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基础信息技术论文

第1篇:基础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电子技术基础课作为理工院校电类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其由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组合形成。对后面课程的学习必须将这门课学好。相比于传统的的院校学科,这门课相关的技术发展的非常快,这使得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从而将学生的数字视野拓展开来,在教学中网络则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毕竟在信息量方面,网络有着无可比例的优势。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可以说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的优势所在,这几年高校的扩张使得学校的实验设施方面无法得到满足,这可以通过课后对实验进行分组进行与在课堂中运用计算机仿真进行讲课进行改善。而且高校改革压缩了教学的时间,这使得学校必须将课堂效率进行提升,而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信息技术的素养方面,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拥有很强的信息接收以及适应能力,因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是基于电子技术进行开展的。所以,相比于其他的学科,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结合更加的容易。

2.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原则

丰富多彩是整合课程最突出的优点,因而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教育技术学等相关的理论进行借鉴,通过联系二者的结合点,用系统的手段将教学系统中的学生、老师、教学内容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做到协调的一致性,从而将各种因素的优势发挥出来。课程整合的成功在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教堂教学与管理、教师备课、师生关系等等方面,通过自身的优势与对成功经验的借鉴,整合二者的原则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遵守:第一,对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二者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依旧是课程本身,这是无可争议的。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个体自身的特点不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而被改变,必须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进行强化。任务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的对象,要以任务为主体,不能做到随意的更改。教学目标与学科特点的特殊性使得天然联系的二者的优势被削弱。对电子技术基础课来说,信息技术处于服务地位,传统教学的优势不可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导致改革教学模式而废掉。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的标准就是服务教学,目标就是将教学目的达到,不可做到本末倒置。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可以发现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对传统的教学优势要进行保持,这是对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进行整合所需要遵守的。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过程中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肯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老师的作用不可能由多媒体技术来代替,而且在整合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反而更高,老师不仅要在授课能力方面过硬,还有对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二者还要有效地结合起来。当然,在对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强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意识必须明确,同时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做到充分的发挥。在整合过程中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与环境进行适应的时候老师要起到帮助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抵触情绪,要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寻找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整个课程整合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者,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去完成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资料的获取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寻求帮助。就像老师在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仅仅出题目,余下的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帮助的作用。通过对课程的整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第2篇:基础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GIS专业,信息技术,信息类课程,课程设置

 

1.信息技术对GIS专业人员的重要性

近十几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快速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GIS界也不例外,从最早的微机地理信息系统到今天的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GIS在融人信息技术以后,已由古老的地图,沙盘时代跨人到了今天的电子GIS时代。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学科交叉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学科基础;从技术层面看,本质上说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信息处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从理论支持来看,空间信息表达、3S集成技术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相应在教学层面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必然要对信息类课程提出较高的要求[1]。

2.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

信息类课程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类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一些专业中信息类课程仅是一种技术性、辅助性课程,信息类课程本身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产生、发展与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其体系结构与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水平与学生培养质量[2]。

2.信息类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前沿问题如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地理信息系统、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等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和开发型地理信息系统人才方面 ,信息能力与应用水平同样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 面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前沿的人才 ,信息技术教育将是关键之一[3]。

如今,计算机图形字,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渗透到地理信息系统,3S集成,测绘技术的各个方面免费论文。而目前GIS专业信息类课程教学却与GIS新技术的发展显得极不适应。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势必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素质。

信息技术在GIS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然而我国GIS教育界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重视。国内各GIS院校GIS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只有《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这门基础课,其它课程均为选修课或考查课(非主要课程),教材内容也落后于现状的需要,如选用的教材内容肤浅、陈旧、课时少。有些专业课程,比如《空间数据库技术》及《GPS原理》都要求有信息类课程的基础,但课本里只是泛泛带过,学生并没有信息前导类课程的学习[4]。

3.GIS专业学生信息类课程的特点

针对GIS技术类专业对信息类课程的需求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摘要涵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以及电子的定位导航等课程在内的一个广泛的信息课程体系。

1)GIS专业学生通常与诸如信号,图像,方程,表格等实体打交道比较多。为了能够对GIS类的学生有所帮助,信息基础课程须教会他们如何表示这些工作中会用到的数据,以及如何操作这些数据,对学生不太会感兴趣的诸如复杂数据结构和算法则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用例。

