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第1篇: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的崭新产业。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一、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

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的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

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

Spring

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的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的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的肉类,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的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的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的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

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准确的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的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的“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的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的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核心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的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的分布、性质及其利用的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的环境资料,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的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的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的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的同时,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Barbara

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的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的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技术,实际上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的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的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的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的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的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的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的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的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的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的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丰富人类食物的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的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的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的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的“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的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的有关潜能。其次,良好的“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的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的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的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的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的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的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的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的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的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的地区自给。

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因为“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生产以及微生物生产。由于都市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和完备的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智能型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第2篇: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一、提高认识,加快发展具有现代农业特色农技协

农技协是以技术为纽带,提高农牧民群众组织化程度,提前、产中和产后综合服务,带领农牧民闯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好形式,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最有效载体。目前自治区各类农技协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和运输等十几个行业领域,联系带动周边农户,但总体来讲发展不够大,科技含量不高,大多不具备现代农业的特色,所以其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因此,要增强发展农技协的紧迫感受,统一思想,提高对农技协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的认识,强化各种措施,扶持和促进农技协加快发展,让各类农技协组织在全区广大农村牧区遍地开花,实现建一个协会,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目标,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创新,增强农技协的发展活力

农技协在发展之初是以技术为纽带把分散的农牧民联结起来,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和形成规模经济。随着生产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常规的技术逐步被群众掌握或技术已过时,有些产业的发展速度会出现趋缓停滞不前,有些农技协因产品过时或技术含量低而失去市场,出现萎缩不前,甚至无法继续经营而自生自灭。在这种情况下,农技协只有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探索新的种养、加工模式,把握新的市场需求,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才能实现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永葆活力。为此,一是要结合当地农业、农村产业实际,积极开拓新领域,培育新兴产业,扩大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和渠道;二是要依托相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不断吸收现代农业要素,加强产品的深加工和开发,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产品最大增值和产业不断扩张,增强产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三是要强化品牌意识,实行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生产,打造品牌产品,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在促进农技协向现代农业方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四是要进一步规范内部运作,实施现代管理和创新,健全服务规范、合理调整利益分配,增强对农牧民的吸引力和带动力,发挥现代管理效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贯彻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法,增强农技协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技协的诞生和发展,家庭经济与市场的衔接问题,解决了政府“统”不了,部门“管”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产业发展难题,其本身就是对农村经营体制的丰富、发展、完善和创新。但是由于传统的观念和某些部门认识不足,农技协的市场主体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确认,阻碍了农技协充分地占有市场,阻碍了农技协与国际规则接轨,也阻碍了农技协的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法》(2007.7.1)的频布实施,确立了农技协在市场的主体地位,有力地促进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依法办会,依法经营和健康发展,增大了农技协的发展空间,为农技协向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许多先进地区、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看,“企业+合作社+农户(场)”、“合作社+企业+农户(场)”等经营模式,正成为农牧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技协向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转化过渡,是今后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方向。所以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法》,积极引导农技协向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转化过渡,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促进农技协向现代化农业发展。

四、加强服务,积极营造农技协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党委、政府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把农技协的建设纳入当地农村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财政、农牧业、水利、科技、工商、税务、民政、金融等涉农部门应提供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将乡镇机构改革转移出的科技培训、自律协调、市场拓展等职能通过有偿委托、项目资助、以奖等方式交由农技协承担,促进各类农技协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主管部门要在农技协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中突出抓好指导、组织、协调、服务四项工作。一是指导。为促进农技协健康发展,科协与相关涉农部门对农技协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及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对农技协发展运作模式进行深入的课题研究,对农技协的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二是组织。农技协在党政各部门中到底由谁主管,没有明确的规定,到目前为止,插手和过问农技协工作的党政部门有:科协、科技局、农牧业局、民政局、供销社、工商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农业产业化办等十几个单位,当农技协发展顺利,略有成绩时,大家都说是自己部门抓的好,一旦出现问题,需协调解决困难时,十几个单位都踢皮球,使农技协成为“没娘的孩子”,无人管理。应尽快明确各级科协作为农技协的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农技协组织建设的相关程序。三是协调。农技协在发展过程中,会碰到多种问题与困难,主管部门应积极参与农技协的重大活动,及时帮助他们协调政策、技术、金融、工商、税务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与困难,增强农技协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信心。四是服务。要加强对农技协理事长和主要业务骨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技协骨干队伍。充分利用开展科技下乡、科技进村入户、科技培训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全体会员进行认真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把为农技协服务体现在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上,促进农技协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第3篇: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农业领域;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S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07-01

随着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商品国际化革命、信息产业化革命的推进,许多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必将产生一次生物技术革命,而这一革命的主战场就是农业。现代生物技术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的营养品质。因此,现代生物技术必然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1 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基因工程即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技术,设计好不同来源的基因顺序,在体外成功构建杂交DNA分子后导入受体细胞,使受体细胞表现出人们需要的表现型,产生出人们需要的物质。在农业领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农作物优质、高产、抗性强,还可获得畜、禽新品种及具有特殊作用的动、植物。例如,经过7年的努力攻关,2011年胜利突破了大面积示范(即6.67 hm2示范)平均产量为13 500 kg/hm2的超级杂交稻第3期目标,达到了13 899 kg/hm2 [1];运用转基因技术将相应的基因导入油菜中有望培育出转基因抗病油菜新品种[2];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农作物中,使农作物能够不受除草剂的影响,目前已生产出多种抗除草剂作物品种,应用广泛[3]。

