展空间的现象严重,群体空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于是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交错和无序,小城镇发展遭遇门槛。

第四阶段,未来成熟经济时期小城镇融合重组发展阶段:小城镇发展到了极化阶段,必然寻求发展的突破,极化区域是小城镇整体矛盾的激化和城镇质量不高地区,要解决需通过空间融合重组,其中的小城镇个体,有的发展为核心城市,有的则被撤并,而该区域最终将发展成为高质量的城镇化地区。

3 沧水铺镇空间结构现状

3.1 镇区现状及空间布局

沧水铺镇位于益阳市赫山区中部,距益阳中心城区13km,距宁乡县城20km,距省会长沙40km。银城大道、319国道、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纵贯全境,镇中心与长常高速公路泉交河出口处相距3km(图1)。东邻笔架山乡、泉交河、衡龙桥镇;南连岳家桥、泥江口镇;西接龙光桥镇。镇域内户籍人口5.59万,现状城镇人口2.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9.35%,GDP达到6.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0700元。镇区现状用地被自南向北的319国道划分成东西两个地块,现状镇区主要建设用地位于319国道以西的区域内,是在沧水铺村和集镇聚落的基础上演化形成的。镇区居住空间即围绕沧水铺村和集镇形成主体,居住形态多为转型自农村的联立式低层住宅和部分多层住宅,位于319国道西面的是镇中学、政府、医院、影剧院、派出所等,构成了镇区商业中心区的主体;镇区商业沿319国道东西两侧公路分布,为多层住宅底层商业的形态;319国道两侧多分布为再生资源编织带加工作坊。镇区总体功能布局较为杂乱,空间形态呈现出追319国道公路 “马路经济”型的“井”形空间结构(图2、图3)。

3.2 镇区空间结构演变及存在问题

镇区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经历了一个先西后东,而后向北的历史演变过程。解放初期,由于城镇规模较小,对外交通以公路为主,且受现状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城镇中心向西发展,并沿着沧碧路两侧发展镇区商业和对外交通功能,形成了第一次西向发展。在319公路建设以后,新的商业和市场功能开始向东拓展,这一时期由于工业发展缓慢限制,东向发展成了主导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镇开始追随319公路向东跨路布置沿路个体加工作坊,由于这一时期村镇工业的初步发展和对外交通以机动车为主,形成了“一纵两横”的空间结构,导致了镇区向北蔓延(图3)。由于长时期在城镇空间发展方向上的不明确,镇区用地混杂,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依托 319国道过境交通作为城镇道路日益跟不上交通发展的要求,对镇区空间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旧镇区因指导思想不明晰,拆迁改造困难重重,发展空间容量受到限制;基础设施不足和环卫设施的残缺,三废污染严重,居住生活质量下降,使城镇整体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4 沧水铺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由于沧水铺镇在面对城镇经济、政府政策、技术过程发展的大好时机,尤其是长株潭城市群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沧水铺镇列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先导区,该镇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具大变化。

4.1 主动力――城镇经济快速增长

小城镇空间演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小城镇空间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发展问题。沧水铺镇2006-2011年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从33500万元递增至72000万元,财政总收入从2640万元递增至7500,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674元递增至8165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7736万元递增达84149万元,经济发展各项指标递增比率都翻一番以上。经济增长是城镇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的核心动力,沧水铺镇随着经济的回暖、现代经济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城镇经济增长将资金转换为投资并对城镇基础设施和城镇产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对城镇空间结构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引起人口、产业和其它社会经济活动的集聚,强化了城镇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引导,城镇经济是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动力。

4.2 推动力――“两型社会”政策推动

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沧水铺镇列为了大河西先导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了中部地区第二批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该镇驻扎在大河西先导区“三圈一带一核心”的整体框架中的“一带”上,即沿金洲大道、319国道的产业拓展轴,以占轴发展的模式,由东自西分别串联传统服务业聚集区、高新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创新绿谷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区。资源、交通、区位、人口等传统要素对城镇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稳定的,在这些要素的作用下,城镇循序渐进的发展和壮大,城镇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也是渐次推进的。当沧水铺镇拥有“两型社会”特殊政策强大推动力下,犹如给该镇注入“兴奋剂”,会使城镇突飞猛进的发展,迅速改变着城镇的空间形态,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质的飞跃。

4.3 牵引力――快速交通传导牵引

小城镇不但是该镇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区域的交通枢纽中心,顺畅发达的交通系统是城镇发展的生命线,重要的交通干线和枢纽设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镇空间发展形态,一旦有更加便利的交通区位在城镇附近出现,城镇发展方向无疑会向更优越的区位靠拢,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而改变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和形态。快速益(阳)宁(乡)城际干道、长益高速公路贯通沧水铺镇南北,正在建设中益阳市区绕城高速、石长铁路复线以及规划立项中的“3+5”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都穿镇而过,这些快速交通体系为沧水铺镇空间的拓展拉开了骨架,拓展了城镇发展的空间,为该镇空间的拓展起着传导牵引作用。

