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

第1篇:乡村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业;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

一、前言

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其对经济的拉动性日益显现,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中国,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旅游业不仅对城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突显。随着“三农”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农村旅游业开发也受到重视。如何更好地利用旅游业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宁乡是湖南省有名的旅游资源大县,是充分利用旅游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典范。而作为“湖南农业第一县”,宁乡县大部分地区仍为落后闭塞的农村,在旅游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经济增长缓慢。因此,研究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着相当强的现实意义。

二、宁乡县旅游概况

1.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宁乡经济发展繁荣昌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湖南省三强。旅游业在宁乡县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体来说,宁乡县旅游收入的增长快于GDP增长速度。2011年全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638亿,旅游总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2.9%,旅游经济总量和增速领跑长沙;旅游业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5.2%。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宁乡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

2.整体品牌形象的构建

品牌效应的实现,将成为旅游业最大的推动力。五年来,宁乡县旅游业迅猛发展,打造了“神奇宁乡,我心向往”品牌;而在去年,宁乡县政府着力打造以“瞻以养德、泉以养生、禅以养心、动以养气、食以养胃”为内涵的“五养之乡帀中国宁乡”旅游品牌,以实现营销的目的。

3.客源地特点

根据调查,宁乡的主要客源来自本地市场,长株潭地区的客源占到40%,这与宁乡紧邻长沙市区的区位优势有关;省内游客的比例占到28%,大多数来自于周边城市;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也达到了15%,多为观光型游客,一般是去长沙旅游顺道而来的;而海外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仅为2%。

三、宁乡县旅游区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现状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宁乡县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与周边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在抽样调查了宁乡旅游区周边部分农村地区的大体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现状后,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发现:

1.人均年收入

从上图中看出,自从2007年宁乡县成为“中国旅游强县”以来,旅游区周边农村地区人均年收入增速加快,在五年里增长率接近一倍,领先于县内多数非旅游农村地区,旅游经济对人均收入的增长有一定的作用。

2.主要收入来源

在参与调查的农户中,有37%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的农耕,22%是外出务工,16%是旅游服务业,剩下的25%是其他;而10年前的情况是:50%以上的家庭靠种田维系生活,其他的大多是外出务工。

3.当地劳动力结构

从上表看出,在这些农村中大部分劳动力年龄集中在41~50岁,且大多数为女性,整体文化程度水平偏低。

4.在当地旅游业中的参与程度

据调查,在受调查的100位农民中,有62位参与到了当地旅游服务行业的工作中,参与度为62%。具体参与情况如下:

上图反映出,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主要类型集中在旅游区的服务业(如:零售、清洁、交通工具出租等);排名第二的是“农家乐”,近几年在宁乡农村地区兴起,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专业技能性较强的导游以及需要一定管理及营销能力的旅行社参与度却不高。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支柱产业地位没有确立,缺乏固定的游客市场

从上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宁乡县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仍没有得到稳定的确立,其对GDP的贡献、对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达不到一个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地区应有的水准。

与其他知名度较高的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如张家界、凤凰等)相比,宁乡固定的游客市场少,大多数游客只是到长沙旅游再顺便到宁乡看看,甚至有的外地游客根本不会到宁乡来,尤其是国外游客。

2.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发达

宁乡县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十分不便,且各大旅游点分布零散,各点之间空间距离大,这就增大了开发的难度,成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最大瓶颈。例如知名度较大的沩山风景区距长沙市区就有两个多小时车程。不完备的接待设施、不成系统的旅游路线使得宁乡旅游区的影响力范围非常有限,客源地集中在长株潭地区,难以形成旅游的大环境。

3.旅游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统一对外的整体形象

虽然有“五养之乡帀神奇宁乡”的品牌形象作为引导,但从整体看,宁乡旅游开发各自为政,分散出击,恶性竞争的现象仍严重存在。个体商户多,合营企业少;“农家乐”多,旅行社少;抄袭模仿多,自主创新少……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以黄材镇为例,因为举世闻名的四羊方尊在此出土而成为旅游地,但是当地四羊方尊仿制品大多粗制滥造,且缺乏品牌营销和包装,难成气候。

这说明旅游区的盈利性机构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只要能赚钱就可以做”的错误观念在旅游区居民头脑中仍存在,这与全县快速发展的旅游形势和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需求不适应。

4.缺乏技术型人力资源的支持

通过对县内旅游区周边农村经济现状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比例较高,但是大多数从事的是旅游区基本服务业(零售、清洁、交通工具出租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导游和旅行社等行业却少有人涉足,大多依靠从城市地区引进的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

工作的技术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利润的高低,而由于当地缺乏这些技术型管理人才,大部分利润落入了城市的管理机构手中。这是宁乡旅游业始终无法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五、建议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可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完善:(1)交通:加快县内旅游区环线公路的建设,推进县乡公路建设,并且优先旅游区所在的乡村道路建设;(2)住宿:政府选择性扶植、规范管理高质量“农家乐”,杜绝恶性竞争现象,实现合作共赢;(3)旅行社:对旅行社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服务到位、价格公道的旅行社。

2.提高管理水平,树立品牌理念

宁乡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而在旅游市场上真正的比较优势来自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确立。目前,宁乡旅游区仍然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的发展期,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之所以较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内在的比较优势。

针对目前大部分乡村旅游区功能混合不清的问题,管理层可以先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如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再合理分区规划,建立起整合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同时,宁乡应该在“五养之乡”这一品牌形象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一个“养”字,涵盖了游客在宁乡各地旅游的独特身心体验,也契合了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的心理特征。只要建立整体形象,规划设计、宣传包装、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效率都会提高。

3.建立当地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发展旅游业,是就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1)充分利用当地导游的优势,强化对本土导游的培训与教育,将导游的本土优势和专业素养结合起来,建设一支思想业务素质高的导游队伍;(2)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返乡就业,改善当地劳动力结构和整体素质,从而使相应劳动力工作收入直接成为当地居民收入;(3)对当地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并认可自身所在旅游区的市场定位,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营销观念,提高他们在当地旅游业中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魏小安 刘赵平 张树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44—147.

[2]王良健:南岳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开发战略[J].社会科学家,2002,17(5):23—27.

[3]保继刚: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J].建筑师,1998,8(5):41—50.

第2篇:乡村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眉山 偏远乡村 经济发展 建议

一、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社会意义和历史要求

目前,绝大多数的偏远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处于滞后状况。在经济决定一切的情况下,这种状况制约了民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为此,进一步推进乡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要求。

1.符合党的经济政策路线和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

改革不断深化和推进中,党中央提出了发展三农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针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重大部署和决策;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山区发展摆到突出位置、专项规划,为农村发展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为此,发展偏远地区乡村经济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家决策部署的政治使命感,是完成政治任务的责任感,赋予重要的政治意义。

2.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任务与内容

建设繁荣富强,特别是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繁荣富强,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指城市的发展或中小城镇的发展,也包括远离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偏远乡村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现实中,把推进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建设,用当前城市出现的繁荣富强来容盖、代替偏远乡村的贫瘠与落后,拉大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差距,是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因此,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建设的繁荣富强,是实现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任务,对于推进全面的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符合当前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

