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基础知识管理范文

基础知识管理全文(5篇)

基础知识管理

第1篇:基础知识管理范文

知识管理是根据知识的具体内容进行管理,教师通过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收集并整理,将其传授给学生,并结合实际的内容创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充分掌握整体的知识内容,并加深其记忆。同时,在知识的管理中,还需对于知识相关的内容进行管理,如,教学设施、知识资源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围绕有关知识,组织相应的活动,并使用有关教学的器材等,都是知识管理中的一部分。为此,基于知识管理,对中职计算机的基础教学进行改革,全面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目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矛盾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前期,基础教学存在着较多的矛盾,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未能满足教育的教学标准。首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学习目标,无法对office进行独立的正确操作,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现阶段,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学习为了考取证书,对计算机的实际内容并未有效的掌握。并且,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在课堂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根据其自身的学习状况,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我国计算机教材大概是五年更新一次。然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材的内容无法跟得上时代的进步,缺乏优质的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逐渐落后,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也未能按照社会的发展为其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难以更好的掌握,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达不到课程的教学标准。最后,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改变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只是由教师一昧的讲解,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继而在教学中难以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阻碍学生的良好发展。

三、基于知识管理中职计算机的基础教学改革对策

(一)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现阶段,随着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在知识管理下,教师要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由于目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课堂的时间受到相应的限制,教师无法将知识内容进行充分的讲解,学生在学习中,也难以将所有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并掌握,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利用好有效的课堂时间,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课程的讲解前期,需明确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将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整理并划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将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期间对其进行充分的记忆。可以单元为例,为学生展开讲解,先向学生提供单元的知识概况以及整体的知识结构。在实际的讲解过程中,根据知识结构,填充内部的知识,有利于理清学生的思路,根据知识的结构,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后时展开全面的复习,对其更好的记忆,促使教师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帮助。

(二)师生之间知识共享基于知识管理中,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不断改善其教学的内容,促使教师逐渐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多加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其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能够结合自身的不足进行逐渐改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可定期举行学习报告会,在报告会中,让学生可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报告会,也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阐述完自己的学习经历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间进行充分的讨论。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有效探讨,提高其学习能力,丰富其自身的经验。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学习中,以此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在其交流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进行最终的总结,并对其良好的学习方法进行肯定,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以此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目前,大部分学生学习计算机时缺乏兴趣,未能对其充分的了解。因此,教师需根据学生的需求讲解有关知识内容,将枯燥的知识融入活动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加深其对知识的记忆,并可将其进行有效的利用。例如,教师在讲解完PPT的内容时,可举行竞赛活动,为学生设置竞赛的主题,如,“最喜欢的城市景象”,要求学生根据设置的主题,自行制作PPT,将教师讲解的内容应用在作品中,最终教师对其加以评判。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对其进行充分的指导,并规定制作的时间,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制作完成后,教师需对学生制作的内容进行充分点评,对于较好的PPT,可进行展示,让所有学生参考,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使其在学习中更加感兴趣。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其学习要求,以此达到教学的改革标准。此外,由于学生学习计算机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考证,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将计算机考试的内容贯穿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在考试中,可一次性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加强个性化教学,在知识管理下,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

第2篇:基础知识管理范文

[关键词]融合发展;数字出版;质量管理;实施路径;实施建议

质量是出版的生命线。近十多年来,专业出版社整体发展规模呈上升趋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精准的选题策划、严格的质量管理。在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数字出版来说,如何建立健全数字出版质量管理体系,如何进行数字出版质量管理已成为专业出版社亟须解决的新课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编辑出版实践经验,围绕数字出版的策划、制作、开发、运营和销售的全过程来探索数字出版质量管理的可行路径,并分别从打造数字出版质量管理的“硬举措”和提高数字出版质量管理的“软实力”两个方面提炼了相关实施建议,以期能为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一、数字出版全过程质量管控

