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即时通信的概念范文

即时通信的概念精选(九篇)

即时通信的概念

第1篇:即时通信的概念范文

在密涅瓦大学,学生们将接触并学习100多个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大二至大四在全球六大城市学习中,他们将在跨文化场景中使用这些习惯和概念,接受挑战,合格的学生才算毕业,并将运用这些习惯和概念去解决全球面对的挑战。

密涅瓦大学艺术与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教学主管Kara Gardner女士接受本刊专访,阐述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

《大学生》:请谈一谈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

Kara:思维习惯与基础概念是不同的。思维习惯,这种能力将会成为一种无意识(automatic)的行为。基础概念则更深层次,在这些概念之上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请看以下三对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

如何找到合适的信息阐述观点(finding information needed to make an argument),即在辩论中能迅速想到合适的信息支撑观点,这是无意识的。分析和解释视觉形式的交流(analyze and interpret visual-form communication)则是基础概念,比如视觉艺术画、雕塑,如何解释视觉形式的交流可能会用到几种不同的工具,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

另一个思维习惯是如何区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the distinguish between 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两件事相互关联,其中一件事并不会导致另一件事的发生;另一种情形是一件事导致了另一件事的发生,那这两件事是因果关系(cause and effect)。这种区分相关性或因果关系的能力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习惯,即能迅速地区分。还有一个基础概念是如何评价假设是否真实可信或能被检测(a hypothesis is plausible and testable)。经验分析关乎科学方法,怎样才能做出一个可以被证明为真的假设,怎样才能做出一个可以用科学方法证明真假的假设,这不是无意识的,需要几个步骤。

讲一对都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类比和解决问题(analogies and problems solving)是一个思维习惯,解决问题时其实是无意识中快速而自发地想出一个类比,尝试解决问题。诠释和使用正式的问题表述(interpret and use form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roblems)则不然,是基础概念。我们必须知道哪种表述更符合当前的特定问题,这个过程并不是无意识、自发的,需要一定的时间。

总之,思维习惯是无意识的能力;基础概念是如何更好解决问题的方法,须将许多不同信息片段综合起来,是建造知识体系的基础性知识。

密涅瓦大学强调四种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每一个核心能力又由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构成,找到合适的信息阐述观点这项思维习惯归属于有效沟通。

《大学生》:为什么密涅瓦大学把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Kara:因为它们代表了可转移的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学生不仅仅学习课本知识,我们称之为信息传递(information transmission)。现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在智能手机上可以查阅信息。许多研究表明当关注信息本身时,学生们会死记硬背,然后快速忘掉,并未消化、理解信息。所以,我们在不同的情景下教授学生们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然后他们运用到实践中,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消化、理解,并真正记住它们。此外,学生们将变成真正的思考者,并把它们运用到工作、学习,甚至日常生活中。

这样的理念并不是我们闭门编造的,许许多多的大学或教育机构都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即拥有富有创新和创造思维的学生,同时他们还能清晰有效的沟通、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我们恰好理解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即学习过程中有效的部分。要知道,有许多研究都证明了这些内容,我们只是系统地认识了,清晰地做了定义,并在课堂上实践了它们。我们将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建立在学习科学之上,做法更具系统性。

《大学生》:在密涅瓦大学,大学生如何掌握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

Kara:在大一,我们的四门核心课程――理论分析(formal analyses)、实证分析(empirical analyses)、系统分析(complex systems analysis)和多元模式沟通(multimodal communication)――就向学生介绍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所以,每一个核心课程都有一套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都在大一教授给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学生反复地把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运用到其他的课程;再运用到整个大学四年中。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有人数不超过19人的小型研讨班,在每一堂课中我们会给教职人员规定课程计划,每一个课程计划集中讲解一种习惯或概念。以“找到合适的信息阐述观点”思维习惯为例,我们把它运用到课堂中去,运用到多元模式沟通中。课前,学生们要阅读文章或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接下来,他们在课堂上想办法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并形成自己的结论。为此,他们必须找到合适的信息支撑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阐述出来,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后,他们需找到更多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这就是课堂上的交互式对话。

《大学生》:如何检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

Kara:我们有几个不同的检测方法,每一个思维习惯或基础概念都具备一个衡量标准(rubics),依此衡量学生课前的阅读材料、课堂上运用思维习惯或基础概念的情况……我们会对课堂进行全程记录(课堂使用的学习平台会自动记录上课的全过程),课后,教授观看这些记录,进行打分给予评价。教授使用的衡量标准都是相同的,共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都对学生掌握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的程度进行了细化。

《大学生》: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是否是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Kara:肯定是的。事实上,这就是我们选择教授这些技能的决定性原则之一。不仅在第一年,而是在整个大学四年;不仅在一个科目或专业上,而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上,大学生都将使用思维习惯或基础概念。同样,它们还会被运用于在课堂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它们目的是为实用知识服务,即可用得上的知识。

第2篇:即时通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模型 系统仿真 管理系统

1 引言

系统仿真是建立系统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试验的技术、方法和过程。

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诞生了许多仿真实验室,许多机构也参与到了仿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的仿真资源。另一方面,用户对仿真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仿真系统越来越复杂,开发既费时又费力,如何为用户“快、好、省”的开发出权威的仿真系统成为困扰仿真系统开发人员的一个难题。如果能够利用大量现有的各种权威仿真资源,那么开发新仿真系统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减轻,开发周期会大大缩短,开发成本也将会进一步降低。因此,用于实现各种仿真资源的共享与管理,特别是跨组织机构实现仿真资源的共享与管理的仿真概念模型管理系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2 概念模型管理系统简介

2.1 概念模型管理系统定义

由于概念模型的种类较为繁杂,可以对其从多个角度进行不同的形式划分。在本文中,将概念模型管理系统定义为:对现有的概念模型进行抽象分类存储,并建立基于Web技术的网络交流、修改、更新的软件系统。

2.2 概念模型管理系统功能描述

通常情况下一个成熟的概念模型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对用户进行有效的管理是确保系统实现概念模型资源安全共享的必要条件,用户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将用户的操作控制在特定的权限范围内,防止越权操作、非法攻击可能导致的资源失窃以及泄密等事件。在本文设计的系统中定义了两类角色,即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

数据管理模块:仿真概念模型通常都要以某种数据形式存在,系统需要提供相应的数据管理功能,以实现概念模型数据的有效管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概念模型的数据是核心内容,数据的上传、下载、更新以及删除等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

元数据描述与管理模块:数据是概念模型的核心,而仅仅有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用以对概念模型数据进行描述的元数据信息。概念模型的元数据包括:模型者的相关信息、模型的功能信息、模型的版本信息、模型的日期、模型的VV&A以及相关状态信息。

搜索机制模块: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共享和重用,系统必须提供良好性能的资源搜索机制,使得概念模型的潜在用户能够切实的发现自己最需要的概念模型资源。

VV&A支持模块:为概念模型的VV&A提供支持,概念模型提供者将概念模型提交给系统后,系统可以对模型的VV&A状态进行跟踪,以指示概念模型所处的验证阶段。

用户反馈模块:概念模型的使用者可以通过系统将概念模型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和修改意见等反馈给概念模型的提供者,之后概念模型的提供者也可以借助系统做出回复。

日志管理模块:概念模型是宝贵的智力资源,通常也可能涉及到秘密,因此需要对概念模型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3 概念模型管理系统设计

3.1 管理系统中概念模型分类

概念模型是一个较为繁杂的体系,各种具体模型的应用背景不同,功能各异,其表现形式和描述方法也多种多样,这样就导致了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本文对管理系统的分类是依据概念模型的UML描述方法进行的,即将概念模型具体分为:实体模型、过程模型和交互模型。

3.2 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系统在数据库设计上大体分为四大块:

用户表:主要用来存储系统注册用户的相关信息,数据库中用户的信息既有普通用户信息也有管理员信息,两者信息结构相同,但分开存储。数据的结构较为简单,只包含相关的用户名和密码。

概念模型表:用来存储概念模型的相关信息,大体包括模型的ID、名称、和属性等相关信息。

概念模型元数据表:用来存储概念模型的元数据信息,主要包括模型者的相关信息、模型的功能信息、模型的版本信息、模型的日期、模型的VV&A以及相关状态信息。

用户反馈表:用来存储使用过本系统的用户对系统的反馈意见信息。

3.3 管理系统的静态网页设计

静态网页作为整个系统的最上层设计,是系统与用户进行交流的窗口,在设计过程中着重要注意设计的交互性,涉及的界面用交互性强,便于用户使用操作,另外要注意界面的简洁美观增强系统的可视性。总体来讲系统主要设计以下几个界面:

