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精选(九篇)

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

第1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一、内蒙古矿产资源型产业关联度分析

根据投入产出理论,本文采用影响力系数来分析某一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度,用感应度系数来分析某一产业部门的前向关联度,这两个指标能够客观判断一个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技术经济联系密切程度,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对整个经济的拉动及支撑作用。

(一)矿产资源型产业后向关联度分析

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常用影响力系数来描述某一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能力。通过比较影响力系数,可以分析不同的矿产资源型产业部门作为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影响或带动作用。图1给出了内蒙古不同矿产资源型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的后向关联能力就越强,其发展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拉动辐射作用也越大。当某一部门影响力系数大于(小于) 1时,表示该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影响程度高于(低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从图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区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普遍偏低,其值多数小于1。表明矿产资源各部门对我区国民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并不强。其中,以煤炭和电力为代表的我区优势特色能源部门的表现尤为不尽人意,作为一次能源产业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影响力系数处于全部矿产资源型产业部门的末端,而由它转换而来的二次能源产业中的电力部门表现也差强人意。表明我区优势产业煤炭和电力部门作为最终产品对我区国民经济的实际总产出带动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论证了能源产业自身生产过程对全区国民经济带动的不可持续性,其主要是因为能源产业基本为其他部门提供原材料,产品具有初级产品性质,属于整个产业链中的后向部门,因而对其他部门的影响辐射力较小,这与其在我区的基础产业地位是相适应的。相比较,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矿产资源加工型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说明增加这些部门的需求对全区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及影响程度较为显著,主要是因为这些部门的技术含量较单纯的能矿开采部门高,产品具有中间产品和投资品的性质,因此附加值较大。它们的发展会引起整个生产的更快发展,是提高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关键部门,不但会对我区经济产生更大的辐射拉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我区资源型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它们将在我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类部门应是我区今后矿产资源型产业部门发展的重点方向。

(二)矿产资源型产业前向关联度分析

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常用感应度系数来描述某一产业部门的前向关联能力,通过比较感应度系数,可以分析我区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型产业作为初始投入要素对国民经济的推动能力。图2给出了内蒙古不同矿产资源型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越大的部门,其前向关联能力越强,该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越大。它反映了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当某一部门感应度系数大于(小于)1时,表示该部门的感应程度高于(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区矿产资源各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均很大,其值多数大于1,表明矿产资源各部门对我区国民经济的推动支撑能力普遍较强。这其中以煤炭、电力、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代表的我区支柱产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其感应度系数均在2.0以上,而电力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位于矿产资源型产业之首,达到3.0以上,是社会平均值的3倍以上,表明这三个部门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推动支撑能力最强。尤其当经济处于增长过快时期时,这些部门对经济的支撑推动作用将更为凸显,但也最先受到社会需求的巨大压力,极易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近年的油价上涨,油荒、电荒等现象,都充分说明了能源的紧缺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而在经济疲软萧条阶段,这些部门又是最先受到冲击的部门,极易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更为显著。这从金融危机对我区经济的影响就可看出,受其影响,我区电力、钢铁、煤炭产业受到的波及最早,对全区整体经济的影响也最深。因此,一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越高,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越强,同时,其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作用也越凸显。这就要求我区在发展煤炭、电力、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具有高感应度产业时,要以提高这类产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为着力点,着眼于消除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防止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其造成的大起大落现象,进一步减少对全区整体经济造成冲击程度,有效保证全区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三)矿产资源型产业关联交叉分析

通过交叉关联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区各类矿产资源型部门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联效应。根据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1)对各部门进行分类,以社会平均值1.0为界,将“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割为四个象限,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表1 内蒙古不同矿产资源型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表2是根据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大小对内蒙古矿产资源型产业关联进行的分类,共分4类。

表2 产业关联分类标准

根据表2显示,内蒙古9个矿产资源型产业部门中,第一类是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的部门(处于第二象限),具有强辐射和强制约的双重性质,主要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金属制品业等资源性加工产业为主。这表明这些部门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通过供给推动和需求带动两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全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上述部门是内蒙古国民体系中重要部门,同时也是制定产业政策和确定主导产业的重要对象。

第二类是影响力系数大于1而感应度系数小于1的部门(处于第一象限),具有强辐射力弱制约力的双重性质,图3显示我区没有矿产资源型产业部门处于该类。这类部门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和拉动能力大,当这类部门快速发展时,能够带动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由于其感应度系数较小,该产业以最终产品为主。该产业与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属性均有一定距离,所以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不会对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

第三类是影响力系数小于平均值1而感应度系数大于平均值1的部门(处于第四象限),具有弱辐射力强制约性的双重性质,这类部门包括煤炭和电力产业,这两个部门主要为经济增长提供中间消耗服务,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支持较为显著,具有基础产业的性质,应获得优先发展,否则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第四类是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的部门(处于第三象限),具有弱辐射力弱制约性的双重性质,这类部门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及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这类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偏小,其供给推动力和需求拉动力偏小,是关联效果较低的产业,这类部门不易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也不易受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体来看,内蒙古各类矿产资源型部门的前向关联效应要强于后向关联效应。其中冶金行业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都较高,说明冶金行业与其它部门的关联效应都较强,对供需双方都起着较大的作用,其发展能够通过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最终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类部门应成为我区今后着力重点优先发展的行业,以期最大限度地带动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和煤炭行业的后向关联效应较弱,但前向关联效应较强,说明这些部门对我区国民经济的辐射能力并不强,但是这两个产业部门是其他产业的重要投入部门,极易成为我区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产业,对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因此,应特别关注其发展, 这类行业应是我区今后经济发展中重点改造升级的部门。石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及燃气生产业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均较弱,是我区矿产资源型部门中的弱质产业,这类行业可以作为我区今后矿产资源部门的非重点产业。

二、内蒙古矿产资源型产业生产诱发效应分析

本研究采用生产诱发系数测算各最终需求项目(消费、投资、输出)对内蒙古矿产资源各部门生产的诱导作用程度。生产诱发系数表示增加单位最终需求所诱发的部门生产额,生产诱发系数越大,表明该项最终需求对产业部门的生产诱发效果越强。

图4给出了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及流出三大最终需求对我区各矿产资源型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从图中可以看出,流出和固定资本形成是我区各矿产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主要动力,而消费对于这些产业的发展并不明显。电力、煤炭及冶金产业即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产业部门,又属于典型的输出拉动型产业部门,其中尤以输出效应较为明显。当区外市场对这些部门的需求增加1元时,电力、煤炭及冶金产业的总产出将分别增加0.1377元、0.1575元和0.3328元。我区电力产业的消费效应最为突出,当社会消费增加1元,我区该产业的总产出将增加0.0869元。从最终需求对全区矿产资源型产业的生产诱发影响来看,电力、煤炭及冶金产业对于主要最终需求项目具有较高敏感度,说明这些产业部门受投资需求和输出需求的生产诱发作用较明显,加大投资和拓展区外市场需求可以有效加快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一方面符合矿产资源型产业资本密集性的属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我区的矿产资源型产业普遍是以原材料输出或初级加工输出为主的特征,且具有较高的对外依存度。这虽使我区的这些部门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调动经济资源,但也极易受外部因素,尤其是国际经济气候、国家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金融危机时期对我区电力、煤炭、冶金产业的影响显著大于其它产业就是实证。这要求我区的矿产资源型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继续在延深产业链方向上做好文章,加强资源就地转化增值能力,同时积极开拓区外市场,尤其是要提高最终消费品市场比重,努力使消费成为这些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三、内蒙古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策略

上述分析表明,从产业关联角度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总体上我区国民经济生产体系在矿产资源使用上是以煤炭、电力、黑色金属(钢铁)使用为主,尤其对煤炭的依赖性很大。从目前的形势看,我区经济发展对能源中煤炭和电力已经表现出较强的依赖,综合考虑我区的资源禀赋和能源安全,建议采用多元的能源发展战略。

一是对于矿产资源型产业中的不同分类的部门,应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总体上,我区矿产资源型产业9个部门中,主要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冶金产业表现出相对于其他矿产资源型产业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对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受最终需求及供给影响均明显的资源性加工业,应加大资本投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开拓区外市场;对于煤炭、电力等受最终需求影响较大的产业部门,应以产业化为导向、着力理顺价格机制和体制,加强供需管理,集约化发展;对于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受最终需求及供给影响均不明显的单纯性资源开采业,应加强部门的改造升级,拓宽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增强发展潜力。

二是以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为出发点协调各类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着力于提高矿产资源使用效率和控制污染。煤炭作为我区的优势资源,其重要的能源战略地位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必须着重从技术角度提高整个矿产资源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及工艺,强化资源就近转化、深度加工降低污染和提高煤炭使用效率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最终形成一种多元的能源生产和使用的经济体系。