2)GIS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是能够熟练运用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信息化工具,而非自身的兴趣所在,更非其职业追求的目标。他们通常对信息技术已有所接触,能够在家里轻松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一些图像编辑,多媒体合成等简单操作。在课堂上学的枯燥的原理和繁琐编程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错觉。

3)课程中引用的例子应尽量与专业相关,使学生都可直觉接受的。特别是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例子信息技术,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4)GIS专业学生在信息类课程上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他们不太可能系统地学习这些课程。由于GIS的相对复杂性。GIS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有关信息类知识外,他们对其他有关GIS的专业知识,GIS相关的体系的知识也要有相应的掌握和理解。

5)用于GIS科学的软件包很多,要选择一些对其未来工作中接触机率大的。目前GIS商用工具软件有数十种之多,其应用和功能各有侧重,如果让学生完全掌握如此多种的软件实属困难。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采用一些主流的应用软件进行教授。

4.信息类课程的设置方案高校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通识素养和能力与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通识素养和能力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例如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信息表述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等。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是指学生能自主学习,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发能力,能灵活自如地把信息技术用于专业研究领域。实践证明,许多在信息技术领域有成就的人是非信息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既具有本专业的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跨学科的人才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精神。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和培养。

国内外很多高校为GIS专业开设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三种:1导论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系统基础)。2原理课程(电子技术、导航原理、数据库原理)免费论文。3应用课程(GIS软件应用、GIS 软件应用)。在研究GIS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和教学时应当充分围绕这两个层次素质与能力。为此提出“1+3+X”(1门基础课+3门限选课+X门任选课)的分层课程设置方案。  其中,1门基础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通识课,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适用性的概念、技术和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对信息课程有一个概述上的了解和认识。在1门基础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各专业可根据需要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电子技术”、“导航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通信原理”中选择三门作为专业限选课。这些课程在已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是对一些GIS高年级课程所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有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的把握有关GIS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将各种技术、方法更好的应用和融合。

为了达到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学校可以在学分制下采用的是多模块、多层次的进阶式教育模式。由于学生的基础各异,学校还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和实际应用需要选修实用技能课程。为此,我们可还设置了一系列信息类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可以结合GIS专业的实际的情况,适当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导航软件应用”、“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GIS模拟软件应用”、“数学建模软件”、“GIS计算软件应用”中选择X门作为专业任选课。这些选修课可以在学生已经有的限选课的知识基础上,可以更好、更有效率的学习GIS专业知识,把握有关技巧,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有得于提高学习效率,加快知识层次的升华。

5.结束语课程设置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学校定位、学生来源、专业特点、师资结构等。我们对课程设置所做的工作和将要进行的改革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受益。同时我们要充分试识到GIS在引入信息技术后所呈现出新的特点,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以适成GIS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巧云,陈伟清.高工专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体系的探讨[J].地矿测绘 2000,(1):47248.

[2]盛业华,郭达志,杜培军,等.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测绘通报,2000,(6):40242.

[3]盛业华,杜培军.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专业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4]郑贵洲,吴信才.对面向21世纪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思考[A].教育部21世纪高校GI发展战略研会论文集[C].武汉:[s.n.],2001.3602363.

[5]李天伟,王孝通,周爱军.电子海图系统软件可靠性研究[A].1998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8.

[6]陈金海,张杏谷,项鹭,彭国均.基于ECDIS的航标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

[7]梅雄.钟成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简介[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与避碰论文集[C],2006.

