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博士生培养范文

博士生培养精选(九篇)

博士生培养

第1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关键词:博士生 培养模式 H大学计算机学院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近年来,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符合专业需要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一、H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H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其学科优势明显、培养基地实力雄厚、学生生源优秀等特点,逐步建立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1.在“理论研究有创新,技术攻关有突破”思想指导下,H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博士生培养目标上强调: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②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③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2.在生源选拔中,强化本硕博一体化方式。H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硕、博分别按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前沿领域设置课程,课程体系突出国际性,学院研究了国内外著名大学,如MIT、斯坦福大学、清华、北大等三十所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参考了《ACM/IEEE Computing Curricula Computer Science 2001》,完成了10万余字的《本科课程体系》研究报告。对一、二年级本科生强化6门核心基础课,对高年级则突出宽口径14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同时注重在实践环节中培养创新能力,在本科教育的四年中,每年都有与讲授课程紧密结合的实验课程,所有学科环境、教学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从一年级开始为25%的本科生提供导师,在此期间确定40%~50%本科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三年级就让这些本科生进入科研课题,经过考查再选拔10%优秀生成为直硕生或直博生。

3.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中,重视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H大学计算机学院要求博士生在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至少50篇与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相关的文献,其中外文文献的数量不得少于40篇,写出文献综述报告。要求直接攻博研究生在3年半内,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和提前攻博研究生在2年半内,必须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报告在开题报告过程中由开题报告评审小组评审。开题报告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应包括: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等);学位论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可能的创新之处);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等。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由学院组织公开进行,评审小组成员3~5人,由学院确定。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评审小组可做出通过开题报告、允许重新开题或终止培养(淘汰)的决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一般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学院研究生教务备案。重新开题应在半年之内完成,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

4.以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课题为依托,培养博士生科研能力。H大学计算机学院建有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00年以来,H大学计算机学院4个重点实验室培养的学生占学院总培养人数的76%。在导师团队全方位指导下,通过实验室的科研课题和学术活动,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子课题的研究团队,参与课题立项策划、申请书撰写和课题研制的全过程。即在课题进行过程中由1名博士生负责3~9名硕士生,或由1名博士生和1名硕士生辅导3~6名本科生,每周定期进行课题组研讨会,学生轮流报告研究情况,每两周或一个月举行实验室学术会议,学生代表报告研究情况。2001年以来,H大学计算机学院100%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参与了科研课题,82%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参与了重大或经费50万以上课题。

二、H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通过对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H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有30余名博士生成为课题技术负责人,协助承担和组织了多项部级的重点科研课题。其中973计划2项、863计划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等,年平均科研项目达到百余项。近三年来,在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9项省部级奖项士生共有52人次获奖。

三、H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特点

1.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明确。在“理论研究有创新,技术攻关有突破”思想指导下,H大学计算机学院注重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把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积极鼓励博士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博士生的国际视野,促进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在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中,H大学计算机学院从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这两个要素进行了改革。在生源选拔中,H大学计算机学院强化本硕博一体化方式,从本科阶段开始,就对学生进行选拔,重点培养,在一定程度保证了博士生源质量。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上,借鉴国外课程体系经验,突出课程国际性。同时注重博士生的中期考核,对博士生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有严格的要求,并设有淘汰环节。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依托实验室的科研课题,通过让博士生参与课题立项策划、申请书撰写和课题研制的全过程,培养博士生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一、培养目标

博士生教育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端创造性人才的重任,事关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因而备受关注。培养目标的确立,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会计学博士生培养的质量。通过逐一查阅这10所大学的网站和其他相关资料,对这些高校的博士生培养目标进行综合提炼,汇总如表1和表2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美国5所会计博士项目著名高校都旗帜鲜明地坚持学术导向,将博士学位定性为“研究性学位”,将培养目标定格为“培养卓越的会计教学与研究人才”,博士学位证明获得者具备独立学术研究能力以及接受过相应的严格训练。从表2可以看出,在中国5所会计博士项目著名高校中,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坚持学术导向的特征非常明显,与美国会计博士项目著名高校的培养目标基本相同;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则倾向于以研究型(学术型)为主、兼顾应用型的会计学博士生培养目标。此外,据考察,中国大部分会计博士项目都坚持研究型和应用型并举的“二元”培养目标。

二、招生规模、方式与要求

(一)招生规模 根据中美10所高校招生主页披露的信息,以“会计系”或“会计学院”为统计口径,搜集整理出招生规模情况如表3和表4所示。

从上述统计资料可以看出,美国5个著名会计博士项目在2012年合计拟招收博士生12~23人, 而且历年资料显示, 每年招生人数很稳定。这一统计结果与Francisco et al.(2007)的结论类似, 即“平均下来, 美国高校的会计系每年招2~3位博士生”。在以“会计系”或“会计学院”为统计口径的前提下, 中国5个著名会计博士项目在2012年合计拟招收博士生约55人,这一数字是美国招生数量的3倍以上。 如果加上财务系拟招收的博士生,中美招生规模的差异会更大。 这与黄羽佳、张永冀(2009)通过对比美国73个会计学博士点和中国35个会计学博士点2009年招生人数得出的统计结果相似, 即“中国招生数量约是美国招生数量的三倍”。

(二)招生方式与要求 具体见表5和表6。

对比表5和表6,可以看出,在招生方式方面,美国5所会计博士项目著名高校全部采用“申请制”;中国5所会计博士项目著名高校有4所采用“初试+复试”方式,北京大学会计博士项目从2012年开始试点“申请-考核制”,与国际上通行的“申请制”类似。此外,清华大学会计博士项目也从2012年开始试点“申请-考核制”,但迄今为止,中国绝大部分会计博士项目仍然采用“初试+复试”招生方式。顺便提及的是,在培养模式上,美国会计博士项目采用“导师组制”,即招生时不分导师、不分方向,而是统一招生、统一培养,在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后,博士生再根据个人学术兴趣,选择该领域内的导师进行博士论文指导;近年来,中国著名会计博士项目逐步推行国际上流行的“导师组制”培养模式,到目前为止,5个著名会计博士项目中的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都明确推行“导师组制”,但中国绝大部分会计博士项目仍在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导师制”培养模式。

在招生要求方面,美国5个著名会计博士项目尽管存在差异(比如斯坦福大学特别强调计量方法基础,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特别欢迎具有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历的申请者),但大多会重点考评申请者的学士学位与成绩单、GRE/GMAT成绩、推荐信、自我陈述。对于英语非母语的国际学生,都要求提供TOEFL/IELTS成绩。这样可以较全面地考察申请人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潜能。美国会计学博士生课程学习难度很大,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很严格,为了更好地完成繁重的科研和学习任务,以及助研助教工作,美国5个著名会计博士项目都要求博士生全日制脱产学习。就中国著名会计博士项目而言,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均有五项基本招生要求,即硕士学位(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考科目和附加要求)、一般不超过45岁、推荐信、初试和复试;北京大学则取消初试,试点“申请制”。此外,为了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明确提出只招收全日制脱产会计学博士生,中山大学原则上只招收全日制脱产会计学博士生。逐年减少甚至取消在职会计学博士生已成为中国会计名校的共同行动,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并最终将与美国会计名校的做法趋同。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在职博士生在中国绝大部分会计博士项目中仍然占有很高比例,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会计博士项目的学术竞争力和研究水平。

