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九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

第1篇: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农业经济或称劳动经济,在传统意义上仅指劳动力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据统计,自然经济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的主要是劳动者的体力而对智力要求不高,体智比例约为9:1。而在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的智力因素上。在当代,农业经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生产关系、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农业经济效益的复合型提高方式、模式以及相应策略的选择。也就是说,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受“三农”问题处置方式的影响。

2城镇化趋势和小城镇的作用、影响

2.1农村城镇化趋转

在经历了数十年持续快速发展以后,我国农村城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将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将不断提高。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人口将占国民总数的65%~70%。在城镇人口不断提高的同时,小城镇规模将不断扩大、产业也会升级。最终不仅带动农业经济的创新化发展,也会加大增强内需市场的经济发展。

2、区域性的小城镇群将大批涌现。在小城镇集群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工业基地或者工业中心城市的关联度也会显著提高。

3、"共同富裕”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既定目标之一,也是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关键性工作之一。

4、农村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公出,走持续发展建设的战略将成为最大的目标诉求。

5、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国际化、现代化趋势将不断增强。现在这些发展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将会最大程度地改变呈现经济发展二元结构现状,并使相应的政策或技术体系得到完善。

2.2小城镇的作用及彩响

在我国,一般情况下小城镇具有以下作用:地方性的行政中心、小型区域物流中心、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作用、城乡文明交流的桥梁、区域性资金技术和人才中心、乡镇企业的活跃中心等等。小城镇的这几点作用分别有什么影响呢?

一、小城镇作为地方性的行政中心,拥有一定的人口聚集作用,并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链条。

二、小城镇发展中的市场机制、硬件等条件的建设可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并充分发挥小型区域物流中心的作用。

三、小城镇的创新型发展,可以有效实现小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布局,往往由农业作为基础,以工业为导向,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最大方向。

四、小城镇成为地方的经济中心之后,其相应的精神文明发展建设工作将会被凸现出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建设。

五、小城镇的发展,往往使其成为区域性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中心。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城镇建设的加速发展,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技术和专业建设性人才的支持。城镇化的发展使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重要经济发展因素得到相应集中,并以全局性的功能性发挥为最大选项。六、在我国,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中最活跃的部分,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当然,小城镇的功能展现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往往会根据发展战略或者技术、人文等环境的要求,走特色化发展的路子。

3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及在小城镇建设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3.1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横式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主要由以下几种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温州模式、西部模式和浦东模?式。不同的小城镇发展模式都是在当地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约束下形成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依托华侨、港寒台的地理和亲情因素进行城镇建设布局。西部模式主要得益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并结合当地的农业、工业特色进行了小城镇发展的延伸性工作。浦东模式是新形势下城镇化发展的跳跃性转型,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过程。珠江三角洲模式是一种循环发展的模式,对于改变农业经济结构和布局来说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在利用民间资本上进行的农业经济结构及布局的调整。西部模式和浦东模式是建立在国家发展战略基础之上的,是对国家战略的一种因势利用并不具有资本集中利用的长远性和持续性。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也缺少必要的市场选择因素w。

3.2在小城镇建设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与反思

第2篇: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资金短缺。目前,我国许多小城镇的建设依然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由国家、企业以及群众各出一部分建设资金,一些小城镇通过不合理的手段征收各种杂费或者抬高地价获得建设资金,这对于小城镇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人员缺乏凝聚性。目前,我国许多新建的小城镇的人口数量不多,通过统计分析建制镇的平均人口数量小于3000人,人口组成主要以当地居民为主,只有少量的外来人口,并且还有一些建制镇的人口数量还表现降低的趋势,城镇建设严重缺乏凝聚性。

(3)小城镇建设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缺乏独有的特色产业。目前,我国许多小城镇的建设依然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小城镇建设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同时也没有形成小城镇独有的特色产业,导致小城镇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4)环境状况较差。目前,我国许多小城镇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进程,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引入污染程度高、能耗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小城镇中乱扔垃圾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素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城镇政府并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导致生活垃圾、工业垃圾随处可见,严重的污染小城镇环境。

(5)粗放用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我国尚未创建完善的节约用地调控机制,许多小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粗放用地的方式,导致小城镇的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用地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此外,还有许多小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只考虑短期利益,侧重于新区的经济建设,对于旧城改造等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导致小城镇的土地利用率普遍不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6)小城镇建设质量方面的问题。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过分重视追求进度和美观而忽略了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放松了对小城镇建设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导致小城镇建设的住宅存在许多质量问题,一些房屋不仅使用寿命短,还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这不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限制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进程。

2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1)多形式、多渠道的筹集资金,加快小城镇基础建设。首先,国家应该平衡对于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加对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让农民群众充分的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政策方面,国家还应该鼓励外商、个人、集体等增加在小城镇发展与建设方面的投资,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筹资方式,增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再者,还可以采用有偿使用的方式,实现城建资金的良性循环,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有效提高小城镇的凝聚力。小城镇建设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小城镇建设要有品味,要体现珍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镇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此,为了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该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针对小城镇的现状,采用属地和职业的方式对居民进行户口类别的划分,如果在其他小城镇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或者固定的工作,则允许其落户,并且和原有居民享有系统的权利和待遇,例如,就业、社保、子女入学等;其次,针对农民宅基地,采用以县为基本单位的方式,对原有以及其他居民的宅基地进行统一的规定和筹划,这样能够加快农民向小城镇迁移的速度,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发展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的有效策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小城镇建设对地方经济的依赖程度在不断的提高,特色产业以及优势产业已经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因此,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应该创建地方的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始终坚持走特色产业和优势经济的发展道路,集色产业逐渐的形成优势产业,这样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眼光,这对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小城镇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特色资源,创建多元化的筹资机制与投入渠道,对于具有经营价值、商业价值的市场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等进行重新包装、策划以及创意开发,鼓励外资、民间资本以融资、联营、合作、合资、独资的方式参与到小城镇的建设中,这样能够将自身的特色产业发展成优势产业,尽快的形成优势经济,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4)加强环保工作,实现小城镇环境、社会、经济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在规划以及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而是应该重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同时采用多种措施与方法治理环境,实施以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为中心的环境治理战略。此外,还应该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增加风景林地、环城绿化、企业绿地、公园绿地建设等,有效的改善小城镇的环境条件。

(5)加强总体规划,强化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土地利用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的规划与发展,通过加强总体规划,能够对规划区内的全部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的是各级人民政府贯彻和执行国家关于土地利用政策,根据当地发展整体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土地供给能力、建设用地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编制的土地资源利用计划。通过加强总体规划,能够有效的协调各个部门在用地方面存在的矛盾,同时对于小城镇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城镇规划等具有指导、协调以及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小城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指明方向,以此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6)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整体管理。想要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必须有懂技术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小城镇建设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选送青年学生到大中专技术学校进行培训和再教育,通过专业性的教育,能够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以及特色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