4.4 边际力――产业园区东进对接

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带动了了城镇蓬勃发展,现有的城镇空间结构越来越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带来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城镇问题,因此新产业园区成为拓展城镇发展空间的主要手段,也成为世界上城镇发展的潮流。益阳市主动对接和融入长株潭,加快东进东接步伐,加快高新区东部新区建设的战略决策,沧水铺镇位于东部新区核心区内,建设两年多来,已引进工业企业51家,合同引资52.5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7342.5万元,实现税收978.7万元。东部新区产业园区建设不仅促进了沧水铺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深刻影响着该镇空间结构的演变,改变了该镇空间结构形态和地域结构,也引起镇功能区的重组,进而影响着镇的经济空间结构和居住空间结构,成为影响该镇空间结构改变的边际力。

4.5 融合力――总体规划飞地拓展

总体规划是小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导向机制,总体规划应体现小城镇的整体利益,要对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作出合理安排,也是小城镇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展开,其本质是基于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是人类追求财富和生活质量改善的过程进行空间部署的过程。在国家政策和大的区域发展背景下,益阳市适时修改总体规划,高新区东部新区的成为总体规划的飞地拓展区域,沧水铺镇位于东部新区核心区域,且是东部新区的启动区域。因此,总体规划的修改对沧水铺镇空间结构的扩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通过总体规划,对该镇空间和土地的分配和使用进行引导,产业活动空间在不同区位的配置,引导着该镇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让总体规划成为沧水铺镇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合力。

5 结语

益阳沧水铺镇空间结构演化动力机制基于其历史发展背景和区域发展环境,有其过程的复杂性和演化趋势的特殊性,由城镇经济、政府政策、技术过程中的主动力、推动力、牵引力、边际力、融合力五种力量相互作用而成,其空间结构形态在它们五种力量间相互作用,随着时代变迁此消彼长,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形成由特定的主导空间引导的城镇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黎雨,冯海发.中国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发展管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87.

[2]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23

[3]朱喜钢. 城市空间有机集中规律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2000( 3) : 47- 51.

第5篇: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交通规划、成因分析、对策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layout based on small towns and traffic status of the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and traffic layout status quo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ffic problems of small towns, transportation features an initial study, presented small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s part of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should implement the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mall towns, focusing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and objectives be realistically valued and revision implemented.Key words small towns, traffic planning, caus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前言

目前我国有二万多个小城镇,由于小城镇规模较小,经济力量薄弱,城镇建设得不到大力发展,对交通问题未能够引起重视和对交通发展缺乏预见性,使得小城镇大部分依赖于过境公路发展。在当前社会交通机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规划不尽合理的小城镇用地形态布局和交通运输、人民生产生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矛盾也在城镇化过程中上升成为热点问题,如何来破解这一难题?本文从小城镇的现状布局与交通问题入手,通过对城镇交通布局和交通流的分析,剖析其历史成因和利弊效应,从小城镇交通规划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二、小城镇的交通现状和问题

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建制镇90%以上是过境公路穿城的布局。这种布局在一定时期对城镇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城镇经济和公路运输机动化的发展,其弊端和矛盾越来越凸现出来。经过梳理和分析,主要表现在:

(1)城镇交通车辆构成复杂,交通流量呈加速增长趋势。经研究发现,小城镇往往只有一条或两条过境穿镇通道,道路定位不明确,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以致过境公路上人车混行,机非不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2)交通流缺少组织。一般小城镇的道路与过境公路相交道口都以平面交叉形式存在,很少设置红绿灯等交通设施,安全秩序也没有专人维持,就容易造成交通冲突,在高峰时段造成交通阻塞,道口也往往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段。

(3)道路布局不够合理。小城镇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一直处于无序的自发发展状态,城镇生长轴和城镇形态的发展一般都依赖于过境公路。过境公路相当于城镇的主干道,穿镇而过,其他道路相对狭窄,间距不均匀,造成道路系统的先天失调。

(4)路产路权缺乏管理,道路资源被侵占现象严重。马路市场、马路商店侵占道路资源,沿路修建的市场、商店因为缺乏规划和管理,紧贴道路,没有自己的车辆和人流疏散场地设施,结果进出市场、商店的人车均拥挤在道路上,造成交通堵塞,给往来车辆带来事故隐患,也危及摊贩本人的安全。

(5)静态交通设施匮乏。停车场地少,各类车辆乱停乱放,带来事故隐患。交通站场少,许多小城镇没有专门的车站、维修站等场地,小巴、出租车等沿路停放待客,造成交通秩序混乱。门店式的维修点更是占路经营,待修的车辆沿路摆放,严重阻碍交通。

(6)城镇公用集聚场地少,因此把过境公路作为临时广场使用。受地方风俗的影响,在一些小城镇每年还保持着开庙会,赶集市,办交流会的传统民俗,往往在赶集的日子里各乡各村的老百姓汇聚到城镇上,沿路设摊,搭台唱戏,造成过境车辆的通行困难。

三、对小城镇交通问题的成因思考

小城镇建设中交通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我国城镇当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其存在的原因有着一个长期的沉积过程和历史根源。

1、小城镇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在改革开放初期,小城镇的发展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广大乡村及小城镇地区长期处于低机动化运输阶段,畜力车、机动三轮车、拖拉机是地方运输的主力,速度慢,运输效率低,在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往往都是以天来计算,不可能当天往返,路途需要吃饭休息,于是给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在低机动化阶段,城镇发展依赖于公路,沿路展开。这种马路市场和公路城镇在机动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对交通的干扰还没有明显凸现。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交通线数量少、质量差、运力低的状况。公路运输“门到门”便捷快速的特点和路网结构的完善,使全社会客货运输的机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公路运输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和一直得不到改造的小城镇过境公路间的社会矛盾愈来愈明显。

