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可持续发展范文

可持续发展精选(九篇)

可持续发展

第1篇: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184-2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可利用资源的不断减少,传统的以消耗资源进行发展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需要,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所需求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之间相互协调,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人需求造成危害。因此,对于中国林业的发展道路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并做到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的统一。

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利用森林资源的行为、过程和目标[2]。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在国家林业部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需求构成危害,并不断提高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功能日益增长的需要,真正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3]。林业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森林保护生态环境,现实生态、经济和社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是森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的永续利用。

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极为注重进行生态建设,积极植树造林。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建设稳步向前。

林木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林木集聚地的森林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森林是大自然的蓄水库、碳贮库和能源库,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4]。其次,森林资源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资源,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再加上不注意恢复保护,我国林业出现了资源、经济、生态三大危困,造成木材产量逐年降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现象日益严重,使自然资源的负荷达到了极限,留给子孙后代的资源越来越少。因此,当前急需恢复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在林业发展问题上研究的最新趋势[5]。当今全世界人民齐声大合唱的最强音,是保护环境,保护森林。森林是民族繁荣昌盛的标志。

同志曾在讲话中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6]。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林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一方面它关系到能否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另一方面它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安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进程都有很大的影响。全国森林面积的90%集中在山区,因此要想全面奔小康,重点还是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加快山区农村林业发展,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所以,从我国当前需求以及未来发展需求来看,林业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制约因素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集中表现在土地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加重、水旱灾害频繁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四个方面。全球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不仅都存在,而且有些还更严重。我国森林不仅量少,而且质量低、生长量小。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面积的27.3%,而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我国有15%至20%的动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高于世界水平的10%到15% 。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多种功能。但是这种功能需要在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时才能有效发挥[7]。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6%,已提高到16.55% 。所以为了给后代留下一个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我们必须通过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增加森林的面积。

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经营管理粗放,资源浪费严重;林业经营目标不明确,林业经营和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推广力度不够;林业经营产业产业化程度低,林产品深加工水平低,林业经济效益低;存在很大的火、病、虫等灾害和人为破坏隐患;社会经济条件还不够完善,林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4 林业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目标

4.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追求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8]。林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包含两方面的要求,首先,人们可以在保护森林资源环境的前提下使用森林资源,如利用林木生产建筑木材或者各种林副产品等,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还需要不断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保障子孙后代的需要和改善环境质量。在利用林业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多种利益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林业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同时还应遵循生态经济原则和生物多样性原则。

4.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要想坚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森林资源结合起来。当砍伐森林资源以后,要注重发展培育新的森林资源,坚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对这样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同时要注重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投入物力人力加大多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森林林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能力。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森林物种的多样性以及保障了森林资源的质量与产量,同时也间接的保护了森林其他野生动植物及非森林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以及作为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持续不断地保护这种生态环境及防护效应[9]。

5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林业资源,同时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也需要林业资源,因此,必须坚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不断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5.1 加强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宣传教育,改变林业经营的传统观念

近代工业发展对社会环境的破坏,引起大自然对工业和农业的无穷惩罚。当前全球面临环境日益恶化,资源危机日益严重,给人类未来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林业的生产经营方面也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指导,只有搞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保障人类的发展。

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林业的生产既需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子孙后展的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思想认识不足,再加上思想僵化跟不上时展等原因,不重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林业的评价,总是以当年的产值和直接的经济效益来估价,就是林业专家提出的“永续利用”理论也是站在树木轮伐青山常在的基础上,森林资源的环境群体效应和生态空间效应没有引起高度重视[10]。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职能部分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支持。林业等政府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积极进行宣传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首先从思想上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然后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去。

5.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对森林法、环境保护法以及林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使法律法规之间能够配套衔接,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政策体系,以强制方式管理林业资源,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3 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监测体系

建立林业管理检测体系可以有效保障林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出现偏离。主要检测的对象是森林资源、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通过对他们的检测建立起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还要建立起林业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5.4 实行分类经营、分类管理

分类经营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经营方式,首先这种方式对保护森林环境非常有利,保证森林生态平衡发展,其次,分类经营可以实现经济发展、森林资源以及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最后,我国幅员辽阔,分类经营可以很好的利用我国优越的自然条件,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森林的产量,满足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5.5 加强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

我国的林木生产目前还基本上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这种状况与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投入不足密切相关[11]。在林业生产和利用上必须加大资金与科技的投入力度,以获得质的飞跃。森林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有其特殊性,即生产周期长,需要资金投入多,当期情况下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因此,坚持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在这个问题上,只靠国家林业部门是办不好的,需要全社会对林业发展的支持以及资金的投入,依靠整个社会的力量,加快森林生态环境的建设速度,保障林业资源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6 给林业发展创造宽松和优惠政策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资金的扶持,这也是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动力。政府可以鼓励机关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林业建设中来,例如鼓励群众开发治理荒山,植树造林,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资金上给予一定帮助。政府的支持可以很好的保障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中国林业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既要有思想上的引导,也需要法律法规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等措施。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离不开林业资源,森林是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采用新的科学技术等方式,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2] 徐庆福等.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初探.森林工程,

1998,14(4).

[3] 韦炳财等.浅议林业可持续发展.华东森林经理,1997,3.

[4] 《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简介.自然资源学报,

1995,10.

[5] 覃林,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点.湖北林业科技,1998,3.

[6]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

[7] 王满船.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8] 李周.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 左永忠,等.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概况.河北林果研究,

1999,6.

第2篇:可持续发展范文

中央采取天然林禁伐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并用财政手段给予补贴支持无疑是正确的。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政策只能给当地农民短期补偿,并不能使农民长期致富,当地经济不仅不会增长,反而会停止、下降,还会形成等、靠、要的被动局面。农民是生态环境保护者,也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一旦农民生存受害,又会重操旧业,滥砍滥伐,毁草毁林,决不是危言耸听。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处于落后的贫困地区,禁伐还林、退耕还草后农民怎么办?因此,选择怎样的路径使生态环境建设与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2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1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这个过程曾长期处于相互协调与平衡的演替状态。然而,在工业革命以后的近200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尤其是二战以后,农业进入常规现代农业阶段,由于人口激增、经济迅速发展,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发达国家采用资本集约化生产方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集约化牲畜饲养活动,引起水土流失、资源耗竭。发展中国家采用粗放经营、广种薄收、引起水土流失、沙漠化扩大,同时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及自身发展需要努力推行“绿色革命”,主要依靠无机化学品的高投入与单一作物的种植方式,造成多种形式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这些都是由于人类非理性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进展演替之间不协调所造成的。

2.2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人为因素

2.2.1粗放经营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目标,是形成人们短期行为与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落后的贫困地区,生产方式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条件差,商品经济欠发达。农民不知道种什么赚钱,往往是别人种什么就跟着种什么,只会就地取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开荒砍树、消耗“存量”环境资源,这样势必破坏生态、污染环境。

2.2.2违背生态环境演替进化规律

西部生态环境相当脆弱。我国有七大生态环境脆弱区,其中有五个分布在西部。占生态环境脆弱区中面积82%。这些地方往往是干湿交替带、森林边缘带、梯度连接带、沙漠边缘带等两类生态环境过渡带,其结构、物质、能量的交换处于非均衡状态,变化速率快,恢复原状机会小,抗干扰能力差,既是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地区,也是极其落后、十分贫困的地区。生态贫困导致人们为糊口求食,“越穷越垦、越垦越穷”,最终陷入“生态贫困经济贫困”的泥潭。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往往是如下模式:陡坡耕作陡坡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地力下降食物产量下降陡坡耕作……环境恶化。

