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法翻译教学法范文

语法翻译教学法精选(九篇)

语法翻译教学法

第1篇:语法翻译教学法范文

用It作形式主语,替代后面that所引导的作为主句真正主语的从句,常用It作形式主语替代句子后面作真正主语的动词不定式短语。常见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从句的长句用于表达科学理论、原理、规律、概述以及各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语篇方面,主要通过词汇衔接和逻辑衔接,词汇重复出现可以减少语言在传递中产生的歧义,通过逻辑连接手段体现句子的语义联系。科技文章一般由导言、正文和结论或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2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发展

语法翻译法又被称为传统法、古典法、旧式法(OldMethod)、阅读法、普鲁士法(thePrussianMethod)等,是外语教学中最古老、影响最远的教学法体系。它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奥朗多弗(H.Ollendorff)和雅科托(Jacotot)。最早的外语教学法起源于15~17世纪的拉丁语教学法,当时被称作“语法模仿法”。西欧一些国家在18~19世纪确定了翻译法的教学地位,翻译法非常重视语法教学,在当时被称作“语法法”或“语法翻译法”,因其继承了拉丁语的传统又被称作“传统法”。语法翻译法的出现为“外语教学法”单独作为一门学科奠定了历史基础。这种方法中翻译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通过母语教授外语、先分析语法、以翻译为基本手段、然后把目的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

3语法翻译教学法应用于科技英语教学的优势

我国英语专家王宗炎认为:“学英语,必须懂得语法知识。不懂语法知识,听英语、读英语无法理解,说英语、写英语更无从下手”。语法翻译教学法应用于科技英语教学,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语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目的语的理解,语法框架清晰,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确切地理解科技英语的抽象概念,抽象词义和复杂的句子结构。通过母语和目的语的互译与比较,了解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上的异同,理解和掌握科技词汇的用法,以及科技文写作的常识,从而提升学生科技英语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4语法翻译教学法在科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实例

为了介绍语法翻译教学法在科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本文选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英语科技文选》第一单元为例,详细阐述其应用策略。

(1)教学内容和步骤安排。每单元分为A、B两部分。A为精读课文,B为泛读课文。课文和语法材料的安排是先语法、后课文。每课课文后附有用母语详细注释的词汇和详细解释的语法规则。

(2)以演绎法讲授语法知识。先讲词汇构成、语法规则,分析句子成分,然后举例说明,并让学生练习和巩固知识。如在这一课词汇部分讲授词的派生,前缀anti-,mis-,ir-,un-,句子结构部分讲句型“It+be+adj.+todo/thatclause”“It+be+pastparticiple.+thatclause”。科技文体采用这种句型用以客观表述某些事实。词汇短语意义的学习采用同义词、反义词对照法。另外一个重要的语法项目是“表达原因“的方法,如Because,since,as,inviewofthefactthat,onaccountofthefactthat,owingtothefactthat,seeingthat,becauseof,onaccountof,owingto,dueto,Thisaccountsfor……,Thisexplainswhy……,Thisaccountforthefactthat……等。详细讲解之后学生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

(3)母语——目的语互译。母语和目的语之间要逐字、逐句互译。互译是科技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本文通过互译,让学生了解“theknown,theunknown,theunknowable”,同时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检查学生语法知识是否熟练掌握,改变教师单向灌输的行为。双语互译,有助于学生两种语言思维的灵活转换。课后附有翻译练习,先给出学生短语,并给出汉语句子要求学生翻译。

第2篇:语法翻译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语法翻译交际法

从中世纪的欧洲人学希腊文和拉丁文所产生语法翻译法起,在外语教学方法上已经历了语法翻译法(脚mmar一ranslationmethod)、直接法(directme小od)、听说法(theaudio一lin只ualmethod)、认知法(theeo即itiveapproach)、交际法(theeommunieativeapproach)、功能法(thefunctional即讲oach)的演变。在现阶段笔者认为,高校的外语教学应从语法翻译和交际法两项入手,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语法翻译法是用本族语讲解,强调语法的作用,强调对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记忆和背诵,侧重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其长处在于利用文法和学生的理解力着重阅读,着重使用原文,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是比较适合有思考力的外语学习,者的方法。丹麦语言学家OttoJes沐rson在他的《为什么母语学得这么好》的文章中曾对学语言的婴幼儿和成人作了一番比较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在孩子这方面无论孩子有多愚笨,对语言都有一个完全的掌握,而在成人那方面,无论成人在其它方面的天赋有多高,大多数情况下,对语言的掌握,都是漏洞百出而且不正确的。如果从这个结果看,我们似乎应采用直接法,也就是以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本族语的方法,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音习惯。讲述中只用外语加手势、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法。但直接法恰恰忽略了人的理解力的不同,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的不同。一个儿童头脑的“知识”含量是绝对比不得成人的,成人由于长期思考习惯的养成,已难以象儿童一样运用直接法,因此,针对成人的教学法与针对儿童的教学法不应相同。

