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新闻学专业论文精选(九篇)

新闻学专业论文

第1篇: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1.1充分发挥实验室教学、科研、服务的三大功能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生更重视实验课程。虽然学术型研究生也有一些类似的实验课程,但教学效果的优劣往往不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重视程度甚至低于本科生),有些甚至流于形式。原因在于其更重视理论和学理性的探究,技能性的课程只是了解一下而已。专业硕士生则不同,学会技能是其就业的“看家本领”之一,因而学生和教师都格外重视。实验室精良的设备、完善的服务、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教师课堂演示、操作和学生实际模拟、操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实事求是地说,良好的实验教学是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型硕士的重要硬件之一。实验室也是完成科研成果的重要场所。专业型研究生可以承担或参与媒体或导师的部分课题,并在实验室完成。教师的涉及实验的课题也可以在实验室完成,甚至本科生的有关传媒的课题绝大多数也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传媒实验室是学生和教师科研成果的重要出产地和科研的基本场所,为学生和教师的科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验室也同样很好地发挥了服务的功能。除了服务师生的教学科研以外,至少还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服务。对内,专业型研究生可以在本校的新闻中心兼职做主持人、编辑、记者,通过策划、采访、摄像、剪辑、制作、播出等环节,展示了学校的风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服务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外,专业型研究生可以把实习岗位的部分工作转移到实验室来做,或是承担的媒体的课题也拿到实验室来完成,这既缓解了社会媒体的资源紧张状况,又使社会媒体受益,同时也达到了服务社会的目的。

1.2专业硕士生有研究成果,增加了学生就业前自信心相对于学术型的硕士来讲,专业硕士生似乎更容易在媒体找到工作。这是因为媒体固然需要学有专长的研究人员,但更需要上手快、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且这部分人占媒体聘用人的大部,如编辑、记者等。专业型研究生在实验室制作的作品,可以参加省里组织的“DV作品大赛”、“专题片大赛”、“图书装帧设计大赛”、“杂志封面大赛”、“广告创意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等,获奖作品可以作为就业求职的成果,用人单位自然愿意录用有成果的应聘者。也就是说,在学校就实现了由“校园传媒人”向“社会传媒人”的转变。专业硕士生有自己的获奖成果,就为求职增加了自信心,增加了“命中”的可能,从而缓解了以往许多研究生由于手里没有“过硬的成果”,面对用人单位的种种提问,倍加忐忑的尴尬状况。

1.3倒逼了导师的实践能力专业型研究生的实验课一部分由校外实践型导师来上,但大部分实验课是由校内理论型导师和一部分非导师来上。校内导师一般理论水平较高,但媒体实践经验、操作技能相对缺乏,带学术型的研究生还能凑合过关,带专业型的研究生就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缺陷和短板。因此导师必须适应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要求,强化技能。新闻类的实验课要掌握电视片的拍摄、剪辑、配音、制作等全部技能。传播类的实验课要掌握广告的设计和制作,图书的装帧设计、排版和印刷等技能,报纸、杂志的排版,杂志的封面设计,网页的制作等相关技能,这对学术型的导师来说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虚心学习并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倒逼理论型导师强化自己的实践技能,使导师自身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赢。

2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在专业硕士生培养中的实施方案

2.1实验室的配备要实现全媒体模拟培养职业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没有装备精良的实验室是难于奏效的,实验室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一是从规模上看,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模拟。也就是说媒体有什么设备,实验室也要有什么设备。媒体大体有哪些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实验室也需要具备同样的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只是程度、精准度不同而已。二是从水平上说,实验室设备的型号、参数、配置要与现代媒体同步,至少要不低于当下媒体的水平。具备了这2个要件,学生才能把媒体的工作拿到实验室来做,才能实现媒体与实验室的“兼容”。实验室的全媒体模拟,为相关高校提出了硬性要求,相关高校要高度重视,舍得投入,要像建设工科实验室一样建设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如果仍然沿用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方法来建实验室,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便无法实现。

2.2完成平时作业、结课成果和社会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专业硕士生考查的重点,因而教师在布置平时作业和结课成果时,一般是选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题目供学生选择,既可以是媒体或导师课题的一部分,也可以自拟题目完成一项应用性的成果,而这些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室又为专业硕士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必备条件。学术型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甚至个别研究生找个单位开个证明蒙混过关。专业型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就不能敷衍了事,必须扎扎实实做好。依托实验室这个平台可以很好地完成社会实践的任务。实验室既是学校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专业型研究生可以在学校的新闻中心兼职,担任主持人、编辑、记者,通过在实验室拍摄制作节目,为校报、杂志社排版,承担校报和杂志社的部分编辑任务,设计、校园公益广告等社会实践活动,使研究生亲身感受校园传媒的实际情况,增长见识,积累经验,为进入社会媒体岗位实习打下基础。

2.3完成毕业论文专业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大致分为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2类。其中毕业设计可以采取“作品+报告”的形式,如新闻学专业的可以是“新闻调查片+报告”,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可以是“专题片+报告”,广告专业的可以是“广告设计+报告”,编辑专业的可以是“图书装帧设计+报告”等,这些离开了实验室是难于完成的[9]。调研报告可以以媒体在工作中或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选题,重点考查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研报告不仅要有调研采访,更要有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这些内容也离不开实验室。实验室是毕业论文的出产地和加工厂。

2.4吸纳社会资源,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为保障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在专业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长远发展,学校要树立服务意识,切实加大投入,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如实验室与社会媒体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为学生学习、实践、创业等提供良好条件;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建立“实验室+媒体”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是实验室在专业硕士生培养过程中需持之以恒的长效机制[11]。另外,联合培养基地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文章上,应该在挂牌之后切实发挥基地的培养作用。导师在平时作业、岗位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要加强和社会媒体培养基地的合作,多吸纳先进的社会经验,与时俱进。

3结束语

第2篇: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闻人”;知识教育;精神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44-02

在中国新闻学教育的近百年历程中,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一直是两个重要途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主任蒋荫恩曾言:“新闻教育至少须包括两方面,一为知识教育,一为精神教育。”[1]当代中国新闻学高等教育研讨的核心正是“新闻人”养成的途径,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以区别于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是新闻学高等教育存在的意义。当代中国“新闻人”特征可视为两个层面,操作层面指“新闻人”应具有一专多能的业务技能,理念层面指“新闻人”应具有区别于一般新闻从业者的价值观准则。操作层面体现为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层面体现为职业精神教育,智育与德育二者相互渗透、互不割裂;专业知识教育取决于课程体系的改造,职业精神教育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二者的共同实现凝聚成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新闻精神”。

一、变革本科课程体系――当代“新闻人”养成的知识教育途径

新闻学专业本科课程是新闻学高等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创始人谢六逸曾言:“新闻学系课程应理论与实验并重,就其性质可以分为基础知识、专门知识、辅导知识、写作技能、实习与考察。”[2]这奠定了传统意义上课程体系的框架。但就目前而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突破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的模块束缚。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相较于1998年版的重要变化体现在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两个方面,时隔14年后的修订体现了新闻学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特征[3]。