2.2.3政策上偏重“经济扶贫”,轻视“生态扶贫”

长期以来,国家对“生态贫困”采取转移支付的形式直接把资金发放到贫困县或其相关管理机构,进行“输血式”扶贫。这种通过政府救济、自然灾害救济、优抚等方式,只能缓解暂时的贫困,难以从根本上脱贫。进入90年代,国家又将反贫困战略逐步调整为开发式扶贫。这种扶贫方式集中体现在对资源的开发上,如矿产资源开发;又缺少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2.4缺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市场经济激励机制

生态环境资源是公共资源,一方面生态环境建设往往由政府控制,没有与个人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使农牧民参与的热情不高,缺乏普遍的群众基础,仅靠政府独立支撑;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山林等生态资源产权模糊,导致农民粗放经营、滥砍乱伐等短期行为,其结果是局部得到治理,而整体恶化,治理赶不上破坏。

2.3可持续农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选择

2.3.1可持续农业内涵

可持续农业是在人们反思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种种弊端、总结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基础上诞生的。寻求一种既能满足食物数量需要、提高农民收入,又能维持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

《登博斯宣言》关于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行动议程中明确了可持续农业内涵,指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力后备资源丰富、供求矛盾突出;农村经济落后,贫困问题突出,导致资源滥用和生态失衡;推行可持续农业,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可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减少贫困,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农业”包括5个要素:(1)增加农产品供给、增加就业机会;(2)提高资金、土地、劳动力等投入与其他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3)维护环境与土壤养分的良性循环;(4)保持资源具有持久的开发潜力;(5)保护农业与相应工业发展的合理配置与适度规模。

不难看出,可持续农业包含两个方面,要求增加生产,不断扩大食物与纤维供给,保障人类生存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保持资源供需平衡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可持续农业是一种动态的、既无农产品匮乏之虞,又不耗竭资源或破坏环境的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农业目标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选择。

2.3.2可持续农业原则

根据可持续农业的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生态环境负反馈机制,以生态环境的物质输出量为基础,经济活动不应超过区域生态环境的耐受能力,否则,生态环境难以向均衡、和谐与互补的方向进化。生态环境建设要坚持: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资源更新率;废弃物排放量≤环境容量;人口发展规模≤土地人口承载量;畜牧发展规模≤饲料及草场的承载力。

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农业的目标正是要求民族地区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行农业产业化,完成生态经济的整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协调发展。

3实施可持续农业的对策建议

3.1遵循生态自组织规律,实现生态环境层次管理

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包括空间上的水平层次和垂直层次,也包括进展层次和营养层次。因此,管理上要分层设计、层次管理。如西南山区从宏观上可按山地垂直方向,分为上、中、下三层立体管理。上层以发展林牧为主,积极营造混交林、经济林、水源林、薪材林,同时建立优质草场发展畜牧业;中层是农林牧业,力争粮食自给,大力发展经济林,营造速生用材林、水源林,发展牛羊食草性畜牧业;下层以种植业为主,发展经济作物、经济林果和以养殖业为主的畜牧业、水产业。

3.2扩大生态环境容量,提高资源更新率

一是停止开发天然林资源,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植被,扩大环境容量。二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更新率。如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来弥补自然生态供给不足,生物杂交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生态供给力。抗旱耐寒品种的培育大大促进西北干旱区农业的发展,也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三是采取替代策略,如农村能源采用太阳能、风能、沼气替代木炭、秸秆,以节省森林资源。

3.3实行闭路开环管理。消除外部性

闭路开环管理是经济控制论的重要内容。实行“闭路循环、开环管理”就是要将“外部性”“内在化”。所谓“开环”就是一旦生态环境资源进入经济系统参与市场循环,则这一过程是开放的;“闭路”就是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系统的资源基础,生产过程一旦开始则必有污染存在,污染必须消除在系统内部,而不应输出到环境中。开放的经济与闭环控制的结合就是闭路开环管理。可持续农业要求将农业生产纳入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之中,实行农林结合、农牧结合、草畜结合、农林牧商结合,相互利用原料与有机废物,消化废物与控制污染相结合。

3.4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有特色就有优势,有优势才有生命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优势是什么?一是地域辽阔,其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二是物产丰富。未利用待开发的土地多,其中牧草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0%,水资源丰沛,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多样,生物物种独特等等都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农业部将在西部建立七大名优特产品基地,力争10-15年把西部建设成一个花红草绿、瓜果飘香的特色农业生产区。七大产区包括:新疆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云南甘蔗、内蒙古与新疆高糖甜菜等糖料生产基地;西南地区优质柑橘、南方梨、热带水果,西北地区猕猴桃、苹果、梨、葡萄等水果生产基地;云南元谋、甘肃河西走廊和青海发展反季节蔬菜、新疆发展西甜瓜等蔬菜生产基地;云南、新疆、内蒙古发展花卉生产基地;西北发展甘草、枸杞、红花等中药材生产基地;云南发展优质烟叶基地。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是西部又一特色生产大门类。这些政策为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各地要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引导,迅速调整,加快发展。

3.5培育农村市场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

西部地区农业效益低的突出问题是加工能力低、设备落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缺少独具特色的终端产品。其主要原因是:(1)贫困地区农牧民文化素质低下、商品经济意识淡薄使其无法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与经营;(2)生产经营规模小、粗放经营、生产成本高,基本是处在“靠天吃饭”水平上,难以走向大市场;(3)贫困地区基本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又以种植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品种重复性大,“买难”与“卖难”同时存在;(4)贫困地区远离经济中心地区,基础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市场发育滞后,市场空间狭小,流通不畅。

因此,要使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必须培育农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其具体措施:(1)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国际化,需要高素质人才参与市场竞争。只有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与劳动效率,才能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加强民族贫困地区多元化市场中介组织机构建设,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引导农民从封闭的小规模生产走向大市场。(3)增“链”加“环”,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4)发展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品牌作为市场营销的利器已成为经营者的共识。内蒙古“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草原兴发”一大批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威震全国的内蒙古集团军,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3.6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环保公司

第3篇:可持续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占2/3以上。但是,煤炭行业在资源与能源消耗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煤炭行业运行状况

(一)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在我国既具有储量优势,又具有成本优势,且分布也最广泛,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尽管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

(二)煤炭行业如何应对现有能源

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节能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一是加大煤炭开采方法和生产工艺改革,实施规模化集中生产,降低煤炭产品单耗。根据资源条件,加大露天开采比例,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实现集约化生产。二是依靠科技进步,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三是发展先进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和工艺,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燃烧效率。四是积极利用矿区低热值燃料和矿井瓦斯。五是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发煤炭燃烧新技术。

二、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一)整体发展趋势

煤炭市场的景气程度主要取决于我国工业生产的增加值,特别是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四大主要耗煤工业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其中,电力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地位最为重要,其消耗量约占到全国煤炭消耗量的61%左右。钢铁行业数煤炭消费的第二大户,其炼焦用煤占到了煤炭消费的约30%左右。因而,可以说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与我国整体工业发展速率息息相关,特别是电力行业和冶炼行业需求,更是对煤炭市场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些下游产业如电力、冶金等行业在未来的持续发展将促使我国对煤炭的消费量日益增大。

