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角色实训总结范文

角色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角色实训总结

第1篇:角色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妇科急腹症;住院医师培训;教育改革;角色扮演;实景教学模式

妇科急腹症常见的有异位妊娠、卵巢肿瘤蒂扭转、黄体破裂、先兆流产、急性输卵管炎等,病情变化快,相互之间鉴别困难,一旦延误诊断,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准确及时的诊断及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挽救生命的关键所在。住院医师是临床一线人员,负责非工作时间的值班工作,往往是妇科急诊患者的首诊医师,因此要求妇产科住院医师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在各种应急场合下的应对能力。系统的课堂教学让住院医师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战经验,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的做出判断并处理,怎样能将所学理论灵活的运用于临床,需要不断的训练、重复操作并总结经验,这也正是我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情景模拟教学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情景模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文信息技术、角色扮演等方式,以疾病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性学习,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2-3],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利用角色扮演[4]和临床情景代替真实患者,让学生主动参与训练和抢救模拟演习,反复训练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增强意识,掌握过硬的急救能力[5]。近年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化,我院对本科生及住院医师的培训模式也在不断改革和提高,比如PBL教学的应用等,情景模拟教学目前仍处在不断的摸索与改进阶段,本文重点总结情景模拟教学在本科室急腹症培训中的经验与心得。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妇产科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包括“四证合一”的研究生)共36名。

1.2研究方法

1.2.1病例设计。妇科急腹症起病急骤,变化莫测,标准化的流程仅作为参考,需要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动态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把控。本研究选择比较常见的输卵管妊娠、卵巢扭转作为训练主体,指导教师制定教案及演练程序,将疾病的典型症状及体征贯穿于过程中,演练前宣布训练主题,学生提前复习及查阅相关文献[6]。

1.2.2过程演练。演练前,指导教师先介绍病例及注意事项,将36位住院医师分成9组,每组4人,分别担任患者、家属、护士及住院医师角色,每组内4人又进行不同角色的变换。一组表演、一组准备,其他各组同学进行观摩和评价。患者角色要突出疾病的特点,住院医师要做好接诊、病史采集、查体、开具辅助检查,并根据获得的信息做出诊断及初步处理,期间还包括与家属的沟通场景。

1.2.3评价和总结。评价分为表演小组成员自己评价、观摩小组评价、小组内开放性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列出亮点及不足,并分析原因,最终上交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在最后做出总结,充分分析产生的原因,不断改进教案设计。

2情景模拟教学的亮点总结

2.1生动的教学模式更适合急腹症教学的需要

生动的模拟场景,激发了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更适合急腹症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灌输式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情景模拟教学模拟真实的急诊环境,是以系统的理论为基础处理实际问题,使得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在急腹症中尤为适合,也是现代教学中所倡导的实景教学模式[8]。

2.2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沟通能力

有效的医患沟通是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之一,“沟通”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情景模拟教学中角色的扮演和不同角色的变换,可以让表演者换位思考问题,每一角色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理解不同角色的需求和苦衷,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有效的沟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3培养住院医师的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病例资料的查阅、自主安排设计情景、讨论、交流观点,以及角色的表演,每一个过程无不体现团队的合作。

3经验总结

3.1适合急腹症的培训模式,但在妇科专业培训方面存在不足

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医患关系紧张的医疗环境下,情景模拟教学为住院医师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培训机会,而且可重复性强,可以根据情况反复训练、总结,适合急症的培训模式[9]。但由于妇科检查的特殊性,妇科查体无法真正实施,体征的获得存在偏差。

3.2情景模拟教学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做基础

情景模拟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仍需要有丰富的理论做基础,是理论基础的“拔尖和升华”,传统的理论授课相对系统全面,情景模拟教学强调临床应用能力。因此,情景模拟教学代替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2篇:角色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一线管理者 角色 管理开发 雇员培训

【作者简介】 李茂荣,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领导力开发、工作场所学习等。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10-0062-03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末以来,国外一些人力资源部门出现了一种“授权运动”:一些原本由人力资源部门承担的角色和任务授权给一线管理者。这场“授权运动”的正当性理由是认为一线管理者更加了解一线员工的需求,并能够对其下属的需求做出更快速的回应,使得在工作现场层次发生的问题获得更有效解决。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一线管理者应当承担的角色,《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在2010年第12期专题讨论了一线管理者的角色。然而,从我国已有文献来看,大部分学者主要停留在一线管理者应当承担什么角色的学究式探讨层面,鲜有学者考察一线管理者在实践中实际扮演了什么角色(即实践层面)。因此,本文试图对一线管理者在实践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初步的描述性研究。

二、理论综述与研究目标

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一线管理者的称谓存在大量不同的头衔,不同学者对一线管理者的定义和角色描述存在较大的差异。马丁斯(Martins,2009)按照年代顺序梳理了从20世纪中期以来学者对一线管理人员的定义及角色的描述。然而,这种按照年代顺序梳理的概念只是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学者对一线管理者的理解,它对理解一线管理者角色的演变没有提供有益的帮助。因此,有些学者从历史的视角考察了一线管理者的角色演变,如雅各比(Jacoby,2004)采用历史研究方法研究了美国从早期工业革命以来一线管理者的角色演变,认为一线管理者的角色主要经历了主管、中层、边缘化和责任提升四个阶段的演变。马丁斯还采用雅各比的方法,考察了英国19世纪晚期以来一线管理者的角色演变,进一步支持了雅各比的结果。两位学者关于一线管理者的角色演变及其特征见表1。

表1 一线管理者角色演变及特征描述

续表[发展阶段与时间\&角色特征描述\&中层阶段 (Manager-in-The-Middle,MITM):从20世纪早期至20世纪中晚期\&在这一阶段,一线管理人员的角色地位开始受到来自上一层管理者的挑战并因此减少,他们的身份不断分裂,参与管理员工事务的范围不断减少,他们的主要角色就是对组织和现场的生产施加控制。从某种意义上,他们仅仅依赖技术方面的优势在组织中赢得了重要的位置。\&边缘化阶段(Manager-on-The-Margin,MOTM):从20世纪中晚期――20世纪晚期\&这一阶段最为典型的特征是,一线管理人员的角色地位不仅受到上一层管理者的挤压,同时还受到来自一线员工的挑战。因此,他们在组织中的角色地位进一步边缘化。他们没有获得为了有效开展工作所必须的权威(他们的技术权威也受到挑战),他们的正式权威与非正式权威变得模糊不清的,他们的角色仅限于有效地执行命令。\&责任提升阶段(Manager-in-Charge plus,MIC+):从20世纪晚期至今\&与第一阶段相比,在这一阶段的一线管理者被赋予更多的责任,他们开始被冠以大量的头衔,如领导促进者和推动者、团队协调者、一线经理等。他们开始参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为团队工作创造环境、团队的领导与激励、雇员招募、雇员评估、承担安全与健康保障活动、新录用雇员的培训等。一线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员工的责任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并且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角色”。\&]