2、长期存在以路兴商、以路兴镇思想来指导小城镇道路建设。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大大刺激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要致富,先修路”,修路架桥被看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公路一但建成,两侧地段则成为最有价值的地方,“要先富,去占路”,以路兴商、以路兴镇,占路搞经营,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法宝。在城镇发展的初期,机动化的程度比较低,过境公路穿城确实为城镇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和机动化的发展,公路穿城带来的问题积重难返,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却不断地凸现出来,迫使政府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加以改造。

3、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为二、三产业服务,人口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城镇流动人口、机动车辆、交通流量快速递增,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观念都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仍停留在过去小城镇交通意识上,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再加上部分经营者随意摆摊置点,导致交通秩序异常混乱。

4、虽然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但高速公路收费的“高门槛”也使部分运输车辆望路兴叹,致使国省道干线上仍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对小城镇的过境运输的压力仍然不堪重负。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车辆保有量和客货运量的的快速增长对交通建设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根据对小城镇现状交通方式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在小城镇的交通建设、交通规划和小城镇改造中,应该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小城镇交通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交通是经济的先行官,要始终坚持交通适度超前发展的重要经验,牢固树立交通始终走在前列的思想,坚持能快则快的原则,使交通建设在城镇加快城市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化的进程中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2)全面规划,加强管理,促进小城镇交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依据本地区条件制定出合理的和科学的小城镇战略发展规划,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依据。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结合城镇用地布局,配合公路部门,将过境路外迁。结合镇区改造,理顺道路系统。道路建设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遵守规范,不能只搞形象工程。规划建设中配建停车场地和交通站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设施。

(3)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素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人是交通的主体,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素质,一方面立足长远,从学校入手,加强小学生遵守公共交通的启蒙教育,使今后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普及。另一方面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深入各个交通安全法制意识相对薄弱的村镇,广泛宣传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从最贴近交通参与者的利益方面入手,灌输给广大的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的安全意识。力求“人、车、路、交通环境”的和谐发展。

(4)加强行政执法,维护路产路权,完善公路设施,优化资源配置

依据公路法,加强行政执法,健全依法监管,强化路政巡查,加强公路建设全过程介入管理,开展公路路产确权工作。积极研究和探索城镇公路路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严肃惩治侵占公路路权,破坏公路设施的行为。完善和维护公路设施,使公路信息批示明确,标注清晰。对城区人口较为集中的十字路口采用红绿灯管理,从潜意识里给交通参与者灌输交通安全意识,规范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并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大胆创新、大胆管理,更新交通设施,创造良好交通环境;完善停车场,改变乱停乱放的无序停车行为。政府和城建等部门要将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的重要位置,建立和城市规模及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相适应的公共停车场,并合理布置,加强管理。

(5)要针对小城镇的具体现状和特点,从实际出发,找准定位,因地制宜

我国有二万多个小城镇遍布全国各地,每个小城镇都有着各自的特点,都走着自己的发展之路,因此每个小城镇都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出发,找准自身的优势,发挥不同的特长,来把握自身规划的定位,制定适应自已交通发展的规划和分步走的实施纲要,既要有一定的适度超前,又要有实施的可操作性。切忌盲目求大,无序发展。

第6篇: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城镇;给排水工程;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对城镇给排水工程特点及现状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城镇给排水规划原则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给出了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一些建议。

城镇给排水工程特点

1.给水特点。

(一)水源类型和取水方式较多。小城镇水源类型较为复杂,目前很多欠发达小城镇并不积极普及自来水,而是广泛推广压水井。由于小城镇水源形式、充沛程度具有较大差异,从而对小城镇给排水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用水点分散,给水量小。我国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小城镇的居住点比较分散,人口多为几千人,某些大型镇或重点镇人口较多,通常达到1万~3万人,城镇日供水量为几十立方米到近万立方米不等,比城市的供水规模要小得多。

(三)用水结构单一。在我国小城镇中,用水对象绝大多数是城镇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和牲畜用水。尽管许多小城镇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很少形成规模经营,生产用水结构较城市单一。

(四)用水时间集中,给水安全性要求较低。在同一居住点上,大多数城镇居民从事基本相同的生产活动,生活规律也大致相同,用水时间相对集中在每天的早、中、晚,其他时间用水量很小,短时间停水不会造成重大损失。

(五)水厂规模小。小城镇给水工程,由于其规模小,一日内各个时段的用水量变化非常大,而且有些水厂或泵房是间歇运行,常用的调节构筑物有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和水窖等。

2.排水特点。

(一)排水管网普及率低,排水方式简单。小城镇现状排水管网普及率约40%,规模较小的城镇大多采用排水渠,因为小城镇的排水系统一般都是由自然沟和泄洪渠、农田灌溉渠发展、利用起来的。有的仍采用明沟,有的经过修缮,加盖形成了暗沟或盖板涵,排水方式简单。许多小城镇污水处理几乎是空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势在必行。

(二)排水规模小、排水系统滞后,排水体制多为合流制。小城镇排水量较大城市小,目前小城镇排水系统普遍滞后,现状沟渠布置零乱、排放口众多,居民多自发修建一些排水沟。小城镇集污系统在老镇区采用合流制,在新建区采用分流制的排水体制较为普遍。

