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和谐教育范文

和谐教育精选(九篇)

和谐教育

第1篇:和谐教育范文

在谢集中学有这样一条理念:以和谐促发展,以和谐促提高。从学校管理到教师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每一方面、每一细节无不贯穿着这一理念。和谐理念是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经过数年不懈努力,已深入每一位教职工、每位同学内心深处。在这一理念支配下,学校领导与职工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处处充满着和谐的光辉。

一、领导的和谐艺术

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影响着学校的发展,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对一个学校来说也就显得至关重要。谢集中学校领导从严要求自己,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领导带头执行;规定要做的,领导先做,规定不能做的,绝不触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了带头人的榜样,老师们自然口服心服。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校,集思广益,遇有重大事件,集体决策,学校领导积极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决定。大家的责任心强了,积极性更高了。

学校领导时常深入教学一线,到教师的办公室,与教师们谈心,了解教师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领导对教师的情况虽不能说了如指掌,也是比较清楚的,哪家有了困难,生活遇到了问题,同事们关心,领导也一样关心,并提供帮助。这一做法,不仅拉近了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为学校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和依据。

集体教研,领导必到。畅所欲言,气氛活跃,体现了自由与民主的科学精神。每星期三下午的集体教研为全体教师提供了自由学习与研究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老师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教学心得说出来,相互指正,业务水平得到了提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订阅的书籍、先进的网络大家积极充电。只要有机会定会安排教职工外出学习,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一改以往的封闭状态。

定期举办文体娱乐活动。如教职工乒乓球赛、踢毽子、拔河、跳绳、合唱等,既能锻炼身体,也能释放一下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所有措施,都是领导教职工全员参与。俗话说得好,“将心比心”,一项项措施提高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中压力变成了动力,学校不再是枯燥之地,她成了大家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学校大家庭不用提,无形之中已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改善和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同事间和谐相处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家通力合作、协调一致才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目标。假如教育者――教师们之间相互闹别扭,既会影响个人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以前,老师们之间常会为了点小事闹别扭,遇到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更是针锋相对,关系很不融洽。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宣讲和谐理念,教师们通过学习,心境大开,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得到了提升,对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能够合理看待、灵活应对。同时大家注重自己的修养,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修性养德,开阔视野,拓宽思维,认识真理,提高为人之品位。在读书中,教师人格越发显出高贵,放射出无限魅力。

三、师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物理课堂上,每节课的引入我都精心设计,或实验,或故事,或小魔术,如瓶吞鸡蛋、杯底抽丝、马德堡半球拔河比赛、雨后彩虹、土电话、潜望镜、钱币消失……数不胜数,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而学习讲解中,则根据农村学生的已有知识,列举大家熟知的生活实例,感到科学知识就在身边,不再高深莫测。我鼓励大家踊跃发言,在小组间相互评比,当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时,我只做引导,不会为了赶进度而打断同学们的争论。而每个实验都提前布置,就地取材,设计实验,课堂上的实验学生积极动手,踊跃发言,想法各异,搞得轰轰烈烈,效果往往超出预期。一句话,物理课堂就是同学们独立自由的小世界,是师生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欢乐谷。

四、学生团结,尊敬师长,努力学习

第2篇:和谐教育范文

一是教育目的的自失阶段。两千多年的封建儒家教育思想,始终把教育当作“助人伦”的工具,教育成为政治的附庸。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在建国以后没能从人们的心底根除,反而是几乎从骨子里被接收过来,形成一种痼疾,加之教育上多是照搬了苏联模式,未能结合中国的实际,人的主体性无法得到应有的发育,教育目的应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被抹杀了。虽然在教育目的的规定上强调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左”倾带来的失误,特别是“”十年对教育的扭曲和摧残,教育培养出的人是典型的政治产品,个人价值几乎丧失殆尽。此时的教育目的只不过是一个无法企及的理论假设。在这一时期,人使教育迷失了方向,并最终使人迷失了自我。

二是教育目的的自思阶段。20世纪70年代,我国哲学界率先发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进而引发了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争论,人们开始冷静地反思历史,重估历史价值,并尝试着进一步重新认识自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所发挥的其它社会子系统所无法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在回顾和咀嚼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同时,又把目光投向了西方教育理论的研究上。显然,建国初期所提出的教育目的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必须反映出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智力要求。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为人们所接受,教育也因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然而,这次讨论却终究蜻蜓点水般令人遗憾,表面繁荣的教育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层的危机。在西方适应论和工具论理念的冲击下,教育目的逐渐走向狭窄,并表现出对人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素养的忽视。教育成为经济的附庸,从而造成了人格发展上的缺失,教育目的依旧蜷缩在外在因素的阴影下。

三是教育目的的自觉阶段。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把矛头直接指向人的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的深层危机的一种担忧和理想愿望的期待。杨叔子先生对经济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人的培养方面的影响归结为“五精五荒”——“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2](P1-3)。并阐明“五精”之正确与“五荒”之错误的根本在于“荒于人学”与“荒于人文”。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五重五轻’现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五轻’的根本在于轻素质,主要是轻人文素质,轻教育要教化人与塑造人这一‘在明明德’的本质功能,而教育陷于急功近利的狭隘的功利主义囹圄之中”[2](P3)。这虽然批判的是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但又何尝不是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在专门教育中的延续呢?又何尝不是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对教育目的的误导和扭曲呢?教育目的处在一个功利与人文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阵痛时期。应该说,今天的教育是教育的“自觉”时期,而教育的自觉其根本是“人的自觉”,表现为人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定位和再认识,表现为人对自我发展与自身发展的超越性追求。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自我意识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这意味着对人的“应然性”的深切关注,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梳理和反思建国后我国教育目的的变迁,我们感到喜忧参半,教育目的虽然历经波折,但总体上是向着良性的发展方向前进着,并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较大作用。尽管如此,但教育目的中的深层次危机已现端倪,教育目的与教学理论联系的缺失,教育目的中人的发展的本体功能的忽视及由此带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的陈旧和不合理,仍然困扰和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这种危机感是危险的,有了这种危机感而不去变革更是愚蠢的。

二、人的和谐发展的涵义

笔者认为,人的和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身心的和谐;二是个人与客观外在的和谐,后者又包括了个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个人与群体的和谐、个人与其他个体的和谐三方面。简而言之,人的和谐发展意味着人自身和其在社会实践中的丰富活动相统一。因此,从教育学意义上应着重把握好四个协调。

