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范文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第1篇:探索精神的重要性范文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对环境依赖性强等特点,宽松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消除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焦虑感和紧张感,使学生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奇心和求之欲;通过与教师平等、对话式的默契配合,有利于学生主体探究精神的发挥,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一方面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问,使学生大胆发问,敢于探索。例如,在《被压缩的空气》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对大气、压力等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完成用吸管喝水的动作,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再现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气氛自然会变得轻松,学生也对学习有很浓厚的兴趣。同时,学生在与本课内容结合之后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是大气压力把水送入我们口中的?还是自己吸入口中的呢?”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索相结合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观察、想象、探索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再如,在教学《地球引力》一课时,通过实物说明、模拟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地球引力的存在,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尝试性探索,并思考没有引力的景象。学生通过充分发挥想象力,一一列出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予以总结。通过大胆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精神,启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创设适当情境,丰富学生直观感知

对小学生而言,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容易被直观感知,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探索精神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提问以及实验模拟等方式,创设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直观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一方面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问题的自主性,问题情境的设置要难易适度、方法多样、贴近生活并具有可操作性。如,在学习了《运动与摩擦力》一课后,教师向同学们提问:“我们走在水泥路上跟走在冰面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如果摩擦力没有了,我们还能正常走路吗?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置身于模拟情境之中,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探索实践的乐趣之中,这样的教学实践,也让学生对神秘的自然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如《运动与摩擦力》一课的教学,教师提前准备一些碎纸屑和塑料尺子,将尺子在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尺子将纸屑“吸”起来了,然后让学生们自己试验。这种模拟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和探索意识。

三、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探索精神的培养是与小学生的想象和发散思维分不开的。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面,具有多角度、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的自由想象和自主探索。比如,在学习《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师首先演示实验:将纸放在烧杯中,将烧杯迅速倒扣入水中再竖直取出,发现里面的纸并没有湿。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实验,有的成功了,有的没有成功。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实验,“为什么有的纸湿了,有的没有湿呢?什么情况下纸不会被弄湿?你发现了什么现象?”通过问题的引入与思考,引导学生开始发散思维,在实验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多感官的积极参与,提高了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自主探索能力,使科学知识不再变得枯燥乏味,充满了趣味性。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精神

第2篇:探索精神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科学探究 科学精神 创新意识 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134-01

一 引言

1.时代精神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家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将人类从蒙昧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成为时代的主题。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持以事实为导向、拿证据说话始终是科学研究的核心精神。化学作为现代科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必然需要科学的探究精神。在中国,初中化学课堂是学生探索化学奥秘的启蒙阶段,培养其树立科学的探究精神、自主的创新意识以及自我探索的能力对于其以后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

2.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政策

以科学探究的精神进行初中化学的教学,一方面响应了我党十的伟大号召,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素养,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具有深远意义。

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的初中化学课堂大多依旧是教师的课本讲解、学生的记录学习,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初中本身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就不高,老师在这方面不太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用品、器材严重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多地学好、记好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在考试中能取得高分,在课堂上往往能多讲就多讲,在课后则布置大量的习题以弥补学生在实验方面存在的不足。这往往导致整个课堂沦为学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的温床,短时期内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对于其长久的兴趣培养和成长具有不利影响。

二 科学探究的定义与内涵

科学探究的基本精神即是以问题为导向,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研究相关课题,制定相应的计划并进行实验,在得出结果和结论后进行反思评价。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与做出结论、反思及评价。

贯穿于科学探究之中的则是崇尚事实、崇尚真理的精神。在以科学探究为出发点的初中化学新课堂教学设计,需要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找出问题的节点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

三 以科学探究的精神进行初中化学新课堂教学设计

1.树立科学精神

初中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习习惯和品性培养的重要时期,因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育中,就需要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化学实验中尤其如此。因为并不是每个实验都会得到理想的结果,有些实验在课本上的结论和自己做出来的结果可能有较大的出入,在这时就需要学生实事求是地记下实验结果,并反思自己在哪个环节可能出错;而不能直接忽略自己的结果而照抄书上的结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至关重要。

2.培养创新意识

在科学的领域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正是因为有了创新,科学的世界才大放异彩。在各大科学领域中,化学的创新可谓是平凡而伟大:我们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穿的服装都是得益于化学这门科学;没有化学的发展,就不会有开辟新时代的炸药,更不会有记录历史变迁的书和纸。因而化学的发展与创新对于我们时代和整个人类意义重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在课堂上,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预习中主动提出问题,并由老师引导着去探寻答案;组织学生了解现代化学化工发展状况,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举办化学趣味竞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高自主探索能力