三、城镇排给水工程现状

1.市政规划与实际脱节 小城镇发展往往重建设、轻规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镇的无序发展,缺乏基本的建设和规划的资料。对小城镇缺乏规划意识也使小城镇实施的规划并未建立在本镇发展的实际之上,从而导致了城镇的规划不符合城镇实际,也难以具体实施。

2.水资源缺乏保障,水厂工艺简陋 小城镇的发展对供水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今小城镇的供水状况是水源地比较单一,缺乏备用水源及水资源保护措施,这些都对其供水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小城镇供水多采用地下水为水资源,而长时间地开采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加上水源地单一常常会造成供水量不足的现象。城镇企业的发展及排水设施的不完善造成污染逐渐加重,水源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相对于此,水厂以往的处理工艺就显得简陋而不能满足要求了。

3.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小城镇给水设施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城镇的供水管网渗漏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小城镇水资源的浪费,加剧了小城镇供水不足的现状,对小城镇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供水的压力。供水管道压力不足,有的小城镇建设初期大都为平房,现在建起了多层住宅。这样原有供水压力明显不够,改建供水设施己成为紧迫要求。给水系统缺乏统一规划,随意性强;管网分布不合理,管网基本呈枝状分布,未构成环网,对安全供水不利;城镇的管道设计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管径偏小、供水量不足。

4.水厂运营困难 由于小城镇给水缺乏规模性,从而也无法发挥供水系统的整体效益。因此,尽管对给水水质要求较低,水厂的运行成本仍然偏高,致使许多水务集团不愿接收小城镇给水项目,小城镇的水厂运营困难,小城镇给水厂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有待在市场发展的前提和状况下进一步调整。

四、城镇排给水规划原则

1.城镇给水规划原则给水工程的任务是向城镇居民、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公共服务部门及各类保障城市发展和安全的用水个人和单位供应充足的水量、安全的水质和适量的水压。

(一)小城镇给水管网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按照小城镇规划平面图布置管网,布置时应考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② 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当局部管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少到最小; ③ 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④ 力求一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输水管渠条数主要根据输水量、事故时需保证的用水量、输书管渠长度、当地有无其他水源和用水量增长情况而定。

(二)用水量预测 城镇用水量预测是给水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规划用水量是决定水资源使用量、给水排水工程建设规模和投资额的基本依据。应根据城镇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状况、城镇性质和规模、产业结构、城镇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工业回用水 率等因素确定。

2.城镇排水规划原则 一般来说,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体制有三种情况:分流制、合流制和混流制。从环境保护方面考虑,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后全部送入污水厂进行处理后排放,是最佳选择。但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增加太多,截流干管的尺寸很大,增加工程投资,晴天时又造成输水能力和处理能力的极大浪费,从维护管理方面来讲,是较差的。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从环保方面来看,分流制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与合流制比较它较为灵活,截流干管尺寸不算太大,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又能符合城市卫生的要求,所以在国内外获得了较广泛应用。是现阶段城市首选的排水体制。从造价方面来看,分流制可节省初期投资费用。从维护管理方面来看,分流制系统可以保持管内的流速,不易发生沉淀,同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比合流制变化小得多,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

五、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建议

1.规划设计方面:应结合小城镇自身特点,对全镇辖区范围内的村镇进行合理分布和对对应项目进行全面布局。小城镇规模小,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不宜截然分开,应具体布置建筑、道路、绿化、管线工程等,细致规划,尽量减少拆迁量,避免浪费。 2.水厂的运营模式:应不断探寻各种新的运营模式,如BOT模式,使城镇给水系统可持续发挥作用。加强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提高供水水质标准,保证用水安全。 3.给排水系统的管理:针对给排水现状的混乱状态,应切实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及现状普查工作,为以后工作提供依据。对此,也可建立专业部门,承担以上工作的同时可对给排水设施进行日常的养护和管理,以保证建成后的设施能正常运行。 4.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根据各城镇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水质特点,结合当地环境及地质特点选择运行成本低廉且处理效果好的污水处理工艺,切莫照搬照抄,并综合考虑流域的环境容量,不仅要控制污染物浓度,还要对其进行总量控制。

六、结束语

第7篇: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规划设计;城乡关系;城乡总体规划

现代化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必由之路,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小城镇规划设计是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小城镇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管理小城镇的依据。要建设好小城镇,就必须有科学的规划设计,并严格执行。

城乡总体规划是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理单元,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等,对规划区域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以及土地利用等进行空间资源配置布局和重点控制,并制定相应空间管制政策的综合规划。

一、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特点

现代小城镇建设进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以乡镇为主要动力的小城镇自发的分散型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进入新世纪经过乡镇合并,数量减少,但规模扩大,中心地位突出,具有强劲的发展态势,并且布局趋于合理阶段。

二、影响现代城镇规划设计的因素

(1)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是指在区域地理位置特征上,处在不同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分布情况也不同,南方平原地区比西北山区域镇居民点的分布要稠密很多,同时,地形、水资源的限制,也直接影响城镇居民点的布局和发展。

(2交通条件的影响。交通条件发达程度,对区域小城镇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小城镇总是首先在交通发达的地点形成和发展。新的铁路、公路及水运航线的开辟,总是促进了沿线小城镇的发展。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应用,使一些交通发达的小城镇有更大的吸引范围,从而更可能改变小城镇的发展。

