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范文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精选(九篇)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

第1篇: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范文

1、信息素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信息素养教育

保罗?泽考斯(Pau.lZurkowski)1974年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对这一概念做过简单的阐述,它主要包括信息获取的意识及途径、信息的评价与利用等内容。[1]但对于信息素养的确切定义,至今为止还尚属讨论阶段。尽管如此,国内外各个高校也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等各种渠道和手段不断重视和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国内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等知名大学主要是采用 开设信息文献检索课程、专门信息文化讲座、在线网络信息文化课程以及新生入馆教育等手段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少数高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会开设专门的信息素养专业课程进行教育[2],国外的如美国的马里兰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奥斯汀皮耶州立大学等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各自的“基于地区人群的医学信息分析课程”、“高年级地球微生物课程”、“‘多媒体能力’远程学位联机课程”当中

去[3]。可见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俨然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和大众趋势,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新生入馆教育等课程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献检索、信息获取等基本能力上,更多地是朝着与其他学科相融合贯通着力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方向发展,而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培育和践行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信息素养教育作用体现之一。

1.2、信息素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引领当代大学生为实现自我人生理想与价值不断努力前行的强大动力,是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国梦不断攀爬奋斗的精神支柱。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错综复杂形势背景下西方多元文化价值观与多样思想文化的传入和交流以及国内自身多元多样思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形成产生了影响,呈现出理想与信念淡薄甚至缺失、人生价值追求崇拜个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医学伦理道德缺失等问题,为此要通过国民教育等途径加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树立和增其强理想与信念意识,正确树立人生态度、认识人生价值,进一步规范自身医学职业、伦理行为,树立良好的医学职业和伦理道德。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重要内容,它可以通过教育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以及教育结果等方面对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起到引导、规范等重要作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信息素养教育,一旦离开他们无法树立良好地信息获取意识、无法从纷繁冗杂的网络信息当中科学地帅选、评价和利用出有用、有效的信息、无法正确地树立信息道德和网络诚信、导致盲目听信甚至利用社会谣言获取非法利益。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也积极作用于信息素养教育,保证良好教育效果的取得。

2、信息素养教育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作用

2.1、教育内容

国内外学界对于信息素养定义本身具有多种定义,因此对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皮介郑[4]对信息素养的定义对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上做了大体上的概括,具体为信息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筛选意识、信息传播意识)的教育、信息知识(信息文化知识、信息系统管理知识)教育、信息能力(信息获取、帅选和利用处理及创新应用等能力)教育、信息德育(数字网络诚信)。具体来说:

首先,信息意识的形成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提供良好前提。信息意识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理论文化知识信息的获取、检索意识,养成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纷繁冗杂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的意识,摒弃和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和传播,充分发挥主流文化信息或思潮的正能量。其次,信息知识教育丰富了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内容。信息文化知识以及信息系统管理知识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内容。再者,信息能力教育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良好平台,尤其是信息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医学生创新应用实践能力和水平,培养他们在医学专业学习和实践中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精神。最后,信息德育教育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道德支撑。医学德育教育包含数字网络诚信教育[5]、信息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为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意识,规范自身医学学习或职业行为打下良好基础。

2.2、教育过程

信息素养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言行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言行举动,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信息素养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素养不仅局限在图书馆领域,而是更多地与其他学科镶嵌式融合发展,这就不仅要求馆员自身信息专业素质要过硬也对其他学科教师综合信息素质作出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教育是生生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价值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也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条件,通过在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不断肯定与否定,最终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与信息相互交互与传播的过程,不仅是医学与医学信息的交互,同时也有医学与其他学科信息的交互;不仅是学校内部之间信息的交互,同时也是学校与自然、社会信息的交互。这一过程中医学生对于各类信息的正负能量把握不准直接影响到到自身对医学专业学习与实践的坚持和对医学事业理想与信念的坚定。因此,信息素养教育过程是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不断深化。

2.3、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场所。目前国内信息素养教育还多数停留在课堂教学,这一定程度上由于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时间过长、形式单一使得多数学生缺乏参与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环境单一和局限从侧面影响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国外信息素养教育俨然已成为他们加强公民教育的便利平台,打破原有单一乏味的课堂教学,积极探寻和实践学科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3],充分发挥数字网络及时便捷迅速等特征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新型信息网络背景下,在公民道德的约束下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下,实行远程在线公民教育课程、网络公民教育视频课程等,努力营造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增强公民信息素质。为此,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需要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新型网络技术相结合,坚持兴趣培养优先为原则,努力营造和谐、平等、自由、公正和法治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其中,交流互助,充分接受健康良好的医学信息文化教育。

