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精选(九篇)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

第1篇: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

关键词:文化建设; 贫困山区; 农民素质; 科学发展; 和谐乡村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113-0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始终将现代农业建设放在发展的首位,使得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善,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生产力的具体表现。但是,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在贫困山区,还存在认识上的较大偏差,认识不足、力度不够的情况,这是造成当地文化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2008年7月和2009年8月,我们对山西省吕梁市和忻州市部分贫困山区的文化建设现状做了调研,进而感受到了农村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在我们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如果没有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先进、农民的提升,就没有整个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更不用说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山区的贫困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而文化贫困是山区贫困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多数贫困山区致力于经济的发展,然而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农民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则出现更为快速的增长。“不能增加收入,不能满足物质需求,农民生活会贫困;不能发展农村文化,不能满足精神需要,农民思想会贫乏。”[1]农民思想的贫困对导致农民理想信念出现动摇,道德观念出现滑坡,社会因此也会陷入动荡和不稳定的状态。在贫困地区,文化的贫困和经济贫困巳经成了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因此,文化建设对于贫困山区的科学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文化建设对山区农民素质的提升作用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封建迷信抬头,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导致了农民的农村教育事业发展长期滞后。在我们调查的地方,学历水平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况,如图1所示:

由于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限制,当地农民的创业能力、进城就业能力相对较弱,即使外出打工也是从来一些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能够返乡创业的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状况即便是在新农村政策颁布之后,对于政策的理解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很多人对于该政策理解程度较弱,不能用到实处。在调查中,当问到“您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策理解程度”时,呈现如下结果: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该地区发展的成败。正如班费尔德所说,“穷人基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利用机会摆脱贫困之命运,因为他们早已内化了那些与大社会格格不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2]三农问题的解决、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全面小康的实现均需要广大山区人民尽快地提升自己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而文化建设对于贫困山区农民的教育则起着关键作用。在每年的元宵节闹社火时,山西农村普遍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这些文艺活动一般用街头剧、唱歌、快板、戏曲等形式把法律政策、道德风尚、表扬批评融于其中。在这些具体的表达形式下,农民高高兴兴的接受了党和国家的政策、社会的道德和公民的权利义务。遗憾的是,现在这样的活动少之又少,文化活动的匮乏也使这样的历年活动成为了一种奢侈。于是,在贫困山区的文化建设中就少了一个舆论宣传的阵地。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也日益红火起来,在贫困山区可以借助百姓耳熟能详而又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构建教育和舆论的阵地,让农村不至于成为被社会发展所遗忘的角落。[3]文化建设快速提升着农民的素质,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文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成长经历中,也体现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对于贫困山区来说,更体现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上。

特定农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会形成特定的文化,几千年中国传统农业的文化特色以我们所熟知的“小农意识”存在着,而这种文化也影响了我国广大农民的思想,限制着他们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他们的保守、落后、封闭甚至愚昧。现代农业经济要求掌握科学的农业知识和现代农业技术。而这些知识与技术的普及取决于农民自身的需求程度和认识程度,否则就会在他们盲目的排斥中丧失。

在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斗争的需要,党所建立的根据地大都选择在一些相对不发达的贫困山区。而就是在这样一些地区,党在发展当地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的宣传。例如,文艺活动宣传队的建立,不仅使党借助文艺队提高了自己的影响,增强党的凝聚力,加深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也使当地的人民在文艺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彼此的信任。而这样一种信任和合作在经济活动中又得到了延续,从而提高了当地的生产。现在,尽管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生产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依然需要。然而,这种合作基础是相当脆弱的,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信任和道德教育,只靠金钱和利益的维系作用,用不了多久就会跨掉。农村经济活动需要文化纽带来联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活动的形成与提高。而文化建设本身就是建立这种纽带的过程。

三、文化建设对农村社会和谐的推动作用

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而言,文化建设可以起到缓解矛盾、促成和谐的作用。任何农村由于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宗族派系不足为奇,直到现在,当遇到清明祭祖等一系列活动时,我们仍然能够看到的家族活动,而贫困山区更是如此。加之如今贫困山区群众性体育、文艺活动几近绝迹,农村传统春节喜闻乐见的“社火”等活动也日渐衰落。而盛行,农民宁修庙不建校,许多带有浓重迷信色彩的活动披着宗教的外衣四处招摇,黄赌毒等文化毒瘤在某些农村也逐渐抬头。同时,流动的农民工把一些不良的城市文化与流民文化带入农村,导致在部分农村地区带有黑社会和帮派性质的团体与家族宗族势力结合起来,严重扰乱了农村社会的秩序。[4]如果任由其发展,必然会导致整个村社的分崩离析,影响和谐乡村的构建。但是,如果有一些合适的文化娱乐活动则会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交流空间,文艺活动无界限,不同姓氏的人,甚至于不同信念,都可以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慢慢的造成了一种和解和交流的气氛,从而起到缓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作用。

此外,山区本土文化独特的动员功能也可为构建和谐乡村发挥重要作用。在具有革命传统的老区,这种作用尤为突出。一方面,这些地方曾经经历了革命战争的洗礼,有一种对社会主义的特殊情感,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犹如老区自己孩子的成长,受到他们的密切关注。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到现在仍然保留而没有丧失。一旦提到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当地人脸上那种特殊的自豪与亲切。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整个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老区人的付出与配合时,他们将毫不犹豫。另一方面,农村是“熟人社会”,这样的性质决定了山区农民非常在意舆论和评价的作用,所以如果要动员村民参与到实际的变革中来,必须使其意识到变革的意义,而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和单纯的经济手段并不能达到目的。因此,在山区的建设中,任何问题的处理都需要发挥这种有着特殊动员作用的本土文化的功能。