中国改革开放已30多年,城市经济发展已进入空前规模,特别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房地产经济,其发展达到世界前列,超过中国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在这一疯狂和超常规发展掩盖、遗忘的背后,却是日益贫穷落后的偏远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的二元差距,改变中国蜂拥城市,遗忘乡村引发的不平衡发展,推进偏远乡村的共同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因此,推进乡村经济发展对推进中国城乡平衡发展、化解二元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4.乡村自身发展的需要

乡村需要通过政府或社会援助者的帮助,推进自身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改变,步入同城市同步增长的现代化富裕生活,而不是眼望城市现代化生活,自身却陷入原始落后的贫苦生活。这是推进乡村经济发展最重要、最现实、最迫切的社会要求。

二、四川眉山乡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乡村经济发展主要指远离县城和城镇的偏远地区农村从自给自足生产活动向创新型生产活动转变,从传统原始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农业转变,从传统农家生活向现代农家生活转变的经济活动、经济状况。

1.眉山乡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现状

1.1原始农业是主要

全市区县偏远乡村广泛存在着乡村村民依赖着有限的土地,种植着油菜、水稻、花生、红署等小农作物,以农家院为依托养殖着猪、鸡、鸭等家畜,形成原始农业为主要耕作的生产活动。只有临近乡镇的乡村交通发达、便利,产业调整活跃,这种状况在相对减少。比如,洪雅县个别偏远地方乡村以奶牛和茶叶进行产业调整,以野菜、野生植物为市场取向;东坡区广济乡在产业调整下以农家乐为市场取向,突破了原始农业的影响。与其相反,青神县的柑具有产业规模,增加了乡村民众部分收入,但没能扭转山区农民仍然束缚于原始农业局面。整体看,眉山偏远乡村原始农业仍然占着主要地位。

1.2劳动力过度流失

随着城乡差距的拉大,偏远乡村农民守着三分田、三分地,富不了、饿不死;而城市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将大量农村劳动力吸引到城市,造成偏远乡村的90%以上轻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务工;95%初高中、大中专学生学业后离弃乡村,投奔城市,即使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回归村里。导致能改变原始农业耕种和进行农村耕种的技术创新、推广应用新型农业种养技术的劳动技能人员和新生劳动力缺乏;甚至造成以家庭为主体的原始农业耕种后继无人的局面。

1.3致富项目远离市场

一些诸如草莓、葡萄、大枣、猕猴桃、山核桃、梨、桔子类等新型产业品种被引进偏远乡村,但生产后的产品远离交易市场,产品不是被践卖,就是荒弃山野,没有形成产供销的新型产业链和公司加农户的产业运作机制;其次是一些新引进的农业产品项目在初期受市场拉力吸引,受到市场青睐;后期因技术缺乏支撑,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挫伤村民发展信心。

1.4土地荒废严重

在劳动力过度流失下,家里没有劳动力,通过临时雇用劳动力或将外出的劳动力召回,导致劳动力投入成本增加,劳动力投入在土地上的收益远小于外出出卖劳动力。于是,偏远乡村出现放弃土地还不如荒废土地现象非常严重。

2.眉山乡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交通制约是瓶颈

偏远乡村在发展新型产品后,交通不便制约新型产品成果运输到外界,致使新型产品远离交易市场,挫伤村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村民开发新型产品的欲望。交通不便表现为,一是缺乏乡村道路;二是乡村道路质量低劣,不具备节约成本的运输功能,个别还成为运输的危险设施。由此,交通状况成为阻碍偏远农村新型项目发展,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2.2资源利用无效率

在偏远乡村,劳动力流失造成土地资源荒废严重;农民在取水困难的同时,节约用水、环保用水意识缺乏,形成对水资源浪费严重;现代技术推广应用不到位,农民普遍不懂得如何利用高效、便利的日光资源;对农作物废弃物除了用作燃料或饲料,就地深处理缺乏,形成农作物废弃物污染环境严重;施肥和投放农药不当,污染食品、土壤、环境严重。

2.3项目技术支撑问题

致富项目选择不当、跟不上市场发展或缺乏市场预测,缺乏生产新型产品技术的持久支撑和公司加农户的产业链运作机制,成为挫伤偏远乡村生产和创新生产的问题之一。诸如,青神县柑之乡,东坡区脐橙之乡等特色产品,因技术创新支撑缺失,导致产品难以持久巩固、占有市场,又因公司加农户的产品销售、深加工后劲缺失,目前市场竞争力已呈现逐渐衰迹。此外,致富项目不适应当地环境造成致富失败等问题也存在。比如,仁寿的一些偏远乡村就不适应养殖奶牛,盲目引殖引发失败。仁寿县原团结乡过去引入的波尔羊,因后期支持不到位,最后失败收场。

2.4政策资助太缺乏

有针对地资助乡村发展的政策措施缺乏,特别是农村农业补贴缺乏。个别地方还出现资助搭车,增加农民负担现象,即政府资助60%、村民要自贴40%。导致政策资助过程中被层层剥皮,实际到位的资助已起不到作用等现象;导致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惠民政策资助在形式主义操纵下被胡弄落实。

总体看,眉山偏远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状况是:缺乏新型产业链和公司加农户产业机制,缺乏新型产业技术支持和创新型人才;由缺乏创新的自给自足小型生产为主,伴随传统原始农业、传统农家生活,形成狭隘的市场目标主体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活动。

三、四川眉山乡村经济发展的机遇与对策建议

1.眉山乡村经济发展机遇

1.1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发展机遇

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以城市发展、工业园区发展为依托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及以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产业为基础作为原料深加工的第三产业发展。眉山作为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的构成部分,其偏远的乡村经济发展在远离城市和工业园区发展中,毗邻这样的发展而蕴藏着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是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发展战略的拉动效应机遇。眉山被纳入成渝经济区域规划发展,又被列入天府新区发展内。成渝经济区是由成都和重庆两个大城市构成的新型工业发展经济区;天府新区是以新型产业为发展龙头的经济发展区。天府新区是成渝经济区的重大战略中心。眉山被纳入和列入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标志着眉山进入了新型工业发展区域和新型产业发展时代。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发展战略的拉动效应,一方面体现为拉动眉山进入新型工业地区,拉入眉山跨入新型产业时代;另一方面体现为以成渝经济区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发展规划和天府新区为龙头的新型产业项目,拉动眉山进入新型工业规划和开发新型产业项目,同时,通过新型工业规划发展和新型产业项目发展,拉动眉山的第一产业项目同第三产业深加工的发展。二是毗邻战略影响机遇。根据毗邻战略理论,当一个不发达地区或贫困的内陆地区,如果它毗邻着发达地区或富裕的沿海地区,则它会受到发达地区或富裕的沿海地区发展影响,从而拉动自身的发展。眉山毗邻发达的成都地区,因而,眉山的第一、二、三产业发展都受到成都地区的发展影响。特别是作为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轴心的成都,其发展将是突飞猛进。这种情况下,毗邻成都的眉山也将受到影响,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2“十二五”规划发展机遇

“十二五”规划将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摆到发展的重中之重;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最重要任务;将农业发展重点放在加快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将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农民工市民化作为“三农”发展的战略举措;将推动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重点;将推动全民创业创新和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源动力;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农村社会建设的主攻目标。

1.3社会主义建设及其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机遇

目前,眉山已开始在全市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这是眉山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行动,对偏远乡村的发展形成大好机遇。具体可以体现以下方面:

