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细胞免疫范文

细胞免疫精选(九篇)

细胞免疫

第1篇:细胞免疫范文

【关键词】靶细胞 APC(抗原呈递细胞)高中教材的不同版本中,对细胞免疫的叙述差别较大,使不少师生感觉难以理解。细胞免疫的过程究竟如何呢?这里我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有两种基本形式,它们分别由两类不同的T细胞亚类参与。一种是迟发型超敏性T细胞(TDH,CD4+),该细胞和抗原起反应后可分泌细胞因子,引起组织慢性炎症。另一种是细胞毒性T细胞(TC ,CD8+),对靶细胞有特异杀伤作用。

1. CD4+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CD4+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是指该细胞和抗原起反应后可分泌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再吸引和活化巨噬细胞和其它类型的细胞在反应部位聚集,成为组织慢性炎症的非特异效应细胞。其过程为:

(1)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即T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当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后,很快(数分钟)就会被巨噬细胞(MΦ)在感染或炎症局部摄取,然后在细胞内降解抗原并将其加工处理成抗原多肽片段,再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此过程称为抗原处理,约需3 h),再呈递给CD4+ T细胞,自此开始了CD4+ T细胞活化的诱导期。

(2)CD4+ T细胞的活化。CD4+ T细胞的活化需双信号的刺激,即其抗原识别受体(TCRαβ)与抗原呈递细胞上肽-MHCⅡ类分子的复合物结合后,可通过CD3传递第一信号。第二个信号是CD4+ T细胞的其它辅助分子与APC上的相应配体分子结合,从而使APC(抗原呈递细胞)向CD4+ T细胞传递协调刺激信号。该信号确保免疫应答在需要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发生。当只有第一信号时,T细胞处于无应答状态。

CD4+ T细胞经抗原识别、活化和克隆增殖并合成和分泌大量各种细胞因子,其中最重要的有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淋巴毒素(LT)和干扰素(IFN-γ)等,它们是产生DTH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

(3)靶细胞的活化。自血流经内皮细胞渗出的单核细胞进入炎症部位的组织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分化为巨噬细胞,此过程可称之为巨噬细胞活化。只有活化的巨噬细胞才具有杀伤胞内的微生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而静息的单核细胞是无这些功能的。所以活化的巨噬细胞是DTH 反应中主要的清除抗原和引起炎症的效应细胞。

(4)迟发型超敏性炎症的形成。活化的巨噬细胞可分泌许多引起炎症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其分泌的TNF、IL-1和IL-6在急性期可通过其作用于T细胞,炎症细胞和内皮细胞以增强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引起局部组织慢性炎症或损伤(如肉芽肿、组织纤维化等)。

2. CD8+T(TC)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CD8+T细胞(TC或CTL细胞)能杀伤表达抗原的靶细胞,它在抗病毒感染、急性同种异型移植物排斥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重要的效应细胞。

绝大多数TC细胞表达CD8分子,其抗原识别受体(TCRαβ)可识别多肽抗原与自己MHCⅠ类分子形成的复合物。这些非已多肽抗原是在靶细胞内合成经加工后与自己MHCⅠ类分子结合并运送到靶细胞表面的。少数TC细胞可表达CD4分子并识别和自己MHCⅡ类分子的结合的多肽抗原。

(一)CD8+T(TC)T细胞的活化。

在正常机体中TC细胞以不活化的静息T细胞的形式存在。因此它也必须经过抗原激活并在辅助T细胞(Th)协同作用下,才能分化发育为效应杀伤T细胞(TC)。

杀伤T细胞(TC)的活化也需要双信号,即TCR与靶细胞膜上MHC类分子与抗原肽分子复合物结合后,可通过CD3复合分子传递第一信号;而TC细胞上的其它辅助分子如CD2,LFA-1、CD8及CD28分子等可与靶细胞上相应的配体分子如LFA-3、ICAM-1、MHCⅠ类分子及B7分子等结合,不仅可增强TC细胞与靶细胞的粘附作用,同时也向TC细胞传递协同信号使之活化。在活化CD4+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2)作用下使之克隆增殖并分化为效应杀伤T细胞(TC)。

(二)TC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杀伤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抗原特异性的,只杀伤相应靶细胞而对其它细胞无损伤作用。杀伤T细胞必需与靶细胞直接触才有杀伤作用。当靶细胞被溶解时,TC细胞本身不受损伤,因此一个杀伤T细胞可连续杀伤多个靶细胞,其杀伤机制是其分泌的多种细胞毒素所致。

1 穿孔素蛋白(perferin)。

杀伤T细胞活化后可诱发脱颗粒作用,排出其胞浆颗粒内已合成的一种蛋白质--穿孔素。这种蛋白在颗粒内是单体,当与胞外高浓度Ca2+接触后即发生聚合。这种聚合多发生在靶细胞膜的脂质层,并形成离子透过通道,因之大量离子和水分可进入细胞造成细胞溶解。此外,颗粒中的其它成分如丝氨酸酯酶和蛋白聚糖也有损伤细胞的作用。

2 细胞毒素。

杀伤T细胞可泌一种蛋白质毒素,它与颗粒内的物质不同,而类似于淋巴毒素的物质。这种细胞毒素可活化靶细胞内的DNA降解酶,导致靶细胞核DNA的裂解,引起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由TC细胞分泌的细胞毒素引起的靶细胞死亡并不出现由于渗透压增高引起的细胞膨胀导致的细胞溶解。而穿孔蛋白杀伤靶细胞也不引起DNA裂解导致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这两种杀伤机制在TC的杀伤作用中可能是互补的。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第2篇:细胞免疫范文

关键词:T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

成熟T细胞经血液分布至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并可经血液组织淋巴血液,再循环周游全身以发挥免疫调节和细胞免疫功能。当T细胞识别某一特异性抗原,并由此启动T细胞免疫应答的活化、增殖、分化、效应阶段。另外,对发展与细胞外的微生物和细胞内栖息地转运的微生物战斗所需的体液免疫提供帮助方面也是重要的。

一、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感应阶段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是引起特异性免疫的激发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可通过其细胞表面的受体(TCR),检查在所有人体细胞表面表达的MHCI类复合体的身份标记。

2.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免疫应答的重要过程是淋巴细胞的活化,而T细胞活化是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不可缺少的内容。T细胞活化主要表现为细胞分裂增殖、克隆扩增,并出现分化,由静止状态转变为效应细胞并执行各种功能。

3.效应阶段

介导效应的T细胞有Th1细胞、Th2细胞、CTL。其中Th2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对TD-Ag的应答,Th1细胞主要介导炎症反应,CTL主要介导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二、T细胞的展望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损伤作用。一些原发性细胞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CTH),由于胚胎早期第Ⅲ、Ⅳ对咽囊神经脊皮发育不全所致,胸腺和甲状腺分别有第Ⅲ、Ⅳ对咽囊神经发育而成,所以CTH患者T细胞成熟受阻。移植胚胎胸腺以重建免疫功能,对本病有明显近期疗效。

我们相信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手段的不断创新,T细胞许多未知机制将被逐渐阐明,人类将有可能调控影响T细胞功能的各种因素。对T细胞抗原识别和活化机理的进一步深入了解,不但有助于治疗各类感染疾病、抑制脏器移植时的排异反应、激活免疫反应,且将为开发这方面的新药物打下良好基础,也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及多种肿瘤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第3篇:细胞免疫范文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控

     endothelial cells derived from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rbor immunoregulatory effects

    jiang xiaoxia*, chen jinsong*1, su yongfeng, liao can1, liu bing, mao ning

    institut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850, china; 1guangzhou cord blood bank, guangzhou maternal neenatal hospital, guangzhou 510180,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pur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regulatory effect of endothelial cells derived from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 the human msc was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endothelial cells for one week. the phenotypes were evaluat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cell morphologic feature was observed by invert phasecontrast microsoope and analysis of capillary formation was performed by using the in vitro angiogenesis kit. the immunoregulatory effect was detected by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test.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during the differentiation cells grew fast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phenotypes, i.e.  cd73,cd105,hlaabc were positive  and cd34, cd80, cd86, hladr, cd31 were negative.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 showed typical expression of the von willebrand factor. differentiated mscs formed capillarylike structure. endothelial cells derived from msc also revealed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 on t cell proliferat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t is concluded that endothelial cells derived from msc also harbor immunoregulatory effect  on t lymphocytes.

