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基础护理方法范文

基础护理方法全文(5篇)

基础护理方法

第1篇:基础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产后出血;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产后出血即是产妇生产之后出现非正常性出血,临床表现为过多的引导流血,产后第二天患者出血量高达500mL以上,同时会发生出血性休克等表现,由此会增加产妇感染的发生概率,但是,受到个体身体素质的影响,不同产妇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经由临床实践发现,诱发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宫缩乏力等。产后出血的发生不仅会影响产妇正常恢复,还会使得日后生活质量受到不良影响,例如:受到疼痛因素的影响,患者不敢用力大小便,由此容易诱发尿潴留。一般来说,产褥期是产妇非常关键的恢复期,由此关注产妇情况变化意义重大,加强防治,明确出血原因,对症治疗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保障产妇生命安全。本文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临床诊断标准。两组各5例患者,参考组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0.6±2.7)岁,初产妇3例、经产妇2例,自然生产4例、剖宫产1例;实验组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1.2±3.0)岁,初产妇2例、经产妇3例,自然生产3例、剖宫产2例。就上述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年龄、产次、生产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1]。

1.2护理方法

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基础护理、防治出血措施、出院指导等;实验组基于此采取人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密切观察产妇状态:就妇产科临床护理经验来说,产后出血大多数是发生在产后2h以内,因此,在产后必须密切观察产妇身体状态的改变。首先,为产妇制定个人档案,详细记录产妇的临床表现,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增强与产妇的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指导产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即是告知护理人员。同时观察产妇子宫宫缩情况、流血情况,以及心跳、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其次,保持良好的产房环境,加强卫生与安全管理,高效完成消毒工作。监测期间如有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医生到来之前采取恰当的举措为产妇争取时间。产后一般指导产妇选取平卧姿势,稍稍抬高头部,促使产妇保持呼吸道通畅。最后,准备好抢救设备及药物,时刻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由此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基础护理和进行密切观察,还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责任感。②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护理:一般来说,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等是诱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由胎盘因素诱发则需及时将胎盘取出,针对需要的患者,进行刮宫;由软产道损伤因素诱发则需先止血,然后将出血处缝合止血;由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则注射缩宫素以及经直肠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对子宫平滑肌发挥刺激作用,促使其加快收缩,从而治疗产后出血。③恢复护理:产后产妇身体都比较虚弱,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感染,对此,护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产妇状态。观察产妇排尿情况,以免诱发尿潴留,指导产妇及时排空膀胱;针对使用导尿管的产妇,有效固定导尿管,密切观察尿液的量、颜色以及性质;再者加强健康宣教,指导产妇合理饮食,告知饮食注意事项,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促进恢复;最后,密切观察切口状态,以免引发感染,指导产妇一旦出现疼痛的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同时保持下体清洁卫生,定期更换被褥。④心理护理:产后出血的发生会严重影响产妇心理状态。由于产妇不了解病症发生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突发症状会引发焦虑、恐惧、害怕等心理情绪。同时,刚刚生产过后的产妇身体体质薄弱,如果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必然会影响恢复效果,所以,加强心理护理非常关键。人性化护理注重“人本”思想,给予产妇关心、问候[2]。首先,告知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疗措施、预后方法,以免产妇过度思虑影响恢复;其次,增强与家属的沟通交流,告知家属此时需多陪同产妇,加强心理引导,以免引发抑郁的心理状态;然后,指导产妇及家属如果有效进行产后护理,详细告知各类注意事项,提升家属科学护理意识;最后,对待产妇的疑虑,耐心解答,逐渐消除产妇不良情绪。观察指标: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软件版本为SPSS19.0,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检验使用c2;采用(_x±s)表示计量资料,检验使用t;数据分析P<0.05,则说明符合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分析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原因

参考组胎盘因素1例、软产道损伤2例、宫缩乏力2例;实验组胎盘因素2例、软产道损伤1例、宫缩乏力2例。数据对比发现,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原因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通过护理,实验组患者出血量为(525.3±47.8)mL,参考组患者出血量为(673.5±58.3)mL,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参考组,对比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产后出血即是胎儿出生之后24h之内产妇出血量在500mL以上,伴随剖宫产概率的不断增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后出血的发生概率。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妇产科并发症,病发突然,病情发展变化快,没有及时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通过本文研究数据显示,将人性化护理用于产后出血患者中获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对此,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还需具备有效识别产后出血风险因素的能力,由此才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必须详细分析诱发产后出血的因素,如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甚至是凝血功能障碍,由此才能够及时作出正确判断,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促使产妇更快更好的恢复。此外,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便是产后出血,这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健康宣教特别重要,促使产妇知晓科学分娩的安全性、重要性也非常必要,同时需要及时疏导产妇不良情绪,以免影响后续治疗和恢复[5]。通过护理发现:实验组患者出血量为(525.3±47.8)mL,参考组患者出血量为(673.5±58.3)mL,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参考组,对比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产后出血产妇采用人性化护理效果突出,减少产妇出血量的同时,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段成伏.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5):150,152.