一是个体身与心的协调。教育的最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身心协调发展。人是身心的统一体,身体是基础与保证,心理是中介、动力和核心。教育应该提供适合且有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身心具有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自我的“内视”,环境的诱导与刺激才能逐渐被唤醒和激活,并将客观世界内化于人的身心,进而形成一种协调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体质。可见,强调人的身与心的必然联系,并挖掘潜在于人身心之中的品质因素,使二者融为一体,是人和谐发展的基础。

二是个体与群体的协调。这种协调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协调;二是个体与其所处团体的协调。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一定程度上讲,个体与群体的协调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人与人之间不能是相互封闭和对抗的,人不可能孤立地生存于社会之中。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讲竞争更讲协作,许多领域需要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方能完成。马克思指出:“人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而存在。”[3]这表明了人所具有的两重性,每一个人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是社会类本质的承担者。其价值也就体现在这双重规定之中,一方面是作为个体的人对个体价值的确认,另一方面是作为内在于社会群体之中的人,对与他人共有的价值的肯定。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价值主体的存在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对任何一种价值的片面的无限张扬都是对另一种价值的否定,也必然导致人的发展的异化。

三是个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这里可以借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名词——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这样两层意思:(1)环境要求人与之和谐,因为宇宙是自控调谐的,也就是说,大自然的规律是和谐协调的,如天地运转,四时循环等都呈现有序状态,而人是大自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人道应遵从“天道”。既然天道是和谐协调的,那么人道也必须和谐协调。(2)人要求与环境的和谐,表现出合道而行,人天合一。人主动地适应环境,同时又希望自然环境合乎自身的要求。在此,和谐应是环境与人或人与环境之间交流与沟通。

四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协调。近些年来,教育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挖掘,然而其人文价值却往往被忽略。这既不利于人的和谐发展,但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更应强调人才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在人的发展中,总能找到科学与人文相联系的切入点,使二者有机地结合于教育目的之中。我们不仅要营造科学环境,还要营造人文环境。现代教育深情地呼唤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和谐,这种呼唤直指教育目的本身。

三、和谐发展与教育目的重构

中国社会是一个正在变革中的社会,也是一个需要和正在生成新的教育目的的社会。在此背景之下,只有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内核,把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有机地、辩证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也才能将教育活动导向正确的方向。

首先,教育必须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建构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活动。建构不是把人作为客体进行塑造,也不是人的自然发展,而是在人的已有发展的基础上使人得到新的发展过程。它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外部矛盾,整合为主我和客我的内部矛盾,进而统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发展的主体性,使之成为受教育者发展的直接动力。主体性教育就是促进这一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并尽可能地解决教育目的的内外矛盾。

其次,教育还应从培养孤立的个体主体转变为培养类主体,从发展占有性个体主体性向共存的类主体性转变。在这样的类主体教育中,教育不只是以个体发展而是以整个人类的共同发展为目的。人类是主体社会形态的最高层次,类的发展是人的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结果,但类的发展只有通过个体的发展来实现。类主体教育作为面向个人主体的教育,它发展的是人的完整人格——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的“共存"或“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这种主体性是个人的、独立的,同时又具有交互性和人类性;是主体间的共存、共融,也即和谐发展。

教育目的中始终存在并亟待解决的矛盾是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要求与社会对人的功利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它必然对个体的发展提出一个相对稳定的规定性,使人成为一个实然的人。而个体却总是想按照其应然性的要求,追求其理想中的实然,超越已有的规定性,从而导致教育目的的外在目的的变化。所以,教育目的是变化发展的,对教育目的认识也表现出螺旋式的上升。因为“教育”的存在,社会与人都在不断地上升和臻于完善或者说是趋于更加和谐。教育也应是可持续发展的,只有不断地解决教育目的内部矛盾,才能使人类趋于更加和谐。社会的发展越快,越需要不断地扬弃,最终走向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尽管这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我们却没有理由放弃对人的和谐发展的孜孜以求。和谐发展的实质是追求人的自由的实现,追求人的主体性的实现,使人真正成为人,让实然之人与应然之人自由融合。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历史就是其追求和实现自身本质,展示其主体性的过程。人要确立一种真正的主体性,过一种真正属于人的有依归的生活,“就必须既注重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和谐相处,又注重人自身的内心体认与自主自强”[4](P19)。探索人的主体性,我们发现:“认识自我价值,追求个性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构成了人的主体性实现的三个基本环节。”[4](P23)

认识自我价值是对主体性的内省与确认,是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主体对自我存在意义的判断和评价。认识自我价值也就是认识自己的实践活动,就是对自己追求发展的认识。

个体的主体性不仅仅是能够认识自我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发展自己的个性,但在当今社会,教育目的的确立和教育方式的选择却往往成为制约个性发展的瓶颈。对于人的个性发展,就个体而言,能动的个体是选择和塑造自我个性的主体;就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受动性与主动性的藕合。所以人对个性发展的追求,必须以和谐发展为基础。“和谐发展是认识、理解客观世界与人的自我表现的协调统一”[5],而追求个性的发展,“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个人自我实现,而应理解为‘社会我’的表达,它是人的‘类个性’或‘类主体’的价值生成”[6]。之所以说追求个性发展是主体性的外化,是因为追求个性发展是追求人的自由,在社会实践中的自由程度和个性的展现程度表示了主体性的外化程度。从教育目的而言,这种自由是内在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的实现,是个体达到了理想中的应然。同时,这种应然依旧受到社会规定性的约束。就个体而言,所谓自由就是“人的活动不受外在必然性的摆布,人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可以自主,自决和自律”[7](P34)。人获得自由的方式往往有三种,即:“认识论层面的求‘真’,是人获得自由的理论方式;价值论层面的求‘善’,是人获得自由的实践方式;本体论层面的求“美”,是人获得自由的审美方式。人通过审美方式获得的自由,是自由的最高境界。”[7](P36)之所以说人通过审美方式获得的自由是自由的最高境界,是因为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一种人与所处环境合一的美。现代社会所追求的是个体自主与整体和谐的统一,而个体自主与整体和谐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这在教育目的层面上看,要求的是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的和谐统一。个人追求着自身的价值和个性发展,但这种追求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这一过程的实现要依靠鲜活丰富的社会实践,靠其赖以生存的现实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受到现实社会已形成的规定性的制约。

