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范文

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精选(九篇)

农业产业发展需求

第1篇: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范文

(重庆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2160)

摘要: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保险需求演进视角,揭示了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生产区域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之间关系紧密。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关联与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的进一步论证发现,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不仅能够满足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还能服务于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和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据此提出了基于结构性需求特征的农业保险供给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农业产业结构;结构性需求;供给建议

中图分类号:F84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5-1235-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5.052

收稿日期:2014-11-04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QNJJ19)

作者简介:黄正军(1979-),男,安徽太湖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农业风险管理与农业保险研究,(电话)13594630198(电子信箱)

hzhjjesse5188@163.com。

从目前中国的农业特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和农业风险因素构成等层面来看,农业保险制度的需求与供给仍然是业界和学术界探讨的重点领域。研究证实,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表现为农业生产的结构性需求、农业生产的区域性需求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需求,且三个层面的内在需求直接决定了农业保险业务开展必须采取区域性供给措施[1]。然而,研究进一步证实,揭示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与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的首要任务是探究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区域性需求和组织需求可界定为“引致需求”,此种需求状态分别由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区域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其各自的风险因素特征所决定)。农业保险需求随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具有一致性特征。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生产区域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之间关系紧密,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不仅能够满足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而且还能服务于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与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据此给出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供给建议。

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保险需求演进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即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是依据农业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各部门间的优化发展,同时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进[2]。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保险需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农业保险的潜伏需求、现实需求与结构性需求的演进过程和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过程具有关联性。因此,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要求其紧密结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过程。

1.1 农业保险的潜伏需求

建国初期,作为主导产业,农业比重占绝对地位,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极其有限。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农业的主要贡献是为工业及其他产业部门提供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政府在集中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因此,从制度供给层面来看,当时农业与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环境决定了农村社会并没有农业保险制度运行与发展的空间。建国初期的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上属于农业的自然生产状态:农业与农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长期基本保持不变;农业投入生产要素长期得不到更新;农民与农业只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原始结合,且基本上是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非均衡状态,该种非均衡状态致使农业的劳动边际成本高,比较利益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因此,从农业保险需求层面来看,农业保险只能算是一种隐而不显的潜伏需求,即使存在局部的、有限规模的农业保险业务,也只是为服务政府及有特殊需求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在没有外在诱致因素(制度供给)刺激的情况下,该种潜伏需求状态难以转化为有效或现实的需求。

1.2 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

家庭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的形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工业生产的部分生产资料与农业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农业生产的社会分工促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自然生产状态向商品化与社会化转化。然而,除了面对各种传统的自然风险因素以外,农业还需面对来自市场与社会等方面的各类风险因素,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推进极大地诱发了农村社会对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由于我国农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及二元经济结构的双重影响,客观上形成了农业与工业之间、农村与城镇之间不平等的局面,农村社会仍然存在大量的劳动力隐形失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滞后。受制于农业保险业务开展的技术瓶颈等原因,农业保险市场呈现出“供需双冷”的格局,农村社会对农业保险有现实需求,农业保险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决定了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

1.3 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要求在经济发展各阶段根据消费需求特征和自然禀赋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农业各部门之间的有关变量进行调整,使农业生产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实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活动的科学化经营与管理等是农业产业合理化的主要表现[3]。从201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生产指数来看,2000—2012年种植业的农业总产值构成下降了3.2个百分点,但其绝对数却增加了33 066.9亿元;农业机械动力从2000年的52 573.6万kW增至2012年的102 559.0万kW;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以粮食为例)从2000年的366 kg增至2012年的437 kg,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产业各部门之间变量的调整与资源的合理配置[4]。农业生产的自然客观属性决定了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必定遭受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因素的影响,以2010年为例,各类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 5 339.9亿元,占全年农业生产总值的7.7%。因此,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中,农业风险因素特征表现为客观性,与此同时,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要求在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资源的条件下使农业生产实现全面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但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市场需求变化,保证农产品市场供求的动态平衡,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调整势必会受市场风险因素和技术风险因素等的影响,农业风险因素特征表现为系统性。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致使农业风险因素具有明显的客观性与系统性特征,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表现为农业生产的结构性需求,即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

2 农业产业结构关联与农业保险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区划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农业生产区域化与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之间关联紧密,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在满足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同时,也能服务于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与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

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经济区划,农业生产可以依据均质区域法、极化区域法和行政区域法3种方法进行区划。农业生产一般按均质区域法进行区划,这是由农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差异与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地域特点决定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在农业生产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发挥区域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地配置农业资源,兼顾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协调,整体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由于农业自然属性与农业风险因素相伴而生,农业生产区划风险具有伴生性特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农业生产的全面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及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农业生产的区划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基础之上的,有利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推广运用,有利于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与农业风险具有一致性,因此,农业生产区划风险具有同步性特征。总体而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农业生产实现合理的经济区划。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一方面在满足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同时,另一方面也通过农业生产合理经济区划,服务于农业生产区划中具有伴生性和同步性风险特征的农业保险的农业生产区域性需求,即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

2.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互关联。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在特征来看,首先,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实现产前、产中与产后相连的系列化经营,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第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确定主导产业,实行规模经营,发挥农业生产区域优势;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据市场需求,围绕某一主导产业实现产加销横向一体化与农工商纵向一体化,实现经营一体化;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契约稳定内部一系列非市场安排,实现产业组织联动发展[5]。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发展安排上具有递进效应。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农业产业化各参与主体实现风险共担的经营原则及具备风险管控的联动机制,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表现为关联性特征。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高附加值与外向型特征,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不仅涉及国内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而且还包括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及制度风险等,具有较强动态性特征。总体而言,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具有关联性和动态性风险特征的农业保险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需求,即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

3 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的供给建议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并指出“不断提高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扩大畜产品及森林保险范围和覆盖区域。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因此,从农业产业结构层面揭示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并结合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与组织需求提出农业保险的供给建议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3.1 开发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新险种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转型期,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区需综合分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要通过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协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部门生产项目与产品品种的比重关系与结合形式,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化经营,逐步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与规模化。现代农业要求不断开发新险种以适应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从目前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结构调整现状来看,开发新险种的主客观条件已具备:①风险载体具有关联性。从农业风险因素伴生性与同步性特征来看,在地区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生产基地,即国有农场、农业科技园区等农业企业组织形式符合农业保险新险种的承保技术条件与开发条件,同时,新险种的开发也能满足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对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②风险损失与责任易于确定。从农业风险因素的系统性与客观性来看,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能够很好地利用农业生产的区划特征,并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控农业生产的技术特点与作业方式,确定农业保险产品的责任与损失。农业保险新险种的开发一方面需结合各地区农业生产布局与农业生产结构来安排市场需求考察,另一面还需注意各类农业风险因素特征与险种的可保性。

