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

第1篇: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中医药学传统深邃,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中医药学研究生至关重要。首先要继承,然后才能创新。理论方面,要合理安排中医传统经典课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课程要做到精而深,指导研究生到图书馆深入挖掘中医典籍,以满足中医药学研究生高层次研究的需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全国各地知名的中医理论专家、学者,来为本校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活动。这些大牌的专家、学者往往具有独到的中医传统理念,他们的传统理论会对我们现在的中医研究生起到启发作用,此时年轻人的想法与老前辈的思想容易产生交汇互融效应,可以让研究生们的理论学习更上一层楼。

实践方面,大力倡导研究生跟随中医导师学习传统,感受文化底蕴。导师的中医实践经验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更为实际、更具操作性的学术指导。在跟随导师进行中医传统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多学习、多实践,“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导师只是给研究生们一把打开中医大门的钥匙,而最终需要研究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亲手打开这个知识宝库的大门,这就需要我们现在的中医研究生们勤劳扎实,苦练内功,尽可能多地通过实践操作,继承更多的中医传统。“继承中医传统”的教育,应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终。

2创新科研能力

中医药学研究生尤其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创新。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区级乃至部级先进的重点实验室,近距离接触各种仪器设备,引导中医药学研究生自觉感悟现代实验思维和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欲望。再有,在中医药特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的科研技术手段,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医药学,用科学的方法支撑中医药学的发展。

目前,中医药的发展急需先进的实验研究,可以安排在读的中医药学研究生开展网上学习活动,如浏览自己学校和其他国内外知名学府的网站,加入网上各种先进实验室的BBS论坛和微博、微信客户端进行学术讨论,以学习更好的实验技术为中医药所用,这样既进行了深度学习,同时又向学术界的不同领域介绍传播了中医药,为我们中医药的科研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三人行,必有我师。”还要鼓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中医药学研究生定期开展学术沙龙研讨活动,还要积极与周边大学开展校际学术交流,乃至全国范围的学术交流。不同的科研想法交汇,能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总结

第2篇: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五年制;学生管理;基础教育

五年制高职是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收的初中起点,在校期间前两年为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进行高中知识的学习,后三年则进入相应专业开始大学阶段学习。随着高考生源数量的下降,河南各高职院校为拓展招生渠道,纷纷扩大五年制招生规模。我院五年制高职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由占年学院招生总数5%左右,到20XX年占当年学院招生总数20%左右。高职院校应适应现实的发展要求,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构建高职院校五年制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管理体系。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学生,相比较高中起点高职学生,具有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差、课程基础和学习能力欠缺等特点[1]。同时在文明习惯、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方面都偏低,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性格差异,以至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学院中与其他普通高职学生有明显区别,成为一个特殊存在的群体。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涌现出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内在、外在的因素都影响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进而影响到学院的整体培养质量。为进一步促进学院整体发展要求,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快构建我院五年制高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影响五年制学生初级教育阶段管理的内外部因素

(一)内在因素

首先,普遍年龄小。五年制高职学生为初中起点,大多年龄在15岁左右,比我院普通高职学生小3—4岁。因此,在学院举行的各种活动或比赛中处于劣势。这个年龄的学生往往争强好胜,但在现实面前他们时常面临挫折,很难融入学院主流。其次,心理上不成熟。15岁的他们,正处于人生变化最快的时期,尽管表现在身体和心理发育已基本完成,但在心理上还处于青少年向成熟过渡,日常情绪表现不稳定,处理问题比较偏激,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干扰和误导。第三,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初中阶段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入大学后,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式以及大学的生活方式很不适应,导致学习兴趣缺失,很多学生考试不及格;生活上,无所事事,大多沉迷于网络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和目标。因此,正是年龄、心理、习惯的差距,决定了五年制高职初级教育阶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就给人感觉有些“特殊、另类”[2]。

(二)外部因素

根据长期一线工作经验和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外因主要有: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五年制学生。特别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和行为导向对涉世未深和处于叛逆期的五年制学生诱惑极大。在学生正确价值观没有树立,是非观念比较模糊时,如果经常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容易沾染上吸烟酗酒、打架骂人等不良习惯。

2.网络游戏的冲击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3]。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青年学生上网的目的大都是玩游戏。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知识的吸引力没有网络游戏那么强。商家为追求经济效益,迎合青少年特点设计的网络游戏,大行其道。特别对那些学习成绩一般、自制力较差的未成年人来说,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虚拟世界中让他们比现实生活中充满自信。根据我们的调查,在五年制学生中,有网瘾的男生占全部男生的10%左右,经常进网吧玩游戏的占男生的70%左右。

3.家庭重视不够我院五年制高职学生80%左右来自农村家庭,他们的父母普遍出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文化层次较低,大多担负着家庭生活的重担,经常在外打工或劳作,由于工作艰辛且时间不固定,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有些家长只注重学生的生活,但对孩子学习和情感关心不了或不到位,甚至有些家庭直接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带。长此以往,对子女疏忽教育与管理,使之形成了一种放任的状态。

4.目标不明确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学生大多愿意就读普通高中然后升入大学,不愿意上职业学校。从而也造成了近年来五年制高职生源质量下降,许多学生都是深知考学无望,被逼无奈才选择五年制学习,但学生本身对为何学习及怎么学习却毫无目标和头绪。

二、加强五年制初级教育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制度

五年制高职基础教育阶段的制度建设应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有利于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充分考虑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参照高中学校管理模式,制定和五年制基础教育阶段相适应的管理规定,从制度上保证运行的相对独立性。如制定学籍管理制度、晚自习制度、日常请假和考勤制度、教师上课制度及家校联系制度等,从而在制度上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缩短学生进入高职后产生的不适应时间,确保学校依法依规进行教学和学生管理。

(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道德观是决定学生行为表现的关键内在要素,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道德观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靠教育、靠引导。首先,注重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新生入学教育、法制报告会、表彰大会、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廉洁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安全卫生教育等。其次,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快速性、时效性、全球化、交互性、丰富性、隐蔽性等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班主任、辅导员要建立自己的QQ、微博、微信群等,在这些新媒体上直接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帮助其排忧解难、释疑解惑,加强思想引导,运用得当的话学生是乐于接受的。利用新媒体时,还要大力防范这些交流平台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4]。再次,班主任、辅导员要积极面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的问题,真正把开展思想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在教育过程中要会运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使他们能够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重视班主任工作

学院在五年制班主任、辅导员的选聘过程要有严格的标准。要把思想觉悟高、政治业务素质强,表现优秀且具有学生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而且愿意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选聘到班主任、辅导员岗位上来。应注重班主任辅导员的培养,通过外出交流学习、技能竞赛、工作总结、思想交流,不断提高班主任、辅导员学生管理的经验和业务水平。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同时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解决和处理。工作中要对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

(四)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仍是主业,平时时间主要以课堂学习为主。因此,学院首先要抓好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良好的教学质量是保证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是教学效果和办学效益的保障。五年制高职学生将来还是要和普通高职学生在一起学习的,由于入学为初中起点,相比较普通高职学生,他们缺少高中阶段学习,中间有断层,这就要求其一定要注重基础文化课的学习。其次,教师还要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难易结合,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要,使学生都能够有所学有所得。第三,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来。

(五)强化日常管理与沟通

单靠班主任、辅导员很难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学院要建立全方位育人体系。首先,学生管理要与教学和后勤等沟通。再次,学校要和学生家庭沟通,辅导员、班主任不能等学生犯错误才联系家长,而要把这种联系变成常规化,不单单电话联系,有时还要进行家访和面谈。最后,班主任做好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上课和学习情况。通过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反馈机制,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5],不让学生日常管理存在空白和漏洞。通过整合所有的育人力量,共同完成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

(六)校园活动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参加活动也是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满足和提升的需要。因此,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能够体现学校的人性化和温柔面,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社团和学生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凝聚力以及促进良好学风与校风的形成、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课外最重要的学习和体验方式。我们要用学生喜欢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占领广大校园,把学生从游戏和网络中抢夺过来,通过校园文化以及校园活动影响改变学生,使他们的修养和文化品位不断提高。总之,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繁重的系统工程,只有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着既尊重学生又关心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严格管理、大胆管理,才能将五年制高职学生这一个特殊群体教育好、管理好,使他们能在五年以后,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姚延芹.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2]梁健.新时期五年制专科生初期阶段的学生管理[J].内江科技,2010,(6).