人在追求内在目的满足的同时,必须满足外在目的的要求。因为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最终会妨碍和限制个人需要的满足。个人的发展与价值实现最终是由社会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来判定,承担社会责任表明了个体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及个体对人本质的体认程度、反思程度和显现程度。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其主体性实现越充分,故人的主体性的实现与承担社会责任是一致的。一方面,人对社会责任承担的深入程度和范围,表明了被社会认可的程度。这一过程是在不断完成教育目的的外在目的——社会对人的规定性。另一方面,人要追求个性的自由,必须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地按照社会的规定性去要求自己。反之,人只有努力承担社会责任,才更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从而使人更充分地认识自我价值,最终促成人的主体性的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与教育目的重构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解决教育目的的矛盾和实现人的个体主体性与类主体性的自由的融合,使人的发展走上一条幸福之路。

如果以此为基点,往回看,那么人的和谐发展首先是人在教育内部的和谐发展。这些年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关注,对人文主义的呼唤,正是对人性的张扬和人的和谐发展追求的表现,是对教育目的中存在的弊端和时代挑战所进行的客观而理性的现实回答。今天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人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目的的重心,是人的个体价值的展现,是培养自立、自强、自主人格的根本。其次是人在社会中的“和谐发展”。作为社会系统一部分的教育不可能独立完成其使命,人的和谐发展也不是仅仅依靠教育就能完成的。人的发展,从时间的维度上是指向未来的,从空间的维度上是指向整个现实社会的。现实与未来为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更新提供了广阔的土壤,人才得以从自身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并释放出巨大的活力,其精神人格和个性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够得到确认,人的和谐发展才能最终以“目的的显现”回归到社会之中。但是,肯定主体意识和个体价值,并不是主张个体价值的无限膨胀,还应强调自律与约束。人的发展不应让物欲和利益遮住了双眼,而应当站在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具有对知识的超功利态度,追求知识与精神、个体与群体、人格与学识的协调统一,以达到自由的和谐。

人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动态平衡,有一种相互稳定期,也应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受到其所在历史时期和环境的规定与影响,人的发展在某一“点”达到和谐时,社会便会产生一种更高、更新的规定性,此时,应然性的人便试图打破这种已经存在的规定性而求得理想中的实然,教育目的则成了二者的注脚。和谐发展的本义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所以,人的和谐发展是相对的、开放的、扬弃的,而作为把人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教育目的也必然走向其终极关怀——人的自由、人的精神的依归。此时,人才有更真实的和谐发展,人的发展才更加真实与和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8.

[2]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1-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4]张煦春,杨豪良.试论人的主体性实现的三个基本环节[J].襄樊学院学报,2001,(4):19,23.

[5]袁振国.对峙与融合——20世纪的教育与改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52.

[6]郭文安,靖国平.论当代教育对人的独立个性的的追求与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0,(4):17.

[7]周玉明.论人获得自由的三种方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0,(3):34,36.

第3篇:和谐教育范文

[论文关键词]稚典和谐教育理想和谐成人教育启示

〔论文摘要]在西方教育史上,稚典教育通常被称为“和谐教育”,这是一种具有早期“和谐精神”的教育理想,是一种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谐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推典和谐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

雅典作为古希腊奴隶城邦制度发展的典型,它的教育也以注重儿童多方面的和谐发展而流芳千古。在西方教育史上,雅典教育通常被称为“和谐教育”。“和谐发展”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语“ci。即tiat}}i8,表示健美体格和高尚道德的结合,也就是追求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后,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wWW.133229.COm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鉴于此,当前发展和谐成人教育,在成人教育领域实现雅典和谐教育理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雅典教育理想:追求人的和谐发展

雅典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儿童培养成为集道德、智慧、健康、美感诸品质于一身的公民。雅典人所向往的教育是既能发展儿童的身体又能发展其心灵的和谐教育。身心的和谐发展是雅典人理解的教育的最主要内容。他们认为他们须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品是人,这种人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一致,是体力与脑力的和谐。这就是雅典人为我们展现的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公民形象。可见,雅典人第一个理解并表达了这样一种理想—教育应使整个人得到发展,使人的整体完美。不仅要注重发展人的智力、体力,而且要注重感情、判断和创造力的教育。他们尊重钦佩聪明与智力素质,但是认为这些素质若不与其它性格素质保持平衡,则是危险的和不理想的。心灵和身体和谐的发展是每个雅典公民的追求。教育的理想是培养新人使他的力量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这种对人格的尊重,并使它充分地发展是古代雅典人留给西方世界的伟大遗产。雅典教育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满的、具有多彩个性和生气勃勃的人的形象。这种教育的理想是极现实的存在于雅典生活之中的。雅典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使自己努力去实现这个理想,并把它体现在自身的存在中。正是由于雅典公民具有全面优秀的素质,才使雅典成为古希腊灿烂文明的中心,才使雅典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而富有诗意。而雅典教育培养完整的、身心和谐发展人的理想是通过对青少年实施体育、智育、美育、德育等多方面和谐教育来实现的。雅典人对德、智、体、美诸育的教育价值有深刻的认识。这促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每一方面教育在人的和谐发展中的作用。这具体表现在:

1.大力发展体育。雅典人认为青少年必须是身体健美的。不仅强调身体健康s而且要姿态优美、举止文雅。健康的身体以及文雅而得体的行为举止是一个有教养的雅典人的标志。雅典儿童从二、三岁起就要到体操学校去接受体育训练。十分突出的是,雅典的体育训练包含着多方面的价值。雅典人不仅看到体育训练的军事价值,而且对其增进健康的价值、美学的价值以及道德方面的价值更为注意。他们希望通过体育训练,在技能技巧方面,要求达到步履轻快、敏捷、姿势柔软美观。在精神意志力方面,要求经常保持坚韧刚毅、勇敢进取、并善于抑制脾气、把握情绪。因此,雅典人的体育并不是单纯的体格训练。

2.重视发展智力。在雅典,诗人、诗歌朗诵者、尤其是智者是最重要的传播知识的人。属于智育范畴的教育内容有诗歌、阅读、写字、算术、法律、几何、天文、声学、哲李等。其中文法、修辞学和哲学这三门学科是智育的重点内容。雅典教育不仅使其公民具有阅读、书写的能力、掌握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十分注意对人的理性的培养。理性似乎就流在他们的血液中,使他们集艺术家和思想家于一身。他们的精神是理智、激情和至美的精神的综合。雅典的智育造就了希腊人的理性精神,它被称为现在西方文化的三大精神源头之一。