众所周知,质量管理是始终贯穿于出版物策划、制作全过程的。出版单位在传统出版过程中已建立起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路径和制度,积累了丰富的质量管理措施和经验,并组建了质量管理部门和优秀的编校队伍,在此基础上,数字出版的质量管理既要融合传统出版的制度和方法,又要创新和重塑数字出版质量保障体系,紧紧围绕数字出版的独有特征,从内容建设阶段、技术开发及后期制作阶段、运营和销售阶段去探索数字出版质量管理的实施路径,进而实现数字出版的全过程质量管控。1.内容建设阶段质量管理内容永远是出版物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式,展示位置,音视频的技术参数、字幕、片头片尾,数字课件规范性,检索有效性等进行审校。另外,还需要额外增加测试环节,特别是对于需要后期制作和技术开发的数字出版物,更需要对其功能性、交互性、承压能力等进行综合测试。最后,对于成型数字产品还需送往专业机构(或用户)进行“一读”,从内容、技术和项目整体上保障数字出版物的质量。综上所述,对数字出版来说,“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对于保障出版物质量尤为重要,既不能取消,更不能简化,必须严格落实、坚决执行。2.技术开发及后期制作阶段质量管理近年来,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平台开发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数字出版新局面逐步形成。技术开发和后制作已成为数字出版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平台(网站)、微信小程序、阅读器的开发,还是数字课件、音视频的后期制作,既给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新课题、新挑战,又提出了新要求。技术开发及后期制作阶段的质量管理需着重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加强技术开发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对于需要大量技术开发的数字出版物,因技术开发工作专业性较强,质量人员应深入参与技术开发的需求分析、方案制定、系统实现、技术测试、试运行、系统上线等全过程,根据技术开发流程图,确定各环节质量风险点,并重点对需求实现、功能展现、试运行报告、技术测试报告等进行质量监督,确保技术开发工作围绕既定的技术开发方案执行。二是加强后期制作和数字化加工的质量检查。目前,绝大部分数字出版物都需要进行后期制作和数字化加工。对于专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物来说,因为涉及有大量的图、表、公式、符号、二维码、超链接、课件、音视频等,在数字加工和后期制作时经常会出现乱码,图注、表注、上下角标缺失,正斜体不统一,图文位置不正确,链接失效,画面卡顿等问题。因此,质量人员在进行质量检查时须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给编校、技术等相关环节,尽快确认质量风险点(分析是属于数字化加工问题,还是技术开发问题,或编校的问题);各环节在确认是否需要修改和修改的具体内容后,再交后期人员剪辑修改;剪辑修改完成的文件由责任编辑确认修改结果,无误后交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检测;检测如无问题,再由责任编辑、质量人员和相关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交运营人员进行上架工作。3.运营和销售阶段质量管理运营和销售阶段的质量管理是大家经常容易忽略的一个节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大量的数字出版物依托网站、APP、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展示给用户,数字出版物在运营和销售阶段的“轻资产”“重体验”的特征恰恰非常利于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现阶段数字出版的网络出版属性,扎紧制度篱笆,筑牢质量防线。一是建立线上质量检查制度。与传统出版物相比,数字出版物在运营和销售阶段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即“轻资产”特征。因此,对通过网络传播的数字出版物建立线上质量检查制度,非常有利于我们把好质量的最后一道关。[2]根据质量检查相关规定,对所有上架的数字出版物按照20%的比例进行质量检查,特别是当遇到设备故障、服务器迁移、软件升级、网站迭代、断电等情况时,质量检查的比例应该提到50%。二是积极做好营销反馈和更新工作。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已经成为我们进行产品建设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参考指标。数字出版物在运营和销售阶段的用户反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用户需求从而不断更新内容,更快地了解产品质量进而及时修改差错。我们应充分抓住这一时代特征,利用好这种“迭代式”质量改进方法,不断提升数字出版物的质量。[3]