三是要积极拓宽各类矿产资源的进口渠道,推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加快建立我区的战略性、支柱性矿产资源储备体系。矿产资源的安全储备,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为应对复杂多变的资源市场供给形势做出的战略选择。我区应未雨绸缪,加快实施矿产资源安全储备战略,探索建立矿产品储备(包括矿产品应用企业储备、矿山企业储备、政府储备三级储备体系)、矿山生产能力储备、矿产资源的地质储备、资源量储备、潜在资源储备五个层次。

第2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县域是我国政治经济系统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层次。自古至今,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在当今社会,县域经济既处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具有联络城乡、总揽农村经济全局的重要基础地位。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区域经济、块状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县域具有农村范围大、农民数量多、以农业生产获得收入为主要渠道来维持民生的特点。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但是,我们同时需要认识到,县域经济并不仅仅是农村经济。县域经济属于行政区域经济范畴。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内涵,突破农村经济意识,才能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县域经济是“民生经济”、“草根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其内生力量推动的。另外,壮大县域经济需要一整套区域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促进体制改革、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思维。要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而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其坚强后盾。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安徽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近年来,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并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亮点。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安徽省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仍存在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优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不论是发展的总量还是质量,都有待提升。具体表现在:

(一)县域经济总量不足

安徽省71.2%的人口在县域,县域国土面积占全省80%以上,但2010年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7.77%,安徽省县域GDP不到全省的一半,明显低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与县域人口、国土面积比重很不相称。而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分别达到65%、80%,中部地区的河南、江西和湖南也分别达到69.1%、57.3%和66.2%.安徽省县域平均GDP为69.5亿元,全省过百亿元的县仅8个。而2008年湖南、河南分别有8个、25个县。安徽省县域GDP平均规模分别比河南、湖北、山东、江苏低41.2亿元、3.9亿元、83.4亿元、198.8亿元。

(二)县域间发展差距较为明显

县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较为突出。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分析,安徽省2008年县域综合梯度值大于1的是11个县(市),在0到1之间的是11个县(市),在-1到0之间是27个县(市),小于-1的是12个县(市)。其中,第一、二梯度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第三梯度是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处于全省中上发展水平,经济活动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三、四类县39个,占总县域数2/3.从总量看,201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排名前10位县(市)的合计值分别为后10位的11.3倍、7.9倍和7倍,占全部县域的42.2%、40%和37.4%;从速度看,工业增幅高低相差59.7个百分点;投资增幅最高为2.5倍,最低为下降5.3%;财政收入增幅最高为89.5%,最低为下降2.9%;从人均水平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县只有最高县的42.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最低的县为最高县的30.9%.

(三)县域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010年县域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全省高10.63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则分别低4.43和6.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高、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县域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服务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总量不足、比重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低。第三产业中运输、仓储、邮电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等传统行业比重过高,且缺少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发展不足,远未成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将严重制约县域工农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0.5%,比全国低5.2个百分点,低于中部地区的湖南(42.2%)、湖北(45.2%)、江西(41.4%)、山西(45.1%)等省。由于城镇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然而由于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较低,使人口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受阻,进而对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城市功能、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协调城乡发展等都会带来不利影响,论文格式将削弱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稳定性。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安徽省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机遇、重要战略发展平台等空间巨大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薄弱环节,提高安徽省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定性,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三、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全面推行扩权强县政策

全面推行强县扩权政策,使其能集中更多的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调动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并依法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决策权。

(二)建设长效金融生态环境

1.进一步完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扩大县支行自主经营权,发挥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贷服务功能,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增强对县域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2.抢抓目前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机遇,建立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对接。采取银政合作、政府协调、银企对接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一个长效的融资环境。

3.政府注资、出资建立覆盖全省县域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贷风险补偿体系,简化手续,降低担保费率,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4.多方配合联动,共同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实施信用工程,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为金融支持营造一个坚固的信用环境;党政部门、政法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协调司法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对违约失信的查处力度,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有效的扶持机制,促进县域金融业加快发展。

5.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扶持十强县做大做强企业。

(三)加速与长三角经济融合

充分利用安徽省的区位优势,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城市体系,实现市、县、镇联动发展。与东部接壤的沿边县市,特别是省内十强县域,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借助长三角经济实力雄厚和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平台,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良好机遇,主动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速与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四)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促进产业集聚

小城镇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把培育县域中心城镇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使中心镇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同时,坚持将中心镇作为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实行县城、中心镇一体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壮大特色经济,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农村中心镇为主题,有计划、按步骤、有选择地建设一批小城镇,重点投入、重点发展;第二,积极引导,政策配套。将小城镇作为产业聚集地,引导加工制造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向小城镇集中,根据城镇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特点,发展一批特色乡镇,如工业主导型、商贸推动型、旅游开发型、边界贸易型等。以产业支撑小城镇发展,做到小城镇与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并辅之以户籍管理、土地使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向小城镇流动,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促进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实现效益的公平与合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对十强县以外的县域要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在交通、通信、能源、环保、流通、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方面,投资重点要向其倾斜,适当降低其重点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比例,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此区域流动。加速构建省会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和极点,充分发挥圈带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此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大力扶持小企业健康成长

1.在规模做大上下功夫。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培育一批骨干和龙头企业;

2.在结构优上下功夫。应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力度,在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等优势企业的同时,狠抓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带动整个产品结构升级,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3.在所有制改活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放宽政策,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公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民营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以资产重组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中小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工业发展的活力;4.结合镇(乡)工业功能区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采用由政府财政投资为主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集中建造一批标准化厂房,通过厂房低价租赁及提供各种优质配套服务,对小企业实施孵化培育,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缩短创业周期,降低初创成本,又可使小企业与区域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做大块状经济“蛋糕”.

(七)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

采取立足地方特色和资源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产品基地建设要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第3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重庆的实际出发,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正确处理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各种重要关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认真落实既快又好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扣“发展”这个主题。只有在既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正处在“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关键阶段。要实现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战略意图,办好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早日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既快又好地推动经济增长,努力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发展期,不断增强综合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相统一。有效的经济发展,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的有机统一。重庆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其经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已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调整优化结构,才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当前,重庆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发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和高新技术四大重点产业,积极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力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产品;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龙头带动作用的大集团、大公司;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增强全市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相统一。发展经济,既需要高速度,更需要高质量。片面强调速度而不讲质量,通过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来实现经济增长,是“没有质量的速度”,也是“没有发展的增长”。目前,重庆经济增长的方式总体上还比较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的问题较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快推动科技进步,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造传统装备工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换代;尽快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加大优良种养业品种推广和先进适用技术运用的力度,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加快信息化步伐,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低消耗、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经济效益是检验经济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重庆经济增长的整体效益还不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坚持向科技要效益,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向管理要效益,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力求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坚持向改革要效益,积极深化企业改革,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创造企业高效运行的体制和机制条件。

二、认真落实全面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把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基本任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体现着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重庆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大,尤其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当落后。我们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推动科技进步;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能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通过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

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保证人民群众有效行使民利,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并创造形成了以“真正让群众当家,真心为群众造福”为内涵的“麻柳经验”,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红岩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促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礼仪重庆、诚信重庆、知识重庆、魅力重庆”活动,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心系新重庆、热爱新重庆、建设新重庆”的巨大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三、认真落实协调发展的要求,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对内对外开放的关系

所谓协调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搞好统筹兼顾。针对重庆城乡发展悬殊、区域发展失衡、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的状况,我们要不断提高协调发展的能力,就必须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外之间的关系,驾驭发展全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实现发展与开放的良性互动。

统筹城乡发展,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对重庆来说,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大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关键在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连接城乡的“纽带”;加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机制,形成空间连接畅通、产业梯度连续、经济文化融合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区域发展失衡,既影响现代化建设全局,又影响社会政治稳定。重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比较滞后,严重阻碍了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统筹区域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使各区域各展所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促进“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要发挥主城区的原有优势,着力增强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继续保持其领先发展的态势;大力强化渝西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后发优势,强化产业支撑,努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果不能抓住这个特点,不能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就无法加快自身的发展。为此,我们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主动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加快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步伐。如我们加强与港澳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合作,深入实施渝港“9+1”、渝澳“8+1”合作协议和川渝“1+6”、渝黔“1+16”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合与协作,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投资环境好、竞争能力强、发展活力足的开放型城市。

四、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践表明,如果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过分索取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基础上,只能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最终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只有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才会有坚实可靠的基础。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条件。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人口增长过快、规模过大,超出了现实的承载能力,不仅难以实现发展的根本目的,反而可能因不堪重负而引发多方面的危机。重庆人口基数高、潜在生育压力大、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素质不高等情况比较严重,就业、稳定、资源供给等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种种措施,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从单一控制人口数量,向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并重转变;从以惩罚手段为主,向惩罚和奖励并重转变;从片面强调管理,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从偏重缓解人口压力,向缓解人口压力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并重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努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的土地、矿产和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把保护资源放在突出位置,重点保护好矿产、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真正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关键、最急需的地方;积极推广和普及各种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保障能力。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努力为可持续发展打牢坚实的生态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重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尤其是三峡成库后,水环境污染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压力更大。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扎实推进主城区“山水园林城市工程”和“蓝天行动”,促进和推动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扎实推进三峡库区“青山绿水工程”和“碧水行动”,确保库区生态安全;扎实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工程”和“生态文明行动”,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五、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富民安民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改革发展,必须以“为民”为宗旨。为民,是工人阶级政党根本性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谋划发展时,我们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推动发展时,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在推进各项改革时,要切实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切身利益;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时,要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4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联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22-03