(一)理论类课程变化

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分别为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所代替,“原理”的要求更为精深;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代替,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地位的提升;同时增加新媒体导论,体现了新媒体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和对理论新闻学教学研究的丰富。

(二)史学类课程变化

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合称为中外新闻史,固然是因为新闻史研究中,事业史、学说史、媒介史、社会史、发展史、思想史等侧重不一、众说纷纭,但研究本位完成了从革命史向新闻史的转型,在一般高校本科课程中称为“新闻传播史”,逐步形成“本体意识”。

(三)交叉型课程变化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事业管理为媒介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代替,以“媒介”一词取代“新闻”,研究范围更为广泛,也更加适应目前的全媒体社会的时代背景。

(四)业务类课程变化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摄影没有明显变化,相应专业实验环节继续发挥着功能,理论性质强的广播电视学淡出,转化为业务色彩浓厚的音视频节目制作。

此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不再是主要课程,增加“融合新闻”作为专业实验课程。融合新闻的增加是对新闻学实验教学倡导新理念的强调,体现了在媒介融合的当下对传媒新手段的引导和运用。

由上可见,新闻学本科教学在保证一般意义上“提出问题―讨论研究―实习实践”的互动授课模式外,更要应现实的变化,在全能型记者、融合新闻实验平台成为时代召唤的同时加快新闻学高等教育改革。目前可以做的是在保持基本理论类、史学类课程地位不动摇的同时,研究新媒体传播内容、形式、手段、模式、功能,进行教学创新。总之,在传播技术和课程体系发生变化的同时,不变的是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社会主义基本属性和当代国内高校近万名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培养未来新闻产品生产者“把关人”的使命。

二、塑造“新闻精神”――当代“新闻人”养成的精神教育途径

新闻学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反映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新闻人”的“新闻精神”则彰显新闻学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较于1998年版而言,增加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协作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的体魄”,并将其置于前列,这正是当代中国“新闻人”应具备的“新闻精神”的完整表达。在当代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精神”的培养途径可以从新闻学高等教育主流的价值观、正确的舆论观、健康的文化观这三方面着手。

(一)倡导主流的价值观

“新闻人”的价值观在新闻传播活动的精神层面表现为职业伦理道德,在实践层面表现为对媒介属性规范和社会公众期待的认知。新闻学自身特殊的属性决定了新闻学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倡导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契合,以客观精确的实证研究方法显示其科学性,以价值观的评价判断显示其人文性,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4]。在注重新闻学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同时,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解读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同样也是积极的新闻学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具体方法是将其思想性与专业性结合,在提升学生现代传播理念、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其“新闻精神”的教育,注重其职业伦理的养成。

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学探求和揭示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活动特征及其规律;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为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良性运行提供智力保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按照唯物论的本源观,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内含的客观要素,新闻传播者在价值要素受传过程中实现媒体的社会规范功能,“令物质的力量转化为精神的力量”[5],形成新闻价值观。倡导主流的新闻教育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闻学高等教育中的贯彻、丰富与体现,是对新闻传播基本职业伦理的遵守,对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百利而无害。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在教研中是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规范影响着未来“新闻人”自身的价值观,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一。

(二)树立正确的舆论观

在当代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的环境中,消费主义、拜金主义观念盛行,传统的大众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重构的信息传播范式让新闻传播基本关系出现调整与变化,现实舆论环境影响到高等学校在校生的思想,使其行动产生出了鲜明的差异性。在社会舆论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形势下,引导在校生建树正确的舆论导向意识十分必要,途径在于以传统的民族精神发扬、当下的时代精神体现新闻学高等教育人本、和谐、科学的主题。

新闻传播学科教师能否对涉及社会热点问题、矛盾多发问题、的新闻报道做出正确的效果评判、发挥引导和疏导作用事关重大。目前的共识在于让学生认清那些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网络暴力、网络谣言,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建树媒介文化的自觉、新闻传播理论的自信、新闻学高等教育的自强。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厘清“惺星性”等噱头报道挖掘的不是新闻价值,而是轰动效应,不符合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追求的是新闻价值、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统一。正确的舆论取向对于社会道德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当“感动中国”等社会正能量人物、事迹出现时,记者对这类事件价值的发掘报道起到了舆论引导、道德建设作用;当一些负面影响事件、形象出现时,记者对这类事件的曝光揭露、舆论监督同样起到道德建设作用。新闻价值、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统一凸显了新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有利于新闻学在校生这一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二。

(三)构建健康的文化观

众所周知,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媒介文化是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影响产生出的文化形态,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具有构建社会价值、辅助社会规范的功能。高校媒介文化建设从微观层次为“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支撑与参照。

目前高校中,在校生在社交网络中发表关于学校、社会问题的各种看法,出现了由自媒体构筑的与高校传统媒体不同的“第二舆论场”,正在解构大学传统话语体系、消解大学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分化校园消息权。校园媒介文化是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高校建设中的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热点。校园媒介文化所蕴涵的信仰、观念、价值、实物、符号和技术等因素,及其构建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影响着师生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学生是校园媒介文化建设的主体、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作为新闻传播学科学生更应在校园媒介文化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立足高校实际,结合中西方文化发展脉络,让学生对中国特色新闻传播观念、活动和制度进行系统认识,解析新闻传播行为和媒介文化的内在联系,促进校园媒介文化健康发展。这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三。

综上,新闻学专业本科课程解决新闻学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当代中国“新闻人”养成的方向指南,当代中国“新闻人”的“新闻精神”凝练理应受到重视,强调“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事业的特殊性和新闻工作者的“不可替代性”合情合理,因为这与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制度紧密联系。在肯定新闻工作者正面价值的同时,更要反思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即新闻工作者是否能够对事业忠实,如何防止其成为事业上的特权阶层。这种反思不仅出现在西方新闻界,而且也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建设过程中。目前对新闻工作者职业伦理道德的研究很丰富,但更应该解读当代新闻学高等教育中“新闻人”的培养途径,这种解读对新闻公正的实现很重要。

参考文献:

[1]蒋荫恩.新闻教育感想[C]//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3.

[2]谢六逸.新闻教育的重要及其设施[C]//民国新闻教育

史料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6-27.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

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理念[N].光明日报,

2012-10-13.