[2]王凤,贺丹丹.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4):687.

[3]余志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03):69-70.

[4]赵冬梅.妇产科护理对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5):172-173.

第2篇:基础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综合国力较为强大的国家,电力资源的发展非常迅速,也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电力系统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继电保护设备维持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要对继电保护重视起来,除了日常维护外,还要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检查,对设备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对存在的隐患要及时解决。本篇文章对继电保护的故障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处理的方法。

1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要意义

1.1保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生产和群众的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可以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还可以对出现的故障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到发生故障的原因,从而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避免故障发生时间过长对设备造成损害,使得电力系统可以长时间的正常运行,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2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使得电力工作者可以随时对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有一个很好的监控和了解,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通过设备发出的各种信号判断出设备的运行状态,针对设备的现状做出一定的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把信号传输给继电保护自动控制设备,从而对电力系统进行调整,使电力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2常见的故障分析

2.1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

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决定了继电保护的作用时间的长短,同时对于设备运行过程的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继电保护设备的质量对电力系统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质量不过关就不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还会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对社会生产和群众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就很重要,对于电力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就要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质量问题。

2.2开关设备

对于一些开关设备来说对于设备的运行气大了决定作用,开关设备如果存在问题,那剩余的设备就会成为摆设,根本就起不到作用,连设备的开关都不能够很好的控制,那么剩余的设备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发生故障后不能快速的关闭设备,这样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这样造成的损失就会更大,这样继电保护装置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对于开关设备也要进行严格把关,这时继电保护设备良好运行的基础保障。

2.3运行过程故障

在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还会存在许多的故障问题,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因为继电保护设备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导致某一部分的温度过高,导致设备出现故障。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变差保护开关拒合,电压互感器还会出现二次电压回路的状况,在实际的电力运行过程中电压互感器内的零件还会出现损失或者滑落的情况,因为电压互感器是机电保护装置最基础的部分,如果电压互感器出现了问题及会导致机电保护装置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后续的装置发挥不出原本的作用。

2.4干扰绝缘因素

电力绝缘因素对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会产能生很大的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下,电力保护装置的外部都会包裹着绝缘皮,但是长年累月的使用就会导致外部的绝缘皮慢慢脱落,这样在不良天气下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所以要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线路进行检查,确保线路外部绝缘皮的完整,减少继电保护装置出现问题的可能。在继电保护装置中没有连接抗干扰电容,这样导线阻抗过小,周围的磁场过大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5互感器出现饱和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很多的设备和生产都需要依靠电力来解决,这样社会所需的电容量就会逐渐增加使得电力设备的负荷随之增加,电力系统所输送的电流就会超出预估值,这样电流互感器就会出现问题还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在电流短路的情况下,电流互感器会瞬间饱和,这样就会导致继电保护设备无法对通过的电流进行有效的辨别,这样就会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对社会生产和群众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3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措施

3.1记录故障发生的详细过程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为了使电力维修人员可以更加快速的工作,在发生故障时,电力工作者需要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所出现故障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如故障发生的时间、大致的位置、出现故障的详细描述,这样维修人员可以通过这些快速的做出判断,使得维修工作可以进行的更加顺利。在对故障现状进行记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专业的分析,这样可以作为故障处理的一个重要的依据,避免了在维修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使得故障可以快速得到解决,还可以为之后出现相同问题提供参考。

3.2元件替换处理

替换处理是设备发生故障时最常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找到故障设备中出现问题的零件替换上新的零件,这样可以判断设备中元件的质量,还可以缩小故障的排查范围。这样在出现故障时,检修人员在处理设备时可以先进行判断,缩小范围,这样就可以对可能出现故障的元件进行替换,如果在替换后设备可以正常工作,那么故障就顺利排除,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就可以对其他元件进行替换,找到出现问题的元件就可以排除故障,虽然方法步骤相对较慢,但是故障处理的更加有质量和安全。