四、文化建设对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匮乏容易使贫困山区的基层民主变成空中楼台。正如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言,中国的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传统的社区就是依靠熟人关系的存在,从而构成了道德社会,这是农村社区存在的基础。如果农村维系公共生活的公共空间(公共活动和文化活动)丧失,就必然导致评价无意义,道德、信念的作用也会随之丧失,最后导致农村社区存在的基础也就丧失了。[5]可是一旦失去了这种基础,维护社区的正义和亲情观念的民意基础就将不复存在,任何政治就只能是一纸空文。要想建立山区民主政治,需要增强农村的公共交流空间,加强文化建设,重塑基层政治的评价体系,重燃农民关注集体的激情。

村民是实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体,其素质如何,直接涉及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成败兴衰。对于贫困山区而言,长期经济发展的贫困加上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惰性的因素,使得基层民主建设的进展举步维艰。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培养新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学习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劳动者培训,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推广科技知识,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发生质的飞跃,进而使其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

对于大多数贫困山区来说,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再加上资金短缺,基本设施落后,发展缓慢,后劲不足,有些地方,部分农民还没有完全脱贫。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关系发展与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要想让这些地方真正能够赶上社会主义建设的快车,必须注重经济发展与文化、政治发展的协调。

五、贫困山区文化建设是完善社会文化体系,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党中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实现“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作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并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充分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文化建设放在国家发展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把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作为广大农村繁荣富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来考虑,农民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的愿望将得到更好的落实。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开放与文化交流,使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当代城市文化对农村的辐射、渗透与农村文化对城市的文化反哺,使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处于双向互动的态势,由此实现我国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6]由此,老区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区文化建设将是对这一体系的完善和补充,这对提高老区人民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质,提高文化软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开始腾飞,中国的政治正在趋于完善,与此相对应,中国的文化也应该有一个大的改观。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的城市面貌,广大人民的文化素质、文化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让人遗憾的是,中国的农村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却很缓慢。不能不看到,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国家,如果忽视农村文化建设,那么其他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贫困山区,不应该成为被文化遗忘的角落,注重这些地区的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桃英.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8):31-33.

[2]转引自李强.中国扶贫之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17-18.

[3]黄永林.重视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今日浙江,2006(12):54-55.

[4]龙立云.宗教回潮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J].益阳师专学报,1994(2):67-68.

第2篇: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27-02

高职教育如何办出类型特征?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如何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实现校地深度融合,这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黄冈职院作为大别山地区的一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通过实施“十百千万”(与十县对接、与百村共建、与千企合作、促万户致富)社会服务工程,探索出了一条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特色强校之路。

一、校县对接,融入区域经济

黄冈市各县(市、区)都有各自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黄冈职院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积极探索并实践高职院校与县市对接、教学院系与乡镇对接、专业团队与农村(企业)对接、教师与农户(项目)对接,形成“四层对接”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为促进黄冈及大别山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先后与黄州区、武穴市、团风县、蕲春县、英山县等10个县(市)签订了校县(市)共建协议。具体由各教学院系根据各县市区产业特点与之形成对接关系。如生物工程系与全国闻名的“医药之乡”蕲春县对接,建筑系与“建筑之乡”团风县对接,商学院与黄冈市商业中心的黄州区对接等。各教学院系都与相应的县市区签订对口合作协议,形成了校县对接促进产业发展的格局。

在合作中,学校发挥专门人才优势,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县市区提供智力支撑、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帮助县市区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建立了5个应用技术研究机构、11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10个技术服务中心和10个产业服务基地,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参与科技扶贫。近几年推广实用技术146项,取得直接经济效益9 000万元。

二、校村共建,服务区域三农

黄冈职院扎根老区、服务老区、建设老区、回报老区,主动为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十几年来,累计为农口和服务性行业培养技能型人才7万余人。并坚持与市农业局、科技局、科协等单位合作,通过“进村入户”,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学校11名教授博士成为湖北省农业科技110首席专家、黄冈市科技顾问;作为湖北省农业厅“农村实用创业人才培训基地”,为培训农村基层农技人员,举办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小龙虾、蛋鸡饲养技术,果树栽培技术,中药材种植,沼气能源,水产养殖”多种培训班,为1 020名农村人员提供农业知识技能更新培训,为1 050人进行了农村创业人才培训,为466名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为7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教师;学校作为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累计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 900余人;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作用,常年开展面向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技能认证工作,每年为校内外提供鉴定人数超过10 000人次。学校作为2008年湖北省委组织部认定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定点培养单位,已经培养了430名合格的农民大学生,有的已成为本村致富带头人或村两委干部。

学校利用师资和技术优势,积极配合黄冈市相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等科普活动。由学校主持的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黄冈大别山区有机茶生产技术应用与示范》(课题编号2005EA760045),湖北省科技攻关课题《山地生态多样性有机茶园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编号2005AA201C03),其成果在大别山区得以推广。学校专门成立了茶叶研究所,组织专业教师、技术人员以及专业学生走出校门,采取“蹲一个点,带一个片,包一条线”的方法,到英山、团风、麻城、武穴等县市指导建起7个名优茶科技示范基地。茶叶研究所研制的“龟山松萝”、“春渺”两个品牌茶叶,在全国第五、六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春渺”茶在第七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金奖。学校为黄冈市十多家茶叶企业推广应用有机茶生产技术,促进茶叶企业发展,带动茶农致富。畜牧兽医专业与北京北农大动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高产蛋鸡饲料配制技术”将为黄冈的蛋鸡养殖行业锦上添花。