第3篇: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理论研究;综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高等教育一样,理论界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理论成果。

一、理论界对高职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研究概况

截止到2016年5月1日,笔者进入中国知网,输入“人的素质要求”、“行政人员素质要求”、“骨干院校建设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等关键词,在全文数据库中进行精确和模糊搜索,得到如下结果。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信息:一是学界关于“人的素质要求”的研究成果。有关“人的素质要求”的专著为0部,表明这方面的专著没有问世。期刊类论文论及该论题的有18084篇,精确论及该论题的文章为“0”;报刊类文章论及该论题的有250篇,精确论述的为“0”;博硕论文论及该主题的文章5243篇,精确论述的为“0”。这表明,学者们更多地以论文的形式论述了“人的素质要求”的问题,而真正论及该论题的成果没有。二是学界关于“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研究成果。我们从专著、期刊论文、报纸论文、博硕论文考察,精确论述的均为“0”,模糊论述的分别为:0,9956,110,8247。这些研究主要表现对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论述比较多,局限在于:没有精确论述。三是学界关于“骨干院校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研究。精确考察均为“0”,从模糊考察,“图书类、期刊论文类与报刊论文类、博硕论文类”成果分别为:0,161,5,121。从以上三点可以得出结论:学界没有人真正论述“骨干院校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的问题,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本论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成果可能会填补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国内外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建设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外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理论的研究

国外的高职教育大多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这一类型教育研究比较多,但是由于国籍不同,体制不同,对高职院校“党政干部”的研究涉及得比较少。尽管如此,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得到相关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1、行政管理人员坚持依法办学

德国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起步较早和取得一定成就的国家。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是德国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坚持以法律手段管理和治理学院是分不开的。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进行办学和管理,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是法律法规的落实者。1969年,德国高职院校办学都要遵循《职业教育法》,该法是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法,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训、组织、考试制度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通过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严格贯彻实施,巩固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随后,德国出台了《企业基本法》、《培训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障法》等[1]。正是这些法律法规以及高职教育院校行政人员对上述法律的实施,德国的高职教育事业才经久不衰。

2、行政管理人员具有国际战略眼光

德国教育主要以办应用型科技大学为主,在经济全球化和欧盟一体化背景下,德国高职院校行政人员采用“双元制”等办学模式,汲取其他国家的办学合理因素,通过建立办学保障体系,对技术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改进学位制度,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接纳外国留学生,开拓国外教育市场与国际接轨[2]。此后,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的教育者也相继效尤,职业教育取得巨大成就。

3、行政管理层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外众多职业高职院校中,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管理经验,在不同国度形成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加拿大 CBE教育管理模式(以理论教育为基础的实践能力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管理模式(一元在企业实施,一元在学校里实施)、国际MES教育管理模式(就业技能教学管理模式)、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合作教育管理模式等[3]、英国的“攻读交替制度”、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制度”等。这些模式主要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依据该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创造出来的,表现出行政管理人员的智慧。

4、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理念的变化

严格说来,高等职业和技术教育在中世纪以后才诞生,这一时期高职教育的理念一般是为国家服务,确切一点说是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培养新型的管理国家的人才,尤其是为特定行业和特定官僚培养技术人才。十九世纪中后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譬如欧洲大陆和英国等国家出现了为区域经济和工业发展服务的地方性院校,这些学校较前期,其办学理念有所变化,即办学为统治阶级开始转变为服务区域工商行业。这些“位于工业人口集中的中心学员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与从事工业的人口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其教育应该始于他们日常职业中,即传授有助于其职业的知识”[4]。这些办学理念的变化与其说是统治阶级的变化,还不如说是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办学的变化,因为高职院校行政人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还需要阐述的是,办学理念的变化,必然导致培养目标的变化。

5、行政管理人员加强交流与合作

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高职院校在本国的办学具有较高的水平,这些国家的行政管理人员十分注重于国内院校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学习,也特别注重与国际接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

通过对关于国外高职教育研究理论的梳理和归纳,行政管人员在高职院校所起的作用是肯定的,表现在:办学依法进行,讲究规矩,遵循办学规律;行政管理人员办学具有战略眼光;思想开放带来办学理念先进并脚踏实地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也有不足,表现在:一是过于强调实践行操作训练,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理论的学习和修养训练。二是由于注重实际操作,学生考核重实践轻理论,这对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致命打击。三是“强调职业教育是人生必经之路”这未免过于整齐划一,不利于具有理论兴趣的学生发展。

(二)国内对高等骨干院校党政人员素质理论的研究

与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学界对这一高等教育形式的研究也比较欠缺,研究本科阶段高教教育的比较多,对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骨干院校建设过程党政干部素质研究的成果可谓凤毛麟角。通过检索,学界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要求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理”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建设的规定

本文所说的“法理”,是指行政法规,指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为法律法规形式颁布的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规定的文件。1996年9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职业培训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其中一条是“有与培训任务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6]。这一规定,将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基本条件纳入职业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这是可取的。但是,对于行政人员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素质要求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规定。1999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9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这一提法尽管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对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样适用[7]。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本法中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确定了下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宏观上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中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二是微观上指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理”关于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建设的论述

“学理”即学界对高等职业骨干院校党政干部素质的研究,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高职院校机制体制基本概念的论述。刘红红(2010)和戴国宝(2006)在他们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他们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论述了高职院校行政教育管理机制的问题。所谓高职院校行政教育管理机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之和,它是整个教育体制得益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规定着学校教育发展规模、发展速度有着直接影响。内涵方面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外延包括教育系统的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第二,论述了高职院校行政教育运行机制。所谓高职院校行政教育运行机制是指学校在运行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包括:决策、信息、资源、动力、质量和约束等五个方面机制。二是对国别(个案)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刘登高研究了美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美国政府行政在市场资源的配置中扮演着“监管员”的角色[8]。杨德广研究了德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德国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坚决落实“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将工厂与企业中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学校里的基础理论学习有机结合[8]。此外,还有作者研究了英国、澳大利亚高职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体制问题。三是对高职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尹文秋等研究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问题大多表现为:多头管理、财事权不分、行政管理人员思想因循守旧、管理机制和制度缺失、管理职能膨胀等[9]。 四是对高职院校教育宏观行政管理的对策研究。孟昭上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由中央合地方两级政府进行管理。由于中央实施高度集中管理,地方政府管理的自非常有限。随着改革开放,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权逐渐扩大,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逐渐增多,正在改变原来投资和办学主体单一化的局面[10]。五是微观上论述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学界对这一论题进行论述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内涵的研究。吴琼认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所有推动高职院校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的总称。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在职职工的总称。包括:管理人员、教师队伍、教辅导人员和工勤人员、学生人力资源和社会可利用人力资源等[11]。第二,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种基于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战略的管理模式,以研究制定和规划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人才战略核心,以提高符合战略目标的团队和个人绩效为根本任务,以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和社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目标[12]。第三,绩效管理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丁银军着重从宏观上研究了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状况。第四,对高职院校个案管理进行了研究。罗良翌在其硕士论文中对XH职业院校教师绩效考核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及实施策略[13]。

