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范文

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精选(九篇)

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

第1篇: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范文

1逻辑框架法

1•1逻辑框架法的概念LFA是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即用一张简单的框图来清晰地分析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和关系,使之更易理解。LFA为项目计划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框架,通过对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手段间逻辑关系的分析,用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任务。LFA核心概念是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如果”提供了某种条件,“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事物内在的因素和事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LFA的基本结构是一个4×4的矩阵(见表1),它表明了LFA的结构模式,其垂直方向各横行代表项目目标层次,它按照因果关系,自下而上地列出项目的投入、产出、目的和目标等4个层次,包括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验证方法与指标,说明目标层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重要的假定条件与前提;水平方向的各竖行代表如何验证这些不同层次的目标是否达到,从左到右列出各目标层次的预期指标和实际达到的考核验证指标、信息资料和验证方法以及相关的重要外部假定条件。

1•2逻辑框架法的目标层次及逻辑关系

1•2•1LFA的层次如表1所示,LFA把目标及因果关系划分为4个层次:a.目标层次。通常是指高层次的目标,即宏观计划、规划、政策和方针等,该目标可由几个方面的因素来实现。宏观目标一般超越了项目的范畴,是指国家、地区、部门或投资机构的整体目标以及项目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目标的确定和指标的选择一般由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选定,一般要与国家发展目标相联系,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的要求。b.目的层次。目的是指“为什么”要实施这个项目,即项目的直接效果、效益和作用,是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一般应考虑项目为受益目标群体带什么,主要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果和作用。这个层次的目标由项目实施机构和独立的评价机构来确定,指标由项目本身的因素来确定。c.投入层次。该层次是指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包括资源的投入量和时间等。d.产出层次。这里的“产出”是指项目“干了些什么”,即项目的建设内容或投入的产出物。一般要提供项目可计量的直接结果。

1•2•2逻辑关系a.垂直逻辑关系。以上4个层次由下而上形成了3个逻辑关系。第一级是如果保证一定的资源投入,并加以很好地管理,预计有怎样的产出;第二级是项目的产出与社会或经济之间的关系;第三级是项目的目的对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更高层次目标的贡献关联性。这些逻辑关系在LFA中称为“垂直逻辑”,可用来阐述各层次的目标内容及其上下层次间的因果关系。如上所述,在LFA中“垂直逻辑”可用来阐述各层次的目标内容及上下间的因果关系(图1)。图1垂直逻辑中的因果关系b.重要的假定条件。在逻辑框架的4个目标层次之间有一些重要的限制条件,称为假定条件,即必要的外部条件或风险。重要的假定条件主要是指可能对项目的进展或成果产生的影响,而项目管理者又无法控制的外部条件,即风险或制约条件。c.水平逻辑关系。LFA的垂直逻辑分清了评价项目的层次关系,但尚不能满足其对项目实施分析和评价的要求。水平逻辑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主要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来衡量一个项目的资源和成果之间的效率。对应垂直逻辑的每个层次目标,水平逻辑对4个层次的结果加以具体说明,由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的假定条件所构成,形成了LFA的4×4逻辑框架[9-10]。

2GEF海河项目简介

全球环境基金(GlobalEnvironmentFacility,以下简称GEF)作为一个国际资金机制,主要为受援国提供4个领域及与之相关的土地退化方面项目的资金支持,这4个领域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国际水域、臭氧层损耗。提供资金的目的是取得全球环境效益,促进受援国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海河是流入渤海的重要流域之一。由于流域内的城市、工业、农业、畜牧业等陆地污染源给渤海造成了严重污染,削弱了渤海的生态系统功能。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以下简称GEF海河项目)是通过世界银行申请全球环境基金的赠款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332万美元,其中申请全球环境基金赠款1700万美元,国内配套资金1632万美元。项目实施期为2004~2010年。项目的实施涉及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海河水利委员会、漳卫南运河子流域、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及16个重点项目市、县(区)等众多部门和单位。项目内容包括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知识管理开发、天津滨海污水管理、项目管理、监测评价和培训等4个主要组成部分(图2)。该项目旨在提高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水平,减轻流域水污染状况,从而改善渤海水环境状况。

3GEF海河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是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对项目的合理性、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价。虽然编制逻辑框架是一件比较困难和费时的工作,但是对于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和评价者来讲,可以事先明确项目应该达到的目的和实现的目标,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国际上已普遍将LFA应用到项目评估中。

3•1GEF海河项目问题分析

对GEF海河项目的问题采用“问题树”的方式进行分析。海河流域在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的核心问题:①平原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多年年平均36•7亿m3,其中浅层18•7亿m3,深层18亿m3),水位连年下降,年均1~3m;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地面沉降;②地表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不合理,并存在浪费;③水污染十分严重,咸水区分布面积增加。问题的原因:①海河流域的水资源极为短缺,人均占有不足全国平均的1/6,以仅占全国1•5%的有限水资源承担着全国10%的人口、8•5%的耕地和10%的粮食生产以及京、津等几十个城市的供水任务;②气候连年干旱,影响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补给;③涉及生产和技术、工程、管理和政策、体制等诸多因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不同资源利用,山区和平原不同区域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后果:①严重影响其流入的渤海水体环境;②制约海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③影响当地人民的生计与健康,使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农业收入降低或有限,增收或脱贫困难;④在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上可能会在社会群体中产生矛盾,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难以保障。

3•2GEF海河项目逻辑框架分析

3•2•1GEF海河项目的层次

3•2•1•1目标层次a.实现黄海生态大系统(包括渤海)及其水域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b.实现水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管理。

3•2•1•2目的层次在海河流域水量和水质方面,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水平,减少陆地污染源对渤海沿岸和海洋环境的污染。

3•2•1•3产出层次项目的产出即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知识管理(KM)开发、天津滨海污水管理、项目管理、监测评价和培训等4大组成部分(图2)。

3•2•1•4投入层次a.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①支持制订市、县(区)级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②支持编写预投资研究报告并开展部分计划内行动;③支持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的机构协调机制;④支持制定漳卫南运河子流域战略行动计划(SAP);⑤支持制定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⑥支持制定海河流域战略行动计划(SAP),总预算1470万美元。b.知识管理(KM)开发。通过改善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系统(GIS)、河流数据编码系统、流域模型、遥感监测蒸腾蒸发(ET)管理和其他知识管理应用,支持流域级的战略规划和技术调查;②通过改善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系统(GIS)、河流编码数据系统、流域模型、遥感监测蒸腾蒸发(ET)管理和其他知识管理应用,支持制订县(市、区)级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计划,总预算585万美元。c.天津滨海污水管理。①支持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机构协调机制(市建委、环保局和水利局);②支持制订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计划;③支持编制预投资研究报告并开展部分计划内行动;④支持大沽排污河整治恢复;支持小城镇废污水处理与管理,总预算413万美元和9825万美元(通过天津环境发展二期项目(TUDEP2)进行融资)。d.项目管理、监测评价和培训。①支持发展有助于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的政策、法律、行政管理机制和工具;②支持项目管理、监测评价;③提供国内外培训,总预算864万美元。

3•2•2项目考核指标

3•2•2•1目标指标a.将试点县区排入渤海的污染负荷量降低10%(基线:COD16•4万t/a;NH3-N1•9万t/a)。b.以环境上安全的方式处理大沽排污河中220万m3污染沉降物。c.在天津市每年至少有一个小城镇排入渤海的COD和NH3-N分别降低1万t和500t。d.在海河流域和中国其他流域普及应用降低渤海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方法。

3•2•2•2目的指标a.建立县级机构间合作委员会。其结果是改善了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合作,在上级部门(省、直辖市、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子流域、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的支持下,污染防治工作得到了加强。b.在上级部门支持下(省、直辖市、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子流域、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项目实施单位已采用了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改进方法(包括遥感监测蒸腾蒸发(ET)和知识管理,水权和取水许可管理和排污控制)。c.天津沿海县(区)已实施了小城镇废污水管理,包括污水收集、工业预处理、废污水处理和废污水回用。d.在试点市、县(区)和沿海县(区)减少废污水排放,每年将减少10%(基准:COD16•4万t/a;NH3-N1•9万t/a)。e.试点市、县(区)每年将减少10%的用于灌溉目的的地下水超采量(基准:4•2亿m3/a)。f.减少入渤海的排污量,在天津市至少有一个小城镇每年减少1万t的和500t的NH3-N污染。g.处理大沽排污河220万m3污染沉降物,实现一次性减少1万t油、2000t锌和5000t总氮。

