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精选(九篇)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

第1篇: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生态农业;社区营造;方略

一、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在当时只是个别种植户为适应个别的市场需求而单独经营的生产模式。至21世纪,全球各个国家都意识到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生态农业在全球多数国家开始受到重视并得到普及。据人民日报报道,截止2014年全球已经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在耕地面积上,2020年前后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在销售额上,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经达到625亿美元。[1]“生态农业”一词首次在我国使用是在1980年银川召开的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此后,生态农业在我国有了新的定义:生态农业就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工程管理为基本手段,以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在传统农业技术经验建立的集约经营,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2]研讨会结束不久,我国农业部提出了关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截至2010年,我国已经在300多个县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其中部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102个,省级试点示范县200多个,这些示范县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也体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从生态农业内部优势和外部支持两个方面论述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生态农业自身优势强

相对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自身有多重优势: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环境,能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生产回报效益高和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第一,生态农业是以改善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传统农业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农药化肥,化肥的大量使用会改变土壤原来的结构和特征,导致突然板结的情况;另外化肥中的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的河流、湖泊和海水中会导致水藻营养过剩等环境问题,传统农业中的化肥使用问题会给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严重的损害。[4]据估计,每一立方米土壤的形成过程,需要328年。而生态农业是一个主张采用开放、平衡、综合、环保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在种植上,生态系统认为不能滥用化肥,种植业中的所有能源都是可以循环利用,能够平衡转化的,重点关注环境和人类生产的平衡、可持续发展。[5]在我国,已经有稻萍鱼共生、茶胶相依、桑基鱼塘等将传统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这些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还进一步缓解了传统农业污染环境的问题,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第二,生态农业能够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我国农业种植的地域条件差异明显,加之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需要在我国研发多样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它可以根据地形和相关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城镇近郊可以发展多功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村可以进行农产品主产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区可以开发综合效益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能够根据农业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地域经济发达程度、农业经济技术条件、农业产业组织发达程度等相关条件的差异从本地农业经济资源的现状出发,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制度、农业产业组织去发展具有循环、集约和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6]第三,生态农业的经济回报效益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蒋高明表示:通过11年的研究发现,生态农业亩均经济效益是普通农田的5-10倍,是美国工业化农田的50-100倍,收益的明显提高是传统生态农业无法匹敌的。[7]第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明显。相对于传统农业更关注当下利益,没有顾及现在的种植方式给土地等自然资源带来的伤害,给未来农业大战带来阻碍。生态农业就以集约、绿色、环保、循环利用、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宗旨在未来的农业大战中能突出明显的发展优势。人的传承也包括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传承,生态农业就能凭借绿色环保等可续持发展的优势将各类资源永久地传承下去。

(二)生态农业外部支持力度大

除了内部优势之外,生态农业也得到了国家和其他学科的大力支持。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8]生态农业在传统农业中脱颖而出,形成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安全性和持续性的生态农业系统,有赖于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生态学、系统论、经济学原理等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大学术力量。另外,因为生态农业相较于传统农业而言有很强的发展优势,所以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对农业的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视,对推进我国生态农业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我国农业部选取了“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等涵盖南北东方和农林牧业全方位大范围的十大生态农业发展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是国家农业部对生态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并且付诸行动的有力证明。

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生态农业在系统论、生态学等学科支持下拥有广阔发展前景,其中社区营造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具体和科学的帮助。现在社会的治理规划中,社会系统的最基本、最底层的组成部分就是社区,社区不仅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的主要载体。因此,社区治理创新就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所以国家在政策层面为社区营造提供支持,社会工作机构也积极普及社区营造。在我国,社区营造是指通过外在的资源引入和主体介入,结合社区内部的社会关系建构和社会资本培育,既形成了社区运作实务的关系联盟,又培植了社区自我造血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能够促成社区整体的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局面的形成。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是以社区为载体的发展方式,其关注的是整个社区包括“人、文、地、产、景”等五大方面,因此除了社区营造本身的发展优势之外,本文还将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区性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吻合以及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两大方面论述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可适性问题。

(一)社区营造逐渐上升的发展态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创新”概念以来,围绕“何谓社会治理创新、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讨论和实践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而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既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空间载体,也是国家治理与地方自治的实践场所,更好地经营社区,提高社区的自助治理和发展能力成为国家更好完成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区营造不断得到学者重视和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成为社会工作重要的社区工作方法之一。我国不断借鉴发达国家和台湾的社区营造模式,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社区营造的实践。在社会上较为成功的社区营造案例就有:2005年江苏旧村改造社区营造经验;2008年浙江聚集发展社区营造经验;2012年安徽古村保护社区营造经验和2016年四川乡村旅游社区营造经验。[9]四川省在2016年社区营造取得巨大成果后又在2017年招标了107个社区营造项目,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社区营造给成都市带来的效益使得成都市能坚持并且加大对社区营造的投入。社区营造在我国从零开始,到成为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手法,为具有特色的社区进行社区营造,使得社区可持续发展,最后受到国家的重视去配合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力量。这一步步的发展都见证了社区营造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在未来的社会快速发展,社区迅速整合形成的情况下,社区营造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呈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

(二)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

在地性特征吻合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约程度高,即资本集约、劳动集约、技术集约三个方面。所谓资本集约就是指产业像集中化经营,产业经营所得资金用于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劳动集约主要是对生态农业劳动的集中讨论,即是通过对劳动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于生态农业经营的技术;技术集约主要是指集中精力研发生态农业高效模式,通过技术提高转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10]生态农业的这一特征与社区营造的在地性特征吻合,社区营造中的一大主旨就是限制地域进行集约化营造。在社区营造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对社区范围内的所有资源和资本进行清点,明确社区的优劣势。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把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的资本集约进行营造,集中社区的资本向农业生产倾斜,促进农业生产。另外,社区营造前期也会进行社区走访和社区访谈,主要是了解社区内居民的情况。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登记有技术的社区居民,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集约要求的支持;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劳动集约也是社区营造中期的重点,在社区营造关键的中期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集合社区内全体人员的力量推进社区营造。同时,社会工作者会针对营造需要技术技巧进行集约培训,提高社区内居民的技术技巧以便社会工作者日后撤出社区时,社区能够正常维持营造中的良好状态。这一点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劳动集约要求相吻合。