3结束语

第3篇: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新农村建设;建设管理;可持续发展;

0 前 言

随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的加大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通讯等渠道己经基本畅通。小城镇与大中城市联系紧密,己经可以被看作是城市在农村延伸的一个平台。政府应利用好这个平台,使其在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方面发挥有效作用,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目标。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的作用

(1)小城镇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侧重于城镇带动农村发展,即城市文明向乡村扩散和传播。和农村相比,小城镇有着较为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够示范、带动、辐射、促进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小城镇是农村地区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聚集地,应借助自身优势,发展二、三产业以此带动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可以吸引农村劳动力和资金,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2)小城镇政府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小城镇是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带有城市先进的特点,又处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担负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小城镇包括了建制镇和多数集镇,涵盖了多数乡镇政府的驻地,小城镇是乡镇政府借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平台。

(3)提供生产资料,保障农业发展。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尤其种子、化肥,对农民的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农资供应体系是实现“生产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直接触的是小城镇上的农资经销点。小城镇上的农资消售点数量庞大,生意也最兴旺。这些销售点具有规模小、分散、进货渠道复杂等特点,经营者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监管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容易发生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农害农等事件

针对此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小城镇农资市场的监管,配合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大力整治农资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以保证市场上农资产品的质量。

(4)搞好科技宣传服务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政府农技部门应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科技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使他们掌握各种生产技能,具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政府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本上在小城镇。小城镇政府应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科技推广条件,提高农技人员素质。还可以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致力于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科学的技术,宣传新的生产技术和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进村人户。

(5)加强市场监管,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与城市相比,小城镇市场监管相对较松,加之农民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不强,消费市场更容易出现问题,如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价格欺诈等,消费环境的恶劣,不仅会损害农民的利益,而且影响他们的消费心理。农民有钱也不敢在附近的小城镇消费,小城镇市场就难以繁荣。政府应加强对小城镇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努力使市场上的商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使农民信赖小城镇市场,能够享受到就近购物的方便与快捷,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小城镇的市场。政府应采取一些好的做法以较为先进的营销服务方式,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

(6)丰富文化生活,带动“乡风文明”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求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长期形成的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小城镇是本地范围内的文化中心,资源相对丰富,文化活动设施较为完善,具备开展文化活动的条件。由于离农民较近,农民易于接触和加入。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传播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民自身的现代化。

(7)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好的公共服务。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必然要求,政府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小城镇是一个良好的平台,政府应在小城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为居民和周边农民提供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

首先,小城镇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想地点,政府应在小城镇提供较好的文化教育服务。其次,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村城镇卫生院为重点。小城镇的医疗机构具备一定的实力,覆盖面较广,应增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服务小城镇居民和周边农民。三是加强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交诵、通讯、电视广播接收设备等设施, 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条件。

(8)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生活。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的增加,农村出现了相对富裕的阶层,在富裕之后,很多农民自然会选择进入城镇生活。小城镇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服务,提供较为优质的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依靠自身成本较小的优势,吸引周围的农民来居住、投资、创业。农民到小城镇生活,不仅意味着居住条件和居住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相应提高, 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2 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衔接与协调发展步骤

从以上分析可知,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工作和生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如何将二者关系衔接起来,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城乡统筹规划与建设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观念,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新农村和小城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偏重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拉近城乡差距。

城镇要协调发展,农村自身的方方面面也要协调发展。强调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忽视和放慢城镇发展,更不是要固定城镇发展,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动城镇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而大力提倡建设小城镇,使其成为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中心,也不是为了拉开城镇和农村的差距,而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活跃商品流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城乡综合地、协调地、有序地同步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2)摆正新农村和小城镇规划的顺序。“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己成为所有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要防止规划工作、管理工作中搞一刀切,更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作法,同时也要改变以往把新农村规划与小城镇规划混同的做法。从规划理论上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实施顺序,将以“发展规划”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结构规划对为重的思路上来;将“由上而下”的规划顺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规划顺序;将就村论村、就城论城的观念转变到整体分析、统一规划的理念上来。

(3)从规划理论体系上完善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小城镇由于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必须加强区域分析与研究才能正确把握其发展方向。以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虽然强调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而实际操作当中对规划的范围多是围绕建设用地一块展开讨论,对于区域内的村庄基本情况了解和把握不够,使得村镇体系规划成为摆设,无任何科学性和实用性。区域内一旦引进企业或某个产业进行调整,都会使整个规划修改甚至要重新规划,有时反而会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教条主义。为此,必须将新农村规划纳入小城镇规划当中,并且要“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分析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留出空间为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搞好其规划与建设是摆在广大规划建设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搞好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应“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宜居发展”。具体思考如下:

3.1 制定小城镇产业发展环境生态规划

特色产业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是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应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全面分析小城镇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尽量做到准确定位、特色立镇、产业布局合理。同时,规划对策应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小城镇能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就可获得持续的发展空间。小城镇生态规划包括生态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应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充分体现安全性、生活便捷性、环境舒适性、经济性、生态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统筹规划。突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风貌特色,并与保护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有机结合,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3.2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

农民进城,会给城镇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若将农民拒于城门之外,带来的损失会更大,城镇将失去发展的活力。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排除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各种观念、政策、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给农民一个准入城镇的政策环境。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通农村与城镇之间流动的障碍,实现自由流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障为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共同筹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使进入小城镇的居民,在子女入托、上学等各个方面能够享受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消除和减少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转移到城镇后,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参照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交费管理办法,建立个人账户式的养老保险。这样,既可体现社会公平,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并且为劳动力自由流动铺平道路。

3. 3 广辟融资渠道,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当地镇级政府投入,但镇级财政财力极有限,且有的政府投入方向不明确,对小城镇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分散有限的财力,使一些最基本的公用设施没有建好。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

第4篇: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字:城乡一体化;新乡镇建设;策略探讨;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新乡镇”主要是指在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包括城镇和小集镇。新乡镇大多处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阶段,是指那些已经脱离农业社区经济但仍处于半城市化的农村区域,主要是一些建制镇和小集镇。由于新乡镇具有种种的特殊性,导致其在发展阶段常常出现各种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新乡镇的建设,必须解决新乡镇的结构建制问题,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入手,实施有效的新乡镇建设。

一、遵循城镇发展不可逆性,重点建设小城镇

农村包围城市的口号已经过去很久了,从国家发改委1990年到2006年的权威数据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的城乡人口比例已经趋向于中值,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城乡一体化模式背景下的城镇发展已经呈现不可逆的趋势,如何实现小城镇建设才是新乡镇建设的根本举措。因此,对于新城镇的建设,必须遵循城镇发展的不可逆性,通过对农村人口、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才是新乡镇建设的根本。通过对新乡镇的大力建设,从民众基层角度出发推进城市化建设,不断扩大城镇区域,发展城镇工商业,从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同时,新乡镇建设规划部门需要结合各地特色,着眼于特色农业、旅游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切忌走极端,切忌全面建设,必须将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点集中于小城镇建设的某一方面。