三、课程设置

会计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经常涉及金融、经济、统计、心理学和组织社会学(Hopwood, 2007)。美国著名会计博士项目都特别注重培养博士生建立一个理论体系并掌握一套技能和方法开展创造性会计研究的能力。修课是搭建理论体系和研究技能及方法的基石。美国会计学博士生前两年以修课为主,课程学习强度大,任务繁重;中国会计学博士生修课相对要少(中国部分博士点的课程学分要求甚至不及美国的1/3),课程学习任务较轻。本文通过搜集一手资料,将中美各5个著名会计博士项目的课程设置情况整理如表7和表8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美国会计学博士生修读的课程除了会计系开设的课程外,还有大量的经济系、金融系、统计系、数学系、心理系开设的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与实验设计等众多课程。当前,美国博士生教育处于世界顶尖水平,被称为“国际学术金标准”,各个学科领域随时都有可能涌现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各系提供给会计学博士生的课程融合了最新最前沿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因而会计学博士生要想吃透、消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极具挑战性。美国会计名校博士生课程很有特色:(1)以世界顶尖刊物的论文作为研讨的核心内容,尤其突出最新发表的权威刊物论文;(2)特别注重研究能力和基本研究工具训练,对经济学、统计学、计量学训练非常严格;(3)以研讨会(seminar)作为主要授课形式,教授和博士生课前准备充分,还经常邀请校内外该领域的其他优秀教师一起参与讨论,使得博士生课堂充满激情和思想火花,教授适时引导和点拨,博士生踊跃发言,其他教师穿针引线,课堂讨论热烈,富有成效;(4)鼓励批判精神,敢于质疑权威大家。

从表8可以看出,中国5个著名会计博士项目都在积极推进国际化改革,吸纳美国会计博士项目的优点,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其中,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在加强经济学、统计学、计量学方面的力度最大。但是,相对美国来说,中国5所会计名校在心理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训练方面的课程严重缺乏;在经济学、统计学、计量学方面的训练力度仍有待加强。还应该注意的是,中国大部分会计博士项目在课程训练方面与这5所名校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可以认为中国56个会计博士项目的课程训练质量良莠不齐。

四、博士学位要求

会计学是当前中国和美国的热门专业,高质量会计人才培养离不开优秀的会计师资,而高质量博士生教育是培养优秀师资的根本前提。美国顶尖会计博士项目对博士生的要求是无形的(罗枚、夏冬林,2008),中国著名会计博士项目对博士生的要求通常是看得见的硬性要求,而无形的要求往往比显而易见的硬性要求更难。因为美国教授对博士论文创新性与创新力度的测度标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博士生很难预测到哪一天教授会同意毕业,因此,博士生就像任务在身的沙漠里的骆驼,只好不停地充分发掘和利用沙漠里的有限水源和绿洲,向着教授那看不见的衡量标准前进,以期尽快走出沙漠,最终达到博士学位的全部要求。

对比表9和表10中美会计名校对会计学博士学位的要求可以看出:(1)都有修满课程学分的要求,但美国博士生课程跨越的学科更多,课程学习要求更高,难度更大。(2)都要求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综合考试、中期考核),通常最多允许参加两次考试,但美国会计博士项目一般每几年就会有一两个博士生因没能通过考试而在此时退学,这种情况在中国会计博士项目中几乎没有,显然,有没有被淘汰的风险对博士生的努力程度会产生影响,总体而言,美国会计学博士生学习更刻苦。(3)鉴于博士生期间在顶尖期刊上的难度,美国会计学博士生在毕业前都没有要求,但如果论文达到了知名教授的质量标准,也就等同于达到国际顶尖杂志的论文水平;而中国会计博士项目都有要求,大多2篇以上核心期刊论文,但多数论文质量不高。(4)中国著名会计博士项目的学制通常3年或4年,凡是脱产学习的博士生基本都能按时毕业;在脱产学习且刻苦钻研的前提下,美国著名会计博士项目的毕业年限通常需要5年。上述课程设置、博士资格考试淘汰风险、要求和学习年限的差异,与中美会计学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差异存在内在关联。

五、毕业去向

从招生报考热度和就业前景考察,会计学专业是中美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在这个基本前提下,中美会计学博士毕业去向因制度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差异性。

(一)美国会计学博士毕业去向 美国会计学术界是回报最丰厚的职业之一(Hermanson,2008),绝大多数会计学博士首选去研究型大学任教。然而,美国会计学博士严重供不应求。根据美国会计学会(AAA)的调查统计,在2005年~2008年三个学年度,美国会计学博士毕业生仅达到需求量的一半(Plumlee et al., 2006)。虽然美国约有95所大学授予会计学博士学位,但招生规模控制都很严格,博士生招生数量很少。因此,会计学博士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可预见的未来若干年内不会根本改观,而税收和审计方向的会计学博士更是严重短缺。需要会计学博士的各大银行研究机构、咨询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竞相开出高薪延揽著名高校的会计学博士,大学为了与公司争夺人才,给刚毕业的博士也开出不相上下的薪酬(罗枚、夏冬林,2008);由于公司每年开出的薪酬都往上涨,而学校工资涨幅通常较低,造成了美国会计行业刚入职的博士往往比工作多年的教师的工资还高的“工资倒挂”现象。虽然美国会计学博士生学习年限长,以及面临博士资格考试被淘汰等各种巨大压力,但从事会计教学与研究的巨大职业诱惑力使得会计学博士生能静心向学、潜心学术研究,为未来成为学术领袖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美国会计名校不约而同地坚持学术导向,将博士生培养目标定格为“培养卓越的会计教学与研究人员”,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二)中国会计学博士毕业去向 截至2011年,中国有56个会计学博士点。在中国112所“211工程”高校中有44个会计学博士点,其中“985工程”高校中有29个会计学博士点。换言之,在所有会计学博士点中,有12个博士点不属于“211工程”高校,有27个博士点不属于“985工程”高校。当前,中国一流大学倾向于招聘海外博士;其余“211工程”高校以及其他具有区位优势的一本院校,在招聘时也通常要求应聘者本科和博士均毕业于“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且在权威期刊。此为其一。其二,中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普遍偏低,新入职的博士通常又处在教师系列的最底层。家庭经济压力使得兼职成为无奈之举。其三,中国高校现正普遍推行聘任制和定编定岗制度,职称晋升的难度显著增加,而中国高校教师的职称与收入显著正相关。在求职过程中,除高校外,会计学博士并没有会计学硕士的比较优势(当然,相对于其他很多专业来说,比较优势仍然很明显);对于高校而言,收入偏低和职称晋升难度增加使得部分会计学博士望而却步,转而选择待遇好的公务员、央企和金融证券类公司。这也是中国多数高校坚持研究型(学术型)与应用型并举的“二元”会计学博士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根源。因此,为了吸纳一流人才进入中国会计学术界,中国高校必须致力于制度变革,提高教师待遇,尽量与同等级公司待遇相当,并优化会计教师的职业发展环境。

本文通过广泛搜集一手资料,结合作者访美见闻,发现中美会计博士项目在培养目标、招生规模、招生方式、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博士资格考试、要求、学习年限与就业去向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国会计学博士的质量良莠不齐,而美国会计学博士的质量普遍高于中国。因此,中国高校必须优化制度环境,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新和完善博士生培养体制机制,才能逐步缩小中国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切实提高中国会计学博士生教育质量。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以“研究型大学”作为战略定位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且具有雄厚师资力量的会计学博士项目,宜坚持学术导向,将培养目标定格为“培养卓越的会计教学与研究人才”;中国其他会计博士项目可以坚持研究型和应用型并举的“二元”培养目标。(2)中国会计博士项目招生规模已是美国招生规模的3倍以上,不宜再盲目扩招,而应致力于培养质量的提升;在招生方式方面,建议试点并推广国际上流行的“申请制”,但要确保制度科学有效地运行;在培养模式上,建议推广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更为科学的“导师组制”。(3)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学习的强度,加强对经济学、统计学、计量学的训练。(4)通过加大博士资格考试的退学风险,促进博士生刻苦钻研;切实提高博士生科研论文质量,弱化数量要求;在硕士生学制缩短的背景下,全日制脱产博士生的学制宜4~5年。(5)中国高校必须营造严谨而又宽松的制度环境、切实提高教师薪酬待遇(尽量与同等级公司待遇相当)、提供优越的工作空间和条件,增强高校对海外优秀会计学博士和中国培养的最优秀会计学博士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黄羽佳、张永冀:《美中会计学博士教育现状及比较》,《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年第2期。

[2]罗枚、夏冬林:《美国会计博士生培养方式及其启示》,《会计研究》2008年第10期。

[3]Francisco, B., T. G. Noland, and D. Sinclair. 2007. Pursuing a PhD in accounting: What to expect. The CPA Journal, 77 (3): 66-68.