(三)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

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观念无论在行动上还是主旨上都是一致的。在行动上,系统论视角下的生态农业建设是需要兼顾不同系统间的运转情况,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在社区营造中,这三个系统刚好与“景”“产”和“人”相对应。生态系统对应的是“景”,即是独特生态景观和社区生活环境营造;经济系统与“产”相对应,即是生态农业的产业经营造,实现系统性经济创收;技术系统则与“人”相对应,即是增强居民发展生态农业意识,提高居民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生态农业通过社区营造能够更好地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发展;在主旨上,生态农业的主旨是绿色、环保、循环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为了能够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友好相处而形成生态友好型农业,这一点与社区营造的观点是相吻合的,社区营造同样主张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究其根本,社区营造就是一个认识社区、改造社区、稳定社区和发展社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又分为不同的阶段:前期调研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中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社区营造和后期巩固社区营造成果。其重点是要稳固社区营造成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营造。一个社区营造的全过程都是基于该社区可以接受为标准进行营造。社区工作者会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向进行社区营造,提升社区在这五个方面有活力和吸引力,维持社区的长久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这一个观点上,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不谋而合。

三、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

社区营造本身的迅速发展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首要基础;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相吻合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点睛之笔;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的高契合度是社区营造可以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上文论述了社区营造可以助力生态农业发展的三大原因,下文主要是通过社区营造的营造前期、营造中期、营造后期和营造结束的四大阶段融合“人”“文”“地”“产”“景”的五大营造重点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探析,为更好地结合社区营造来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营造前期把重心放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人”的身上;在营造中期则把生态农业中的“产”放在关键位置;在营造后期明确“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地位;在营造结束期重点关注“文”和“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可持续作用。由此最大限度发挥社区营造的作用来助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营造前期:协调人的发展意识是重心

我国生态农业主要是在农村社区进行,但一直以来,农村社区居民被认为是环境意识相对薄弱的群体。[11]在生态农业兴起前,农村社区居民为了提高产量和“美容”农产品都会进行大量的化肥耕种,没有经过处理的化肥和过度使用化肥都会伤害土壤的循环再利用、打破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要对生态农业进行推广使用,营造居民的人与环境的协调意识十分重要,也是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重心。社会工作者在承接政府的购买服务后,第一步就是进行社区内的基本情况调研,通过接触社区的领袖人物和社区内的居民掌握一手资料,因为社会工作是承接政府项目而进驻社区进行工作的,所以社会工作者比起一般的生态农业建设的专家更加容易被居民接受;并且在社会工作者走访社区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为载体,对居民进行相关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知识,潜移默化居民的协调发展意识,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居民环境行动技能、创造生态文明型社区环境、营造环境友好的社区氛围、促进居民对环境友好行为的采纳;[12]最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营造前期会通过相关的小活动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同时通过小活动间接了解社区的相关情况,因此,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利用营造前的小活动引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概念,明确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优势。通过营造前社会工作者的走访社区和领袖人物、接触居民了解社区一手资料和通过营造小游戏这三步帮助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和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促使居民接受和践行生态农业。

(二)营造中期:建设产业品牌优势是关键

经历了社区营造初期的意识传播,居民对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接受,下一步就是进行社区营造了。由于社区营造的营造点不能面面俱到,要以特色营造点为主其他营造点为辅来进行具有特色的社区营造,因此社区营造会根据前期的调查情况,选出该社区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面最突出的一个方面作为主要的营造点进行社区营造。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科技问题、资金来源问题、规模化问题、市场竞争问题和产业品牌优势问题等等,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一环,但是社区营造要做到的是精准。因此在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应该关注其中最关键的问题——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产业品牌优势问题。营造生态农业发展的产业品牌优势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的农业势力和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营造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农业,提高居民的生产积极性,配合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例如山东按照“唱响昌乐特色农业,打响昌乐西瓜品牌”的指导思想建设的“昌乐西瓜”品牌,体现了建设和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的重要精神。[13]巩固生态农业产业品牌优势这是社区营造在介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一环,有了产业品牌优势才能使生态农业的发展有亮点,为生态农业提供长远发展的动力。

(三)营造后期:整合地区农业资源是核心

生态农业的主要大前提是改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其能够依靠系统论、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系统研发经营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由此可见,生态农业更加关注将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综合开发经营的生态农业体系。同时,除了生产之外,生态农业系统还牵涉对生态农业产品进行加工、营销和品牌建设等一条龙生产经营线。[14]所以,在社区营造后期,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运用生态农业发展的大前提,对社区内的全部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保证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效益,提高居民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获得,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进一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可以借鉴学习的有:稻萍鱼共生的发展典范;茶胶相依的成功模式;桑基鱼塘的和谐生态系统;[15]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营造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例如可以在适宜牧业的地方,放弃粮食种植,进行人工种树、种草,发展棚舍畜牧产业,将畜牧业与抗风、抗荒漠化的生态防护林业建设相结合。[16]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应时刻遵循生态农业是一个开放的、平衡的、综合的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的原则。基于此,他们才能够在社区营造中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链接整合资源的作用,将其与综合农业资源技巧相结合从而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平衡发展。

第2篇: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中村;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DFID模型;Logistic回归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推进期,然而期间的城市化质量却令人担忧。很多地方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这种形势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综合实力提高和综合竞争力增强的巨大障碍。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乡二元的管理体制导致城中村这种中国特有现象的产生。城中村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参与者,解决他们在失地后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对于解决城中村问题、提升城市化质量意义重大。

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一)城中村概况

近年来邯郸市城市化进程较快,2011年城镇化水平已经高达52%,高于全国城镇化水平。在这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村庄被纳入城市建成区的规划,由于处理方式不当成为了城中村。邯郸市城中村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城中村的数量多、规模大;第二,分布范围广,几乎每一个区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城中村的影子;第三,建筑密度高,尤其是位于市中心区的十几个城中村落建筑密度普遍在7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0%,人口密度也大;第四,违章建筑数量大,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五,城中村房屋租赁市场火热,外来人口多,选择在城中村居住的外来人口一般为本地人口的2~3倍;第六,城中村人口众多,计划生育执行力度不够,子女的教育质量低下。

