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利灌溉工程范文

水利灌溉工程精选(九篇)

水利灌溉工程

第1篇:水利灌溉工程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策略

1引言

目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大家的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节水灌溉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1]。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门需要重视灌溉技术的应用,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研究了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

2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基本原则

2.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将其和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融合起来,在了解水资源供求现状和发展、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编制农田高效节水规划,明确分年度的发展目标,将农田高效节水任务落实到乡村和地块中,不断扩大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规模。

2.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农业生产水平、水利配套工程、节水灌溉设施基础条件,明确高效节水技术推广模式,充分发挥出高效灌溉节水技术的节水性、效益性和生态性优势,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同时,在任务安排和技术补贴方面,需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用户收入水平,进行分类指导。

2.3提升技术,点面结合相关部门需要

根据各个区域和作物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滴灌施肥制度、沟灌技术参数和主推模式,将沟灌技术和管灌技术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示范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大作物需水和需肥规律的实验研究,提升滴灌技术水平,实现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3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分析

首先,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但很多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对施工现场考察工作的重视,无法及时地更新施工现场的相关资源和信息,导致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出现了严重偏差。其次,相关人员在灌溉过程中,仍实行传统的灌溉技术,无法将现代化灌溉理念予以落实,未充分认识水利灌溉与农田产量之间的关系,缺乏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视,严重影响我国农作物的产量。最后,从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来看,相关技术人员缺乏对后期技术设备维修工作的重视,设备老化问题比较严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带病工作”问题[2]。并且,在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设备不科学使用问题,使得设备的使用年限不断缩短。

4工程实例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当地政府于2013年投资启动清和社区“大禹节水”工程,在田间地头埋入设置了滴孔的管道,并将管道接入附近的水库。农户只需在田地旁边的智能水表上刷卡,便可实现灌溉。

5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

5.1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现阶段,全膜覆盖、膜下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其在“大禹节水”工程中的应用,为该地区谋划大项目、建设示范区、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提供了很大的机遇,该地区的农民群众通过转变传统的理念,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对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节水种植的作物品种。同时,为了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相关部门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平台的基础上,将高效节水项目建设作为载体,创新并优化了相关机制,抓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机遇,使得很多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和管理中。

5.2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在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基础上,合理地调整农业结构,引进更多先进科学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将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进行土地综合治理开发,利用项目扶持、企业投资等形式,引导农民群众进行土地流转,合理地铺设滴灌管网,为节水农业的高效性提供支持。另外,水利工程建设部门需要遵循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创新制度,大力发展公司式运作的规模种植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

5.3创新并优化农业发展模式

首先,探索农民用水合作社的三权改革模式。如在楚雄州元谋县高效节水建设项目区,建立专业的用水合作社,由股份认购筹资入股项目企业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营全过程中,以获取更多收益,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三权”改革模式,将项目区域初始水权分配到村、户、农民用水合作社中,社员可以以股份认购获取合作社股权,以最低4.95%获得收益,参与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其次,实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模式。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优化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和产量,实现项目区域土地流转,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6楚雄州元谋县高效节水建设项目成效

在楚雄州元谋县高效节水建设项目建设中,通过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很大成效:(1)该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95%,每亩平均用水量由原来的600~800m3降低至180~240m3,每亩的管理人员由20人减少到6人,节省了30%的农药和化肥,且在使用管道供水后,农户的生产投入也有所减少;(2)与传统的漫灌技术相比,管道供水技术使得农业增产率达到26.6%、增收率达到17.4%,供水保证率提高到75%,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也不断增强;(3)实现三方共赢:首先,农民增收,平均用水成本由1258元/亩降低到350元/亩,增收了5000元/亩(1亩=666.67m2);其次,企业盈利,企业资本回收年限是5~7年,20年利润达到3.6亿元,年平均收益率达到了7.95%;最后,政府节水,每年节水量在2158m3以上,解决了全县1/4的土地灌溉问题;(4)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种植模式转变成高科技现代农业形式,分散经营转变成规模经营形式[3]。

7结语

第2篇:水利灌溉工程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

引言

农田水利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节水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节水灌溉工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开展。因此,要理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的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主要问题:

一是对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不合理。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规划的时候,依据的资料常常是过时的,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从而使得设计的水利灌溉工程并不合理;二是不够重视农田水利灌溉节水工程的管理工作。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工艺要求相对比较高,工程管理人员比较重视对灌溉节水工程的施工阶段,然而在节水灌溉工程建成以后,出现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对其进行管理的现象;三是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不是十分合理。建立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然而因为受传统的种植方式以及种植观念的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没有多少变化,采用的种植方式还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这就使得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不能充分地发挥增效以及增产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在农田的节水灌溉工程的区域之内,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努力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进而改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具体发展思路

2.1 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贫乏,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树立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思路,促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科学地统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积极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估。在水资源的具体分配上,要始终坚持对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对配额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则,使每一个用水单位的农田灌溉用水量和每一个灌区的农田灌溉用水量非常明确和具体。并努力让各用水单位和各灌溉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让他们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将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运用到每一个最需要利用的地方,实现高效用水的最终目的,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2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带动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特点,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实行农业连片或分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这就需要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科学地选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较重要的原则:对不能进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严重缺水的地区,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是经济作物的地区,对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支持的地区,对社会治安整体状况较好的地区等有优势的地对进行优先选择。在这些地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的整体效果,对周边地区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3 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关键。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效率。要努力加强节约用水的灌溉工程技术、灌溉用水资源的优化调配技术等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3.1 根据生物技术研究而成的比较方便的调控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农作物生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发现农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让农作物逐步适应在特定的生理期内进行亏水生长,进而控制农作物的疯涨,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实现高效节水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2.3.2 利用3S 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技术,简称R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S 技术,利用这些现代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3S 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作物在某个阶段最适合进行灌溉,从而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3 结合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