3.2 利用农业保险实施差异性的政策支持

由于农业保险业务开展的现实情况的制约,短时间内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大范围地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并不现实。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应该紧密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利用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实施差异性的政府政策支持,以引导和规范农业保险的发展。如差异性农业保费补贴的方法可借助政府农业补贴政策(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设备购置补贴与农资综合补贴等)来实现;而其主体可以是农作物生产基地及农业企业组织形式等;差异性农业保费补贴政策也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措施。保险组织管理费用补贴与税收优惠、农业保险专项基金设立及再保险等均可依托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特点进行差异化实现。实践证明,农业保险具有较强的政策属性,通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一方面能够确保农业保险的顺利推广,另一面可利用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的合理区划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最终实现整体农业经济的平衡发展。

3.3 构建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组织体系

业界及学术界对于我国农业保险的开展应该采取何种组织模式进行了大量探讨,2004年保监会就提出了发展农业保险的4种组织模式。根据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特征,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应该实施差异性区域供给模式,实践证明,实施差异性区域供给模式的条件已具备:①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区域划分来看,农业保险经营风险的区划、保险费率的厘定和定损、理赔责任的确定都要求农业保险实施差异性区域供给,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的技术条件已具备;②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来看,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能够有效地满足多元化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同时,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也为农业保险区域性组织设计提供了思路。农业保险组织模式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农业风险因素的各种特征,以适应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因此,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多元化的组织体系。

4 结论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保险需求演进具有一致性,因此,从农业产业结构层面探讨我国农业保险的结构性需求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作用。农业产业结构关联与农业保险需求体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农业生产区划,满足农业保险的区域性需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满足农业保险的组织需求。研究证实,通过开发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新险种,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政策支持和构建农业保险结构性需求组织体系能为有效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提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正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与区域性供给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443-446.

[2]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第2篇: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范文

农业特色经济是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

目前对农业特色经济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甚至将农业特色经济和特色农业两者等同起来。实际上两者有不同的内涵。自1995年江西省提出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后,理论界对特色农业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①对特色农业有多种表述:胡传铃(1996)认为特色农业是相对常规农业,主要指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制品,包括特种种植业、特种饲养业、特种林果业、特种水产业和特种加工业等。

②王建农等(1997)认为特色农业是具有区域地缘、工艺特色和高新技术特色农业产业的总称。

③刘志民等(2002)认为特色农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业是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开发新产品或从事具有地区特点的农业生产活动。特色农业包括都市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精品农业、水体农业、立体农业、绿洲农业、旱地农业等。

④刘成玉(2003)认为特色农业是以生产特色农产品为目标的农业形态。

⑤上述对特色农业的表述看出,特色农业的核心目标是农产品,是一种以生产特色农产品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活动,特色农业中强调的“特色”都是地域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特色经济是在特色农业基础上提出的农业经济发展新理念。目前,对农业特色经济的界定有:孙赛英,陈红儿(2003)认为农业特色经济是指一区域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竞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力和生命力的与其他区域有明显不同之处的经济,农业特色经济的“特”最终是以农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⑥周应堂,韩美贵(2006)认为农业特色经济是在一定时空内以特色为前提,以企业为基础,以产品、质量、品牌、技术、效益、规模为基本要素,在区域内外所形成的良好印象的综合体。⑦农业特色经济与特色农业的区别在于:

(一)特色农业是以生产特色农产品为目的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而农业特色经济是将特色资源商品化,并通过对特色商品生产、营销、精深加工。品牌树立及维护等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经济综合体;

(二)特色农业的“特色”一般仅局限于地域的物质资源禀赋,而农业特色经济的“特色”包括地域物资资源禀赋、技术和人力资源因素、文化因素、品牌因素、市场因素、企业、企业集群和企业家因素(周应堂、韩美贵,2006);

(三)特色农业的核心目标是生产特色农产品,而农业特色经济的核心目标是形成聚集特色产业集群的农业特色经济区。

(四)特色农业的发展依赖于比较优势,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农业特色经济可定义为:农业特色经济是以一定地域内物质资源禀赋和技术、人力资源优势为基础,将区域内农业资源商品化,品牌化而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成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聚集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农业特色经济可以是以特色农业生态资源、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形成的特色品牌和特色产业为依托所形成的区域经济综合体。

二、发展农业特色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是由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客观趋势决定的。1997年党中央在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结构变化,由全面短缺转向普遍过剩(农业部软科学课题组,2000),需求数量达到饱和期,对质量要求提高,品种要求更加多样化(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0~2001)。农产品供求的变化导致了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制约转变成主要受市场需求制约(孙赛英,陈红儿2003)。

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是由农业竞争国际化的外在环境推动的。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生产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一方面,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设置和提高农产品技术壁垒。另一方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我国的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很容易受到外国技术壁垒的阻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存在农药残留、化肥残留、重金属、商业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发展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农业特色经济,克服国际竞争中技术壁垒的阻拦,适应国际竞争市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产品市场的日趋饱和和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食物消费的不断升级,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更高,品种要求更加丰富和多样化,通过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发展农业特色经济能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和偏好,开拓国内外市场。

第二,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竞争模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农业及农产品市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供给相对过剩,本论文由整理提品品种单一,经营模式雷同,大量同质产品和服务充斥市场,使得市场仍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推动农业竞争模式由单纯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因素的竞争,鼓励农产品生产者通过改进质量,发掘特色、深化加工,创新营销来扩大市场份额。

第三,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农业特色经济避免了价格竞争,使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通过所拥有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还可以分享生产、加工、营销中的增值利益。

第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形成我国农产品品牌,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品牌具有很强的累积效应,不仅直接代表了特定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信誉,而且还包涵更深刻的文化内涵(翁鸣等,2003)。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及对品牌的忠诚,使品牌产品形成无形的壁垒效应和不可替代性,从而更具有竞争力。

三、农业特色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分析农业特色经济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涉及竞争优势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E•porter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著名的钻石理论,即通常所说的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提出,一国的特定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四个关键环境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和“机会”两个辅助因素影响上述四个环境因素。

⑧将竞争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业特色经济中所谓的“特色”竞争优势本质上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形成该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四种因素有:农业生产要素条件、农产品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农业经营企业状况(见图1)。

农业生产要素条件:农业生产的要素条件包括初级生产要素条件(如气候、地理位置、劳动力等)和高级农业生产要素(如农业技术、人力资本、现代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和基础设施等)。由于农业特色经济是农业生产、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互结合的过程,对农业特色经济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现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国内的需求条件:根据竞争优势理论,需求条件可分为催生产业竞争力的需求条件和强化产业竞争力的需求条件。催生产业竞争力的需求条件包括细分市场需求、内行而挑剔的客户需求、预期型的需求。