[4]Hopwood, A. G.. 2007. Whither accounting research. The Accounting Review, 82 (5): 1365-1374.

第3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关键词:芬兰;研究生院制;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一、建立研究生院制

在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和促进下,芬兰于1995年建立了研究生院制,成为产-学-研体系下的核心产物。研究生院由教育部、大学和芬兰科学院资助,教育部每年给研究生院拨款3600万欧元,芬兰科学院每年拨款400万欧元。芬兰研究生院虽然是借鉴美国研究生院模式发展起来的,但其实质不同于美国的研究生院,更接近联合式的博士项目,通常的运作形式有以下特点:大部分研究生院是多所大学联合开设的,其余的则是由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开设或者与其他国家大学联合运作的国际项目。[1]

(一)研究生院的作用

一方面,研究生院承担了将政府、产业、高校和研究机构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作用。传统的博士生教育是高度依赖独立研究的,研究生院的建立就是为了打破完全依靠独立研究的模式。研究生院主要是基于网络的模式,所有大学都被包含其中,对于一所学校的博士项目来说,它拥有另外一所或几所合作学校,来自其他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本校完成该项目的学习。除了大学外,研究机构和企业也参与到博士项目中。此外,研究生院还与卓越中心在高质量研究项目方面有着广泛的紧密合作[2]。另一方面,研究生院承担了高校博士生教育知识转换平台的角色。对于博士生和研究人员来说,积极融入学术圈(Scholarly Community)是获得有意义学习体验的关键[3],研究生院通过使学生融入更广泛的学术圈,促进知识的生产、转化和创新。

(二)研究生院的类型

为了充分发挥研究生院的作用,芬兰研究生院形成了两种主要的类型,即“跨大学或跨主题型”和“大学内跨学科型”。前一种模式是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一个学科不同方面研究的学生和学术人员聚集在一起,专注于在已经建立的“卓越研究领域”进行研究,主要关注点是跟研究主题相关的,如人文艺术领域的国家语言研究生院和芬兰历史研究生院,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权研究研究生院,自然科学领域的化学工程研究生院(该研究生院连接了四所大学的27个实验室)。这种模型的延伸(特别是生物科学领域)能使群集多样化并且在区域内相互作用。“大学内跨学科型”是将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召集到一个单独的研究生院。该模型的主要关注点是对学生转换技能的培养。[4]

二、博士生培养过程

(一)培养目标

为了解决芬兰博士生教育中的问题,芬兰在国家资格框架中明确提出了对博士生培养的要求。芬兰国家资格框架有八个层级,副博士和博士学位处于资格框架的第八级[5](见表1)。

(二)学位申请

在之前的学习中,申请人的主科目成绩必须达到优秀。在申请过程中,申请人首先要与导师一起完成个人学习计划,并与申请书一同提交。这个计划要包括指导计划,导师和学生的责任和义务;研究、教学和资金计划;工作计划以及时间表,包括参加博士资格考试的时间以及公开答辩的计划。在选取博士申请者时,学校通常要考虑以下情况:申请动机、学术经历、研究计划及可行性分析、优势分析、硕士论文的等级以及学生背景的多样性。获得录取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至少有一名符合导师资格的教师愿意作为该申请者的导师。此外,申请者的研究领域应该与申请院系的专业领域相匹配。

(三)课程与教学

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合理的课程结构能够给学生构筑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在芬兰博士生教育阶段,学生可以自主制定一套自己的学习计划。芬兰博士生教育的重心是论文写作,课程学习和研讨会是论文写作的辅助工具。学校会为学生提供推荐的学习计划内容(见表2),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计划建构自己的课程体系,因此,博士生教育阶段的课程通常具备高度的个性化,但这些课程中通常都会包括方法课及参加国际会议。[7]

1.课程类型

博士生课程的核心课程,即基础学习,包括所学领域的专业课程、方法课,以及相关领域的跨学科课程。研究生院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博士生联合学习项目,为期一年,课程层次既有初级课程也有高级课程,一般分为三类(见图1)。此外,职业规划、管理课、教学培训课也是必修课程。由于教学技能也是博士生要学习的技能之一,学校会为博士生提供机会参加教学培训,以获得教学经验。如果博士生的工作计划中不包括教学,那么参与教学培训的时间不能超过博士生年工作量的5%。这些课程结构要保证可实施性以及系统性,并且随时应对新的需求。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背景和需要从这些课程中选择一部分加入他们已有的课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以选择支撑性课程。例如,主专业是通信工程的学生,支撑性课程可以是数学、软件工程、电子学、科学写作以及科学的历史等。

2.课程特色

研究生院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设由国内和国外大学及相关机构和企业联合组织的强化课,通过这种强化的研究训练降低博士生毕业时的年龄,促进他们在私企部门的就业,增进大学和研究所、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有利于创新的教育。[8]

(1)不同大学联合开设课程

电子通信与自动化研究生院(GETA)是芬兰最大的研究生院,由五所大学联合开设,目的是培养在芬兰“研究与开发”及经济发展中最重要领域(电子、通信及自动化)的研究人员。该研究生院的课程对全国博士生开放,课程主要由该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开设,课程开设计划由五所大学联合商讨(见表3)[9]。

生物制品科技博士生项目(PAPSAT)是由七所大学联合开设的一个博士生项目,由芬兰教育部和芬兰科学院资助,主要对林产品进行研究和开发。PAPSAT和国内其他的研究生院、森林产品工业研究学院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形成网络,增加可选课程总量,其最重要合作伙伴包括阿尔托大学的电子通信与自动化研究生院,生物炼制研究生院,芬兰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院[10]。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成员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不同课程,各成员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还会形成高效的实验室网络。[11]

(2)大学和企业联合开设课程

传统的研究员教育高度依赖独立研究,研究生院的建立打破了完全依靠独立研究的模式。除了大学外,企业也参与到博士生项目中。研究生院会与企业合作商讨课程设置,企业为学生提供实际的知识和技能转换的场所,并邀请客座讲师为学生进行讲座[12]。例如,GETA与诺基亚公司形成了有效的合作,PAPSAT与斯道拉・恩索集团等相关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

(3)丰富的跨学科课程及可迁移技能课程

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跨学科研究,芬兰博士阶段增开了跨学科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可迁移技能课程,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碰撞,从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创新,如芬兰图尔库大学与都柏林大学联合开设的生物信息学课程,图尔库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博士生项目开设技术科学与经济学课程。芬兰研究生院明确规定要对博士生进行可迁移技能的培训,因此,可迁移技能课程是博士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面向不同专业的所有博士生开设,包括各个方面的综合技能的培训,如论文写作与展示技巧、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商业管理与创新技能等。

3.教学模式

芬兰博士生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是小组会议、研讨会以及国际会议。在国际会议中,学生有机会讨论各自的研究兴趣,还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推广到更广泛的研究群体中。在这些教学形式中,学生可以得到资深学者以及同辈学者有建设性的反馈,并且可以获得新的合作机会和网络,这些经历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挑战,如对研究职业的困惑、研究过程中的瓶颈,使学生变得更自信。

(四)导师指导方式

导师和学生的合作模式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芬兰博士生导师的作用主要是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融入学术圈;确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对学生选课提出建议(如方法课);定期与学生见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反馈,与学生一起更新学习计划,引荐学生进入合适的研究小组,以帮助学生与其他研究人员及成果使用者之间建立合作网络;每年对学生的研究进展进行汇报,帮助学生申请资助金。

