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精选(九篇)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

第1篇: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

一、水路运输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与公路运输发生关系,这也是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具有运输方式灵活,在小范围内运输效率高的优点,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但是,公路运输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它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就会丧失自己的优势,无法完成远距离运输的任务。航空运输目前与人们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航空运输的优势是在长距离的运输任务中,效率更高,但是,它的运输量较小,而且具备高能耗的特点,铁路运输的方式具备上述两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它能在长距离的运输任务中完成运输,而且运输量很大,但是,铁路运输受铁路线的影响,无法明显的提高运输的总量。这些运输方式或多或少的会存在自身的不足,而且,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难以完成低碳的要求,因此,这些方式需要一种更环保、经济的运输方式进行替代。而水路运输是目前一种非常高效的运输方式,它在我国的对外贸易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运输方式非常适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即使运输量很大,也不会消耗较多的能源,而且在一定限度内,运输量越大,它的低碳性更强。除此之外,据官方数据显示,水路运输方式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仅占全球全部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2.5%,比例可谓非常低,要知道全世界的水路运输的总量是非常大的,国际上具有内陆河或者临海的国家,都会建立自己的水路运输体系,可见,水路运输的总量非常高,而它的低排放的优点更是被世界各国所推崇。目前,水路运输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集装箱船,这种船的优势非常明显,它的运输量非常大,能更加有效的节约能源,减少废气的排放量,是我国运输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水路运输的成本是非常少的,它比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更加节省能源,它的这种优势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更能表现出自身的优势,因此,水路运输方式值得在国家的运输方式中推广,它的节能、经济等特点与低碳经济挂钩,并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追求的低碳经济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水路运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优势

在得知水路运输的方式之后,水路运输在各国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例如我国在明朝时期就使用大型的木船进行出访,最远能够达到非洲,而且,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也是在水路运输的帮助下完成的,因此,在非常早的时期,水路运输就已经被人们所应用,它的优势在当时就已经显现出来。当前,我国的现代社会正在倡导建立低碳经济社会,目的就是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地球能够为人类服务更长的时间,因此,就需要使用环保的生产方式,而水路运输的种种优势恰好适合这种经济形式,因此,重点介绍其优势,具体如下:1.经济性以及低碳优势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许多国家都处在破产的边缘,尤其是一些欧盟国家,它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就需要更多经济性的生产生活方式,降低人类生产生活的成本,减少支出,在这种情况下,水路运输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它的经济性非常强,因为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它能利用自身的特点,减少能源的消耗,避免出现能源危机以及环境危机的可能,当前各个国家都在寻找石油制品的替代品,目的就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而水路运输所需的石油非常少,所以水路运输仍是最经济最低碳的运输方式。2.政府扶持水路运输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研究的课题,这是应对全球环境逐渐恶化的比较有效的方式,在低碳的要求下,实现经济进步与环境优化的双赢。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实现这一目标具有较大的难度,必须要让社会企业一同努力。对企业而言,实行低碳经济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任务,需要企业内部进行系统的改革,转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的低碳经济转变,要想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企业在管理层面进行一定的创新。因此,对于节能、低碳的生产方式,政府是非常支持的,这就使得水路运输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为水路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同时,国家更加鼓励企业进行水路运输,以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让我国的运输业在更加安全的状态下进行,避免企业的淘汰。

三、发展水路运输的建议

我国已经倡导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水路运输行业必须响应国家的号召,发挥自身额优势,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下逐渐脱颖而出,并且很快就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也得到了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关于发展水路运输的问题,以低碳经济为背景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从而可以更好的味低碳经济服务。

1.发展国家的内河运输

在各大城市中,交通拥挤、交通阻塞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生活方式并不是人们想要的,因此,政府需要进行科学的设置,减少车辆的使用,在具备水路运输的地方,推广使用水路运输,尤其是我国的内河运输的建设,从而缓解城市的交通阻塞现象,公路运输造就不堪重负,高速公路堵车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新奇,水水中转以及水水联运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个问题,在实现低碳经济的同时保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2.海运以及铁路运输的有效结合

水路运输在低碳经济的实现等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贡献,但是为了确保可以收货更多的利益,将快速的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相结合是我们新提出的一种办法。水路运输与铁路运输实现完全无缝的对接之后,我们的海铁联运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从而提高运输的速度以及运输的广度,从而与低碳经济更为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四、总结