强化竞争力的需求包括需求规模(国内市场的总体规模、客户的多寡)和需求成长的模式(国内市场的提早需求、国内市场的提早饱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由于农业特色经济发展的内因就是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供需相对过剩,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挑剔和细化,所以国内的需求条件对特色农业经济的竞争优势形成有重影响。相关和支持产业的发展:由于农业特色经济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相关活动的经济综合体,可见农业特色经济是所形成的是一个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资源,使得相关产业的“提升效应”得到充分发挥(见图2)。

图2农业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特色农产品生产为例)农业经营企业的状况:农业特色经济的主体主要是农产品生产企业⑨,其对农业特色经济竞争优势形成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二是企业经营的规模大小。⑩经营者的素质和经营的规模对农业技术、人力资本、现代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和使用、对市场竞争的驾御等都有影响,从而影响到农业特色经济的竞争优势。

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拥有上述四个因素,并不必然拥有产业竞争优势,各个因素之间是彼此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互动关系,形成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机遇和政府是辅的影响因素,对每个关键因素产生影响。如政府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补贴、教育、资金市场政策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制定的农产品标准必然影响到需求条件,另一方面,政府也会受到该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机遇(如农业科技发明创新、全球或区域市场需求剧增等)在农业特色经济竞争优势的形成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因素。注释:

①关于发展特色农业问题的学术观点综述.江西农业经济.1996.(6).第18页.

②同①第19页.

③王建农等.特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业经济问题,1997.(2).第57页.

④刘志民等.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1).第8页.

⑤刘玉成.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2003.(4).第2页.

⑥孙赛英,陈红论农业特色经济与农产品差异化竞争.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第347页.

⑦周应堂,韩美贵.农业特色经济理论问题研究.农业现代化.2006.(2).第26页.

⑧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⑨周应堂,韩美贵.农业特色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第115页.

⑩陈卫平.农业国际竞争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经济体制改革.2002.(4).第95页.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软科学课题组.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0~2001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翁鸣等.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第3篇: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范文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调整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如何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需求是今后现代农业金融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现代农业金融特征

现代农业金融融合于整个农业产业环节中,打破了产业行业限制。其产生是现代农业产业调整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产物。李巧莎(2014)指出现代农业金融是能够满足现代农业产业调整发展的需求,带动农户增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新型金融体系[1]。杨朵轶(2014)指出现代农业金融是融合于农业全产业链,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发展的金融服务 [2]。杨亦民(2013)指出现代农业金融是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对整个农业产业起支撑保障作用的金融服务体系[3]。

现代农业金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产业性、创新性、效益性特征。产业性是金融渗透到农业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对生产环节各个核心节点的服务支持,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发展。杨朵轶(2014)认为现代农业金融发展是基于农业全产业链之下,研究重点放在流通领域,通过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形成、现代农业金融对农业的支撑、城镇化对现代农业金融的影响来阐释其提升农业产业的过程[2];张云(2013)指出现代农业金融发展能够满足现代农业的多元化需求,融合二、三产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4]。创新性是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中心,创新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实现农业快速发展。王小翠(2009)指出丰富农村金融产品,满足新型主体对资金多样化的需求,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系统化金融服务,实现农业的高速发展 [5];李建春(2012)指出创新金融产品,开发多种信贷品种,满足农业对资金多元化的需求,保证现代农业的有效发展[6]。效益性是通过发展和完善金融风险服务,保证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李巧莎(2014)指出现代农业金融是金融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规模效益[1];马西亚(2014)指出现代农业金融是连接农业产前产后,实现产地与市场对接的载体,以整个产业为基础,追求农业产业利益的最大化[7]。

2 现代农业金融发展趋势与瓶颈

2.1 现代农业金融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金融发展特征决定其发展趋势。现代农业金融呈现出围绕现代农业产业、现代农业创新和现代农业效益发展趋势。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发展,要求快速整合农业资源和完善金融服务。杨亦明(2013)指出现代农业金融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完善整个金融体系,快速配置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3]。围绕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尤其是新型农业主体发展,创新农业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特色的金融服务。曹丽萍(2014)指出现代农业金融发展是金融产品丰富,体系完善,能够迅速适应现代农业主体发展要求,将农业放置于整体链条当中的金融服务[8]。围绕现代农业效益,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是现代农业金融的落脚点。李璇(2015)通过对北京市观光农业的实例分析,提出现代农业金融将会对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渗透到农业的各个环节,成为产前产中产后的经营纽带,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效益[9]。

2.2 现代农业金融发展瓶颈

围绕现代农业产业、现代农业创新和现代农业效益发展,当前现代农业金融发展在现代农业产业、产品创新和效益风险保障方面存在瓶颈。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农业金融的支持密不可分,金融体系不完善,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成为制约现代农业产业提升的主要瓶颈。鲁靖(2005)指出农业金融服务不能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片面的金融体系,成为了农业产业提升发展的瓶颈。[11]。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多样,传统单一的金融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急需创新性农业金融产品。余欣荣(2014)指出高投入、高产出的新型农业主体对农业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僵化是现代农业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12];李巧莎(2014)指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农业资金、金融服务的需求,我国农业金融的资金投入与金融服务创新尚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主体发展的需求[13]。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农业增产增收,金融支撑保证了农业的健康高速发展,目前金融的支持力度落后于农业发展速度,风险加大,农业金融环境恶化,经济效益提升缓慢。马西亚(2014)指出农业产业有利润是现代农业金融产生和发展的条件,金融对现代农业的风控不足导致资源不合理配置是农业产业利润低下的根源[7];陈丽霞(2015)指出现代农业金融是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金融的授信风险和风控额度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14]。

3 推进现代农业金融发展对策

围绕现代农业金融发展瓶颈,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金融发展的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强宏观调控,完善金融体系

现代农业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利支持,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形成完善的现代农业金融体系,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是今后发展的关键。曹丽萍(2014)指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构建满足农业多元化发展的组织体系,不断优化体制创新工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打造一个高效、持续、可控风险的现代农业金融体系,同时运用投资手段直接推动现代农业金融市场的形成,完成农业发展与二、三产业的直接联系,是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发展的关键[8]。李建春(2012)指出现代农业金融应当发挥其“普惠共荣”的职能,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构建国有金融与民间资本双腿走路,完善金融资本市场,促进整个农业金融体系完整,从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6]。张云(2013)指出由政府主导加大农业金融的扶持力度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必然选择[4]。李巧莎(2014)认为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支持与引导,加强银行支农力度,鼓励民间金融发展,实现金融资源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完整配置 [1]。陈丽霞(2015)指出现代农业金融的发展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分类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向整个农业产业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14]。