三、对高等骨干职业院校党政管理人员研究的基本评价

从上述关于中外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理论综述,我们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研究重点从宏观转向微观。中外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有关理论的研究总体上来说是从宏观上来研究的,学者们从宏观层面主要研究了学校、社会、企业等相关问题,由于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学者们从宏观转向微观研究,比如研究了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视角呈多元化趋势。一般而言,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研究基本上沿袭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套路,但学者们没有止步而,而是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究。

研究方法多样化。学界对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采用得最多的是文献研究法,此外逐渐更多的研究方法,比如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法等。(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重庆市级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专题:《骨干院校建设行政人员素质要求研究》(课题编号2015-704)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宋春燕:《德国高等技术教育浅析》,《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刘金存:《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9期。

[3]冯晋祥:《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航海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4]M.sanderson,The universities andBritish Industry 1850-1970,81.

[5]耿立军:《国外职业教育与启示》,《当代世界》,2009年第4期。

[6]梁绿琦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资料选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6页。

[7]梁绿琦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资料选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8]周建松、唐林伟主编:《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十年2001-2010》,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4页。

[9]尹文秋:《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思考》,《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

[10]孟昭上:《关于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2期。

[11]吴琼:《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教育探索》,2010年第11期。

第4篇: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教育质量日益受到关注。研究生管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现实的管理中存在着管理内容不全面、管理功能弱化和管理手段单一等问题,这妨碍了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文章立足当前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通过分析研究生管理的问题成因,提出了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推进过程化管理等举措,以期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张化、教育结构的多元化,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研究生教育应该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双重需要,在教育质量上注重三种价值取向的统一,即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学术取向、市场取向和人文取向的辩证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往往通过受教育者、教育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标准、成就和水平等一系列绩效指标体系表现出来”其实质上是达成研究生教育目标的程度,而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目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拟立足当前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对教育质量视阈下高校研究生管理创新进行探讨。

一、研究生管理的现状分析

研究生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是一种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有教育的物质因素,如经费投入、实验设备的投入、师生比例等,亦有管理的非物质因素,如制度规范、文化等。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管理存在着以下3个方面不足。

1.管理内容不全面研究生管理一般侧重于一年级研究生的管理,管理内容比较侧重于教学管理约束型管理多于服务型管理。研究生管理的内容包括多方面,有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学术管理、实验室管理、思想管理等。教学管理是一种学分制管理,研究生只需修完规定学分即可,至于研究生的课堂到课率和课堂教学质量则缺乏条例性规定。生活管理是遵循生活的自身规律,对构成生活的诸要素实施组织、协调、整合等,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但由于研究生主体的特殊性,在管理中一般存在着组织载体的缺失、制度规范的不完善等,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管理有所缺失,研究生学术自律性不高,一稿多投现象比较普遍。许多研究生通过学术中介。此类主要是为了满足毕业要求,很难体现学术创新。研究生实验室管理内容显得空洞和机械,大多规定何时到实验室、何时离开实验室及实验过程中互帮互助,至于如何使用实验器材、试验药品耗费等内容的规定比较缺乏。研究生长期游离于思想管理之外,对其思想要求比较低,在研究生阶段入党比较容易。思想管理主要针对入党事宜,至于入党后如何管理则处于缺失状态。研究生的人格塑造则更为缺少。

2.管理功能弱化研究生管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通常而言,管理需要通过载体来实施。研究生管理载体具有多元化的特性,有导师、行政教师、专业教师及学生自治组织等。研究生管理原则上采取导师负责制。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弱化,对研究生管理的职责不明确。事实上,部分导师亦没有厘清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加之研究生数量庞大,导师对研究生基本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学生组织是学生自律性组织,强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功能。参与研究生组织的基本上是硕士一年级学生,这也使得学生组织难以很好发挥“三自”功能。管理功能弱化还体现在学生日常表现方面,一些研究生越来越不安于学习和研究工作。许多研究生修满学分后便外出打工,甚至有的研究生在研期间基本没有在学校参与学习和研究,而是长期处于社会兼职状态。

3.管理手段单一研究生一般具有独立的学习和科研能力,思想比较成熟,有着较为成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管理在手段上应该讲究多元化。但在现实中,管理者通常运用的手段比较单一惩罚性管理多于激励性管理,约束型管理多于服务型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的自由发展和创新思维。例如,关于在研期间研究生学术方面的要求,学校一般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方可参加毕业答辩,但对研究生日常缺乏适当的费用支持,对的奖励也很有限。管理手段单一难以取得管理对象的配合,管理效果也比较有限。显然,在研究生阶段,运用引导型、服务型管理手段更为重要。另外,社会管理模式在研究生管理上运用较少,这也导致了管理的封闭化。

二、研究生管理的问题成因

(一)主体维度——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研究生既是知识学习者,也是科研工作者。加上研究生层次相对多样,对社会认知相对复杂,这给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研究生群体的组成比较复杂,有如下特征:第一,群体成员来源多样化。研究生群体成员较本科生来源更加多样化,既有应届本科生,也有往届生;既有来源于公司企业的,也有来源于政府事业单位的。不同背景的学生在学习和科研生活中表现各异,研究生人际关系也更为复杂。第二,群体成员年龄跨度大。考研政策放宽了考生的年龄要求,使得研究生群体年龄跨度比较大,既有从本科直接读研的年轻人,也有具备一定社会经验的大龄青年。第三,群体成员目标多元化。应届生尚未变换学生身份,思想比较单纯,读研可能成为回避就业压力的途径,目标也不甚明确;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研究生读书目的明确,但深造动机比较复杂,有人把攻读学位当作晋升捷径。第四,群体成员思想复杂化。研究生整体思想比较成熟,工作能力和自立意识比较强,但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承担压力更大,出现心理亚健康状况风险大;具备忧患意识,对自身学业和职业有一定规划,个性沉稳谨慎,但容易出现自利和事不关己心态,研究生思想教育难度很大。

(二)组织维度——研究生管理载体的缺失

研究生的培养教育需要系统理论作为依托。组织是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在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及综合素质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组织建设无疑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突破口“权变组织理论认为,不存在一个最好的组织结构适应所有的组织,组织结构要适应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才能使组织有效地运转。”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也不例外。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要求组织结构进行合理变革,优化组合;另一方面,既定的管理模式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效益和质量。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主要依托于学校、学院两级管理模式,研究生管理的具体载体尚处于缺失状态,加之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较差,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律和特点认识和研究不够。这些均导致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缺失组织保障。