一是改变居家环境。新农村建设将改变农村居住生态化、交通便捷化、生活现代化、资源无污染化方向发展,形成“十二五”要求的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景象。二是改变耕作方式。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村土地集约化;加快农业技术引用,走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耕作方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变,步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三是缩小城乡差距。新农村建设在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宜居建设和耕作制度转变中,受现代新型生产、生活工具和信息技术影响,农村在居住、生活、生产方面都将缩小同城市的差距。有利于抑制农村人员向城市转移居住,抑制城市高房价;或受城市高房价的抑制,在新农村建设拉力下抑制乡村人员向城市转移。同时,偏远的无污染现代生态家园建设具有吸引城市居民返回乡村的吸附力,有利于形成山区生态休闲走廊。

2.眉山乡村经济发展建议

2.1加快水电气基础资源的自然生态建设

偏远农村蕴藏了丰富水电气等基础资源。这些生态型的自然资源在新型技术的利用与开发下,用于乡村改善生产、生活建设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同时,又具有保护乡村生态建设的作用。

一是利用太阳能技术。目前,欧洲等发达地区的乡村都大量转向太阳能的利用与开发,许多太阳能设备来自于中国生产和出口。为改善中国乡村发展,可以采取企业引导,政府适当补贴方式推行乡村太阳能使用技术,改善偏远乡村用电难、用电成本过高等问题,从而改善乡村产生和生活状况;也有利于社会节能、效能建设。二是节约保护用水。乡村靠天吃饭,雨水过多成灾;雨水过少,也成灾。要就地做好农田的导水和蓄水,防止水污染;要保护好饮用水,做好污水排放;要节约用水、清洁用水、循环用水,引用现代技术改善用水设备设施。三是开发利用沼气。做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沼气技术在眉山农村都有推广应用,但普及率不高。究其原因有其成本过高问题,也跟乡村民众认识有关;还有跟沼气的生产技术有关。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村使用沼气面临的问题,实现乡村户户使用沼气化。

2.2破除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道路设施建设

眉山的村村通乡村道路建设率非常高,但许多村村通道路只是形式主义的道路相通。因为有的路基不到2米、十分狭窄,道路弯曲、不能耐用,造成道路无法错车、较大的车无法进入,用于简单的生活还能勉强起到作用,若用于支持经济发展,这样的乡村道路不但难以起到作用,而且还成为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方面,路通而不实,容易形成道路杀手;另一方面,路通只是形式上的事实,这种既定事实却阻碍民众重新投资修路或开辟新建道路。就如眉山的106线,可以原地维修,却制约了另外开辟新建道路的既定事实。

从社会发展趋势看,乡村经济的发展必须由宽敞的大公路、安全的公路、结实的公路建设做支撑,才能将乡村的产品运输出去,将乡村建设需要的物质和人脉运输进来。目前,这样的道路建设在区县个别乡村已实现,要推广到其它山区乡村有一定困难。对于资源丰富的偏远乡村,实现乡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对公路建设的理念。修通不等于有发展,要修得有经济发展的实际价值。否则,即使修通不合格、不标准的公路,反而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2.3以现代田园生态家园为主的特色经济建设

在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的拉动效应和毗邻战略影响下,眉山乡村经济发展将出现两个发展机遇:一是为两区新型人员供给休闲走廊,走现代田园生态园建设;二是为两区新型人员、新型产业供给大量农副产品、第三产业深加工需求的农业原料,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此,眉山乡村经济发展以现代田园生态家园为目标进行特色经济发展,不但是现代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效应,也是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的建设要求。

一是保护耕地,创特色家园。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使远离污染、生态环境优美、农副特色产品丰富的乡村,被外界吸引和追逐。保护偏远乡村耕地不受污染,推进劣质土地退耕还林,维护生态建设;调整农业特色产品的产业结构,形成诸如坚果、野菜等特色产品,为建设现代特色家园,形成田园家园、田园风光、田园休闲,构建和夯实田园农家乐、田园休闲走廊发展的特色经济基础。二是就地取材,维护生态。偏远乡村要按照城市化发展标准,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做到用水、用电、用气自给自足;必须做到厕所、厨房、牲畜的三改,确保生产生活卫生健康,生活环境优美。三是夯实基础,构建保障。现代社会是四个车轮社会,偏远乡村要成为农资产品的生活中心,要成为民众热爱的现代生态家园,必须要夯实道路建设,不能让道路建设成为制约生产、生活的瓶颈。

2.4以项目为优势的特色乡村经济建设

项目就是市场。要围绕偏远乡村自身特色优势打造项目,拓展乡村经济发展。

一是稳固一村一品。一村一品是党和政府新时期针对农村发展推行的发展策略。在政府主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下具有合理的发展趋势。不过,在现实中的偏远乡村能否做出一村一品,做大做强一村一品,首先要把一村一品建成公司加农户的产业链;其次需要村民的坚持和相关部门的持续支持和对产品的技术创新支撑,更需要调整产品对市场的持续适应。否则,产品不适应市场或被市场逐步淘汰,不但一品失败,更挫伤村民的信心。青神县柑之乡,东坡区脐橙之乡地位及品牌优势就因为产品创新能力减弱和公司加农户缺失而逐渐丧失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二是开拓特色项目。全市区县偏远乡村因所处地形地貌的不同,栽种、耕种作物,养殖、种植产业都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与差异。因此,稳固一村一品建设中,结合偏远乡村劳动力不足,鼓励和支持村民利用自留地发展适合当地土质、气候的投入低、产出高的新型特色产业。比如,中药材、特色坚果,特色养殖等。三是发展科技农业。确保家庭为主体的村民自主耕种、自主经营,将科技农业方式融入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中,引导村民从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型。从产量提高,节约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投入,耕作方式简单化,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实现向现代科技农业转型。

2.5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合作经济建设

以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发展新型产业为契机,推进跟农业相关的新型产业为纽带,形成农户是生产对象,公司是深加工,市场衔接目标,实现新型合作经济建设。

一是公司加农户。借鉴眉山泡菜产业形成的公司加农户实例,针对眉山偏远乡村拥有资源的不同状况,可以深入推进蔬菜深加工,食用菌深加工,水果深加工,中药材深加工,林业深加工,养殖深加工,豆类和根茎类食物深加工等形成的公司加农户产业。比如,仁寿县中部浅丘地带可以走林业和豆类、根茎类食物等深加工;仁寿深丘地带可以走中药村、林业等深加工。根据其它区县偏远乡村自身土地特色、自然环境状况和交通状况,开发投入少、成本低、污染小,有利于生态家园建设的公司加农户项目。二是集约经营化。以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发展为契机推进偏远乡村农业走集约经营化。集约经营化主要是指将偏远乡村农户拥有的土地资源租让给租用方即土地流转给租用方,租用方实现以农业项目为生产的集约经营。集约经营化有利于乡村农户获得资源出租出让金,同时可以优先被租用方雇用为产业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对于农户担心的自身生产生活问题。口粮方面,可以由租用土地方按国家供应标准按人口按月或按年提供定量补助;农户可以利用剩余土地实现少量蔬菜自种自给,可以饲养少量家畜自给自足。集约经营项目可以是中药村、林业、野菜、水果、茶叶、养殖、种植等方面,也可以是生态旅游开发等。

