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即时通信方案范文

即时通信方案精选(九篇)

即时通信方案

第1篇:即时通信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档案文化传播;微信;微博;博客

档案文化是人类在利用和管理档案过程中所体现出文化特征,是对档案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档案文化传播是对已有档案信息进行传播的文化能力和过程,即依托于档案信息资源来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档案文化的需求。档案文化传播的实质即是档案信息传播,即通过对档案的开发、整理、编辑,从而延续档案的使用过程,是档案利用和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在档案文化传播^程中,资源和表达作为两个主要维度,资源即传播内容,表达即传播方式,两者之间有效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利用各种形式来对档案文化资源进行传播,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档案文化的作用,使我国文化软实力得以全面增强。

1 当前档案文化传播现状

1.1 档案文化传播有一定的局限性

档案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对档案文化工作都较为重视,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特别是档案文化传播并没有被大家所熟知,只局限于档案管理工作者内部,存在着较强的局限性。

1.2 档案文化传播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媒体为主

当前有我国档案文化传播更多依赖于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及电视等,主要以档案讲座和档案文化沙龙等作为主要传播方式,这对档案文化传播速度的提升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受众面较窄,无法及时对传播内容进行更新。

1.3 新媒体在档案文化传播中利用率低

当前新媒体出现后对档案文化传播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手机、微信等都能够为档案文化传播提供重要的载体。但在实际档案文化传播工作中,由于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新媒体在档案文化传播中并没有发挥出其自身的优势,档案文化传播中对新媒体方式利用率较低。

2 新媒体对档案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

2.1 新媒体的普及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全面普及,这使新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新媒体影响下,当前人们信息传播更多依托于网络。新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和信息海量性特点使其在当前档案文化传播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微信和微博等方式来阅读各种档案信息,并进行互动,而且档案文化工作者也能够充分的利用新媒体来及时将档案信息传递给他人。

2.2 档案文化传播

档案作为历史的原始记录和储存,真实的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及活动方式的转变,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档案储藏文化、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档案文化的传播引领人们不断向前。人类文明的日益发展和进步,更增加了人民群众对档案文化的需求。档案文化传播的媒介有许多,如报纸、杂质、广播、图书等,档案文化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论文、著作、原始档案、照片,还有录音录像等。档案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3 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的途径

3.1 档案微信

微信是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它主要为智能终端上使用,可以实行不同操作系统和通讯运营商的通信服务。人们可以利用微信将短信、图片、视频和文字发送给亲朋好友。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微信在档案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并在实际中应用。目前部分单位已开通了官方档案微信,可以将优秀的馆藏资料在官方档案微信上,更好的弘扬档案文化。而且在开展好档案微信的同时,传统的各类专题展览及档案网站也相继开展起来,二者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增强档案的宣传效果。因此在档案文化传播中,需要主动占领微信这个新媒体资源,充分的利用微信平台来推进档案文化的传播。

3.2 档案微博

档案部门开展档案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就是档案微博。在官方微博上,档案部门可以工众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积极与社会大众开展交流和互动,最终使档案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扩大。现在,开通了官方微博的公共档案馆并不多,大多数高校档案馆、公共档案馆和企业档案馆都尚未开通档案微博。公共档案馆通过开通微博,更好的体现地方的人文特性,实现馆藏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吸引大量的网友及地方媒体的关注。如成都市档案馆开通官方微博后,不仅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在异常天气状况下,及时将历年成都特殊气候状况进行对比,全面提高大家对天气的关注度,有效的调动起大家对环境保护和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相关网站进行了转化,使微博点击量不断增加,进一步提高了档案馆微博的关注度,这对档案文化宣传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档案博客

档案博客具有更新周期短、信息传播速度快和宣传面大等特点,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档案文化传播的新渠道和新途径,有效的增强档案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但一直以来我国档案博客在我国档案界中发展都较慢,只是个别现象,开展档案博客的人数较少,仅局限在少数人,虽然档案博客的数量较少,但档案博客传播档案文化的力量不可忽视。比如,辽宁大学的赵彦昌教授设立了“中国档案学研究”这一博客,并了两万多条博文,吸引力六万多条评论和两百多万的中访问量。档案博客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3.4 档案网站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渠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批的新兴媒体开始涌现出来,为档案文化传播创造了更多的新媒体平台。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得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网络这种便捷的方式来获取需要的信息。档案工作者可以建立档案网站,通过声音、文字、图像或视屏等将档案内容切实的呈现出来,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交流学习,这种方式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促进档案文化的信息化、网络化有重要的意义。

4 结束语

档案文化传播是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档案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档案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案管理者要尽快树立文化传播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公众为服务对象,利用新媒体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档案文化传播者要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发有特色的档案文化产品;与用户加强沟通互动,增强档案文化传播的交互性;提高档案文化传播工作者的素质,提升传播质量;综合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改善档案文化传播的环境。为档案文化传播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促进档案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建荣.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助力档案事业发展[J].浙江档案,2011,06.

第2篇:即时通信方案范文

一、传统案件侦破方法

传统的刑事案件侦查措施有法定性侦查措施和非法定性侦查措施。其中,法定性侦查措施有:通缉、通报,调查访问,侦查实验,公开搜查与扣押,侦查辨认,侦查鉴定,查询、冻结,悬赏通告、边控;非法定性侦查措施有:追缉堵截,控制涉案物品,并案侦查,跟踪盯梢,守候监视,化装侦查,专项斗争,视频监控。传统的刑事案件侦查措施并没有关于如何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来进行案件的侦查,容易在刑事案件侦查时产生弊端。在针对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违法犯罪的案件侦查中我们必须开阔思路,将看不见的虚拟世界纳入到侦查范围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特殊性进行侦查。

二、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侦查方法

(一)方法的理论依据

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无处不在,大部分公共场所和私人处所都有网络的覆盖。并且,计算机使用者的年龄多样化和水平参差不齐,小到四五岁的孩童,大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有使用计算机上网的能力;从单纯的网络聊天、玩网络游戏,到复杂的编制程序等等,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在网络世界中,数据的虚拟性和易失性是一个重要的特点,虚拟的电子数据信息无法为人眼直接接收,必须经过计算机中程序的转化,才能为人眼所识别。例如一个WORD文档中的文件内容,在计算机信息底层表现为0、1二进制数值,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和WORD软件的转换,才能将文件信息“翻译”成汉字、字母、数字等,可以被人直接理解的信息。因此,通过发现、追踪网络中虚拟数据,以此为线索完全可以找到涉事人的所有行迹。

(二)相关技术的分类研究

一般来说,可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以下几种:

1)对某些即时通讯软件的聊天信息进行提取,追踪相关人员网上痕迹。任何的记录都会有被记录的痕迹。利用专用方法可以找到。

2)收集相关人员的虚拟身份信息,并以虚拟身份为中心进行扩展信息搜索。虚拟身份通常是基于现实身份的相关信息为依托来进行建立的。

3)利用案发现场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分类汇总信息,分析计算机内的信息。找到相关线索。例如网页浏览历史记录、安装的程序列表等。通过网页浏览历史记录,我们可以分析出机主的上网爱好等;通过计算机中安装的程序,我们可以推断出计算机使用者的水平,及该计算机的主要用途等;通过数据恢复,我们可恢复被删除的有用文件等。如果本地计算机中可发现大量的有用信息,完全可以将信息提取工作交给专业人员团队进行。

4)使用定位技术。只要使用过某一样东西,就必定会或多或少的留下痕迹。使用网络也一样,我们无论在哪里上网都需要一个IP地址,而这个IP地址是具有唯一性的。正是IP地址的唯一性,使得定位技术成为可能。在公安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案件需要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辅助传统刑事案件的侦查,下面通过几个事例来说明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方法的应用。

三、利用相关技术进行的侦查事例

(一)分析计算机内信息寻找线索

事例内容是某女,二十岁左右,为某公司一名普通职员,大学本科毕业,某日被发现死在其租住的出租屋内。据推断,其死亡时间为上午十时左右,且附近居民在案发前后未发见异常现象及可疑人员。该被害人在公司没有与人结下怨恨,也没有其他仇家,与男友感情稳定,在案发前没有反常行为。案发现场没有打斗过的痕迹,房门没有被撬的痕迹。从该被害人男友处了解到被害人正在寻找合租对象,并在网上发过广告。查询被害人的手机通讯记录发现,和其联系的最后一个号码正是在案发当日十时之前,并且为一个陌生的号码。同时,在出租屋内没有发现电脑。结合上述事例材料分析,感觉本案是个普通的杀人案,但是仅通过传统的侦查方法很快就会感觉到侦查的困难,没有犯罪嫌疑人的指纹、脚印可供提取,没有监控录像,因为案发当时是上班时间,也没有目击证人,因此可用线索很少,侦查很快就陷入了僵局。但是,被害人在公司有一台仅是她自己使用的计算机,这时就需要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辅助侦查了。通过对被害人在公司使用的计算机进行初步的勘查,发现了其最近常常登陆的一些网站,并从中找到了被害人合租广告的网站。另外,从被害人男友处得到了被害人即时聊天软件账号及登陆密码,通过对其好友进行分析,找到了一个可疑对象,该可疑对象的异常表现为:当被害人男友冒充被害人与其聊天时,其立即下线。通过其他技术手段我们得到了与被害人联系的最后一个号码的通讯记录,该号码的其他联系对象均为女性,且均在网上登过招租广告,这无疑又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线索。通过IP我们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进而将其绳之以法。

(二)分析即时通讯类软件锁定人员

事例内容是一名少女,17岁,先是失踪,后证实异地被害。从其父母处得知被害人生前常去的网吧和原有的通讯账号,其在被害之前刚刚换了新号,但这个新号没人知道。通过初步分析我们掌握了被害人常去的网吧和其使用的原即时聊天软件账号,从被害人使用过的计算机中我们找到了包括被害人原即时聊天软件账号在内的一些账号信息,通过对比分析就找到了被害人的新即时聊天软件账号,进而找到了被害人失踪时前往的地点,通过并案侦查找到了被害人和被害地点。被害人的新即时聊天软件账号只与一个人联系过,从而确定此人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通过后续的进一步侦查与合作,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从事例可以看出,一方面一些年轻人通过网络恋爱,感情升级后约会网友时被害的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这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另外一方面网络中互相联系的即时通讯类软件的账户是隐含的重要线索。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不要忘了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是完全可信的,有许多不安定的因素,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正在计算机屏幕的另一端注视着你的行为。对于那些自我保护意识弱、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此时,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监管十分重要,如若在悲剧发生之前,家长有所警觉,及时教育孩子,纠正孩子天真的想法,制止孩子幼稚的行为,那此类案件的发生势必会减少。