对于学外语的成人来讲,使阅读理解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是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而语法翻译法恰恰给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空间。成人可以利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主谓宾的结构来分析一个较难理解的句子,这时候,就会发现面前的句子似乎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理解的难度减弱了。可是,我们光能理解是不够的,还要进行书面或口头形式的交流。因此,必须培养由汉语再翻译成外语的能力,才可以说对外语有了初步的掌握。应用语音学家H·G·Widdowson在谈到“语法”和“学会”时说:“对学习者而言,欲知晓语意,则应知晓语法在单词与语境之间所起的作用(what15erueialforleamerstoknow15气how脚nunarfunetionsinallianeewithwordsandeontextsfortheaehievementofmeaning)。”由此可见,语法翻译法忽视了语教学,忽视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过分强调翻译而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法产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它主要是在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既要求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还要求学会具体运用,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比如说新闻报导、广告、通知、表格、新闻广播、电话谈话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因此,交际法可以弥补语法翻译法所带来的口语练习方面的不足,我们也可以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学带来的各种好处,列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所学与他们每日的活动息息相关。而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各种交际中的语音,知道怎样去说,说什么,这恰好迎合了J·A·Fishman等提出的社会语言学的任务“谁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对谁讲话(从小。SpeaksWhatla眼u眼etowhomandwhere)。”所谓交际能力正如MiehaelGanale在其文章((从交际能力到交际语言法(FromCommunieativeeompetencetoeonununicativeLa雌u职eped眼。盯)》中所说,是“知识和技巧:在交际能力的运用过程中,知识指的是人们对语音和交际语音运用的其它层面的自觉和非自觉的认识;技巧指的是人们在真正的交流中对这种知识运用的程度有多高。”可见交际法的最终目标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要以人们的知识积累作为基础。同时,我们在学习中还要分清语言和语言知识的内涵,语言内涵是指能够与不同语言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那么你已经掌握了这种语言的某种法门;而语言知识则不同,语言知识是指系统的规则,这规则可以使一句话听起来语序正确,合乎这种语言的特点。因而,对大学生来讲,仅仅靠浅层次的交际是无法在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只有掌握了包括语法翻译的语言知识,才能弄懂深层次的交际内容。

综上所述,在外语教学中,应采取博采众长的态度,既让学生对语言能够流利地运用,使之成为有效的交际手段;又要让学生懂得语法翻译的知识,在不断的理解领悟中去体会语言的更深层次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授一、二年级学生时除了正常的教材,还应让他们多读些各个领域的原著,以适应不同语体的特点,这个阶段也是词汇量积累和扩大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是以语法翻译为基础的,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尝试地进行部分运用;在三、四年级时可以利用视听手段让学生自发地学习在各种交际场合中的语言运用,提高听说能力,使其对语言的掌握从稳健中走向灵活。

第3篇:语法翻译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语法翻译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现实价值

一、语法翻译法的形成及发展

语法一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随着现代语言作为外语进入学校课程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

它可分为三个时期:18世纪上半叶,以外语译成本族语为主要具体方法,内容偏重于机械背诵语法规则,其实用目的是如何了解外语。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末,以本族语译成外语为主要方法,内容注意到了阅读。其实用目的似是用外语表达本族语的内容。20世纪至今,在众多学派的冲击和促进下,语法翻译早已吸收了许多学派的方式方法。

二、语法翻译法的特点

语法翻译法是通过先详细分析语法规则,然后将这些语法知识应用在目标语、母语互译的实践途径教授外语的方法。它的的语言学基础是传统语言学;心理学依据是官能心理学;哲学基底是惟理主义。其特点如下:

1.借助原“希腊—拉丁语法”的规则,形成了非常完整、系统的语法教学体系。

2.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系统传授,注重语言规则的归纳和列举。大多数的语法翻译课本中,教学大纲以语法知识点的顺序编排,并试图有组织、有系统地教授语法。

3.把第二语言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智力训练,把教学看成是发展心理的一种特殊途径。

4.强调不同语言的共性,强调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能力和翻译能力的重要作用。考试形式自然是目的语和本族语的互译。

5.强调阅读和写作,几乎没有系统地注重听力和口语。

6.强调精确。

7.强调对书面语的分析,着重原文的学习。课文主要作为语法分析的材料。其语言教学模式是阅读—分析—翻译—讲解—背诵。

三、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现实价值

1.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语法翻译法的价值

(1)师资条件

大学英语教学量大、面广,大部分的英语教学工作仍由中国教师完成。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国内学习英语的,即使有些教师有短时间到国外进修的机会,口语水平仍达不到接近母语的程度。语法翻译法对教师的口语要求较低,采用其进行教学绕过了对教师的口语要求。

(2)传统语文教学

语法翻译法比较接近传统语文教学,都注重字、词、造句、阅读、作文的训练;都采用逐词阅读的方法;学习方法上都强调背诵,强调“熟能生巧“等等。因此,在传统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下,语法翻译教学法的运用对于中国教师和学生来说得心应手和顺理成章,易于操作。

(3)课堂规模

中国大学英语课堂规模大,在大的课堂规模中进行教学,语法翻译法比较容易执行。学生在单位课堂时间学到的知识点多,教学效率高。

(4)学习方式

对中国学生来说,外语必须经过有意识的、系统的讲解才能掌握。对他们而言,“语言十分复杂,有各种各样的规则、繁多的句型、大量的习惯用法、困难的发音,这些内容很难在只重意思表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所自行掌握。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自动化”。(5)学习动机

动机是制约语言学习的一个因素。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既没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在短期内也没有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需要,他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最大莫过于通过各类学历、学力考试。英语考试内容重点总是放在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和写作上。在考试中要求的是百分之百的正确率。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规则、词汇的记忆、句子在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互译、目标语材料的阅读,强调精确,因此在短期内要想通过一门外语考试,语法翻译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2.语法翻译法的优越性决定了其自身的价值

(1)其强调的语法有利于外语学习

Canale和Swain认为交际能力应该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

“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可能完全脱离语法”。

就连倡导交际法的Wilkins也认为:学习的第一阶段可侧重rulesofgrammar,第二阶段偏重rulesofuse。

廖巧云做的调查显示,不涉及语法教学的交际法对大、中学生是行不通的,语言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虽然努力学了四年,但进步甚微。

可见,“语法恐怕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把语法教学摆在恰当位置上的问题。”足见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词汇学习,其好处如下。