2.4、教育目标与效果

信息素养教育效果需要一定的标准评价,而国内外对于信息素养的标准也是非常多。国外的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制定过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标准,其中比较有名的是1998年由美国AASL和AECT两个协会共同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信息素质标准》以及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于2000年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国内学者孙平、陈文勇及杨晓光等人参照国外信息素质标准,结合本国教育实际环境对信息素养的标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6]本文参照这两个标准[7]-[8]大体上可以将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与效果归纳为培养具有能够在遵循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约束的前提下有效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获取、选择、利用和评价信息,从而从中达到一定的目的的“信息人”。这种“信息人”的培养能够让医学生在信息堆中接触和掌握到自身需要的信息,树立其良好的信息价值观,这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相一致。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和效果也会要求我们的教育者自身必须要有良好地信息价值观和信息素养教育职业道德,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握医学生信息价值观的培养内在规律,这同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也是相一致的。因此,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与效果能够比较理性引导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朝着正确和主流的方向发展。

3、启示

第一、尽管信息素养教育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当中的作用在我国体现的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是从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在公民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性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阵地。

第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趋于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因此作为解决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不对称问题重要途径之一的信息素养教育也更加要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同时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合于其他学科(如医学)发展当中去、融合于科学研究当中去,使得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有更加宽泛包容的环境。

第2篇: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范文

(一)宏观路径:课程标准的修订

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将课程定位为“从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配合专业教育,着重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为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可按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拓展目标三个维度,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形成“三维三层”的立体教学目标模式。

(二)微观路径:课堂教学全过程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是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着力点。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二是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首先,课堂教学承载着核心价值理念、原则、观点、态度等信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传输。课堂教学是一种话语实践,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择取,强调与宣扬有利于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指明与摒弃不利于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面。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来料加工,而是其主体意识与国家意志深度融合的过程。教师以自身的课程哲学解读国家意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表现出独特的实践智慧。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通过师生互动被不断地理解和阐释。其次,只有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才能生根发芽。从作为学习者的高职大学生角度来看,需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基于自身成长、未来职业、社会交往需要的反思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服务型中介”,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更加关注高职大学生已有的价值取向和他们在实际生活学习中所面临的困惑与问题。在课堂微观世界中,要创设营造让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不同体验的环境氛围,使他们已有的价值取向与核心价值观相交融,在比较中学会兼顾与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进而融入社会和形成国家认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积极探索课改新模式

课程改革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助推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这也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提出的总体要求。目前,围绕“三贴近”和“三进”原则,不少高校实施开展了重构教学内容的思政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把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与思想性、现实性、针对性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专题化教学”解决了教学内容多授课课时少、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矛盾,并为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积极探索推行“专题化教学”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价值范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纳入专题之中并予以明晰体现,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之中。

(二)提升思政教师专业素养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首先,作为承担大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要有高度的理论敏感性,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意义,站在理论的高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在教学实践中认同。其次,广大思政教师应不断提高价值教育的能力。所谓“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在开展价值教育行动、解决价值教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引导青少年学生价值成长方面的熟练性程度。提高价值教育能力,需要在为什么要开展价值教育、开展什么样的价值教育、如何开展价值教育上下功夫。再次,高校要切实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的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开展基于案例的学习、研修和指导教师价值教育行动研究,从而使教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者、践行者和引领者,彰显教育者身教、德性和榜样的力量。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基础上,积极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将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手段拓展了思政教育平台。高职思政教师可以创新与利用网站、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形式,围绕核心价值观展开富有创造性、实效性、针对性的视频分享、话题讨论、网上辩论等直观、参与、互动性的任务与活动,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环节的有力实施深化了课程目标的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扩展和深化。通过实践,学生能够了解国情、社情、世情,获得亲身感悟体验,强化正确的价值选择。在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中,可采用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结合地域特征、地方文化,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教学中亲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和具体问题,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将有助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纳和活化。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第3篇: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范文

关键词:高校文学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策略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全面推进,不同价值观的多文化元素相互碰撞、相互渗透。这对于处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而言,既是汲取优秀文化资源的大好机遇,更是面临文化侵蚀的严峻挑战。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与当今我国特殊的社会发展背景密切相关的。《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这种背景下,充分发挥发挥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文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文学课程教学中贯穿始终的红线,引导和教育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文学课程其特有的审美认知作用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相对于强制灌输性的政治性宣讲,高校文学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灵活、更实际、更有时效性。发挥高校文学课程特有的文学审美功能,将高校文学课程的日常教学建设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型课堂,这既激发了文学课堂的创新性,又在文学课程的教育实践中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具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我们通过高校文学课程的教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复现,并且逐步深入,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层层推进,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并外化为行动。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课程教学的研究来看,大多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上进行探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研究较少,从少量的研究来看,仍然缺乏宏观的理论把握与实践的操控性。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其文学课程教学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高校文学课程其特有的审美认知作用与表现情感的直接性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整合高校文学课程,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二.挖掘高校文学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