3.突出发展德育。德育在雅典“和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德育的内容广泛地体现在阅读、体育、音乐等课程中。学生认字以后就开始读荷马的作品。教师竭力用《荷马史诗》中的人物作榜样来教诲自己的学生:一个好公民怎样做人。他们还经常就许多道德问题进行辩论。讨论得最多的题目是:应该怎样做一个完美和善良的人,他应该怎样生活,应该知道些什么才能有利于国家并使自己幸福等。十五、六岁的青少年要参加各种公民集会、观剧、参加节日庆典等,学习公共的生活准则、受到道德教育。此外.雅典人还认为:学习音乐也会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质。人的和谐发展,必须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发展。雅典教育通过德育使人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守法、忠诚、孝敬父母、为人善良等美德。

4.强调发展美育。美育在雅典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雅典儿童从小就受到音乐、舞蹈、诗歌、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在美育的内容中,音乐教育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深刻理解音乐可以改造人的心灵,使它达到净化。通过音乐培养人的情感,从而影响人的道德,用音乐来陶冶人们的精神。音乐与诗歌总是连在一起的。它们的结合不仅可以给人以知识、思想而且能深深地打进人的心灵之中。它激起人们的高尚情感和理想。雅典人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各方面都需要和谐与节奏。因而用音乐的韵律来滋润儿童的心田。美育造就了雅典人爱美的天性,故而他们在文学、戏剧、音乐、雕刻、建筑、舞蹈等方面的成就达到惊人的高度。雅典正是通过上述德、智、体、美各育和谐一致的实施来培养公民完整的人格。

因此,雅典和谐教育培养了雅典人的革新精神、热爱自由、热爱城邦、勇敢冒险、爱美、爱智、爱和谐等品质。雅典和谐教育的理想就是通过人文教育进行一场人的革命,使青少年的身心、思想和行动、理性和情感都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二、和谐社会的需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和谐社会同和谐教育一样,也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位成员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依。和谐社会包含了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等方面,其中核心的是人,是人这个社会主体及其社会属性决定着社会是否和谐。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谐教育对和谐社会的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和谐教育必须以培养出来的人才作中介,才能有效地为和谐社会服务。口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人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的作用,只有和谐的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雅典和谐教育理想关于“和谐发展的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就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了自由、充分与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本质特征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或者说是智力和体力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智力、体力、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充分、和谐发展;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是人的才能和品质的多方面的发展;是人的个体、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i3]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发展的,是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

人自身发展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中心,由此中心向外扩展递增。r}}"}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指个别人的身心发展,而是实现整个人类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整体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

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教育的目标与雅典和谐教育理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和谐教育要通过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对发展和谐成人教育的启示

如果说雅典的和谐教育理想实际是一种和谐社会的教育理想或和谐教育理想,是以培养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作为主要目标。那么我们要发展的和谐成人教育,就是要按照上述标准,来构建成人教育的和谐教育理想和人才培养方向,也就是说,应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

1.加强成人学生的德育内化教育。要将德育的目标要内化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在德育方面,雅典人的一大特色是把社会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内化为每个公民坚定的个人品格修养的内容。而我国近年来,出现道德水平降低倾向,其突出的表现是“个人品格”的观念淡薄。如果我们的德育能把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那么我们的德育效果将会有大的改观。此外,雅典教育提出了明确的适合当时社会的价值标准。它成为每个人行为的准绳,而我国正处在一个新旧价值观念交叉和混乱的时期,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社会生活所要求的道德准则与价值体系尚未建立。旧的民族传统美德由于过去的破坏而丧失。目前相当一批成人学生年龄相对较小,这个群体经常存在把在课堂上接受的真、善、美的价值观与生活中接触的假、恶、丑的价值观进行对比,觉得无所适从。这种巨大的矛盾冲突,导致了对人生意义的迷惘。因此,成人教育的德育内化工作要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形势和岗位特点,与岗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结合,力求“人耳”、“人脑”和“人心”,增强个人的人格意识,只有这样,德育的目标才能深入人心,化为每个学生内在完善人格的需要。

2.要突出培养成人学生的求知欲望。雅典教育在智育方面的成功之处在于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让他们具备了一种强烈的、纯粹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正因雅典人普遍具备这种素质才对世界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智育在新时期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求知兴趣。当前在成人教育学生中,不少人是混文凭,学习成为一种负担,要么不清楚学习是为了什么目的,要么就是用纯功利、实用的眼光来看待学习。也有不少学员是带着自己的事业追求目标来参加成人学习的。不管这些成人学生带着何种目的来参加学习,我们承担成人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都应当讲究教学方法,善于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起成为培养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第4篇:和谐教育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和谐之声德育教育深化创新

新时期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新的内涵,是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前提。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加,扩招学生的不断增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用型人才。音乐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内隐性、渗透性、感染性等特点,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塑造人格,达到人的心灵沟通与融汇。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升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德育效力的不足和德育系统的链接缺阻。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激活学生的道德需要、重塑合理的道德理念、开辟多样的德育途径等措施,来解决和提高高职院校的德育效力。音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最大特点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音乐教育推动并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关注的问题。

“和谐之声”工作室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创新手段对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益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德育教育是用共产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学生。运用“和谐之声”的这种音乐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优于任何说教形式。“和谐之声”让音乐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它将教育的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在优美的旋律之中,深入浅出,让人易记易懂并能起到很好的渗透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和谐之声”用音乐作为教育手段对促进人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是培养“和谐的人”的有力手段,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培养“和谐的人”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善的”。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

首先,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必须是“和谐”的,哲学上说“美就是和谐”,音乐之美就表现为和谐之美。其次,人们在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可以使自己的德性、心灵和行为变得更为完美和高尚,人们可以由心地按照高尚的审美去审度自己和他人的心灵和行为,同时根据真善美的标准和尺度去判断事物的丑美,使整个社会审美心理的普遍形成,由此形成一个人和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环境。再次,音乐表演是培养合作能力的适当的并有效途径之一。个人表演可以展现个性和创造性;群体表演则能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彼此尊重,共同创造整体美的团队精神,培养互相竞争和相互激励的良好意识,使学生具有全面的驾驭和组织能力,这是学生今后做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能力。

开展“和谐之声”工作室,设立“和谐之声”俱乐部,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可实施的创新方式,能够有效的开发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功能,更是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开展“和谐之声”工作室,创新音乐教育的渗透方式,可从多方面展开音乐教育工作,使高职院校德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一、校园铃声的美化