第2篇: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

一、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影响的理论分析及作用机理

(一)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影响的理论分析 反倾销会计发展受制于客观经济环境,同时对经济环境有反制作用。低碳经济模式下,反倾销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计信息使用者还是企业均具有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高新技术,开发新型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等方式由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模式转变的动机,以期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放松对环境的保护,注重低碳会计相关问题会计信息的举证。会计环境的变化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影响会计的处理程序与方法,乃至影响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及信息质量等。会计环境变化对反倾销会计的新要求,将客观促进反倾销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影响的作用机理 由于低碳经济是供给型经济,其发展路径具有明显的制度依赖。即约束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制度框架的确立将促使经济的低碳转型。而会计准则作为制度层面的规范,可以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依赖,即低碳经济理念可以通过会计准则予以践行。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将低碳经济理念融入其中,利用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这一特性,通过会计准则的执行对反倾销会计活动进行规范。此外,为了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以及达到其预期的经济后果,还必需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种依赖制度。应该注意的是,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的作用是基于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循环作用。利用会计准则对低碳经济理念进行践行,可以推进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反倾销会计具有反作用,将促进反倾销会计的发展;而反倾销会计的发展有助于低碳经济理念的践行,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现状 目前,低碳经济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予以践行的,在现行会计准则中融入了低碳经济理念。在反倾销应对中,针对低碳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会计举证时,主要是从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会计准则的五个主要方面着手:(1)会计目标的定位。会计目标采用了受托责任观,且将受托责任的范围扩展至整个社会层面,企业需对整个社会履行环保责任。(2)会计要素确认条件。在资产确认时,兼顾考虑了经济资源创造价值的非直接性。即允许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却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获得经济利益或者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的经济资源确认为资产。比如,允许不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环保设备确认为企业的固定资产。(3)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企业需在附注中披露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社区的贡献、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信息。(4)固定资产预计处置费用。企业应将为承担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发生的支出确认为预计处置费用,同时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企业承担矿区废弃处置义务。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将企业承担矿区的废弃处置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不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在废弃时发生的拆卸、搬移、场地清理等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存在的问题 包括:(1)未充分意识到通过利用会计准则践行低碳经济理念应对反倾销的有效性。目前,无论是会计准则制定者还是执行者均未充分认识到通过利用会计准则践行低碳理念以应对反倾销的有效性,未在反倾销会计中充分体现这种理念,因而未能通过使用这种方式来增强企业进行会计举证及应对反倾销的能力。(2)低碳经济理念在反倾销会计中的涉入范围较小。目前,低碳经济理念只是在会计准则的某些方面进行了体现,而且是一种附带产物。即为了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必要性而进行的会计准则的某些相关规定,附带体现了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理念只是较浅程度的涉入到反倾销会计系统,尚不全面和深入,未使得低碳经济理念在反倾销会计系统里面得以充分践行,未能通过更好的践行低碳经济理念而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能力。(3)低碳经济背景下基于反倾销应对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不完善。低碳经济理念的有效践行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基于反倾销应对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尚不完善,并没有围绕低碳经济发展的特殊需要专设一些基于反倾销应对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应对反倾销能力的提升。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理论结构与实务问题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理论结构 包括:(1)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目标。发展低碳经济,与其相关的碳排放、交易及鉴证等的会计问题势必需要纳入到会计核算范围。经济发展模式、会计核算范围的变化,势必会对反倾销会计的目标造成影响。目前,现行反倾销会计目标同时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更应注重“受托责任观”,受托者不仅需对资源或资产的所有者履行受托责任,还需要履行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因此,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除了需实现传统的目标外,还需增加一具体目标。即提供与低碳会计问题相关的会计信息,反映受托者低碳责任履行情况,以满足反倾销应对时会计举证的需要。(2)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假设。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反倾销会计假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主体和货币计量这两个假设上。一是会计主体假设。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催生一些新的会计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在确定会计主体时,也应将新生的低碳会计问题纳入其核算范围,而且还应当考虑本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之间相联系的低碳会计事项。二是货币计量假设。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需将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事项纳入其核算范围,作为进行会计举证的信息来源。然而由于碳排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问题的计量可能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其计量结果的可靠性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做到可靠地计量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事项将是反倾销会计面临的一大难题。(3)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反倾销会计除了具有传统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之外,还具有合法性和预警性两大特殊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变化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需要修正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由于低碳经济具有的公共物品特性,使得该经济模式发展需要法律规制,将低碳经济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进行调整。因此,在低碳经济模式下,提供反倾销会计相关信息时也应处于低碳相关的法律框架的约束之中。除了提供反倾销预警信息外,还需要提供关于低碳环保等方面的预警信息。在日常提供反倾销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适时提供特定主体碳排放情况、产品碳含量情况、环境法规执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能源消耗情况等相关的指标数据,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从而从防范碳壁垒的角度规避反倾销。二是新增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专门性。利用碳壁垒发起反倾销是利用反倾销进行贸易保护的手段之一,反倾销会计中提供低碳会计相关的会计信息,是具有特定目的的专门性信息,主要是用于进行反倾销应对的会计举证。在提供碳会计信息时,要统筹考虑特定主体内外部所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围绕反倾销会计的目标,提供专门性的会计信息。(4)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职能。反倾销会计的目的是为反倾销诉讼提供会计支持。传统的反倾销会计的职能是会计调查、会计监测、会计规避、会计提起及诉讼协助等。即从会计方面为反倾销诉讼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提供胜诉的会计环境。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还具有从低碳会计信息角度进行会计监测、会计规避的功能。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会计职能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只是会计监测职能、会计规避职能的作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牵涉到了低碳经济层面。(5)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财务报告。传统的反倾销会计主要披露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外国产品在进口国倾销情况、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倾销幅度的估算、损害与倾销的因果关系等方面的信息。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由于低碳会计问题也是反倾销会计的核算内容之一,也需要对低碳会计问题的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基于应对反倾销的目的,需要披露的低碳会计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低碳会计核算信息的披露。即通过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形成的关于低碳经济会计问题的财务信息。比如环保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含碳产品的价值;含碳产品的销售收入;含碳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环保设备的维护费用;环保研发支出等。二是关于低碳会计监督信息的披露。即可以通过会计监督方法进行监督的信息的披露。比如碳排放情况、存货的含碳比、环保法规执行情况、企业环境质量情况、企业对环保做出的环保承诺、低碳绩效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披露。三是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可以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基于服务于反倾销应对的目的,对一些相关的、真实的内容进行披露。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实务问题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关于反倾销会计的一些会计实务问题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工作的好坏对反倾销应对起着重要作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是确定产品倾销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是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中的最关键环节。传统的反倾销会计主要从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协调方面来进行基于反倾销应对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由于环境会计是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会计手段,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已成为一种必需。事实上,我国频频遭受反倾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涉案产品未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产品成本核算范围。由于涉案产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未考虑环境成本,没有将污水处理费、环境污染治理费、环保设备支出等记入相关的产品成本中去,这样就造成了出口产品成本较低,出口价格也较低,进而增加了被发起反倾销的可能性。因此,科学的量化环境污染成本,合理的分配至出口产品成本中去是低碳经济背景下进行反倾销应对的重要会计工作。(2)固定资产业务核算。固定资产折旧一直是国外对我国发起反倾销时所提的缘由之一。现行准则规定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弃置费用的金额较大时,应当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原价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这一规定不仅践行了低碳经济理念,而且有利于正确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避免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偏低,从而保证避免我国产品成本偏低,增强了我国产品成本资料的举证价值。但是,在确定预计处置费用,需要用到现值计量属性,而现值计量属性的缺陷是主观性强,会影响计量结果的可靠性,而计量结果的不可靠性则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成本,并最终影响到企业产品成本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计量结果的不可靠性也可能成为国外发起反倾销的借口。因此,企业必须尽可能可靠的计量固定资产的预计处置费用,在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前提下,更好的增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资料的举证价值。(3)职工薪酬业务核算。我国现行《职工薪酬》准则的国际等效趋同对反倾销应对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此只从低碳经济背景角度分析职工薪酬业务对反倾销会计相关实务问题的影响。原会计准则将研发人员的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即研发人员的薪酬状况会影响到企业的当期利润,基于目标利润目的的考虑,可能会制约企业的研发投入。而现行《职工薪酬》准则允许研发人员职工薪酬在符合相应条件下可予以资本化,该规定可有效解决研发人员薪酬与企业利润目标之间的矛盾,调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积极性。由于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研发支出的可予以资本化为企业引进和激励技术创新人才减少财务障碍,这将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若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因此,职工薪酬通过计入无形资产成本、无形资产再通过摊销计入产品成本,职工薪酬从该角度对产品成本的核算造成了影响。对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职工薪酬的正确确认和计量,会使产品成本相关财务资料更具可比性,成本数据举证价值得到提高。但是,职工薪酬是否计入无形资产成本需要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主观性极强。若不能对此进行准确计量,可能会影响到产品成本核算资料的正确性,影响到产品成本核算资料的举证价值。(4)低碳会计问题核算。为了有效的应对反倾销,增加反倾销会计举证能力以及会计证据的可信度及说服力,还需要对一些纳入反倾销会计的低碳会计问题进行核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碳素燃料消耗量、碳排放量的反映。可以设置“碳消耗——燃料、动力”、“碳排放”等账户来加以核算;对于半成品、产成品,在进行价值货币计量的同时,做好碳含量的反映。这样既可以及时反映特定主体的碳消耗、碳排放等情况,又可以据此及时的判断其低碳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规避防范。二是设置备查账簿。通过备查账簿把一些无法在分类账中记录,但可用于反倾销应对的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登记,以备查用。比如对原材料的碳含量、低碳资金投入量、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的预算等信息进行登记。三是在财务报表中列报低碳会计信息。比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列示含碳存货和未含碳存货,分别列示环保设备和非环保设备的账面价值;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碳消耗费用、环保维护费用等,在附注中披露各个减碳项目的投入支出、各种产品的含碳比等信息。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