在现有的高校文学课程中,开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语文等课程,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济济一堂,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形象演绎,因此,中外文学经典作品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素材。高校文学课程教师针对不同风格的作品,细致甄别与积极引导,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主题红线。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吸取有益的民族文化元素,强化民族文化基因,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驰援。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蕴含着强烈的人类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悲悯情怀,孔子提出的尽善尽美、屈原对祖国的忠贞至诚、杜甫的忧国忧民、李白笔下的自由与豪情等,无不潜藏着巨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挖掘,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潜移默化地丰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精神世界,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是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形象演绎,见证了中国由落后到崛起的经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闻一多等文学大师及其文本,批判黑暗、期盼光明,统摄在文学作品之中,其精神脉络推动了富强、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红色经典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元素尤为突出,革命英雄人物的崇高品格,揭示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必然规律,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样本。《白毛女》《小二黑结婚》《青春之歌》《红岩》等文本,或歌颂新社会的美好,或赞扬英雄为新中国建立而做出的伟大牺牲精神,都蕴含着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与高校大学生的精神联系最为紧密,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更具优势。总而言之,高校文学课程应根据自身特点,尽力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联的元素,发挥文学独有的以情动人的作用,以曲折的情节、动人的故事、鲜活的形象,激发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第4篇: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幼儿教育;幼儿园课程;儿童发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6-0009-04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时间,各种围绕“核心素养”问题展开的课程与教学研讨、师资培训等活动多了起来。“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它与幼儿园的课程有什么关系?在核心素养视角之下,幼儿园课程该往何处发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要为社会培养怎样的人”引起了学界的重新思考。传统的能力(ability)、技能(skill)、知能(literacy)等概念面临挑战。人们提出了一个同时包涵“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的“素养”概念,并从“关键”或“核心”的角度加以论证,提出“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达到自我实现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和世界公民的基础。〔1〕

最早提出核心素养概念的是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该组织于1997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简称DeSeCo)的研究工作。该项目通过研究提出,“素养”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通过调动社会心理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满足复杂需求的能力。该项目将“核心素养”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互动地使用工具”“自主行动”和“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旨在帮助个体成功生活和构建健全社会。〔2〕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从个体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角度将核心素养归为“五个学会”,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以及学会改变。〔3〕在此基础上,欧盟(EU)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提出了个体想要在知识社会实现自我、融入社会以及成功就业需要具备的八项核心素养,即“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基本科学技术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以及“文化意识与表达”。〔4〕

随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相继提出了基于本国公民所需及教育现状的核心素养。例如,美国提出了“21世纪技能”(21 Century Skills)概念,其中包括两大系统,一是“学生学业成果”,二是“支持系统”。“学生学业成果”在传统核心学科基础之上,加入了“全球意识”“金融的、经济的、商业的和创业的素养”“公民素养”“健康素养”和“环保素养”等五个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同时,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与创新”“信息、媒体与技术”“生活和职业”三大技能的培养。〔5〕“支持系统”则阐释了有关课程标准、课程评价、课程与教学、专业发展与学习环境等问题。〔6〕

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制中国学生各学段核心素养体系,并明确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要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7〕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正式。《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以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见下图)。

二、《核心素养》与幼儿教育

《核心素养》虽然已,但我国广大一线幼教工作者对此了解的并不多,同时,又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幼儿园在开展课程与教学研讨时陷入了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核心素养》的两难选择;有些幼儿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研修核心素养体系,想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开展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却收效甚微。因此,我们亟需明确《核心素养》对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核心素养》引领幼儿园课程改革方向

《核心素养》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引领作用。《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对“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培养怎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根本思考,是21世纪人才观的体现,是新时期教育目标的核心价值追求。《核心素养》指导、引领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实践。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8〕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理当接受《核心素养》的引领。

2.《核心素养》不是“万能”的

我们要提防陷入“《核心素养》万能”的陷阱。《核心素养》的研制历时多年,汇集了众多领域翘楚的智慧,其科学性和权威性不容置疑,但《核心素养》不是针对现存教育问题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也不是对已有教育方针的调整。《核心素养》可被视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风向标,但却不能将其视作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万能钥匙”。要想真正发挥《核心素养》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还必须将核心素养体系中高度抽象概括的条目细化为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发展要求。〔9〕可见,要将《核心素养》运用到幼儿教育中,仍需幼教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3.《指南》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

正确认识了《核心素养》对于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之后,其与《指南》的关系也就明晰了。一方面,二者的着力点不同。《核心素养》提出的是中国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南》提出的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两者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着眼于学习者的终身发展,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共同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核心素养》对幼儿保育和教育有引领作用,《指南》是《核心素养》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具体化。

三、核心素养与幼儿园课程

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许多国家或地区把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课程的设计依据。那么,核心素养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省思幼儿园课程的新视角。正确把握核心素养与幼儿园课程诸多要素的关系,对幼儿园课程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1.核心素养与幼儿园课程目标

李季湄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发展核心素养即是教育目标。有研究者认为,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的,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要求,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10〕由此可见,无论是将核心素养等同于教育目标本身,还是将其视为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核心素养都属于教育目标范畴。

那么,属于教育目标范畴的核心素养与当前幼儿园课程的三维目标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幼儿园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概念外延看,三维目标宽于核心素养,因为除了核心素养外,还有许多非核心素养。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以及素质作出结构性、整体性阐释。〔11〕因此,核心素养并不能取代幼儿园课程的三维目标。发挥幼儿园课程三维目标的导向作用是贯彻《核心素养》的途径,《核心素养》有助于弥补幼儿园课程三维目标缺少整体性、内在联系性等的不足。