(3)小城镇的性质,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处的地位与职能,即小城镇的层次;小城镇的类型。小城镇性质制约着小城镇建设的方面有:经济、规划结构、人口结构和小城镇风貌等。通过这些方面在编制规划中把小城镇性质体现出来,发挥其应有的职能,确保小城镇的性质非常重要。

(4)小城镇规模指小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规划人口规模是小城镇规划和进行各项建设的最重要的依据,它直接影响用地大小、密度,影响着小城镇交通运输、小城镇布局、小城镇的环境等。在小城镇规划中,确定小城镇规划人口规模是经济合理的进行小城镇规划的关键。

三、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特点及影响

城乡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城乡疏离甚至走向城乡对立,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上的单向性掠夺,即城市对乡村的掠夺,这种趋势在近代愈往后愈严重;二是政治上的统治与被统治,城市逐渐整体性成为统治主体,而乡村则整体性成为被统治主体;三是社会流动的单向性,即只有从乡村流入城市而没有从城市流入乡村,仅有的情况都是政治强迫的结果。将这些表现归结起来,可概括为由过去接近于城乡连续体或统一体转变为城乡二分但农村服从城市的状况。这样一种城乡关系无疑是一种恶性的关系,肯定会带来诸多问题:

首先,造成了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两败俱伤。城市虽然从近代以来越来越确立其资源集中的地位,但是它集中资源的特点使得自身非理性地膨胀,有时反而妨碍了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而农村经济因为受到城市的整体压迫,其受到的损伤更加惨重,如果说近代以来城市经济始终还是有所发展的话,而农村则几乎一直处于停滞甚至凋敝的状态。

第二,政治秩序更加复杂。中国原有的常规政治秩序被打乱,呈现出相当混乱的状态,而城乡的二分,更增加了混乱的程度。

第三,社会结构矛盾加剧。城乡二分本来就不是一种良性的社会关系,这使得社会结构的矛盾更加复杂和尖锐。以上几个方面是城乡二分带来的主要影响和问题。这些问题和城乡二分本身之间又是一种互相“促进”的恶性循环的关系。

关于城乡关系疏离甚至对立的特点,学界没有什么分歧。学界分歧最大之处是城乡疏离这种局面的形成原因。

四、城乡规划编制的具体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的城市总体规划关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等。《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中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内容,包括综合评价县域发展条件;制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预测县域人口规模,确定城镇化战略;划定县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策略;确定县域村镇体系布局,明确重点发展的中心镇;确定重点城镇与重点区域的发展策略;确定村庄布局基本原则和分类管理策略;统筹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制定专项规划;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由此可见,两个规划在城镇体系内容上还是基本重复的,村镇体系在下一层面的乡、村庄布局等方面的内容上要求更多。

结束语

城乡与小城镇总体规划在内容上可以把城市总体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同时城市总体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整合成城乡总体规划的趋势很明显,也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当然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各地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在内容上也不尽相同,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出台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规范,将上述两个规划有机融合,指导各地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4 月1 日起施行).

[2]李军,徐东辉,陈志诚.对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分析与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B):

第8篇: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规模 城镇化质量 协调关系 浙江省

一、引言

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3.7%,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影响了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而该方面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镇发展指数(CDI)[1]和城镇指标准则(UIG)[2],前者涉及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健康、教育、生产等方面,后者则涵盖居住、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经济发展、管制等内容,而且在城市生活质量等城镇化质量某一侧面上也展开了较多定量分析研究,如Hikmat采用单指标分析法对约旦首都安曼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3]。国内研究中一方面是针对城镇化质量,研究其内涵并分区域进行定量评价,如郭叶波对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进行研究述评[4];另一方面则对城镇化与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如刘耀彬运用耦合度模型对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进行分析[5]。而关于城镇化规模及质量的关系研究则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例,探究其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以期对此方面研究和浙江省城镇化健康发展上做一定贡献。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内涵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城镇化规模方面目前已达成共识,测算时主要采用城镇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建设用地占城市土地总面积比重、二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而在城镇化质量方面很多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国内最先对城镇化质量进行定量研究的是叶裕民,她认为城镇化质量包含城镇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方面含义,在此基础上,对当时300万人以上的9个超大城市进行评价[6]。近几年有更多的学者聚焦该方面研究,如方创琳认为城镇化质量是经济、社会和空间三方面城镇化质量的有机统一,并从这三个视角构建分要素测度模型和分段测度模型,进而对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做了总体评价[7]。其他学者对城镇化质量的理解和测度一般是从经济、社会、生活、资源环境和城乡协调发展等角度出发[8―9],具有代表性的是张春梅,其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具体涵义应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城镇的经济发展质量;二是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三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四是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10],其提出的城镇化质量内涵全面、具体、易测,但在构建的一些具体指标上也值得商榷,例如将城镇人均绿地面积归为可持续发展质量的,而不是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在张春梅提出的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并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修改完善,得到相应评价指标体系(表1)。

(二)象限图分类识别法

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是陈明星等提出的一种关系识别方法[11],这里采用修正后的象限图识别方法并引入偏离程度。具体步骤如下:

1、测算城镇化质量Q与城镇化规模R,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

ZQ=(Qλi-Q平均值)/SQ;ZR=(Rλi-R平均值)/SR

式中:ZQ和ZR分别为经标准化处理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Qλi和 Rλi分别是第i个城市在第λ年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Q平均值 、R平均值 以及 SQ、SR分别为 Qλi和Rλi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2、构造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象限图,代表不同年份、不同城市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点集(ZR,ZQ)坐落在该象限图内。