博士生教育阶段的导师制通常是隐含式的学徒制,一种是“学生-导师”组合,一种是研究团队的形式。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学生通常会积极参加导师的项目研究或者与其他资深研究员的讨论。他们的论文写作通常也是基于导师的研究项目、实验室工作或者田野研究。通过研究项目的研究方法以及设备,学生可以接触到共享的知识、资源以及研究团队的技能。在芬兰,每名博士生至少有一位导师,如果一名学生有几位导师,那么每位导师的职责要在监管计划中明确规定。由于芬兰博士阶段课程和教学的跨学科性特点,一些项目的学生会由两个不同学科的导师联合监管;与企业有紧密联系的博士生项目通常还会被分配企业导师。导师每年要对博士生的个人计划进行检查评估。学生每年要递交最新的研究计划以及进展报告,然后与导师组进行讨论。博士生项目委员会负责组织每年的评审,该报告内容(不评分数)将会记录在学生注册材料中,以保证该学生学籍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导师监管或者论文出了问题,首先应该联系的是协调人员以及博士生项目委员会。除了每年的评审报告,博士论文的进展也会接受论文顾问委员会的检查。该委员会由外部专家组成,并会定期开展检查工作,每个院系可能还会有自己的监管机制。

学校对导师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置了详细的解决程序。为了对导师进行监督,学校通常会成立监管小组,监管小组成员通常是导师团队以外的教师,如来自其他学校、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相关人员,而且研究生院会对导师进行培训。

(五)考核评价

博士阶段的考核包括博士资格考试(Prelims)、每年召开一次的委员会会议(Committee Meeting)评审以及论文的公开答辩(Public Defense of Dissertation)。每年召开的委员会会议是对学生的科研和毕业论文进度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审核,每次会议必须提交一份审核报告(见表4)。[13]

芬兰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保证是导师和相关教职员工的主要责任,而这个过程主要的关注点是学术论文的评审。论文写作是培养和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严格、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过程才能促使高质量论文的形成。芬兰国务委员会(Council of State)的法令对博士论文形式提出了总的要求。在正式答辩前首先要进行预审核,预审核前监管小组或者研究生院内部(博士生教育委员会或者本专业教授小组)要保证预审核所需的论文稿件已经准备好。预审核员必须是讲师级别以上的独立专家,本校本专业的研究员不能担任预审核员,监管小组成员中具有答辩论文监管任务的或者其他具有利益冲突的人员都不能担任预审核员。在公开答辩期间,参加答辩的人员包括院(系)邀请的其他大学相关领域的教师和博士生。在公开答辩时,参会者可以对任何问题提出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14]

三、结语

芬兰博士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建立了基于网络模式的研究生院制。研究生院与科技园、研究型小型公司、芬兰支柱产业及其相关研究中心、国家技术中心、芬兰科学院、芬兰技术研究中心、国内外高校等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培养模式环节中知识的转换和创造搭建了桥梁。在该制度的作用下,培养模式体现了“跨学校”“跨学科”“产-学-研相结合”的特点,为博士生整合了学科最优秀的师资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设置了以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和“可迁移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从而促进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生成。

参考文献:

[1]芬兰研究[EB/OL].http:// research. fi/en/resources/researcher_Training, 2013-05-12.

[2]European anisa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Finland 2009/2010[R].Brussel:European Commission,2009:116.

[3]Vekkaila J, Pyh?]lt?i K, Hakkarainen K, et al. Doctoral Students’ Key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the Natural Scien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Researcher Development, 2012 (2): 28.

[4][11][12][13][14]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ouncil. PhD Training and the Knowledge-Based Society[R].Tampere: 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ouncil ,2006:48,49,48,37, 38.

[5][6]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National Framework for Qualifications and Other Learning[R].Helsinki: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2009:63-64,53.

[7]Kirsi Pyh?]lt?i, Jenna Vekkaila, and JenniKeskinen. Exploring the Fit Between Doctoral Students’ and Supervisors’ Perceptions of Resources and Challeng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octoral Studies,2012(7):398-399.

[8]anisa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Finland2009/2010[R].Brussel: European Commission,2009:116.

第4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关键词:博士生培养;中德比较;科研

作者简介:叶宾(1980-),男,河南南阳人,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解晓芬(1981-),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13-02

现代的博士生教育起源于德国。1810年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在改建柏林大学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办学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德国培养出了西方第一批现代型博士。德国早期的大学教育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合并进行的,没有专门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大学教育一般也不使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概念。但在当前国际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为了同国际接轨,德国大学教育也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德国已基本实现了学位结构和学制的转变,放弃了德国高等教育传统标志性的本硕一体结构,转向学士、硕士二级学制。[1]

研究生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形式,是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等要素内容。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前提下,突出博士生的科研训练,着重培养其在工程实践中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它是以“导师制”为核心,强调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以培养学术型博士生为主要目标。它既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亦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研究所为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单位,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体制。

笔者最近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进行了半年的学术访问,在科研与学术活动之余,对其理工科博士生培养的特点及发展动向做了一番考察。在此作一简介,以期对正在探索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之路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有所启示。

一、培养目标

作为世界上现代博士生培养与教育主要模式之一的德国模式,强调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突出科研训练。德国大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许多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观念和实践,比如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大学教学和学业组织方面的个性化取向。创新能力培养只有在成为日常文化而被明晰意识所遗忘时,才算是真正告别了“谈论”的层面,成为现实。[3]

根据我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博士生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因此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强调基础理论与科学技术创造性,突出学术研究,并且学习时间有限制。因此,博士生常在学科领域内某一较小的研究突破点深入下去,以求短期内有所创新与领先。所以总体而言,我国博士生在某一研究方向钻得较深,但研究面较窄,科研训练不够广。

二、培养过程

1.课程学习

按照德国的传统,博士生阶段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科研、撰写博士论文。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没有必修课,也没有学分要求。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具有丰富多样的研究生研讨会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讨论,气氛非常活跃。这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思路,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德国学者认为博士的科学研究过程也是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如果说博士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方面,那么开设一定的专业课程,倒是局限了他们的知识面,不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博览群书,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学术造诣。[4,5]

在我国各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中,要求博士生在本学科领域须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因此学位课程的学习,对我国的博士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环节,而且对总学分有一定量的要求。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这些课程的学约需要1-2个学期。相对而言,德国博士生的独立科研和实验动手能力较我国博士生强,而我国培养的博士生则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

2.科研训练

在德国,博士生的招生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想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者,须大学毕业成绩比较优秀,提供相关的学历证明和教授的推荐信,在征得导师的同意后,就算是入学,这是一个师生双向选择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授会着重考察一个申请者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因此能够得到教授认可的博士生一般具有较好的科研素质。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承担课题,进行科学研究,用较多的时间从事课题研究,来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博士生也承担一定量的教学辅助工作,如指导大学实验课程等。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在博士生进入课题组时基本上就已明确,所以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很专一,与教授的接触很多,也很直接。在培养过程中,鼓励博士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比较频繁。

德国的科研小组一般都由十多人组成,包括1-2名教授,1-2名博士后,3-6名博士生和几位研究生及客座研究人员等。课题组每周组织2-3小时的学术研讨(Seminar),由小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做学术报告。通过学术报告,使课题组其他成员扩大视野,及时了解同事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这种活动也可临时变动,如由某一个外国访问学者介绍其研究成果,或由刚参加完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员介绍会议情况等,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此外,德国学生短期出国留学的比例相当高,许多德国学生曾在国外高校学习一到两个学期,或有国外实习的经历。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得以从开放的环境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我们的博士生招生设有专门的入学考试,录取考生主要依据入学考试成绩,博士生导师只有在最后面试阶段才能考查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博士生的科学研究也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博士生入学之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参加学术活动,确定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然后由研究方向相近的几位专家把关。目前大部分博士生的研究课题都是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的一些科技攻关项目以及横向项目等。博士生在完成科研项目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形成有创新性的方法或结论,由此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但是当前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和交叉的专业知识,单一的教授负责制容易造成学术视野狭隘和落后。近年来倡导的来自不同领域的指导教授共同组成指导小组,可以凝聚不同专业领域的指导教授,实现院系之间跨学科的联合,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教师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基本上已经没有可能将教学和科学研究完全统一于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进而导致他们在精力和时间投入上的偏颇,造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实际上,德国大学教授对于研究的偏好比起中国教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3.经济资助