(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4月份对邯郸市百家村、王朗村、东柳林村、南堡村等十几个城中村失地农民家庭的随机抽样入户调查。问卷的设计遵循DFID(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简称DFID)模型的五个考量因素,包含47个问题,变量共分为三类:第一类,个人基本状况,主要是影响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个人收入等;第二类,家庭状况,主要是影响失地农民转型的家庭条件,包括家庭年收入、收入来源等;第三类,对城中村的体制特征变化的满意度,主要是影响失地农民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保障供给状况、对征地补偿的满意度、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等。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296份,有效问卷291份,具体调研数据见表1。

二、DFID模型分析

DFID模型是由英国国际发展机构建立的可持续生计框架。该框架以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为中心,将维持其生计的资本分为五大类,即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资金资本。

(一)人力资本

1.年龄。调查样本年龄在20~40岁的占46.7%,44~60岁的占40.5%,青壮年年龄段的失地农民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承受着家庭的主要压力;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10.3%,这个数据虽然比例不大,但依然显示出来我国老龄化加快的趋势,因此在对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医保和低保上应该加以重视。

2.文化程度。调查样本中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失地农民的比例高达46.7%,其中有一部分是文盲;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仅为22.0%和11%。数据表明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知识水平较低,以此推断他们的技能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比较差,这将严重影响他们今后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增长。

3.健康状况。样本中94.2%的人都具有比较良好的身体素质,有较强的劳动能力,这得益于他们长期的乡村生活,这是失地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优势,可以让他们在参与城市中低端劳动力市场时更加具有竞争力并从中获取比较持续的收入。

4.市民化意识。这主要是指城中村失地农民对市民化后的生活适应程度。样本中49.1%的城中村失地农民认为自己已经适应了城市的日常生活;有50.9%的失地农民认为他们并没有完全地适应城市的生活,对城市生活依然具有排斥心理,市民化意识比较弱。

(二)自然资本

在征地前,自然资本可以说是城中村农民最有利的生存资本,包括土地、土地附着物、树木和林产品、植物产出、家养牲畜、田园风景、洁净空气和地下水等。由于这些指标难以量化,所以我们并没有大量问题涉及,但总体上城中村失地农民的自然资本是被削弱了,尤其是作为农民可持续生计来源的土地资本被严重地削弱了。在调查样本中失地农民目前被占用的耕地占全部土地的68.68%,征地后大多数人的生活收入主要依靠非农经济活动,如出租房屋、打临工、个体经营等。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资本的逐利性,城中村的土地被征用是必然的。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如何提高土地被征用的补偿标准、完善征地补偿社会保障的机制、让失地农民能切实从城市化进程中获益是维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定义为“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不同于城市,他们的生活基于农业生产,长久的同地域生活使其在血缘的关系上更加亲密,多数人有共同的信仰,村中有共同的节庆日,这些细微的东西共同构成了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在这些社会资本中,村集体是独特的资本,它为村民提供了相对强大的“保护伞”,在改革中对农民进行管理甚至培训,是难能可贵的社会资本,但是现在看来这种保护机制的作用也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被消磨。此外,市民对城中村失地农民不理解甚至是歧视,加大了失地农民的心理压力,同时也给共同体参与城市生活带来了巨大障碍。问卷显示城中村失地农民受歧视现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他们原有的社会资本也被破坏,61.9%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活习惯被改变,35.7%的人认为他们的邻里关系被改变,这些数据都表明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发生了变化,总体趋势是被削弱的。

(四)物质资本

对于拥有土地的农民来说,物质资本一般包括各种农用基础设施、生产工具和技术,如道路交通、卫生设施、通讯设备、生产设备、种子、肥料及耕作技术等。但是,由于城中村的农民失去了土地,生产技能和生活方式必须向城市转型,这时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很多物质资本已经失去了原先存在的必要性和产生利益的可能性。不过,住房、交通、卫生设施等仍然属于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物质资本,通过改善对其可持续生计还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现有物质资本主要有两种。一是房屋资产。城中村失地农民拥有相对充裕的房屋资产,这些资产是其可持续生计资产积累的重要源泉。城中村的村民在宅基地被征用后,获得了相应的房屋补偿。在邯郸市的城中村中,占用宅基地补偿商品用房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而由于城中村的地理位置及城市不断扩张的形势,城中村的房屋租赁经济也非常繁荣,很多失地农民在宅基地上扩建出租屋或将赔偿的商品房出租。二是村中的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城中村的基础设施还是相对落后的,如在邯郸市王朗村,村内街道年久失修,狭窄崎岖,道路不畅通,无法满足停车及消防的要求;管线规划不合理,违规拉线现象严重,电力、煤气、自来水等供应不畅,没有达到全市集中供应的水平;垃圾处理和排污能力低下,环境脏乱差并蕴含潜在的致病因素。显而易见,城中村的基础公用设施对失地农民生计资产积累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在这个方面,政策和政府是缺位的,公共设施的水平较差也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直接削弱了村中租赁经济发展的后劲,降低了城中村村民的物质资本累积速度。

(五)资金资本

城中村失地农民的主要资金资本包括征地补偿款、工资收入、个体经营收入和保障收入。其中,征地补偿款占了很大的比例,通常是一次性支付。据邯郸市的现实情况,征地补偿款的数额比较大,但由于补偿内容不尽合理、被征地农民的投资水平差,所以单纯依靠征地补偿款很难实现失地农民生计的可持续。一般来说,工资收入主要是指在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征地企业的劳动报酬。城中村失地农民在失地后的工资收入并不乐观,调查显示工资收入在失地农民的收入构成比例中不占主流,却是其可持续生计的重要保障,虽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失地农民向城市化转型,但工资收入使失地农民的心理得到宽慰,经济压力减轻。非工资报酬在邯郸市城中村的表现主要包括失地农民的房屋租赁收入、个体经营收入,这构成了失地农民资金资本的重要来源,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调查显示,有69.1%的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解决了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比例较高,这显示出邯郸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较好;有30.9%的失地农民从事临时工作或自谋职业,这客观上说明了失地农民的劳动收入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征地后较征地前收入无较大变化,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较,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生活水平降低了。另外,大约有64.9%的失地农民参与了商业保险,64.6%享受到了医疗保险待遇,这表明邯郸市城中村的社会保障比较乐观。