第3篇:基础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6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尤其是近几年来更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在传统的高中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近几年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新增加了信息技术课程。就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虽然起点比较高,教学设备和教师的配备都过硬,但是,在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更好地提升。笔者在文中就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不一样,因此,学生接触到信息技术的时间也不一样,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颇少,仅仅会进行简单的上机操作。而有的学生因为接触到信息技术的时间比较长,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部分学生“吃不了”,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十分明显。

(二)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信息技术的直接体现形式是计算机,学生对计算机都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计算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学习却适得其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从实践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使学生从理论上去分析操作原理,而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同时知识点也是不易理解的。因此,如果教师不采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措施,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枯燥无味的情况。就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很多理论课堂的教学都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致使课堂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没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很难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且过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不仅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脱轨,而且还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

(四)不能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还要具备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虽然学生在高中阶段还没有进行专业的信息技术学习,只是了解了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创新的精神,为学生的将来进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引起重视,这对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高中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创新。

二、应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开展分层教学

针对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应该引入分层教学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测试等手段确切的了解每一个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情况,然后将具有相同基础的学生纳入一个小组,针对不同小组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都能获得新知识。当然,对于信息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其进行基础知识的辅导,与此同时因为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难度相对比较小,教师可以适度的加快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能够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统一战线,这样更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继续拔高教学,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能够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积极的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一些学生喜欢的图片、音乐或者片段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长此以往,学生不会再觉得信息技术教学是枯燥无味的,反而对学科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将理论教学与上机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

将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是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法则。如果理论教学与学生的上机操作脱节,那么会严重影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活动,遇到的实际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上机的机会,让学生去练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实现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同步,这样,学生不但学习到理论知识,并能够及时的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还避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

(四)注重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4篇:基础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士官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43-02

进入21世纪后,全球范围都开始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军事变革。我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总要求,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积极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20多年来,我军信息化建设获得了巨大成果。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化装备投入部队使用,部队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士官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信息素养的高低对未来的高技术战争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着眼提高现代军事技能和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士官人才已变得尤为重要。

士官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的主战场,在提高士官信息素养上担负着重大责任[1]。作为士官学员的信息基础必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既培养学员的信息技术基础应用能力,又为他们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更好的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求奠定必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础。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部队信息化建设进程加速,计算机更加深入的涉及到部队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院校信息基础课程改革显得更现实、更迫切。

1 目前士官信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不适应发展需要

目前,大多数士官人才活跃在军械武器装备维修使用的一线技术岗位上,士官工作岗位的主要特点是岗位指向性明确,实践性、操作性强。因此,士官教育无论是中专还是大专层次,首要目标是满足岗位需求,一切都将任职岗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士官院校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尽管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果不能及时拓展更新知识内容,会限制学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与需要,难以满足士官岗位任职的需求。

1.2 士官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士官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拥有高校学习经历的学员只有极少数,大部分文化水平集中在高中与初中阶段,甚至有部分学员尚未达到初中文化水平,而且部分学员家庭所在地位于农村和边远地区,在中学阶段所接收的信息技术教育非常有限[2]。文化水平的差异导致士官学员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基础好的学员“吃不饱”,基础差的学员“吃不下”。

1.3 教学模式陈旧,无法调动学员积极性

虽然目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许多院校已经提出了“分层次”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法。但是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依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其他教学手段为辅。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员为主体,不能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课堂上信息容量大,教学进度快,学员知识的记忆率不高,导致实践时不能很好的结合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1.4 信息获取手段单一,不利于学员课后再学习

信息量的激增,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员仅仅依靠教员的课堂讲授学习到的知识已不能适应学员需要,急需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提供高效的学习手段,来满足学员信息素质再提高的需要[3]。

2 关于信息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抓手,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作为培养部队高信息素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士官院校,应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更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着力培养学员的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突出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的结合。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知识上一部分是相通的,在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讲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使用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常用办公、数码设备的使用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会声会影视频处理软件等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形成软件教学为主的《计算机文化》课程;另一方面,增加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软件安装、局域网组建、网络设备调试、信息安全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结合原课程中计算机系统组成、网络基础等理论知识,形成硬件教学为主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

2.2 抓住士官学员特点,强化教学模式转变

进一步加强“任务驱动的案例式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转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任务的选取十分关键,任务能否满足士官岗位需求,是否适应士官学员特点,都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最终效果。因此在任务的设计上应从学员实际出发,选取与贴近部队的教学案例,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同时,还应考虑到学员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实施分层和弹性教学。全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均在信息实训中心完成,教员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学员也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动手操作,边讲边练,共同完成任务案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员课后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例如组织全校性计算机技能竞赛、举办信息科技类士官大讲堂以及由教员引导几名学员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活动等,激发学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热情。

2.3 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士官学员信息素质发展

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立,对士官学员信息素质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需要在硬件和资源两个方面不断完善。一方面是硬件设施,要不断提高现有信息化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改善和更新信息化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另一方面是教学资源,要加强网络课程、网络教材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要广泛开展模拟仿真教学、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构建战训结合的网络教学平台[4]。

3 结束语

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士官人才在信息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信息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现代信息化战争的成败。为此,作为士官教育的主阵地,为培养出高信息素养的一线装备维修保障士官队伍,我们必须紧贴时代需求和信息化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着力打牢过硬的信息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关宏,丁刚,黄其志.探析军队院校士官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发展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0(8):190.