第3篇: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我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的新闻专业都会开设外国文学课程,而且很多高校是将其作为新闻专业的一项基础课程,追根溯源,与我国高校中的新闻专业大多是从文学院(系)中分出来的不无关系,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许多课程与文学系有很多关系。这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由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较为开阔的思路和视野,外国文学课的开设对于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锻炼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拓宽其知识视野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高校新闻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教育并不都是尽如人意,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学者和研究者认真思考并研究,以期找到一条适合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大路。

一、解读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

近些年来,我国新闻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所院校不论大小不提高低都在省力新闻方便的学院,开设新闻相关的专业。而这些新近成立的新闻专业大多是其实是在原有的中文专业的基础上设立的,新闻专业的教师也是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兼任,新闻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更是“中文”味儿十足,大有“新瓶装旧酒”的意思,这些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更多的接受的是文学的理念与思维方式,并不具备一名真正的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思想体系并不能沿袭中文的固有模式,而应在新闻学专业的前提下,思考如何进行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的很大的成绩,对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还是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就像上文所指出的,外国文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影响没有消除,还仍是进行思想阐释的方法;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选取问题仍未解决,如何选取教学内容才是最优选择并未达成共识;教学方法仍是传统、单一的你讲我听,你写我记。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把外国文学课程的讲授与新闻学专业有机联系到一起。没有意识到是新闻学专业下的外国文学课程,不是其他什么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所以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尽心改革,如何优化外国文学课程工作,是每一位新闻专业中教授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认真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发挥外国文学课程在新闻专业应有的作用。 http://

三、我国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改革思路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力,强调外国文学教学的实践性

多数高校的新闻专业中,外国文学课程的开设都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新闻学和文学美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再行安排教学,此时的新闻学专业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还不具备较为成熟深刻的洞察力和评判力,他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将从书本上学到的文学鉴赏评判方法新闻报道方法在实际中去应用。外国文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个既是优点又存在不足的特点,其优点自不用多说,学生应掌握一定的文学评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不足在于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这一特点,在讲授外国文学课程时,可以拿出部分作品让学生提前进行自我阅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述对于作品的观点看法,剖析作品中的深刻道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者和作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予适时的点播,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说课,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相探讨不仅会加深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而且对于学生所学的新闻评论方法和理论掌握程度的一个检验,通过这种亲身实践,也使学生懂得了如何运用新闻学相关方法去鉴赏文学作品评判文学现象。

(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

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要从事与新闻相关的工作,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被人们称之为“无冕之王”,这个群体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深入各种环境获取最真实的资料,可以说他们是最了解事件真相的人。也可以说,新闻工作者,要凭着良心工作。所以要从事这份工作的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有一份责任感,对待事物有一份正义感。这通常也被人们称为人道精神。外国文学很重要的内涵就在于其中蕴含的人道精神。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从其年龄来看,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其专业而言,选择了这个专业,也就选择了一种正义、真实,选择了人道主义关怀。结合这两点,对于身处新闻专业下的外国文学课程,必须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应给予肯定,除了使用这种最基本的方法之外,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兴趣。比如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话剧的形式展示他们对于某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成立外国文学讨论小组等。对于那些对于本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学生,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论指导,将相关的作品推荐给他们,并帮助他们深入探讨作品中的问题,在这方面教师的水平对学生的指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着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四)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学科化

文学作品的创作并不是闭门造成的过程,外国文学课程教授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作家创造一部能够经得住时间考研的作品,在其作品中一定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反映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俗风貌,科技发展等等等等。换言之,外国文学作为一门课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历史、哲学、宗教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的外国文学课程大学科化,就是指不局限于这门课程这个小圈子中,丰富这门课程的内容,增加这门课程的知识含量,这样,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课程这一门专业时,同时还增加了相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无形之中就在提高着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穿插其他相关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可以从这些方面分析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这种分析评论也就苍白无力。这也从另一方面指出了很重要的一点,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要不断学习,不断从不从地方学习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第4篇: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体育新闻专业 人才培养 系统论

信息环境是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环境要素。信息传播,特别是新闻信息传播,已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的建造。随着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体和体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体育新闻的专业性越来越明显,体育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和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体育记者与编辑本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技巧、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越来越表现出相对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因此,体育新闻传播专业担负着神圣的使命,需要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体育新闻工作者。然而相对于体育学科中的其他专业如体育教育、体育社会学等,体育新闻专业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创新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距社会对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体育新闻人才是眼下高等教育界和体育界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目前的中国,在体育新闻教育高速发展的“繁荣”背后,水平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等负面影响开始显现[1]。在新形势下,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面临很大挑战,为克服体育新闻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体育新闻院系有必要改革创新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层次应用型体育新闻人才。对体育新闻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1.国内外体育新闻专业开展的现状

目前,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院校相继开设了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美国4000余所大学有20所左右设置了体育新闻、体育传播、体育信息专业或专业方向,并且成为美国职业体育、高校竞技体育相关岗位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比如美国俄亥俄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开设了贯穿一个学期的体育写作(sports writing)、体育传播(sports casting)课程;美国密歇根大学体育与媒体方向则开设了体育评论(sports commend)课程[3]。其他一些国家虽然很少有体育新闻专业,但在新闻传播专业开设体育新闻传播类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创办于20世纪末期。1986年上海体育学院最早设立体育新闻专业。2000年以后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陆续设立了该专业。截止到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体育新闻专业的体育与非体育院校合计约30所,在校的体育新闻专业本科生约有2.8万人[4]。

目前,我国现有的针对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是“1+1=2”即“体育+新闻=体育新闻”的粗放式模式[5]。体育新闻专业学生,既要学习体育学的相关课程,又要学习新闻学的相关课程。教授体育课程的老师是研究体育的,而教授新闻课程的老师是研究新闻学的,他们以各自“井水不犯河水的”[6]方式教导学生。在这种课程设置的双重压力下,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疲于应付,他们既要忙于学习采写编评等新闻专业等课程,又要忙于学习体育知识。这样经过大学四年长时间学习,许多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只是对名目繁多的体育项目略知皮毛,远不能达到报道体育新闻时全面了解某项体育运动的程度。而另一种后果是许多学生应用新闻理论技术能力的欠缺,这就好比身为一名战士却不会使用武器。我国新闻教育界一贯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两极平衡”理论在具体的操作实施中并未真正完全得到体现[7]。

2.系统论视阈下的体育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

系统理论是“一种观察世界和思维的方法”,亦是“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在拉兹洛看来,“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8]。

所谓系统,就是诸元素及其与外界环境间相互动协调作用所构成的一定有组织的整体[9]。自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 Bertalanfy)于1947年发表《一般系统论》后,系统理论在拉兹洛(E. Laszlo)等学者的推进下迅速崛起,虽然哲学界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该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却是不争的事实[10]。

结构、功能、元素、环境、涨落是系统理论的重要概念。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式,是元素的组织形式,是从系统内部反映系统的整体性;而功能主要是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反映出的能力,是从系统外部反映系统的整体。元素和环境建立于信息观点基础上,是系统两个基本的制约方面,亦是具体研究系统的两极。“系统观区别于整体论,就在于它不是用整体论的观点来研究整体,而是用环境和元素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系统整体性质的形成和发展。只有了解系统的元素和环境的范畴,才能更科学地说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范畴”[11]。邦格(M. Bunge)认为,系统的元素为自主地进入系统关系的部分的集合,而且是直接构成系统的功能部分。涨落是指系统的动态差异,可分为内涨落和外涨落,前者由系统内部因素引起,后者则由系统外部因素导致[12]。

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计划研究所主任的库姆斯(P. H.Coombs)曾利用系统分析的理论,研究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他认为,教育改革必须注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必然涉及社会系统[13]。从社会系统角度视之,大陆新闻教育系统只不过是一个子系统而已,它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具有开放系统的特征。因此,探讨体育新闻教育改革的性质、进程和发展趋势,除了检视体育新闻教育内部的演变状况外,也要研究外部环境与体育新闻教育互动的方方面面。

体育新闻专业学生与体育新闻专业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事实上,体育新闻教育近二十五年来呈现出来的变革,主要是体育新闻专业学生整体结构与个体功能转化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当然,体育新闻专业学生整体结构出现了扩展,必然加强了个体功能的发挥。