将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实时监测农作物内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经过计算机的精密分析,实施变量灌溉,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4 重视并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组和乡镇协助进行管理,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实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2.4节水灌溉政策的制定

在我国,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方面,需要国家扶持。对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的订购,需设立专项补贴政策。若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国家可以通过金融单位制定一些政策,也可以采用降低税收等政策,鼓励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提高农民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要得到大力发展,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努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不仅仅能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还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高静萍,姚萍.对农业节水灌溉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2]杨志刚,柳京华,姬燕茹.漯河市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及发展思路[J].地下水.2010(05)

[3]陈芝键.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05)

第3篇:水利灌溉工程范文

关键词:水利灌溉 节水措施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0%,其中西北、华北、东北等地严重缺水。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大量增加,无论是工业还是生活用水,另外绿地等其他方面的用水也越来越多,造成供水紧张。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传统的灌溉方式已经不可取,许多干旱地区已经采用了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但是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节水灌溉还需大力普及。

一 节水灌溉的优势

(一)经济效益方面的差距

传统的灌溉方式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另外,这种方式使得作物受水量不均匀,另外,传统灌溉导致了农作物不能稳产高产,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现代的节能灌溉技术节约了水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可以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

(二)用水量方面的差异

传统的沟畦和漫灌都需要大量的水,但是其中造成灌溉水的浪费现象很严重。在输送水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管道防渗工作,部分灌溉水会在输送的过程中渗漏蒸发,另外,传统的沟畦和漫灌是将大量的水直接浇在农田上,土壤的渗漏和地表水分的蒸发快,使得灌溉水利用率大大降低,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代的节水灌溉解决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问题,避免了水分的大量渗漏和蒸发,在灌溉的同时水被喷洒的很均匀,不会因为水量过多而使大量的水渗漏和蒸发。

(三)农作物生长方面的差异

灌水量大、灌水压力高的传统沟畦和漫灌造成了土壤和肥料的大量流失,并且作物容易处于水量过多的状态,容易造成根部的腐烂或者病害,对作物的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是喷洒灌溉,不会造成土壤和肥料的流失,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用水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灌溉出现的土壤板结的现象,给作物的稳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 节水灌溉的相关事宜

节水灌溉的实施因为区域的不同、地形的不同以及土壤类型、作物的种类、环境、水资源的状况、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等的差异而不同。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应按照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施。

(一)水源状况

节水灌溉首先考虑的问题便是水源,水源是根本问题。水源直接影响了灌溉工程类型选择,比如在山区的种植区,水资源量非常有限,大部分为微型水源工程,如果在这样的地区推广漫灌是不现实的,水量严重不足,因此,在山区应因地制宜,推广尽可能的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技术,充分利用降水、处理水、灌溉回归水等,提取地下水,但应保证不超采,有条件的可以拦蓄河道径流,补充地下水,保持水资源的采储平衡,保持水资源的充足,在此基础上综合开发地上水和地下水。

(三)采用节水技术

保护好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主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最好种植高产耐旱的作物,另外,改进沟畦灌和漫灌技术,改进耕作技术,这些都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实施。

(四)节水灌溉要与当地生产方式相适应

节水灌溉的实施要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和农业化进程相适应。由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突出,促使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果当地的生产方式为为传统的农耕,或者只是靠天吃饭,不进行灌溉,上来就和当地的人说节水灌溉模式,是不能被当地人接受的,认为不切合实际。要解决农民的问题就需要从实际出发,逐渐的接受现代化的技术。

(五)工程节水技术的实施

现代的工程节水主要有喷灌、微观、管道输水、膜上灌水、渠道防渗等方式。喷灌和微灌突破了传统地面灌溉方法的局限性,使灌溉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不再受地形、土壤等条件的影响,灌水的时间、部位、均匀度、灌水量等能比较好控制。使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利用,减少了浪费,还能更好的与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农业相配合。管道输水和渠道防渗是提高输水效率的有效措施,减少了渠道占地和清淤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

(六)节水灌溉与经济条件

节水灌溉工程应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投资,但投资和受益的主体是农民,国家和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所以要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政府要引导农民实行节水灌溉技术,但与此同时应该考虑农民的收入水平,不能为了推广而不考虑农民自己的承受能力。可以采用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措施,这样不仅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使水的利用率提高,降低投资,为农民节省资金,便于他们接受。

(七)借鉴成功经验

一些条件相似的地区应采用已成功节水灌溉的技术,按照其工程技术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进行灌溉。采用成功的先例但并不是照搬照抄,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等实际情况。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作为农民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而灌溉的相关管理单位考虑的是整体效益,现在的社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关注的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相对节水或者抗旱的农作物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另外筹措资金也是社会效益的需要。

(八)节水灌溉和农业措施相结合

使用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把灌溉和农业措施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还使农民达到了增收增效。滴灌和地下灌溉的方式可以减少给农作物灌溉时水分的蒸发,这样在作物幼苗时候遮阴率低的情况下减少棵间蒸发量,这样会相应的提高水分生产率。不同农业种植结构要采取不同的节水措施。