作为科技部、省科技厅及省农业厅在大别山区实施科技开发扶贫计划的技术依托单位,黄冈职院先后派出了500多名专业教师走上科技开发扶贫第一线,与黄冈市内的87个村签订了“校村共建”协议,建立了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与罗田县三里畈镇、浠水县巴河镇、蕲春县青石镇、黄梅县五祖镇、红安县华家河镇和二程镇建立长期的互助合作关系。学校常年为他们提供各种技术、信息支持,开展了包括制茶、紫红薯、甜叶菜、食用菌、果树、猪、奶牛、禽在内的16种农作物种植及畜禽养殖技术服务,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4 000多万元。黄冈职院联系扶贫村,通过硬化公路、当家塘整修、修建排污沟、新建村部、修建学校、村庄环境整治、创建省级生态村、修建刘岳公路桥、建设许河示范小区等扶贫工程,扶贫帮困工作初见成效。在黄梅县张思永村,仅2011年上半年就改造果特基地200亩,开展香菇、木耳、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结对帮扶贫困户20户。在马鞍村,学校派三名干部长期在该村驻点,与村民同吃同睡同劳动,帮助村里修塘堰、建企业,并发起设立“春晖奖学金”,旨在奖励户籍在马鞍村的小学、初中、高中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多年的校村共建,这些大山里的村容村貌明显改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明显提高。

第3篇: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

“五清五改”村容一新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嘉陵区委就不断强化执政能力,增强队伍的执行力。1001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中,顺应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要求,率先在该地区农村开展“文明家庭”、“遵纪守法户”创建活动。区委、区政府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人手,通过“五清五改”和“五进农家”,把创建活动落到实处。“五清五改”即清垃圾、清粪堆、清路障、清草垛、清院落;改水、改路、改灶、改厕等,帮助农民改善了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五进农家”是让现念进农家、先进文化进农家、致富信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村规民约进农家,引导村民摈弃愚昧、落后的封建旧俗,树立科学、进步的文明新风。

围绕“五清五改”、“五进农家”活动,火花、文峰、木老、大树四个乡镇及时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采取“党政引导,村组自治,群众为主,政府补助,部门帮扶,社会赞助”的工作机制,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各村社积极开展“两带三为”活动,在为民造福上赢民心,在为民解网上见真情,在为民排忧仁改作风。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人手,切实把各种帮民之策、惠民之举、利民之事落到实处。

木老乡何家村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成立了“木老乡何家村观光旅游协会”,会员杜培林因不懂技术,种植效益一直较低,加入协会后,种植能手上门指导,使他熟练掌握了有关技术,实现了年收入3万余元,成为该村的致富能手。那些当初认为协会是“花架子”的村民纷纷申请人会,目前该协会会员已有180名,建成乡农经网服务中心1个,信息服务站3个,为党员、农户提供技术、致富项目和市场信息,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每年基层干部都会带着点子、项目和资金,深入到创建点上,从一村一社,一家一户抓起。通过项目资金支持,下部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因地制宜。木老乡石龙桥村支书王开元感慨地说:过去石龙桥村是个传统农业村,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劳动也剩不下几个钱,现在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风垭山开发,带动了全村大部分地区农民搞农业生态经济,很多村民在凤垭山周围经营农家乐和果树种植,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有了极大提高,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3800元。

生活变富、环境变美、乡风变文明。“五清五改”、“五进农家”活动激发了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在采访中不少村民说:过上的生活条件简直无法和现在相比。在木老乡何家村,走进冯成友家院子里,一个个造型别致的花坛引人注目,庭院清洁,各种观赏植物错落有致。问及为何要把心思用在栽花种草上,老冯内蒙地说:现在生活富裕了,我们农民也要有所学,有所好,农闲的时候种种花单也是一种享受利幸福。

“农民得实惠,干部得民心”,木老乡天井沟村村民刘福军的这句话,道出了小少农民付新农村建设和文明新风创建活动的深切体会。

“经果搭台”分实产业基础

凤垭山生态农业旅游区位于南充巾郊区,距市中心仅6公里,南接绪山森林公园,西至木老乡。这一片由于自然条件有限,很多土地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山高沟深,交通不便,以往村民主要靠种植水稻,玉米,红苕为生,生产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保障。在木老乡何家村,记者看到乡里的农技人员正在指导果农给中华寿桃进行嫁接。“去年,我家种植桃树、枇把树近4亩,仅水果一项收入就2万元。”当地农民蒋兴富高兴地告诉记者,农技人员服务到家,正在教他如何用早熟油桃和皮球桃对中华寿桃进行改良,预计改良后产量将提高20%以上。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目前凤(凤垭山)木(木老乡)路沿线已经建成全长7公里的万亩优质伏季水果基地,新栽植大五星枇把4500亩、皮球桃1000亩、丰水梨和黄花梨700亩,高换改良劣质果树3800亩,覆盖了大树、火花、文峰、木老四十乡镇20个村、200个组,累计种植各种果树和风景绿化树200余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90%,果树产业带辐射面积超过33万平方公里,产业带覆盖的农村农民年均纯收入部在3500元以上。