(一)低碳理念培养制度 准则制定方和企业均应当树立低碳理念。准则制定方应认识到通过会计准则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性,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增强低碳经济理念在会计系统中的涉入度,为更好的在反倾销会计中践行低碳理念做好制度准备。企业管理当局应注重低碳经济理念的推广,培养员工主动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意识,注重技术创新,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对内部单位和个人低碳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和激励。我国不少高能耗、高污染、高碳排放的行业,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了低成本优势,但却成为国外发起反倾销的攻击对象。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实际上起到了一种倒逼的作用,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反倾销应对问题,企业必须践行低碳理念,转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这样才能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反倾销会计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利用会计应对反倾销。

(二)低碳预警管理制度 企业应搭建预警信息平台,对自身环境法规执行情况、碳排放情况、环境损害程度进行全方位的、连续性的监测,以便及时了解企业低碳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尤其是对出口产品,还应该关注其碳含量、该产品对环境成本分担情况、生产该出口产品的固定资产预计费用的预计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企业应对相关岗位进行分工,可通过生产、销售、财务以及专门的分析人员对信息进行监测,并对监测到的这些信息进行适时分析,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以便及时作出处理。在我国对该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之前,做好事先的规避工作。

(三)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控制制度 企业应对整个生命周期链条上的碳排放量进行控制。从最初的产品开发,到产品生产、销售、客户使用直至报废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都应该注重碳排放量的控制。而且,除了注意产品的直接碳排放量,还应该考虑该产品的间接碳排放量,比如包括使用该产品需增加的配套设备、零部件等在其他企业生产时的能耗、污染物排放量及碳量,使用该产品在运输等新增加环节中的能耗、碳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等方面。通过对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控制,才能提供更详细、更完整的涉案产品的成本核算信息、成本构成信息,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举证能力。

(四)低碳评价制度 通过设计企业低碳责任履行情况的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低碳经济理念践行、反倾销会计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反倾销会计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局限性及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保证低碳经济背景下反倾销会计的有效执行,实现企业有效应对反倾销的目标。企业可采用低碳评价指标包括:低碳资金投入率(年度企业低碳资金投入/企业资金年度总投入)、碳消耗费用利润率(息税前利润/年度碳消耗费用)、低碳资金周转率(营业收入/低碳资金的平均余额)、低碳项目净现值、低碳项目内部收益率等。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会计视角下河南省进出口企业的反倾销应对研究》(编号2011-ZX-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陶艳娟:《浅论反倾销会计的理论结构》,《商业会计》2004年第2期。

第3篇: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房地产业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低碳经济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在国民经济的十五个行业之中,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低碳经济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做出的响应。但是,即便如此,我们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和实践程度还远远不够,我国的较高的GDP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消耗大量的资源获得的,如果长期的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我国在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培育方面,将表现出乏力的状态,而这是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极为不利的[1]。因此,有必要直面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能源的短缺事实,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才能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才能够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作为一个高耗能的产业,房地产业在对国民经济贡献大量的GDP的同时,也在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尤其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房地产业需要为此作出积极的反应,以“低碳建筑”的形式寻求未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较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一方面,要在施工或者使用过程中,积极的使用“环境友好型”的技术材料,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以此为基础,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我国房地产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讨论了低碳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业面临的挑战,最后从多个角度给出了发展低碳房地产的途径。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为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管理信息。