①语法翻译法有完整的语法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较快、较好地掌握目的语的整个结构。建立在“希腊—拉丁语法”规则上的英语语法体系有利于外语学习者认识目的语的形式、不同的词类、句子组合等,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这一体系。

②通过有限的语法能够生成无限的句子,这是语言的生成特征。人们可以记忆有限的语法规则,却无法记忆无限的句子,而教授语法知识正是“授人以渔”。

③尽管语法本身不等于语言,但它总结了语言本身的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语言。

④有利于学习者打好语言基础,在注重读写译的同时,为听说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口语表达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潜在的表达素质和实际的产出能力。潜在的表达素质是一个量的积累,实际产出能力则是运用所积累量的技能问题。作为口语表达的说,如果缺少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也就是相应的口语表达素质,往往开不了口。听,当然也需要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我们常说的听不懂,关键的问题就是词汇量不够和语法不清。可见语法翻译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方面,仍具有有效性。

(2)实现母语和外来语间的对比

成年人学习外语跟儿童不同。成年人的脑海里已经蕴涵了庞大的母语参照体系,他们必然要利用其母语知识去类推、理解、把握外来语。

在母语和外语有差别的地方,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干扰外语,而在母语和外语有相似之处时,母语则会对外语学习有积极的帮助。这个过程叫做语言迁移。在两种语言相似之处,迁移起正面作用,而在有差别之处,迁移便起负面作用。

语法翻译法通过比较二者在语言上的特征,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利用汉语正迁移,排除负迁移的影响,引导学习者在向目的语迂回靠拢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提高学习质量。

(3)和其它教学法相得益彰

在今天的外语课堂上,语法翻译教学法依然很活跃,许多老师仍然普遍采用英译汉或汉译英的练习方式,也结合课文讲解必要的构词知识、语法知识、词汇用法和典型的句型结构这些方法比较有实效,与其它教学法交替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语法翻译法也正好弥补了其它教学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冷洁.从社会、文化和民族性角度看语法翻译法盛行中国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2):20-24.

[3]廖巧云.交际教学法的应用:问题与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2,(6):21-24.

第4篇:语法翻译教学法范文

论文摘要:语法翻译教学法曾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方法,由于交际法、自然法和听说法等教学理论的出现,语法翻译法教学受到了排斥。文章就语法教学状况,从语法的本质,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传统语法教学的弊病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Key words: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reevaluating

Abstract: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used to be the main method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it is excluded because ofhe appearance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Natural Method and Audio-Lingual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ssential aspects and theeveloping tendency of grammar and the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grammar teaching metho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of linguistic competence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probes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grammar teaching.

一、对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回顾及评析

语法翻译教学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是外语教学实践中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法,它产生于一千多年前,兴盛于第二世界大战前,在后一百年的历史中,随着语言学、心理学的发展,从理论上奠定了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科学基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前一直是外语教育与学习的主要方法。在我国70年代以前培养出的一大批英语工作者、精通英语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大多受益于语法翻译教学法。语法翻译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对文法的理解,通过翻译手段进行教学。从中世纪为读懂用拉丁语写的著作而使用了翻译教学法,到18、19世纪,人们沿用此法教授英语和法语,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当初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和翻译希腊文和拉丁文的书籍,因此在课堂上借助母语进行教学,通过翻译来学习这两种语言就显得非常必要,而且也非常有效。语法翻译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并顺应了人们认识和学习目的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好目的语的语法体系”[9]。人们对语言学的研究也为语法翻译教学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的整体,为具体的语言教学提供科学的方法。18世纪的语言学家对词类的研究和划分为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语法翻译教学法正是依赖这些语法术语和词类划分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讲解;同时语言学家还认为学习者应该通过学习书面语来掌握语言,因此这一认识为语法翻译教学法的教学内容确定了相应的范畴;而语法被语言学家看作是粘合剂,语言学习者只要掌握语法就可以表达思想,从而掌握语言。因此,语法被当作语言教学的核心内容。同时,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中,心理学更关注语言的使用者和学习者。乔姆斯基的心灵主义(generativism)认为人类与生俱来就有形成某些概念的能力,而概念形成是人类习得词汇意义的先决条件。因此,心灵主义的观点支持语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说,18、19世纪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认识以及当时的社会需求有助于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产生,同时随后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也为语法翻译教学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语法翻译教学法在外语教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10]把翻译即当成教学手段又当成教学目的;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强调在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智力;通过阅读外语原著学习外语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直到二战以后,由于社会急需大量能用外语进行听说交际的人员,用传统语法翻译教学法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加之当时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转换生成语言学已代替结构主义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理论的主流,心理学方面的认知主义也促使人们在认知能力上得到较大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传统语法翻译教学法的某些弊病。

上世纪70、80年代以后,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和自然法(Natural Method)理论占据了语言学的主导地位,语法教学受到严峻的挑战,几乎被抛弃。上述理论认为,教语言不必解释,学语言不是推理过程,而是在合适条件下,人们内在自然能力的作用,学语言要有人对话,有内容可谈等等,从而把语法教学降低到了极次要的地位。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交际法,主张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教学不能局限在语言的形式上,即语法上。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认为,学习者可以不用理解语法规则,因为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语言学习就是句型的学习。听说法认为通过基本句型来学习外语是重要的途径,在外语教学里培养语言习惯要靠反复操练,语言知识和理解力在这里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自然法(Natural Method)则强调直接学习外语和直接应用外语,认为语言学习是潜意识活动,学习者可以逐步地学会语言规律并能组织自己的语言。