(三)分析虚拟信息锁定真实身份

事例内容是某市发生一起暴力袭警案。起因是该市三名民警在巡逻中准备对一辆无牌面包车进行盘查,但该车不但不配合检查,突然急速调头逃窜。该车在逃避民警追捕的过程中,撞在路边的电线杆上,从面包车上下来四名持刀男子,将三名民警砍伤后随即逃窜。经过初步侦查发现:

1)犯罪嫌疑人驾驶的面包车为盗抢车辆,其车内物品与该市一起入室盗窃案中丢失物品一致;

2)四名犯罪嫌疑人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可见都是年轻人;

3)面包车内留有某火锅店的湿纸巾等物品。通过以上线索,首先分析出年轻人都喜欢出入网吧,与面包车内留有的某火锅店湿纸巾这一线索联系到一起,大胆推测出犯罪嫌疑人活动范围可能在某火锅店附近。于是重点对火锅店附近的网吧进行走访调查,得到了两个即时聊天软件账号,初步怀疑这两个账号信息即为犯罪嫌疑人的虚拟身份信息。继续对这两个账号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得到了另外两个犯罪嫌疑人的即时聊天软件账号,进而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定位了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捕归案。在侦破此案的过程中,分析虚拟身份的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表面上与网络无关,但根据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运用虚拟身份的确定引出真实身份的锁定,使得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查找犯罪嫌疑人成为可能,

(四)使用定位技术寻找特定范围的相关人员

事例内容是A市发生一起抢劫机动车案,嫌疑人为两人,挟持被害人一起离开A市。第二天,被害人被丢弃在B市的一山坡上。该案的作案手法是将被害人的手脚用胶带捆绑,用匕首挟持,该方法与A市另一起抢车杀人案的作案手法相似。首先,通过案发地附近的监控录像,发现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前曾经进入某网吧上网。于是,将在该网吧实名登记上网的人照片调出,供被害人辨认,但都被否决了。接下来继续对上网的人员进行调查,锁定了一个即时聊天软件账号,该账号有重大嫌疑。当该可疑账号再次登陆的时候,侦查人员锁定了犯罪嫌疑人A,并将其抓获。经被害人辨认,确定其为实施抢劫的犯罪嫌疑人之一。经过对该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并未获取另一名嫌疑人B的真实身份,因为两名犯罪嫌疑人对彼此的了解不多,没有互相透露真实身份。两人在网吧上网时,犯罪嫌疑人B没有登录过即时聊天软件,只是在网吧里玩网络游戏。通过询问网吧管理人员,确定了犯罪嫌疑人B经常玩的网络游戏。因为犯罪嫌疑人B的网游账号是该网吧管理人员帮忙申请的,所以网吧管理员知道嫌疑人B的网游账号,进而得到了犯罪嫌疑人B的真实身份信息。侦查人员辗转多地,找到了犯罪嫌疑人B的家人,并从家人处得到了嫌疑人B的联系方式,进而定位了犯罪嫌疑人B,并将其抓获。

四、结语

第3篇:即时通信方案范文

工程启动以来,各地都在探索与当地实际相衔接的资源传播渠道和共享模式,寻求与相关部门正在建设的各项农村信息工程的合作途径和共赢模式。下文将从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渠道和共建途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渠道

1.通过数字电视共享档案信息资源

数字电视(Digital TV)是采用数字信号来表示电视图像信息,在电视信号的采集、记录、处理、存储、播出、传输和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技术的系统。数字电视业务平台是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新型音像业务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人机交互,突破传统电视终端局限于被动接收的使用方式,实现了电视机终端自主选择信息和多媒体手段读取信息,为各领域信息资源的针对性、互动性共享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既然电视机已成为当前最为普及的信息家电,并具备传播档案信息资源的条件,那么,档案部门就应将此技术为我所用,与本区域有线数字电视网主管部门取得合作,以资源加盟等形式入驻当地数字电视业务平台,建立档案资源信息点播频道,使普通百姓运用手中的遥控器即可完成档案信息的点播和利用。并且,档案信息资源频道一经建立,就会随着有线数字电视网的快速普及深入更多的地区,进入更多家庭。

此外,即使是只具备有线电视网络条件的地区,档案部门也可通过与当地电视台合作等形式,把档案信息资源以滚动字幕、图文栏目等形式在电视屏幕上,普通百姓通过看电视即可浏览档案资源,初步实现共享。

2.通过IPTV共享档案信息资源

IPTV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IPTV不同于传统电视,其不再拘泥于频分制、定时、单向广播等传播特点,因而与信息资源按需共享的实现形式更为接近,实现了信息资源提供者与观众的实质性、开放性互动,使在线信息咨询等功能得以实现。初级阶段,档案部门将档案信息资源统一进行转码制作提供给IPTV用户任意点播,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类似“节目放映室”等栏目集体观看普及性节目,完全实现了信息资源按需共享的同时,又可通过普及性节目进行利用档案、档案检索方法等方面的视频培训,进行档案知识、档案法规、爱国主义教育等宣传。

IPTV离我们并不遥远,虽然它在我国各地的发展不尽相同。2005年以来,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为上海文广、央视国际、南方广电传媒、浙江广电集团等下发了IPTV全国牌照和地方牌照,此后,IPTV业务在上海、浙江、广东等地迅速铺开。据笔者了解,目前,在河南、宁夏、安徽、山西等很多省份的一部分农村地区,党建、文化共享工程等已经建立TIPTV界面。档案部门同样也可以通过资源加盟等方式实现IPTV共享档案信息,甚至可以节省开发费用,通过增加已有界面菜单项,即可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用户通过点击即可进入到档案资源共享的子菜单中,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各个子菜单项,逐级搜索,便捷地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节目,较之数字电视,基于宽带互联网的IPTV更能实现基层档案资源的按需服务。

3.通过VPN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VPN(ViSual Private Network)直译即“虚拟专用网络”,通过特殊加密的通信协议使连接在因特网上的各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有的通信线路。之所以推荐VPN,是因为它可帮助远程用户、农村基层点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并且不必再搭建任何物理通道,如同不用耗费资源新建“专用公路”,依靠在公用网络中建立自己私有的专用通道,就可达到易于维护、保护版权、提升服务、降低成本等资源利用效果。

运用VPN技术,可将省级档案馆局域网扩大到全省各个市、县级档案馆,形成资源共享服务专网,使全省各级公开政务信息和开放档案数据资源实现共享、共建。同时,乡、镇级基层点作为专网触角的二级末端,既可在专网平台下便捷共享本省、本地区的档案信息资源,而且亦可向专网平台添加资源,设置各类特色地区专栏供一级末端――村级接收点共享利用。

二、档案信息资源可参与合作共建的途径

1.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作

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党”)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单向接入卫星传输的多媒体宽带网,将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200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后,这一工程得到了全面推进。据笔者了解,文化共享工程与其的合作模式是共建村级基层服务点和进行资源服务的合作。其中,“农党”卫星数字专用频道自2007年至今一直在播出“文化共享工程专栏”,目前每周播出一次,时长约1.5个小时,专栏内容以文化艺术类资源为主,基层群众在“农党”卫星接收站点均可观看这些资源。到2010年年底,“农党”的网络体系将在全国基本建成,档案部门完全可以借鉴文化共享工程与其的合作模式,利用这一遍布全国农村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档案资源的共享服务。

2.与“农远工程”合作

农远工程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简称,国务院于2003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开始实施这32程,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的教学方法试点工程。其在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在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在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建成计算机教室。据了解,文化共享工程借助这一平台,将电子图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文艺戏剧节目等以光盘、卫星广播等形式免费向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同样的,档案部门也可为“农远工程”提供与学生德智体教育相关的档案资源,并提供对方权限来摘取档案部门已建立的农村档案资源共享系统中与农村中小学教育有关的适当资源,通过卫星等方式向基层站点投放,基层群众和中小学生在“农远工程”基层站点即可观看到这些资源。实际上,针对农村未成年人的档案信息传播,对于农村档案资源共享水平的改善租提高是具有长远意义的,中小学生从小就接触档案、学会利用档案,将为农村营造浓厚的档案资讯氛围奠定基础。

3.加入“神农行动”

神农行动,即国家农村信息化试

点工程,即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整合多渠道信息资源,配合网站、手机、固定电话、闭路电视以及“综合服务大篷车”等设备,为农户提供定时、定制、系统、持续的信息服务。其中的“信息大篷车”我们就可以搭一搭。档案部门涉农信息资源也不少,可以开发和整合一批与农村土地、医疗、劳动保障、教育等民生问题,农、林、养殖业生产技术、市场等生计问题息息相关的红头文件、档案信息,随着“信息大篷车”进入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所在的16个省区的24个市县地区进行服务。这些“信息大篷车”分门别类,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挖掘,“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工程流动服务点”的牌子也将在广大农村出现。

4.与“雨露计划”合作

“雨露计划”于2006年启动,是一项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特色的社会工程,其目的是帮助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解决再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最终实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据了解,文化部、国家扶贫办于2008年启动了“雨露计划-文化共享”项目,为农民职业培训学校提供有关技能和文化信息等资源。档案部门同样也可以将技能、信息等资源带给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努力整合对他们有实质性帮助的公开政务信息、档案信息,参与农民职业培训,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

5.利用互联网平台

第4篇:即时通信方案范文

【关键词】NB-IoT 电源管理 终端设备 长续航 通信模组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24.014 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6)24-0067-05