1、我国房地产业低碳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1.1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巨大

根据我国《低碳地产研究报告》统计,在现有的建筑中,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500亿m2,并且以每年20亿m2以上的建筑面积递增。在这些建筑物中,有99%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并且只有不到5%的建筑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在有意的进行节能减排[2-4]。因此,我国房地产业走低碳房的发展道路是有巨大的潜力的。而实际上,按照美国咨询机构——麦克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研究报告的预测,到2013年,我国低碳建筑的产业规模将达到目前的三倍以上,而10年后,我国用于建筑节能项目的投资会出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1.2低碳经济有助于平衡我国房价的波动

在我国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一直牵动着社会的神经,高房价购房者难以承受,低房价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无法承受。总之,房价是消费者、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博弈之中的棋子,一直在做没有规律的摆动。而对一个成熟的市场而言,任何商品的持续摆动和持续背离价值规律都是不正常的,回归到一个合理的、稳定的水平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上的要求。但是,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将低碳经济应用于房地产业的生产经营,将有助于平衡我国房价的波动状况。而从长远角度看,低碳经济的应用还会促进房地产业开发成本的降低,使房地产市场趋于平稳发展的状态。

1.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转型、结构调整依靠房地产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头戏,尤其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面积的铺开的历史时期,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转型、结构调整与房地产业的发展直接相关[5]。具体而言,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改变城乡的面貌、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额进步做出较大的贡献。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也为政府提供一个巨大的、持续的收入来源。因此,我国的当务之急便是怎样继续发挥好房地产的基础性作用,为国民经济的整体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服务。而不是一声令下过度的打压房地产,瞬间将房价回归到几年前的水平,这样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

2我国房地产业在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面临的挑战

2.1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的舒适度问题

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之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变得越来越明显,而舒适度的提升便使得家用耗能设备的使用频率和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房地产业的业务范围还停留在原始的阶段,尚未延伸到节能环保材料的研制和生产方面[6]。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购买方的房地产业就要受制于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尤其在面对低碳经济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在对新材料的研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外,还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2当前我国住宅低碳技术仍存在着不足

房地产业实施低碳发展路线需要技术上的支撑,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房地产业在住宅技术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在节能技术研发和产品转化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低碳技术方面研究经费投入数量有限,加之推广宣传的力度不够,使得节能减排技术在向市场转化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与合适的转化方式,这样一来,转化工作的成功率较低,产学研结合的效益也十分有限;其次,与房地产业相关的低碳产品良莠不齐,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最后,应用于房地产业的节能减排产品的价格一般较高,在低碳住宅中进行普及是有一定难度的。

3、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低碳地产的模式分析

3.1构建公共机制倡导低碳生活

为了开发房地产业的低碳发展模式,需要创造有利于低碳房地产技术创新的环境条件,全面的建立规划、设计、开发、施工及物业管理领域的密切合作的研发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支持低碳房地产技术的研发、示范和使用[7]。同时,要鼓励更多的房地产企业投身到低碳发展的领域之中,倡导业主增强低碳意识,使其居住空间内的装饰、通风和采光、隔热、保温等都能够选择低碳的建筑材料、选用节能型的取暖和制冷系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实现“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量。

3.2制定地产低碳评价标准

发展低碳地产需要要有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评价标准,这一标准应主要围绕低碳设计指导原则、低碳施工技术规范、低碳等级认定标准等方面进行。比如,对低碳设计指导原则来讲,就应该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和住宅小区规划等设计环节入手,坚持新能源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以此来实现建造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和环境成本之间的综合平衡。

3.3健全低碳房地产技术体系

我国应该通过开创低碳信贷产品、设立碳基金、鼓励和引导房地产业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支持其建立低碳经济技术体系。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2)加强建筑材料的保温性、提高供暖系统的使用能效等途径,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标准下,适当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3)采用低碳技术和零碳技术乃至负碳技术策略,加速发展天然气、核电、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3)采用被动式的能源策略,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实现再利用、再节约、再循环。

4、结束语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因其处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链的中游,因此与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行业都直接或者间接的相关。因此,在低碳经济的号召下,房地产业应该走低碳之路,并是其成为化解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矛盾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使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能够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博,徐伟航,王积田. 浅析低碳经济下房地产业发展蜕变[J]. 商业经济,2010(10):1-2.

[2]郑华,张涛,黄有亮,陈德军. 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策略[J].建筑经济,2010(7):111-113.

[3]魏润卿. 论低碳经济与低碳地产、绿色建筑[J]. 科技管理研究2010(22):38-41.

[4]喻燕,卢新海. 中国低碳房地产发展问题与对策[J]. 城市发展研究,2010(5):48-50.

[5]黄朴,崔建霞. 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J]. 价值工程,2010(11):8-9.

第4篇: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黑龙江省;低碳经济;低碳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080-02

一、引言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全球气候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已经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于哥本哈根召开,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的减排目标。为了在不降低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此后迅速引起全球的关注。我国在2006年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式,是一种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经济形式的总称,其最终目的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旅游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2009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倡导发展低碳旅游,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

二、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发展背景与现状

(一)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发展背景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位置最北,也是太阳最早升起的省份,是东北亚地区文化经贸交流的中心地带,土地面积为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7%,人口3800多万。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把黑龙江旅游形象定位为:黑龙江——中国旅游COOL(酷)省。这是黑龙江凉爽怡人的气候,独特神奇的生态旅游资源、时尚浪漫的旅游产品和独具地域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的高度概括。可解读为:“黑龙江——春季活力世界,夏季清凉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

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森林、冰雪、界江、湖泊、湿地、熔岩、油田、农场,加上清爽的气候与之相配合,使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生态避暑养生资源优势最为突出的省份。旅游资源中林地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41.9%,绝大多数为天然林,是拥有森林公园最多的省份,也是中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最好的省份之一,成为全国森林避暑度假旅游的首选地。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密切相关,因此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黑龙江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坚持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以实现旅游强省的建设目标。