很多校园的铃声已经做出了很成功的实例,不再以刺耳的“叮铃铃”的古老作为上下课的提醒方式了,代之以优美的旋律或者和声。通过“和谐之声”工作室,我们也不妨可做以下尝试和更新:上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较舒缓一些的,以安定学生情绪,有利于快速稳定上课秩序;下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较快速些的如《蓝精灵》等,以调动学生活泼的情绪,让他们拥有快乐的课间时空;放学的音乐用《回家》等,播送通知的音乐用较雄壮的音乐等,这些都值得去探索。在这些铃声的改造中,再不会看到学生听到铃声就有紧张的情绪现象了,用和谐之声取代噪音,让优美的声音占领学生的耳朵,减低他们烦躁的想发泄的欲望,也有利于校园的秩序管理。

二、课外音乐的播送

校园里课外音乐,很多时候是用校园广播站来传送的。现在的广播里很多时候都在播送着当红歌星的流行乐曲,比如热播中的《花千骨》类的流行歌曲,虽然我们很容易接受它,但我们在时间的缝隙里更容易遗忘它,从纯粹的艺术欣赏角度来讲,它对学生心灵的启发和熏陶没有太多的价值性,所以,我认为对此可以适当的接触,却不可狂热的追逐。况且,更多的时候,学校广播是如同哑巴一样的悄无声息。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充分运用广播发出“和谐之声”。例如,早餐时,播放我国民间轻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史记》云:“宫动脾,商动肝,角动肺,徵动心,羽动肾”。在欧洲,伴餐音乐由来已久,巴赫的音乐能治疗胃神经官能症;奥地利的餐厅里弥漫着优美的音乐,很多国家更将“伴餐音乐”推广至现代生活中;这是因为音符愉悦的音乐,对周围的噪音有减弱作用,让学生一天都拥有好的心情。上午第一节课前和下午第一节课前播放一些轻松活泼的歌曲,疏缓学生紧张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中午放学和下午放学期间播放一些优美宁静的歌曲,让学生的心灵从紧张烦躁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获得平静,从而减少因烦闷而发生不幸的校园事件,让学生沐浴在美育的校园文化里,自然中增进学生对校园的感情,在爱校的同时自觉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在音乐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在音乐中汲取人类大爱的情操,关注苦难,与人友善,保护环境及与各类生灵和睦共处等高尚的情怀。

三、校园歌曲的推进

歌曲的演唱在整个音乐教育教学中有其优势,因为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创造及描述的艺术景象等都是鲜活的,学生能够容易与之产生共鸣。并从歌曲中获得德育教育的力量。例如,《学习雷锋》等树立了乐于助人的美德;《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黄水谣》等奠定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我和你》等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思和友爱之情。在学校定期举行的歌唱比赛和排演大合唱等来推进校园歌曲的发展,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歌曲中陶冶情操,在合唱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校园器乐曲的普及

通过对器乐曲如《百鸟朝凤》、《广陵散》等的欣赏,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在《四渡赤水》中学会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通过伴奏、集体演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和谐之声”将理清高职德育教育理念,明确德育的远近目标,结合各种形式的教与学,使德育功能不断渗透;努力开发课内外的环境,并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德育的作用。

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就更需要随之不断发展和进步。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更要用发展的视角不断推进音乐教育德育的渗透功能。作为高职院校“和谐之声”教育者,我们要以学生为本,树立一种不断发展的时代精神,用“发展”的视角来推出符合时代和现实,也符合学生心理特色的德育精神与德育理念,而这种德育精神也要与时俱进,符合我国的现状和科学发展观,并力求与世界德育教育接轨,为实现整个家庭,整个校园、整个社会的和谐不断奋斗努力。(责任编辑文键)

注释:

1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阎立钦主编.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汪流等.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参考文献:

[1])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阎立钦主编.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汪流等.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第5篇:和谐教育范文

前不久,我在中央电视台的《当代教育》栏目中看到这样一则教育案例:上海市有一位中学生因贪玩而成绩低下,不但不思进取还经常犯错误,他的父亲对他进行了严厉的体罚,老师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教育,可收效甚微,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产生了敌对情绪,后来.他转了好几所学校,都因为成绩低下和行为恶劣而勒令退学,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障碍,不但厌学,而且拒绝和别人交流。后来,一所倡导“和谐教育”的学校接收了他,老师们对他进行了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很快这个学生变得开朗活泼,成绩也有了很快的提高,而且还获得了学校为数不多的奖学金,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

在毕业晚会上,这个学生对老师深情的说:“感谢您,老师!您的指点,让我茅塞顿开;您的关爱,让我迷途知返;您的信任,让我勇气如潮!”这则教育案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和谐的教育促使我们走向成功。和谐教育的实质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心,唤醒了学生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完全实现了人文关怀和平等主动的人际价值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教学气氛.”教学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学记》中指出: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说明师生情感融洽,团结协作,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还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反之,如果师生情感格格不入,会使学生灰心丧气,形成对立情绪,将会严重的影响着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所以,和谐的情感是知识向智能转化的动力,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从整体上看,师生的情感关系状况仍不如人意,师道尊严让老师们居高临下,师生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人们所诊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因此,重新建立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是现实提出的要求,也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和谐的教育呼唤爱心。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教师应以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是一个不可估量的世界,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没有人会拒绝一颗关爱自己的心,学生也不例外,当老师播下爱的种子时,会收获学生的信赖,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爱是涓涓细流,在教学中流淌,它是学生自信的源泉,是学生成功的永不枯竭的动力。

和谐的教育需要尊重和欣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向往美好的未来,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老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迟缓的学生和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和有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平等的快乐。老师应懂得欣赏学生:表扬他们取得的细微成绩,肯定每一个学生付出的努力,鼓励他们的每一次质疑和小小的超越,让学生感觉自己是一个能源体,随时随地都能发光发热。

和谐的教育要多做一点交流,少做一点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们向学生做要求时,应该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多做换位思考,与学生进行交流,较全面的了解学习主体的状况后,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和谐的教育需要多一些幽默,少一些严肃。前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教学中的调味品,是拉近师生距离的向心力,是寓教育于调侃中的一剂良药。

和谐的教育需要多一点公平,少一点偏袒。

和谐的教育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做作。

和谐的教育需要多设想成功,少批评失败。

第6篇:和谐教育范文

[关键词] 和谐教育 融合 意义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定。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环节。