1 引言

目前,越来越多的NB-IoT终端行业应用都提出了稳定工作时长不短于10年的需求,例如无线智能抄表业务等。作为NB-IoT终端设备的“心脏”,电池能否持续稳定安全地给终端供电,成为衡量NB-IoT终端设备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2 现有终端安全供电解决方案

近年来,由于电池爆炸而导致的严重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厂时标配的已经过严格测试的原配电池被人为换成了便宜的替代电池。由于替代电池并没有经过严格测试甚至没有经过安全测试,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是应该被严令禁止使用的。因此,很多终端厂商采取了一些阻止用户自行更换电池的方法,具体如下文的介绍。

2.1 焊接

将电池与终端设备焊接在一起,使得一般的终端用户无法自行拆卸电池,必须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电池更换――以此来控制电池的来源,保证使用合格的电池。

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简单、有效,但是却不利于电池的及时更换与设备的维护,降低了设备长时工作的可靠性。一旦电池或终端设备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需要维修,焊接在一起的电池与终端基本都需要同时更换,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

2.2 铆钉

将电池通过铆钉与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这样的不可拆设计使得一般的终端用户无法自行拆卸电池,必须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更换――以此来控制电池的来源,保证使用合格的电池。

相比焊接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的更换成本有所降低,但是仍不利于电池的及时更换与设备维护,维护成本仍然偏高。

2.3 芯片识别

在电池中添加存储器芯片,用于存储电池的参数(例如:制造厂商、流水号、生产日期、电压、容量等),存储信息可以用于电池的身份识别,一旦终端检测到身份不吻合的电池,终端就无法启动。这种方式保留了用户可以自行更换合格电池(终端厂商认可的电池)的选择,有利于用户及时更换电池以保证终端设备的长时使用。

这种方式需要在电池中加入存储器芯片,这显著增加了电池的成本,而且存储器芯片中存储的信息也存在被假冒电池厂伪造的可能性,^而导致芯片识别这种电池保护方式失效。因此,现在这种芯片识别的方式已经很少被采用了。

此外,对于物联网行业中颇为常见的锂原电池、碱性电池等,在电池内部增加芯片识别的难度较高,尚未见业界有类似的实现。

2.4 阻值识别

如图1所示,在电池及终端内部分别串接一颗阻值固定的电阻,通过检测中间触点处的电压值来判断电池身份。只有当终端检测到正确的电压值,才允许电池正常供电,终端才能够正常启动、工作;否则,终端无法启动。

相比于芯片识别的方式,这种方法更加简便易行且成本低廉(小于0.1美元),但是却更加容易被假冒电池厂伪造。

而且,如果终端采用了上述几种方法,一旦终端出现了电池电量不足等意外情况,用户为了优先保证终端长时工作的可靠性,通常会选择临时装入没有经过原厂认证的电池作为应急之用(例如:使用超市随处可见的碱性电池等)。但终端一旦检测出装入了非原厂认证电池,那么终端将无法启动,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3 NB-IoT终端长续航安全供电解决方案

对于许多NB-IoT终端的物联网行业应用,保证NB-IoT终端的长时稳定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头等重要的。一般经过原厂认证的电池成本较高,尤其是在物联网行业终端中颇为常见的锂原电池,不仅成本高而且需要专业工程师进行电池的维护。电池从制造完成之日起就不断地进行自放电,电量会不断降低,因此,普通用户不太可能也不建议常备这种锂原电池。一旦电池需要及时进行更换,但是短时间内又无法获得原厂认证的电池,如何既能够保证终端长时运行的工作可靠性,又能够保证终端供电的安全性,本文介绍的NB-IoT终端长续航安全供电解决方案就可以解决该问题。

3.1 终端侧硬件实现原理

如图2所示,本文所述解决方案的终端侧硬件实现部分包括电池、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应用处理器AP、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等硬件组成部分,还包括计时模块和电池通断控制模块。其中,电池配有供电触点、温度触点及电池身份识别触点。

图2中所示的终端侧的应用处理器AP通过电池身份识别触点获取电池的身份信息,若AP获取的身份信息显示正常,那么AP发送正常指令A给计时模块。计时模块接收到正常指令A后不会启动计时流程,发送正常指令A1至电池通断控制模块。此时,电池的供电电压VBAT将通过电池通断控制模块与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形成正常通路,VBAT给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正常供电,则终端可以正常工作。

若AP获取的身份信息显示异常,那么AP将立即向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发送一条电池身份报警指令,该电池身份报警指令将触发终端向网络(基站)发出一条高优先等级的电池身份异常报告,这种异常报告的发生概率很低,可能长达数月或数年才会发出一条电池身份异常报告。而移动物联网终端可能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待机或睡眠模式,一旦终端发出电池身份异常报告,无论移动物联网终端当前是处于待机模式还是睡眠模式,都将立即转为工作模式,并向网络(基站)实时发出电池身份异常报告。

如上所述,在AP向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发送一条电池身份报警指令后,AP将收到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回发给AP的一条电池异常指令确认接收指令。待AP接收到这条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回发的电池异常指令,确认接收指令后,AP将立即发送异常指令B给计时模块,计时模块接收到异常指令B后会立即启动计时流程。

(1)在计时T达到时限Tmax之前,即T

(2)当计时T达到时限Tmax后,即T≥Tmax时,计时模块将立即发送异常指令B1至电池通断控制模块。此时,电池通断控制模块将立即切断电池的供电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的通路,则终端停止工作,随即进入关机状态。

其中,计时时限Tmax可在终端出厂时默认设置一个值,例如1小时或2小时等,一般Tmax的设定时长以工程师可以完成电池维护为估算目标。

如图3所示,本文所述的电池通断控制模块相当于一个选择开关,根据外部的相关指令进行对应通路的选择:

(1)当电池导通,供电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形成正常通路时,电源通断控制模块内部接入触点1。

(2)当电池切断时,电源通断控制模块内部接入触点2,并通过接地电容C0接地。其中,C0可选用较大容值的电容,例如22 pF或33 pF等。

3.2 网络侧系统实现原理

本文所述的终端长续航安全供电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窄带蜂窝物联网(NB-IoT)。如图4所示,终端发出的电池异常报告通过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发送至基站,并通过窄带蜂窝物联网发送到业务平台,再由业务平台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将解码得到的电池维护指令以语音或文字等形式发送给工程师,通知工程师去检修维护电池。

若工程师通过评估当前情况认为自己在终端的计时时限Tmax内完成电池检修维护的可能性较低或希望延长计时时限Tmax,可以通过业务平台发送时限延长指令,再通过窄带蜂窝物联网将时限延长指令发送至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即该时限延长指令被送达终端。

若工程师通过评估当前情况认为需要对电池进行远程的通断操作,也可以通过业务平台发送电池通断指令,再通过窄带蜂窝物联网将电池通断指令发送至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即该电池通断指令被送达终端。

随后,在终端内部,该时限延长指令/电池通断指令将通过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分别送达应用处理器AP和电池通断控制模块。

当应用处理器AP接收到时限延长指令时,将按照指令要求,向计时模块发出时限延长指令――AP每接收到一次r限延长指令,Tmax将自动延长一个Ts时长,即更新后的计时时限Tmax'=Tmax+Ts×N。其中,Ts可为任何正数,一般可设置Ts=1小时,N=[0,1,2,3,……],代表AP接收到的时限延长指令的总次数。

当电池通断控制模块接收到电池通断指令时,电池通断控制模块将立即按照指令控制电池供电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的通路。电池通断指令包括电池导通指令和电池切断指令。

当电池通断控制模块接收到电池导通指令时,电池的供电电压VBAT将通过电池通断控制模块与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形成正常通路,VBAT给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开始正常供电。随后,电池通断控制模块给应用处理器AP发送一条电池导通确认指令,当AP接收到该条电池导通确认指令后,将发送正常指令A给计时模块,计时模块接收到正常指令A后不会启动计时流程,且发送正常指令A1至电池通断控制模块,则终端可以恢复正常工作。

当电池通断控制模块接收到电池切断指令时,电池通断控制模块将切断电池供电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的通路。VBAT无法继续给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供电,则终端停止工作,随即进入关机状态。

当电池供电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的通路处于正常导通状态时,无论电池通断控制模块之前接收到的末次指令是正常指令A1,还是异常指令B1,还是来自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的电池通断指令,只要AP从电池的温度触点处接收到了温度异常信息,则AP将立即向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发送一条电池过热报警指令。该电池过热报警指令将触发终端向网络(基站)发出一条高优先等级的电池温度异常报告。

与前文所述的电池身份异常报告类似,这种电池温度异常报告的发生概率也很低,可能长达数月或数年才会发出一条电池身份异常报告。而移动物联网终端可能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待机或睡眠模式,一旦终端发出电池温度异常报告,无论移动物联网终端当前是处于待机模式还是睡眠模式,都将立即转为工作模式,并向网络(基站)实时发出电池温度异常报告。

如上所述,在AP向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发送一条电池过热报警指令后,AP将收到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回发给AP的一条电池异常指令确认接收指令。待AP接收到这条标准物联网通信模组回发的电池异常指令确认接收指令后,AP将立即发送电池切断指令给电池通断控制模块,电池通断控制模块将立即切断电池供电电压VBAT与电源管理模块PMIC、升压模块DC-DC Booster等模块之间的通路,则终端停止工作,随即进入关机状态。

对于没有“电池身份识别”触点的电池,一旦终端通过应用处理器AP监测到终端发生了关机重启动作,那么,后续处理流程等同于“AP获取的身份信息显示异常”的终端处理流程,直到工程师通过业务平台发送电池导通指令,终端才会恢复正常工作。

C上所述,当终端出现电池电量不足等紧急情况时,在终端短时间内无法获得原厂认证电池的情况下,允许用户短时间内使用临时的未经过原厂认证的电池(电池身份报警的电池)来保证终端的继续使用。在该临时使用状态中,终端将密切监测电池状态,一旦通过温度触点获知电池过热等不安全信息时,将立即上报网络业务平台,并随即切断电池供电,使终端立即进入关机状态。使得在能够尽量保证终端工作可靠性的情况下,还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终端、电池以及用户的安全。例如,终端原配的出厂电池是1.5 V的Li/FeS2电池,用户可以用超市中随处可见的普通1.5 V碱性电池作为短时应急之用,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终端长时工作的可靠性。同时,通过该NB-IoT终端长续航安全供电解决方案,还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终端供电的安全性。

相比于现有方案中由于电池被人为更换为不合格电池而导致终端爆炸的情况,或相比于现有方案中由于电池被焊接或铆钉在终端内部,使得终端由于无法及时更换电池而出现关机等严重影响终端工作可靠性的情况,本文所述方案既能够保证终端长时运行的工作可靠性,同时又能够保证终端供电的安全性――这对物联网行业终端是尤其重要的。

4 结束语

本文从现有终端安全供电解决方案出发,分析了其优劣势,并针对现有方案的不足,提出了NB-IoT终端长续航安全供电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方案在终端侧的硬件实现原理,以及该方案在网络侧的系统实现原理。使用本文所述的方案,既能够保证NB-IoT终端长时工作的可靠性,同时又能够保证终端长时供电的安全性,为实现NB-IoT终端长续航安全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P]. 中国专利: 201610213020.6, 2016-04-07.