总体来说,学者对一线管理者“新角色”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类:(1)通过实证研究了解一线管理者在实践中实际参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范围和程度。如克兰菲尔德(Cranfield,1992)研究了在欧洲国家的一线管理者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方面的变化。(2)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一线管理者如何应对授权的能力问题以及影响其绩效的要素。如坎宁安(Cunningham,2004)研究了授权一线管理者参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需具备的能力、技能和知识。(3)通过实证研究了解相关人员对一线管理者参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态度。如安德森(Anderson,1993)开展了相关人员对于一线管理者参与雇员培训与开发的责任的态度调查。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所达成的共同的基本结论是:一线管理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及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或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人们对其扮演的角色期待也不同。因此,本文进一步把研究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1)考察我国一线管理者实际承担的角色现状;(2)考察一线管理者参与雇员培训的程度与范围;(3)考察相关人员对一线管理者参与雇员培训的态度。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结果与讨论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综合采用了克兰菲尔德、坎宁安等学者的问卷调查表,对江西5家公司(其中2家百货公司,2家销售公司,1家体育运动休闲公司)的500余名参与者进行了半结构化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面向三种类型的调查对象:第一种是面向一线管理者及其直接上级,目的是了解一线管理者目前在组织中承担的职责和角色;第二种是面向一线管理者及其直接上级和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管理者,目的是了解一线管理者在雇员培训与发展中参与的范围;第三种是面向一线管理者的下属,目的是了解相关人员对一线管理者扮演雇员培训与开发这一“新角色”的态度与看法。

2. 数据结果与讨论

(1)一线管理者的角色总体现状。本项调查问卷要求一线管理者及其直接上级指出一线管理者在组织中所承担的任务,并按任务的重要程度排序,调查结果见表2。从表2的数据结果可以发现,两者在1-3项的任务以及重要程度的排序上都是一致的。从任务的性质来看,这三项活动都是一线管理者最为传统的角色。尽管三者在4-7项任务的重要程度排序上有些不同,但是三者都把团队管理的任务列入仅次于现场生产或服务提供管理职责任务,其差异在于一线管理者的直接上级更关注绩效导向的团队管理活动,而一线管理者更加关注发展团队关系的团队管理活动。值得说明的是,两者都没有把雇员的招募、解雇、工作评估、绩效工资的决定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列入一线管理者当前扮演的角色中。

表2 一线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

(注:M是指一线管理者的直接上级;FTM是指一线管理者)

(2)一线管理者参与雇员培训与开发的范围。本项调查问卷要求一线管理者、一线管理者的直接上级以及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管理者分别回答一线管理者在实践中参与了雇员培训与发展的哪些活动,调查结果见表3。从表3的数据结果来看,三者对于一线管理者参与雇员培训与开发活动范围的看法存在巨大差异,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的管理者趋向于认为一线管理者参与了雇员培训与开发的大部分活动,而一线管理者认为自己只是参与了其中一部分活动。其中,三者都认为参与较多的雇员培训与发展活动分别为直接承担培训任务、受训者的决定、培训时间、场地的安排和培训需求分析。

表3 一线管理者在雇员培训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员工培训与发展活动(%)(注:HRDM是指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的管理者)

(3)下属对一线管理者“新角色”的态度。本项调查问卷要求被调查者给出自己对一线管理者参与调查问卷中所列出的人力资源管理或开发活动的态度,调查结果见表4。从表4的数据结果来看,超过60%以上的调查者同意或非常同意一线管理者参与的活动包括:培训与发展成为工作的一部分,支持下属的职业发展、直接承担培训、雇员的辅导与顾问、下属雇员工作评估等活动。有51%的被调查者同意或完全同意一线管理者应当参与下属雇员绩效工资的决定;只有19%和20%的人同意或完全同意一线管理参与战略HRD制定的参与和培训政策制定的参与,同意或完全同意一线管理者参与下属雇员的招募、解雇活动的也只有29%。这一结果从观念上反应了前一项调查结果,即一线管理者很少参与战略、政策方面的重要决策活动。

表4 下属对一线管理者的“新角色” 的态度[一线管理的新角色(%)四、结论与下一步打算

通过对以上数据结果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我国一线管理者开始扮演“新角色”――参与雇员培训与开发活动,但是他们目前还只是边缘性地参与,一些重要的雇员培训与开发活动仍然保留在人力资源部门,如战略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定、培训政策制定的参与、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的决定、培训效果的评估等活动。第二,人力资源部门在其授权一线管理者参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更加开放、真诚、合作的态度,同时制定一套能够有效保障二者进行合作的机制,以真正激发一线管理者扮演“新角色”的热情。第三,一线管理者的下属对授权一线管理者参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

当然,上述结论是基于在江西开展的较小样本问卷调查获得的结果,研究发现还需要在更大的样本以及更宽阔的区域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第3篇:角色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准教师 微格教学 统一性 潜在个性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244-01

一、“准教师”概念界定

笔者认为,“准教师”是指师范尚未毕业到中小学校实习的师范生。准教师的培养是新一代合格教师的基础,而师范生在学校接受的“微格训练”则是“基础之基础”,是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基石。自20C60s微格教学产生至今的50年里,它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其教学过程也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模式:

二、当前准教师微格教学训练方式

“理论学习准备—技能师范分析—微格教学设计—角色扮演实录—反馈评议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六步模式。

当前准教师微格训练方式主要集中在微格教学设计和角色扮演实录两个方面。在微格教学设计阶段,受训者准备说课稿、教学设计,谋划整节课的上课方案,以便为接下来的角色扮演实录打下基础。在角色扮演实录环节,受训者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按统一模式安排上课,以保证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对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微格教学评议教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师范生没有及时和授课教师共同观看视频、分析视频、解决视频中反映的问题,更没有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把接下来的微格训练当作电影般的循环放映、精益求精。从而使得准教师变成了被动的“受训者”。

这里,笔者引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微格教学的模式来做进一步说明。在课前准备阶段,受训者“备课”即整理说课稿与模拟上课稿,受训者就像背文章一样对说课与模拟上课内容进行“流畅说书”;在正式上课阶段,受训者6人一组组成小团队,轮流说课、上课共15分钟,大多数受训者由于情绪紧张,在教态和教学语言的运用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没有把自己真正的投入政治教学课堂的实践中,还处在“学生”接受课堂训练的被训阶段;在课后结束阶段,有部分受训者会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以求解决对策;但大多数受训者则是选择自己观看视频,犹如“盲人摸象,一无所获”,在下一次的微格训练中又照搬原路,进步甚微。