2.6以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在眉山全市区县展开。对偏远乡村的发展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一是乡村集中建设机遇。偏远乡村民众远离城镇、远离繁荣、繁华的城镇经济与生活。乡村生产耕作落后,乡村生活因水电气使用原始,厨房、厕所、家畜饲养、居住的卫生、环境条件恶劣,形成乡村生活贫苦。借新农村建设机遇,特别是乡村集中建设机会,将偏远乡村村民集中在道路、水电气通达地方进行集中建设,有利于改变乡村村民步入城镇生活,彻底远离恶劣的环境卫生。影响乡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是资金投入问题,村民的支持与不支持给负担的资金问题有关。对于资金投入问题,有条件的政府可以全面承担;条件不足的政府可以同村民协商出资建设。二是乡村经济集约经营机遇。将偏远乡村的村民从分散集中到一起后,一方面退还原宅基地为土地,允许集中在居住地附近分配土地进行蔬菜耕作与家畜饲养;另一方面,可以将远离村民居住地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集约经营。集约经营方式可以按土地流转形式出租给外来商人,实现集约经营的商业化发展;可以用入股或租用形式出租给当地村民采取现代化、技术化手段,实行土地原农作物的集中耕作,由村民与承租方达成劳务、粮食分配协议。

第3篇:乡村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多年,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以及经济阶梯式的发展方式,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但是在经济发展背后,各种社会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不同地区、不用职业间的经济利益得到重新分配,社会分层显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这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城乡收入分配中的焦点问题。

一、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特征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整理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0年到2009年的不完全统计数据。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

整体上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总体收入正在不断增加的,但是也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从以上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同期相比,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0元,是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2倍,到了2000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所增加,但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却只有2253元,仅相当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的35.8%。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较2000年有了大幅的提高,达到了17175元,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虽也有增长,也提高到5153元,但是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却相差甚远,农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了3.4倍,而且还在不断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大家所公认和有目共睹的,但是贫富差距的逐年拉大也是不假的事实。国际上一般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差距,其值在0-1之间,数值越高表示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越高,0.4为警戒点。结合我国多年来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表明,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警戒值,并且呈上升趋势。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保持在0.3-0.4的正常状态,但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有分析指出中国有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其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国家之一[5]。有数据表明,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1,而我国实际的城乡收入之比为6倍左右,这一比例已大大超过了世界各国的水平。需要补充的是若排除城乡居民的一般收入外,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福利和医疗,以及各种保障机制,那么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将会变得更大[6]。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现实原因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家,虽然近年来农村人口的数量在逐年下降,但是我国农村地区依旧存在着庞大的人口基数,给农村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1949年新中国刚建立时,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由当时的内外环境和国际形势对国家十分不利,为了使国家经济能够恢复,使国家的工业体系逐步建立,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上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常年国家对农业一直投入不足,再加上我国对现有农业设施的管理和经营存在缺陷和不完善,导致我国农业发展一直很缓慢,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这不仅限制了大规模发展我国农业,提高农业产量,同时也加重了农民负担,阻碍了城乡间收入差距的缩小。

(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原因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的转移,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变得非常的典型。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不均衡的,国家将经济重点放在大力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工业,而在一直以来技术都十分落后的传统农业上投入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于是在我国就出现了现代化的工业与技术落后的农业同时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实施城乡分割的两种户籍制度,农村采用农村户籍管理,城市采用城市户籍管理[9]。这就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得不到公平公正对待,很多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在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各种原因中,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一直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是相当低的,和城市相比,我国目前针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旧不成体系,存在很多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10]。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绝大多数也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其正当的合法权利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享有。在公共服务方面,农民工的子女上学难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很多地方没有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体系,加上上学所需的各种学杂费,更是加重了农民工经济上的负担。

(四)政策上重工轻农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一直是以农支工,以乡扶城的两步走策略,首先重点发展城市工业化,然后再去发展农业。具体来说,国家在资金资源的投入都是偏向于城镇发展,在农业投入上则相对较少,以延缓农业发展为代价,换取工业化的迅速建立,然后再以工业化来带动农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也使得城乡间的差距日益拉大,特别是在居民的收入上出现了很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等现象。

(五)农村劳动力自身原因

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统计[14],全国进城务工人员和在乡镇就业的农民工已经超过2亿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左右。农民工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普遍不高,同时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技术成分低的工作,于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收入水平的提高。

三、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于我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面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积极应对,尽早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防止差距进一步扩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够从根本上缩小多年来我国所面临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逐渐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间收入差距。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整,促进城乡间的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的一体化,改变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相互促进,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上享有同样待遇和实惠。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计划和目标,并且充分考虑到农村未来的发展需要,合理分配资源配置,保证农民素质的提高,确保农民收入增加。

此外,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更要突出我国大力推行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重点的两型社会发展目标,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发展农村产业、居住、交通、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等, 努力实现城乡空间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16]。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发展格局,从根本上消除城镇与农村的界限,立足区域空间范围,明确城市和农村的功能定位,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周边小城镇为纽带,以农村发展为基础,促进城乡相互依托,互利互惠,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科学合理的布局城乡间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城乡间优势互补,保证城乡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科学引导农村居民的梯度转移。同时,政府也要像抓城镇工业化发展的理念来重点抓农业领域发展,用城镇现有的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加快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二)改革户籍制度,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政府要有切合实际的举措,积极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解除户籍限制,使广大农民工在进城务工时得到公平公正对待,使他们不因为户籍原因而得不到自由迁移的权利,允许广大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全国各地自由选择自己的居住和工作地点,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户籍改革能否切实推行,主要问题不在户籍管理制度,也不在公安机关,关键要看相关制度、相关部门是否能配套改革。只有在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真正一视同仁,不分地区不分户口,才能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真正意义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落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时,其着眼点要放在大力提高农业产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的消耗。其次,还应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农业企业采取扶植政策,促进我国农业早日实现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支柱型龙头企业。此外,在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中,也应逐步建立保证农民收入保障机制,合理提高农产品价格。在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充分依靠城市强大的工业基础,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创造有利条件。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大城乡改革力度,消除体制,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的局面,保障农村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四)坚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据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统计,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比城镇居民低3年,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在中人口中占75%。农村居民由于缺乏系统的生产指导和相关知识,生产效率一直低下,付出的劳动多,收获却很少,所以收入状况一直难以提高,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要真正改变这种处境,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必须实现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由粗方式向集约式发展,这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远远大于物质资料及劳动力数量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大都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以至于城乡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难以缩小,农民的收入状况也难以改观。因此,必须彻底转变依靠廉价劳动力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传统观念,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政府应积极开展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组织广大农村劳动力及青少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获得必要的职业技能和生产知识,提高农民就业及创业能力,为我国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此外,政府也应该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为今后农业发展和改革提供高素质后备力量。唯有这样,才能为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摆脱城乡收入差距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证[18]。

(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面对我国广阔的农村区域,要想改变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目前国家在农村建设及农业生产上现有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引导和鼓励我国农业逐步向着区域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全面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给农民工创造就业机会,逐步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的生活状况,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19]。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力度,积极推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此外,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以及农民农业生产的成本收益问题也应该的到国家的保护,已保障农民收入的切实提高。由于农村品价格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收入状况,所以必须要稳定农产品价格或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政府可利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直接规定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及其波动幅度,也可采用其他经济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水平。所以,政府应尽快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使农村的公共设施普遍增加,服务农民,并将农村公共产品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

对农业的投入可将范围扩大到财政投入,信贷投入,以及对涉农企业的扶植方面进行,也可适当提高对农业的补贴,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蔡文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4):27~28