[2] 3GPP TR 45.820 V13.1.0. Cellular system support for ultra-low complexity and low throughput Internet of Things (CIoT)[S]. 2015.

[3] 3GPP TS 36.331 V14.0.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S]. 2016.

[4]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The 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 (CoAP)[S]. 2014.

[5] 3GPP TS 29.061 V14.0.0. Interworking between th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supporting packet based services and Packet Data Networks (PDN) (Release 14)[S]. 2016.

[6] 3GPP TS 24.301 V13.5.0.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TE Non-Access-Stratum (NAS) protocol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Stage 3[S]. 2016.

[7] R1-157741. Summary of NB-IoT evaluation results[A].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3[C]. Source: Huawei, HiSilicon, 2015.

[8] 3GPP TR 36.888 V12.0.0.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Study on provision of low-cost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MTC) User Equipments (UEs) based on LTE (Release 12)[S]. 2013.

第5篇:即时通信方案范文

第五媒体的兴起为档案信息与文化传播提供新途径

1.手机报和微博是第五媒体的重要形式,用户群体非常庞大

工信部日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8.59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64.4部,其中上海普及率最高,达每百人122.9部;北京位列第二,为每百人121.4部,用户规模居世界首位。第五媒体研究中心于2010年了第五媒体首份行业发展报告,称截至2010年10月底,中国手机网民数近3亿,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媒体已经覆盖了超过60%的人口。预计2015年,中国市场手机用户将达到13.8亿,手机网民则达到10.6亿,渗透率接近77%。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终端拥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多媒体功能和更强大的交互性。手机的移动性、即时性的特点,不受时空限制,非常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有着巨大的潜能。随着手机终端覆盖率不断扩大,移动互联网跃入社会主流媒体行列,第五媒体已不可忽视。

手机报(Mobile Newspaper)是依托手机媒介,由相关部门、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即时新闻。手机报可含长度为1000字的文章、50K的图片。优越的平台促使手机报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据统计,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率先推出彩信版手机报后,到现在手机报增加到数百种。中国手机报已经经过了导入期,进入了高速成长期。手机报用户已超过1000万,并且仍在快速增长中。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是个和朋友沟通,同时也是抒发自己情绪的地方。它不仅是140个字符,也不仅是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它赋予了所有用户属于自己的沟通平台。有了一个微博,相当于有了一个自己的私人媒体。在这个平台上,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传播并交流信息,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认为,微博正在推动人与信息的融合,提供了信息源无限广泛的可能。

2.其他行业第五媒体的使用给档案信息与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媒体手机报、政府行业手机报的相继问世。目前,很多主流媒体都发行手机报,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各地方媒体也相继创办自己的手机报。很多地方还创办了政府手机报,如浙江省、广东省、湖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的很多县市部开通了政府手机报。很多行业也开通了自己的手机报,如摄影行业、船舶海运、交通运输、机械制造、汽车、农药、广播电视、_网络游戏、证券等。有些地区的党建组工部门也都开通了手机报,及时对外发出工作动念和相关信息。

外交微博、政府微博、公安微博的出现。现在很多机构和部门已经越来越重视微博这一阵地,许多重要新闻也是通过做博传播的。例如开展做博外交。当首次访华的英国首相卡悔伦在北京鼓楼参加活动,最先抢报道消息的不是传统的通讯社、报纸、电视台,而是英国驻华使馆微博。另外在微博世界里,已经有了专注于职场交流、招聘、旅游等的微博。

我国已有多地政府部门开通官方徽博。从新浪微博平台正式开始运营以来,各级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用户,也出现在微博平台上。据《法制晚报》报道,截至2010年7月26日,共有59个政府微博,其中40个属于“公安微博”。政府微博的真实性是有可靠保证的,新浪徽博运营征实,以政府名义申请注册的做博都必须有政府公章的“申请公函”,才能得以允许通过认证。

3.第五媒体也给档案部门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

档案部门有自己的第一媒体,有自己部级的报纸和刊物,省市级的期刊,院校的学术期刊,报道及时,水平较高,行业内读者群体庞大;也有自己的第四媒体,各级档案部门的网站数量众多,版式随工作发展不断更新和充实,内容丰富多样,有一定的互动,在社会上收到一定的宣传效果。

当第五媒体出现在公众生活中,并且呈发展迅速的态势时,档案部门要积极树立并拓展在第五媒体上的话语权,在这一媒体上“不失语”,使这一媒体的受众群体能够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

档案部门开拓第五媒体信息与文化传播的操作模式

1.创建并开通档案手机报

手机报具有覆盖面广费用低、可以反复阅读、可转发、速度快、直接发给目标群体、一对一等特点。它的信息传播是定点传播、点点互动、电网协动。由通信公司、网络公司以及相关部门如报社或政府或行业共同协作,三方共同构建的一种信息传播模式,三方担当了不同的角色。

手机报内容比报纸更为丰富。目前手机报多为彩信手机报模式,即报纸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上,以供用户阅读;另一种是WAP网站浏览模式,即用户可通过访问WAP网站,在网上浏览新闻。由此可见,从内容的丰富性上说,手机报的信息模式是多媒体,既有传统报纸的文字、图片内容,还可以有包含声音、动画、影视、游戏、娱乐、互动等的多媒体内容。因手机报其特性决定,手机报更强调娱乐性、交互性,再编辑既要强调新闻真实,也要强调信息的服务性、有用性,同时更要强调娱乐性、互动性;由于容量限制,手机报的新闻强调短、精,更强调信息的浓缩精炼。

选择创办并推出档案报手机版是档案部门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再创新,使媒体的宣传边界得到延伸。

档案手机报的编辑发行,可以先从公益做起,不做营利模式,具体操作可以有三种模式:一是可以依赖于《中国档案》杂志和《中国档案报》等部级的档案媒体。目前,全国性报刊利用电信、网络公司打造的手机报很多。《中国档案》杂志和《中国档案报》有自身强大的采编队伍,网络平台成熟,网络版非常及时,内容也非常丰富,这为开发档案手机报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可以在建立起与电信、网络公司的合作后,推出全国性的档案手机报。

二是各省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托于地方报刊媒体利用当地的电信公司打造档案手机报,或者在解决了相应的技术环节的问题后独立推出档案手机报。

三是依托于高校学报开通学术方面的档案报。高校的报刊、网络系统完善,可以自行推出档案手机报,也可以与档案

学会、协会合作,共同推出档案手机报。

2.开通官方档案微博,鼓励个人在私人微博上探讨档案话题

徽博的使用者多为年轻人,且微博是一个很能展示个人思想的媒介。政府部门的官方微博在刚出现的时候,以政府相关新闻为全部内容,但是这样的内容在微博平台上,很少能受到关注。经过调整,政府部门的微博内容日渐丰富,形象也愈发人性化,把微博从一个布告牌,经营成为一个议论场所,一个能达到“面对面”沟通效果的平台。

档案部门开通微博是占领媒体宣传的新要求。要想开拓微博这一领域的关注度,有内容是关键,有高质量的信息和不断刷新的较多数量的信息是保证,有及时、诙谐的回复是必须。微博适应了当今人们简短的阅读方式,也正适合档案部门消息的工作。开拓微博领域,在微博上面有话语权,可以使接受微博的受众从中得到档案信息,也使得档案传播媒介多了一种选择。

开通档案微博,可以由档案学会等社团牵头,既体现学术性,又有灵活性。同时还可以尝试由个人开通的微博,与建立做博且对档案宣传有兴趣的个人建立联系,在私人微博中探讨档案方面的话题,形成公办与民办合作的态势,共同开发新兴媒体的宣传工作。从当前搜索看,还没有看到专门的档案微博,但可以看到有私人微博上探讨档案的话题,这就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档案部门在第五媒体上的传播内容

《第五媒体行业发展报告》分析了第五媒体的主要特点,即受众广泛性、内容草根性、途径多样性、传播即时性、对象精准性以及信息可信性。

根据这一特点,要求档案部门利用第五媒体开展档案信息与文化传播时,注重突出对内容的选择和受众的感受。考虑到第五媒体的受众是依赖于移动网络的群体,相对年龄比较年轻,对档案、历史、档案工作的知晓度较低。面对这样的群体,在利用第五媒体时要注意将情感、文化、行政结合在一起。要适应第五媒体的语言和模式,在编辑加工中体现媒体特色,考虑受众需求。

1.历史文化亲民,突出文化和趣味

档案中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运用第五媒体应突出档案内容的文化性和趣味性。档案特别是历史档案中包含着许多生动有趣、鲜为人知的历史,有些是历史上一直存在的模糊概念,有些可以说是历史之谜。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就在档案之中,这些具有神秘色彩的谜底只能从档案中查找答案。这部分内容的宣传会引起人们比较强烈的兴趣,获得广泛的关注。

2.服务内容亲民,突出实用和效益

面对社会公众,要把档案和档案工作与每个社会公民息息相关的重要关联告诉给受众群体,使之了解档案与档案工作是其工作生活的重要帮手,能够帮助其解决问题,获得收益。档案部门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提供服务后的社会反馈,都可以在第五媒体上。获益的实例是对档案和档案工作最有效的传播。