德国教授要安排和解决其所招收博士生的经济资助(工资)。通常有如下几种资助方式:助教、研究生院奖学金、工业奖学金等。对于外国博士生,还可申请政府学术交流、私人、教会等基金会的奖学金。[6,7]大部分博士生同时兼任导师的助教,要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协助导师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资助。

我国的博士生较多地依靠国家提供的各种奖(助)学金。博士研究生一旦被录取,就可享受国家提供的助学金,或带薪上学。由于助学金的金额相对较少,仅依靠助学金,博士生的生活较为艰苦。此外,导师根据博士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业绩,以科研项目劳务费的方式适当地给予经济补助。博士生亦可通过大学的助管、助教等形式取得报酬,但是由于分散了博士生的科研时间,许多博士生导师并不提倡。总体来看,我国博士生的每月收入只是其同期毕业硕士同学收入的1/6左右,而德国博士生的收入约是其硕士同学的60-80%。因此需要提高我国博士生的待遇,使其能够专注于学术研究中。

三、一些思考

传统的教育理念长期支配着德国的高等教育,由此造就了德国高等教育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辉煌时期。[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冲击,德国的高等教育和博士生培养理念也出现了一些危机。在科学研究方面,传统的以研究所为基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了学科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大科学发展的需要。因为在这种模式中,教授在研究所中具有绝对的自,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个人兴趣和意志。这不利于跨学科的合作以及大型科技项目的开展。此外,德国的教授过于注重科学研究,忽视了针对大学生的教书育人基本职责。大学选拔和聘任教授的依据几乎完全是科研水平,教学能力和水平几乎不被考虑。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显然也有失偏颇。

2008年2月德国政府推出了《加强德国在全球知识社会的地位:联邦政府关于科学与研究国际化的战略》,以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承担国际责任,应对气候、资源和安全健康等全球性挑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和研发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加强高校以及校企之间的合作等是其发展的主题。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博士生培养的优良体制和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提高我国博士生的质量,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德国高等教育十年改革重要举措[J].世界教育信息,2010,(2):67-71.

[2]陈正.德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6(1):53-57.

[3]李本娣,程永元.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21-24.

[4]俞可.第三届中德高等教育论坛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9):106-109.

[5]李本娣,程永元.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3):14-17.

[6]刘爱真.德国研究生教育的项目管理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73-77.

第5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关键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22-03

On Some Questions of Cultivating Sport Discipline Doctor Postgraduates

LI Jing, XUE Cuixia

(Graduate School,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cultivating sport discipline doctor postgraduates is still in primary stage in China and some questions are worth researching, such as how to select excellent students and make scientific procedure, be strict with the quality of mentor and increase the quantity,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doctor postgraduates through many ways, and monitor the process of making doctor dissertation for improving quality.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many strategies should be researched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octor postgraduates.

Key words: sport discipline; doctor postgraduates; cultivate; questions

1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简况

1986年,我国批准设立了首批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和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理论专业成为3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标志着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初步建立。到1996年底,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由原来的3个学科专业发展到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学、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物化学等7个学科专业,累计招收了64名博士生,培养博士学位获得者17名。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了体育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从原来的11个学科专业压缩到4个学科专业,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在4个二级学科下设置若干个研究方向。

目前,我国体育学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四所院校,此外,还有13所院校拥有体育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9个、体育人文社会学6个、运动人体科学3个、民族传统体育学2个。同时还有三所体育院校联合招收博士生,也有一些体育院系本校其它一级学科下也招收体育学博士生(表1)。其中,近三分之二的学位授予点是近几年新增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由体育院校为主,综合性大学为辅的体育学博士生培养格局,改变了过去由体育院校为主的单一局面,形成了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开放性培养体系。

表1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点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从招生规模就可以窥见一斑(图1)。特别是2000年以来,体育学博士点的增多,招生规模的扩大,使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

图1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收情况

(引自卢亮球等,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

2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关于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曾有学者进行过相关的调查(表2),基本反映了目前的实际情况,但与次相关的一些问题我们同样也不能忽视。

表2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注:引自卢亮球等,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

2.1规范入学考试,招收优质生源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衡量考生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考试一般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是筛选的第一步,如何把握好初试的难易度?是依据考生的数量来确定,还是依据体育博士学位的要求来确定呢?如何在初试中使有实践经验、科研能力较强但知识记忆却一般的考生和那些只善于死记硬背的考生区别开来。这些问题都是在入学考试时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并不是普通意义的测验,而是一种多因素影响下的平衡、综合、复杂的对考生能力的检测,甚至有时是针对考生个体的一种判别。

在初试的笔试中有两个重要环节值得注意,一是出题,一是评卷。科学合理的试题是筛选优秀考生的第一步,除注意避免漏题外,更多的还是要对试题的难度、质量进行把关。其次是评卷过程中的客观性,避免人情因素的影响,要做到公正、可信。在初试的基础上做好复试更为重要,因为录取博士研究生的总原则是把那些科研能力较强、理论基础扎实,有一定创新能力,并能在经过博士期间的学习后成为本学科的高精端专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考生挑选出来。但是如何在初试的基础上能把真正的人才甄别出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识别?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初试分数高低不是唯一的依据,还要注意考察考生的培养潜能,要对考生以往的科研能力进行初步评估,对考生的德行要有所了解。另外,正确把握考试成绩与导师自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导师的意见。

面对博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越来越多的形势,面对一些体育学博士点都是新增的局面,面对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疾呼。规范博士生入学考试,探讨适应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招生规律的一套相对稳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命题、阅卷、复试、录取制度,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2严格导师资格条件,扩大导师队伍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导师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从1981年创立学位制度,制定并实行了由国家评审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办法,制定了在教授中挑选学术造诣较深、科研成果显著、对国家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原则,聘任了一批博士生导师,对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建立博士生培养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博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办学自的下放,博士生导师的资格确认基本上由所在高校自己聘用。

随着近年来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博士导师数量明显不足的问题。为了满足招生的需要,一些院校不得不让导师超限带博士生,从而出现了一个导师一届带3~4名,甚至更多名博士生的现象,这其实是非正常的,远远超越了导师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有通过降低导师资格条件,使那些实际上并无导师资格的教授也混入导师队伍。特别是一些新增博士点的综合院校,由于这些院校在申报博士一级学科授予权或点时,其借助的是综合实力,而实际上体育学科能力可能并没有达到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条件,也就是说,其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资格是值得质疑的,有些导师甚至自己本人都没有经过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经历。

在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收规模较大,博士导师短缺的这种状况下,如何既能严把导师资格关口,又能充实扩展导师队伍是值得探索的问题。北京体育大学近年来主要采取了整合社会资源,聘请社会上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体育学者或政府官员担任博士导师,或从兄弟院校聘用有资格的教授担任博士导师,虽然通过这两种途径缓解了博士导师的暂时短缺,但是从根本上是不能解决此问题的。因此,在体育学博士导师队伍建设中,要从远景考虑,改革当前的导师遴选制,建立“导师组(室)制”。对某一学科或某一方向的导师进行整合,组建一个导师组或导师室,并配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科研项目、学术思想活跃、有培养前途的副教授参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这样培养1~2届研究生下来,那些副教授也升格为教授了,同时也具有了博导的经验,这样可尽快的扩充博士导师队伍,真正解决体育学博士导师紧缺,水平有限的问题了。

2.3创造条件,多种途径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就是培养其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反映则主要通过其博士论文的价值折射。但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也不仅是导师个人的影响,而是学校全面的培育。鉴于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时间短,学科较弱,而且大部分博士点都是新近增加的,所以在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更显“心有余,力不足”。现在大多数学校主要把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重心放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这是当务之急的,的确在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有计划无实施、有课程无教材、有教学无评价,等等。但是,从体育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来看,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凭在教学中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应让博士生走到体育实践中去了解现实,获取需求,追踪热点,聚焦难点。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寻找创新,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因为大多数博士研究生在本科和硕士期间接触群众体育、运动训练、学校体育就比较少。怎么样让博士生走向体育实践,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学校、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共同开辟途径,创造条件,把博士生推向体育实践一线,在实践中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北京体育大学是招收博士研究生较早的学校,在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积累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北体研究生院在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走过了由主干到边缘,由重点到全面的过程。所谓由主干到边缘的做法是,由抓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前沿性、规范性;抓课程建设的先进性;抓教学质量的高规格;抓导师的责任和评估;走向了开辟新的途径,抓学生在学校的第二课堂,聘请专家定期讲学,建立“博士论坛”,加强博士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2.4监控学位论文研究过程,提升论文质量