3•2•2•3产出物定量指标产出物定量指标:①准备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并于2007年3月31日开始启动实施;②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机构协调机制,并于2004年12月31日运行;③准备战略研究,于2006年12月31日前,将研究成果纳入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中;④准备漳卫南运河子流域战略行动计划(SAP),并于2006年12月31日前开始初步实施;于2008年12月31日前准备海河流域战略行动计划(SAP);⑤准备示范项目,并于2006年12月31日前开始实施,成果纳入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中;⑥明确并实施政策、机制和工具;⑦水资源-水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创建、检测、实施,并于2006年12月31日前正常运行;⑧应用系统开发、建立,并于2007年12月31日前正常运行;⑨遥感监测蒸腾蒸发(ET)管理系统建立、检测,并于2006年12月31日前正常运行;⑩2008年12月31日前知识管理(KM)和遥感监测蒸腾蒸发(ET)管理机制建立、检测和正常运行;112008年12月31日前,大沽河整治改造第一期大沽河至巨各庄泵站间的排污渠改造成功;12于2006年12月31日,完成大沽河沿岸工业污染控制研究,行动计划正在实施,初始研究结果纳入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中;132005年12月31日前,完成两个小城镇的综合废污水管理研究,准备并开始建议的实施;14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至少一个小城镇的财政激励机制试验并正常运行;152004年9月30日,专家组包括国际专家组发挥作用;16开展培训、研讨班和考察(包括在年度培训计划中),并根据这些计划实施;172004年12月31日前,项目范围的监测评价系统建立并运行;182004年9月30日,管理信息系统(MIS)投入运行。

3•2•3项目验证方法年度监测评价报告、中期和最终审查报告、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半年度报告、世界银行GEF检查监督团报告。

3•2•4假定外部条件

3•2•4•1从目的到目标的主要条件a.政府对地区规划的持续承诺。b.政府机构的支持。c.广泛利益方的参与。d.水资源与水环境规划及管理的改进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3•2•4•2从产出到目的的主要条件a.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借鉴市、县(区)和子流域级“自下而上”的水资源管理模式。b.中央政策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及其规划的改进。c.知识管理(KM)和遥感监测蒸腾蒸发(ET)管理水平的改进有助于改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d.污水处理厂按计划运行。e.项目管理可以指导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规划及流域管理。

3•2•4•3从投入到产出的主要条件a.配套资金充足并及时到位。b.市、县(区)政府强烈支持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及其实施。c.海河水利委员会主持知识管理(KM)系统的设计和改进,并对其他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支持。d.从政治角度支持废水综合管理规划。e.各级项目管理充分,部门间良好合作。

3•3项目评估根据上述问题及项目逻辑框架分析,并对照GEF海河项目有关文件,可以发现:①项目的目标是针对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和利用的核心问题及其环境、经济、社会等负面影响的解决,因此其表述是合适的;②项目的4大组成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所有主要问题,都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措施;③在原来的项目设计中还缺少明确的社会发展方面的目标与成果和相应的社会发展战略与措施。

第2篇: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文明思想;人的发展

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在巴黎研究经济学、哲学时写作的,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在《手稿》中马克思这样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不仅向人类提供物质食粮,还提供精神食粮,人类还通过自然界进行生产活动。所以马克思把自然界比作人的无机身体,要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实现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的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生态环境问题,不仅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还极大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成为当代人的发展共同面临的迫切问题。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资本逻辑的概念,资本逻辑指资本作为占支配地位的现代生产关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活动过程具有必然的运动轨迹和发展规律。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理性向工具化方向发展,造成了“自然异化”和“人的异化”,威胁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本具有双重逻辑,表现在:一方面资本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资本将人异化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进而破坏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是在特定条件下造成的,深入分析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的内在联系对当代中国社会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本逻辑反生态性产生的条件

(一)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与其所处的产业有关

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顺序,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资本在第一、二产业要实现增值,必须扩大再生产,扩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从而排放到自然界中的废弃物也增多。资本在第三产业的增殖主要靠人力资源等软实力要素的投入,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弱,排放到自然界的废弃物少,环境污染小。所以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主要产生在第一、二产业。

(二)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与落后的生产方式有关

在一些不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方式粗放,资本主要通过自然资源能源的高投入以及高排放和扩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获取高额利润,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发达国家,情况相反,发达国家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降低单位能耗降低成本获取利润。所以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落后的国家。

(三)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与异化消费观有关

异化消费作为一种非理性的消费观念,在当今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异化消费指人们以追求商品数量增多而不是商品使用价值及自身需求得到满足为消费目的,以标新立异的消费凸显自己,以消费品的档次显示尊贵的社会地位,这种无限扩张的消费与有限的资源相冲突,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

(四)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与环境成本外部化有关

环境成本外部化是指资本家通过转嫁污染来逃避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将资源密集型和环境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之间的污染转移是垄断资本的国家在保护本国资本的情况下对发展中国家的污染转移;在国家范围内,本来由企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所应承担的治理成本转嫁给社会,对企业发展不造成任何影响,更不会影响其利润,所以企业可以肆无忌惮地直接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

三、当代中国社会如何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了解了资本逻辑反生态性发生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些条件产生的可能性因素,实现对资本逻辑反生态性的超越,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

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业、通讯业、高新技术业、旅游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不是通过扩大自然资源的投入而获利,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的投入获利。并且因为其产品的非物质性,在对其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少,对环境的影响小。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指标。所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既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又符合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是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转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向包容型、可持续型发展方式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消耗高,成本高,质量低,对生态环境破坏大。包容型、可持续型发展方式主要依靠技术、创意和人力资本等软要素来发展经济,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消耗低,成本低,质量高,对环境污染小。

(二)转变消费观念,树立生态消费观

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不利的商品之所以能在市场横行,关键在于不合理的消费观念。所以,转变异化消费观念,树立适度、绿色、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厉行节约,让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资本没有市场。

(三)加强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制度建设

资本家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将环境污染产业转嫁到别的地方,而逃避应付的责任,关键在于缺乏制度的约束。是制度没有对这些投机者做很好的规制,让资本家有利可图。如果我们能够从制度上对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进行建设,对转嫁污染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罚款、规制,甚至处以刑事责任,对资本行为人应负的社会责任给以明确的说明,那么资本家在遵循市场规律时必然会兼顾生态规律、自然规律,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范文

一、认真编制进度计划

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这既是合同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建设单位同施工单位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加强施工进度控制,确保合同工期履约,是项目经理的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

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没有计划,就谈不上控制,控制就是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找出差距,然后进行反馈调整。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就是确定一个控制工期的计划值,并制定出保证计划实现的有效措施,保证按合同工期完成任务。

编制进度计划就是决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或者什么时候工程进行到什么程度。无论是项目自身的各道工序,还是与施工有关的其他工作,都应纳入进度计划之中,或者说,都要对其进度作出计划安排。根据内容划分项目进度计划,包括目标性计划与支持性计划。针对项目施工本身的进度计划是最基本的目标性计划,它确定了该项目施工的工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一系列的支持性计划,如材料使用计划,周转材料使用计划,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以及构件、半成品使用计划等等。从时间控制的长短来分,有总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总进度计划控制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而阶段性计划包括本项目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和旬、周的作业进度计划等,从表达形式来分,有文字说明计划与图表式计划。前者用文字说明各阶段的施工任务,以及要达到的形象进度要求;后者用形象而简洁的图表来表达施工的进度安排。从管理范围来分,有总体进度计划与分区进度计划。总体计划是面向项目全局的战略性进度计划安排,一般比较粗略;而分区计划则是针对项目中的某一部分或一个专业工种的进度计划,一般比较详细。

二、掌握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依据

项目施工计划的编制依据,一是本项目的工程承包合同。合同中工期的规定是确定工期计划值的基本依据,合同规定的工程开、竣工日期,必须通过进度计划来落实。二是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这个资料明确了施工能力部署与施工组织方法,体现了项目的施工特点,因而成为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计划的基础。三是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计划。项目进度计划是企业计划的组成部分,要服从企业经营方针的指导,并满足企业计划综合平衡的要求。四是项目设计进度计划。图纸资料是施工的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设计进度计划相衔接,必须根据每部分图纸资料的交付日期来安排相应部位的施工时间。五是项目内部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如果已经有了关于材料和设备及周转材料的供应计划,那么,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之相协调。除上述五点主要依据外,还应注意有关现场施工条件的资料,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环境资料,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情况,辅助生产能力等。还要在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之前,对已建成的同类或相似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资料进行收集,并认真进行分析、整理,列出控制的约束条件,为编制项目进度作好充分准备。

三、利用网络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网络图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它不但能清楚地表示项目控制进度计划中的各项工作内容、时间安排,还能够明确地表现各项工作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够运用数学方法来分析计算和进行优化,因而网络计划比横道计划有更好更多的优点,“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企业用来控制工程工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叫做工艺逻辑。施工工艺不变,工艺逻辑不变。例如,建一般的住宅,按照通常的施工工艺,总是做完基础才能砌墙,砌完墙才能铺楼板,盖完一楼才能盖二楼,如此等等。只要施工工艺不变,上述逻辑关系就不会改变。另一类逻辑关系是由施工组织的方法决定的,叫做组织逻辑。这类逻辑关系常常随着施工条件和施工组织方法改变而改变。

四、优化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用来控制项目施工进度的计划应该是优化的计划。计划的优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施工工期、资源投入量与成本消耗量,是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优化,就是通过改变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利用关键工序的时差,科学地调整工期,不断地改善初始计划,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寻求优化的项目进度计划。

工期调整。工期通常是进度计划编制首先考虑的问题。在一定的资源用量与成本消耗条件之下,常常需要适当地调整计划工期,以满足规定工期的要求。

搭接流水,缩短工期。在不同的工序之间,将顺序施工改为搭接交叉施工,将一个施工项目合成若干个流水段,组织流水作业,可以缩短工期。前一道工序完成了一部分,后一工序就插上去施工,前后工序在不同的流水段上平行作业,在保证满足必要的施工工作面的条件下,流水段分得越细,前后工序投入施工的时间间隔(流水步距)越小,施工的搭接程度越高,总工期就越短。