学生学习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而学生学习的这些知识也不应当仅仅是“这些知识”,还要能产生更多的知识。要实现知识产生知识,就需要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更要让学生“会学”。

第3篇:探索精神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科学素养 方法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79-01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应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五个方面。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利于生物知识的系统化,有利于科学实验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一、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科学精神包括执着探索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求真实证精神、怀疑批判精神等特征。科学精神的养成离不开反复的实践锻炼。所以教师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索的过程中锻炼、提高自己,接受失败的洗礼,享受成功的喜悦,体悟探索的魅力,萌生和进一步强化科学精神。一是执着探索精神,科学实验经常会遭遇失败,多次实验的结果往往并不一致,要鼓励学生决不轻言放弃,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二是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是科学的灵魂,可以不必完全按照教材提供实验方法和过程,鼓励创新;三是求真实证精神,实事求是是科学应坚持的可贵品格,不亲眼所见就不应轻信和盲从,任何结论的产生都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得出,其设计、操作、检查、验证都应符合科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具有科学意义的结论;四是怀疑批判精神,书本上的结论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不一定完全正确,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教师挑战,敢于向书本挑战,敢于向权威挑战,树立学贵有疑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与怀疑批判意识。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课堂教学只局限于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生物实验的目的只是用于验证已经形成的结果,而忽略了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不利于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变单纯的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把实验作为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分析问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手段。如八年级上册“先天和学习行为”一节“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准备涂有十字花科植物汁液的滤纸和涂有芹菜叶、莴笋叶汁液的滤纸以及未涂菜汁的滤纸,放入从菜青虫卵开始隔离饲养的幼虫,观察、记录、对照其过程和结果。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记录,理解掌握先天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这样学生不但能牢固掌握生物学知识,而且掌握了获得知识的科学方法。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科学方法

观察是实验的基本方法,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许多科学知识需要经过仔细、准确的观察和实验,并通过认真、严密的论证后,才能总结出来。科学观察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观察取得的结果必须是可以重复的,能重复的结果才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才是真实可靠的结果;二是要注意观察的方法,掌握观察的顺序,要将理性思维贯穿于观察的始终;三是做好观察的记录,记录必须真实,不能随意修改,更不得以现成的结论代替观察的记录,对于与预想的效果不同的实验结果,更值得认真记录,教育学生明白科学知识是在反复探索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结论,这正体现出一种科学精神;四是要善于捕捉实验过程中意外的偶然现象,跟踪追查,深入思考,因为观察中的机遇常常是重大科学发现的契机。总之,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观察是我们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要尊重观察所得到的一切,不能以主观意图进行篡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科学品质

生物实验中要重视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在实验过程中既要分工更要合作,共同参与实验过程。在交流中不但要注意语言的沟通,更要将各自形成的研究报告进行书面交流,在小组活动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小组实验目标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要选择新颖、富有挑战性的又可以实现的实验课题,明确选题目的、阶段目标、步骤以及实验器材等,各成员在小组上发言,提出不同意见建设,共同进行修改完善,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适时进行点拔引导,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如做“探究酒精对水蚤心律的影响”实验的设计,同学们相互合作,使用不同浓度的酒精做实验。通过多组实验反复论证得出结论,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也锻炼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再如在做完“探究食物保鲜方法”实验后,我鼓励学生依据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探索其他实验方案。将全班学生分组活动,发挥各自的作用。学生在小组中的纷纷表述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信息,提出的方案很多:①用棉花塞替代鹅颈的弯管直接塞在瓶口;②直接密封保存等。最后,学生对以上方案进行了分析讨论,从中选出可行的方案进行实验,以检验是否成功。这样学生在一系列探索活动中通过合作,培养了学生信息交流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生物学是新世纪的前沿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大好时机。抓好生物实验教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重视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根据教学实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能力、善于观察的科学方法、交流协作的科学品质,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俞小燕.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1)

[2]唐乾.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学周刊,2011(17)

第4篇:探索精神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诞生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汇聚成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支撑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战胜重重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伟大的事业孕育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精神催生崭新的事业。诞生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汇聚成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支撑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战胜重重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如今,正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的中华民族,面对信息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迫切呼唤创新精神推动我国的跨跃式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审视、理解和把握创新精神的本质和内涵。对于创新精神各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表述。但有一点认识是共同的,即创新精神是指人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灵魂。它有以下八个方面的表现:

1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

创新精神首先是一种开拓精神,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敢从事别人不敢尝试的工作,有敢当天下第一的魄力和勇气。古今中外对社会作出划时代创造性贡献的伟大人才和在某一领域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都具有这一心理品质。