1) 把好选题关。有了好的选题才能做出高水平的论文,体育学博士生论文的选题应主要属于体育学科前沿具有创新性的问题或学科发展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选题的质量是保证论文创新性的前提条件。博士论文的选题应尽可能与导师的科研任务挂钩,成为导师科研课题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者是导师科研课题的延伸,博士生的论文选题如果能围绕部级重大课题,则比较容易取得新的突破。

2) 确保导师全程指导,这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严格把好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等全过程,才能保证论文的创新水平和质量。

3) 加强论文质量管理制度建设,这是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根本。应围绕学位论文的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制度,以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具体可从论文的开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评审三个大的环节制定规章制度(表3),比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开题,开题要走一定程序,而且应建立负责人制度,这样可与最终论文完成时的评审与答辩结合起来。

表3提高体育学博士论文质量建立制度参考

论文开题相关制度论文中期检查制度论文评审制度定期开题制度是否按计划进展盲审制度开题申请制度质量监控末位淘汰制度开题负责人制度导师指导情况奖励制度在论文研究期间要对其是否按照旧开题设想进行,论文质量是否有所“注水”,导师指导是否到位与充分。在论文完成后,要对论文进行盲审以确保质量,并可采取末位淘汰与奖励制度。这样基本上对论文的由选题到最终的评审整个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控,较为充分的发挥了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职能,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策略

3.1明确形势,确定博士研究生全国发展战略

虽然现在有17所院校(包括联合培养)具有招收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资格,但是从整体数量上来说并不多;从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发展来看,也仅有近20年的历程,而且其2/3的学校却只有7 a左右的发展时间。所以,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从时间,还是从规模上来说都是个“新生物”。在这种状况下,应该由一些部门出面组织研究一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全国发展战略规划,逐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质量服务。

3.2整合社会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具有招收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学校在导师资源、课程资源、科学研究实验条件、优秀生源等方面,存在着分配上的不均。怎么样充分利用、整合配置这些学校的资源,对培养高质量的、有创新能力的博士研究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如何发挥各地体育科研机构为培养博士研究生服务也是要思考的课题。为了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和培养质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的综合优势,应该打破高等体育院校之间,高等体育院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相互封闭的局面,鼓励高等学校之间、与科研机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建立开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3.3完善规章制度,实施博士研究生授予点评估机制

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总体来说发展较晚,整个培养体系还不健全,还需要不断完善。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好的办法是用科学合理的制度去管理,这样就需要完善和建立一系列的有关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规章制度。如招生制度、导师聘任制度、社会实践制度、论文科研制度等等。国家要针对体育学科比较薄弱的特性,制定宏观的政策引导其发展,对新增的博士授予点要跟踪评估,不能只管授予,不管建设,不能只管结果评估,不管过程建设。因此,要加强对各体育学博士授予点的评估,形成一定的良性机制,促进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4结论

1) 目前,我国体育学共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国14所大学拥有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外,还有三所体育院校联合招收博士生,有一些体育院系本校其它一级学科下也招收博士研究生。其中近三分之二的学位授予点是近几年新增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2) 随着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如规范入学考试,招收优质生源,把招生纳入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全程中;严格导师资格,扩大导师队伍;创设条件,多种途径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监控学位论文研究过程,提升论文质量等问题。

3) 鉴于当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要着重研究提高培养质量的策略。可以从确定博士研究生全国发展战略;整合社会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完善规章制度,实施博士研究生授予点评估机制三个方面考虑。

参考文献:

[1] 卢亮球,高鸿辉,麻雪田,等.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118-123.

[2] 钟秉枢,蒋家珍.以规范为基础以创新求发展――体育博士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2): 7-12.

[3]新华社.政协委员疾呼必须重视博士生教育质量[N].黑龙江日报,2005-03-03.

[4] 杨贵仁,黄汉升,方千华.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审视[J].体育科学,2005, 25(6):3-12.

[5] 牛智有,廖庆喜.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措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66-168.

[6] 何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1):98-104.第30卷

投稿日期:2007-03-16

第6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国家供小学生的费用,平均每人每年约84元。学制6年,共需504元。供给中学生的费用,平均每人每年约133元。学制6年,共需798元。供给大学生的费用,平均每人每年约2千元。学制4年,共需8千元。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花多少钱呢?总计约9千3百零2元。其中还不包括基建费用。同学们,当你中学、大学毕业后,将为国家和人民贡献些什么呢?(小龙摘自《刊授大学》)

谈笑自若赴刑场

1935年6月18日上午10时,福建长汀中山公园寂静阴森。瞿秋白同志被反动派押到这里。押送前,特务连长把的“着将瞿秋白就地处决具报”的电令,出示给他。他正伏案挥毫写诗,看过“电令”,手不停挥,认真地把诗写完,并附跋语。然后坦然整衣,来到中山公园。当时,一位天津《大公报》记者在场采访,描述此情景时说:

书毕,至中山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信步至亭前,已见韭菜四碟,美酒一瓮,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酒半乃言曰:“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继而高唱国际歌。酒毕,徐步赴刑场。(据《中国财贸报》)

马卡连柯论“自我”的位置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是由最近的前途决定的,那么这种人就是软弱无力的人。如果他只满足于个人的前途,只要这种前途是远大的,那么他可以算是强有力的人。但他却不能使我们感觉到人格的美以及人格的真正的价值。集体的前途也就是集体成员的个人前途,集体越广,人就越美,越高尚。(摘自《马卡连柯全集》)

“OD”——过剩博士

在日本,大学研究生院三年博士课程虽然念完,尚未找到固定职业,仍留在大学搞研究而不拿工资、没有职位的研究人员,被称为OD(Orer D0ct0r,意为过剩博士)。这种OD都已超过一般就职年龄,几乎不能找到固定职业。目前日本共有5000名左右OD,这就使有些大学不得不限制研究生的招生名额。(摘自《世界知识》)

第7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注重培养过程的支持与激励

在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培养单位应该起到引导、支持、辅助、考核和激励的作用。

1培养单位对医学博士研究生开展创新思维上的引导

我院连续6年组织新入科博士研究生参加入科前集中培训,从医德医风、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对其进行教育与培训,使博士研究生认识到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同时,我院多次组织博士研究生进行社会实践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获得了09年吉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体的荣誉,这不仅提高了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医德医风和社会责任感,也能使其学以致用,激发新的想法。

2培养单位对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持和辅助

培养单位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支持和辅助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硬件设施的投入,学科建设水平、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创新交流平台的设立等,这些都是培养单位应给予支持和辅助的方面以此促进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硬件设施的投入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其更注重临床上的实践,因此硬件设施上的支持和辅助对于医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尤为重要。只有提供一流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辅助博士研究生更好的完成实验和科研,提高其科研和创新的能力。

2.2学科建设水平与良好的学术氛围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硬件上的辅助,更需要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和一个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在全国高校排名第十二,多年来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每年举办一次的博士研究生论坛不但给博士研究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更给博士生带来了广阔的视野和前沿的医学课题。总结我院多年的发展,我们发现对博士研究生质量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术氛围和学科水平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高水平的学科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在一个好的学术氛围下,才能激发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2.3课程设置与科研在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不应只强调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培养,也应注重与之交叉的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学习,这样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培养医学博士研究生对交叉学科的敏感性和创新能力。另外,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博士研究生在完成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就进入临床,随之进入科室实践后,其临床的医务也会越来越繁忙,这使得医学博士研究生无暇科研,也很少有时间参与一些创新和科研项目,久而久之,便阻碍了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单位应该适度减小博士研究生的临床医务工作,使其有时间潜心创新与研究。

