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细胞增殖论文范文

细胞增殖论文精选(九篇)

细胞增殖论文

第1篇:细胞增殖论文范文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增殖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协调收缩和舒张活动来维持血管张力。VSMCs是许多动脉疾病的细胞水平的根源,其加速生长潜能是血管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VSMCs表达的蛋白质能促进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并且与血管疾病的发展有关。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是血管研究中的重要模型,并将对血管疾病的药理学和治疗研究提供大量信息。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II,AngII)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主要效应因子,是血管紧张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血管紧张素Ⅰ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的多肽(八肽)物质。人体的血管平滑肌、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以及脑的一些部位、肾脏器官和心脏的细胞上存在着血管紧张素受体。AngⅡ能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而长时间慢性刺激VSMCs可促进其增殖、肥大及衰老[1]。AngⅡ、氧化应激、炎症等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可导致VSMCs从血管壁的中膜向内膜层迁移,并且不断增殖和合成细胞外基质蛋白,使血管内膜增厚,血管腔变窄,血管弹性降低,最终导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1 植物活性成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李自立[2]等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检测白藜芦醇和血管紧张素对VSMCs增殖能力的影响。得出结论,白藜芦醇对于VSMCs对于Ang II所诱导的增殖有着较强的抑制效果,不同浓度下作用效果有所差异。王琛[3]等发现姜黄素可通过减少一氧化氮合酶诱导的一氧化氮合成,下调P47phox的表达抑制ROS产生、提高SOD和Gpx的活性,进而抑制Ang II诱导的VSMCs内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具有了抑制Ang II诱导VSMCs的增殖及氧化应激作用。胡娜[4]等通过建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研究香青兰总黄酮对Ang II诱导的大鼠主动脉VSMCs增殖与迁移的作用。通过与对照组比较,Ang II组能显著刺激大鼠VSMCs的增殖和迁移,香青兰总黄酮不同剂量组联合Ang II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ng II诱导的VSMCs增殖,迁移以及细胞内PCNA的表达,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趋势。杨冬梅[5]等发现竹节参皂苷Iva甲酯抑制Ang II诱导的VSMCs增殖与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TEN蛋白,降低NF- kB蛋白表达有关。沈嫣婧[6]等采取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及其4种单体化合物球松素查尔酮、松属素、白杨素、汉黄岑素对Ang II诱导的VSMCs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得出结论,山核桃叶总黄酮能有效抑制Ang II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白杨素、汉黄岑素、松属素和球松素查尔酮对Ang II诱导的VSMC迁移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其诱导的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侯化化[7]等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通过MTT比色法检测VSMCs的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探讨吴茱萸碱对Ang II所致大鼠VSMCs增殖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发现吴茱萸碱可促进NO的合成、释放,通过阻滞VSMCs与G0/G1期是抑制VSMCs增殖的机制之一。郜攀[8]等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VSMCs增殖情况,探讨白藜芦醇对Ang II诱导的VSMCs增殖的影响极其可能机制。实验表明,白藜芦醇可抑制Ang II诱导的VSMCs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激活有关。刘守钾[9]等探讨毛莨总苷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血清一氧化氮、血浆和心肾组织中Ang II以及VSMCs内钙的影响。得出结论,毛莨总苷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其能显著的升高大鼠NO水平及拮抗Ang II引起的VSMCs内钙升高有关。张蕴慧[10]等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到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对Ang II诱导的VSMCs[Ca2+]i超载有显著抑制作用。汪云开[11]等观察芍药苷对Ang II刺激下离体大鼠胸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的影响。发现芍药苷可能通过升高NO和NOS水平抑制Ang II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任艳青[12]等通过原代培养大鼠VSMC,建立Ang II诱导VSMC增殖模型,MTT法观察发现淡豆豉异黄酮抑制Ang II诱导的VSMC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止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进行VSMC细胞周期的调控有关。杨蕾[13]采用Ang II刺激 A7r5细胞建立细胞增殖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发现天麻钩藤饮对Ang II诱导VSMCs(A7r5)增殖有抑制作用,升高NO和NOS水平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许银燕[14]等应用MTT法,CellTiter-GloAssay法检测细胞增殖,观察不同浓度的大豆异黄酮对Ang II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s增殖的影响。得出结论,大豆异黄酮可呈剂量依耐性的抑制Ang II诱导的VSMC增殖,该作用可能通过上调iNOS基因表达、升高NO水平实现的。

2 药物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钟广伟[15]等研究发现平肝潜阳方可抑制Ang II诱导的VSMCs增殖和迁移,可导致基因组DNA高甲基化,其DNA甲基化水平改变可能与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有关。梁瑞峰[16]等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5%的降压宝蓝片含药血清可抑制Ang II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张乐[17]等研究油酰乙醇胺对Ang II刺激大鼠主动脉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38信号通路的影响。得出结论,油酰乙醇胺对VSMCs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p38MAPK信号通路。邱敏[18]等观察萘哌地尔衍生物YM Ⅲ对Ang II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VSMC增殖的影响,并初探其作用机制。发现YM Ⅲ可明显抑制Ang II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VSMC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gt、c-myc mRNA表达,从而抑制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周期的进展有关。邓志生[19]等探讨吡哆胺对Ang II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VSMCs增殖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吡哆胺可能通过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降低胞内活性氧簇水平,减少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核因子кBP65、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氧化酶P47 phox表达,从而有效抑制Ang II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郭玉璜[20]等^察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动脉VSMCs钠泵、钙泵活性及分泌Ang II的影响。发现萘诺普利、伊贝沙坦和氨氯地平能提高SHR动脉VSMCs膜离子泵活性,并影响其分泌Ang II。任利群[21]等探讨罗格列酮对Ang II诱导的VSMCs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得出结论,罗格列酮至少部分通过上调Ang II2型受体表达,阻止VSMCs从G0/G1向S期、G2/M期转化,从而抑制Ang II诱导VSMCs的增殖、迁移,发挥血管保护作用。罗延福[22]等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Ang II诱导的高血压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传导和促细胞增殖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钙可以部分抑制高血压患者体内Ang II的促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