三、模式“统一化”的利弊浅析

这一系统模式沿用至今给微格教学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突出的成就。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各项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基础、教学技能的功能和行为模式等的学习丰富了准教师的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扩展了理论深度;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的灵活选用和对照使用有助于准教师对各种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详细的微格教学设计方案有助于受训者明确训练目标,并熟知教师所应有的技能,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预想的反应)以及时间的分配;对教学内容、执教者的行为表现的全程记录让受训者有了课堂中的亲身体验;准教师根据自我分析和讨论评议中所指出的问题修改微格教学设计和教案,并进入微格教学的再循环则是在总结“失败”经验的基础上的“成功”飞跃。

同时,这种模式化的“统一性”也限制了准教师的创新性和自主性。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调查显示,大部分师范生在准备阶段,只是机械的照搬授课老师提供的模板,以至于在说课及模拟上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读课”和“背课”。读课是指受训者由于缺乏充足的课前准备,在角色扮演实录时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法生动完整地进行说课,因而在说课过程中,出现了语言上的误用、语词上吞吞吐吐、思想表达紊乱等情况,使整节课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所谓“背课”则是与前一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受训者有充足的课前准备,由于缺乏自主灵活性,在角色扮演实录时完全追随着“备课稿”进行,只是僵硬的背述自己的思想,使整节课僵硬而缺乏生动性。

四、基于潜在个性的训练

要提高准教师的教学技能,就必须适应现代教育以“授课教师为主导,准教师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进行微格教学改革,真正实现“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的目标。笔者认为应作以下方面的改进。

备阶段: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师范观摩;说、练阶段: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思阶段:评价反馈和修改教案。其中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和修改教案需要重复训练,以达到最佳效果。从传统的“六步模式”向现今的“八步细化”转变。到“备”“说、练”“思”三者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第4篇:角色实训总结范文

0 引言

当今的中职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所面对的是与普通中学素质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改变传统固有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和个性化教学,设法营造民主和谐、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以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改变考试制度,建立良好的课外教学环境,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体验快乐。

广东省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每年都提供给教师许多培训的机会,通走出去或是请进来的形式进行继续进修再学习,以实现不断的自我增值。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培训学习,使我们能够学习和把掌握到例如头脑风暴法、小组学习法、角色扮演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等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这两年来笔者主要负责任教《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为了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笔者分别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去设置整个教学过程。

1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简介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simulation)课程,可分为物理沙盘/棋盘类沙盘(board-based simulation)和电子沙盘/软件模拟类沙盘(software simulation)两大类。它是模仿真实的企业经营和商业环境而开发出来的一个以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通过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到完成产品的整个加工过程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其中物理沙盘主要是运用独特的模型和教具,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企业经营中的资金、职员、厂房、设备、仓库、库存物料、订单、合同等各种内部资源,以及企业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和金融融资机构等外部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市场变数,通过学生投入角色扮演和企业经营的情景模拟,再结合讲师点评,使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真实地体验企业几年来的经营管理过程和情景,让学生对如何使企业经营中的物流和资金流正常运作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2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属于管理类课程,它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学生把《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物流》等一系列相关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起来,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全面提升专业技能,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本实训课程中通过模拟公司运营、企业战略规划、预算、运作流程管理等一系列活动,让学员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认识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经过团队合作使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中获得成功。期间学生可能会遇到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例如资金周转不灵、缺货等各种典型问题,学员必须和“同事们”一起去寻找市场机会,分析规律,制定策略,实施全面管理,在各种决策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学习管理知识,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管理素质,从而培养学生企业资源规划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激烈的沙盘模拟对抗中,让学生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掌握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树立学生“宽容、诚信、守法”的职业道德品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3 在《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设置方面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笔者穿插使用了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尤其最主要的是采用“小组教学法”来进行教学。

小组教学法是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其特点是: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学习,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教学的主导性有机结合,从而增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改进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小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应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注意对小组进行合理的分配;

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③适时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准备工作:学员分组与团队构成: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课程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由5-6人构成一个管理团队,每小组各代表一个不同的虚拟公司。此课程的基础背景设定为一家处于创业初始状态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从拥有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资产规模开始经营管理。该公司采用了简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主要包括:首席执行官(CEO)、财务总监(CFO)、营销总监、采购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或商业情报人员等几个主要角色代表企业各个部门,每个组员都担任虚拟公司中的一个重要职位,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各小组成员必需学会通过团结协作,共同体验公司的创建以及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就本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资金筹集与运用、生产调度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并作出决策。

分组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多,比如有①直接抽签;②由猜谜语引入;③用拼图抽签等。

笔者选择的是用拼图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首先准备好若干张不同卡通图案的小型拼图,在底部分别写上小组的顺序编号;接着从每一张拼图中抽取5-6小块出来混在一起,让每个同学分别抽取一张拼图;然后把若干张不同卡通图案的小型拼图摆放在各张沙盘桌子上,再让学生找出自己手中拼图所在的卡通图案版块,抽到同一张卡通图案版块的同学自然组成一组。于是就这样分别分成:A、B、C、D、E、F、G、H、I、J组。

第一阶段:介绍《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课程。

这个环节笔者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方式。

第二阶段:体验创建公司的过程。

要求学生完成:

①确定公司名称、商标;

②确定公司发展目标;

③员工职位分工;

④制作公司海报、名牌;

⑤由CEO介绍公司。

在这个阶段笔者采用的是“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指是在群体决策中,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发展而成的一种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主要让学生充分展开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由此而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在这个实训环节中,需要每个同学“头脑风暴”一番,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自由畅想,首先给自己团队起一个好的公司名称,设计一个漂亮的商标;然后共同协作制作完成一张公司海报;接着展现海报,由CEO代表公司团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公司概况;最后由同学们对所有海报进行投票互评打分。

第三阶段:介绍企业经营沙盘规则,由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统一经营。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经营2-3年,尽量熟悉企业经营的操作流程和规则,并学会整套相关财务报表的填写。

这个阶段笔者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方式和“角色扮演法”。

在教学中过程中引入角色扮演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角色,设身处地的去体验角色,圆满完成角色承担的工作任务,从而了解角色内涵,并正确地去认知角色,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就业,进入职业岗位工作,乃至适应今后的各种变化,积累经验,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处理不同的问题。认清自己的所处的角色类型,并了解该特定角色的内涵,更加有利于自己妥善处理好身边所面对的各类人和事。其关键在于:一是角色定位;二是进入角色。