2.4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支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不仅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能够站在学科前沿,把握学科未来发展放向,并且能时刻保持创新意识。这样的导师队伍才是高校进行“精英教育”所需要的队伍。因此,培养单位一定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首先提高医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件,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针对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院已连续二届举办“秉承传统追求卓越,努力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导师论坛会,不断提高导师的培养水平和学术道德意识;第三,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联合培养医学博士研究生,共享优秀的导师资源。

除了导师队伍素质需要提高外,还应改进导师的教学方式。把过去导师“单项传授”变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另外,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导师更注重对学生临床实践上的指导,而忽视了科研能力的锻炼,导师应该把博士研究生推向研究工作的第一线,给他们压担子,安排其参加甚至负责国家水平的项目研究,培养他们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激发他们潜在的创新能力。

2.5创新能力支持平台

培养单位除了可以提供以上各方面的支持和辅助外,还可以为博士研究生搭建一些列创新平台。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院在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多搭建的一些创新平台。

第一,开展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论坛以创新为主题,组织专家讲座,或者以学科内某个前沿课题组织博士研究生进行研讨等,在时间和地点受限制时可以创建网络学术论坛,这样不仅能利用网络上的丰富资源还可以进行远程交流。

第二,成立研究生创新中心,设立一系列创新基金,若博士研究生达到了某项创新基金的各项指标,便可以申请得到资助,当然在整个资助的过程中培养单位要定期对博士研究生所承担的创新项目进行考核,一旦考核未通过则取消对其资助。

第三,建立“杰出人才和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对符合培育计划的博士研究生给予资助,以此鼓励和支持博士研究生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研究,加快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可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

第四,举办学术创新大赛,邀请资深的教授组成评审组,给参赛人员宝贵的意见和改进方法等。第五,开展博士研究生公派出国学习项目,选拔优秀的博士生出国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外学术界的最新动态。这样一些列的创新能力支持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激发了研究生参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单位对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与考核

高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有必要的支持和辅助外,也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激励考核制度。这样才能提高博士研究生对培养创新能力的兴趣,加大博士研究生创新的动力。

3.1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考核制度博士学位论文是体现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对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研究生采取了奖励制度。大多数的做法是设置优秀博士论文培育或扶持基金。首先培养单位确定一批培优候选人,对确定的培优候选人按一定时间发放一定金额的培育津贴;其次,要对培优候选人实行去全过程的监督和考核。每隔一段时期就要组织专家小组对候选人的博士学文论文的撰写情况和研究进度进行考核,考核不通过则停止发放培育基金并且取消培优资格。最后,就是对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给予奖励。

3.2创新能力综合激励考核制度国内各高校现在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我院通过对博士创新能力培养的不断探索和改进,认为培养单位可以对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一个终期考核并设置一项创新能力奖学金。这项考核体系不与某一个创新项目直接挂钩,而是与一定时期内的总体表现相关。我们可以设定几项评定指标,例如:参加学术论坛情况、学位论文进展状况、学术篇数、所承担创新科研项目情况等,并把指标赋予不同权重,最后算出结果并给予单项奖学金。

做好总结并不断改进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套系统的工程,而这套工程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求我们培养单位做好总结,汲取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并继续不断探索以求有更大的进步,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求达到医学博士研究生的最终培养目标。

总结

第8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关键词:协同创新;博士后培养模式:创新与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6-0024-04

博士后培养,在我国已走过了27个春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养体系,如今4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了21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304个科学工作站,覆盖了所有一级学科。尽管博士后培养成绩喜人,但“学院式”培养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各培养主体之间的协同还远远不够,企业博士后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士后培养质量。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其他机构应协同创新,建立资源配置优化、知识与技术共享、行动高度一致的产学研培养模式,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

一、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界说

1 协同创新

学界对协同创新的认识各有不同,以下两种定义最具有代表性:“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高等教育领域的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和提高高校服务于社会的效率。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之中: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2 博士后培养模式及其相关要素

周远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高等学校所要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黄国勋认为从操作层面上来说,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龚怡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中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课程体系状态、教学计划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是培养模式的诸要素,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为整个培养过程,包括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培养途径、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与淘汰模式等方面。”

综合分析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可以将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概括为: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与方式、教学运行和组织机制以及人才培养评价等。依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博士后培养模式既与普通教育的培养模式不同,又具有共性,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培养途径与方式和考核评价。其中,培养途径和培养方式是培养模式的核心,这也是本文的讨论重点。

3 协同创新与博士后培养模式的关系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都将“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重要议题。以上教育政策的规定与协同创新的内涵高度契合,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博士后教育的培养主体之间应该依据协同创新的内涵和要求进行有效协同。加强高校与企业、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国内与国外的合作,发挥各个培养主体的资源优势,有效整合促进博士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素,协同各培养主体的行动,创新博士后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H

二、当前博士后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我国的博士后培养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学院式”为主的博士后培养模式已经显现出其弊端。

1 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联合培养程度不高

当前,博士后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学院式”培养模式,这是最传统的培养模式,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对博士后申请者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进站学习,学习形式主要是跟随导师做课题、做项目,经过2年,课题或项目完成,经过考核出站;二是“校企合作式”培养模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企业博士后,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流动站的企业。博士后申请者通过考核进站,企业与高校进行签约,共同培养博士后,一般情况下,企业内的导师负责实践部分,高校内的导师负责理论研究,经过一定年限,项目或实验完成,通过考核出站。从企业和高校的设站数量、博士后比例来看,高校博士后占据绝对优势,“学院式”培养模式仍是主流,而这种培养模式不利于博士后实践能力的提高,影响博士后培养质量。

2 企业博士后规模小,形式化严重,高校与企业合作关系松散

自1994年我国第一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以来,企业博士后得到了空前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随着企业博士后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博士后的培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企业博士后招收和管理过程中,高校基本处于配角地位,高校认为联合招收可有可无,一般也不列入自身的招收计划,往往坐等企业找上门,谈妥相关协议后协助办理相关进出站手续。对企业而言,有些企业重申请、轻建设,在申请时投入很大的热情,一旦批准设立,往往成为挂在墙上的金字招牌,甚至成为一块鸡肋。在管理上,企业博士后以企业为主进行管理,高校对企业博士后培养的过程介入较少,流动站与工作站之间的关系也很松散。

3 校际合作相对缺乏。资源共享程度低

各个高校具有不同的资源和优势,如何让这些资源和优势在博士后培养中发挥出最大效能,是具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进行联合培养无疑是一条值得考虑的路径。然而,由于条块分明的管理体制的影响,以及保守式管理思维的惯性作用,经过网络搜索和电话访谈,我们发现,我国具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与其他高校合作培养博士后的寥寥无几。

4 国际交流不够。博士后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

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正在不断加深,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到培养经费、留学政策、博士后外语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到国外接受培训和锻炼的博士后数量还较小,我国博士后跨国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加强与国外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创造与国外联合培养博士后的条件,成为未来不可忽视的课题。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博士后培养模式的创新与重构

“学院式”博士后培养模式的最根本问题在于没能充分将各个培养主体协同起来,共享各种资源。做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协同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应该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重新建构符合时展、能够切实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培养模式。

1 构建新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面对企业博士后培养形式化、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职责清晰、相互促进的新型博士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在招生方面,企业博士后由高校招收,高校可以全面梳理本地区甚至全国的企业工作站覆盖的专业,与本校流动站所覆盖的专业进行比对;可以对相关专业教师可供转化的科研成果和可供合作研究的科研项目进行汇总,与企业工作站所含技术方向进行比对等。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流动站应主动出击,通过网站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同时,有针对性地与T作站联系,变被动为主动,适时召开高校流动站暨科技成果的推介会,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寻找合作对象。合作企业找好之后,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博士后进站的考核工作。

在培养方面,考核合格的企业博士后进站后,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培养,一是在高校流动站进行理论学习;二是到企业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研究,这两个阶段都进行基本时段上的规定。继续实行双导师制,即高校为每名企业博士后配备一名导师,企业为每名博士后配备一位相应的实践导师,在招收、考核、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出站报告的评阅、评价等方面两位导师都要参与。