生态旅游扛起产业大旗

凤(风垭山,木(木老乡)路沿线农村充分利用位于南亢市郊的优势,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经济-村民们瞄准城里人的爱好,大力兴办农家乐,沿线已经建成规模化农家乐120余户,通过举办“桃花节”、“品果节”、“登山节”等活动,年吸引游客超过7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1.4亿元,辐射到南充周边的遂宁、广安、成都、重庆等地,以农家乐为主题内容的城郊型生态农业旅游逐渐兴起。

第4篇: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山区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地规定:“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已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也是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对所有学科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因此,在山区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及其必要的。

一、山区学校研究性学习的困境与优势

1.山区研究性学习的困境

相对于平原城市,山区农村展研究性学习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其次学生信息采集能力较弱,收集资料难度大,再次山区农村学校科研经费短缺,而重要的是学生家长认为其影响学生学习,诸多因素都影响着山区研究性学习的展开,然而,山区学校也有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面。

2.山区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在山区农村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也存在着诸多的优势。首先山区资源丰富。田间、地头、树林、灌丛、草地、池塘、河流等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当地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在以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为优势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尝试中,获得了突破性的收益。如,有利于教学形式的改进,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等等。其次山区学生同时有丰富的业余时间(兴趣班较少)。更重要的是山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倍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喜欢研究性学习。

在山区充分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就要因地制宜,利用山区的特点多做文章,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山区,热爱山区,建设山区。

二、适宜山区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本土资源

适宜山区研究性学习的本土资源的选取是关键。山区教育的山区化与地区化均要求从山区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出发,教育内容上应体现出地方特色。故而,应结合实际,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适当增加乡土教育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重点探究当地山区农业、地理、经济特点、特产以及与当地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本人根据所在山区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寻找适宜进行山区研究性学习的本土资源。

1.开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

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生产,农村都占有主导地位,其中蕴涵的科学资源都非常丰富,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各个领域里形形的现象和原理。有些现象学生经常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但是学生文化知识有限,加上习以为常的想法,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在研究性学习中,应充分挖掘这方面的资源,设立这方面的课题。

如绍兴青梅之乡东村以盛产青梅而闻名于绍兴,那么东村的学生都有自家的梅林,他们有参与种梅的经验,如何恰当的把教学知识应用于生产中呢?在7、8、9年级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对梅树增产进行研究性学习。7年级学生学过“芽的发育”,提出可以去除芽的顶端,好处就是可以使梅树多开花、多结果;8年级学生学过“光合作用”。光照会影响其光合作用,提出梅树种植位置会影响其产量;9年级学生学过“盐与化肥”,提出多施哪种化肥可以使梅树增产。也有些学生提出梅子如何保存,还有些学生提出梅子如何利用。这些只是学生提供关于东村青梅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又如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劳动工具也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如传统农具铁锹、铡刀、钉耙、锄头、花剪、倒臼就都应用了杠杆的知识,可以开展“对农村中杠杆应用的研究性学习”。

2.开发山区日常生活中的资源

山区学生学科学开始很感兴趣,觉得不学不知道,一学真奇妙,然而要让他们去解释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就觉得无从下手,长此以往一些学生会对科学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针对这些现象展开研究性学习。如对于生活中的不法商贩常用杆秤缺斤短两来谋取暴利,因此开展“杆秤中的科学”这一课题,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学生对于杠杆的平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竹子是南方山区的特产,每个山区孩子都吃过竹笋,玩过竹子做的玩具,家里应用过竹子的制品……因此,就可以开展多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山区初中就开展了“竹子的一生的研究性学习”,从生物学的角度对竹子开展研究性学习。又如,由于竹子大量应用于生活,因此,展开山区地区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研究很有必要。

由于山区学生大多住校,因此学完合理膳食,就可以展开研究“山区住校学生早餐饮食的卫生性,营养性及建议”。如学习了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开展“新山区,新能源”研究性学习。

3.开发山区自然现象中的资源

山区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王坛镇位于绍兴南部山区,王坛镇四周环山,因此可以看成是一个小盆地,而绍兴北部多以平原为主,但以绍兴整体而言又可以说是一个江南丘陵。因此可以开展“绍兴的地形”研究性学习。

山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因此可以对这一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进行研究。

对于绍兴生命之江“小舜江”也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对“‘绍兴生命之江’小舜江,小舜江饮用水污染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因此,在山区充分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就要因地制宜,利用山区的特点多做文章,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山区,热爱山区,建设山区。

第5篇: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

一、立足山区生活实际,调整教学预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加剧,许多农村儿童未来也许会走向城市,但农村始终是他们的根,他们更是未来新农村的建设者。因此,山区农村品德课程实应当以促进农村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引领学生认识农村,参与农村建设,适应新农村生活,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人品质的新农村人。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山区生活实际,适当调整教学。

例如,在教学《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一课时,教师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风景、美食,感受家乡的变化,从中体会家乡之美,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方面考察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有学生指出,家乡的风景并不美,也没有什么美食。当前,我国城乡差异较大,许多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田地荒芜、农村发展凋敝确是事实。于是,教师调整了预设活动,以“家乡这几年都有哪些变化”为主题,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变化。如外出打工回来的村民,用学到的技术,开办养殖场,种植高产经济林木等,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生动的事例让学生们开拓了视野,发现了不一样的农村生活,深切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确实不算美,但我们真切感受到它的变化,那么,怎样才能使家乡变得更美呢?”学生踊跃发言,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由此,“正确认识家乡,立志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的目标顺利达成。

