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典诗词范文

经典诗词精选(九篇)

经典诗词

第1篇:经典诗词范文

一、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中,古诗词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那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都让人如醉如痴。踏上诗词之旅,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我们吟诵千古绝句,我们体会人间百态。

诵中华经典,做童心少年。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溢满华彩的诗词世界,领略古代诗词留给我们丰厚的精神财富。

第2篇:经典诗词范文

关键词:诵读经典诗词;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在各学校广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背景下,很多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加强经典诵读对培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加强经典诵读既有助于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底蕴,更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也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文化的逐步提升,也为学生未来的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注重诗词环境创建,突显人文魅力

美感往往都是与美丽、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以及轻松、愉快的情绪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各学校应注重诗教活动整体环境的构建与优化,从而让教师乐于接受,也让学生乐于诵读。对此,学校应对现有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并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去营造和谐、轻松的古诗导读氛围,然后再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去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带领学生更自然的融入到诗词经典的意境当中,并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交流更好的体验美的情趣、接受美的熏陶,真正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对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墙壁上张贴一些较为经典的古诗文,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诸多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名言警句。这样学生只要一踏进教室,抬头就可以看见诗词,并置身于浓郁的古诗氛围当中,并从中体会到经典诗词那种独特的人文魅力。身处于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经过不断的熏陶与感染,能够促进学生诗歌学习兴趣的不断增强。因此,在设计、组织各类经典诗词诵读活动过程中,其教师应在全面考虑学生兴趣爱好与文学素养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采用更新颖、灵活的教学策略来呈现人文魅力,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二、积极组织各类竞赛,感受人文精神

每个学期学校都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五次以上的古诗词诵读比赛,且以接龙、必备、表演等多种题型来进行,以此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具有的独特魅力。同时,每个月教师可以整合现有条件与力量,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古诗词书画作品展,引导学生有机整合诗词、书法与绘画,让学生不断接受美的熏陶。通过组织诗配画等活动,引导学生精选、合理的划分自己喜欢的古诗,并带配上适合的图画,或者是以小组的形式,制作成相应的手工制品,通过生动鲜明的图画来呈现那浓郁的诗情。

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知识竞赛,内容不仅要涉及到作者、作品背景,还要包括作品风格与艺术手段等内容。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古诗词篇目在欣赏的基础上,给予恰当创新,与音乐、图画,以及舞蹈等巧妙配合,在班级内组织组织学生开展表演、演唱的等竞赛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试着编排《赠汪伦》《春江花月夜》等表演。通过这些活动的编排与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古诗的已经有更好的领略,也能够真正做到寓教于乐,通过更新颖、多样化的形似来接受经典诗词的熏陶,从而对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有更好的体会,因此,在教学培养中,为了给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创造良好条件,其教师应充分重视起多样化活动的组织。

三、加强经典诗歌诵读,增强人文素养

优秀经典诗词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人文底蕴,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通过呈现更高尚的情操、远大且美好的理想,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来熏陶感染每位学生。

例如:在讲解陶渊明的田园诗过程中,就可以带领学生去深入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悠闲、恬淡;而在学习边塞诗中,又能够带领学生去感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那种壮丽与魅力;在带领学生分析送别诗中,还能够引导学生真切的体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那种真诚与友情。等等,因此,在教学培养中,其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以及认知发展需求,积极组织学生诵读经典诗词,让学生在古诗词的不断熏陶中,真正爱上古诗词的诵读,且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经典古诗词诵读的安排,可以运用蕴含高尚道德文化价值的古诗词,来全面、深入的开发学生智慧与文学学习潜力,也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更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真正实现以文育人的教育培养目标。

四、结语

总之,积极开展`活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不仅能够全面调动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也能够将学生健康向上的青春风采、文化面貌充分展现出来,从而使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其语文综合学习、应用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严宝银.读经诵典提高人文素养--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探微[J].考试周刊,2014,(45):34-34,35.