合理排序,工期最短。一个施工项目可分成若干道工序,每一个流水段都要经过相同的若干道工序,每道工序在各个流水段上的施工时间又不完全相同,如何选择合理的流水顺序,就是合理安排工期的关键问题。因为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工作顺序是不可改变的,但哪个流水段在先,哪个流水段在后的流水顺序是可以改变的,不同的流水顺序将导致总工期的不同,需要找出最优排序方案。

资源平衡。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时,必须进行资源的平衡。不但要求资源的计划用量不超过资源的可供应量,还要力求做到资源的均衡使用。也就是说,要使资源的计划用量控制在可供应的资源限额以内。很明显,资源用量越趋于均衡,资源用量高峰就越小,资源使用的一次性费用就越少,经济效益则越好。对于企业配备的人力和物力,如果计划的安排能使他们每天都充分发挥效率,那么这个计划的资源用量就是均衡的,经济效益也必定是好的。

成本优化。在项目施工中,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方案,工程成本会有所不同。寻求成本最低的计划方案,是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优化的重要内容。工程成本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一般说来,直接费用低的计划方案工期比较长;为了缩短工期,需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施工机械或施工工艺,直接费用往往就要增加;如果不改变效率,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增加资源的使用强度,那就势必要扩大现场的临时设施和附属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一次性费用的投入,其结果也要导致直接费用的增加。通常项目经理部总是优先采用那些增加费用不多而缩短工期效果显著的方法。不过,随着工期的缩短,直接费会更快地增加。

参考文献

第4篇: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范文

[关键词]包容性城市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发展模式改革

[DOI]10.13939/ki.zgsc.2016.38.125

1 引 言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历了全世界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2011年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中国开始进入城市占主导的“城市型社会”,至20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6.1%。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取得成绩的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多尖锐的问题,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住房问题等。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历史中,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根源在哪里,中国未来城镇化之路又该如何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进行深入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框架。

2 中国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据人口普查,2010年非正式迁移人口可能达2.61亿人,还不包括区域内部的人口迁移。本地迁移人口接近9000万,因此,2010年来自农村的总流动人口达2.75亿人,这些人口长期生活在城市,却没有城市户籍,结果是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也被称之为“半城市化”问题。

在中国农民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背井离乡,走向城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经济发展所谓的人口红利,主要就是来自于农民工低工资水平下近乎无限的供给。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受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限制,农民工群体面临着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障碍,农民工没有真正成为市民,而成为游离在城市的“边缘人”,得不到公平的对待,没有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2.2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尽管城市化带来了诸多益处,但也带来了高成本,尤其是特大城市产生一系列的城市病,交通堵塞问题尤为严重。北京和上海的上下班通勤时间分别为79分钟和69分钟,远高于经合组织平均少于40分钟的通勤时间,也高于韩国(韩国是OECD国家中通勤时间最多的)。小汽车过快增长和公共交通滞后是特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公共交通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化。国家很早提出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但在实践中公共交通设施投资不足,发展滞后,尤其是轨道交通远低于国外城市发展水平,这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城市化质量较低。全国十大城市中,每平方公里轨道密度仅达到国外主要城市地区的四分之一。

2.3 环境污染问题

快速的城镇化导致了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挑战。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在某些领域已初见成效,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程度依然严重。水资源短缺让水污染的形势更加严峻,长江以北城市多数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很多河流湖泊污染严重。同时,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不断上升的能源需求也给控制空气污染带来很大的难题,近几年冬天,华北大面积的雾霾天气频发,治理难度极大。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了人民的福祉,而且贫困人口往往受到更显著的影响。环境恶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癌症村等各类社会问题在局部地区频发。

2.4 住房问题

收入增长和城市人口增长推动住房需求增长,需求增长过快致使房价过快上涨。收入的增加刺激了人们对住房的额外需求,而城市人口增长也对住房需求起到了助推作用。在县级市,人口增长并不是土地需求增加的主要刺激因素,主要因素为建筑密度下降和人均住房面积的增加。2000年至2010年,515个城市中增加的建设用地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从而使得总建成区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2.5%,建成区面积的平均直径从9公里扩展至12公里。城市化与改善性住房需求刺激了住房投资。原有城市人口的改善性需求、新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加上投资需求,共同推动中国房价的过快上涨。

3 中国城市化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3.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马克思认为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存在的空间形态,并从城乡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马克思认为,古代的城市化是“城市乡村化”,在城乡关系中,乡村占据主导地位,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城市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空间存在。而资本主义的城市化是“乡村城市化”,在城乡关系中,城市占据主导地位,乡村服从于城市,农业只是大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部门,乡村是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延伸。城市和乡村的相对地位和相互关系要根据整个社会主导生产方式来确定,这是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深层次理论依据。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由传统的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工业化大生产成为全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由此决定了工业在产业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在城乡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乡村围绕城市而存在。这样就不难理解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大量农民工从农村走向城市是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必然结果。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农民工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和难度,这是城市主导地位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历史性的。

3.2 空间资本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此为商品的二重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和切入点。在自然经济体系下,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使用价值,使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过程是对立统一的,但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这是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资本增值的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也称之为“资本逻辑”。在资本逻辑下,社会生产无限扩大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并存,这是资本逻辑的悖论,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自然经济时代,城市主要提供空间的使用价值,而在资本主义经济时代,空间(城市)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逐渐被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之内,城市的目标变成了提供空间的价值。资本逻辑不仅是生产的逻辑,城市作为一种空间产品,也逐渐纳入资本的逻辑体系,空间实现了资本化。城市化现象和规律,也就与资本的逻辑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城镇化现象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都可以纳入资本主义发展过程进行剖析。资本逻辑和利益博弈主导着城镇化进程,与资本逻辑相伴生的资本过度积累引发一系列城镇化危机。

国家管控并引导着资本流动和空间政策,地方政府直接参与空间生产,按照效率和增值的原则生产建成环境。在工业生产和空间生产的地方竞争模式下,地方尽可能地缩小人口和土地城镇化的成本、扩大土地财政规模。农村依附于以城市为中心的资本循环过程,成为了源源不断地供应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仓库”。

空间生产一味服从于资本积累,则忽视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特别是容易造成社会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这种资本城镇化道路显然不可持续。毋庸讳言,资本逻辑下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已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环境污染问题等,就可以理解为空间资本化过程中压缩和降低成本的一种行为逻辑。房地产泡沫化,就可以理解为空间资本化过程中过度追求资本升值的一种行为逻辑。这些问题集中涌现且相互关联,日益威胁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4 走包容性城市化之路

包容性城市化的概念源于包容性增长。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通过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让更多的人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在社会公平、机会均等的前提下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向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思想自由发展回归,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新发展模式。而城市作为城乡空间的主导力量,作为现阶段生产力的空间表现形式,作为多元要素高度集聚的人类居住单元,更应该体现最大的包容性。

包容性城市化是基于传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概念,应该具有开放、公平、多样、协调四个基本特征。

开放是指城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外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与协作,成为世界城市体系和产业分工体系的节点,对内积极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福利的提升。开放的另一层内涵是城市对外来资本、外来人才等生产要素高度开放,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公平是指城市发展体现以人为本,让不同群体在发展机会、收入分配、公共服务、发展权利等方面实现相对的公平。机会均等是现代化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空间生产应当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层面的“空间实践”,服务于社会的公平正义。

多样是指功能多样、产业多样和文化多样,既要有高端高科技的战略新型产业,也要有基本的社会服务业,特别是要有由大量移民构成的文化上的多样性,这是城市真正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用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就是城市既要有基本职能,又要有非基本职能,过于强调任何一方都是不科学的,都是短视的。

协调是指城乡协调、城郊协调、新旧协调、人与自然协调,城市多方力量和空间形态保持适度平衡,而不是处于显著而极端的失衡状态。在城乡关系中,城市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城乡存在合理的分工,而不是单纯的依附关系,在分工合作中,城乡实现互动发展、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包容性城市化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化。包容性城市化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分工理论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城镇化实践的方向,是降低资本主义城镇化带来的经济社会风险的重要手段,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与东亚快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拉美没有实现包容性城市化和包容性增长,收入差距悬殊,造成了大量的贫民窟,这应该引起中国足够的警醒。

5 基于包容性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5.1 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户籍制度改革十分复杂,因为户籍性质不仅决定了个人在城市的权利,也决定了其在原籍的权利变化。农转非意味着放弃原籍的土地使用权。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对户口迁移设定了较高的门槛,而中小城市则相对宽松。来自农村的外来人员越来越希望留在大城市,但只有少数人愿意将他们的农村户口改为城市户口。因为,放弃农村户口意味着放弃丧失所有享受的土地权利。外出务工更多的是被当作增加家庭收入的一种方式,而并不是一项长期的决定。另外,即使放弃土地权利的代价不高,外来人口也很难满足当地户口所需要的条件。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一项基本困难是农村户口所享有的土地权利和宅基地权利。大多数城市外来人员将此项土地权利视为城市务工收入不确定性的有效保障。此外,大多数外来人员并不追求在一个地区长期定居,如果就业前景变化,他们就会迁居至其他地区务工。