2乐于探索、求异求真的科学精神

求异求真的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不迷信权威,不盲目从众,有清晰的自主意识,有打破常规的独特思维,他们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探索未知,他们迷恋于创新,把发现、创造看作自己神圣的天职,不停地进行创造性思考。他们执着于探索、追求科学的真谛,或立志揭开大自然的奥秘,或努力探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力求推陈新观念,创造新价值,发明新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3执着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实践,人们在实践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探索真理、追求真理、认识真理。创新精神充分包含和体现了人们这种在实践中执着追求、探索真理的献身精神。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无不追求真理,热爱真理,在未知领域中探索真理,献身真理。布鲁诺燃烧了自己,照亮了真理,蒋筑英?我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为探索、发展中国的光学事业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都是鲜明的例证。

4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

冒险精神即敢闯“”、不迷信前人,不迷信权威,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各种风浪和考验面前充满自信的精神。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都具有这种冒险精神,他们敢于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具有无畏的勇气和开拓精神。日心地动说的创立者哥白尼、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者伽利略、万有引力定律的创立者牛顿、非欧几何的创立者罗巴切夫斯基、大陆漂移说的创立者魏格纳等人,这些成功的科学巨匠,无一不具有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可以说没有冒险精神,就没有创新精神,所有的创新都是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结果。

5甘于吃苦的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它本质上表现为为达到一定目的顽强拚搏、锐意进取、艰苦创业的勇气、胆魄和心理品质。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人们在完成一项创造性工作时,必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障碍,那种与命运抗争,困难面前不屈服,不言败,甘于吃苦,逆境崛起,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奋斗精神。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寻找避免氧化的灯丝,就试用过1600多种材料,这就是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他能够发明创新的精神动力源泉。

6醉心于事业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忠诚和热爱,包括工作热情、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敬业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对社会对他人极端的负责任,能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创新精神需要执着的敬业精神的支撑,无此便不叫真正的创新精神,也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7服务社会的使命精神

心系天下,服务于人类、社会、国家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因此创新型人才都有理想有抱负,勇于实践,坚忍不拔,具有超人的意志品质。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在科学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忘我工作,在颇具危险的放射性物质研究中,发现了镭、仆并成功的分离了纯镭,两次荣获诺贝尔奖。其动机就是为社会,为人类谋幸福的远大理想,她说: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她发现镭后,尽管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但为了使镭尽快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她拒绝申请专利,公开提取镭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救护伤员,她不顾个人安危,把x射线设备装到汽车上,在战场上巡回医疗,挽救了大批伤员生命。由于长期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恶劣条件从事研究工作,她患了恶性贫血病,但在生命垂危的时刻,她对自己一生的磨难没有丝毫抱怨,也没向社会提任何要求。这种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使命精神是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

第5篇:探索精神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笔者任初中化学教师多年,本文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了探讨。关键词:化学教学观察力创新精神一、注重观察能力培养开启创新之门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是创新就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做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做到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不要粗枝大叶,粗枝大叶往往丧失新发现的良机。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观察既要全面系统又有主次分明,提高观察能力。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化学教学是以实验教学为重点的学科教学,要培养学生注重课堂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教育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只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讨,才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二、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实验是创新之本,大多数的发明成果均来自于实验。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事物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可以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要放开手脚,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三、注重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创新之源化学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有着息息相关十分广泛的联系,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即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组织兴趣实验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通过科学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实验创新精神。四、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核心思维是创新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问题,平时在书本中发现的问题,实验中发现的特殊现象,都要经过大脑的思维去分析,去判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本质性的东西,才有可能创新。要创新,就必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激发兴趣,培养解决问题和判断推理的能力,有目的的多方面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二)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地、深刻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三)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或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五)测试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新颖性、创见性、深刻性、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及评价判断能力。五、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一)要教育学生热爱科研事业,强化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献身精神,要准备吃大苦耐大劳,全身心地投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奋斗终生,无怨无悔。

(二)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沛的精力,灵活的思路敏捷的反应,具有创新的最佳状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三)训练学生善于从微小的差别中,找出本质性的东西,培养训练学生的这种创新思想和方法。(四)培养学生搞创新的群体意识。教育学生不计名利,团结协作共同创新。(五)为学生努力创造创新条件,开放实验室提供资料,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总之,要创新就会面临着成功与失败。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有过成功的事例,也有过失败的经验。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对于培养创新精神意义重大。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胜不骄,败不馁,善于总结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百折不饶,不断努力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6篇:探索精神的重要性范文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3—0032—01