3 蛋白质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张晓一[23]等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Ang 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NADPH氧化酶-1(Nox1)表达中的作用。发现Ang II诱导A10VSMC的增殖与激活Nox1有关,CGRP抑制Ang II诱导的Nox1表达,可能主要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途径发挥作用,而与ERK1/2信号途径无显著关系。高飞[24]等研究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对Ang II诱导小鼠VSMCs表型转化的抑制所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得出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激活PPAR-γ来抑制Ang II诱导VSMCs的表型转化,激活PPAR-γ可能通过上调PKG I α表达发挥上述作用。孙艳香[25]等观察Ang II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与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粥样斑块局部炎症之间的关系。发现AT1-AA可明显促进高脂喂养兔受损动脉内膜处斑块形成,增强斑块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及细胞增殖。胡耀东[26]等观察脂联素(APN)对Ang II诱导人颈动脉平滑肌细胞α-SMA表达及增值的影响。发现APN可抑制Ang II诱导人颈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分化和增值。吴新宁[27]等检测检测小鼠VSMCs中Sirtuin3(Sirt3)的表达,探讨Sirt3在Ang II诱导小鼠VSMCs增殖中的作用。发现小鼠VSMCs中有一定量的Sirt3表达,Ang II刺激可使Sirt3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Sirt3可抑制Ang II诱导的VSMCs增殖。姚华丽[28]等探讨Ang II诱导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Ang II通过AT1R,活化SAPK/JNK和ERK1/2激酶途径上调大鼠VSMC MCP-1的表达,并且MCP-1在一定程度上介导Ang II的促平滑肌细胞增殖。程江华[29]等观察多巴胺D4受体对Ang II介导的VSMCs增殖的影响。得出结论,D4受体对Ang II介导的VSMCs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血压病所伴发的VSMCs增殖。

4 展望

VSMCs增殖所致的血管重塑是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病理变化,也是高血压病情恶化的结构基础。近年来,随着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调控因素的广泛深入研究,尤其是参与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寻找既可降压又能抑制VSMCs增殖的药物,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Heeneman S,Sluimer JC,Daemen MJ.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nd vascular remodeling.Circulation research,2007,101:441-454.

[2]李自立,章若涵.白藜芦醇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10-12.

[3]王琛,孟哲,马艳秋,李泽,陶海龙,白中乐,李凌.姜黄素对血管o张素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37(3):441-446.

[4]胡娜,曹文疆,袁勇,王新春,王洋洋,王艳芳,程江.香青兰总黄酮对血管紧张素 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7):540-543.

[5]杨冬梅,聂娟,孙四玉,邱飞,刘扬,王炜,熊国祚,廖端芳,庹勤慧.竹节参皂苷Iva甲酯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8):873-877.

[6]沈嫣婧,朱学鑫,蒋福升,金波,丁滨,陆金建,丁金山.山核桃叶总黄酮及其单体化合物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119-122.

[7]侯化化,张婧怡,林淑娴,徐洋,李强,孙安盛.吴茱萸碱抑制血管紧张素II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4,29(6):645-647.

[8]郜攀,司良毅,徐强,王笑梅.白藜芦醇对血管紧张素 II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观察[J].医学杂志,2013,38(4):269-273.

[9]刘守钾,刘苑,张兴,杨智承,刘威振,谭毓治.毛莨总苷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NO、Ang II及 A7r5细胞内钙的影响[J].中药材,2012,35(6):953-957.

[10]张蕴慧,李运伦.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对血管紧张素 II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Ca2+]i浓度的影响.山东中医杂志. 2012, 31(2):130-131,149.

[11]汪云开,黄兆铨.芍药苷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大鼠胸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3,21(3):399-400,516.

[12]任艳青,李清,刘姣,曹秀莲,王鑫国.淡豆豉异黄酮对Ang II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27(3):44-47.

[13]杨蕾.天麻钩藤饮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A7r5增殖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4):379-381.

[14]许银燕,张芬芬,王俐.大豆异黄酮对血管紧张素 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2):1713-1717.

[15]钟广伟,万玲,王东生,方霞,陈琼,谢明萱,唐涛.平肝潜阳方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 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5):580-585.

[16]梁瑞峰,宋献美,王守富.降压宝蓝片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MMP-9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2):2856-2858.

[17]张乐,邹军,田风,魏晓,金鑫.油酰乙醇胺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6):709-712.

[18]邱敏,杨征,李利生,吴芹,金凤,黄燮南.萘哌地尔衍生物YM Ⅲ抗Ang II诱导SHR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8(9):1248-1252.

[19]邓志生,朱鹏立,林帆,余惠珍.吡哆胺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11):865-869.

[20]郭玉璜,商黔惠,吴芹,姜黔峰,张贵海.降压药物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离子泵活性及分泌血管紧张素 II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 13(5):456-459.

[21]任利群,李罹辏郭晓珍,盛祖龙,刘乃丰.罗格列酮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18(9):682-686.

[22]罗延福,李家富,何涛,冯健,龚武田.阿托伐他汀钙对血管紧张素 II诱导的高血压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传导和细胞增殖的影响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6):411-414.

[23]张晓一,于潇华,刘玉环,杨丽,王珍,阳芳,秦旭平,曾泗宇.ERK1/2和p38MAPK在介导CGRP和Ang 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Nox1表达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7,22(1):13-19.

[24]高飞,胡晓露,陈康宁.PPAR-γ激动剂抑制血管紧张素 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39(3):229-235.

[25]孙艳香,冯力,袁勇,陶军,黄炫生,张励庭.血管紧张素 II 1型受体自身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炎症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25(2),134-139.

[26]胡耀东,王治平,李启富.脂联素血管紧张素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和增值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6,30(3):179-182.

[27]吴新宁,卜培莉,刘军妮,赵立祥,王希,李娜.Sirt3抑制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3,29(3),237-241.

第2篇:细胞增殖论文范文

【关键词】 姜黄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中图分类号 R77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7-0148-02

姜黄素具有抗感染、抗氧化、抗增殖作用,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以抑制RPE细胞的增殖。本实验观察姜黄素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人RPE增殖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RPE细胞

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孕24周以上引产胎儿眼。

1.2 试剂

改良的Eagle培养基干粉(DMEM,美国Gibco公司生产)、胰蛋白酶(美国Sigma公司生产)、新生小牛血清(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美国Promega公司生产)、姜黄素(成都司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其余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1.3 实验仪器

低温高速离心机5417R型(德国Epondof公司生产)、CO2恒温培养箱MCO175型(日本SANYO公司生产)、相差显微镜(上海团结仪器制造厂生产)、全自动酶标仪960型(美国Sigma公司生产)、超低温冰箱(日本SANYO公司生产)、荧光倒置显微镜U-LH100HG型(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

1.4 方法

1.4.1 人RPE细胞的获取 人RPE细胞取自供体眼球,在无菌条件下剖开眼球,弃去玻璃体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剪除神经上皮,制成眼杯。用PBS液漂洗眼杯,加2 ml 0.25%胰酶消化液,10 min后,吸出消化液,再加入2 ml消化液,在37 ℃条件下消化30 min,将所得细胞悬液加入含15%小牛血清培养基的离心管中。1000 r/min离心5 min后,弃上清,漂洗,加入5 ml含15%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瓶中,于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根据培养液颜色决定换液时间,待细胞生长至融合状态后开始常规传代,取第二代RPE细胞进行鉴定。