1.2 细胞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细胞工程是指在体外培养细胞,以改变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为目的将不同作物或动物进行细胞杂交,使植物或动物个体繁殖速度加快,以获得优良品种或新品种及某些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的一门技术[4]。细胞工程技术在植物快速繁殖、植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应用较多,如可以将马铃薯细胞和番茄细胞进行杂交,可获得上结番茄下结马铃薯的“番茄马铃薯”;将豆科植物与向日葵进行细胞杂交,可培育出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向日豆”[5]。

1.3 发酵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发酵工程即利用微生物具有的特殊作用生产出对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将微生物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的一门新的技术。发酵工程主要可应用在农业领域的2个方面,一是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如果酒、茯砖茶、食醋等;二是生产一些食品添加剂。如茯砖茶的制作过程中就运用到了发酵工程技术,通过调控渥堆时间、使用接种剂、发酵剂等方法可以改进茯砖茶的加工工艺,进而可生产出“金花”饱满、品质优良的茯砖茶。

1.4 酶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酶工程,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酶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酶工程可应用在农业领域中的制酒、制酱等方面。例如,随着我国粮食的不断增产,一些地区出现了粗粮过剩的问题,需要解决粗粮的淀粉利用。解决办法之一是生产葡萄糖,但由于葡萄糖甜度不大,难以在市场上应用。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运用酶工程技术的手段,将葡萄糖转变为甜度大的果糖,果糖不仅比葡萄糖甜度大,其比蔗糖的甜度还高50%以上。

2 微生物肥料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2.1 微生物肥料的特点

微生物肥料是含有活的微生物的特殊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该种肥料可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6]。生物肥料的定义分为2个方面,从狭义上讲,生物肥料就是指微生物肥料,是由具有特殊作用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活性高。施入该种肥料能够产生活性物质,能够增加作物的固氮作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使作物的生长环境变得更好,使作物生长更优、产量更高。从广义上讲,生物肥料泛指各种具有特定肥效的生物制剂,包括特定的活的生物体、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等,此种生物体不限定,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7-8]。

2.2 生物肥料的应用优势

微生物肥料具有其他化肥和农药没有的优势,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目前微生物肥料已应用在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持续发展中,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9-10]。微生物肥料本身无毒害作用,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同时,施用量一般不大,在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也很少,因而可节约农民的施肥成本。此外,微生物肥料还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土壤营养流失和富营养化的产生,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化利用。

2.3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前景

目前,微生物肥料在农业领域方面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也得到了农民以及社会的逐步认可。国内外都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理想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但是如何合理的使其替代化肥并更

稳定地发挥其生态作用是未来研究的方向[11-12]。

3 参考文献

[1] 袁隆平.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J].科技导报,2012,30(1):3.

[2] 张建忠,邵兴华,肖红艳,等.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4):467-471.

[3] 刘小红,张红梅,张红伟,等.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1):53-57.

[4] 荆绍凌,孙志超,代玉仙,等.细胞工程在玉米种质改良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09,29(2):19-21.

[5] 杨静玲.生物工程的现状及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119.

[6] 王敬国.植物营养的土壤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34-60.

[7] 陈国祖.微生物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1-184.

[8] 黄秀梨.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4-218.

[9] 王素英,陶光灿,谢光辉.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161-165.

[10] 葛诚.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第4篇: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作者:张永杰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状况看,明显存在不足的现象,经费的支持度偏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情况我国农业科研人力不足,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看,其绝对规模比较大,但是相对我国庞大的农业部门本身规模来说,呈现相对比较小的局面。科研人力投入相对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农业科研具有人力资源集约型的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决定农业科研能力,从现代农业科研发展趋势对农业科研人员的要求看,具有几个显著性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因此正规性教育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获取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现代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直接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弱。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研究中需要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从现阶段看,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成果转化存在一定的弊端。农业科研、技术水平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之间存在分离的问题。这种模式产生的结果是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技术的机会较少,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速度会进一步的降低,农业科技传播和扩散的范围比较少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不属于同一个部门领导,因此二者没有建立起相互交流的机制,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顺畅,农业推广和农业科技之间的不衔接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对整个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会产生负面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每年产生农业省部级可科研成果达到6000多项,但是其成果转化率仅达到30%。而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率转化达到60%,其他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成果转化率也都在60%左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其主要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性质认识不清,对市场只做了片面性了解。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受到短期效应影响,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长时间人们放弃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协调,大幅度削减农业科技推广的事业经费,这样形成了所谓的断奶、脱钩政策。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现危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对科技成果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农业科研成果的扩散和传播在农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技术交流落空、技术指导失灵,导致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不到位,从根本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农业科研管理体制自身存在问题,行政干预性较强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负面影响。农业科研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文件、会议、报表和指标等形式进行行政干预,农业科研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分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因此农业科研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附属物。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策略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强调政府服务职能,从根本上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从根本上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环境。在集约型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推动农业科技全面发展,通过农业科技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从技术进步行为角度看,需要从农业技术选择的决策者向农户技能服务的方向转变,从根本上诱导农业技术选择。因此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技术信息服务水平,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服务。根据用户导向基本运行机制向农户型推广机制方向转变,建立以国家推广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其次需要提供风险保障服务,针对新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建立保险业务,如果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遭受到一定损失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服务机制,针对技术选择问题需要投入各种要素,政府必须进行监督服务,从根本上减轻中间商对农户的盘剥,从而达到降低农户交易成本的根本目的。增加我国农业科研投资,从根本上保证农业科研发展的后劲。现阶段需要明确政府在农业科研投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按照法律的模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科研投资的比例,政府应该成为农业科研投资的主体,从宏观上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从而达到保证和维持农业科研活动达到最优选择的根本目的。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筹集机制关系到农业科研发展的整体趋势,通过开展多种渠道的经费筹集机制,从而达到丰富农业科研资金来源的根本目的。所以单一化的政府农业科研投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要求,所以需要开展其他模式的筹资渠道来弥补政府筹资的不足,当前需要制定有利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从而鼓励企业对我国现代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从而实现基地、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这才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略。农业科研基金的管理体制建设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需要对农业科研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建立规范的农业资金归口政策。健全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现阶段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第5篇: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农业发展格局;演变特征;趋势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2-0107-05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2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粮食、蔬菜、肉、蛋、奶等主要农牧产品 产量不断增加,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大力 支撑。但是,我国农业发展在地域上存在巨大差异。在过去的60年中,受经济因素、地域因 素等多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在南北方、东西方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现象,主要农产品生产格 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地认识农业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及其趋势,对于新时期我国 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大量历史资料,从农业经济格局、农 产品生产格局、畜产品生产格局和农业多功能性四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发展格 局进行了分析,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判断,以期能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 农业经济格局演变及其趋势