3.2 创新金融产品,实现市场对接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多样,丰富创新适应现代农业主体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快农业与非农产产业的融合对接,是实现农业金融的市场化现代化的关键。杨亦民(2013)指出以市场为需求,创新农业金融产品更好的适应于现代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加速完成产业链接,从而推动金融的市场化进程是非常可行的措施[3]。王小翠(2009)指出丰富农村金融产品,改变传统金融产品面对农业市场滞后性、固化性的缺点,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一条龙服务,创新出满足农户需求与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衍生品,可以更快的实现农业金融的市场化与现代化[5]。张云(2013)指出开展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链模式、特色质押模式、多方合作支持模式的创新金融模式实现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展[4]。李巧莎(2014)指出根据现代农业金融的发展需要推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金融产品,针对现代农业主体多样,环节复杂的特点,应及时调整创新金融产品,更好的适应农业市场的需求[1]。

3.3 优化保险制度,提升信用保障

第4篇: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因素;发展态势

新时期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学的合理使用,注重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为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确保相关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处理效率。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应结合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应用状况,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思考,从而制定出相关的发展举措,扩大该学科的实际应用范围。

一、确定发展方向,注重农业结构调整

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其中存在着农业人口多、经营方式落后、机械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着良好农业形态的形成。同时,农业经济需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缩小与国际间的距离。这些内容体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缓解这种矛盾。因此,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中需要确定具体的发展方向,以科技为先导,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相关要求,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整体的生产经营水平;提高对既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农产品可靠性,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及有效的调整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后,应给予更多的人力资源及先进技术支持,制定出完善的问题处理方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突出农业管理特色,实现农业生产多样化

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作用下,可以为农业经济活动开展给予专业指导,丰富其理论依据,实现农业生产中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有效结合。因此,需要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正确认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如何更好地实现农业、农村、农民间的相互依存,将农业推向集约化、城市化、现代化,使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

三、打造出专业能力突出的农业团队,保持良好的农业技术水平

促进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应确保专业团队综合素质良好性,在加强他们基本素质培养的同时也需要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满足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打造出专业能力突出的农业团队,通过他们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确保农业技术水平良好性,为相关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结合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可知其学术队伍组成包括这些方面:一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接受传统农业经济学理论的学者;二是改革开放后接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教育理论的学者;三是当前形势下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针对这些不同的学者,在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过程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向他们阐述实际的发展现状,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丰富农业经济管理实践经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

四、重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地位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也需要注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重视市场需求变化,给农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确保现代农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性,增强农业供给质量可靠性;对农业的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等进行必要的优化,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不同地区农村发展,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重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注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此同时,需要突出农业经济管理中绿色优质产品供给的重要地位,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将更多的绿色优质产品推向市场,提升这些绿色、无污染农产品的潜在价值,为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提供保障,逐渐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理念,扩大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实际影响范围。

五、结束语

重视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提高该学科的实际利用效率,有利于扩大我国农业产业规模,增强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性,确保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达到时代的发展要求,增加国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提升相关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未来农业经济生产计划实施中,应提高对其管理学科发展的正确认识,并在相关措施的支持下加快其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第5篇: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范文

(一)农业科技是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农业科技是建设云南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都是基于农业科技的前提。此外,在提高高原特色农业竞争力方面,农业科技也发挥着支撑作用。经验证明,在建设放心云南、健康云南的过程中,每次重大的科技发明、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本质就是农业与农村的经济效益问题。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都离不开农业科技。要引导科技供给,改善科技供给,促进科技供给,必须依靠农业科技需求的扩大;要大幅度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兴粮和科技增收,只有让科技供给符合科技需求。由此说明,农业科技进步是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必由之路。

(二)农业科技是解决农业矛盾的基本途径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方面的矛盾: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与农业发展的矛盾;日益增长的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的矛盾;农产品的竞争力低和经济效益差与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的矛盾。面对新形势,农业必须转向科技之路,转变过去对资源依赖的情况,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益。农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有效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品质,进一步满足农产品需求。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同样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需求的扩大,能够更好地引导科技的进步,带动科技的创新,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科技是降低城乡差距的基本条件

目前,云南省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出现农民增收缓慢、农村产业经济发展难度增加、城乡差距扩大的一系列新问题。要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必须实现农民增收,而通过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市场附加值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保证。因此,扩大农业科技需求,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条件与可靠保障,还是促进城乡和谐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工农业之间的和谐。

二、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背景下的农业科技需求调查

(一)调查样本

为进一步了解农业产业化组织,如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职业农民、农产品产供销大户等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条件下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和特点,课题组对全省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经营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78份,收回问卷544份,有效答卷525份,回收率为94.11%,有效率为90.17%。调查的样本分布情况如下(见表1和表2)。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共设3大类15个问题,主要包含农业技术需求与农业技术推广。通过相关统计,结果分析归纳如下。1.技术及技术提供者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产品产供销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一般农户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领域的技术均感兴趣,有191位,占36.37%的受访者对深加工技术表现得最为感兴趣,这说明受访者对于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产品更关注。对于这些技术来源,46%的受访者选择公司和行业协会,27%选择农技科技人员,近1/3选择祖辈的经验和靠自己摸索(见图1)。2.最感兴趣和最喜欢的技术在问到生产过程中最感兴趣和最喜欢的技术时,50%的受访者选择了自动化/机械化技术,也有10%的受访者选择了减少损耗的技术。这说明目前的农业科技已经相对普及,由于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生产较大,在运用生产技术时,会更多考虑减轻生产强度和降低成本的自动化/机械化农业技术(见图2)。3.最相信的技术来源就最相信的技术来源,56%的受访者相信农技人员推广的技术,22%相信自己和祖辈的经验,没有一个受访者相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这与技术来源的数据相比,更多的受访者接受来自公司和协会的技术来源,但本质上还是相信具有公信力的政府基层农技推广组织(见图3)。在问到为什么做出上述选择时,47%的受访者觉得农技人员推广的技术让自己“心中有底”。4.最担心的生产技术及原因由于调查对象更多针对种养大户,对于农业科技的选择,重点都在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上,更多的担心是新设备投资过大,不能较快收回投资(27.76%),害怕新技术与实际应用不符合(22.22%)及不能较快掌握新技术(22.22%)。

(三)调研结论

该问卷基于云南省种养大户等农业科技需求进行调查,对于现阶段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需求及其所期待的社会化农技服务方式上都有所反映,在创新农业科技供给方法方面具有一定借鉴作用。1.农业科技需求的差异云南省种养、经营大户的科技素质总体水平还是要高于普通农民。对于农业技术,大户更关心农业机械化,普通农民更在意新品种、病虫害(疫病)防治和栽培(养殖)管理。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而言,规模化是未来的方向。随着新型城镇化使农民工进城速度加快、土地流转使得优势耕地资源集中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和扩张,农业产业化组织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关注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科技需求及社会化服务方法显得至关重要。2.农业科技供给渠道本次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农业科技的来源主要由提供物资和产品的农资公司、原材料收购商提供。但是农民最信赖的农业新技术渠道还是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如何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发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公信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3.农民科技培训就培训目的而言,农民更乐意参加目的明确的培训。在培训形式方面,农民最喜欢短期培训和一技一训,地点不出乡或村,能够利用农闲晚上时间进行培训,更乐意开展田头指导培训。对于一天以上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有85%以上的农户表示每年都会积极参加。但是在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太深奥、提问式的交流互动不够、培训目的针对性不强等。4.基层农技人员对科技的认识对农技人员的辅助调查能够准确反映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情况,因为基层农技人员与农民的联系最为密切。在农民最需要的农业技术方面,农技人员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农业新品种、病虫害和疫病防治技术;农产品保鲜、农业机械化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既节本节能又省力的标准化的农田(设施)栽培与养殖管理和市场营销技术。此外,农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新品种新技术的市场前景与风险,实施新技术需要一定的设施条件与资金投入,这三个方面制约了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的脚步。