(三)制度维度——研究生管理制度的失灵制

度是指“由人制定的规则,它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制度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制度对人们实现其个人、集团利益和其他方面的目标取向有着巨大的影响”。制度失灵主要包括制度精神失灵、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执行不力。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也存在着三类失灵。我国研究生数量巨大,而且研究生教育需要面向市场,需要考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三大目标,管理制度应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分散单一模式还未改变,日常管理、学籍管理由学校研究生管理机构负责,教学管理则由学位点进行管理,研究生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及学业等方面基本上由导师负责管理。尽管相关研究生管理条例众多,却显得杂乱无序,难以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系统,结果导致不少管理条例管理实效受限,有的甚至成为一纸空文。“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分散管理模式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的过程中,缺少合力,容易形成形式主义,进而难以从根本上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四)社会维度——不良文化效应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就像血脉一样,熔铸于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中,自发地影响人的各种生存活动。历史变迁和社会转型改变着显性的体制、制度和机制,也影响着隐性的文化传统。各类型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研究生作为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信息的活跃受众,比普通人对社会环境更敏感,也更容易在文化选择面前迷失。一些对自己要求不严、道德修养不够,思想不坚定的人就会被那些不良文化侵蚀。另一方面,我国已进入利益博弈时代。利益群体分化组合导致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形式多样化,利益观念无形中被过分放大,享乐主义和功利思想大流于世,进而扭曲个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部分研究生难以安心研究学问或研究功利化和实用化倾向严重。这些不良社会文化效应也加大了研究生管理的难度。

三、研究生管理的创新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化、教育结构的多元化,如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研究生管理是集知识、智慧、人格高度统一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其管理目标的实现受到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我们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推进过程化管理,以此来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最终达到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作为一种哲学,一种实践的理性,管理理念是管理的精神和管理的实在的统一。研究生管理的基本理念是指导研究生管理制度设计和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念。确立正确而先进的研究生管理理念,并以此来引导实践,才能使得研究生管理站在一个相对前瞻的制高点上。结合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管理的实际,笔者认为如下管理理念值得借鉴。首先,柔性管理理念。“柔性管理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的自觉行动的管理。”柔性管理理念,是研究生管理关系内在规律的凝结和理论提升,是研究生管理精神的精华。正如国外所倡导的“studentfirst”理念一样,研究生管理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尊重其习惯与需要,采取民主化、人性化、服务化管理,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氛围,科学运用亲情因素,在“服务育人”的思想的指导下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其次,管理效益理念。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具有投入与产出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生产部门,其过程中存在着的价值,并不仅限于秩序、公平等,还体现在“实用性”,即获得效益的最大化。教育管理的元价值是效益和效率的统一。离开了这两者,教育管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显然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也摆脱不了效益优化这一管理的本质问题,其在制度设计和程序运作上自当以使管理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为逻辑起点。最后,可持续和谐理念。可持续和谐是指在不同层次整合力的作用下不断升华的结果,是一种不同事物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的可持续性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管理的最佳状态就是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生管理要用和谐理念推动发展,要坚持务求实效的原则,引导各方主体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不断推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机制的创新

一是建立全面和谐的管理系统。首先,需要注意系统内各组织要素的相互牵制和影响。其次,从研究生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看,管理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管理、学术管理、人格塑造和实践能力提升多方面,管理内容应该与质量目标全面接轨,确保研究生能力的全面提高。研究生管理主体比较多,明确各管理主体的管理职责,建立以导师管理为中心,融合其余教师和学生组织管理,使各管理主体在职责范围内进行和谐管理。最后,推行参与性管理和协商性管理。研究生的参与、协商意识要高于一般学生群体,为研究生的参与、协商管理提供渠道,设置研究生管理意见的快速反馈机制,建立研究生联席会议,给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分配适当比例的代表,尽量保证研究生管理意愿的上传。

二是协调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培养制。导师负责制的实质在于还权于教师,注重研究生的学术管理。导师负责制的内容包括:在招生环节,导师具有较高权威;研究生培养方案由导师根据研究课题的研究,指导研究生制定;导师可以根据科研的要求,指导研究生到外校或跨专业修课;导师指导研究生课题研究的开展;研究生学术论文的投稿要得到导师同意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否达到要求,首先要得到导师的肯定。导师负责制主要适用于研究生学术管理,但导师负责制扩大导师权限,有权力失控风险。另外,过于专注于导师负责制,也会造成研究生视野过于狭隘在研究中难以克服研究瓶颈。导师组培养制可以较好解决这些问题。导师组培养模式也在某些专业硕士培养中得到运用,在研究生培养中可以逐步推广协调好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培养制,是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优化导师组培养机制,是协调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培养制的着力点。通过建立学生间沟通交流机制、确立导师组成员权责划分机制和形成导师间培养交流合作机制来优化导师组培养机制并且考虑跨专业导师组和跨校导师组的建立,吸纳社会实践部门人员进入导师组。

第5篇: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挑战;机遇

1引言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有些高校的研究生招收量甚至超过了本科生。正是因为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给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也加大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所以,对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要以切实有效的方法去进行解决,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2.1研究生数量大规模增长

据目前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研究生数量如今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2009年以前已经突破了150万大关,随着近几年来研究生扩招,现今我国的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了200万。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难度也不断增大,给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而且,研究生数量虽然在不断的增加,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数量却并未出现变化,导致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

2.2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和教学科研出现脱节现象

目前,我国的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主要以导师负责制为主,研究生辅导员作为辅助人员,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由于研究生的学习重心在学术科研方面,导致其日常的教育管理事项被管理人员所忽视。另外,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都是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缺乏相关的高校教育专业背景,因而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管理时,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作支撑,导致教学科研和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严重的脱节问题。

2.3研究生群体结构的复杂化

研究生群体结构越来越复杂化的表现之一就是研究生生源扩大化,学生类型比较多,不仅有应往届毕业生,还有定向生和非定向生,本专业学生和跨专业学生等等。其次是年龄跨度比较大,目前研究生群体呈现出多年龄层次的结构。另外,不同的研究生,入学的动机也不同,有的学生读研是为了继续深造,有的则是为了提高学历。甚至有些研究生是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而上述的种种情况,都导致现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另外,研究生的科研压力很大,在校读研期间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科研上了,因而集体意识比较淡漠,大多数学生都比较重视个人利益,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2.4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研究生数量的增多,研究生群体结构的变化,以及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改变,都给研究生带来了诸多现实的问题。无论是来自学业方面的,还是就业,婚恋等方面的问题,都给研究生带来了很多心理压力,致使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出现了心理问题。针对这种现状,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部分愿意接受心理咨询的研究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有很多不愿意向心理咨询工作者吐露心事的研究生,需要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引起重视,应多给与这些研究生人员一些心理上的关怀和帮助。

2.5研究生辅导员不具备威信

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他们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后,思想更加趋于成熟化,具备独立的思维方式,在面对问题时,思考问题更加全面。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多元化,学术思维更加活跃,在处理问题时更加灵活。而研究生辅导人员年龄普遍较低,基本上和研究生人员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由于缺乏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再加上工作能力欠缺,结果导致很多高校的研究生辅导人员在研究生当中缺乏威信,从而影响了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质量。

2.6研究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原因,导致现在的高校研究生就业前景远不如从前那样广阔。甚至,现在的研究生就业情况还不如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大原因是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的择业要求和择业的层次不同。但研究生就业难,整体就业形势不乐观,也是目前的现状。

3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

3.1在网络信息时代,坚持以导师为核心,与教研室协调管理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借助网络工具更便于顺利开展。网络作为一种媒介,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传输信息,还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高校学生的教育活动内容。而在研究生阶段,导师不仅要负责研究生的学习,还要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的管理工作。所以,在培养高校研究生时,还要采取导师负责制与教研室协同管理的措施,辅导员辅助进行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在具体的指导工作方面,教研室需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和论文写作要在导师的指导工作中完成。首先,研究生指导小组要对研究生的选题进行论证,并对其在实验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作进一步的论证,对研究生课题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作分析,并对此进行严格审查。另外,导师也可以多与研究生在实验方法和科研技术思路方面进行探讨。同时,导师还要与教研室之间进行协同工作,共同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工作。