二、软硬兼施提升数字出版质量

2019年印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中将“出版质量”作为最重要的一级考核指标,在总分值中占比高达50%。从2021年1月1日起,北京市将“明确出版质量与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评价体系挂钩”“明确出版质量与出版资源配置挂钩”“明确建立责任编辑的责任追究机制”。如何加强数字出版质量管理工作是出版单位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1.打造数字出版质量管理的硬举措一是完善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数字出版质量管理的根基。如在宏观层面上须制定《数字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数字出版物质量管理办法》;在内容建设阶段须制定《数字出版物选题管理办法》《数字出版物制作加工审核流程及品控管理办法》;在技术开发阶段须制定《数字出版物技术开发管理办法》;在运营和销售阶段须制定《新媒体内容审核及管理制度》《数字出版物线上检查与更新制度》。同时,围绕数字产品的选题策划、内容制作、数字加工、技术开发、后期制作、上架运营和销售推广等环节,对数字出版质量管理实行多责任人制度,各环节负责人既要对本环节内的质量和进度把控,又要及时沟通协作,配合项目负责人从整体上进行质量管控工作,确保数字产品的出版质量。[4]二是完善数字出版物的质量评价体系。在建立健全数字出版质量管理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对已出版的数字出版物质量进行评价,完善数字出版物的质量评价内容及方式。既要对数字出版物出版过程进行质量把控,让质量评价贯穿于数字出版的全过程,如对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质量、界面(UI)设计、结构功能、后期制作等进行质量评价;又要对数字出版物在运营和销售阶段的用户体验、使用便捷性、产品性能等进行跟踪评价。通过对数字出版物不定期质量检查、常态化的质量评比和建立质量奖惩制度等方式,建立起系统、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从而实现以质量换流量,以品质换口碑的目标。三是加强数字化加工技术储备和合作中的质量管理。专业出版社在数字出版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资金、技术、渠道等方面的原因采取和互联网公司、技术公司合作的方式,在合作过程中,出版单位既要时刻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深度参与数字化加工技术的研发与储备工作,为保障数字出版物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又要对数字出版各生产环节的合作伙伴提出明确的数字加工标准和质量要求,并可采取诸如签订数字化加工质量管理办法的形式来保证数字出版物的质量。2.提高数字出版质量管理的“软实力”一是建立专业的数字出版编校队伍。责任编辑和责任校对是提高数字出版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版单位应建立起一支多元化、复合型的数字出版编校队伍;队伍组成除了传统的专业编辑、校对人员,还应该包括熟悉技术开发的检测人员、掌握数字化加工和后期制作技术的数字编辑等,从而能够在知识层级上形成互补,在内容审核上形成良性互动的协作关系;[5]有条件的还应组建社外数字编校队伍和社外审读专家团队。二是加强数字化人才储备。目前,数字出版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高度竞争时期,出版单位对外应积极引进诸如互联网(IT)企业的技术开发、运营、销售等各类人才;对内应大力培养复合型编辑(产品经理)、质量管理人才。出版单位应不断加强数字出版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数字出版业务交流会,鼓励数字出版人员积极参加数字编辑职称考试,努力实现融合出版下的人才转型,为数字出版的质量管理打造新的闭环。

三、结语

随着数字出版转型和融合发展的持续推进,数字出版的质量管理工作应紧紧围绕数字出版的时代特征,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方向,坚持从数字出版物的全流程进行质量管理的探索和创新,久久为功,数字出版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管理机制会越来越完善和成熟,最终为我国数字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江肖莹.浅析数字出版物内容质量的全流程管控[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8)

[2]陈光耀.数字出版物如何走出质量建设困境[J].中国出版,2013(12)

[3]张宏.数字出版物的质量要素及质量管理监控机制[J].中国编辑,2016(2)

[4]王莲霞.数字出版物的质量要素及监管机制[J].中国报业,2020(11)