未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将是降低城市户口的价值,逐渐取消城市公共服务与户籍之间的关联性。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取消城乡户籍的分割和限制,设施居住证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医疗、社保、子女入学、保障性住房等,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引导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阶层。

5.2 改革土地制度,农村建设用地入市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建设用地成为稀缺资源,建设用地指标特别是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指标被严格限制,并通过指标配额在不同层级政府进行分配。这样政府牢牢控制住了土地的一级市场,并通过土地的开发获得巨量的土地增值收益,也是政府预算外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城市建设中,政府也成为了利益的主体,为追求更高的收益,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由此带来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也就成了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

未来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让人民均等地享受土地增值收益。具体措施为: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政府政策应保持中立;建设用地指标配额应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地方决定的总体规划,由地方决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在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建设用地入市,让农民享受更多的土地开发溢价;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范围扩大,即允许出售、租赁、抵押并可以延至70年。

5.3 改变发展模式,走绿色发展之路

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包容性城市化的内在要求,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转向环保型的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是绿色发展之路的重点内容。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资源价格体制改革。提高燃油附加税,完全放开燃油市场,由市场定价,鼓励能源节约。推动煤炭价格和天然气价格全面市场化。从供给端入手,放开电价,逐步取消对部分行业的偏袒性定价和歧视性定价。提高终端用户的自来水价格,更好地凸显水资源的稀缺性,引导和鼓励节约用水。

建立环境税体制。提高污染费,逐步向环境税体制转型。实施总量控制,有效实施排放交易体系试点。推动碳定价体系,实施碳排放税,逐渐降低碳排放。同时,进一步提高机动车排放和燃油质量标准。

环境目标控制。建立更广泛的环境目标,强化执行,把环境目标纳入考核体制,让地方政府对环境负责。改进全国的环境数据收集,实施PM2.5数据城市全覆盖,CO2和其他温室气体等所有主要污染物的信息。

5.4 推动PPP模式,创新投资机制

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融资体制,大力推广PPP模式,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公私合作,构建伙伴关系,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有效缓解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困境。在轨道交通建设、水务建设、垃圾处理、环境治理、综合管廊等领域重点实施PPP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韬.农民工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

[2]OECD(2013).OECD Economic Surveys[M].China OECD Publishing,2013.

[3]武廷海.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城镇化[J].城市规划,2013(11).

第5篇: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范文

1从科学方法论的有效性看系统复杂性

复杂系统是相对于简单系统而言的一类难以进行研究和控制的系统.同样的系统按照研究目的的不同,有时既可以看成是简单系统,也可以看成是复杂系统.例如平衡态热力学系统虽然组分数量庞大,但往往用少数几个统计热力学变量即可描述,因此通常被认为是简单系统;但如果研究其相变行为,它就是复杂系统.除了按照研究目的来划分是否为复杂系统之外,复杂性还有一个看起来更客观的判定标准,即按照已有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与否或研究成本的高低来进行判断.如果已有研究方法有效,可看成是简单系统;如果已有研究方法无效或成本甚高,就认为是复杂系统.按照大的方法论类别来讲,迄今人类的科学方法论分为两大类,即逻辑方法论和实证方法论.对应地,系统复杂性也至少有两种大的不同类型.

1.1在这一方法论的指导下,人类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直至今日,逻辑方法论也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方法论工具之一.但另一方面,就某类系统特征的研究而言,逻辑方法也并不总是有效的.例如哥德巴赫猜想,虽然从实证观点看非常容易,但逻辑论证却很难,迄今未获成功;四色定理也是一样,虽然实证很容易,但其逻辑链条如此之长,若无计算机的帮助,人类不能从逻辑上证明它.而且,许多创新型发明和发现也都不是基于逻辑而是基于实证的,例如青霉素的发现和豆腐的发明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在逻辑上难以处理的系统都是逻辑上复杂的系统.逻辑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难以进行预测.虽然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逻辑方法论在实现手段上有了新的飞跃,包括超大型计算机、超精微模型以及实时信息采集汇总(物联网)等技术手段的融合,使过去难以预测的东西都可以做至少是有限的预测.如高速导弹的轨迹与反导系统的设计、高速铁路仿真预警等等.但这些在自然系统、工程系统中经常看到的可预测性特征,对许多有人参与的社会系统而言并不是个普遍的特征.虽然有些社会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但可预测的时间(以下称“可预测时限”)非常短,从而并不具有实用性.最为典型的就是金融市场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可预测时限几乎逼近零,从而几乎所有预测模型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因此也可以说,逻辑上复杂还是不复杂,关键看其可预测时限的长短:可预测时限较长的系统,如太阳系行星运动系统(其日食和月食的预测时限可超过一千年),是一个逻辑简单系统;可预测时限为零或甚短的系统,是一个逻辑复杂系统.

1.2相对于实证方法论的复杂性从人类的认识历程来看,最早出现的无疑是朴素的实证方法论,即用经验假设解释观察到的现象,例如认为大地可无穷延伸、太阳围绕地球旋转等等.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两千多年前我们有了逻辑方法论,欧氏几何、牛顿力学等自然科学中许多里程碑式的成果,都是逻辑方法论的杰作.但四百年前伽利略却告诉我们,对一些“复杂”的系统,仅有逻辑推断是靠不住的,还必须进行实证分析,并由此开创了科学意义上的实证方法论.人类许多医学上的成就,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得益于实证方法论.由于人体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有效的医疗手段,在其后的多数治疗中,往往真的是有效的.我们称系统的这一特征为经验收敛性.经验收敛性,有的文献称系统稳定性[2],是指过去的经验对未来的预测精度有很大帮助,否则就是经验不收敛的.显然,对于经验收敛的系统(例如和平时期的城市地图),实证方法论是有效的.而对于经验不收敛的系统,例如预测系统、婚姻预测系统、股票预测系统、动态迷宫等等,实证方法论是无效或效果甚微的.一些逻辑上比较简单的系统,例如圆周率π的十进制数字序列,在逻辑上用一个简单的无穷级数就可以很容易地推演出来(因此它不是一个逻辑复杂的系统).但是,如果通过实证的方法,即通过前面n位数字来推测后面的数字,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它是一个实证复杂的系统.相反,一些实证上比较简单的系统,有可能在逻辑上极为复杂,此时实证方法比逻辑方法更为有效.例如新型飞行器的1︰1风洞实验,要比单纯空气动力学计算机模拟的效果好得多.许多重要系统既可能是逻辑复杂的,也可能是实证复杂的,甚至二者兼而有之.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复杂性研究的浪潮中,人类对混沌现象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从而对科学方法论进行了严肃的反思.混沌现象涉及两种以上逻辑的冲突,在混沌参数点上小的初始误差会被无限放大,因而逻辑预测或逻辑方法论是无效的;另一方面,混沌系统都是典型的经验不收敛的系统,积累再多的过去观测数据,也不足以对未来进行预测,实证方法论也是无效的.虽然有人建议干脆开创出一个新的第三类方法论(混沌方法论)来应对混沌复杂性,这类尝试至今仍处在漫漫摸索之中.但混沌研究本身取得了一系列足以改变人类固有观念的重大成果,如发现了许多组分很不相同的混沌系统,有着一些相同的混沌行为;证明了爱因斯坦和拉普拉斯的确定论理想最终不可能实现(虽然在追求这一理想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重大的科学成果);以及肯定了复杂性研究居于系统研究的基础性地位,等等.这些使混沌研究当之无愧地成为20世纪科学哲学的最高成就.

2金融市场的短期价格行为及其复杂性含义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以马克维茨组合理论为先导的金融工程系列理论已可证明,由于金融市场在长期和平均的意义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是统计规律),因此单纯就投资目的而言,金融市场不算一个复杂系统,其定价一般已充分反映了已有信息集合,并与风险完美匹配.但是对于投机目的而言,金融市场的一些短期价格行为具有较深刻的复杂性含义.投机活动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普遍而典型的活动,其本意是企图利用价格波动谋取利益[3].投机者的主要决策依据是预测和心理感受(所以英语中“投机者”一词也兼有“预测者”的含义).尽管世界上有成千上万高学历、高智商、深资历的投机者,但真正在长期意义上能获大利的人却屈指可数.国内外股票市场历来有“七亏二平一赢”的说法,即是说在股票投资者中,七成人会亏损,二成人不赢不亏,盈利的只有一成.在金融市场上,最常见的现象是价格预测的多元化以及预测成功者的短命化:前一年还是投资业绩最好的投资基金,第二年可能沦为最差的之一.这样的故事年复一年地在金融市场中上演,令人无法区分这些优秀的基金经理前一年的成功预测到底属于预测的成功还是的成功.大量的研究表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1)决策易被各种理论逻辑所误导.在一个较长的观察周期内,金融市场上多数人的决策都会被市场的短期价格波动引导到错误的方向,这说明金融市场是一个典型的逻辑复杂的系统,其可预测时限如果不为零的话,也是极为短暂的.