登录界面:包括普通用户登录界面和管理员用户登录界面,用于用户登录系统。

注册界面:即普通用户注册界面,用于新用户注册用户名和密码。

系统主界面:即用户成功登录系统后所直接展示给用户的页面,主要介绍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页面内嵌套相应功能模块链接按钮。

模型实例管理界面:根据对概念模型的划分,应对实体模型、过程模型、交互模型各设立一个模型实例管理界面,界面中应能显示系统中现有的各个概念模型实例,并提供相应的下载上传链接,使得系统中的模型库得以共享和扩充。

用户反馈界面:用于上传和显示用户对本系统的使用评价和建议。

3.4 管理系统的业务逻辑设计

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分为五大模块进行设计:

用户登录模块:管理系统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用户登录的口令密码验证,并可以进行新用户的系统注册。

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系统的主要功能,其中包括了下载、上传、删除、修改四个子模块。

元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内容是在系统中嵌入元数据的查询和注册功能。

搜索功能模块:用于实现对模型数据的快速检索功能,本模块中的实现主要是通过SQL语句中的查询语句来实现对数据库的检索,并将检索的结果以HTML页面的形式反馈给使用者。

用户反馈模块:将用户提交的表单写入反馈信息数据库,并将数据库的内容显示在HTML页面上,可以通过JSP和MySql的基本操作来实现。

4 结语

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概念模型的构建作为仿真活动的第一步,其作用的重要性将进一步突出,而且随着更多概念模型的开发,为了方便仿真人员对已有成果的共享和交流,缩短仿真周期,对概念模型管理系统的研究将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谢卫平..概念模型工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3,20(2):120-122.

[2]赵龙文.Agent的概念模型及其应用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0,22(6):75-79.

第3篇:即时通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数据元素;数据;数据标准化;元数据;信息分类与编码

1 数据元素基本理论

1.1 数据元素及相关定义

在数据元素理论研究中,下面的术语是很重要的,理解好这些术语是理解数据元素的基础。

①数据元素(Data Element):用一组属性描述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一个数据单元。

②数据元值(Data Element Value):数据元能许值集合中的一个值。

③数据项:数据元的一个具体值。

④同义名称: 与给定名称有区别但表示相同的数据元概念。

⑤限定词:帮助定度和呈递唯一性概念的术语。

⑥域:一种属性的可能数据值的集合。

⑦值域:允许值的集合。

⑧域名:将数据元的值域及度量单位利用一个统一的名称来表示。

⑨对象类:对象集,现实世界中的想法、抽象概念或事物集合,有清楚边界和含义,并且特性和其行为遵循同样的规则面能够加以标识。

⑩对象:可要想象或感觉的世界的任一部分。

(11)特性:对象类的所有个体所共有的某种性质。

(12)表示:值域、数据类型的组合,必要时也包括度量单位或字符集。

(13)对象类词:数据元名称的成分,用于表示其所属的对象类。

(14)特性类词:数据元名称的一个成分,用于表述对象类的特性,(数据元名称的一个成分,表述数据元所属类别)。

(15)表示类词:数据元名称的成分,用于描述数据元的表示形式。

(16)数据模型:以反信息结构的某种方式对数据组织的某种描述。

1.2 数据元素规范与标准化框架

1.2.1 数据元素的组成

数据元由对象类、特性和表示三部分组成,其中对象类用于收集和存储数据的事物,例如,人、井、岩芯、管线、储罐都是对象类等;特性是用来区别和描述对象的,例如,颜色、性别、年龄、收入、地址、价格等均为特性;数据的表示部分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值域,值域是数据元允许(或有效)值的集合。对于值域,数据元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值域,一种是所谓取值是固定的,即取值是可枚举的,例如,人眼睛颜色这个数据元,其取值可能包括:Brown、Gray、Green、Hazel、Blue,另一种是概括的,即数据元取值是有定义域约束的,其取值可能是有限的,但是无法列出全部值,例如人的年龄,其取值范围可能是1-200,并且每位要求是十进制表示。

1.2.2 数据元结构模型

(1)数据元概念(DEC):对象类与特性联合在一起形成数据元概念,数据元概念在数据分类中是非常有用的,一般来讲,数据元概念是一个抽象意义上的数据元,但这类数据元的对象类已经限定,只有经过对数据元概念中的各个要素再进一步的限定,才使数据元概念变成真成有意义的应用数据元素。所以,数据元概念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分类性。

(2)通配数据元:特性与表示联合在一起形成通配数据元,通配数据元素也具有抽象意义,对于这类数据元来讲,它的特性与表示已经确定,所以它具有通配性,如果将这类数据元与具体的对象类联系在一起,那么该类数据元就可以具体化为有意义的应用数据元。

(3)数据元类型:数据元概念与通配数据元形成数据元类型。

数据元是由数据元概念和表示两部分组成。当一个表示被联合到一个数据元概念上时,就能够产生数据元。数据元和数据元概念间存在多对1的关系,也就是一个数据元必须对应一个数据元概念,而一个数据元概念可以有多个数据元,换句话说,多个数据元可以共享一个数据元概念。

数据元与表示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就是一个数据元需要一个表示。当数据元的概念模型相同而表示不同时就是两个不同的数据元,数据元中的表示是描述数据元中的数据元概念中的特性,即数据元中的特性有且仅有一个表示。

在数据元概念中对象类和特性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对象类需要只需要一个特性(或者特性类),一个特性(特性类)只描述一个对象类,当一个特性和一个对象类建立关联时就产生了一个数据元概念。

同实体关系类的数据模型相比,模型中的实体相当于数据元中的对象类,而实体的属性本当于数据元中的特性和表示。

1.2.3 数据元素的属性

数据元素本身也是一个事物,既然是事物那么就需要属性来描述这一事物,通常我们也将描述属性称为描述数据元素的元数据。

1.2.4 数据元结构模型

经过对数据元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抽象出图2的模型,该模型反映出了数据元概念、表示、基本数据元以及应用数据元间的关系。

1.2.5 值域基本模型

按照数据元素理论,给出了数据元的值域模型。该模型将数据元素的值域抽象为概念域,即所谓的“域名”,一个概念域可能会与多个值域有关系;概念域可能是枚举类型的,也可以是非枚举类型;同样,值域可能是枚举值域,也可能是非枚举值域。

2 数据元的元模型

经过对数据元理论与实际数据规范化应用的研究,我们提出了数据元的元模型。

该框架模型是将对象类、特性类、分类模式由此演生的基本数据元和应用数据元、值域以及数据标准值、实例标准值以及标准实体有机的关联在一起。揭示了数据元与应用的紧密关系。整个模型高度概括了数据标准化的核心工作。

3 数据元素与信息编码间的关系

有些学者讲过,信息标准化实质是信息代码化的过程,周知,信息分类与编码在整个企业信息标准化中占有基础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如何对企业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并对其进行编码这是信息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实数据元素与信息分类及编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表1中给出了数据元素分析方法与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对应关系。

4 数据元应用的领域

数据元素理论属于信息标准化的基础理论,即是数据规范化理论基础。数据元分析在信息分类、数据的集成参考模型、数据模型优化设计、数据元字典以及制订数据交换标准等方面得到应用。

数据元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相当流行,而在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几年的研究,目前,我们已经将这一方法论用于石油上游的数据规范化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正在将这一方法论用于中石油的ERP数据平台中的数据规范化中。相信,随着这一方法论的在石油石化领域的不断应用,必将为石油石化信息化建设起到科学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第4篇:即时通信的概念范文