1.4.2 姜黄素对RPE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MTT法检测,取第四代RPE细胞用1%小牛血清的DMEM稀释成1×105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100 μl,置于37 ℃、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换液。本研究设空白组(加入1%小牛血清培养液)、对照组(加入1%小牛血清及5 ng/ml bFGF的DMEM培养液)和实验组(加入1%小牛血清、5 ng/ml bFGF及加入5、10、20 mg/L姜黄素的DMEM培养液)。分别培养24 h和48 h后每孔中加入200 μl MTT继续培养4 h,吸出上清液,加入150 μl DMSO,慢慢振荡使MTT完全溶解,使用自动酶标检测仪测定各孔吸光度(A)值。实验每组设3个平行样,重复3次。增殖抑制率=(对照组A值-实验组A值)/对照组A值×100%。

1.4.3 细胞形态学观察 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RPE细胞培养及鉴定

在相差显微镜下初次分离的原代 RPE 细胞呈球形,胞浆中可看到大量黑色素颗粒,胞核透明。培养2~4 d后细胞贴壁变扁平,开始伸出伪足,呈不规则多角形,形态均一。传代后,胞浆中色素颗粒开始减少,传至3~4代后,胞浆内的黑色素颗粒消失,细胞向梭形方向发展。第4代RPE细胞经鼠抗人角蛋白染色鉴定,纯度>95%。

2.2 姜黄素对RPE细胞形态的影响

正常培养的RPE细胞呈现多角形、梭形或扁圆形贴壁生长,bFGF处理组可见细胞增殖较快。加入5 mg/L姜黄素组24 h和48 h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加入10 mg/L处理组24 h和加入20 mg/L处理组12 h可见有细胞表面变粗糙、折光性变差,随着时间延长细胞结构变的不清楚,有的皱缩、脱壁。

2.3 姜黄素对RPE细胞增殖的影响

MTT检测结果可以看出,5 mg/L处理组24、48 h和10 mg/L处理组 24 h对bFGF促进的RPE细胞增殖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10 mg/L处理组48 h和20 mg/L处理组24、48 h均能显著抑制bFGF诱导的RPE增殖(P

3 讨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后视网膜表面发生的广泛纤维增殖,引起视网膜收缩、牵拉,进而引起脱离称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殖的纤维膜主要由色素上皮细胞(RPE)、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其中最主要的为色素上皮细胞。研究发现,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黏附分子等都参与调节RPE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迁移与增殖,可以用药物抑制细胞增生而达到预防PVR的发生[1]。

姜黄素具有抗感染、抗氧化、抗增殖作用,其对RPE细胞也有抑制作用。龚凌等[2]研究发现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胚眼RPE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3]。研究发现,在视网膜脱离合并PVR患者的玻璃体液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增高,并且bFGF对RPE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4],所以本实验中模拟使用bFGF促进RPE细胞的增殖,具有代表性。本研究中,在24 h时,姜黄素浓度为10、20 mg/L组均能抑制bFGF所促进的人RPE细胞的增殖。48 h时5、10、20 mg/L姜黄素亦能抑制bFGF所促进的人RPE细胞的增殖。说明低浓度姜黄素即对bFGF所促进的人RPE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但是本研究未对细胞毒作用做观察,同时姜黄素对不同种属、不同来源的细胞有无抑制作用也未做观察,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俊.姜黄素对bFGF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07.

[2]龚凌,姜德咏,朱晓华,等.姜黄素对培养的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J].眼科学报,2004,20(4):246-248.

[3]安建斌,马景学,高彦军,等.姜黄素抑制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机制研究[C].中国研讨会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

第3篇:细胞增殖论文范文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 PCNA 凋亡

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78-02

前言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Sampson(1925年)[1]首次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病例,进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2],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良性病变,但少数呈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性病变过程[3]。

众多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与细胞的异常增殖及凋亡失调有关。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又称周期素,是评价细胞增殖活性的良好指标。

细胞凋亡(apoptosis),即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程序化死亡过程。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及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技术,检测细胞增殖相关因子PCNA与凋亡在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病例中的表达,并对良性异位区与恶性区对比,旨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两方面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发生的可能机制,并为划分良、恶性及判断预后提供一些客观指标,以利治疗方案的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取自2005年至2010年间,大连市妇产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病例,经病理医师复审病理切片,临床资料和蜡块保存完整、可用于研究的共30例,其中卵巢子宫内膜样癌19例,卵巢透明细胞癌5例,子宫腺肌病癌变4例,盆腔子宫内膜样囊肿癌变2例。患者平均年龄53岁。所有标本均经10%中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制作4μm行免疫组化染色,一张行HE染色对照。

1.2 免疫组化染色

1.2.1 鼠抗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抗(Pc10),即用型,产品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采用S-P染色方法,具体步骤按照试剂盒上说明进行,DAB显色,以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用已知的阳性片为对照。

1.2.2 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方法(TUNEL), 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为德国宝灵曼公司产品。

1.3 阳性判断标准及计数

1.3.1 染色阳性反应判断标准

PCNA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免疫组化半定量评分标准进行染色强度评分:阳性细胞百分数50%为(+++),计3分。

1.3.2 指数计算

增殖指数(PI):高倍视野下计数1000个肿瘤细胞中PCNA阳性细胞数所占百分比作为PI;

凋亡指数(AI):高倍视野下计数1000个肿瘤细胞中核着黄色的凋亡细胞数所占百分比作为AI。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PCNA)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的秩和检验(Mann-Whitnoy U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记数资料(凋亡指数AI、增殖指数PI)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以P

2 结果

2.1 PC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及癌变内膜中的表达(增殖指数PI)

PCNA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状。PCNA蛋白在异位内膜的表达PI平均值为13.9130,在癌变内膜的表达PI平均值为31.7391,二者之间的阳性表达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PC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及癌变内膜中的表达(增殖指数PI)

2.2 凋亡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及癌变内膜中的表达(凋亡指数AI)

凋亡细胞与周围细胞分离,其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呈棕色或棕黄色,同时细胞核呈不同程度的固缩状态,形态各异,可呈圆形、分叶状和不规则形。见照片5。

凋亡细胞在异位内膜的表达AI平均值为5.2609,在癌变内膜的表达AI平均值为9.0000,二者之间的阳性表达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

表2 凋亡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及癌变内膜中的表达(凋亡指数AI)