在居民消费方面,我国多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居民生活,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且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民生活中60%以上的能源仍然是靠柴草,农村从使用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转变是必然的趋势,这将进一步扩大对煤炭的需求。

此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出口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产煤国,我国将在本次能源结构调整中占据极为有利的地位。特别是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海运费提高,这将提高中国煤炭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煤炭的出口量将会有一定的增长。

(二)产品发展趋势

加入WTO后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更多的还是挑战与压力。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对外合作其实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如中国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行业都有吸引外资的政策或者法律规定,然而煤炭行业至今没有具体明确的政策措施。为了应对未来外国公司的竞争,我国煤炭企业应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大集团、多元化的竞争战略壮大实力,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扩宽自身的发展空间。

在国家经贸委的煤炭行业近期发展导向中明确提出,要支持煤炭企业集中化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或资产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大型煤炭企业的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大中型矿井建设、技术改造工程和跨地、跨国开办煤矿;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形式对小煤矿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小煤矿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支持大型煤炭企业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项目建设;支持煤、电、路、港、航企业联合重组为特大型企业集团。

三、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一)煤炭行业在市场上可预见的发展趋势

2008年煤炭市场上出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煤炭价格由快速上涨到急速下滑的急剧动荡的情况,煤炭市场运行很不稳。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煤炭市场由供应紧张向宽松方向发展,大部分地区出现供过于求的形势,煤炭价格通过大幅度跳水下滑后,价格逐步趋于相对稳定。由于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随着中国煤炭生产能力的提高,煤炭市场供应形势的缓解,并出现了较大区域的煤炭产品库存积压、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为了推动煤炭工业的发展,中国的煤炭进出口政策有可能要适当调整,降低煤炭出口税率,以此减少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推动煤炭出口,煤炭出口量将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今年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的价格差距将会减小,重点合同的煤炭价格上涨幅度将达到10%左右,市场煤价格将可能继续小幅度下滑,逐步接近重点合同煤炭价格,调整的结果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将和市场煤价格基本趋于一致,逐步消除仍然存在的煤炭价格“双轨制”。(二)煤炭行业如何在能源行业中健康发展

问题与希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推动能源发展上水平、上台阶,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2009年2月5日在京闭幕,这是我国17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性能源工作会议。在全球能源形势剧烈波动,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考验的形势下,这次会议突出了重要举措。

1.锻造可持续保障的能源链条。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然而,能源形势的迅速变化让人始料不及。从2008年三季度起,“油荒”、“电荒”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相对“过剩”,煤炭、石油价格也一路下滑,能源消费需求下降,能源企业效益减少,能源投资增速放缓。专家指出,利用当前扩张性的政策环境,推进关系全局和战略安全的能源投资,既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又有利于锻造能源长远保障的链条,增强能源整体抗风险的能力。

2.用改革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矛盾突出,煤炭行业内部也存在着“合同煤”“市场煤”的“双轨制”。而且,由于大煤矿集中度不高,小煤矿多、散、乱,国家对煤炭生产供应的调控能力受到限制。“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减轻,有利于理顺能源产品价格关系。”张国宝指出,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更加注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深化能源领域的改革是必由之路。

四、结束语

根据当前情况,抓住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煤炭产业的优胜劣汰,减少和消除落后的煤炭生产能力,加快煤炭大基地、企业大集团的建设步伐。

另外,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变数,这就需要全国所有的煤炭工作者在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及时、科学、准确地把握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动态,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2007-2008年我国动力煤市场社会环境

[2]2008-2009年中国动力煤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第4篇:可持续发展范文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土壤严重退化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统计,非洲可耕地的73%(约140万公顷)面临荒漠威胁。80年代荒漠化迫使1000万非洲人迁居,每年造成的损失达90亿美元。全世界100多国家存在荒漠化问题,其中80个是发展中国家。从土耳其到印度的西亚地区、从墨西哥到巴西的拉美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沿岸也都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影响。沙尘暴掠、田毁人亡。荒漠化的不毛之地使人们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和家园。

2.温室效应升高

全球变暖已成举世关注的问题。在过去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3-0.6度。80年代的十年中,竟有五年为本世纪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最新的科学研究预测,21世纪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还将继续增加,气温继续变暖,其速度将超过过去一万年中的任何时期。21世纪末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3摄氏度。全球温度升高,可能导致海平面升高,大片陆地被淹没,土地干旱和荒漠化,疾病蔓延,生物物种减少等严重问题,从而给全球生态及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带来重大影响。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温室效应,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烷烃等气体,释放到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后形成了一层类似“温室玻璃”的气体层,阻碍了地球有效散热,使地球气温升高。

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换言之,分布在非洲、中东、东南亚、中美洲这四个温室效应重灾区。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指出,在拉美(特别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已受到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气候偏差(如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气候变化可能对拉美人民的福利、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居住在洪水易发地区的贫民区的人们威胁最大。此外,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一些最依赖于环境资源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如化工)发展最快,但减少或防止破坏的能力又较低。

尽管国际上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现象,但直到90年代上半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继续上升,1990年至199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例从29%上升到35%。今后随着亚洲、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到2100年全球的能源消耗将比1750年工业革命前成倍增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预计也将增加一倍。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平均每消耗千美元能源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约为0.3吨,其中发达国家只有0.27吨,而发展中国家却为0.42吨。

臭氧位于大气的平流层,它可以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从而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有害辐射。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辐射的增强,将会严重影响粮食等农作物的增产。工业制冷、气雾剂及溶剂所排放的含氯氟烃等,是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的根本原因。最新资料表明,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面积已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欧洲陆地面积的两倍。有关人士指出,如果人类再不改变发展模式,21世纪人类面对的将是“温室效应”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3.森林面积锐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和效益。据史料记载,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陆地曾被森林所覆盖,森林面积达76亿公顷。估计,到20世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已下降到占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到2020年将下降到七分之一;如果任其发展下去,170年后全世界的森林将消失殆尽,人类将陷入巨大的灾难。

在世界林业中,热带森林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全球现有20亿公顷热带雨林。它是地球上拥有生物量最高的天然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它是巨大的物种贮存库,在雨林天蓬遮盖下栖息的物种占全球物种总数的一半。热带森林还是人类医药宝库。据不完全统计,生长在热带森林中可供提炼抗癌药的植物就有3000多种。

然而,近几十年来,森林无节制的采伐,以及经常不断的森林火灾,导致森林面积骤减。尽管近10年来,全球环保意识有所加强并采取了一些雨林保护措施,但是全世界热带雨林仍以每分钟29公顷、每年约154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毁林面积最多的是美洲,每年为561.1万公顷。被称为“世界之肺”的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其面积约占世界热带雨林的三分之一,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影响甚大。由于无计划砍伐森林,亚马逊河平均每年丧失200万公顷绿林。如果按目前每年减少5.5万平方公里林区的速度计算,再过80年,亚马逊原始森林将要消失而成为一片沙漠。

其次是非洲,每年被毁面积达367.6万公顷。亚洲虽然仅为201.6万公顷,但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到2010年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热带雨林可能消失。目前,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平均10%的人口就业有赖于雨林,热带国家中共有3.5亿人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雨林。

制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为农业发展筑起绿色屏障,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头等紧迫任务。