1.1 过去60年来农业经济格局演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58.5%,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 要源泉,当时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到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降为30 %左右,农业的经济创收功能已明显落后于工业。至2008年,农业所创造的产值仅占GDP的 11.3%。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前30年农业所创造的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40%左右,与 工 业基本相当;后30年为22%左右,约为工业的50%左右。从省域来看,我国农业占GDP的比 重存在较大差距,波动在0.8%-30%之间。在经济发达的北京和上海,农业占GDP的比重已 经下降到1%左右,与当今世界的美国、日本较为接近;在四川、海南和广西,农业占GDP的 比重仍高达18%以上,相当于巴基斯坦、印度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稳步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不断上 升,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的种植业为主向农牧并重、林渔同步发展的现 代农业转变。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2008年农业所占比重为48.4%,比1952年下降了37.5 个百分点,农业内部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瓜果、蔬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 ,2008年蔬菜水果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2%,高效经济作物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 ;2008年林业产值所占比重为3.7%,比1952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林业的发展由木材生产 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2008年畜牧业所占比重为35.5%,比1952年提高了24.3个百分点 ,畜产品中牛羊肉、禽肉比重明显上升,结构更趋合理;2008年渔业产值所占比重为10%, 比1952年提高7.7个百分点,渔业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副业迅速成长为繁荣农业经济的重 要产业。

从省域来看,牧业与农业的比值波动在0.3-1.5之间(见表1)。牧业产值超过或接近农业产值 的省市 有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湖南、四川和青海;牧业/农业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的有山西、上海、江苏、浙江、海南、陕西、甘肃和新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畜牧业比 重明显偏低表明我国的农牧结构调整并不与区域经济水平密切相关,而作为全国6大主要牧 区的新疆和甘肃畜牧业比重也明显偏低又表明中国的畜牧业发展也不完全决定于区域自然资 源赋存。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农业在地域结构调整中有着自身的规律。

1.2 对未来农业经济格局的基本判断

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一般在3%以内,农业占国民经济的 比重下降也被看作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过去的60年,中国农业从占国民经济比重的 50.5%迅速下降到了11.3%,下降幅度达77.6%,是一种“急进式”的下降。但是,在多重 因素影响下,今后一定时期内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速度将可能转变为“温和式”下降,到2 020年仍保持6%以上。其依据主要是:第一,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展望未 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以往10%以上的高增长将极为困难,危机面前,农业相对于其他行业 所受的影响较小;第二,2006年我国废止了农业税,标志着正式将“以农补工”的国家发展 战略调整为“以工补农”,随着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有可能在今后一定时期内获得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第三,国际社会 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使中国节能减排的压力巨大,发展方式转变将不再是停留在口头而必须 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节能减排面前农业有着一定的优势。孙新章:中国农业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与趋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2期

在农牧关系问题上,改革开放初期曾有着激烈的争论,即“以牧为主”论和“以农为主”论 。“以牧为主”论认为,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已经或正在进入以畜牧业为主的时代,不以畜牧 业为主我国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到20世纪末期中国畜牧业的比重就应该超过农林牧渔业总 产值的40%。“以农为主”论认为,在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以粮食为主,耕地有限,又有 着庞大的人口数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只能以粮食为主,辅之以肉、蛋、奶、菜等 副食。历史发展表明,中国农业既没有大踏步进入“以牧为主”时代,也没有长期坚持“以 粮为纲”。从发展趋势看,在产值上畜牧业必将替代种植业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的第一产业 。在2020年前后,中国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40%以上,种植业所占比重 下降到45%以下,中国农业进入农牧基本平衡阶段。在经济发达、较发达、较落后和落后四 大类区域中,首先实现以牧为主的区域即不是经济发达地区,更不是经济落后地区,而是经 济较发达和较落后地区,即农牧关系转变首先出现在经济发展的“中间地带”上。

2 主要农产品生产格局演变及其趋势

2.1 过去60年来粮食生产格局演变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口粮消费量无论在总 量还是比重上都呈下降趋势,而对主要作为饲料用粮的玉米消费量增加显著。粮食消费结构 的变化对粮食生产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为1949年以来,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比重缓慢下 降;小麦所占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升幅度较大,之后有小幅下降;玉米所占比重上升 幅度较大,2008年达到总产量的1/3;其他种类粮食作物所占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显著 下降,之后在小幅波动中缓慢下降。