2.3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及癌变内膜增殖指数与凋亡指数的相关性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的AI与PI无相关性,r=-0.115,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内膜的AI与PI有相关性,r=0.591,PAI。

3 讨论

在一个多细胞机体内,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组织一方面通过有丝分裂不断产生新细胞,另一方面生理上不需要、老化及受损的细胞通过由基因调控的主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即凋亡)而被清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相互之间的协调共同参与胚胎发育、组织修复等生命过程,它们之间的平衡是组织稳定性的先决条件。当这种平衡失调,增殖超过凋亡,就为肿瘤发生提供了重要基础。目前,众多研究认为凋亡和增殖的异常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3.1 PC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关系

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在周期的各个阶段转换中以G/S转换最重要,PCNA是一种酸性白,是DNA聚合酶?的辅助蛋白,是细胞核内DNA合成不可缺少的因子,在静止期细胞中含量最少,G1期开始合成S期达高峰,G2及M期明显下降。由于PCNA的合成及表达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因此可作为细胞增殖的主要生物学指标。

本实验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内膜PCNA表达(增殖指数PI=31.7391±20.19395)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增殖指数PI =13.9130±10.76152), P

3.2 凋亡指数(AI)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关系

Saegusa等[4]在子宫内膜腺癌研究中发现,从正常子宫内膜到癌变内膜组织中凋亡发生率逐渐增多,而且在癌组织中随组织分级增加,可见凋亡发生率也明显增高,在其它研究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5]。

本实验结果也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内膜凋亡指数(AI=9.0000±6.27631)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AI=5.2609±2.86431),(p

我们认为在癌变阶段调亡指数增加,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细胞凋亡可以筛除一些低度恶性的细胞,而选择具有高侵袭力的细胞维持肿瘤的高增殖率。2、随着肿瘤的恶性转化及进展,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加,而随之所需的营养增加,肿瘤细胞因缺血缺氧引起的细胞凋亡也增多。3、在肿瘤演进过程中,瘤细胞表面丧失粘附分子,特别是整合素与钙粘素,从而失去细胞-基质与细胞-细胞接触,导致对细胞调亡的敏感性增加。4、在肿瘤发展的过程中,还可见癌基因激活,其中有些活化癌基因可能会促进细胞调亡。

3.3 凋亡指数(AI)与增殖指数(PI)的关系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的AI与PI无相关性, P=0.602(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内膜的AI与PI有相关性, P=0.003(P

4 结论

肿瘤不但是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同时也是凋亡异常的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过程中,细胞形成高增殖活性的群体,细胞表现出增殖增加,而细胞凋亡随着肿瘤的生长也逐渐增加,但细胞增殖数量远远大于凋亡数量,导致肿瘤恶变。

参考文献

[1] Sampson JA. Endometrial carcinoma of the ovary arising in endometrial tissue in that organ. Arch Surg, 1925, 10:1-72.

[2] Bell DA. Origins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of ovarian cancer. Modpathol,2005,18[Suppl 2]:S19一32.

[3] Vama R,Rollason T, Gupta JK, et al. Endometriosis and the neoplastic peocess. Reproduction, 2004, 127:293-304.

[4] Diebold J, Barretton G, et al. Bcl-2 expression, p53 accumula- tion and apoptosis in ovarian carcinoma cell lines. Am J Clin Pathol. 1996,105:341-349

第4篇:细胞增殖论文范文

【关键词】 毒死蜱;生精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毒死蜱(chlorpyrifos,cpf)是一种杀虫谱广、低毒高效的有机磷农药,其全球销售额占有机磷农药第一位。近年来有机磷农药对环境和机体的危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机构2004年报道cpf与肺癌的发生有关[1]。同时cpf作为一种可疑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内分泌干扰作用问题令人们十分关注。国内有研究表明cpf可以引起大鼠数目减少,活动度下降,畸形率增加等生精功能障碍[2],但其确切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研究一定剂量的cpf对大鼠生殖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cpf对生精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cpf的雄性生殖毒性的可能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分组及染毒方法 30d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55~65g,长江大学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1.1.2 试剂 毒死蜱原药(纯度99%,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溶剂为市售精制玉米油;pcna免疫组化试剂盒(北京中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及染毒方法 霍恩氏法确定cpf对sd大鼠的ld50值。将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溶剂)对照组、cpf低浓度0.8mg/(kg·d)组、cpf高浓度8mg/(kg·d)组。所有动物均以玉米油作为溶剂,腹腔注射染毒,自由饮食,饲料中不含豆饼,染毒28d(2个生精周期)后处死。

1.2.2 检测指标 ①大鼠体质量、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处死大鼠后剖腹暴露,分离系膜及周围脂肪,切除,立即称湿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公式:脏器系数(%)=脏器湿重(g)/体质量(g)×100%。②称重后取大鼠一侧,常规方法固定、包埋、切片、脱蜡,3%的h2o2室温孵育15min,pbs清洗后热修复10min。正常山羊血清封闭,室温孵育10min,滴加1∶150稀释的pcna单克隆抗体,4℃过夜。pbs清洗,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孵育10min,辣根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37℃孵育15min。pbs清洗,dab显色,苏木精复染,透明,封片。阴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

1.3 统计学处理 每个组织随机选择10个垂直切面的生精小管,以细胞核内出现明显的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分别计数pcna表达阳性生精细胞数各占总生精细胞数的比例,即增殖指数(pi)。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染毒对大鼠体质量、重量及其脏器系数的影响 见表1。结果显示染毒组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染毒组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脏器系数呈上升趋势。

2.2 染毒对大鼠pcna表达的影响 见表2。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均可见pcna阳性表达的生精细胞,主要见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圆形细胞少量表达,不表达。各染毒组生精细胞pi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pi值呈下降趋势。表1 各组大鼠体重、重量及其脏器系数的比较表2 各组大鼠生精细胞pcna增殖指数的比较

3 讨 论

正常生精过程即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的连续增殖分化过程,包括精原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形成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发生对外来有害因素的作用非常敏感,环境化学物可在不同阶段干扰的正常发生。本实验结果显示随cpf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体质量增长减慢,且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这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表明cpf对雄性生殖器官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可能影响的正常发生过程。

pcna基因表达是细胞dna复制、细胞增殖的一个标志。pcna作为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具有协同dna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为dna复制起始所必须,具有维持dna多聚酶活性的作用。pcna含量变化在细胞增殖中有明显周期性,与dna合成密切相关[3]。本实验观察到pcna在生精细胞核内表达,且主要见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而不表达。这是由于处于有丝分裂期的精原细胞和减数分裂期的精母细胞中有dna合成,而已停止细胞分裂,无明显dna合成。本研究结果显示cpf染毒时生精细胞的pcna表达减弱,且随染毒浓度加大,pi值显著减低。

cpf对生殖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可能是一个多途径、多因素的过程。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pf对雄性生殖器官产生毒性作用,可能是通过一定途径影响pcna的表达,使生精细胞多聚酶活力下降,生殖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干扰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过程,其具体分子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lavanja mcr, dosemeci m, samanic c, et al.pesticides and lung cancer risk in the agricultural health study cohort[j]. am j epidemiol, 2004, 160(9):876?885.