三 推广解决灌溉的意义

水是一切生命生存条件中不可替代的元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节约用水,既是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节水灌溉可以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增产和增收,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的节水灌溉是现代大力推广的技术,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使作物间减少水分的蒸发,因此要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建设好节水灌溉的同时要重视其管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好显得更为重要,工程建设好却管理不善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管理好效益才会提高,使农民受益,政府相应的社会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远华,倪文进,张玉欣 21世纪初期我国农业节水的目标与任务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11)

第4篇:水利灌溉工程范文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措施

1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概况

农业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是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质量和农业发展产出的重要环节。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利于加快社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方式很多,但大多采用最基本的地表灌溉方式,即直接灌溉农田表面的水资源,直至农田全部灌溉完毕。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节省人力,但很容易导致不同的农田作物获得不同数量的水资源,而且作物种植质量参差不齐不能使作物均衡发展。

2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中国目前的节水灌溉技术落后,新设备的推广不足,传统灌溉方式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由于灌溉设备投资不足,很难适应新的灌溉方式。推广节水灌溉的新技术和设备不足,喷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仅限于经济作物的广泛推广。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机制存在诸多不足,如产权不清晰管理责任不明确,政府与企业不可分割,缺乏监督激励机制,管理粗放调度灵活,农民缺乏节水灌溉的意识和热情,节水灌溉设备质量差,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不同,许多工程设备质量问题使用寿命长损坏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此外,相关负责人及地方政府缺乏节水意识,没有认识到我国现在面临缺水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不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新设备的购置。相关工作人员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了解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节水灌溉技术的优点。针对这种情况,节水灌溉技术研发人员在进行科学研发的同时,应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解释对它的优点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技术,从而主动去接受这项技术并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环境,而且有益于农业生产。

3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3.1喷灌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喷灌技术节水效果显著节水率高达80.0%,渠道灌溉节水率为47.0%,管道灌溉节水率为90.0%。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毛管,农渠,灌溉渠占用耕地的节约从而增加了耕地面积。此外即使灌溉也能使土壤更加坚硬,有利于保持苗木和收获季节,以适应农业生态环境和当地农田小气候,节省劳动力减少农业运输强度增加农民收入。

3.2灌溉渠道防渗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渠道防渗主要用于减少输水过程中泄漏造成的损失。传统的土壤渠道灌溉系统一般在0.4~0.5之间,渗透损失可以减少50.0%~90.0%。渠系水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6~0.85比传统土工渠道提高50.0%~70.0%。这项技术不仅可以节约用水,防止地下水位上升进一步防止土壤二次盐碱化,还可以减少渠道的侵蚀和沉积防止其坍塌,提高通道的输水能力。

3.3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低压管道引水技术主要替代原有明渠灌溉方式,将水引至农田利用管道引水喷嘴引水直接将水引至边沟。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管道的直接输水,还可以结合喷灌技术为农田提供压力输水管道。生物技术灌溉技术可以节约用水,改变作物的质量实现高效节水。除生物技术外,一些乡镇已开始引入GPS,GIS等技术,及时获取作物生长信息,然后根据作物生长需要组织节水灌溉。

4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探讨

转变工作观念以农民为主体以政府为指导,必须合理动员当地农民进行土地整理从中小型种植甚至大规模种植。土地平整作为服装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深化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中国农业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中国的节水管理现代化和高效率在农田水资源监测,信息收集和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技术可以将传统的富水高产农业转化为现代节水高产农业,然而该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时间才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农业节水方法不能完全改善水资源短缺,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宏观角度考虑农业节水。对于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虽然农业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但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仍是杯水车薪。为了加大水资源的利用率应建立地下潜水层,其补给包括降雨供应,渠道和排水渠道泄漏供应,该区域外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地下水补给以及该区域内外的人工补给,包括蒸发流出和采矿。区域平衡法和非稳定地下水流法可以用来平衡这两种水资源。目前,农业节水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集体投资,农民融资和国家补贴。各级政府应把农业节水工作放在重要议程上,形成增加政策和财政支持的体系。建立农业节水的最终重要性导致了关心,珍惜和保护水的总趋势。

第5篇:水利灌溉工程范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千百年来都在与农业打交道,不论是国民经济还是国家安全保障,我国的农业发展都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关乎国计民生,深受国家重视。而水是生命之源,是民生之本,农业缺了水就无从发展,所以我国对水利灌溉对农业的影响也非常关注,并且不断推行水利灌溉以促进农业发展。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人民的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着,这对我国粮食的安全保障提出了高要求,也加速了我国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学与长效发展。这几年我国的农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凸显水利工程的重要性,然而以往的水利灌溉资源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水利灌溉的管理上有所重视,以期望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的运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完全地发挥水利灌溉设施的能力。将国民经济提升一个档次、使人民生活得到充分保障是水利灌溉与排水管理的真正目标。