1978年以前,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在南方和东部,这种传统南重北轻的粮食生产地域格局从20 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演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变化日益剧烈,粮食生产重心呈“北上”、“西进 ”的趋势[1,2]。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等向东北、华北等北方粮食产区集中, 南方地区仍然是稻谷的主产区,但其生产规模相对萎缩。从流域的角度探讨我国粮食生产格 局的变化,可以发现,松辽河区、淮河区、西南诸河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增加明显, 而长江区、东南诸河区、珠江区下降显著。全国主要的粮食调出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松 辽河区、长江区、珠江区和东南诸河区转移到21世纪初的松辽河区和淮河区。

2.2 对未来粮食生产格局演变的基本判断

回顾过去的6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起起落落,但增产的总体趋势未变。从发展趋势看,我国 的粮食生产仍有潜力可挖。一是我国具有依靠政策调整刺激生产的潜力。实践经验证明,抓 好粮食生产首要是保护农民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正在使广大农民重新 燃起依靠农业发家致富的希望。二是我国具有依靠增加投入提高产量的潜力。多年来,受农 业低效益和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等因素影响,亿万农民背井离乡,弃农从工,农业沦为“三八 六一”产业,科技与物质投入严重不足,潜力远未发挥。不过,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粮食保 障的压力也将继续加大。这主要是由于从长期看,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种植 面积继续扩大的空间有限,气候变化对农业将带来不利影响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演变趋势是向北方和中部集中。从发展趋 势看,我 国粮食生产将进一步延续向主产区集中的趋势,区域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将更加突出。东北地 区和蒙新区在国家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尤其是东北地区无可争辩地成为 “国之粮仓”。黄淮海地区在短期内仍扮演商品粮基地角色,但受京津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影 响,从长期看将由目前的“供需有余”转为“供需基本平衡”格局。长江中下游地区将由目 前的“供需基本平衡”转变为“供不足需”,曾经为中国粮食安全和“南粮北运”格局形成 立下赫赫战功的历史难以再现。长三角和珠三角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亏缺地区。

3 主要畜产品生产格局演变及趋势

3.1 过去60年来主要畜产品生产格局演变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快速发展,无论是畜禽饲养量,还是畜牧 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畜产品生产结构深 度变革。改革开放前,我国比较偏重于发展肉类和禽蛋生产,奶类发展相对缓慢。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肉、蛋、奶全面发展,尤其是奶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奇迹。在1985年,我国奶类 总产量为289.4万t,仅为肉类总产量的15%;2008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了3 781.5万t, 比1985年增长了12倍,为肉类总产量的52%。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达30 kg,由世界奶业生 产中的“侏儒”跃升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

从肉类生产来看,在历史上,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南方地区是我国肉类生产的核心区域, 与“南粮北运”相似,肉类生产也呈现“南肉北运”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粮食生产的 “北上”,肉类生产也开始向北方转移。在1985年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肉类产量分别占30.6 %和69.4%,2008年分别占43.4%和56.6%。从三大区域来看,肉类生产呈现由西部向 中部 转移的趋势,东部地区基本保持稳定。从区域来看,肉类生产由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 向黄淮海、东北和蒙新地区转移,华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的比重基本稳定。

从奶类生产来看,北方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奶类生产重点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奶类生产又进 一步由南向北大规模转移。在1985年,北方、南方地区奶类产量分别占67.9%和32.1% ,20 08年分别占91.1%和8.9%。南方地区在奶业生产中的地位已经微乎其微。从三大区域来看 ,奶类生产呈现由西部向中部大规模转移的态势,东部地区基本稳定。从区域来看,牛 奶生产由高度分散向高度集中转变,正在呈现以蒙新为雁头,以东北和黄淮海为双翼的发展 模式。

从禽蛋生产来看,在南北地域格局上,总体上由南方向北方转移。1985年北方、南方产量分 别占52.1%和47.9%,2008年分别占67.3%和32.7%。从三大区域看,禽蛋生产呈现由 西部 向中部转移的态势,东部地区基本保持稳定。从区域来看,禽蛋生产由长江中下游地区 向黄淮海和东北转移。禽蛋生产呈现河北、山东、河南“三足鼎立”局面,2008年三省合计 生产量高达1 147.7万t,占全国的42%。

3.2 对未来主要畜产品生产格局演变的基本判断

从肉、蛋、奶三大类畜产品发展趋势看,奶业生产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根据FA O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肉类生产量占全球的31.7%,蛋类生产量占全球的44.9%,为全球 最大的肉类和禽蛋生产国,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奶类生产量仅为 全球的5.5%,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从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对主要农产品的 消费数量来看,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肉类消费量较1990年增加了0.6倍,城镇居民增加了0.2 倍;蛋类消费量农村居民增加了1.3倍,城镇居民增加了0.5倍;奶类消费量农村居民增加了 2.1倍,城镇居民增加了2.3倍。奶类的消费量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对肉、蛋的消费增速。

从地域发展趋势看,肉类、蛋类生产将进一步向东北、黄淮海集中,蒙新、东北和黄淮海地 区在奶业生产中的优势地位将长期保持。从区域供需均衡的角度看,尽管三大类畜产品均存 在北强南弱的现象,但奶类生产的区域不平衡性最大,几乎可以认为是区域失衡。目前中国 80%的牛奶产在北方的内蒙古、黑龙江和河北等地,而60%的消费市场在南方。造成奶业发 展南北失衡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南方高温、高湿,缺少广袤草原,主 观原因是多年来国家在奶业发展方向上向北方地区给予政策倾斜。从今后的发展看,以西南 低山丘陵为重点的南方地区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这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完全具备 奶牛饲养所需的土地、水、气候和青草饲料四大要素,尤其是西南地区的草坡、南方中部地 区的秸秆类饲料资源为奶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南方地区奶牛多以圈养为主,规 模化、集约化程度比北方要高;南方地区城市密布,人口众多,需求巨大,在与北方 奶竞争中尤其是鲜奶消费竞争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可以认为,只要解决相应的技术难题 ,政策措施得当,奶业生产南北失衡的局面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有可能缓解。