三、高原特色农业背景下农业科技供给创新存在的难题

(一)抵御科技风险的能力较弱

要实现高原特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就需要一流的农业科技,然而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品种的推广和供给过程中存在难以预期的科技风险。在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收益等方面,新科技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外部性和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对科技的需求。

(二)农户对新科技缺乏理解

在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结合调研分析结果,一是农民没有太多的购买愿望;二是没有足够的购买能力。农户采用新科技的根本出发点在于获取更高的收益,但是农户往往因为缺乏对农业科技的了解,不知道使用新科技的预期收益如何,因而抑制其对科技的需求。

(三)科研成果与科技需求相脱节

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机构往往存在“为科研而科研”,主要是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而且科研机构远离农村,多是位于中心城市,与生产脱节,缺乏对农业实际科研问题的真实感知。农业科研目标单一,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农业科研项目集中在产中阶段,忽视产后科研转化,缺乏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动力和压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这种科研体制往往与农户需要的适宜性农业技术不符或是供给短缺,最终导致农业的科技链与产业链脱节。

(四)新科技推广所带来的风险无人买单

推广新的科技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发生失败的案例,需求主体的损失得不到保障,没有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户参与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农户不愿意承担科技供给带来的风险,宁愿保守种植也不愿意去探寻有更多收益的机会。各类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也淡化和回避了科技推广风险谁来承担的问题,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和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因科技推广风险无人买单而滞后,科技转化能力薄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度大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四、对策建议

(一)创新农技供给体系

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的力度,实现公共农业技术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平衡。明确划分农业公益性技术与商业性技术的区域,将商业性技术全部交给市场,政府负责强有力的监管,维护需求主体的权益;对于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政府不能缺位,要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农技推广队伍体系,推行首席农技师制度,全面推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将产学研有机结合,健全激励机制,避免过度竞争;落实科技评价与考核制度;加大成果转化与公益服务;制定和落实农业科技供给保险与担保制度。在成果转化方面,应鼓励国家和民营科研单位面向农业生产,逐步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样化、多层次的合作研发推广新模式。

(二)创新农技培训方式

农业科技供给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过培训带动需求主体进行响应,实施分类别、分层次培训。一是加大科技示范户培训。以向普通农户身传言教、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为目标,开展系统的农业种养新技术、新品种、标准化、设施农业技术、病虫害(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培训。二是强化种养业大户培训。突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种养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的培训。三是注重普通农户培训。以着力提高农事技能为要求,推介实用的新品种及其栽培管理配套技术、农药及其使用方法为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可选用的肥料,开展一技一训。四是实施农业企业家培训。为达到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以标准化生产-营销、系统化经营管理及电子商务等为重点,辅以无公害种植、养殖、加工新技术。培训过程要有差异化:因势,不断拓展培训内容;因事,紧密联系实际;因人,讲解通俗易懂;因技,做好成果转化。

(三)创新农技推广传播载体

多元化的农技需求需要探索创新多元化的农技载体。因此,要充分调动政府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农民行业产业协会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与投资农业的工商企业、民办科研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科技示范户与专业大户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机制相结合、专业队伍与合作组织相结合、公益与市场性经营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新型责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建立科技下乡、农技服务、农业项目与公司协同、网上农技/110、农业标准化服务载体等方式,全面建设面向农业科技需求主体的传播载体。

(四)创新农技成果转化制度

第6篇: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范文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特色;高效;规模;区域;云南省

随着国家对农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农业进入观念变革、机制创新、结构转型、产业重塑的关键时期[1]。发展特色农业一直是国家乃至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在特色农业模式大致可以分为3类:一是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的耕地资源短缺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以日本精品果蔬种植和荷兰花卉园艺为代表。二是以大范围使用农业机械代替劳动力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总产量为主要特色的劳动短缺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三是以中小农场经营为主,注重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为主要特色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2]。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候及人文资源优势,但云南特色农业还处在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与日本等特色农业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可能是因为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特色农业体系。特色农业的性质及消费定位不同使其在发展中有别于普通农业,它要求有更高程度的区域特色性、更为全面的产业融合性、更迅速的农业信息传输性以及更为精确的市场导向性,从而被人们所接受,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并最终创建一个可持续的高质量农业生态系统。特色农业在现在诸多的学者定义中可概括为:特色、高效、规模、区域[2]。本文从这4个方面进行展开,来分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

1特色

特色本质上是相对而言的,在比较中形成差异与特色。当然这种特色的定义不只局限于种植品种及品质的特色,而是特色农业的生产、销售、管理、运输、服务等有别于其他农产品的地方。基于科勒的《市场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可以将任何一种产品分为3个层次:核心利益、有型产品、附加产品[3],普通农产品的价值结构是成正三角形分布的,它大多满足的是人们最基础的生理需要,而特色农产品的定位应为更高阶层的产品,所以它不单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还应该潜在地满足人们的文化心理需要。因此,特色农业只有抓好以高品质为基础,以特色的区域品牌发展,才能真正做出农产品的特色。将当地的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融入到特色农业中形成“品牌特色”是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当然,产品的品牌建设必须以产品极高的质量为基础。

1.1品质特色

现在云南许多特色农产品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便是生产加工小而散,难以把控在优质农业生产区生产农产品的品质问题。在云南许多优质农作物产区很多都还是个人或者小作坊在进行农产品的生产,由于没有统一的加工规定、科学的养殖及加工技术,导致一个产区内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地域品质标识。因此,只有强化优质农业生产区域内的集体组织管理,以质量控制为核心,才能突显出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优势。如统一产品销售渠道、标定产品生产流程及标准、严格监管、构建淘汰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才能保障优质农业生产区的产品质量,形成一个优质农产品的地域标识,为该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的认证标准主要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3类,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我国农产品大多数仍处于无公害食品甚至更低的水平,要想较为全面地提高我国农产品品质,不仅需提高国家对于食品安全及生态环境认定的标准及处罚力度,还要解决我国农民生产力分散及种植水平低等问题。小农种植在当今农业发展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一个有效的农业合作组织对于特色农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大力推行农业组织化进程,使用统一的科学种植方法来管理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品质才会提高。