2.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管理的现状

这些年,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水利工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水利灌溉和排水工程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其实,我国的水利工程于上世纪后期就已经有所发展了,奠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改善了农田土壤的情况,防治了旱涝等自然灾害。我国是人口大国,但资源明显不足,不少地区的水资源都有严重短缺的情况,再加上我国老旧的、不完善的水利工程设施,使得整个水利工程工作效率较低,进展不佳,没能达到预期的防洪防灾的效果。时代在不断前进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实力也在不断提升着,经济实力又催生、推动了整个农业的发展进步,水利工程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逐渐显现。所以必须加大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重视水利灌溉和排水管理,切实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以下是几点建议:其一:高效利用水资源。水资源极其宝贵,而我国水资源短缺又是一大现状,所以充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各项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在水利工程的灌溉上同样需要重视水的高效利用,进而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其二:将当地的农业发展、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开发统一起来,统筹规划,使其共同发展进步。其三:对灌区的水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水利工程来说,优化配置灌区水土资源是使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应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防止水利灌溉时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其四:以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一切经济发展的根本,水利工程亦如是。加强水利灌溉和排水管理,遵守市场的经济发展规律,采取相关措施对灌溉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整,进而最大程度的将资源进行利用,促进社会、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3.水利灌溉与排水管理的基本原则

不断提高水利灌溉技术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其对国民经济实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当今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正在稳定前进着,建设过程里发现高效的水利工程的灌溉和管理技术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不小的影响,而且可使粮食产量增加,护航粮食安全问题。3.1围绕农业生产开展水利灌溉管理,通过经济手段管理和控制水资源。管理单位在进行水利灌溉和排水管理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发展实力,制定、优化系统的灌溉管理收费制度,强化每一位工作人员、当地的农业人员的水资源节约意识,将水资源循环利用、节约利用充分应用到每一个农业生产环节中。水资源节约使用是现代化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2制定系统化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制定相应制度来约束用户用水,促进水资源的高效使用,可有效降低甚至避免用户的铺张浪费现象发生,使得水资源的使用机制得到稳定发展。此外,为了促进农业水资源的灌溉施工技术的发展,有关部门要依照当地实际情况系统规划农业用水,使用水制度更倾向科学性、合理性,最终优化农业管理体系。3.3水利灌溉切合市场需求。水利灌溉的实施与管理一定要切合市场的经济发展,让它们共同运作,这样才可使其推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水利工程的灌溉技术与管理可以不断推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改革进步,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管理方式中包括水费计收制度,将其不断改善、消除其素有弊端可以保障我国的农业生产用水制度更加的和谐且稳定的发展,进而切实提高了我国现代化农业技术水平,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4.水利工程灌溉及排水管理措施

4.1建立健全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的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是使水利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与运行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在实施水利工程时,需要重视灌溉工程的研究还有管理,依据实际情况不断采取措施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真正使得工程有章可寻,不断推进水利发展。4.2提升水利灌溉的地下管网施工技术。保障水利灌溉地下管网施工设计的合理、科学性是有效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一项重要措施,所以要按照要求规定进行实地放线,然后再开挖管道。在开挖管道的时候,要注意当地的气候特点还有水文地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开挖的管道的深度,因地制宜。施工的时候注意清除掉管道底部的石块、杂物等,严防底部管道发生跑水的事故。在拐角施工的地方要特别重视设备管道的质量问题。通常,安装水利工程的灌溉管道应用的方法是粘接,PVC是首选的管道材料,安装顺序是干管-支管。安装管道时不可以擦掉污泥,而且要把接头打毛处理,然后粘接,一般打毛的长度要在5到10厘米之内,范围可控,打毛结束后再实施粘接。此外,止水圈的检查不可松懈,可以通过在止水圈上均匀涂抹皂水的方式来使安装更便捷。最后,时时检查控水阀门,预防螺栓产生问题。4.3做好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4.3.1土料夯实防渗。这种方式主要是将排水渠的污泥和杂草清除掉,在翻松表土层后确定含水量情况,含水量最佳时再分层夯实松土。这是一种能够切实将渠床土壤的透水性降低的防渗方式,无需添加材料,并且便捷性、经济性都不错,但缺点是防渗效果不佳。4.3.2三合土防渗。依据重量比例把石灰粉、粘土和砂搅拌而形成的合土也是一种防渗的石灰工具,且防渗效果不错。施工的时候,需要在已均匀拌制的三合土中加入适量水,之后将其放置一定时间,直到石灰完全沤熟后再应用。通常,防渗层的厚度需要被置于25~30厘米中,范围要可控。铺筑三合土的时候要注意逐层铺筑,直到渠顶,然后拍打边坡直到出浆。4.3.3砌石护面防渗。砌石护面常用2中材质:浆砌块石和干砌石板勾缝防渗。浆砌块石通常的厚度要处在20到30厘米之内,范围可控。干砌石板防渗需要在干砌时留出2厘米的缝,然后将缝隙用砂浆填满,进而有效止水。

5.结语

第6篇:水利灌溉工程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要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就必须在节水灌溉上下功夫,因此我们必须探讨多种灌溉技术和相关技术措施,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保护生态环境。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它涉及多学科技术领域,其实质是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及单位水量产生的粮食产量和价值。这个体系以农业节水为中心,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为目的。

一、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对社会中的各行各业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应用。在农业建设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的重要部分,节水灌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节水灌溉指的是农作物种植中利用低量的水来获得农田的高产,是在保障农业生产不受影响的基础之上,尽量节约灌溉用水,主要的措施是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进行科学灌溉,避免在水资源的运输和运用中出现浪费的现象,尽可能地追求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由于传统农业灌溉技术中,并不考虑水资源利用率的问题,而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所运用的水资源中只有小部分被真正应用到了农作物的生长中,这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所不容的,是农业科学建设的重大阻碍。

