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生的主体地位范文

学生的主体地位精选(九篇)

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1篇:学生的主体地位范文

关键词:体育 教学 学生 主体

众所周知,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教学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那么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体现创新思想,落实主体地位

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的体育,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发展。而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发展的关键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知道,在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下,学生被视为白纸、容器,被视为有待完善的有机体,学生只是成人社会的附属,在教育过程中只是教师们塑造和完善的对象,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在体育课教学中,他们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练习以掌握某种运动技能。由于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和反感,当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了。鉴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充分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只有学生在体育中的主体地位落实了,才有可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那么,怎样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们认为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中的主体性是对立于主导性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总合,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其中,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指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能力,包括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决、自理、符合实际的自我判断、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的自我调控等。主动性是指学生对外界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成功动机、竞争意识、求知欲、身心健康欲、主动参与社会的适应性。创造性是指学生在主动性和自主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它包括创造的意识、创造的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只有实现这些系统的有机结合,我们才能体现体育教学对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并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加强学法指导,激发主体参与

正确学习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合理的学习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预习指导。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因而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果在课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那么学生就可通过预习了解教材,在上课时就能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而且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也可从预习中得到一定的培养。其次,变教师传授为点拨,教给学生自主学练的方法。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体育课堂教学要着眼于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教学变传授为点拨,具体表现在对某一技术进行教学时,不仅教会学生掌握某一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该动作技术或是进行某一项目锻炼的方法,并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对别的技术进行模仿自学;变传授为点拨的另一个方法是抓住适宜时机,提出问题,引导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讨论,最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成了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在尝试、思索、讨论过程中得到培养。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获得学习成绩,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石。教学中,和学习方法指导相伴而行的是教师教学的全面性。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三、实行科学评价,维持主体意识

搞好体育教学评价,是维持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要注重口头评价,教师要随时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对学生的活动要加以评价鼓励,对有关的知识要加以渗透,教师的评价是全方位的,不能局限于技能评价的圈子里,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口头评价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把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把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把学生个人评价与学生间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扬合作精神,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做好及时性自我评价,每堂课后坚持写教学日志或教案评述,教学实践中,我们体育教师除了上课外,还有两操、运动队训练等诸如此类的工作要做,所以很少有在课后写教学体会的。按新课程标准思想,若想达到合格领域目标,教师必须学会及时总结,找出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哪些是值得发扬的,哪些是应该弥补的,教师在课后能坐下来认真思考,对以后的系统上课是大有益处的。同时,对于学生的评价还要看学生在体育活动课中的表现,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可巩固和扩大体育课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操、两活动,进行队列操练、身体基本训练,狠抓基本体操的质量。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提倡小型多样,注意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应建立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要集中进行训练,运动队员必须要思想好,各科学习成绩良好,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同时,还要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坚持小型多样、达标内容为主的原则,每年举行一至两次体育比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维持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学中我们我们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第2篇:学生的主体地位范文

关键词 主体地位 和谐融洽 情境 演示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学习科学、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导学生的主要阵地,在学生了解自然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激发学生形成一种自动的积极好学的学习欲望,养成学习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是化学课程的主体,我们既要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课程的依据,又要发挥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些初步做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从理论上、专业水平角度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和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情感交融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权利要重视,作为化学教师, 对学生的尊重,就要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让学生有机会、有权利把化学实验、现象、结论等自己的内心看法在课堂上表达出来,对于学生的发言有表达不完美的地方,也需要等学生回答完毕之后再以恰当的方式指出来,不能在课堂上打击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影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上课以教材为内容,过分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作用,而对于学生主体作用则发挥的不是特别突出。所以,化学教学表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运用上,就是教师片面的强调了教学方法的钻研,却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探索,教师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知识讲解占大多数的时间,然后留出一小部分时间进行巩固练习,致使学生学习效果不太明显,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生主体意识需要得到加强的呼声逐渐高涨, 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和化学能力则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三、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

实验是化学这门自然学科最主要的特征,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化学实验由于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所以实验教学情境被很多的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当然除了以上的这种基本的实验情境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有人曾经说过: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很多伟大人物的发明创造都是从一些看起来议微不足道的问题开始的,.问题情境教学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考,尤其是当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最具有启发性,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探索中,主动地去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