4 农业多功能性演变及趋势

4.1 过去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

农业多功能性可分为四类,生产功能、经济社会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文化休闲功能[ 3]。生产功能与经济功能在上文已经做了阐述,本部分将重点对农业的社会功能、生态 环境功能和文化休闲功能予以讨论。

农业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承担就业和社会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占社会总就业的比 重高达90%,至改革开放初期降到70%左右,目前又进一步降到40%左右。虽然60年来农业 从业人员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绝对数量直至1991年达到3.9亿人的历史最高点后才开始 缓慢下降,目前仍达3亿人左右。不过,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如此庞大并非真实需求,在二元 社会制度下,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进城无门,不得不以隐蔽性失业方式赋闲于农业。这些剩 余劳动力虽然在家乡无法充分就业,但由于农业能够给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因此不会 像城市失业那样直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震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从这个 意义上说,中国农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保障作用。据测算,我国目前由农业担负的社会保障 人数高达1.3亿人,保障价值为733.1亿元/年[4]。

纵观60年来我国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负面效应要远大于正面效应。从新中国成 立直至20 世纪80年代,在“以粮为纲”口号下,全国上下围着粮食转,倾全社会之力去抓粮食生产, 毁林(草)开荒、填海造田,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空前的破坏。农业开垦的另一严重后果是大 大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储量,尤其在东北、华北等农业主产区最为严重[5]。除大规 模垦殖外,中国农业在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大量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加上农 机、农用塑料薄膜等的不断推广普及,农业土壤也遭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在部分集约 化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甚至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据统计,1952年我国化肥施用量(折 纯量,下同)仅为7.8万t,单位面积施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化肥施用量已经超 过5 000万t,平均施用量达400 kg/hm2以上,是国际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左右。

文化休闲功能方面,传统农业中的桑基鱼塘、梯田种植、坎儿井、间套复种、轮作制、淤地 坝、农林复合、猪-沼-果、“四位一体”等生产方式,在世界农业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6]。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现代农业的 追捧,中国的传统农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曾盛行于粤桂南部的稻田养鱼已难以为继,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基本上被淘汰,从南至北各种以作物和绿肥为主体 的轮作、混作、间套作等优良传统耕作方式已经消失,林粮间作、果粮间作不再提倡,这引 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与农业文化传承功能的全面衰落。

4.2 对中国可持续农业未来的基本判断

解决农业的环境问题,当务之急是尽快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 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根据中国农业环境现状和 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应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节水农业补偿 、保护性耕作补偿、牲畜饲养方式转变补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补偿、农业废弃物资源 化利用补偿等。

农业文化传承功能的衰落是中国农业市场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尽管FAO等国际组织共同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但在经济全球化面前, 该行动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难以改变农业文化传承功能衰落的总体趋势。保护农业文化 传承功能,需要采用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事实证明,农业休闲旅游功能的日渐加强不仅有 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有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于历史的积淀,许多传统农耕 方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对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农耕方式采用旅游开发的模式进行保护, 是一种双赢(既保护了农业文化又实现了经济创收)的措施。

作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机农业在全球快速发展。然而,由于中国面临着 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和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有机农业又以否定化肥、农药等现代品投入、 以牺牲产量为代价,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流。中国农业必须走集约持续 型道路[7],即以环境无公害、经济高效、能充分吸纳就业等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发 展模式,是中国可持续农业的未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玉杰, 杨艳昭, 封志明.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J] . 资源科学, 2007, 29(2):8-14.[Liu Yujie, Yang Yanzhao, Feng Zhiming. The Change

of the Main Regions of China's Food Grain Produc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J].

Resources Science, 2007, 29(2):8-14.]

[2]鲁奇,吕鸣伦. 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趋势及原因初探[J]. 地理 科学进展, 1997,16(1):31-36.[Lu Qi, Lu Minglun. The Change of the Main Regions f or China's Food Grain Production since 1950s and its Driving Forces [J]. Progr ess in Geography, 1997, 16(1):31-36.]

[3]孙新章. 新中国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1):71-75.[Sun Xinzhang.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since

1949[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1):71-75.]

[4]孙新章,周海林,谢高地.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J].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07,17(4):55-60. [Sun Xinzhang, Zhou Hailin, Xie Gaodi. Ecologic al Services and Their Values of Chinese Agro ecosystem [J]. China Population R 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17(4):55-60.]

[5]吴乐知, 蔡祖聪.农业开垦对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 水土保持[KG0.14mm]学报,

2007, 21( 6):118-121.[Wu Lezhi, Cai Zucong. Effect of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on Soil Or ganic Carbon in China[J]. Journal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2007, 21(6): 118-121.]

[6]王献溥,于顺利, 陈宏伟. 从传统农业的衰落谈农业遗产的继承与发展[J]. 安徽农 业科学, 2007, 35( 8): 2468-2469. [Wang Xianfu, Yu Shunli, Chen Hongwei. Discuss ion 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s from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7, 35(8): 2468-2 469.]

[7]刘巽浩. 论中国农业的集约化与持续化[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0, 21(1):1-8.