三、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了验证各个因素对城中村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二元Logistic分析,选出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资金资本的代表变量作为X,以可持续生计的信心作为因变量Y,变量说明见表2。根据检验结果和对数据的调整,保留了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结果的变量,即所有自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的检验,保持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结果见表3。

从表3来看,在人力资本中,年龄和文化程度在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数据表明,越是年龄小的失地农民对可持续生计的信心越强,原因可能在于年龄会直接影响农民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年轻人的体力充沛,适合从事劳动负荷强的工作,他们可以以外出打工或个体经营的方式来弥补土地收入。文化程度与信心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学习能力越强,掌握的生存技能较多,对生活的信心越高。在社会资本中,是否融入城市生活和解决就业及医疗保险方式问题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是否融入城市生活对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尤为重要,这说明失地农民需要在城市中的心理归属感,这样他们才能对日后的生活更加有信心;就业问题和医保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可持续生计的信心,这完全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心理观念。在资金资本中,对征地补偿的满意度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通过数据我们可知,邯郸市城中村的农民对其征地补偿的数额比较满意,此项资金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其对可持续生计的信心。在物质资本中,我们采取了对征地后生活的满意度为指标,这个指标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数据显示,失地农民对征地后生活的满意度越高,对可持续生计的信心越强。

四、结论

DFID模型定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邯郸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现状是良好的。在资金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方面的现状是比较乐观的,征地补偿款数额较大,生活总体水平没有下降,失地农民对可持续生计的信心较大。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在人力资本中,城中村失地农民明显缺乏就业技能,相关机构也没有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在人力资本的积累上还需要多方的努力。首先,失地农民要改造自身就业观。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就业意愿不强,对征地补偿款过度依赖。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制订合理的培训方案,积极宣传培训内容,号召广大城中村失地农民加入就业培训,早日就业。最后,征地者要不断完善征地补偿中的就业安置,为城中村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更科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敬东.“城市里的乡村”研究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J].城市规划,1999(09).

[2]陈颐.论“以土地换保障”[J].中国农业经济,2005(10).

[3]钱红丽.对“城中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完善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5(05).

[4]杨雪.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6(01).

[5]魏书华.城乡结合部城市化与农村集体资产处置[J].城市问题,2002(04).

[6]陈映芳.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7]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城市规划,2005(09).

[8]丁洪建,刑海峰.城中村的问题、成因及规划管理对策[J].中国房地产,2007(12).

第3篇: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旅游感知;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3-5898-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3.071

1 农业旅游发展中的旅游感知问题

农业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生态、文化和社区特征为基础开发的旅游产品,不仅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特征,还具有强大的扶贫功能。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大有潜力,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也决定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仍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因此发展农业旅游一方面能满足日益扩张的旅游需求市场,另一方面是“授之以渔”,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解决手段。

主人与客人是旅游中最重要的两大利益主体,主人即旅游当地的居民,客人即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利益主体的感知,而正是这两大利益主体才是旅游目的地开发过程中最积极、最具创造力、最能够践行可持续性的基础。

旅游主体感知涉及两个问题,即作为旅游地当地居民的主人感知与作为旅游者的客体感知。从主人角度来看,“主人”的参与程度和范围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内容和环节。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损耗并带来了由于外部文化大量涌入导致的“地方特性”的削减。Franklin等[1]指出,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地方文化的挖掘,增强“主人”的自我文化认同意识,进而再造“地方感”。因此,保护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和态度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2]。而另一方面,从“客人”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程度是旅游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旅游者的认可和持续性推广才能有助于旅游产品的持续,甚至扩展性开发。因此,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对旅游者旅游感知的考察,有助于发现旅游产品提供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便于明确旅游产品未来开发和改进的方向[3]。因此,从上述两方面来看,提高旅游产品的旅游感知水平,一方面有助于维护旅游目的地的生态和文化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旅游产品的推广和拓展。因此,建立双向旅游感知衡量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建设符合主体和客体双方感知意识的旅游目的地,才是促进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程度的关键因素。

从旅游感知带动的旅游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4],我国农业旅游存在如下两个重要问题:第一,不注重农业基础与旅游衍生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滞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因此我国农业旅游发展初期较为粗放,规范性较差,过分敛财,未能形成可持续性的发展眼光。导致大量农业旅游资源的荒废和滥用。第二,普遍就地取材取景,但不注重后期的拓展和可持续性创造,旅游感知较为单一,同质化过强[5]。可见,对我国地方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建立在可持续地满足旅游主体双方感知的基础上。因此,本文以东北地区农业旅游双主体的旅游感知为基础,构建东北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进行探讨和评价。

2 东北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指数构建及评价

以旅游感知和可持续性为变量构建两个模型,区域内旅游收入为Y,可持续性变量与感知变量为X。以吉林省某县农业旅游村农家乐主人、游客以及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以对特定问题答案赋值方式进行,赋值范围1-10,其中10为非常赞同,1为非常不赞同。共收集问卷132份(其中,农家乐创办者及当地居民33份,游客83份,当地政府工作人员16份),分别针对旅游感知对3组对象进行了如下考察和描述性统计(表1、表2)。

由表1可以看出,当地居民对地方农业旅游带来的成果中最注重的是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其次分别为保护生态环境、不影响当前生活方式,最后为参与地方旅游管理和决策。

通过对游客的调查统计结果(表3、表4)可以看出,当地游客最看重的为自然田园风光,其次分别为地方生活方式(包括民俗特色等)以及参与程度,相对最不看重的是接待条件。

通过表5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对地方农业旅游带来的成果中最注重提高税收收入和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其次分别为提高地方形象和提供就业机会,重视程度相对最低的是丰富文化生活。