在这个实训环节中,以生产型企业为背景,让每个学生置身于商业实战场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的成员将分别担任公司中的CEO、财务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和生产总监等重要职位,以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份,涉及财务、物流、生产、营销等重要企业运营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模拟公司运营,体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学员之间的团队沟通与合作,模拟企业战略规划、编制财务预算、进行运作流程等一系列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让学生深刻领会到如何才能够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的战胜竞争对手,获得成功的经营管理理念。

第四阶段:由学生自主经营,各小组公司进行经营竞争对坑比赛。

首先给每个小组公司设定同一个初始状态,让每个小组公司都能够在同一个起点上开始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展开4-5年的经营。最终按各公司的业绩排名来决定各小组公司的成绩高低。

在这个阶段,笔者主要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student-centred learning)简称“SC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国际教育学界非常重要的一种理念,其实施的基本原则就是指教学活动要诱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构建一种和谐协作和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SCL教学法”的特点:

①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

②教学手段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外,还利用许多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软件或实物教具等进行教学;

③教学形式三元化:协作化、个别化、多样化;比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④教学计划和课程学习的交叉和不同步。如学习可以设定部分选修课,采用学分制,让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想要学的课程,更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社会需求和教育的发展均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制度。在中职教育中应用和推广“SC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

在这个实训环节中,每一个小组所组建的公司都是同行业中的竞争对手,他们在面对来自其他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必须设法将企业向前推进、发展,实地体验商业竞争的激烈性。在这个课程中,学生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例如新产品开发、生产设施的改造、新市场中销售潜能的开发等众多决策,设法在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运作的基础上战胜竞争对手。

第5篇:角色实训总结范文

答案可以说是否定的。

课堂效果是学习者对培训过程的一种感性认知。

培训效果是学习者对培训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综合评价。

不过,对于培训师来说往往认为课堂效果大于培训效果。

因为,课堂效果决定培训师的培训命运,认为没有好的课堂效果难有好的培训效果。

所以,许多培训师会借助各种培训工具或手段来渲染课堂效果,为课堂效果助兴。如:游戏、笑话、故事、案例等。

个人认为,培训师的培训效果不能单纯依靠培训工具,而是必须依靠学习者的层次,结合自己的“培训哲学”、“培训模式”、“培训技能”,多给学习者创造吸收与创造的机会与情景,让学习者能够充分的融入培训课程的环节之中去。

也就是说,培训师必须把学习者摆在一个非常核心的位置,给他们一个扮演角色,让他们能够感觉到自己来此的目的,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然而,现实培训中呢?

往往是培训师扮演者各种不同的角色,而忽略了学习者的角色,让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或者学之无效。

我们来看看,培训师经常扮演的角色吧。

监狱警察,在意学习者的服从!

神父,关注学习的素质!

模特,关注自己的形象问题!

主持人,在于现场的气氛!

演员,关注自己的表现!

不管怎么说,培训师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把握住学习者所要扮演的角色,一定要让学习者充分融入进去,让他们恰如其份的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家知道,在培训课堂上,培训师到学员之间的空间距离几乎近在咫尺,但是两者之间的思想、观点距离呢?却是各不相同,差异很大!

可以说,在培训课堂上,双方都是相互打量着对方,琢磨着对方,在一定程度上抵触着对方或者适应着对方。

君不见,在培训场上,场面有时会呈现死气沉沉,有时会出现平静如水,有时会出现剑拔弩张,有时会出现高潮迭起,有时会出现掌声如雷。

虽说,这些情景在不同程度彼此影响着对方,尤其是讲师的发挥,学员的投入程度。

所以,在这个时候,对于讲师来说,培训师必须高度把握学员敏感程度,学习者的融入程度,决定是不是随时调整自己的讲课风格或者授课方式。

如:本人在讲授《销售回款全攻略》的课程中,为了让学习者能够充分定位自己的角色,把握自己的需求,我会把他们带入一种销售回款的现场情景之中去。以提出问题为导向,让学习者不由自主的在听课的过程中随时能不断的捕捉到自己在销售回款时遇到的问题,形成共鸣,融为一体;以提供解决办法为根本,让学员根据办法感受自己的成就感与不足处;然后,再让学员提问,本人予以解疑、总结,或者各组、各团队予以解疑或者总结,调动所有学习者的思想,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让销售回款的核心问题深刻的烙印在他们的学习中。

如果,我们在培训过程中,让学习者能够在你的培训题颗里,呈现着主人翁的位置与角色,这样的培训效果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虽说,整个《销售回款全攻略》的培训过程,没有游戏,没有故事,没有笑话,但是学习者却感觉不到劳累、疲乏,而是感觉到时间过得太快,太短。

因为,他们在那个时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者的角色了,而是一个主要演员,偶尔,还能发挥“导演”的角色,高度的成就感和表现欲让他们把这次学习当做一次共同打造的项目来经营了。

第6篇:角色实训总结范文

最后的结果,请参阅我方销售服务测评表:

导购员大多表示效果一般(我方理解就是差);

美的市场主管评价总结和引导性不够,知识一般;

A总予以评定:鉴以双方都处于尝试阶段,可以考虑再举行一次。

笔者已经举行销售培训很多次,导购员培训更是体会颇深,为什么美的导购员培训会有这样的结果,会后非常惊讶,并且有些出乎意料。后来笔者思考后,才有些更深层次的体会。

具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笔者总结可能是这几方面的原因:

1、笔者以前的培训都是“下传圣旨,前呼后拥”的做培训,所以最后的表面好评大多是华而不实。而本次是笔者以第三方的身份来做培训,最后结果可能更真实些。

2、此次的培训课件,笔者反思并经过考证,可以说是针对导购员培训最全面和丰富的课件,并且结合国内业界正在做的导购员权威培训课件相比较,也是有很多可取之处。但为什么反映平平呢?一则时间太紧张,整个过程只有两小时,笔者准备的课件内容要完全讲解最少需要整整一天;二则大多导购员只是抱着应付会议的态度来参加培训,可想而知最后又有几人明白其中道理;三则培训的方式因为时间紧张完全采用灌输式的填鸭教育,结果肯定失败。

3、会后,针对这个结果,笔者也走访了几位导购员,大多都是已婚大姐。在笔者的谈话过程中,有说明白,经追问又不明白。并且开口闭口大谈美的的好处。也有导购员说,确实是时间紧,若没有办公室的人员参加就好了。其中的疑问和道理,诸位应该很清楚。

4、培训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干扰事件,严重影响了笔者的培训效果。大多在组织和时间安排及会中纪律和相关人员的态度方面,所以过程中笔者加快了进度和减少了互动时间。

5、笔者的培训课件对象为从业已久的导购员,目的是提升技能的知识补充。但会后,美的市场主管说导购员最需要基础性的培训,这是他们第一次接受第三方的培训。

下面笔者就把天工给美的导购员的培训课件转录如下,望诸位不吝赐教:

导购员培训

主题:促销知识和方法及经验总结

主讲:天工销售服务

时间:2003、06、13

14:00—-16:30

几项说明(30分钟)

请所有参加人员将手机或呼机设在震动状态(3分钟)

请美的空调重庆商务处的黄经理讲话(6分钟)

请导购员中学历最高的站起来,选择两位做自我介绍(2分钟)

请苏宁七星岗店的导购员站起来,选择两位说明上周格力空调的总销量和总销售额(2分钟)

请国美江北店的导购员站起来,选择两位预估上周美的空调的总销量和总销售额(2分钟)

请美的导购员中资历最长的一位简单说明周围亲朋好友中使用美的空调的状况(3分钟)

请美的空调市场主管用三句话对美的空调市场进行简单概括(3分钟)

所有导购员中的两位可以任意提出对于我或天工的两个问题(5分钟)

内容与其他计划(15分钟)

天工销售服务人员说明今天的安排计划

内容:

1、促销知识:

导购员岗位职责

导购员的职业发展

导购员的角色

用点和卖点

2、促销方法:

FABE推销法;ABCD介绍法;富兰克林说法;AIDA法;

3、促销经验总结:

顾客管理;职业品质;传播

4、问题:接一待二顾三连四

方式:学习,交流,沟通

结果:服务质量测评和作业完成

联系方式:

wajunqing@163、net

65386039

奖励:

选择一到两位导购员为天工荣誉员工,长期免费参加天工内部培训和职业辅导;

参加天工相关的有薪销售服务事项。 内容一:知识学习

专题一:导购员岗位职责

概述:销售系统中处于市场最前沿的销售人员,所有产品都必须经过他们推销给顾客。

岗位职责:

1、产品推销

处理老品:实用性和性价比,选择顾客,送的心理

推新品:技术含量,卖点,推

2、信息收集

型号:高,中,低及特别型号

台数:抢市场分额,逼顾客,围竟品

促销活动:价格变动,统一口径,市场变化重点反馈销售数据

商场占有率:销售总的数量一定和市场分额第一

销售额:工作的经济效益

3、维护品牌形象

POP:悬挂位置和信息及时性以及准确性,美观

展台清洁:灰尘,宣传单页的摆放,样机的处理

价签:摆放位置,重点机型的计算价格,商场行情

站姿:不卑不亢

言谈:真实客观,有理有据,严防身后恶语伤人

4、客情关系处理

同事:公司同事间互助,同行友好;

组长或柜长及经理:遵守规定和纪律,热情交流或请教

顾客:朋友(友好的问候)

5、促销员售后服务

问题协调解决第一人:现场解释和退机处理

定期友好拜访(一周):口碑传播

专题二:导购员的职业发展

导购员的角色定位:复合型的销售人员

市场职能的角色:反馈信息和执行促销活动及讲解产品

销售职能的角色:客情关系和推销产品

缺少知识:促销活动策划和信息处理及业务知识(渠道建设和物流及财务知识)

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2-3年促销员——2年的培训主管或市场督导——1年的策划主管——市场经理——营销管理人员

1年促销员——2年的业务人员——2年的区域主管——区域经理或销售经理——高级客户经理

专题三:促销员的角色定位

概述:态度决定一切

角色定位:

1、顾客:物有所值

2、朋友:价廉物美

3、专家:高性价比

4、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多劳多得

两种排序:

1-2-3-4:客观真实销售,明白消费,成交率高

4-3-2-1:强力推销,工作难度高

专题四:产品的用点和卖点

用点:客观存在可以感知的产品用途

感知:望,闻,听,摸,用

望:不锈钢外壳,液晶显示,遥控板等

闻:有无闭气的感觉,空气的清新舒适程度等

听:噪音的分贝等

摸:坚固或耐用的附件等。

用:省电,快制冷量等

卖点:宣传单页的描述

表现:拿着宣传单页给顾客读或顾客自己理解

效果:非专业人员,不放心,不合适等

两者结合:理解,形象比喻,现身说法或谈其他顾客使用体会等

少谈抽象概念变频或氧吧等 内容二:促销方法

FABE推销法:

F代表产品特征:产品系列特征

A代表产品优点:人有我优,人无我有

B代表产品的功能利益:用点

E代表证据:比如获奖或技术报告

ABCD介绍法:

A:权威性——全国知名品牌,免检等部级荣誉和重庆市或本商场占有率等微观荣誉。

B:更好的质量——免检或特殊情况下的表现。

C:便利性——售后服务及使用的便捷性。

D:差异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富兰克林说法:

概述:把顾客购买产品后的所能得到的好处和不购买本产品的不利之处一一列出,用列举事实的说法增强说服力。

重点:虚拟生活场景说明。模拟体验。

AIDA法:

A:吸引或欲望——POP或声音或人流场景

I:兴趣或需求——询问或言产品利益

D:选择或决策——根据顾客意向选择或擅自选择

A:行动或购买——试探性的行动或 内容三:经验总结

总结一:顾客管理

一、顾客数据库

谁是顾客

建立顾客表格档案

顾客拜访表格记录

顾客系列化数据库

二、有效倾听

鼓励顾客说话

反馈性归纳

进入角色倾听

避免争论

教育顾客

总结二:美的导购员的完整销售过程

1、您好,欢迎选购美的空调,请随便看等。

2、请问您准备看多大的,您商用或家用,您客厅还卧室,您房屋是西(夕)晒或背晒等

3、美的空调产品宣传单页的介绍

4、针对顾客疑问,拿宣传单页请顾客落座或读单页

5、您看选择哪一款呢或宣传礼品及活动或翻顾客记录

6、顾客犹豫,冷落顾客或回到第三步继续重复

7、顾客走失或交易成功

分析:

每一步的导购员的角色及贯穿始终的强强推销特色

每一步的利弊

总结:

1、导购员要用80%的时间听,用20%的时间说,来处理顾客问题;

2、导购员要与顾客为同一产品消费者。

3、讲产品特点,说产品优点,体会产品利益点。

4、信息+方案==服务。

总结三:顾客为何选购美的空调

1、美的生产空调

2、美的空调强力制冷

3、服务好,品牌好,口碑传播

4、售场形象好,导购员讲解好

5、其他

知名度

排序1:

2-3-4-1-5

————————————品牌建设

排序2:

3-2-4-1-5

————————————终端效益

忠诚度和美誉度

总结四:职业品质

1、做一行爱一行

2、爱岗和敬业

3、信心:产品信心和自己信心

4、处处留心的人

结果:生活愉快,工作高兴,事业有成;

工作性质:

1、与人接触的工作,也很累,枯燥,但也是最能磨练人的意志和斗志的工作。

2、保持与人友好,真诚相处的态度来做人和做事情,应该不会太糟糕。

3、角色重叠:顾客与导购员时刻在生活中交织 内容四:培训后的考核问题

在销售美的空调的卖场中,只有您一名导购员,您如何对顾客做到“接一待二顾三连四”?