3.3元件参照的方法

参照处理是将故障设备与正常设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各种可能出现故障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从不同的位置找出故障设备存在的问题,这种处理措施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可以用在线路故障的查找、设备的定检等,在处理故障时,如果设备更换后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时,就可以用参照法,两台设备进行对比分析,对线路进行逐一标记检测,这样可以更加快速的筛选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让设备可以正常运行,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的时候参照法可以和替换法相互结合,这样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3.4技术改造升级

社会科技正在快速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正在渗透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当中,这样使得电力系统的个那个面发展更加快速,控制的更加快速精确,故障处理和检测更加方便。还有一些技术是根据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处理针对性发展的,对于一些较难处理的问题,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可能就会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所以技术的发展升级对于电力系统故障的处理会更加的方便快捷,使得在这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对于一些老旧的设备,在达到一定的使用年限后,可以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这样就可以解决很多设备老化的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5继电保护设备的日常保护

对于继电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是为了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不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使得电力维护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发现一些隐藏的问题,还可以及时的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确定维护工作的标准及相关规定,让维修工作人员可以有一个参考标准,使其他的电力设备与继电保护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电流短路对设备的影响。还有就是在设备的维护管理阶段,工作人员要进入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可以及时发展装置内存在的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还要对检测维护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之后出现相似的情况提供参考作用,保证基点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4结语

继电保护只是电力系统的一个比较基础的方面,继电保护装置可以使得电力系统故障的发生频率逐渐降低,降低一些风险事故对于电力设备运行的影响。要想保障社会生产的快速运行和群众日常生活的稳定,就要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这就对电力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对于员工的各方面技能和整体素质提升也有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贾璟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与处理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7):69-70.

[2]张永霞.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与处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7):35-36.

第3篇:基础护理方法范文

1.1计算机网络维护中的软件故障

在软件故障中,常见的问题就是各种协议配置以及配置的参数变更无法满足网络的需要,各种备份不合理,各种设备的配置文件不完全,与外部网络连接的相关配置以及网络通信情况不能满足网络的需要。另外,影响计算机网络不能正常运行的还有可能是操作系统、网卡驱动程序以及配置问题不达标,上网软件之间互相冲突或者上网软件配置不合理,服务器内部系统出现了问题等。

1.2网管的水平跟不上时展的需要

在计算机网络维护的过程中,网管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维护的效果。一些网管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维护的技术需要,使计算机网络缺乏相应的维护,出现断网现象。

2计算机网络维护中硬件的维护

2.1排除计算机硬件故障,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目前,在老年大学教学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要想确保正常运行,首先要排除计算机硬件故障,使计算机不论是因为电脑自身原因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计算机故障都能够在第一时间顺利排除。当发现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的时候,要先检测外部可视的硬件设备情况,当外部设备没有故障的时候,再检测内部设备。如检测计算机内部硬件是否存在问题等。首先,计算机教师以及网管要确保计算机的工作环境使电脑安全运行的要求,同时,网管要确保计算机各元器件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计算机运行的要求。在计算机出现黑屏、开机无显示,显示器颜色不正常等情况时,要通过插拨法、观察法以及高级程序诊断法进行故障的诊断,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拆开机箱仔细观察硬件的运转情况,而在发现硬件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要通过元器件替换的方式替换掉不能正常运行的硬件。同时,网管可以通过电脑高级诊断程序检测硬件故障出现的问题。

2.2定期对电脑硬件进行维护

在电脑使用的过程中,网络要根据计算机的实际情况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硬件的维护,对出现故障的电脑硬件要根据出现故障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技术维护,确保硬件能够满足电脑使用的要求,确保网络故障不会出现。在计算机使用一个阶段时,网络要能针对计算机实际情况对计算机进行定期清洁,确保计算机硬件的延长使用。

3计算机网络维护中的软件维护

3.1确认计算机网络维护出现问题时是否是软件故障

在计算机网络维护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首先就要由外部到外部检测网络故障是由于硬件故障还是由于软件故障。如果排除了硬件故障,就要从软件故障方面找原因了。网管一方面要看操作系统是否出现问题,其次要看网卡驱动以及相关配置和网络协议是否正确。另外,还要检查计算机是否已经安装杀毒软件,是否能够定期升级病毒库并对计算机顶级维护。