2.核心素养与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

核心素养和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这两个概念很容易被混淆。事实上,两者是不等同的。

一方面,核心素养与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的内涵和外延不完全相同。领域核心经验是指幼儿需要掌握和理解的某一学科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和能力。例如,数学学习领域核心经验就是幼儿在3~6岁阶段中应该学习的最基础、最关键的知识和能力,主要包括集合与分类、模式、计数、数符号、数运算、量的比较、测量、图形和空间方位等。又如,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领域核心经验主要包括谈话、辩论、叙事性讲述、说明性讲述、文学词汇、文学形式、文学想象、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等。〔12〕对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进行梳理是为了帮助教师确立相关领域的目标和重点,使教师的教学更灵活,对幼儿的学习更敏感,对幼儿的支持更有效。〔13〕不难看出,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是对幼儿领域学习经验的提炼,主要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其本质是对具体课程内容的梳理。而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外延来看,核心素养属于课程目标的上位概念――教育目标,而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属于课程体系中课程目标的平级概念――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体系是一个涵盖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系,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领域核心经验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核心素养》的出台,对教师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核心经验提出了新要求。《核心素养》体系中的18个基本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技术应用,打破了领域界限,是无法依靠某一个领域内容的学习而达成的。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多领域经验的支持。基于此,我们应对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有更深入的认识,要注重不同领域核心经验的融合和贯通,以帮助幼儿提高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幼儿满足自身复杂需求的能力,使幼儿最终成为具备核心素养的人。

3.核心素养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方式

核心素养的提高需要基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中,是知识、能力、态度等不同成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整合表现。〔14〕可见,单一的、静止的、远离幼儿生活的教育活动方式是难以培养有核心素养的幼儿的。当前幼儿园提倡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将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创设真实、丰富、开放、基于幼儿生活的游戏与学习环境等教育活动方式,正是有益于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因此,《核心素养》对于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方式的要求并不是“变革”,而是“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应当真正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日生活皆课程等理念,转变知识学习方式,倡导深度学习和协作学习,注重情境教学,提供学习鹰架,让幼儿在真实、丰富、开放、自主的实习场中学习与发展。

4.核心素养与幼儿园课程评价

素养是一个人身上稳定的特质,包括知识和技能、行为习惯、态度、价值观以及其他心理品质,是会在一定的情境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一种应对复杂要求的能力。〔15〕核心素养催生着教育评价理念的革新。它要求教师不再以单一的标准去评判幼儿,而要关注真实学习情境中幼儿作为主动学习者和沟通者在建构意义时的全过程。新西兰学习故事对幼儿园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值得我们借鉴。过程性的、叙事性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

5.核心素养与幼儿园教

幼儿核心素养的养成是长期而连贯的,需要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需要在生活中进行。可以说,幼儿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家长、教师以及幼儿所在的人际系统中的他人所具备的素养息息相关,核心素养不只是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全体公民提出的要求。

教师是幼儿发展的引领者,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本身的素养水平会直接影响幼儿核心素养的养成。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幼儿。高素养的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两点:一是自身是一个具备核心素养,并且愿意不断自我提升的人;二是具备核心素养意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切实的行动力,能够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契机,对幼儿实施核心素养养成教育。因此,基于《核心素养》,我们在讨论幼儿园课程的发展问题时离不开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关注,离不开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3-7.

〔2〕OECD.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EB/OL〕.〔2016-11-25〕.http://.

〔3〕UNESCO.Learning to be:A holistic and integrated approach to values education for human development〔EB/OL〕.〔2016-09-15〕.http://.

〔4〕裴新,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89-102.

〔5〕翟俊卿,刘伟.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课程评价之发展〔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6,(9):29-34.

〔6〕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EB/OL〕.〔2016-05-09〕.http://.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

〔8〕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N〕.中国教育报,2015-04-01(7).

〔9〕刘磊.建构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德育,2016,(1).

〔10〕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基础教育论坛,2014,(1):5-11.

〔11〕杨九诠.三对关系中把握核心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6-07-14(9).

〔12〕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3〕黄瑾,田方.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第5篇: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范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的实施

1.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学校文化是人文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接受人文滋养的重要方式,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土壤氛围。学校文化可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种。精神文化在于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机制、优秀的教育传统、做人做事的价值追求、教书育人的方式和风格等等,这是对师生最根本的文化浸润和滋养;物质文化即学校文化的物质化表现和展示。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注重110年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同时又结合时代的进步予以发展和创新。有特色的如古朴厚重的校园环境,常年坚持播放世界名曲,每周各班开设体育课三节,举办各类人文、科技讲座等。