4.水资源面临危机

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4.13万亿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根据关于一个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地区)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今后30年,中东、北非地区的水源供应量将比60年代下降80%。

更为严重的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现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

缺水问题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制约其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现在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水利灌溉。

此外,水资源日益短缺,甚至导致一些国家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国际舆论认为,20世纪发生的许多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石油而引起的,到21世纪将多半是为水源而战。当今世界上有40%的人口居住在两个或两个或更多国家共享的流域之中,淡水的短缺加剧了一些国家的水源政治纠纷(如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约旦河水之争)。在南亚、中亚、中东地区,由于水引起的争端和冲突可追溯到数千年前,至今这些地方仍存在出现紧张局势的可能性。合理分配用水,保护现有水源、开发新的水资源已迫在眉睫。5.海洋遭到污染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长期以来,人类把海洋视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据统计,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产业产值每10年就翻一番,估计2000年可达到1.5万亿美元。

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强度加大,进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会越来越多,海洋成为人们藏污纳垢的无底洞。当前,农药等有机物和无机元素,以及汞、铅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均被大量排入海洋。世界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达几十亿吨。排入海洋中的油类达数百万吨,其中通过河流排入约500万吨,船舶排入约50万至100万吨,海上油田排入约100万吨。

大量的污染物毫无节制地排向诲洋,使沿海河口、海湾以及沿海大中城市毗邻的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海洋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扩大。海洋的污染造成海洋环境灾害不断发生,海洋资源与生态破坏严重,海洋生物物种减少,一些世界上著名的渔场基本上不再形成鱼汛,对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有或长或短的海岸线,也面临着海洋污染问题。例如赤潮五、六十年代只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的沿岸水域,现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环境灾害;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对海洋构成另一种威胁的是温室效应。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据测算,海平面每上升100厘米,意味着人类生命、财产将蒙受巨大损失:如在中国,这将危及沿海地区7000万人口的生存;在埃及,人口的七分之一将被迫迁移;孟加拉国受害人口将高达60%;而马尔代夫和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等海岛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

6.生物物种减少

人类的生存与动植物的命运密切相连。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最重要因素。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目前人类尚不知详。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粗略估计,世界已识别的物种(包括各类动物、鸟类、鱼类、植物、昆虫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共计139万种;加上尚未命名和识别的,总计超过3352万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预测,20世纪90年代世界生物物种的5%至15%将消失,每天可能有40至140个物种灭绝;未来20至30年内将有25%的物种有灭绝的危险。热带森林生物灭绝最为严重。由于中美洲、南亚和东亚的原始森林遭到砍伐烧毁,数以万计的昆虫、动物和植物已经绝迹,数以万计的物种也面临绝种的危险。估计,今后30年内大约有5%-10%的热带森林物种可能消失。在地中海气候区,如非洲南部、智利中部等地方,至少有10%动植物处在危险之中。

同时全球淡水系统物种消失也十分惊人。墨西哥流域所有本地鱼类已经绝灭;马来西亚原有266种鱼,现已灭绝了一半。与陆地相比,濒临海洋的各国状况稍好一些,但也不容乐观。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出现了“全球性危机”,大马哈鱼、海龟、海鸟、鲨鱼等海洋生物正在遭到大量捕杀;河湾、盐沼、海草层等沿诲生态系统已严重退化,威胁着赖以生存的沿海动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人类最紧迫任务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课题。

7.能源消耗增长迅速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世界能源消费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发达国家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大幅上升。1995年世界能源消费量达36490万亿热单位,比15年前增长了将近77%,其中发展中国家整体能源消费量增长了近252%,而亚洲国家和地区增幅高达268%。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仅为48%。石油、天然气和煤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三大主要能源。

石油素有现代经济的“血液”美称。在两次石油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因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石油需求减缓。而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却持续强劲。1986--1996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由7.46亿吨增至11.41亿吨,年增长率为4.3%,为世界平均年增长的3倍。尤其是,亚太地区消费剧增,10年间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5.4%,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预计,今后10--1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一半以上将来自亚太地区,并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今后15年内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钢铁、化工以及火力发电等高能耗工业,其能源消耗将超过发达国家。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可达到每天3100--4300万桶;发展中国家消耗的原油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三分之一上升到约二分之一。

据美国能源部的报告预测,在未来20年内,煤仍是世界发电以及诸如钢铁、水泥和化工等工业的主要能源;到2015年煤消费量将达13470万亿热单位,年均增长约1.9%。煤的消费增长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和印度就占了煤消费增长的82%。

虽然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实现能源多样化,但是石油以外的能源开发和利用遇到来自资金、技术以及社会方面的制约。例如,在全球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防止温室效应的呼声下,进一步增加煤炭的消费日益困难;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核能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至于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和生物能,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今后除非技术上出现重大的突破,否则难以广泛、大规模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如何选择利用能源问题上,何去何从,对发展中国家将是一个难题。

8.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有限

目前,世界各国抛弃的垃圾越来越多,甚至被认为全球净土的珠穆朗玛峰、南极,都有垃圾“光顾”。近年来,垃圾又在太空“落户”。在太空轨道上高速运转的太空垃圾,成为危险的“飘游炸弹”。

世界上产生垃圾最多的是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仅美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垃圾就达20亿吨以上。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垃圾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产生固体废物超出了它们能够收集和处理的数量。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处理城市废物的费用常常要占到市政预算的1/5到1/2,即使这样也还有大量废物待处理:雅加达(印尼)30%、卡拉奇(巴基斯坦)2/3、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4/5的垃圾被随意弃置,没有收集和处理。

虽然贫民区产生的人均固体废弃物数量相对少些,但是这些地区收集和处理废物的服务也最弱、最差。即便市政当局为收集废物安排足够的费用,但安全处理废物仍然是个问题。还有,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处理方法仍是露天倾置堆放和场地填埋。因此,由废物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气体泄漏、甚至爆炸,时有发生。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毒废料还不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是随着工业发展,这类物质的数量会不断增加:泰国有2.6万多家工厂产生危险废物,是10年前的三倍。近年来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西方工业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急需外汇的心理,把被称作有“致命危险”的工业有毒废料运往亚非拉等地。发展中国家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危险废物的堆放地。国际舆论愤怒地指出说,亚非拉“不是富国的垃圾箱”。一些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一道来解决这个可能遗患后人的全球问题。

9.自然灾害仍频

20世纪90年代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旨在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将当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小程度。随着科技发展,目前人类已经有一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管如此,自6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愈加频繁,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据统计,60年代大型灾害16起,70年代19起,80年代则有70起;造成的经济损失,60年代估计为100亿美元,70年代则为300亿美元,80年代高达930亿美元。

80年代非洲大干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那次大干旱持续时间达4年之久;旱灾覆盖地域波及非洲34个国家,总面积占非洲大陆的44%:从东非的非洲之角,横贯中部非洲,到西非沿岸,北起撒哈拉沙漠,直至南部非洲;受灾人口达1.5亿,约占非洲总人口的1/3。这场20世纪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无数良田颗粒不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4年非洲谷物总产量比正常年景减产20%。80年代后期,非洲大部地区气候转人正常,但又遇到前所未见的蝗灾。