基本描述性统计结论显示,从三大主体对当地农业旅游的满意程度的平均水平上来看,地方政府对当地农业旅游发展水平的满意程度最高,其次为地方居民,最后为游客。在此基础上,以上述问卷调查为基础,建立多变量回归分析模型试图寻找平衡地方农业旅游三大主体旅游感知程度的重要变量。

其中,以不同旅游主体对当地旅游资源的满意程度为因变量y,并根据问卷设置如下自变量:x1为增加居民就业机会和收入,即当地居民调查指标2和地方政府指标4;x2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即当地居民指标3和地方政府指标8;x3为地方生态环境提高,即当地居民调查指标4、游客调查指标9和政府指标6;x4为保持当前生活方式(包括民俗特色等),即当地居民调查指标5和游客调查指标8;x5为丰富地方文化生活,即当地居民调查指标6和政府调查指标5;x6为当地居民调查指标7,参与旅游管理和决策;x7为游客调查指标2旅游地接待条件(住宿等);x8为游客调查指标3,旅游服务水平;x9为游客调查指标4,消费水平;x10为游客调查指标5,旅游地餐饮特色;x11为游客调查指标6,交通便利条件;x12为游客调查指标7,游客参与程度;x13为政府调查指标2提高地方税收收入;x14为政府调查指标3,树立当地地方形象;x15为政府调查指标7,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设计控制变量x16为受访者性别,x17为受访者年纪,x18为受访者学历,x19为受访者职业,x20受访者家庭收入水平,x21为受访者类型[6]。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Y=α0+α1X1+α2X2+α3X3+α4X4…+α15X15+β1X16+β2X17+…+β5X21+ε

通过表6回归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以当地居民为主体的旅游感知考察中,就业和收入、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提高以及现有生活方式和状况原貌的维持与当地旅游满意程度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其除了更关心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带给他们的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外,同时也更加注重当地原生态自然环境与文化传统的保持和传承,不希望以牺牲地方可持续发展而换取当前的收入。而在参与当地旅游资源管理和决策层面上,地方居民普遍表现出了比较低的热情,这与东北地区农业旅游开发尚未形成规模密切相关,受访区域居民尚未体会到旅游资源地协同性的优势,这是本文样本选择的局限性,但也代表了东北农业旅游开发当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以游客为主体的旅游感知考察中,地方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持同样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此外,地方接待水平和消费水平也成为制约游客旅游满意度的重要指标。而从对比来看,地方政府仍然更加关注地方税收收入,这与地方居民对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关心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此外,地方政府也希望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树立地方品牌形象。

3 东北地区农业旅游发展优劣势

我国东北地区是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农业大省。其宽广辽阔的平原特征和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共同决定了东北地区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具有自身的优势,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东北地区地大物博,自然景观较为齐全;山脉、草原、河流、湖泊等一应俱全,其中森林资源优势最为明显,林间野生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同时,东北地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使得不同时期的景色各具特点。畜牧业、渔业与耕种农业发展情况均十分良好。此外,东北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之一,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形成了多种民族风俗和习惯。其中,以满族和朝鲜族居多,其文化多样性也受到了不同年龄层和不同知识水平人士的关注。因此,无论从自然资源还是文化特色来看,东北地区农业旅游都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同时,东北地区原有老工业基地的特征正在逐渐消失,因而大量劳动力从原有产业中解放出来,亟待优化配置。因此,东北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支持。

但同时,东北地区农业旅游资源也存在自身的劣势。

首先,东北地区经济水平总体较为落后。相对于江浙一带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农业旅游发展主要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因而水平较为落后,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为粗放,且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有效的地区品牌。其次,政府支持力度还不够。在以GDP为导向的地方考核评价指标下,东北地区很多地方政府的思路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释放,仍然停留在做大企业规模的基础上,而农业旅游是“小而美”的经济发展形势,难以形成与大企业集团相媲美的规模,因此尚未得到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和重视。第三,从业人员素质也有待提高。目前东北地区农业旅游开发主要以农民自身的积极参与为主,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管理经验,因此难以给游客带来完整的旅游体验[7]。

4 东北地区农业旅游发展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农业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三大参与主体各自具有不同的旅游感知要求,如居民关注就业和收入、地方政府关注地方形象建设而游客则关注接待条件和服务水平,但三者也具有一致的感知诉求[8],即均要求旅游资源能够实现自然生态和地方文化的可持续开发。因此,惟有建立在感知诉求一致基础上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才能够实现三者其余感知诉求的实现。因此,结合本文的定量研究和对东北旅游资源的定性分析,可以得出未来东北地区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朝着以下三个方向进行发展:

首先,充分利用农业大省优势,积极挖潜资源环境,在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资源的开发。基于作为农业旅游的主体的游客和当地居民都看重地方生态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充分挖掘东北林区特征,开发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强调人与自然亲近而不过分破坏的旅游景区。

其次,以重点旅游城市为核心建设中心城市圈,利用中心城市文化的辐射范围,带动周边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9]。结合东北地区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以哈尔滨(冰雪文化)、吉林乌拉(满族文化)和吉林延边(朝鲜族文化)等特色旅游城市为核心,建立城市-乡镇旅游集群,以上述中心城市为基础,挖掘其浓厚底蕴中的文化内涵,并在寻找城乡居民旅游消费需求与独特人文景观契合点的基础上,扩展文化辐射范围。利用范围的扩展,增强地方农业旅游的创新性,带动周围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水平。

最后,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的双重特点,创造农业产业链旅游新模式[10]。创新是农业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也是各地农业旅游项目增强自身吸引力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旅游项目的设计中更要强调人无我有,在借鉴其他地区开发模式的基础上要融合自身的特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可以积极将农业和工业产业链进行融合,引入先进理念,实现从参观到参与,提高游客的参与程度,实现寓教于乐。比如可以在收获季节组织收割-脱粒-入库的田野农家乐,以及冬季冰上捕鱼-水产处理的农工商相结合的参观活动。

参考文献:

[1] FRANKLIN A, CRANG M. The trouble with tourism and travel theory[J]. Tourist Studies, 2001, 1(1): 5-22.