2.搭建学生活动成长平台,为学生个性成长提供广阔舞台

搭建适合学生活动成长平台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感悟文明文化,得到人文滋养。学校的理念是,学生有多大能耐,学校就努力为他们搭建多大的平台,让他们去发现自己,发挥潜能,追求卓越,获得成功。因此,学校开设了大量校本课程,支持学生开展多种社团活动。同时,还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选择,去担当,去参与,去磨练,感悟人生,了解社会,辨别真善美,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自觉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每年举办的学生艺术节,组织语文和英语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去展示,去发现自我,去创造。学校还对学有追求、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学科奥赛培训和参加竞赛专题指导等。为有效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督促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有课题,进行任务型研究,还鼓励语文和英语教研组组织学生参加创新作文大赛。这些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充满活力,多姿多彩,既是文化是积累,也是个性成长的有力促进。活动是载体,平台即舞台、即机会。多平台的搭建和多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学生的选择发展和发挥其独特的个性才能创造了许多机会,学生个性发展即可以得以真实促进。

3.加强和优化课程建设,形成学校特色课程

为了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课程机会,尽可能宽广的自主学习空间,学校主张并坚持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较早在高中阶段大胆变革学校课程结构,适当压缩必修课,实行必修、选修相结合,着力加强课外教育活动,形成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并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开设大量满足学生成长需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校本课程,并坚持利用每年一届的教育教学研讨会,深入开展对选修课和活动课的研究。如今,学校进一步调整了课程结构,完善了课程内容,强化了课程管理,进一步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适宜适度的人文熏陶,注重学生个体潜能发挥,促进学生个体成长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时间,也是学生成长的主要方式之一,当然是学生人文积累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学科课堂教学中,适宜适度地渗透德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早已成为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共识。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与学的具体行为,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发现人的真善美,引导学生践行人类文明的真善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品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采取的策略和范式是“和谐”教育。和谐本身就是人文的重要内容。和谐教育的内涵是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用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又有个性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和鼓励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学术的研讨气氛,强化讲究科学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树立不拘一格、不耻下问的教学风气,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归因归谬,不唯书,不唯上,以理服人,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效学习,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这既是人文滋养,又是学生个性成长。我们还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开展分层推进,个别指导,鼓励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互帮互学。

5.人文滋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从功能上讲是培养学生、提升教师、影响家长。“德育为先,做人第一”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 学校一贯坚持思想引领、鼓励创新、实战培养,支持激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的正向引导,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学校、家庭、社区加强合作,协同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淀和提升;以学生活动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学生活动中进行素质教育。

6.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是学生个性成长的增长点

众所周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学校开展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工作,鼓励学生拔尖和创新。在学校两个校区培植有利于创新、鼓励创新的沃土,同时又采取集中选择“基础+重点”“全面+重点”的策略,建立一个支点,以突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

从2012年起,学校以“创新实验班”为支点,更为有效地探索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新校区采用创新实验班建制班,林荫校区则不单独编制班级,采用走课集中制,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训练营的方式。在培养模式上,创新实验班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在课程内容上,主要开设以拓宽和加深学科知识、理论、发展前沿为内容的学科技术特选课程,为学生打下宽实而深厚的基础,包括:(1)过渡性课程──旨在为学生弥补部分必需的基础性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可以顺利开展所选课题的研究;(2)基础素养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渐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3)考察实践课程──由我校与高校实验室联合开发,让学生能够在实验室基地(或其他科研基地)集中进行考察和动手操作,作为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补充;(4)观察与思维课程――让学生掌握观察与思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研究和实践。(5)专业拓展课程──旨在深化与拓展已有学科的选修课程,让学生从更深、更广的维度去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而拔尖人才基础培养,师生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当然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优先人才,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人才,就应当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主要采用“导师制”,即由一到两名教师负责一个项目,若干个学生,全程服务学生的成长。拔尖创新人才训练营(实验班)任课教师由学校统一聘任,实行专项管理和特殊政策,我们还大量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作为试验班的兼职教师。同时,学校还积极整合省内外优质资源,努力探索中学、高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立体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机制。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教育是多重元素综合的结果。教育只有融入了学校的各项常规,契入了学校的文化内核,才能不浮于表面,才能落稳落实,从而达到入心入髓的实在效果。教育实践渗透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有一大特色。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办学理念中

在各个时期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中,学校都鲜明地提出或体现了“文明”“爱国”“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元素和价值内涵。在现阶段的办学理念中,注重人文滋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校始终坚定立足做人教育。人文滋养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并最终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前提和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文滋养的最重要方面。学校强调学生要明确“两个目标”,树立“两个责任”。“两个目标”是指学生高中三年的成长目标和未来人生长远发展目标,“两个责任”是指学生的个人成才责任和为社会、民族、国家发展肩负的责任。正确树立自身发展的“两个目标”,肩负起“两个责任”,是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成才的必要保证。“两个目标”“两个责任”的实质与主流价值观与建校110周年的实践高度契合。

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到学校的校园文化中

优秀的文化是学校的内涵本质,优良的传统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学校围绕“人文滋养,个性成长”的育人原则和价值取向,着力打造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无论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还是精神文化升华,都极力体现“人文滋养,个性成长”的相关要求。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到学校“人文滋养,个性成长”的特色校园文化中。通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积淀深厚、大气和谐的校园文化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用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滋养这些未来的卓越人才;同时施以创造多种机会和平台,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提高升华、潜能得以发现、展示和提升,让学生得到最适宜的成长。