3.信息亲民,突出沟通和便捷

第6篇:即时通信方案范文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适应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92-01

1.加强人事档案收集与创新档案内容: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也是丰富人事档案内容和开展提供利用工作的根本前提。在收集干部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做好经常性、定期的材料收集和补充工作,及时与各部门联系,要求他们定期送交档案材料。对缺少的材料要善于联系沟通,变被动为主动,及时追补和不断充实新的资料。

2.变“被动保管”为“主动服务”:围绕医院人事工作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树立档案工作的服务观念、时效观念、价值观念,拓展服务领域,积极主动提供利用人事档案。服务观念即从被动坐等上门的接待方式,逐步走向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努力开拓档案利用的新途径。时效观念即医院参与医疗卫生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档案人员要树立效率观念,在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中,及时、准确地为利用者提供档案,为医院竞争服务。价值观念即医院人事档案人员要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的作用,特别是人才就是潜在的生产力,一旦发挥作用,就能为医院创造效益。

3.管理方式由静态管理转向全面动态管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及时补充体现个人特色和时展的新内容,增加一些反映个人特色的内容,可以是诚信材料,如病人满意度,也可以是德、能、勤、绩的考核材料,还应将涉及本人的学历材料、专业技术职称材料、奖惩材料、党团材料、工资情况等及时归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动态管理,即通过查阅档案,能够准确反映当事人所有的信息,并能查到当事人某一阶段的真实情况。

4.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近年来,随着医院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传统的“手工操作”、“立卷归档”的工作模式和“重保管、轻利用”的工作思路已经不能满足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这就要求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充分运用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处置、保存、管理和提供利用等活动中,利用计算机将干部档案资料整理、分类、排序输入电脑,使档案据化、信息化,在档案的借阅、查阅、归档、统计等日常工作方面实行微机化操作。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实现数字化,充分发挥软件的查询、搜索、评价等功能,不断扩大人事档案信息的内涵,为医院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奠定信息基础。

(1)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实施干部人事档案动态管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和现代技术,将干部档案资料整理输入微机,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甚至声像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使干部档案数据化、信息化,在档案的查阅、借阅、归档、统计等日常工作方面实行微机化操作。同时,档案的数据系统建成后,不仅能够全面反映干部的基本情况、工作履历等固定信息,而且可以记录干部职级、学历、工资、岗位变动等动态信息,一旦干部基本情况发生变化时,可以随时准确地将最新信息录入微机,保证干部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2)建立干部个人电子档案系统,实施干部人事档案自动化管理。适应人才流动的需求,为便于档案的查阅流转,可以将干部个人中能够公开部分的内容制成电子档案。该档案由主管部门制作并负责维护更改,由个人持有,用人单位只能阅读无法更改。个人电子档案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减少弃档、“死”档和无档现象。

第7篇:即时通信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信诈骗;侦查;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1003306

一、当前重庆市电信诈骗发案基本情况

(一)总体态势

2010年12月21日至2011年3月20日,全市共立电信诈骗案1 887起,同比上升41.56%,涉案总金额达23 038 112元。其中,立网络诈骗案916起,同比上升102.21%;立电话诈骗案792起,同比上升20.18%;立短信诈骗案179起,同比下降19.00%。2月21日至3月20日,全市立电信诈骗案件959起,占全部诈骗案件的60.24%,发案数量同比上升91.38%,环比上升204.91%。(二)案件高发地区

2010年以来,电信诈骗案发案地主要集中于主城九区,其中沙坪坝区(206起)、渝中区(180起)、渝北区(154起)、江北区(148起)、南岸区(117起)、九龙坡区(113起)是持续高发地区,万州(80起)、永川(70起)、合川(53起)等地的发案情况也较为突出。

(三)受害人特征

1.上述电信诈骗案件的受害人总数为1 887人,其中男性918人,女性969人。性别结构特征不明显,男性和女性被侵害的几率基本相当。

2.受害人年龄段高度集中于18至48岁,数量占总人数的85%以上。

3.犯罪后果与被害人的心理弱点高度相关,大部分受害人均存在疏于考察、盲目轻信或贪图小利等一种或多种心理弱点。(四)主要作案手法

2010年以来,肆虐于重庆市的电信诈骗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冒充国家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市政、卫生、文化、税务、煤监等)工作人员,编造事实,以电话或短信方式设连环局行骗。如:九龙坡区一起涉案金额高达58.9万元的电话诈骗案,就是犯罪嫌疑人冒充昆明市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警官以及银行科长,以拨打电话方式,对受害人进行诈骗。又如:忠县的田某在接到“忠县武警中队”预订26个帐篷和32套门的电话后,按照对方要求,先向“指定帐篷供货商”的邮政账户汇入“预订款”1.2万元,后又将2.8万元“回扣”通过POS机分两次转账至对方农业银行账户,后发现被骗。

2.捏造诸如购车退税、购房退税、购摩托车返补贴、返还学费等事由,利用受害人贪利心理实施诈骗。如:2011年2月24日,南岸区的尹某接到“车管所工作人员”电话,称其购买汽车可以退税6 975元,尹信以为真,以银行转账方式被骗13.9万元。2011年1月26日,开县的谭某也因轻信“重庆市财政局工作人员”返还其子女学费的电话,以银行转账方式被骗4.7万元。

3.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散布商品购销、小额信贷、办理证照、中奖兑奖等虚假信息,利用受害人疏于考察、轻信他人的心理进行诈骗。如:渝中区的何某因急于出国留学,轻信互联网上的中介信息,主动拨打“博助教育机构”的联系电话,被对方以手续费、保证金名义,以银行转账方式骗去30.85万元。

4.通过手机通话、手机短信和腾讯QQ,冒充受害人亲戚、朋友、同事和战友等,谎称做生意、患病、罹难等急需资金,对受害人进行情感绑架,从而实施诈骗。如:2011年3月15日,九龙坡区的陈某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其朋友“林明清”,要借款53万元用于资金周转,陈随即向对方指定账户汇款53万元。之后,陈向林明清核实借钱一事时,才知受骗。

5.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交友、征婚或求子等虚假信息,诱人上当受骗。如:南岸区的仲某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称以优厚报酬寻一健康男性为伴生育小孩,随即与对方电话联系,被告知酬谢费为50万元,但要自行预付税费,仲按对方指定方式,在银行分4次共汇出3.55万元,事后发现被骗。二、当前电信诈骗案件的主要特点

电信诈骗是犯罪集团(团伙)将传统诈骗手法模板化,以现代通讯(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和各种传媒为载体,充分利用电信业、金融业的服务项目和监管漏洞,远距离、跨区域(甚至跨国、跨境)实施的非接触式诈骗犯罪[1]。综合重庆市和各地公安机关“打防管控”的相关工作经验,发现电信诈骗案件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作案手法翻新速度快

其一,诈骗方式高度模板化且模板品种繁多。犯罪分子充分利用普通群众的贪利、怕事等心理,精心编制各种标准化的诈骗模板,从传统的婚介职介、中奖信息、电话欠费、冒名顶替、办理证照,到紧贴时事的补贴退税、投资理财,甚至账号涉案(洗钱、贩毒、涉黑)、赈灾募捐等,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其二,从诈骗所依托的通讯技术来看,充分利用成本较为低廉的网络电话技术、短信群发技术、QQ通讯技术等,从而形成了犯罪的智能化和规模化,使得诈骗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地毯式地展开,侵害面极广,所以造成的损失面也很广。

其三,犯罪分子还巧妙利用金融业的服务项目,如U盾、数字证书、电子口令卡等现代网银技术,以及方便快捷的ATM机存取款、转账、汇款服务,从而能在极短时间内,组织多人同步完成赃款分解、资金转移或现金提取,迅速转移犯罪所得,令金融部门和公安机关防不胜防。

其四,还应当注意到,由于电信诈骗的屡禁不止,造成了内地不法人员抄袭和模仿跨国电信诈骗团伙的犯罪手段和方法,与跨国电信诈骗团伙狼狈为奸、里应外合,从而极大地助长了电信诈骗犯罪的本土化和猖獗泛滥,加剧了电信诈骗的危害性程度。2010年3月14日,重庆市公安局警务情报信息中心会同巫山县公安局在湖北破获的一个电信诈骗案,便是湖北籍犯罪人员效仿境外诈骗集团犯罪手法,冒充重庆市巫山、铜梁“煤监局长”向当地煤矿业主批量发送“索贿”短信实施诈骗,虽技术含量较低,但犯罪分子也频频得手,这一案例证明了电信诈骗确实存在本土化和普及化的不良趋势。

(二)诈骗流程的标准化、模板化

目前看来,电信诈骗中电话诈骗的标准化和模板化程度最为明显。电话诈骗通行的作案流程一般包含四个步骤:“遍地撒网”、“请君入瓮”、“环环相扣”、“远走高飞”。

第一步,“遍地撒网”。在境外(当前主要是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诈骗犯罪团伙,通过架设在不同国家互联网服务器上的VoIP电话软件,对中国大陆任意地区的电话号码进行批量呼叫。因犯罪团伙使用了“透传软件”对通讯数据进行人为操纵,使得受害人的来电号码显示为诈骗团伙设定的任意号码,如通讯部门特服号码、银行部门特服号码、政府部门公开电话等,从而降低受害人的警惕性。

第二步,“请君入瓮”。若受害人接听来电,VoIP网络电话系统则先会自动播放语音,受害人往往按照语音提示,按键转入所谓的“人工服务”,此时,诈骗团伙中的“接线员”浮出水面,按照预先设计的角色、对话内容和方式,向受害人展开骗局。

第三步,“环环相套”。诈骗团伙往往有若干名“接线员”,依据诈骗模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VoIP电话软件的语音通话转接功能,冒用法院、公安局、检察院、电信局、邮局等各种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轮番上阵、紧密配合,充分牵制受害人的思路,使得受害人基本没有时间分辨真伪。当受害人确已陷入骗局、深信不疑之后,最后一名“接线员”即告知受害人,若需证明自己清白并保护自身合法财产,受害人就必须立即将其全部资金“暂时”汇入政府部门设立的“专用保护性账号”中。