通过教育作用于人,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以和谐理念促进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高等学校,是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时展的重任。高等学校必须按照和谐社会的标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公平、正义、宽容的社会理念,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和谐社会理念,具有中国灵魂的世界胸怀的现代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和谐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教育的理想价值取向,它使人才培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

一、发展和谐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现阶段虽然制定了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政策,但由于历史上受到前苏联和西方教育观念的影响,一度存在明显的“重理轻文”倾向,即便是科学教育也停留在实用阶段,以传授具体知识为主而忽视了科学精神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培养,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和短见性。因此,教育的成效往往不如人意,甚至造成整个社会人生观、价值观普遍畸形发展,严重阻碍了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使教育的奠基和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教育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一流的经济,一流的发展,呼唤一流的教育,这一方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

二、和谐教育的内涵

在汉语中,“和”和“谐”是两个同义的汉字叠加在一起的。《现代汉语辞典》对“和谐”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教育大辞典》对“和谐”的解释是“事物或现象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此外,“和谐”常常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的协调,相互之间关系的和谐。

和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和谐社会的教育”和“和谐个人的教育”。“和谐社会的教育”是指教育要面向全体成员,动用整个社会资源,调整各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整个大系统得以发展的教育。它不是实现某个人或某些精英的发展,不是点的教育,而是寻求面的拓展,使整个社会得以全面进步的教育,它的重点是培养人的教育。而“和谐个人的教育”则是使个体内部基本面都得到发展,成为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人才的教育,“和谐社会的教育”和“和谐个人的教育”两者相辅相成,辩证发展: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因而“和谐个人的教育”是“和谐社会的教育”的基础,只有个人得以和谐发展,社会才能和谐进步;相反,只有社会关系和谐,实现了每个人的教育,个人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所以说真正的和谐教育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前提下,社会的每个人都能享有的,并且使每个个体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自由协调发展的教育,这也正是和谐社会所渴望达到的公平、平等的要求所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国际性文件中指出:“教育是一项巨大的事业,对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影响”,“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争取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作出巨大的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我国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只有即懂得人文又有才能和人文精神,既懂得科技又有科技能力和科学精神,两者交融起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家,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创业新人”。日本学者小原国方提出“全人”教育思想,“全人”应在六个领域获得发展,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小原国方又进一步阐述:学问的理想在于真,道德的理想在于善,艺术的理想在于美,宗教的理想在于圣,身体的理想在于健,生活的理想在于富,这都是和谐教育比较有代表性的主张。

三、和谐教育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1996年,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强调指出一个基本原则,即“教育应当促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指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加以重新安排,这四种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就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学会做事就是学会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学会共同生活即是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既要有个体竞争能力,又具备团队协作的竞争能力,合作是大千世界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合作要求有容人之量,有知人之明,有处人之道,是人际关系的升华,合作促使人与人相互依存,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真正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学会生存即是适应环境和应对环境发生变化后从容面对的能力。从它们的内容来看,实质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后的产物。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是科学的有限性和人文的无限性的高度统一,是和谐教育的充分体现,和谐教育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知识的细化、科学的分化在加俱,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科学技术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高度综合,科学研究的范围拓宽了,研究的领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这就要求在专业与专业之间,门类与门类之间,实现有机的综合,事实表明科学技术越分化就越需要综合,每一个专业领域都无法单独解决问题,只有进行跨学科的合作,才有可能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尤其是随着一系列“全球性难题”的出现,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气候异常、人口激增等,任何一个单一的学科专业都不足以求解这些难题的答案于一二,只有依靠多学科,甚至所有学科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而这类问题的解决均需要由人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精神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做事需要科学,做人需要人文,科学与人文不可分。人文是关于人本身的学问,探讨做人的意义,这是人的一种无止境的追求,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是人性不断提升的过程,表现了人文精神的无限性,科学研究必须在人文精神的引领下进行探究事物的真伪,人文精神是科学研究的精神支柱,科技的进步可以使人文研究更加深刻,进一步丰富人文的生命内涵,因此和谐教育就是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融合,两者的融合结果必定相得益彰,它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潮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极其成果的精神境界,它包括尊重科学、重视现代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锐意进取意识等。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观、生活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求,对自由、公平、公正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才培养的现代科技含量将会越来越高,而对人才的精神信念和道德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们要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就必须坚持科学规律与人文价值规律相统一的观点。

四、发展和谐教育的意义

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在新世纪新使命下的一个重大方略,是指引我们赢得更大胜利的哲学理想,已经得到了全人类的认同,并且取得了许多真实的成功实践。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在参与全国政协组织的参政议政活动中,我感觉到和谐教育在政治制度改革和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和谐教育应该以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发展观等人类优秀的思想为第一要务,不仅在学生中做好和谐教育的工作,而且在公务员和社会其他人群中做好这项工作;第二,和谐教育应该紧密围绕国家发展中心工作发挥其基础作用,宣传真理,弘扬正气;第三,和谐教育应该将人们引导到既有传统美德,又有创新精神,既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又有国际大同的愿望上来。

教育制度与政策决定着“和谐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关键环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与政策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制度与政策建设任重而道远,构建和谐教育的工作任务还相当繁重,但惟有教育制度和政策设计的高屋建瓴、和谐教育的成功实践,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本基础。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主编.教育学[M].1990.2.

[2]邢真.和谐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99,8(8).

[3]金法.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4]朱小蔓.谈和谐教育[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1999,(1).