3.2价值多元化给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世界范围的价值文化观念也在影响和改变着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难免会造成矛盾与利益的冲突,在各种利益冲突的条件下,人们还要做到相互妥协和退让,求同存异,实现和谐共处。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不同学生之间的价值观念也各不相同,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还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以研究生为管理主体,根据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不同学生的专业、年龄、个人成长经历等情况为依据,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积极关注研究生的科研、学习、情感生活和心理健康等,帮助研究生完善自身人格,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充分调动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够使研究生做到约束自身,服从学校统一管理,进而提升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水平。

4面对研究生教育管理难题的应对策略

4.1研究生辅导员应对政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加强学习

优秀的研究生辅导员,既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管理水平,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研究生辅导员要负责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必须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要求研究生辅导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另外,高校也可以组织研究生辅导员参加职业培训,重视对研究生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以便为研究生辅导员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2以情感管理为主,改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方式

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就是负责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因此研究生辅导员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包括家庭情况、情感状况、兴趣爱好等等。另外,研究生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根据,要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消除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增强学生对教育管理人员的认同感。同时,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管理方法,因为研究生不愿意接受说教式的思想灌输方法,所以研究生辅导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尊重学生,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用细心、耐心和关心的方式,来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管理。

4.3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重视

研究生除了学业方面的压力外,还有就业、婚恋等方面的压力,由于压力越大,导致现在的研究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所以,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家庭有困难的研究生,还要借助各种社会资源,给学生带去经济上的帮助。

4.4丰富研究生在校的文化生活

在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研究生的工作、学习也越来越依赖网络。所以,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还要借助网络工具。比如通过微博、微信、QQ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当然,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来缓解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在各种活动过程中,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还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与学生加强交流。通过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可以深入了解研究生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管理,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

4.5实现学校管理与自我教育管理的有机结合

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导师和辅导员还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其学习和生活的条件。使研究生在校期间能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教育管理的主体,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的统一。另外,还要重视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选拨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广大研究生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5结束语

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高素质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所以作为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能力,以便更好的进行工作。同时,还要根据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从而真正解决问题,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

作者:钟宇红 邱立民 田地 单位: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月想,张羽.加强新时期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J].学理论,2012,(22):188-189.

[2]黄碧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2):149-151.

[3]胡美术.研究型学院建设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探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133-135.

[4]刘科荣,唐竞瑜,邱瑞玲.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7):15-19.

[5]赵长林.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1,(7):103-105.

第6篇: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改革开放;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作者:孙绵涛

一、中国教育管理学30年的主要成就

从20世纪50年代至60、70年代,我国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未真正开设过独立的教育管理学方面的课程,只是在教育学课程中编写了一些教育管理(主要是学校管理)方面的有关内容。60、70年代,由于政治与社会动荡等原因,我国的教育管理学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更谈不上有什么研究与发展。70年代中后期,仅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几所院校的研究者翻译了日本、英国以及苏联等国外的教育管理学方面的论著,同时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等课程,也编写了一些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方面的讲义。尽管如此,却始终没有对教育管理学的理论问题和教育管理的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经过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起步与重建和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的教育管理学才蓬勃发展起来。30年来,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了教育管理学科研究的组织,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研究队伍。

同时,创建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研究分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其中,教育管理研究分会下设普通教育评价、学校管理体制、学校后勤、教育策划、教育管理学科、教育行政和教育效能等七个专业委员会。设立了教育管理专业,确立了教育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不少高等院校和教育科研单位设立了教育管理学系和教育管理学院,以及教育管理研究所和教育管理研究院,形成了教育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教育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第二,创办了专门的学术期刊。

自改革开放以来,共创办了《中小学管理》、《教育管理研究》、《教学与管理》、《中国教育管理评论》、《中国教育政策评论》、《中国教育法制评论》、《高校发展与评估》和《高校教育管理》等25份学术期刊。

第三,研究成果丰硕。

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共发表教育管理方面的论文68355篇,论著516部,其中,学校管理学论著就有165部;从“六五”到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教育管理方面的部级课题31项;在1989年、1999年和2006年组织的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有关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共获得32个奖项。

第四,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学科体系的第一层次是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学科,包括教育管理哲学、教育管理发展史、比较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心理学、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教育经济学、教育效能与教育领导等;第二层次是教育管理的专业基础学科,包括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第三层次是教育管理的专业学科,包括建立在教育行政学基础之上的教育政策学、教育法学、教育财政学、教育人事行政、教育预测与规划、教育督导等宏观方面的教育管理学科;建立在学校管理学基础上的各级学校教育管理学,如学前教育管理学、中小学管理学、高等学校管理学;各类学校教育管理学中的普通学校教育管理学、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学、特殊学校教育管理学等;各类工作领域中的教育管理学,如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体育卫生管理等微观方面的教育管理学科。

二、中国教育管理学30年的主要特点

(一)在研究目的上,既注重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又注重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践服务

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的理论方面,学者们在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中普遍认识到,由于中国的教育管理学起步比较晚,研究的理论水平还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管理学研究有比较大的差距,理论研究还不适应中国教育教育改革的需要,作为一门学科在学科的丛林中不被人们所重视。改变教育管理学科的这种状况是摆在每一位教育管理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最为关键的是要提升教育管理学研究的理论品位,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理论。可以说,从改革开放初期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的急需编著一些学校管理学和教育行政学的教材,翻译一些国外教育管理学方面的著述起,学者们就开始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的理论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在30年的探索历程中,学者们通过多种途径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理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总的来说,主要是通过构建教育管理学的理论范畴和理论逻辑的形式,采取如下三种方式进行的。

第一种方式是从我国的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工作实际经验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如有一些当过校长和学校管理工作出身的研究人员对自己过去的管理经验进行理论概括,编写出了一些中小学校管理学和高等学校管理学的论著;一些理论工作者虽然自己没有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为了能编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深入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调查了解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自身为主或与一些教育管理实践工作者合作编写出了一些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和教育管理学方面的论著。教育行政学的论著一般是从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规、教育预测规划、教育体制、教育人事行政、教育财务行政、教育督导等这些宏观教育行政工作的实际范畴来展开论述的;学校管理学的论著一般是以学校教学、科研、德育、后勤、人事、经费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管理工作的实际范畴为主,从中抽象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从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过程和学校管理方法等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述的;而教育管理学论著一般是以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为基础来加以论述的。[1]

第二种方式是将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理论。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据初步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者共翻译西方教育管理的论著有51部之多。学者们不仅翻译了一些西方教育管理的理论,还对这些理论进行研究,从西方的企业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政策理论、一般的法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控制理论和教育管理哲学理论的研究中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理论。如有学者建构的教育管理学中的决策、计划、协调、指挥、沟通、控制和激励等范畴,就是从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借鉴来的;有学者运用系统理论撰写了有关学校系统与控制的著作;有学者研究了西方学者的范式理论后,撰写了有关教育组织范式论方面的著作;有学者对西方当代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自然连贯主义的教育管理观进行研究以后,撰写了有关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理论流派方面的著作等。[2]

第三种方式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方法论对教育管理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理论。如有学者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实践活动为第一性的观点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研究考察后发现:教育管理现象就是由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管理观念这四个范畴所组成的一个统一体。然而,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教育管理机制的运行,以及教育管理观念的产生是离不开人这个范畴的,对教育管理学进行研究,也需要对教育管理学科进行研究而形成教育管理学科论这一个范畴。因此,教育管理学就可以用教育管理学科论、教育管理活动论、教育管理体制论、教育管理机制论、教育管理观念论和教育管理人论这六个理论范畴建立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3]此外,还有学者专门以教育管理的学科理论为研究对象,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教育管理学科论方面的论著。[4]一批博士研究生结合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对一些教育管理的专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些教育管理研究的专题论著。[5]