四、以演示实验为载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理论性逐渐增强,因此在课堂中适当地进行演示实验,就会促使学生对化学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一些现象明显的化学演示实验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会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把讲解和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过程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再指导学生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自我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如果学生感觉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及时的启发和提示,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演示实验进行自己总结,探索出正确的结论,真正发挥学生自我的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化学课堂中要以演示实验为载体,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共同探讨、学习的平等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法的探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而且还要有意识的创设一种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达到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第3篇:学生的主体地位范文

【摘 要】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更好的凸显。体育教学作为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体育习惯的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

主体地位

实现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整节课堂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体育教师安排的,学生的活动就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也就是说,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当今教学改革的理念。为了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这一教学理念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应当把课堂的主体定性为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静止的、被动的课堂学习,变成主动的、动态的学习过程。以往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二、对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概念的认识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突出地体现为人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新的体育课程培养目标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造性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强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诚然,这是时展对体育教学的客观现实反映。这就要求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教师要实现角色变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四、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要打开封闭的教学大门,突破狭小的教学空间,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走向多媒体教室,走向社区、农村、大自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并必然会被现代的教学技术所取代。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将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又可以使体育课堂教学发生深刻的变化,它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它可以创造超时空的课堂,它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将是教学领域突破性的变革。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就教材,教教材,造成书本知识脱离实际。要大力开发体育教育资源,使体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现代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场所,群体训练、小组合作练习、同学互相帮助、个人自觉练习、师生相互磋商,应成为当前普遍的教学形式,也只有这样的灵活教学才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五、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等等。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与身体健康水平。要想更好的实现以上目标,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于学生主体地位内涵的界定,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主动性是社会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对我们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主体性以及创造性。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表现 1.有较强的自觉性。学习过程主动积极,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并能够将学习与自身需求相结合,因而学习态度端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自觉性强。2.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目的明确,往往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它表现为:好思,能独立思考,学习中遇到问题,能努力寻求解决方法,甚至给教师的教学出谋划策;好问,经常向教师提问,凡事爱寻根究底。 3.有强烈的表现欲。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了运动的某些规律和技能,在教学活动中常常表现为具有不甘落后、敢于挑战和超越他人的勇气和信心。 4.有持久的学习意志力。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时时生趣,处处生乐,经常是成功与失败并存,欢乐与困难同在,有趣与无趣交织,所以体育学习需要有持久的学习意志力。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作指导,以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创设情境,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有效地评价反馈教学效果。总之体育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一不是为了赶时髦,二不是图形式,而是为了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为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寻找一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新途径。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与研究》的系列论文 课题批准号〔2012〕GSG588

第4篇:学生的主体地位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主体地位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29

高校体育教学其实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沟通的一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发挥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锻炼热情,提高兴趣,促使他们能够积极地进行学习和锻炼。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教学看成是对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来改造受教育者,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在教学中只是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的学生只是为了体育成绩而进行锻炼,他们不懂锻炼的方法,不能体会锻炼的乐趣。在新的教育思想不断涌现的今天,如何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不断推进体育教学的科学化进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体系

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的课程体系还很单一,教学模式也非常单一,这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多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不断被提出,例如:发现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陶冶教学模式、目标调控教学模式、自练指导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虽然如此,但这些教学活动并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以及年龄等特征进行开展。其实,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就要树立以“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并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学校的实际,以现代化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并通过评价和反馈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所以,在构建高校新的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地锻炼,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2 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进行运动学习以及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的互动沟通而实现知识的传递,同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通过运动知识的传授、反馈使得教学不断的深化,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起着组织、控制、激发、引导、示范、说明、概括、评价等作用,学法则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1]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的活动,必须有双方的互动才能完成,而教法又必须根据学法来选择。所以,教师教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法。因为运动技能的掌握其实是学生进行自我完善以及动作技能不断优化的过程,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运动技能的提升其实就是其不断创新的过程。

运动技能的习得具有“自我表述”和“自我相关”的特点。每个能进入高校的学生都是综合素质比较好的,在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控制力上都表现出色,具备教学主体的素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地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显得十分落伍。[2] 为了打破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体育教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体育教学,要把教法与学法有机结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选择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3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锻炼效果综合评价体系