20世纪90年代,气候异常又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以洋流水温上升为特征的厄尔尼诺刚刚离去,以洋流水温下降为特征的拉尼娜又迅猛袭来。厄尔尼诺、拉尼娜对热带地区,尤其是对太平洋地区的影响最为强烈。太平洋东岸的智利、秘鲁等南美国家暴雨(大雪)成灾,洪水泛滥,大片农田被淹;而加勒比地区的海地、洪都拉斯却发生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在太平洋西部地区,印尼、菲律宾等国遇到了最严重的干旱,干燥的气候还导致了大范围的森林火灾;非洲许多国家自1997年10月以来多次发生严重洪水,数十万人被迫离开家园。拉尼娜现象通常是紧随着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主要与飓风、大暴雨和严寒的气候相联系。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厄尔尼诺一拉尼娜的影响已超过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因素。环保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实际上是人类长期破坏地球自然环境造成的恶果,是人类咎由自取,并且祸害无辜的下一代。

10.人口压力巨大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作为基础。1994年在开罗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待续发展,把人口、发展、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目前,世界大约80%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而有74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在今后30年里人口翻一番的局面。联合国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其中新增人口的90%将在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虽不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根本原因,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使贫困化问题更加严重。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但也对自然资源形成额外的压力。尤其在城市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其承受能力,如住房、医院和其他基础设施等。更多的人还将产生更多的废弃物,生活环境更加恶化,传染性疾病更易流行。联合国人口委员会预测,2006年世界城市人口的一半将生活在城市中;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26个城市跃入特大城市行列,其中22个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展加重了地球的环境污染。

第5篇:可持续发展范文

作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下称“全球契约”)总干事,乔治·科尔多数时候给人的印象是深沉而总是若有所思的样子,络腮胡、有些清瘦的形体让他看来更像一位布道者——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各国首脑、企业家谈契约精神,希望他们能加入全球契约。他常常对他的下属、全球契约组织中国首席代表刘萌说,他总有一天会在旅途中倒下。但他每次仍然如此,为着他的使命而来,他希望,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大众了解全球契约的理念和原则,企业不再只关注经济的利益,而是循着全球契约十项原则,担负起人权、劳工标准、环境和反腐败方面的责任。

“我毕生学到的是,任何地方的人们都有同样的渴望。”科尔说,“其实我是一个全球主义者,只不过恰好出生在德国慕尼黑,但这也是没法选择的,对吧?”带着一点“无奈”,难得的是一抹笑意。

架构桥梁

在全球契约官网的介绍中,乔治·科尔被称为全球契约“关键的架构者”(key architect)。的确,这个组织从创建伊始,即倾注了他的精力。

1987年,在做过著名的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的工程研究员和在亚洲、非洲等国做金融分析师后,科尔进合国工作,随后长达十年的时间,他都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为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发展而努力。在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时,他的一份报告引起了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的注意。在报告中,科尔详细分析了联合国应争取更多商界支持的理由。

1999年当安南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出“全球契约”这个畅想后,科尔获得了安南授命:将“全球契约”发展为一项计划。

“重新建起商界与联合国的伙伴关系,以共同实现和平和发展的目标。”科尔曾如此描述自己的这项工作。

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07年就职后,采纳了这个计划,并将其提升至新的高度,甚至尽责地做起了“推销员”:行程所到之处,他都希望和当地的企业领袖见面,如果乘坐飞机身边恰好坐着一位企业家,他都会询问对方的企业是否加入了全球契约。这让科尔很受鼓舞。“秘书长的亲自参与和推动,表明他十分看重联合国推崇的价值和全球契约倡导的原则,都能在企业层面得到实践和遵循”。

工程师出身的科尔很务实,更侧重于解决问题,看重目标和效果。早在全球契约正式启动之前,他就明确指出:全球契约若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到两件事,其一,联合国必须争取到企业部门的支持,活跃于全球各地的企业可以有效弥合全球层面狭隘经济领域与广泛社会议程之间的裂痕;其二,需要提升企业采取措施以巩固全球治理结构的能力。此后,科尔给出了更为简明扼要的判别依据:在何种程度上促成其参与者——尤其是企业成员——以具体和可持续的行动推进广泛的联合国目标、契约的各项原则以及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这十多年里,这一目标从未改变,因为一个垒球化的市场需要更为强大的道德取向,更为全面的风险认知、评估和管理模式,“企业现在应该从所谓短期利益的眼光进展到长期的利益创造,如果企业没有环境、社会、治理的综合考虑,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从长期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就像是一个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分享与包容

科尔强调,全球契约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一项战略或理念,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学习与行动试验。“无论是来自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论是什么规模、性质的企业,都能够在一起分享知识、交流经验、共享资源。这是全球契约组织成立的初衷,最终促成一个可持续、包容性的全球市场的建立”。

从2000年成立之日起,全球契约就一直倡导各利益相关方就一系列关键议题展开对话。文章开篇提及的峰会也是这样一个对话的平台,当天,来自联合国、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代表、NGO组织、知名专家学者、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及上市公司等不同领域的代表,对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讨论。

高度开放与包容,让全球契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共同应对当今时代的挑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全球契约已经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自愿性质的企业公民倡议组织,在全球有1万多家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成员,他们分布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在加入我们全球契约组织的企业当中,有1/2是来自非经合组织(OECD)国家。”科尔很自豪。对话

《WTO经济导刊》:随着全球发展模式的变化及社会责任运动的深入,全球契约是否也面临着新的使命?

乔治·科尔:如果说过去十多年,我们是在进行实验和能力建设,那么现在我们更需要的是“行动”。当前,世界的挑战在于从单一的经济增量发展向追求市场和社会的多元化改革的转变,这更需要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共同激发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与实践。

《WTO经济导刊》:据说联合国秘书长给您提出了一个要求,到2020年,全球契约企业成员要达到2万。您感觉有压力吗?

乔治·科尔:压力肯定是有的,目前全球契约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扩大规模,把更广范围内的企业包括进来共同行动,使市场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

《WTO经济导刊》:加入全球契约组织的企业,也有被除名的情况。

乔治·科尔:加入全球契约并不是作为一种“荣耀”去宣传,作为参与者,必须定期提交年度进展情况报告,向利益相关方展示如何将全球契约的原则融入企业经营战略和日常运作。如果这样的透明与公开都做不到的话,就会被除名。

在这方面,中国企业表现不错。目前加入全球契约的中国企业成员有300多家,除名率在30%左右。这一比例还是比较低的。但中国企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价值观、文化上的因素、语言上的障碍等等,这使得他们可能容易被误解。

第6篇:可持续发展范文

一、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并且具有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属性的概念。截至1997年,其定义据说多达近百种。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1年,国际生态学联合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共同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同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按照国际通行的解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应当具有下述特征:(注:其中有的观点参考了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版)中的有关论述。)(1)跨世代性。即从时间上看,可持续发展是世世代代的持续发展,也就是前代、当代和后代相互衔接、继往开来的发展。就当代人而言,对前代的发展无法选择而只能被动接受,对当代和后代的发展则可能支配或制约。这就要求当代人按照有利于或至少不危害后展的原则,处理当展与后展的关系。(2)整体性。即从空间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区、全国乃至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全社会范围内各阶层、各集团、各单位都增进利益的共同发展。只是某个地区或某部分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具有持续性。(3)综合性。即从内容上看,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个系统的综合发展,也就是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统一而不可分割。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因而,孤立追求经济增长,只可能是“无发展的增长”。(4)协调性。即从结构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发展单元、阶段、环节之间相互协调的发展,也就是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利益阶层(集团)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在发展中协调、和谐,以实现共同进化和繁荣。(5)反波动性(又称反周期性)。即从过程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波动的发展,各个时期都能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稳步发展。这并不是说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应当有波动和周期,而是应当尽可能降低波动幅度和延长周期时间,尤其是避免大起大落和周期频繁。

