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策略范文

教学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策略

第1篇:教学策略范文

学习策略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新领域,对我们来说不仅要了解它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学科领域里运用这些知识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有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并非是消极地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也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而且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的策略,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教育和心理科学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巳取得了共识:首先,传统学校教育未能有效地完成现代社会发展对学生终身学习应具备的学习策略的教学需要,故有必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教学和培养;其次,现代人有很大的学习潜能尚未开发和利用,学校教学不应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强调传授诸如学习策略这种内隐的认知技能,使教学成为学生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工具.因此,它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学习策略及其教学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二、学习策略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指标化、规范化,它反映个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传统的教学,教师关心教给学生知识,关心学生知识掌握数量及保持性,这样的教学往往是学生记住了公式、原理但无法以此类推,只能死记硬背但无法迁移。学习策略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对学习策略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提供给学生学习工具,使学生能够自己设计自己的学习策略,能够自主学习、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够开动脑筋,积极选择、利用各种策略,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习的选择性和思想性。

明确学习策略的教学目标之后,还要对它进行层次分析。对某一特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层次分析是教学目标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教学目标经过层次分析后,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需要获得各种知识的范围,它既可直接指导课堂教学,又能指导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定。学习策略教学目标的层次分析,可以从两个标准去探讨:

一是以认知水平为标准。布卢姆将认知领域分成“知识”和“智慧技能与能力”两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分成不同的层次。学习策略属干“智慧技能与能力”方面。根据认知水平的不同,“智慧技能与能力”分成如下的层次:理解—了解或领悟,它使个体知道正在交流的是什么;运用一一将抽象概念用于特定的具体情景中;分析—将一种交流分解成为它的组成因素和组成部份;综合一一将各种组成因素和组成部份组合成一个整体;评价—为了一定的目的,对某些材料及方法和价值作出判断。‘升学习策略的教学目标也应具备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几个水平层次,以此来设计教学内容。

二是以认知内容为标准。学习策略的教学目标可以分成两个层次—抽象性的目标和操作性的目标。抽象性的目标是整个教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对全部学习策略教学活动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获得抽象性的目标是提高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抽象性的目标难以用“行为化”的语言进行描述,更难进行测量,一般通过思维训练的方式来达到这种目标。操作性的目标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处理教学材料的目标,是经过详细分解的最小单位的教学目标。操作性的目标具有“行为化”的特征,可通过学习策略课堂教学的形式表达到这种目标。

三、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

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过程,它不是单纯的形式训练所能奏效的,它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随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活动逐渐深人和丰富而形成、扩展起来的。应该说,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是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教学过程。

第2篇:教学策略范文

在我看来,师生应学会相互交流,且应该以相互尊重、信任为基础,采用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即对话教学。这就提升了对一线教师的语言运用与教学策略的要求。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师生通过朋友式的合作,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语言教学。而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填鸭式”的方式为主,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出现危机。以对话为教学手段的课堂改革模式顺应了教学的潮流与需要,是一种非常适合英语教学的模式。

1运用平等策略,尊重学生主体

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平等关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师生间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彼此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言语策略上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开口,乐于实践,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在对话教学中,学生是构建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为此服务的。传统上对于课堂话语权理解的错位,常常导致课堂上教师言语行为的偏差。教师的传统角色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导致了长期以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话语关系。在这种以传统讲授式为主的课堂中,教师追求的是把知识点讲明、讲透,但教学效果却不很理想。关键的原因在于课堂主体的错位,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即使教师把知识讲得再明再透,也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改变旧经验,构建新知识。