一、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IntegrationTheory)又称概念融合或者交织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家福柯尼耶(Faucon-nier)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意义构建理论。心理空间是人们思考、交流时为了达到理解与行动目的而构建的概念包[3]。概念整合是基于心理空间的一种人类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是综合不同认知域框架的一系列的认知活动,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其整个过程包括了类推、递归、心智建模、概念范畴以及建构框架等[4]。概念整合理论关注4个基本的心理空间之间的映射。四位空间模式包括两个输入空间(InputSpaces),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Space)和整合空间(BlendingSpace)。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类属空间里;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地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整合空间。整合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层创结构(EmergentStructure)。这样,这4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5]。概念整合过程可分为3个基本过程:第一是构建过程(Composition),即从输入空间投射到整合空间的过程。第二是完善过程(Completion),即输入空间的投射结构与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结构相匹配的过程,它是层创结构内容的来源。第三是扩展过程(Elaboration),即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在整合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的过程。合成空间理论是一种在线的、动态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福柯尼耶认为,“概念整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操作,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人们进行思维和活动,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

二、翻译的概念整合观

福柯尼耶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意义成因机理的探索做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对语言、符号学、形式和意义、概念的映射与整合、新创机构和新创意义等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理据性的阐释。概念整合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觉去认识世界、认识心智空间、概念空间、意义生成、表现与内涵、外部世界与人的心智世界;概念整合理论跨越了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领域。此理论对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也具有理论指导价值和研究意义,其根本原因源于目前我国翻译界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以及概念整合理论对文学翻译过程研究的极大解释力。传统的翻译隐喻观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的过程,即从原文到译文。翻译就是将源语言中的意义和信息投射到译入语中去。传统的翻译观过于局限在两个概念域之间客观意义的单向投射上而忽略了人的因素。概念整合网将翻译带入一个动态运作系统,其同类空间相当于源语言和译入语共享的文化心里图示,因为有了它源语言向译入语的投射才有可能。概念整合之所以能将翻译带入一个动态的运作系统就是因为交织空间中有层创结构存在。翻译的概念整合观改变了人们对翻译的看法,动态交织运作很可能会比较容易地解释传统翻译观中一直难以解决的矛盾,诸如意译和直译、等值与可译性等。翻译过程超越了传统的“编码、传达、解码”,而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中间涉及了广泛的认知运作。原文作者和译者构成一对交际的双方,译者和译文读者又构成了另一对交际者。翻译是译者通过原文文本与原作者及潜在的译文读者进行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即时进行在线空间合成和概念整合。译文正是经过多次合成、整合后的层创结构,与原文和译者空间都不同的新显形式。整合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概念整合之所以能将翻译带入一个动态的运作系统的原因。

三、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运作

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将源语空间与译者空间进行创造性整合的过程,译文是源语文本的思想内容与目标语表现形式在第三个概念域内的整合。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时译者通过投射链动态地将源语和目标语两个心理空间连接起来,这种认知运作机制正是翻译整合观的体现。文学作品的概念整合翻译是一个由阅读、体会、沟通、整合到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源语言的符号反映到译者的大脑转化为概念,由概念组合成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如联想、评价、想象等等。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New-mark)最早关注了文学作品的隐喻翻译问题。他在Ap-proachestoTranslation(《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辟专节讨论文学翻译大环境下的隐喻翻译方法[6]。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翻译认知运作是个复杂的动态创造过程:1.源语文本空间:译者对源语言文本的解读,分析原作者的创造心理空间及与原文相关的信息。源语文本空间主要由源语文本结构及相关的文化心理图式构成。2.译者空间:译者创造过程中将与解读文本相关的百科知识、生活阅历、审美倾向、文化底蕴、社会历史知识等输入此空间。译者空间主要由译者文化心理图式及其语言表现形式构成。3.类属空间:译者和原作者共享的意义和心理图式构成了类属空间。4.整合空间:经过源语文本空间与译者空间之间的相互映射,融合,有选择地投射到最后的整合空间,并产生译文的层创结构,最终创造出翻译作品。以上步骤只是翻译中概念整合的大致构成,具体的翻译操作时译者还须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投射链动态地将源语言和目的语空间连接起来,进行多次整合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译文[7]。下面以红楼梦的不用译文实例来探析概念整合在翻译过程中的运作。例一:(凤姐)又向平儿笑道:“我如今是骑上老虎了……”《(红楼梦》55回)。译文1:She(Xifeng)changedthesubjectthen,contin-uing,I’mridingonatiger’sback…”.(杨宪益译)译文2:XifengpausedforamomentandsmiledatPatienceconfidingly:“Butit’slikeridingatiger…”.(霍克斯译)“骑上老虎”是民间广泛流传的简短的谚语,表达灵活,却常常蕴含丰富的寓意和哲理。显然,这里“骑上老虎”不是描述现实发生的状况,所以必须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将源语言中的文化情境投射到整合空间才能探明隐藏在源语中的深层含义。而上面的两种译文都是忠于语言形式,追求字面意义的一致。按照福柯尼耶的概念整合理论分析,“骑”激活其内在槽孔(Slots)的默认值(DefaultValues)形成潜在的输入空间,即“骑马”空间。另外一个输入空间是显性的“(骑)虎”空间。“(骑)马”空间中包含了马的普通属性,例如:温顺、迅捷、倔强、食草等,而“(骑)虎”空间包含了虎的普通属性,如:凶猛、飞奔、不驯服、食肉等。

马和虎都是动物,都受到人类行为的制约和影响,这一共性反映至类属空间,成为概念整合的前提基础。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基本元素“马”和“虎”及其属性成分在认知活动中进行跨空间映射,这些属性被投射到整合空间,当然属性的投射是有选择的,选择性投射通常基于具体的社会文化情境。投射完成后,通过“组合”可以把来自于输入空间的元素(“马”和“虎”)糅合在一起:都是动物,都有难于驯服的一面。然后通过“完善”和“精化”进行整合:骑马有时都很难驯服,更别说是骑老虎了。完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从而发现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似之处:迅捷—飞奔;倔强—不驯服,然后通过“精化”实现真正意义的概念整合,获得“呈现结构(Emergentstructure)”,即:使(某人做什么)很为难,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骑虎难下”。当然,具体背景不同,概念整合的认知结果就不同,翻译出的译语也就不同。如果这话的文化背景是凤姐有靠山,说话时信誓旦旦,底气很足,这时“骑上老虎”应理解为“攀上了权贵”;如果凤姐是利用他人权势压制他人,那么“骑上老虎”应理解为“狐假虎威”了。所以说,认知整合离不开背景空间的作用,充分考虑背景空间参照点和默认值因素的制约,使输入空间的成分在整合空间内正确整合并合理构建“呈现结构”。例二: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钦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诗歌是一种再现人类思想情感的文学艺术,抒情性是诗的本质属性。而意象又是诗歌的灵魂,并具有隐喻思维的特征。隐喻意象在诗歌创作中起着多种衔接作用,将诗歌语篇衔接成一个意义的整体[8]。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全面的、立体的解读诗歌意象隐喻,将诗歌的意象隐喻和常规隐喻相互映射,叠加,结合而构成一个立体的隐喻的结构或者意义空间,从而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所举之例是“大观园”中潇湘妃子(林黛玉)所作“咏菊”。

第5篇:即时通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本体;本体检索;语义相似度计算

1 引言

随着internet的日益发展和普及,本体在信息采集、信息检索及本体集成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02年12月18日berners-lee在国际xml2000的会议提出semantic web(语义网)的构想[1]。在semantic web中,语义相似度算法是实现基于本体的检索、采集等的关键问题。因此语义相似度算法的好坏成为信息检索效率高低的重点,于是改良语义相似度算法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关于语义的相关性,国内外专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resnik根据两个词的公共祖先节点的最大信息量来衡量两个词的语义相似度。agirre等在利用wordnet计算词语的语义相似度时,除了结点间的路径长度外,还考虑到概念层次树的深度、概念层次树的区域密度。鲁松研究了如何利用词语的相关性来计算词语的相似度。li sujian等提出了一种词语语义相似度的计算方法,计算过程综合利用了《知网》和《同义词词林》。朱礼军等引入了计算语言学中的语义距离思想来计算领域本体中概念间的相似度。

本文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将概念的数据类型考虑其中,这样概念的语义相似度就更加精确。

2 本体与领域本体

本体(ontology)作为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的概念模型,自被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国外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在计算机的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知识工程、数字图书馆、软件复用、信息检索和web上异构信息的处理、语义web等。

2.1 本体的概念

目前对本体的定义有很多,专家们认为由studer等人在1998年提出的“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3]”最为精确。它包含4层含义: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明确(explicit)、形式化(formal)和共享(share)。