[2] 王冠.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9):230.

第5篇:基础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应用基础 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的教育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计算机技术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是本世纪知识型技术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作为工具性知识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情况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教学内容繁多且较为分散,理论知识部分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应用、系统组成、信息处理技术、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等;操作部分有WORD、EXCEL、POWERPOINT、FRONGPAGE,IE及电子邮件等。

2.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特别是基本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而且不同于本身所学的专业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三年学习过程,该课程的学习时间只有一个学期。

3.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开设一定的基础课是必要的。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到底讲授多少内容为合适?每一部分的内容需不需要精简?

由于以上特点,《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难度比较大。为此,对于高职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必须在教学方法、教材、考核等方面作出改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多媒体教学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黑板讲授法,但教师主讲的模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只不过由黑板讲授改成了在计算机上演示讲授。由于用计算机演示方法进行教学,它的课堂容量远远多于黑板讲授法的课堂容量,学生的感受就是教师在满堂灌输,而对所学内容无法及时接受和消化,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初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重新整合,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由易到难,由实践到理论。先从英文打字、汉字输入等最基本的操作入手,然后逐步学习有关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有关操作以及Office等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并在中间穿插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

2.精讲多练。鼓励学生加强上机练习,每堂上机课均设计难度适当和足够数量的上机操作题,并尽可能涵盖当次课的知识点,同时布置一些灵活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其余的内容略讲,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强化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

3.采用分级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尽管中学有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不少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远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由于城市中学与农村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差距悬殊,这就造成了学生起点的差距。同时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针对全校所有系科的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理工类、文史类、经济类、外语类等,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上机实践环节。教学对象的层次差异较大,因而需要认真考虑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能力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讲课时除讲授基本知识并适当拓宽范围,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其掌握最基本知识就可以了。

(三)“计算机一级”考试和以应用为导向的能力培养模式相结合

我校学生在学完《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后,下一学期必须参加省计算机一级考试,虽然《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通过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应采用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将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把基本理论知识和日常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既能增长学生的实际应用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计算机基本操作,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建设高职高专的特色教材

我校目前选用的是江苏省统一的教材《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考虑到本科院校学生的使用,该教材虽然几经改版,但并不适合高职学生使用,尤其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太多、太难,没有实用性,学生的接受效果不是太好。因此教材的改革是必然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实用性。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基础教材的不能照搬本科院校教材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是本科计算机基础教材简单剪裁后的缩写本。教材内容要摒弃过多的、烦琐的理论陈述,尽可能突出实际应用,突出技能操作。

2.针对性。在内容的设置上要尽可能的考虑到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体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针对各个专业不同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五)考试方法的改革

成功的考核方案能给学生一个公正评价从而发挥考核的制约、激励、评价功能。《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实行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案。理论和操作并重,使学生感到这种考核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水平,证实自己的能力,更加重视平时上机实验课的学习。不要以一次考试和一种考核方法评定学生成绩,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个新课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实事求是,积极探索,总结经验,进而把高职模式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上好。

参考文献:

第6篇:基础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中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即将融合专业应用的教学项目

>> 专业特色基础上的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在大学基础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基于学生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MOOC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 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WebGIS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应用服务 情境教育在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教学研究 加快教育信息化推进步伐 为教育教学应用服务 讨论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独立学院《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技术价值 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艺术类专业“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探讨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 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中的教学策略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张红艳,龙荣陪,张金磊.试析翻转课堂在国内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挑战[J].教学实践研究,2013(14).

[7]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8]魏民.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时间[Z].2014,9.