纵观中国教育现状,师生关系问题虽因立法而有所改进,但“师道尊严”仍根深蒂固。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教师话语不容置疑性和知识的化身这一形象,导致师生间真正平等对话的困难及师生对话的简化,即使是在有限的学生发言中,也会因为学生存在的问题(如声音低弱、口齿不清、词不达意、不着重点等),导致不少教师不等学生回答完毕,便抢过话头,到最后干脆自问自答。这一方面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构建新知的时间与空间。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有疑问时可随时提间,甚至可以不站起来发问,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变传统的“一言堂”为“群言堂”,变“我说你听”的话语霸权为平等交流,变过去的“被动接受”为学生的积极参与。 只有师生地位平等,才有可能发生对话,也只有在平等的主体间发生的对话,才有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2运用有情语,实现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自然也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传统的师生关系,由于受传统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规定,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威依从关系。作为教师,只有运用学生可接受的言语策略授课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人课堂氛围,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语言学习更是如此。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例如,在一次综合英语课上,教师正在讲授E-mails一课,本课讲的是网络聊天室的利弊。在导入课文时,教师问了同学这样两个问题:Chatting online looks like fun, Have you ever tried it? How do you feel about it?一下子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了亲切感与可触感,从而水到渠成的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评价语的使用上,教师也需要运用“有情语”的艺术。Light-town和Spade曾说过,“过度指出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会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必须对学生作出的反应多加注意。”对学生,教师应选择恰当的语言策略,选择间接、委婉的言语手段提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的意识。例如“Right but not complete.”“Think it over, then you can give more.”“Try to put it another way.” “I am afraid there is another way. Do you know it?”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话语的力量,多给学生一些安慰与鼓励,传达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教师课堂上启发性与鼓励性的话语能使学生充分放松,最大限度地开动脑筋,参与课堂学。例如“Never mind ! ”“It doesn’t matter.” “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

3运用体态语,实现最大效率沟通

语言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交际过程中,言语信息只占交际信息总盘的35%,其它非言语信息则占65%。不仅如此,体态语言的运用也自然丰富了交际手段,使得言语的重复和强调相对减少,言语活动的负担也大大减轻;而信息的增加,也有益于人们突破通过单一渠道理解话语意义的局限,从而能够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在安静地做练习,一位学生悄悄站起来用手势表示他要出去一下,教师如果允许,只点点头就可以了,而不宜使用有声语育,以免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再如,一个学生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若使用有声语言来批评他,就会干扰整个教学过程;如果用一个恰当的暗示动作,如以目光示意不仅不影响其它学生听课,而且会比严厉的批评效果要好。这不仅会使我们的教学艺术锦上添花,而且能高效率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

第3篇: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中学化学;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科学知识、方法、思想、态度等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中学化学中有机化学课时少,内容多,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论性强,因此,在进行有机化学教学时采取什么教学策略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一、中学有机化学知识体系

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是按照有机化学学科体系:由烃到烃的衍生物、由单官能团化合物到多官能团化合物,循序渐进地介绍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应用的知识,确保主干知识的基础性。

二、中学有机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和空间能力现状调查

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实际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情况,并提出和分析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的具体教学策略。1.调查的对象通过访谈老师,听课以及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高三学生在身体上、智能上以及情感上都已经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折关键期,能较强地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2.调查的问卷内容为了能更详细地了解新课程下中学有机化学学习与教学的现状,依据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编制了针对中学有机化学教学具体实施过程的调查问卷—《探究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策略问卷调查》。3.调查的结果统计与分析第一题统计与分析表1学生学习有机化学非智力因素的调查状况由以上表中数据显示,非智力因素对各班学生学习有机知识的影响是有层次的,在2、4、5、7、8这几个题目中从兴趣、意志、动机及个性方面整体看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知识非常重要的前提,所以加强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很有必要的。原因分析与对策: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它是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个性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驱力。它可以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第二题统计与分析调查结果的统计:从上表的各班空间题目平均分来看(总分28分),学生的空间能力基本处于中等以上的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根据标准偏差也反映出各个班内部学生的空间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性,需要教师给予特别的关注并需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发展。原因分析与对策:通过问卷题目的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空间能力与化学学习成绩有高度的相关性,学生基础题目的成绩差异不大,准确率都比较高,三个班级总的平均分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构建空间模型的立体观念。通过使用具体的实物模型操作和电脑模拟模型表征分子的三维结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总结与展望

当前,对教学策略的探索还需要我们继续用心探索出更多的切实可行的策略,对已提出的教学策略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对实施策略后的效果评价找到一条令人满意的途径。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刘蕾.中学有机化学知识内容的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硕士毕业论文,2005.5.

[2]夏正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3]王凤兰.论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J].化学教育,2008(7).14-17.

[4]张正威,赵立颖.教育综合大纲解析[J].中国石化出版社,2013,411.