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变迁也体现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上。由于50、60年代受前苏联外语教学模式的影响所采用的语法翻译法,一直使用到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诸多国外语言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加之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要求愈加突出,语法教学逐渐从外语教学的主导地位退出。近几年出版的各类英语教材中,语法的比例在逐年降低,各类考试中语法的比例也只占到10%左右。人们似乎把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对立起来,语法教学成了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甚至成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障碍,情况果真如此吗?泰勒(Taylor)在1988年就说过:“在交际教学的总框架中,最近又出现了强调语法形式的倾向,似乎人们已经觉得语法是被过分忽视了”[6]。

二、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优势

语法翻译教学法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都保持着自己的特点:1)在教学内容上它以语法为主,结合词汇的讲解以及大量的翻译联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而且语法的介绍是由易到难,这一教学步骤较好地体现了外语学习的本质功能。让我们从“技能学习模式”(skill-learning model)中得以验证。“技能学习模式”从行为主义和认知发展的角度,强调运用练习(行为方面)来实现预期的计划(认知方面),即掌握某一种语言技能。而且一项整体技能的习得是需要融合各部分技能训练来得以实现,这是由语言使用的顺序本质决定的。[7]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者在低层次学习中所掌握的信息量越大,即语法、词汇及句法结构的掌握,他就会越主动地完成高层次目标。因此,语法翻译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通过语法和词汇来进行二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2)从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看,语法翻译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双语翻译来掌握语法的规则、词汇和句型结构。这种教学形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根据教师所讲解的语法规则对材料进行翻译,通过双向翻译和交流使得外语学习者清晰地辨别母语与目的语的异同,从而加深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理解和掌握。3)语法翻译教学法的教学特点对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需要对母语和目的语都要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向学生输入目的语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结构系统,才能讲评学生对双语的语言输出,即翻译。其次,学生需要对语法规则和语法内容进行熟记熟背,才能保证语言输出的质量。这样,老师和学生都在学习和记忆目标语的语法规则,并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掌握目标语。

三、语法的定义及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

Paul Procter主编的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对语法的定义是“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change their forms and are combined intosentences”[1].Crystal的AFirst Dictionary of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里的定义是“thewaywords,and their component parts,combine to form sentences”[2]。这两个定义的界定范围虽然是有限的,但它们都告诉我们,组合正确的句子离不开语法,至少对有意识的学习是如此。Bowen指出语法是我们把有意义的词和词组组合成句子,用以交流可以理解信息的规则[3]。Bowen的解释更为明确,语法的句子组合不能脱离意义,只求语言形式,脱离了实际环境的句子不会产生任何意义,语法不仅是形式,它还制约着意义的形成。有些语法学家把语法的范畴界定得更大,如Gribbin就把语法解释为对语言无意识的知识,对语言有意识的知识,语言的规则和用法等三个部分[4]。

毫无疑问,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即交际能力,那么,语法能力的教学是否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立,这是个需要明确的问题。一般来说,语言能力包括两个部分:语言知识(语音、词汇和句子)和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而语法能力是语言知识和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交际能力一般被认为是综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身势语、面部表情等)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能力。语言是实现交际能力的主要手段。交际能力一般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5]。语言知识和技能是构成交际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能力和素质都是构成交际能力的辅助因素。语言的学习过程应遵循三个原则:语法原则,交际原则,文化原则。由此可见,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教学只要运用得当,不仅不会成为培养交际能力的障碍,而且还会促进交际能力的形成。因为语法除了是组合词语和句子的规则外,多种多样的语法形式还可起到调节词语的意义、调节上下文的关系等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关系更为密切。可以说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条件,而语法能力又是语言能力(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能力差必然会影响交际能力的形成。

转贴于

语法教学和培养交际能力大可不必相互对立,它们之间存在着多种联系和互补性。语法———翻译法强调的是语言的理性知识和规则,重语法、翻译和对比,依赖母语,强调语言知识,轻视语言技能。交际法的特点是以语言功能为纲,重交际、实用、不重视语法,即所谓“流利优于正确”,“教语言而不是教关于语言的知识”。翻译法可以弥补交际法和听说法在语法和阅读方面的不足,交际法反过来可以弥补语法———翻译法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方面的不足。在学习的中后期阶段,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的情况下,交际法的运用将会有效地巩固深化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但也不排斥对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一些难度较大的句子,语法———翻译法往往会有一箭中的的作用。

四、对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再评估

应该承认,传统语法教学存在许多不足,不做调整和改进,就难于适应时代的需要,更难于振兴语法教学。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过分强调文字翻译的训练,教学手段和过程较为单一,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单纯通过对脱离语境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使学生只学会理性的句法分析,不利于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交际能力。外语教学成了为语法规则和形式而进行的活动,失去了语言教学生动有趣的一面,学生学到的只是枯燥的概念和规则。其实这些规则只是语法的一部分,学生学会有限的概念,却没有足够的机会去感悟和实践多种语言形式,使得这些规则难以成为无意识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的交际应对中仍难免困难重重。这种弊病的形成,主要原因还在于人们对语法的理解只停留在语法的规则上面,没有把规则、形式与意义、交际功能结合起来。