    key words    mesenchymal stem cell; endothelial cell; immunoregulatory effect

    j exp hematol 2007; 15(1):175-178

    间充质干细胞(msc)起源于中胚层,免疫原性低, 移植后无免疫排斥反应,对多种免疫细胞具有调控功能[1],且在体外可大量增殖培养。若将msc定向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构建成理想的血管移植物,在血管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研究成体msc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摸索msc体外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实验条件,以及探讨msc分化为内皮细胞后应用于血管损伤修复方面的可行性,我们分离纯化骨髓msc后,选取合适的条件,将msc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并观察其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能力。

    材料和方法

    msc分离培养及鉴定

    msc分离培养  取正常人骨髓以肝素抗凝,用pbs稀释后,密度梯度离心(percoll 比重 1.077 g/ml)分离单个核细胞,按2×105/cm2加入含10%胎牛血清(hyclone公司产品) 的dmemlg培养液的75 cm2培养瓶中,于37℃、5% 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后去除非贴壁细胞,并更换新鲜培养体系,继续培养,待细胞90%融合时,用0.05%胰酶消化,按5 000 cells/cm2的密度传代培养,取第3代至第7代的细胞进行实验。

   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内皮细胞具有免疫调控能力msc表面标志测定  用0.05%胰酶消化收获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按常规测定以下指标:cd34、cd45、cd31、cd80、cd86、cd73、cd105、hlaabc、hladr(pharmingen 公司产品)。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vwf(一抗是鼠抗人vwf抗体,novocastra laboratories 公司产品;二抗是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southern biotech公司产品)。vwf标记前细胞首先用4%多聚甲醛固定10分钟,再用0.5%triton100透膜处理10分钟,然后与一抗(1∶100)孵育60分钟,离心洗涤后二抗孵育30分钟,再次洗涤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并设立阴性对照样品(细胞只加二抗孵育)。

    msc多向分化潜能鉴定  msc以0.5×104/well接种于24孔板,用含10% fbs的dmemhg培养液,加入地塞米松0.1 μmol/l、β磷酸甘油10 mmol/l、抗坏血酸磷酸盐50 μmol/l,以诱导分化成成骨细胞,每3天半量换液体,7天后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形成; 与此同时,msc以1.7×104/well接种于24孔板,加入地塞米松1 μmol/l、胰岛素10 μg/ml、ibmx 0.5 mmol/l、消炎痛200 μmol/l,以诱导分化成脂肪细胞,油红染色鉴定脂滴形成。

    msc向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及鉴定

    诱导培养  诱导培养体系是含5% fbs的dmemhg加细胞因子vegf(20 ng/ml, r&d公司vegf121), msc接种于75 cm2的培养瓶,其密度为3 000 cells/cm2,于37℃、5% 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7天,每2天半量换液,收获的细胞一部分用于检测鉴定,另一部分加入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的反应体系中,观察其对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  对向内皮细胞诱导7天后细胞的免疫表型: cd34、cd45、cd31、cd80、cd86、cd73、cd105、hlaabc、hladr,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标记vwf,方法同前。

    体外血管生成实验  用体外血管生成模型试剂盒(chemicon公司产品),观察在半固体matrigel上诱导后的细胞形成毛细血管样网状结构的能力。将matrigel置于4 ℃冰水浴中融化,按30  μl/well铺于96孔板,在37℃培养箱放置1小时后,加入诱导分化内皮细胞7天的细胞,5×103/well,2小时后开始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成管状结构的形态。

    诱导后细胞的免疫调控能力

    细胞接种  诱导后的msc细胞分别按0.2×104/well、0.4×104/well、2×104/well接种于96孔板,即内皮细胞与t淋巴细胞(2×105/well)比例分别为1∶100, 1∶50和1∶10。每组细胞设5个复孔。待细胞贴壁后再加入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转化  淋巴细胞采自健康成人的外周血,用ficoll(比重1.077 g/ml)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用磁珠(miltenyi公司产品)分离纯化cd3+t细胞。t淋巴细胞重悬于含20% fbs的rpmi 1640 培养液,以2×105/well加入已经铺有贴壁细胞的96孔板,并加入终浓度为10 μg/ml植物血凝素(ph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以单纯t细胞加pha作为对照组。细胞于37℃、5% co2、饱和湿度孵育84小时后,加3h标记的脱氧胸腺嘧啶苷(3htdr,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提供)1 μci/well,标记12小时后,收集细胞,用液体闪烁计数仪(wallac公司产品)检测cpm值,观察msc诱导对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结    果

    msc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

    本实验所采用的骨髓msc经过鉴定,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msc表面抗原: cd34、cd45、cd31、cd80、cd86、hladr、vwf为阴性,cd73、cd105、hlaabc为阳性,3代以后的细胞纯度超过95%,将第3到第7代间的msc用于内皮细胞诱导。

    向内皮细胞诱导分化7天的msc在显微镜下呈现形态无明显改变。在诱导体系中,msc的生长速度比普通培养条件下稍快,3天可形成致密的贴壁细胞层。

    免疫荧光标记诱导7天后的细胞显示,vwf为阳性(图 1),对照组msc细胞为阴性。细胞其它表面标记无明显改变,即cd73、cd105、hlaabc仍为阳性;cd34、cd45、cd80、cd86、hladr、cd31仍为阴性。

    向内皮诱导7天后的msc具有在半固体matrigel胶上形成毛细血管样网状结构能力。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用胰酶消化下来的细胞接种在matrigel上,2小时后开始伸出丝状触突(图 2),4小时后相邻的细胞通过触突互相连通,并逐渐通过管状结构联成网状。随后细胞缓慢聚集,形成粗管状结构。而对照组未诱导的msc不能形成这种管状结构。

     msc诱导分化的内皮细胞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经过pha刺激后t淋巴细胞增殖迅速, cpm值为(16.13±1.83)×103(图 3),表明加入msc诱导分化的内皮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当加入细胞量分别为200、400、2 000,即与t淋巴细胞的比例从 1∶100增加到1∶50 和1∶10,其抑制效应逐渐增强, cpm值分别是(14.22±1.67)×103、(12.36±1.08)×103和(0.83±0.09)×103(图3)。由此可见,msc向内皮细胞诱导分化以后,仍然具有免疫调控能力,其抑制效应与加入的内皮细胞浓度有关。

     讨    论

    研究表明,出生后人体内一直存在有内皮干细胞,参与新生血管形成。有研究人员从骨髓、外周血、脐血等组织分离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2-4],其特征为cd133+、cd34+、kdr+或cd14+。也有研究人员从骨髓msc诱导分化出内皮细胞[5],msc在小鼠体内也被发现能分化为内皮细胞[6],甚至有报道指出,msc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7]。msc本身具有部分内皮细胞的表型:表达cd105(内皮糖蛋白endoglin),endoglin主要分布在内皮细胞,与血管的发育有关; 表达黏附分子vcam1、icam1、integrin  β3以及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kdr/flk1)等。

    无论是用cd34+细胞,还是用cd34-的msc体外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都是主要的诱导因子 [ 8,9 ]。本实验采用人骨髓msc,在含vegf(20 ng/ml)的分化诱导体系中培养7天,获得了内皮样细胞,特异性表达抗原vwf,在半固体matrigel上能形成毛细血管样管状结构。但是,直至将细胞诱导培养14天仍然未检测到cd31表达,诱导的细胞不能吞噬dilacldl,其原因可能与内皮细胞分化阶段有关。

    引人注意的是,msc诱导分化成为内皮样细胞后,仍然具有免疫调控功能,正如msc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后仍保持原来的免疫调节功能[10]。从实验结果来看,其抑制作用依赖于细胞的剂量,当其与t淋巴细胞比例为1∶10的时候,抑制率可达56%。由msc诱导来的内皮细胞的这种特性使其在血管组织修复的应用中呈现良好的前景,低免疫原性及免疫抑制功能有利于血管移植物的植入和生长,能维持血管腔长期通畅。同时作为干细胞来源的msc又具有取材方便、适合体外大量培养扩增的优点,能很好地解决临床应用中如何大量获取干细胞来源问题,因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组织器官移植。

【参考文献】

  1aggarwal s, pittenger m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odulate allogeneic immune cell responses. blood, 2005; 105:1815-1822

2lyden d, hattori k, dias s, et al. impaired recruitment of bonemarrowderived endothelial and hematopoietic precursor cells blocks tumor angiogenesis and growth. nat med, 2001; 7:1194-1201