高校对学生体育课的考核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考核,但是这种考核很大程度上受一些先天因素的影响,而且学生在运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考核的标准很难制定。尤其是体能类的项目,更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同学先天素质较好,几乎不用锻炼就能获得较好成绩,而有些学生即便非常努力的锻炼也无法达到较好水平,有时候学生运动技能的好坏和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显。这使得体育测试失去了意义,而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受到打击,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所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测试评价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评价体系,就是要摒弃一切不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测试评价方法,克服教什么考什么的弊端。在一个学期内,可根据学生运动技能的成绩、体育课出勤、课堂表现、体育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来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形成知识、态度和运动能力的结构评价体系。这样就能够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的体育评价体系,不断激励和提升学生的锻炼热情,促进高校体育课的发展。

4 结语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和才智,变成真正的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法,使得教学由平面转向立体,由静止转向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解的多元化模式。课堂信息传递也由单一模式转变为多元化模式,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创新能力,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技术,树立良好的终身锻炼习惯,能快速吸收和运用知识的社会人。所以,教师只有认识到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完成构建,教学活动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孔令莉.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J].中国学校体育,2005.

[2]李清建.体育教学改革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3,(8).

第5篇:学生的主体地位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将学生主体意识的前置表现出来,让他们能动的参与教学是有益的尝试,只有在高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将学生的真正主体地位明示出来,才能够切实的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能够有效地符合我国新课改的要求。最近一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系开展速度的加快,使得学生也跟着进行了多次变化,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都在变化。而历史作为我国高考考核科目中的一门,成绩会对于学生最终升学状况产生极大影响。而且就目前来说,我国本身就是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使得历史教学关于学生将来开展一些探索性事业有着重要作用。因而,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不断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体系关注的重点。新课程变更对高中教授历史的老师的教授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在我国今朝高中历史教授过程中存在一个异常凸起的状况,即教育者教得很费力,受教者学得很苦楚,但效率水平却异常低。要想有用处置这一严肃的状况,咱们必需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授知识的体系加以改正也就是说要把学生的主置,主体认识,个别成长必要通通挖掘出来,把历史课程的学生们造就成为自立的、能动的、有发明性的历史学习主体。那么,在高中课堂教授中如何造就主体认识呢?下面,笔者联合自己的教授理论谈几点不成熟的见地,望列位同仁示正。

一当下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最近一些年来,随着教育体系不断改革,新课程变更对高中教授历史的老师的教授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在高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将学生的真正主体地位明示出来,才能够切实的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能够有效地符合我国新课改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才会有可持续的生命力。认识到这一点后,教育模式大变革,社会性的要求更高,对于学生的整体能力要求也越高,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育工作,很难培养复合型人才。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其中包括传统教学模式陈旧,教师主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等。

(一)以教师为主导

传统的教育始终都是以授课人的视角来解读教育过程,最重要的是授课人进行教育的行为,并且以授课人视角进行问卷的反馈,最终得出所谓授课的成熟成功程度,但实际上,没有真正和学生有问答的过程,所以学生是被动地,而且没有任何交流。这种授课模式对于大批量的学生来说,能够提高效率,但不能够真正的转化成学生受用的效率,所以导致了整个内容并没有很好的学习,最终历史成绩不够好。

(二)教学模式落后

教授形式是近几年我国教导改革范畴重点。因为传统教授形式在我国已有多年的使用,因此改造这样整体性的系统,会对于老师的要求有很大的改变。传统教授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应试教导形式,其给学生们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是成绩往往获得社会普遍承认。然则,为了寻求成就,仍旧将这一教授形式作为主流方式,很显然不合时宜,会对于学生产生很负面的作用,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三)缺乏足够的重视

历史固然是高考稽核科目之一,但其影响力和位置往往不如传统语数外在高考成就中所占比严重。如江苏等地域对历史等考试仅仅是品级稽核,是以使得历史加倍难被人看重。因此很多学校都对于历史并不是非常重视,因此在师资以及课时上来说,往往投入较少,甚至有的时候会利用历史课来补习其他科目,让学生认为历史不重要。在整个高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咱们必须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授知识的体系加以改正,也就是说要把学生的主置,主体认识,个别成长必要通通挖掘出来,把历史课程的学生们造就成为自立的、能动的、有发明性的历史学习主体。