[Liu Xunhao. On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J].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0, 21(1):1-8.] Evolution and Tendency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attern

SUN Xinzhang

(The Administration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evolution and tendency of th e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attern in the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 c function, crop production function, animal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agricultura l multifunc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su lts show that the percentage of agricultural sector in GDP will decrease more sl owly than before,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crop production and animal production

will be equal around 2020. The “middle reg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fi rstly become the “animal production prominent” region in agricultural sector.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will tend to be concentrated in the main production re gions, which will worsen the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Northeast region wi ll reinforce its status of being the national granary, grain production in Huang HuaiHai region will change to a near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from surpl us, and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lower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illnot be able to meet the demand. Animal production in North China in general will

第6篇: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

1.引言

从石器时代开始,农业便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产业,它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其它产业链的发展,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国民的根本。农业机械化则标志着农业现代化的到来,它集成了现代科学的先进成果,同时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要求,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经济快速提高的先决条件,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2.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个农业大国。而我国的农业生产,目前还大部分采用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这就使得产出的农产品相比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在品质和价格上都处于劣势。因此,发展农机化势在必行。

总体来看,我国的农机化发展成果显著。在解放前,中国的农业机械基本为零,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迅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目前,发展农业机械化已经纳入了法律程序中。“十五”期间,国家出台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这一项法规的实施充分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不断加强,我国的农机装备量逐步增加,农机种类逐步趋于多样化、小型化、机动化,农机服务走向社会化、市场化,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领域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化农业向设施化农业,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养殖业、畜牧业及农产品产后处理加工业等全面发展,充分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农业机械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抵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改变了传统农业上的“靠天吃饭”的状况,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中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进而总体的发展水平还不算高,生产结构上还存在许多结构性矛盾,其突出矛盾体现在农机产品结构性过剩、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及发展不平衡,例如:在耕种环节上机械化水平较高,而在收获环节上机械化水平偏低;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则较低。因此,中国农业机械化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发展,才能满足新型农业的需要。

3.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农业现代化具体是指将现代的工业产物、现代的科学技术以及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运用到农业中,从而促使传统农业演变为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是具有科学性的生物技术,例如利用科学技术培育各种高产优质高抗逆性的新品种并推广应用,利用科学技术研究新的耕作栽培方法及饲养护育技术等。第二是具有更加机械化的劳动手段,具体思路是建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体系,将机械化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与劳动力相结合,实现机械化与劳动力完美配合的关系,从田间作业、运输到精选、烘干、入库、加工等全部过程都实现机械化。第三是具有社会化的生产组织,其形式是将农业生产从缺乏分工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区域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形成一个产、供、销密切联系高度社会化的经济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是现代化的农业科技,而农业机械化又作为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技术核心,从而使得农业机械化始终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例如正在进行的“白色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等科技革命,在整个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将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则决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手段与载体,它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在提高粮食单个产量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机械化收获、粮食产后烘干、粮食初加工等都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支撑着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是基础。如果我们想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则必须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用现代的农业工程技术及装备替代传统的人力劳动,彻底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改革开放以后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更加适应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总战略的需求,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最有效的装备保障,从技术上全力支撑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而要求农机制造业尽快实施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尽快发展耕作栽培、收获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等,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

4.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在稳定和发展农业与畜牧业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通过转化,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输出了大量的劳动力。在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是主要力量,并通过对其水平和效益的高低的评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内,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实现这一个奋斗目标,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为之长期的目标。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共中央给予高度重视,并下发了1号文件,系统部署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各项工作,党的十七大也强调要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针对国内农机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农机企业而言,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若要满足市场需求、吸引用户,就必须把握用户的真正需求,走高品位、低价位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开发热点农机,从而抓住市场的制高点。因此,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必须要走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装备制造业潮流的道路。

4.1 走绿色化产业道路

发展农业机械化,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走“绿色化”产业道路,同时融合高新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装备,进而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的标准。从政策方面来看,发展节能农机,是“十一五”的重点领域。因此,发展节能型机械,注重技术投入、开发新型产品、减少能耗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从市场方面来看,用户对节能型的农机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机要达到环保要求,二是具有节约能源的性能。这些基本要求在我国未来的农机发展方向中起主导作用。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节能型农机正逐步推向市场,同时也受到用户的高度关注。我国农机企业应该重点发展研制满足水田机械化、旱地保护作业等方面的产品,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的农业机械设备,真正达到与国家政策、市场走向、用户需求、自身发展同步。

4.2 农业机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从国外农机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的作业方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是发展高效节约型农业的有效途径。在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中,已经广泛应用了高度自动化的作业机械,这些机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数量和价格上的相对优势。我国农机业要想在国际上立足,就必须缩小与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业机械装备方面的差距。这样国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很高的农机装备才不会占领我国市场,也不会使我国农机行业陷入困境。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农机生产企业在研发产品时应使产品和高科技兼容,在农机智能化上下功夫。首先要通过优化设计驾驶室、驾驶座、方向动力控制、空调装置等减轻机手的劳动强度,加大操作的舒适性,实现农机系统内按钮操作。其次,要加大控制系统的科技含量,使机手通过仪表装置就可以随时了解农机的生产、安全等技术指标和使用状态,从而使农机产品发挥出最大效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先进加工工艺于农机化设备产品上,实现计算机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系统(RS),高精度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等与农业机械化产品的有机结合。

4.3 产、学、研、推、管相结合

要想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突出关键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着力解决农机科技创新滞后、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坚持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减少和淘汰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落后机具,做到产、学、研、推、管相结合;通过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通过市场拉动,引导农机企业加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和市场机制,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和良性循环发展的推广体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和国内外平等互动竞争平台的搭建,将使国内农机快速发展,农机工业装备农业能力不断增强,农机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内农机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新的发展趋势及时地调整发展策略,使农机行业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局势,促使我国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

5.结束语

农业机械正向着智能化、精准化和自动化发展,从而实现向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方向发展,以逐步实现农机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目标,提高操作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随着世界人口的继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发展是必然趋势,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也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州办事处)

参考文献

[1]王金武,李智.农业机械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贡献[J].农机化研究,2007(1):9-11.