第四步,“远走高飞”。一旦受害人将钱汇入“专用保护性账号”中,诈骗团伙便立即通过网上银行对资金进行拆解,化整为零;同时组织人员同步在境内外的银行网点和ATM机上取现,然后,迅即通过地下钱庄,或重新通过银行等方式,将资金再汇总到诈骗团伙名下。待受害人醒悟并取得相关部门支持时,其资金已经基本消失殆尽。

(三)集团作案,组织严密,职业化水平较高

电信诈骗呈现典型的集团化和职业化特征。团伙成员之间按照公司化运作,分工明确,相互之间一对一联系,互不交叉,甚至互不谋面。一般有五个层次的人员:

一是境外核心人员。多为台湾籍等境外人员,此类人员负责:编制诈骗模板;准备作案所需的器材设备、银行卡和场所等;通过各种常规渠道,从内地物色、招募“接线员”团伙成员,并将“接线员”带到诈骗场所培训和管理。

二是技术支撑人员。一般由核心人员从网络论坛临时招募,或经“圈内”人员介绍加入。他们负责通过互联网,远程为诈骗团伙安装并维护VoIP电话软件和“透传软件”,并保证诈骗团伙的电话能顺利接入内地的电话网络。

三是专业拆账人员。在核心人员指挥下,将全部赃款拆分――若在境内取款,则拆解为单笔2万元以下;若在境外取款,则拆解为单笔1万元以下――转入若干张银行卡里,以确保能在一天内转移全部赃款。

四是取款人员,也称为“车手”、“取款负责人”。车手一般事先潜入各地待命,拆账完成接到取款指令后,迅速持银行卡去银行网点、ATM机取钱,最后再将赃款存入诈骗团伙指定的账户。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每名车手均持多张银行卡,分散到几个城市;多名车手组成一个“车手组”,听命于一个小头目;小头目则负责从核心人员处接收银行卡和取款指令,再将银行卡分发到每个车手,并向车手发送具体的取款、存款指令。每个“车手组”可能承揽多个诈骗团伙的取款、存款业务。

五是关联作案人员。大量的不以团伙成员真实身份注册、与犯罪团伙毫无身份关联的银行卡是诈骗成功的保障,也是每个电信诈骗团伙必备的犯罪工具。电信诈骗团伙这一“刚性需求”,近年来逐渐催生了专门提供银行卡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渠道获得大量银行卡,通过地下渠道贩卖给诈骗团伙[2]。三、电信诈骗的侦查瓶颈

从2010年公安部牵头侦办“10・11”、“8・10”、“11・30”、“12・8”等系列电信诈骗案,以及各地历年来侦办同类案件的经验来看,侦办电信诈骗案件往往同时面临五难:取证难、抓捕难、定性难、追赃难、打击难,因此,造成目前打击工作的实际状况是高成本、低产出、重复劳动甚至徒劳无功[3]。

(一)VoIP电话呼叫的落地反查取证工作难以深入

解剖已破获案件可以发现,电信诈骗所使用的VoIP语音呼叫技术,一般架设于境外互联网服务器上,犯罪分子发起呼叫后,其语音数据包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线路,“透传”(即落地语音网关)入PSTN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即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话网,声音以模拟信号传输)。经“透传”后,受害人的来电号码虽然显示为诸如银行特服、公安局办公电话等电话号码,但实际上是由犯罪分子手动设置而成;为了增加破获的难度,诈骗团伙往往通过多层服务来设置侦查障碍;同时因互联网服务器和落地语音网关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以目前的技术,很难通过来电查询对VoIP通话进行逆向追踪。

(二)警银缺乏深度合作

电信诈骗案中,银行卡是实现犯罪目的的关键环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部门的部分管理规定和运营模式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有助于电信诈骗犯罪的滋长,也成为公安机关快速打击的掣肘。

1.犯罪分子批量开立银行卡、网上快速拆账、ATM取现畅通无阻

部分地区的银行对借记卡的管理,大都不如对信用卡的管理一样审查严格、发放谨慎,这就造成了借记卡的批量开户问题,犯罪分子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到银行开立几百个借记卡账户,或者是持一批他人身份证大批量开立借记卡。银行部门按照国家银监局、公安部等部门的要求,对银行卡设置了单日取款2万元的上限,但是,对持有网银U盾的客户则没有设置单日转账限额。因此,犯罪分子只要持有网银U盾和足够多的银行卡,再多的赃款也能在短时间内分拆至银行卡,再从遍布全国各地的ATM机上取现。

同时,还需注意到的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各大商业银行都加快了“国际化战略”的步伐,陆续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令人担忧的是,如果犯罪组织也开始利用这些境外银行网点办卡、取现,那么警方极可能连“车手”等犯罪团伙低端成员也很难查证和捕获。

2.部分银行管理规定制约了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

侦办电信诈骗案件,出手迅速是关键。但目前,银行管理规定中,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制约了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其一,金融部门现行的有关规定,限制异地司法查询、冻结;其二,电子银行信息的司法查询,需到发卡银行所归属的地市级分行电子银行数据中心,且查询结果不能实现即到即得;其三,各家银行基本不向公安机关开放其本行银行卡活动监控数据;在各类银行卡的活动数据中,公安机关仅能通过中国银联公司获取银联卡的跨行活动数据,此数据的运用,仍然需要到开户银行或交易发生银行落地查证。

(三)取证繁琐、定性困难、证据链条易缺失

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专门规定电信诈骗罪,加之电信诈骗面对的是不特定区域和不特定对象,犯罪行为、犯罪工具和犯罪结果等交织在一起,给侦查、抓捕、取证、定性都带来重重障碍,如:公安部牵头侦办的“11・30”案件,因所在国司法体系原因,专案组经多方斡旋,突破重重困难,才将台湾籍犯罪嫌疑人从菲律宾押送回国。真正的诈骗核心人员往往位于境外,而目前抓获的均为一些犯罪团伙的底层人员,这些底层人员一般会以《刑法》第312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罪之规定报捕;如果证据仍不足的,为打击和震慑犯罪,还会选择报批劳动教养。但是,一旦涉及外国人时,就不能适用劳动教养,只能释放。侦办案件往往是投入大、产出小,形成了对侦查资源的极大牵制。四、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措施

从2010年开始,重庆市公安机关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警力、物力,成立了多个专案组进行侦办,共破获电信诈骗案717起,其中,破年内案件15起,破案率仅为0.61%。虽然成功打掉了几个犯罪团伙,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打击到的境外核心人员也少之又少。与国内外电信诈骗团伙横行肆虐、大批不法人员蠢蠢欲动相比,我们取得的战果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因此,警方既要深入研究,科学部署,加强对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实效,更要强化犯罪预防,策动相关社会力量,合力筑牢、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立体化防控机制[4]。

(一)探索打击电信诈骗的新方法和新机制

1.建立专业侦查队伍,或改进侦查方法,有效应对高发态势。电信诈骗的职业化趋势十分明显,建议成立专业侦查队伍以针锋相对,最大限度地实现警方的快速反应和专业化程度;同时,或可参照禁毒等专业警种的工作方法,视情设置“侦查圈套”,适度运用诱惑侦查手段,通过侦查经营来切实提高打击实效。公安部自2009年6月12日起,部署开展了为期四个多月的声势浩大的全国范围内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仅仅两个半月时间,至2009年8月31日,全国公安机关共打掉电信诈骗犯罪团伙277个,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1 469人, 破获电信诈骗犯罪案件4 836起,追回被骗资金1 900万余元[5]。

2.落实“落地侦查”协作机制。按照公安部提出的设想,尽快搭建全国性的网络平台,建立跨区域协作共享和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实现远距离网上串并案,同时落实各涉案地侦查、抓捕和取证工作,以集约化作战来应对电信诈骗的多发、普发态势,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劳动。

(二)寻求银行、电信行业的最大支持,堵塞可资犯罪利用的漏洞

银行服务和现代通信服务,是电信诈骗高度依赖的“两个支点”,对该两个支点任选其一进行打击,即可斩断其资金链或技术链,扼杀电信诈骗。因此,警方与银行、电信两大行业的深度合作是打击电信诈骗的治本之策。其具体操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简化银行查询、冻结等审批手续,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如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建立起“165反诈骗咨询热线”,受害人一旦受骗,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165热线报警并通知银行对涉案账户进行冻结,极大地减少了受害人的损失。

2.搭建制度化、常态化沟通机制或平台,合力打击非法营运的VoIP服务器、贩卖银行卡、非法营运短信群发、违规租用通信线路等违法犯罪行为,剪除电信诈骗犯罪的周围支撑。

3.加强技术领域的合作,实现系统化合力管控。如建立基于“黑名单”的电话语音控制系统。一是公安部门将掌握的诈骗分子使用的电话号码提供给电信部门,制成“黑名单”,存入电信部门提示系统的数据库。一旦发现有与数据库内相同的号码拨打居民用户电话,等电话接听完毕后,这个系统马上会自动拨打提示电话过去,提醒居民与警方联系核实。二是该系统自动检测到某一时间段同一个电话集中拨打批量用户时,就将该可疑电话号码记录下来,储存在系统数据库,并随即向被拨打的电话用户发出语音提示。例如,江苏常州警方与电信部门联合开发的一套“防电话诈骗语音提示系统”,即可自动向被“黑名单”拨打过的电话用户进行语音提示:“刚才您接听到的电话,如涉及电话欠费、银行卡消费转账等情况,可能是诈骗,请拨打常州市报警电话110或电信10000号进行咨询。”自该系统启用以来,平均每月成功拦截诈骗电话近20 000个,基本实现了以技术手段从源头上阻截诈骗电话。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被害免疫力

多管齐下,充分发动各级各类宣传媒体,对各阶层人民群众实现全方位的覆盖,开展电信诈骗预警宣传,增强人民群众自身的防范意识。

1.依靠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以滚动、连载、专题、专栏等形式,宣传典型案例,剖析犯罪手法特点,犯罪动向,保证宣传的宽度和广度。

2.充分利用网络、短信等现代通讯技术,策动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以群发手机短信、群拨语音提示、群发警示网页等方式,加强宣传的密度。

3.警方应当以“阳光警务查询监督系统”建设工作为载体,加强电信诈骗犯罪的专题宣传;同时,适时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日活动,主动深入社区、街区和机关单位,采用派发宣传单、组织观看宣传视频、展示缴获的赃物等直观的方式,面对面地接受群众的咨询,向群众介绍防范电话诈骗犯罪的知识,增加宣传的强度。

4.筑牢柜面警示防线,增强宣传的针对性,警方在银监部门和银行网点的配合下,对全市银行的柜面员工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专题培训,使每名员工都熟知电信诈骗,从而引导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并主动提醒有可能受骗的汇款人员,或是及时将人员和资金的异动情况报告公安机关,尽可能及时发现案件苗头,防止被骗后果的发生。

5.警方也可开通报警服务专线,帮助群众提高分辨骗局的能力、熟知电信诈骗的犯罪动态、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如哈尔滨市公安局开通的“96345”预防电信诈骗专线咨询服务报警电话,在预防和打击电信诈骗中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参考文献:

[1]南京市公安局.电信诈骗犯罪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刑事警察,2009(5):2931.