具体场景是这样:

今天整个楼层的生意都很清淡,顾客也很少。

中午您刚吃完饭与同事嬉笑着回到售场,正当你们还在聊天的意兴中时,有一位老年女性顾客正在远看美的空调,您如何接待这位顾客? 在您正接待这位老年女性顾客的2分钟后,又来一对年轻的夫妇,也正凑上来看某款美的空调,您如何处理? 在您刚接待好这对夫妇时,又有一位中年男子顾客也向美的空调售场走来,您怎么处理?(假设过程中四位顾客都有购买意向并与您未达成购买意向)

1、请您说明您有几种处理方式,具体怎样处理,并分析每种处理方式的利与弊?

2、E-mail:wajunqing@163、net

电话:65386039

3、奖励:现金红包一个,并可聘请为天工荣誉员工,免费享受天工员工内部受训和职业辅导服务?

4、获奖名额:两名

5、截止时间:2003年6月20日

注解:

1、参训人员除50-60名导购员外,有市场主管和办公室人员。

2、会中因为导购员的纪律问题,没有休息,笔者滔滔不绝的说了两个小时15分钟。

3、会中的提问,导购员回答不知是非。

4、会后作业,只有一名导购员主动电话回答。

5、相关培训环节中涉及的某些问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些管理环节的调整予以配合,这些工作都没有做。

第7篇:角色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教师;教学;教材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改革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其效果显而易见。随着改革的进行,英语课程的核心理念不断完善,教学质量随之提高,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学生总体英语水平逐步提升,教师更加关注自身发展,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CSSCI上2005年至2014年近十年间的有关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文献,本文将从教师、教学、教材三个角度进行总结分析。

一、教师的角度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求教师适应形势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发展,接受新思想、新理念,这就需要重新定位教师角色,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英语教学是师生互动、师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参与和积极性投入。新课改下,教师具有多重角色。郑玉琪(2014)的研究结果显示,在12个教师角色(知识传递者、教学主宰者、课堂活动组织者、教学示范者、学生活动监控者、课堂活动参与者、教学活动反思者、解决问题的帮助者、学习效果评价者、教学活动引导者、课堂环境营造者、意义建构促进者)中,除了知识的传递者以及教学主宰者这两个角色外,其他角色的认同度都在85%以上;其中,所有参与调查的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98.8%的教师认为自己是学生活动监控者,认同教学示范者、教学活动反思者和优良课堂环境营造者这三个教师角色的认同度都在97.5%左右。由此可见,教师的角色是多元的,不同教师角色的认可度也不尽相同。周燕和张洁(2014)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本质解读,提出了教师在教学的复杂情境中扮演对话者的角色。该研究表示,作为对话者,教师要明确对话的对象,其中,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和学生的对话,和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等客体世界的对话之外,还有就是客体世界的具体内容与教师的职业认同、教育理念、教学认知等自我世界的对话。综上所述,教师角色具有多重内涵。在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以及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加强对不同教师角色内涵的了解,培养教师角色转换意识,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刘萍萍,2012)。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有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提高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光(2008)和余新(2010)认为,教师培训课程应包括四大板块:科研、理论、行动和实践,培训中需重视建立教育科研伙伴关系,优化集中培训课程,改革培训方式,走教师合作发展道路;针对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提出了七个关键环节:1)做好培训需求分析;2)掌握学员个体学习特征;3)聚焦培训目标;4)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5)优化培训师资资源;6)发挥研修主体的参与作用;7)全程监控和控制培训质量。教师专业发展也与教师自身的内在机制息息相关。教师自身的发展内驱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十个自我”: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自我总结、自我提升(刘旭东,凌寿兰,2011)。教师的这种自我建构是教师提高认识的活动,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是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还是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都是为了促使教师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与时俱进,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提高教师教学和课程改革的质量,为建设高效率的英语教师队伍做出积极贡献。

二、教学的角度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有效促进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这不仅仅需要教师教学和评价设计的专业化培训,也要求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一)教学和评价设计

最早提出教学设计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教学研究者加涅。针对这一概念,郝建平(2006)认为,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就教学过程设计,王笃勤(2010)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教学过程设计必须与目标设计、活动设计、技术设计、评价设计相适应,必须建立在需求分析上,必须关注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需求放在设计的核心位置。改革中,评价的主体逐渐多元化,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和家长;评价内容不仅仅关注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构;评价方法和手段逐渐多样化,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同伴评价,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还有对教材等教学资源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评价等等。由此可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教学评价系统不断更新、完善,评价也逐渐体现出了多元化、多样性、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综上所述,随着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和评价体系不断更新,逐步完善,适应课程需要,满足师生需求。

(二)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带来的效果不可否认,但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的。实践检验真理。在方法的实践中,教师在享受方法带来高效的同时也受到它的制约。近年来,学者们认识到,方法对语言学习和教授的约束及影响,开始质疑方法的唯神论。在此背景下,学者们将目光转向了国际,后现代教育的出现受到广泛的关注。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存在相似之处。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理念包括教学观、课程观、师生观。教学观提倡“去中心化”,强调对话和交流,崇尚“差异性”;课程观注重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以及严密性;师生观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动态的、平等的对话关系(王彩琴,2007)。我国倡导开放性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上要具有开放性,而且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都要具有开放性,换句话说,在教学内容、方法、形式上支持多元化,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各项能力发展,要求教师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是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在目前的国际化大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改革不免受其影响,因此,在吸收国外教育理念方法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根据实际情况,取其精华,才能使得教学方法的改革达到显著成效。

三、教材的角度

英语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材料和依据,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教材的改革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程晓堂和康艳(2009)以及唐霜(2010)就中小学英语教材的选材与编写提出了几点建议:(1)英语教材的选材应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和人文性,内容应进行合理的整合,恰当安排语言知识,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2)英语教材不仅应丰富英语文化知识,也要丰富汉语文化和世界文化知识,而且文化内容应真实、全面、与时俱进,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关注到文化内容。就未来英语教材的建设,刘道义,龚亚夫和张献臣(2011)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2)正确处理语言教学和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3)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教材编写路子,保证打好基础,发展语言运用能力;(4)加强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5)加强教材的弹性和拓展性,增加信息量;(6)采用中外合作编写的模式,取其精华,发展各自优势;(7)重视教材的装帧设计;(8)重视教材的多样化和网络化。综上所述,对着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进行,教材也在不断的完善。对教材的编写不仅仅注意英语语言的本质,也开始关注到汉语文化和世界文化,师生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在编写中开始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加入了创新性,也开始重视教材装帧设计这些外在因素对学生和教师使用的影响。

四、结语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个年头,各方面效果显著。本文仅从教师、教学、教材三个角度进行总结和分析,概括如下:其一,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逐渐认识自我,加深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深入理解教师各个角色的内涵,培养教师角色转换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二,课程改革为教学的改善提供了可能,随着改革的进行,教学和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材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这类研究成果颇丰,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1)研究大多都是针对整体的,对个体的研究相对匮乏。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实际教育情况有所差异,现有研究多数以大众化现象为主,针对地区差异的较少;(2)现有研究的研究者多以大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为主,一线教师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深度。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康艳.中小学英语教材编写的若干问题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3):39-45.