尽管传统语法教学存在以上诸多不足,但并不是说语法教学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语法一直是、今后也将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一点不存在疑问。韦德尔(Wedell,1990)说:“往往有这种情况,经过多年的学习之后,学习者仍然不能在各种情况下始终如一地写出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说出能被理解的简单话语。使学习者能够表达和理解简单意义的办法之一,就是从一开始就讲清语言的句法规则”[4]。问题是如何改进当前语法教学现状,使之更能适应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的需要,这是极为必要的。首先,把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的习得相结合,为学习者尽可能多地创造语言习得的自然环境;改变语法规则的讲解与实际语境相脱离的状况,将语法规则运用到话语环境中去,达到语言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目的。其次,语法教学要抓好形式、意义和用法三个环节,让学生掌握语言形式是基础,了解意义是关键,学会使用是目的。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把学生以感性符号为基础的认知学习上升到以理性、概括为基础的认知学习阶段。再者,语法教学要根据学习者不同的认知层次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初学者,在其感性认识不足的情况下,避免过多的规则讲解;到了认知的高级层次,学习者的语法系统基本已形成,单靠对语法知识的补充复习无助于他们交际能力的提高。这时就要采取新的办法,更加强调语言的运用,在运用中强化语法知识。最后,教师应该了解最新的语法动向,多向理论语法求教;善于对学习者已接触过的某一类语法现象进行归纳,由点到面,建立系统,从整体上把握语法结构。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比较鉴别,把英语中结构有联系的语法现象,英汉语语法的异同,在综合归纳基础上进行比较,比较的范围包括功能、结构、位置、关系、文体等等。提高对语法教学的要求,重视在交际中运用语法,强调交际语篇语境的连贯,语法规则正确与否要在运用中体现,同时,语法教学也要与听说读等技能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一些外语教学改革者认为语法翻译教学法过于依赖母语,认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所犯的错误都缘于母语的干扰。必须指出,学习者的错误在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中都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错误不仅来自母语,还来自目标语或文化等其他方面。我们应把错误作为语言学习的策略:即利用错误检测学习进展,制定学习计划。所以,把母语学习作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使它在语法翻译教学法中扮演肯定角色。语言学家H.H.Stern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是一种参考语言,非常重要。[6]而在我国的外语学习环境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借助母语知识教授与学习外语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外语教学改革者还认为在语法翻译的课堂上,过于强调语法规则的讲解及训练,而忽视语音和口语的教学,使得学生对目标语听不懂,说不出。但是,“任何语言都是一个连贯性的系统或结构”[6],而语法知识正是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则的总结。没有系统的语法知识作为基础,语言的其他技能只是空谈,对成人的外语学习尤其如此。而在语法翻译教学法的课堂上,围绕课文进行的语法分析,包括语法形式和词汇的变化,即有助于学生理解、翻译该目标语,又加强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正是因为有详细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才使得外语学习者有着很强的阅读能力,也正是因为有大量系统的翻译练习才使外语学习者有着很强的翻译能力。总之,从长远的角度看,在非语言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系统的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通过语法结构对双语进行比较会使目标语的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束语

交际教学法的出现,对语法教学产生了冲击,也给语法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法教学只重形式的做法,再也不能满足当前外语教学的需要,语法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问题的关键不是该不该教语法,而是如何把语法教学与外语教学的交际目的结合起来,正如海姆斯(Hymes,1990)所说“语法规则离开应用是没有用的规则”[6]。充分发挥语法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让语法在整个语言教学中得到应有的地位。90年代后,语法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复兴,表明人们在语法教学被忽视后,通过反思和教学实践逐步认识到语法的重要作用。语法教学的改革在于如何把语法教学融入到其他语言技能学习中,如何把语法活动与交际活动结合起来。目前,在我国的英语教学界仍未有语法教学复苏的迹象,许多教师还是把不教或少教语法看作是世界的潮流。重新认识、评估语法和语法教学十分必要。在英语教学中,各教学法都随着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自己。对语法翻译法特点的再认识使得我们了解了它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价值。这是因为它的一些特点符合了外语学习的规律,符合外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并且它也在不断的补充和调整自身,以期更好地为外语教学服务。语法翻译法占据外语讲坛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顽强的生命力将使它长久的在外语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Paul Procter.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Pitman Press,1978:494.

[2]Crystal,D.A First Dictionary and linguistics[M].London:Andre Dentsch,1980:167.

[3]Bowen,J.D TESOL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M].Newbury House,1985:76.

[4]Gribbin.The Role of Generalization in studying Grammar and Usage[J].English Journal,1996:55-56.

[5]Canale,M.and Swain,M.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teaching and testing.Toronto,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1986:5-6.

[6]H.H.Stern.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Education Press,1997:126-452.

[7]William Littlewood.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67.

[8]郝兴跃.再论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9]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第5篇:语法翻译教学法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观念、知识、方法、体系不断经受着历史的考验和时代的筛选。有的被证明是有效的,继续保留下来,有的若不改革便有可能被淘汰。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英语的实用性功能在我国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改革及发挥其“指挥棒”作用的大学英语过级考试改革正在进行。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屡屡遭到批评与指责,被斥之为“落后”、“过时”,似乎一无是处。任何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必然有其合理性。翻译教学法亦是如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理智地鉴别这一问题。通过对翻译教学法本身的研究和对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的考查发现,尽管翻译教学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应全盘否定,应解决存在的问题,合理利用使其促进教学,全面发展学生各项技能。

    一、翻译教学法

    翻译教学法,又称语法翻译法、阅读法或古典法,是一种传统的外语教学法,始于中世纪的欧洲。那时人们学习的外语课程主要是希腊文和拉丁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阅读希腊文和拉丁文的书籍,或者是用希腊文和拉丁文着书立说,外语教学的重点也就放在对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文章典籍的理解和翻译上,因而翻译教学法也就应运而生。

    翻译教学法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语言的语法规则、规定性的语用差别及词汇的语义区别,能够阅读外文文章,能够进行写作表达。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传授系统的外语语言知识,主要采取讲解和分析句子类型、句子的语法结构、词汇意义和用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主要以教师向学生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教师给出规则、例句,要求学生进行造句或翻译练习,并以此来检查教学质量。