第7篇:和谐教育范文

构建和谐校园,重点在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大学教育管理机制的要点就是学生与教师。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时候,一定要以人为本。大学是一个培养祖国接班人的地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宗旨就是建设好和谐的校园,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和谐性,这是当前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文化的传播和技术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把握教育管理机制,才能够优化学生管理,进而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在各个高校中,已经将教育管理机制渗透到各个环节,学生不仅仅是被管理者,还可以是管理者,不同级别的学院干部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些干部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以及管理者进行工作,维系好和谐校园的气氛,进而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发展和谐。例如,学校的一些学生会,生活学习部、青协部、以及篮球部等,都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校园的和谐。

二、教育管理机制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1.能够促进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大学中的教育管理机制,主要是促进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教育管理机制要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于校园的文化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校园和谐与社会和谐大同小异,需要一定的制度,只有在相应的制度下,才有利于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和谐校园无非就是一个需要协调和统一的整体,只有校园里各个环节运作正常,才能够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学校人才培养的形式,是基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实施。大学中稳定和谐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进而为社会提更多优秀的人才。2.能够建立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方法大学生处于半成熟的阶段,因此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候,一定要注重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管理的和谐性。当前各大高校都实施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方法。大学中教育机制不能改改培养学生掌握好管理方法,还能够有效的体现出和谐校园的法律精神,进而优化学生的思想,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维,为社会培养出掌握管理方法的人才。3.促进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大学教育中不能只重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学生的合作能力,时代的发展造就了团队合作,团队合作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气氛,和谐的校园气氛有离不开高校的教育管理机制,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只有不断地更新与改革,才能作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指导依据,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通过合作创造出相应的价值。由此可见,高校内实行和谐的教育管理机制,对培养校园综合型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结束语

第8篇:和谐教育范文

一、和谐教育是一种民主法治的教育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从这件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批评或处罚,一定要尊重事实,决不能主观武断地制造“冤案”,使学生的自尊受到无辜的伤害。特别是当老师因种种原因造成过失的时候,要敢于面对事实,放下面子,和学生坦诚相见,该认错的坚决认错,这样,老师不但不会丧失威信,反而会使学生更加信赖和尊重你。也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民主,平等待生,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教育中必须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他有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切中肯綮,才能卓有成效。

和谐教育需要秩序和法治,必须有有条不紊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稳定安宁的周边环境。要用法律的力量来强化管理。贯彻“依法治教”,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普及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管理教育事业。各级各类学校要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制,建立章程,实行依法自主办学。

二、和谐教育是一种公平正义的教育

教育公平是和谐教育的基石。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与其它社会领域的公平一样,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教育起点公平是教育机会公平的本质体现,主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体现和维护教育公平,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实现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保证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教育过程公平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互动中平等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从微观层面调控教育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就上的实质性的公平,即教育质量平等,目标层面上的平等。

在现实生活中,教育不公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公平。怎样破解教育不公的难题?关键还是靠政府。首先,政府应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制订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从政策、制度和法律层面保证教育公平。其次,加大投入,普遍改善办学条件。再次,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资助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无形的手”的作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提高办学水平、缩小办学差距、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平等对待学生等方面促进教育公平。

和谐教育也是一种正义的教育。我们的先贤把“孝悌忠信利义廉耻”用以勉励后学,孔子有言:“君于进德修业忠信”。战国时代的管子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任何社会,忠信仁义缺失都意味着人失其要,国失其本。现今的青少年学生,伴随社会转型期的震荡长大,接受西方强势文化的熏陶,崇尚以个人为中心,缺乏深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感悟,传统的人文道德素养在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的挤压下显得相当薄弱。青少年学生面对现实的种种困惑又缺乏正确引导就难免躁动迷茫焦虑乃至走向迷途,尤其是道德的柔性隐性在当前明显不敌刚性的显性的分数,未成年人善的成长空间让位于现实的看得见的利益。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而审视当前的教育,或迫于社会压力或出于内心的浮躁确实淡化了对人的教育的责任,对此业内人士尽管清楚却显得很无奈。

三、和谐教育是一种诚信友爱的教育

教育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诚信,没有诚信,教育就失去灵魂,就不可能得到全社会普遍认同。教育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支持。要维护教育自身的形象,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为社会作出表率。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是建设和谐教育的标志。要坚定不移地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消除教育不和谐现象,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一是坚决治理学校乱收费,规范收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一费制”,实行“阳光收费”,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建立和谐的校群关系、师生关系。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甘于奉献、廉洁从教、干净干事”的良好师德师风。三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增加办事透明度,从根本上杜绝各种腐败行为。主要包括实行招生公开,确保各项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实行人事公开,保证在招考教师、教师调动和干部任免方面向社会公开,加强民主监督,真正做到从德能勤绩几方面择优录用;实行招标公开,学校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和购买大宗物资和仪器设备、学生生活用品等,均要按规定实行招标和政府采购,防止暗箱操作;实行财务公开,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教师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尊重。继续抓好师德建设,大力提倡奉献精神,建设好教师的精神家园。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教师教育的全过程,引导教师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以培育人才、繁荣知识、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已任,坚决杜绝有偿家教,体罚学生等不良现象。加强以“求是、求博、求精、求新”为主要内容的业务教育,搞好新课程实施的通识培训,以过硬的水平塑造良好的教育工作者形象。

学生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欢迎。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

四、和谐教育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育

改革开放二十年,国家的经济实力今非昔比,对教育投入的加大,硬件设施与国际差距缩短,但创新能力与世界拉大距离,国际上世界科技实力总评,美国加拿大100分,日本72分,德国54分,俄罗斯25分,中国20分。日本至今共获十几个诺贝尔奖,仅新世纪以来连年获奖。在国策上日本人从技术立国,重引进转向科技立国,强调创新。从历史看,日本民族有自觉的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科学强则民族强,再如以色列在贫瘠的沙漠地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靠什么?靠的是教育,靠的是不断创新。质疑从来是科学的助产士,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本是教育的旨归。但笔者发现许多教师上课的提问好像是一个个思想圈套,在一次次问答中修正,慢慢引入预先中设定或老师心中认定的答案。表面看似气氛活跃,重启发式教育,实质是学生的精神主体慢慢消失,原有的那点自信心全无,课堂成了学生思想的屠宰场。数学的解题也必须按规范的步骤一步步解,少了步骤即便是答案无误也判有错,解题的方法也得按老师讲的,不可逾越。爱因斯坦说:“比宇宙更辽阔的是什么?是想象力。”可是我们周围的群众仍限于招生标准的一元而紧抱着分数不放。客观地说,在招生体制,社会压力及家长观念等许多因素的约束下,有完整科学的办学思想,特立独行,独步教育界,具备自己鲜明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尚不多见。

教育的活力来自教育体制的创新,要从“头”开始,既要重新开始审视、把握教育管理的契入点,也要注重对人思想的开发和激发,教学中我们常说“学习是学生自己在学,”总是力图“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可是管理中我们却常常丢弃了这样的法宝。我们虽然不能让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把教育当事业去追求,当艺术去奉献,当科学去探索,但教育这个行业拥有更多的,对教育一颗痴心、一片痴情、一分痴迷的人,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不变色、不变质。我们决定着学校的明天,学校也决定着我们的明天。管理创新,要从思想入手,要抓住细节,创设情境,打动情感,震撼心灵。只有相互吸引、支撑、依赖,通过科学的管理把散落的火种聚集起来,放大增效,才会有光,才会有热,才能照亮一片天空,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五、和谐教育是一种安定有序的教育