[2]周燕,张洁.外语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1):30-33.

[3]郝建平.英语教学与评价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3):58-66.

[4]郝瑜.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现状探析: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2013,34(2):48-51.

[5]刘萍萍.中小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及专业发展[J].教育评论,2012(5):54-56.

[6]刘旭东,凌寿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特征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105-107.

第8篇:角色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迷你课 岗前集中培训 新教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38-03

一、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开展情况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师队伍的建设跟不上这一变化,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招入一些新人,但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授课技能培训,仍然不能缓解这一矛盾。鉴于此,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中心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在短期内,通过强化训练培训教师,使其具备最基本的授课能力,助其形成必要的授课信心和明确今后的教学工作努力方向。但因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师岗前培训模式,有些学校的新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或者针对性不强,或者实践性不强,或者新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参与度不高,达不到预期效果,在一些教学环节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和良好的意识,以至于新教师进入教室因紧张而不知所措。

二、“迷你课”概述

欧美在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模式(pre-service centralized training pattern)中主要采用微格教学((Micro teaching)方式培训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微格教学由斯坦福大学的布什和欧伦等人于1963年创导开发,用来培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随后,英国新犹斯脱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日本的京都教育大学相继开展微格教学研究,作为教学技能的训练方式,用于职前与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并建立相应的微格教室,开展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见习与教学实习的微格训练。

“迷你课”(Mini Lession)是教师岗前集中培训模式的主体部分,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微格教学改进而来的,特点是小而全。其与微格教学培训的实质一样,将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为比较简单的小型教学,通过一个信息化控制训导系统,使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个特定的教学行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教学理论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反复的演练,发现和纠正一些不良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师基本教学技能,消除初上讲台的拘束感和恐惧感,增强从教信心。与微格教学培训不同的是,以“迷你课”为主体的岗前集中培训模式是针对高等教育教学的特点,从内容、实施流程、评价反馈方面设计教学技能培训模式,另外,还通过各种手段,额外地将教师素质拓展有机地融入反馈环节中,与基本教学技能培训相得益彰。

“迷你课”作为小型教学,只有10分钟的时间。其模式由6个环节构成,简称BOPPPS模式,详见表1。

“迷你课”时间上可划分三个时期:在前期做一些铺垫工作,由前三个环节组成;在中期开展参与式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第四环节组成;在后期进行教学效果检验和总结,与前期内容呼应,由后两个环节组成。

三、“迷你课”在岗前集中培训中的应用

本文从“迷你课”角色扮演、“迷你课”环境营造、“迷你课”演练准备、“迷你课”演练轮训、“迷你课”演练反馈五个方面阐述“迷你课”在岗前集中培训中的应用。

(一)“迷你课”角色扮演。“迷你课”演练中的角色分三类:一是训导者及训导者助理。训导者负责“迷你课”相关概念的讲解和“迷你课”示范,训导助理负责培训环境布置、录像、“迷你课”演练时间提醒。二是演练者。在特定培训环境里,以教师身份演练“迷你课”教学各个环节。三是学生扮演者。在特定的培训环境里,扮演学生角色,配合演练者参与教学活动。一名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交替扮演教师和学生角色,分别从授课者、学习者不同的视角体验“迷你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迷你课”环境营造。恰当的培训环境布置,可以营造出利于培训的气氛。做法灵活多样。比如,将彩色贴纸、条幅上墙,用各种颜色的水性笔写上一些朗朗上口的短语,内容基本上是与培训相关的教学理念、人生格言等,这些都是事先布置的。学员到场后,也可以参与部分培训环境的布置,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笔,写一些个人喜欢的格言激励和警醒自己,在立体三角座牌上写自己的名字摆放在本人的座位前。这样的环境布置可时时提醒学员该用什么情绪参与集中强化培训,有助于学员快速进入高强度培训状态。

(三)“迷你课”集中培训整体时间安排。从注意力和持久力、承受培训压力强度考虑,以“迷你课”为主体的集中强化培训时间定为3天比较合适,毫无从教经历的新教师可适当多参加几次。在每次的培训中每位学员需经历三轮“迷你课”演练,每经历一轮演练都可以通过反思有新的体会和认识。参考表2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安排表。

每次的“迷你课”演练轮训之前,均安排理论知识讲授。

时段一为准备期,划分的时间相对多些,由训导者给学员做三方面的与“迷你课”演练相关的基础知识铺垫:一是认识“迷你课”,重点是BOPPPS模式认识,讲解“迷你课”在培训中的作用和演练流程,如何选题和根据选题写教案和制作课件,如何做“迷你课”反馈;二是认识BOPPPS模式,通过“迷你课”示范,更直观地了解“迷你课”演练流程核心――BOPPPS模式,了解其中的各个环节的作用以及如何衔接形成整体;三是了解相关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主要是BOPPPS模式中的各个环节涉及相关教学理论知识,比如,参与式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念、学习者六种需要、学习过程、教学方法对学习效果的直接影响、参与程度等方面的主题讲解。这三方面内容可交叉安排培训,目的是让每位学员能顺利地完成随后的“迷你课”演练,在多次反复的“迷你课”演练中对相关的教学理论有更深入理解,并与他人共享体会。

在时段三、四的两轮“迷你课”演练之前还会各安排30分钟左右的相关教学理论讲解,目的是引导学员在“迷你课”演练之后结合教学理论进行针对性的反思,形成评价和反馈。

时段五的总结以学员为主,根据自身“迷你课”强化培训实践和体会,选取一张明信片,借题发挥,回归到总结内容上。该方法对训练学员的发散思维能力非常有效,是本培训模式创新点。

评价及反馈几乎贯穿整个强化培训过程中,目的是通过不断的反思,领悟现代教学理念的精髓,提高教学基本技能水平。这一培训手段视为素质拓展培训,训练学员的发散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迷你课”演练轮训。每位学员在“迷你课”集中强化培训中需完成三次“迷你课”演练,每次轮训时间为20分钟,其中,10分钟准备,10分钟“迷你课”演练。