第4篇:教学策略范文

一、课前准备

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首先需要充足的课前准备。这些准备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内容,收集教学资料等等。通过这些课前准备,教师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吸收更多的数学知识,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

二、课堂教授

1.问题引导。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授方面的策略,首先在于进行有效的课堂引导。这种引导主要是通过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学生只有深入地理解问题,才能较为全面地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认识图形的角的时候,可以首先询问他们一个桌子有几个角,鼓励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解答。

2.理论联系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还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对于数学知识的讲解最好是将问题具体化。例如,在讲解加法问题时,可以通过数手上的火柴棒的方式,让他们通过亲身的实践得出结果,从而加深他们对于理论的认识水平。

3.多媒体工具的运用。此外,小学数学教学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的应用来进行。作为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多媒体具有“以静化动”的动态特征,以便解决数学教学内容中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学难点。例如,在对“圆”这个概念进行解释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的方式,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圆的形成过程。与此同时,对“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这个概念也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三、课后评价

最后还可以通过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来检测是否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这种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还要评价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最终通过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黄伟星.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J].小学数学教育,2013(3).

第5篇: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化学教学 教学策略

一、职业教育化学教学的现状

职业教育与普通的高中教育有所区别。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基础,不仅要学习基本的理论文化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化学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这就要求化学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更好的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但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化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忽视了对化学学科的教学和学习。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和技能性培养,化学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片面的强调了化学教学的专业服务理念,导致了职业教学中没有更好的重视化学教育。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过分的强调了各学科的完整性,对于教学内容相对较难、较深的知识,学生们都是一知半解,无法对内容提及兴趣。传统教育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没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学生的化学基础各不相同,所以老师在具体教学中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无法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据教学现状来看,老师的教学大多是以折中的办法,即:采取中等生能够接受的进度和需求,对教学内容解释的尽可能的详细,这就基础较好或较弱的学生都无法跟进教学的进度,达不到教学预期的目标。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神话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强调: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无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无法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多样化需求。这一点在职业教育化学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二、高职教学中化学学习现状

由于现阶段我国普及高中教育政策的影响,各个高职教育机构不断降低了学生入学门槛,使得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就化学基础来讲,学生的基础普遍较低,大部分的学生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少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受其影响,降低了主观能动性,导致恶性循环。据了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存在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化学基础差。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偏低,化学知识就更加薄弱,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学科没有什么概念,更不可能掌握应用。学生在初中的初步化学学习中没有更好的掌握,到了起点更高的职业教育阶段,就更加无法理解,当然就不会主动的去学习,失去主观能动性。

其次,没有养成学习习惯,缺乏毅力。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先决条件之一。中职学生化学成绩的普遍较差,大多数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要学习的内容没有及时的预习,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完全理解知识的结构,课后也没有对薄弱环节进行复习,对于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也没有认真思考,甚至抄袭他人。化学学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大多学生没有坚强的毅力,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态度不端正,思想松懈等都影响了化学学习的效果。

再次,对化学学习不够重视。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相比,没有升学的压力,另一方面,化学学科在职业教育中有属于一门公共课,所以中职生大多不重视化学的学习。很多学生也认为化学没有用处,就更加不会很好的去学习。学生无法提高自己的独立能力,丧失了创新实践能力,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三、优化职业教育化学教学策略

文献[1]中笔者提到了采用有效教学法,来提高职业教育化学教学的质量。有效教学法理念来自于20世纪西方的教育理念,从本义上讲有效教学就是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强化评价过程和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种新模式的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的化学教学必须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一下几点来优化职业教育化学教学策略:

1.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

职业教育中化学老师的专业素质包括现代的教育理念和化学的专业能力。化学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学能力方面,如何有效的提高教学中的教学效率是衡量化学老师能力高低的重要方面。作为职业教育的化学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化学知识,更要具有相应的教育理念。不但要了解学生,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断的探求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更好的传授知识和技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了解和掌握每个环节的过程与办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职业教育的化学老师,就必须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形成新的课程、知识和学生观。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要主动的学习,不断的参与,勤于思考;在教学策略上,要注重学生发展,不断向“学”方面转变。只有老师重视了自身能力和专业素质上的提高,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职业教育的化学教学质量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的高品质学习。可通过以下两点来实现:(1)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化学老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不断的发现并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长久的保持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2)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化学实验,吸引同学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不断的参与的实验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化学实验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一个完美的化学实验不但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也体现了化学本身的学科魅力。文献[2]中笔者也对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做了具体的阐述,可见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3.对化学课加强重视

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安排来看,存在了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化学课的内容相对较多,但是课程的安排却比较少,这就不利于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所以,职业教育学校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加强对化学学科的重视,合理安排课程。高职教育机构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教材,更利于学生的学习。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只有学校和同学两个方面都重视了职业教育化学学科的学习,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总结