在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上,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是通过参与国家教育改革的决策,参与指导学校的教育改革实践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关于参与决策。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教育管理学界的一些学者多次应邀参加国家重大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调研、起草和修订工作。这些学者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国家重大教育政策法规的调研、起草和修订工作,为国家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国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关于指导学校改革实践。教育管理学领域的许多学者积极参与和指导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学者们认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成效主要在于校长素质的提升,而提高校长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校长进行培训。因此这些学者长期热衷于校长的培训与提高工作,不仅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研究,而且还具体参与和领导校长的培训和提高工作。这些学者的研究和工作,为有关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校长培训,为我国百万中小学校长实现持证上岗和全员提高培训做出了贡献。还有的学者运用自己创立的理论,深入一些省、市、县区和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一起从事教育行政改革,与校长和教师们一起从事学校的教学、德育和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实验。这些改革与实验为建设教育强省、教育强市和教育强县,为改变这些学校的面貌和提高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在研究方法上,由开始比较关注一般研究方法,到后来更关注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探讨和运用

教育管理学在恢复重建时,学者们对其研究方法论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大多数学者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只是在论著中对文献法、调查法中的访谈法和问卷法、比较研究法和实验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对这些研究方法在教育管理学研究中的运用进行一些一般性的说明,还谈不上是对这些具体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仅仅说明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研究方法本身进行研究。于是,学者们开始注重对国内和西方的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6]关注研究方法的全面运用,以及把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分门别类后抽象出其背后更高层次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试图构建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从研究范式来看,研究范式是对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抽象,它对具体的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有着直接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我国的教育管理学有两种研究范式: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实证范式是西方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主导范式,而思辨范式是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主导范式。[7]有学者认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范式有三种基本类型: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和实地研究。[8]有学者对西方的范式方法论进行研究后认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包括现象学范式、解释学范式、批判主义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和符号互动范式。[9]

从方法论体系来看,有学者认为,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应分为方法论、研究方式和方法技术三个层次;[10]也有学者在对西方元范式方法论、一般范式方法论和方法范式方法论评析的基础上重构了新范式方法论,把这种新范式方法论分为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三个层次,分析了这种方法论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方法论的运用进行了研究。[11]

(三)在研究内容上,对一般研究领域进行拓展的同时,重视对中国教育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的研究

在对一般领域的拓展方面,教育管理学由开始比较关注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到后来扩展到以大教育管理学的视野,关注教育管理基本理论领域,如教育管理哲学、比较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史(包括教育管理学史)、教育管理心理、教育评价、教育效能和教育领导等领域的研究;深化宏观教育管理领域的教育政策、教育法、教育规划、教育人事、教育财政及教育督导的研究;深化微观学校管理领域,即学前教育管理、中小学教育管理,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各级学校管理、普通学校教育管理、职业学校教育管理、特殊学校教育管理各类学校管理的研究,以及各种学校管理工作,如教学、德育、科研、后勤等方面的研究。这些领域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一批著作或教材,为教育管理学理论及实践问题研究的深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教育管理学科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奠定了较好的基础。[12]

30年来,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者们始终关注中国教育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如在教育本质的大讨论中,一些学者对教育管理的本质进行了探讨;[13]不少学者对20世50年代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方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科学表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14]关于素质教育,不少学者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试教育”的弊端,高考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15]在主体教育观的讨论中,有学者提出了教育观和教育管理观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主体教育管理观的思想;[16]在关于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研究中,对我国教育法的体系,学校法人地位、我国教育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不少学者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7]在对就近入学政策、高校收费政策、大学生自主择业政策、大学扩招政策等国家重大政策的改革中,学者们对这些政策的一些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这些政策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8]在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中,学者们对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学校治理结构进行了新的探讨;[19]在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制度和机制创新的改革中,有学者对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构建了教育体制理论和教育机制理论,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制度及教育机制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20]

(四)在学科体系上,既注重探讨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也注重研究作为学科群的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对于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有学者对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归纳,认为有要素体系说、经验体系说、板块体系说、职能体系说、工作体系说、系统体系说和综合体系说,并认为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应包括教育管理基础、教育组织发展、教育管理过程、教育资源管理和教育管理环境这几个部分,作为学科群的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应由基础理论类、应用理论类和技术方法类三类学科组成。[21]有学者从著作体系和教材体系两个方面,对作为一门学科和学科群的教育管理学的著作体系和教育教材体系进行了探讨,并认为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管理学的著作体系是由研究者的认识逻辑而展开所形成的具有严密逻辑范畴的知识体系;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管理学的教材体系是由教者和学者的认识逻辑而展开所形成的具有严密逻辑范畴的知识体系。作为学科群的教育管理学著作体系是由教育管理现象学、教育管理元学和教育管理方法学几个学科范畴所组成的体系;作为学科群的教育管理学的教材体系是由教育管理学的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所组成的体系。[22]对于一门学科的教育管理学的体系,还有学者认为,应该包括教育管理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23]对于学科群体系,有学者认为,教育管理学出现了以权力分配为中心的行政学、法学教育管理学体系,以研究人的特点为中心的行为科学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组织理论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科学方法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学体系和以系统理论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学体系。[24]

也有学者在对教育管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具体编撰过程中,对教育管理学某一分支学科的体系和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群体系进行了探讨。如有学者撰写的教育行政学,其体系由教育行政主体、教育行政客体和教育行政手段与职能这几个部分组成;[25]有的由教育行政目的论、教育行政法制论、教育行政组织论(组织原理、组织系统和组织管理体制等)和教育行政活动论(以教育行政的因素和职能两方面为视角论述教育行政的基本活动)等几部分组成;[26]有的则由总论、组织与运作论、领导与效能论等三部分组成。[27]也有学者以编撰教育管理科学丛书的方式,从哲学、心理学、历史、比较的角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教育管理学学科群的体系进行了探讨。[28]上述这些对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的不同认识和研究都直接促进了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三、中国教育管理学30年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育管理学与教育经济学合并成为一个学科后出现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教育管理学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而90年代中期之后,教育管理学与教育经济学合并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一个学科。笔者认为,把教育管理学和教育经济学合并为一个学科,在学理上和实际操作上存在诸多问题,既不利于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不利于教育管理学和教育经济学这两个学科各自的建设与发展。这是因为,教育管理学和教育经济学虽然在研究内容上确有共同之处,但它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法制、教育预测与规划、教育体制、教育机制、教育人事管理、教育经费管理、教育业务管理和教育督导评价及教育管理方法等。教育管理学研究中当然要研究经济问题,但这里的经济问题主要涉及的是教育经费的筹措、分配及使用问题,如教育管理学和学校管理学中研究的经费管理问题,教育管理学科中的教育财政学研究的教育经费的问题基本上就是这些问题;而教育经济学不仅要研究教育经费的筹措、分配及使用问题,更主要的它要研究教育的供求关系、教育投入与产出,教育人力资本及教育的产权等问题。从从属的一级学科来看,教育管理学的一级学科归属为教育学和管理学,而教育经济学的一级学科归属为教育学和经济学。虽然两个学科都可以归属到教育学一级学科,但它们所归属的另一个一级学科却是不同的两个一级学科。把这两个学科合并到一起后,由于教育管理学和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同,从属的一级学科不同,当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学者在一起评审课题和奖项时,往往出现两个学科的学者不太熟悉对方学科的情况,而最后又不得不将两个学科分开加以评审的现象。在学科的具体活动中,这两个学科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学会等的活动事实上还是各搞各的。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中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管理学科所作的研究涉及的只是教育管理学科而并未涉及教育经济学科。