1.2品牌特色

一个特色农业拥有自己的品牌特色是打入市场、吸引消费者、提高效益的关键所在。针对农业品牌的建立,笔者认为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从农业乡土中来,也应回到农业乡土中去,只有实现这样一个循环才能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法国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基础,结合传统文化及地方资源优势制定了“原产地命名控制”认证体系,即AOC认证标志。它体现了农产品与其产地之间的密切关系,有着AOC认证标志的农产品在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种养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品质优良可被消费者长期认同。云南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命名控制”认证体系,将区域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区域品牌,提高产品的文化底蕴及其附加值。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众多的少数民族和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与特色农产品联系结合起来,汲取当地民族文化内涵以优质的农产品为基础,树立自己的农业区域品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文化竞争力,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形成潜移默化的产品形象,还间接地保护与宣扬了当地民族文化,使文化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高效

特色农业必定是一个高效农业。它不仅要求农业投入与回报的高效,还在于特色农业与其他产业及相关市场需求联系的紧密性,品牌塑造与宣传的有效性等最终形成一整套高效的整合系统。现在大多数的特色农业示范区都呈现过度设施化及分散化的特点[4],这代表的只是一种科学先进的种植方法,并不是一种实用高效的种植方法,对于农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对于特色农业“高效”,首先抓住现在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消费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现有的自然资源,适当使用科学农业技术。一方面,“高效”的定义在于农产品与消费需求的紧密契合。由于我国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饮食消费需求结构有了由量到质的转变,现在消费者追求有机、绿色的精品农作物,但是许多农产企业所追求的高效,往往是指农作物的高产量,而没有以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的高效,高效农业一定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积极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保证安全绿色有机的基础上提高产量[5]。另一方面,“高效”的定义还在于一份优质农产品从产出到被消费者积极接受的整个过程的高效利用。以日本农业为例,日本是公认发展精品农业与高效农业最好的国家之一,日本农业致力于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与农产品附加值,属于耕地资源短缺型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它的高效不仅体现于单位耕地的高产量,更体现于质量、管理、物流、文化底蕴等各方面的高效利用,日本农业拥有高效严格的农业管理体系、高速发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带有区域特色的“区域品牌”战略体系等。云南高原特色发展可以借鉴日本特色农业发展经验,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垂直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的民族文化为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但是因为地形复杂、优质的农作物产区面积较小,所以云南在提高土地效率的同时,还应兼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高效利用生态及文化资源,建立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3规模

特色农业因产品经济价值较高、市场需求较普通农业小、供需弹性较大,所以种植规模更容易受到市场供需波动的影响。特色农业必定是规模化、集约化统一管理的,因而规模较小、管理分散的农业难以发挥特色农业的优势,但特色农产品经济价值较高,故会出现盲目扩张规模的现象,需要严格根据市场消费规模动态控制特色农业生产规模。特色农业有别于普通农业,主要在于一部分对农产品有更高需求的人群,所以特色农产品规模是“宁取仙桃一个不要烂杏一筐”。如果供过于求,再特色优质的产品也成为烂杏一筐。近几年的玛卡跟风种植导致玛卡白菜价等案例表明,许多特色农产业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规模调控机制,造成了农民没有因此致富反而因此“致负”。特色农产品不同于普通农产品拥有广大的消费需求,特色农产品满足的是小众人群特色或高质量的需求,所以特色农产品更需要一个有效的调控机制,保证特色农产品的供需平衡及产业的稳定发展。以日本农协为例,日本农协会对辖区内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区域发展做出科学合理规划,并且农协长期规划为10年,每3年修改1次,形成中期规划,以指导未来农业发展[6]。在农业规模控制预测方面,虽然有国家宏观调控,但在基层还未建立健全统一专业的农业规模调控机制,普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无此类调控功能。建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动态的规模调控机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基础上,政府对于市场实际供需情况预测种植规模,在供需不平衡时预警进行适当动态调控。

4区域

云南省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气候,多元的农业区域有利于农业层次化、多元化发展。特色农业区域布局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布局过程。在高原特色农业区域选定上,首先,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基于云南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多样发展多样化农业,但不一定利于特色农业发展,因为云南地理气候多样且零碎,甚至有“百步不同天”的说法,其实适宜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的区域较少,在区域选择上可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选址及种植的合理性及发展潜力进行专业评估,然后再进行规模开发。其次,特色农业区域选择应考虑到消费市场和产业链集群情况,发展特色生鲜农产品,必须考虑选定区域的物流辐射范围内的市场接受需求情况[7-8]。

5结语

第7篇: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77-02

1 目前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农业改革目前正面临着对农产品供给的认识问题,需要了解到中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需求供给之间不平衡的现状,并认清农产品自身缺乏竞争力,通过农产品自身价格上的优缺点的比较,有效地了解中国农产品供应中的一些突出问题的影响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方面,加强国家政策实施开展的力度和农业供给侧改革取得的实际效果,科学的分析农业供给侧面临的问题以及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

1.1 农产品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需求逐年增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为了适应这种现状,在经济上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农产品的生产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响着全社会的需求,影响社会总需求,总供给的平衡。随着供应和生产的速度和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的购买力不断提升,必须要利用农产品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农村不仅要注重“基本生存”目标,而且还要在如何吸引客户,丰富农产品的内容,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形象等方面要加强力度。必须要将生产,发展的方向和消费市场结构、消费群体目标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体系。但就整体而言,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落后,导致农产品质量上不高,只注重于低成本的生产,而忽视了农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没有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更高需求。在社会的食品消费结构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农业传统供给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越来越显著,甚至“自己的a品卖不出去,别人的产品买不回来”矛盾的经济现象。

1.2 农业生产供给结构的发展相对落后

目前,中国的农业生产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农业,交通,水,电,信息技术等基本设施在偏远地区还是没有普及,而且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的发展没有与畜牧业相结合,产业链不长,第二产业的集中程度不高,农民靠天吃饭,遇到自然灾害损失严重,农业生产缺乏优势和改革创新,农业发展没有一个新型的,强大的示范基地和示范区。小农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合作,开放的、包容的市场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应该得到加强,农业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和困难。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缺乏区域连片生产的理念,品种单一,质量和品牌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导致的农业产量得不到质的提升,缺乏优质农产品;受国际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冲击,区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产量过剩,农产品价格暴跌,粮食的质量得不到提升。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必须要合理调整农产品内部结构布局,特别要划分清楚在农业生产相关的类别,如将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合理布局,采取规模生产,实行产业发展,保护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实施品牌营销战略,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从而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加强农业生产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畅通营销网络。