从宏观角度考察,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是社会大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系统,其改革既涉及子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调节与更新,又涉及整个社会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调节与更新。针对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培养的调查,探索其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系统论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剖析角度。

3.培养“通才”与“专才”的实践与探索

目前在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各高校在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思路。一类强调体育新闻人才的通用性,认为体育新闻应淡化专业特性,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实行通才培养模式。另一类则强调以特色立专业,突出体育新闻的专业特性,重视“专才”与“通才”的结合[14]。在美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部分就是通才教育课程。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新闻学院为例,其课程体系中,四分之三的课程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15]。

通才教育也叫通识教育、普通教育,其含义与素质教育的涵义大体相当[18]。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对的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的思想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有深厚的传统,直至今天其影响依然存在。其基本要义是做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尽可能多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拓宽学科、学术视野,了解和熟悉不同学科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与体育新闻业界对体育新闻人才基本知识结构要求不谋而合。例如,制作体育类节目,就必须懂得体育学知识。

但是,在目前我国现有的体育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虽然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有高有低,然而普遍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是不争之实。通识教育课程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多与少的问题。但在新闻教育中只强调通识教育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由于缺乏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足够的培养,导致学生就业后不得不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对于体育新闻教育而言,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媒体越来越需要具备较强应用知识技术能力的人才,因此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成为共识,体育新闻教育需要越来越强调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的培养,甚至这很可能成为代表未来体育新闻教学改革的方向。

4.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体育新闻专业是要培养学生具备新闻学和体育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及体育新闻报道纪律,能在新闻、出版、宣传、体育部门从事记者、编辑、节目制作与管理工作的体育新闻高级专门人才。针对目前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创新。首先,明确市场需求是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指挥棒”。体育新闻人才培养切忌闭门造车,体育新闻毕业生只有首先适应媒体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媒体中发展。[16]其次,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明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有理论的学习,还要将实践提到一个重要的层面。新闻实践教学是整个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部教学环节的一个链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充分考虑城市区位、媒介环境、赛事资源、师资条件、生源质量制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实习实践的方案。最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定科学的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激励、监督、惩戒“三位一体”,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李志方,谢毓祯,朱晓平.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7).

[2]Huang,E.,Rademakers,L.,Fayemiwo,M.A.,&Dunlap,L.Converged Journalism and Quality:A Case Study of TheTampa Tribune News Stories.Convergence.,2004.

[3]University of Michigan.省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张德胜.体育媒介通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6]周凯,张琦.高校新闻类专业泛滥(一)[N].中国青年报,2007-8-1,(6).

[7]周凯,张琦.高校新闻类专业泛滥(一)[N].中国青年报,2007-8-1,(6).

[8]Weinberg,G.M.: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systems think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75.

[9][美]布莱恩.S.布鲁克斯,周婵译.媒介转型时期新闻教育再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6,(12).

[10]Laszlo,E.System,Structure and Experience.New York: 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1987.

[11]Weinberg,G.M.: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systems think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75.

[12]罗自文.试论数字化技术在新闻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

[13]United Nation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e Organization Annual Meeting.

[14]龚放.大学通识教育之由来、使命及形式[J].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资讯,1997,(11).

第5篇: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 发展 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 论文 (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 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 历史 、 政治 学、 科学 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 自然 科学和 艺术 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 体育 、 计算 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 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 科学 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 教育 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 发展 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 自然 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 政治 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第6篇: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目前我国新闻学或者相近专业有600多个办学点,根据各个大学的基本性质以及创办新闻学专业的前提分析,我们可以把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分成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在实验室建设现状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1.理工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理工科院校由于理工科对技术和实验的依赖性,因此实验室都比较完备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闻学专业大多是依靠学校既有的相关的理工科专业,一般都比较注重实践性,对技术性强调比较多。从实验室建设角度看,理工科型学校各种实验室比较完备,有不少完全可以和新闻学专业共享使用,或者适当改造适应新闻学专业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验室建设经费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理工科型院校的领导经常接触各种层次实验室建设的报告,这种报告经常涉及到大宗的经费,相比而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使用的经费是相对有限的,因此非常容易得到批准。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理工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但是由于过于依赖技术,他们能站在技术的前沿,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理论的把握。这应当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2.文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这种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一般最开始都是挂靠相关的文科专业起家,因此人文色彩比较浓厚,理论建设比较完备,科研上也比较突出。但是客观地讲,实验条件是非常有限的。这一方面体现在文科型学校科研和教研经费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始终把新闻学专业定位为一个文科型专业,在新闻学专业投入上相当有限。这使得新闻学专业在发展上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其实即使在文科型院校,投入一定的资金办好新闻学专业,还是可以产生相应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如果领导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文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将大有可为,我们将在后面做进一步分析。

3.综合性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说,后起的新闻学专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从生存空间上讲,学校领导一般都会在新生事物上投入相当的物力和人力,这使得这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一般起点都比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会形成一定的特色在全国产生相应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新闻学专业一般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上能够做到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4.专业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例如体育院校创办的体育新闻专业、财经院校创办的财经新闻专业、农业院校创办的农业新闻专业、外语院校创办的国际新闻(涉外新闻)专业等。这些新闻学专业创办单位往往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将自身的专业和新闻学结合起来,打造复合型人才,在业界也有着较好的影响。因为要打造特色,学校也往往能够在新闻实验室建设上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相比较而言,外语学院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因为偏向文科性,有点类同上面谈及的第三种情况。专业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因为能够把自身优势同新闻学结合起来,学生的就业市场一般比较广阔。不过目前专业院校新闻专业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时存在两张皮的状况,也就是懂新闻的老师不太懂体育、经济等专业,懂经济、体育专业的老师又在新闻传播方面少有研究,这一点是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的。

二、文科型院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上的思维误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在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中,文科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例如场地非常有限,经费投入有限使得实验器材相当短缺,实验室也缺少专人管理,这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瓶颈。

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和相关人士存在相应的思维误区有着密切关系的。根据具体情况,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学专业作为一个文科专业,不需要有太多的实验

目前,很多文科型院校新闻学专业最开始都是依托中文系或者其他社科系创办起来的。中文等院系深厚的人文氛围的确为新闻学专业的成长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是正因为这种情况,有些领导就认为,既然新闻学专业依托中文专业或者其他相关专业,就应该强调学生多写多练,有相关人士就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说过:新闻学专业是依托强大的中文系创办起来的,你们应当发挥中文系的先天性优势,让学生勤写多练,至于实践操作,等他们到媒体工作后,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现在媒体虽然每年都会招聘一定数量的年轻人加盟自己的队伍,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强调工作经验,强调动手能力。试想,我们的学生一没有工作经验,二没有动手能力,怎么找到一个好工作,继而弥补自己在学校学习过程所存在的实践操作上的不足?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定的虚拟性实践操作环节,但是这只能相对缓解实践操作上的不足,而不能起到根本替代性的作用。

2.新闻学专业投入大经费是否值得?