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出发,因材施教,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中体验出探究的兴趣,从而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是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熟悉教材内容,力图通过讲授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知识。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活动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再优秀的教师,也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教学目标。真正要在课堂上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 让知识生活化。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本身,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能看到生活化的知识,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受学习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就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需要,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

2. 让学生动起来。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把教学中理论化的、枯燥的学习内容,以故事、游戏、竞赛、小品等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把能力培养寓于情趣之中。同时,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以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为中介,让知识恢复“生命”,让课堂充满灵性。

3.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7篇:探索精神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国家认同;中国精神;文化传统;制度认同;政党认同

【分类号】G641

2015年新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科书当中,对于“中国精神“这一新的名词,专门开辟出一个新的小节对其进行论述,过去,2013年修订版的教科书当中虽然也有在第二章节的标题中提出“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但通篇论述中,“中国精神”的专门论述非常少,较之于新修订版将标题直接定为“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显然,无论从标题来说还是内容而言,更突出了对于“中国精神”概念的学习与认知。

由此,在进行基础课教学时,如何对于“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这一内容进行教学体系构建,将中国精神的理论学习内化为个体的情感性体认,以期引导学生构建中国精神认知体系,提升爱国情怀,成为基础课教师在教学探索上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在本人的教学探索中,对于中国精神小节的教学,主要通过国家认同角度,去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下面通过国家认同与中国精神的关系、国家认同角度构建的教学体系以及该教学探索取得的成效三方面的论述来与各位同行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

一、 国家认同与中国精神

国家认同之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七十年代的行为主义革命时期政治学领域,代表人物为亨廷顿,在其著名代表作《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认同面临挑战》当中,首次对国家认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认同危机成为了现代民族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近些年该词也成为政治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词频,就我国而言,2005年之后,也就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后,改革步入深水区时,我国许多学者开始从国家认同方面着手,试图从公民意识层面引导大众确立国民身份,提升爱国情怀,故而对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进入繁盛期,在此课程设计之初,查阅了各个领域的国家认同之概念与内涵并综合而形成给学生展示的精炼的国家认同概念。

1.国家认同内涵

所谓国家认同,即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与目前国家政治形态所赋予的公民政治身份的承认与接受,具体讲,即个体对国家民族文化特性与政治特性承认和接受并产生归属感。国家认同有民族的政治认同与民族的文化认同两种范式,两种认同缺一不可,倘若缺少其中一个或者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产生冲突无法统一,那么个体对于国家的忠诚感就会变化,甚至不认同自己的国家。故而,在国家认同培养过程当中,不可偏颇其一。

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两种认同往往会出现相互掣肘的现象,就如近代中,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曾经对于近代中国以来国家认同的发展做出过这样一段经典的描述: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双重变奏中,救亡压倒了启蒙。通过政治革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挽救民族危亡成为首要的历史任务,政治认同自然成为近代中国的主旋律,弘扬以中华民族为象征的民族主义、以政治合法性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现代民族国家成为政治认同的三个主要内容,而启蒙和文化认同的任务被暂时搁置。

针对这种现象,理论课应对适当将文化认同与过去教材当中比例较大的政治认同教育内容相结合,构建受教育者完善的国家认同体系。

2.国家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中国精神的研究往往有两个不良倾向,一种存在于哲学或者文学领域,往往容易把中国精神的研究专注于其文化价值上,注重文化内涵的探索,忽略或排斥政治内涵的探索,而在政治学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角下,又往往更注重其政治内涵而忽视其文化内涵,如何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中国精神,需要我们进行探索与研究。

就实践而言,从国家认同视角下去研究中国精神,更容易形成统一而全面的中国精神内涵,在国家认同视角下,中国精神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中国精神是全体中国人民对于文化传统的情感体认。中国精神的灵魂在历史文化传统当中,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当中对于文明有如下定义:文明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的历史过程,是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经济生活方式,宗教、道德、法律等多种因素组合的结果。这种体认,归根到底是一种流淌于血液中,刻在个体文化基因当中的依恋,一种归属感。中国文化精神贯穿于文化传统始终并体现在文化各个层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是民族与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其次,中国精神就其政治性来说,是对于社会主义中国60余年发展形成的独特的社会主义认同与社会主义精神。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在60余年的社会主义中国成长过程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既赢得了世界的认可,也收获了国民的支持,由于其不同于他国的成长历程,也形成了独特的精神特质和理论特征,如“实事求是”精神,“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精神,“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改革精神,“集体主义”的团队精神等等,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这些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当中形成被人民群众认同的精神内涵和理论品质,成为中国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最后,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负责任与开放的大国,中国精神承载着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对世界文明与人类负责的重担。