3jiang s, walker l, afentoulis m, et al. transplanted human bone marrow contributes to vascular endothelium.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4; 101:16891-16896

4shi q, rafii s, wu mh, et al. evidence for circulating bone marrow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 blood,1998; 92:362-367

5oswald j, boxberger s, jorgensen b,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n be differentiated into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 stem cells, 2004; 22:377-384

6muguruma y, yahata t, miyatake h, et al. reconstitution of the functional human hematopoietic microenvironment derived from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murine bone marrow compartment. blood, 2006; 107:1878-1887

7reyes m, dudek a, jahagirdar b, et al. origi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s in human postnatal marrow. j clin invest, 2002; 109:337-346

8asahara t, murohara t, sullivan a, et al. isolation of putative progenitor endothelial cells for angiogenesis. science,1997; 275(5302):964-967

第4篇:细胞免疫范文

【关键词】 细胞块 免疫细胞化学 转移腺癌 原发灶

有些肿瘤患者是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就诊,针吸细胞学确定恶性后,患者要做各种影像学、内窥镜检查来寻找原发灶,但有时由于原发灶较小、比较隐匿,检查时不易被发现。我们采用细针穿刺淋巴结血浆凝血酶的方法做成细胞块,再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不仅能确定良恶性质,而且能提示确定原发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05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已做手术有组织病理学结果,并且淋巴结穿刺后已做细胞块的肿瘤患者150例,其中肺腺癌30例、卵巢癌30例、肠癌30例、胃癌30例、乳腺癌30例。其中男70例,女80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50岁。颈部淋巴结肿大20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62例,腋窝淋巴结肿大22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46例。

1.2 细胞块的制备方法

穿刺前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淋巴结位置、大小、硬度、活动度,穿刺时右手持5ml一次性注射器,刺入淋巴结,保持负压2ml不同方位穿刺,看到针芯内有乳白色或血性成分抽出即拔针,涂片2张,立即放入95%酒精湿固定30min,作he染色。剩余的标本喷到载玻片上,根据标本的多少滴上适量稀释好的凝血酶,它有促进凝固的作用,约5min待其凝固后用针头挑起放入盛有中尔马林固定液的塑料试管中,12h后按常规方法放入脱水盒,自动脱水机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4μm。

1.3 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

化学试剂一抗采用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ttf?1、ca125、cdx2、villin、gcdfp?15。检测系统采用福州迈新生物有限公司的elivision试剂盒。细胞块石蜡切片厚3~4μm,贴覆在涂有apes的胶片上,置60℃烤箱中烤片1h,梯度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水化,蒸馏水浸泡5min,3%过氧化氢室温孵育10min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酶的活性,tbs液冲洗,微波炉抗原修复,自然冷却至室温。5%正常羊血清封闭后,分别加第一抗体30min,tbs冲洗3次,每次5min,加入二步法elivision试剂盒中的试剂a,室温下孵育20min,tbs冲洗3次,每次5min,加入试剂盒中的试剂b,室温下孵育30min,tbs冲洗3次,每次5min。镜下控制dab显色,蒸馏水冲洗终止反应。苏木素复染,盐酸酒精分化,自来水冲洗返蓝,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每次均作阳性对照及t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2 结果

血浆凝血酶法做成的细胞块he切片,细胞染色结构清晰,红蓝分明。细胞团呈状,腺管状,菊形团状排列,有的单个散在,细胞较大,核浆比例失调,核膜厚,核仁明显,染色质粗,核有的偏位,有的细胞质内有分泌的粘液。免疫细胞化学诊断的标准:着色定位准确,呈明显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为阳性细胞。(-):阳性细胞≤10%;(+):11%~25%;(++):26%~50%;(+++):51%~75%;(++++):76%~100%。30例肺腺癌的淋巴结中有27例ttf?1阳性表达,阳性率达90%,见图1。30例卵巢癌的淋巴结中,有28例ca125阳性表达,阳性率达93%,见图2。30例肠癌的淋巴结中有28例cdx2阳性表达,阳性率达93%,有23例villin阳性表达,阳性率达76%,见图4。30例胃癌的淋巴结中有15例cdx2阳性表达,阳性率达50%,有19例villin阳性表达,阳性率达63%,见图3。30例乳腺癌的淋巴结中有26例gcdfp?15阳性表达,阳性率达86%,见图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见表1。淋巴结位置与原发灶也有一定关系,其结果,见表2。表1 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2 淋巴结位置与原发灶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近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肺癌、卵巢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肿瘤,而且较易出现淋巴结转移[1],早期诊断是肿瘤治愈的关键。以上肿瘤的腺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结后,在细胞学形态、组织结构上相似,仅凭细胞学涂片和he切片很难判断原发灶来源。我们在针吸标本的基础上,用血浆凝血酶的方法制成细胞块,再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不仅能解决一些疑难病例,而且能够为以淋巴结为首发症状,临床检查难以发现原发灶的患者提示确定原发灶,判断预后,帮助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血浆凝血酶法制备细胞块的技术及免疫细胞化学在诊断转移腺癌原发灶方面的文献在国内鲜见报道。提高细胞块和免疫细胞化学质量和阳性率的关键是正确选择淋巴结穿刺部位和方法。(1)淋巴结穿刺不易局麻,不易选择经放疗或药物治疗过的部位穿刺,因细胞易变性、坏死,造成诊断困难。(2)多处淋巴结肿大,首选锁骨上,其次颈部、腋窝,尽可能不选择腹股沟淋巴结,因该处淋巴结多为感染所致。(3)按照淋巴结出现时间的先后,怀疑肿瘤,首选近期肿大的淋巴结,因出血、坏死较少,阳性率高,如怀疑结核应选择陈旧淋巴结价值大。(4)有大小淋巴结肿大,首选大淋巴结有价值;有活动和粘连肿大淋巴结,首选粘连部位肿大的淋巴结意义较大。(5)穿

图1 肺腺癌转移的淋巴结中ttf?1呈阳性表达图2 卵巢癌转移的淋巴结中ca125呈阳性表达

图3 胃癌转移的淋巴结中cdx2呈阳性表达 图4 结肠癌转移的淋巴结中villin呈阳性表达

图5 乳腺癌转移的淋巴结中ecdfp?15呈阳性表达

刺过的淋巴结,最好近期内不再做针吸细胞学检查[2]。(6)锁骨上淋巴结位置较深时,穿刺时操作较困难,特别是靠近胸膜顶,如果垂直向下穿刺,尤其是进针过深,有可能刺破胸膜而引起气胸,应斜方向进针。对颈、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要避开大血管,防止引起出血和血肿[3]。

淋巴系统转移是恶性肿瘤转移的途径之一,病变所在淋巴结回流的区域决定淋巴结肿大的位置。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常来自消化道,特别是胃癌。肺癌常转移至同侧锁骨上淋巴结。乳腺癌常转移至同侧腋窝淋巴结,卵巢癌、肠癌常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

ttf?1阳性表达较高者常见于原发和转移性肺腺癌、肺小细胞癌及神经内分泌癌[4]。而肺鳞癌、未分化大细胞癌和其他组织中ttf?1阴性表达。30例肺腺癌的淋巴结中ttf?1阳性率达90%。ca125主要在卵巢癌中表达[5],其阳性率达93%。在肺癌、胃癌、乳腺癌中可有少量表达。cdx2正常表达于肠上皮和胰腺的导管和腺泡上皮[5]。在肠癌中阳性率达93%,在胃癌中可有52%表达,在卵巢癌中可有6%的表达,而在乳腺癌和肺腺癌中几乎不表达[6]。绒毛蛋白villn在胃癌中可有63%阳性表达,在肠癌中可有76%阳性表达,在肺癌中仅有3%表达,在卵巢癌和乳腺癌中几乎不表达。gcdfp?15是一种高度特异和敏感的乳腺癌标志,其阳性率达86%,在卵巢癌中阳性率可达6%,在肺腺癌和胃肠癌中几乎不表达。

综上所述 ttf?1、ca125、cdx2、villin、gcdfp?15 5种抗体联合应用,在肺、卵巢、胃肠道、乳腺来源的转移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作用,如果ttf?1阳性表达,可提示肺原发肿瘤,ca125阳性表达,可提示卵巢原发肿瘤,作为胃肠道特异性标记物,cdx2和villin一般联合应用,如果两者均为阴性,则可以基本排除肿瘤胃肠道来源的可能性,两者均为阳性,肿瘤很大可能起源于胃肠道,当cdx2强阳性而villin阴性时,可基本认定原发肿瘤是结肠,gcdfp?15阳性提示乳腺原发肿瘤。

【参考文献】

[1] 于兰,张建兵. 颈部淋巴结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分析[j]. 交通医学,2003,(1):86.