工业化与城市化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二者的联动发展要求准确把握其辩证关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妥善处理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通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速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中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联动发展之路,需要探讨如何利用二者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内在规律来促进它们的健康发展。它涉及政府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角色与作用,涉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模式、途径与相应的政策选择。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轮驱动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的两个轮子,工业化要以城市化(创造的需求)为发展动力,城市化则要靠工业化(创造的供给)为基本支撑。二者不协调,就会产生矛盾,制约现代化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这对矛盾的不断产生和随之解决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实现进程[1]。

我国过去长期延续了工业化超前而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城市化创造消费需求不足,工业化创造供给产能过剩。当前内需不足就是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的必然结果,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而根据当前城市化发展滞后的现状,为了达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可以实行以城市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的战略。这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课题。

在科学发展观引领、科学发展战略和规划前提下,城市化进程将是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最大且可持续动力,城市化进程的农民大规模转移和产业布局空间重组过程,就是新(企业)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不断纵深发展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

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是确保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2]。中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布局目标。 政府在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指导下,可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和税收调节等宏观手段来调控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轨迹,从而为二者的协调运行提供保障[3]。在充分考虑土地、交通、产业、环境总体协调的情况下,依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推进[4]。

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大量形成新产(企)业,不断创造新供给为城市化发展的新需求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同时为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提供吸纳就业的产业基础。以此形成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动力。

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困扰中国的三农问题,通过让农民进城务工,最终成为市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就业的途径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5]。城市化进程创造的巨大(投资、消费、就业)需求,既是工业化进程的强大动力,又是彻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基本条件。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既有利于农村集约化经营,又为城市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这又为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剌激中小服务企业的投资热情。同时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为剌激经济,中央投资大幅增长而民间投资急剧萎缩的困境。而民间投资热情快速增涨及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才是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出路[6]。服务业的兴旺将有利于结构优化。而随着农民进城就业人数和收入的增加,民间消费能力也会增加。经济发展动力也会由投资驱动逐渐转化为消费拉动,因而客观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动力优化,在结构优化和动力优化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也必然会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益优化。从而有助于经济发展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二、城市化进程的政策选择

2009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是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行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部署。

城市化进程的科学合理定位需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突出发展重点,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国的发达地区可依托城市群,而落后地区则可通过中小城镇构建相关工业增长极,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有效避免“自然演变”的诸多弊端,并大大加快此进程的速度,同时又能提升发展效益。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重要任务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的科学规划,同时通过政策和税收协调各方利益,引导其进程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规模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这将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财政负担。而当前城市建设中的市场化运作是解决此难题并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应注意把握好其政策的市场化程度的量和度。合理处理好短期和长期发展利益的关系,并最大限度地协调好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特别是任何时候都要把经济发展的全局长远利益和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

例如,房地产开发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产业链最长、拉动产业最多的房地产业在此次抗击金融危机中功不可没。房地产开发的迅速升温既是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又为地方政府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同时还创造了巨额的需求,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事实上也成为当前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房地产开发完全市场化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房地产完全市场化也带来了房地产泡沫,高房价固然可以增加政府出让土地的财政收入,但它又是城市化进程的巨大障碍,因为它加大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成本。同时,高房价又会迅速推高物价水平、生产成本和制造通货膨胀泡沫,从而可能给依靠低成本竞争为特征的低技术制造业带来灭顶之灾。房地产泡沫还会恶化本地的投资环境,影响招商引资和工业化进程,最终又会影响甚至阻碍本地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一些房价过高地区的人才外流、产业大量向外转移现象就是明证。

从经济发展的大局和长远利益考虑,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战略任务是要通过将大量农民转化为市民过程中为工业化进程创造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同时也实现一三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如果农民转移成本过高,甚至由于转移成了房奴,就很难达到其转移的初衷。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是要让农民低成本进城,以确保其收入水平能稳步提升,才能为工业化进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消费需求。从这个意义出发,城市化建设不宜过于依赖房地产开发拉动。房地产政策应当掌握好住房商品化率的量和度。笔者认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商品房应各占一定的比例,具体比例应根据本地发展水平的实际确定。在比例合理的前提下,商品房完全市场化可为城市化进程提供资金,而其余的部分由政府政策控制,以保证低收入阶层和农民转移的基本需求。这需要政府完善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制度和相应的其他社保制度[7],还需要彻底变革严重束缚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四大瓶颈――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和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制度,以科学的战略和合适的政策选择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8]。如果能够通过这一进程大幅缩小城乡差距,使城镇化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接近,并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层获得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机制,从而通过财富再分配从根本上解决遏制内需不足的瓶颈,实实在在地增加群众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就有可能使湖南省经济真正实现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模式的转变,使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三、工业化进程的战略思考

中国的工业化要以现有的产业、设施及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化进程主导产业及战略性产业群的科学规划、布局来开辟发展空间;以引进、消化、自主创新相结合为途径,以构建产业链核心竞争优势为保障;以最大限度解决就业和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为目标。实现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发展动力三个优化:

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地区,应根据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制定不同的工业化战略。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其主要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将产业做大做强,进而推进经济结构优化,最终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并通过加强现代服务业,提高创新能力途径逐步实现从数量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的转变。工业化进程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整体推进[9]。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其目标是先奠定产业发展的基础,再做大做强。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般的制造加工业,进而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提高。例如,落后地区的县域工业化进程可以利用资源优势从农、副、矿等产品加工业起步,最终扩大到其他领域。

应把新型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建立在新型工业化纵深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市规模的扩大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产业发展是城市化加速的重要支撑。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带动力强,先导作用明显,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保障、支撑功能的基础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科技前沿正在取得重大突破即将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的提前布局,为跨越式发展抢占制高点。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对服务业的需求将日益增强。制造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来自服务业的支撑。伴随着制造业的“服务化”,生产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具有增长力的部门。现代服务业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教育、物流、金融业为三次产业提供高素质人力、充足的物力和强大的财力,推动产业效率提高。科技、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生产服务业为三次产业提供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信息传输业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升级。商务服务业提高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促进产业优化。投资环境的改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信息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加强,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作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规律是农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工业份额在工业化阶段迅速上升,服务业产出比重持续上升,并稳定在较高水平,就业人口由农业向制造业进而向服务业不断转移,最终服务业会成为容纳就业人口最多、产出最大的产业。

例如,美日欧盟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已超过总就业的80%。其产出更是超过GDP的80%。因此,服务业是就业容量最大的产业。中国应通过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途径,通过延伸其产业链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把工业化进程中加速服务业的发展,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方向。

同时服务业也是发展潜力最大、发展效益最好的产业, 服务业的经济特点是需求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并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等显著特点。属于高技术、高盈利、高效益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优势地位。服务型经济符合两型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最佳选择或高级形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迅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生产能力的空前提高,产品短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现象将成为历史。一些发达国家新兴经济区(如美国硅谷)的迅速崛起表明,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今天,传统的一二三产业发展顺序规律也可能被打破。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的小康阶段,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制造业和服务业推动;然而在全面小康和现代化阶段,服务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因此,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既要考虑产业更替的一般性规律,又要关注其特殊性。应防止把新型工业化简单理解成上工业项目,片面强调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而忽视相应服务业的缺乏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应当看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地区或城市之间的竞争焦点将逐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正日益成为控制人力、资本、物资、信息、技术等经济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须掌控的战略制高点。考虑到现代服务业在区域(或城市)经济竞争中的突出地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应当把加强服务业放在充分重要的地位,并作出相应的前瞻性规划,通过服务业与制造业同步甚至略有超前发展的策略来确保发展质量。

例如,当前在落后地区(如中西部)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制造业与服务业并举,通过现代服务业(包括信息、管理、金融、物流、营销等环节)和制造业在产业链层次上的熔合,以构造产业链竞争优势的途径来获取其相应的发展空间,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效益,同时也可减少产业发展的时滞。而对经济发达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应从加强区域竞争力的高度,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适度超前发展,并通过不断增加服务业比重和层次的途径,率先推进其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变。以促进中国经济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之路在于如何认识和把握二者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需要政府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合理有效的政策作为保障。其中,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此进程,改变一三产业比重,优化经济结构并提升总体经济效益,使转移进城的农民能够充分就业,以其收入水平的稳步上升来确保未来发展的可持续内需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中国经济振兴,战略方向当是城市化[N].南方都市报,2009-05-31.

[2] 顾朝林,吴莉娅. 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2):104-147.

[3]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76-77.

[4] 李晓夏.城市化发展演化规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5] 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6] 宋丽敏.中国人口城市化与城镇就业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07.