第3篇:基础知识管理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项目绩效管理

1行政单位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缺乏有效考核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之快,使得许多事业部门拥有了雄厚的财力和物力。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许多项目的正常运行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财务的方面来讲,如果没有一个效率较高的考核机制的话,就无法对项目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所以必须全力以赴,从实际需求出发,来制定一套有效的考核体系,这样做能够大大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能够让一些单位项目得到更有效的管理,能够让财务预算部门对整个事业单位到财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能够让负责人员全力以赴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减少财务问题的发生。目前的现状是,绝大部分的行政单位都没有建立成一个完整的考核机制。如果相关人员没有对项目资金进行充分利用,或者浪费了项目资金,也不会影响自己的业绩,这样的情况就无法提升相关人员的进取心和事业心,最终的结果就是相关人员不努力工作,浪费了项目资金,减缓了项目的运行。

1.2项目支出未能形成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

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在项目支出方面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这就导致许多项目无法被合理分配,项目资金无法被合理地使用。所以,制定一个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非常重要,这样就可以依据管理机制,对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如今,一些市级或者县级的事业单位都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它们的许多项目都没有被合理地管理,财务支出工作也不够详细完整,也没有对各个类型的项目进行分类填报。所以项目资金得不到有效的管理甚至被草率地使用,长此以往,行政事业单位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无法再得到提高。因此,为了单位的长远发展,一定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管理机制,管理好各个项目的资金。

1.3市级单位财政资金项目立项的依据不够,没有详细科学的程序

资金项目缺乏一套完整的程序。在财政项目的运行过程中,要使资金的流向变得透明,才能减少资金的浪费。所以要将财政项目进行程序化管理,把资金的使用方式放到明面上来,使负责人员知道资金的用途。在许多行政单位的具体工作中,要对每个资金项目进行立项管理,然后达到统一规划的结果。在少数行政单位中,会通过“现场会”的形式,对各个财政项目进行管理和规划。在城市发展的时候,相关领导要将目光放得长远,重视审核程序,从科学专业的角度来合理地使用财政资金。有的地区为了拿到财政项目的使用权,往往不会按照实际情况来规划。有的时候就是简单走一个形式,完全不考虑项目的合理性,最后就拿到了对财政项目的编制权。所以,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程序,就无法使财政项目正确地运行下去,最终就可能无法按时完成该项目,甚至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

2加强行政单位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对策

2.1强化项目监督管理

要对项目的全过程做好监督工作。第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考核机制来保障监督管理的有效进行。要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财政项目支出体系,然后客观总结财政项目的发展情况,利用应有的考核体系来进行考核,最后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适的办法来解决。第二,要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的优点,把制约作用发挥到最大。在财政项目的考核结束以后,可以公布考核结果,对结果优异的进行鼓励,对效率低下的施以惩罚。根据考核结果的优劣划分信用等级,按照信用等级为以后的资金安排提供依据。第三,可以让人民参与监督,以提高监督效率。所以对一些平常的项目工作,可以向人民公开工作过程,接受人民的监督。如果涉及项目机密,可以选择不公开。第四,在必要的地方安装监控,实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提高监督技术。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系统也已经非常的现代化,所以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来建设单位的信息化进程,通过监控系统来对项目资金进行监督,能够减少资金问题的发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监控系统还能够加大监督的力度和广度,并且实时地对项目单位的资金进行监控,保障了资金安全。

2.2加强行政单位项目支出的管理

要严格管理行政单位各个项目的财政支出。在实施一个项目的时候,要对资金进行预算,然后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将每一个具体事务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出现问题就追究负责人的责任,这样做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提高预算的准确性。首先,要指定一个工作人员作为经费的负责人,负责对经费的日常管理工作。如果有工作人员实行项目的过程中挪用资金运用到其他方面,或者谎报预算增加了财政支出,绝不能姑息迁就,要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其次,应该扩大负责人的权力范围,使负责人员拥有足够的权力来权衡资金和资源的使用,以全面提升绩效。最后,要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对犯错者进行惩处。如果项目执行得好,就给予鼓励和奖励,以达到激励人心的效果。