[2] 尚 杰.农业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王 晶.循环经济下企业的运行机制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4] 解运杰,王岩松,王玉玺.东北黑土区地域界定及其水土保持区划探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1):48-50.

[5] 姜国忠.关于发展我国功能多样性农业模式的对策与建议[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6):123-125.

[6] 王 威,杨丹妮,方志权.日本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对我国建设都市农业的启示[J].上海农村经济,2004(11):39-41.

[7] 王兆骞.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8] 朱启荣,闫国宏.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农业多功能性问题[J].国际贸易问题,2003(6):21-23.

第4篇: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更直接、更明确、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喜人变化。

(一)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2亿亩以上,比上年增加3000多万亩,一举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势头。在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稻谷、小麦和玉米等主要品种全面增产,夏粮、早稻和秋粮季季增产,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增产的好形势。据国家统计局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可达46945万吨,比上年增产3880万吨,有望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最多的年份。

(二)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在“两减免三补贴”等惠农政策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全面回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2004年农民增收形势出现喜人变化。我们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可超过6%,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加最多、增幅最高的一年。特别可喜的是,由于农业增产和价格上涨,农业收入成为全年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预计人均增收150元以上,可超过非农产业的收入增量。13个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扭转了近年来种粮不增收的局面。政策性增收因素贡献率明显高于往年。全年通过减免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措施,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450亿元左右,人均增收50元左右,对全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约2个百分点,是历年来政策效应最明显的一年。工资性收入继续增加,预计全年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比上年净增加100元左右,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三)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在大力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各地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继续提高。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比重达到46%,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超过50%,“双低”油菜籽占总面积的比重上升到74.3%。棉花、油料等高效经济作物产量继续增加。畜牧水产业平稳增长,肉类总产量和水产品产量预计达到7200万吨和485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3.1%。乡镇企业稳定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增加值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口240万人。

(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在国债发行总额减少300亿元的情况下,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继续加大对农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全年计划安排农口国债投资376亿元,占国债总规模的比重达34.2%,农业和农村投入呈现“总量不减少、比例有所增加”的良好局面。南水北调、治淮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生态工程进展顺利,农村“六小工程”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投入继续增加,全年用于“六小工程”的中央投资达281亿元,比上年增加约5亿元。农民享有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五)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由8个省扩大到29个省(区、市),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乱占滥用耕地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二、2005年农村经济发展展望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十分艰巨。总体来看,全年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有利条件主要有:一是政策环境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要继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继续加大“三农”工作领导力度,并明确已经实行的支农政策不改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收回,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还要逐步加大。二是各项惠农政策投入力度继续扩大。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及时下发了中央1号文件,专门就做好农村工作、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等作出部署。农业税减免力度进一步加大,免征范围继续扩大,不少省份也已宣布从今年开始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另外,今年国家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规模将继续增加,继续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三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更多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有利于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四是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继续好转。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清理针对进城务工农民不合理收费等专项活动不断深入,农民工权益将进一步得到保护。

不利因素有:一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田水利建设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耕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趋势近期难以彻底扭转,提高和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任务十分艰巨。二是2004年粮食增产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恢复性质,2005年持续增产的难度较大。全年粮食再增产面临着扩大面积、提高单产、价格上涨和财政支持4个空间有限的局面和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依然很大。三是农民增收缺乏新的支撑。2004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政策支持的因素占很大比重。2005年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再难有上年那样40%以上的涨幅,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也再难有去年那种500亿元以上的增量。而且种粮比较效益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就业不充分等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农民增收难将是长期存在的。四是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价格面临再度大幅上涨的巨大压力,国家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各种好处有可能被涨价因素部分抵消。

从总体上看,经过努力,2005年粮食总产量有可能继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5%。这要求我们坚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拓宽农业增收空间、促进农民增收两个长效机制上来。

三、2005年农村经济工作重点

为实现2005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预期目标,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要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政策取向的变化,按照工业促进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认真落实好中央已经明确的各项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提前做好主产区重要粮食品种执行最低收购价的各种预案,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继续严密监控化肥市场,抓紧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稳定供应工作,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稳定农业生产成本。加快立法,逐步把各项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

(二)狠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要坚持把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稳定并努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中央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补助范围,明确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抓紧研究新形势下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建立新的依靠农民投工投劳解决自己生产生活问题的办法。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和沃土工程,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促进粮食持续增产。抓紧研究建立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三)促进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

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在继续完善各项支农政策的同时,2005年要坚持把工作的重点转向帮助农民通过增产增效、提质增效、节本增效、增值增效、就业增效等方面上来,不断拓宽农业增收空间,努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动摇,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各地农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继续实施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加快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规范各种检验检疫收费,把畜牧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扶持乡镇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扶持小城镇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进一步清理各种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和乱收费,巩固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成果,防止发生新的拖欠。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加劳务收入。继续做好扶贫工作,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四)继续加大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

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向“三农”倾斜,努力做到农口投资总量不减少、比重有所增加。在继续加强南水北调、治淮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大农林水利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农业投资坚持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项目倾斜,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倾斜,向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倾斜。要继续加大农村“六小工程”投资规模,扩大建设范围,提高工程质量。按照中央l号文件精神要求,继续加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力度,以县为单位,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明确职责、项目带动等方式,努力提高支农投资效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业投资体制,逐步建立稳定的政府支农投资增长机制。

第5篇: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保护 失地 农民利益思考

一、莒县城阳镇试点探索努力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的主要做法

1.建立“三项机制”,推行“成果共享”,努力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一是建立土地分红制,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利”。2007年,城阳镇针对土地征用后村级组织参与工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被征地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实行村级财税分成体制,规定凡是村引进或落地的项目,镇级财税分成的50%奖给引进项目的村和企业落地的村,并要求村级将财力分成的40%—60%按实际征用面积分发到被征地农民手中,让农民在土地被征走之后还能继续分享企业发展的收益。2007年起,城阳镇在沈家村试点推行这项制度,被征地农民每亩得到105元工业成果分红,2008年每亩得到133元分红。

二是建立培训、就业机制,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建立城阳镇劳动技能培训中心,投资120万元建设可供500人同时培训的场所;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采取“订单培训”方式,对申请就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协调入驻企业本着“村级推介、政府引导、优先选择”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吸纳本地农民,让他们就近就业。另一方面,引导失地农民进行市场经营。