(1)概念化:指通过抽象得出客观世界中一些现象(phenomenon)的概念模型。

(2)明确:指所使用的概念及使用这些概念的约束都有明确的定义。

(3)形式化:指本体是计算机可读的(即能被计算机处理)。

(4)共享:本体中体现的是共同认可的知识,反映的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它所针对的是团体而不是个体。

2.2 本体的分类

guarino[5]在1997年对本体依照领域依赖程度,分为顶级(top-level)、领域(domain)、任务(task)和应用(application) ontologies共4类。其中:

(1)顶级ontologies描述的是最普通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具体的应用无关,其他种类的ontologies都是该类ontologies的特例。

(2)领域ontologies描述的是特定领域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3)任务ontologies描述的是特定任务或行为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4)应用ontologies描述的是依赖于特定领域和任务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就是基于领域ontology来设计与研究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

3 语义相似度计算

语义相似度是判断几个概念之间的语义的相似程度。在信息检索中,它反映的是用户查询关键词的意义上的符合程度。

3.1 语义相似度计算原则

语义相似度的计算原则是为了本体内部概念间相似度计算更加准确而提出的[2],其内容如下:

(1)量化原则:相似度是一个数值,取值范围应该在[0,1]之间[3],如果两个概念完全相同,那么他们的相似度为1,完全不同,相似度为0。

(2)简单性原则:计算相似度的同时应该考虑计算复杂度[4],复杂度应该尽量降低。

(3)充分利用本体的特性。

(4)可调节性:可调节性是指相似度的计算结果可通过某些参数来调节,词语相似度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概念,可调节性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适应不同的情况[2]。

(5)类型性:在计算概念相似度的时候,也应该将概念的数据类型考虑其中,这样能提高概念相似度的精度。

(6)对称性:sim(c1,c2)= sim(c2,c1),对称性有利于概念相似度之间的对比与换算。

3.2 相似度计算方法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医疗系统的本体,如图1所示。class:表示的是类,subclassof:表示的是本体中最主要的关系,即概念之间子类的关系,也就是继承关系。例如:c0是c1,c2的父类,而c1与c2则是c0的子类。

利于owl语言构建此本体的代码片段,如下:

xmlns:rdf="/1999/02/22-rdf-syntax-ns#"

xmlns:xsd="/2001/xmlschema#"

xmlns:rdfs="/2000/01/rdf-schema#"

xmlns:owl="/2002/07/owl#"

xmlns="/ontology1243997987.owl#"

xml:base="/ontology1243997987.owl">

……

……

(1)语义距离:是两个概念在本体树中的最短距离,记作distant(a,b)。①语义距离越大,其语义相似度越低。反之越大。②两个概念的父节点是同一个,那么distance=1/n(n表示与该节点有共同父节点的子节点的个数)③同一概念的语义距离为0。例如:图1中所示的distance(c5,c5)=0,distance(c7,c8)=0.5。

(2)datatype(数据类型属性)的相似度:是两个概念的数据类型的比较得出来的一个参数值,记作simdt(a,b)。如果两个概念的数据类型相同,则simdt(a,b)=1。如果不同,则simdt(a,b)=0。

(3)objectproperty(对象类型属性)的相似度[5]:是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记做simobject(a,b)。和分别表示概念和的对象类型属性的个数。 的对象类型属性所对应的概念为,的对象类型属性所对应的概念为,则概念的对象属性的语义相似度为:

(4)本体概念的深度:是概念在本体树中的层数,记作depth(a)。

(5)调节因子:是为了满足系统的特定需要而设定的特定参数。由于词语相似度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概念,所以必须使用调节因数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它通过对本体树的广度与深度的控制来调节特定的语义的相似度。本文用k来表示调节因数。

综合得出语义相似度算法的公式:

式中sim(c1,c2)表示概念c1、c2的语义相似度,distance(c1,c2)表示概念c1、c2的语义距离,simdt(c1,c2)表示概念c1、c2的数据类型的相似度,simobject(c1,c2)表示概念c1、c2的对象类型的相似度,k表示调节因子,depth(c1)表示c1的的深度(即本体树中的层数),分别是数据类型属性和对象类型属性在属性相似度中的权值,,且。

3.3实验结果

根据本文得出的语义相似度算法,即上述公式计算出表1所示的本体树的语义相似度。

3.4 基于本体语义相似度的应用

begin;

input:查询表达式 q={w1,w 2,……,wn} and 语义相似度的临界值k;

result = null,i=0;

while(q[i]的语义相似度>=k){

result[i]=q[i]+相关概念集;

i++;

}

return result;

end;

4 结束语

人与机器之间的有语义的交流近年来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与瓶颈。本体由于其共享性和明确性以人与机器的语义交流的基础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本文通过建立本体树,利用其层次之间的关系来设计概念的语义相似度算法。同时将概念的数据类型与对象类型也考虑其中,这大大提高了概念的语义相似度算法的精度。但是由于本文只考虑了基于单个本体的相似度算法,不能满足多个领域本体间概念的相似度算法。在以后的研究中,会将此算法扩展到多个领域来设计,以便大幅度提高概念的语义相似度的精度,进而优化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及信息采集。

参考文献

[1]berners-lee t,hendler j,lassila o.the semantic web[j].scientific american, 2001,284(5):34-43.

[2]李鹏,陶兰.一个改进的本体语义相似度计算及其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226-228.

[3] 刘建,李素建.基于《知网》的词汇语义似度计算[j].中文计算机语言学, 2002,7(2):59-76.

[4] andreasen

第6篇:即时通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双语记忆表征 双重代码 共同存储 口译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口译研究领域,学者们逐步将他们的研究关注点从传统的语言学视角过渡到一种更前沿的学科视角――认知心理学,刷新了人们对口译研究的认识。口译研究学者把认知心理学当作新的研究阵地,研究两种语言在头脑里是如何相互联系和表征对于口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研究译员双语记忆表征中的其中一种机制,即双重代码和共同存储,能在记忆存储和信息加工等方面为译员提供建议。

1基本概念与双重编码论

概念表征系统就是指概念所收集和储存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概念都是“超概念”,即这些概念并非具象概念,而是基于经验认知的抽象概念。而词汇表征系统就是概念表征系统的附属系统,其主要通过具体的语义表征来表达上述的“超概念”。

双重编码论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佩维奥(Paivio)提出的,他最初的理念是“言语信息是在一个语义表征系统内表征,而非言语信息则在存储在一个表象系统内。尽管两个系统互相联系,但是却是独立运行的。这种运行机制也意味着两个系统的激活会对记忆产生叠加效应。如果进一步延伸到双语记忆上,双重编码就意味着双语者拥有两个独立的语义表征系统,分别对应其母语与第二语言(Paivio & Desrochers,1980)。”也就是说记忆可以分为表象系统和语义系统两个平行的认知系统,前者用表象代码来储存信息,后者用语义代码来储存信息,而记忆表征是通过这两个独立却相互联系的系统共同完成的。然而,双语者的情况更加复杂,当其听到某个词语概念时,他的脑海里会出现一个表象,同时还会有不止一种语言的语义表征。本文中的双重编码理论实际上是对佩维奥提出的理论的补充与延伸。

2双语记忆表征模式

不同类型的双语者有不同的双语表征模式。美籍波兰裔语言学家尤里埃尔・瓦恩里希(Uriel Weinreich)将双语者分为并列双语者、 合成双语者和从属双语者:对于并列双语者拥有对应母语(即L1)和第二语言(即L2)独立的两个概念表征系统和词汇表征系统, 而合成双语者则只有一个概念表征系统,该系统连接着两种语言各自的词汇表征系统。至于从属双语者,他们同样只有一个概念表征系统,但只有L1词汇表征系统与概念表征系统直接联系,L2词汇表征系统只能通过L1词汇表征系统与概念表征系统进行联系(Weinreich,1953)。这三种双语者的信息加工方式可分别用三种不同模型来描述,分别是词汇联想模型、概念中介模型和修正层级模型,可见下图(Scarborough,et al,1984;Potter,et al,1984;Kroll and Stewart,1994):

(1)词汇联想模型 (2)概念中介模型 (3)修正层级模型

苏珊・欧文(Susan Ervin)和查尔斯・奥斯古德(Charles Osgood)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双语者划分为“并列双语者”和“合成双语者”。欧文和奥斯古德主要是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来剖析双语表征问题,因此他们提出了并列双语者是分别在L1和L2的语言文化环境中习得双语,因而理应拥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概念表征系统和两个语义表征系统,而合成双语者却是在L1语言文化环境中习得双语,因此只有一个概念表征系统,并由L1和L2语义表征系统共享(Ervin & Osgood,1954)。