的确,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保持自己的特色是必要的,例如师范院校应当坚持自己师范教育特色而不能放松,非师范专业始终只能充当师范院校里面的配角。但是,就是因为这个想法的存在,使得决策者在新闻学专业的扶持力度上非常有限。他们的考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有很多知名院校都有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我们的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可能和别人竞争(何况有很多媒体宁愿招聘名校的非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而不要二三流高校里面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的新闻学专业是不可能办得很大的。另一方面,我们是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各院系之间的老师许多时候还可以打通使用,但是新闻学专业同其他专业相通性不是很大,因此在投入上是非常大而效益是相对有限的。文科型院校尤其是师范型院校,本来在教学科研经费上就比较紧张,没有必要耗费太多人力和物力来将这样一个专业做得非常好。正是这样两方面的考虑,学校是不太情愿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新闻学专业上。

三、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产出分析

目前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风起云涌,很多学校都在加大投入,努力打造强大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争取使得自己学校的这个新办专业能够在同级同类学校中占据一席之地,进而在新闻业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决策者在思维上不能走出上述的一些误区,就会使得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发展相对艰难得多。

实验室建设是新闻学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实验室办好,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教师才能把理论阐释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目前很多职业技术学院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很容易得到媒体的第一认同感就是这个原因(当然,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媒体很快就显示其后劲不足,这是因为理论功底过于薄弱所导致的)。因此,学校加大力度建好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将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我们自己为例,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目前是海南省惟一的新闻学本科教学单位,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性优势,如果能够抓住这一点快速发展,其未来前景将非常可观。如果丧失这一最好发展时机,以后发展将会更加艰难。目前学校对我们新闻学专业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最主要是在考虑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认为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是一个高投入,基本上没有什么产出的“买卖”,在“教育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的今天,有这方面的考虑是应有之意。但是我们想说的是,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在产出上绝不是无所作为,相反,它极有可能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其他专业或者学科门类所无法替代的。

1.新闻学专业产生的社会效益

我们的新闻学专业虽然主要是面向内地招生(每届五六十名学生中,海南籍的学生只占到10%左右),但是学生在海南学习生活四年之后,不少学生会把海口作为自己择业的第一选择地。如果学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学生在学校能够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加上专业教师和海南本地媒体的友好往来,我们的学生留在海南媒体工作是有很大可能的。学生就业形势好,这无疑成为招生宣传的一张名片,会促使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作为自己求学的地方,这样海南师范大学的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无疑会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相反,假如我们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因为动手能力太差而不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那就会相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些本来打算选报海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改换门庭,与之擦肩而过。

2.新闻学专业产生的经济效益

新闻学专业实验室也能给学校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这也可以体现在几个层面:

第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如果比较完备的话,学校各个层次的宣传可以借助新闻学实验室这一平台得以完成。这样,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实践性平台,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更早进入媒体操作角色,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不少经费开支。

第二,目前海南媒体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这给新闻学专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海南各媒体目前在设备上是非常紧张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和相关频道或栏目合作,将部分制作场地搬至我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进行,收取相应的机器使用经费,这些经费一部分可以用以实验室的维修和保养,另一部分可以进一步适当扩大实验室规模。第二方面,国家广电总局现在正在各级广播电视媒体推行制片人制度和“制播分离”的原则。这无疑给社会上的民营广播电视机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相关的条件成立一个广播电视制作公司,制作相应的广播电视节目出售给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这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关联性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事实上,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既能够给学校带来社会效益,又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两者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我们借助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立相应的影视制作机构,一方面给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果我们能够走出思维误区,加大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新闻学专业是可以做大做强的,然后,新闻学专业将用其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来反哺学校。这样,我们的新闻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走上发展的快轨道。

第7篇: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新闻专业教学 新闻网站 双赢

一、新闻网站建设促进新闻专业教学

1 促进教学实习

(1)提供实习机会

相对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对新闻专业的教学实习具有突出优势。传统媒体受限于体制、设备和场地,无法满足更多实习生的实践需求。新闻网站不同,它既有商业网站不具备的新闻采访权,又有较为灵活的体制和自由的空间,如学生不一定要在办公室撰写和实习稿件,只要手边有台电脑,在家中或学校就可以上传图片、视频或文字新闻,通过在线审核即可发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通过新闻网站提供的平台表现出来,进行传播,大大提高实习效率。

(2)锻炼综合能力

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实习面比较狭窄,重复性操作的编采占用大量时间,新闻网站却能给学生提供立体多维的实习空间,通过多媒体融合的平台,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实习不仅锻炼采访、写作等传统业务技能,更要掌握博客编辑、论坛管理、网络广告、手机媒体、视频主持、网站维护、活动策划等新技能,以获得在新技术环境下生存发展的资质。在具体实践当中,可根据学生兴趣,划分实习领域,有学生关注新闻网经营方式,有学生研究新闻网站盈利模式,或者从事网络广告策划和营销,还有些学生喜欢研究网络技术,如RSS技术,都可以在新闻网站这类综合性媒体中找到用武之地,进而有效地完善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实习结构。

2 改革教学弊端

由于目前开设网络媒体专业的本科院校不多,网站经营与网络采编人才的缺乏,使得传统新闻专业教学亟需变革。新闻网站从社会需求角度对新闻专业教育提出改革要求。高校新闻专业应该要加强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教育与研究,重新调整和革新落后的课程内容和教育体系,编写适合多媒体时代的教材,引导学生适应具有丰富多维的网络化特征的社会,进而完善专业结构,培养出更富竞争力的学生。

3 引导就业方向

据统计,目前新闻学类专业的在校生人数约在13万人以上,每年平均毕业3.2万人。供大于求是一段时期内新闻专业学生就业的明显特征。新闻网站却可带来新的就业点。随着国家对网络的重视,网络将逐步成为举足轻重的主流媒体。新闻网站作为主流的舆论宣传阵地,与传统媒体一道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媒体阵营。新闻网_站的飞速发展,需要大批实习生和毕业生。目前国内设置网络媒体本科专业和有计划开设网络媒体教育的新闻专业并不多,如能加强网络媒体研究方向的教育,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开展网络媒体实习,将会给学生就业带来大量机会。

二、新闻专业教学促进新闻网站建设

1 实施学理支撑

据笔者对一些新闻网站负责人的采访,很多网站建设都缺乏受众调查的支持。受众调查是修炼网站建设内功的重要步骤。西方新闻网站每一次改版都要依赖专业的公司开展受众调查,一段时期内还要通过问卷和访问了解受众对相关内容的看法和建议。受众调查环节的缺失,说明很多新闻网站建设缺乏理论的支撑。一般来说,新闻网站建设多由资深记者组织、承担,记者工作任务繁重,虽然也会与兄弟网站交流、参加网媒研讨会,但多半浮光掠影,缺乏网媒研究时间和理论,结果由于新闻网站建设缺乏先导性学理研究,往往停留在经验基础之上。新闻网站建设要走上专业化轨道,必须依靠“智库”支持,新闻专业教师就是智库之一。他们有充足时间和学理素养,能给新闻网站建设提供发展思路和方向。还可把网站建设和学术课题相结合,组织师生搜集资料、开展受众调查、撰写研究论文或递交周期性审读报告,为网站建设把好受众关、夯实学理性、走好特色路、提供后备军。