三是建立生活保障机制,让失地农民“失地有保障”。城阳镇每年从新增镇财中拿出10%,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基金,专门用于为孤寡老人、特困农民提供养老金和扶助金,让这些不具备劳动生产能力的“三无”失地农民生活上有保障。政府为失地农民“瞻前顾后”,使他们对被征地后的前景更有信心,形成政府、企业与农民“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2.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征地工作

(1)把找准最佳的利益联结点做为征地工作的前提。近年来,城阳镇努力寻找政府、征地主体、失地农民间最佳的利益联结点,尝试“镇、村、被征地农民”三级共同参与的新增财力分成体制,变原来征用土地一次性补偿为逐年分红、长效保障,把失地农民与落地企业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

(2)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城阳镇近年来在征用农民土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同时,除了补偿安置费及时到位外,对不同年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安置方式,尤其是对孤寡无依户和不具备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希望继续从事农业耕作的征地户采取土地置换,调整面积与原生产条件相当的土地供其继续承包经营。从而使征地工作的支持面不断扩大,矛盾面不断缩小。

(3)统筹发展,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有污染的项目和财力贡献不大的项目不予落地。注意培育技术创新型企业,追求辖区内的整体效益和运行质量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带动农民共同发展。

二、探索和创新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具体途径和机制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保证,是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问题。既要保证社会稳定和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又要保证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这就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具体途径。

1.补偿

(1)货币补偿。尽管有种种缺陷,但目前情况下,货币补偿仍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的补偿方式,被征地农民也比较容易接受。现在的关键是合理提高补偿标准,从制度等多方面切实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补偿标准过低的问题,同时不能简单地一补了之。

(2)社会保障。这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础之举,根本之举。当务之急是应按照“土地换社保”的理念,尽快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一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要将养老、医疗、失业及低保全面考虑,并全面建立;二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必须社会化,建立由财政托底的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机制。三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最终建立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思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要考虑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衔接。

(3)留用地安置。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一定面积的建设用地,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它又可称为开发性安置,是通过开发性项目建设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生产和生活出路的安置方式的创新。征收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民集体土地,还应当通过利用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地流转和土地开发整理新增加的耕地等,让被征地农民有必要的耕作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2.就业

对失去土地的农民来说,实现稳定就业,取得经营土地之外的工资性收入,是为失地农民提供“可持续生计”的重要途径。就业安置机制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失地农民要持续关注,从失地登记、转业培训、推荐上岗、失业救助等方面,政府应有一套相互衔接的运转体系;二是企业对失地农民的“优先录用”,在同等条件下,应保证优先录用失地农民;三是建立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的支持和扶持政策,引导失地农民在就业安置方面自闯门路。

3.住房

对失地又失居所的农户,更要做好安置工作。

(1)货币安置。货币安置简便易行,但缺陷也很明显,主要是农民自建房或重新购买商品房的成本远远高于拆迁房得到的补偿;如果农民的理财能力和经验不够,很可能导致坐吃山空。

(2)农民新居建设。采用集中规划,集中修建农民新居的办法,将一部分被征地农民和农民拆迁户集中在一起。这既可以合理使用土地又可以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安居问题。但是,集中安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不少农房原有的生产性功能消失,失地农民的经济利益可能受损。

第6篇: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4]程序.程序教授可持续农业集,1994.

[5]王军.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第7篇: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企业生产;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引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能源安全是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一直是我国最安全、最经济、最可靠的能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平朔集团矿区是我国最大的露井联采亿吨级生产矿区,所属安太堡露天矿是改革开放之初引进美国资金、设备、技术、管理建设的特大型露天煤矿。平朔公司自美国西方石油公司退出合作后,在艰难的环境下与政府合作,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平朔公司在生产接续中,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工作,这将对平朔公司未来产量能否保持亿吨产生重要影响。

二、平朔公司在生产接续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1.原煤后续储量不足,地质条件复杂

平朔公司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资源储量不足,随着公司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可采资源不断减少,为未来矿井的生产接续问题带来挑战,企业急需增加资源储量。同时公司各矿井在生产中不同程度地受到断层、背斜、陷落柱、角砾岩侵入等地质构造的影响。采空区与小窑越界对生产组织的影响也较大,三座露天采矿区域内的小窑采空区分布范围广、资料不全,对小窑内的水、火、气体等情况掌握不准确,加之局部因地质构造产生溶洞的影响,给生产接续工作带来很大的考验。

2.地方政府对于企业的支持与煤炭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平朔公司从建矿之初到现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双方之间的关系一直较为协调,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是追求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企业的核心目标则是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两者之间由于目标的不同存在差异。政府要求企业在煤炭的技改项目中要求必须配套非煤项目循环经济整体发展战略思路,由于这些项目属于微利项目,为企业当前在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也为生产接续带来困难。

3.失地农民的安置增加企业成本

平朔公司在生产接续中需要大量土地,同时存在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按照平朔公司与地方政府达成的协议,现行的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大都实行货币安置与工作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适龄的失地农民安排在企业中就业,但是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男女比例失调等原因,这个失地农民的安置成为了企业的负担,造成企业人员效率低下。特别是在当前煤炭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企业成本的增加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不断降低。

三、解决平朔公司生产接续过程中困难的对策建议

1.积极构建和谐企地关系,提升与各级政府的合作沟通

政府和企业应扮演各自角色,地方政府的职能就是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而煤炭企业则要追求利润、规避风险,遵守规则、回报社会。只有厘清了政企双方责、权、利,使双方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和谐政企关系,才能解决由于监管不到位所导致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企业的发展对于地方政府来讲是互利双赢的,对于推进当地的城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需要在政府的协调下增加企业的后备资源储量,才能保持企业持续的生产与发展。特别是地方政府作为征地的主体,只有带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才能顺利完成征地搬迁任务。