[2]周志艳,李庆,臧英.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机化研究,2007(3):5-7.

[3]伦冠德.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7(5):247-249.

[4]王勇,蔡秀侠,蔡建峰.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31.

[5]孙立群,孙福田.新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06-25.

[6]宋宜清.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07. 2.25-28.

[7]石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机化论坛.8-10.

第7篇: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机;农业机械化;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2-0107-02

近年来,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之下快速发展起来,并且顺应我国各行各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融入许多科技因素,使得我国农业发展整体呈现良好态势,适应我国人口与地域环境。在新时代背景的映衬下,我国经济、政策方针都做出相应调整,无论从国家颁布的“三农”政策还是农业经济现状来看,农机流通行业的整体效益都有所突破。我国农机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具时代特征,前景不可估量。

1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现状

11我国农机流通的行业背景

农机流通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农村市场体系构建的组成部分。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耕,也将有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讨提到日程上来。自2004年伊始,中央连续六年颁布了六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家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可见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相当重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养、经济启动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国家繁荣。[1]

12国家鼓励注资农机流通行业

近几年来,国家逐步放宽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机购置补贴的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2010年已达到130亿元的总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落实。[2]农机总产值连年创新高,农机市场总量预计未来5年内将保持或高于15%的增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执行,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将成比例增长。

13我国农机企业的演变过程及发展现状

国内的农机流通行业是由农业机械销售部门组成,由各种经济成分的农机公司、农机市场以及农机生产企业构成的综合性质的行业。农机流通行业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逐步演化至今,其服务对象仍为中国的广大农民群体,帮辅务农人员完成农耕过程。随着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机流通行业呈现了与时俱进的特性,为我国农业的高效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生产状况相比仍有差距,在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方面较为落后。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必然要朝向规模化方向递进。国家也逐步对农耕活动重视起来,2000―2010年,我国农业机械工业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在这期间,我国早已攀升至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机生产国,总产值也在不断攀升。[3]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前景向好。

2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行业发展进程中喜忧参半:一方面,我们要抓住时机借势进行行业开拓与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看清局面,认清行业现实,不能急躁冒进,避免产生行业疏漏,影响国家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21鼓励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因素

国家粮食供给需求不断,政府也重视农机化生产。而且,我国农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呈现逆差趋势,大豆等农副产品进口量逐年增长,已经对我国经济贸易领域造成威胁。我国农业亟待快速发展壮大,补足现代农业生产设备,促进农机流通行业快速发展起来,这对于改善我国农机行业现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国政策针对“三农”问题做了重要调整,侧重推进农业发展,改变农业产业现状,提高农民生活。鼓励农民与农业生产组织应用先进的农机设备,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脚步。另外,国家施行农机采购补贴新政、实行减免税为农机流通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适度规模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央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等方式获取土地承包权,通过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4]这是农机行业发展的新契机。

22阻碍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因素

我国目前部分农机经营企业的规模较小,达不到为农业提供一整套设备的实力,同时,农机市场秩序不稳、专业性质不强也加剧了农机行业的滞后性,使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企业的经营模式与资金规模仍需积极改革,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紧跟时展需求。

3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农业建设,积极投放人力物力,实施政策导向。在我国农业领域规模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土地政策改革的推进,我国农机行业有着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引来多方投资签署行业战略协议。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服务的态势,勇于承担行业责任,并且更具如今网络信息时代的特性。

31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呈现多元化服务的态势

我国部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农机企业开始着手为组织化的大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随着国家的进程,土地流转提速,意味着国家土地更加集中化管理。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我国北方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已经基本实现,南方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有组织的多渠道式经营谋略,例如:家庭农场、合作社等。[5]与此同时,土地规模化生产与组织结构化客户的形成让农机流通行业的部分企业措手不及,但同时那些勇于创新、实力较强的农机企业反而从中发现了行业机遇,借机实现企业服务升级,拓展销售渠道,主抓大客户服务。

2013年,我国农机流通行业保持了平稳的增长趋势,农机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供不应求,甚至高于传统的机械工业发展速度。根据这一趋势分析可得知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呈多元化的特征,其明显表现总结如下:首先,与主要粮食作物有关的农业机械由原有的中小型产品转向大型农机产品,例如转向大型农用拖拉机、收割机等,并且对大多数农机产品进行改良升级,效果良好,同时,也有一定的问题产生,我国农机企业急需登记自有专利技术,增强自身竞争优势,脱离一直以来依赖的西方农机技术,着手发展我国专有农机工业产品,这也是时代赋予行业的挑战;其次,粮食作物由耕、种、收环节向收获后处理加工机械转移,可见我国未来对于后者的农机产品的需求量将会加大,我国粮食作物耕种收的农机化水平一直稳步提升,维持市场需求尚可,甚至某些地区的产量激增导致生产过剩,这也与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耕、种、收各个环节都基本实现现代化,通过对趋势的判断,可知农机领域未来的重点将转移至对作物的深加工等农机产品的技术提升;最后,我国的粮食作物的机械化将转向经济作物的机械化,虽然我国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才刚刚显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趋势,下一步农机化的关键将转至马铃薯、油菜籽、棉花等经济作物的机械化,农机产品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良和创新,以便能够适应市场动向,促进我国整体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6]