中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主要是:(1)经济资源条件。经济资源是发展的基础和要素,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资源可持续供给所支撑的发展。只有当经济资源持续供给在总量、结构、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里的经济资源供给,应当包括人造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供给,不仅要求三大资源各自都能持续供给,而且要求三大资源供给之间能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2)经济体制条件。不同的经济体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实践已告诉我们,古典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都不适于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无论是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还是完全由计划配置资源,都未能实现资源开发和配置的持续高效率。比较言之,以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对有利于资源开发和配置上的宏-微观均衡和远-近期协调,更有可能满足持续高效率地开发和配置资源的条件。(3)社会环境条件。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中外历史上,因动乱、剧变、战争等而中断发展甚至倒退的事例,并不鲜见。所以,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缩小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以实现和保持社会公平和稳定,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4)法制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将人类社会中一切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行为普及化和永续化,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资源条件、经济体制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长期保持和不断完善。这些都有赖于法制的保障。只有通过法律手段,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规则才能够转化为全体社会成员自觉或被迫遵循的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秩序才能够广泛和长期存在。正因为如此,《中国21世纪议程》中设置有《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与实施》专章,并且在其第一批优先项目计划中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定和实施》列为62个项目中的首位项目。

二、可持续发展立法中的“人”

任何法律都以人作为规范的对象,即规范人的行为和关系。因而,立法者在立法前必然对所要规范的人作出假设,再基于假设的人设计制度和制定法律规范。假设的人一旦为制度和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肯定,就转化人的法定模式,要求现实的人依此模式实施行为和发生关系。所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人作出假设,是可持续发展立法的深层理论和哲学基础。

立法史昭示,传统民商法是以经济人为规范对象的法律。所谓经济人,通俗地说,就是会计算、有创造性、追求自身利益(或者说利润)最大化的人。其中暗含了自私自利为人的理性中应有之义的假设。自18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面世以来,经济学理论虽几经变迁,但迄今为止,经济人的假设仍然是现代经济学中不可动摇的“公设”。民商法正因为以此假设为基础而属于私法。按照经济人假设,每个人都能通过成本-收益比较或依趋利避害原则,对其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之手段进行优化选择。这样,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换言之,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利益。既然经济人连同一代人组成的社会的利益都不考虑,(注:章铮先生1995年的观点,参见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版,第51~52页。)就更谈不上考虑子孙后代的 利益。可见,经济人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历史进入现代,社会法和经济法作为对民商法的超越和弥补而诞生于市场经济国家,这是以社会人假设为哲学基础的法律,亦即强调社会本位的法律。所谓社会人,简言之,就是负有社会责任的人,即以追求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社会稳定、社会公益、社会保障目标的实现为责任的人。法律由承认经济人转变为要求社会人,是国家在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所必然作出的立法选择。因为单纯的经济人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不顾及甚至损害社会利益,导致经济危机、社会动荡、道德沦丧等诸多社会公害。为诊治“社会病”,实现社会目标,社会法和经济法以社会人作为法定模式来规范现实的人,要求现实的人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协调平衡。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社会人假设也存在不足。因为这里的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本位观念只涵盖当代人利益,而未涵盖后代人利益。

由于自然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经济学领域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作用下,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门新学科,即以研究自然资源代际配置为特色的资源经济学。它认为,后代人拥有独立于、不同于当代人的利益,并且后代人利益重于、至少不低于当代人利益,因而人类对后代人福利负有道义责任,自然资源应当依此准则进行代际配置。于是,当代经济哲学理论提出了生态人假设。所谓生态人,就是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人。人类生态有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生命生态三种存在形式,所以,生态人假设中具有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当代与后代之间关系的丰富内涵。在当代立法中,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能源法、农业法等立法中,开始接受生态人假设。

上述可见,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生态人,反映了人类的进步,其本身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关于人的三种假设,对于可持续发展都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有其合理性。经济人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有利于社会财富增加,为可持续发展创造物质基础;社会人引导人们追求社会目标,有利于提高社会安全、社会福利、社会公平的程度和水平,以及增加人力资源的供给,为可持续发展创造社会环境;生态人引导人们珍惜生态、爱护自然,有利于自然资源的节约、有效和合理使用,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自然资源供给条件。同时还应当看到,社会人、生态人较之经济人,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吻合。因此,可持续发展立法中的人,应当是经济人、社会人、生态人相结合的人,其中,社会人和生态人的地位应当优于经济人,但经济人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应当比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重要。

三、可持续发展立法中的政府

政府最初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面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又先后成为经济调节中心和社会协调中心,从而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三重职能。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还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近现代各国的政府,在一定意义上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夜警式政府、干预式政府和统管式政府。这三种类型的政府对发展都有其积极作用,在一定时期甚至还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对于可持续发展而言,夜警式政府和统管式政府的局限性大于干预式政府。夜警式政府,即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不干预私人经济活动的政府。它对市场主体的行为持放任态度,完全让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这虽然有利于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对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不利于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长远性,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换言之,它只能给经济人发挥其能量提供条件,但无法使市场主体担当社会人、生态人的角色。这是因为,经济人与市场主体有天然的同质性,市场主体能自发地成为经济人,也就是说,经济人是市场主体固有的、内生的品格;而社会人和生态人与市场主体具有“异体排斥性”(借用生物学、医学上的概念),对于市场主体来说,社会人和生态人是外加的身份,有的是由于外部强制而被迫接受的,有的是由于内在理性升华而自觉接受的。政府对市场主体完全自由放任,市场主体既不可能自发地成为社会人和生态人,也少有被迫或自觉接受社会人和生态人身份的机会。所以,对可持续发展来说,夜警式政府并非理想的政府。

统管式政府,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管理的政府。它能够统一组织整个国家的发展,能够动员和集中全社会力量投入某一时期或局部的发展,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直接控制宏观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速度。但是,它抑制甚至窒息了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发展的欲望和能动性,使微观经济主体无法具备经济人的活力和功能。于是,宏观发展由于没有微观发展原动力的支撑而难以持续。并且,任何政府都难免有非理性的一面,如果发展中的一切都取决于政府,使整个国家的发展面临巨大的风险。政府决策一旦失误,发展所遭受的损害就难以估量。实践表明,统管式政府也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政府。

干预式政府,即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的政府。相对而言,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政府。这是因为:(1)它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经济进行干预,给固有经济人品格的市场主体保留了广阔的舞台,这就使宏观发展有微观发展的原动力作支撑。(2)它可以对市场主体的利益和行为进行干预,给市场主体外加社会人和生态人的身份,这样,实现经济人与社会人和生态人的有机结合就具备了现实可能性。(3)它能够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驾驭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和长远发展,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发展中的结构失衡、短期行为和波动现象,并且还能够运用投资、财政等手段,动员和集中经济资源来实现必要的突击性或赶超性发展目标。