1.3 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导致供应量下降

农产品供应要想形成竞争优势,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增加数量,满足社会需求,而且要进行规模生产,并且加大对科学与技术的投资力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支持力度不高,农业生产的特点往往是高风险低收入,由于缺乏农业生产基地,使得农村市场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尤其很难吸引大企业进行投资,难以解决农民和农村机会平等问题,加之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导致农村经济困难,农产品没有市场。基础产业往往在对资源的分配上产生冲突,因为农民的收入比较低,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很难集中,所以导致集中投资很难做到。这使得许多大企业很难以资助农业,导致农业技术落后,设施简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高,直接导致农产品的供给竞争力下降。而与此同时,农也生产所需成本的市场价格波动也比较大,特别是种子,农药,化肥等这些产品的价格逐渐上升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变高,这要求必须要投入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逐渐形成开放性的市场格局,其中国外各地区农产品价格的优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冲击,农产品供面临国内外市场双重影响,农业供给侧改革经济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新形势。

1.4 资源的承载能力不高限制了农产品供给的发展和转型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实行土地反复开垦的低水平发展,一直以来强调农业实现数量的增长,以满足总体粮食需求和粮食安全战略的目标,并且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和其它化学肥料,以增加农产品供给。这一措施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与此同时工业污染和城市废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一方面,农业环境恶化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在国外农产品种植技术发达,农产品质量高,占据了大多数的国际市场的份额,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竞争力下降,农民对农业生产的信心不高,缺乏政策引导国内农产品转型升级。在另一方面,中国的农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期,对农业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农业污染比较严重,对渔业,畜牧业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对农业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很难衡量,这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 农供给侧改革的想法和的具体措施

目前农业改革主要的方面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农产品一个有秩序的市场,减轻农民的负担,鼓励农业生产者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加大创新力度,引入先进技术和成果,在农村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改革,调整产业布局和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利率,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提供金融服务,积极的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发挥农产品优势,实现中国的农业供给侧改革。

2.1 供给侧改革实施的具体办法

2.1.1 按照经济学原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作为指导方针,指导农业生产,使其在市场配置资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规模型农业种植,减少农产品浪费,按照经营规模,生产标准,品牌营销策略的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以种植业,畜牧业为基础,并结合二,三产业发展;二是要稳定粮食生产,建设农牧业一体化的新结构,开发周期种植养殖的能力。基于宏观的市场调控政策,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建立有竞争力的产业。与此同时也要因地制宜,适时的调整农业生产数量。

2.1.2 高度重视生产过剩,如果农产品有存货过多,必须要降低成本,地价售出,防止农产品挤压导致的农民亏损,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首先,加强农产品供给的薄弱环节,着重解决由农业生产数量而导致的问题,着力提高农产品供应的效率和质量,保证供应的安全。既要鼓励节约资源,经低成本,摒弃过去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以一种“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转变,把追求效率作为促进农业生产向现代化产业化模式的转变,改变原来的粗放的生产模式,将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2.2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

2.2.1 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调整农产品结构,实现农产品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农产品供应的战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多样化,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加快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用政策来指导和规划农业发展的目标;培养重点发展的产业,有助于农业生产者完善产业链,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生产为基础,促进龙头产业的建设,加快农产品流通,促使农产品生产向深加工转化,提高农业产业化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向着绿色生态产业的方向发展。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方式,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农村地区建立部级示范区,改善农村基本设施,为农村地区信息化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开拓海外电子商务项目,建立城乡生产和消费市场,促使新格局的和谐发展。

2.2.2 转变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补齐短板,促进供给侧改革的进程。尤其是“农产品生产者要对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成本M行分类管理,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管的目标。地方相关农业部门要按照当地农村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和条件,以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和农民合作组织进行承包土地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快对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精英力量和带头人的培养和培训,使其能够有效地应对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状况,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为了完善市场机制,实现改革的目标,必须要加大农业政策的扶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财政和税收结构,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农产品价格,适当的进行农业补贴,加大金融投资力度,制定农业保险政策,促进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等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探索多种生产形式和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基础服务,开展各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技术,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具有相当规模的家庭农场、以种植和养殖为基础的生态家庭农场。推广农业生态循环模式的试点工作,让农村的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让生态环境也得到一定改善。

参考文献

[1] 杜俊涛.异化理论视域看高职高专学生消费问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1).

[2] 周忠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相关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

[3] 王书洲.关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J].新经济,2016,(6).

[4] 张首魁.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遵循:创新发展[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6,(1).

[5] 甄雪刚.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及前景[J]..商界论坛,2015,(49).

第8篇: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因素;发展态势

新时期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学的合理使用,注重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为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确保相关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处理效率。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应结合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应用状况,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思考,从而制定出相关的发展举措,扩大该学科的实际应用范围。

一、确定发展方向,注重农业结构调整

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其中存在着农业人口多、经营方式落后、机械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着良好农业形态的形成。同时,农业经济需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缩小与国际间的距离。这些内容体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缓解这种矛盾。因此,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中需要确定具体的发展方向,以科技为先导,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相关要求,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整体的生产经营水平;提高对既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农产品可靠性,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及有效的调整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后,应给予更多的人力资源及先进技术支持,制定出完善的问题处理方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突出农业管理特色,实现农业生产多样化

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作用下,可以为农业经济活动开展给予专业指导,丰富其理论依据,实现农业生产中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有效结合。因此,需要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正确认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如何更好地实现农业、农村、农民间的相互依存,将农业推向集约化、城市化、现代化,使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推荐阅读:如何把控好公共管理学博士论文

三、打造出专业能力突出的农业团队,保持良好的农业技术水平

促进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应确保专业团队综合素质良好性,在加强他们基本素质培养的同时也需要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满足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打造出专业能力突出的农业团队,通过他们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确保农业技术水平良好性,为相关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结合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可知其学术队伍组成包括这些方面:一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接受传统农业经济学理论的学者;二是改革开放后接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教育理论的学者;三是当前形势下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针对这些不同的学者,在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过程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向他们阐述实际的发展现状,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丰富农业经济管理实践经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

四、重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地位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也需要注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重视市场需求变化,给农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确保现代农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性,增强农业供给质量可靠性;对农业的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等进行必要的优化,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不同地区农村发展,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重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注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此同时,需要突出农业经济管理中绿色优质产品供给的重要地位,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将更多的绿色优质产品推向市场,提升这些绿色、无污染农产品的潜在价值,为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提供保障,逐渐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理念,扩大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实际影响范围。

五、结束语

重视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提高该学科的实际利用效率,有利于扩大我国农业产业规模,增强农业经济管理有效性,确保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达到时代的发展要求,增加国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提升相关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未来农业经济生产计划实施中,应提高对其管理学科发展的正确认识,并在相关措施的支持下加快其发展速度。

[管理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第9篇: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业;非农产业;农业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套利;转移

一、导言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说明:在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即使在不考虑农村新增劳动力的情况下,我国未来几年仍有大约1.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从现实角度考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内向型转移方式,即通过现代化农业之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形成“育种-种植-加工-贸易”一体化,最大限度地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而现代农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征挤压农业产业链条所释放的就业空间,该途径的就业空间有限;二是外向型转移方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本文旨在考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余下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剖析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困境;第三部分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动力;第四部分阐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第五部分是对策。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困境