安全稳定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学校是青少年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为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所关注。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保障学校师生、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第一要务,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天职。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形成强有力的责任体系,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预警机制和安全事故应急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演,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以防为主,综合治理,重点防范危及师生安全的校舍危房倒塌、校园拥挤踩踏、食物中毒、交通、溺水、火灾等事故;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教育是一种规范有序的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是和谐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专业场所,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地方,是建设和谐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建设和谐教育,必须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载体。首先,要建设一支和谐的团队,要有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学校班子成员要互相尊重、理解、民主、团结、协作,并尊重、信任和善待每一位教师;教师之间也要互相尊重、团结合作、谦虚谨慎、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形成一个创业干事的和谐团队。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爱,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爱,形成“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交流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三是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和师德师风,丰富和深化和谐校园的内涵,建立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和谐校园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六、和谐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

科学与人文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分野与抗衡,人文教育的复兴,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正成为发展趋势,并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的主流。教育实践中,情感教育、愉快教育、希望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等正是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人文教育理念的探索。受教育的对象是人,施教者也是人,以人为本,是其应有之义。人文精神就是推崇以人为本,发展个性。鲁迪格尔指出:“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因为社会价值是要由个人来实现的,“小河有水大河满”。人文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超越的人性观,强调人性是完满的,人性也是美好的,人性的本质在于自我实现、自我完善。每个人都存在不断向上的巨大潜能。

第9篇:和谐教育范文

早在几百年前,教育界就响起了“和谐”的声音。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杨・阿姆斯・夸美纽斯说:“人的本身,里外都只是一种和谐。” 他强调人的身心是和谐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和谐是充满理性的思想者,他在今天迈步――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和谐”的注解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可见,“和谐”的境界并非单方面的意愿就可实现,要以多方感受的协调相通为基础方才达到期望的那样“适当”“匀称”。“和谐”本身就拥有大合作的气概,海纳百川,胸怀天下,包孕乾坤。

和谐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他向未来奔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一、 呼唤:和谐教育

请诸位一同来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会客厅》栏目小坐。今天的嘉宾是一位普通而又特殊的母亲,她的儿子――硕博连读天才少年辍学中科院。母亲的脸上写着迷惘,她不明白:“学生就得读教材,就得围绕高考提纲的指挥棒来转。”这句自己一直挂在嘴上的话,怎么就错了?她的心在哭泣:“现在儿子看到我就像仇人一样,我为他付出的难道还不够吗?”此刻,教授沉重地说:“学校始终没能解开他身上的‘天才烙印’,没有让他融入社会。”国内著名专家将此总结为“生理、智力和心理发展不和谐造成的”,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和谐呢?教育的不平衡可能是主因。

18岁就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诺伯特・威纳,以自己的经历向全世界呼吁:神童不一定为社会所需;他们中的一些人脱离了现实社会,生活变得很艰难。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如是说:“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而忘记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这是在告诫我们――对儿童必须有平等态度,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孟母三迁,择优而居,选择的就是教育环境。既然教育的需求古已有之,更何况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呢?教育改革是时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道:“教育好比是菜蔬,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各种维他命……”看来,在三尺讲台的课改餐桌上,要实践出真知,要探索求进取,要创新求发展,就得给学生烹饪出可口的“营养套餐”。孩子成长需要和谐教育!人才培养渴求和谐教育!社会发展呼唤和谐教育!

二、 生成:和谐课堂

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缺什么》的演讲中,神色严峻地提出:“中国教育一缺服务意识,二缺人文关怀,三缺特色,四缺理想。”多么深刻而尖锐!迎面课改,传承与创新的碰撞,过去与现在的反省,梦想与未来的探索。这是教育人心中永不磨灭的信念――让课堂呈现生命的魅力!执著地迈开步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课堂现象探源。君不见:课堂上,教者大汗淋漓而学者不知所云;教者苦口婆心而学者心猿意马;好高骛远者,侃侃于谈宏伟蓝图,哪管小儿呱呱待哺;揠苗助长者,沾沾自喜地憧憬于秋日丰收图景,哪管稻秧东倒西歪……身为课堂主导者教师的素质水准决定着中国教育向纵深发展步伐的快慢,因此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是和谐教育的根本。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准备一桶水”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知识性,饱学之士方可为人之师。但是,我们越来越觉得学生的知识涉猎之广非师所能及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准备一海水,恐怕还有不及之处呢。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同样表现在学科的专业性。我们倡导学科间的整合,可是并不等同于否定学科的个性特征。遇到涉及美术、音乐、科学等专业知识问题在教学中出现,我们也很难准确地评讲,更不可能一探根源。“一只木桶的最大容量决定于最短的那块板”,每位老师都有一块“最短的那块板”。既然“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者就要成为智慧型教师,善于根据文本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释疑解惑,因势利导,岂不乐哉?

从评价角度审视。真正的和谐是一种内在的和谐,这种和谐的取得非一时便可轻而易得。和谐的要义是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如果将人才的定义格式化,高分数、高学历、高智商的片面人才观只会使社会发展失重。如果将人才选拔方式唯一化,唯分是举,那么应试教育必如荒草般蓬勃生长,而汲取的将是素质教育土壤的养分。

课堂的和谐首先表现在外在和谐,发展至深才是内在和谐,自然地流露出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身心愉悦,实现自我的认知,会产生源自内心的学习渴望,自我发展的强烈需求。课堂的和谐还表现在多方面的协调: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需求相协调;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情感的协调;学生的学习与其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共同精心营造和谐课堂的环境。

1. 关爱折射和谐

“教师激动然后才能让学生激动!”师生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能很好地满足师生情感的需要,有效地作用于教学过程中。在《惠山泥人》这节综合实践课上,我们通过语文老师与美术老师两人“协同教学”的形式,将课改的整合精神体现得更全面。协同教学,即根据文本特性恰当地选择不同学科的两位老师在同一课堂中同心协力,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通过“两个老师相互配合、穿插展开、共同合作”上课形式的变化促进我们观念的变化――从“学科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体现生成性。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捏泥人、涂色,各取所需,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和谐发展。从学生的客观需求出发,达成“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目标,真正履行关爱学生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