[2]庄华.我国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与侦查策略思考[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0(4):8083.

[3]刘继敏.信息社会电信诈骗犯罪分析及打防措施建议[J].公安研究,2011(6):1822.

第8篇:即时通信方案范文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2003年4月开始从事社会治安巡查工作的,同年10月起任**巡查中队第三巡区分队长,2006年1月起任**巡查中队副中队长,07年2月兼任直属分队分队长。自参加巡查工作至今,我个人在同事的协助下共抓获刑拘人员159人,逮捕劳教141人,网上逃犯6人。2006年带领分队共抓获刑拘人员80人,逮捕劳教73人,占中队现行数的60%,行政拘留53人,外地网上逃犯7人。辖区发案与2005年相比下降15.9%。2003年我被巡查大队评为巡查先进个人,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次被授予三等治安荣誉奖章,2006年又被授予二等治安荣誉奖章。

下面我把平时在巡查工作中积累的如何抓现行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向大家作一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巡逻盘查抓现行

巡逻盘查是我们巡查队员最基本、最原始的抓现行方法,也是我们最常用、最主要的抓现行方法之一。2006年,分队共抓获抢劫嫌疑人25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巡逻盘查抓获的。这种方法讲究责任心和观察力,通过对人、物的出现地点、出现时间以及其携带的物品,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一是开展错时巡逻,实现“猫鼠同步”。原先分队下半夜巡逻时间一般都在0时至4时,而案件却连续高发,固定的巡逻时间给犯罪分子有了可趁之机。针对这种情况,中队授权分队灵活掌握巡逻时间,下半夜的时间划定在23:30至05:30之间,由分队长自行掌握。2005年3月22日5时许,我们当场抓获三名盗窃价值五万余元铝质鞋模的犯罪嫌疑人,到案后,该三人还在说:这个时间段你们应该早就结束巡逻了的啊。二是实时对重点部位巡逻,掌握发案规律。我们根据对打防控系统查询和历年发案的规律,划定重点发案部位,重点开展巡逻。2006年6月14日晚九时许,我和同事巡逻至大石一级公路石刺头路口时,发现南侧草坪上坐着三个人,三个人看到我们从车里出来,便从草坪上站起来,向我们停车的位置走了过来,我们还没有开口询问,那三个人就很主动地拿出身份证和暂住证给我们看,查看后身份是核实无误,但凭感觉这三个人一定有问题,因为很少有外来人口这么“自觉”地接受检查的,于是我们便对三人坐过的地方周边进行检查,结果发现了两支30万伏的电警棍,于是当即将他们带至派出所,没过几分钟该三人便交代了预谋对路人实施抢劫的犯罪事实。三是加强恶劣天气时的巡逻,把握治安主动性。2006年1月12日,再过几天便是春节了,当晚起了很大的雾,能见度很低。当天我带队巡逻到辖区马鞍桥村的主干道时,发现一家网吧的房子边站着三个人,形迹相当的可疑。这时车子已开过去三十来米,我便把车子调过头,这三人一见我们车子掉头过来,便急着往网吧里面走去,我和同事便迅速上前将他们拦住,结果发现三人身上携带了三把西瓜刀和二把弹簧刀,后三人交代了当晚准备实施抢劫以及在泽国丹崖山抢劫一妇女的犯罪事实。同时,我还总结出了,针对盗窃案件,要开展便衣巡逻;系列性案件,要加强设卡守候等方法,效果都比较好。

二、情报信息抓现行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将是公安工作的主方向,通过情报信息抓现行是目前最有效、最直接的抓现行手段,也是我们最为常用的抓现行方式之一,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可以抓获一批高质量的违法犯罪嫌疑人,破获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案件。但此方法对物建信息员的要求较高,而且在感情投入方面需要长期性地经营,我一般在以下几种途径进行物建信息员:一是对喜欢在公复场所出没的外来人员中物建。这里的信息员小道消息多,耳聪目明,对一些街面上的事情消息灵通,特别是对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案件的侦破能起到积极的作用。2006年3月8日晚十时许,汇川王村发生一起性质较为恶劣的故意损坏公私财物案,一伙歹徒手持铁棍冲进某绣花加工厂,砸坏三台正在运作的绣花机,损失一万余元。根据分析认为极有可能是“小混混”所为,我便布置公复场所的信息员进行打探,四天后即抓获了六名犯罪嫌疑人。二是在被打击处理过的人员中物建。由于被打击处理人员在违法犯罪分子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认为他们被处理过,对公安有一种仇恨感,和自己肯定是“一路人”,所以对被打处人员的戒备心不强,也愿意炫耀自己曾经有过的“业绩”。2008年3月1日晚,我根据一名曾有前科信息员的反映,协助民警在城南某地抓获涉嫌盗窃、转移、销售6只变压器铜芯和电缆的犯罪嫌疑人9名。三是在清查过程中物建。每次清查外来人员到派出所后,我注意发现愿意为公安工作服务的外来人员,有意识地与其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选择与我们工作有关的内容和话题,以此来判断他们在辖区的活动情况和活动能力,这样我们就有相对的把握分析出哪些外来人员可以为我们服务。2006年根据这些信息员的反馈,抓获多名被处以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的违法人员。四是有意识地在高危地区中物建

。主要是利用地缘关系,掌握在辖区活动的高危人员情况。2006年11月16日,我根据信息员提供的线索,协助刑侦大队抓获多名“11.14城北故意伤害致死”嫌疑人。五是在废旧回收点边物建定点信息员。我们周围到处都是废旧物品回收点,这些都是犯罪分子销赃的重要去处。针对盗必销,我有意识地在废旧回收点周边物建信息员,并交代,如果发现下半夜有人到回收点销售各类物品的,立即通知我。2006年11月14日凌晨2时许,根据定点信息员的举报在洋江村当场将盗窃鞋模前来销赃的三名嫌疑人当场抓获。总之,在物建信息员上,我采用的是案件分类方式,根据**辖区发案的实际,将信息员按案件性质分为几大类,重点物建以“两抢”、盗窃机动车、盗窃工业原材料、市场扒窃等案件的信息员,以点对点、案对案地进行使用,效果比较理想。我物建信息员的原则是“宁精勿滥”,对物建三个月以上没有提供有效线索和信息的信息员,一概撤消。

三、网上研判抓现行

根据目前“科技+传统”的警务模式,利用网上研判信息进行抓现行将成为必然,通过对嫌疑人活动轨迹的掌握,从而推进案件的突破。一是通过网络监控。在平时工作中注重收集重大高危人员的个人信息,特别是QQ和手机号码等信息。2006年12月27日,辖区某理发店老板的一只价值5300余元的DV被窃,根据情报反映系到该店上班不到三天的胡某所为,在获取其QQ号后交由网监大队进行监控。不到一个月,网监通知:“胡某在太平某网吧出现”。兵贵神速,迅速出动将其当场抓获。二是根据狱侦线索进行研判。平时工作中我多则五天,少则二三天都要查看打防控中的侦查类线索,然后进行分析研判。首先是查证有无线索中反映出来的案件,如果有此案件,则对反映的嫌疑人进行查询,看是否已经被打击处理,如果没有那么运用各种措施全力进行查找嫌疑人。2006年11月3日根据狱侦线索抓获三名盗窃胶水案嫌疑人。三是对刑侦大队的指纹比对中尚未抓获人员和打防控在逃人员进行查询。力争通过巡逻盘查、日常清查、高危列管、情报信息、暂住登记和出租私房、外来人口登记过程中发现并抓获一批在逃人员。特别是在集中办理暂住证期间,落实专人进行手工比对。2006年4月4日和4月8日,我和同事在巡逻过程中发现并抓获“06.1.16”西洋某鞋厂价值16000元保险箱被盗案的犯罪嫌疑人周某和徐某。四是梳理尚在辖区内活动的劣迹前科人员。主要是针对小偷小摸行为且屡教不改的前科劣迹人员,力争积累材料为劳动教养做准备。

四、基础工作抓现行

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和公共复杂场所均安装了技防物防设施,这对预防犯罪和案发后提供犯罪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在平时下村与群众和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有意识地向他们宣传加强企业物技防设备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06年8月7日,辖区某鞋厂发生一起涉外盗窃案,韩国客商放在轿车内价值两万余元的钱物被窃。案发后,我即组织分队全体队员查看了该厂的监控图像,虽然只有5秒钟的画面,但其中一名队员认出该案犯经常在汇川王一带活动。当晚,我即安排全部人员进行布控,在案发不到六小时后,即抓获其中一名盗窃嫌疑人,并追回了部分失窃物品。又如2006年中秋节,辖区某网吧内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通过监控画面,当晚即抓获了参与该案的三名嫌疑人,从而迅速破获此案。当然,此种方法需要扎实的基础工作作为支撑。另外,分队还建立了一整套重大高危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对群众反映、他人检举、有违法前科、无正当职业、日宿夜出和经常出没的外来人员进行重点管理,并留下照片及其个人的其他资料,为故意伤害、“两抢”和扒窃案件的侦破积累相关资料。