[2] 舒仪经,阚秀. 细针针吸病理细胞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0.

[3] 李天潢,黄受方. 实用细针吸取细胞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29.

[4] 张建强,周晓军,孟奎,等. 肺硬化性血管瘤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及其组织起源的探讨[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1):42?45.

第5篇:细胞免疫范文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角膜移植;免疫耐受

【中图分类号】R779.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086-2

角膜移植术是用健康透明的角膜替代病变混浊角膜的手术,目的主要在于恢复患眼视力或治疗某些难治性角膜病变,有时也为了先改善患眼的角膜基地条件或改变患眼的屈光或美容而行此手术。早在18世纪,就有了角膜移植的设想,但其发展很慢。两百多年来随着免疫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显微手术器械及技术的进步,角膜移植术才有了飞跃性发展。然而穿透性角膜移植仍然是治疗角膜盲的主要手段,同种异体免疫排斥反应仍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

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免疫抑制剂主要通过作用于T淋巴细胞达到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目的,但长期用药费用昂贵,且为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当免疫抑制不足时就会发生排除反应,而抑制过强易诱发感染或肿瘤,并且阻断受体形成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是指受体在无免疫抑制状态下,不能启动针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其特征包括对特定抗原长期不发生免疫反应,对其他抗原可发生正常的免疫反应性。

角膜移植的最终目标是非药物控制的角膜植片长期存活。近二十年来,有关角膜组织的免疫特性,排斥反应发生机制及诱导免疫耐受方面有了长足进展。而树突状细胞作为一类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在诱发免疫反应及免疫耐受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及器官移植中。本文就树突状细胞与诱导角膜移植后的免疫耐受形成关系进行初步讨论。

1角膜的免疫特性

与其他系统的器官移植相比,角膜组织缺乏血管和淋巴管,可阻止植片抗原进入宿主局部淋巴组织,使得角膜移植不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种低易感性成为角膜组织的免疫赦免特性。近来发现,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ACAID)与角膜移植免疫密切相关,其免疫反应的特点是迟发型超敏反应和同种异体排斥反应受到抑制的同时保持着正常的体液免疫和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是眼免疫赦免的中心部分。正常情况下角膜中央无LC,只在角膜周边部和角膜缘区域有大量的郎格罕细胞(LC)、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DC)。LC是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且能表达HLA-Ⅱ类抗原(HLA-DR)。这些免疫效应细胞在炎症情况下可大量增殖活化,由周边向中央移行,并产生抗体和释放细胞因子,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Dana MR等证明在正常角膜上皮存在并表达CD11c+ CD11b+的树突状细胞,并证明这些树突状细胞与传统的上皮LC极为相似。在炎症状态下和角膜移植早期(24小时内),不但角膜缘部大量的抗原提呈细胞募集到角膜,而且角膜固有的抗原提呈细胞也明显上调MHC Ⅱ类分子CD80、CD86的表达。

2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机制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一般包括宿主对异体组织抗原的致敏和宿主对异体组织抗原的反应两方面。免疫致敏过程包括抗原呈递、T细胞活化和淋巴因子的释放。供体表达的抗原包括MHC-Ⅰ和MHC-Ⅱ类抗原。角膜移植术后,这些供体来源的抗原可被受体的抗原呈递细胞处理,进一步呈递给受体的免疫系统,受体的CD8+ T细胞识别供体细胞表面的MHC-Ⅰ类抗原,受体的CD4+ T细胞识别MHC-Ⅱ类抗原。另一方面,免疫效应的传出阶段主要是指激活的T细胞通过淋巴管抵达角膜植床,攻击并破坏携带外来抗原的植片。最终导致角膜水肿、混浊和前房内炎症等角膜排斥反应。此时对植片的破坏过程起作用的是CD4+ T细胞。

3树突状细胞与角膜移植的关系

3.1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DC的概念始于1972年,Steinman于1973年首次在小鼠脾的淋巴结中分离出来,因细胞表面具有伪足样或树枝状突起而得名。DC作为T细胞是抗原特异性活化的最有活力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整个掌管免疫系统的细胞中发挥着中心的作用。主要分为两类:髓系DC(BDC)和淋巴系DC(LDC)。MDC来源于骨髓CD34+造血前体细胞,其发育和分化受间质生长因子或直接与骨髓间质细胞接触来调控。

3.2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与功能

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反应或耐受的能力与其功能成熟状态密切相关。imDC表达CD14、CD1a和CD32、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甘露糖受体、趋化因子受体,具有极强的抗原内吞和加工处理能力,但低表达MHC-Ⅱ类分子、B7分子,低表达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发现,imDC能够诱导同种异体淋巴细胞低反应,触发T细胞凋亡介导免疫耐受。在一项视网膜移植的动物模型中,实验组移植了用含imDC培养的视网膜胚胎细胞,其免疫耐受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体外激发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反应能力很强但吞噬能力显著降低能,能够提呈抗原刺激Thl细胞反应,是导致移植排斥反应的关键环节。

3.3树突状细胞诱导角膜免疫耐受的机制

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发现,在同种异体小鼠的心脏、肾脏、肝脏、小肠、皮肤、骨髓移植时,输注imDC能够减弱移植排斥反应,证实了利用imDC防治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可行性。利用DC的这些功能特点,在角膜移植前,将来自供体或负载供体抗原的受体imDC输入受体体内,可以诱导供体抗原特异性的移植免疫耐受,从而延长移植物生存时间。DC的免疫耐受作用主要表现在对T细胞的诱导耐受,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3.1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无能状态是指抗原特异性T细胞对DC呈递的抗原呈低反应性,不行使效应者的作用,致机体免疫系统对该抗原不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DC激活T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需要双信号,第一信号主要来自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与DC表面MHC分子一抗原肽复合物的特异性结合;第二信号主要由DC表面和T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对的相互作用所提供。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联合使T细胞活化,启动机体免疫应答。而imDC表面只表达第一信号(MHCⅠ类分子),不表达第二信号(CD40、B27等),因此不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导致T细胞的无能或低反应,从而诱导抗原特异性耐受。国内学者朱振新和李元新报道了通过阻断第二活化信号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3.3.2imDC介导T细胞克隆清除角膜内皮和上皮细胞表面表达Fas,使进入角膜内的活化的T细胞凋亡,而角膜细胞本身免于杀伤。利用Fas/Fas介导细胞凋亡这一机制,可通过诱导移植物高表达FasL形成免疫耐受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期。imDCs能表达抑制T细胞生长或诱导T细胞凋亡的分子(如NO,FasL等),使得imDCs具有破坏T细胞应答的能力。

3.3.3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介导免疫耐受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专职对免疫应答进行控制的T细胞亚群。Treg可抑制mDC的成熟,而且还能触发DC分泌高水平IL-10,使其表达B7-H分子,发挥对效应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由imDC诱导的Treg细胞主要包括CD25+ CD4+ Treg细胞、CD4+ Treg细胞、CD8+ Treg细胞。诱导同种异体Treg细胞大量增殖的同时,Treg细胞又可作用于imDC,阻断CD80、CD86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介导移植免疫耐受。

4问题与展望

在器官移植领域,imDC临床应用的前景非常广阔,诸多研究已证实无论是以DC为基础的细胞治疗,还是以DC为调控对象的治疗均可诱导抑制免疫耐受。如对移植物进行预处理,清除移植物中的DC及预存抗体;或对受者预处理降低体内T细胞活性等。尤其是基因修饰的imDC,即避免了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又能够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防治移植排斥反应。但有些学者研究文献报道imDC诱导耐受不一。Zhang等报道,IL-10培养的imDC经静脉途径输入受体体内不能延长心脏移植小鼠的存活时间,而经门静脉途径注射同样的imDC则可显著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由于目前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经基因修饰的imDC输入机体后,imDC在体内是如何维持耐受状态的,可以维持多久;目的基因表达不稳定,以及对宿主的安全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随着移植免疫学和基因治疗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修饰im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防治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应用终将成为现实。完善现有的或寻找新的培养DC的方法或寻找新的干预靶点以获得更加稳定的imDC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作为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DC无疑将会在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将有光明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6篇:细胞免疫范文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是一类具有较低的增殖能力,能够抑制免疫反应的细胞群,在免疫病理、移植物耐受、阻止自身免疫反应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调节性t细胞已成为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已证实除了cd4+treg外,一部分cd8+t细胞,cd4-cd8-t细胞、nkt细胞也具有类似免疫调节功能。本文着重阐述的cd4+cd25+t细胞是最早报道的调节性t细胞,此类细胞占健康个体外周cd4+淋巴细胞的5%~10%。自1995年sakaguchi等[1]首次报道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来,人们对其产生、发育、分化、成熟、功能及其与各类免疫性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对其简要综述如下 。