2 发展消息来源

新闻网站“做新闻”,离不开“全民记者”。“全民记者”,又叫平民新闻,是新闻网站发动群众写稿投稿、共享新闻的重要理念,被英国卫报誉为“世界范围内对本国事务影响最大的新闻网站”的韩国OMN网站最大特点就是推行平民新闻制,网站任何一名注册用户均可成为OMN记者,还可收取稿费。3万多名市民记者活动在韩国乃至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向网站提供文字稿件、图片、影像资料,经过编辑修改后在网站发表。相比普通市民记者,新闻专业大学生显然具有优势,他们拥有新闻敏感和专业技能及必要的设备,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完全可以通过论坛、博客随时、随地向新闻网站提供消息,成为新闻网站重要的消息源。

3 拓展高校市场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新闻网站必须要面向市场,逐步斩断原属媒体的资金“供血”脐带,转为主动“造血”。当读者和消费者以“合二为一”的双重角色出现,如何经营网站就成为首要问题。新闻网站既要拓展手机报、网络广告等新媒体业务,又要争取尽可能多的读者(或消费者)。大学生是网站主要受众,也是网站相关业务的主要使用者,他们接受力强、好奇心重、敢于尝试新鲜的业务,富有创新精神。新闻网站与新闻专业学生以实习为纽带,进而通过活动策划与社团赞助,提高网站在大学生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进一步扩大网站经营市场。

4 提供人才储备

对新闻网站来说,网站编辑和技术两张皮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既有新闻从业经验、又熟练掌握网络知识和技术的融合性人才。新闻网站亟需对网络媒体技术有系统研究的新闻专业人才,协助网站加强编辑思路的创新和网络新媒体的变革。高校新闻专业是培育这类人才的重要基地。新闻网站可以通过实习和共建,帮助新闻专业培养网络新闻人才,进而从新闻专业接收经过专业网络新闻教育的学生,推动新闻网站内部人才整合。

三、新闻网站建设与新闻专业教学结合之不足

1 新闻网站方面

(1)实习定位模糊,未发挥网站特色

有新闻专业学生反映,在一些新闻网站实习与报纸媒体差异不大,都是坐办公室等稿子,有采访就去,最后跟着指导老师署名了事。这种“等(电话)、靠(老师)、要(指令)”的老套实习方法的确反映某些新闻网站的媒体观念尚未跟上网络时代的大势。作为具有创新力和新锐性的新一代媒体,新闻网站应该努力发挥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新闻的随时性与自由度、视频与文字结合的多样表达以及博客、论坛的互动,都可以锻炼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不能在教学实习中贯彻网站独特优势,势必无法提高实习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缺乏战略眼光,没有长远规划

新闻网站往往把实习学生当成填补人手不足的“补丁”,没有把学生的实习与新闻网站建设实际相结合,学生成为被动听命的实习机器。新闻网站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实

习人才运用观。实习学生是笔需要挖掘和利用的财富。用之得当,就能助网站一臂之力;用之不当,就会人浮于事,事倍功半。造成这种差别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战略眼光与长远规划。对新闻网站而言,不但要引进实习生,还要为他们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给人才以合适的生存土壤,力争把网站建设的长期规划与实习生的具体实习工作结合起来,把实习生的积极性与专业才干和网站的技术创新、内容建设结合起来,才真正有利于网站的发展。

2 新闻专业方面

(1)课程安排时间固定,学生实习与上课的时间常有冲突

(2)课程设置较为陈旧,网络媒体研究课程的设置并不普遍,学生网络新闻职业素养不足,影响他们在新闻网站的实习。有人就指出,学生可能已经很熟悉网络,包括博客和论坛,但是新闻专业教学却绕道而走,很少涉猎,教学与网络实践脱节,成为学生将来走进新闻网站等网络媒体的障碍。学生虽然熟悉网络,而且是网络使用的常客,但往往缺乏专业的指导,盲目使用网络,不能有意识地把网络技术和新闻专业学习联系起来。这样毕业后只能是网虫,不能算是合格的新闻专业网络工作者。

3、任课老师多半缺乏网络媒体从业经验,大多使用传统媒体理论来指导学生的网站实习,这显然不能适应网络化时代的要求。

4、没有建立有效的实习反馈机制。新闻网站是新媒体,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但有些新闻专业没能利用好网站特点,建立全新的实习反馈体制,而是依旧保留传统媒体的实习思维,反馈和考核方式都显得陈旧缓慢,如交纳纸质的总结稿、以学期为时段汇报实习工作等等,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现状。

5、与新闻网站记者编辑的交流不够。一些新闻专业往往是把学生派走了事,不再与新闻网站记者、编辑定期定点沟通。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得到对学生实习活动的反馈和评价,也就不能及时调整实习策略、给予灵活指导。而且,新闻专业所在的院系也无法提供相关资金配套和配备相应的分管领导,单靠新闻教师独自去沟通,显得身单力薄。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树立全新观念。新闻网站与新闻专业在合作共建过程中,不能简单以为“一方在帮助另一方”,而是双方都有利,是“双赢”。“双赢”观念,是新闻网站与新闻专业教学的结合重要理念。

四、新闻网站建设与新闻专业教学结合策略

1 新闻网站方面

(1)树立全民记者观念,引进优秀学生实习

记者可以在大量新闻源基础上,充分运用经验发挥编辑和内容创新的作用,突显新闻网站的品牌和特色。新闻专业的学生是新闻网站建设的财富,他们可以提供丰富的新闻来源,所以新闻网站要注意吸收高等院校的新闻系的学生或者相关专业但是热爱新闻事业的学生,让他们以兼职记者或特约记者的形式为新闻网站工作,为网站的内容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设立实习规范,加强实习指导

新闻网站要制定严格的实习准则和任务安排,既有宏观项目的指导,如新闻采编、博客编辑、版块管理、视频制作、组织策划任务等,又对每项任务有具体的规划,如视频制作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premiere pro、after effect、3D MAX等后期制作软件,在视频节目的视觉效果上能有所突破;论坛管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活动组织能力,深刻了解网民爱好,能够推动话题讨论、组织网民活动、招揽人气。同时,新闻网站要设立指导老师,由新闻网总监负责实习生整体的业务指导,每项任务又配备有富有经验的记者带队,双重指导让学生的实习更加有针对性和贴合网站发展实际。

(3)建立有效互动机制

新闻网站要与新闻专业及其所在院校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因为它不仅是一个以新闻为主的新媒体,也是一个走向市场的经营主体,时刻需要保持主动积极的生长姿态。与新闻专业加强交流,可以定期召开实习研讨会,邀请双方领导和实习学生座谈,了解实习动态,或者定期邀请新闻专业教师去新闻网站教学培训,提高记者业务素质,还可以依托网站的技术资源,如在新闻网站上设记者博客、教师博客与学生博客,三方把实习意见及时沟通交流,让更多的人分享。此外,通过各种活动主动抢占大学生市场,以新闻专业学生为切入口,与其所在院校紧密沟通,举办歌咏比赛、主持人大赛等冠名活动,可大大提升新闻网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为其业务拓展赢得市场空间。