2.3对单位项目支出的预算编制加强管理

要严格管理项目的支出预算工作。每个财政项目的编制工作都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也要重视立法工作。最好组织工作人员成立一个负责监督工作的评审机构,事先要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立法。一个财政项目开始之前,需要对各项支出进行预算,而预算就从立项开始。如果立项做得好,那么项目支出的绩效就会随之提高。如果立项工作做得差,就会严重影响项目的进程。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将准备进行的项目向有关部门申请报告,这时提供的预算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预算工作做得好,就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这样就一定能提升项目的效率,提升整体的绩效。在对该财政项目进行了初始预算之后,要举行一个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参与的内部工作会议,来认真地讨论一下规划的优点和缺点,达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目的。为了使项目更加稳固,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来评估一下项目的质量,并提出一些有可行性的建议。最后,要使相关的规定更加健全,以提升预算的准确性和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财政项目的全部工作非常复杂,预算支出更加具有系统的特性,所以凭借财政部门一己之力无法操作如此大规模的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其他部门一起合作来完成,如业务部、人力部等。多方的参与能够使预算成果更加可靠,财政支出绩效更加突出。

3结论

行政单位部门的每个项目都应该事先进行预算项目,这样做可以提升项目的绩效,可以让项目负责人清楚地明白项目资金的用途和用量,能够掌握项目的进程。所以要加快项目资金的监督改革,提升这一职能的效率。在每一个步骤的实行过程中,都要严格遵照相应的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陈雪,吴忠良.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绩效评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

[2]陈一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第4篇:基础知识管理范文

关键词:学分制;民办高校;人事管理

学分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教学制度。随着知识总量和类别的无限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日益广泛,高校需要教授的知识与来自社会职业、学时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与限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协调好知识与社会之间、知识与学时之间、知识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学分制是能够较好地协调上述三大关系的高校教育教学制度。人事改革作为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核心,对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分制作为一种灵活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对教育资源的自主选择,但要真正发挥出学分制教学的特点,确保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体现学分制的创新之处,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平台来支撑,这个平台就是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是高校人事工作的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必将引发机构优化设置、人才引进、师资培训、薪酬激励、职称评聘等等一系列人事管理的改革。因此,在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民办高校探索人事管理的改革,将促进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一、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率先在柏林大学进行教学改革,提出“学习自由”的理念,允许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学习课程、学习进度、学习顺序以及学校与教师,产生了选课制;1872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将选课制引入美国,从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经历了实行限制学分制时期和实行弹性学分制时期。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和研究,美国基本实现了因人而异地有效配置教育资源的教育理念。学分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五四”前后,我国开始引进现代意义上的学分制,主要是学习美国的学分制,但之后又学习前苏联的学年制;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部提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才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此,关于学分制改革的深度思考、深入研究学分制改革进程、探索学分制改革实践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二、学分制背景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现状

2014年10月9日,广东省教育厅颁布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提出了实施学分制的指导思想、实施目的、基本思路等内容,这个意见公布后,各民办高校如何贯彻落实,如何建立与学分制配套的管理改革机制,省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在政策层面上支持高校实施学分制及其配套管理改革机制的创新,这些问题显得尤迫切和重要。纵观省内民办高校,大部分高校实施了学分制改革,并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比较多的资源,进行了较系统的教学管理改革,但在学分制改革配套管理机制上,特别是人事管理机制方面,改革意识和改革措施相对滞后,目前只是对学分制改革触及的敏感、迫切环节进行被动式的改进,比如被动地增加教师数量,以满足学生自主选课对教师数量的需求。显然,这种被动式、被迫式的“改进”,不是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的系统、科学的人事管理改革,长此以往,将使得民办高校学分制实施的效果不尽人意,更让学分制改革背景下的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无改革和创新可言。