在实际的职业教育化学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和归纳好的教育理念,找出更适应学生学习的教育模式,通过教学中的具体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的动手能力,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也才能去主动的、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杨林梅. 提高中职化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体会[J]. 教育与职业. 2006,5

第6篇:教学策略范文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和扩大,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世界其它国家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交往也日益密切。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大学英语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因为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学工作者不断地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因此英语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就迫在眉睫。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能否有效的关键。要使英语教学卓有成效,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有有效的教学策略。那么什么是教学策略呢?教学策略简单的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做出的一系列的行为,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一行为必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策略它一方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另一方面包含解决实际问题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因此良好的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依然固守着传统的、单一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懈怠、学习动力不足,质量不高。所以,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有责任对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进行系统的分析,寻求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与国际学术接轨的专业性人才,所以英语就成为我国各高校的必修课之一。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模式的趣味性以及教学设计的系统性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国际英语教学发展和变化的步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主动性认识都很肤浅,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英语教学远远达不到教育部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一)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兴趣。虽然教学改革一直都在实施中,但英语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大部分是被动式的被老师“赶鸭子上架”点名发言,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英语课缺乏兴趣,甚至有时候都会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英语教学成绩不理想,学习效果也不好,进而使学生对英语产生焦虑、消极、悲观等不良的情感体验,这样肯定会对英语学习的提高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教学活动师生间缺乏互动。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英语教学仍然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控制着教学的节奏和步骤,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句子结构分析、语法结构和词汇的讲解上,大部分时间都是采取汉语式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没有得到合理的锻炼。学生在这样的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中几乎完全没有互动交流的机会,没有获得任何语言实践的机会,所接受到的知识不能再实践中得到体现。它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

二、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通过上述对英语语言学习与教学改革的诸多问题的分析,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探究。为了改变上述英语教学的状况,作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英语教学策略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自主性与接受性学习的有机结合。当前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做法是值得鼓励的,但应该明确教学导向,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和激发下,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言学习的活动中。将“以学生为中心”误解成对学生放任自流,完全否定以“教师为中心”是对学生、对教学的不负责任。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需要形成和发展自主性。只有将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引导相互融合,才会产生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新模式的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确立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并且有效实施;此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坚持开放式与封闭式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开放式教学与封闭式教学是相对而言的,它是针对以“课堂为主、教材为主、教师为主”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提出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学习材料,也使得教学内容更具选择性,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教程更加灵活性。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开放式与封闭式教学模式相互结合,不仅体现了教师指导的重要性,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并且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合理化和精确化。

(三)坚持形成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的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互动频繁,引导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形成教师与学生讨论的对话文化与教学模式。生生交流是指教师布置一定的任务,以小组为活动单位,鼓励学生踊跃并自主发言、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之间的知识充分共享。这种对话文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间相互理解与帮助的课堂文化氛围。包括师生互动交流和生生交流这两种对话文化的教学模式是“合作学习”的主线主体,使得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在交流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满足、在对话体验中获得真知,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结语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教学策略,使其指导英语教学实践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每位英语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探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6.

[2] 陈文存.外语教学折中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 宋隽.对新模式下高校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第7篇:教学策略范文

文化感染:京剧的“底子”

针对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笔者没有将第一工作确定为情境创设,因为单纯的情境不容易让学生对京剧产生持久的热爱,而喜欢理性思考、喜欢文化底蕴的高中学生,更喜欢他们的学习能够有一个文化基础,因此笔者先着力于给学生介绍京剧文化,以打造坚实的京剧教学底子。笔者采用的文化感染策略主要分成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京剧文化介绍。笔者结合一些京剧名段如《失空斩》《智取威虎山》《打渔杀家》等,让学生领略到京剧文化的博大精深。限于篇幅,这里不详细阐述具体的介绍过程,但需要说明的是跟学生介绍京剧文化,需要让学生生成的是京剧所包含的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于中华民族发展的认识,一部京剧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这里既有贤君良相的治国理政,又有名将谋士的运筹帷幄与决胜千里,既有忠臣孝子的孝义忠诚,又有江湖豪侠的扶弱锄奸。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力量,是京剧文化的重要意义。