2 新闻专业方面

(1)教学实习

①做好实习反馈,加强实习指导。要求学生设立个人博客,每天撰写实结,展示实习成果,作为实习评判的重要依据。组织学生成立“新闻网站采写编”的科研团队,在经验总结基础上,综合实践与理论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与论文,或者为新闻网站提供受众调查报告与活动策划方案。

②课程教学与网站建设结合。新闻网站要有文化品味,提升文化档次,但是往往缺乏对地方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人才,新闻专业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把地方文化课程讲授与新闻网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吴文化的视野,建设新闻网站的文化品牌。如我校就开设了苏州日报舆论监督专题、苏州都市类报刊及晚报类报刊专题、苏州党刊宣传特色专题、苏州文学史专题、苏州经济现状专题、吴文化与传播专题等。学生普遍反映:这些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加深了我们对苏州悠久文明尤其是新闻、文化、经济等状况的了解。经过培训的学生,在新闻网站从事文化类专栏建设就得心应手。

③鼓励学生制作视频,为新闻网站提供特色化内容。在新闻网站建设中,应该突出“视频竞争”。目前,美国已经有92%的报业网站提供网络视频,美国多家报业还在网站上开辟电视频道或电视演播室。这其实是把传统的电视拍摄移植在网络上。新闻专业拥有广播电视专门人才,可以通过开设DV课程,让学生为新闻网站对口拍摄新闻,如春运、求职、应试、兼职等贴近大学生的视频新闻;或者开设主持人课程,专门针对新闻网站,培养学生成为网络主持人,与网络观众聊新闻,内容包括编辑部的报道计划、突发新闻的采访和观众感兴趣的新闻热点话题等。

(2)教学改革

第8篇: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43-02

我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的新闻专业都会开设外国文学课程,而且很多高校是将其作为新闻专业的一项基础课程,追根溯源,与我国高校中的新闻专业大多是从文学院(系)中分出来的不无关系,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许多课程与文学系有很多关系。这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由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较为开阔的思路和视野,外国文学课的开设对于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锻炼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拓宽其知识视野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高校新闻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教育并不都是尽如人意,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学者和研究者认真思考并研究,以期找到一条适合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大路。

一、解读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

近些年来,我国新闻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所院校不论大小不提高低都在省力新闻方便的学院,开设新闻相关的专业。而这些新近成立的新闻专业大多是其实是在原有的中文专业的基础上设立的,新闻专业的教师也是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兼任,新闻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更是“中文”味儿十足,大有“新瓶装旧酒”的意思,这些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更多的接受的是文学的理念与思维方式,并不具备一名真正的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思想体系并不能沿袭中文的固有模式,而应在新闻学专业的前提下,思考如何进行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的很大的成绩,对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还是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就像上文所指出的,外国文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影响没有消除,还仍是进行思想阐释的方法;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选取问题仍未解决,如何选取教学内容才是最优选择并未达成共识;教学方法仍是传统、单一的你讲我听,你写我记。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把外国文学课程的讲授与新闻学专业有机联系到一起。没有意识到是新闻学专业下的外国文学课程,不是其他什么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所以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尽心改革,如何优化外国文学课程工作,是每一位新闻专业中教授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认真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发挥外国文学课程在新闻专业应有的作用。

三、我国新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改革思路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力,强调外国文学教学的实践性

多数高校的新闻专业中,外国文学课程的开设都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新闻学和文学美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再行安排教学,此时的新闻学专业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还不具备较为成熟深刻的洞察力和评判力,他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将从书本上学到的文学鉴赏评判方法新闻报道方法在实际中去应用。外国文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个既是优点又存在不足的特点,其优点自不用多说,学生应掌握一定的文学评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不足在于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这一特点,在讲授外国文学课程时,可以拿出部分作品让学生提前进行自我阅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述对于作品的观点看法,剖析作品中的深刻道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者和作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予适时的点播,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说课,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相探讨不仅会加深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而且对于学生所学的新闻评论方法和理论掌握程度的一个检验,通过这种亲身实践,也使学生懂得了如何运用新闻学相关方法去鉴赏文学作品评判文学现象。

(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

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要从事与新闻相关的工作,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被人们称之为“无冕之王”,这个群体要和形形的人打交道,深入各种环境获取最真实的资料,可以说他们是最了解事件真相的人。也可以说,新闻工作者,要凭着良心工作。所以要从事这份工作的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有一份责任感,对待事物有一份正义感。这通常也被人们称为人道精神。外国文学很重要的内涵就在于其中蕴含的人道精神。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从其年龄来看,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其专业而言,选择了这个专业,也就选择了一种正义、真实,选择了人道主义关怀。结合这两点,对于身处新闻专业下的外国文学课程,必须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应给予肯定,除了使用这种最基本的方法之外,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兴趣。比如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话剧的形式展示他们对于某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成立外国文学讨论小组等。对于那些对于本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学生,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论指导,将相关的作品推荐给他们,并帮助他们深入探讨作品中的问题,在这方面教师的水平对学生的指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着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四)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学科化

文学作品的创作并不是闭门造成的过程,外国文学课程教授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作家创造一部能够经得住时间考研的作品,在其作品中一定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反映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俗风貌,科技发展等等等等。换言之,外国文学作为一门课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历史、哲学、宗教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的外国文学课程大学科化,就是指不局限于这门课程这个小圈子中,丰富这门课程的内容,增加这门课程的知识含量,这样,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课程这一门专业时,同时还增加了相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无形之中就在提高着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穿插其他相关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可以从这些方面分析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这种分析评论也就苍白无力。这也从另一方面指出了很重要的一点,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要不断学习,不断从不从地方学习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总之,本文所论及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在新闻专业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笔者所给出的这些思考都是在充分考虑新闻专业对于学生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以及道德素质等综合素养的基础上给出的见解。外国文学课程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开拓视野的素材,其中蕴含的人道精神是新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此外,作为教授该课程的教师所具备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也有很高的要求,这是在学术上指引学生的根本前提。

参考文献:

\[1\]何学军.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初探\[J\].新闻界,2008,(6):189-190.

\[2\]王淑君.论我国高校外国语文学的教学现状与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3):186-187.

\[3\]周丽.高校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应对\[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2):69-73.