三、学分制背景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一)机构设置无活力。

在实施学分制改革后,各民办高校在教学管理上均有较大幅度的改革措施,但在行政、教学机构设置上,基本沿用传统的机构设置结构和层级管理,难以主动适应学分制实施的横向、纵向协调机制,从而制约了学分制改革的有效推进。

(二)优质教师资源紧缺。

学分制的推行,需要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而目前实行学分制的民办高校均是在沿用学年制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资源不足,进而导致课程资源不足、课程结构不合理;同时,部分教师还满足于“一本教案走天下”的状态,没有及时更新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也使得学分制背景下的学生自主选课受到限制,甚至变为被动选课,从而失去学分制的真正意义。[1]

(三)师资培训内容和形式没有及时更新。

学分制的实施,对教师来说是一大考验,在心理素质、知识文化素养、教学研究水平等各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各民办高校在师资培训上还停留在原来的单纯业务培训上,没有针对学分制改革后教师的心理和观念的转变、业务知识和教学研究的纵深发展需求来更新培训内容和形式,因此,培训就只停留在“为了培训而培训”上,不能达到培训的真正目的,也无法满足学分制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四)绩效考核和激励管理针对性不强。

虽然不少民办高校都推行绩效考核机制,也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但将这些制度和指标体系放在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下审视,就显得有点断层,即它们不能实现“学分制改革后的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主要体现在相关考核指标体系没有紧贴“学分制”,基本是学年制的考核标准,因而不能较好地针对学分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恰当的激励,从而抹杀教师进行学分制教学改进的激情。

四、学分制背景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机制优化建议

(一)理顺、整合、优化机构设置结构。

纵向而言,理顺、优化院、系二级和三级教学(教辅)机构的结构设置,为学分制的推行奠定框架基础;横向而言,打破学院之间、系部之间各自为政的藩篱,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为学分制管理下的学生选课、教师团队的组合、教学实践资源利用等拓宽通道。

(二)构建满足学分制需求的优质教师资源系统。

以“内培外引”为主要抓手,既注重加强教师数量的增长,也注重教师质量的提高。一方面积极“外引”,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形式,首先,在社会公开招聘和到一流学府觅贤相结合,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充实专任教师队伍;其次,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等方式,邀请社会大家和知名大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有效扩大兼任教师数量。另一方面加强“内培”,梳理整合现有师资队伍,实行学科分类管理,形成合理梯队,根据现有师资的教学、科研情况,根据“补齐短板”、“总体拔高”的指导思想,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资助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和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并积极创设条件,允许他们以各种形式参与教学,引导教师开出更多高质量的课程,保证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广度和深度。

(三)加强教师思想观念和业务培训。

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学分制的推行,对师资结构和教师的知识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将过去“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状况转变为“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同时教师要有宣传意识,对自己开设的课程,在课程具有较强理论价值或使用价值的前提下,要学会自己宣传,吸引学生来听课。其次,教师要有应变能力,及时更新业务知识。高校推行学分制后,在课程的开设上会有很大程度考虑学生的要求,虽然学生不选的课程并不代表这门课不好,但如果没有学生选,该门课程的开设就没有意义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应变能力,及时吸收外界信息,获取前沿学科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可能地开出有价值、能吸引学生的新课,而不至于被淘汰。[2]最后,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学分制的推行,使教学组织和管理难度加大,需管理的学生打破了年级、专业、学科间的界限,有的甚至跨专业乃至校际选修,学生的流动性增加,不仅管理工作量增加了,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现实问题都对教师能否驾驭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改革薪酬、考核管理制度。

学分制背景下,薪酬制度要跳出职务职称固有的工资模式,注重考核教师的教学、科研与实践能力,以教师的综合能力来衡量其价值,并配套制订合理的激励工资,促使教师潜心教学、关爱学生,保证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水平。[3]如此,才能做到从“学分制”的角度出发,促使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注重师德修养,全心全意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从而满足学生的不断增长的求知欲望。

五结语

学分制改革是广东省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改革目标,为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而推行的重大举措。但学分制改革不是单一的教学管理的改革,它的有效推行需在人事管理改革的“护航”下才能扬帆破浪。

参考文献

[1]曾明,袁柯明.以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4(09):58-59.