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育人的关键在于德育。学校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品德养成,注重学生责任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学生目标的过程实现,遵循“以做人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为主线”的德育框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学校注重对师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培养,尤其社高度注重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落实的各项德育活动、课堂以及学生活动中。

4.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到学校的各项管理中

学校高度重视干部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倡导清正廉洁、敬业奉献、团结友善的和谐氛围,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常抓不懈。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各项工作,加大校园法制教育,积极推动法制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结合班会课、教职工大会等,每年至少开展两次法制安全讲座,让师生知法、懂法、守法。重视各项制度建设,以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机制来保障学校的科学、公平、民主、规范、高效运行。建立有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评优评先民主推荐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等,保障学校各项管理民主公正、公开透明。

第6篇: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范文

【关键词】历史课堂;核心素养;出发点;关键点;立足点;支撑点

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展、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 已经成为顺应教育改革趋势,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2016年9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会。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其培养离不开历史课堂,历史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制定清晰有效的三维目标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历史课程目标是对历史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清晰科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在设计三维教学目标时,需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出发点,遵循历史教育基本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基A上,初步学会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从历史丰富的内涵中挖掘养分,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思想认识,提高认识现实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达到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标准。如在设计“贞观之治”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了解贞观之治的背景、内容,理解贞观之治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应该将其设计为“在了解贞观之治的知识点基础上,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认识到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团结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既注重智育的提升,也注重德育的修行,使学生潜移默化为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

二、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

随着时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则是之一素养培育的关键点。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受落后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诸多弊端,这些弊端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课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必须创新历史教学方法,开拓多种学习方式和途径,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促进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知、情、信、意、行的转化。

三、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传统的教学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求同而轻求异,评价目的片面、范围狭窄、手段单一,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而建立科学有效的多远评价机制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也成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立足点。多元教学评价评价既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例如历史知识、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道德品质等,还要考虑到学习的其他变化,如对所学习内容的情感倾向、对学习方式的效果领悟,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迁移情况等。它包含体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是指既要重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历史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相互结合;评价方法的多元化,除了纸笔测验外,还可以采用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历史制作、教师观察等方法。通过多元化的历史评价,对学生给予及时的、有针对性的鼓励、帮助和指导,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四、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第7篇: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范文

1理论概述

1.1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支持个人未来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的必要能力和品格,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基础素养,是知识、态度以及能力的综合体现。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基础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主要涉及到文化基础、社会参与以及自主发展三个方面,具体体现为科学精神、懂得学习、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创新实践以及健康生活这六大方面,可以细化为国家认可的18项基本要素。

1.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中的校本指的是以学校为根本,以学习自身作为基础特色,具体可以从三方面来解释,即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以及在学校当中。基于学校指的是学校开设的任何课程以及活动都应当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校自身作为发展基础;为了学校指的是校本课程的建设应当是为了解决学校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带动学校的进步发展;在学校当中指的是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由学校内部的人来研究解决,由校长和教师进行共同探讨研究解决方案。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对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以最大限度来调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和环境资源,开发具有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对特色课程的自由选择。

2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开发校本课程能够有利于构建起适合学校发展的核心素养培养课程体系,进而充实和丰富课程体系,能够积极促进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践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建设应当具有较为明确的思路,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践来有效推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应当培养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将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践作为核心素养发展的载体能够将学校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结合。

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常见问题

我国的校本课程运行实践时间并不长,许多教学工作者在这方面缺乏有效的经验,这样就导致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一些困难,同时也弱化了核心素养的发展效果。以下为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3.1认知不充足

虽然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但在很正能够将核心素养融合的课程主体却非常少。核心素养的实践目标并非一蹴而就,不协调的融合最终浪费校本课程的资源和学校的办学成本,无法提升综合人才的培养效率。从根本上来研究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以发现我国对核心素养基础上建设校本课程的认知并不充足,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研究视野过于狭窄。教学理念仍然被传统教学方法束缚,无法从大局观来对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进行研究,导致校本课程的建设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3.2缺乏完善的制度

许多初中开设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但课程的相关制度并没有得到完善,课程的管理工作始终无法达到高效开展,这与学校长时间处于应试教育影响的情况有关系。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推行任重而道远,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也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管理制度如果不能尽快完善就会极大程度压低师资力量的配置效率,让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践工作杂乱无序,无法支持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3.3课程资源低效开发

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建设形式过于单一、课程资源应用率低等情况。初中的教师通常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考试成绩的提升,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校本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也较为形式化,信息技术和软件都没有得到灵活的使用,这与核心素养的教学核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严重拉低校本课程的建设效率和实践效果。为满足现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应当充分结合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渗透到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践当中。