(二)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旅游名城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低碳旅游城市,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黑龙江省最有名的低碳旅游建设区是位于我国的最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其人口为53万,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791公里,黑龙江是当今世界惟一未被污染的大界河。大兴安岭林木蓄积量为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的7.8%;森林面积为7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9.83%。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嫩江的源头,是东北、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低碳效果超强。超高森林覆盖率的大兴安岭,号称中国最大的天然氧吧,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3.8万个。由《国家地理》杂志和国内100多名旅游摄影记者评选出的三大低碳旅游区中,大兴安岭以综合得分18分名列第二。2009年12月27日部级区域性战略规划《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正式出台,标志着大兴安岭地区成为我国首个获正式批准的部级低碳经济示范区。为此,大兴安岭地区将低碳经济作为首要发展战略,确定了建设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发展战略构想,重点围绕“低碳产业、林业碳汇、低碳能源、低碳生活方式”四大基本战略,努力打造低碳、绿色和生态品牌价值,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建设生态自然化、产业低碳化、经济持续化、生活和谐化的具有林区特色的国内低碳经济先行区和国际低碳经济示范区。

2009年11月,作为黑龙江第一旅游名镇的五大连池镇全面启动建设,力图将五大连池打造成为黑龙江省旅游经济的龙头,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典范,国际低碳旅游示范镇。五大连池景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五大连池市,在10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14座新老期火山群。奇异的地貌,神奇的泉水中外闻名,是我国著名的养生天堂,其拥有举世罕见的六大自然环境:纯净的天然氧吧、优质的冷矿泉水、宏大的全磁环境、灵验的洗疗泥疗、天然的熔岩晒场、绿色的食品园区。五大连池旅游名镇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国际低碳旅游示范区,其彰显的形象将突出“大气大美大自然”、“宜居宜游真人文”。建设标准将重点突出“资源统筹、节能节地”,“低碳生活、循环产业”,“管网与地下走廊”,“被动住宅、绿化公建”,“慢行系统、公交导向”,“雨洪管理、中水利用”,“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等七大低碳核心概念。

近年来,铁力市一直牢固树立低碳、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城市、生态、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方向,大打铁力生态旅游品牌,形成旅游开发、经营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2010年11月,由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低碳旅游建设峰会上,黑龙江省铁力市被评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市”。

三、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

(一)旅游主体要践行低碳旅游方式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因此,要推行低碳旅游就需要旅游者将低碳化理念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践行低碳旅游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游客加以引导和规范:在旅游的过程中,提倡游客食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以鼓励从源头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碳排放;杜绝使用一次性餐具;自带轻便水壶,饮用白开水,减少瓶装水的消耗;入住酒店时,选择环保旅馆;随手关灯,离开房间时手动关闭电视机和空调等电器,不将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在旅游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产生垃圾,对于旅游途中产生的垃圾,随手携带出旅游景区,放入垃圾分类箱中;选择火车、自行车等低碳交通工具;购买旅游商品时,尽量选用本地产品、应季产品及包装简单的产品,减少使用塑料袋,尽量使用可循环使用的环保布袋等。

(二)创建绿色旅游企业,开发低碳旅游产品

旅行社是沟通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媒介,旅游产品许多是通过旅行社向旅游者提供的。因此,要发展低碳旅游,还需要旅行社向旅游者大力推介绿色旅游产品,提供低碳旅游线路。对旅游景区来说,弃用纸质门票,使用磁卡门票;景区景观采用当地的原始材料,这样既环保又与自然环境协调;景区内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对景区饭店来说,倡导人们放弃使用一次性消耗品;棉织品采取“一客一换”制度;降低用水、用电量。

(三)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低碳旅游城市

黑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低碳旅游的保障。目前,黑龙江省的低碳旅游城市建设正在稳步发展当中。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以低碳技术为发展手段,以低碳社会为发展目标,实现城市的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近几年,黑龙江省大力推进低碳旅游城市的建设步伐,目前形成了大兴安岭、五大连池、铁力等低碳经济示范区、低碳旅游示范市等。发展低碳旅游,建设低碳旅游城市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黑龙江省应在现有低碳旅游城市的基础之上,发掘更多具有潜力的城市,并将它们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低碳旅游城市。

(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低碳旅游发展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宣传、鼓励、引导低碳旅游的发展。以国家鼓励低碳旅游发展政策为背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创建和评选“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城市”,以推动各地区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建立完善低碳旅游发展的组织机构和战略规划,充分发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引导作用,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和制度,采取科学措施,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将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全面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旅游业低碳化发展不仅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且可以加快旅游产业升级转型,降低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经营成本,增加旅游业利润。黑龙江省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需要各个地区的共同努力,各地区应积极寻找适合本地区的低碳发展模式,以促进黑龙江省全部低碳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Fullerton D,Kinnaman T C.Garbage.Recycling and illicit burning or dumping[J].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5(29):78-91.

[2]刘芳.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J].科协论坛,2010(5):113-114.

[3]钟玉锋.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生产力研究,2010(7):185-224.