实际上,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学界就一直在讨论双语记忆是共同存储还是单独存储的问题,至今仍未休止。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终于有了定论。研究者们把神经学作为新的切入点揭开双语记忆表征之谜,他们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和磁共振技术进行功能神经成像研究,并且取得了重大突破,证实了此前假设――只有一个概念表征系统,且概念表征共享(Kim,K. H. S.,et al,1997)。

3双重编码VS单独编码

3.1共同存储VS 单独存储

单独编码理论认为双语记忆是分别存储在L1概念表征系统和L2概念表征系统中,而双重编码理论则认为有且仅有一个概念表征系统,并推测这样可使译员更有效地处理接收到的信息,作出反应。根据双重编码理论,在译员接收到信息时,他的脑海里会同时出现L1语义表征和L2语义表征,这就意味着当译员进行信息解码并确定概念后,该概念之下的双语记忆表征就被激活,L1语义表征和L2语义表征互相捆绑,能够瞬时连接,因此就免去了L1和L2语义系统之间的转换。如下:

源信息接收 进入L1和L2语义表征系统解码 进入共享的概念表征系统再编码 目标语信息表征

然而,根据单独编码模型,当译员接收到信息时,他的脑海里首先会浮现源语言的语义表征,然后他需要将源语言的语义表征转换成目标语的语义表征,然后目标语概念表征系统才被激活,最后完成双语记忆表征。因为L1和L2的语义表征时分别编码,存储在两个独立的概念表征系统之下,因此L1语义表征和L2语义表征并不是同一概念表征系统之下互相捆绑的关系,无法实现瞬时连接,只能通过L1和L2语义系统之间的转换实现连接。如下:

源信息接收 进入源语言语义表征系统 转换到目标语语义表征系统解码 进入目标语概念表征系统再编码 目标语信息表征

但是上述分析仅仅简单解释了为何部分学者认为“共同存储说”更有力。译员头脑中的信息加工过程和表征机制实际上更为复杂。再者,双语记忆是共同存储抑或单独存储并非译员个人意愿所能左右,而是和译员二语习得的方式息息相关。

3.2并列型译员VS合成型译员

并列双语者和合成双语者的二语习得的情境有所不同,所以两者在认知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合成双语者是指个体在同一情境下同时习得两种语言,而并列双语者则是指个体在各自情境下习得接连习得两种语言 (Lambert,1969)。因此,在用双重编码理论进行口译研究时,我们还需注意研究对象即译员属于何种双语者。我国学者鲍刚则将根据双语者类型将口译员分成了两类,分别是并列型译员和合成型译员,并指出因为二语习得方式和双语记忆储存方面存在差异,两种译员各有优劣(鲍刚,2005)。

对于并列型译员,由于是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下习得两种语言,因此能够很好地掌握两种语言,二语水平相当,。按理来说,并列型译员应该拥有L1和L2两个概念表征系统。然而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了双语者头脑中有且仅有一个概念表征系统,所以并列型译员的双语记忆表征机制需要修正。针对并列型译员的双语记忆表征,概念中介模型能够提供合理的解释。在概念中介模型中,两个语义系统与共享的概念表征系统之间的联系强度相当,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两个语义表征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导致两者之间的交流效率不高,在认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较多的差异或滞后。

对于合成型译员,由于是在同一语言文化环境中习得两种语言,所以双语之间的不平衡关系也就无法避免。环境使然,L1通常来说会比L2要更为强势,而L1语义系统与概念系统之间联系要比L2语义系统与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要强,尽管给予相同的刺激源,L2表征也会稍滞后于L1表征。然而佩维奥认为,“L1和L2之间可共享映像,也可单独拥有映像,这取决于两种语言是如何习得的。如果两种语言是在同一情境下习得,比如说在同一个国家内几乎同一时间内习得的,那么L1和L2之间的共享映像就更多。相反,如果两种语言是在单独的两种情境下习得,比如说在不同的年龄段或在不同的国家习得的,那么L1和L2的所指映像就会存在差异 (Paivio,1986)。” 这么说来,合成型译员比并列型译员更有优势,因为他们L1和L2之间存在更多的共享映像(在这里“共享映像”可以理解为L1和L2之间的共享概念表征),能够减少认知过程中的差异和分歧。

4结语

通过对比双重编码与单独编码两种模式,笔者发现前者比后者更为有效,因为如果要同时激活L1和L2两个语义表征系统,那么L1和L2的两种语义表达必须要紧密相连,换言之,就是这两个语义表征系统应该同属于一个概念表征系统。当然,这只是笔者的初步猜测,仍需后期实验加以证明。

最后是笔者给译员的若干建议。首先,作为双语者,译员需要懂得如何同时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考。目前,许多译员依然是并列双语者,在即时双语记忆表征上仍有待加强,尽管他们在分别使用两种语言时都很顺畅,但在同时使用两种语言时仍会出现无法两者兼顾的窘境;其次,对于合成型译员,他们应该提高二语水平,尽可能降低母语对二语的强势影响,维持两者水平相当更有利于口译中的信息输出。另外,译员应该尽可能地开拓视野,扩充其概念表征系统的容量,进一步完善概念表征系统,以提高记忆表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Jared,D.,Poh,R.P.Y.& Paivio,A.L1 and L2 picture naming in MandarinCEnglish bilinguals:A test of Bilingual Dual Coding Theory[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13(16):383-396.

[2] Ervin,S.M.& Osgood,C.E.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bilingualis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4(58):139-145.

[3] Kim,K.H.S.,et al.Distinct cortical areas associated with native and second languages[J].Nature,1997(388):171-174.

[4] Kroll,J.F.,& Stewart,E.Category Interference in translation and picture naming:evidence for asymmetric connections between bilingual memory representations [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4(33).

[5] Lambert,W.E.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the interdependencies of the bilingual’s two languages.In J.Puhvel (ed.),Substance and Structure of Language.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6] Paivio,A.,& Desrochers,A.A dual coding approach to bilingual memory[J].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0(34):390-410.

[7] Paivio,A.Mental representations:A dual coding approach[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8] Pavlenko,A.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bilingual lexicon and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In A.Pavlenko(ed.),The bilingual mental lexicon: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Buffalo,NY:Multilingual Matters,2009.

[9] Potter,M.C.,et al.Lexical and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in beginning and proficient Bilinguals [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84(23).

[10] Scarborough,D.L.,et al.Independence of lexical aces in bilingual word recognition[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84(23).

[11] Weinreich,U.Languages in Contact:Finding and Problems[M].NewYork:Linguistic Circle of New York,1953.

[12] Vaid,J.Bilingual memory representation:a further test of dual coding theory[J].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8,42(1):84-90.

[13]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14] 陈雪梅.双语记忆表征与口译教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3(1):127-132.

[15] 刘育红,黄莉.译员:并列双语者抑或合成双语者?[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2):70-74.

[16] 彭聪龄,谭力海.知识的认知表征:共同代码与独立代码之争[J].心理科学发展,1987(3):1-9.