二、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节水技术的运用已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只是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技术或者是地膜覆盖等等。在进行水利灌溉的过程中,建立健全节水刮泥体系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按照节水制度和规定,做好节水计划,同时对于水量和水费要加强重视。一般来说,对农业水利灌溉来说,其发展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1、渠道防渗技术

从古至今,采用渠道的方式来进行农业水利的灌溉是较为常见的,主要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方便性,操作的过程中减少了人工作业。但是冲渠道灌溉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水体输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渗漏问题,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从这一方面入手,对渠道防渗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以节水方式为主,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在作物高度较低的农业作业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依靠一定的动力机械设备来进行进行灌溉。其工作原理就是将水喷射到高空中,然后根据重力的作用使得水珠分散,均匀地灌溉到农作物上。因此,在进行农业灌溉节水措施采用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喷灌技术进行研究,做到节水灌溉。

三、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农业产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农田水利措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于此同时,在农业水利灌溉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农业管理部门的重视。(1)灌溉方式落后:我国的农业水利灌溉,多是挖渠引水、凿井汲水的方式,或者利用相应的闸坝、堤防、沟渠等,从水库、河流等处引水灌溉,采用的一般是漫灌的方式,很容易造成灌溉不均匀的情况,而且在灌溉过程中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2)灌溉设施不完善:在灌溉中,多是以沟渠引水,而且沟渠以土质为主,在传输过程中,水资源会渗入土层中,同样造成了严重的浪费。(3)管理不当:灌溉工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权不明、权责不清、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问题。(4)资金投入不足:对于已经建成的水利灌溉工程,缺乏维护资金,导致其存在老化、损坏的情况,灌溉面积和灌溉效益逐渐就爱那个第,而新建的灌溉工程由于资金短缺,难以达到应有的规模,其功能也无法充分发挥。

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管理措施

农业节水灌溉属于一项包含了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建设工程,因此不可能单纯的依托于先进的工艺灌溉设备来实现人们节水意识提升的目的,各种政策导向、科技市场发展、规模化经营等方式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国外在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过程中,使用了一套十分缜密的技术管理方式,当中很多的经验都是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的。

1、以现代化方式发展节水灌溉

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时候,以高新技术与资本当成主要的发展手段,重点研究各项节水农业的各项灌溉结束以及后期的生产研发等等多品种配套的方式,其中像是输水管道、喷头以及滴灌管等,一整套设备组成了一个完备高效的节水灌溉模式。除此之外,投身农业科技发展的工作人员,还对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土壤含水量、各项组成元素等都有专业系统的研究,农民能够参照专家鉴定的结果,实行系统的灌溉施肥管理,有效提升了水资源与肥料的有效利用率。

2、推广节水技术的应用

依照我国具体国情特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要求使用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相互联合的方式,同样不可忽视工程技术和非工程技术之间的配合。现下我国节水措施的使用,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技术措施的使用:(1)雨水积蓄使用技术;(2)田间工程技术;(3)节水灌溉技术;(4)机械化保护耕作技术;(5)节水抗旱种类与高效种植技术;(6)耕作和覆盖的保墒技术;(7)化学方式抗旱节水保水技术;(8)监测土壤地力墒情和信息管理技术。

3、精细化地面灌溉技术

对地面的项灌溉技术进行改良,是建设在平整地面的基础上的,我国的地面灌溉量巨大,有十分广阔的灌溉覆盖面积,因此在平整地面的过程中,要求使用激光控制平面的技术和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各种有效改进地面灌溉方式的措施,以期慢慢的实现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以及精细化灌溉调整。激光控制平地设备的组成是激光发射装置、激光接收装置以及控制器和平地铲运等几个部分。此设备的使用能够高效实现土地平整的要求。

4、制定节水灌溉政策

当下我国的农村经济技术条件不够先进,因此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发展还离不开国家的重点扶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需要订立农业节水灌溉设备,设立专项补贴政策。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国家需要鼓励金融单位研究订立各种专门针对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的优惠贷款政策,提高农民加入节水灌溉队伍的积极性,而一些已经开展农业滴灌的增值税减免政策上,另外需要加深订立各种农业用有别于其他节水灌溉设备的税收优化政策,以加快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此,相关农业主管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飞.浅谈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85.

第7篇:水利灌溉工程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国本身又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国家,很多地区在农业发展的时候,水资源短缺比较严重,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便必须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将节水灌溉技术运用进去,这样不但能够真正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水资源浪费,还能够很好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推动我国农业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1 农田水利工程中,使用的主要节水灌溉技术

1.1 低压灌溉技术

在灌溉的时候,将低压管道使用进去,不但能够避免输送水资源的时候,和外界接触而导致的水资源损失,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在水量相同的时候,低压灌溉技术能够灌溉更大面积的农作物,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此外,还能够节约能源,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够减少抽水量,用电量能够降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此外,使用低压管道代替以往的渠道,能够减少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管道用地,能够给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用地,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会提高。在输水速度方面,轮灌周期也能够缩短,农民收成也会增加,和滴灌相比,其一次性投资比较低,能够很好的减少农业水利设施修建的成本。