二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教学预设

对于教学来说,预设是重要的,首先需要的是对于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并且对于学生充分认识,对于整体的教学环境,加以有效地估量,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好我们所说的教学预设。高中历史教授预设内容很广泛,老师们要对每个教授关键计划反复推敲,即使是课上发问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也要留意预设的针对性。预设难度太大,很容易伤害学生的热情,难度过小又不能引发学生的真正学习要求,必要照料分歧群体才能够做好预设。所以教师需要对于整个预设的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学习《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时,老师就应该将整个文章有效地拆分为三个小结:百花争鸣、儒家思维、儒学正统位置的建立。重点突出儒家思维,尤其是孔子和董仲舒。在学习计划时,斟酌成绩覆盖面,照料各类学生群体。如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的思想脉络是什么思想?枚举诸子百家重要思辨概念。作为教师要依据学生现实学力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促使学生踊跃思虑,赓续得到认知进级。这是异步教授的最基本特征和请求。在教授中,作为老师要给学生明白目的,指明偏向,并提出详细请求,增进他们自主的完成学习过程的能力。

三指导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在历史课程学习者自主的完成学习过程中,历史课程教师要针对历史课程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学法指点。如树立常识收集,将历史课程常识整合,分门别类进行归纳和整饬,组成直观性更强体系,可便于历史课程学习者体系控制历史课程常识和历史课程事件。历史课程学习者浏览历史课程课本时,无妨倡议历史课程学习者像浏览语文文本那样,“不动文字不看书”,能够极大晋升历史学习效率。历史课程学习者自主的完成学习过程时,其随意性较大,大多不擅长总结。如历史学习《宋明理学》相干内容时,历史课程教师可联合历史课程学习者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指点:在看宋明理学示意图的过程中,要留意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其中一位是朱熹、另一位是王阳明,从代表人物的理学实践中,去感知全部学派整体的实践和概念。历史课程学习者在课程教师领导下,对本身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逻辑性,历史学习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建立教授情境办法浩繁,历史课程教师要留意依据课本内容和历史课程学习者现实选用恰当的办法。历史课程教师活泼讲授描写、用故事领导、设置牵挂、接洽现实等,都能够建立优越历史学习情境,引发历史课程学习者历史学习积极性。在这之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带给历史老师更好的条件,丰硕的历史课程画面、音乐视频、照片图片都能够给历史课程学习者带来视觉和听觉打击。能够使得他们学习更加生动,代入感加强,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中国现代戏曲款式浩繁,学生对此略显生疏。为让孩子们有更多直观感知,在历史学习《梨园春秋》时,历史课程教师剪辑中国戏曲各类视频片断,构成一个戏曲锦集。当多媒体播放中国戏曲视频片断时,日常不喜欢戏曲的历史课程学习者也多了许多兴致。历史课程教师在播放以前要安排一个任务:看过以后要总结出此中涉及到哪些戏曲种类。

五把握真实学情,坚持问题导向

学生们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程进程当中肯定会碰到很多疑难的地方,历史课程教师要实时进行发现,有代表性的问题需要分类指点或全部指点,个性化的问题要个别指点。历史课程教师要对于学生学情熟悉,了解孩子的状态。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会讲到《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学生们对新旧三民主义根本内容比较,往往会有困惑,对孙中山提出新旧三民主义进行一次研究讨论,旧的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好处,反映中国人民请求民族自力、专制权利和发展经济的优越希望。而新的三民主义,提出反帝、反封建标语。老师要能够了解学情,有效地将这种容易产生疑惑的问题阐释清楚。总之,在高中历史课程教授中,历史课程教师要依据课程尺度请求,建立教学情境,为学生自主的完成学习过程匹配合适的教学材料;还要增强进程当中对学生的了解,要实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汇集学生历史学习疑难。这样能大幅度晋升课堂效果,使得历史教学过程更加有效。

作者:傅道远 单位: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庭婷.简析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辛亥革命》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6,13:166-167.

[2]李艳.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6:59-61.