3.4评价管理不到位

初中的校领导与化学学科教师在对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践方面认知并不充足,管理制度尚未完善等情况导致课程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地利用。即使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的评价也无法得到客观和真实的评价结果。另外,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健全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单一且守旧,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素质教育改革和个人进步并没有起到积极推动的影响。久而久之,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践无法得到正向的引导,极大程度阻碍核心素养的培养。

4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

4.1注重课程开发需求的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践应当从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控制,对学校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实践可行性作为重要的建设目标。学校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深度挖掘个人潜能,对不同的学生存在的差异性进行着重考虑,以此为基础建设校本课程,能够有效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初中化学学科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有较大的关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遇到化学相关的问题,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对初中阶段化学学科有更加深刻的认知,通过体验到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树立正确的化学思维并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

4.2核心素养下课程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需要从多方面来设置化学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目标能够有助于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知识技能的体系建立。价值观、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能够促进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自身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校本课程建设目标应当包含广泛的内容,如理性思维、社会责任、健全人格、技术应用以及珍爱生命等,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都应当融合在校本课程的设计当中。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校本课程建设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化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教学优势和培养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牢固掌握化学知识点。校本课程的内容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成,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性需求是否能够被满足。针对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践应当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教学内容中可以增加生活大揭秘之类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化学问题的探究兴趣,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这样能够促进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4.3理顺开发流程,实施课程整合

确定校本课程的建设理念和方向后,需要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进行确定。课程目标方面需要考虑到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演变成传统的知识结合技能、过程结合方法等教学方式,并没有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核心素养提出的三维目标被基础教育割裂,校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应当对其进行重点考虑。校本课程在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应当主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达到课程目标可以采用更加多样化的课程体现形式。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当积极调动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来对课程体系进行丰富。更加多样化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差异化情况,能够深入挖掘学生的优秀品格和潜在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丰富的课程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更加全面的成长。课程内容方面应当体现出结构化、综合性以及实用性等特点。结构化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应当有条理性并形成体系,避免知识点过于琐碎片面,将零散知识点进行结构化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综合性则指的是校本课程应当避免单一学科领域知识的教学,应当适当发展学科融合,将多学科知识内容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好饿适当的拓展。实用性方面则指的是应当尽量避免理论知识过多的情况,化学是一门涉及到实验的学科,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应当选择操作性更强和实用性更强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校本课程进行学以致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培养自身创新能力。教师应当支持学生亲自体验化学实验,做到学思结合,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和灵活运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动起来。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完成课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的能力。结合社会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客观的思维判断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4建设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

通过建设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来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提升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是体验式的学习方法,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化学作为一门需要实验的科学学科,只有让学生亲自上手参与实验才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点理顺出结构体系,更加便于学生接受和灵活掌握。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应当设置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建设具有独特性的校本课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实践能力,避免长时间的应试教育造成高分低能的情况出现。校本课程的设置应当更加注重灵活性,避免枯燥呆板的教学方法和毫无创意的教学内容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让校本课程的建设和落实流于表面,并没有起到真正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在核心素养基础上建设校本课程是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进一步开发,在原有教材的基础结合学科特点,对教材进行进一步推广。

4.5核心素养下校本课程开发学业评价设计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业评价方面的设计应当重视评价的客观性和多元化,这样才能够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提升。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为知识和技能结合的评价,针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整体水平进行客观评价,对学生的化学问题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培养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如何鉴别有效信息,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完成课题。通过这样的评价方法能够积极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也应当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从综合角度来提升学生的素质,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校本教程评价应当注意以下问题:①树立过程化、多元化和发展性的评价理念。过程性指的是不要过度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应当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体验的评价重视;多元化指的是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予以尊重,不要采用统一的标准来限制学生的发展,评价应当是从多方面进行的,不能仅由教师评价学生,也应当重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发展性指的是校本课程的评价并非为了选拔和分类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发展性评价应当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予以鼓励,让学生能够树立学习自信心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内容应当从核心素养出发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团队意识、沟通交流能力、道德品质、健康体质、公民素养以及审美表现等进行全面评价。采用开放式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加大重视力度。通过评价学生日常课堂表现、实践操作、问题解决以及作品展示等形式来记录学生的成长,避免出现等级、分数以及量化等情况,不建议采用考试的形式来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

5结束语

第8篇: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范文

新标准整合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个课程标准,并按照学段要求进行一体化设计。课程内容选取更加突出政治性和时代性,着力确立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德与法治基础,增加反映文化传承创新、最新社会发展要求、国内外重大时政事件,以及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的各类内容。课程设计以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作为暗线,突出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内容;以主题组织课程内容,其中包括国情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入学教育等主题。除强化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外,还有机地融入了国家安全、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内容。另外,新标准也统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各部分内容,使课程标准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又体现出不同学段的特殊性和适切性。

2.凝练了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既突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时代新人方面的独特贡献,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特征,又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保持衔接与一体化,同时为道德与法治课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到了可以落地即与学习内容直接关联的目标,从而能够围绕核心素养重组课程内容。同时,我们还研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有利于改进教学方式,突出活动和议题式教学,开展综合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可以预期,围绕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能够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实现了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表述与分学段阐述的有机统一