[7] 王恩才.基于产业集群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D].兰州:兰州大学,2007.

第5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摘 要:贵州作为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矿产能源基地和交通运输枢纽,对建设我国长江经济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贵州入围长江经济带,让长江经济带资源更加整合,发展更加全面。贵州不仅为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矿产能源资源,也是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只有大力发展贵州经济,长江经济带才能得到全面与协同的发展。贵州也借助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打破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困局。贵州经济的发展,为长江经济带和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国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贵州区域经济 全面协同发展

一、引言

长江经济带对带动中国经济全面发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是国家开发战略的中轴线,是推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联动发展,实施“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梁和纽带,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纳入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占我国国土面积约21.4%,人口大约6亿,国内生产占全国约40.9%,发展潜力巨大。长江流域经济一直被割裂,形成上海,武汉和重庆三个区域经济中心。虽然这三个区域经济中心占我国经济比重很大,但由于各自割据的原因,并没有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全面发展。我国早在1980年代便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2005年长江沿岸九省市曾在交通部牵头下签订了《长江经济带合作协议》,但并未产生很大实际效果。2009年,经过这九省市不断地共同请求,我国中央政府正式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以来,长江流域开发开始被提上国家经济战略议事日程。而2013年7月21日国家主席在湖北考察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开始被国家层面提上议事日程。2013年10月中旬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13个部委的研究人员组成调研组在长江流域多个省市进行调研,长江经济带再次成为了我国开发战略重心。2013年12月,浙江和贵州两省正式被纳入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迎来正式扩围,范围由此前的9省市扩围至11省市。2014年4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雏形出现,这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贵州入围长江经济带,让长江经济带变得更加宽厚

贵州不仅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而且是我国长江流域矿产能源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对于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有多种矿产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排名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汞、化肥用砂岩、重晶石、冶金用砂岩、砖瓦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等,排名第二位的有磷、稀土、铝土矿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锰、镁、镓等;此外,金、 锑、硫铁矿等矿产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贵州能源资源以煤炭和水能为主,煤炭保有储量500多亿吨,素以“西南煤海”著称,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而且贵州煤炭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煤化工工业、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条件。贵州长于10公里河流或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984条,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加上煤炭火力发电,具有“水火互济” 的优势,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点省份,是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矿产能源供应基地。大力发展贵州经济,长江经济带才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贵州是我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特别在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方面,是川渝南下和云南东进的必经之地。以贵阳为中心,贵昆铁路、湘黔铁路、黔桂铁路、川黔铁路四条西南铁路干线贯穿贵州全境,且贵昆、川黔、湘黔铁路已经实现了电气化改造,电力牵引营运里程达1138公里,增强了铁路运输能力,货运量比以前增加一倍。贵州作为我们西南入海的最重要通道及交通枢纽,不仅对贵州,而且对四川省、重庆市和云南省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贵州省境内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达到了3200公里,含兰海,杭瑞,沪昆,汕昆,厦蓉,蓉遵,都香,贵阳绕城8条部级高速公路。贵州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省份,不仅是西北,西南省区通往沿海的重要中转过境地区,对西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是长江经济带川渝滇三省市连接湘赣浙沪等省市的交通枢纽,只有贵州经济和交通发展了,长江经济带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贵州是长江经济带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是我国著名的公园省。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喀斯特景观龙宫风景区、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西江千户苗寨和遵义会议会址等风景和人文景区,是我国旅游胜地,将成为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功能区之一。

三、借助长江经济带,贵州能打破对外开放困局,更好的发展经济

贵州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相对薄弱。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680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但只占全国经济比重的1.3%。贵州只有融入长江经济带,借助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举措, 成为带动贵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贵州要依托中国新的经济支撑带, 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建设,着力完善省内铁路,公路交通的互联互通,建设贵州出海出省出境的通道,提升通往长江、珠江的航运能力,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贵广高速铁路建成后贵阳至广州的铁路客运时间将由现在的20小时左右缩减至只要4小时左右。沪昆客运铁路专线的长沙—贵阳—昆明段建设,设计时速350km/h,将为长江经济带人力资源的流动,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此外规划中的昆台高速铁路、郑州—黔江—贵阳—兴义—河口铁路、贵阳—六盘水—攀枝花城际铁路、都匀—金城江—南宁快速铁路都经过贵州,长期以来贵州的交通瓶颈将被彻底打破,同时贵阳也将跃升为部级的交通枢纽,贵州的经济也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贵州要大力发展特色实体经济和旅游产业,为长江经济带和贵州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贵州贵安新区加快发展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和云服务中心。2013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数据中心和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入驻贵安新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等一批引领性高科技项目“云”集贵州。预示着贵州必将开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新时代,有望成为全国最具成长性的数据聚集地之一。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和云服务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长江经济带提供了“云”服务与科技支撑平台。

在贵州全省加快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大力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毫不放松地抓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贵州生态气候条件好,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年均气温15℃,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灾害风险低,具有大力发展以文化教育旅游疗养等现代服务业的先天优势。从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看,贵州是环境宝地、旅游名地、文化胜地、休闲福地,且有一些是顶级资源。如安顺黄果树景区可以发展成为国家旅游度假景区,铜仁梵净山可以发展成为佛教文化度假区,镇远古城可以发展成为历史文化度假城。整个贵州都可以打造成多彩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多彩凉爽的贵州是中国消暑度假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热点,主要著名景点还有红枫湖、西江千户苗寨、织金洞、赤水竹海、荔波小七孔等。

四、贵州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对策

协同发展理论,如优胜劣汰理论一样,是自然法则对人类的贡献。协同发展论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确定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协同发展,就是要协调不同资源,相互协作完成共同的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一要经济与资源整合,公平竞争,相互促进,进而达到长江经济带全面的协同发展。二要通过协同创新推动区域发展,强调竞争但不以优胜劣汰置对方不顾的发展,而是促使各方发挥各自特长,或继续发挥优势,或及时转轨创新,以求得双方的共同发展和社会共同繁荣。

1、利用互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从目前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来看,贵州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长江上游、中游各省第二产业产值和比重很大,而长江下游地区已处于工业化后期,上海,江浙一带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远远超过了第一产业。所以要利用互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引导中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依托上海、武汉、重庆三大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实现长江经济带沿江各省份之间的资源优化组合,提升贵州工业基础,完善贵州能源开发力度,从而完成从长江下游至长江中上游经济区逐步推进的产业结构升级。

2、加强高新技术等产业领域的合作。“作为高科技创新与研发的产业链延伸,实体生产环节则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获取当地丰富的原材料、能源、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目前贵州正在贵安新区加快发展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和云服务中心,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资源环保、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都需要引进大量的技术和人才。这对长江经济带的上海、武汉、重庆三大文化教育基地和工业技术中心来说,是一个近水楼台,发挥优势的机会。2014年5月15日,贵州贵安新区赴上海招商,主要契合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在上海举办了“贵安云谷”主推“大数据产业” 的招商推介会,并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产业、现代物流、金融等领域,活动共签下了以大数据产业为主的38个项目,签约金额达268亿元。贵州要积极发挥环境的优势与资源的禀赋,借助长江经济带程度不等的比较优势和可供挖掘的潜在优势,加强高新技术等产业领域的合作,加快贵州经济的发展。

3、推动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增长极。贵州在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同时,“要与西部大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旅游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 积极促进旅游产业与西部大开发的结合, 策划出一批旅游项目, 围绕旅游热点, 开展工作和活动, 促进东中西部客源资源的交流合作,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全面发展。”旅游产业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贵州旅游产业完全可以脱颖而出,走在工业等其他产业发展的前面。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在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等方面,贵州到处都是顶级的旅游休闲度假资源。省会贵阳风光旖旎,紫外线辐射低、海拔适宜、温度适宜、湿度适中、水质优良、空气清洁、夏季低耗能等优势,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近几年“多彩贵州”这个品牌在全国逐步打响,在世界上也在逐步形成影响。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力大,发挥好贵州在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成为贵州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和谐文明方面强有力的支撑,也是对长江经济带全面协同发展目标实现的最有力的推动。

参考文献:

向云波等. 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J]. 2009(06).

罗蓉. 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开发研究 [J]. 2007(02).