立足农村现实,用批判的眼光引领儿童发现农村之美,重新认识农村,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农村,生发爱乡之情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

二、引领山区校园生活,创生教学素材

山区农村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比较少,生活视野有限,校园生活也比较单调。同时,由于受到以往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条件的影响,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或看图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品德课教学空间局限于课堂。基于这一现状,我们应当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生适合山区儿童的教学素材,激活儿童的校园生活,引领农村孩子走出封闭、单调的生活,形成开朗、健康的个性品质。

例如,《一次运动会》一课,教材创设了如下场景:学校要召开运动会了,我们应该如何准备?让学生围绕这一话题进行讨论。运动会对城市儿童而言,司空见惯且素材丰富。但在山区农村学校,由于场地的限制、师资的缺乏等,学生几乎没有参加过运动会。这一场景和话题讨论显然成为农村儿童难以完成的任务。于是,基于农村学校的体育课实际,教师和班主任合作策划了一次班级跳绳比赛活动。比赛设有8人集体跳绳、S形跳绳和双人跳、单人跳四个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由此,组织学生讨论:“跳绳比赛即将举行,我们应该如何做准备?”这样的活动素材来自农村儿童的校园生活实际,满足了儿童的活动需求,自然激活了儿童的思维,孩子们自然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

品德课程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等特征,只有营建灵动的课堂,引领儿童创造生动、鲜活的校园氛围,才能帮助他们学会积极、愉快地生活。

三、激活村庄生活资源,灵活处理教材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让儿童真正走进农村生活,体验生动、朴实的村庄生活,品德课堂才能由此走向广阔的生活世界,引领农村儿童真正成长为未来农村的建设者。

例如,《我们的社区》一课,要求学生认识自己的社区,了解社区的设施为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知道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初步形成公德意识。教材展示了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医院、传达室、早教中心等机构。对农村孩子来说,这些设施都非常陌生。但着眼学生的未来,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机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基于农村的现实生活,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社区就是自己所生活的村庄,并重点让学生认识村委会、村卫生所、村里的商店等机构及其作用;并结合农忙季节,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农用灌溉渠、犁和耙、防洪大堤等农村公用设施及其作用。这些设施对农村儿童来说并不陌生,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教师特别使用了一则因大堤遭到破坏而导致农业损失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农村公用设施缺乏或受损给人们带来的困难。农村人往往“靠天吃饭”,学生对此深有体会,自然能深刻理解公共设施的重要性,更容易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

朴实的村庄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品德课教师要善于挖掘农村生活的价值,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如此才能激活农村生活资源,服务于儿童的成长。

四、着眼儿童未来,合理使用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对于提高教学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但许多农村学校受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仍然缺乏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设备,传统媒体仍然是主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因此,山区农村品德课教师要正视现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运用录音机等传统教学媒体,为品德课堂服务。

例如,《上学路上》一课中,设计有游戏“玩交通安全棋”,其中涉及许多交通标志。山区农村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交通标志,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用动感的画面自然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认识和记住这些标志。但学校设备有限,于是,老师们动手制作了交通标志图,利用投影设备,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标志的名称和作用。这样的教学直观形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又为后续活动――“玩交通安全棋”游戏作好了铺垫。

可见,我们只有合理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让儿童感受现代技术手段,认识现代社会的生动变化,才能为儿童的未来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第6篇: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

3000村委会坐落在一处小山坡上。得知记者来访,好客的村支书景有智热情地把记者请进办公室,捧出金黄的橘子让记者品尝。

3000柑橘产业

促村富农家乐内喜气盈

3000“花果村以前可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呀!这些年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有了这样的巨大变化!”提起花果村发生的变化,景有智感慨万千。

30001974年,景有智高中毕业后回到村小学当了民办教师。那时的花果村家家住着茅屋土坯房,坡上种着玉米、红薯、黄豆等五谷杂粮,村民们靠天吃饭,过着贫困的日子。1982年,28岁的景有智辞去民办教师回乡当起了村主任。如何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成了景有智日思夜想的问题。

3000通过调研,景有智决定动员农户栽种适合本地土壤生长的金果树――柑橘。当时在号召农户栽种柑橘树时,很多农户持观望态度,景有智便第一个带头在自家的10多亩责任田中栽上了树苗,又动员亲友和部分党员干部也积极投入到产业发展的队伍中来。经过四五年的苦心经营,这些农户都有了丰厚的经济收入,种柑橘树的村民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在他当村支书后,更是大力号召农户弃粮栽树。

3000通过规划,村上将2500亩坡地变成梯田,栽上柑橘、樱桃、桃、杏、李等果树。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花果村栽植柑橘达3470亩,人均2.5亩,仅此一项每年带来收入1300多万元。“褒河蜜橘”品牌注册,还获得了国家认定的绿色无公害产品标识。

2009年开始,休闲观光度假游兴起,村上转变思路,鼓励村民依托柑橘产业和优美的浅山丘陵环境,大力发展农家乐。在短短五六年时间里,花果村农家乐由最初的14户发展到现在的67户,年接待游客55万人次,户均收入5万余元。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余元。在花果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花果村形成了以柑橘采摘、生态观光游、休闲农家乐为主的产业发展链,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3000新型农村社区的华丽转变