2.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氛围

对于平朔公司在发展中关键的地方协调工作主要为征地搬迁,对于土地的问题要牢牢依靠政府加强宣传,且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合理,政策宣传要到位。树立“宣传先行”的工作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征地拆迁政策宣传,公开征地拆迁计划和征地拆迁程序,使群众真正了解政策,理解和支持征地拆迁工作。要克服急躁和盲动心理,采取多种方式,多了解群众的想法,多分析群众的顾虑,占在他们角度考虑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要带着感情上门沟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家一户走访的方式进村入户进行宣传,要讲清讲透征地拆迁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多为困难群众着想,以人性化的工作态度,柔性的工作方式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立足地方政策,调整发展战略

政策是政府为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平朔公司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出台适合当地情况与企业实际的政策,这将为企业带来积极影响。政策本质上是对社会利益结构、社会利益关系的规范与调整。对于政策的学习和领会,有助于化解矛盾和误会,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4.合理利用各种政策手段,创新安置方式

在加大与地方协调力度的基础上,公司对内加强管理,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对外要全力推动用地改革,争取由目前的单纯征地转变为土地置换;其次合理规划原煤产量,以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及推进速度。由于平朔公司有三座露天煤矿,对于露天的采空区会进行复垦的工作。在进行征地搬迁时,可以与被征地的农民进行协商,在复垦后按照相应比例进行土地置换,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安置的成本,也会降低实地农民对于征地搬迁的阻力,以及对于今后生活产生期望。

5.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后续发展建设

企业要配合政府做好征地搬迁后的工作,一是要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分类分层次地落实保障培训责任。二是结合征地拆迁的实际,对农业户房屋拆迁安置,采取农民乐意接受的土地安置方式,尽快抓好规划设计、选址安置等工作的落实,打消群众顾虑,争取“拆、建”同时进行。三是要针对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制定一些优惠措施,积极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多渠道增加失地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第8篇: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吉林吉林;1960―2015年

中图分类号 P468.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19-02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主要种植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热量资源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农业气象中一般以气温的高低、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及持续日数、积温的多少以及无霜期的长短作为鉴定某一地区热量条件的指标。本文通过分析吉林市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为吉林市农业生产提供气象参考依据。

1 热量资源概况

吉林市年平均气温为4.0~5.5 ℃,年平均日最高气温为10.4~11.8 ℃,年平均日最低气温为-1.8~-0.3 ℃。稳定通过0、5、10、15、20 ℃的初日分别在3月27―30日、4月11―15日、5月1―5日、5月24日至6月2日、6月下旬;终日分别在10月28―31日、10月13―16日、9月24―29日、9月6―9日、7月中下旬至8月初;持续日数分别为213~218、182~189、143~152、97~109、21~48 d。稳定通过≥0、≥5、≥10、≥15、≥20 ℃的活动积温分别为3 110~3 380、2 970~3 230、2 600~2 870、1 940~2 260、420~1 040 ℃,且均是永吉、吉林较多,蛟河较少,与气温的空间分布大致相同[1-3]。

吉林市稳定通过各界限温度80%保证率活动积温如表1所示。另外,吉林市各站≥20 ℃ 80%保证率积温均在100 ℃以下,其中蛟河为0 ℃。

吉林市无霜期初日在5月3―15日,终日在9月21―23日,无霜期持续日数为131~141 d。

2 气候倾向分析

如表2所示,吉林市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增温趋势高于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气温,表明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对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增加0.15~0.33 ℃,其中吉林、舒兰增温趋势最强[4-6]。

如表3所示,吉林市稳定通过≥0、≥5、≥10、≥15、≥20 ℃的活动积温平均每10年分别增加36.1~73.1、38.9~69.4、43.5~74.3、46.3~79.1、68.5~159.6 ℃,即界限温度越高,气候倾向率越大。其中,各站≥10 ℃积温的增加趋势全部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检验,最为明显。

吉林市无霜期的初终日期及持续日数也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且呈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的变化趋势(表4)。

3 周期分析

图1为1960―2013年吉林年平均气温的小波变换图(图1a)和小波方差图(图1b)。由小波变换图中可以看出吉林年平均气温在7~8年、4~5年以及24~26年时正负相位交替出现,存在偏高、偏低的波动变化。24~26年周期在整个分析时段非常稳定,年平均气温经历了低―高―低―高―低5次交替循环,在1972年以前、1984―1998年以及2010年以后年平均气温偏低,1973―1983年、1999―2010年年平均气温偏高;7~8年周期在1968年后非常稳定,存在准6次周期振荡;对于4~5年时间尺度,则有更多的年平均气温偏高与偏低的交替循环。近几年的年平均气温变化,在24~26年尺度和7~8年尺度上属于偏低时期,在4~5年尺度上属于偏高时期。另外,由小波方差图可以看出,7~8年的周期振荡最强,为吉林年平均气温变化的主周期,4~5年为第二周期。

4 结语

(1)吉林市热量条件能够基本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积温相对充足,≥0、≥5、≥10、≥15 ℃的80%保证率积温分别为3 000、2 860、2 410、1 800 ℃以上,≥20 ℃的80%保证率积温在100 ℃以下。各站中吉林、永吉气温高、积温多、稳定通过各界限温度及无霜期初日早、终日晚、持续日数长,热量资源相对较好,蛟河热量资源相对较差。

(2)吉林市近56年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均呈明显的增温趋势,其中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增温趋势强,各站中吉林增温趋势最明显。吉林市稳定通过各界限温度的积温均呈明显的增多趋势,且界限温度越高,气候倾向率越大。吉林市无霜期初日除桦甸外均呈提前趋势,终日均呈推迟趋势,持续日数均呈延长趋势,但并非所有测站都通过了0.05显著性检验。

(3)吉林市年平均气乇浠主要存在7~8年和4~5年的周期。

5 参考文献

[1] 纪瑞鹏,张玉书,冯锐,等.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7,29(2):74-82.

[2] 戴声佩,李海亮,刘海清,等.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华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1):52-60.

[3] 梁宏,王培娟,章建成,等.1960―2011年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4(3):466-479.

[4] 胡琦,潘学标,邵长秀,等.1961―2010年中国农业热量资源分布和变化特征[J].中国农业气象,2014(2):119-127.

第9篇: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一、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三、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