第7篇:基础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形态。新媒体技术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具有先天性技术优势的媒体信息服务功能,是网络经济与传媒实现有效对接的最佳方式。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教学管理的模式、方法和手段。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将其优势很好地融入民办高校的管理建设,对《新媒体技术》一书展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由洪文杰、归伟夏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技术》一书主要围绕新媒体中涉及的技术基础及新兴技术的发展展开,致力于梳理出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技术脉络,促进用户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基本特征。该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媒体的相关信息,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的处理与编辑技术;计算机网络及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媒体信息传输技术;新媒体信息显示、与检索技术;新媒体信息管理与安全技术;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该书既可以作为大学、中专院校新闻与信息传播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为相关媒体专业从业人员和广大爱好者提供理论参考。

《新媒体技术》一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新媒体技术引论,主要介绍技术与媒体、新媒体技术对传媒业的变革和与新媒体有关的关键技术;第二章为新媒体信息处理及编辑技术,主要介绍新媒信息的种类和特点、新媒体文字信息的处理和编辑、新媒体图片的处理与编辑、计算机图形与动画技术、数字音频处理与编辑技术、数字视频处理与编辑技术、新媒体信息的组织;第三章为新媒体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主要介绍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第四章为移动新媒体技术基础———移动互联网,这一章节包括四个小节,具体分为移动新媒体技术概述、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移动新媒体终端设备及系统平台、移动新媒体技术应用;第五章为新媒体信息显示、与搜索技术,主要介绍新媒体信息显示技术、新媒体信息技术、新媒体信息搜索技术及电子纸的相关内容,使读者可以了解新媒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脉络;第六章为新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这一章节让读者了解到了新媒体数字版权管理概述、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身份认证技术、PKI安全技术和元数据与数字对象标识码;第七章为应用中的新媒体传播技术,读者可以了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及LBS等新兴概念,从而更有效地了解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变迁。通读全书,概括了该书的以下几个特点: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全面性,尤其是新媒体的基础元素,在文中都有所介绍。新媒体信息的基础元素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书中对这些元素的处理与编辑逐一进行了阐述。文字作为最基础的元素,在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的今天,仍然扮演着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随着技术的发展,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基本元素崛起,丰富了新媒体技术的内涵。

该书通过对这些基本信息的处理和编辑技术的阐述,为民办高校的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该书在介绍新媒体技术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先介绍比较基本的新媒体信息,再介绍基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随后介绍显示技术———电子纸,最后介绍比较高端的加密技术、安全技术、签名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等。这样的编辑方式有利于读者加深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也有利于读者掌握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参考该书,建立一个更加稳固的现代化民办高校管理系统。该书对于民办高校管理最大的借鉴点在于针对性强。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相当复杂,如果不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在工作中还容易出现差错。而该书对于高校管理工作的各个步骤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应用,如云计算的应用可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减少管理工作的失误;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加密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加安全等。传统管理手段使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提升,其管理手段的局限性也使高等院校管理工作很容易出现失误。

发展迅猛的现代媒体技术在高等院校,尤其在民办高校中的应用微乎其微。《新媒体技术》一书对现代媒体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为民办高校管理工作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民办高校管理工作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第8篇:基础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会计理论基础是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脚根、支撑点,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产生、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力量和源泉。二者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若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1现代会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1.1动态性发展性会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前者要求会计充分发挥其反映的职能,不断地将新的、变化了的经济业务反映出来;后者则要求会计自身的内容、性质等发生实质性变革,努力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客观需求,便于广大信息需求者准确作出决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会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会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在充分地吸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摒弃了一部分不适合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陈乏的、过时的理论。

1.2内容多样性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学、信息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尖端学科理论广泛地渗透于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与传统的会计理论基础共同支撑着日益发展、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比如,企业再造工程理论(将主要绩效指标定位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以及员TT作效率等)、虚拟企业理论(主要强调组织虚拟化、功能虚拟化和地域虚拟化,实现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学习型组织理论(主要从系统基本模型角度阐述团队学习效应和系统思想理念)等都将广泛地融入到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会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1.3虚拟性会计理论基础并不像实体组织那样具备有形的。规模化的根基,它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的客观存在的无形的根基。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即一是会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会计领域内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纯会计