    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外语,甚至能够阅读并翻译外文原着,能够准确、地道地用外文进行创作。但若涉及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方面,此种教学方法的局限便暴露出来。翻译教学法重读写,轻听说,师生相互交流少,学生反馈少,教师“唱独角戏”多,课堂教学大部分采用母语进行讲解或翻译。因此,翻译教学法产生以来,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延续到19世纪末便有学者倡议必须改革此种教学方法。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在我国,从19世纪外语教学出现以来,翻译教学法就开始广泛使用,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的加强,人们对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因此,相关部门、人员,众多的学者、教师调查研究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根据社会对人才在英语方面的需求,试图改变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以崭新的教学法取而代之。情景交际法、听说领先法、直接法等新的教学法被人们提出来,并开始进行教学实践。与此同时,教材的改革、大学英语过级考试改革也正在进行。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国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新的教学法的实践操作在我国90%以上的高校中难以推行,而传统的翻译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究其原因,这其中必有其合理性,故值得深思和研究。

    1.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TEFL),而不是第二语教学(TESL)。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还是第二语教学的定位,直接影响到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中外专家、学者对第二语言与外语的界定,沙红苏指出:“从中国的英语教学发展中足以窥见英语在他国形成外语教学类型的历史轨迹。”“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中国的英语教学始终没有演变成第二语教学。”因此,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而不是第二语教学。

    首先,第二语言教学需要有语言环境的支持,即第二语言是官方语言,有官方的或者是被公认的社会地位,有与母语同等或更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中起着法律的和社会的作用;它也是教育语言,在学校里除英语课外,其它课程用第二语来讲授;它还是交际语言,在学习者所属的社团中有交际功能。而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没有这样的语言环境,通常是在正式的课堂环境下有意识的教授和学习,因为缺乏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交际教学法、听说法的实施受到限制,因此以教师讲授语法知识和使用规则的传统翻译教学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我国的外语学习者从严格意义上讲是通过学习而获得外语的。学习者的内部机制、思维能力及对文化的认知已相当成熟,但欠缺外语的语言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外语教学必须立足于语言知识和语法的讲解,母语思维和母语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且翻译教学法符合我国文化传统思维之自上而下、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因此翻译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其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

    再次,在第二语教学中,学习者的目的是在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生存,并用它作为交际语言。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很难摆脱应试教学,学生只把英语看作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英语考试,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很少或几乎没有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把它作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交际语言。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目的和要求也决定了翻译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被摒弃。

    2.翻译教学法自身的优越性。翻译教学法没有因为受到指责而被人们丢掉,相反,它在世界各国的外语教学中仍然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这必然与翻译教学法自身的优越性有关。

    翻译教学法的恰当运用有利于学习者打下牢固的语言基本功。首先,课堂大部分采用母语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其次,翻译教学法重读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并易于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能够满足目前我国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最高学习目的和要求,即能够阅读、翻译英文资料和能够进行书面交流;另外,翻译教学中有大量的造句、翻译练习,易于检查教学质量,测试学生真实水平,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3.翻译教学法符合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我国的外语教学环境和条件一直在改善,但并没有达到第二语教学程度,因此在第二语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难以推行并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限。根据调查,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有外籍教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寥寥无几,即使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外籍教师与中国籍教师的比率也小得可怜,而绝大部分中国籍教师都未在第二语的环境中学习和深造过,因此,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技能的熟练程度的问题,教师不敢超越课本和教学参考,用英语对抽象的语言知识、语法规则、词汇的讲解很多时候会词不达意,学生也不能够真正理解,因此用母语进行的翻译和讲解变成了简捷、有效的办法。

    其次,教材和教学设备等教学条件不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进行,教材的改革也随之进行。但从目前已推广开来的几种教材来看,大部分仍以篇章的阅读理解为主,且生词词汇量较大,在这样的教材基础上交际教学法难以开展。许多高校由于经费或重视程度等原因,语音设备和视听设施严重不足,极小规模的教学实验即使取得一点成效也难以进一步实验和推广。另外,我国许多高校的班级人数过多,由于教师资源有限,许多高校还合班上课,一个班级的人数甚至超过百人。在这样的班级上课,很难想象能用直接法、交际法等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而翻译教学法就成了“不得不”的选择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翻译教学法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翻译教学法有其优越性也必然有其局限性。翻译教学法如果运用不当,会由于过分强调语法规则、依赖母语而忽视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如正确的语音、语调、听、说等,因此它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教学中,长期使用语法翻译法,过多地使用母语,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学成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在外语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不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在课堂上,由于以教师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的讲解为主,教师是权威,学生被动接受,师生相互交流少,教学方式单一、乏味,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长期下来,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寻求新的教学法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对教学也产生了苦恼或厌烦的情绪。结果是部分有责任心的教师仍坚持语法翻译教学,面向应试教育,督促学生夯实语言知识基础,至少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有些教师将教学流于形式,实行“两读一译”教学,即“读一遍单词,读一遍课文,翻译一遍课文”,这“两读一译”主要由学生来完成。学生对“两读”并没有事先的预习和准备,读时只是勉强应付,效果可想而知,而“译”实际上是读参考书。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英语的功能性的需求不断加强,为了培养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所需信息,准确、流利、得体地进行交际的能力,学校需要改善教学方法。虽然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而不是第二语教学,难以达到第二语教学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但可以利用第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使之与传统的翻译教学法相结合,以实现大学英语的更好教学效果。在此情况下,人们提出了“综合教学法”,即在实际的教学中将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相结合起来,各取所长,相互补充,综合运用。