3、判断不同年份、不同城市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关系类型。首先根据ZQ和ZR判断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关系;其次,根据ZQ+ZR判断城镇化进程;最后,根据|ZQ-ZR|判断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偏离程度,得到分级细则(表2)。

4、划分不同年份、不同城市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关系类型 (表3)。

(三)数据说明

本次研究中关于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城市道路面积及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来源于历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高新技术产业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科技厅统计信息,其他数据均来源于浙江省各市历年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其中人口数据均采用城市常住人口进行统计,原始数据中以美元为货币单位的均按当年汇率折算为人民币。

三、城镇化进程分析

在2000―2013年期间,浙江省城镇化进程总体推进较快,从2000年各市都处于低水平城镇化到2013年有5个城市达到高水平城镇化和1个城市达到中等水平城镇化,但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浙东北和浙西南分异的空间格局(图1)。

(一)城镇化规模

从城镇化规模评分来看,浙江省各市城镇化规模均处于扩大状态,但区域差异仍然较为明显。嘉兴和舟山两市评分较高需特别指出,其中嘉兴市主要因为该市建设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指标值为29%,远高于省内平均值,可看出该市土地城镇化现象比较明显;舟山市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城镇化基础良好,且作为浙江省内面积最小的城市,总人口也仅有110万,城镇化任务较轻,因此在城镇化规模方面进展较快。而衢州与丽水一直是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区位条件较差,城镇化基础薄弱,导致其城镇化规模水平呈现较低水平。从城镇化规模发展速度来看,呈现城镇化水平低的区域高于城镇化水平高的区域。

(二)城镇化质量

从城镇化质量评分(表4)来看,浙江省各市城镇化质量也处于提升状态,但区域间差异逐渐扩大,评分最大差距由2000年的0.16到2013年的0.49。从城镇化质量内涵来看,经济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在城镇化质量中贡献作用比较大,而可持续发展质量和城乡统筹的贡献作用则比较小,由此可见,城乡统筹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城镇化质量建设的重点部分。在2013年,部分城市虽然总评分较高,但在质量内涵某方面依然会存在不足,在以后城镇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发展,例如宁波市可持续发展质量方面、嘉兴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质量方面、绍兴市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舟山市的经济质量,而总评分较低的城市则表现为各方面都不足,在以后城镇化进程中需全面发展(图2)。

四、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分析

在2000―2013年期间,各市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关系虽然有所改善,但大部分城市还是处于城镇化质量超前型或城镇化规模超前型,情况不容乐观。本次研究虽然所选年份不多,但城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选取的2000年、2006年和2013年共3个时点基本可以反映其前一阶段的城镇化发展成果,因此也能从这3个时点不同状态反映各市在2000―2013年期间城镇化变化情况,最后本次研究在这3个时点城镇化状态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关系的变化趋势将各市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趋于城镇化质量超前型、趋于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型、趋于城镇化规模超前型。

(一)趋于城镇化质量超前型

定义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动力、市域范围内不同地区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城市地区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城镇化,但并未予以周边地区应有辐射的城市为城镇化质量超前型城市。其特点为:因其经济指标的绝对优势而在评价数据上显现出城镇化质量超前,实际情况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各个部分发展不同步,许多资源还在闲置,未被充分、合理地利用[12]。

趋于城镇化质量超前型的城市有杭州和湖州,从区位优势上讲,两个城市位于杭嘉湖平原,属长江三角洲一部分,地区工业发展较好,而且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经济突出,各自占经济总收入的17.8%、19.5%,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从城镇化规模方面来看,杭州市土地规模指标较低,表现为杭州城区周边县或村镇建设用地规模较小,资源过于集中于主城区,分配不合理,湖州市则人口规模指标较低,同时城市建设过快,从而出现资源闲置状态。

(二)趋于城镇化规模超前型

定义以土地规模扩大为主要态势,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的发展与土地规模发展相比尚属滞后、土地利用粗放的城市为城镇化规模超前型城市。其特点为:因其土地规模的优势在评价数据上显现出城镇化规模超前,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地浪费和盲目扩展。

趋于城镇化规模超前型的城市有嘉兴、金华。嘉兴市在3个不同时点中均表现为城镇化规模中度超前,虽然其城镇化进程从低水平城镇化发展为高水平城镇化,但其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始终未得到有效控制,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并不匹配。金华市从2000年城镇化规模轻度超前型发展为2013年城镇化规模中度超前型,主要因为金华市在处于低水平城镇化时,急于推进城市建设而对城镇化质量关注不够,表现为其城镇化质量发展缓慢且各分项评分均较低。

(三)趋于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型

定义以发展健康城镇化为目标,城镇化不同方面相互协调,资源分配基本合理并充分利用、具备一定辐射带动作用、城镇化规模与质量水平能够基本匹配的城市为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型。