第二个方面是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工作的归属问题。1998年以前,教育管理学一直是从属教育学一级学科的。那时教育管理学科学位授予、课题申报、科研成果的评审等学科建设方面的工作都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中进行的。1998年教育部的专业目录重新调整以后,将教育管理学与教育经济学合并成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就划为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硕士与博士学位授权的评审活动只能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里进行,学位既可以授教育学的学位也可以授管理学的学位。然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成果的评审还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里进行的。同一个学科的学科建设工作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一级学科,这样就使得教育管理学科的学科建设工作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不利于这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笔者建议,教育管理学科的学位授予、课题申报、科研成果的评审等学科建设方面的工作要么统一放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中进行,要么放到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中进行。这样会更有利于教育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二)学科研究成果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改革开放30年来,学者们通过参与教育决策和指导教育改革的方式,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国家、地方和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教育管理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教育管理学科研究成果在教育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很不够的。这主要是因为,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推进教育改革,依据的主要是国家的方针政策,而不太看重教育理论;对于学校来说,需要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来提高教育质量,而对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都比较谨慎;对于教育研究工作者来说,大多数研究的目的并不是将自己的成果运用于教育改革实践,而主要是为了职称的评审和聘用等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教育管理研究成果本身来说,这些成果一般体现在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法、教育体制、教育机制等的改革方面,而这些改革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学校来说都是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因此都不敢轻易采用学者们在上述这些方面提出的理论和观点来进行改革。因而,要进一步发挥教育管理的研究成果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说,要提高对于教育理论对教育改革作用的认识。教育改革固然要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但既然是教育的改革,应主要按教育改革的规律办事,教育改革的规律既可以反映在方针政策之中,也可以反映在教育的理论之中,教育改革既要按反映教育改革规律的方针政策办事,也要按反映教育改革规律的教育理论办事。对于学校来说,应该认识到,教育质量的提高依靠稳定的教学秩序是需要的,但更需要教育改革来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对于研究者来说,要提高参与教育改革的认识,教育科学研究,不仅要有利于研究者自身的发展,还要有助于社会的发展,要把有助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因为只有社会发展了,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教育管理研究成果所表现出的这种特殊性,一方面要认识到,正是因为教育管理的研究成果具有这样的特殊性,所以这些研究成果才对教育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为积极而又审慎地推进教育改革,避免教育管理研究成果的这种特殊性可能会给教育改革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可以以区域改革试验区和学校改革实验点的形式运用这些研究成果,待被实践证明这些成果行之有效时,再来推广应用这些理论成果。

(三)学科研究的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7篇: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育实习:质量管理;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

On the Quality Control in Teaching Practice by Master Degree Candidates Majoring in Sports Training Study

FENG Xia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This article makes an intensive study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in teaching practice by master degree candidates majoring in sports training study. We hop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erfect their existing management of teaching practice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teaching practice, so as to fulfill the object of promot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Keywords】Teaching Practice, quality control, physical education training study,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1前言

21世纪是知识资本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由于体育学科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基础能力,而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除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技术、技能的掌握就更为严格一些。因此,教育实习质量管理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尤为重要。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家、06级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实习生与体育类研究生教育实习工作的负责人进行访问、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目前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的现状结论。其中,研究生调查问卷共发放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 100% ,其中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为 93.3%。专家与指导教师问卷共10分,回收9份,回收率90%,有效问卷9份,有效率100%。

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急需解决问题的调查中,(调查结果见表1)“实习指导思想的更新”居首位。任何活动都需要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以及是否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育实习对于研究生而言,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都是相当严格的,较本科阶段的教学实习指导思想也应有一些差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规格、质量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能力的高低,还需要具有创新、学习、继续教育等多方面的能力。教育实习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应根据时代变化而改变,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培养标准和规格,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指导思想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目前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学会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的基本精神,但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实习中却体现得不够,因此,需要加强对实习研究生实习思想的教育与更新。

“实习质量标准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 居问题第二位。研究生作为高端人才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仍需面对就业压力、社会需求等问题。教育实习的目的通俗一些讲就是要把“半成品”培养成“合格品”或“优质品”,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多,质量问题凸显,如何达到“优质品”的标准,已成为众多在读研究生的追求。研究生教育除了满足学术价值需要,还要满足个人、社会价值需要,尤其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的需要。当代社会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个体离开社会群体是得不到良好发展的。人必须首先适应社会,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发挥个人专长,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标准自然离不开需求,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标准就是目前高校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标准,即一专多能,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

“实习资源管理” 位于问题第三位。实习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个多阶段、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必须制定出详尽、合理、有效的具体管理标准或细则,这是科学管理实习资源的重要前提,也是实习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调查显示,原有的实习资源管理中的实习经费、时间与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实习的需求,而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更是影响实习生实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实习研究生建议,学校应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对实习时间和实习形式的安排应该更蛤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多在本校实习或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教学问题与效果,很难及时与指导教师交流,容易造成管理遗漏。可见,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资源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实习评价方式不能反映实习生水平”位于问题第四位。根据调查显示,大学78%的实习研究生表示学校的实习评定不能反映其真实水平。究其原因,大多数高校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实习指导教师决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存在,而依据学校制定教育实习成绩评估综合量表进行评价的方式很少。经查阅大量文献、网上资源信息与走访专家、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实习指导教师发现,目前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量表较少,且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缺乏必要的监控和评价,这是造成教育实习质量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构建科学、全面、合理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成为当务之急。

4建议

4.1更新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理念

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依据某种价值观,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活动作出选择和判断时所持的一种倾向性,因而,确定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可以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发展指明方向,能够使研究生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体现。由于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确定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理念,必须以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条件为依据,以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观为指导,以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充分考虑教育对社会和对人的双重价值。对于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所要遵循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可以具体理解为以下几点:本土化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理念、多元化的研究生教育创新理念、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精英理念与个性化的研究生教育人才理念〔1〕。

4.2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标准的创新

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需要相关的理论作为基础。由于质量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的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也开始逐渐采用一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应该借鉴新的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与模式,并在管理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调整、改善,使其能够更好地促进实习质量管理效率的提高。建议采用现代科学管理评价的理念与模式,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9000族标准,促使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与管理实际活动紧密联系。运用到教育领域,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学校能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但成功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对大多数高校来说,直接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有一定的难度。

4.3构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于:(1)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因素分析及对策进行研究,结论认为,社会需求、导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管理工作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2〕。(2)对研究生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者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国家“科教兴国”需要和研究生教育规律出发,提出了KAQ质量模式——核心是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y),这符合现代质量管理的质量观〔3〕。(3)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研究,这是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的方法。研究主要借鉴IS09000族标准,并将其管理模式引入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之中,用于大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提高高校教学质量;(4)部分学者认为:我国正在逐步建立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开始侧重于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4〕。

国内教育领域对教育评价理论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期刊数据仅仅只有十几篇,针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建议加强其管理评价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郭艳利.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理念发展趋势及构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7.

〔2〕肖念.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J〕.江苏高教,1999,(4):94~96.