所以,可持续发展立法中应当以干预式政府作为首选模式,即在立法中按照干预式政府的模式,来设计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当然也应当承认,并非干预式政府就一定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干预式政府也会实施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政府行为。这里的关键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要适当,即干预的目标、范围、重点、力度和方法要适当。所以,在立法中还应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设计政府行为。为了使政府行为能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规范化,立法中应当注重下述问题:

第一、政府目标。实践中,政府一贯重视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而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总处于从属地位,总难免被忽视、排挤和冲击。在经济目标中,备受垂青的总是反映经济增长数量和速度的目标,与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的目标则往往受冷落。在各种目标中,近期目标一般有人关心,而远期目标大多无人问津。为此,凡是对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联系紧密的目标,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在立法中应当受到特别重视。例如,社会目标、生态目标比经济目标,经济增长质量目标比经济增长数量和速度目标,远期目标比近期目标,地位应当更重要。当前者与后者冲突时,应当后者优先,对前者应当同后者一样实 行政府目标责任制。

第二、政府决策科学化。为防止和减少政府决策失误给可持续发展造成损害,我们应当以立法形式建立民主决策制、专家决策制、决策失误责任制等一系列能保障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制度。其中,专家决策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决策科学化的关键性措施,它要求政府吸收专家参与决策,重视专家意见在决策中的份量,把专家论证作为形成决策的一个必经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专家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有专家身份者离开专家岗位而进入领导岗位后,在其原专业领域内只可说不是外行而不宜再说是专家,由其决策仍有必要吸收专家参与。因而,选拔专家进入领导岗位并不能等同和取代专家参与决策。

第三、政府廉政建设。政府廉政与否,同可持续发展既有直接关系也有间接关系。廉政和腐败,事关政府决策能否科学和能否有效实施,腐败会导致政府决策错误和降低政府决策效力。腐败还会带来法制遭破坏、社会不公平、政局不稳、社会动乱、道德沦丧等社会后果。这些都有害于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廉政建设,消除和防止腐败,可以为政府充分发挥其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创造条件。

四、可持续发展立法中的公平和效率

公平和效率一直是立法的两大价值取向,各国立法无一不以追求公平和效率并协调二者关系为宗旨,但一般都只限于当代的时空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立法则要求突破当代时空范围,在代际时空范围内追求公平和效率并协调二者关系。所以,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应当对公平和效率以及二者关系作新的理解。

(一)可持续发展与公平

法学界一般认为,公平意味着机会均等、平等竞争,主张每一个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地角逐,自由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能力以获得利益。这种公平观念只是当代人的公平。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本性和条件之一,发展失去公平性也就失去可持续性,在一定意义上,可持续发展的精髓是资源和利益,在当代人群之间以及代际人群之间的公平合理的分配。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当代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要求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和较好生活愿望,赋予每个人公平的发展权,把消灭贫困作为特别优先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它要求本代人不能因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根本-自然资源与环境,要求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总之,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理念是本代公平与代际公平的有机契合。从伦理上讲,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利提出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需求与消费的同时,也对未来隔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和道义的责任。因为同后代人相比较,当代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处于类似于垄断的无竞争的主宰地位,代际公平则要求任何一代人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应有同样多的选择发展的机会和权利。这就要求通过立法合理配置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重新清理和消除导致当代不公平和代际不公平的制度因素和立法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发展上的不公平,又称时间生态序不公平。其主要表现是:(1)过去活动对现在影响的不公平。历史活动给一些地区带来的是富饶和繁荣,而给另一些地区留下的却是贫瘠和萧条,不同地区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竞赛中,起跑线有很大差距。(2)现在活动对将来影响的不公平。如有些地区大规模的、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留给后代的是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而另一些地区的适度开发和认真保护留给后代的则是永续的资源和优质的环境。

地域发展上的不公平,包括区域生态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其主要表现是:一些地区或资源优越或占有天时地利,而另一些地区却产品少、废物多、产值低、污染重。所有这些区域发展上的不公平,使得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成果的追求上出现很大差别。

社会制度上的不公平,包括体制、阶层、行业间的不公平及部门行业内部的不公平。其主要表现是:有些阶级、阶层、部门和行业的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好的发展条件、特殊的政治经济权力和优厚的薪水及福利,而另一些阶级、阶层和行业的人,社会地位较低,发展条件较差,政治经济等方面受到歧视和压抑,薪水少、福利差;有些大型企业、垄断企业、政企合一企业、特殊背景企业拥有多种发展特权,而一些小型企业、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却在发展上备受岐视和限制。

法律政策方面的不公平,包括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方面的不公平。其主表现是:制定政策不公平,特别是在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优惠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劳动政策等方面;实施政策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富人和穷人、有权人和无权人等方面的差别较大;立法不公平,即法律规定本身就不合理、不公正、不平等;执法不公平,即在执法上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是因人、因地、因事、因情、因权、因钱而在执法时背离法律。

(二)可持续发展与效率

效率即投入与产出之比,也就是经济学上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理论提出了质疑。资源配置在当代可能是有效的,如果涉及到资源的代际配置问题,则很可能使后代受损。因此,在缺少代际补偿可能性的前提下,费用—效益分析的逻辑是没有多少可信度的。诚如经济学家佩基指出的,后代很可能招回先辈之灵,质问他们的有什么权利做出这种决定,当听到的回答是“所有活着的人进行了表决,决定按我们自己的时间偏好去办”时,后代们几乎是不会感到满意的。(注:转引自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版,第56~57页。)

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学“高效性原则”的冲击下,对传统的效益(率)原则必须重新评估、修正。根据高效性法则,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高效率(高效益),强调综合效益(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总体效益(间接和直接效益、局部和整体效益、眼前和长远效益、当代和后代效益的统一)和最佳效益(速度和效益、数量和质量、先进性和可行性的统一)。其实,我国在经济法制建设领域,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方面,都一直存在着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和环境效益、人的价值和环境的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与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相适应,我国法律在某些方面加以保护的只是眼前的、局部的和直接的利益,或单项的、非综合性的效益。

为了指导和要求人们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去理解和追求效率,立法上的当务之急,是设计出一套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费用—效益分析规范,尤其是规定哪些因素应当列入费用。例如,分析工业效益时,费用中应当列入农业由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而对工业的贡献,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成本和资源破坏及其补偿成本;分析经济部门效益时,费用中应当列入非经济部门(文教、卫生等)因提供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公益服务等对经济部门的贡献,经济部门的活动和产品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及其社会管理和协调成本。对于这种新的费用—效益分析规范,立法中还应恰当地赋予其法律约束力,明确其与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规范的关系,特别是在宏观决策、调节和监督过程中,不仅要依据按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规范得出的当代效益结论,而且还要依据或参考按新的费用—效益分析规范得出的代际效益结论。当这两种结论有冲突时,应当按照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取舍。如果不得不暂时偏重当代效益,则应当要求受益者和政府承担采取补救措施的责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硬道理,急于追求当代效益和赶超目标,就难免损及后代效益。为此,凡当代能补救的就应当及时补救;当代不能补救的,就应当为后代补救准备条件,如进行超前性技术开发和研究,当代财富分配中为后代预留财富, 等等,这样就可以实现代际效率和公平的协调。

五、可持续发展立法中的重点

可持续发展是立法的一种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整个法律体系都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在此意义上,并不存在专门的可持续发展立法。但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在以往立法中较少体现,有的法律部门或法律制度中甚至根本没有考虑。因而,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立法,是一种新的立法思路和专门的立法工作。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要探讨和明确可持续发展立法的重点。