1  调节性t细胞分类、特征

    

目前认为,treg 主要包括tr1,th3和cd4+cd25+treg 。根据来源不同将其划分为固有treg和适应性treg。固有treg亦称天然 treg (natural treg),是指那些在胸腺发育成熟后进入外周淋巴组织的treg,在预防病理性自身免疫反应方面起作用;适应性treg 即获得性treg,是由成熟t细胞诱导产生的,参与控制微生物感染和移植免疫应答。天然treg 的抑制机制主要是细胞接触依赖性及细胞因子非依赖性,而获得性treg 的抑制机制不依赖于细胞间接触而是依赖细胞因子的作用[2]。细胞因子依赖性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来抑制效应细胞的增殖与功能,而细胞接触依赖性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太清楚。通常所谓的cd4+cd25+treg 属于天然调节性t细胞,tr1和th3属于获得性调节性t细胞。

    

tr1,th3是由外周成熟的t细胞在特定条件的诱导下分化而来的,也可由cd4+cd25+treg 分化而来。在口服诱导耐受过程中,肺部树突细胞产生il10,促进tr1的产生;小肠黏膜树突细胞则产生tgfβ,可促进th3产生。在大多数情况下, tr1,th3是通过抗原反复刺激诱导产生的。tr1的主要特征是[3]:cd4+cd45rblow、低增殖能力,分泌高水平的il10、低水平的il2、正常水平的tgfβ、中度水平的ifnγ和il5、不产生il4。th3区别于tr1主要在于其分泌高水平的tgfβ。tr1,th3均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体外可下调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增殖反应,体内可预防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它们产生的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来实现的。

    

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发育、分化及功能特性   

cd4+cd25+t细胞主要来源于胸腺的cd4+cd25-t细胞,有人把胸腺产生调节性cd4+cd25+t细胞作为胸腺除了阴性选择、阳性选择的第三功能。在胸腺的自然选择过程中,t淋巴细胞受体(tcr)与低密度、高亲和力的mhcⅱ/肽复合物或胸腺内皮细胞递呈的自身抗原肽间反应介导cd4+cd25+t细胞的分化发育[4]。胸腺产生的cd4+cd25+t细胞到达外周淋巴器官后,可能还需要依赖自身抗原和免疫分子如cd28b7,cd40cd40l共刺激分子的慢性刺激作用,才能维持其免疫调节功能。此外,cd4+cd25+treg 也可由外周cd4+cd25-t细胞分化发育而来,cd4+cd25+treg 胸腺外产生机制可能是机体对其胸腺产生能力逐渐下降及有限扩增能力的弥补[5]。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无能性及免疫抑制性两大特征。免疫无能性即对高浓度il2的单独刺激、固相包被或可溶性抗cd3单抗以及抗cd3单抗、抗cd28单抗的联合作用呈无应答状态,也不分泌il2。免疫抑制性表现在经tcr介导的信号刺激活化以后cd4+cd25+t细胞能够抑制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是非特异性的,且不具有mhc限制性[6]。sakaguchi等[1]发现未免疫小鼠外周循环中5%~10%的cd4+t细胞表达cd25+表面分子,将移除cd25+的cd4+t细胞(cd4+cd25-t细胞)过继给t细胞缺陷的小鼠,能导致宿主各个器官的自身免疫病,而将cd4+cd25+与cd4+cd25-t细胞一同转移,则不引起自身免疫病。该发现提示cd4+cd25+t细胞具有抑制自身免疫病的作用,与早年发现的抑制性t细胞(ts)有类似之处。这类细胞与cd4+cd25-t细胞相比,组成性表达il2αr(cd25),ctla4(cd152),gitr及高水平的cd44和中/低水平的cd45rb,50%表达hladr,80%表达cd45,经tcr激活后ctla4表达增高。cd25既是cd4+cd25+treg 的特征性标志,又是t细胞激活的标志,故用cd25不能将两者鉴别开来。

    

在体外研究发现,如果cd4+cd25+t细胞不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则不能发挥抑制靶细胞的功能,而中和抑制性细胞因子il4,il10和tgfβ并不影响该类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在体内,cd4+cd25+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与细胞因子有关。这样的矛盾结果可能与调节性t细胞数量有关,在细胞数量较低时,可能需要借助于细胞因子来介导它的活性,在细胞数量较高时,只通过细胞与细胞直接接触发挥作用。

    

3  转录因子foxp3在cd4+cd25+t细胞发育和功能发挥中的作用   

foxp3称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 /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在调控treg细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fontenot研究小组在2003年已证明foxp3在treg细胞上特异性表达[7],且foxp3在treg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上是必需的。foxp3不是一个简单的激活信号,因为在cd4+cd25-t细胞激活后不表达foxp3。fontenot和khattri研究小组使用了互补的途径证明foxp3在cd4+cd25+t细胞发育和功能上的作用。由于scurfy小鼠发生了foxp3 基因的突变,导致cd4+t细胞介导的淋巴细胞增殖疾病,表现为恶病质和多器官细胞浸润。人类同源的foxp3突变可引起人类基因性疾病的免疫失调、内分泌疾病、肠病、x染色体性联综合征(ipex,也称为x染色体性联自身免疫-变态失调综合征,xlaad),表现为全面的免疫失调,带有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早期发作的1型糖尿病和甲状腺炎,且在一些病例证明伴有严重的异位特异反应,包括湿疹、食物超敏反应和嗜酸性炎症。

    

现已证实小鼠foxp3 的mrna及其编码蛋白scurgy仅特异表达于treg细胞,而其他cd4+t细胞亚群,包括静息cd4+t细胞、活化的th1/th2细胞均极少表达。研究人员发现[8],高表达foxp3的转基因小鼠treg细胞数量增加;foxp3敲除小鼠活化的cd4+t细胞增多,却缺乏独立的cd4+cd25+t细胞,因而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fehervari等[9]将从正常小鼠分离的treg细胞注入foxp3缺陷小鼠体内,结果发现能阻止这种小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以上实验充分表明,foxp3可调控treg细胞发育及功能效应。

    

4  cd4+cd25+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鉴于treg对维持机体免疫耐受的关键作用, 不难理解, 其数量和(或)功能的异常必定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动物实验中, 如果给小鼠注射抗cd4+cd25+t细胞抗体, 或摘除新生小鼠的胸腺或者敲除treg发生的关键基因foxp3, 都会导致实验小鼠发生不同程度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另一方面, 提高或增强treg的数量或功能可防止或抑制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或发展。treg与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已较为广泛和深入。

     

4.1  cd4+cd25+t细胞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ddm ) 是由于机体识别胰岛细胞的自身抗原, 过度激活的cd4+和cd8+t细胞引起胰岛β细胞的损害, 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来自幼年非肥胖型糖尿病(nod ) 小鼠的cd4+cd62l+t细胞可以保护小鼠在转输实验中免受来自糖尿病动物致病性t 细胞的影响, 剔除这些细胞则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这些细胞的保护作用有赖于tgfβ, 因为在转输cd4+cd62l+t细胞时用两种不同的抗tgfβ mab, 可以消除这种保护作用。treg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关系已被许多实验证实, 近年来, 基于对treg的研究, 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有一些新的思路。