1.2 喷灌技术

喷洒灌溉技术简称便是喷灌技术,现在农田节水灌溉的时候,喷灌技术是最主要的技术,其可以通过动力机和水泵等一些动力设备来进行加压,并且还能够通过喷头将水喷洒成小水滴,能够让灌溉更加的均匀,确保所有的农作物能够得到更好的灌溉机会。在喷灌的时候,根据其设备本身的灵活程度可以将技术分成移动式、固定式以及半固定式击中,类型不相同,其应用范围也会各不相同。在固定式喷灌设备中,除了喷头能够移动,其他部分都不能够进行移动,这种设备在农田范围比较小的地区比较适用;半固定式喷灌设备,除了能够移动喷头,其喷头支管也能够进行移动,和固定式的喷灌设备相比,半固定式的喷灌设备机动性比较好,在灌溉范围比较大的农田区域比较的适用。而移动式喷灌设备所有部分都能够进行移动,其机动性是最好的,在一些灌溉环境比较恶劣的环境中比较适用,比如说山区。

1.3 滴灌技术

在农田水利灌溉中,滴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其灌溉的时候,直接针对根系土壤。利用压力将水输送到位于农田中的支管和毛管中区,然后缓慢的进行灌溉,滴灌技术本身便比较的均匀,并且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最高的。这种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首先和普通灌溉相比,滴灌技术大约能够节约百分之五十五的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会更加的充分,确保其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其次,在进行滴管的时候,还能够通过管道来施肥,这样能够降低肥料浪费的概率,施肥效果会有明显的增加。若是灌溉面积比较小,这种技术的使用,能够很好的提高播种的面积,植物的增产幅度也会比较大。从理论上讲,滴灌技术在各种作物灌溉的时候都比较适用,并且不会受到地质环境方面的影响,劳动强度也会有明显的降低,节约劳动需要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便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其他的劳动,改变以往单一劳动的情况,从而增加自己的收入。此外,农民增收也能够很好的推动农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从而提高耕地的实际利用效率。

1.4 渠道防渗技术

在农田灌溉的时候,渠道灌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输水形式,在进行农田渠道灌溉的时候,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并且这种灌溉方式很容易出现水资源渗漏的情况,大概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水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这也是给农田灌溉效率提高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种手段。这便要求,在将来进行灌溉的时候,必须重视渠道防渗漏,这样能够很好的提高水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推动我国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2 推动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发展的措施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2.1 推动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措施

我国水资源比较少,若是能够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达到灌溉节水的目的,这样不但能够推动农业的进步和发展,还会惠及民生。这便要求,必须认识到农田水利灌溉节水工程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推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就节水方面而言,必须全面的对农业节水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不但要采取措施进行节水,还必须认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推动节水灌溉工程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1)合理的进行规划

在农田水利建设的时候,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平衡会给其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必须全面的考虑到当地的地表水含量和地下水含量,保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2)加大投资,保证农业节水资金方面的补助

就现在而言,我国在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时候,资金来源往往是农民出资和政府的出资,这会给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长远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必须认识到政策扶持的重要性,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政策方面的扶持,落实资金补助,提高资金扶持的力度,确保农田水利建设能够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该重视农田水利节水,相关部门必须认识到农田水利节水的价值和意义,重视先进灌溉技术的引进,从而更好的推动农田水利建设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2.2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将来的发展趋势

(1)生物技术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很好的推动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更好的建设发展,生物技术的节水技术不但比较优质还非常高效,其通过分析和研究植物的构造,将植物自身的水分很好的利用进去来灌溉植物,这样不但能够降低灌溉需要的成本,还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信息智能化灌溉技术的发展

信息智能化灌溉技术指的往往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严格的控制农作物,严格掌控农作物周围环境的变化,比如说空气质量情况、日照强度以及实际的温度变化等,对农作物实际需要的水分和灌溉的时间进行分析,并通过信息技术来传输灌溉方面的需求,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的控制,这样不但能够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方便,还能够切实提高农作物的实际劳动效率,从而更好的节约水资源。

3 结语

灌溉本身便是比较复杂的,并且也是一项系统性比较强的工程,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比较多,并且进行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不但会影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情况,还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造成重要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灌溉的时候,必须将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引入进来,从而不断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推动我国农业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焦玉红.关于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03).

第8篇:水利灌溉工程范文

我国一直是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12760m3人均占水量更是靠近22200m3的世界水资源紧缺警戒线。在如此严峻的用水形势下,农业用水虽然占据了总体用水的69%,但其中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7%,形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水资源的短缺和浪费已经开始阻碍社会各行业的健康发展。而高效节水灌溉可以使用研发出来的专业设备和专业的灌溉技术使农田水利工程相关产业改革,这项技术和传统灌溉技术相比能更好的节约水资源。我国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起步虽晚,但如今也已经发展出包括微灌、滴灌、喷灌等技术。各类节水灌溉技术有着不同的使用要求,相比传统单一的灌溉方法,它也能更好的适应各种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人们应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合适的灌溉技术和设备,以此使农田水利能进行高效灌溉。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必要性

节水灌溉的高效发展能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推进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它能否得到科学有序的发展将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社会生产经济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我们不应该对节水灌溉这个概念以偏概全的理解,它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针对我国水资源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发展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就显得非常必要,除了能避免浪费水资源的问题频繁出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在有一定程度上发展农业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使农作物加快生产速度,取得良好的收成。此外,高效利用水资源和发展相关灌溉技术,将能很好的推进我国的坚持走生态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路线。我国目前的节水灌溉技术处于初级研发阶段,不但需要相关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给予充足的资金款项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确实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同时也由于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不能很好的根据环境和气候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改善,这样也就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缺乏的不良局面。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