第6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关键词:百强县;发展;困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23-03

县域经济――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横向衔接着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脉络,纵向统筹着城乡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宏观与微观经济的交错中,承担着国家政策法规最直接、最主要的实施操作平台的重责。它不仅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更是工业化中后期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器。研究其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尝试分析我国百强县的分布与现状,探索其发展面临的困境,剖析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从而有效探索其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我国百强县的分布与现状

中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中国百强县(市),是一种由国家统计局举办实施,以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统计、评估每年的县域经济数据,分析县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等指标,以衡量我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协调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全国性县域评比项目。该评比根据测算和统计结果公布综合发展指数前100位以及重要单项指标前100位的县市。

(一)百强县地域分布

本文将全国百强县按所在地的不同分为东、中、西部,再将国家统计局2001~2012年全国各省(市)百强县数据依研究需要进行整理和计算。其中,东部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12省(市),中部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9省(市)、自治区,西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等10省(市)、自治区。

从百强县总量上看,2001~2012年间,东、中、西部年均数分别为89.5、7.3和3.2,东部地区占绝对优势。东部入围全国百强县数量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三大经济圈,其中,长三角经济圈主要集中在江苏和浙江,百强县数分别为年均21.5和24.6;珠三角经济圈主要集中在福建和广东,百强县数分别为年均7.2和4.7;环渤海经济圈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百强县数分别为年均21.3和5.3。中部每个省(市)都曾出现过全国百强县,但入围全国百强县数量相对较多的主要是河南、湖南、内蒙古和山西等地,百强县数分别为年均2.8、1.6、1.3和0.7。西部入围全国百强县数量相对较多的主要是四川、新疆和陕西等地,百强县数分别为年均1.3、1.0和0.6。

近几年来,就全国百强县数量而言,东部地区有所下降,西部地区略有上升,中部地区则进步明显,其中2009年是个转折点。如2009年前东部地区百强县个数除2001年外全都超过90个,而2009起均在86以下。与2001~2008年间相比,2009~2012年间东部地区百强县个数均值由91.9下降为84.8,中部地区由5.4跃升为11.3,西部地区由2.8上升为4.0。

(二)百强县发展现状

东部沿海地区,海运发达,交通便利,对外贸易活跃,百强县经济发展以外来加工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如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浙江义乌连续十届稳列百强县第十六位,以小商品专业市场模式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获得了全球信誉。劳动力密集产业链及海外贸易的不断扩大、高素质人力资本及国外投资不断涌入都促进了东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强劲发展。

中部地区地处内陆,河运发达,自然资源丰富,加上中部地区长久以来工业基础良好,重工业基础深厚,所以百强县经济发展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湖南长沙模式就是依赖优厚的自然资源和内河运输优势,以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发展,并且从2002年以来一直跻身于全国百强县之列的典型代表。

西部地区气候条件较为恶劣,但是畜牧业发达,能源丰富,百强县经济发展以能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以历届百强县排行榜上西部地区县市入围数量较多的新疆为例,有关资料表明,其石油资源储量约达209亿吨,占全国石油总储量的30%,天然气储量约达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储量的34%,煤炭储量约达2万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40%。

二、现阶段我国百强县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要素资源遇瓶颈

土地、水、电、劳动力、技工等要素资源的稀缺,严重制约了东中西部百强县资源与能源拉动型产业的发展。首先是土地稀缺,如跻身百强县前十的江阴、顺德、南海等地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减少,顺德的耕地面积仅占行政区域面积的16.13%,南海的耕地面积仅占18.62%,江苏江阴人均耕地面积甚至不足4分[1]。其次是水资源紧缺,如环境相对恶劣的西部地区从始至终就处于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东中部地区工业耗水也尤其严重,如百强县聚交最为密集的太湖流域,2011年流域产业生产用水就消耗了总体供水量的90.87%。再次是电力更为短缺,如统计资料表明,百强县排名多次夺冠的江苏省平均每月的用电量约占全国的15%以上。最后是劳动力不足,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在有些东部百强县,民工荒、技工短缺尤为显著。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百强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容量趋饱和

环境容量是指当人类生存、正常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不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目前,我国不少县域地区环境容量已经逼近临界点,甚至污染超过了环境承载力,主要表现在水域、空气、土壤和生态四个方面。经济“满堂红”的浙江嘉兴2005年发生的霍乱疫情、百强县市密集的太湖流域IV级水质污染、百强县大省浙江2013年1月连续三天黄色预警信号的雾霾以及百强县地区重金属污染等事件,都是百强县经济发展外部不经济的直接表现。一方面,过度的开发,挤占生态环境用地,导致绿地面积严重不足,降低了环境总体容量以及自然消解污染能力;另一方面,水域、空气、土壤以及生态不断遭受更加严重持续的污染,增加了自然环境中的污染物总量。二者的矛盾不断激化,环境容量趋近饱和,局部地区甚至超过了环境承载力。

(三)产业结构不协调

合理的产业结构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正效益,反之则会阻碍当地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大区域内部县域发展的不平衡。“十一五”时期,各省市在百强县的带领下,纷纷探索工业立县的新道路。百强县大省山东,在2010年27个百强县中,23个县市的工业比重均高于全省水平,有的百强县如广饶县工业比重甚至超过70%。工业立县的成功探索使得全国各地各大县市相继效仿,地方政府以及民间资本常常关注于工业立县,三大产业的比例分配不断倾向工业,不断挤占一三产业的发展份额,抑制了一三产业的发展和投资。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改革开放之后在工业立县模式下其县域产业结构极不协调,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各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2000年以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一直稳定在60%以上,而第一产业从1978年的53%一直下降到2008年的3%左右,2008年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达到0.8:65.3:33.9。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县域发展的过程中,“增长极”的吸引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即各省市百强县聚集,从而产生了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增长极”前期的吸引效益加剧了东中西部区域内省际、县际以及乡际之间的不平衡,如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市百强县与贫困县共存的现象就是马太效应的直接结果,这必然影响百强县整体经济的发展,阻碍其可持续发展。例如,东部河北省有2至6个百强县,却有39个贫困县;中部总体贫困县数量居中,陕西35个、内蒙古31个、湖北25个;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相比,贫困县数量最多,如云南省有73个县市被国家列为贫困县,陕西50个、贵州50个、甘肃43个、四川省36个、新疆27个等等。这就导致百强县始终分布在区域内部固定的某些地域。如,东部地区百强县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三大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百强县的入围数量占据了东部百强县数量的90%以上,而南部沿海的广西、海南却没有一个县市能够进入百强之列。西部地区几乎只有四川、新疆每年都有县市入围百强,其他省市的县域发展较落后。

(五)泡沫经济渐显现

近年来的事实表明,在百强县诸多县市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泡沫经济,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领域类的泡沫经济。在百强县中,建筑业持续发展所带来的盲目投资与重复建设引起了泡沫经济的显现,主要表现为投入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但其未能形成必要劳动,也就是说未能通过分配、交换而进入社会和个人消费的最终需求,因此不能在实体经济中形成价值[2]。比如生产产品的滞销、新建房屋的空置、房地产的上涨远超过GDP和企业利润的增长等等。在这些物质领域中,虽然其物质形态不会缩水,但是价值形态却以价格缩水的形式发生贬值,从而诱发泡沫经济。

三、促进百强县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资源拉动型发展模式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导致资源供需不足,严重阻碍了百强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此类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转变发展模式。目前县域经济发展可以借鉴的模式主要有科技型、主导型、开放型、城郊型以及综合型。对于东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说,应该发挥自己的沿海交通优势、外交优势、经济基础优势、人才科技聚集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型产业,同时结合城郊型模式,发展卫星城,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对于中部资源密集型产业来说,应该发挥能源原材料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优势,大力发展主导型、综合型经济模式,打破省际、县际产业孤岛布局,加强省际、县际之间协同与合作,促进中部经济一体化。对于西部能源密集型产业来说,应该发挥其能源、旅游、沿边以及政策支持优势,在县域经济内部依据地方特色建立和培育发展极,例如风景旅游发展极、民风民俗发展极等等,通过发展极的“磁场”效应来逐步带动整体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转变经济考核机制

实践证明,唯GDP论的考核机制存在严重的环境破坏和寻租、创租弊病,要想实现县域经济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健康、持续发展,政府必须转变落后的经济考核机制,同时建立配套的问责及激励机制。首先,应切实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在政绩考核中加大资源浪费、环境损害、生产剩余、新增债务、生态效益、科技创新、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建立独立的、直属于中央政府的问责机构,加大问责的惩罚力度,包括经济处罚、刑事处罚乃至剥夺其再参与的权利。与此同时,建立奖励资金相对丰厚、提高社会地位的激励机制,也是促进百强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要实现百强县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整顿产业弊病,改变工业立县所带来的产业不平衡,根据实际合理规划三大产业的比例。调整产业结构需要转变大而泛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具有优质性、竞争性的农产品,挖掘品牌潜力。例如政府加大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还要立足资源优势,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延长农业生产链加强实施品牌战略,走绿色精品之路,扩大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同时要激发工业创新,实现加工产业向创新产业的转变,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百强县发展的中心环节。同时紧随时代潮流,培育新兴产业,构筑多元产业格局,实现工业“三高”型向绿色环保型的转变。并且提高服务业质量,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的升级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适时性,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指导,以需求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强化县域资源管理

经济发展中,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承担着关键性的作用。过度开发导致各百强县普遍存在资源稀缺、资源价格快速增长的现象,在治理之外还需强化对县域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管理以及使用监督,不仅能防止过度的使用资源、开发建设以及泡沫经济的出现,还能有效地保证农业用地的相对合理面积,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分配比例。具体来说,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且完善相关的问责机制。越过规划红线的组织和个人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资金处罚,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要加大问责处罚力度,提高相应问责成本。第二,成立相应的独立性监督机构,赋予其监察职权,对土地及其他资源的使用开发进行强有力的监督。

(五)发挥“增长极”扩散效应

当发达地区(增长极)向周边地区的购买力或投资增加,以及周边地区向发达地区的移民增加时,提高了落后地区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这就是“增长极”扩散效应的直接效果[3]。目前大部分东中西部百强县附近县市都还处于“增长极”吸引效应的影响中,不仅没有促进边域的发展,反而加剧了区域内部的不平衡。加快促进“增长极”效应的转化不仅是县域所需,更是县域之忧。目前在我国促进“增长极”效应转化的有效途径就是人为地添加催化剂,即发展卫星城市,转移中心产业及生产要素,促进周边县市与百强县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理性经济人以及社会唯GDP论的环境下,各百强县市有意或无意都踏进了畸形发展之中。无论是要素资源的约束、环境的饱和、产业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还是泡沫经济现象,百强县市都无法独立解决,以谋求自身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因此需要在各级政府、企业、第三部门乃至公民个人之间实行多中心合作、监管和治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理清道路。

参考文献:

[1]杨荫凯.百强县遭遇“成长烦恼”[J].人民论坛,2007,(17).