在经费投入及政策支持方面,高校和企业共同投入资金,以企业投入为主,同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支付给高校博士后流动站一定的挂靠费、指导费。国家出台政策规定按企业招收博士后的数量,减免相应比例税费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企业参与博士后培养的积极性。这样既有利于对高等院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智力资源与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财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整合,又有利于发挥企业博士后的工作优势。

2 建立跨校培养模式

根据资源共享的理念,高校之间在师资、图书、设备等资源方面进行共享,能够提高办学效益。校际培养模式运用于博士后培养过程必将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办学效能。

师资共享型跨校培养模式。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高校之间通过签署协议,根据博士后本人的意愿,以及研究背景,导师的项目需要等标准,校际之间互派一定比例的博士后:二是互聘博士后导师,为了实现学科优势互补,对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科可以到其他高校聘请兼职导师。

以项目合作的形式实现跨校培养模式。在同一研究方向上,根据研究项目的同质性进行校际合作,签订合作协议,组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研究团队,共享研究平台,共享科研成果。通过以上合作,能够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教育合力,进而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

3 推进跨国联合培养模式

博士后培养的国际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要积极创造机会,与国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联合,加快跨国联合培养的步伐。

第9篇:博士生培养范文

实际上,与日益增多的博士相比,博士培养和授予所产生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全球范围的博士供应正在超过需求,因而博士正在沦落,包括博士本身的质量以及即使质量过关其价值也得不到体现。

博士

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从1998年到2006年,世界上多数国家培养的博士正在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博士的产出就像某些工业产品,如汽车、电脑和电视,年年攀升。

世界上博士产量年增长率前三名的是两个发展中国家和一个发达国家。第一名是中国,年增长率为40%。增长率其次的是墨西哥,年增长率为17.1%;增长率占第三的是丹麦,为10%。其后依次为,印度(年增长率8.5%)、朝鲜(年增长率7.1%)、日本(年增长率6.2%)、澳大利亚(年增长率6.2%)、波兰(年增长率6.1%)、英国(年增长率5.2%)、美国(年增长率2.5%)和加拿大(年增长率1%)。

但是,在博士产量大增的情况下,也有极少数的国家并没有随波逐流。例如,德国是博士产量几乎一直保持零增长的国家。更有甚者,有的国家的博士培养形成了负增长,如匈牙利,年增长率为负2.2%。但总体而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士培养形成的格局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事实。而且,比较几个国家博士上升数量的具体情况也能体现出博士的势头。

中国1998年培养的博士约为1万人,但到了2008年就达到49698人,现在更是达到5万以上;英国1998年博士数量约为1.1万人,但到了2008年则上升为16606人;日本1998年的博士人数约为9900人,到了2008年则达到16296人。只有德国的博士培养处于一种稳定状态,1998年为2.5万人,到了2008年则为25604人。

美国的博士增长

美国的博士在2007年就培养了41000人,其中占比重最多的是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士,这两个领域的博士年增长率仅用7年的时间就与物理、大气、海洋和工程学的博士增长率持平。

不过,美国的博士培养一直在供需之间徘徊,但现在似乎正陷入供过于求的尴尬境地。2009年,美国仅在生命科学和物理学领域培养的博士就达到19733人。这一年,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仅次于中国。但是,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并没有找到相应的工作,以致有人认为,需要美国国会拨款创造工作机会来让这些博士就业,否则就不应当培养如此多的博士。

美国的生命科学博士首先陷入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尴尬境遇中,因为生命科学的博士急剧上升,但是,社会并未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工作机会。例如,美国的药物和生物技术工业在近几年持续大幅地缩减。1973年,美国生物科学的博士在经过6年的苦读拿到学位后,55%的人可以保证获得一个终生聘用的职位,只有2%的人会从事博士后研究或获得一个非终生学术职位。

然而,到了2006年,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15%的博士可以获得一个终生职位,而且是要在拿到博士学位后6年;有18%的博士则只能屈身于非终生职位。而且,有更多的博士从事并不需要博士学位的工作。

显而易见,这种情况是在浪费宝贵的资源,纳税人花了大量的钱来培养这些博士,而博士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获取博士学位,但是毕业后却不能人尽其才。他们所从事的并非是与专业和能力相匹配的工作。这当然不是谁的错,而是市场并不需要太多的博士。

当然,市场需求的萎缩现在也抑制了一些学生攻读博士的愿望和行动。例如,尽管美国2010年的统计表明约有3万名科学和工程的博士生,但是在2007年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可能需要7年以上时间才能获得博士学位,而且超过1/3的人可能无法完成学业,也不能获得学位。

波兰的博士扩张

在东欧,波兰的博士扩张是一个典型,其博士数量的迅速增长令人吃惊。1990年~1991年,在波兰的大学和研究所注册攻读博士的学生仅为2695人,但是,到了2008~2009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2000人,是以前的约12倍。原因在于,波兰旧有的体制解体后,政府希望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这一方针也包括奖励高校和研究机构扩大招收博士。

不过,波兰的博士扩张也遇到了麻烦。首先是培养博士的资金缺乏,原因在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为更多的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提供资金保障,这导致了很多攻读博士学位的人退学。例如,攻读工程学的博士生超过一半不能完成学业。他们不得不在未获得博士学位的情况下就业,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不过,对于波兰的博士来说也有一个优势。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统计表明,如同大多数国家一样,波兰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失业率在3%以下,博士的就业前景比其他获得高等学位(学士、硕士)的人更好。但是,能就业是一回事,博士对其工作和报酬是否满意又是另一回事。波兰和其他多数国家一样,博士学位拥有者尽管大部分都会有工作,但他们对其工作的满意度并不比没有博士学位的人高,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

另一方面,波兰学术界也担心其培养的博士水平达不到国际上相应的水平,因此提出应当对全国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博士进行统一的质量评估,以比较其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博士的质量是否一致。

埃及的博士困境

在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埃及的博士培养呈现了另一种繁荣景象,有一定的代表性。

2009年,埃及注册的博士生有35000人,但是在1998年该国只有17663名博士生,10年中扩大了约一倍。与波兰的博士扩张一样,埃及在资金上也不足以维持如此多的博士培养。埃及的博士培养主要靠财政拨款,但是,这些资金主要还是用以培养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生获得的经费要少于前两者。对于培养博士的资金不足,埃及的大学和研究所已转为向国外和私人募捐,但是,现在募捐获得的资金还是非常有限。

埃及面临的博士培养难题还在于设备和资料的缺乏,以及合格教师的短缺,同时埃及给予研究人员的报酬太低。这些情况的后果主要是让博士生来承受,例如教学和研究质量不高,同时造成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紧张。由于博士培养的质量不高,埃及的博士也被认为是“二流”的,常常导致在谋求国际研究职位时缺乏竞争力。

埃及的博士增多也造成了另一种在其他博士扩张的国家所具有的现象,社会上其他机构中雇用的博士学位拥有者比高校和研究所雇用的博士学位拥有者还多。因此,在埃及,博士学位只是一种爬升到社会上层的标志,与实际能力和作用并无多大关系。例如,很多雇用了博士的单位总是抱怨他们雇用的博士缺乏实际工作的技能,例如缺乏应用写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因此,埃及也有人认为,追求博士学位是不值得的,除非你已经在高校和研究所工作。

选择还是放弃博士

能否找到工作和从事自己满意的工作是人们攻读博士的主要动机,其中,获得博士之后的报酬更是人们看重的动机。英国《自然》杂志统计了在亚洲、欧洲和美国获得博士学位者的收入情况。

如果以薪酬而言,目前在亚洲读博士可能更值得,因为博士与非博士的薪酬相差较大。在获得博士学位后6~10年,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平均年薪为4.8万美元,而无博士学位的人平均年薪则为2.8万美元。显然,这一差距相当明显,从而成为鼓励人们攻读博士的主要动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