第3篇:经典诗词范文

一、 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古诗词与学生的生活距离久远,如果让学生单从字面对照译文去理解,难免枯燥乏味。然而,作者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却能让学生从中感知诗词的大致内容,听故事又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听故事,诵诗词”活动,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中走近诗人,走进诗词。

如诵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讲述“靖康耻”的历史故事,诵读王安石的《梅花》讲述诗人王安石两次变法失败的故事等。有时,我们还把“百家讲坛”引入课堂,让学生聆听知名的专家教授讲故事。

如《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教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中国词坛的第一首悼亡词,出自苏轼之手,抒发了词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和哀悼的心情,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对于认知水平尚浅的儿童来说,有点勉为其难。然而,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教授在“百家讲坛”《苏轼》系列节目(七)《天伦之乐》中有一段视频,精彩地讲述了苏轼与王弗这对少年夫妻之间的儿女情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不仅拉近了与词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诵读诗词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 素读经典,情趣盎然

《相约经典》的教学采用的大多是“素读”。“素读”不追求理解深刻,只是朗朗诵读,直至将所读内容烂熟于心,脱口而出。在技法上,要求反复朗读,响亮地、清晰地、字正圆腔地读,目标上追求积累大经典文字,力求完整地、熟练地记诵。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诗词,采用多种形式活泼的素读方法。

1. 古诗新唱,乐趣无穷。《毛诗序言》中说:“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可见,诗和歌从它们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形影不离,唱诗还是最好的记忆方式。

谷建芬老师专门为孩子们学古诗谱曲的作品就有二十余首,从《三字经》到《弟子规》,从《咏鹅》到《元日》,从《相思》到《游子吟》……把读古诗变成唱古诗,低中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给古诗配曲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想象诵读,有滋有味。联想和想象是领悟诗词的基本方法。在诵读中,我们以联想和想象为抓手,以情带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从逐字逐句地认读转变为充满情味地诵读。

如《乡村四月》的教学: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了江南农村的春景。前两句着重写景,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刻画了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在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交流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学生这样说:

生1:我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的青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

生2:我看到了广阔的原野上镶嵌着纵横交错的河流,河水清澈见底。

生3:我看到了绿油油的庄稼地,田间农民伯伯正忙着插秧。

生4:我看到了一个小村庄,村子的南面是一大片桑树林,东边是一片蔬菜地,路旁有几棵高大的树木,还有几只杜鹃鸟在树上欢快地跳来跳去,好像在说:“布谷――布谷。”

生5:我看到了天空中烟雨,小草、庄稼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绿了。

……

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又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的教学: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五言绝句,按时间顺序,叙写了诗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远游芙蓉山,夜间投宿到一户贫苦农家的情景。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诗改写成故事。有学生这样写道:

在冬天的一个寒冷的日子里,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刘长卿独自一人去芙蓉山游玩。天色越来越暗,山峦似乎离他更远了,周围没有一个客栈,他不禁加快了脚步。

忽然,一座小屋出现在眼前,刘长卿高兴地跑过去,走进小屋。小屋里陈设简陋,主人又不在家,显得冷冷清清,他自己生起了火,借着火光开始读书。

不知过了多久,柴门外传来了“汪汪”的狗叫声。在这风雪飘飞的深夜,是主人风尘仆仆地回来了。此时,流落异乡的刘长卿更觉得孤独寂寞,提笔即兴写下了《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之后,学生再次诵读诗时,仿佛身临其境,就更有味了。

3. 多样吟诵,乐此不疲。古诗词语言凝练,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其他文体相比具有独特的节奏感,易于吟诵。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多样的吟诵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吟诵的形式包括指名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还可分为轻声读、大声读、感情读等,我经常交替使用,避免学生对诵读产生厌倦。

如在教学杜甫的《望岳》时,我们采用了分组诵读的方式:一组读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一组读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看泰山秀美无比;一组读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由静转动,突出泰山之高大深远;一组读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会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第二次读,四大组调换读。这样一遍遍诵读,不但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也掌握了诗歌的大意。

三、 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经典诗词中的文字是经过锤炼的典范的语言,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在高年级的诵读活动中,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运用。然而,让学生运用古诗词,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刚开始时我们应该创设情境,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行的范例。