2)经验丰富的资深投机者没有明显优势.不仅普通投资者无法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改善投机业绩,而且年龄大的专业研究者相比于年轻人也没有什么优势,这说明金融市场经验不收敛,是一个实证复杂的系统.就认识论意义上而言,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兼具逻辑复杂性和实证复杂性,是一种与人脑复杂性、混沌复杂性一样的较高级的复杂性.传统科学方法论在处理这类复杂性问题上是无效或收效甚微的.不仅如此,金融市场的复杂性甚至还有和混沌复杂性一样的本体论依据,其哲学含义之深远超普通投机者乃至研究者的想象.虽然所有的复杂性都针对认识论而言,但一些复杂性是纯认识论意义上的复杂性,而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复杂性.例如,几百年前人们曾认为太阳系各行星运动的轨迹极为复杂,日食月食的出现毫无规律,甚至到底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绕太阳转也搞不清楚.但随着开普勒三定律、万有引力和微积分的发现,现在人们已可将太阳系的行星运动系统看成一个简单系统,而且还是兼具逻辑简单和实证简单的系统.又如,人类在认识电磁感应现象之前,远程通讯最快捷的方式是千里马驿道、信鸽或者烽火台,瞬间将信息传到几千公里之外在当时是个不可能完成的复杂任务,而在今天却是小学生都能做到的事.因而诸如此类的复杂性,并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复杂性,随着时间和人类知识的积累,人类终将能够认识和把握它.但是,有一类复杂性并不能随着人类经验、知识的积累和技术手段的进步而变得简单.例如,虽然当今借助高速计算机和气象卫星云图的帮助,预测3天内的气象不再像过去那样复杂(气象系统的可预测时限常常多于3天,台风飓风时段除外),但是要准确预测14天以后的气象仍然是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性并不是技术实现上的不可能,而是原理上的不可能.14天以后的气象预测由于必然涉及混沌问题,从而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复杂性,即使人类文明再发展一千年,也做不到.这就是上个世纪的混沌研究告诉给我们的真相.令众多金融投机者始料未及的是,金融市场的复杂性恰恰也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复杂性:除极少数特别优秀的高速成长性公司之外,大多数股票不能让投机者在短期价格波动中稳定而可靠地获利.这是因为,假如金融市场的确存在有短期价格波动规律的话,那它必然会被少数投机者知晓而借此大赚其钱,从而很快会赢光其他多数投机者,金融市场也就会很快倒闭关门.而这却从未发生过,虽然自金融市场诞生起的五百多年中,不断爆出有人一夜暴富的新闻,但这类新闻不会比赢得大奖的新闻更多,而且其赢利的本质更多地是依靠机会、独有信息以及随机应变等实践性因素,而不是理论上可描述的规律.可以肯定地说,即使一千年以后的人们,在较长观察期内仍无法从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中稳定而可靠地获利(利用内幕信息除外).

3对金融市场复杂性的几个认知误区

3.1误判了金融市场复杂性金融市场短期价格行为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复杂性,是出乎多数投机者甚至研究者意料的.而缺少这点哲学素养会使人们过度自信或过度不自信:前者广泛涉猎大量金融理论和运算工具,力图战胜市场;后者表现为人云亦云的从众行为,不仅有理论上的盲从(从凯恩斯的选美理论、索罗斯的反射理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到空中楼阁理论、相反意见理论、随机行走理论等都有一大批纸上谈兵的拥趸,甚至在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选题中,还不时出现类似“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期货价格”这样的荒唐闹剧),更有实践上的盲从,造成金融市场上特有的“羊群效应”.

3.2混淆了投机复杂性和投资复杂性虽然广义的投资活动也包括投机在内,但严格意义上的投资与投机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关注长期的现金流回报而后者关注短期价格波动.因此,投资活动本质上是要研究清楚金融系统在长期意义上的平均行为,而这一点虽然在技术实现上有一定难度,但在原理上并不复杂.目前,投资者金融价格分析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基本分析法,二是技术分析法.基本分析法依据的是逻辑方法论,通过对决定金融工具内在价值和影响其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状况、公司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金融工具的投资价值和合理价值,与其市场价进行比较,从而形成相应的买卖建议.技术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一样,依据的是实证方法论,即通过对市场行为本身的分析来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化方向,主要是对金融市场的日常交易状态,包括价格变动、交易量与持仓量的变化等资料,按照时间顺序绘制成图形或图表,或形成一定的指标系统,然后针对这些图形、图表或指标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预测金融价格的走势.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对长期投资的确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对短期投机则用处不大,有效市场理论对此给予了充分的揭示.由于混淆了投资与投机复杂性的差异,误用了其方法的投机者一直都大有人在.

3.3误读了金融论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非常类似于(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因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市场就是;而有效市场理论、随机行走理论似乎也旁证了这一理念.但实际上,金融市场比纯粹的要复杂得多.中不存在类似基本分析那样的逻辑关联,因此也就缺少了各种各样的逻辑诱惑和逻辑陷阱.如果庄家和赌客都不出老千,相对来说还是公开透明的,的业绩只与运气(及交易成本)有关.但是金融市场就不同了,羊群效应(恐慌与贪婪的自相关)以及会计欺诈、内幕信息、庄家恶意操控、股市黑嘴甚至主要储备货币国的恶意舆论与非舆论操控等一系列的金融欺诈行为数不胜数,且很难监控,加上其特有的各种逻辑陷阱,实际上金融市场对一般散户甚至大户而言,要比纯粹的险恶得多.所以金融市场永远都是“七亏二平一赢”,炒股炒成股东、投机变成投资是一种常态.

3.4夸大了金融市场不可知论对金融复杂性的一种极端认识,莫过于将哲学上的不可知论应用于金融市场:由于逻辑分析经常出错,所以干脆不用逻辑来思考;由于实证分析也常常靠不住,所以对金融市场的过去表现也毫不在意;没有新消息就干脆不动,有了新消息就盲目相信,等等.这类认知误区既有一定进化心理学的渊源,也是哲学上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当今对金融复杂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的现实.实际上,在长期和平均的意义上,金融市场不仅非常有规律,而且其规律性也十分易于把握,并非是可知的.人们真正不可知的部分,是“洗脚水模型”[4]意义上的金融市场短期价格波动,而且其可知与不可知的界限密切关联于短期价格系统的可预测时限:相比于太阳系行星运动系统超过一千年的可预测时限,以及地球气象系统超过三天的可预测时限,金融市场价格系统的可预测时限确实是非常短的,但是等于零还是逼近于零,或者有一定的技术实现价值,这取决于投机者技术实现手段之间的竞争.美国华尔街一些公司的计算机自动投资决策系统已经可以实现以秒为单位的决策下单,使得此类竞争呈白热化状态.但计算机智能虽有优于人脑的一面(计算速度快、逻辑链条长),也有不如人脑的一面(如人脑对整体的把握和“取巧”的能力),因此这一可预测时限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

第6篇: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范文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系统要素

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系统要素,必须能够简明、客观、系统地反映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①什么是财务与财务管理;②财务管理是如何产生的;③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④财务管理管什么;⑤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这五类问题可以由财务管理的本质、假设、目标、要素、程序和方法这五个基本理论要素来回答。

1.人们对于财务本质的认识,长期以来形成了三大主流观点:“资金运动论”将财务的本质界定为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财务关系论”认为财务的本质是资金运动过程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资金运动和财务关系论”把前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认为财务的本质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笔者认为,财务包括财务活动的组织与财务关系的处理,其本质是对本金投入产出活动的组织及其所形成财务关系的处理,但财务关系以财务活动为载体。财务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对生产过程中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其核心是对资金及其运动进行有效管理,其本质是一种理。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是其基础理论指导,学是其思想指导,管是其方法论指导。因此本文研究财务管理侧重于财务活动的组织,即财务管理活动方面的研究,以此建立理论体系。

2.财务管理假设说明财务管理的发展基础和产生原因,它是联系财务管理的本质、目标、要素、程序和方法等理论要素的中介。财务管理假设是人们进行财务管理理论演绎的前提,是由若干独立假设共同组成的连贯一致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符合合理性、独立性、非矛盾性、可检验性等条件。它可按财务管理的空间、时间、环境、行为来构建,包括财务管理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四个一级假设。每个一级假设又可派生一个或多个二级、三级假设,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财务假设体系。

财务管理主体假设指财务管理工作应限制在每一个经济上和经营上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由它可以推导出法人理财主体假设和自主理财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指财务管理的主体是持续存在能执行其预计经济活动,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破产或倒闭,否则,应假定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由此可派生出理财分期假设。有效市场假设指财务管理活动所依据的金融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企业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价格筹集所需资金,企业有闲置资金时,能找到有效的投资方式,企业能从有效市场上获取有用的经济信息。有效市场假设可以派生出的假设是市场公平假设。理性理财假设指财务管理工作者的行为是理性的经济行为,是以追求最大合理效用为目的的。表现在财务决策时,能够权衡收益与成本、收益与风险,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并在方案执行时予以分析和控制,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由它可以推导出资金增值假设、风险厌恶假设和资金再投资假设。

3.财务管理目标说明进行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或结果,它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它的目标从属于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应是提高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提高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一种定性要求,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对其进行计量,需要借助一定的经济指标加以表现。在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先后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具体指标有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在我国和西方都是流行甚广的观点,但由于它没有反映收益与投入资本的关系,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不便于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间进行比较。每股收益最大化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股本所获收益额,它体现了收益与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但未能体现资本投入所面临的风险,因而它也具有局限性。财务管理的目标最后发展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指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进行计量,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和收益与资本投入的关系,是经济发展导致企业经营模式演化的结果,也是财务理论研究逻辑推理的结果,因而它得到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的一致认同。