4.1.1  cd28/b7途径维持nod 小鼠treg的稳定  cd28/b7是启动t细胞活化的典型共刺激途径, 然而, 早期来源于nod小鼠的研究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cd28基因敲除和b71/b72基因敲除(cd28ko 和b71/b72ko ) 的nod小鼠与对照组相比, 糖尿病的发病率更高且发生更早。用cd28的拮抗剂-鼠ctla 4 ig处理nod小鼠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进一步研究揭示, cd28/b7途径被破坏的nod小鼠外周血treg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cd28ko小鼠胸腺内treg也显著减少。正常小鼠注射ctla4 ig, 或同时注射抗b71和抗b72 mab后, 小鼠外周血treg降低60%~ 80%, 说明cd28对维持外周血treg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实际上, 已证实cd28对treg在体内的扩增很重要。基于以上数据, 人们试图针对这个重要的共刺激途径设计药物。cd28/b72 是nod病理反应中的主要共刺激途径, 因此, 选择性抑制cd28/b7也许可以提高treg活性, 减轻病理性t 细胞反应。另外, treg有克隆无能的特性,在体外不能有效扩增。当抗cd28 mab介导的共刺激存在时, 可以逆转这种无能的表型, 使treg的体外扩增成为可能。

4.1.2  抗cd3 mab刺激treg扩增治疗1型糖尿病  抗cd3 mab是较强的免疫抑制剂, 用小剂量抗cd3 mab治疗nod小鼠的新发糖尿病, 可以使80%的小鼠获得持久性的疾病豁免, 可以观察到胰腺内浸润淋巴细胞的凋亡和数目下降, 随后大量保护性t 细胞(主要是产生tgfβ和il10 的treg) 进入胰腺[9],在患者体内也能观察到相同的结果[10] 。在以后的实验中, 从受试者分离出来的细胞在体外能抑制同种异体的免疫反应。t 细胞在特定的刺激下(如抗cd3 mab), 如何使treg产生以及扩增, 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4.1.3  胰岛抗原特异性treg的扩增及治疗性疫苗  treg的免疫抑制特性使人们对其诱导免疫耐受产生兴趣, 然而这种细胞在循环中的数量很少, 抗原特征也没有被完全认识, 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无法在体外扩增有功能的treg, tang 等[11]首次采用有效方法扩增了来自nod 小鼠的抗原特异性treg。联合应用抗cd3, 抗cd28和il2使纯化的treg在体外扩增了200 倍。扩增的treg具有典型的细胞表型且在体内外能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功能。输注扩增的treg于nod小鼠体内, 可观察到它阻止糖尿病的发展, 逆转糖尿病并长期维持免疫稳定。这种体外扩增的抗原特异性treg在体内不依赖cd28共刺激分子而长期存活, 但是需要抗原激活其功能。以上研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设想如果能从发病不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 患者体内分离出treg,经扩增后在疾病活动期回输到患者体内将缓解炎症反应, 还可以联合抗cd3 抗体或其他药物清除病理性细胞。少量抗原特异性treg就可以在疾病发生后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此, 开发针对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 主要依靠鉴定和选择性扩增抗原特异性treg。许多胰岛特异性t 细胞抗原被确认与人和小鼠糖尿病的发生有关,结合这些抗原表位的mhc 多聚体已经被识别[12]。这些mhc 多聚体反应物可能被用于扩增胰岛特异性treg。目前进行的工作是从多克隆的细胞群中鉴定抗原特异性treg, 并应用固定的抗原肽联合mhc 多聚体, 从正常的nod 小鼠选择性地扩增胰岛抗原特异性treg。一旦被成功扩增, 这些高活性的细胞被转输到患病的个体, 将逆转病理过程并促进长期耐受。

4.2  cd4+cd25+t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多器官损伤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研究表明sle患者体内存在中枢和外周免疫耐受瓦解,体内自身反应性t细胞直接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和正常人,这将有助于通过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来了解患者的疾病活动性。cd4+cd25+t细胞可以通过抑制il2的产生来抑制童贞t细胞的活化,或者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来持久性地抑制cd8+t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从而抑制自身免疫性反应[ 13-15 ]。当机体内cd4+cd25+t细胞减少时,其抑制il2产生的能力下降,维持免疫耐受的能力降低,导致体内自身活化性t细胞大量增殖。研究也证实sle患者体内cd4+,cd8+细胞群以及t细胞总数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活动期患者cd4+细胞群明显降低,而静止期患者cd8+细胞群显著高于正常人。这可能是因为cd4+cd25+细胞可以通过分泌免疫调节因子(主要有il4,il10和tgfβ)调节th1 /th2 t细胞群的发展来控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和直接对效应t细胞产生作用,当体内cd4+cd25+细胞群比例改变时,势必会引起它分泌的细胞因子失衡,从而导致th1 /th2 t细胞群比例失调,同时cd4+cd25+细胞的减少将引起cd4+cd25-细胞的大量增殖,导致cd4+/cd8+t细胞群比例严重紊乱,体液免疫亢进,由此导致sle的发病。

    

4.3  cd4+cd25+t细胞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免疫紊乱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cao等[16]对27例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的cd4+cd25+t细胞进行了检测,发现r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数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但关节液中cd4+cd25+t细胞的数量却明显高于对照组。van amelsfort等[17]也证实了ra活动期滑膜液的cd4+cd25+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外周血。进一步研究发现,关节液中的cd4+cd25+t细胞能抑制外周血及关节液中的cd4+cd25+t细胞增生。说明它们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 细胞亚群。

    

cd4+cd25+t细胞对动物胶原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通过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ⅱ型胶原,均可使实验动物t细胞分泌il2和ifnγ的水平下降,而il10和ifnβ分泌增多,胶原性关节炎症状缓解[18]。说明经过上述3种途径均能诱导小鼠体内产生分泌il10和ifnβ的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这类t细胞自身增生能力下降,却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使关节炎缓解。   

    

5  结语

   

cd4+cd25+treg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t淋巴细胞,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对免疫耐受机制的认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cd4+cd25+treg在体内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但目前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该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调节的机制和认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从而使 treg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尽早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 sakaguchi s, sakaguchi n, asano m, et al. immunological selftolerance maintained by activated t cells expressing il2 receptor αchains(cd25). breakdown of single mechanism of selftolerance causes various autoimmune disease[j]. j immunol,1995,155(3):1151-1164.

[2] sojka dk, huang yh, fowell dj. mechanisms of regulatory tcell suppressiona diverse arsenal for a moving target[j]. immunology, 2008,124(1):13-22.

[3] groux ha, o`garra m, bigler m, et al . a cd4 t cell subset inhibits anigenspecific tcell responsives and prevents colitis[j]. nature, 1997,389(6652):737-742.

[4] rafal p, piofr k, leszek i. peptide specificity of thymic selection of cd4+cd25+t cell[j]. j immunol,2002,168(2):613-620.

[5] taams l, vukmanovicstejic m, salmon m. immune regulation by 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 implications for transplantation tolerance[j].trans immunol,2003,11(3/4):277-285.

[6] sakaguchi s .the origin of foxp3expressing cd4 regulatory t cells : thymus or periphery[j].j clin invest,2003,112(9):1310-1322.

[7] fontenot jd, gavin ma, rudensky ay. foxp3 programs th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of 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j].nat immunol,2003,4(4):330-336.

[8] belghith m, bluestone ja, barriot s, et al. tgfbetadependent mechanisms mediate restoration of selftolerance induced by antibodies to cd3 in overt autoimmune diabetes[j]. nat med,2003, 9(9): 1202-1208.

[9] fehervari z,sakaguchi s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of cd25+cd4+ regulatory t cells[j].curr opin immunol,2004,16(2):203-208.

[10] hering bj, kandaswamy r, harmon jv, et al. transplantation of cultured islets from twolayer preserved pancreases in type 1 diabetes with anticd3 antibody[j]. am j transplant, 2004, 4(3):390-401.

[11] tang q, henriksen kj,bim, et al. in vitroexpanded antigenspecific regulatory t cells suppress autoimmune diabetes[j]. exp med, 2004, 199(11): 1455-1465.

[12] chentoufi aa, binder nr, berka n, et al. advances in type i diabetes associated tolerance mechanisms[j]. scand j immunol, 2008, 68(1):1-11.

[13] jiang s, lechler ri. cd4+cd25+regulatory tcell therapy for allergy, autoimmune disease and transplant rejection[j]. inflamm allergy drug targets, 2006, 5(4):239-242.

[14] roncarolo mg, battaglia m. regulatory tcell immunotherapy for tolerance to self antigens and alloantigens in humans[j]. nat rev immunol, 2007,7(8):585-598.

[15] costantino cm, baecherallan cm, hafler da. human regulatory t cells and autoimmunity[j]. eur j immunol, 2008, 38(4):921-924.

[16] cao d, malmstrom v,baecherallan c,et al.isol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regulatory cd25+cd4+t cells from the target organ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eur j immunol,2003,33:215-233.