二、新乡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

1、城乡资源一体化配置建设

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资源配置的重新整合和再分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乡镇建设也是同样如此。笔者认为,城市和乡村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资源配置上的差异,城市具备较为完备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而乡村则相对落后。经济学家认为,要想实现新城镇建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显著的事例就是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小城镇特色的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链,将分散的乡村资源集中利用。对于新乡镇而言,它是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初步具备资源集中优势。例如,某些新乡镇区域的前店后场经营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自身的块状经济特点。相对大型城市经济发展而言,新乡镇经济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地理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是城市经济所欠缺的。对此,新乡镇建设规划部门可以将城市经济线向新乡镇延伸,让城镇成为城市经济的集散地,同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对于小城镇自身而言,可以积极接受城市的工商业转移,发挥新乡镇的中转站作用。

2、新乡镇公共服务管理建设

公共服务资源的差异是城乡差异的重点,也是新乡镇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新乡镇建设,公共服务建设是首要前提。从目前的城乡建设发展来看,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城乡公共资源建设发展严重不均衡,在水资源、电力资源、交通条件、体育锻炼、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更是显著。新乡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平台媒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必须承担起均衡城乡公共服务资源的责任。对此,新乡镇必须上带城市,下领农村,成为城乡联系交流的平台。首先,城乡建设规划单位必须加强新乡镇的建设规模,详细落实公共服务的细节建设,提高建设条件和建设标准,从全方位多角度提高新乡镇的服务等级。同时,将新乡镇的水、气、电、路不断向农村扩散,提高科技文化组织在农村的覆盖率,落实行政下乡政策,实现城乡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对于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公共服务建设的管理,明确新乡镇的责任和权力,不断完善健全新城镇的财政支付制度,建立起由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新城镇公共服务建设。此外,政府必须完善对新城镇的管理机制,构建起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的管理模式。

3、新乡镇区域综合体建设

对于传统的城乡建设,常常会出现重复建设、规划周期短、区域规划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都是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在欠缺长远角度和区域综合性建设理念所造成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顾名思义,既是同时考虑城市和农村,实现两者的同步建设和互相之间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必须对新乡镇进行区域综合性建设,实现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角度出发,新城镇建设不能片面的将城市或农村作为建设依据,而要从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角度出发,建设新乡镇区域综合体建设。特别的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农业用地规划、城市区域的园林绿化规划等,必须在仔细考虑周围背景环境的前提下实行统一规划、综合管理。在近些年的城乡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乡镇实现了兼并,并且得到了更好的规划建设。原本经济实力相对较为薄弱的乡镇之间实现了资源的集中利用,为新乡镇的某一集中方面建设提供了契机。当一个乡镇得到发展之后,充分发挥其扩散和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综合体的发展。总之,对于新乡镇建设的综合规划必不可少,长期的实践证明,区域综合体建设对新乡镇建设作用显著。

4、新乡镇文化制度一体化建设

第5篇: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纵观国内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历程,小城镇发展深受城市化宏观背景和城乡二元格局划分的影响,小城镇研究的发展同样受到了城市研究总体进展情况的深刻影响。改革开放至今是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阶段,同样也是小城镇获得较快发展的时期。伴随着跨学科的城市研究兴起,这一时期我国小城镇研究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80年代中后期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起步阶段,1978年中央提出“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镇”,1980年国务院批转《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城市化发展战略,1979年南京大学吴友仁发表《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由此开始了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学术研究,随后在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社会学者的推动下,小城镇研究迅速成为了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1990年前后为小城镇发展的繁荣阶段,1989年民政部着手编制《全国设市预测与规划》,试图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体系;1990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小城镇研究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1992年~1999年为小城镇发展的调整阶段,大中城市成为了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小城镇发展相对趋缓,相关研究开始回落;四是2000年以来为小城镇发展的复兴阶段,小城镇研究同样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随着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出台,小城镇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标志着小城镇成为与大中小城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城市化重要推动力量。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来看,国内的小城镇研究主要涉及小城镇的外部联系和内部结构两方面②,并且经历了由关注小城镇外部联系到关注小城镇内部结构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逐渐深入的过程。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外部联系研究

小城镇的外部联系研究主要涉及小城镇在城乡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从城市化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小城镇是联系城乡区域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角色,承担着完善城市体系和带动乡村地区发展的双重职能。小城镇研究历来横跨城市和乡村两个空间领域,因此小城镇的外部联系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化道路选择、小城镇与大城市的关系、小城镇与乡村的关系等三个方面。

(一)小城镇与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这个方面研究主要是确立小城镇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初的城市化道路之争是以城市规模为焦点,并由此形成了“小城镇论”及与之相对的“大城市论”,随后又出现介于二者之间的“中等城市论”与“大中小论”等。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怎样推进城市化和发展什么样的城市成为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中央政府选择了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战略,在中央文件中一律采用“城镇化”来代替“城市化”。然而,回顾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历程,对于采用什么样城市化道路的争论一直存在,大城市论者既强调优先发展大中城市的优势,同时对小城镇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批评。洪银兴认为,过去以发展小城镇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化曾经起过作用,但也存在削弱城市功能的问题;现阶段的城市化要由突出人口流动转向功能提升;在城市化已达到较高水平的经济发达地区,应该由以发展小城镇为特征的城镇化转变为以现代化为内容的城市化。[2]严正认为20世纪80年代是小城镇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城镇化是乡镇企业推动型的城镇化,90年代初之后大中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大城市的崛起和城市群的出现是时展的潮流。[3]王海霞对依托小城镇的城市化道路提出了批评,认为一哄而起的乡村城市化伴生了严重的后果,无论在规模还是功能上,当前小城镇自身进一步发展都普遍存在难题,要慎提乡村城市化的道路。[4]与主张发展大中城市的学者相比,许多原先提倡“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学者都认为应该走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道路,但又强调促进小城镇发展应适度地集中,以克服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的缺陷,认为应该以发展县城或县域中心城镇为主。例如,邹农俭认为小城镇是城市化的启动点,城市化的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在发展小城镇方面,要将体制创新贯穿于小城镇的发展过程,着力建设县城和中心镇。[5]祝华军、白人朴把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粗放、集聚效应差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统称为“小城镇病”,认为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小城镇才是化解“小城镇病”问题的关键所在。[6]从现实来看,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主要受到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影响。