[2]胡霞,我国高校学分制运行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74-75.

第5篇:基础知识管理范文

关键词: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石油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能源系统中的支柱性产业,在实行市场经济化后,合同管理对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开始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虽然石油企业是国有企业,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市场风险逐渐提高,石油企业也不可避免要遇到更多风险,如果石油企业不引起重视,势必会遭受损失,所以做好合同风险管理的控制是必要的。

一、石油企业的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指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下,企业对合同做出签订、执行、更改、转让、结束、控制、监督等行为,这些行为统称为合同管理[1]。市场中的各个企业都会对签订的合同进行管理,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维护市场的公平性,石油企业在进入市场经济后也需要重视起合同管理。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利益,而石油企业的规模大、业务量大、流动资金大,所签订的合同涉及的利益也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可以说合同就是石油企业业务管理的中心。

二、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比较常见,一般是指主要因为市场而产生的不可控风险,比如在石油企业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受到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市场风险等[2]。另外,系统风险还包括石油企业的盈利能力改变、管理层因为客观因素导致的变更等,增大了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的难度。

(二)监督风险

监督风险对合同风险管理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合同签订后。石油企业没有及时对合同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导致出现经济和管理风险。另外,还包括石油企业没有意识保护合同履行的正当性,也没有建立调整和控制机制管理合同的执行,没有将合同条约履行到位,导致石油企业的合同没有达到预期作用。

(三)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合同涉及法律方面的风险,如果石油企业签订的条约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那么所签订的合同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比如石油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了关于资金融资的借贷合同,如果合同内容设立不全就是无效合同,造成石油企业的资金风险。另外还有一种法律风险是如果签订了有法律问题的合同,可能会损害石油企业和合作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控制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措施

(一)控制系统风险

石油企业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的基础就是控制系统风险,其具体的措施有:(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石油企业将合同运行的过程包括前期调查准备、签订、履行、中途变更及合同失效等与风险管理有效结合,以追求石油企业最大化的效益为目标,考察合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合同的运行做出评估从而应对各类风险;(2)石油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并对当下的市场情况做详细考察,比如石油价格的波动情况、市场对石油的需求等等,从而制定出最有利于石油企业的合同。

(二)加强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

对合同的履行过程进行监督对任何企业都是重中之重,对石油企业控制合同管理风险也是如此。合同的履行管理包括条约的具体实施情况、变更管理及违约管理等等,涉及的因素比较多,需要加强管理,具体的措施包括:(1)合同条约的执行交由基层单位实施;(2)对合同实施情况的审查交由机关业务部门来做;(3)合同实施的结果交由合同管理部门审核和抽检;(4)合同的真实状况需要审计监察部门做监督;(5)石油企业的分公司定期进行合同的全面检查,一般是以半年为期;(6)集体企业将书面形式的合同履行情况每月上报,便于监督部门审查。

(三)提高法律意识

法律是保护合同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石油企业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的核心,因此必须提高法律意识。首先,石油企业要以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标准,判定合同的签订和实施中有没有存在风险;其次,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审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并做出严格的控制。第三,石油企业要对合同的各种知识了然于心,比如合同的标准化文本、合理的违约责任、如何检查合同条款、关于合同的法律等等,有效控制合同管理的风险[3]。

四、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当下,石油企业也在加入市场经济后快速发展,但是也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做好合同管理的风险控制。针对不可控的系统风险、监督风险和法律风险,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减少合同管理风险对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有效提升石油企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瑞理.浅谈石油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分析及控制[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8):00270.

[2]卫冬娅.石油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