二是介绍京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学生常常讨厌京剧的咿咿呀呀,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表现手段不符合高中学生的直觉认识,而流行音乐、通俗音乐之所以能够打动学生,恰恰是因为学生能够听懂。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京剧,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让学生弄懂京剧是如何表达一种思想感情的。关于这一点,笔者首先跟学生强调了每种艺术都有其特有的表现手法,在京剧中表现忠奸常常是借助于脸谱的红与白,表现人内心的感情常常是借助于唱腔等。认识到这种表达手法,可以让学生在面对京剧时不再凭着感官的直觉,而是根据内心的思考。事实证明,一旦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京剧就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

需要强调的是,这两个方面应当结合具体的唱段来进行,空洞地谈京剧文化是没有效果的。

情境营造京剧教学

通过京剧文化的熏陶学生有了一定的京剧鉴赏底子后,再回过头来针对学生的直觉感知需要,去创设京剧教学的“面子”――之所以加上双引号,是想表达京剧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具有的直接的兴趣激发功能。

京剧情境的创设相对于音乐教学中的其他内容要困难,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看懂。在京剧教学之初,笔者选择了《失街亭》的片段进行教学,由于这段内容高中学生非常熟悉,于是可以相对直接地提出问题:在京剧中如何表达诸葛亮临危不乱?请同学们注意,这里需要关注的是细节,如诸葛亮的衣着、表情及内心等……诸葛亮在剧中毫无疑问应当是一个智者而非勇猛刚烈的形象,因此其一般是老生扮相加上道冠道袍,在“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一段中,诸葛亮以西皮二六所唱的“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一来是马谡无谋少才能,二来是将帅不和失街亭……诸葛亮在敌楼把驾等,等候司马到此谈谈心……”精辟地表现出故事背景及主人公的内心思想。

在此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笔者在尚长荣的《廉吏于成龙》京剧片段教学中,结合当下反腐形势(恰恰是高中学生比较喜欢的题材),让学生去思考一个廉洁的官员对于百姓、社会的作用,并且思考:如果你是京剧的编剧,你会如何去表达一个廉吏的形象?有了这样的思维基础,再让学生去观察相关选段,学生会发现尚长荣在艺术表现上的手法远远超过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对于刚刚步入京剧学习的高中学生来说是正常的,但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说明这样的差异一方面说明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京剧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努力前进。需要再次强调,在高中京剧教学中,情境的作用无可替代。

京剧教学中的角色重要性

高中京剧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就是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相对于情境所创设出的面子而言,这是一项里子工程。但其挑战也更大,因为当下的高中学生没有任何的京剧基础,想让他们有声有色地唱出一段京剧,要求过高。但如果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唱得“有模有样”,那还是可以实现的。

第8篇: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化学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学与资源、环境以及人类健康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学习初中化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并借此拓展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以化学的立场深入解决各种问题,并据此启迪学生的思维。学习化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舍本逐末,过分追求学生化学考试成绩的提升,一味地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致使学生对妙趣横生的化学课程失去了兴趣,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更是每况愈下。鉴于此种窘境,摒弃初中化学无效教学策略,重拾并创新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迫在眉睫!下面笔者将以自身教学实践为例,以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据,浅显论述一些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重视预习,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亦然。如果学生能够进行富有成效的预习,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全面提升。反之,如果学生轻视,甚至无视预习,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会每况愈下。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引导学生重视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预知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关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性质活泼的氧气”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精心设计了一些预习作业。通过完成这些预习作业,学生了解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主要用途等。此外,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也锁定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听课指明了方向。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学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预习。久而久之,当学生养成重视预习的习惯之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就成为了顺其自然的事情。

二、精讲多练,为有效教学搭建平台

初中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理解水平的影响,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必须要依靠教师的点拨讲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切不可过滥、过泛,即教师的讲解不可过多。教师的讲解过多就会扼杀学生的思维之苗。教师的讲解一定要把握好时和度,即教师要精讲。教师精讲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相关知识,还能够为学生留足主动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创造了时机。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始终本着张弛有度、敢于放手、鼓励探究等原则,一直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笔者并不是一味地去讲解、生硬地去灌输,而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去自学相关知识,然后组内学生交流,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需要突破时,笔者再进行巧妙的点拨与详细的讲解。教师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精讲使得学生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学生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多练使得知识如雨后春笋,节节攀升。由此可见,精讲多练为有效教学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三、勤做笔记,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学习笔记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前提保障。相比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初中阶段的学习难度明显增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当堂消化相关知识是存在现实困难的。学生为了牢固掌握并完全内化这些知识必须要在课后利用学习笔记进行“反刍”。再则,由于正常人的记忆都跳不出艾宾豪斯遗忘曲线,所以经常复习巩固是必不可少的,而学习笔记又是学生复习巩固相关知识不可或缺的助手。鉴于学习笔记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性,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一直鼓励并督促学生做好学习笔记。以沪教版第7章“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为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常见的酸能与碳酸盐反应,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而此节学习时,笔者应指导学生复习旧知,将常见酸的化学性质做个整理,并在学习完“常见的碱”后,对酸的化学性质要及时补充“酸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这样完善酸的化学性质的笔记,才能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更好、更快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此外,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学习笔记之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由此可见,勤做笔记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四、优选作业,为有效教学延伸道路