(二)小城镇与大城市的关系

这方面研究主要是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关系问题,特别是大城市对小城镇的带动作用。大城市周围建制镇的分布密度比市域内建制镇的平均分布密度要高,这表明大城市周围的小城镇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城市化阶段,在城市郊区化阶段同样明显。江曼琦认为,城郊小城镇的发展与大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大城市发展一般会经历集中化阶段、郊区化阶段和逆城市化阶段,与此相应的城郊小城镇的发展也分为三个时期,并随着大城市的演化从慢到快、从近到远,逐渐改变其产业结构和职能,在布局上存在着圆环式、单向带型、多向带型和星座组群等模式。[7]冷静在将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对比之后认为,我国的小城镇虽然数量众多,但与大城市相比对城市水平的带动作用却一直很微弱,小城镇对大城市存在依赖关系,不足以成为推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心。[8]潘允康回顾了小城镇研究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小城镇论和大城市论两种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认为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并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大城市发展模式面临的种种问题。[9]王战和,许玲认为,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是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这些小城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受到大城市的辐射、扩散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大城市与其周边地区小城镇通过扩散与聚集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联系。[10]潘允康进一步比较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模式,认为大城市的结构有利于发挥城市聚集经济优势,大城市对小城镇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以大城市带动小城镇有利于发挥城市集体消费优势,所以应该优先发展大城市,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11]虽然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在城市化道路等宏观层面存在竞争关系,但在区域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往往依赖于大中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三)小城镇与乡村的关系

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对乡村地区的依托与带动问题。小城镇处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沟通和加强城乡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的迅速兴起丰富了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内涵与外延,对加速我国农村城市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永江认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三种模式,即集中的城市化、直接转变的城市化和分散的城市化,小城镇是分散城市化的主体力量,是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依托。[12]国风认为,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实现农村工业化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要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必须加快综合配套改革,争取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制定有利于优化小城镇与农村关系的制度规范(包括资金筹集、土地利用、农业开发和规划建设等)。[13]张弥认为,“城乡一体化”和“乡村工业化”存在着战略上的误区,遍地开花的小城镇容易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经济布局分散和第三产业无法发展等后果。[14]何卫刚认为,农村小城镇的建设是实现城乡经济互动的桥梁,是真正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消除城乡差别的重要纽带,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要有独具特色的产业来支撑,在功能设置上应主要面向农民的实际需求。[15]张鹏等人提出区域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道路选择,并根据小城镇与农村地区的关系密切程度,归纳了5种依托于小城镇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16]与当年各地蜂拥推动“县改市”一样,“乡改镇”的浪潮一度席卷中国大江南北,这种改头换面式的撤乡设镇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乡镇的农村属性,反而人为地降低了小城镇的设立与建设标准,以此推动的城市化带有很大的虚假性和欺骗性。

综上所述,如何优化小城镇的外部联系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历史性和普遍性难题,事关小城镇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城市化道路选择对小城镇的地位和发展动力具有直接影响。小城镇作为联系城市和乡村的节点,承担着大城市带动作用向乡村地区扩散的作用,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反映了城乡协调健康发展的程度。总体来看,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小城镇建设在经历短暂的辉煌之后长期处于沉寂,反映了小城镇在城市化加速期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类似问题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早期城市化进程中同样存在。随着我国大城市社会问题日趋凸显,关于城市体系优化和小城镇地位的争论仍将继续存在,小城镇在未来农村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也就日渐提升。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内部结构研究

小城镇的内部结构研究主要关注小城镇的发展问题。无论是以大城市还是以小城镇为城市化的主体,小城镇作为我国乡村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和城镇体系的基础部分,都面临着紧迫的发展任务。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内部结构是小城镇发展核心动力,也是学界小城镇研究的重点所在。从城市化的角度来看,关于小城镇的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模式与类型、发展机制、空间分层、规划建设四个方面。

(一)小城镇的发展类型研究

发展类型研究主要是根据小城镇所处地域、产业功能、对外联系等因素,对现有小城镇的发展模式进行汇总和分类研究。1982年,费孝通先生在走访调研苏南众多小城镇的基础上,提出根据“类别、层次、兴衰、分布、发展”等主题对小城镇进行研究,总结了县域集镇发展的5种类型,并将其按行政地位划分为3层5级。1984年~1986年,费孝通先后发表《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再探讨》、《小城镇,新开拓》等文章,论证“小城镇在农村城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走“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城镇化道路。[17]针对当时国内如火如荼的小城镇发展态势,其他学者结合自己的实地调查总结出典型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汇总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苏南模式”的小城镇依托于临近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由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乡镇企业,直接推动了小城镇的极大发展;“温州模式”的小城镇依靠家庭、联户企业、专业市场等私营经济实体的发展,为小城镇建设积累了必要的资金;“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小城镇凭借邻近港澳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此后又有学者结合自己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提出了一些新的模式,如通过邻村换地、集散为整来集地开发解决乡镇企业布局分散问题的“孙耿模式”;将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化相结合带动小城镇发展的“襄樊模式”等。叶飞经过调查总结认为苏南小城镇有古镇新貌型、旅游开发型、港口发展型、交通枢纽型、专业市场型、工业主导型、产品名都型、科技兴镇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等。[18]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大多以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体系结构和区域内部城镇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划分小城镇发展类型的主要依据。何邕健等人界定了天津小城镇建设的“华明模式”,将其核心内容概括为“以宅基地换房”,认为“华明模式”的成功经验包括尊重农村居民意愿、化解城乡土地利用二元化的突出矛盾、提前实现土地开发的“土地平衡”和“资金平衡”,这一模式在宏观上需要有特定的经济环境,中观上仅适用于城市近郊地域,微观上需要土地周转指标支持。[19]与早期小城镇发展主要依托于产业推动相比,制度创新成为新时期划分小城镇发展类型的重要指标。

(二)小城镇的发展机制研究

发展机制研究主要探讨推动小城镇自身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从已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探讨农村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关系方面。许多学者都认为乡镇工业化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乡村小城镇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区域经济中心地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集贸市场推动、村镇工业崛起、第三产业促进、行政建制升格等六方面的优势因素,而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镇的发展动力同样来源于6个方面,即农副业经济聚集、大城市工业辐射及郊区农村工业发展、大城市功能及建设扩张、大城市信息和社会文化辐射、国家城市发展政策制约、城乡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影响。李骊明认为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开发的层次和水平。[20]樊杰通过对我国6个省的7个建制镇实地调查,从人员就业结构变化、人口流动、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小城镇工业布局等方面,对农村工业化在当地城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21]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之后,有关小城镇发展机制的探讨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有效地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和工业区集中的问题上。傅守彬认为有关法规应明确规定第一、第二产业的新项目应尽量选址在资源许可的小城镇,开发区也要依托这样的小城镇,即将新项目的开发尽量与小城镇的发展结合起来。[20]杜宁、赵民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北镇以及江苏通州市川姜镇为例,对比乡镇产业集群、小城镇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认为乡镇产业集群与小城镇互为依托,但产业集群所依托的小城镇的空间和社会发展不会自发达到理想状态,只有通过有效的公共干预,包括科学的产业发展政策与完善的空间规划机制,才能实现乡镇产业集群与小城镇的良性互动发展。[22]小城镇发展动力研究由早期单纯关注乡镇企业和乡村工业逐渐过渡到着眼于乡镇产业集群,单一的企业或产业被产业集群所取代。