第5篇: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

一、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现状

(1)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式导致的高消耗和高排放。中国正经历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加上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 年”测算,2005-2030 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将分别增长 3.2%和 2.5%,能源相关的 CO2排放将年均分别增长 3.3%和 2.2%。

(2)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产生的高排放强度。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 94%,石油占 5.4%,天然气占0.6%,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它化石燃料要高得多,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相对于天然气和石油来说,煤炭在我国的储量占具优势,这就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结构。

(3)低端产业和贸易结构引起的转移排放。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低端位置,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商品。中国还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转移,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出口了大量能源并产生排放[2]。

二、中国向低碳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

1.要素禀赋约束

中国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 1550 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 10.7%,居第三位。根据中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和供需变化,到 2020 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根本性改变,煤炭所占比重仍将维持在 60%以上。我国出口产品集中在低技术、高耗能、高污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矿物燃料、化学产品、原料制成品、高耗能金属制品及一般低端机械设备等产品占出口比重较高,而这些产品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均属于环境污染密集型、能源耗费密集型产业。

2.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上涨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将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必然导致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 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约为 9.7%。2009 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其中指出中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 15%,中国消耗的资源已超过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

三、调整我国低碳贸易实施思路

1.转变出口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

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尤其要对我国目前技术含量比较低、环保标准比较差出口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努力走出一条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良好、资源消费较低、环境污染甚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同时我们还要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把握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契机,开发高素质人力资源,缓解就业压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消费者的低碳、绿色、环保消费理念已经形成,这说明国际上低碳、绿色、环保的消费品市场存在着相当大的拓展空间[3]。

2.政府引导,自上而下地推动低碳贸易

对于碳减排来说,客观存在着边际成本随减排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对于理性企业和经济消费者而言,发展低碳贸易意味着增加额外的成本,完全公益型发展模式很难持续,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通过补贴或碳税等形式推进我国低碳贸易的发展。例如,日本光伏企业在发展初期享受政府补贴,光伏产量发展迅速,占全球份额超过 70%,后来日本取消政府补贴,德国、中国企业由于技术及成本优势,乘势而上抢占了国际市场。政府要充分发挥在构建以低碳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政策引导和协调作用。

3.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及时调整思路,以适应国际贸易低碳化发展趋势。与国际社会积极协作,特别是加强在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效方面的全面合作,积极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共同实现全球减排目标。在节能环保领域和新能源领域抢占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制高点。我国要坚持《京都议定书》中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争取更为有利的发展时机与发展空间。通过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协商和谈判,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动参与者和制定者,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维护国家利益。

四、结论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设立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体系,将总指标层层分解。建立地方各级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责任制,将能耗、 环境保护等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考核指标体系,把碳排放指标完成情况与各级政府政绩相挂钩,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11(7):11 -25.

第6篇: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中小企业 业绩评价

一、中小企业业绩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核心目标不明确。有些企业仅将其作为奖金分配的一种手段,有些则对业绩评价寄予了太多的目的和期望,把它当成治疗企业百病的良药。但是实际上,业绩评价体系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即作为战略实施的工具寻找企业经营的短板所在,不断改进从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脱节,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脱节。很多中小企业业绩评价仅仅是为了汇总企业上下的业绩状况,然而从企业的战略经营角度考虑看来,业绩评价体系的标准问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3.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财务指标占主导地位,很容易导致企业一味为追求短期效益而损害长期利益,这样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4.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业绩评价的定位不正确。由于自身业务的匮乏导致对业绩评价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未认识到其重要性,设置较完善的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的企业相对较少,甚至包括较大规模中小企业对其业绩评价也不甚重视。

5.中小企业会计基础薄弱。中小企业大多为私营法人,由于经营者管理能力弱,容易忽视会计工作管理,资金管理十分混乱,为牟利益,甚至纵容会计工作人员从事非法账务处理,影响会计核算准确性,会计报表失真严重。

6.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够高。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普遍重核算轻管理,不重视自身后续教育,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较为匮乏,大多数财会人员对业绩评价的相关知识不知道甚至不熟悉。

二、低碳经济下中小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思路

企业作为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小企业在受到低碳冲击的同时,应看到低碳环境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在客观上要求企业有效利用创新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新型技术,并积极围绕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一套合理的、适用于中小企业在低碳环境下进行综合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导和激励企业实现清洁、高效生产。改革长期以来的传统财务评价体系,建立基于EVA的财务评价指标,并与低碳业绩、政策执行、技术创新、客户、职员及社会效益等非财务指标有相联系的综合性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是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下构建业绩评价体系的现实选择。

1.目标一致性。业绩评价体系应与企业发展战略即企业要实现的中长期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正确发挥业绩评价对企业长期经营的导向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

2.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原则。财务指标是企业业绩评价的基础,但若仅以财务指标评价业绩则容易弱化企业对长期战略目标的追求,于企业长远发展不利。非财务指标中的创新、环境等别的因素同样有利于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发展战略的实施。其中包括顾客满意度、员工培训、创新管理、风险评估等要素。以财务指标为主,兼顾非财务指标,评估企业的业绩,这才符合当前低碳经济环境的要求。

3.可操作性。对中小企业来说,可操作性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业绩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所需的资料应易于收集与加工,即能够从企业统计报表、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报告等中直接或间接获得资料。

三、低碳经济下中小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低碳经济下中小企业业绩评价的基本理念是减少浪费和污染,促进新能源、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充分使用,以少胜多;与其传统业绩评价相比更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动态性和完备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1.科学性和指导性。在低碳这样一个经济形势下,建立指标时要有科学依据,关于开发、监测、控制的具体的指标,尽量能够真实、客观、灵活地反映一定评价期间中各阶段,其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对其的影响状态。指标含义要清晰明确,测量方法要合理,计算方法要规范。

2.完备性和动态性。低碳是一个环保概念,在这个定义下的业绩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参与、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企业的建设必须有专业团队,在宽度和广度上评价企业的状况,综合反映影响企业自身的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

3.可操作性。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员工甚至是经营者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因此,此现状下的业绩评价既要易于操作,又要尽量取有代表性的综合数据,数据的加工、处理都要简单明确,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比性。

4.投入与产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投入方面,由于政府对中小企业进行业绩评价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相关因素,因此,中小企业的业绩评价添加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投入;在产出方面,将中小企业的输出细分化,分为有用的产出和有害的产出,有用的产出包括有价值产品或者是服务,有害的产出则是对生态环境、社会及企业自身造成损失的输出。

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中小企业在各方面都应积极调整,重点优化业绩评价体系,较好地适应低碳经济的系列要求。中小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大致可以这样设置:

低碳经济下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参考文献:

[1]刘红梅.中小企业业绩评价现状调查分析――基于淮安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J].商业会计,2013(22).