第6篇:语法翻译教学法范文

论文摘要: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出发,以教学法的视角分析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在加强听、说、读、写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必须加强翻译教学,并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大学英语教学应加强翻译教学必要性。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快速多变,改革创新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国际化正成为新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学,其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四不像英语”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种现状也引起了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鉴于此,2003年3月教育部部长专题会议讨论通过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总体方案和基本思路,2004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发了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作为高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英语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翻译是有效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信息的重要技能。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英语,而翻译能力是英语使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课程要求》理清了大学英语教学和翻译的关系,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翻译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

文章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出发,以教学法的视角分析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在加强听、说、读、写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必须加强翻译教学,并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大学英语教学应加强翻译教学必要性。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所谓现状,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不”,即考试不考,教材不编,教师不讲,学生不练。[1]以目前发行量较大的《新编大学英语》和《全新版大学英语》为例,虽然在每单元各编有一些汉译英或英译汉的练习,但实际上这无非就是一种变形的造句而已,目的是促使学生掌握课文中所学的词汇与句型,至于有关的翻译知识、翻译技巧只字未提,如何使用,由教师全权处理。此外,四、六级考试对学生英语实用能力检测不够,虽然四、六级新题型中把翻译纳入为固定的题型,但是比重仅占5%,和其他几种语言技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的风气,使得一些学校的老师把重点放到了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客观上降低了对学生实用英语能力的要求。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过了四、六级后连一个简单的说明书都翻译不了。因为考试不考,教材不编,这自然而然地导致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讲”,忽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学生本身也不重视翻译教学的现象。一句话,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非常不受重视的地位。

二、外语教学方法与翻译教学

外语教学方法是随着外语教学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不断发展变化。随着教学实践的日益深化,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从19世纪中国英语教学展开以来不断有西方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引入我国。从最早教会学校使用的语法翻译法到直接法、听说法以及近些年流行的交际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因某方面的优势而特别流行过,在教学中教学法对翻译和翻译教学的看法和重视程度也不同,这里主要涉及对中国外语教学影响较大的两种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旨在说明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1·语法翻译法与翻译教学

语法翻译教学法(Grammar-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在所有的教学流派中具有最悠久的历史,也是外语教学界近50年来争论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顾名思义,即以讲解语法为核心,以翻译为手段,翻译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2]语法翻译法在教学中的特点是:详细地分析语法,通过练习掌握语法规则,应用所学知识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写作、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听力、口语的培养,句子是教学和语言练习的基本单位,大多是为翻译服务的;用母语讲解新的知识点,并把外语和学生的本族语进行比较。当然,语法翻译法也有其局限性和弊端: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语法、词汇、语言点为主,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讲出语法规则,参加测试,却难于张口用英语交流;教师讲解占主导,容易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反馈不及时,因而教师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单一、重复的语法翻译训练,致使课堂气氛低沉,学生积极性不易被充分调动,有可能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忽略语言的社会功能作用,从而无法准确地、恰当地、连贯地使用语言。

虽然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培养了无数外语人才,这一点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得了证明。但是面对崭新的时代背景和要求,翻译法局限性越来越凸现:即过分强调翻译。单纯通过翻译手段教外语,使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过分依赖翻译,这不利于培养外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此外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没有系统地传授基本的翻译知识和技巧,该法教出的学生不仅容易养成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也不利于翻译能力的提高。

2·翻译教学与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或TheCommunicative Approach)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坎德林(Christoper Candin)和威尔森(HenryWiddowson)等人提出的一种教学法。当时,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之间在文化、经济领域中的交际,尤其是人际交际日趋频繁,语言隔阂构成了人际交往的重大障碍。正是这种社会需求促成了交际教学法的产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交际教学法是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主流思想,传统的外语教学法受到新的教学法思潮的挑战,翻译首当其冲,致使翻译的作用逐渐淡化,翻译教学受到冷落,甚至被看成“落后”、“过时”、“陈腐”。交际教学法特点为:教学中只用外语讲述;只教日常所用的词汇和句子;在小的、集中的班级里老师和学生通过问与答的形式培养口头交际能力;用口语讲解新的知识点,完全不借助于翻译;教授具体的词汇可通过手势、动作、表情、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段,抽象的词汇用相关的词组解释,要求外语与思想直接联系。

随着交际法的兴起,语法翻译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有所削弱,翻译活动也彻底退出了教学舞台。实践证明,交际法并非完美无缺。相反地,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学生语言质量普遍下降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人们终于意识到了削弱语法翻译教学的弊端。在外语教学中如果一味的排斥翻译及翻译教学法,完全使用交际法,其结果是:学生几乎能够像美国人一样用英语思维,但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能力,那就是在中英文之间架起桥梁。很显然,这并非我们的目标和方向。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1·翻译教学是当前形势的需要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北京申奥成功,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大批翻译人才。只靠规模有限的英语专业来培养翻译人才,显然无法满足国家在这方面的迫切需求。翻译课不再是专业外语的专利(蔡基刚,2003)。[3]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翻译交际能力的需求再也不是少数外语专业的学生能够满足得了的。它要求一大批有着这种应用能力的人才。事实上,目前从事翻译工作的许多人都是非英语专业的。通过实践的磨炼,他们逐步胜任了工作需要。清华大学外语系罗选民教授指出,他们“曾对中国铁道部下属的翻译做过一些调查,发现在他们的雇员中,百分之五十以上毕业于非外语专业,可以肯定,将来许多翻译人员将来自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如果我们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就可以使大多数的大学生受益。”[4]如果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翻译基础,他们就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加强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2·翻译教学有利于语言知识的掌握

翻译教学通过母语和外语的互译与对比,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准确理解,是全面检验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通过翻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的异同,加深对英语特有表达方式的认识,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因此,翻译教学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翻译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较好的语言环境,在最大程度上用英语授课。但同时也应考虑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对于非英语专业的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完全用英语思维或教师完全用英语释义的方法来理解复杂难懂的英语长句是不合实际的。此外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抽象名词,即使老师煞费心机的用英语来释义也会让学生云里雾里,弄不清就里。