(三)小城镇的空间分层研究

空间分层主要是研究小城镇在地域格局中的分布、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功能等问题。无论是从国家、大区、省区、市域和县域等地域空间来看,还是从城镇体系、经济水平、地理条件等经济空间来看,小城镇发展都有各种不同的空间层次。从研究视角上来看,许多学者尤其是社会学者着眼于整个国家的小城镇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其作了大量的一般性论述,多集中在小城镇发展的历程、特征、政策导向、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等方面。包永江认为,城镇体系由工业村集镇、乡所在地行政中心、集镇乡范围内经济中心、中心集镇、工商业城镇区域性经济中心、卫星城镇等组成,层次间具有迭加的功能。[12]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小城镇所在的区域不外乎两种类型,即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葛本中以地处东部发达地区的无锡市为案例,认为存在企业小型化向农村扩散的趋势、城市工业扩散及乡村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农村非农产业已进入现代产业行列并且进一步发展势在必然等客观事实,加上不论从就业、收入还是生活质量上看,小城镇仍将是农村非农劳动力集中的场所,因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势头还将保持。[21]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沈国斌提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要注重解决好五大问题,陈蔚镇则指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主要是内向型经济,存在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低下、发展动力匮乏、基础设施不足和逆向城镇化进程等难题,并提出四点对策,即挖掘发展潜力、选择性建设基础设施、合理构建城镇体系和减灾规划的重要保障。[20] 符礼建、罗宏翔认为,东、中、西部地区的建制镇数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小城镇不但总量多,且发展迅速,增长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23]不少学者开展了各省区小城镇发展的专门研究,一般是侧重于研究省区小城镇发展历程、城镇体系和空间分布等问题,探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控对策,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四川、广东、云南、安徽和山东等省区市。韩非等人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探讨了京郊四大类小城镇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变趋势,发现这四大类小城镇的“核心―”空间格局十分明显,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定位和演进机理。[24]叶红等人提出适合经济转型小城镇“规划区”划分的“镇区―转型经济区―衍生经济区―乡村区”的功能结构原型,并在派潭镇总体规划中予以实现。[25]从空间角度来看,这一方面的小城镇研究逐渐由注重全国层面的城市体系分析转向区域性的小城镇发展层级构建。

(四)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是小城镇内部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所在,小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发展都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小城镇规划“不定性”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传统规划模式受到严峻挑战。为此,学者们认为在规划中首先应当综合考虑规划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充分预计到规划作为一种社会过程在执行当中可能遇到的利益制约;其次是将小城镇规划放在整个城镇体系规划中通盘考虑,消除规划与城乡现实的隔阂,使规划成为具有较强动态性的“城乡总体规划”;再次是全面改善规划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推动小城镇规划的落实。1999年,《规划师》杂志“规划师沙龙”栏目以“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为主题,着重就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作用与意义、规划编制的方法与手段、规划实施及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讨论。随后,有学者把小城镇规划与大、中城市和乡村的规划进行了比较,认为当时小城镇规划的两大突出问题是规划建设的双重标准、缺乏科学性以及对大城市规划理论的盲从,指出小城镇与其周围乡村地区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处理直接影响小城镇基本单元的整体规划。何兴华从界定小城镇规划的基本概念入手,讨论了我国小城镇规划产生的背景和面临的问题,回顾了我国小城镇规划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历程,归纳了小城镇规划的主要内容、运作程序和技术标准,并展望了我国小城镇规划的发展前景。[26]冯健认为小城镇发展不应等同于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的盲目扩大,小城镇规划的着眼点首先应是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其核心问题是要突出个性而非盲目追求共性,小城镇规划的最高目标应定位在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上。[20]邓卫认为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宜人的城建规模、山水风光和田园气息,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切忌照搬大城市模式,而应该根据其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将自然的田园绿意巧妙地融入居住环境,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城镇”。[21]刘建平、李云新在探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基础上,考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影响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供需两方面因素,并从小城镇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公共财政、以城带乡、自主供给、制度构建等六方面提出了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26]综合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经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不宜盲目照搬大中城市的引导性规划模式,而是应当主要采用以满足小城镇周边乡村地区需要的服务性规划模式。

综上所述,如何优化小城镇内部结构是当前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立足点,也是持续提升小城镇吸引力、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扩大小城镇人口在城市体系中比重的重要方面。归根结底,小城镇在城乡格局中的地位取决于小城镇自身的发展态势和水平,持续不断的结构改善和功能扩展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借鉴我国城市化的经验,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发展类型、发展机制、发展空间、规划建设进行关注。由于我国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在发展机制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代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为此在分层发展、空间优化和规划建设方面必须进行区分对待,实现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多元化与包容性发展。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的反思

在西方经典城市化理论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城市是居民自治的区域,崇尚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的自发调节和自由竞争,因而缺乏在城市化进程中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制度建构理论。这显然难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小城镇发展的需要。纵观西方国家的城市发展史,城市化一般是由工业化推动,而工业化则是在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框架后自发地发展起来,受此影响,在西方城市化进程中享受自治的大小城市一般都经历了充分的自由竞争阶段,城市体系也经历了由小城镇到大城市自由发展的漫长时期。毋庸置疑,西方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但中国城市化面临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等多重压力,具有许多西方国家未曾遇到的城市难题,为此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理论与发展模式。从城市化理论的角度来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重视小城镇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国内的小城镇研究与我国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同样经历了诸多坎坷与曲折。回顾近年来我国小城镇的研究情况,已有成果多是由小城镇的外部联系到小城镇的内部结构逐渐深入,对于小城镇的性质、功能以及与城乡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逐步明确了小城镇在城市化道路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发展动力上来看,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原先的道路之争渐趋平息,而对于小城镇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小城镇的内部结构,主要集中在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动力机制、空间分层和规划建设等方面。与此同时,涉足小城镇研究的学科群明显扩大,来自多学科的小城镇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大多数研究者意识到并揭示了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但对于问题的解决对策往往还停留在一般性的表面论述;有些成果虽然在理论上颇有学术见地,但在切实的解决策略和方案的可操作性方面尚待加强。当前小城镇已经进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各种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凸显,今后的研究不仅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还要对小城镇发展的最新动态进行追踪,谋划在城市化的宏观视野中进一步如何服务于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模式创新。