趋于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型的城市有宁波、绍兴、台州、衢州、丽水、舟山、温州。其中宁波、绍兴在2006年就已经达到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相互协调并保持到2013年,说明其协调状态较为稳定,这也与两个城市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形态较为成熟有关。台州市在2013年刚刚达到协调,但就从其还处于低水平城镇化来看,其协调状态应该还不稳定,在以后需要进一步保持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舟山、温州在2000年为城镇化规模中度超前型,2006年达到城镇化规模严重超前型,在此期间,城镇化规模发展迅速,而城镇化质量则停滞不前,这也与当时各地纷纷进行土地城镇化的大环境有关,随着城镇化质量得到重视,2006―2013年期间偏离程度有所下降,表现为趋于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协调型,但两市推进健康城镇化的相关政策还需进一步落实,才能在未来真正达到协调状态。衢州、丽水两市在2000年时城镇化规模各项指标均处于浙江省各市末位,导致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存在一定差距,2000―2013年间,随着两市城镇化规模发展速度大于城镇化质量发展速度,两者差距逐渐缩小,在2013年达到城镇化质量轻度超前,按照趋势判断两市应该会在未来的某个时点达到协调状态,此时两市应该转变现有城镇化推进政策,保持城镇化规模与质量同速发展,否则在两市达到协调后会转变为城镇化规模超前型。

五、结论及建议

首先,从城镇化总体进程来看,2000―2013年期间浙江省发展较快,从2000年全部处于低水平城镇化到2013年有5个高水水平城镇化和1个进入中等城镇化水平,并呈现浙东北与浙西南分异格局,省内在加快城镇化进程时应该统筹全局,相关政策应向浙西南地区倾斜,缩小区域差距。

其次,从城镇化规模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关系来看,2000―2013年期间浙江省有所改善,但多数城市还是处于不协调状态,而且嘉兴、金华有趋于规模超前发展倾向,杭州、湖州有趋于质量超前发展倾向,趋于协调的部分城市其协调状态依旧不稳定。其中未协调城市应该着重于缩小两者差距,特别是还未到达高水平城镇化城市,不能急功近利,而趋于质量超前或规模超前城市更应完善现有政策,质量超前的应该统筹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及分配的不合理,规模超前的如嘉兴,应该减少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避免继续盲目扩张。

最后,从城镇化规模和质量各自发展来看,浙江省内11个地级市的虽然都处于提升状态,但区域间差异也较为明显,其中城镇化质量区域差异有明显扩大趋势,而在城镇化质量内涵的4方面,各市也都存在不同方面的不足,在发展城镇化质量时制定相关政策也因应该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R].New 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2

[2]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Urban Indicators Guideliners[C].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 Programme. New 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4

[3]H A Hikmat,K M Fuad,et al. Quality of Life in Cities:Settingup Criteria for Amman-Jordan[J].Soc Indic Res,2009(93)

[4]郭叶波,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

[5]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

[6]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1(7)

[7]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30(11)

[8]韩增林,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09,28(6)

[9]吕庆华,芦红.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9)

[10]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等.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3,33(1)

[11]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4)

第9篇: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环境;保护;现状;成因;建议

Abstract: Th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eeds the efforts from all sid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small town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mall town,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fficulties fac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n China, analyses the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 small tow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esent situation; cause;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成因

1. 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数量稳步增加,乡镇企业日趋兴旺,农村城镇水平迅速提高。小城镇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在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小城镇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城镇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由于小城镇空间宽广,大气环境总体质量略好于大城市,但也有很多小城镇大气污染物含量高于大城市,尤其是降尘污染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乡镇企业一般集中在交通较为便捷的小城镇的周边地区,局部地区乡镇工业排放的废气已经影响到了小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

(2)小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小城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多数城镇仍然是清污合流,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另外,乡镇企业工业废水处理率低,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大多未经处理,不能达标排放,污水、废水直接排入天然水体,不仅污染了小城镇自身生态环境,而且严重污染了河湖水体,已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大部分城镇的垃圾收集营运仍跟不上小城镇的发展,没有专门的环卫机构和专业的环卫队伍,没有系统、标准化的垃圾处理设施,所有垃圾都是简单堆积,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塑料包装物和大量农膜带来的“白色污染”,在许多小城镇及周边乡村地区随处可见,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城镇景观,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和其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3)土地资源浪费,绿地分布不均。城市建设无序扩大和污染加重的辐射和影响,使得小城镇极易成为大城市污染的第二承受者。部分小城镇效仿大城市的开发模式,建设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然而过度开发使土地植被遭到破坏,绿地系统失衡,尤其是尚未开发不完全的土地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势必造成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另外,小城镇公园绿化、社区绿化、企业绿化等景观绿化建设较少。

2. 导致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小城镇环境规划薄弱,滞后于小城镇建设发展。我国小城镇大部分是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规划中未列入环境保护或其内容大多过于简单,可操作性差,未考虑到长远发展,环境保护多成为一句空话。部分小城镇没有环境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布局混乱,还有些小城镇沿交通线路发展,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并且基础设施欠缺,噪音及烟尘污染严重。这些都是对城镇发展估计不足,较普遍的是规划没有环境建设硬指标,未能与较大范围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2)环境管理、监管工作薄弱,基层环保工作人员素质不够。小城镇环境管理工作主要由县、镇两级环保主管部门负责,而这两级基层环保部门的机构、人员素质、技术设备远远跟不上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不能开展正常的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在一些污染严重的乡镇,甚至没有环境保护机构和人员,这直接了影响环保工作的开展。我国有2000多万个乡镇企业分散在乡镇之中,由于乡镇环境保护经验不足、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基层环境保护人员自身素质相对较低,加上广大小城镇及农村交通不便、通讯设施落后,致使小城镇环境管理工作受到不应有的束服,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都不够,未能真正做到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的园区乱设排污口,威胁饮用水安全;有的小城镇取消环保前置审批手续;有的地方不按照规定报批环评报告,加重了小城镇环境污染。因此,很多地区小城镇的环境管理处于失控状态是不难理解的。