例如,学生在诵读了一定量的苏轼的诗词后,课堂上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

师: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的情感里,用已经学过的诗词填空。

出示:

① 当我们走在美丽的庐山上,会情不自禁地说:“ ( ),( )。”

② 当我们在中秋的夜晚思念亲人时,会忍不住吟唱:“ ( ),( )。”

③ 漫步苏堤,欣赏着如诗如画的西湖美景,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 ),( )”的诗句。

④清明时节,想起已故的亲人时,我们又会想起苏轼的词“ ( ),( ),( )”。

⑤初春时节,我们在公园中游玩,望着盛开的桃花,看着湖中嬉戏的鸭子,想起了诗句:“ ( ),( )。”

第4篇:经典诗词范文

关键词:诗词教学;有效途径;激活课堂;延伸课外;家校联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88-001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如何引领小学生走进古诗文,让孩子爱读诗,读懂诗,让中华经典诗词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浅谈阐述。

一、激活课堂。读写结合

探索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古诗词教学行之有效的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古诗词教学,才能让孩子走进古诗词,从根本上激活孩子们的“阅读期待”,以提高古诗词教学的实效性。

1.激活课堂

①创设情景,走进诗文

孩子们愿意读诗,但大多数是“小和尚念经”,古诗词一般短小押韵,朗朗上口,孩子们很轻松就会背诵了,但其中所表达的含义、情感等,一般都闹不明白。所以,教师应该避开灌输式的讲解,创设情景,让孩子们走进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感知、感受、感悟。

文包诗的典型特点,寓诗于晴境之中,如《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咏华山》《游子吟》等,诗文对照,品悟意境,学生易读易懂。

②由画入境,展开想象

诗词的写作,跳跃性比较大,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引领学生进入这种意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是有效的途径。如《枫桥夜泊》通过诗人夜泊枫桥所见的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伴之所闻的乌啼、钟声,勾画了一幅意境幽美的秋江夜泊图。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孩子读诗,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先简单勾画出诗中所见,再读体会诗人如轻烟般的愁思后,细画此图,图诗结合,理解诗人淡淡的愁情。

③诵读感悟,自由交流

古诗词表达简洁,孩子诵读理解也有所不同,课堂上应允许孩子自由交流自己的诵读感悟,当然,这应该是在初读之后,了解了诗人作诗的背景、诗词大意等之后,反复诵读有所理解、感悟,与同学交流,既加深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也培养了孩子的表达、创新、合作等能力。

如:南宋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诵读之后,我让学生围绕“你读出了什么?”展开交流。有人说:“我从萧萧梧叶送寒声感受到秋天来了,天气凉了。”还有人补充说:“我从江上秋风一词知道是秋天。”有人说:“我从动客情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还有人说:“我感觉诗人想念他小时候的生活了,他看到儿童挑促织很感兴趣。”也有人说:“我觉得这些小孩子很贪玩,夜深了还不睡觉,还在捉蟋蟀呢!”……交流之下,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品读、思考、想象的能力。

2.读写结合

让学生走进古诗词,实实在在地读一读,问一问,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读写结合,解放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习作中运用古诗文的形式很多,我们可以以诗文的意境为基础,诱导学生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为古诗文扩补感受,扩补情境,续编故事等。如:郑燮的《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教学中,我让学生由这两句展开想象,自由编说童话故事,以竹笋冲破岩石为中心编写,主题表现竹子坚忍不拔的精神,顽强的生命力。

再如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的《习作8》,指导学生选择两句诗,查找相关资料,对诗的全文,创作的背景,对诗意的理解或赋予的新的意义等,展开交流,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学生能在平时多积累,在语言中在习作中恰当的运用,其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定会大大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感悟古诗文。

二、延伸课外。拓展阅读

1.延伸课外

(1)诵读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通过查阅课外资料、询问、调查等手段,自主学习,不仅能更有效地理解诗文,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诵读与生活运用相结合

诗文源于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和孩子们散步、郊游、逛超市等过程中,我们可以诱导孩子在不经意间,见物吟诗,见景吟诗,叙事吟诗等等。