3.1优化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推进农业优质发展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仍然处于短缺且利用率不高的情景中,科研人员应该在基于这个事实的基础上,优化节水灌溉设备配置,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熟悉掌握当地的水资源布局和气候条件来实施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此外还需在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以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为战略路线,使民众的生产生活用水能够一一得到科学公平的安排。做到这些,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也必不可少,需要他们提供当地的详细气候历史数据和各种资源评估报告等,根据这些才能做出合理且科学的环境评估。同时还应该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分配,使用水总量能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对每一个用水项目和农田水利工程的用水量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和控制,对当地管辖范围内实施因地制宜的管理方针,让广大民众能够自觉做到节约水资源,不浪费每一滴水,以最合理的、最科学的、最有效的方法将水资源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其价值,已达到高效利用水资源、使我国农业能够长久而健康的发展。

3.2设立高效节水灌溉先进项目

设立高效节水灌溉先进项目,对全面发展我国各地的农田水利建设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实际的开发建设中要注意保持高效节水灌溉的优点,严格把关数值和制作过程,使农田在区域上能保持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使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使当地的经济效益和自然效益能互相起到良好作用。设立高效节水灌溉先进项目主要有几个要求,一是需要在合适、合理的地方进行;二是要避免地势崎岖,无法进行天然灌溉和干旱地区;三是要优先选择靠近经济发展较好、当地民众文化教育较好和新事物接收程度较高、对高效节水灌溉这类事业比较热情支持的地方;四是最好选择在主要作物是经济作物的地区。优先选择这些地区主要是因为能有便利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做支撑,能够使节水灌溉项目尽快步入建设日程中去,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对周边地市有着良好的辐射效果。

3.3努力研发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技术是高效节水灌溉的核心,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和研究相关技术,使节水灌溉效率能大幅提升。特别要关注能有效控制用水量的技术、能合理配置水资源使用架构的技术,一些西方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引进。当前,我国大致有这几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形式:3.3.1从农作物特点研究出发。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成长周期的因素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得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并让其在人为构建的缺水环境下控制生长,这样能够很好的对农作物的各个育成期、收获期进行掌控,避免农作物不受控制的生长。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3.3.2利用计算机技术。善于将全球定位系统、遥控红外技术、地理环境状态等计算机技术投入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发中去,通过计算机和这些技术进行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推断出农作物最适宜播种、灌溉和收获的时节,便于人们进行高效节水。3.3.3结合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如今发展势头良好的电子信息技术、自动机械化和有机生物技术紧密的连接起来,以人工操作或者电脑操作的方式全方位全天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观察和监测,之后得出相关的详细农作物和土壤分析,再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灌溉,以此达到高效节水的效果。具体工作原理如图1:这个系统内的控制器主要可以采集各类农作物数据、控制各个井房并执行主计算器发出的命令,起着连接灌溉系统各个设备的作用;此外,还支持多种灌溉方式,能根据当地土地的实际含水量定时定点进行自动化操作,进行用水量和水压的测定记录。3.3.4加强相关工程的管理。为了达到加强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我们必须要有当地政府和部门在法律政策条款上进行大力协助,制定合理科学的高效节水灌溉管理制度,将各项工作和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做到有法可依、有人可用、有理可讲,在一个开放科学的环境中,更好的发挥它的功能,推进当地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3.3.5制定相关规定。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还不算平衡,在很多农村落后地区推行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已然需要国家和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为此,我们应该优先为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实施专门的补助计划,比如集中添置高效节水灌溉设备、设立一些奖励政策和降税措施等,借此来提高当地农民使用和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热情。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想取得全面广泛的推行,就必须从国家政府本身开始做起。

从技术的发展前景我们能得知,未来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离不开生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应用的飞速发展,一是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来进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解析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二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来实现对农作物的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元素的调节,以此进行节水灌溉。自“十二五”以来,国家政府开始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作为其中的核心项目自然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在研发相关技术项目时碰到了不少难题,如水资源缺乏、落后地区缺乏资金支持、劳作人民普遍节水灌溉意识不高,项目难以顺利推行等,我们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大力研发和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使技术能够真正为民所用,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让人们意识到高效节水灌溉能大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节水灌溉事业中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定能在农林水利工程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作者:孔宁 单位:山东省郓城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第9篇:水利灌溉工程范文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措施;灌区改造

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节水灌溉的涵义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要求各地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全国正在深入开展节水灌溉工作,并努力建立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但是,目前人们对节水灌溉仍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影响了节水灌溉工作的全面规划及其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是相对于过去实行的传统的、粗放式的灌水技术而言的,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和当地的气象水文与土壤条件,在充分而有效利用降水和土壤水、保证作物增产或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通过工程的、农艺的、生物的和管理的措施,适时适量灌溉,减少灌区的灌溉用水量,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灌水技术。不能将节水灌溉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减少灌溉用水量,它实质上是通过多种技术措施的组合运用,提高作物对降水和土壤水的利用效率,降低作物的蒸腾和棵间蒸发,减少无益耗水,从而实现灌水量的减少。从我国目前的灌区工程现状来看,通过渠道防渗、实行管道输水、推广喷、微灌是当前一个时期的主要节水途径,但从灌区发展的远景来看,通过加强引用水管理、科学调控、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对天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水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应是主要的持续的节水途径。节水灌溉是一个针对性较强的概念,任何一项灌水技术的直接影响范围都只能是某个灌区。