3000村子富了,如何推动传统村庄向新型农村社区转变,又成了以景有智为首的村委会班子成员思考的问题。

30002013年,花果村成立了以村支书景有智任组长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在广泛征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花果村新型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决定首先将市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重点放在村卫计室、农家书屋、体育健身工程、信息服务等村级活动场所上,并进行科学布局和规划。

3000为使社区服务功能与休闲农业功能有机结合,花果村配合土地部门新开垦荒坡地400亩,种植格桑花300亩,薰衣草100亩,同时还修建了停车场,开通汉中市首条通村公交专线,配合区镇打造了5000亩农耕文化休闲观光体验区,成立了文艺演出队、广场舞队、秧歌队排练文艺节目定期进行演出。

第7篇: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中西结合部;十堰贫困山区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两年发出一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占国土总面积近七成的贫困山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以湖北十堰市为例简要分析了中西结合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一、中西结合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特殊问题

1 自然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是中西结合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掣肘。位于中国中部的鄂西北山区十堰,地处秦巴山脉,是鄂、渝、陕、豫四省市交界结合部,地跨东径109度11分~111度16分,北纬31度30分~33度16分为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的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日趋加剧,已成为农业发展及社会经济生活的突出问题。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等公用设施发展滞后,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从1999年开始,十堰市连续五年持续干旱,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十堰市目前公路、电视、电话村村通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缓慢是中西结合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瓶颈。十堰山区耕地资源十分狭小,人均占有耕地0.7亩,其中水田只有0.22亩,旱地大多为坡地,几乎全靠望天收。但丰富的山场资源、小水电资源蕴藏着取之不竭的财富,利用山场资源,培植壮大柑桔、茶叶、中药材、食用菌、草食畜牧业等特色支柱产业的潜力巨大。但由于农村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市场体系不成熟、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息闭塞、缺少资金扶持等因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往往带有趋同性和滞后性,致使十堰市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不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增产不增收,使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仍然处于爬坡阶段,在总量上与其他地区有拉大趋势。

3 农民文化素质低、困难群体庞大是中西结合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难点。文化教育落后是贫困地区的一大症结。目前,由于农民受生计所迫,外出务工多和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加上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等等,贫困山区陷入了人口多但新农村建设合格主体严重缺乏的尴尬局面,具体表现为:(1)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调研统计,外出务工人口占到劳动力的60%以上,有的甚至举家外出打工。目前,在农村很少能见到青壮年劳动力,稍有一点文化和门路的都离开农村外出谋生。留在农村的除了老弱病残就是妇女儿童,要么就是文化素质太差无法在外谋生的,即人们戏称的“993861”(老人、妇女、儿童)部队。(2)本主人才极度缺乏。据调查统计,文盲和半文盲的劳动力规模大,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比较差,导致许多农业新技术、新措施推广速度较慢。(3)农村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但也助长了小农意识。调查显示、70%以上的农民对集体缺乏认同,只关心自己家庭的生活如何提高,对投工投劳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村支两委很难调动劳动力从事农村公益事业。这样的人口结构和心理状态,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 得不到政策充分支持、政策性实惠少是中西结合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又一憾点。十堰市地处中西结合部,虽亦中亦西,但既享受不到西部的政策优惠,也没有中部的区位优势,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匮乏。200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扶助农民的优惠政策,但山区农民所得甚少。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生产资料补贴、农机补贴,虽然省里给予倾斜,但农民人均得到实惠只有30多元;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山区农民不仅不能从中得到好处,反而因粮价上涨增加了农民购买口粮、饲料的支出,加重了负担;国家和省里向粮食大县倾斜的政策,如优粮工程、沃土工程、高产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山区基本没有项目,基本没有得到实惠。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

由于农业生态类型、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因而十堰市在新农村建设和运作上,因地制宜,探索了八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1 资源集约型新农村。即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快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建立起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长久以来,在十堰市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农村,充足的能源有力支撑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应注意提高技术水平,改进设备和生产方式,克服粗放式经营,加快资源集约型经济建设。

2 工业企业型新农村。即在“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的个别农村,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其拉动力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企业与乡村融为一体、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

3 特色产业型新农村。邸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依靠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专业村是这种模式的代表。如郧县自浪镇杨沟村143户农民,在村干部带领下,按照“发挥优势、退粮种姜、富民强村”的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经过5年努力,将本村643.8亩耕地全部种上黄姜,农民人均纯收入近8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洋楼村”、“富裕村”。

4 生态旅游型新农村。即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生态旅游活动为内容,通过农村生态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发展生态旅游业要注意挖掘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建立和完善与生态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和服务。

5 休闲农庄型新农村。即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

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包括建立农业生态园、养殖场、采摘园、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学农教育基地、农艺园、民俗村等方式把乡村的发展与休闲产业的发展融为一体。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休闲农庄型新农村建设最为显著的特点。全国各地的休闲农庄型新农村建设开发,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也有效带动了“农家乐”经济的迅猛发展。

6 畜牧养殖型新农村。指在畜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充分利用山区广阔的牧场资源,大规模化发展畜牧养殖业,并实行产业化经营、循环化利用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该模式的必需条件是:规模化的畜牧龙头企业、特色的养殖品种和相应的市场需求。畜牧养殖带动型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防止粪便污染;发展规模化、产业化、一体化养殖,规避市场风险。

7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即以科学利用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兰i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形成商贸发达、乡村繁荣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如郧西湖北口镇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成为联接鄂陕的小商品集散地。