[2] 李亚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156~159

[3] 王栋.城乡收入差距形成机理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5):12~14

[4] 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特征及其地区差异[J].三农问题研究,2009,(19):31~32

[5] 马瑞.浅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的原因[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8~21

[6] 郑群峰.从城乡投资差异视角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J].海南金融,2010,(3)

[7] 黄国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因应[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71~77

[8] 张君冠.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及其影响[J].新闻世界,2009,12~13

[9] 章海沙.从经济危机看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经贸导刊,2009,(16):39

[10] 谷军,康琳,陈荣荣.北京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98~103

[11] 黄素心.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J].学术论坛,2009,(8):136~139

[12] 张菲,赵凯.陕西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9~53

[13] 周云波,高连水,武鹏.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1985-2005[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5):38~43

[14] 戴薇.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J].三农经济,2010,(9): 62

[15] 张习宁,关艳丽.二元经济结构、国际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J].社会科学家,2010,(1):67~69

第4篇:乡村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 F3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74-02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全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促进规模化、品牌化发展。2008年,作为黄浦江源头的浙江省安吉县出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处理发展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农村建设口号,并制订建成中国最美乡村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影响促成浙江省制定《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此时广东省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也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这种以整体化实施、品牌化经营的探索模式,不仅是新农村发展趋势,也是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

1 理论与现实意义

结合住建部2013年40号文提出关于开展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广东省2011年决定创建宜居城乡、打造具有鲜明广东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以及近期广东省提出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在广东全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 “美丽乡村”建设为区域协调发展延伸了内涵、拓展了空间

区域竞争是发展质量的竞争,区域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寻求到良好竞争合作之后产生的必然结果和发展趋势[1]。区域及其产业如何做到区域内外有效竞争与合作,如何通过区域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也是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所在。“美丽乡村”建设秉承这一战略理念,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高度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不仅抓住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利契机,也为区域协调发展延伸了内涵、拓展了空间,更为粤北地区进一步落实该省关于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落到实处提供了有力抓手。

1.2 “美丽乡村”建设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诠释和实施

“环境提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也是广东省推进该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建设“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乡村,就要从生态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入手。“美丽乡村”建设正是从尊重自然的角度,保持乡土风格的原貌,尊重乡村文化和历史,从生活和生产2个方面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也是对十报告中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求的有效诠释和实施。

1.3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

“美丽中国”,既注重人们生存环境的宜居性,也体现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它是“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实现经济繁荣、制度完善、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社会”[2]的宏伟蓝图。要实现这一蓝图,就必须着手于规划、建设和发展基础生活单元――乡村,从源头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是广东省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行动和途径。

2 现有评价模式及优劣势分析

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研究内容主要分为3个部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建设实践研究[3]。其中,指标体系主要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新农村建设内涵挖掘或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等目标着手,基于地方实际,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依从定量、定性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思路,在建立指标体系基础上,对当地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最终获得当地乡村建设水平综合评价结果。“美丽乡村”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延伸,其评价模式既要继承以往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特征,更要突出“美丽”建设的核心要义。因此,总结目前广东省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及其特点,是客观衡量和评价地方“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步骤。

2.1 纵向模式:以行政体系为基础

2.1.1 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国家行政体系划分,从省级至村级存在各行政层面的评价模式。其中:评价指标体系,从下到上宏观指导性越来越强;从上到下微观操作性越来越强;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则;例如:省级层面,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管理民主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4];村级层面,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上,采用权重法、划分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相结合。

2.1.2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目标明确,工作易于推动,行政操作特点强。但若上级政府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不足,将导致建设目标脱离实际。同时,若基层政府对上级政策目标误读,将引起当地建设偏离中心路线问题。

2.2 横向模式:以市级及其以上行政区划为基础

2.2.1 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广东省区域发展存在差异性的事实,结合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制约因素,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如:珠三角地区农业产业化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城乡收入差距大;东翼地区村组织经济实力弱,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清洁能源使用率低;西翼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垃圾实施集中处理程度低;北部山区农民生活水平低,经济落后[5]。评价方法上,仍采用权重法、划分评价标准,获得综合得分。

2.2.2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充分考虑宏观发展与微观运作,有效结合地域差异性。既能客观反映各地现实发展水平,又利于不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与借鉴;既紧跟区域发展现实,又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但受地方发展定向思维影响,人为指标选取及划分不可避免,评价结果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

2.3 点状模式:以县级及其以下行政区划为基础

2.3.1 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以县(市、区)域为评价单元,通过选取不同建设目标,结合现实政策发展实际,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如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或“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某地可专门以“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为一级建设指标,通过二级建设指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个方面落实一级指标[6]。

2.3.2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基于单个县(市、区)域范围,评价体系特殊性强。评价的最终结果单纯为落实上级建设要求提供服务,或借此契机为创新地方建设途径服务。该评价一般仅适用于当地,或与当地情况类似的周边县(市、区)。实践性、微观性、局限性强,更高层次的宏观指导性较差。

3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研究

3.1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状模式

由上文可知,3种常用的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虽各有特色,但评价程序(指标体系选取和评价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纵向模式着重于行政指导性;横向模式着重于区域借鉴性;点状模式着重于可落实及特色性。基于上述分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内容,即以村民群众为主体,以村民基层组织为议事决策平台,以规划为龙头,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为内容,切实缩小农村与城市在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际生产中应该借鉴点状模式的特色性、纵向模式的行政性、横向模式的可比性,提出以区域交通干线为轴线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状模式,通过点的发展、线的辐射及面的整体提升,带动区域“美丽乡村”建设,既注重局部发展,又考虑到整体关系,有利于区域统筹。

3.2 注意的问题

3.2.1 指导思想。首先,近年来广东省注重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注重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辐射、服务和带动功能,形成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带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其次,为继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省注重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形成不同梯度与层次、相互配套、关联互补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第三,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东省为适应区域城乡协调发展需要,一直着力于拓展交通运输网络的覆盖深度和广度,着力于优化运输网络结构,进一步推进区域和城乡运输一体化。这些都突出了选择基于线状评价模式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选择线状评价模式成为必然。因此,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指导思想上必须注重以交通干线沿线建设为核心,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主线开展评价工作。

3.2.2 指标体系。以社会经济建设内容为选取范围,注重交通干道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以“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环境美、管理民主和谐美”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对交通干道沿线区域、村庄及其内陆辐射地进行评价。同时,依据村庄离交通干线的区位距离,将评价区域划分为优先建设区、主要建设区、农业建设区、保护建设区等4个区域,选取不同评价指标,进行差异评价,以满足不同发展条件村庄有区别的建设目标。其中:优先建设区和主要建设区一般包括了工农业比较发达、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建设比较成熟、经济条件好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农业建设区一般包括传统农业发展成熟、经济水平在当地发展适中,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加强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自然保护区一般包括开发较少、自然传统村落明显、区位条件差、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

3.2.3 评价方法。着重不同类型评价区域指标权重选择和标准划分上的界定。其中,优先建设区、主要建设区以工农业/商贸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农业建设区以现代农业/农业保护区/传统文化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保护建设区以旅游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三者均需制定权重及标准。

3.2.4 综合评价。“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性模式,与其他评价模式评价思路相同,都是基于量化考核的评价模式。其特点就在于,结合了交通干道的线状辐射功能,对交通干道周边区域进行评价,是宏微观的结合。缺陷在于,因人为的划分,虽评价结果相对客观,却仍存在缺乏变通的可能性。基于正反两面考虑,定量考核后的定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线状模式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应基于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4 参考文献

[1] 孙海燕,王富喜.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探究[J].经济地理,2008(11):928-931.