如:在学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出示这样一个题目引导学生:当你爸爸在中秋节期间出差在外时,你觉得他可以用哪句诗表达他此时的心情?孩子很容易就想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类似的引导还可以有许多:秋天,看到满山的枫叶,你会吟诵哪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当小明的爸爸看到小明的钢笔字写得比自己还要好时,他会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长此以往,很多时候,孩子会在不经意间恰当得体地溜出句古诗或创作出诗句,这样,古诗文便在悄然无声中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

(3)诵读与活动相结合

以活动激趣,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班级小诗人”;举行“古诗配画”、“课本剧表演”、“诗词知识竞赛”、“古诗词经验交流会”、“诗词创作”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体验阅读的成功,从而激发学生古诗词阅读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到读经带来的成就感,自然就会喜欢读。

三、家校联手,营造氛围

读书是一种学习,学习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所以我们可以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终生学习”、“全员学习”和“团体学习”的理念,创造显性的学习氛围,以氛围去影响广大学生,甚至学生家长。

引导孩子们读诗词,就是要提高他们的诵读兴趣,让他们多看、多读、多背。

1.制造氛围

教师可以在班里宣传、布置每天一诗,可以在黑板报中腾出一角,每天更新一首诗词,大家都去读,自然形成一种氛围,一人读古诗文较难,大家一起读,则兴趣将会大为提高。

2.感染兴趣

家长和老师都必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和孩子一起读诗、谈诗,互相比赛,一家人兴致高昂,读得多读得好时为他点赞,稍有松懈时为他打气加油,让孩子们持续这股热情。

第5篇:经典诗词范文

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欣赏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记龙团》 宋·苏 辙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睛窗。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宋·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饮茶

一己偏居多惆怅,新茶盈杯费思量。

浮沉逆顺终须止,冷暖甘苦唯留香。

茶叹

山间竹雾绕,独登缈亭上。

茶绿伴金樽,润唇淡淡香。

观鹤随仙游,闲清野云凉。

拾此得心悦,凡事多沧桑。

论茶道

挥铁剑,斩乱马,壮志从未寄篱下。

天虽变,夕日落,不如抿茶话桑麻。

有关茶文化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茶文化的精美古诗词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欣赏相关文章:

1.茶文化的唯美诗句欣赏

2.茶文化诗词集锦

3.茶文化诗词的图片欣赏​

4.关于茶道的词

第6篇:经典诗词范文

这次国学经典吟诵活动,我们怀一颗赤子之心引导孩子们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吟诵现场,每个班学生表现出的庄重、大方,让人想起朱永新《致教师》中说的:“为每个生命颁奖,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值得呵护的。”我们的国学经典诗词吟诵活动,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学生的吟诵让我们感动,将阅读进行到底,是我们的责任!

国学经典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蛰伏着诗意,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最是书香能致远。长期吟诵、积累国学经典,不但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使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活动中,从孩子们脸上表现出的欢欣,让人看出我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这次活动,我们的宗旨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用好校园文化,相信浸润的力量。

我校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校园里,一步一景里融汇着中国传统文化,让人可以触摸到我校校园文化的温度。步入其中,方能领略到除了建筑物的不同之外,还有处处流淌其间的文化气息,芬芳氤氲!诵读国学经典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读经典,可涵养其性,就是学生的品行通过活动、积淀慢慢呈现出来。读经典,还可知天下事,懂圣人礼。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着学生成长。如果让学生坚持三年读经典,不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还为他们的人生打好了底色。学生毕业后,无论走向何方,他们不但骨子里流淌着学校文化的血脉,而且腹有诗书气自华。

国学经典吟诵,也是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基。国学经典诗词吟诵活动,滋生出来的内涵,远比一堂语文课丰厚得多。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几句话总是给我们温柔的提醒:“我们幼小时候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小,小到几乎察觉不出来,都有极重大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头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发生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了不同的趋向,最后就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所以必须趁着孩子们积累的黄金时期,让他们厚积,将来才能薄发。