第6篇: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 规划设计;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规划的本质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小城镇生活空间环境,带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纵观近年来的小城镇规划建设,不可否认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现阶段我国部分小城镇发展已经面临众多限制,解决好小城镇规划中一些误区,对推进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小城镇规划内涵及现状

小城镇规划是国家和乡镇政府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具体落实,是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同时也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

目前,小城镇作为我国城市场体系中的特殊一员,因而规划人员普遍地按照《城乡规划法》把小城镇规划分作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规划既遵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同时又遵守《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这正是小城镇及其规划者的尴尬之处,亦具有城乡二重性,形成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阶段并不截然分开且有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双重特色的小城镇规划模式。其内容通常分为三个部分:1、镇域总体规划;2、镇区建设规划;3、重要地段的详细规划和意向设计。

三、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规模盲目扩大,盲目攀比

当前,全国各类地市级以下开发区普遍存在脱离自身基础和经济发展需要,盲目扩大规划规模,摊大饼式地增加面积,摊子铺得过散的现象。一些地方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不结合自身实际,好高骛远,片面追求城镇规模要如何大,修的道路如何宽,要盖多少高楼,建多少市场和广场,集聚多少人口等等,贪大求洋,以为街道越长越宽越好,市场越多越大越好。结果虽然花大力气建成外观气派的小城镇,但并没有引来相应的投资和人口,“人气不旺,财气难聚”,出现了有场无市场的尴尬局面。

2、规划缺乏长远性、严肃性和稳定性

有些地方由于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和科学精神,规划意识不强,只着力于眼前经济利益,考虑短期的效益。把规划目标制定的短浅,致使出现规划“几年一变”的现象,极大的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有些地方虽然修订了长期的规划方案,但在领导任期期间未能有效的实施建设到位,在领导换任后规划建设变的盲目性,规划设计也随意更改,促使规划渐渐走样,出现规划项目停滞不动,项目选址随意变更,基础设施拆拆建建等现象,这都说明了地方对规划意识不够,对规划没有严肃性和连续性。

3、规划水平有待提高

现在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是按“性质—规模—布局”的三部曲进行。城镇性质难以概括现在城镇日益复杂的职能;一些规划工作者对实地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多要素调研不够深入,盲目套用典型规划或利用以往经验,忽视各个城镇的个性特征.泯灭了城镇规划中的个性。导致小城镇规划趋向“样式单一、风格雷同”的模式,这在当前多元化的经济体制下,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失去了自身应有的活力。

4、不注重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小城镇往往先编制了总体规划,并且已经有关部门批准通过,而后再补做环境保护规划.这时的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必将受制于总体规划.其内容或结论如与总体规划不相符合就很难处理。有的小城镇在旧城开发改造中.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重视不够。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不做文化考证.不作必要的保护和保留.而是在旧城改造中一拆了之.历史悠久的城镇面目皆非,重要历史建筑无处可找,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荡然无存,割断了历史与现代的连接文脉.失去了小城镇的根。小城镇没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内涵.就没有灵魂,难以发展。

四、解决小城镇规划问题的对策

1、结合自身实际,客观分析,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在小城镇的城镇规划设计中要把握好科学合理的度,把区域规划和小城镇规划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其城镇的总体取向,根据各自的发展性质、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建设规模、推进速度等客观要素找准城镇的“位置”来经营城镇,确定是为旅游服务,还是为大城市服务,还是以自己发展的龙头产业来带动,这样会找到良好的市场取向,有利于布局的合理与迅速形成小城镇的格局,有利于发展自我。认真制定发展规划,通过严谨的规划可行性论证。才能更好的避免好高骛远和短视规划带来的负面后果。

2、规划设计要有严肃性和不可替代性

规划是前提,规划的优劣,决定了它是丰碑,还是败笔。搞好小城镇建设,必须正确认识规划的重要性,坚持规划的严肃性和不可替代性。建设规划经过批准后就成为法定文件,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因为个别领导的意见或投资者的要求而随意改变规划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随着经济形势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一旦发生规划与城镇建设不相符而要改变时,也要经过专家组反复论证和相关部门批准方能更改。调整不是对现存规划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原规划的修改、充实、完善和提高,要避免一任领导一任做法,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小城镇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

特色是优势,是形象,是知名度。小城镇规划中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应深入研究当地小城镇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等各自独有的内涵,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扬长避短,突出地方特色,发掘和利用各自的优势,形成具有自已特色的支柱产业,这样的小城镇才会有生命力。

4、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

在小城镇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密切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状况,统筹规划,着力解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要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适当保留部分老区旧有的风格风貌,保存好少数民族风格的建筑,保护好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等,体现出古色古香的文化韵味。

五、结语

规划是小城镇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规划的优劣,直接决定小城镇发展的空间。搞好小城镇建设,必须正确认识规划的重要性。确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突出特色,正确确定小城镇建设规模,在客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的定位分析。根据镇区在县域范围内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进行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璇;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3.

第7篇: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1.当前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

1.1对中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

中小城镇建设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特色不够鲜明。中小城镇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中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并且受人才及观念等方面的限制,目前中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普遍存在起点不高、定位不准、观念不新等问题。

1.2中小城镇发展建设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

对投资缺乏吸引力、资金不足是中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中小城镇建设和阻碍中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中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目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收益小、问题多,市场化运作难度大,社会资本参与中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机制尚未形成。加之,地方财政配套财力不足, 中小城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的现象。

1.3中小城镇人口聚集规模较小, 公共配套设施严重滞后,辐射能力较差,集聚功能难以发挥

中小城镇规模不够大,人口的数量少,就会造成中小城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低,导致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过高。中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不能满足中小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制约了中小城镇的建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极大影响。城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配套的建设,因为公共配套设施是投资环境的物质基础,没有完善的基础建设,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供给,城镇经济就不可能有序发展。

1.4中小城镇建设权责不明,管理混乱,改革滞后

由于中小城镇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不能形成集中统一指导,政策资源和资金项目比较分散,不能集中投向重点中小城镇,未能形成加快中小城镇建设的合力,城镇建设管理中存在盲目性、随意性。

1.5中小城镇建设偏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某些中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偏重经济建设,却忽视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出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最终影响了中小城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6政策落实不力

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 中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小城镇的发展。

1.7环境问题也是制约城镇的规划发展的关键要素

当前,我国城镇化面临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诸多挑战,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着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

2.国外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

2.1美国的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经验

(1)重视规划的作用

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美国中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新型城镇。

(2)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中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的高速公路,中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地方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负责中小城镇内社区内的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的筹集。

(3)重视环境建设

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给中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4)重视城镇特色

追求个性,重视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中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

(5)重视建设管理

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好的城镇更需要好的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其次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管理作风。