第7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应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主要表

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区位优势:地处祖国腹地,自古以来就是大西北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可以东成西就,左右逢源;随着西合铁路、312国道、307省道、203省道、101省道的新建、改建完成,的交通优势得到了极大扩展;蓝商、商漫、商界三条高速公路的相继开工建设,将很快使融入西安1小时经济圈,与周边地区的融合也将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表明,占有区位优势及交通便利地区总是率先取得经济发展的优势,否则往往只能步人后尘、举步维艰。并且,资本、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集中,而且具有固定化的趋势。因此,区位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我们尽快融入发达经济圈和汇入经济发展主流,近水楼台先得月、多得月、快得月、得好月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是我们比较优势之一.

区域中心优势: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有吮吸和征服作用。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随着市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处中心区域的对周边的资本、人才、资源的吸引能力也将逐步增强。这种现象已经初现端倪。在发展二、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方面具有市内其他县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完全可以借势发展、借风行船、借梯登高。这是我们比较优势之二。

地缘优势: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大树底下好乘凉,在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相对投资规模较大,建设水平较高。在人脉上,相比其他县来说他远我近,他慢我快,他生我熟,可以发挥好熟人多吃四两豆腐的优势,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之三。

生态优势:位于国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秦岭南麓,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属暖带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最高处杨斜镇秦王山海拔2087米,最低处东部边界刘一村海拔543米,平均气温12.9℃,无霜期206天,年均降雨量715mm,有大小河流3032条,水质多为低矿化重碳酸钙型,宜于人畜饮用和工农业生产使用。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6%,有植物1079种,有利用价值的750余种,有野生动物50余种,核桃、板栗、食用菌、柿子、天麻、二花、五倍子、桔梗等大宗土特产和鼯鼠等特种养殖誉满省内外。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多姿多彩,静泉山、仙娥湖、龙山双塔、丹水绕城、闯王寨、大云寺等著名景点40余处,唐代大诗人韩愈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绝唱,白居易留下了“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的感慨。已被列入东南三大旅游圈之列,正逐步成为西安的后花园。丹江源头第一城,一江清水送北京。既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试点示范区,又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良好的天然生态先决条件,使发展绿色经济型农业、保护效益型林业、商品致富型牧业、精细无害化食品加工业、自然生态型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得天独厚,潜力巨大。这既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也是我们最大的潜在优势。

人力优势: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充足,全区每年新增1万多名劳动力,市区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相对丰富,发展技能型劳务业前景广阔。这是我们最大的后发优势。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劣势。是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纵向比较看,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横向比较看,县域经济发展仍然落后。2006年,全区人均GDP比全市4714元差147元;一、二、三产比重为19:42:39,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滞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570元,比全省2260元少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53元,比全省9268元少15%。经济发展现状突出表现为经济总量小,散小工业,自给农业,“吃饭”财政,温饱收入,城乡二元结构,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相对滞后等。深究其因,县域经济发展的劣势

主要表现在:

自然资源短缺劣势:全区人均耕地不足0.8亩,且土质瘠薄,灌溉条件差,种植业囿于土地条件难有大的发展;山林面积虽大,但受政策和生态保护需要限制,不宜规模开发;矿产资源虽然种类较多,但藏量小、分布散,开采价值不大。这就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具备资源经济的条件,不能走资源经济的路子。

发展要素短缺劣势:经济要突破发展,首要的是较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发展“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资金短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效益经济,生产要素跟着效益流动。长期落后不仅必然导致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而且必然导致自身资源的流失,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化解、克服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经济发展步入良性轨道,也是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所幸区位条件的改善和市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为我们克服瓶颈带来了机遇。

发展动力不足劣势:经济发展需要动力。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如何寻找和启动发展的“引擎”做文章。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着思想解放不够,发展意识不强,工作体制不优,激励机制不活,内力不举的问题;存在着开放意识淡薄,招商观念淡漠,投资环境不佳,引资办法缺乏,外力不多的问题;存在着项目意识不浓,竞争意识不强,建设主体不明,项目落实不力,争力不强的问题;存在着缺乏产业园区,缺乏聚集平台,缺乏专业市场,缺乏现代物流,载力不实的问题;存在着市区两级分割,部门各自为战,乡镇主动不够,农村资源分占,合力不聚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思想观念上的,也有政策管理上的;既有工作方法上的,也有工作作风上的,但都和人密切相关。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经济活动中最根本的动力,动力不足车就跑不快。“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解决“五力”不足的问题,形成不甘落后,奋发有为的全民创业氛围;必须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抓项目就是增实力的思想观念,形成天天找项目,月月跑项目,年年争项目的工作氛围。

矛盾是发展变化的,优势和劣势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如矿产资源不足就不会引发大规模的生态环境破坏;城市管理职能缺失就可以使我们集中精力抓好小城镇建设;资源经济条件不足就会促使我们发挥生态和人力优势,发展旅游经济,推进科教兴区,开发劳务经济;区位交通条件的改善也可能造成经济资源和要素被更强经济体所吮吸。关键是要时刻把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转化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重点,不断增强竞争力。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从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区情出发,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措施就是要融入省市经济圈,建设经济核心区,市区一体快发展,跟紧市上,服务市上,融入市上,寻求借势发展的硬机遇,打造借势发展的硬平台,取得借势发展的硬成效。

融入省市经济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融入省市经济圈是抓住主要矛盾的需要,是“走出去”的需要,是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的需要,是融入发达经济圈的需要,是实施以城带乡的需要,是以城市经济引领县域经济,增进经济发展动力的需要。只有融入省市经济圈,才能小齿轮咬住大齿轮,取得借势发展的几何效应,做大做强比较优势。融入包括思想观念、发展项目、工作方法三个方面的融合,应该努力做到“神入、心入、身入”。“神入”就是要“开脑门”,进一步解放思想,跟上省市的发展观念和建设步伐,用思想解放的源头活水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澎湃春潮;“心入”就是要“开山门”,走出去,引进来,依托铁路、高速路、312国道,把我区的农副产品、劳务送出去,把外面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引回来,跳出,在省市范围内寻找市场、配置资源,谋划发展;“身入”就是要“开城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用开放诚信的新形象,筑“暖”巢引“金”凤,跑项目争资金,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经济核心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就是要按照发展是硬道理的要求,充分发挥的五大优势,以重点工商企业发展、基建技改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重点推进“一带”(高速路沿线经济发展隆起带)、“两区”(沙河子工业项目集中区、氟化工业园区)、“两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仙娥湖城市休闲园)、四企(商山水泥、塑钢管材、水渣微粉、氟化系列产品四个亿元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的突破发展,构建与自身条件相一致的县域经济框架,以实力争作突破发展的领跑者。