二、 国家认同视角下构建中国精神教学体系

前面简要对于国家认同内涵以及国家认同视角下中国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在构建教学体系时,也是根据课本的内容安排,结合中国精神的三个层面内涵来进行构建的。教材当中,第三小节内容为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将其放到课程最初对于中国精神的内涵学习当中说明;第二小节的内容,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则放在所有内容论述完毕之后,对于中国精神的作用详细说明,这两部分除讲解顺序外,变化不大。

而创新与变化较大的是第一小节和新增小节部分内容。第一小节内容标题为“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结合中国精神第一层次的文化认同内涵,将其重构为“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特质”;另外,结合中国精神第二第三层次内容,增加政党与制度认同小节,文化融合小节,故而,新构建的教学纲要如下:第一小节“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特质”;第二小节“提升政党认同与制度认同”;第三小节“包容和担当的中国精神”第四小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主要对于第一、第二、第三小节的具体内容进行论述。

1. 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特质

在详解教材中“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的5个方面表现:物质与精神关系处理、不懈追求理想、重道德修养与教化、重视人生境界与理想人格、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当中的贡献基础上,对于文化传统精神特质从三个维度:精神目标、精神特点与精神架构,结合文化传统经典代表作《论语》来引导学生了解经典,引发学习传统经典的兴趣。

例如,在精神特点上,主要论述了“和”与实用理性特点,其中在“和”部分,将课程当中“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和谐观来进行阐述,在实用理性特征上,首先,对于实用理性的概念进行简要阐述,其概念蕴含着情感性、人本性和实用性的三个小特征。在情感性特征中,用“有人情味的老头”作为标题,详细为学生介绍了重情与情的合理引导的孔子情感观;在人本性特征中,用“以人为本的大教育家”为标题,通过孔子对子路、曾参、冉有等不同弟子结合其个性特征的特殊教育方式来彰显传统文化当中以人本性教育理念;在实用性上,引用孔子讲孝道的几个不同例子,凸显文化传统当中的实用性,即不注重思辨而更注重效果的特征。

2. 提升政党认同与制度认同

这一模块主要解决学生政治认同的问题。在此模块当中,坚持“认同在于了解”的理念,力图通过我党在革命党时期与的博弈和在执政党时期如何处理发展问题,如何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程,力图通过这种全景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我党的先进性,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制度是全体中国人民经过苦苦探索最后选定的适合中国国情与实际的政治制度。

虽然在这个崭新的制度的建设与探索过程当中,我们遇到过问题,也经历过挫折,但是,由此引入与他国发展历程的对比说明一个核心观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在对待国情时,要有不否定成绩,不掩饰错误的原则。不能因为一些问题失败就彻底否定一个制度,关键看这个制度下,执政党与其政府、民众在面对问题时是否积极主动的面对并且探索出了有效的解决方式,显而易见,当我们已经将这个政党发展全景与社会主义成长全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也就毫无保留的告诉了他们我们这个国家取得的成绩和曾经犯下的错误,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明白我党与全国各族人民在多次面临发展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决心以及能力。从而,勿需太多的灌输和填鸭,内心对于政党与制度的认同感油然而生。

3. 包容和有担当的中国精神

结合中国精神的第三个层次内涵,特别增设此环节,教学目的为提升学生全球化与国际化视角,用开放包容的眼光来塑造中国精神。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就走向了苦苦寻求民族复兴的道路,在此期间,学习优秀的外国文明与外国文化成为共识。也正是因为知道了不可再走过去封闭发展的老路,中国精神必然要有包容的精神,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建设方式乃至教育方式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新创造,才有了丰硕的改革成果。故而中国精神内在的具备包容性的特征

除此之外,奉行和平发展的中国,在中国精神方面又表现为对人类和平与文明负责的姿态。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外交方面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不率先使用核武器,支持每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一个大国对世界和平的责任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承诺,因此,中国精神方面蕴含着对于人类和谐的高度责任心,也是在教学当中重点给学生强调的。

由于本人所处的学校为经济类院校,授课专业多为会计、经济类专业,故而,专业课程多、任务紧,部分学生容易偏科,即注重专业课学习而忽视通识课程的学习,因此,在本小节当中,稍微简单的引导学生从中国精神角度出发,注重世界通识性理论、理念的学习,提升人文素养,是作为大学生,确立国家认同,塑造中国精神的重要方式。

三、体系构建的价值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新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探索也具备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具体体现为3个方面。