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主要途径之一。显而易见,作业虽然能够巩固学习效果,但并不是说作业的量越大,课堂教学成果就会巩固得越好。为了切实发挥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教师必须要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表现,本着数量精而少、内容广且深的原则潜心优选作业。鉴于作业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都会反复斟酌、优选作业,力争让学生通过完成相关作业能够切实达到复习巩固之效果。以教学“金属的性质和利用”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让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作业总结归纳了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应用,利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来归纳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还设计了有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从仪器、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等角度,复习了实验室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也对初中所学习的气体制备做个总结。教师优选的作业不仅紧扣教学内容,还符合学生的学情。因此,学生通过一丝不苟、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些作业,真正达到了复习巩固之效果。由此可见,优选作业能够为有效教学延伸道路。综上所述,为了全面提升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高效预习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可以通过坚持精讲多练为有效教学搭建平台,可以通过勤做笔记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可以通过优选作业为有效教学延伸道路等。毋庸置疑,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诸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常做实验为有效教学播种兴趣,还可以通过巧妙借助多媒体为有效教学拓宽渠道等。总而言之,教师要立足初中化学教材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持续不断地优化自身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富有成效地提升课堂效率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童劲松.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J].教育,2017(2):18.

第9篇: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当今时代,由于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高科技的发展在依赖数学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着数学的发展。今天的数学不仅在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都获得到了应用,而且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甚至在艺术领域,也充分显示了数学的威力及其多方面的实用性。数学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与日俱增,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一、情感激趣,引发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会受他人的影响。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并能激趣。情感是认知的体验,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认知活动,激发、推动人的认知过程向纵深发展,丰富充实人的认知内容。通常,学生在数学课上的情感感受可分为乐趣感、成功感、焦虑感与厌倦感,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感受来组织教学内容。而情感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感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是要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以情感人,从而让学生产生认识的需要。

比如讲《函数》一章时,讲到函数的关系,就可以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人与座位的对应关系;还有同学上网,上网时间与上网费用的关系。还可以引用大家在历史、政治中都知道的:在母系社会,妻子与丈夫是一对多的关系,到了封建社会就成了多对一的关系,而到现在的文明社会就为一对一的关系。这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倍感有趣。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指出,“疑问是发现之母”,创新来源于“问题的提出”,“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数学发展的源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哈尔莫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布鲁巴克)要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善于提出问题并表现出非凡的“提问”才华的人,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乐观的。

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就可以向其他同学询问。对于某些方面比较难懂的数学内容,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互相提问。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他们会看到每个人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题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与分析,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三、注重启发学生在学习中独立解决问题

给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许许多多的教师都不厌其烦地、毫无保留地给学生讲授知识,解答问题,不仅仅教会学生怎样做,甚至还给出标准答案。表面上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也感到十分满意,但这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为什么不少学生反映一听就明白,而一做就不会呢?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配角,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是教师自己思维的结果,缺少学生对整个思维过程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问题反过来向学生提问,促使学生积极地、独立地思考;然后教师再提问,学生再思考。在一系列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解决了当前的问题,而且经历了思考、理解、再思考、再理解的全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不但理解掌握了当前的学习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实现师生互动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活动中,信息的传输不是双向的,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互动,结果整堂课死气沉沉,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采取策略,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倡导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是学生的同伴和朋友,问题的解决必须在个体能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群体协作配合才能完成,正是在“交往”中,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总之,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对于教学来说,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应所有的情况,而有效的教学必须要有可供选择的各种策略因素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者只有掌握了较多的不同的策略,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良好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许成芝.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中国科技信息,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