一是以西安和市区农产品市场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现代农业。要围绕市场,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要适应市场绿色化、无公害的要求,抓好无公害产品和基地认证,为西安和市区提供鲜活、绿色产品,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要大力发展精细农产品加工业,用工业理念抓农业,拉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立足于位居区域中心的优势,面向全市农产品资源,加快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销售龙头。当前,要继续抓好核桃、板栗、烤烟、中药材产业发展,抓好丹参、桔梗、西洋百合、黑龙口豆腐、白条猪、孝义柿饼、刘湾虫子鸡蛋等特色产品开发,抓好无公害农产品和基地认证,抓好“山滋味”、“闯王寨”等农产品品牌开发,抓好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协力抓好千禾药业、天士力药业药源建设和产品开发,全力打造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二是以氟化工业园区、沙河子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实现工业新突破。工业化水平低是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区位条件的改善和市区经济聚集吮吸作用的增强,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发展工业的大好机遇。我们一定要顺应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潮流,在更大范围内调整产业结构,把工业发展放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全力加强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建设工业园区和集中区有利于落实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在内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在土地利用、资金筹措、技术改造、税收减免、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营造创业氛围,激发投资欲望和扩张势头。我们要以氟化工业园区、沙河子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牢固树立无外不快,无外不活,无外不强,引来是功劳,留住是贡献、走掉是失职、撵走是罪人的理念,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拓宽领域,放宽政策,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综合运用项目招商、组团招商、活动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特别是园区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力度,破解资金、技术、人才难题,加快园区建设,培育工商经济增长极。要破除在资源理解上的狭隘和简单化思想,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在省市范围内寻找利用资源,抓住大中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和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西进的机遇,加强项目引进,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加强与国内大型企业的协作、争取加入他们的配套产品生产系列,融入大企业、大市场,加快工业化进程。要加强诚信建设,开展深入的银企合作,建立信用评估和贷款担保机制,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要进一步增强建制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业意识和城镇意识,将工作重心向工业和小城镇建设转移,盘活小城镇存量土地,做好“以地生财”文章,加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小城镇建设,兴“龙头”市区,建“星级”乡镇。要在重点抓好塑钢管材、水渣粉、商山水泥厂扩改、氟化工业园等亿元重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激活民间资本,加快国有、集体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努力营造骨干企业顶天立地,民营企业铺天盖地的工业大发展局面。

三是以旅游经济和劳务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旅游经济和劳务经济是开发潜在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明年高速路开通后,将迎来新的旅游高峰。要切实抓好区内各景区开发建设,重点围绕仙娥湖城市休闲园大做文章,在生态游上再下功夫,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开发旅游关联产品,积极发展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业,在杨斜、麻池河等地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农家乐和生态游新景点,提高全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构筑高速路经济发展隆起带。要全面落实科教兴区战略,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利用一切培训资源,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造就人数众多、素质较高、技术适销的劳动者,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着力发展技能型劳务经济,走出一条“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好路子。市区一体快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和工作定位。作为市唯一的市辖区,的各项经济工作都必须按照市上的统一规划安排来做好,和市上同心同德,形成合力。市区的发展就是的发展。工作上,要在当好市区建设配角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有大作为,用市上为我们抬轻省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和创造的条件,更好更快地发展好县域经济,努力谋取经济社会的突破发展。

三、几点启示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找到了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主要矛盾,理清了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必须始终做到与时俱进,牢牢把握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机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下几方面的启示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长期坚持:

启示一: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运用多角度分析和比较优势理论的方法来全面地分析研究问题,跳出看,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牢牢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摸准主要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第8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关键词:强势产业;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77-02

县域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型的、特色型的区域经济范畴。它是既有为城市服务的商品性农业又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既有城市特色又有农业成分的商品率比较高的一种经济形式。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探讨最佳模式是当前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话题。本文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研究对象,调研和总结了双城市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借此探讨强势产业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科学地确立和形成强势产业并使其健康发展。

一、强势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抵御风险、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必须以适应这种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动力,通过率先做大做强若干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用产业链条的延伸和衔接拉动相关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带动城乡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形成强势产业集群,在各地竞相发展的大环境下,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一)强势产业是县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

近年来,双城市依托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了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并重点培育扶持了一批市场牵动力强、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在全市形成了食品、药品、制造加工、纺织、石化、包装运输、饲料等七大主导产业,构筑了多产业集聚、多元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格局,彻底改变了农业大县高投入、低产出的“原字号”生产模式,使双城三次产业比重由原来的一产占50%以上,发展到现在的27.2:35.1:37.7 ,经济发展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尤其是食品产业已达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成为牵动二产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打造强势产业在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强势产业是县域经济提高竞争实力的“火车头”

强势产业具有彰显城市实力、打造城市品牌、树立城市形象的独特作用。例如,双城市近年通过七大产业的发展壮大和集聚裂变,强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使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高位增长。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6亿元,同比增长12.5 %;财政总收入实现12.1亿元,同比增长13.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75.5亿元,同比增长38.7 %;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县(市)第2位、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第61位。并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十强县、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县、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等部级殊荣。因此,强势产业对提高城乡综合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强势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动机”

由于县域经济与“三农”工作密不可分,所以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强势产业的集聚恰恰能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使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更加稳固。目前,双城市围绕产业龙头的辐射带动,全市形成了粮、乳、肉、蛋、饮品五大产业链条,有80%以上的农户进入到产业化经营体系,农民收入的65%来源于七大产业,并带动全市经济步入城乡紧密联系、农工协调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工业化程度越高,产业发展越强,基地生产越稳固,财政收入越多,农民增收步伐越快的良性循环。因此,打造强势产业对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意义重大,是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结合实际,科学选择和确立强势产业

强势产业的选择和确立要以科学论证为前提,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要想打造强势产业,必须正确认识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准确合理地对本地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结合双城发展实际,选择和确立强势产业必须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优势与强势虽然有差别,但两者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优势是对自身发展条件和基础的认识,是集聚形成强势的基础;强势是对优势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外部资源的集聚,是优势的凝聚和升华。双城之所以选择七大主导产业,就是立足最能突出和发挥全市农畜产品丰足这一资源优势,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型中确立和培育的。

(二)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产业发展的前途,直接影响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例如,双城在引进产业项目时一直把主攻重点放在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国际国内500强上,因而产业优势较为突出。

(三)产业链的长短和关联效应的大小

只有将强势产业的优势辐射到产业关联的各个产业中去,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才能稳固和带动集群内的企业壮大裂变,才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例如,双城的食品业在带动种养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副产品市场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包装、运输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其基础牢固,发展迅猛,效果明显。所以,在强势产业的选择上必须要寻求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的产业优先发展。

(四)产业贡献率和增长后劲

强势产业的选择并不一定要选择现在就表现为强势发展的产业,要想异军突起,就特别要注重对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尽管目前还比较弱小,但前景广阔、为人注目的“绩优股”产业。例如,双城市在发展本地白酒产业上就采取了“放水养鱼”、加快扶持的办法,使原来就有“美酒之乡”的双城白酒业迅猛发展,在省内外名声大振,“老村长”、“庄稼汉”等品牌白酒在南方一些省份供不应求。所以,要对具有发展后劲的潜力型产业倍加关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其早日做强做大。

三、加速强势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举措

(一)辟建园区,为强势产业形成提供载体

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是加速形成强势产业集群的最佳平台。双城之所以形成七大产业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最重要的原因是重视园区经济发展,把加快园区建设作为实施工业强市的重要抓手,坚持功能分区、产业衔接、错位开发的原则,建设和完善了10个工业园区,并投入资金3亿多元,加快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构筑了省、市、乡工业经济协同发展、互为补充的良好格局,为项目入驻提供优良载体。园区已累计引进千万以上项目257个,总投资166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44个,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引进名企,为强势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双城市总结借鉴从上世纪80年引入雀巢公司,带动全市进入大玉米—大奶牛—品的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始终注重国内外500强企业和省市名优品牌的引进。目前,通过广纳信息、精英招商,全市已拥有国际国内500强企业17家、知名品牌标识50多个、“中华老字号”2个,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食品城,吸引了众多食品企业向此集聚发展。

(三)建设基地,为强势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要培植壮大强势产业,仅仅依靠产业园区和知名品牌企业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区域范围内建设大规模、支撑能力强的产业基地,为强势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和综合支撑。这样才能使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双城之所以能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从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跃升为工业强县、财政富县,就是因为立足资源、加大投入。每年市政府都拿出千万元以上资金扶持基地建设,并采取标准化模式建设了优质粮生产基地200万亩,辟建了东北最大的新胜蛋禽批发市场,建设奶牛专业村69个、牧业小区62个,发展规模专业户3.1万户,有效满足了七大产业生产加工的需要,为强势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壮大民营,为强势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民营经济是发展壮大强势产业的生力军。双城经济之所以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就是因为有一批像荣耀饲料、盛龙酒精这样的投资几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为后盾。

(五)优化环境,为强势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双城强势产业得以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一直以来始终把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作为吸引产业集聚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加快老城棚户区改造,辟建劳动审批、文化会展、供排水等公益中心,积极打造功能齐备、设施齐全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不断出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企业绿色直通车等机制制度,为企业发展努力创造宽松软环境,才打造出多企业云集、多产业集聚的投资“低洼地”。所以,在打造强势产业过程中,必须强化环境意识,以优美的空间、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机制、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打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祝洪章.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J].求是学刊,2010,(9).