8 劳务经济型新农村。即以劳务培训为切人口,通过转移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不仅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且优化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但需要注意:发展劳务经济要讲究规模经济,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发展劳务经济需要政府的指导和培训,通过政府的力量促使初始规模的形成;政府要加强引导,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当地的村庄建设相结合,以劳务经济促进当地农村的发展。

三、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各方努力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贫困山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8篇: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进程中,社会道德建设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影响,这些影响具有初期性、非主流性、产生更大影响的潜在性和应对措施的不成熟性等特点.对此,政府、学校、企业及农民家庭应联合起来,采取媒介宣传、技术培训、文化开发、强化监管、重点引导等多方面措施,积极应对互联网影响,不断推进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

互联网正以很快的速度在我国农村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2007年底,农村网民数量己经达到5262万人,其中新增网民2917万,年增长率达到127.7%。据笔者实地调查,即使山区农村的经济和地理条件很差,互联网的普及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而互联网在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影响也日渐突出,并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一、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影响的主要特点

从总体上看,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

(一)初期性

互联网对山区农村来说,由于普及率还相当低,因而影响面较小。在道德方面,人们主要是看到了对青少年的影响,而较少看到对成年人的影响。从区域上看,目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心及周边少数农户,其他未开通互联网的农村基本上处于隔离状态。在农民外出打工的时代背景下,一些留守人口,特别是留守儿童,通过进城或到乡镇中心上网与农民工联络。显然,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非主流性

从有关调查情况看,目前山区农村的主流媒体是电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村已经开通电话和有线电视,没有有线电视的村,用上了卫星电视接收装置。人们在劳动之余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外界信息。此外,农民工外出打工本身也是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一些现代道德观念通过电视和外出打工经历逐渐传入山区农村。相比之下,互联网还是非主流的影响途径。

(三)正负混合性

人们经常将互联网比作双刃剑,就是说它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在山区农村,网络开始应用到课堂教学、远程教育、课外阅读等教育活动以及农村基层行政工作中,在义务教育、继续教育和民主法制观念的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青少年在课外上网,以网络游戏为主,既耽误了学业,又朝着网瘾发展,进而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如言语粗鲁、顶撞师长,产生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至出现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和学校是否进行教育引导以及教育引导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受网络影响的性质。

(四)产生更大影响的潜在性

一般而言,今天的山区农村青少年中,有较大部分将成为未来的农民,他们现在受到的来自互联网的影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农村人口的道德价值观念.一些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树立起来的道德观念,在互联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下,迅速地被消解或否定,形成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如暴力游戏导致的青少年暴力倾向、网络黄色小说和视频导致的青少年性早熟和性犯罪倾向、网络诈骗现象导致的青少年诚信意识淡化等等。

(五)应对措施的不成熟性

从目前情况看,政府在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方面一般都持大力支持的态度,其基本出发点就是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各地党政部门都启动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等,并以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依托尝试了一些利用互联网对广大农民开展教育的做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客观地说,当前应对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影响的措施还很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山区农村各类人口对互联网的认识模糊和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的力度不大。山区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很不充分,有的没有看到互联网的经济价值,有的根本不了解互联网为何物,有的则简单地将互联网看做洪水猛兽。而山区农村青少年要么缺乏互联网知识,要么只看到互联网的娱乐功能,只有少数受到了学校或家长的教育引导而将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文化监察大队等机构权力有限,人员不足,经费不足,技术条件有限,难以贯彻有关管理制度。

二、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应对互联网影响的对策

在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将应对互联网影响作为山区农村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价值,积极建设山区新农村道德价值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媒介宣传教育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在山区农村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一味拒绝和隔离互联网并不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长久之计。因此,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要让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利与弊。有的农民通过电视等渠道间接地了解到互联网的有关情况,但往往只有两个事实在他们头脑中产生了深刻印象。一个事实是,有的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得了经济效益;另一个事实是,许多青少年上网导致学业无成或道德败坏。从笔者的调查情况看,许多山区农民对有网瘾的子女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要么因高压控制而导致激烈冲突,要么因自由放任而导致青少年网民越走越远,成为互联网消极作用的产品。可见,教育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是解决青少年网民道德教育难题的关键。由于山区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很难从切身体验中掌握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的方法,所以只能通过电视等现有主流媒介教育他们如何认识互联网,如何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此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先期受益者的积极性和示范作用,做好互联网推广过程中的网络道德教育。 (二)以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正确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不会使用互联网,就谈不上对互联网的真正了解,也就难以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方面做到得心应手。因此,对广大山区农民进行有关技术培训,既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步骤.当广大山区农民自己学会了使用互联网时,他们就能够了解青少年网民的内心世界,找到共同语言,开展有效沟通,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正确上网上取得新进展。技术培训的形式,可以采取商业化运作,由互联网经营企业在乡、镇、村开展宣传和培训。也可以采取政府组织培训队伍,建立起农村基层信息员制度,由点及面,逐渐渗透,对乡镇及村级信息员进行道德教育培训,指定有关责任。还可以采取学校为中心的培训机制,以家长会为依托,定期对农村家长开展计算机技术、网络运用常识、网络文化与道德知识培训。在各种培训中,尤其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突出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如了解新闻、了解市场和就业信息、学农技、学法律、学政策等。