以上所有的抓现行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对治安巡查工作的热爱和甘愿奉献的基础上,而且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治安巡查工作的事业心,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还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钻研、善于总结。只有在这些基础上,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有个良好的治安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平安、更加和谐!虽然我个人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但离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组织上给了我很大的荣誉,我想这荣誉属于社会治安巡查这个光荣的集体,成绩归功于和我一起为一方平安付出辛勤劳动和努力的巡查队员,归功于对我培养和信任的各级领导,归功于关心和支社会治安巡查队伍的村居干部、治保积极分子和人民群众,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巡查中队长综治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巡查中队长综治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主要是利用地缘关系,掌握在辖区活动的高危人员情况。2006年11月16日,我根据信息员提供的线索,协助刑侦大队抓获多名“11.14城北故意伤害致死”嫌疑人。五是在废旧回收点边物建定点信息员。我们周围到处都是废旧物品回收点,这些都是犯罪分子销赃的重要去处。针对盗必销,我有意识地在废旧回收点周边物建信息员,并交代,如果发现下半夜有人到回收点销售各类物品的,立即通知我。2006年11月14日凌晨2时许,根据定点信息员的举报在洋江村当场将盗窃鞋模前来销赃的三名嫌疑人当场抓获。总之,在物建信息员上,我采用的是案件分类方式,根据**辖区发案的实际,将信息员按案件性质分为几大类,重点物建以“两抢”、盗窃机动车、盗窃工业原材料、市场扒窃等案件的信息员,以点对点、案对案地进行使用,效果比较理想。我物建信息员的原则是“宁精勿滥”,对物建三个月以上没有提供有效线索和信息的信息员,一概撤消。

三、网上研判抓现行

根据目前“科技+传统”的警务模式,利用网上研判信息进行抓现行将成为必然,通过对嫌疑人活动轨迹的掌握,从而推进案件的突破。一是通过网络监控。在平时工作中注重收集重大高危人员的个人信息,特别是QQ和手机号码等信息。2006年12月27日,辖区某理发店老板的一只价值5300余元的DV被窃,根据情报反映系到该店上班不到三天的胡某所为,在获取其QQ号后交由网监大队进行监控。不到一个月,网监通知:“胡某在太平某网吧出现”。兵贵神速,迅速出动将其当场抓获。二是根据狱侦线索进行研判。平时工作中我多则五天,少则二三天都要查看打防控中的侦查类线索,然后进行分析研判。首先是查证有无线索中反映出来的案件,如果有此案件,则对反映的嫌疑人进行查询,看是否已经被打击处理,如果没有那么运用各种措施全力进行查找嫌疑人。2006年11月3日根据狱侦线索抓获三名盗窃胶水案嫌疑人。三是对刑侦大队的指纹比对中尚未抓获人员和打防控在逃人员进行查询。力争通过巡逻盘查、日常清查、高危列管、情报信息、暂住登记和出租私房、外来人口登记过程中发现并抓获一批在逃人员。特别是在集中办理暂住证期间,落实专人进行手工比对。2006年4月4日和4月8日,我和同事在巡逻过程中发现并抓获“06.1.16”西洋某鞋厂价值16000元保险箱被盗案的犯罪嫌疑人周某和徐某。四是梳理尚在辖区内活动的劣迹前科人员。主要是针对小偷小摸行为且屡教不改的前科劣迹人员,力争积累材料为劳动教养做准备。

四、基础工作抓现行

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和公共复杂场所均安装了技防物防设施,这对预防犯罪和案发后提供犯罪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在平时下村与群众和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有意识地向他们宣传加强企业物技防设备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06年8月7日,辖区某鞋厂发生一起涉外盗窃案,韩国客商放在轿车内价值两万余元的钱物被窃。案发后,我即组织分队全体队员查看了该厂的监控图像,虽然只有5秒钟的画面,但其中一名队员认出该案犯经常在汇川王一带活动。当晚,我即安排全部人员进行布控,在案发不到六小时后,即抓获其中一名盗窃嫌疑人,并追回了部分失窃物品。又如2006年中秋节,辖区某网吧内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通过监控画面,当晚即抓获了参与该案的三名嫌疑人,从而迅速破获此案。当然,此种方法需要扎实的基础工作作为支撑。另外,分队还建立了一整套重大高危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对群众反映、他人检举、有违法前科、无正当职业、日宿夜出和经常出没的外来人员进行重点管理,并留下照片及其个人的其他资料,为故意伤害、“两抢”和扒窃案件的侦破积累相关资料。

第9篇:即时通信方案范文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数据;管理;平台;开发;应用;云服务;云计算

目前的数字档案馆,最普遍的管理平台即云计算平台,本文就云计算在数字档案管理平台中的开发与应用、构架及实施做出综合性分析。让用户看到以云服务为平台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对未来这一领域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云的概念普及

云计算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虚拟化技术,最早云计算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大型、复杂性的计算,云计算的技术可以说是网格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的综合演进。为用户提供无限的网络资源,甚至可以按需定制,在软件架构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云计算有如下几个特点:即稳定性强、灵活的可扩展性、安全的虚拟化存储、良好的通用性及体贴的按需服务。

二、数字档案馆统一数据管理云平台的优势

(一)技术优势

在当今数字化概念的狂潮中,档案管理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向前推进,原始的档案信息资源也凸显出了不足,如建设成本较高,建立标准不规范,数据共享困难,软件使用跟不上,管理混乱,备份能力有限等各种问题。云计算的技术应用了分布式的处理方式与虚拟化的技术,有效地将原始的物理服务器变为若干虚拟服务器,以这样一种服务器集群的方式向管理系统提供统一访问模式,这种模式对信息安全起到了极大防护,也可以避免客户因为硬件故障而丢失数据(如图1)。这种方式对整个档案馆的意义颇为重要,可以充分调动服务器与网络的资源,既避免了硬件浪费,又极大地降低了资源成本。

图1 服务器集群,若干虚拟服务器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二)基础设施优势

原始的档案馆建设是以手工的形式,极不方便,之后,随着数字化的普及,档案馆花费了大量资金购买一些硬件设备,但这些硬件的维护成本非常高,需要定期更换维护,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可能还需要扩容,给档案馆的建设与管理带来了极大不便。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对档案馆平台内硬件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与分配,它利用服务器的强大的集群模式实现了大数据处理与计算的功能,使得原有资源在云服务平台的整合下,变废为宝,既解决了硬件闲置的问题,也充分调动了资源的共享。

(三)信息管理优势

云计算平台对资源采用分布异构的模式,即资源池与集中整合管理,将异地信息也归入其中,避免资源的重复操作。同时,这种方式让各个档案馆之间的资源合理化、特色化。是是原始的数字档案馆无法照顾到的方面,是非常大的优势。

(四)使用服务优势

服务优势指云服务平台实现了各个终端之间的信息共享,如PC端、App端、网络电视端等,这些终端可以随时接入服务,读取所需信息,使档案管理的服务变成了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无缝对接服务,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各个背景与用户的需要,提供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管理与信息挖掘。(如图2)

图2 云服务平台在各个馆之间都可以实现共享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三、数字档案馆数据管理云服务平台的开发

(一)管理层

管理层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数字档案服务这个平台的核心。这部分主要负责权限认证的制定、安全管理、平台的资源分配、进程中管理以及用户基本管理等。管理层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对计算集群的技术提供档案管理服务、公共档案信息服务、个性化定制查询、原始件传递、专题消息推送等各种应用类的服务进行处理。

(二)应用层

这个层面可以说是整个平台中要开发的最高层,这个平台的功能在未来会以web网页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作为用户提供信息与服务的基础平台。

(三)数据层

数据层的开发是管理软件的中间层,这个层面的开发要保证各个成员馆之间安装了有效节点,而他们只要在安装后即可享受方便的云服务支持。以中间件技术模式构成的云服务平台对这些云里的档案实行统一管理,并实时监测节点,保障节点无故障,如若某一个节点出现了问题,技术层面会即时屏蔽以保证平台的正常服务。在开发时,要保证用户在这一层面的服务提交后,云平台即可以将信息抓紧、整合,将有效信息快速反馈给用户。

(四)基建层

有了云服务平台的技术,并不是就可以完全抛弃原有的基础设备,档案馆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是要提供基础。不同的是,通过整合虚拟化集群使原有的硬件与软件都实现了功能的最大化。通过云嵌入终端将PC、存储设备、网络资源以及硬件等共同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云资源库。

四、数字档案馆数据管理云服务平台的应用

(一)资源采集

当我们开发好一套云的数据管理平台,就可以从各个节点之间发出需求,如PC端设备、App端等,让云数据管理平台将需求整合,快速反馈给需求者。

(二)档案整合

一个档案馆最重要的部分即是档案资源,这部分在应用过程中应该尽量做好基础数据收集,可能这个过程较长,但我们可以利用云数据管理平台的强大的信息能力进行上传,让云计算实现数据的共享。协调各个节点的布局,突出各个节点的优势,避免重复建立。

(三)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档案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云数据管理平台有专人对数据管理、分配与实施,且同时有安全监测,所以信息安全的不确定性已经几乎为零风险。如果有特殊情况发生,那么云服务的特点也可以提供保障,因为云服务的备份功能已经将一份数据虚拟为若干份备份在不同的节点,信息不会丢失与遗漏;同时,云服务的信息池功能也很好的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因为每个信息都以碎片的形式投入信息池,他人很难根据碎片找到整条有用信息,这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为档案管理多了一份保护。

五、结语

用户通过云数据管理平台了解了数字档案在日常中的应用,对云服务平台的便利与好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未来,用户仅需要在网页中提交需求,云数据管理平台就会在后台用云计算的方式快速匹配出所需信息,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挖掘、提取、分析、整合,将最有价值的信息准确提交给用户。云数据平台的应用,不仅在硬件与软件上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也在客户需求上提供了非常准确的信息传递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小芹.云计算环境中数字档案馆服务与管理初探[J].档案学研究,2010(6).

[2]吕元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4).

[3]袁红军.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构建[J].情报科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