第5篇:细胞增殖论文范文

【关键词】 芬太尼; MCF-7乳腺癌细胞株; 增殖; 迁移; 凋亡

阿片类药物因其强大的镇痛作用,在癌痛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目前研究认为阿片类药物除对癌痛患者具有镇痛效果以外,对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和凋亡也产生一定影响[2-4]。阿片类中的代表药物芬太尼,广泛用于手术患者及癌痛患者的镇痛。国内张咸伟等[5]研究表明,芬太尼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其研究中采用未去除雌激素的新生小牛血清进行实验。Berthois等[6]研究发现,酚红、雌激素都会对MCF-7细胞的增殖产生影响,建议在研究MCF-7细胞的增殖时尽量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所以本实验拟在去激素新生小牛血清及无酚红培养基条件下研究芬太尼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以观察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芬太尼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MCF-7乳腺癌细胞由广西医科大学覃怡师姐惠赠。含酚红高糖DMEM培养基购自Hyclone公司;无酚红高糖DMEM培养基购自Wisent公司;新生小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公司;活性炭购自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葡聚糖4万南购自京都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MTT粉末及二甲基亚砜购自Sigma公司;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购自invertrogen公司;芬太尼购自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为Olympus公司;酶标仪为美国Thermo公司;流式细胞检测仪为Beckman Coulter公司。

1.2 细胞的培养 细胞培养于含10%新生小牛血清、100 μg/mL链霉素、100 U/ml青霉素的含酚红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在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当细胞达80%~90%融合时传代,以1:2的比例传代。在进行实验处理时更换为含10%去激素新生小牛血清的无酚红高糖DMEM培养基,去激素新生小牛血清的制备参照考朱毅等[7]文献中的方法获得。实验均采用对数生长期细胞。

3 讨论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与女性健康密切相关。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与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因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石利涛等[8]从治疗药物的角度,研究发现干扰素-γ、干扰素-α2b的联合应用可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本实验拟从癌痛镇痛的角度,研究常用镇痛药物芬太尼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本实验研究发现,在含去激素新生小牛血清的无酚红培养基培养条件下,芬太尼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无明显影响。张咸伟等[5]研究发现,芬太尼浓度大于0.1 μmol/L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赵海燕等[9]研究认为,芬太尼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侵袭。丁汉琳等[10]研究发现,芬太尼大于5 μmol/L时,MCF-7凋亡细胞明显增加。本实验与以上研究结论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考虑为培养条件不一致导致的。本实验采用的是去激素新生小牛血清和无酚红培养基,张咸伟、赵海燕等采用的是未去除激素的新生小牛血清。Berthois等[6]研究发现,酚红、雌激素会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MCF-7细胞的增殖产生影响,建议在研究MCF-7细胞的增殖时尽量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因此本实验采用去激素新生小牛血清和无酚红培养基,拟尽量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研究芬太尼对MCF-7细胞的直接作用。Maneckjee等[11]研究发现,在含激素新生小牛血清中,吗啡具有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但在去除了新生小牛血清中的激素后,吗啡并不表现出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进一步发现添加17β-雌二醇可以增加吗啡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但是雌激素通过何种途径影响MCF-7乳腺癌细胞对吗啡的敏感性的机制待于进一步研究[11]。张咸伟、丁汉琳等进一步研究发现,μ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并不能拮抗芬太尼对MCF-7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和促凋亡作用[5,10]。

因此,根据本实验结果与张咸伟等实验结果的比较,推测芬太尼可能不是直接作用于MCF-7乳腺癌细胞产生抑制效应,而是有可能通过影响培养基中雌激素类物质与MCF-7乳腺癌细胞表面雌激素受体的作用而产生抑制效应,也有可能是雌激素影响MCF-7乳腺癌细胞对芬太尼的敏感性,这些推测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Friesen C, Bacher S, Hormann I,et al. Cytotoxic effects of opioids on cancer cell lines[J].Int J Clin Pharmacol Ther, 2011,49(1):60-62.

[2] Lazarczyk M,Matyja E,Lipkowski A W.A comparative study ofstimulation and biphalin inhibition of human glioblastoma T98G cell proliferation in vitro[J].Peptides,2010 ,31(8):1606-1612.

[3] Gach K,Szemraj J, Wyrebska A.The influence of opioids o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and -9 secretion and mRNA levels i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 line[J].Mol Biol Rep,2011,38(2):1231-1236.

[4] HatsukariI,Hitosugi N,Ohno R,et al.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in human tumor cell lines in vitro[J].Anticancer Res,2007,27(2):857-864.

[5] 张咸伟,丁汉琳,张传汉,等.芬太尼对MCF-7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影响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5,7(1):23-25.

[6] Berthois Y, Katzenellenbogen J A, Katzenellenbogen B S.Phenol red in tissue culture media is a weak estrogen: implication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estrogen-responsive cells in culture[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6,83(8):2496-2500.

[7] 朱毅,舒为群,田怀军.影响 MCF-7细胞增殖试验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11):977-979.

[8] 石利涛,杨宗伟,孙立新,等.干扰素-γ、干扰素-α2b联合应用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及机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7):1-2.

[9] 赵海燕,张宏波,张海生,等.枸橼酸芬太尼对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2-114.

[10] 丁汉琳,张咸伟,张传汉.芬太尼影响MCF-7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2):1351-1353.

第6篇:细胞增殖论文范文

【关键词】  人乳铁蛋白;癌细胞;细胞增殖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actoferrin on proliferation of the cultured cells in vitro.Methods MTT assa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growth inhibition effect of lactoferrin on CNE,L02 and CHO cell lines.Results Lactoferri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CNE cel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but had no effect on the normal cells.Conclusions Lactoferrin as a new cancer chemo?preventive agent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carcinoma cells.