2.2电子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它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同时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因此,以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促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其影响范围包括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科学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到宏观和微观的各个层次。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slaw)、基尔德法则 (Glider’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law)。

2.3司法诉讼学司法诉讼学与会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会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会计 (ForensicAccounting)这一特殊的会计发展分支。它是针对于在现代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由会计人员对于特定的经济犯罪、经济过失和经济纠纷案件进行会计反映,对法庭和诉讼当事人提供专门服务的一种特殊会计工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它们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会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的会计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然而诉讼会计既不同于一般的财务会计,也不同于一般审计,它通常涉及到财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运用电脑进行分析和陈述、以财务呈报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在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3现代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

关于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的分类,学术界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分为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前者强调应用规范性的方法,即运用演绎推理(Deductivereasoning)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会计问题,它主要主张会计理论的发展不应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会计理论应当高于会计实践并指导会计实践:后者则是在规范推理(Inductivereasoning) 的基础上,运用实验技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在一定的经济假设条件下研究有关会计问题,它主要强调会计实务是发展会计理论的基础。由上述对两种研究方法的阐述,可以看出二者的优缺点是:规范会计研究方法是在先假定会计目标继而再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再加上它缺乏有关的数据、模型来支持其观点、论断,这种会计理论研究模式的有效性已经受到了现实生活的挑战和怀疑;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则过分依赖于有关的经济假定条件(而现实生活中,这些假定条件往往是木存在的),而且现阶段虚假的信息资料、经济数据充斥会计市场,再加上经济计量方法或经济模型自身就存在着无法消除的局限性,因而利用虚假的信息资料,借助于不完善的经济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结果,确实有待于广大的学者和专家进一步深思熟虑。

第9篇:基础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基础性; 应用性; 整合性; 趣味性

【正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作为小学一门新开设的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成《纲要》规定的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必须要牢固地立足于平时课堂教学,任课老师必须要了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所具有的特性,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找到并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

简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性包含四个方面:基础性、应用性、整合性、趣味性。

一、课程特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性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共同决定的。它重在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

1、基础性

主要是着眼于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和读、写、算等基本能力一样,成为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当今任何其他一门学科都未曾有过的,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使小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期间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地对其长远发展起作用,而不至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很快过时,是小学信息技术课面临的突出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遍性和可迁移性。因此,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

2、整合性

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美学、文学、外语、数学、物理、电子学等等。

3、应用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即应用信息技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他们要接受的是真正的生活对他们的考试,是身处信息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挑战,他们需要学的是如何对大干世界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创新以及如何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二、对策探讨

1、基础性对策

首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突出"基础性"原则。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使学生终身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工作,他们在小学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应该是有用的。所选学习内容应该是信息技术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将来能够利用的,或能迁移到其他领域中去的知识或技能。

2、应用性对策

生活处处有信息,而学生的"信息知识"不全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的,学生的"信息技能"也不都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身参与生活中的各个主题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的"理解"和"运用技能"才能获得和形成,才能逐渐积累知识,掌握技能。

3、整合性对策

首先,在教师的"教"中,要注意把其他学科内容尽可能地融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使小学生在学习其他知识的同时,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其次,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占很大比重。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时,要有意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再次,在学习方式方面,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允许由学生来进行选择,"人人有事可做"、"人人有兴趣学"。教师的任务从主要是讲解和讲授,转化到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学习方式也从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转化到主要是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

4、趣味性对策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个人的兴趣往往与肯定的情绪体验相联系。而小学生又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动、好问、好奇,习惯于游戏,喜欢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爱听动人的故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东西所吸引。如果孩子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参与意识,这就成为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动力。能开发出这种动力,是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的任务。

例如保存网上资料的模块综合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小报,要求有图、有文、有艺术字、有分栏等,其内容和版图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于每个模块的综合学习阶段。在最终学习结束时,要求学生结合语文、数学甚至体育科目的相关内容,当然也可以是其它领域的内容,制作一张电子版报。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不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课堂内容,也使他们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运用到其他领域,获得了更大的提高。

     总之,教师要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富有成效,就要熟悉课程的基本特性,不夸大偏颇某一方面,即把四大特性看成一个有机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