32我国农机流通行业更具社会责任感

国家是一个有规划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内每一个成员、机构的积极配合。我国农机流通行业作为国家农业领域的一个分支,更是要积极响应国家的产业政策,维护好行业服务与竞争环境。我国农机市场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机行业竞争的加剧,同时也考验着我国农机行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否能够跟上行业发展速度,满足农业需求。另外,在国际大环境下,品牌竞争已经打响,各国各行业都在维护自主知识产权与品牌,我国农机企业竞争的关键点也将会转移到品牌竞争上来,会让行业的市场竞争层次得到质的飞跃。

33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更具时代特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加快,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也为行业之间无缝隙、一对一的优质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农业流通行业发展也必然要融入其中,展现行业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收集行业需求的信息,发掘农副产品的生产价值与生产方向。部分农机龙头企业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农村合作社提供优质服务,学习其他行业企业管理策略,优化大客户管理,并且搭建电商网站服务平台,扩大行业推广,提高信誉度,铺设服务渠道,创新思想,勇于争先,为农机企业的未来之路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4结论

通过对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现状的了解,分析了国内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提出了改善阻碍农机流通行业发展因素的解决方法,剖析农机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我国农机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农机产品设备更加科技化,农机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凸显,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将呈现崭新局面。通过改善企业管理、扩大经营规模、改善服务内容,将有一部分企业进化成初具规模的、服务于现代化生产的综合性龙头农机企业,为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整体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201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80-189

[2]白人朴我国“十一五”期间农机化发展趋势及促进政策建议[J].中国农机化,2010(1):102-104

[3]沈立峰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9):156-158

[4]刘长荣,刘士光,郑玉才新世纪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与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方向[J].高等农业教育,2010(6):167-168

第8篇: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明确指出:我国今后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业经营老龄化、兼业化问题呈加重趋势,要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加快趋势。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农的劳动力兼业化现象也非常突出。因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一些传统粮食主产区水稻种植双季改为单季种植有加剧的趋势,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土地撂荒的现象。农业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都不高,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加以解决,其中重要的是要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从全球范围看,分工分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潮流。所谓农民分工分业,就是把现在的兼业农户分解,进行职业上的分化,实现农民身份的多种转变,即由单一的农民转变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非农产业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城市市民。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表述,而非身份界定。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加快趋势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顺应分工分业的历史潮流,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促进土地经营的集中和农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近年来,日本针对农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且老龄化的趋势,积极采取措施培育职业农民,其思路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包括农业高校、农业短期大学、道府县农业大学校、民间研修教育机构、农林水产省农业者大学校和就农准备校等,这些院校对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政府还对农业生产者进行再教育。通过培训、技术指导等形式,帮助现已从事农业的生产者获取新知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三是培养农业后继者。对准备从事农业的新人,开展就业咨询活动,提供信息服务;提供研修机会,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无息贷款援助,包括研修资金、启动资金和设施资金等费用。

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当前培育职业农民、保障农业经营后继有人,就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把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纳入国家总体教育规划,把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重点放在农村,对完成义务教育后的青年农民进行分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造就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型农民。

高度重视培养新型农民。进一步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扩大培训规模,保证培训效果。加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农业经营资格认定制度。

第9篇: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特点;趋势

中图分类号:S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42

1 新时代下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

1.1 政策扶持,发展迅速

当前我国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国家相继出台的多项法规及政策,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被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当中。国家财政积极支持,税收优惠逐步落实,国家对农机方面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将更多的惠农政策落实,农机补贴的专项资金逐步到位。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

1.2 农机作业领域不断扩大

农业机械化范围随着农机服务市场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涉及领域在不断增多,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种植业向畜牧业和养殖业,从产前到产后等多方面发展。更多的农机设备例如水稻插秧机、食用菌生产机械等不断涌现。农业机械化的加快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促进了新型农村的建设。

1.3 农机服务向市场化发展

由于中国农业种植小规模的特点,无法实现每户购买农机设备。因此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更多地向市场化服务。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根据中国南北小麦收割时间的差异性,组织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域收割,扩大了收割机的使用时间,提高了其使用效率,既满足了农民对机械化的要求也增加了购机者的收益。

1.4 国际间农机技术交流增多

随着中国改革开发步伐的加快,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受到来自更多国家的重视。因而国内部分大型企业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举办了更多的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展会,促进交流,加快发展。

2 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2.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向好

国家多次制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明确各级政府的具体职责,增加对农机科研开发和生产以及农民购机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一系列的法规展现出农业机械化发展大环境的不断变好,这势必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及农机新技术,对农业机械化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2.2 机械化技术需注重关键环节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将决定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虽然小麦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粮食机械化技术仍有值得提高的地方,例如水稻生产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技术,以及能够适应多地区,不同行距的玉米联合收割技术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需要在种植、管理和收获等环节提升。

2.3 农机总水平需要提升换代

中国田间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不高,农机技术质量低,技术含量低、机械类型多以中小型为主,缺乏科技含量高、可靠性强、操作简便的大型机械。在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农业规模逐渐扩大,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的情况下,科技含量高的大型农机设备将备受推崇,因此急需开发、引进和更新换代农机设备。

2.4 提倡节约绿色的机械化道路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绿色化社会的道路上,保护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大力推广污染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农机设备,注重农业机械的二次及多次利用,增加环保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同时要研发符合环保要求和节能要求的农机设备[2]。这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指引了一个大方向,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装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大数据使科技的传播不再困难,因此要加强科技创新,利用农业发展的有利政策,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晓莲.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当代农机,

2011(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