我们始终信奉一句话,所有的经历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在种种经历中去锤炼自己的毅力。活动的最大魅力,在于处处有挑战,让你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生的活动何尝不是呢?他们走上舞台,大胆展示自我,尽管有的学生的表现让他们自己不满意,但锤炼他们的毅力是宝贵的财富!这次活动,我们为自己能给学生历练的舞台而欢欣,因为他们每次走过的路,每一天的进步,都有我们许多情深意切关爱的目光!学生们在活动中的成长,是我们给教育一个笑容,是我们的职业使然。

二、诵读国学经典,阅读春满校园。

首先,七年级各班推行课前五分钟阅读分享,有的根据老师推荐读的书阅读分享,也有的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读的书分享阅读收获。并且我们坚持每周的阅读课,给学生的阅读建立一个“场”,在老师带领下去阅读,先从唐诗宋词寻找精神食粮。三月,7.9、7.10班先开启了诵读国学经典唐诗宋词活动,四月在全年级推广。课堂上,师生同背一首诗词,师生相互说自己读诗感悟,学生随笔写感悟,这是最灿烂的阅读生命状态,也是最生态的语文阅读实践。不爱阅读的孩子,在特殊氛围的感召熏陶下渐渐热爱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我们相信:不计筹码播种阅读的种子,总有一些会发芽,开花,成长为树的,而后一棵一棵缀连为森林的。在学生人生黄金的三年,坚持引导学生走进国学,亲近国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最大的功德之一,也是做善事,引导学生爱上阅读,爱上我们的国学经典,这也是熊欣校长的一贯主张。这次吟诵读活动,我们的宗旨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鼓励每个学生大胆走上舞台,最后全年级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走上了舞台。我们非常用心设计了“必背”、“速背”、“表演吟诵”三个大环节。尽管比赛形式多样,准备过程辛苦,辅导主持人很累,我们累并快乐着!我们找到的是一种淋漓酣畅的教育幸福!

三、抓好教育契机,不断改善。

第7篇:经典诗词范文

【关键词】经典诗词句 作文 写作思路 方法 技巧

一、抒情对比:怎一个愁字了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中的千古名句。此词怀旧感伤,情景交融,感情沉郁,凄丽绝尘。夜深人静,秋分瑟瑟,作者眼望残月如钩,不知何时,一股寒意浸过心头,不禁黯然神伤,仰天长叹,发出无言的哀伤,所有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在心底涌动,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秋κ人是一个痛心难耐的季节,也是一个他无法回避的时节,在他眼里,秋总是烦与愁的,所以诗人把对故国的思念、昔日美好生活的追忆以及国破家亡的悔恨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无法排遣的痛苦寂寞与秋结合起来,以麻丝喻离愁,化抽象的情感为具象,把离愁别绪的心理形象地表达出来,生动地体现了秋之恼,愁之深,恨之长。

在所有人眼里,秋并非是愁的名片。其中刘禹锡的《秋词》这样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同样是对秋的感受,诗人未借秋抒愁,尽管作者被贬,人生不顺,命运不济,但他却不悲观消沉,而是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热情、生动的笔锋,热情歌颂秋天的壮美,大加赞赏秋日风光的无限美好,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为逢秋必悲的人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这种一反常态、与众不同的写作手法无不是我们借鉴的经典之作。

二、比喻对比:问世间情为何物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不同的爱恨情仇。同样是写爱情,但不同的爱情观就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不管是悲情的、还是甜蜜的,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去写,各别具一番韵味。“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出自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词作《摸鱼儿・雁丘词》。此词是一首咏物词,因大雁殉情而死被感动所作,寄托词人对殉情者的哀思。全词紧扣一个“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凄婉缠绵的爱情悲歌。在词中,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塑造了大雁忠贞爱情、生死相许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悲剧。在中国古代歌颂忠贞爱情的佳作中,大凡不能长相思守、忠贞不二的爱情,都以悲情收场,活为你的人,死是你的鬼。然而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诗中明写天上双星,暗指人间情侣,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讴歌了人间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三、议论对比:人生几何