(3)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较普遍和严重。目前乡镇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并且规模小、所涉及行业广、技术水平低,管理较为落后,加之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甚少,建设项目环保资金和达标治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使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废渣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污染小城镇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大多数城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小城镇水源污染日渐突出。大部分城镇尚未形成垃圾收集营运系统,垃圾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只靠简单的堆集形式处理,以致造成二次及多次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小城镇环境逐步恶化。

(4)能源结构落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许多小城镇在燃料使用方面还停留于传统方式,使用秸秆、薪柴、麦草等作为主要燃料十分普遍;同时,目前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单一、产品结构层次低、能源和资源消耗量大,也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来源。

(5)广大干部和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领导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重视不够。很多乡镇的领导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强调“项目立镇”、“工业强镇”、“商业活镇”,但对“环境兴镇”缺乏足够的认识,盲目启动一些技术落后且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些局部和短期利益,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不考虑当地环境容量小,结果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不得不停产;有的乡镇领导不惜一切代价修宽马路、建大广场等,一味追求政绩工程的建设,而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则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我国乡镇居民主要由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转变过来,环保意识较差,农民致富心切,对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造成的对自身及子孙后代生存保障的威胁缺乏应有的认识,导致经济活动仅以经济利益为重,根本不考虑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他们既没有对自然资源的正确认识,也不懂得环境保护的义务与责任和正当的环境保护方式与有效途径。

二、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因地制宜,加强环境保护规划

一要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划定不准发展区、控制发展区及近期发展区,实现城镇土地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在科学确定小城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之后,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标准,把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首先要确定小城镇空间的功能分区,重点是要安排好小城镇的工业用地。调整工业、商业、居住混杂紊乱的现状,将有污染的工业(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集中起来,放在小城镇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及河流的下游,重要污染的工业区还应有一定宽度的绿化防护带与其他用地隔离起来。其次要编制小城镇的环境保护或生态环保专项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在城镇周围应划定生态敏感区,对于敏感区内的一切经济活动要严格加以限制。中心城镇、工业主导型城镇更应作为重要的专业或专项规划单独编制。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污水处理厂和固定废弃物处理场的规模、等级和位置,短期无法实施的,可先把用地控制起来,先易后难,逐步升级,分期实施。其三要搞好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目前小城镇普遍存在着建筑密度大、建筑容积率低、绿地率低的状况,在城镇内部,尽量多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乡土植物和绿地,扩大绿化覆盖率,形成完整的生态绿地系统,使城市内部的绿化与乡镇的田园绿地、森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足够的环境容量。

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小城镇在发展建设的同时,要针对目前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单一、产品结构层次低、能源和资源消耗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农业生态系统,将现代科学同传统农业结合起来,建立优质、高产、高效、低耗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体系,积极扶持旅游、种植、养殖、手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无污染或低污染的产业,并大力发展为农村、农业服务的各类第三产业。同时,对工业项目的引进,乡镇企业应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求得发展,避免无条件接受被“转嫁”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特别是环境容量已比较小的地区,应更多地考虑无污染或低污染的产业,发展节地、节水、节能型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缓解城镇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从根本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投入,加快小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产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环保领域。加快小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开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其水源地保护、农村能源建设、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农业有机物处理、村容建设等工作,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市场化运作。加强政策引导,在金融、信贷等方面对城镇污水处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工程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加快建立和完善小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收费制度,逐步解决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经费问题。对工业废水,必须将“污染者负担”原则落到实处,先由企业进行预处理,再进入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生活污水的排放逐步实现管网化,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对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并做无害化处理。

4.加大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力度

统一认识,协调各部门共同抓好城镇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因地制宜,在具备一定经济条件下,在环保任务重的小城镇设立环保派出机构,配备工作人员,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环境保护统一监管水平,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落实小城镇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把辖区内环境质量作为考核政府主要领导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进一步健全相关部门环境保护的领导责任制和部门负责制,严格监管,分工负责,并不断提高基层环保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坚持引导和限制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区别对待政策。

5.广泛宣传与公众参与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充分发挥全民的参与作用和舆论工作的监督作用。围绕小城镇建设,着力培养公众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要使群众成为建设成果的第一受益人。通过电视、村广播等传统常规媒体,以及网络等各种现代宣传手段,面向决策者、企业、街道、村镇等各个社会层面开展全方位的生动、深入、持久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民众生态知识水平,增强各级领导和小城镇居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定期公开环保信息和农产品质量信息,让农民和政府关注、了解和支持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建设的内容、进度以及需要群众参与的方面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个个参与,产生良好的舆论效果,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结语

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小城镇的物质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这说明了以物质发展为尺度的小城镇外延式、粗放式的建设和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间的矛盾。小城镇环境保护,是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生态环境基本国策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健康发展,创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梅,李小兵,谭艺平.小城镇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容量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4):569.

[2]徐明勇.小城镇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园艺文摘, 2011, (5): 72-73.

[3]陈长太,阮晓红.小城镇发展现状与水污染问题〔J〕.福建环境, 2003, 2O(2): 48-50.

[4]范冬英.小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18): 4723-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