[2] 王晓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9-25.

[3] 许可杰,刘喜波,马鑫.我国新农村建设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改革与战略,2013(3):77-79.

[4] 李大胜,余建斌,范文正.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南方农村,2008(2):32-36.

第5篇:乡村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1乡镇企业的概念和发展现??

1.1乡镇企业的概念

不同学者对乡镇企业的理解和总结不同,所以给出的定义也不同。笔者认为乡镇企业是指主要依靠农民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的投资,员工主要是农民及乡镇人员,并在乡镇范围内从事生产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渐重视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乡镇企业的概念,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促进其发展,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1.2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乡镇企业的收入在农村经济总值中占据很大比重,这表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乡镇企业的推动;其次,乡镇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良好,经营和管理方面都在进行不断改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的乡镇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此乡镇企业必须要深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以便更好地促进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乡镇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遇方面,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与相关部门不断增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识,因此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以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提高,大量的农民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挑战方面,农民意识到乡镇企业的发展机遇,创建了大量的乡镇企业,但是多数乡镇企业集中于一个区域,使其面临激烈的竞争,部分农民则愿意进入条件更好的城市打工,导致目前很多乡镇企业依然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

1.4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

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一是善于抓住机遇的乡镇企业,会不断扩大其发展规模,因为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会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使其逐渐向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方向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难度加大,企业必须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并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乡镇企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二是其他企业不能很好地利用机会,将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发展。这部分由于管理不善和盈利能力不足,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研发能力不足,仍延续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模式发展。

2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1提高农村经济总值

乡镇企业有别于传统的城市企业,对农村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对促进农村经济总值的提高,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很多农村劳动力,使其到乡镇企业中参加工作,但这个阶段中的乡镇企业刚刚成立,所以对农村经济总值起到的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改革开放十年后,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更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推动了乡镇企业向前发展。深化改革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企业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相较于城市企业,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暴露了诸多弊端,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因此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总值的提高,仍然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2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乡镇企业除了能够推动农村经济总值的提高,还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一是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乡镇企业的良好发展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二是很多农民在乡镇企业工作,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还能带动周围经济的发展,比如成立更多的超市、便利店以及餐饮、娱乐等方面的店铺,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间接的推动作用;三是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可以转移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农村种植技术的不断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为这些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农民的福利和企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6篇:乡村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马克思地域分工;统筹城乡产业;协作;制度

一、引言

中央在十七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重要原则之一是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并指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以城市与农村为统一的空间载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水平协调化、产业结构比例和空间布局合理化共同发展,通过产业这个资源转换器的形式,把劳动力、科技、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及其生产能力配置到更优状态。可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力量。

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存有二个主要问题:第一,建国以来,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政策,其加剧了城乡产业之间的不平衡,即以工业为主的现代产业部门集聚城市,而以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聚集农村;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农村就是农业”的影响,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加之,乡镇企业较低的经营管理水平,我国农村二三产业虽有发展但仍然严重滞后。第二,“重城市,轻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使我国城乡差距加大,城乡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低,这都促使我国出现城乡产业间的关联性差、城市与农村产业结构趋同,城乡产业布局不合理等现象。我国城乡统筹产业发展存有的问题,破坏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统筹的进程。

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主要内容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即划分为城市与农村两大地域分工部门。一般而言,城市是以工业和商业为主的现代产业部门的聚集,农村则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部门的聚集。马克思指出需“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改变这种单一的城市与农村产业发展状况,延长产业链条,避免城乡产业的恶性竞争,实现城乡产业优势互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从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分析我国实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原因

(一)市场扩张是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者经济发展的扩张受制于原料和市场,“一旦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力,一种突然地跳跃式地扩展的能力,只有原料和销售市场才是它的限制……”。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对城市和农村市场扩张的内部诉求的正确决策。“分工越向前发展,产品就越不是交换手段,于是就需要一种独立于每个人的特殊生产之外的一般交换手段”,可见,分工是影响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分工和专门化的生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改变了农村自己自足的经营方式,促使更多农村剩余产品需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在城市,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厂商需要更大规模的市场和劳动力满足其生产扩张和资本扩张的需要。城市和农村在市场不同方面的渴求,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城市和农村分割的市场状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从产品、资源、劳动力、科技等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角度,通过产业的协调发展,使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达到最优配置状态。

(二)产业聚集是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外在动力

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中含有产业聚集的思想,“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工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相反地,工场手工业分工又会发生反作用,发展并增加社会分工”,这种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深化以企业间的协作为支撑,以便在空间和时间上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获取最大的利润。产业聚集是在一地域范围内的公共资源下,超出了一般产业的范围,实现多个产业的融合,因此,有人说分工是产业集聚的根源,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应以产业聚集思想为指导,避免出现产业布局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发生。此外,产业聚集有益于产业链的延伸,这将给我国城乡产业的升级和融合提供指导。

(三)城市与乡村的产业优势互补是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马克思早期地域分工理论中,自然差异是地域分工或者说是城乡分离的重要原因;工业革命之后马克思认识到社会经济因素在地域分工有着重要作用,因为“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由于利用各种特点的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出现,获得了新推动力”。可以这样理解: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工场手工业充分利用了两大地域的不同优势,以此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城市与乡村只有通过不断发挥自有产业优势才能为城乡统筹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在行业和产品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构,并没有形成城市与乡村的产业间的优势互补,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我国基于城市与乡村在产业发展上具有的不同优势的正确发展思路。

(四)协作是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立足点

“社会内部的分工和工场内部的分工,尽管有许多相似点和联系,但二者不仅有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有本质的区别。在一种内在联系把不同的生产部门连接起来的地方,这种相似点无可争辩地表现得最为明显”,马克思所讲的内在联系就是协作,并认为“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马克思的劳动协作观是产业地域分工的重要理论渊源之一。城市与乡村的分割状态使我国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分工部门交易成本提高:一方面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城市与乡村产业互补性、融合性差。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分工分工之间的协作,有利于降低生产要素的配置成本,发挥城市与乡村产业的各自优势,扩大经济空间效应。因此,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立足点是打造链接三次产业、沟通城乡两个地域的贸工农产业链。

三、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对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深化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改革

我国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包括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医疗、金融、社会保障等等。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长期偏向于城市,使乡村与城市在公共基本设施方面相差甚远。据统计,2006年末,在我国广大农村,进村公路路面类型中柏油路面仅占26.3%,仅有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仅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乡村较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落后,加大了我国城市与乡村的生产要素流动,使我国乡镇企业管理落后,不利于城乡产业的融合和产业结构升级。此外,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将对我国的农村现代化、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改革涉及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产业升级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二)深化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理论界认为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从不平等的用工制度、城乡不平等的社会保障等角度限制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工业部门的扩张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要转移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加速劳动力的流动可以改善产业结构的角度,我国城市与乡村产业结构的改善将有助于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力度。托达罗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采取就地转移的策略,因此,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应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重要动力。