【Key words】 Human lactoferrin;Carcinoma cells;Cell proliferation

人乳铁蛋白(Human Lactoferrin,hLF) 是主要存在于人乳清中的球蛋白,乳汁中特别是初乳中含量最高,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1,2〕。国外有学者将其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3〕,但是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内较少有关于hLF作用于细胞的报道,我们选用易早期转移的鼻咽癌(NPC)细胞作为研究对象〔4〕,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人肝脏细胞(L02)作为正常细胞对照,观察hLF在体外是否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探讨hLF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肿瘤的治疗提供研究基础,为临床实验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人鼻咽癌细胞(CNE)、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人肝脏细胞(L02)均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资源中心。重组hLF(Lot:L0520,溶于PBS中,储存浓度5 mg/ml,-20℃储存备用)和噻唑蓝(MTT,Lot:M2128)均购自Sigma公司。RPMI1640、胎牛血清购自HyClone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 各细胞系均应用含10%胎牛血清和1%青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5%CO2,37℃培养。

1.2.2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设空白对照组和hLF干预组。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接种数为5×104/孔。每组细胞设5个平行孔,各组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 hLF (0,1.25×10-3,2.5×10-3,5×10-3,10×10-3,20×10-3,40×10-3 g/L),每孔均为200 μl。作用24 h后,加入MTT(5 g/L,每孔20 μl),继续培养4 h,测定A570 nm吸光度。

1.2.3 细胞形态观察 细胞经hLF处理后,倾去上层悬浮死细胞并用PBS洗两遍,加入新鲜培养基。同样处理对照孔细胞,将细胞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重组hLF对鼻咽癌细胞CNE、人肝脏细胞L02、中国仓鼠细胞CHO系的增殖能力的影响 对CNE呈现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抑制作用,见表1。表1 人乳铁蛋白对各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与空白对照比较:1)P<0.05

2.2 细胞形态学观察 显微镜镜下可见,空白对照组癌细胞密集成片生长,如铺路卵石状,细胞膜圆润,透明,颗粒较少,细胞间界限清楚,并可隐约见到细胞核。hLF处理组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随hLF浓度增加,细胞从正常的增殖旺盛的贴壁生长,逐渐表现为生长缓慢,黏附力降低,细胞变圆,细胞胞质粗糙,细胞内颗粒逐渐增多,且透明度降低,立体感较差,细胞形态完整性受损,而正常细胞在 图1 细胞镜检图hLF作用下无显著变化(见图1)。

3 讨 论

hLF多种生物学功能通过免疫系统的激活与调节得以实现〔5〕。Bezaul〔6〕研究发现,乳铁蛋白能抑制鼠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肿瘤内注射LF,可以明显的减小实体瘤的体积,且作用效果与LF干预天数相关。研究〔7,8〕发现,乳铁蛋白的抗头颈部肿瘤作用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实现的。Wolf〔3〕等发现,人乳铁蛋白通过阻断头颈部肿瘤细胞由G0到G1期的转化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人乳铁蛋白对鼠的SCC细胞系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而且人乳铁蛋白抑制头颈部细胞癌的作用是通过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及系统性的免疫调节作用实现的。Varadhachary〔9〕等人做了大量的口服临床试验,证实乳铁蛋白无药物相关的有害作用。鼻咽癌作为头颈部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较高〔4〕,早期即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上有转移至骨盆、肺、肝等多器官的病例〔10〕。选用鼻咽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对正常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这一结果,为开发乳铁蛋白的抗癌功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曹劲松.初乳功能性食品〔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10.

2 黄玉政,成 勇,柏亚军,等.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小鼠杂交选育的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07;28(6):39?43.

3 Wolf JS,Li GY,Varadhachary A,et al.Oral lactoferrin results in T cell dependent tumor inhibition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vivo〔J〕.Clin Cancer Res,2007;13(5):1601?10.

4 张本华.临床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0?40.

5 Cumberbatch M,Dearman RJ,Uribe?Luna S,et al.Regulation of epidermal Langerhans cell migration by lactoferrin〔J〕.Immunology,2000;100(1):21?8.

6 Bezault J,Bhimani R,Wipmvnick J,et al.Human lactoferrin inhibits growth of solid tumors and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metastases in mice〔J〕.Cancer Res,1994;54(9):2310?2.

7 Xiao Y,Monitto CL,Minhas KM,et al.Lactoferrin down regulates G1 cyclin?dependent kinases during growth arrest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cells〔J〕.Clin Cancer Res,2004;10(23):8683?6.

8 Damiens E,Elyazidi I,Mazurier J,et al.Lactoferrin inhibits G1 cyclin?dependent kinases during growth arrest of human breast carcinoma〔J〕.J Cell Biochem,1999;74(3):486?98.

第7篇:细胞增殖论文范文

【关键词】  钒化钠;食管癌;增殖抑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liferation effects of sodium vanadate(SV)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he esophageal cancer cell line EC109. Methods: cells were stimul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V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cells was detected by MTT assay method at different druation. Results: Sodium vanadate of certain concentrations could present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effects on EC109 cells. Conclusion: Sodium vanadate of certain concentrations can remarkabl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esophageal cell line EC109.

Key words Sodium vanadate; Esophageal cancer;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钒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VB族的过渡元素,现己经被确认为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参与人体许多不同的生理过程,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糖类及脂类的代谢等[1]。钒的药理作用报道最多的是它的降血糖作用[2]。随着对钒研究的深入,其抗癌作用也引起人们的注意。Ray等[3]研究显示钒化钠可以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显示了钒化钠作为有效的化疗制剂的潜能。但是关于钒化钠对食管癌细胞方面的研究报道尚少[4]。

本研究在体外实验中观察钒化钠对食管癌细胞系EC109的作用,研究钒化钠是否对食管癌细胞系EC109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揭示钒化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扩大其抗肿瘤谱,为钒化钠进一步发展成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 钒化钠购买于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纯度为分析纯。MTT和RPMI1640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胎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十二烷基硫酸钠、丙烯酰胺等化学试剂购自Sigma公司,BCA蛋白分析试剂盒购自PIERCE公司。

1.2 细胞株 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购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细胞资源中心。食管癌细胞系EC109在37 ℃、饱和湿度及5 % CO2条件下,用培养瓶在含10 %胎牛血清、1×105 U/L青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液中传代培养。

1.3 生长抑制实验(MTT法) 常规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细胞,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5×107/L,待培养24 h细胞贴壁生长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加入RPMI-1640培养液,实验组加入用无血清培养基配制的终浓度分别为0.1 μmol/L、1.0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50.0 μmol/L、100.0 μmol/L和200.0 μmol/L钒化钠试剂,每一浓度设6个复孔,分别于加药后培养4 h、12 h、24 h、48 h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钒化钠对食管癌细胞株EC109的增殖抑制作用,MTT法检测钒化钠在0.1~200.0 μmol/L浓度范围内对EC109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钒化钠处理EC109细胞4 h,各个药物作用组对细胞无抑制作用(P>0.05);用钒化钠处理EC109细胞12~48 h,在0.1~10.0 μmol/L浓度范围内对EC109细胞无抑制作用,药物作用组与对照组之间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50.0~200.0 μmol/L浓度范围内对EC109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关系和时间依赖效应关系,药物作用组与对照组之间的OD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见表1。表1 钒化钠对食管癌细胞株EC109增殖的效应