[3]彭沙.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J].知识经济,2015,02:175.

第6篇:学生的主体地位范文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 因人施教; 英语教学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通过学生来实施。那么如何发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呢?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设计的活动,即使学生答错了,也要表扬他们的积极性。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他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2.课堂中创设语境,让学生积极参与

现代教育比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中,很多英语教师会在课堂中创设各种活动,想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但是效果却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些话题不是很贴合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没话可说。另外,仅仅模仿书本,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兴趣也不大。那么如何更好地创设话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呢?

(1)使话题贴合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很多时候,学生就是对老师设计的话题活动不感兴趣或无话可说,才不能很好地参与课堂。老师在设置话题时一定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面,要考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上学期时,我开设了一节7A第二单元Grammar的公开课,讲解的是关于一般现在时的知识点。一开始我以我女儿最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为话题导入和设置情境练习,结果借班试上的时候发现大多数学生对里面的人物以及动作不了解,尽管学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能讲的东西却不多。经过思考,发现原来初中学生看《熊出没》的并不多。后来我了解了初中生的爱好,选用了《爸爸去哪儿》这个综艺节目,学生参与度明显提升,因为这个话题是大多数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他们非常愿意表达自己。图片引出后,他们不仅能够说出我原来设定的句子,而且还能很好地发挥。

(2)活动设计要有梯度。我们在设计活动时不能只局限于模仿,模仿虽然是有必要的,但是不应该是全部。单纯的模仿不仅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对模仿东西不理解也不能很好地掌握。在模仿书上语句前,教师一定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然后设置一定的梯度以逐步撤去支架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才能会说并愿意说。

例如,我上周开设了一节9A 第二单元Integrated skills的公开课。我在自己班试上的时候,我让学生巩固一个听力小段落时,采用整个一大段给出几个关键词让学生复述,然后关键词减少再复述的方式学习。但是学生都说不上来,不愿意表达。后来我把这个大段分成了三小段落,第一部分根据原内容读后找关键复述巩固。第二部分“She has practised colour therapy since college. Colour therapy comes from ancient India.”根据提问方式巩固。还有“if ”如何改情绪这个段落通过关键词“feel confident,sleep well,feel stressed,feel tired,get angry easily ”复述巩固。到别的班级正式上课的时候,学生很快都能参与进来,因为文章难度分解了而且有了梯度,学生由易到难,活动进行起来就容易很多。在这节课的Speak up部分,对于“prefer”和“would rather”这两个知识点我采用三个步骤操练。第一步:原句替换练习:对“He would rather wear orange (than wear red). ”和“He prefers jeans (to trousers). ”这两个原文句子进行替换。第二步:Group work:①Suppose you’re invited to Millie’s birthday party this Sunday, what colour would you rather wear? Why? ②Suppose you are asked to choose a colour to paint your bedroom, what color do you prefer? Why? 根据板书上用法和前面Reading中颜色运用来进行4人小组讨论,在实际中训练学生对“prefer”和“would rather”掌握。第三步:Pair work: You have been chosen as the new chairperson of the Students’ Union. You are going to make a speech to the school. Now talk about what to wear with your partner, using Speak up as a model. 通过完全开放的方式让学生练习。由机械训练到半开放再到开放练习,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就能很好地活动起来。

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能力和英语基础差别很大。如果我们老师对所有学生提的要求都一样,有些学生是很难达到要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仔细研究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体相结合。比如,课堂提问时,问题设置尽量分层,根据答题人的水平选择适应难度的问题。而且一节课设计的问题要尽量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要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分层次布置作业。比如默写的时候有些基础稍微弱点的学生进行词组背诵;有些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进行整个句子背诵等。

三、创设情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所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非常重要。

(1)创设情境,开展英语游戏。游戏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如果在英语课堂中运用游戏,会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生也能在游戏中训练英语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在上初二Online Travel的Reading第一课时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让1~2个学生先上来玩这个小游戏,然后在游戏中教授了本单元的“online,level”等一些生词。因为游戏的设置,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这些比较难掌握的单词,而且学生非常开心,这节课学生的积极性也异常高。