2.2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

(1)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

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

(2)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

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

(3)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

靠村镇改造规划和单体设计的调控与引导作用,德国的村镇建设是与建筑设计一同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

3.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3.1公共配套的完善和环境的治理

中小城镇的改革应以增强人口聚集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为重点。首先,应通过科学规划、制度供给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断优化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引导作用,特别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金融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等改革措施要及时、有序推进,为人口自由流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优化中小城镇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产品供给,鼓励中小城镇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培训体系。其次,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要素的集聚和优化配置。中小城镇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在土地供给、融资和环保等方面深化市场改革,形成良性的激励约束机制。此外,还应加强治理创新,优化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基层社区的治理机制,鼓励公私协作,并创造条件让城乡居民参与城镇化过程的讨论和决策,最终形成“包容性增长”的良治格局。

3.2实施基于城市群的中小城镇规划

区域范围内的中小城镇应尽可能构建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内在联系,空间上形成城市网络体系,产业上形成城市价值体系。国家和省域都应积极研讨突破行政区划的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城市群规划的体系中,无论是中心城市、枢纽城市还是节点城市,形成城市体系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使命和价值。中小城镇自身更要突破行政区划的狭隘视野和单体城镇化的封闭观念,重新审视区位、环境、资源、交通、产业、文化和社会发展条件,在区域城市体系或城市群中找准特色定位,明晰发展道路。

3.3完善现代产业在大中小城镇之间的布局

各种规模等级的城市,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建立适合其发展条件的产业。中小城镇要利用自身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吸引各类产业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重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以信息技术弥补自身条件的不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大城市服务业的溢出与转移,激发中小城镇持久活力。

3.4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中小城镇在规模上更加人性化,环境也更亲近自然,相对大城市而言,宜居优势开始凸显。应积极规划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发挥中小城镇风能、水能、农村沼气等清洁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产业,进一步拓展宜居优势,吸引人才和投资。

3.5增强文化特色

中小城镇是我国厚重、多样化文化的生命脉络,而文化则是中小城镇最重要的资产和识别。中小城镇应传承和发展地区文化,走出文化迷失的传统城镇化误区,通过文化继承和创新来增强城市特色和吸引力,提升城市的创意和创新能力。

4.结束语

中小城镇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鼓励发展中小城镇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新型中小城镇化的推进,解决当前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小城镇的发展开辟崭新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羽平,何跃飞.论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经济市场,2007,(1)

[2]许经勇.我国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建设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

第8篇: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2008年11月3日~6日,第四届城市论坛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世界各国政要以及来自17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7900人。本届城市论坛的主题为“和谐的城镇化”。其中,“新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分论坛提出的“聚焦新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议题受到广泛关注。分论坛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童悦仲主持,与会嘉宾通过专题报告和互动性的讨论,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以及城镇建设中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走出城镇规划的误区

过去,城镇规划建设存在一些在生态文明方面的误区,比如把“绿化”、“绿化率”等同于“绿色”、“生态”。“新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分论坛上,有关专家对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研讨。专家们指出,要保证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规划时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要做到全面和谐。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二是要做到节约集约,节能减排。要转变现代工业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率。三是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城镇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公平地满足现代人及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以“掠夺”的方式促进暂时“繁荣”。四是要统筹兼顾,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协调一致,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五是要注重区域性,统筹城乡发展。生态文明是城乡的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个区域概念,只有区域协调、城乡统筹,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

在实现生态文明城镇的要求下,中国城市建设从住区科学规划出发进行了不懈探索,并获得了巨大成效。

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韩秀琦介绍,规划与自然相结合的原则已经在住区建设中得到良好应用。如广州某大型生态社区,建设之前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规划保证了原有的山水,而且在比较大和平坦的地方,结合山体,利用山的高线把建筑的体量尽量画小。为保留原有的山水骨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整规划,使建筑做到“从自然中生长出来”,丰富建筑空间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自然。

用自然的思想来指导住区建设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城市规划要求不断建立社区,而且保证山体完整的要求下,深圳某紧靠大山的住宅项目,在规划当中把山体完整地保留下来,建了一个非常大的入口,把山体暴露在城市之间,使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处理得平衡。建筑师将整个山体设计为三个平台,令建筑置于三个不同的平台上,不仅没有破坏自然的山石,还营造了低成本景观。

建设全面功能化生态城镇

与会专家指出,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发展新型适应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秦铮指出,目前存在两种城镇发展模式,一种是开发区模式,另一种是新城镇模式。近年来,开发区的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贡献不小,但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主要分两方面,一是用了国家大量的土地,再就是一些开发区建设功能单一,没有相应的生活服务、居住功能配套,甚至有的成了“睡城”,使得在开发区工作的人群每天在开发区与老城之间奔波。比如北京的天通苑住区,几十万的人口规模,配套欠缺,居住和工作地严重不匹配,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这些单一功能的大规模开发区、居住区不符合人文生态要求,正在逐渐改善之中。专家也指出北京天通苑大型住宅区现也正抓紧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方便人们生活,试图摘掉“睡城”的称号。

另外一种是新城镇模式。城镇就是一个小城市。城市功能要满足聚居人群的各方面需求,功能必须是全面、丰富的。城镇规划必须全面考虑各项功能,综合平衡布局,科学配置城市资源,体现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规划和建设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当代人和后代人的评说。

突出城市固有的民族特色

分论坛上,专家还从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提出对新城镇建设的看法:城市管理和文化建设,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保持城镇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在城市管理中强化生态理念,注重生态平衡,正确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繁荣文化事业的关系,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

第9篇: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南充市 小城镇发展 城乡统筹

一、引言

小城镇是“乡村之首,城市之尾”,既是大城市的配套和补充,又是带动农村发展的动力,小城镇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小城镇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对于破解“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有很多学者对我国的小城镇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赵淑华(2007)提出了我国小城镇发展存在五个问题,并指出各级政府的引导支持是关键,应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和特点,防止盲目性、随意性和重复性,达到小城镇建设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孙晴蔚(2003)认为我国小城镇分布分散,重复建设严重,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所以其指出我国小城镇发展应依托大中城市,同时注重提高小城镇的内在质量。程捍卫(2007)认为西部小城镇发展相比东部,密度小,规模小,布局缺乏科学性,基础设施不齐全,并提出应施行“非均衡-均衡”的发展战略,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小城镇。还有学者[5-14]对尺度范围的区域小城镇发展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杨霞和陈俐谋(2005)及杨霞(2010)简述了小城镇的发展对南充市的作用,并指出加快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南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方向,还是解决南充“三农”难题的重要突破口。