第9篇: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范文

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刚才,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关于今年经济工作,刘占仁同志还要作具体部署,大家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用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以及必须把握的原则,强调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前段时间召开的省、市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全省和全市的经济形势,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好这些会议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好。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奋战三年过百亿,加快发展争强县”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干事创业,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年来广大干部群众盼望没盼到、想看没看到、想要没要到的好势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6.4亿元,同比增长20.3%;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相同口径增长3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88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3288元,增长13%。农村经济呈现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三增”新局面,是近几年来农民得实惠最大的一年。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是近几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外经外贸实现新的突破,是近几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最好的一年。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数量多、规模大、上得快,是近几年来投入总量最多的一年。城镇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道路、供热、亮化等工程加快推进,是近几年来城乡面貌变化最明显的一年。“平安郯城”建设积极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县呈现出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老干部们关心、支持的结果。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充分证明,我县各级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是强的,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强的。在过去一年里,全县涌现出一批做出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而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要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全县各级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主要是做到“四个加深、四个增强”:一是加深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看,伴随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跨国直接投资继续回升,我国仍然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和对外投资的主要选择地之一;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各方面加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很高,经济自主增长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明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从全省、全市发展的大格局来看来看,各地加快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比思路、比措施,竞相发展;大项目、大动作,层出不穷。在这新一轮竞争中,只有大干快上、只争朝夕、奋力拼搏,才能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争创一流。各级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扭住发展不放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千方百计加快发展。二是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责任感。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落实好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最重要的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是根本,是保证,是前提。各级各部门要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做,凡是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改,不断提高驾驭新时期科学发展的能力。三是加深对宏观调控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协调发展的压力感。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中央部署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充分认识中央采取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控原则,正确把握调控的力度和重点,确保中央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四是加深对困难和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虽然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农业龙头企业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拉动力不强;重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少,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民营经济大户少;经济外向度不高,外贸出口企业规模小;招商引资力度还不够大;城镇建设欠账较多;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等。这些问题将对今年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形势,既要看到有利条件,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又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凝聚力量,知难而进,顽强拼搏,为圆满完成今年全年的任务而努力奋斗。

在今年经济工作中,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着力做好“五篇文章”

(一)着力做好结构调整的文章。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主线。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总的要坚持一产“一降一升”、二产“优化提高”、三产“加快转型”的思路,即降低一产占GDP的比重,提升农业内部结构;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加快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一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要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随着政府财力的增加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积极性。要跳出农业抓农业,紧紧围绕银杏、杞柳、板栗、瓜菜、桑蚕、畜牧六大优势产业,狠抓龙头企业建设,拉动农业结构调整,把规模调大、把品质调优、把效益调高。要继续大力实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力争在增加资金投入、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二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我县与发达地区差就差在工业上,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在膨胀总量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加快培植有优势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规模和质量。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安排上,坚持把能源节约放在首位,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三要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手段的运用,改造提升商贸、运输、餐饮、宾馆等传统服务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要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来抓,突出历史文化、地质奇观和生态观光三大特色,加快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路线,打造郯城旅游品牌,努力实现大的突破。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和法律、科技服务等中介业。

(二)着力做好深化改革的文章。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围绕转换经营机制,推动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对股份有限公司依法进行规范,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实现保值增值。要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完善政策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妨碍民营经济进入的各种障碍;把着力点放在培植顶天立地的民营大户上,做出规划,重点扶持,做大做强一批民营企业。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稳步、分类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创新,激发活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二)

第一,要全力以赴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主要举措和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是"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制度,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三、要着力做好特色经济这篇文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县域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特色经济。我们一定要抓住特色不放松,围绕特色做文章,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把特色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银杏是郯城最大的特色,“中国银杏之乡”可以说是一块金字招牌,要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年将举办第三届中国(郯城)国际银杏节暨第十四次全国银杏学术研讨会,这对于银杏产业乃至全县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级各部门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掀起加快发展银杏产业的热潮,突出“膨胀基地、壮大龙头、拓展市场、城乡绿化、开发旅游”五大重点,特别要在产品深加工上实现大的突破,努力争创片林面积、定植株数、林网长度和综合产值四个全国第一。同时,要大力发展杞柳、板栗等特色产业,使优势更优、亮点更亮。工业方面,要围绕化工、造纸、纺织服装、食品、机械、建材等支柱产业,在政策、资金、人才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构筑产业链条,培植名牌产品,做大做强恒通化工、鲁南纸业等骨干企业,拉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方面,要认真研究服装、糖果、草柳编等特色产业和专业村经济的发展战略,搞好规划,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实现规模化扩张、集团化发展、一体化经营,形成独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板块经济。

四、要着力做好项目建设这篇文章。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大的项目就不会有大的发展、大的跨越。因此,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上,以大投入促大发展。一要狠抓招商引项目。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主要举措和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是"要务之要务、中心之中心、重点之重点"。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制度,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专业招商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突出招商重点,创新招商方式,办好各类赴外招商活动,争取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拉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各乡镇要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拿出主要精力抓招商引资,抽调精兵强将出去跑招商。今年每个乡镇都要至少上1—2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基础好的乡镇要上几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今年考核乡镇经济工作,主要看上了多少新项目、上了多少大项目。当前,土地问题是制约招商引资的瓶颈因素,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托清闲置土地的底子,研究盘活的措施,走挖潜存量、集约利用的路子,满足项目建设用地需要。二要立足自身上项目。鼓励现有企业采取自筹、信贷、上市等多种融资形式,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一批新上、技改项目,促进规模膨胀。要搞好城市经营,多渠道融通资金,抓好城镇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三要积极向上跑项目。国家和省、市综合部门都有一批计划资金和项目,或多或少、或大或小,谁跑得勤、跑得好,谁就能争取到。去年,有关部门在争取无偿资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值得好好地学习。下步,县里将出台奖励政策,对今后争取到无偿资金的单位进行重奖。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向上级对口部门勤请示、多汇报、常沟通,跑资金,跑项目,争取有较大的突破。

(五)要做好城镇建设这篇文章。城镇建设不仅事关一个地方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必须牢固树立抓城建就是抓发展的思想。要以“城镇建设年”活动为总抓手,全面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围绕建设“现代化银杏森林城市”的目标,突出抓好人民路和郯东路综合改造,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建设,将其打造成精品工程,对城镇建设产生示范带动作用。在村镇建设方面,去年乡镇驻地都实施了亮化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今年要在此基础上,加强道路和沿街建筑的规划、建设、管理,搞好绿化、美化、净化,进一步上档次、上水平。要搞好乡村公路两侧的控制性规划,清理违章建筑和路边“三堆”。在城市管理方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经常抓、抓经常,采取行政、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抓好城市环境和秩序综合整治,切实解决脏、乱、差问题。

三、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力,也是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地方最好的广告,最好的招牌。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发展。因此,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要营造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要以高效快捷优质为目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提速,为企业和投资者搞好服务。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精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建立行政审批中心,实行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的“一条龙”服务。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进一步完善评议体系,创新评议方法。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和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考核等制度,树立公正廉明、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

(二)要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关于今年的社会稳定工作,县委、县政府已经作了具体部署,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稳定作为第一要事,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平安郯城”建设,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要营造健全完善的法制环境。要理顺执法体制,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要充分发挥县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的作用,加大对各类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整治“三乱”和吃、拿、卡、要等行为。要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创造守法经营、平等竞争的良好经济秩序,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强全民法制教育,按照“四五”普法规划,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学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制氛围。

(四)要营造平等竞争的诚信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作为一个地方的软环境,越来越重要。政府无信则不威,企业无信则不兴,人无信用则不立,社会无信则秩序混乱。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支持诚信建设。要开展全民诚信教育,树立诚信意识,形成社会管理公平公正、经济交往履约践诺的良好风尚。要以政府信用为关键,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大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要积极探索加强诚信建设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在全社会开展创造“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活动,努力打造“诚信郯城”品牌。

(五)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各级各部门都要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自觉维护领导班子之间、新老干部之间、干部群众之间的团结,在全县上下真正形成心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干事业的强大合力。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鼓舞人、团结人,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使那些不干事、干不成事、甚至误事坏事的人没有市场。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凝聚民心、民力、民智,共谋发展,共创大业。

四、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目前我们面临着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不能抓住机遇,实现郯城发展的新跨越,是对我们各级党组织的严峻考验。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总书记指出的“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要求和张高丽书记提出的“解放思想、勇于实践、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一是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党的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五种能力,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我们一定要加深理解,深刻领会,按照这个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尽快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本领。当前要深入学习领会好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把握县委、县政府对今年经济工作的形势分析、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基本要求,并以此为指导,分析研究本乡镇、本部门经济发展的形势,从实际出发,进一步研究制定今年经济工作总体思路、任务重点和具体措施。特别是各乡镇都要在认真学习,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今年加快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新措施。

二是要加大抓落实的力度。落实出实绩、出竞争力,落实才能取信于民。我们决策的许多事情眼界并不低,规划并不迟,之所以成效不大,主要是落实上抓得不够,说的多,行动慢,不扎实,效率低。前一段,各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胶州、乳山等9县市区进行了考察学习,他们之所以发展快,关键是抓落实的力度大,行动快,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这些经验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和借鉴。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克服畏难发愁、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干大事、创大业、争一流的雄心壮志,敢于在全国、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与人家比高低、决胜负。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工作。对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对本单位制定的目标任务要一件一件地完成好,决不允许敷衍塞责、光说不干。要健全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对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层层分解,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要组织专门班子,由一名县级领导干部靠上一抓到底。县委县政府要集中力量,搞好督查,确保件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