3.2实时杀毒,确保网络正确运行

在计算机网络维护中,在计算机中安装杀毒软件是首要所做的事情。当电脑网络受到病毒攻击的时候,计算机杀毒软件可以实时对电脑进行防御,在网管上设防,在网络前端进行杀毒。如瑞星杀毒软件、360杀毒软件等都可以实时对电脑进行病毒防御。除此之外,很多网络在线杀毒软件也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阻挡病毒的侵袭。同时,网管要指导使用者慎入钓鱼网站,防止病毒感染电脑网络。而对网络中存在的一些私密文件,要通过网络加密进行加密,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3.3解决由广播风暴导致的网络瘫痪

防火墙技术是现在非常有效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现在已经成为各单位网络建设必备的部分,现在的防火墙采用的技术主要有型、状态监测型、包过滤型和网络地址转换—NAT。[3]防火墙的主要组成包括过滤器、安全策略和网关,防火墙的作用是在被保护的网络和外界之间设置一道屏障,通过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建立的安全网关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攻击者的入侵。它可以监控网络中进出的通信数据,从而做到让安全的信息进入,阻止不安全的数据进入。防火墙增强了intranet的安全性,使用户可以不必担心受到网络中非法入侵者的袭击,从而可以安全地使用网络。

3.4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主要使用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这两种检测技术,异常检测是对网络数据流量进行分析,特征检测是对网络数据内容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来找出具有异常表现的网络通信,从而发现入侵行为。特征检测是根据已知的入侵实例确定使用的字符序列,然后从网络中传递的信息内容中寻找这些特定的字符序列,从而“锁定”入侵者;异常检测是先建立用户正常活动的规律档案,假设入侵者活动不同于正常用户的活动,当检测到用户活动违反规律档案时,就认定为入侵行为。

4结语

第4篇:基础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工业三废;保护环境;处理方法

1绪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大力发展工业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是随着工业快速发展造成了环境破坏,以至于雾霾严重,水土富营养化,而国人的需求已从吃饱喝足转变为对生活环境的需求,这就促使我们要治理和保护环境。本文从专业角度详细介绍了工业三废的处理技术和相应的环保措施,以此保障工业发展和环境友好生存。

2工业三废处理技术方法

化工工业三废主要指的是废液、废气和废渣,处理方式各有不同,也有相同之处,下面针对三种污染提出具体的处理技术方法。

2.1工业废液处理技术方法

化工生产工程中不需要的液体统称为废液,废液如果直接排入水中会造成水体污染,进而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在排放前必须进过处理才能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无污染排放。工业废液根据来源不同其成分也不同,主要包括含重金属废液、强酸强碱废液、含有机物废液、含悬浮物废液和冷却水等废液。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理化法和生物法等方法。物理法主要是通过过滤、吸附、强磁吸金属等来除去废液中的悬浮物或重金属。化学法的处理方式是有利用电解法处理废液中金属离子,加入适当的物质来溶解有机物,还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回收贵金属离子,或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改变有害物质特性等方式。理化法指的是采用絮凝剂等物质来处理废液中的小离子,还可以采用渗透膜处理技术来处理废液。生物法是目前常用的废液处理方法,是在废液中加入某种细菌等物种来改变废液成分。除了采用一定的处理方法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源头上控制废液的产生才能保护环境。

2.2工业废渣处理技术方法

工业废渣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占用地方和污染土壤。目前我国对工业废渣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化学处理和焚烧处理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会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依据可持续发展和废物利用的原则,现阶段对于废渣的处理,一方面我们可以对废渣无害化处理,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之回收再利用,比如可以将工业废渣处理后用作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另一方面对于不能可重复利用的废渣可以改变其堆填方式,压缩体积,粉碎处理废渣等来减少废渣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还可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来处理废渣,总之,尽可能少产生废渣和是使废渣重复被利用才能保持环境良好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3工业废气处理技术方法

工业废气主要分为固态和气态污染性气体,成分主要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烟尘及粉尘等,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目前,工业废气的处理方法大致可以归为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等。现阶段工业上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催化燃烧技术,此方法是化学法,主要是在废气中加入催化剂使废气燃烧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但是此技术存在催化剂中毒和无法处理某些有机尾气,随着科学发展,开发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使催化燃烧技术得到新的发展。工业废气的处理方法还有光解净化技术、变压吸附技术和微泼催化氧化技术,此类方法处理废气效率高,经济节能,无二次污染、周期短等特点受到工业界的关注和研究。工业废气生物处理技术是将废气通过生物滤池和生物洗涤进行净化处理的,此种方法操作简单,能循环使用,但是生物材料成本高,只能对气体进行选择性吸收,不能全面处理尾气。工业废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处理技术,但是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人开发出了比较新型的工艺处理流程,包括固态颗粒过滤、催化燃烧、简易固硫、光解净化、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生物滤池处理流程[1],此方法的优点是工业废气处理干净高效,且较为实用,能使工业尾气处理更上一部台阶。