二、南充市小城镇发展现状

南充市是农业大市、川中丘陵大市、人口大市,小城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十分特殊地位。通过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放宽对户口迁移的限制、小城镇建设等措施,功能得到不断完善。据笔者到南充市统计局、市规划和建设局调查和统计了解到,南充市现有小城镇416个,其中国家试点镇3个、省级试点镇67个,六七十个市级试点镇。小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999年的80平方公里扩大到2009年的120平方公里,10年间扩大到1.5倍。驻小集镇人口由1999年的60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50万人,增加了150%。城镇化水平达到35.8%。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提速,涌现一大批加工型、商贸流通型、生态旅游型等各具特色的立镇产业,全市乡镇民营企业达到7000个,总产值约50亿元。南充市的小城镇建设渐入引农入镇、引资建镇、以商活镇、以企富镇、产业立镇的发展轨道。

三、南充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通过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南充市得到了发展,然而南充的小城镇发展过程出现数量与质量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重视数量,忽视质量,城镇综合经济实力普遍较弱。

1.小城镇数量较多,规模较小

根据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5万至10万人,才较好发挥较其经济效益,有效发挥城镇功能的和对腹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产生集聚效应。目前,南充市小城镇数量为416个,占四川省总数的9.12%,平均29.85KM2有一个小城镇,比全国234.96 KM2有一个小城镇水平高,但全市县以下建制镇平均建成区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规模几乎在3万人以下 ,平均非农业在1万人以下的小城镇仍有7成以上。由于规模偏小,很难产生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规模效益,行政成本较高,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引入生产要素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小城镇功能的发挥。

2.小城镇发展缺乏特色产业,辐射作用弱

据笔者调查,南充市小城镇数量多,少数重点镇和试点镇形成了较明确的主导产业,如阆中市双龙镇依托古城优势,以旅游资源为导向的产业;顺庆潆溪镇“以工兴镇”创建工业园区;高坪区小龙镇利用物流优势形成物流特色产业,打造物流园区;蓬安县河舒镇大力发展“锦橙100号”成为水果特色产业;西充县双凤镇形成鞭炮空饼主导业,成为一大特色。但是大多数小城镇尚未起到吸纳大量农业人口和促进乡镇企业集中,三次产业结构低下,农业比重大。乡镇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布局分散“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结构雷同,产业特色不明显,对周围区域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力不强。

3.小城镇领导认识不到位,管理水平不高

有些小城镇政府不到位,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破解“三农”问题中的作用缺乏清醒认识。同时,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水平也普遍较低,管理粗放,缺乏有效的小城镇管理运行系统和强有力的法制规范和规划指导。户籍、社保等制度制约有所缓和,但仍然有因素(如规则不一,不透明)造成农民进入小城镇缺乏保障,甚至滋生腐败行为。如高坪区长乐镇农民工开办的“如意”小皮鞋厂,由于规则不透明,领导就要求其自己安装厂外动力电源线路。

4.小城镇缺乏统筹规划,规划布局不科学

根据笔者2011年6月-7月实地调查,少数小城镇进行统筹规划,如伏虎镇规划将城区有步骤地分居住区,以文化娱乐区,镇江大道以南的工业区,商业区4个区域,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建设。但是大部分小城镇建设还是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有些小城镇规划流于表面和随意,规划建设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小城镇建设规划就成了摆设,所谓“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现象,功能分区不明显,规划布局不科学,出现“马路城镇”。如胜观镇就是依托308国道建设,而且仅有五六十米长的街,东观镇也仅是一条街区。

四、对策建议

“小城镇、大战略”已是中央及各级党政领导解决当前“三农”问题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小城镇经济是南充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小城镇

不同的小城镇的资源秉赋不同,具有不同的特色,这是小城镇的生命及发展根源之所在。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要与自身优势资源相结合,既增加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岗位,促进小城镇财政增长,又提高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拉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工业有优势的小城镇,则应积极引导企业相对集中,成片开发,形成规模效益,发展工业型特色小城镇,如顺庆区溪镇和华凤镇连片开发,发展工业,形成华工业区;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优势产业的城镇,发展特色农业型小城镇,如河舒、双龙、义兴等试点镇,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业、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蓬安县河舒镇大力发展“锦橙100号”,年产量达2000多吨,销售收入近900万元;如阆中市双龙镇依托古城旅游优势,发展旅游特色产业型城镇。

2.科学合理定位,完善小城镇规划

规划是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样发展特色小城镇,规划应为先。规划观念要更新,思路要宽,眼光要远。小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应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相适应。如南部县伏虎镇根据现有的特征,规划4大功能区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南充小城镇建设还应优先发展区位、资源等自然条件较好的小城镇,避免遍地开花,合理确定规模,适当减少数量,既要求量的发展,更重质的突破。同时对高速公路、212国道及308国道旁边的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小城镇重点优先发展,如共兴、溪、长乐、小龙等,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小城镇发展方向、布局功能分区进行科学定位,突出特色性,联合南边小城镇,适当减少小城镇数量,增加小城镇的辐射能力和集聚能力。同时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不能仅流于表面,更不能随意改动。

3.多业并举,提升产业结构。

产业是支撑,是农民能长期在小城镇安居乐业的基础。南充根据本地实际,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现有农业和农村资源,以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以服务于农业和农民为导向,给予优惠政策走“以农强镇”之路,如河舒、双龙、义兴等镇,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创建工业园区,走“以工兴镇”之路,潆溪、小龙、七里、定水、新政等试点镇是典型例子。同时与旅游业结合,走“以旅富镇”之路,发展第三产业,如江南、马鞍、西兴、木老等镇,积极发展旅游业和农家乐。

4.充分调动积极性,提升管理水平

小城镇,绝不是简单的一个农村的集镇,它也体现了一种城市文明。[17]提升形象小城镇建设的过程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因此,南充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农民向小城镇聚集。对进镇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土地经营权,并允许其依法有偿转让,确保土地承包权益,解除后顾之忧,让农民从小城镇发展中得利。一方面加强对入镇农民的教育管理,提高城镇、现代文明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对小城镇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的管理,确保小城镇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郭基伟,盛强等.基于南充市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集团经济,2009(3).

[2]赵淑华.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行政论坛,2007(3).

[3]孙晴蔚.浅论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乡镇经济,2003(7).

[4]程捍卫,夏显力.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35(36)8.

[5]李怡.从辐射理论看河北小城镇发展策略转变[J].商业时代,2008(22) 8.

[6]方促进,喻友员.江西省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8(11).

[7]谢云,赵长勇.湖北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34(22).

[8]张鹏伟.河南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9).

[9]吴庆鑫.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3(4).

[10]林忠伟.加快广西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6).

[11]吴越,欧阳胜.长株潭区域小城镇发展研究[J].规划师,2006(11).

[12]王小元,饶永星.赣州小城镇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2006(9).

[13] 许岩岩.洛阳市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4]王义山.邢台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5(2).

[15]杨霞,陈俐谋.小城镇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J].小城镇建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