第8篇: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次的教育,所面对的受教育的对象具有着鲜明的特点。但在长期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学校和社会更多的是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作为其培养成效的标准,而忽视了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建立新的研究生德育管理体系,是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的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条件,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全民素质,对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次的教育,所面对的受教育的对象具有着鲜明的特点,但在长期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学校和社会更多的是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作为其培养成效的标准,忽视了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德育管理工作基本沿袭了本科生的模式,忽视了研究生教育的自身特点。随着这几年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德育管理工作的影响力在逐渐缩小,研究生德育工作已经落后于当今研究生思想实际。人才培养是国家综合国立提升的重要因素,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工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人才培养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还有人自身思想的健康与成熟,这将决定着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品格的塑造。高度重视研究生德育工作,建立新的研究生德育管理体系,是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的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条件,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全民素质,对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德育管理的界定和含义

1.1德育管理

学校学生工作中往往将德育管理和德育混为一谈,对德育管理的研究和关注也不多。一些德育理论研究者对德育管理做出了界定。赵翰章主编的《德育论》认为,德育管理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德育在学校正确实施的过程”。胡守菜主编的《德育原理》认为,“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德育组织的良好机能状态和德育工作者良好的精神态度,以提高德育效率”。鲁洁等主编的《德育新论》对学校德育管理作的界定是:“学校德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与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

上述种种说法对德育管理的内涵做了不同程度的揭示,在德育管理的主要内容上都强调了其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的作用,以此作为德育管理与德育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研究生德育管理就是根据研究生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达到育人目的学校教育管理活动。

1.2德育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管理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社会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普遍性它伴随和渗透于人类的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德育管理是将对学生的德育思想转化为德育实践活动的中介和手段,以实现既定的德育思想。研究生德育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德育管理是实现研究生德育目标的重要保证。研究生的德育目标是根据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而确定的,德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德育管理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这样才能将德育的各项内容落实到德育实践中,同时有效的管理才能将德育内容转化为研究生的自觉行动,以达到国家培养全方面人才的需要。

其次,德育管理可以发挥德育组织协调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德育管理的有效实施,能更好的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贯彻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方针、政策,并结合本校研究生工作实践情况,进行正确决策,采取有效措施,完成德育工作。通过德育管理可以在学校各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工作,以达到步调一致,在校内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良好的校规、校纪、校风、学风,形成健康的育人环境,以此在研究生中发挥强大的感召力和约束力。

2研究生德育管理工作所存在的不足

研究生德育工作在国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下,培养出大量政治过硬、业务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生人数的增加和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加快,使研究生德育管理无论是在科学性上还是在实际教育培养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存在一定的差距。

2.1理论研究滞后而导致德育思想管理的乏力

理论研究是研究生德育管理工作的灵魂和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要求的根本前提。但德育思想管理常被认为是虚功,使研究生德育理论的研究不被重视,面对研究生德育环境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新矛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深人的研究,使理论和实际情况的结合上出现断层,使德育工作无法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理论的先导性和敏锐性巫待加强。同时,先进的理论需要优秀的理论团队去发掘和目前各高校还没有专职的研究生德育理论研究队伍,仅有研究生管理者,而管理者的精力多数被日常事务性管理所占用。管理中所积累的德育工作经验是在自身工作中被无意识的运用,没能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概括。这必将导致研究生管理者的德育思想形成系统,实现有效的德育思想管理,也就更谈不上与从事研究生管理的同行交流、讨论研究成果的问题了。这就失去了理论研究的渠道和平台,导致了理论交流资源匾乏。

2. 2教育者概念模糊导致德育组织管理人员构成片面

德育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者不仅是从事研究生管理的人员,还包含着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任课教师、研究生秘书以及所有与研究生有关系的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都应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主体,都应结合本职岗位履行育人职责,而并不能将德育队伍只局限于特指专职的研究生思政人员。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意识,才使其他岗位人员的德育教育职能淡薄,不管研究生管理部门如何强调德育工作的整体性问题,都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应。“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没能彻底得到贯彻,‘因此德育的组织管理也就无法实现更大教育合力,对研究生德育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其连续性、多样性的特点。我们要组织调动一切力量参与到研究生德育工作中来,尤其是要调动导师积极参与到研究生德育工作中来。在我国研究生培养以导师负责制为管理模式下,导师不仅是研究生学业的指导者,也是研究生日常生活的帮助者。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的师生关系决定了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 3评价体系缺失导致自我管理动力不足

德育管理过程中,教育者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自身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内在主体因素,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所谓自我管理,其实是一个人自我能动性的表露,它表现为把自身当作客体加以认识和对待,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进行管理。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可行性,与动态发展研究生德育状况不协调,当今很多研究生还停留在本科阶段养成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上,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及今后人生的定位都处于迷茫之中。研究生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指导研究生准确的认识自我,明确自己思想品德行为中存在的优缺点,为今后努力提供方向。无论是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为研究生个人行为提供有益的参考。积极的情感体验容易转化为正驱动,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则容易转化为负驱动,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感体验只要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和激励,都可以转化为行动的的动力。

3完善德育管理的几点设想

3.1创新德育理论

研究生德育理论是在面对德育环节的变化以及带来的新问题时及时给予理论分析和解答,使研究生德育工作适应新环境、新变化的现实选择。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生德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就是要科学定位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引领力。研究生德育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把理论研究重点放在研究解决研究生德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上,以解决研究生所面临的思想困惑为根本目的。

3. 2强化德育管理队伍

研究生德育工作是学校整体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首先要认真选拔研究生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将政治过硬,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德育管理队伍中来,制订相应的规章来明确责任和地位,成为研究生教育中把握政策、贯彻方针的中坚力量。其次在研究生德育管理人员中建立经常性的学习和理论研究制度。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在行政管理和德育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建立必要的学习和理论研究制度。学习、研究国家有关研究生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结合实际提出落实措施,在学习和研究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改进工作中提高管理水平。最后,有计划地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3. 3突出导师在德育管理中重要地位

德育环境不能预设,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成性活动,是学生、教师和教育情景交互作用,进而生成德育目标的过程。师生之间在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里已达到人格平等、相互尊重,这是德育教育的前提。有学者认为:德育是师生共同阐释的。导师和学生在德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师生相互之间共同作用的合理发挥来实现相互理解,导师向学生传递一种接受,理解,真诚,帮助的聆听姿态,而此时也是学生接受导师进行德育教育最好时机。研究生群体具有高素质和求异性特征,他们对灌输性德育教育充满了抵触和不屑。而导师将自身体验拿出来与学生分享的话会很容易引起共鸣。提高研究生道德感知,培养和巩固他们的道德信念。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了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创建全新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双方在平等、自由的对话中共同成长和发展,造就出更加广阔的学术天地和道德境界。

第9篇: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育经济与管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42―05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 Boix 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设定,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跨学科人才要求,或是侧重于教育学原理,或是侧重于管理学原理。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学院(系、研究院)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基础面,提高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课程比重,促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

根据上述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出,教育学背景的导师占大多数。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本专业出身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的导师很少,就目前看来只有浙江师范大学的杨天平教授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背景的博士。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导师大多从事与教育学相关的领域研究,有经济学、管理学背景的导师较少,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教育经济与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需求的。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加强学科建设,吸引更多管理学、经济学背景的导师,为加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聘请相关学科教授通过定期举行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行知识的碰撞,拓宽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关于加强教育经济与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教育科学,2003(1):55―57.

[2]姜海洋.论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J].经济论.~r,2011(7).

[3][关]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36.

[5]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树春.从就业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2008(12):170.

[7]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跨学科系列研究报告之一f R].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