新标准在描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时采用了一些具有统摄性的大概念。这些目标是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转化和落实,是对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性表述,整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是对2011年版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传承与超越。这样,课程目标侧重在学生发展上,落实到具体的问题解决和实践过程中,不再是相互割裂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此同时,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按照四个学段,即“二二二三制”(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根据每个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别阐述了课程的学段目标,使学段目标之间体现出较好的连续性和进阶性。这是课程标准研制的一大突破,尤其是对道德与法治这门政治性比较强的课程,能够分段进行系统全面的量的刻画,可以说是政治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4.强调内容的综合性和生活实践性

第9篇: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范文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31

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相对于一般知识教育而言,价值观培养与其存在本质差别,价值观是动态积累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生成行为支配器的过程,即对人的行为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考察知识体现了客观、主观二者之间相契合的显现,而考察价值观则体现客体与主体二者之间效用满足关系情况。为此,高校任课教师要区别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从而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培养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1 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在长期的价值生活实践中,人们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一种客体对主体效应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被称为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对有关于价值问题进行处理的所持态度、观念以及立场的表现,位于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主导位置,彰显了价值观的基本属性和根本倾向,能够对其他处于非核心地位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统率。

基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方式视角定义高校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旨在正确认识人与他人、自然、自身之间的关系。作为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应与民族乃至国家的发展方向相契合。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目前,已经形成了趋于完善的价值观教育模式,而该模式主要应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教育教学中。

2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培养面临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以科学育人为导向,由教学方法与内容等方面构成,能够实现多层次育人的作用,同时,也是作为高校德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存在的。就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情况来看,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面临着诸多的阻碍,下文将详细列举。

2.1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仍无法完全摆脱“知识中心课程观”与“社会中心课程观”这两种传统教育观的局限,表现为对知识和社会因素作用的过分重视,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这就直接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并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中心课程论”教育观念中,给予了社会整体高度的重视,使个体受到了忽视。不考虑大学生个体,以抽象的视角看社会,则会出现形而上学的现象;在“知识中心课程观”教育观念中,主要以知识为基准,对思想政治理论间接知识的学习进行了片面的强调,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同时,也无法适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差异。

基于此,上述两种传统教育观,均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新时展要求背道而驰。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要拜托这类片面的教育观,以培养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立正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

2.2 缺乏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

具体化的教育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目标,体现了思想政治的基本教育目标。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情况进行反思,高校缺乏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不够关注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涉及到五个课程目标,其中,仅有一个是有关于大学生世界观塑造方面的目标,由此可见,无论是相关教育部门还是高校,关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程度远远不够,这就不仅会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样产生了直接影响,还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没有涵盖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关价值观目标。随着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已经将关注焦点落在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上。但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却忽视了对大学生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的培养,使得教学目标无法顺应新时展要求。其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没有涵盖对审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伴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大学生对审美价值观方面的需求也上升到另一个层次,但显然,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并没有对此作出积极的引导。其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忽视了人类共同利益的优化与培养大学生的国际合作精神,在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在这一方面的缺失,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以上均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所设置的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目标不够明确的具体表现。

2.3 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差异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在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时,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性。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各方面情况存在较多的差异,但思想政治教学却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差异,使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更重视课程自身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倾向于以理论层面对问题进行阐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无法科学解释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最后,本科院校通常设置了四门思想政治课程,但课程内容却有较多的重复现象,例如,“中国近现代史”既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与重复,又与高中历史有较多重复内容,不仅浪费了课时,还会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养。

3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培养的主要路径

3.1 全面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导向,遵循育人为本的教育观。该教育观对科学培养人才进行了强调,将思想政治课中心设置为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而又积极的思想品德。自社会改革以来,社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目前,新时代的精神号角已经变为改革创新,倡导当代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和主体人格。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教学应全面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基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使其主体意识得到有效的唤醒,并对其核心价值观的修养进行不断的强化,最终实现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目的。

3.2 建设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目标,将培养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目标,以育人为本作为基本教育理念,对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的建设。首先,高校要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目标进行科学的设定,并制定人与自然关系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次,高校要按照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审美价值观方面的导向目标进行科学的设定,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应涵盖人与世界利益同化的目标,以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进步。

3.3 丰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设置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在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时,学者们要对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缺陷与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就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内容来看,重人生观、世界观、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轻价值观培养、政治实践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时,针对于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我国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内容建设要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协同多个部分共同解决该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不足的问题,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科学地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储备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做好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内容与大学阶段的教学衔接工作,从而帮助大学生有效培养其核心价值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校教育的先进文化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作为精髓部分存在的。如果每个大学生均由核心价值观构建精神家园,不仅能够催人奋进,帮助其健康成长,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生观的教学,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路径论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61-165.

[2] 马小华,赵亚军,郑丽波等.文化强国视域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与重构[J].前沿,2012(9):27-29.

[3] 桂芳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华章,2014(18):179-179.

[4] 何玲玲.红色经典教育――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D].西南大学,20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