(2)创设情境,角色表演。因为小学时英语教学各个小区域和学校间英语教学存在差异,尤其是有些偏远地区英语教学甚至都是其他学科老师兼课,这导致学生间差异很大。还有些家庭特别重视英语,而有些则很少接触,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基础差别很大。有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进入初中后,教师大量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更增加了他们听课的难度。所以教师要紧抓学生的课文朗读,从领读、齐读到分角色朗读,而且要更多地尝试分角色朗读。这种方法适用于每个学生,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英语课堂中每个单元的Welcome中Hobo和Eddie对话可以让学生跟读,模仿再表演。

第7篇:学生的主体地位范文

一、加强情感教育,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创设宽松、愉快的练习氛围。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敬业爱业,以一颗爱心去对待每个学生,根据教学特点采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突出课堂的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尽自己的能力愉快练习,并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情感交流,充分体验与表现自身价值。

1. 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引进激励机制。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表现欲望”,他们期望自己的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在课中我善于把握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及时鼓励和赞扬。例如:一次公开课,学生在学习垫上运动健身动作时,我会让学生产生我的动作“很优美”,我的动作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等待得到肯定与赞扬,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并做出适当的表扬,一旦情感得到满足,大家就会更加努力去学习,去探索。

2. 尊重人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诚、尊重、理解是人际关系的三大要素。教师必须对不同素质、不同个性、不同智力的学生一视同仁。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必须互相尊重。例如:在练习难度较大的动作时,有些学生动作掌握很慢、不协调,教师就要理解、平等对待、虚心听从他人意见、改进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喜爱所做体育动作,课堂气氛就会生动、活泼起来,从而得到最佳的练习效果。

二、合理运用分层教学,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1. 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的自身素质、技能、爱好等差异,在同一项目教学中的表现及取得的效果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根据个性差异与不同需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按层次分组,教学形式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练习的动机和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的发展。

2. 同质、异质编组。分层一般按学生素质、兴趣、爱好进行相同层次的同类编组。例如:在练习立定跳远时,根据学生上下肢动作不协调、蹬地无力、收腹较差等实际情况,采用相同层次同类编组,选择适宜的辅助练习项目,掌握相应的锻炼方法,对学生分类指导,真正让优生“吃饱、吃好”,让“差生”吃得了,消化得了,赶上全班队伍。这样就能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合作练习与竞争练习,也能更好地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里发挥作用,从而促使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努力提高自己,同时激发好学生也不断进取。

3. 分层落实。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要在课堂上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如快速跑教学时,根据学生奔跑能力,把学生按速率、耐力、跑姿等分成几个层次,选择不同练习方式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其得到共同提高。又如,在支撑跳跃练习时,根据学生技术掌握情况、心理特征,按助跑、起跳、高低器械分成三个层次进行练习。要因人而宜,随时注意层次变化,使大家拥有同等参与的机会,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

创新能力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是一个细致而又复杂的教育过程,所涉及的内容、项目丰富多彩,它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其前提就需要教师具有创新造性的工作,自觉积极地营造和谐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切感,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1. 尊重和信任学生,培养自练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可根据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前作业,如利用书本、杂志、上网等手段,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所了解,带着求知欲进入课堂,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又如:教师在教韵律操前,可要求学生根据前几节课掌握的程度选择组合、编排动作,同时对学生的自创动作及参与创编的学生都要给予普遍的鼓励,使学生在创编的同时,获得对自身价值的确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8篇:学生的主体地位范文

一、导入情境,感染美感

教师在教学之初,通过设置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创设动中,为学生学习新课作好精神准备。同时还应注意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如:在上武术课的时候,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能使学生精神振奋、身临其境,因而动作能刚劲有力、舒展大方,学得快,掌握得好;利用准备活动做健美操,播放迪斯科音乐能使学生融入到强劲有力的节拍当中,提高运动兴奋性,使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在放松运动时,教师以艺术体操动作带领学生进行放松,并结合播放抒情音乐能使学生进入一种优美、抒情的情境,富有艺术感染力,下课后仍令学生留恋忘返。

二、提出问题,以题创境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及时进行讲解和分析,明辩对错,激发起学生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欲望,因而产生期待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学习的良好氛围。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提出问题“篮球运动是谁发明的?是哪国人?篮球比赛中,队员号码为什么没有1、2、3号?在右手单手上投篮练习时,是右脚在前还是左脚在前?”等问题。