4.财务管理要素是回答财务管理管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解决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问题。财务管理要素是对财务管理对象按经济性质和内容进行的科学分类,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划分为融资、投资和分配三大要素。融资是解决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向谁、在什么时候、融通多少资金的问题。企业的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融资管理也就是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管理。投资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企业融资所得款项投资于不同的资产,在形态上表现为首先对固定资产投资,继而对流动资产投资、对金融资产投资、对外投资和对无形资产投资。因此,投资管理实际上是对“资产”这一要素的管理。分配是指在企业利润中,有多少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有多少分配给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配的基础是利润,而利润是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后的结果。因此,分配管理实际上是对收入、费用、利润三个动态会计要素的管理。

5.财务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是解决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是指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规范财务管理活动、履行财务管理职能,而应具备的程序和运用的方法技术。财务管理的程序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相互配合、紧密联系、有序的管理环节,包括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五个环节。其中,决策是最重要的环节,包括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分配决策三大内容。财务管理的方法指在财务管理的程序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财务组织方法、财务预测方法、财务决策方法、财务预算和计划方法、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控制、监督、激励方法。

二、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构建

第7篇: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范文

企业全称:瑞庭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掌 门 人:梁伟平

主营业务:房产信息搜索

年度亮点:截止2010年8月,安居客已经影响经纪人超过30万人次,在线房源总数突破200万套,累计为超过1.215亿人次提供二手找房服务。

核心逻辑:与传统找房公司不同,安居客通过逆向直接与上游房产中介及经纪人建立联系,通过低收费的平台服务获得大量房产中介及经纪人资源,在向他们提供服务的同时,将其手中海量房源分享给广大用户,将房源信息与客户信息通过安居客平台无缝链接起来,减少了双方的机会成本。

宝航建设 全产业链工装服务

企业全称:深圳市宝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掌 门 人:方远平

主营业务:专业工程安装建设

年度亮点:公司工程生产线提供年产10亿元的综合生产运营能力,与万科、中海、保利、招商等多家知名地产公司达成合作关系,2010年运营规模达到4亿元。

核心逻辑:与传统的工程安装建设企业不同,宝航建设可以提供从方案设计、产品设计、材料采购、产品加工、工程项目专项施工管理运营、现场专业配套安装、后期维护服务、客户监督反馈全部工装环节的工作,为地产客户提供“一站式、一体化、全产业链”工装服务,成为地产企业首选的工程供应商整合服务商。

创新工场 科技创意孵化器

企业全称:北京创新工场有限公司

掌 门 人:李开复

主营业务:股权投资与项目培育

年度亮点:创新工场首个投资项目Tapas手机操作系统正式投入市场。到目前为止,创新工场已经Tapas手机操作系统、豌豆夹手机精灵、友盟、魔图精灵、行云等5个备受关注的高科技项目。

核心逻辑:创新工场对高科技企业进行二次VC,是风险投资的搭桥嫁接平台,也是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通过“天使投资+创新产品构建”的模式,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对投资项目进行研发和市场运营,把每一个创业环节和资源进行最佳整合,帮助创业者,确保其初期的良性发展。直至项目成熟,剥离母体成为独立子公司。

富兴集团 塑料瓶引发的地毯产业链

企业全称:杭州富兴集团

掌 门 人:汪玉林

主营业务:地毯

年度亮点:杭州富兴集团投资3000万重点打造富兴地毯样板市场、直营店,从而完成地毯产业链打造的最后拼图。

核心逻辑:杭州富兴集团从为欧美地毯厂商提供塑料化纤为起点,围绕“塑料纤维+羊毛”的混纺地毯,瞄准国内家用地毯市场,进而打造出一条集地毯、地毯纱线、环保机械等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领跑国内家用地毯市场。

吉峰农机 传统农机具的连锁实践

企业全称:吉峰农机

掌 门 人:王新明

主营业务:农机产品销售

年度亮点:2010上半年营收超13亿元,是我国农机流通行业首家上市企业。

核心逻辑:在传统农机流通行业中,率先引入并成功应用连锁经营模式,创新农机流通销售与服务方式,通过80余家直营店与600余家加盟店,覆盖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江苏、广东、广西等地,在农机流通领域创新性地开辟出规模化高速发展的新“蓝海”。

金沙源 差异化品牌的文化插位

企业全称:四川金沙源食品有限公司

掌 门 人:唐亚英

主营业务:饮料生产与销售

年度亮点:与知名营销策划机构的合作,全方位、大手笔的空中、地面攻势,让金沙源在刚一面市就受到了各方关注。

核心逻辑:金沙源的成功,绝不仅仅是高举高打和搭上“草本” 概念这样简单。作为一个新兴的国产饮料品牌,在国际巨头与国内大品牌们的夹缝中,金沙源实际上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生存逻辑――将功能性诉求与感性诉求高度统一。金沙源的崛起,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去油腻”的饮料,还有背靠熊猫与翠竹的川派文化。

摩尔庄园 儿童号企鹅平台

企业全称: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掌 门 人:汪海兵

主营业务:儿童虚拟社区

年度亮点:旗下“摩尔庄园”、“赛尔号”等儿童虚拟社区在全国拥有1.8亿注册用户,其中活跃用户约为3000~5000万,公司2010年的整体营收预计超过一亿元。

核心逻辑:以“健康”、“快乐”、“创造”、“分享”为基本思路,打造儿童虚拟社区。作为最干净的儿童虚拟社区,打消了中国式家长的疑虑,注册用户达到了1.8亿。在线上,推出10元包月卡和销售虚拟道具,在线下则通过授权开发了图书、动画片等其它文化产品,以及书包、玩具、服装等衍生产品,打造了面向儿童互联网的又一个“企鹅平台”。

沐邦咨询 渠道信息的智力输出

公司名称:上海沐邦营销咨询有限公司

掌 门 人:李克

主营业务:烟草业咨询管理

年度亮点:沐邦营销完成全国15个重点城市、3000家优质零售终端的网络电子广告机的铺设,成长为拥有中国烟草零售终端最具影响力的电子海报和视频媒体。

核心逻辑:沐邦营销控制和影响数量庞大的优质烟草零售终端,准确采集各品牌烟草销售数据信息,在独有信息资源优势之上,以信息收集、的双向流动为载体,为客户提供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的整体解决方案。

奇艺网 Hulu模式的中国体验

企业全称:奇艺网

掌 门 人:李彦宏

主营业务:视频行业

年度亮点:2010年4月22日,奇艺网正式对外,短短数月时间,奇艺的频道数量迅速增加,并顺利跻身主流视频网站。

核心逻辑:背靠百度流量大树,奇艺把握Hulu模式精髓,进军正版高清视频行业,一方面看准了正版高清这一潜力极大但尚显空白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视频版权之争,使奇艺一经推出就跻身行业主流化、中心化。

青青树 动漫制作模块化

企业全称:北京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掌 门 人:王川

主营业务:动漫设计制作

年度亮点:《魁拔》、《地藏》等动漫作品已经与海外发行签约。

核心逻辑:将动漫制作流程化,分解成为一个个近似模块化的环节与部分,以便于有效和稳定地复制及再利用,让环节上的每位员工能够稳定发挥,实现动漫的模块化制作和产业化生产,既能自主设计动漫,也能为其他企业提供动漫设计服务。

去哪儿 全方位旅游资源社区

企业全称:北京趣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掌 门 人:戴福瑞

主营业务:在线旅游经纪

年度亮点:2010年8月,去哪儿入选亚太地区在线旅游网站前5位。去哪儿网自2007年以来即保持年300%~400%的增长速度。

核心逻辑:区别于同行的佣金模式,去哪儿凭借人性化的搜索技术,对互联网上的机票、酒店、度假和签证等信息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旅游产品价格查询和信息比较服务,进而为广告主有效地针对这些高质量的旅游者,提供多元的、定位于品牌推广以及促成销售机会的广告服务。

日先陈列 卖场设计管理专家

企业全称:日先品牌终端管理机构

掌 门 人:黎伟雄

主营业务:品牌企业卖场设计与维护

年度亮点:自2006年以来,每年的增长速度高达40%以上。

核心逻辑:从前端的原创设计,到中端的加工制造,再到后端的安装维护服务,日先在做全陈列展示用品制作全流程的基础上,还通过建立供应商联盟,打通从设计到寻找供应商,再到供应商管理和最后的店铺服务链条,提供完整的卖场设计与管理。

网秦天下 掌中乾坤的安全命脉

企业全称: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掌 门 人:林宇

主营业务:手机安全软件

年度亮点:从2009年启动“手机云安全”平台后,网秦软件已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超过5150万用户,网秦在中国手机安全市场占有率以64.8%的份额排名第一,其海外用户占35%,收入占总营收的40%。

核心逻辑:网秦立足手机安全软件产业,凭借“基础免费+增值付费”相结合的模式,占据了国内最大的手机安全市场。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捆绑模式,免费服务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并通过满足特定的人群需求实现了营收。

五洲在线电子商务 传统企业的“线上掌柜”