第7篇:细胞免疫范文

记者:目前治疗肿瘤技术有哪些方法?它们在临床应用中有哪些特点?

李忠义:目前,以手术为主,还有放疗和化疗,但副作用大,会引起患者恶心、迷糊、呕吐、厌食、脱发。众所周知,放、化疗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正常细胞,引起病人白细胞降低、免疫力下降、加速癌细胞转移,且反复使用导致病人对化疗、放疗不敏感。

大量的临床结果证明,抗炎致敏树突状细胞(APDC)疫苗和放、化疗结合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不但能提高治愈率和缓解率,提高整体疗效,而且能降低放、化疗的副作用。

记者:树突状细胞为什么会对肿瘤治疗产生影响?

李忠义: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是一类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表面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活化的细胞。是已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tgen-presenting cells,APC),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直接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APc,能够诱导患者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持久的主动免疫应答。

其特点为:(1)是机体内功能最强、最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能摄取各类抗原。(2)表达丰富的MHC分子、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及高水平的Thl型应答主导因子11-12。(3)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体内、外均能激发T细胞增殖,诱导特异性CTL生成。(4)由Dc激活的细胞免疫,特别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机体抵御恶性肿瘤和传染性疾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记者: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原理是什么?

李忠义: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够通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癌细胞,利用免疫监视机制防止肿瘤的发生。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肿瘤细胞可逃逸免疫监督系统,抑制有效的免疫应答,导致肿瘤的发生。

APDC疫苗是一种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是我院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免疫中心合作开展的多项具有国际水平的生物治疗项目之一,是肿瘤治疗中的尖端技术。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应用APDC能够激发机体肿瘤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并且能够建立起持久的抗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我们采用患者自身肿瘤细胞抗原,致敏患者自身树突状细胞,制备成瘤苗回输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目前我们研制的新型树突状细胞瘤苗“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已通过期临床研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经过临床药理委员会通过,进行并完成了Ⅱ期临床研究。

APDC疫苗是一种对不同肿瘤病人分别进行的治疗,具有高度的个性化、较好的临床疗效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和我国学术界均受到高度评价。美国杜克大学遗传和细胞治疗中心的研究主任埃利一吉尔波瓦说过”APDC是激发机体免疫系统抵御癌症侵袭的有效途径之一。”

记者: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将对肿瘤治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李忠义:采用“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进行肿瘤生物基因治疗。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能摄取和加工递呈抗原,具有强大的激活T细胞的能力,控制着体内免疫反应的过程,在免疫应答中处于中心地位,因而成为肿瘤免疫反应的中心环节。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技术在第37-39届ASCO和第7届CSCO年会上成为最令人嘱目、最鼓舞人心的焦点。国际著名免疫学家肯萧特曼教授认为:这是一项令该领域的绝大多数研究者惊奇和关注的工作。这一发现是免疫学理论的重要突破,将带动免疫学领域的发展。

记者:使用该技术一个疗程需要多长时间?

李忠义:采用患者术后留取的肿瘤组织制备多肽抗原(也可采用中心抗原库提供和制备的肿瘤多肽抗原)和分采的血液中提取“树突状细胞”,进行自体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扩增,而后分4次回输患者体内,用大量增殖的APDC唤醒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起攻击,消灭癌细胞,22天为一个疗程。

记者:在什么时候实施该技术治疗效果最好?不同阶段实施该技术后有什么样不同的效果?

李忠义:手术后的患者更适合进行生物治疗,既能防止癌细胞的复发与转移,又能杀死已经转移而且检测不到的单个癌细胞。

专家简介:

第8篇:细胞免疫范文

2011年10月3日,对于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Ralph Marvin Steinman)的家人来说,注定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日子。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在这一天宣布,斯坦曼与另两位分别来自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令人万分遗憾的是,就在消息宣布前三天的9月30日,斯坦曼教授已经与世长辞。由于诺贝尔奖颁发前并不会提前通知获奖者,因此诺奖评委会成员之前都未能联系到斯坦曼教授本人。而消息宣布后,斯坦曼教授的女儿才在父亲的邮箱中发现了诺奖评委会的电子邮件。直到此时,大家才知道斯坦曼已经离开了人世,享年68岁。

斯坦曼教授是一名犹太人,1943年1月14日出生于加国蒙特利尔市。1963年,在麦吉尔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斯坦曼赴美深造,就读于哈佛大学医学院,并于196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随后,斯坦曼在著名的麻省总医院完成了实习和住院医师培训。1970年,斯坦曼来到洛克菲勒大学,开始投身基础医学研究。

病原入侵,免疫反应

我们所处的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寄生虫等致病原。因此,免疫系统对于我们来说就尤为重要。漫长的进化历程锻炼了我们的免疫机能,使得人体能够对千变万化的入侵者做出反应。一般来说,免疫反应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称之为“固有免疫”,另一种则称作“适应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2011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正是授予了在这两个领域内作出重要贡献的三名科学家。美国人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Alan Beutler)和法国人朱尔斯?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的研究领域在前者;斯坦曼的工作则主要在后者。

固有免疫反应

当有病原体试图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就开始做出反应了。起初,皮肤会对入侵者产生屏障作用,黏膜则可分泌一些抗菌物质参与保护。当病原体突破了这些最初的防线后,结缔组织内的某些白细胞和吞噬细胞就进入活跃状态,表现为吞噬杀伤功能增强,分泌细胞因子大大增多,诱使感染区域产生炎症反应,外观上来看局部则会呈现出红、肿、热、痛等“发炎”的特征来。多数感染会在这些炎症反应消退后被清除,而上述的这些免疫反应是与生俱来的,因此也被称为固有免疫反应。

适应性免疫反应

然而,在少数情况下,某些病原体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固有免疫反应无法将其击败,此时就需要人体的另一套反应机制――“适应性免疫”来发挥作用了。参与适应性免疫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他们能够通过细胞杀伤、分泌抗体等多种形式来中和或清除入侵者。他们对各种各样的病原体有着很高的针对性,并且会在一次反应后留下记忆,当今后再遇到类似的病原体时,适应性免疫反应会变得更快和更高效。这种“获得性免疫”的特征也是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所在。

发现免疫反应中的“哨兵”

在斯坦曼等人之前,有关免疫反应的上述过程已经被人们初步了解。不过,参与这些免疫反应的细胞究竟是如何识别入侵者的,两种免疫反应之间如何沟通和调节的细节仍属未知。斯坦曼的贡献就在于发现了一种免疫反应中的“哨兵”――树突状细胞。1973年,斯坦曼报告了这种细胞的存在,并指出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独特地位。

简单地说,树突状细胞的作用,就是“通报敌情”和“发动战争”。病原生物或肿瘤细胞等入侵者之所以能够引起免疫反应,是由于这些罪犯往往带有某种异于机体的特征,医学上称之为“抗原”。而在体内游弋的树突状细胞的任务,就是发现并摄取这些特殊抗原,并将其报告给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初始T淋巴细胞。初始T细胞将调动其他免疫细胞发生级联反应,最终消灭入侵者。诸如移植排斥、自身免疫病、HIV感染等多个免疫过程均离不开树突状细胞的参与。树突状细胞的发现也为人们对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通过激活此类细胞,能够使免疫系统对某些肿瘤组织产生反应,从而起到抗癌的作用。

斯坦曼关于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起初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然而他并没有灰心丧气。扎实的实验和富有说服力的成果,使人们最终认可了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和激活T细胞的作用。

亲身体验研究成果

而关于树突状细胞的研究某种程度上也为斯坦曼本人带来了益处。2007年,斯坦曼被诊断患有胰腺癌。在经历了手术、化疗等常规疗法之后,斯坦曼为自己设计了实验性的、基于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疗法。在众人和他自身的努力下,胰腺癌这种凶猛的癌症似乎也暂时低下了头。要知道,患有胰腺癌的患者术后的平均生存时间通常不会超过一年。

斯坦曼的成果为该领域开启了一系列崭新的研究方向。斯坦曼本人也早已名扬于世,人们认为他早晚会得到诺贝尔奖。就在斯坦曼去世前的一周,他还对自己的女儿开玩笑说,今年的诺贝尔奖即将揭晓,“我认为我应当坚持活到那个时候,因为一旦死了,他们将不会颁奖给一个死人,因此我必须坚持住”。谁料到此事竟一语成谶。

诺奖破例颁给去世的人

第9篇:细胞免疫范文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式细胞术;ZAP-70;CD38

[中图分类号]R73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62(2007)02-0129-04