秋去冬来,当无情的岁月之轮把人们送到人生之旅的终点时,方感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当感知许多事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不禁叹息人生苦短,光阴易逝,青春不再。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如是描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比喻老年生活美好,但难逃岁月逝去的悲观无奈,诗句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还有孤寂与恐慌,俨然对“逐渐失去”的暮年消极悲观。而东汉诗人曹操对暮年的人生态度恰持乐观心态,在《龟虽寿》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讲述了诗人虽到晚年,但不甘衰老,不愿服输,不舍退隐,仍想驰骋千里,积极奋发,努力不止,表达一种老当益壮的奋斗精神。此诗以豁达、开朗的笔法将暮年融述理、明志、抒情于一体,道尽了人生笑对度晚年,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年不再是落日黄昏,不必为晚霞落叶悲伤,要正视现实,顺其自然。

四、事例对比:是非成败转头空

西楚霸王项羽用他辉煌的人生谱写了兵败乌江的挽歌,他的传奇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女词人李清照铿锵有力名句,她对楚霸枭雄项羽的精神和气节大加褒奖,项羽,为了无愧于七尺男儿之身,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为了无愧于江东父老所托,就应不肯苟且偷生,只能自刎乌江,以死相报。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作者以一个“不肯”之笔来神韵,强调“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豪气。然而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恰恰相反,他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没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诗句这样写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假如项羽回到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诗人以假想未然之机会,表达了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用意却是批评他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把握时机,不善于得人、用人。

以上经典诗词中正反性的写作思路和对比手法使我们的写作深受启发,比如作文题“互联网疏远了(拉近了)人际关系”“学会听话(不听话)”“有志者事竟(未必)成”“大丈夫不(要)拘小节”“发声(聆听)比聆听(发声)更重要”,“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别议,“虽败犹荣”等等。

【参考文献】

[1] 张俊红、林华爱. 正反观点型作文的写作思路[J]. 新校园:学习版,2011.

第8篇:经典诗词范文

2、天成佳耦是知音,共苦同甘不变心。意:两个人心意相通,不管是好日子苦日子都过一辈子。

3、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意:同心结寓意双方一心一意,这是对新人最好的祝福。

4、比翼双飞关睢鸟,并蒂花开连理枝。意:表达了对双方的婚姻美满、和睦的祝福。

5、日丽风和桃李笑,珠联璧合凤凰飞。意:风和日丽桃花和李花都开了,一对璧人也将步入婚姻殿堂,表达了对双方的祝福。

6、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意:十年才能够一起渡河,拜年才能一起共枕,所以要珍惜。

7、郎骑白马迎新人,一凤一凰闹新婚。意:新郎骑着白马向新娘走来了,凤凰也来到了婚礼上。

8、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意:这份姻缘来之不易,望新人要好好珍惜。

9、欢庆此日结佳偶,且喜今朝庆良缘。意:在这个好日子喜结姻缘,愿一辈子都能够幸福。

10、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意:祝福新人永浴爱河,白头偕老。

11、天搭鹊桥人间巧奇,一对鸳鸯恰逢新禧。意:喜鹊搭起了新人之间的路,连鸳鸯都为新人送来了祝福。

12、经典古代结婚祝福诗句

13、三生石上注良缘,恩爱夫妻彩线牵。意:表达了新人此生是注定的良缘。

14、梅花点额艳新妆,珠玉双辉暖洞房。意:体现了新娘的魅力,以及两个人的恩爱之情。

15、结婚重负百年连,相让和谐更爱坚。意:婚姻中有很多的挫折,两个人坚持下去感情就会更坚固。

16、景自三阳汤有光,堂开五福礼牵羊。意:同样表现了婚礼现场的豪华,也祝福新人百年好合。

17、福慧前修得妇贤,好将良玉种蓝田。意:表现了新郎娶了一位好老婆。

18、天成佳耦是知音,共苦同甘不变心。意:新人是天生一对,这一辈子都会甘苦与共。

19、新诗此日熊罴林,交拜成双喜不禁。意:新人太恩爱了,宾客也忍不住感慨。

20、三生缘缔海之东,两筱无猜志亦同。意:新人的这段缘分是三生注定,是天生一对。

第9篇:经典诗词范文

2、翩如浮云,矫若惊龙。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3、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4、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5、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6、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7、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8、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9、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