企业全称:五洲在线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

掌 门 人:梁凯

主营业务:B2C电子商务运营外包

年度亮点:先后为凡客、李宁、百丽、天语等多家知名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外包,目前签约的中国品牌企业已有20多家。

核心逻辑:电子商务并非只是一个网站,而是一套完整且要求极高的系统,五洲在线ERP后台系统与淘宝形成了系统对接,并有专业的运营团队。五洲在B2C三个环节中只做运营中间的环节,品牌由品牌商自己去做,流量由淘宝去做。五洲在线则向品牌商提供全套B2C电子商务外包服务,从建站开始,到产品拍摄、上架、客服,以至仓储、物流,成为传统企业的“线上掌柜”,为品牌商甚至独家运营网上商城,实现品牌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最优对接。

一嗨租车 “鼠标+水泥”的租车服务

企业全称:上海一嗨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掌 门 人:章瑞平

主营业务:汽车租赁

年度亮点:2010年9月初获得高盛等7000万美元风投,继续稳坐租车市场行业头名。

核心逻辑:通过网上选车下单,线下实体店取车还车的“鼠标+水泥”模式,既能减少客户的租车成本,同时节约企业管理与运营支出。在网络平台的辅助下,实体店的管理与运营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租车企业,降低了企业异地扩张的复制难度。

易才人力 人力资源租赁的极限网络

企业全称:北京易才宏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掌 门 人:李浩

主营业务:人力资源外包

年度亮点:成立于2003年的易才集团,已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南京、拉萨等200多个城市和海外香港、美国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2010年集团作为中国人力资源唯一代表企业入选国际外包专业协会(IAOP)“2010年全球外包100强”,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国际认可,具有中国最大全球网络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

核心逻辑:易才人力极限扩张全国网络,建立自有的各种专业人力资源储备,首创以人力资源租赁为核心的整体服务链,为客户提供使用空间与时间灵活、管理成本极限降低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优视科技 占位移动互联网第一入口

企业全称:优视科技有限公司

掌 门 人:俞永福

主营业务:移动互联网

年度亮点:这是一家在全国手机第三方浏览器市场占有率超过70%的公司,其全球用户超过1亿、每月网页浏览量(PV,PageView)超过500亿,堪称全球第一大移动互联网公司。

核心逻辑:优视科技十分信奉移动互联网领域典型的“二流理论”,也就是先有人流,再有现金流。优视科技认为,目前最好的策略仍然是继续扩大用户规模与范围,并且持续在开发与技术方面投入,等时机成熟后再考虑盈利模式的事情。当然,优视科技的人流战略也并不是说对盈利模式的完全排斥,优视科技已经在移动广告和移动的增值服务上做一些尝试,与淘乐网等电子商务网站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尝试性布局,也一直没有停止。

优谈网 经营幸福的SNS网络

企业全称:上海禹容网络有限公司

掌 门 人:李瑜

主营业务:心理沟通类SNS网络

年度亮点:2010年,李瑜放弃中国互联网游戏领域第一女掌门的职位,其丈夫陈曜也放弃诺亚舟教育控股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的职务,他们一同追寻内心的冲动,创办优谈网,网站尚未上线,便完成天使融资千万元。

核心逻辑:每个人对物质的欲望各不相同,但是对于幸福与快乐的需求却相对统一。优谈网是以传播快乐为途径,将人与人连接起来的新型互联网圈子。优谈网50%是传统的SNS,50%是全新的东西,网站能帮助用户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最终以互联网的方式舒缓压力。李瑜坚信,幸福是一种理想,幸福也可以是一份事业。

中企动力 中小企业IT外包服务商

企业全称: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掌 门 人:陈丹

主营业务:中小企业IT外包服务

年度亮点:连续六年获得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本土企业第一名,与IBM、HP共居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前三位。

核心逻辑:针对中小企业缺乏IT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投资预算低的难题,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IT外包服务,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按功能拆分成不同的模块,以标准化组件的形式集成在技术平台上,企业客户可以按需选用、按使用付费,运营商则提供持续的维护、升级等运营服务,最终低成本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

猪八戒网 创意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

企业全称: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

掌 门 人:朱明跃

主营业务:互联网创意服务交易平台

年度亮点:猪八戒网现有超过百万名威客,他们主要为各种机构、企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提供在线创意工作服务。目前已为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0多家大、中、小型客户提供创意服务解决方案。

第8篇: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范文

PLC 热工保护 应用

0引言热工保护系统设计的出发点是提供可靠、高效的产品,有效地提高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的控制水平,给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保障,同时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新系统采用“上位机+PLC”方式,应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和PLC控制技术,对多个输入输出信号实现动态实时监控,具有输入输出信号状态显示、保护动作记录、报表打印、保护联锁试验等功能。

1采用PLC改造热工保护系统的优点系统构成简单,可靠性大大提高;具有灵活的扩充能力,动作逻辑完善;系统可维护性提高;具有强大的事故分析能力。

2总体设计2.1热工保护系统原理热工保护系统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运行人员控制盘、逻辑控制系统、执行机构和检测元件。(1)操作控制盘:包括指令器件和信息反馈器件,如操作按钮和信号灯等。控制盘逐渐由crt代替。(2)逻辑控制盘:热工保护系统的核心。它根据操作命令和检测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和逻辑运算,其结果用于驱动执行机构或送运行人员控制盘。(3)执行机构:机组的驱动机构。包括:各种电磁阀、控制阀、变频器、接触器等。(4)检测元件:热工保护系统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将反映机组状态的各种参数变为系统可接受的开关量信号。检测元件包括:反映执行机构位置的限位开关;反映诸如压力、温度、流量、水位是否正常的传感器,如压力开关、温度开关、流量开关等等。2.2检测信号处理为减少中间环节,充分利用plc资源,将所有汽轮机跳闸、联锁回路,包括汽轮机后备超速保护、真空低保护、油压低保护、轴向位移保护、高压缸胀差保护、低压缸胀差保护、发电机断水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汽轮机振动保护、电超速保护、油压低联动、高加水位高保护、抽汽联锁、后汽缸喷水、给水泵联锁等信号直接接入plc。对于重要参数,如汽包和高压加热器水位、汽轮机位移和差胀、真空等采用三选二逻辑。对于变化频繁的参数,加延时处理。因现场信号均为无源节点,不经过隔离直接输入到plc摸件。2.3输出信号处理执行机构包括:主汽门,电超速保护,发电机断水保护,1-5段抽汽门保护和信号,甲、乙给水泵,后汽缸喷水保护和信号,#5、#6高加水位高值信号,高加事故放水门动作,#5、#6高加水位高值信号,切除高加(1)、(2)、(3)磁力断路油门,中压调速汽门,油开关,#5、#6高加出水电动门,#5、#6高加进汽电动门,高加旁路门等等,共52点。综合考虑执行部分设备容量和系统可靠性,plc输出全部采用中间继电器隔离。2.4plc配置在老机组热工保护的plc改造中,相对于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而言,plc的可靠性是最高的,故本课题未采用plc整体冗余结构。仅对于极其重要的i/o点,采用plc的模件冗余方式解决。对于plc的输出模件的选择,考虑到现场的共摸干扰达200-300v,采用继电器方式的模件。根据上述原则,选择modicon tsx premium plc。2.5系统电源系统电源是plc可靠运行的基本保证。系统供电的两路ups电源分别来自不同的回路,减少了事故状态下ups失电的可能,两路ups互为备用,先投入者为工作电源,另一路为备用电源。

3控制逻辑在热工保护plc改造中,其逻辑功能如下:(1)基本功能,完善并实现原继电器所有逻辑;(2)保护系统投入、退出时间记录,用于保护系统投入情况考核;(3)首发原因记录。当热工保护动作后,要指出引起动作的第一原因,以便处理和分析事故原因,首次跳闸记忆逻辑就是根据这一条原则制定的。对于保护动作时间记录,由于一些保护动作时互为因果的关系,其动作的先后次序的记录对运行事故分析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因此要求记录的最小分辨率达到10ms,每套保护记录系统复位后最先动作的那一次时间,当动作条件出现,保护动作;在保护动作瞬间将首发原因写入状态字,同时记录动作时间。

4结束语采用plc改造火电机组的热工保护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功能较完善、投资少等特点,而且易于扩展。该系统投入运行后,未发生过误动和拒动情况,动作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张桂臣.基于PLC的主机遥控系统的实现

[D].大连海事大学,2004.