3绿色化生产的环境保护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发展的趋势已从先生产后治理的理念转变为无污染绿色化生产。绿色化生产首先要从原材料出发,选择无污染原材料,能耗小时间短的工艺路线,在反应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采用高效无污染的后处理方法,从而实现绿色化生产保护环境。绿色化生产不仅保护环境还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现代化水平。高效的三废处理技术能保障绿色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将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变为大自然需要的农作物肥料。例如,对于废渣处理,尽可能采用废渣回收再利用的处理方式;对于废水处理,采用高效节能可回收的处理方式;对于废气处理,采用可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的处理方式。总之,我们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解决三废污染,采取绿色化的生产,保护环境,保障人类身心健康[2]。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处理三废污染前要建立科学环保的理念,本着工业与环境友好发展的前提下,研究绿色化生产路线,开发变废为宝的三废处理技术,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祁昕阳.工业废气处理工艺的改进研究[J].科学管理,2019,3:324-325.

第5篇:基础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模式

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60名护理人员与40名患者,开展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签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间60名护理人员与收治的4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5±2.3)岁;学历分布:初中及以下学历18名,高中学历18例,大专及以上学历24例;职业分布:主管护士16例,护师8例,护士26例[1]。患者年龄39~58岁,平均年龄(48.5±2.3)岁,平均住院时间(9.8±4.7)d。

1.2方法

1.2.1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可从医院护理水平中看到基础护理工作质量,也体现着医院管理水平。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就是基础护理,更是患者诊疗阶段不可缺少的护理,包括常规用药、健康宣教、营造住院环境、生活服务等。本次研究落实基础护理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学习两方面。统一加强对基础护理的培训与教育,方法有以下两种:①加强基础护理的理论学习。为了使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升,需要在护士长带领下通过小组讨论、代表论证或者座谈会的方式讲解基础护理的意义与内涵。②实践检验。要求护理人员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由护士长负责对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进行评分与考核。

1.2.2优化管理护理工作时间对护理病历书写规范性统一要求,制定新的书写要求与标准,要求所有护理人员一律按照新制定的规范格式书写。护理人员从接待患者开始就记录患者相关信息,获得最真实、最及时的资料,这些资料对患者疾病治疗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医师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由此,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当中,可将原来的记录从病例中删除,重新按照新的格式与要求书写,同时,要求护理人员病例记录需要在指导患者用药前或者治疗后。

1.2.3实施临床护理时段模块管理结合患者需要,制定可实施的管理模块,履行基本岗位职责以后,还要提高管理效率,使护理工作的管理更加有效率、有规范,同时,将基础护理功能纳入到护理工作整体考核当中,将过去的清晨、晚间护理时段调整为晨间、中午以及晚间3各时段的护理。最后,对护理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改善。依据不同患者需求,构建标准化的护理规范与程序,以表格形式将护理内容列举出,每日护理路径必须包含基础护理、专科监测与评估以及诊治方法、健康宣教。1.3统计学处理每月给试点病区患者、护士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现场完成调查,发放问卷100分,回收98分,回收率98.0%。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标准差(±s),使用检验计数资料,2检测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点病区护理人员、患者对基础护理工作强化表示满意;在应用了新病例记录方法后,护士每日半小时内完成书写任务;时段模块管理得到患者认可,5.6%的护理人员表示有压力;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60名护理人员均表示提升了工作效率。护理工作时段模块取得成效。

3.讨论

在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普及当中,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依据患者自理情况提供优质服务,责任护士需对患者病情密切评估,按照护理级别与自理程度对护理内容动态调整,以使护理服务保持连贯性,将护理工作告知患者与家属,接受双方监督。责任护士完成每日护理任务后,认真填写护理病历,分析自理程度变化,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其次切实履行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一级护理患者负责,可由责任护士、执行护士与基础护士组成护理小组,明确分工、相互简单,积极履行各自任务,统一接受监督,上级护理人员可监督下级,但下级护理人员不能越级,努力将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将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最后,对基础护理工作质量不断强化,由护士长监督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效果,抽查各病房护理工作,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明确各护理级别护理质量,不断将基础护理工作质量深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