2 节水灌溉技术及对策措施

农田灌溉涉及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多个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灌溉理论研究的深人,以及对灌溉节水目标要求的提高,任何单一的节水技术已不能满足节水、增产、增效、节能、省肥、省工、改善生态环境与水环境的需要,农业节水技术呈现多学科交叉、各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发展趋势。

2.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又可分为输配水渠系节水和田问节水,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畦田改造以及平整土地等,主要是通过减少渠道渗漏及田问深层渗漏、减少渠系及田间地表蒸发,提高渠系水和田问水的利用系数,实现节约用水、节约耕地的目的,喷微灌技术还可以维持田间的土壤结构,提高灌水的均匀度,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

2.2非工程措施

(1)农艺节水技术。主要包括耕作保墒技术、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化学调控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作物套种与间播技术、土地免耕、水肥耦合等。

(2)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

(3)田间灌水技术。就是采用膜上灌、膜下灌、间歇灌、波涌灌和交替隔沟灌(分根交替灌)等,采用节水型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制度、降低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最大含水率等,减少土壤渗漏,控制土壤的湿润区域和深度,降低蒸发与蒸腾耗水。

(4)生物节水技术。主要是指依据区域水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选育作物节水抗旱良种,选择推广适合于灌区水土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作物类别与品种,优化种植结构等。

(5)管理节水技术。通过加强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应用水权理论,改革水价核定办法,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广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缩小计量单元,吸收用水户参与管理,改革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管理办法等措施,从技术上、政策上、经济上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加强与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是节水灌溉的技术保证,没有科学的水资源调配和灌溉信息指导,再好的输配水工程条件,也会形成灌区内区域问的水资源丰枯不均和引水的浪费。要统一灌区内不同形式水资源的管理,方便灌区水源的优化配置。对引水灌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需水形势等,应用水权理论将灌区内地表水资源进行用水权的再分配,并创造条件,保证用水权在灌区内部的交易。同时在水价的形成机制上,要实行差别水价、定额水价、阶梯制水价等;在水价的核定办法上,要改变过去“愈远愈贵”的水价核定办法,上下游统一水价,不同水源统一水价,以水价作为杠杆促进节水灌溉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灌区的水环境。任何单一的节水措施,其节水效果都是单一的、不全面的,其适用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的节水措施在不同地区的节水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区域应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条件、土壤条件、气象条件、农作物品种及种植结构、耕作制度等进行综合比较,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节水灌溉方式。

3灌区改造技术措施

3.1灌区改造技术

(1)以渠道衬砌、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为重点。

针对灌区渠系渗漏损失量大、渠系及建筑物不配套的现状,根据灌区实际,加大渠道的衬砌力度,做好灌区渠系及建筑物的配套,设置测水量水设施,减少灌水的渗漏损失,杜绝偷水灌溉、渠系及建筑物跑水与漏水,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2)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受黄河调控力度加大和降水量减少、工业与生活用水量增大的影响,灌区可引用地表水量被挤占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灌区发展过程中,应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按照宜渠则渠、宜井则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强化灌区内水资源优化配置,坚持走以井保丰、升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的路子。

(3)搞好渠系调整,增强调控力度。本省的灌区,绝大部分都是老灌区,都有30a左右的发展历史。为了用水方便,各乡镇、村都想在干渠上开口建闸,独自分水,有的甚至一家农户也想独自建闸分水,众多的分水口门给用水的分配、调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水费征收和下游用水的困难。为改善灌区渠系布置现状,增强管理、调控能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要搞好渠系调整、合并。

(4)搞好土地平整,改造沟、畦尺寸。土地平整程度是影响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也有重要作用,灌区改造的过程中,要搞好土地平整,同时应争取实现激光整平土地。结合土地平整,改长畦为短畦,改宽畦为窄畦,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5)改面灌为局部湿润灌。局部湿润灌溉,既能减少土壤蒸发量,也可以提高田间土壤水的利用效率,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节水可达30%以上,增产8%左右。

(6)改进放水方式,发展间歇灌溉。间歇放水可以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借助土壤孔隙的自动封闭能力,在土壤表层形成一薄封闭层,加快水流推进速度。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时,间歇灌水流前进距离为连续灌的1—3倍,减少了深层渗漏,提高了灌水均匀度。

3.2发展节水灌溉需要研究的问题

(1)加大非充分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都与灌水地区、灌水作物、地质土壤、水文气象有关,在水资源不充裕地区,从灌区均衡受益和保证灌区整体效益最高、实现灌水的经济最高产量出发,根据作物产量与供水量的关系,研究各种作物的经济需水量,因时因地分别不同作物研究非充分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

(2)加快蔬菜、花卉、果树和珍贵经济作物灌水技术的研究。蔬菜、花卉、水果和珍贵经济作物的需水规律、不同时期灌水量和灌水方法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等,目前了解的还比较少,不仅不利于节约灌溉用水,而且对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等都有影响,不利于市场上的竞争,因此要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蔬菜、花卉、水果等的需水特性和灌水技术的研究。

(3)集约化经营。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目前实行的以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分散化经营模式,劳动效率低、缺乏规模效益,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要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必须研究农村村庄和小城镇的调整、合并的方法、方式,加快调整合并步伐,既能扩大耕地面积,搞活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减轻城市接纳农民工的压力,又有利于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结束语

充分发挥节水灌溉工作的全面规划及其工程效益。深入开展节水灌溉工作,努力建立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

参考文献

[1]曹红,闫凤容.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实现可持续发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l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