第7篇: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传统能源类企业;Z-Score模型;财务风险

能源支撑着经济发展,2015年,全国生产原煤37.5亿吨、原油2.15亿吨、天然气1346.1亿立方米、发电量5.81万亿度,这些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但随着近年来“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气候环境要求降低高碳能源消费,我国也大力整合产业结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模式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标准与方向,并冲击着传统能源行业。能源需求变化恶化企业盈亏状况,伴随全球经济的巨大波动、宏观经济形势下行,能源价格波动、供需结构失调等因素,一些传统能源产品需求下降,尤其是煤炭市场长期低迷,不仅沉重打击了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企业,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也波及以煤炭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已经成为传统能源企业的重要使命。

传统的石油、煤炭等能源上市公司作为行业领头羊,经济状况及发展方向极大的影响着整个传统能源行业,本文以低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为更好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借bAltman的Z-Score模型度量传统能源上市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企业特征因素、宏观经济冲击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建立更加系统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一、相关变量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相关变量

1.财务风险

低碳经济不但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能源领域的一场革命,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时间之久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影响会直接导致企业层面甚至是区域层面上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Z-Score模型能够起到很好的财务预警作用,因此本文选择Z-Score指数来衡量财务风险。Z-Score模型公式为:Z=1.2X1+1.4X2+3.3X3+0.6X4+0.999X5

其中:X1代表营运资本/总资产;X2代表留存收益/总资产;X3代表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代表总市值2/负债总计;X5代表营业收入/总资产。

2.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从企业层面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两个方面选择。根据相关研究,企业层面因素从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几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宏观经济因素选择GDP增长率、景气指数、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增长率。

(二)样本数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1.样本数据

依据WIND数据库行业分类,选取A股上市能源类企业2011至2016年报表相关原始数据,剔除ST公司和数据严重缺失的公司,2016年年报数据根据三季度报表数据进行估计,最后得到6年共71家上市能源企业409组观测值。本文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2.描述性统计分析

Z值模型是由美国Edward Altman教授利用多个财务指标经过综合计算得出的用来判断企业财务危机的指标,经反复证明得出评分值,当Z

近年来我国传统能源类上市企业规模大、收益低、成本高、资产变现能力低,体现出较大的财务风险。通过统计,传统能源企业Z值的均值为4.92,虽处于财务风险较小的区间,但仍远低于A股均值的11.56。图1统计了2011-2016年Z值低于1.81的传统能源上市企业个数,2012年起,具有破产危机的企业个数明显增加,尤其是煤炭与消费用燃料和石油天然气设备与服务类企业,GDP增长率也从2011年起明显呈下降趋势,说明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也具有一定影响。

三、实证结果分析

影响财务风险的指标有11个,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

根据表1回归结果发现,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为0.43,修正决定系数(调整R2)达到0.413,模型拟合优度较高。DW统计量的值为1.959,显示解释变量不存在自相关。模型拟合度在整体上是合理的。从以上回归可以发现,企业的内部特征因素对财务风险具有直接的影响,其中总资产负债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与Z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企业低负债、高盈利、低成本费用率时,Z值较高,财务风险低。固定资产周转率与Z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宏观经济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不显著,但结合图1分析,宏观经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较大,虽然对Z值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对企业财务风险也具有一定间接影响。综上可知,传统能源类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直接影响企业财务风险。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了“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2011-2016年传统能源类上市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根据Edward Altman的Z值模型度量企业财务风险,通过对企业营业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能力等企业内部特征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传统能源上市企业财务风险与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显著相关。

“低碳经济”的提出对传统能源上市企业的影响一是宏观外部环境的影响,二是企业内部结构的影响。低碳经济作为宏观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方向,必然会对传统能源上市企业产生重要的外部影响,这种影响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首要表现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上,更加注重能源的清洁利用,节能、环保、高效成为传统能源上市企业发展的标准;其次表现在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上,投资者普遍认为传统能源上市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应丢弃以前的那种粗放的模式,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例如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超标等,而投资者心理预期一家好的传统能源类上市企业应该是环境友好型的。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势必会推动传统能源上市企业的一系列内部改革。宏观政策导向、市场供需调整都需要企业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加大技术投入,提升技术革新,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实现“低碳经济”推行的关键所在;加强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将发展重心向环保、低碳倾斜,同时健全产业结构,从传统的单项财务管理目标向多维发展能力并重的财务管理目标转变,逐步增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从而提升企业整体财务稳健性,加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阻挡,不可逆转。在这种大趋势下,传统能源类上市企业只有做好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参考文献:

[1]郄萌.基于Z值测度的微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11):177-179.

[2]张蔚虹,朱海霞.Z-Score模型对科技型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的适用性检验[J].科技管理研究,2012(14):228-231.

第8篇: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

绿色金融宏观经济经济效益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的理论

关于绿色金融的内涵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其一指的是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和秀星,1998);其二指的是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高建良,1998)。

按照绿色金融概念的界定,绿色金融包含了两个要点,其一是对环保产业(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其二是自身业务运作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通过excel散点图以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筛选,认为污染治理投资可以作为绿色金融相近的替代指标进行后续的分析。实际上绿色金融支持低碳、环保产业,其中有大部分资金用于污染治理的投资,因此,污染治理投资可以作为绿色金融理想的替代性指标。同时,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通过选取1990-2009这20年的样本,分析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1、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指标选取上,仍使用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以同期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记为INV)作为绿色金融指标。为消除异方差现象,对GDP,INV进行对数变换,记作Ln(GDP)、Ln(INV)。

(1)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协整分析之间,首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

(2)协整分析

用最小二乘法对Ln(GDP)与Ln(INV)进行协整回归,得到以下协整方程:

通过各变量t检验、方程的F检验、DW检验以及残差项的平稳性检验可以得出Ln(GDP)与Ln(INV)存在协整关系。

根据模型参数系数推断,1单位绿色金融的投资,约可带动0.50单位左右的经济增长,这说明绿色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协整方程变量的系数小于1,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并不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或者说绿色金融发展仍没有完全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与我国绿色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情况是相符的。

(3)格兰杰因果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GDP) 与Ln(INV)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绿色金融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原因。事实上,考虑到我国绿色金融相关法律法规、机制、标准的不统一和不完善,绿色金融很难成为市场自发的行为,一开始更多地依靠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因而要使经济增长自发地促进绿色金融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建议

绿色金融要发展不仅关乎金融业,还需要政府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引导者和保障者,一方面要对绿色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和优惠,另一方面要创建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金融业是绿色金融的主体参与者,需要从金融业社会责任出发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也要进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实现绿色金融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既是绿色金融的参与者也是监督者。各组织机构和社会公众应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做出贡献。

对政府而言,应制定切实追求可持续的目标,并建立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和机制,同时加快建立绿色金融标准,制订符合中国特点的绿色金融管理指南,此外还应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配合,建立完善环保信息共享机制。

对于金融体系而言,各机构应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抓住机遇,甄别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开拓金融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对其他组织及社会而言,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NGO)己经广泛活跃在科技、文化、环保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绿色良友”为代表的NGO组织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为人民群众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途径。在践行绿色金融业务中,可充分发挥NGO组织的推广和监督作用。

此外,要推动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必须不断提升金融业和社会公众的认识水平,因此需要加强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因此,应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以生态平衡推进社会和谐,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郑良芳.构建绿色金融思考与建议.武汉金融,2008(3).

第9篇:低碳经济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温室气体; 低碳城市建设

近些年,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过大,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在无形中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世界范围内,大城市的总面积占据了地球的百分之一,对能源的消耗量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而大城市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在百分之八十左右。所以,要想调整全球的气候问题,就必须从大城市入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推广“低碳”的发展理念,这就是解决气候问题的目标。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采取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但是这种建设方法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 我国进行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速度非常快,城市正在向我们展示着它将面临的种种问题,在社会发展和地区发展过程中,城市都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城市作为碳排放的主要集中地,也应当成为发展低碳建设的主阵地。从我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直至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速度很快,已经从一千七百多万人增长到了六千二百万人,在这个阶段内,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也由百分之十上涨到了百分之四十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有四亿多农村人口转向了城市。到2050年为止,我国城市化的现象将变得更加严重,最高可能超过百分之七十左右,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也没有达到如此快的速度。

二、 我国低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煤炭能源的消费过高

目前,在我国的统计系统中,所有有关能源的数据中,都没有对城市层级进行统计的相关数据。不论在哪个地区,城市都是主要耗能集中地,我们在对城市能源进行分析时,可以考虑使用全国的能源数据作为参考,这将会对城市能源数据分析产生一定的帮助。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在能源消费过程中,出现了消费不合理的情况,在所有能源中,煤炭的消费占最重的比例,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煤炭的消费比重就占百分之七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对能源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煤炭仍旧占百分之六十八。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其他一些新型能源发展速度过慢,这给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 与低碳城市的规划不相符

在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工作还是刚刚起步,就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城市规划理念而言,并不能达到低碳城市建设所要完成的目标,其中的差距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居住区所占的面积越来越大,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在设计居民小区时,都会将其设置成封闭型,从而把公共交通阻挡在居民区外,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这样无形中就鼓励私家车出行,使城市交通变得拥堵,特别是增加了城市能耗量并且增加了尾气的排放。第二,城市用地过于单一,在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巨型的居住区,对于混合型用地考虑较少,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就逐渐减少,造成城市中钟摆交通的情况,也增大了城市交通拥堵,使交通的能耗量有所增长。第三,郊区在开发时,密度较低,在城市的郊区部分,底价相对较低,所以郊区的开发力度也比较弱,在部分情况下甚至出现密度非常低的别墅型住宅区。与此同时,为了考虑交通的经济性,一般在城市郊区公共交通网络比较少,这就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必须使用私家车的问题。

三、未来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第一,要对一些高碳产业进行管理,尽量保持其向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要将交通、化工、建材、钢铁等一些高碳的产业逐渐规划为链条产业,要将一些已经在产业链上的产业“低碳化”,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建筑、化工、石化等一些耗能较高的行业作为实践的试点,在其中引入低碳技术,并且对其进行改造,使这些领域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第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我们除了要对高碳产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外,还应当将高碳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使产品、产业向着利润曲线的两端扩展。在产业链的前端从知识产权入手,在产业链的后端从品牌的销售入手。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向着低碳化的方向迈进。

(二)不断开发新能源

我国的现阶段,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推进速度飞快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能源的需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大。由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所以要想使我国国内的生产总值有所降低,减少我国国内碳排放量总值,就应当在城市中大力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而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则是转变能源结构,不能将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结构,而是应当增加核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率,改变总体的消费量和生产量,将会对低碳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随着我国从高碳模式向着低碳模式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国的能源结构在短期之内也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在这个转变的时期内就需要我们通过绿化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在城市中,可以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这些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就可以显著的封存和吸收城市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在城市中规划大量的绿化带和绿地。除此之外,在城市中楼顶的利用率很低,可以将楼顶开辟出来并且种植绿地,这样不仅增加了城市绿化的面积,优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节省了绿地所占的城市用地,使城市的碳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楼顶都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大量的将楼顶开发成“空中绿地”那么不仅可以给建筑物保温,而且可以使城市空气得到净化,使城市的热岛效应有所降低,而且美化了城市建设。

三、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采取低碳城市建设的方法,未来我国还将不断改进我国的能源结构,提高绿化水平,调整空间布局,使我国真正走向一条低碳城市建设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书铭. 城市低碳建设中政府职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杨阳.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园林水景营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3]胡伟. 天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4]张宇飞,钱俊杰,郑汝楠. 城市特色功能定位视角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初探――以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实践区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2,03:185-18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