Study of immunophenotype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WU Yu-jie1,CHEN Bao-an1,LI Jian-yong2,XU Wei2,YANG Hui2,

(1.Department of Hematology,Zhongda Hospital,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China;

2.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munophenotype of B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B-CLL) and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ZAP-70 and CD38 in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B-CLL.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CD5,CD10,CD19,CD20,CD22,CD23,FMC7,CD38 and ZAP-70 of 45 B-CLL patients were determined by four-color flow cytometry(FCM).Results Forty-five B-CLL patients were all over-expression of CD19 and CD20,among them,CD5,CD23,CD22 were expressed in 43,42,30 patients respectively,no case was seen expression of FMC7 and CD10.All th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84.4%(38/45) was in ZAP-70+CD38+ /ZAP-70-CD38-group,15.6%(7/45) was in ZAP-70+CD38-/ZAP-70-CD38+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the ratio of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flow cytometry;ZAP-70;CD38

(Modern Medical Journal,2007,35:129-13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低度恶性的小淋巴细胞异质性疾病,以外周血(PB)及骨髓(BM)中成熟的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要临床特点,几乎所有CLL病例均起源于B淋巴细胞恶性转化和克隆。免疫分型对CLL的诊断有重要作用,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LL常规免疫表型及ZAP-70、CD38的表达,以期对B-CLL免疫表型有深一步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45例均来自2003年4月―2006年3月我院已确诊的B-CLL患者,其中男 30例,女15例,年龄27~82岁,中位年龄60.4岁。所有患者进行外周血常规、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后进一步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诊断依据WHO计分系统[1](表1),典型CLL积分4~5分。

1.2 试剂与仪器

膜单克隆抗体包括CD5、CD10、CD19、CD20、CD22、CD23、FMC7、CD38及胞浆单抗ZAP-70。除ZAP-70及其同型对照为美国Calta品(clone 1E7.2)外,其余单抗均为法国Immunotech公司产品。流式细胞仪为Beckman-Coulter公司的Epics XL 型(USA),488nm激发波长,采用Expo32-ADC分析软件。

1.3 常规免疫表型检测

新鲜抽取的肝素抗凝骨髓或外周血(6h内),调整细胞数至(0.5~1)×106个・mL-1,采用三色或四色流式分析方案检测胞膜抗原。每管取100μl样本加不同组合抗体各20μl,同时做同型对照管,混匀,避光20min,溶血后上机检测分析,每管获取10000个细胞,抗原表达在淋巴细胞中≥30%为阳性。

1.4 ZAP-70蛋白检测

取100μl骨髓或外周血,加CD5-FITC、CD19-PC5各20μl,避光15min,加Fix&Perm试剂盒A固定液100μl,避光 15min,加PBS2ml,1000r・min-1离心5min,弃上清,轻振细胞后各管加100μlB破膜剂,5min后加ZAP-705μl,避光15min,加PBS2ml,1000r・min-1离心5min,弃上清,1.5mlPBS重悬,上机检测至少10000个细胞,同时做同型对照管。ZAP-70检测流程是利用正常T淋巴细胞广泛表达ZAP-70,在CD5和CD19双参数图上将提取CD5单阳细胞置于CD5、ZAP-70双参数图上,作为ZAP-70活性的阳性控制,再提取CD5、CD19双阳性细胞(B-CLL细胞)并分析ZAP-70的表达率,ZAP-70≥20%为阳性[2]。

2 结果

2.1 常规免疫表型结果

45例B-CLL均高表达CD19、CD20,其中有43例(95.6%)表达CD5,42例(93.3%)表达CD23,30例表达CD22(66.7%),无一例表达FMC7和CD10。

2.2 ZAP-70及CD38在B-CLL中的表达

45例B-CLL中有3例(6.7%) 单纯ZAP-70+,4例(8.9%)单纯CD38+,24例(53.3%) ZAP-70-CD38-,14例(31.1%) ZAP-70+CD38+。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ZAP-70+ CD38+/ZAP-70-CD38-组占84.4%(38/45),ZAP-70+CD38-/ZAP-70-CD38+组占15.6%(7/45),两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案

流式细胞术分析均采用FSvsSS一次设门取淋巴细胞群,再行二次设门取CD5、CD19双阳性细胞后分析其余抗原表达,2例CD5-患者二次设门采用CD23+CD19+设门后分析其余抗原表达(图1)。

3 讨论

流式细胞术白血病免疫分型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cAb)作分子探针,多参数分析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由此了解被测白血病细胞所属细胞系列及其分化程度。由于能快速、多参数、客观地测定细胞抗原表达,近年流式细胞术已成为诊断血液恶性肿瘤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手段。几乎所有CLL病例起源于B淋巴细胞恶性转化和克隆,根据WHO诊断标准[1],其主要的表型特点是CD5阳性的B细胞,即CD19+CD5+,同时伴CD23+、CD20+,弱表达CD22,不表达FMC7。本组有40例(88.9%)符合这一诊断标准,另有2例患者(4.4%)不表达CD5,3例患者(6.7%)不表达CD23,但此5例患者无一例出现CD5和CD23双阴性,结合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及临床表现进一步诊断为不典型B-CLL。尽管文献报道CLL中CD22的表达多为阴性,但在我们的检测结果中,有66.7%的患者表达CD22,和刘艳荣等[2]报道的结果较为一致,认为与抗体荧光素的选择相关。值得一提的是,在对B-CLL免疫表型分析时,我们建议应先以FSvsSS设门取淋巴细胞群,再行二次设门取CD5、CD19双阳性细胞后分析其余抗原表达,对于少数CD5-B-CLL患者应设门取CD23、CD19双阳性细胞后再进一步分析其余抗原表达,以确保所测得的抗原表达为肿瘤细胞的准确结果。

已知CLL预后相关因素甚多[3],ZAP-70在B-CLL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近期受到关注,ZAP-70是一种与TCRζ相联系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000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广泛表达在T细胞和NK细胞中,在TCR受刺激后出现可诱导的双磷酸化而激活T细胞信号传导通路。部分B-CLL的肿瘤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G0期,BCR水平低于正常B细胞,而ZAP-70在Syk缺陷的B-CLL中,能代替Syk重新构建BCR信号传导通路,从而高表达 ZAP-70,认为其可替代IgVH基因突变作为CLL最有效的预后指标[4]。CD38是一种能促使B细胞活化和增殖的Ⅱ类跨膜糖蛋白,它与CLL预后的相关性争论颇多[5-6],有研究[7] 认为CD38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生相应变化,CD38这种改变在临床上使其可以作为CLL病情进展的一个指标。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在常规免疫分型基础上,检测ZAP-70和CD38在B-CLL中的表达,有84.4%患者ZAP-70+CD38+ 或ZAP-70-CD38-,说明ZAP-70和CD38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

尽管有文献[8]报道CD23-提示预后不良,本组有3例患者不表达CD23,结合另两个预后相关指标ZAP-70、CD38,发现这3例患者ZAP-70和CD38均为阴性,但临床进展缓慢,此三者与预后的关系将有待大样本检测进一步明确。免疫分型对于明确细胞起源、划分分化发育阶段及对B-CLL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实际诊断时应结合形态学、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结果,这些指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快速的依据。

[参考文献]

[1]Harris N L,Jaffe E S,Diebold J,et al.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neoplastic diseases of the h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Report of the Clinical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Airlie House,Virginia,November1997[J].Clin Oncology,1999,17(12):3835-3849.

[2]刘艳荣,常艳,王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17-21.

[3]Montserrat E.Treatment options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J].Hematol J,2004,5(Suppl):S2-9.

[4]Chen L,Widhopf G,Huynh L,et al.Expression of Zap-70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B-cell receptor signaling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J].Blood,2002,100(13):4609-4614.

[5]Mainou-Fowler T,Dignum H M,Proctor S J.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D38 expression and its quantification in B cell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B-CLL)[J].Leuk Lymphoma,2004,45(3):455-462

[6]Krober A,Seiler T,Benner A,et al.V(H) mutation status,CD38 expression level,genomic aberrations,and survival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J].Blood,2002,100(4):1410-1416.

[7]Wiestner A,Rosenwarld A,Todd S,et al.ZAP-70 expression identifies a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subtype with unmutated immunoglobulin genes,inferior clinical outcome,and distinct gene expression profile[J].Blood,2003,101(12):494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