第7篇:即时通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可视化;交互;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以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等课程为基础,是后续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先修课程,在教学环节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上来看,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其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各个领域。学生学好该课程,对于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后期深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2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信号与系统”课程知识点繁多、理论性强、数学公式和推导较为复杂,特别是一些概念晦涩难懂。该课程是学生自入学以来遇到的第一门有关系统和变换域总体概念的课程,其中涉及到的变换域、三大变换等概念对刚接触该课程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现有的教学手段对抽象概念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板书无法清楚地表达这些概念,例如求两个信号的卷积,如果让教师在黑板上直接画出卷积的过程费时又费力。在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的今天,PPT的使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抽象概念带来的压力,比如利用图像可以将卷积的过程大致呈现出来。但是,静态的图像仍不够生动,传递给同学们的信息仍不够充分,还有待挖掘和完善。

通过对信息科学正在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绝大多数同学希望电子教案的呈现方式更生动、更直观,特别是可以交互,而不仅仅是单一的静态文本与图片。从其他高校的“信号与系统”精品课程网站上,我们了解到,大多数高校的课程网上可视化板块在为数不多的课程网上出现了与课程中某些知识点相关的动画演示,但这些演示对知识点的体现与挖掘不够生动、深入,交互性不强,且课件的开发完全以教师的“教”为主体,忽略了以学生“学”为主体的设计思想。因此,如何结合更丰富、便于交互的教学方式,如何使“信号与系统”中抽象概念的阐述更加生动,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掌握是该课程教学改革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抽象概念的可视化进行探索,利用可视化的生动形象的特点和交互性强的优势来加强教学中学生对抽象概念深刻理解的效果。

3抽象概念的可视化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焦点,可视化理念也逐渐引入教学中,如网络、视频、动画等。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文本、图形、仿真、动画等相结合的方式,将抽象概念可视化,使其具有直观、易懂,提高教学效率;同时采用交互性界面,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深入思考,从而引导自主学习。

下面以周期矩形信号频谱分析和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的时域特性为例,探究可视化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应用。

3.1周期矩形信号的频谱分析

对周期信号而言,可利用傅里叶级数进行频谱分析。由数学知识知,当周期信号满足狄利克雷条件时,能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其形式为:定义复数频谱为 ,由上式可知,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下述三个共性:(1)频谱由不连续的谱线组成,每一条谱线代表一个分量,即频谱具有离散性;(2)频谱的每条谱线都只能出现在基波频率ω的整数倍的频率上,即频谱具有谐波性;(3)频谱的各条谱线的高度,即各次谐波的振幅总是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谐波次数无限增大时,谐波分量的振幅也就无限趋小,即频谱具有收敛性。

这三个共性从数学公式及具体信号的频谱图(见图1)上都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比较容易理解,是对周期信号频谱特性的定性分析和宏观认识。然而,当涉及到频谱包络、谱线间隔及其与时域波形的对应关系等概念时,单从公式上不易理解,至少不易直观发觉,而需要适当的推导和变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以周期矩形信号为例,时、频域参量间的关系是其频谱特性的关键点,对于深刻理解频谱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时域参数包括幅度、脉宽和周期,而其频谱分量、谱线间隔与它们密切相关。由数学分析可知,频谱分量的大小正比于幅度、脉宽,反比于周期;谱线包络按抽样函数的规律变化;谱线间隔与周期成反比。这三条规律隐藏在公式的数学背景下,不易发现,更不易理解,成为学生牢固掌握该特性的障碍。尽管直接从频谱图上可以看到周期矩形信号频谱的一些特征,然而,它只是静态地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且这种关系是不连续的,即当我们在时域改变一个参数时,频域就需要重新绘制频谱图,要想对频谱特性有个完整、全面的认识,需要绘制多幅频谱图,工作量大,不易扩展。对于周期(矩形)信号的频谱分析,这种图形方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因此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基于图形示意的局限性及学生学习的经验体会,我们尝试对频谱分析可视化,即将频谱分析以图形界面和动态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从而形象的阐释频谱特性、时频关系,同时增加交互性,通过改变时域参数来观测频谱图形变化,达到集理解、验证、探索于一体的学习效果。

图2所示为周期矩形信号频谱分析的主界面,时域参数设置栏通过单击按钮可实现相应参数的增减,参数改变引起的波形和频谱的变换同时对应在右侧图形界面上,其中包括原始时域波形图(右上)、频域加窗后时域恢复波形图(右中)、频谱图(右下)。自动演示栏单击后可即时显示相关参数连续变化时所对应的结果。此外,各种参数的改变配有相应的文字提示,便于学生快速熟悉界面和便于操作。该界面的参数设置功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从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自动演示功能则克服了板书的静态性和图形的离散性,以一种动态、连续的方式呈现时频域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图3所示为矩形脉冲宽度或周期与其频谱结构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周期一定,脉宽增大时,谱线分量增大,谱线密度不变,带宽减小;而当脉宽一定,周期增大时,谱线包络零点不变,谱线分量减小,谱线变密。

在周期矩形信号频谱分析中,我们同时引进傅里叶有限级数,由此来探索均方误差的规律,并观测吉布斯现象。利用傅里叶级数的前N项和恢复矩形信号,则误差函数为: 。由数学知识可知,N愈大,均方误差愈小,即有限级数愈逼近原函数。为验证这一规律,可通过频率域加窗技术来实现,当频谱不变时,改变窗口大小,即可改变采集到的频谱分量的多少,然后将这些频谱分量转化为时域波形,就可得到窗口采样后恢复的信号。与原信号比较,窗口变化时,误差大小相应也发生变化,如图4所示。窗口增大,差值减小。同时,从恢复图形还可知,高频分量主要影响跳变,低频分量主要影响幅值。

当选取傅里叶级数的项数愈多,在所合成的波形SN中出现的峰起愈靠近f (t)的不连续点。理论证明,当所取的项数N很大时,该峰起值趋于一个常数,它大约等于总跳变值的9%,并从不连续点开始以起伏振荡的形式逐渐衰减下去,即吉布斯现象(见图5)。当N值增大时,峰起向两侧平移,且峰值减小,但当N很大时,峰值不能无限减小,最后越趋于总跳变的9%,同时,不同N值所合成的波形大致在矩形波形的半峰值处相交于一点。

通过周期矩形信号频谱分析的可视化,可动态连续的改变时域参数,观测频谱图形变化,探索时域到频域的变化关系;同时频域加窗,可恢复时域信号,通过与原信号比较,观测比较,来研究频域到时域的变化关系。这种交互的可视化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傅立叶变换的理解,与交互性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频谱分析的特性。

3.2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的时域特性

系统零状态响应的拉普拉斯变换与激励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称为“系统函数”(或网络函数),以表示。其中,zj表示第j个零点的位置,pi表示第i个极点的位置。

系统函数及其零极点分布在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中,是不可缺少的强有力的工具。由于系统函数与冲激响应是一对拉氏变换,因此只要知道在S平面上零极点地分布情况,就可判断系统的特性,从而获知系统的性能。

然而,复频域这个概念,包含了实部和虚部。学生对它的理解也只局限于以前的数学计算,而对其在拉氏变换中的物理含义很难理解,对初学者而言,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抽象概念,而且拉普拉斯变换的积分区间是复数,用数学方法也是比较难计算的。因此,传统的教学(文字,图形,公式推导)是很难达到教学要求的。

为了使学生更加明了、直观地在思维中建立复频域的系统函数与时域的冲激响应的关系,理解复频域的物理含义,我们采用概念可视化,即用图形化的演示让学生对两个域有直观的认识,并且增加交互性,通过改变复频域上系统函数零、极点的个数、位置等参数,观测在时间域上对应的冲激响应的波形变化,让学生加深对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特性的理解和对系统函数的重要性的认识。

图6所示为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及其时域特性的主界面,左侧为复频域坐标系,显示系统函数零极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分别用圆点和叉叉表示);右侧为时间域坐标系,显示系统函数对应的冲激响应的波形。左上角的三个下拉菜单按钮分别对应了:极点个数选择,零点个数选择,

以及自动演示,可供选择不同个数的零极点。通过自动演示,可以单一地连续地改变一个变量的大小(零点/极点),更加直观的观测系统零极点位置对应到时间域上冲激响应的波形变化。界面中的零点、极点按钮可以手动地在复频域平面上通过单击鼠标来确定零极点的位置,同时实时观察零点(极点)处于某个特定位置上时,系统的时域波形情况以及对应的系统函数的表达式和零极点确定的数值,学生能从中更好地体会到零极点的作用。这种数形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从理论上和形象上加深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了方便理解,在界面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加入了提示操作和图形的解释文本,方便学生快速掌握。

图7所示为系统函数具有两个极点、一个零点,零点不变时极点在复频域中的位置变化对冲激响应的影响。当极点位于复频域的左半平面时,冲激响应是指数衰减形式,该系统是物理可实现的(①号线所示);当极点位于复频域的虚轴时,冲激响应是等幅振荡形式(②号线所示);而当极点位于复频域的右半平面时,冲激响应是指数增长形式;该系统是不可实现的(③号线所示)。当零点、极点实部不变,改变极点虚部的大小,将影响冲激响应的振荡频率,虚部越大,振荡频率越大。

综上所述,通过把概念可视化,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活泼,将抽象的复频域和时域的概念,以及系统函数和冲激响应的对应关系,直观明了的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较快把握新知识,进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4效果