(三)以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

从目前山区农村整体道德建设水平看,山区农村道德价值体系正处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崇尚劳动、诚信好客、尊敬长者、亲缘团结等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受到挑战,改变现状、恋爱自由、以富为荣等新的道德观念被青年农民广泛接受。与此相应,山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医乏,搓麻风气往往盛行.在互联网影响还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多途径地丰富山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其效果必然非常显著。工作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继承、发扬和挖掘民间艺术和传统道德营养,引进外界优秀的艺术形式和思想道德观念。以电视节目、放电影、农民艺术节、旅游文化节等形式,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工作,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节日、歌舞、民间故事、风景名胜、民族特产等民族文化更是一种值得挖掘和充分利用的资源.在此方面,湖北省巴东县等一些地方政府己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以积极主动的监管措施有效控制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缺乏有力的监控和管理措施是当前互联网在山区农村产生各种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约束已经有了依据,但由于山区农村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有关措施难以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山区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要求网吧拒绝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禁止网吧通宵营业、公安部门实施网监工作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乡镇以下的网吧容易失控,二是还没有应对网络家庭化趋势的相关准备。因此,积极主动的监管措施应以农村基层的监管为重点,加大监管队伍建设和监管技术开发的投入,解决工作人员编制问题、工作经费问题。对于网络家庭化趋势,应以行政手段要求网络运营商提供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瘾控制指导服务。

第9篇: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

努力提高贫困山区村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____村委会的调研思考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__

根据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安排本人联系指导__镇__村委会,为能实实在在的体验民情、体会民生、体察民苦,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取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双重实效,2014年3月5日、3月7日、3月27日,自己多次深入到__村委会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开展民情访谈和民情民意收集活动,并对__村委会的村情、民情、民苦、民盼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就如何提高贫困山区村委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作了深入思考,现作如下探讨。

一、__村委会的基本情况

__村委会地处__镇西北角,东与__海良、大会村委会相接,南、西与__县相邻,北与丽江永胜县相接,距__镇政府25公里,距宾川县城35公里。全村辖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农户325户,总人口1189人,主要有汉、彝、土家、傈僳、藏、白等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80人,全村耕地面积1530亩,其中水田400亩、山地1230亩,是一个典型的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山区贫特困村委会。

近几年来,__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群众收入稳定增长。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46元,群众收入呈增长态势。二是基础设施逐步加强。实施了投资近246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了7公里的进村弹石路面通达工程,实施了2个村小组的村间道路硬化,投资28万元打了一眼受益人口600余人、受益面积700余亩、深150米的深进。三是产业调整迈出步伐。除主要种植玉米、白肋烟、香叶等农作物外,种植有少量的葡萄、柑桔等水果产业。今年,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协调帮助下,与宾川县国巨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发动村组干部试种香葱30余亩并进行全额收购,迈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四是农民素质有所提高。

二、__贫困山区发展中存在的因难和问题

(一)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森林覆盖率低,干旱缺水严重,除有3个村民小组有龙潭、山箐水可供一部分农田灌溉外,其余村民小组无水源,只能靠天吃饭,如团山村民小组中有14户62人因无任何水源,多年来一直靠政府送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土地贫瘠,全村约75.5%的耕地面积是山地,干旱贫瘠,土地产出率极低。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路通达能力差,全村只有7公里的进村弹石路,还有9公里土路,同时只有2个村民小组实施了村间道路硬化,坡陡崎岖,通行不畅;农田沟渠不完善,不配套,渗漏於阻严重,农田灌溉极不方便;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全村6个村民小组没有一间老年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室,村民文化生活极为单调和贫乏。

(三)群众思想不够解放,群众脱贫依赖心理严重。村民素质普遍偏低,小学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依靠科技脱贫致富有一定难度。贫困人口“等、靠、要”心理严重,加之还有大约17.5%的农户处于极度贫困和温饱线下,村民脱贫致富工作任务艰巨。

(四)产业结构调整难和缺乏主动应变能力。以传统农业为主,习惯于粗放型的农业经济,新的科技成果和耕作方式难于推广和应用,产业结构调整难,加之农民种植意向盲目“跟风”,缺乏主动应变能力,对收益造成一定风险。

三、对提高贫困山区发展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一)夯实社会事业,提高贫困山区的人口素质。要免费为山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加大对山区义务教育投入,加大对外交流力度,夯实各项社会事业基础,提高山区群众人口素质,增强其抵御贫困、脱贫致富的能力;要加大贫困山区劳务输出、外出务工的指导和引导力度,带动山区人民增收致富;镇人民政府要以村委会为活动平台,多开展一些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下乡活动,并要以点带面,对条件较好的小组率先争取启动实施建设老年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室,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二)加强教育引导,树立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要破除山区群众“等、靠、要”思想,积极引导农民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雄心壮志,教育其自强不息、不等不靠。帮扶和挂钩联系部门要认真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坚持在一线了解情况,与贫困山区一道认真研究上级政策,主动对接业务部门,扎实抓好政策落实,做到想事情、做决策,尊重实际,尊重规律,切实帮助贫困村组解决问题。

(三)加强基础建设,夯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基础。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着力点,争取救济救助与推进“造血”式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发动群众自筹的基础上,财政每年应划出一部分扶贫专项资金,集中解决贫困村的行路、饮水、上学、就医、住房等“五难”民生问题,夯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基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坚决制止和杜绝乱砍滥伐行为,同时开展好四旁植树活动,绿化美化家园。要大力倡导推广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生产生活对植被的破坏,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