3 讨论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寻找有效的化疗药物成为食管癌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钒化钠以其无致命不良反应而用于糖尿病病人的干预治疗[5],表明钒化钠作为临床治疗药物的潜在可能性。Bishayee等[6]报道了一系列钒制剂对动物模型系统的抗肿瘤活性。生长细胞对钒化钠的毒性作用更敏感,通过皮下注射,钒化钠很有效地抑制了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 [7]。本研究利用MTT法,分析钒化钠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将钒化钠研发成一种新的化疗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MTT比色法是反映细胞增殖常用的方法。MTT能被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还原酶还原为蓝紫色结晶,其490 nm的A值(MTT测定值)与活细胞的数目成正比。MTT法的测定结果表明高实验浓度(≥50 μmol/L)钒化钠对食管癌细胞株EC109细胞有明确的生长抑制作用,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这一结果为钒化钠防治食管癌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由于细胞生长抑制是一个极其复杂、涉及多步骤、多因子参与的过程,故钒化钠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详细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Stern A,Yin X,Tsang SS,et al.Vanadium as a modulator of cellular regulatory cascades and oncogene expression[J].Biochem Cell Biol,1993,71:103-112.

[2] Heyliger CE,Tahiliani AG,McNeill JH.Effects of vanadate on elevates glucose and depressed cardiac performance of diabetic rats[J].Science,1985,227:1474-1477.

[3]  Ray RS,Rana B,Swami B,et al.Vanadium mediated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arrest in MCF-7 cell line[J].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2006,163:239-247.

[4] 吕军,姜树原,邵国,等.钒化钠对食管癌细胞系EC109 Caspase-3表达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4(3):221-223.

[5] Goldfine AB,Simonson DC,Folli F,et al.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of vanadate in human and rodent diabetes mellitus[J].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1995,153:217-231.

[6] Bishayee A,ChaLterjee M.Inhibitory effect of vanadium on rat liver carcino genesis initiated with diethyl nitrosamine and promoted by Phenobarbital[J].Br Cancer,1995,71:1214-1220.

第8篇:细胞增殖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研究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过钒酸钠(pervanadate,per)对电离辐射作用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改变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电离辐射作用后鼠源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bet-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其在过钒酸钠干预后的改变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电离辐射早期可引起bet-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诱导细胞凋亡发生;过钒酸钠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减少细胞凋亡。结论过钒酸钠可逆转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减少造血细胞凋亡的发生。

关键词:bet-2细胞;电离辐射;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细胞凋亡;过钒酸钠

effectsofpervanadateonmmpofbet-2cellsinducedbyionizingirradiation

yanglong,wangyi-ping,rongshu,etal.

instituteofmilitarymedicalresearchcenterofnanjingmilitarydistrict(nanjing210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sofpervanadate(per),theinhibitorofproteintyrosinephosphotasesonthealterationsofm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tial(mmp)andtheapoptosisofbet-2cellsinducedbyionizingirradiation.methodsbet-2cellsweredividedintoper-treatedgroupsandnon-pergroupsandincubatedafterionizingirradiation.themmpandapoptosisweremeasuredwithfcm.resultsafterirradiationwasgiven,themmpofbet-2cellswasreducedintheearlystagesignificantly,andtheapoptosisappeared,andthesechangeshadadose-dependentpatternandatime-coursefashion.perpotentlyenhancedthemmpofbet-2cellsandpreventedirradiation-treatedcellsfromapoptosis.conclusionperreversedtherepressionofm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tialandsuppressapoptosisinducedbyionizingirradiationinthehematopoieticcells.

keywords:bet-2cell;ionizingirradiation;m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tial(mmp,δψm);apoptosis;pervanadate(per)

细胞凋亡是电离辐射导致造血系统损伤的主要方式。wwW.11665.com预防与控制造血干/祖细胞大量凋亡,有效恢复机体造血功能,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核事故、核战争以及肿瘤放射治疗副反应控制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造血细胞信号转导过程受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tyrosinephosphotases,ptp)的调控〔2〕。过钒酸钠(pervanadate,per)作为ptp特异性抑制剂,参与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信息的传递过程的调节〔3〕。通过改变ptp活性调控造血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成为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重组血小板生长因子(tpo)等细胞因子之外的促进辐射造血损伤修复的发展方向〔4〕。本研究观察per对照射后bet-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调控造血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中ptp活性对造血细胞电离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bet-2细胞bet-2细胞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依赖的鼠源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军事医学科学院第3研究所张明伟惠赠)。悬浮于含10%马血清的1640完全培养基中,加入epo至终浓度为2u/ml,置37℃,5%co2孵箱培养,隔日换液,取指数生长期细胞用于试验。

112主要试剂与仪器罗丹明123、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美国sigma公司)。原钒酸钠(navo3)、双氧水(h2o2):用双蒸水配制为200mmol/l的储存液,过滤除菌,4℃保存。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活性为1×105u/mg,纯度>95%,由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汤仲明教授提供。model450型酶联仪(美国bio-rad公司);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dickson公司)。

12方法

121照射条件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60coγ射线照射源,一次照射剂量分别为3,5gy,剂量率为148~157gy/min。

122per制备〔5〕将200mmol/l原钒酸钠50μl及200mmol/lh2o250μl加入400μl1640培养液中,21℃水浴反应15min,加入5μlh2o2酶终止反应。用1640培养液稀释成应用液现配现用。

123mtt方法将待测细胞用rpmi1640培养液洗涤3次,台盼兰染色计数活细胞,用上述完全培养基分为无per组及per实验组(per终浓度为5μmol),调整细胞浓度至3×105/ml,每孔100μl加入96孔板中;per用rpmi1640递减稀释后,每孔加入100μl,每组做3个复孔,37℃培养48h,加mtt(50mg/ml)20μl,继续培养4h,离心,弃上清,加入200μl二甲基亚砜(dmso),振荡助溶,在model450酶联仪上测492,630nm双波长的a值,以per浓度指数为横坐标,以a值纵坐标绘图。应用originversion294软件中logistic程序进行拟合处理分析。