(三)深化城乡流通体系的建设

农产品市场是初级市场,是一国工业的原料市场,但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严重落后,据统计,2006年末,我国有农产品专业市场的乡镇仅23%,其中超过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专业市场的乡镇仅7.6%,此外,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结构单一以及现代物流系统建设的落后是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的桎梏。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不足将阻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设。城乡流通体系的建设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有益于农产品加工化程度的提高和延长农工贸产业链条。因此,深化城乡流通体系的建设应以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原则。

经过实践检验的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依然闪耀着其光辉。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从交换、市场规模、协作等方面探讨了城市与乡村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其相互关系,对我国实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成败。我国需要不断深化城乡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城市与乡村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兴明,黄策,孙国玉.《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内涵初探》[J].经济研究,200(12):85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24.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9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8

[6]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1

[7]梁琦,黄利春.《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与城乡协调发展》[J]. 经济前沿.2009(10):11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2

[9]陈德敏.《构建统筹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J].中国发展.2008(4):17

第7篇:乡村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一、 国际、国内乡村景观发展的现状

(一) 国际乡村景观规划现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在乡村景观规划方面就开始进行科学的研究,并很快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对世界乡村景观规划及农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德国Haber等人所建立的在GIS和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基础上,用于相应的自然保护规划及基于农业的DLU系统,对于乡村景观重新规划设计及同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如,美国的Forman更是提出一种在生态空间理论基础上的乡村景观改建的规划模式及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重点强调相应景观当中在文化背景同生态价值方面的有机融合。日、韩等国家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对保护传统的乡村景观及耕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位于丘陵、沟谷、河川平底间的安静而传统的乡村群落与有序规划的梯田稻田、果园、人工草地等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优美的农村景观,有效地推动韩国的生态旅游业及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 我国乡村景观现阶段状况及主要问题

近些年,我国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面也获得了较快发展,部分学者对于我国由于推行城镇化发展而造成的土地利用问题及生态环境问题,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特别是对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科学应用研究,有了较大进步。同过去相比,无论是在生活环境方面还是生活状况方面,我国农村居民都即将或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农村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地得到完善,乡村公路已经修到了每一个村庄,有效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楼房和新院落。城乡一体化得到了有效地推进,农村的面貌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但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获得较好成果的同时,一些地区乡村景观却遭到了破坏,或者未得到应有的保护。所以,乡村景观就出现一种同当地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的生活方式无法适应的局面。农村的生态环境及农业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乡村盲目地进行路由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可是相应的水资源污染,林地、耕地的破坏问题也同样严重;一些村庄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那些比较偏远的古村古镇、老胡同、老房子,也都渐渐被遗弃、被改造。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及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单位会照搬一些大城市的景观设计方法,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这种负面效果具体可以总结为这样几点:第一,乡村的布局比较混论,对土地的利用布局比较零散,特别农村房舍的建设基本是一种无序的状态;第二,农村土地利用率比较低,农村耕地遭到严重地破坏和蚕食,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土地的质量不高,损毁的耕地数量巨大;第三,乡村景观的特点逐渐消失。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往往片面追求城市化,所以产生千村一面问题,对千百年留传下来的一些地域文化景观和乡土风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 现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意义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宗旨就是对人类的聚居环境质量进行改善,是实现我国乡村环境的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及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对城乡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在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良好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对人居环境进行有效地改善,使乡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后花园。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协调乡村景观的内部结构、生态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在起步阶段,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正是对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科学探索及实践。我国乡村景观的格局、面貌、建设、规划等都决定着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的成功与否。所谓的乡村景观规划,就是把相应的农村建设成为不仅具有审美作用,还可以保持生态环境进行健康发展的一种需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新农村背景下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 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林、牧、副、渔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通过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河北省的农作物同历史最高年相比,油料的产量增加了18.1%,家禽的存笼数,高于历史最高年份很多,鲜鱼的增长比例为17.2%,取得较高经济收益。一些乡村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业,将展示民俗农事及民族风情作为特色,提供相应的娱乐活动和休闲度假,这些都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 科学利用乡村资源

在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将乡村环境当做完整的生态系统,在了解相应环境的基础上,对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及设计。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以协调人地关系为理念,必须同时重视相应的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对乡村的环境资源进行集约型利用,这样才能使相应的新农村建设可以科学考虑特定的区域景观特征及环境特色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并利用相应的林业、农业、渔业、木业等多种景观资源,进而建造出符合现代概念及生产生活方式的乡村景观。2013年以来,我省各个海拔较高的乡村开始大力发展黄金梨果园,其种植面积高达200公顷,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房展,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因地制宜地利用资源。

(三) 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传承

乡村景观是人们接触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保护好乡村风貌特色及相应的环境资源,对地域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此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村落布局特色的塑造,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化等方面的工作都有着很强地推动作用。就像艺术装饰、建筑理念、文学作品那样可以有效传承民族文化,乡土建筑景观为人们进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够将文化凝结在建筑当中,并唤起人们对于民族历史的记忆。

三、 乡村景观含义、内容

(一) 简单分析什么是乡村景观

所谓的乡村景观就是乡村地域范围之内多种土地单元所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景观形态,行为,内涵的景观类型,指人们以相应的农业特征为主,在相应自然景观基础上所建立的,人为特征和自然生态结构的一种综合性环境。

(二) 简单分析乡村景观内容

乡村景观及由相应范围之内林地、农田、种植、牧业、养殖业、村落等综合构成,有一定稳定性的健康平衡发展及运动规律的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态系统。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乡村的自然景观。所谓的乡村自然景观就是自然界本身面貌,例如气候特点、地质地貌、土壤结构、水文特征、动物群落等等,是自然界中原有的物态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产生的一种结果。自然景观能够在某种范围内体现自然地理景观的特征,有着丰富的内容。秀美山川、广阔农田、辽阔草原、原始森林、交错水乡等等,在季节的变换中,向人们展示出不同的美景。

2.乡村的人文景观。乡村人文景观及特定范围之内相应文化现象的一种复合体,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素质及精神方面需求,然后在相应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叠加一些文化特质所构成的一种景观现象。例如农田、聚落、工农业产品、工业区、通讯运输网络等等。最能体现乡村人文景观特点的有街道布局、聚落特征、民俗民风、建筑文化、驯养动物、栽培植物等,对某一区域和历史范围之内的人类生活方式及社会发展状况加以有效反映。

四、 我国乡村景观发展前景

(一) 我国乡村的生态景观

按照某一乡村地域的生态环境地理状况、气候特征、地质条件等,相应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对那些原始构成性物种加以维持,从而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加以保护,建设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景观。需要注意的是,相应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二者间的关系,大力保护农村的森林、耕地和各种植被的种植面积,从而尽量避免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问题,构建出具有较强的生态环保特色的农村生态景观。

(二) 我国乡村的生产景观

自古以来,农村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地方,乡村的生态景观主要是从人们生存需要出发,进行自然改造过程当中力争能够与其和谐相处,体现自然安详的一种面貌。随着生态环保理念逐渐普及,且旅游业及农业地位日益提升,发展观光农业道路已然是一种新的经济潮流,该潮流不仅可以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还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经济,对产业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因此,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生产景观这项内容。

第8篇:乡村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启示

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为主线,研究了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其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正视资本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尖锐对立及矛盾现实,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提出消灭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过程,城乡关系最终将由分离和对立演变为重新融合与统一的状态等相关理论。今天,回顾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对我们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