为检验可视化教学效果,我们对本学院同期学习“信号与系统”的学生进行了试点应用和相关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课程的特点、传统教学的特点、动画等可视化教学的特点等。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同学都认可该课程的重要性,并且大部分认为该课程有较大的难度,其中概念晦涩、难懂是比较突出的特点。针对当前板书与PPT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普遍反映它在辅助教学、引导自学有较好效果,但在生动性、交互性方面效果欠佳。对于可视化教学,即主要针对我们制作的可视化课件,90%以上的学生认为它比传统教学效果好。同时,大部分学生认可它具有界面友好、交互性强;启发思考;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对难点的理解以及利于对规律的掌握等特点。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自主学习方面,学生观点不统一,各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效果很好、较好、一般,此现象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是我们后期改进的重点,即如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引导他们自学。对于一个优秀课件的特点,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具有直观易懂、巩固记忆、生动有趣、激发兴趣、加强理解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当初制作可视化课件的指导方向,后期的问卷也显示它确实具有这些特点,并且达到较好的效果。

5结束语

可视化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一种手段,通过将静态知识点动态化,较形象、清楚地向学生阐释理论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概念理解,巩固理论认识;其次,通过交互性界面,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设置参数,从而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探究;此外,自动演示功能通过参数的自动连续变化实时显示相应的结果,使学生站在全局角度验证或探索全局规律。因此,这一教学方法通过多形式、多维度、多层次地阐释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效果,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君里. 信号与系统[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宫二玲. 关于“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23(1):59-61.

[3] 陆枫,陈传波,卢正鼎. 基于构建主义的教学内容可视化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26(1):59-61.

第8篇:即时通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IASB ;FASB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项目的产生

随着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各国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间的存在着重大的差异,而编制、评估会计准则的基础就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因此,这样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之间的可比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国经济交流。那么,各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到底有多大的差异呢?我们通过几个国家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内容进行阐述。

(一)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简述

1.美国提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976年,美国FASB提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在《概念框架研究计划的范围与影响》中列为专业术语。FASB将概念框架描述为相互关联的目标与相关概念共同构成的逻辑一致的一种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可以将财务会计的性质、局限性及作用进行规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内容包括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报表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等。

2. IASB提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989年4月,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批准,IASB在当年7月《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IASB提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表的目标、构成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确认、计量、资本和资本保全概念、决定财务报表信息有用性的质量特征。该框架认为,财务报表可以运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如现行成本和历史成本等。

3.英国提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995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征求意见稿中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英国财务会计的概念。为了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应当由其内容的相关性及可靠性、表达的可比性来进行规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内容包括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报表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同时定义了报表的7项要素,即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损失、利得、派给业主款及业主投资。

4.澳大利亚提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987年,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相继公布了多份征求意见稿之后,最终确定了一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告。框架认为,财务报告使用者在编制和评价稀有资源配置决策时所提供的有用的信息是财务报告的目标。该框架与其他国家框架描述的主要不同为,报告主体是其首先考虑的,而不是财务报告的目标。

(二)IASB与FASB开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项目的缘由

1. 现有概念框架提出时间较早,已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从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了解来看,大多数提出的时间都比较早,基本为20年前所提出和制定的,其制定的依据及目的均按照当时的财务相关研究成果和准则编制者的基本思想进行。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制定依据和目的都已经发生了改变。IASB与FASB认为,现有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需要进行重新的审视和修订,以适应现今市场发展步伐。

2. 基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要性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很重要的,是指引制定会计准则的依据。21世纪初发生的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等舞弊案例,促使FASB和IASB一致认同将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进行调整是必然的,即将以规则导向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向以原则导向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转变。

3. 会计国际化趋势明显

经济全球化提示我们需要对会计语言进行规范和统一,因此,会计的国际化也逐步产生。IASB的改组成功,进一步确定了会计国际化的方向。会计准则走向全球统一的必然结果和归宿是标准化,而建立标准化的全球会计准则的基础就是能够被广泛认知和接受的概念框架。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的发展过程及成果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项目的启动

从2002年IASB和FASB联合启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项目开始,逐渐意识到,如果想真正意义上实现会计准则上的趋同,必须先要完成概念框架的一致。因此,IASB和FASB将联合制定概念框架的必要性以及该项目应能达到的目标作为重点进行了研究,并在2004年4月开始进行联合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讨论工作,并于10月,正式将其纳入到趋同项目。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项目的初期发展及成果展示

2004年10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正式列入IASB和FASB联合研究项目,其主要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完整且内在一致的通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此框架是IASB和FASB达成以原则为基础建立准则的目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未来准则的必要条件,可以引导财务报告向信贷、投资及类似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按照既定的目标,IASB和FASB通过分析,将建立联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内部初步讨论阶段、向外界初步讨论稿阶段、向外界征求意见稿阶段和最终定稿阶段。同时还根据主题分为了八个大项,即目标与质量特征、会计要素和确认、计量、报告主体、列报与披露、框架的目的和在GAAP中的层次和地位、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其它问题。

2010年9月,初步完成“目标与质量特征”的研究工作,正式了成果,即《财务报告的目标和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这也是整个项目定稿最早的文件。对于“要素和确认”项目的研究工作,是在2008年7月29日完成的,在联合会议上,提出了资产和负债具体定义的暂时性结论。2008年11月,IASB提出了要素的广义分类方法,主要分为以流量为主导和以价值为主导两类要素。

2007年11月,通过会议对“计量”的讨论,最终将“历史投入价值、历史脱手价值、现时投入价值、经修正的历史价值、现时脱手价值、现时均衡价值、未来投入价值、使用价值、未来脱手价值”作为备选计量基础。

2010年2月,关于“报告主体”的研究成果以“报告主体征求意见稿”的形式。2008年10月,关于“列报与披露”的研究工作结束,并了《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

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在2010年后期暂停,直至2012年,但前期概念框架所提出观点,对于实际操作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IASB和FASB联合概念框架项目暂停两年后,IASB在2012年重新启动了该项目,但由IASB独立进行,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探讨,在2013年7月,正式《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复核》,主要将前期研究尚未涵盖的主题进行重点关注和研究。

2014年1月,FASB重新启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项目,并将已完成“披露框架”的成果计入。2014年3月,FASB 在“披露”讨论稿的基础上再次了“财务报表附注征求意见稿”,此文稿中,重点对报表附注披露的边界和目的进行了讨论,披露报表附注的最终目的是“细化和解释报表提供的文字和数字信息”,边界受到“相关性”、“成本”的制约。

(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项目的最新发展及成果展示

2015年11月,IASB新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内容基本完成,IASB期望在2016年完成概念框架最终稿。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会计目标、会计主体、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债务与生效合同、会计计量、财务报表要素、损益表要素。

1.关于会计目标

IASB在第一章节中对一般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描述,其主要内容涵盖财务报告的目标、有用性、局限性,报告主体的权益、经济资源的信息及变动。

2.会计主体

IASB在第三章节中对财务报告主体进行了描述,其主要内容涵盖报告主体的含义、财务报表的合并方法、决策人、信息使用人、投资者所必需的其他类型的财务报表。

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IASB在第二章节中对有用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了描述,其主要内容涵盖了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及其成本约束。

4.债务与生效合同

IASB在第四章节中对债务与生效合同进行了描述,其主要内容涵盖债务和履约合同在某一期间内可完成的相关确认标准,交易价格的计量标准,以及限制合同亏损数额的评估范围,亏损合同的认定等。

5. 会计计量

IASB在第六章节中对会计计量进行了描述,其主要内容涵盖明确的计量定义、计量与报告目标和质量特征间的关系;以历史成本、现值、公允价值为基础,以及计量基础的合理选择。

6. 财务报表要素

IASB在第五章节中对财务报表要素进行了描述,主要内容涵盖要素定义、资本保全、现金流量要素、所有者权益要素、财务报表要素、所有者权益变动等定义,而其中财务报表要素确认的内容包括确认定义、与成本约束、确认与相关性、后果及方法。

7. 损益表要素

IASB在第七章节中对损益表要素进行了描述,主要内容涵盖损益与其他综合收益、、收益和费用等,在“其他综合收益”项列入支出和收入以外的损失和利润,权益的定义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区分等。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项目是一项意义深刻且重大的工程,可以为各国未来编制会计准则提供科学指导的工程,但整个概念框架构建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国学者进行专业的理论讨论,这项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我们也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到构建过程中去,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提出必要的建议,为后续我国相关概念框架的构建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任永平,蔡宇欣,李伟. 试评IASB、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趋同性[J].论坛,2016(19).