第9篇: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范文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GOVERNANCE),或称公司治理结构(STRUCTRURE)、公司治理系统(SESTEM)、公司治理机制(MECHANISM),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系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或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SEPARATIONOFOWNERSHIPANDCONTROL),从而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现代企业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它涉及到激励与约束等多方面的内容。简单地说,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

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公司治理的逻辑变了,或者说公司的目标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必然要相应变化,也就是作为财务运行驱动的财务管理目标也要相应变化。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将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深刻理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南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正确认识公司治理的逻辑,进而科学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优化公司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遁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公司治理结构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一个关于公司战略导向的概念。尽管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差异但最近20年来人们在对西方大公司的研究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国际社会对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把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当作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绩效的基本手段。

目前,西方的公司治理结构通常有美国式、日本式和德国式等,各种模式的特点也广受关注,本文不再赘述。但如果仅仅从这种经验的角度去认识公司治理结构,则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也难以把握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激励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目标。但公司的目标,也就是进行财务决策时的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还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上,遵循不同的逻辑,将形成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从公司治理结构主体的角度来说,前者不妨称之为"股东至上"模式,后者或可叫"共同治理"模式。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只为股东(SHEAREHOLERS)的利益服务,还是为全体利益相关者(INTERESTGROUOPS)或当事人(STAKEHOLDERS)的利益服务。

"股东至上"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一直广泛流行于西方国家。在这样一种治理逻辑下,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其地位是至上的,而人力资本则利小势微,获得授权的经营者只有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使控制权才是企业有效率的保证。因而这种治理结构的出发点是,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如何设置一个最优的可以对经营者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的机制,使其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努力工作。但是,由于经营者有着不同于所有者的独立利益目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者在获取企业控制权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其自由处置行为往往有损于股东利益。至于债权人、职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因在企业中的"声音"弱小,相应的权益自然也难以得到保护,这样就为经营者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创造了有利的生存环境。为了克服这种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就需要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扬弃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并非唯一地追求所有者的资本收益最大化。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或者说是一张由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成的"契约网",契约本身所内含的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这些相互关联的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组成了利益相关者,而企业的效率则需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基础上之上。在这样一种新的公司治理逻辑上,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要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还要强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具体来说,在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代表(如职工代表、债权人代表),以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这样的公司治理逻辑就是"共同治理"模式。

企业还是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合作的集合,其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相互依赖,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机会主义行为都可使对方的利益遭受损失。为了保护依赖性资源免于受损,团队成员只有缔结长期合约,以确保一个可预期的利益补偿。而这种多边式的合作模式即共同治理恰恰有助于保持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从而逐步成为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抉择。

我国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着眼点始终是改进和完善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即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出发来构建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政府拥有经营者任免权,控制企业的重大决策,监督经营者的行为等。可见,所有者利益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成了企业制度效率的基本标准。这样的改革思路大致可以称得上是"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

在这样的治理逻辑下,我国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渐进过程就表现为政府对企业的放权让利以及放权以后对经营者的监控过程。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在设置公司治理结构时也是按照股东资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设置激励约束机制。但是,由于政府远在企业之外行使所有者职能,企业内并无所有者代表,不仅激励和约束机制最终难以形成,而且国有资本和政府权力的结合使得经营者可以随意剥夺其他小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企业职工应有的参与决策权、监督权也往往因职工代表大会流于形式而难以实际发挥作用。由于国有企业这种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并没有解决关键的所有者被架空、国有资产受到侵蚀的事例比比皆是,股东权益受到损害的非正常行为屡屡出现。

党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建立与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要确保出资人到位。"这为了解决公有制经济下独特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创造了条件。但要落实这一重要文献精神,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因经营者滥用权力而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及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问题,还必须转变企业治理的思路,遵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共同治理"逻辑。

事实上,我国在"共同治理"方面已有诸多实践,如在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引入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债权人参与企业行为的监控,实行利润分享制度和员工持股制度等。我国《公司法》还明确规定监事会中应有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公司研究决定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但是,在我国将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时,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改制过程并没有按规范进行运作,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被严重扭曲。如有的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在避免领导层内部矛盾的同时放弃了制衡;有的董事会成员与经理成员高重合,为内部人控制敞开方便之门;有的对董事会集体决策、个人负责的议事规则不以为然。严格的信托责任制度未能形成等。有些做法连公司治理结构中最基本的要求都未能达到,更不用说长期以来就被忽视的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平等问题了。

1998年4月,由2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以根据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来制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性准则。1999年5月,OECD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其制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它是第一个政府间为公司治理结构开发出的一套国际标准,并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该原则旨在为各国政府部门制定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和监管制度框架提供参考,也为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公司和参与者提供指导,它代表了OECD成员国对于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共同基础的基本考虑,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维护股东的权利;

2、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确保包括小股东和外国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受到平等的待遇。如果股东的权利受到损害,他们应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

3、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为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为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

4、治理结构框架应当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

5、治理结构框架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并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以上几点是关于公司治理结构最为核心的要素。尽管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单一的模式,但有关国家的实践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具备某些共同要素。这些原则就是建立在包容现有各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共同要素之上的。由于该原则考虑到各个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认识到一个公司的竞争力和最终成功是利益相关者协同作用的结果,是来自不同资源提供特别是包括职工在内的贡献。因此,如果这些通用原则也可以叫作"模式"的话,从逻辑上判断,我们大致可以称为"共同治理"模式。

现代公司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契约网",各利益相关者或在公司中投入物质资本,或投入人力资本,目的是获得单个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共同治理的逻辑正是强调各利益相关者应将公司的适应性能力视作自身利益的源泉,进而发展到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制约。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符合契约主体机会平等的基本思想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涵,因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企业赖以运行的经济环境的一个最直接部分,治理结构确定了企业的目标,并提供了实现目标和监督运营的手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服务于企业的目标,当然也是由治理结构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制约着财务运行的基本方向,如果看不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不能适时调整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运行机制就不可能合理,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

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财富。也就是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因素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从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东财富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与本世纪50年代以前在西方根深蒂固的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由于它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有其积极的内涵。第一,对于额外的风险,要求有更高的预期收益补偿,忽略风险的差别将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第二,对于相同的投资报酬,现金流入越早其价值越大,忽略现金流入时间的判别将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第三,当公司可以通过一项新的投资提高盈利水平时,如果公司的股东用同样的资金在另一项风险相同的投资中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那么只要从股东的利益出发,公司的经营者就会投资于收益更高的项目。可见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相比,优点甚为明显:综合地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公司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不仅要提高公司利润,还要权衡股东资金的机会成本,不能因忽视相对比较而损害了股东的利益。

显而易见,由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所决定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共同治理的治理逻辑则强调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在共同治理的逻辑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一目标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由于企业价值的大小可以用企业持续经营期间预期报酬(或自由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和来表示,而折现率又与企业风险相适应,因而只有在风险和报酬实现较好的均衡时企业价值才能达到最大。

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样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一,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第二,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利益,培养职工的认同感;第三,加强与债权人联系,重大财务决策邀请债权人参与,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第四,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政策的变化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此外,还要重视客户利益,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讲求信誉,以维护企业形象等。显然,从经营者理财来说,以上利益相关者都能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表决决定企业重大经理;债权人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以及按合约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提供了人力资本必然要求合理的报酬;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也要通过税收分享收益。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如果试图通过损害一方利益而使另一方获利,结果就会导致矛盾冲突,出现诸如股东抛售股票、债权人拒绝贷款、职工怠工、政府罚税等不利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了企业的价值。

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认为,股东承担了企业的全部剩余风险,因而也应享受因经营发展带来的全部税后收益,即股东持有剩余要求权。与债权人和职工相比,由于股东承担的义务、风险最大,从而享受的权利、报酬也应最大,即股东财富最大化。实际上,现代企业不只是股东才承担风险,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不能只强调股东才承担风险,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只强调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不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债权人,由于现代企业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而使负债率大大提高,他们实际上已变成与股东共同承担着财务风险;至于企业职工,由于简单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复杂的脑力劳动越来越多,他们向企业投入了大量专用性人力资本,一旦企业亏损或倒闭,不仅面临投资损失,甚至会危及自己及家人的生存。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真正在企业中倾注心血的其实还是企业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而许多物质资本所有者作为公司的股东常常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投机者"的角色,他们只关心市场上资本价差所蕴含的套利机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不在意。如果投资的企业业绩不佳甚至破产,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用脚来投票",从而解除相关的利益关系。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和发展,物质资本所有者,而且这种依赖性越来越强。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有来自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富有创新能力的经营者和一批忠诚的职工支持,即使要维持企业现状都难以做到。

鉴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地位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那种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必然要求转变,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也需要相应优化。只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护和合理的满足,才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股东的财富也才能增加;而企业价值实现了最大化,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则都能有所增加。这样,在共同治理的治理逻辑下,公司财务管理达到了一种良性循环。

现代企业制度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制度。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公司法》、《决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要形成这样的架构: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行使职能,通过在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制衡机制,并通过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使相互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

公司治理结构受到经济、社会历史传统和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没有一个标准模式。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既不能简单地移植国外的现成做法,也不能忽视已有的一些通用性基本原则,特别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共同治理"逻辑。我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发展市场经济,可能更应强调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职工的利益,如果将职工作为治理结构的主体,由于其在企业内部而较为容易地观察到经营者行为,从而将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难以监控经营者行为的难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资本流动使公司得以从更广泛的投资者中筹集资金。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树立市场信心、鼓励更加稳定的长期国际资本流入的一项重要手段。公司能在多大程度上遵守良好的治理结构的基本原则日益成为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许多国家已把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作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途径。近年来在金融市场的动荡中,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再一次凸显出来。

当前,在明了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公司制核心的基础上,认识到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经营效率的一个关键要素,进而设置好股东、董事会、经理层、职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财务管理目标因应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而变化,进而通过财务管理活动在企业价值的增长中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于保持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没有一整套符合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一系列切合目标的科学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就不能真正建立,我们的经济效益就不能稳定提高

参考资料

1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9)

2杨瑞龙"应扬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中国经济时报19999)

3王化成"再论财务管理目标(财务与会计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