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外部环境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其困境主要表现如下:

(一)赶超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鉴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建立在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希望遵循赶超战略迅速实现现代化,使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工业,从而减少对农业土地的压力。在此思想影响下,我国长期实行赶超战略,在发展观念上,重投资和轻消费,重总量和轻结构,重增长和轻质量;在发展手段上,压低生产要素价格,实行低工资、低利率和低资源成本制度,并通过高储蓄、高积累和高投资,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从而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但赶超战略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很高,导致对一般农村劳动力需求很少,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我国相继采取沿海优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非均衡发展战略,这有利于突出重点带动全局,但配套政策分散化又没有适时地协调跟进,缺乏区域优势转化的市场化链接,造成区域间经济发展能力差异过大,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建国初期集中有限资源优先支持发展城市经济,符合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国家根本利益。但长期实行城乡分治造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入,但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尚未健全,我国独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发生根本变化。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和非农产业快速推进,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急速增加;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低且消费能力弱。这样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经济不能良性互动,城市非农产业部门不能有效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本质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表面上转移出去的是剩余劳动力,实质上是以劳动力为基础的农业部门和非农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贸易。严格意义上讲,贸易(包括实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表面上交换的是商品和劳务,实质上交换的是彼此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与贸易不同在于:贸易反映贸易生产者全部的生产要素禀赋,包括外生的禀赋,如资本、土地资源和技术水平等,也包括内生的禀赋,如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组织的适应能力等;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反映劳动力禀赋。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产生的动因是“劳动力套利”。当前,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价格差异巨大,农民迫切需要提高收入;非农产业的非核心业务急需大量劳动力,以节省劳动力成本,这是典型的“劳动力套利”。下面详加分析“劳动力套利”实现。

在图1中,假设我国国民经济由农业和非农产业两个部门构成。农业劳动力相对富裕,其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低且价格低廉;非农产业劳动力相对稀缺,其劳动力边际生产率高且价格高昂。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为L1L2,农业部门为L1L,非农产业部门为LL2,E1C1表示农业部门递减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曲线,E2C2表示非农产业部门递增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曲线。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之前,农业部门使用L1L量的劳动力生产E1L1LQ量的农产品(农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因为剩余劳动力出现而产量过小),非农产业部门使用LL2量的劳动力生产LL2E2H量的非农产业产品,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QL低于非农产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HL,即农业部门劳动力工资水平为QL,非农产业部门劳动力工资水平为HL。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理论上可以持续到两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均等PG为止,这时GL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提高(图中未画出),L1G量的农业劳动力生产E1L1LQ量的农产品。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曲线E2C2对L2G量的非农产业部门劳动力产生作用,生产GL2E2P的非农产业产品,全社会增加HPGL量的非农产业产品。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后,农业以更少的劳动力生产与剩余劳动力未转移前相同的农产品,农民获得更高收入;非农产业以更低的工资获得更多的非农产业产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劳动力套利”。(图1)

“劳动力套利”隐含地强调“必备技术和制度”。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非农产业的信息传递成本,拓展其在业务过程中的选择范围,使其有可能打破地域疆界限制并突破传统的管理边界进行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而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打破距离限制,改变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易转移”特征。因此,“必备技术”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可能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套利”才有可能实现。如果缺乏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双方合同很难达成,即使双方签署合同,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纠纷,非农产业部门会承受巨大的违约风险,高昂的交易成本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由此可见,“劳动力套利”需要“必备制度”。

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套利”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套利”不同。农业部门的劳动对象主要属于物质产品,是人类体力活动的产物,其“劳动力套利”针对的是低端劳动力对象;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对象主要属于知识或精神产品,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套利”针对的是高端劳动力对象。由此可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本质上是以高端劳动力为基础的生产要素贸易。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业部门所要求的劳动力禀赋如图2所示。(图2)

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效应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进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这一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市场经济的运行而言,竞争和优胜劣汰支配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每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效率来增强竞争力,高效率者得到发展,而低效率者被淘汰,从而推动社会生产效率提高,使社会的总供给高速度增长;而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规律不能扩大需求,因此市场经济表现为需求不足,但市场不能调节自身需求不足。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更多的是直接形成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扩大使市场容纳更多的消费资料供给,从而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而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扩大生产资料的需求,市场因此而容纳更多的生产资料供给,从而带动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这样,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效地扩大内需,使经济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有稳固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扩大国内市场空间,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农村市场长期需求不足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农民消费能力不强。造成这状况的根源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较慢,农民和农民工的收入增长缓慢,消费能力有限。因此,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手段增强广大农民的消费能力。消费能力反映的是农民的现实购买力,消费潜力反映的是农民的潜在购买力。消费潜力转换为消费能力,还受到消费预期影响。农民消费预期较差是我国农村市场长期需求不足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很多农民考虑到未来医疗和养老等负担沉重,后顾之忧较多,消费信心不足,消费预期较差。因此,需建立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和持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体系,提高农民收入,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挖掘农民消费需求潜力,开拓农村市场。而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拓农村市场就是开拓城市市场。开拓农村市场,疏通城市市场为农村市场提供生产和生活消费资料、输送技术和资金的渠道,既能促进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又为城市市场提供新的发展道路;而且农村农副产品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市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城乡市场双向交流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差别,引起国内市场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需求总量与需求结构的变化引起相应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结构的演变,从而引起相应的产业结构升级。从需求总量的视角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够增进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使国民收入总量增加,国民收入总量增加、提高城乡家庭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需求总量的扩大,需求总量的扩大引起生产要素结构的演变,进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升级。从需求结构的视角而言,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收入水平提高,个人的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消费结构从生存型为主向享受、发展型为主演变,日常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演变。在此演变进程中,教育、医疗保健、培训、服务等消费趋于增加。面对最终产品需求的变化引起整个社会的生产要素结构的变化,整个社会产品生产趋向耐用化、高质化与高附加值。在产品供求结构的演变中,产业结构升级趋于高级化。

第二,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的需要。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可能处在缓慢复苏和结构转型的时期,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增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只有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效地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外部冲击带来的经济风险,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对策

为进一步适应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本文对这一复杂问题的解决提出初步的政策建议:

第一,选择适合地区资源禀赋的优势产业。地区间的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别,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也呈现异质性。正是这种差别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不同效果。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以具体的产业为依托,各地区应该以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导向为基础,做好产业规划,引导建立有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并注意关联带动,引导关联产业的进入和发展,构建自我发展的复合型产业区。

第二,提高农民的进取意识。农民摆脱农业低工资的进取心越强烈,愈能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此,要对农民进行激励和忧患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提高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主要参考文献

[1]吴靖.多维视角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城镇形态[J].宏观经济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