[2] 葛家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与综评[J].会计研究,2004(6).

[3] 任永平,王琴.论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J].会计之友,2013(3).

[4] 汪祥耀,史开瑕.从CI 到 OCI及分类列报:IASB 与 FASB财务业绩报告规范的改革进展与最新成果述评[J].财经论丛,2013(6).

[5] 汪祥耀,唐滢滢.IASB讨论稿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复核” 述评--概念框架最新进展[J].财会通讯,2013(12).

第9篇:即时通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政治演说 架构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投射,即始源域投向目标域,该投射具有方向性、系统性、不完全性等诸多特点。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Lakoff指出,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行为,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本文将对特蕾莎・梅在2017年发表英国脱欧演讲中分析找出“国家即人”“关系即交易”和“国家即建筑”三个隐喻架构。分析特蕾莎・梅在使用这些隐喻架构的时候是如何将隐喻的两个成分连接起来的。

1理论基础

Lakoff把提出的概念隐喻把人们的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看成是一种系统。人们通过概念隐喻,参照熟知有形的概念去认识陌生无形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两个概念域之间的互相关联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的形成即始源域投向目标域,二者形成关联。始源域是具体的,作为参照物,是喻体。目标域是抽象的,作为投射物,是本体。这种投射有两种对应关系。一是本体对应,这种投射的对应关系是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本体集之间的一一对应。二是推理模式对应。这种模式指的是只有当本体被激活时,始源域的推理模式才能被投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之上,这是在基础隐喻上扩展出来的新的隐喻。本文采用Lakoff提出的一种复合图式投射对特蕾莎・梅的脱欧演讲做概念隐喻的分析、复合图式投射是指一个经验域投射到另一个经验域,即,始源域投射到目标域,每一个投射都涉及到两个域中多个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

2概念隐喻的类型

特蕾莎・梅在2017年1月对英国民众发表了脱欧演说。在她的全文中用到了许多的概念隐喻。本文只选取“国家即人”“关系即交易”和“国家即建筑”三种概念隐喻做阐述。

2.1国家即人

在特蕾莎・梅的演说中,提到了很多“国家即人”的概念。她不仅把英国比作人,有希望、期盼,还把欧盟其他各国都看做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喜怒哀乐。

例如:(1)a country that has always looked beyond Europe to the wider world.

I want Britain to be what we have the potential, talent and ambition to be.

英国现在想着眼于世界,于是想要跟欧盟“分手”。因为英国现在需要掌控该国的实权。需要引进人才发展自己。特蕾莎・梅通过描述英国想变成有潜力(potential),有天赋(talent),能大展宏图(ambition)的国家,这三个形容词是用来形容人。特蕾莎・梅在这里将自己的期盼通过“国家即人”的概念隐喻赋予到国家上,试图使英国的脱欧理由正当化。人往高处走,英国需要发展自己,不得已才选择脱欧,希望争取欧盟各国的理解。

再如:(2)so many of us have close friends and relatives from across the world.

Britain is an open and tolerant country .

特蕾莎・梅在使用“国家即人”这一概念隐喻时,不断地向欧盟喊话,表明英国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家,在世界上还有许多英国的亲戚朋友需要来往,所以需要脱欧,着眼于未来。她使用了修饰人的形容词和动词来展现英国要想改变的想法。她将英国的盟友看做是英国的亲戚朋友。她使用这一概念隐喻时,多数是用来表达英国脱离欧盟后对未来的向往。

2.2国家即建筑

特蕾莎・梅向英国民众描绘英国离开欧盟后的发展蓝图,她将英国比作一个建筑,多次用到build(建设)去构建她想要的英国。

例如:(3)It was the moment we chose to build a truly Global Britain .

The third principle is to build a fairer Britain.

特蕾莎・梅将英国隐喻为建筑,建筑是“国家即建筑”里的始源域,英国则是目标域。建筑概念域中的元素会涉及到工人、水泥、砖等,这些子集会被投射到英国社会各阶层,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里。好的建筑是需要一点点修葺和完善的。这个国家也是。特蕾莎・梅通过这一概念隐喻暗指在未脱欧前英国的状况很糟糕,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用“国家即建筑”表示在自己的领导下,就像不断地搭起一座建筑一样,不断完善这个国家,带领英国走出困境,拥抱世界,迎接新的未来。用这种概念隐喻意指英国的繁荣昌盛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为了尽早完成这项工程,还需要全民众志成城,一起努力。

2.3关系即交易

特蕾莎・梅本人从大学毕业后,就担任了英国中央银行的顾问。以后也多次担任与经济相关的职位。(下转第92页)(上接第76页)她的经历丰富了她的价值观。认为凡事皆可谈,凡事都可交易。这种观念也多次体现在她的演说中。

例如:(4)our global ties, and of a bolder embrace of free trade with the wider world .

more prosperous through continued friendship .

特蕾莎・梅提到的关系包括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和英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友谊和非友谊关系。在她预设的关系网中,都会放上贸易的元素。以贸易为出发点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Prosperous形容经济发展好。她将这个描绘经济的形容词嵌入她提示的友情关系里,意在表明,凡是和英国打交道,能够助长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都是英国的朋友。特蕾莎・梅想用经济打通一条路,给英国民众自信,消除英国脱离欧盟后带给人们的种种未知与不安。

3概念隐喻的选择因素

特蕾莎・梅脱欧演说是在脱欧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发表的,她需要做的是坚定民众的信心。英国社会当前现状用隐喻的方式来表现,并将自己的意识形态通过不同概念隐喻的架构的方式传达给人们,希望能和民众产生共鸣并获得支持。她使用的概念隐喻架构受制于以下两种因素的影响。

3.1英国国内因素

英国脱离欧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个强大的后援,英国需要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在这条路上不能单干,需要人人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特蕾莎・梅用“国家即人”的概念隐喻把国家视为人,有着对未来充满向往的人,意在鼓励民众对未来不要有恐惧,应该要有信心去面对未知的未来。她用“国家即建筑”的概念隐喻,对国家的各个职能部门大刀阔斧,就像在完成一座建筑的各个房间,直到她完成对国家重要职能部门的整改,这座硕大的建筑才算加盖完成,屹立于风雨中不动摇。她用“关系即贸易”将国家发展重心放在经济上。经济发展了,“人”所处的环境就会得到改善,那么英国的发展环境也会得到改善,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会一片光明。特蕾莎・梅演说中的这三个概念隐喻用来激发英国民众的积极心理,从而实现自己的执政理念。

3.2国际因素

英国脱欧后,欧洲的国际环境是相当复杂,充满了未知风险。特蕾莎・梅在用“国家即人”的概念隐喻的时候,不止是在向英国本国民众传达希望,同时也是在安抚欧盟其他国家的人,告诉他们要勇于在未知的道路上开创先河,不要恐惧未知,应该怀着积极的心态拥抱世界,拥抱未来。她用“关系即贸易”想欧盟传达信息――即使离开了,也一样会积极与欧盟开展双边贸易。她不希望脱欧后经济来往被断开,希望一如既往同欧盟开展双边合作,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双边交流。英国虽不再属于欧盟,但属于欧洲,其关系是藕断丝连的且复杂的。但两者无论是出于何种关系,最主要且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贸易来往,需要继续拓展双方的经济市场,实现共赢局面。

4结论

本文对特蕾莎・梅发表于2017年的英国脱欧演说进行了概念隐喻的分析,主要从“国家即人”“国家即建筑”和“关系即贸易”三种概念隐喻架构解析特蕾莎・梅对英国未来和英国与他国关系的规划。她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通过概念隐喻的方式传达给民众,影响民众的认知。揭示了特蕾莎・梅使用这三种概念隐喻的意图以及影响她使用这三种概念隐喻的国内外因素。论证了语言、思维与社会的关系。

基金项目:本项目获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gxun-chxzs2016060资助。

参考文献

[1] Lakoff,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贺梦依.概念隐喻与政治的关系识解[J].外国语文,2011.

[3] Y艳春,唐红芳.政治语篇的概念隐喻研究――以奥巴马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