三、组织比赛,以赛创境

通过组织比赛来创设团结、拼搏和进取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发挥运动成绩。例如:在跳山羊的分腿腾越教学中,准备部分用游戏“跳马接力比赛”即一同学弯腰体前屈,另一同学从侧面跑来,双手撑在其背上,然后双脚分腿腾越过去,依次跳过本组所有同学的比赛。它能创设紧张、有趣、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到这优化的情境当中,足以影响学生的心理世界,使学生得到一种需求的满足,有利于学生进入主教材的学习。同时,这些活动还能够为主教材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技巧的能力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四、巧用激励,激活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30%,如果得到激励则能发挥出90%。体育教师应善于运用激励机制来提高课的效率,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良好的表现应立即做出表扬和鼓励,如:掌声鼓励和语言鼓励等。教师的期盼与支持,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和勇于进取的体育精神,提高了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这样,学生会感觉到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价值和成就感,因而会更努力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也有利于终身体育目标的实施。

五、调到主体,活跃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教师应把整个教学过程转变成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促进学生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有良好的教态、优美正确的示范动作和语言精练的讲解;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跟学生做好朋友;教学态度和蔼可亲、精神面貌好、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在课堂的活动情绪也将会受到鼓舞,能有利于联想、分析、推理、判断和进行自主性、创造性活动。对于课堂中的“无趣”教材如耐久跑、原地掷实心球等内容,教师应善于把“无趣”变为“有趣”。可通过自然地形跑、5分钟或12分钟定时跑、变速跑、越野跑等方式来变换练习耐久跑;可通过讲述我国著名田径队“马家军”的事迹;或是引用古希腊人在埃多斯山崖上刻下这样脍灸人口的名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活动气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

六、创设良好的考核环境

一个良好的考核环境能够使学生个个争优秀、人人争第一,能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运动成绩和提高运动水平。同时教师应注意制止课堂中出现的干扰、取笑、起哄等不良行为;鼓励学生向优秀同学看齐,以优异的体育成绩为荣耀,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为考试的同学加油、给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喝彩和表扬,给差生予以自信和信心,以此来营造一个良好的考核氛围。

七、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情境

第9篇:学生的主体地位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体育课堂;学生主体地位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环境在慢慢发生变化,不可避免的,体育教育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唯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才能好地发挥出学生的潜力,从而促进其发展。

1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1教学模式陈旧,限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是课堂的组织者、操控者。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被看作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丝毫没有自主意识。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仅仅是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老模式。比如,在体育课堂上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很少甚至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足以反映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缺乏自主性,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充分体现出来。

1.2课堂教育内容单一,缺乏色彩

很多中职院校对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指标依靠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势必导致体育教学过度重视应试,使课堂教学内容单一,不重视学生的自由发展和思维训练,更体现不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必将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3师生间沟通不理想,课堂氛围不和谐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同学间的交往对于每个学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现今课堂教学上,多数情况下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师生间的交流仅限于教师与全班同学的交流,并非是教师与每个学生的交流。师生间沟通太少,教师不能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和特长,更别提进一步的潜能挖掘了。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本应快乐、活跃课堂的氛围变得严肃、沉闷,压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觉得体育课枯燥乏味,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必将降低,这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2如何实现学生在体育课堂的主体地位

2.1挖掘学生潜能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学校体育是体育教学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所以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理念,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形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学校要根据时代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能够促进学生潜能发挥的教学手段或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充满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从而更加热爱体育。

2.2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创设一些教学情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该情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特点和特长能在这种氛围中得到充分发挥,使其充满自信心。如何创建合适的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留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2.3采用分组分层的教学模式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分组分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优势能够充分发挥,不足能够及时被发现。何为分组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水平相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同时根据每个人的差异性区别对待,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水平高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水平低的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通过努力实现目标。在这种模式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每一名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并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4教师角色转换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参与,使其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发展自身独特的个性,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根据时代的进步改变教学理念,并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愿意学习、主动学习的态度,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若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就要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不能只依靠学生自己,更要依赖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找出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促进体育教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茂华.论中职课堂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J].职业,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