124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测定〔6〕取1×105细胞,pbs洗涤2次,加入罗丹明123储存液至终浓度为10μmol/l,室温下平衡30min,pbs洗涤3次,pbs稀释至细胞浓度为1×105/ml,上机检测,激发光波长为488nm,计数1×104个细胞,测定细胞相对荧光强度,数据经流式细胞仪kolmogorov-smirnovstatistic

s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125细胞凋亡检测按德国宝灵曼公司annexin-v-fluos凋亡分析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取约1×106细胞,pbs洗涤,200g×5min,弃尽上清,重悬于100μlannexin-v-fluos标记缓冲液[1000μl溶液ⅲ中预先加入20μlannexin-v-fluos单抗及20μl50μg/ml溴化丙锭(pi)]中,避光,室温放置10~15min,加溶液ⅲ(100mmolhepes/naoh,ph74,140mmolnacl,5mmolcacl2)04ml,上机检测。

2结果

21bet-2对epo细胞增殖反应性(图1)培养基中epo浓度<05u/ml时,bet-2细胞增殖停止;在1~2u/ml之间即有良好促增殖作用;epo浓度>4u/ml,其促增殖能力已达饱和。表明bet-2细胞对epo有较好的依赖性,保持了稳定的生物学特性。

图1bet-2对epo的增殖反应性(略)

22per对bet-2细胞增殖反应性(图2)当per浓度<005μmol/l时,对细胞无明显效果;per≥625μmol/l时,导致细胞死亡;而在1~3125μmol/l时可明显促进bet-2细胞在缺乏epo状况下的增殖。提示适量per具有细胞因子样作用,可促进bet-2细胞增殖。因此,在下述实验中,使用per的终浓度为5μmol/l。

图2bet-2对per的增殖反应性(略)

23per对电离辐射所致bet-2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图3)对于未照射的bet-2细胞,适当浓度per可明显促进bet-2细胞在缺乏epo状况下的增殖;对于5gyγ射线照射后的bet-2细胞,1~3125μmol/l的per仍能明显促进bet-2细胞在缺乏epo状况下的增殖。提示电离辐射可能导致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负调控―酪氨酸磷酸酶作用的增强,抑制细胞的增殖。

24per对电离辐射后bet-2细胞mmp改变的影响未处理的bet-2细胞相对荧光强度为18111±899,3gy照射细胞相对荧光强度为16420±870,5gy照射细胞相对荧光强度为13093±91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随着照射剂量增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呈逐渐下降的趋势。5gy照射12h后细胞相对荧光强度为10263±856,而照射即刻加入per(终浓度为5μmol/l),细胞相对荧光强度为16837±915(未处理的bet-2细胞相对荧光强度为18359±14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per可明显缓解照射后bet-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下降的程度。

25per对电离辐射后bet-2细胞凋亡的影响5gy照射后12h,存活细胞(ll象限)比例为6729%,凋亡及坏死细胞(ul+ur+lr象限)达到3271%;照射后即刻加入per(终浓度为5μmol/l),存活细胞9343%,凋亡及坏死细胞仅为6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per可显著减少照射后bet-2细胞凋亡的发生。

图3照射前后bet-2细胞对per增殖反应性(略)

3讨论

研究表明,凋亡细胞在表现出明显的核凋亡之前,线粒体失去其跨膜电势-线粒体膜电位(mmp),这种膜电位的崩解出现在许多类型的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是细胞凋亡效应阶段前的一个重要标志〔6,7〕。本研究结果表明,电离辐射可导致鼠源性epo依赖的bet-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下降,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而在照射后即刻加入适量ptp特异性抑制剂per,则可明显缓解受照后bet-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下降趋势,显著减少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有效促进受到辐射损伤bet-2细胞的存活、增殖。per对辐射损伤后的bet-2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果提示,电离辐射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了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负调控过程,从而引发造血细胞受体增殖信号抑制,导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下降,可能是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8〕。

参考文献

〔1〕罗庆良,从玉文,郝静,等.造血因子与急性放射病[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3):186-190.

〔2〕cohenj,oren-youngl,klingmulleru,etal.proteintyrosinephosphatase1bparticipatesinthedown-regulationoferythropoietinreceptorsignalling[j].biochemj,2004,377(pt2):517-524.

〔3〕tonksnk.redoxredux:revisitingptpsandthecontrolofcellsignaling[j].cell,2005,121(5):667-670.

〔4〕lawsonae,baoh,wickremaa,etal.phosphataseinhibitionpromotesantiapoptoticbutnotproliferativesignalingpathwaysinerythropoietin-dependenthcd57cells[j].blood,2000,96(6):2084-2092.

第9篇:细胞增殖论文范文

关键词 葛根素 大鼠 肾小球系膜细胞 增殖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系膜基质蓄积是大多数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病理表现,最终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1]。临床上用于治疗肾脏疾病的许多药物都有抑制GMCs的增殖作用。

葛根素(Pue)是从豆科葛属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并分离出来的一种单体,具有扩张血管、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观察葛根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由武汉大学提供,胎牛血清及MEM培养液购自GIBCO公司。

1.2 细胞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基,于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2~3天传代1次。

1.3 实验分组:实验分空白对照组和用药组(Pue组),Pue组的Pue终浓度分别为0.5mg/ml、1mg/ml、1.5mg/ml、2mg/ml、2.5mg/ml、3mg/ml和3.5mg/ml,每个浓度重复3孔。

1.4 MTT法测定GMCs的增殖水平: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使其脱壁,用10%胎牛血清MEN培养液重悬成单细胞悬液。以1×103/孔密度将GMCs细胞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用含1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液培养24h后,弃去原有细胞培养液,加入用培养液稀释的葛根素各200ul,对照组只加含1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液,在培养12h、24h、48h和72h后,每孔加入5mg/mlMTT溶液20ul,继续培养4h后终止培养,小心吸弃孔内上清液,每孔加入DMSO150ul,震荡混合仪震荡10min,使结晶充分溶解,选择490nm波长酶标分析仪测定每孔光吸收值(OD值)。

2 结果

将GMCs细胞与不同浓度葛根素共培养后,用MTT法测定OD值,结果见表1。

3 讨论

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常作为体外研究肾脏病变发生机制和药物疗效的细胞模型,系膜细胞增殖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肾小球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2]。临床上许多用于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物都有抑制GMCs增殖的作用。葛根素是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的提取物。在本实验中,葛根素能抑制GMCs的增殖,0.5mg/ml浓度葛根素与GMCs细胞共培养12h后,检测的GMCs增殖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随着葛根素浓度的增加或是共培养时间增加,与对照组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葛根素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提示葛根素可以通过抑制GMCs的增殖来保护肾脏,从而延缓纤维化肾病及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

4 参考文献

[1]万建新,尤丹瑜,许昌声.氟伐他汀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11):1501-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