第9篇: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新闻学专业 特点 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57-03

在当前传媒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传媒产业对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成必然。在数字时代,各类新闻媒介对人才的要求已呈现多元化、弹性化、实质化的特点。那么,如何及时地为新闻媒体“供血”,关键在于新闻教育的改革,这一艰巨的使命就落在设置新闻学专业的高等学校的肩上。尤其是新闻学专业的设置特点,成为目前各高校研究的重点。本文仅就独立学院的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国目前设置新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逐渐增多,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至2000年独立学院开始出现,2005年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全国各类高校设置新闻学专业的共有661个。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兴起对普通高校新闻学专业形成了强烈冲击。但师资、办学经验方面明显呈现弱势,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学院采取避实击虚、另辟蹊径的办法脱颖而出。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突破口,根据新闻媒体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而且采取加强技能训练的角度引进,既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有新闻实践经验的媒体工作者当教师,这样就改变了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实践脱节的现状。这些双师型人才弥补了独立学院师资的不足,他们的授课模式突出的特点就是案例法教学,案例鲜活能更好地诠释理论概念,效果非常明显。

为了使培养应用型人才落到实处,国内一些独立学院拿出十门左右的课程到媒体会招标,实行双向流动,即有经验的编辑、记者到高校去讲专业课,高校教师去到媒体去当一段编辑、记者。这对于双方都无不裨益。媒体采编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物色优秀的实习生,高校教师到新闻单位可以将新闻理论在实践中找到更紧密的结合点。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理念,已渗透到独立学院新闻学教育中,成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自2000年我国设立独立学院以来,高教研究者就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取得了可观的教学效果。对于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来说,有研究者比较了国外一些私立院校后认为,回归新闻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力求让理论教学接近社会实践的需要,奉行实践教学的理念,让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更具影响力。如果新闻学专业教育内涵不断被拓宽,实践教学被越来越重视,那么培养应用型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教学目标成为独立学院新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关系,避免重实践轻理论,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避免应用变革与理论知识体系发展中的裂痕现象发生。

二、课程设置别具一格,造就一专多能的传媒精英

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像普通高校那样样式齐全,一般来说,目前国内普通高校新闻学专业设置的课程分为三类,即新闻史部分、新闻理论部分、新闻业务部分。而独立学院则倾向于第三类,也就是说第三类的比重大一些。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新闻评论等。一方面来说,独立学院是三本院校,学生普遍理论意识浅薄,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他们对理论部分不是很感兴趣,基于这种状况,课程设置方面应侧重于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学者提出根据独立学院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坚守职业精神,能执掌社会公信力的人。这是新闻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也是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发展的立足点。

近年来,新闻事业飞速发展,新型媒体脱颖而出。多焦点、分散化成为主流。以网络传播为背景的媒介融合日趋凸显,因此对于网络传播的课程已摆上议事日程。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变化已将网络传播课程推到一个革命性变化的临界点。

然而,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学科发展速度,有些独立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还长期处在固有的模式化、保守化。即便是课程局部调整,也只是在选修课上做实验,没有大胆的举措。教育部曾提出高校增加实践课课时数,我的理解是增加考查课,减少考试课。因为学生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就业,但是如何才能学以致用这是关键问题。

我们曾对国内某知名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做过调查,结果发现该专业设置的课程别具特色,不但设有实践课(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片主题、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而且还开设技术课程(非线性编辑技术、电视节目制作、新闻摄影与摄像)。笔者认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设立些前沿科目,比如《广播电视声音研究》《主持人人体语言》《媒介批评》《采编播合一研究》《区域媒体研究》等。

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主要是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蕴。一个优秀的新闻学子要想成功,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形成浑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丰厚了,就可能使自己编采的作品具有高远的立意、丰富的内涵、辩证的思维、最佳的状态。因此,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应该是今后一段时期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突破口。如果不顾实际需要和学生兴趣,盲目仿效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照搬照抄,无论课程是否有用,纷纷上马,就会导致教学体系和教学效果的恶性循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启动名师培育工程

长期以来,教师以授课为主,许多独立学院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决定于课堂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仅仅取决于学生的满意率。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评价体系已很难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突破口。

新形势下对独立学院的教师的要求主要有三点: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适应和促进学科的发展、必须适应和促进人才的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一定的课题研究及相关的理论研究。

有资料表明,从解放初期到20世纪末,中国新闻学专业教师稳定增加,解放初期新闻教师约100人,改革开放初期约170人,1983年增加到518人,90年代初期是1011人,到1999年教师人数是1600多人,但是超常规的扩张新闻专业点,让师资不足的问题逐步显现。另外,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独立学院更为突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应加大师资调整结构,破除框框,打破地域限制,提高薪资待遇和改善生活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到独立学院任教。同时也可将研究型人才与实务型人才分离,调整实践与理论的分配比例,从而使教师的能力能有效、充分地发挥。

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应建立激励机制。从学习、研究、科研、评价、奖惩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教师自我发展,不断完善。建立学习制度,开展集体学习,倡导教师说课活动。教师也应该及时地反思自我,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改革首先应立足于课堂,将课题研究中形成的各种成果吸纳到课堂上来,促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探索发挥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育。

独立学院在日常教学中应不断地树立典型,通过教师个人的成长案例,推广示范。从而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平台,提供学习机会,加强培养指导,增强独立学院的发展后劲。

在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教育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独立学院教育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教育形式应由应试教育逐渐地向素质教育过渡。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与传统的“灌”“输”“压”教育相比,更具有灵活性,特别是对于新闻学专业这一灵活性较大的学习模式,从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有了与时俱进的改革,这个教学体系需要广大教师不遗余力地去探索。老教师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同时也促进老教师知识、信息的更新。

四、积极探索学生培养模式,以入口带出口

虽然全国独立学院设置新闻学专业的院校不是很多,但每年都有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一方面入口—招生数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出口—就业压力日趋加大。

从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定位来看,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新闻作品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了解新闻媒介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媒体的动态。

独立学院既要强化新闻教育与一线媒体间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又要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合作教育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是新时期人才市场化的有益探索。

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及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未来新闻人所具有的品格特点。这些性格的养成要强化新闻人的人格要素。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经验少,很难适应多变的社会局势,因此在校期间,学校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观,以便毕业后能适应新闻工作。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开阔胸襟、广阔视野、高远见识,要教育学生“三贴近”,培养他们勤勉、韧性、积极进取和对各种突况的驾驭能力。

新闻学专业设置的特色关注着未来新闻事业的发展,而新闻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严肃的事业。著名新闻学者何梓华指出,新闻学类专业点“超违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的学校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至今不足,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就挂牌招生,其直接后果就是新闻专业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而质量却得不到保证。

基于上述情况,对新闻学专业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能再满足于照本宣科,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关注本地区发生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变化趋势,从而增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以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积极发展独立学院新闻学教育,尽快与国际化接轨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传媒技术新闻理念受到全方位冲击,对新闻人才需求的观念也随之变化。这一切给独立学院新闻教育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机遇。

培养“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时代主流,当今的新闻媒体不仅需要理论扎实,素质优秀的新闻学子,而且需要高超的实践能力,能够充分驾驭新媒体时代的技术设备,实现采编播一体化。

“宽口径、厚基础”成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口号,这是应对新时期对新闻教育的要求而确定的目标。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有些独立学院脱离新闻发展的实际,不重视实践教学,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现象。还有的院校课程设置不齐全,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不能形成规模,更为突出的是现在独立学院普遍缺乏师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因此,独立学院应正确把握新闻学专业的核心领域和特色,拓展办学思路,深化学科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同时要加强硬件建设,加大投入。

现在世界新闻学教育各具特点,比如美国,作为世界新闻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教育模式颇为新颖。他们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技能训练,能够有效化解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我国独立学院要从国外同行中借鉴一些先进的经验,把好生源质量关,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院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现状调查和理论研究,尝试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独立学院新闻学教育是今后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事业,主办者应尽快与国际化接轨,在当今信息时代,力争普及数字多媒体教学,实施网络交互式学习,尝试设置网络选修课程,建设数字化实训基地,从而把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