首先,在国家认同角度下构建“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小节,使得对于中国精神的阐述更加具体和全面,在此体系下,学生能够从更高的视野来看待中国精神,客观理性的看待与评价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从而树立坚定的国家忠诚感,民族精神得以巩固。

其次,这种体系构建的探索,针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中,着重政治认同的培养和理论化的教学的倾向,融入充满人文和美学气息的文化因素,使得教学更为生动化与人本化,在教学当中,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评价较好,收获较大。

最后,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基本任务之一,其中,理论课教师在其中充当重要因素,如何做好大学生文化传承工作,培养大学生健全的文化人格、精神人格,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从国家认同视角对于中国精神的教学体系探索,是对于该重大任务的一次探索。

鲁迅先生曾言“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唯有中国精神真正发扬起来,中华民族的自尊与自信才会真正树立起来。身为理论课教师,时常感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深感责任之重大,自责能力之低弱,唯有尽我之人事,与诸位同行分享交流教学之经验,以期未来在教学上有更大的提升,真正无愧于理论课教师之身份。

【参考文献】

1. 马得勇: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J】,《世界民族》2012年第3期

2. 李瑞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认同研究概述,【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

3. 陆保良:国家认同视阈下的中国精神,【J】,《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2期

第8篇:探索精神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怀特 《沃斯》 现代主义

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因为“他史诗般的和擅长于刻画人物心理的叙事艺术,把一个新大陆介绍进了文学领域”。怀特无疑是澳大利亚人的骄傲,也是迄今世界上最著名的澳大利亚作家。他对澳洲文坛的影响极其广泛而深远。他的突出成绩就是打破了澳大利亚的文学鼻祖劳森着力描写刻画人与外部世界冲突的传统文学形式而转向了人的内心冲突,将笔触伸向了现代人的内心深处。他的小说基本上以他的祖国――澳大利亚为背景,但又结合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因而他的作品无论是主题思想还是写作方法,都渗透现代主义的色彩。《沃斯》是怀特的一部经典著作,是怀特最富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无不体现了写作风格和特色。本文主要结合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论述怀特作品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其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

沃斯是根据19世纪40年代几支探险队曾从澳洲的东南部向西北部出发,探索大陆奥秘所创造的。虽然怀特选择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体裁,但并不是在写历史小说,他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现代的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这部小说洋溢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这正是当代人精神所缺少的。小说的主题思想就是普遍存在于怀特小说中的探索性。

首先,从主人公沃斯来看,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性的弱点与冲突,他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英雄,他的失败是人性内在冲突的必然结果。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尼采式的“超人”,而是一个以积极的方式认识自我,敢于挑战传统的价值观,试图通过探险追寻人生的真谛的人。其实《沃斯》中的探险是作为苦难的历程描述的,探险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了解内陆的秘密,而是探索人们的心灵奥秘和人生的意义。怀特笔下的沃斯表现出的精神上的冲突,正体现了当代人心理的惶惑不安。

小说中的沃斯狂妄自负,相信“万事依赖于自由意志”[1],仅凭个人意志出发到澳大利亚深处探险,妄图凭借个人意志征服世界,在大沙漠中自由地驰骋,实现超人的梦想,同时试图驾驭探险队,征服每个探险队员的心灵。可是结果与他所期望的恰恰相反。随着探险队在沙漠腹地不断遭受缺粮,疾病、恶劣气候的袭击,以及土著黑人的跟踪偷袭,沃斯自以为不同于常人,然而无所不能的意志与力量不仅没有帮助他化解困难,脱离危险,反而处处使他做出了错误的决断。例如:指挥失识,耽误行程;强行过河,导致面粉落水,加剧了粮荒;射杀自己的爱犬,向同伴证明自己的坚强。在探险队里,他一直一意孤行,不肯接纳队友的意见。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牺牲他人,甚至于自己。这种个人意志的无限膨胀只能让整个探险队陷入绝境,致使探险队分崩离析,也使自己快速走向毁灭之路。从这点看来,沃斯是“尼采式的超人”[2],但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尼采式的超人”[2],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个体。首先,从沃斯探险的目的来看,他放弃了在德国舒适的生活,来到澳大利亚的沙漠腹地探险,为了是磨炼自己的意志,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探索。精神上的孤傲使他与传统的现实世界格格不入,他也是鄙视现实世界的传统价值观和一切世俗的东西。就这样沃斯与现实平庸的社会与人保持距离,因为他相信安逸的环境不能使人完成精神上的超越。相比之下,波恩纳先生资助支持沃斯去沙漠探险的动机就不像沃斯那么纯粹,他试图通过此举赢得社会的威望和声誉。在探险队里,嘉德务实而且实际管理能力强,他也是受到物质利益的驱动才来参加探险的。如果从物质和精神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看,那么沃斯是精神的象征,而波恩纳与嘉德则代表着物质方面。沃斯认为工业时代下的物质富足足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追求,从这一点来看,他的探索无疑是积极的。