一、统筹城乡发展:走向城乡融合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城乡关系一般要经历由“一体”到“分离”到“联系”最终到“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社会分工高度发展和人类走向完全自由与解放的过程。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城乡分离、对立的根源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即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不够高、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即私有制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城乡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并且,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除这种对立,反而不得不使它日益尖锐化。

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分析了城乡对立的弊端,认为城乡的对立造成了乡村衰落、城市病态、农村可持续发展遭破坏、城乡利益冲突尖锐等。为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表现为城市人口拥挤、住房严重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流行病蔓延等问题。在这种社会里,工人大批地拥塞在大城市里,而且拥塞的速度比在当时条件下给他们修造住房的速度更快;所以,在这种社会中,最污浊的猪圈也经常能找到租赁者。而且,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挤满了工人的所谓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我们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这些疾病在那里几乎从未绝迹,而在适当的条件下就发展成为普遍蔓延的流行病,于是越出它们的发源地传播到资本家先生们居住的空气较好的比较卫生的城区去。另外,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种对立鲜明地反映出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显然,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趋势规律、城乡对立的根源以及城乡对立的弊端分析可以看出,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城乡融合才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

当前,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的发展不仅没有带动农村的相应发展,还导致城乡差别越来越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上,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可见,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对立,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城乡融合,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到,电气化将把城乡连接起来,在电气化这种现代最高技术的基础上组织工业生产,就能消灭城乡间的悬殊现象,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甚至消除穷乡僻壤那种落后、愚昧、粗野、贫困、疾病丛生的状态。

可见,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的仍然是生产力标准。因为,在他们看来,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人们的观念形态。一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产生、发展、变革和消灭,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引起的。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表现突出的特殊国情下,大力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农村生产力,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意义尤为重大。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但严重滞后于城市,其后果直接造成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当前,处理城乡关系,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关键。为此,一是要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组织制度及经营体制,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二是在确保农村原有优质生产力要素不外流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村生产力要素的投入,使农村社会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三是发展高新农业技术,使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的推动力不断加强。

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走向城乡融合 要求的基础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的分离、对立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表现,要消除城乡的分离与对立,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存在为前提,同时需要有计划的协调和安排生产力。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会在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后得到改变。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同时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条件,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无法实现的(这些条件还需详加探讨)。同时指出,如果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后来列宁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认识,提出,随着科学进步,我们必须让农民看

三、产业结合:走向城乡融合的客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分离、对立的形成是社会分工发展造成的,但是这种分工本身发展水平并不高,主要表现为乡村农业分工落后,农业中的分工由于土地的小块经营而受到阻碍,传统农业与城市大工业形成了明显对比,也正是这种城乡产业分工成为二元结构深化的基础。因此,实现城乡融合,必须首先打破这种旧的分工格局,发展新型的城乡分工,使社会分工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看到,新的城乡分工应当有利于消除城市工业与乡村农业的界限、有利于城乡经济和产业上的广泛联系和融合发展。所以,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写道:在最先进的国家里采取的方法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渐消灭。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建立新的城乡分工,实行产业结合,首先要打破工业只能布局于城市的观点和现实。要使这些被排挤出农业的工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集结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中从事工业劳动。其次要加强城乡及其产业间的联系。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及事实上的城市产业倾斜政策导致了我国城乡产业分割的状况。此种城乡相脱节的产业发展格局,不仅不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将会妨碍城市产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努力推进城乡产业融合,逐步形成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是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前,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应做到:一是统筹制定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实现城乡产业空间上的融合;二是积极探索城乡产业紧密结合的产业组织形式,实现城乡经济的优势互补及直接联合;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吸引城市和农村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产业领域;四是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城市带动:走向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

第9篇:乡村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1. 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第一,人们在观念上没有形成共识。一些地区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仍不够深入,在GDP竞赛中更倾向于发展能够短期提高GDP的资源能源、重化工等富国产业,对于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对生产要素集中化趋势缺乏认识,在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中搞平均主义,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导致资源、资金、项目严重浪费。如一些地方对已成为“空心村”的农村,还在投入资金搞建设。部分领导干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缺乏科学认识,片面将其等同于城镇化、工业化,或城乡同质化。部分人对提高农民地位,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不认同,甚至将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对立起来。

第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滞后。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当前西部地区农业经营体系呈现出集约化不足、专业化不深、组织化不高、社会化不广的现状。

第三,空间要素集聚不够。受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总量、社会服务等方面明显滞后,直接导致了城镇规模较小、生产要素的容纳能力弱、空间要素集聚程度低。与东部相比,西部大中型城市较少,导致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缺少能够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大的城市群和产业带。这些原因都限制了西部地区空间要素集聚水平,不利于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四,城乡发展一体化载体建设滞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载体是产业。从西部农村现状来看面临的问题也较多,一是特色产品开发不足,一些地区忽视特色农产品的开发,虽然有一些设施农业,但基本停留在示范阶段,推广价值较小;二是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一些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农业产业链没有形成,农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三是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没有形成,一些地区产业规划缺乏长远设计,没能形成集聚,导致竞争力不强。

第五,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农村公共服务组织建设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能力差。一是户籍制度将城乡居民分割开来,有研究认为,如果将城乡居民实际享有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货币化,那么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扩大近40%。二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使得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三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限制农民工工资和社会福利,获得了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本积累和低劳动力成本的企业竞争优势,至今尚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城农民工难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机会。

2. 推进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第一,培育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相适应的市场化观念。中国城乡差距源于城乡发展中的市场化差距。一般来说,城市的市场化程度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低,而市场经济是生产要素集聚的经济,而自然经济是生产要素分散的经济。目前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处于分散状态,导致了农村的生产组织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滞后。从一定意义上说,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农村生产要素集中的过程。按照生产要素集中化的市场经济原则转变观念:一是转变把所有农村都建设成为新农村的观念,树立按照要素禀赋差异的原则分类进行农村建设的理念;二是树立生产要素集中理念,采取土地流转、撤乡并镇、人口迁移、教育资源集中等措施推动农村要素集聚;三是树立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推进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新理念,将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纳入地方政府官员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四是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不只是农村的事,也是城市的事的理念。从舆论宣传上致力于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减少城市对农村劳动力流入的种种限制。

第二,探索适应西部特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针对西部农业经营体系滞后的状况,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完善土地使用权转让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向农业企业集中,发挥土地规模经营优势;二是以特色农产品为依托,完善与推广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三是不断完善“合作社+企业+园区”、“农户+企业+园区”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组织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与社会化水平。

第三,继续做大县城、合并乡镇,调整村庄结构。一是继续做大县城。拉大县城框架,加强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合并乡镇。按照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基础设施集聚的原则,调整乡镇结构,扩大乡镇规模,建设好大镇(中心镇),架起县城与乡村要素流动的桥梁。加强镇政府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其它服务业的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三是调整村庄结构。村庄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村庄规模的扩大,既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也有利于改变农民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破解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形成的自然经济文化,提高市场化程度;更有利于改变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分散的状况。为此,根据西部地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对规模较小的自然村继续进行调整,以条件较好的行政村为基础,打造千人村、万人村,提高生产要素的集中度,促进农业现代化。

第四,发展西部特色的农村产业。利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着力推进产品―企业―产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品;二是以特色产品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三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特色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四是以园区为依托形成特色的产业集群,为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夯实基础、搭建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