(一)可持续发展立法的重点工作

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所规定的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立法的现状,现阶段应当作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重新审视和评估现行立法。近十几年来,我国逐步加强了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在学者们所公认和探讨的民商法、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中,都未列入可持续发展原则,这表明可持续发展精神未能溶于立法的指导思想;又如,可持续发展立法仅较多见诸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少数领域,而在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领域,鲜见体现可持续发展精神的法律规范。所以,应当以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判断标准,对现行立法进行重新检讨,查明在与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的立法中有哪些遗漏或不明确之处,在与可持续发展间接相关的立法中有哪些与可持续发展不配套或冲突之处。

2.设计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制定可持续发展立法规划。可持续发展立法是一项涉及面广泛、时间跨度长远的工作。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近期赶超性发展与远期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都显得同等重要,这就加大了可持续发展立法工作的难度。为此,首先应当设计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指明与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法律制度各应当有哪些,指明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与民商法体系、行政法体系、经济法体系和社会法体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在2000年前后初步建立起可持续法律体系的目标,制定立法规划,其中应当依时间顺序、急缓顺序、逻辑顺序、重要程序顺序和难易程序顺序列出需要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拟定具体的措施和条件。

3.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和惯例接轨,履行中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对国际社会就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承诺,我国还加入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多项国际公约。所以可持续发展的国内立法,尤其是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技术规则和标准,需要尽快与国际立法和惯例接轨,将中国加入的国际公约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体落实和展开在有关法律和政策之中。

(二)可持续发展立法的重点法域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条件,为给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在构建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的同时,应当以下述几个法域作为立法重点。

1.自然资源法,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载体的地球上,自然资源的稀缺和递减,成了发展的永恒性“瓶颈”。如何解决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难题,一直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和首要性问题。我国作为一个人均自然资源量低水平的发展中大国,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障碍更为突出。所以,加强可持续发展立法,首先就是要加强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为主题的自然资源立法。其中包括土地资源法、矿产资源法、植物资源法、野生动物资源法、海洋资源法、能源法、农业法、环境保护法等内容。

第7篇: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

引言:所谓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社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总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延伸或在经济方面的具体化。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和研究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决定了以可持续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关系。从经济方面来讲,传统经济也就是传统社会生产方式、人类自身关系及其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反映。

如在传统经济中,受人与自然对抗认识的支配,那些非市场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不被作为经济资源和财富看待的,并日认为它们的供给是无限的,不考虑经济活动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不断增长的经济财富作为经济学追求的目标,由于传统发展思想和理论指导,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不良恶果,如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短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产生了产品分配中严重的两极分化,并由此引起了国际间和国内各种政治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持续,而且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姚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必然要对传统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以寻求能满足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持续生存(这是人类社会的最大福利目标)和发展的道路,因此也就产生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比如: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使得中国利用外资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2005年中国得到1000亿美元以上的外国投资,而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吸引的外资大约是2500亿美元。如果中国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给外商投资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政府已把吸引外商投资作为实施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有对中国内部经济调整作了很大影响,促进了各种大型工程的实施。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经济发展主要是以价值来表现,并以价值的变化来反映其规模变化的,但仅考虑价值的变化而不考虑其他的变化,那么经济发展很可能是没有保障的,所以分析经济发展,在注重价值分析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其他方方面面,将它们与价值分析结合起来。

人们知道,在传统再生产分析中只考虑价值的生产与平衡,只要价值的生产是以扩大的方式进行、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比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该生产、经济就能正常进行,但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则不仅要求价值生产的扩大和各部分之间比例的正常,而且要求价值的生产与其他各种流量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且这种比例的要求更严格,如果达不到这种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进行下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是因为其他各种因素,其中尤其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变化不能满足其要求的产物,所以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其他环境相适应。

保持经济系统稳定和发展,如果能量和自然资源输入经济系统的量,超过了自然系统再生产这些能量和自然资源的速度,就会出现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结果。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就是因为传统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能量消耗的速度,超过自然界再生产它们速度,使经济发展难以长久持续的结果。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事业,实现这项事业对我国来讲更显重要和迫切。因为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更恶劣,资源短缺状况更严重,所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为强烈。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条件、因难、思路和途径等、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其发展模式是什么,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因为如果仅仅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社会公平公正、公众参与等这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或共同范式而没有特定的战略模式,是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这些基本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模式和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而特定的模式与经济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国情中是不同的,如对公平与公正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对它们的理解也就不同,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方式与程度也不同,所以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必须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特定模式。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最主要的就是生态环境和资源满足不了传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生态环境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在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与世界各国或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酷程度和资源的短缺程度是非常高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需要,成为我国最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第8篇:可持续发展范文

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2、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以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对之做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100多种,但被广泛接受影响最大的仍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可持续发展范文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发展要求不同,因此也就产生了对可持续农业理解上的差异。由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更加注重农业产业的综合功能和重视食品安全与营养,并且更多地强调资源环境的保护,这是一种现代化农业观念。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投入水平低,经营粗放,农业发展更多地集中于数量的增长。也就是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起点不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各有侧重,但共同点都是要求保护资源和环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因而《丹波宣言》中的“可持续农业”定义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即可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的农业”[3]。

2农业可持续性的特征

农业可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关键性概念。由于不同学者所从事研究的学科背景不同,其对农业可持续性的认识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农业可持续性的内容基本都包括生态、经济与社会3个方面,并具有以下特征。

2.1公平性

在可持续发展中,公平主要有2个方面的含义:①代内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也就是说,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要求和给全体人民以同等机会,满足他们较好的生活愿望。②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农业系统发展的公平性,即农业生产不能以牺牲后代及其他地区人的长远利益为代价,从而剥夺他人生存发展权利。农业发展既要消除农村贫困,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4]。

2.2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性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与社会可持续性3个方面。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持续性保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农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农业发展要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持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2.3协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促进生态平衡;农业发展必须在开发、利用、保护和重新培植资源与环境动态过程中来实现,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5]。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农业是一个包含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复合系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多角度、综合性的,因此需要对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较多,可以概括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

3.1人口因素

人类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农业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说,人口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索。适度的人口规模与优化的人口素质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国的人口现状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过快,且农村人口比重多,庞大的人口总量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生产结构不合理和人均支配生产资料有限,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效率差,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3.2经济因素

农业的本质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经济系统是作用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特征与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影响农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很多,主要有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农业要素生产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非农产业比重、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农业信贷以及农村市场发育状况等。这些因素有的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有的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6]。

3.3社会因素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农业人口的40%,农民文化素质总体偏低,观念落后,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成果难推广和普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不断研究和推广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3.4自然环境因素

资源是人类衣食之源,是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增长和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与资源的承载量相适应,才能谋求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填化步伐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我国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全国耕地的2/3为中低产田;目前“三化”草原面积达1.35亿hm2,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从1950年至1980年,中国的自然湖泊从2800个减少到2500个,减少了10.7%,湖泊的总面积减少了11.5%。由于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致使大量农业遗传资源损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近50年来约有200多种高等植物灭绝,现在约有4600种高等植物和433种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7]。在全国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气超过12亿m3,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341t,约有60%的城市出现过酸雨,每年排放的污水总量有360多t,城市中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以及废气、废水,不断地向农村排放[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