由此看来,沃斯身上既有恶的一面,又有善的一面。虽然沃斯在探险过程中一意孤行,唯我独尊,但是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基督的成分。沃斯对劳拉的精神上的依恋,以及在探险途中,队员墨舒尔患病后,沃斯不顾脏和累,对其悉心照料,这种爱则升华为“基督般”的广义的爱。在小说临近结尾处,劳拉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相信沃斯和其他人一样身上有基督的影子。假如他身上善恶并存的话,他是与恶作斗争的,但是他失败了。”[1]

二战过后,西方社会的人们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经历了种种动荡,而产生严重的信仰危机。人们狂热地追求财富,享乐、崇尚金钱,而忽视了精神的追求。现代人精神世界极度空虚,不再相信上帝和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清楚自己与社会、世界的关系,因而狂热地追求自我。其实,小说中的沃斯形象之所以呈现出如此鲜明的、善与恶冲突的性格特点,是因为它反映了作者对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状况的关注,以及对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探索。面对沃斯这个狂妄自负的形象的刻画,作者表达了对“个人权利意志”的否定,呼吁当代人应建立正确的精神信仰。作者想告诉当代人应打破崇尚物质享乐世界中的价值观,积极尝试新的价值观的精神探索,才能回归到一个闪耀人性光辉的真正的人。

第9篇:探索精神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精神统计分析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是指人的创新思想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与习惯”,包括批判怀疑精神、独立思考精神和勇于探索精神。作为创新生力军,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涉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基于这一认识,2006年4月初,课题组在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三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涵盖文、法、经、管、理、工、医、体育。为便于统计,把法、经、管归于大文科类,把理、工、医、体育作为大理工类。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00份,其中,本科生1390份,研究生210份。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及其成因,初步探讨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途径,旨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1批判、怀疑精神分析

勇于批判、大胆怀疑是创新精神的能源和动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真正实现学术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首创和突破,做出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就意味着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满足、怀疑、否定和超越。“创造新知识不是简单地向别人学习或从外界获取知识”“创新必须有一种精神,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现状、永远进取的精神。”大凡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没有批判和怀疑,就无从发现问题,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就会欠缺能源和动力。为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1)如何看待教科书上的知识。从不怀疑,完全接受:本科生141人,占10.1%,研究生24人,占11.43%;有怀疑,但不去深究:本科生668人,占48.1%,研究生100人,占47.62%;有点怀疑,但没提出来:本科生381人,占27.4%,研究生49人,占23.33%;怀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本科生186人,占13.4%,研究生37人,占17.62%;未答:本科生14人,占1%,研究生无。

可以看出,有10%以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48%左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知识缺少强烈的探索欲望;只有13.4%的本科生和17.62%研究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理性分析,从而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一点,研究生高于本科生4.2个百分点。还有23.33%的研究生和27.4%的本科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虽有怀疑,但没提出来”。说明他们虽有发现问题的才气,但缺少提出问题的勇气。

(2)听学术讲座时。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本科生345人,占24.8%,研究生63人,占30%;从来没想过提问题:本科生325人,占23.4%,研究生38人,占18.1%;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本科生5.3人,占36.2%,研究生70人,占33.3%;常常提问题:本科生185人,占13.3%,研究生36人,占17.1%;未答:本科生32人,占2.3%,研究生3人,占1.4%。

由此显示,听学术讲座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和“从来没想过提问题”的占48%以上。这表明学生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创新素质——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急于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用理性去追问现存事物的合理性,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如果对什么问题都见怪不怪、熟视无睹,认为它们理所当然就该是那样,提不出问题,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就无从进行科学研究,也永远做不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另有33.3%以上的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个数字明显高于对教科书的态度,可能是不敢直接面对专家提问题。只有13.3%的本科生和17.1%的研究生“常常提问题”。

2独立思考精神分析

独立思考是创新精神的灵魂。因为创新的成果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唯一性,所以,要求创新主体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存事物的合理性,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如果经过缜密思考,坚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那就要力排众议,敢于坚持,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超然独立是创新人才的人格特征。

(1)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放弃自己的看法,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66人,占4.7%,研究生19人,占9.0%;再想想,也许是自己错了:本科生701人,占50.4%,研究生95人,占45.2%;怀疑他人错了,但没提出来:本科生175人,占12.6%,研究生30人,占14.3%;坚持自己的看法:本科生429人,占30.9%,研究生62人,占29.5%;未答:本科生19人,占1.4%,研究生4人,占1.9%。