10分钟准备内容:一是教学环境的布置,比如道具、白板、电脑、课件等;二是培训环境的布置,比如录像机、计时器等。

10分钟“迷你课”演练:其他学员扮演学习者参与演练者设计的互动教学。训导者助理负责录像、计时、时间点提醒,时间到则停止演练。采用固定套路演练“迷你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在反复演练的过程中,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同时形成一些具有现代教学思想的行为习惯。难点在于参与式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习者参与;如何把控时间与参与程度和参与面的平衡点。

(五)“迷你课”演练后的反馈。“迷你课”演练轮训之后需反馈及总结,大约需20分钟。反馈流程大致是:

10分钟一对一问题提出及反馈。训导者将演练者带离现场,训导者口头提出问题及反馈,演练者回答问题并接受反馈。而此时,其他学员边看录像边撰写书面反馈。此环节重点在于通过思想碰撞,训导者、演练者、学生扮演者三方互不影响地形成反馈,保证反馈的独立性。

10分钟汇集反馈及总结。在训导者的引导下,演练者书面反馈,老师点评总结,最后是训导者、其他学生扮演者的书面反馈,演练者汇集各方反馈。

反馈形式多样,可以是以下形式之一或两种形式的组合。形式一:表格反馈,填写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回答其中提问,反馈问题相对集中,易于把控,占用时间少些。但形式比较中规中矩,给学员发挥的空间少些。形式二:绘图反馈,把自己的反馈体现在图画之中,形式比较新颖有趣,可以调节气氛,但反思点容易分散,反馈内容可能受制于自身的绘画能力,占用时间较多。可以与形式一结合使用。形式三:道具反馈,比如,选取一张明信片,关联其中的图案到反馈内容中。形式既新颖又有挑战性,从活动可观测到学员的发散思维强弱情况。局限性与形式二类似。此形式一般用在培训最后时段的总结中。

每次的“迷你课”轮训和反馈,大约需要40分钟。图1为40分钟内“迷你课”演练及反馈环节各个角色活动示意图。

四、结语

从“迷你课”开展的过程看,其具备了时代性、从属性、训导性、技术性、实践性、广泛性,很适合作为目前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模式主体部分“迷你课”可以避免传统培训模式中的种种弊端,短期内促成新教师形成基本的授课能力,前提是组织者和学员必须对“迷你课”演练有正确的认识。

(一)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培训所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迷你课”演练犹如武术演练,平时练习套路,(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39页)目的是触及现代教学精髓,并形成定式思维和行为习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下意识地完成平时练习的动作,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及合理的反应。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完全按套路走,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和变化,方可得法。

(二)培训之后需以其他后续工作为辅助。以“迷你课演练”为主体的岗前集中培训仅仅是教师发展中心对新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支持的开始,后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在经历岗前集中培训之后,教师发展中心还会根据培训期间学员的表现记录开展跟踪服务,通过各种渠道观察新教师记录在案的问题是否解决了,定期与新教师座谈,了解新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有什么疑惑和需要提供帮助的地方,及时伸出温暖之手。

(三)教学技能提高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基础积攒涉及个人涵养和职业素质,所以无论是在集训期间还是在平时,在训练教学技能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说和写的表达能力,形成教师应当具备的发散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宣桂鑫.德国的微格教学[J].北京: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5)

[2]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9)

[3]马成杰.微格教学的基本特征[J].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6(1)

第9篇:角色实训总结范文

本课题研究采用“调查研究、实践与理论相给合”的方法。研究过程中到高职教育兄弟院校走访、深入社会调查、用人市场调查、物流企业调查,调查过程中获得了研究所需的基本资料。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理论及部分已完成成果,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研究、教学效果评价与实践三步循环法提出虚拟企业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调查是项目研究、教学评价与实践的基础,项目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与实践经验反过来又可以完善、提高理论研究成果,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综合调查是方案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项目研究的事实依据,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究与教学评价及实践,是课题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深化项目的研究,从理论上探讨分析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内容、构建虚拟企业基本框架方案。方案经专家充分讨论和论证后,方可进行实践。以研究成果为指导,利用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学条件与资源,管理工程系现有实训室进行虚拟企业构建,并与中教景程、三和通物流、顺丰物流等多家物流企业联合,保证虚拟物流企业的有用性和可行性。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再经过专家论证,重新修改人才培养模式。修改后的方案又指导实践,循环往复,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最后总结出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实践性、可操作性强的虚拟物流企业教学平台。

二、构建虚拟物流企业

虚拟物流企业是指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构建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和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模拟实现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过程。虚拟物流企业应具有以下特点:仿真企业环境;模拟职能岗位;仿真企业业务流程。在虚拟物流企业环境中,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角色,体验物流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由此加深对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体会,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1)激发学生对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的兴趣,促使其积极思考;

(2)有助于学生熟悉物流企业的生产运作,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

(3)开阔学生视野,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加深学生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技能,掌握企业信息管理流程。

三、虚拟物流企业运作及相关角色及业务

1.沙盘模拟要素。

(1)实验指导书。包括实训说明、课程背景、沙盘实训的准备工作、实训的组织、实训纪律、实训目标和实训考核等。

(2)沙盘实训手册。包括创业计划书,供应链各业务环节每期的分类账,采购订单。

(3)分组分角色。沙盘实训时,将学生分成6~9组;每组5人,分别担任生产总监、分销总监、批发总监、零售总监和物流总监等角色。

(4)全面数据分析。根据沙盘软件,能够提供许多供应链管理环节的数据图表分析。在分析中,可以提取每个组各周的生产商、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库存与欠货数据,将15周数据排列起来,就能看到不同的变化,对比每周6个组,都会获得相同的订单,但经营过程和结果却截然不同。没有一个组能做到“商家不欠货,供应链不断裂,库存无积压”。

(5)实训沙盘。沙盘包括:沙盘盘面(可根据实验桌样式提供接近正方形或扁长方形)、商品模型、老师授课PPT课件,学生实训手册(含空白订单、流水账等),订单与库存登记软件(学生端),订单与库存统计分析软件(老师端)等。

2.沙盘模拟实训目的。

(1)了解企业经营业务流程、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

(2)掌握企业供应链管理知识,包括采购、生产、分销、零售全过程;

(3)掌握第三方物流设备管理,包括汽车、火车和飞机等运输工具;

(4)掌握仓储管理、货位管理、仓库维护;

(5)掌握配送管理、分销管理;

(6)掌握跨区运输管理;

(7)掌握物流成本管理;

(8)提供独立思考机会,培养创业创新精神,锻炼团队合作精神。

3.沙盘模拟实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