由此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信心不强,偏重求同思维。而自信心和独立性又恰恰是创新所必须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支点,有了自信,才敢于想他人所未想的事,说他人所未说的话,发现他人所未发现的东西,做他人所未做的事情,写他人所未写的文章,别具一格,标新立异。如果人云亦云,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那永远也不可能做出新发现、新发明。

(2)对爱和老师讨论问题的学生。爱出风头,喜欢表现:本科生180人,占13.0%,研究生39人,占18.6%;不尊重老师:本科生16人,占1.1%,研究生1人,占0.5%;不讨人喜欢:本科生167人,占12.0%,研究生23人,占11.0%;有思想,有独立见解:本科生994人,占71.5%,研究生146人,占69.5%;未答:本科生33人,占2.4%,研究生1人,占0.5%。

(3)你所崇尚的人格特质。凡事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55人,占4.0%,研究生17人,占8.1%;含蓄点,不争议:本科生537人,占38.6%,研究生83人,占39.5%;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本科生311人,占22.4%,研究生55人,占26.2%;喜欢冒险,敢为天下先:本科生461人,占33.2%,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26人,占1.8%,研究生2人,占1.0%。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积淀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有利于创新的思想,但它所宣扬的“不为人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及“法不责众”的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保守退避心理,认为只有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从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

3敢冒风险、勇于探索精神分析

冒风险、勇于探索是创新精神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而冒险总是面临未定风险,其失败的概率自然就大,往往要经历许多挫折,失败和反复,然后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这是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正如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所言:“我的成功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对未知问题的回答是: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17人,占8.1%;无动于衷:本科生120人,占8.6%,研究生83人,占39.5%;尝试提出不同的想法:本科生770人,占55.4%,研究生55人,占26.2%;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30人,占2.2%,研究生2人,占1.0%。

由此显示,面对未知问题,选择“尝试提出不同想法”和“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的占本科生的72.3%,表明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探索欲望,创新意识较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的探索冲动高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低于本科生近9个百分点,表明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高于本科生,但“尝试提出不同想法”这一项却又低于本科生29个百分点,表示“无动于衷”的高于本科生近31个百分点,这一反常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结语

(1)大学生并不缺少创新意识,但缺少深究问题的创新热情和提出问题的创新勇气。近90%的大学生能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教科书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批判怀疑精神,但有75.5%的人虽怀疑,但“不去深究”或“没提出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听学术讲座时,有33.3%的大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说明缺少一个能够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勇气的环境氛围,使之不敢创新也懒于创新。如何从社会、文化、教育着手,营造一个鼓励标新立异,百家争鸣的创新生态环境,使大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是高校乃至社会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超级秘书网

(2)大学生主观上具有崇尚独立思考、不盲从轻信的意识,但在客观现实环境中却又缺乏自信,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力求和他人保持一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与独立行为之间的反差,折射出的是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问题。规范化试题,标准化答案,剥夺了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话语权,结果只能造就平庸化的学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由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观点、看法,一个问题不可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善于倾听并因势利导,给学生以应有的尊重。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是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3)研究生相对本科生具有较强的探索冲动和较弱的探索勇气。在对教科书知识和学术讲座“表示怀疑”并“常常提问题”、“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方面研究生高于本科生4个百分点;面对未知问题,选择“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的低于本科生近9个百分点;对未知问题“有种强烈探索冲动”的高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这表明研究生的学习较之本科生更具主动性和理性,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合理质疑,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探索冲动。但是,在勇于探索方面,研究生的表现却不如本科生。选择“凡事和大家保持一致”、“含蓄点,不争议”的研究生高于本科生5个百分点;选择“喜欢冒险,敢为天下先”又低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面对未知问题,“尝试提出不同想法”的研究生竟低于本科生29个百分点。这表明研究生不是不愿创新,而是不敢创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培养方式、评价机制问题,但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个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使研究生不能承受失败之重。由于任何一项创新,都存在风险,都时时面临失败的挑战,甚至会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不允许失败”,就意味着将一切创新和创造扼杀在襁褓之中。“不允许失败”是创新的致命杀手。因此,应当遵循创新活动的规律,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创新失败人才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其不因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有学者说,“是否宽容创新失败,是检验一个社会是否支持创新、善待创新、创新氛围浓厚与否的标志”。

参考文献

1陈开岩.浅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5)

2金吾伦.当代西方创新理论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