结尾

任何一种教学法产生都有一定历史背景,都是社会需要的反映。语法翻译法最初是中世纪欧洲人教拉丁语时所使用的教学法,当时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19世纪下半叶,随着欧洲国家交往的不断扩大,对外语口语能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交际法正是西欧的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产物,进入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性、地区性、区域性的科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涉外活动与日俱增,要求更多的人更好更快地掌握外语的交际能力,适应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要求。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主办2008年奥运会,国内急需一大批有专业技能的翻译工作者,这一点是英语专业学生无法满足的。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我们既不能像交际教学法盲目的排斥翻译教学,也不能像语法翻译法中那样,以翻译为手段,把翻译既当教学手段又当教学目的,我们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度的进行翻译教学,同时发挥师生在翻译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真枪真刀”地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践中逐渐提高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尹汝昭.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之我见[J].山东外语教学,2004,(6).

第7篇:语法翻译教学法范文

[论文摘要]以英语完成医学英语的课堂讲授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在专业英语的阅读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单纯以英语难以向英语学习者讲述清楚的东西,比如一些抽象的概念,某些复杂的句式结构等等,这就需要辅之以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方法。本文从医学英语特点出发阐述了语法翻译法在医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英语的学习和教学变得愈加重要。长期以来在中国英语教学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语法翻译法,而自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了交际法后,“交际”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核心概念,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写入各级教学大纲。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法翻译法是否过时、是否违背素质教育的原则?其实,自有语言教学和教学法以来,语法翻译法一直颇多争议。无疑这一方法有其弊端,但迄今目前尚无普遍适用的教学法,因为好的方法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况且实践证明,交际法教学并没有带来预期的良好效果,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法。本文拟探讨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如何灵活地运用翻译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1语法翻译法理论

刘润清[1]指出:“语法翻译法认为,文学材料中的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语言是由一组描写规则构成的,规则规定着如何组音成词,组词成句。衡量一种语言的知识就是看学习者是否熟知这些规则,是否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母语翻译成第二语言或把第二语言译成母语。”语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法方面的主要成就是:①创建了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②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③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束定芳[2]认为:“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是:①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其文学作品或从外语学习中获得思维能力的训练。翻译法主要通过对语法规则的详细分析,把语法知识应用到翻译外语句子和文章的实践之中。②阅读、写作是学习的重点。③词汇选择主要根据课文,课后所列词汇表。④句子是语法教学中的基本单位。⑤强调精确性。⑥语法通过演绎的方法向学生传授。⑦学生的口语为教学用语。”

在课堂上,适当的母语解释,尤其是具有抽象意义的词汇和母语中所没有的语法现象,既省时省力又简洁易懂,同时将英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比较,也可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2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

就英语教学本身的内在规律来说,以英语进行课堂讲授是培养学生英语思考的习惯,是提高和巩固运用英语技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因而是必须提倡采用的。

但是,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毕竟有它自己不同于基础英语的特点。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它不仅要求学生牢记大量专业名词,而且还要有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材多选自原版材料,不经任何加工和删减。在专业英语教程中遇到的许多抽象概念和阐述过程常常使人感到艰涩难懂。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和思维模式的不同而造成的。这就给授课者的讲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抽象的概念或关系,有的可以通过比喻和举例等手段来加以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而往往有许多东西很难找到简单浅显的比喻或事例来说明。有时候,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你得花相当多的时间,费很大周折来解释,其结果是喧宾夺主,偏离了课堂授课的主题,效果反而不好,而且从课堂时间的运用来讲,也是很不经济的。即使课堂活动表象上完全以外语进行,但大多数学生在思维活动过程中仍存在母语与外语之间的转换。

杨明山[3]指出:“医学英语文献阅读必须与翻译技巧结合。因为有时句子能意会,却难以言传。”如果通过翻译的方法将某一术语的中文译名直接交待给学生,或者将某个问题的陈述直接翻译成中文供学生比较,所收到的效果会更好。学生对于有关的专业知识本来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是缺乏对英文表达方式和习惯的感受经验,因此在单纯的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难以迅速形成正确的概念和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一经老师适时适度的提醒,则会谜团顿解,一切释然。原本沉闷呆滞的课堂气氛立刻可以活跃起来。

3语法翻译法在医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①在医学专业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大学生英语水平还不够高,专业储备较少,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教师对某些句子、词汇、短语、句型能够进行英汉对比,学生对此就会印象更深刻一些,然后再做一些巩固翻译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一语言点。通过翻译,教师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对于某些句型、词组短语等的掌握情况,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及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医学英语教学中应把握好英语讲授与中文翻译之间的度。也就是说什么情况下应当坚持以英语讲授,什么情况下需要适当加以中文翻译呢?一般来说应从词和句这两个层面上加以把握。医学英语和普通英语比较,在词汇、语法现象、句型结构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因此,对医学英语词汇与句型结构的了解和掌握,就成了医学资料阅读的重点。在医学英语阅读的词汇层面,要了解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明确其医学语境;在语法层面,要判断基本的英语句型结构,注意医学英语的句型结构特点;语义层面,要利用医学知识,逻辑连接词的语义关系;同时要充分利用功能词、构词法、结合专业知识对所读材料,从单词到结构,从一般语义到医学语义,进行仔细推敲,才能顺利地理解医学资料。

在词这一层面上,医学英语从语体特点来分,可分为普通词汇和正式词汇。普通词汇大部分是英语本族语,常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正式词汇大部分是外来词,常用于科技、政治和经济等较正式的文章中。医学英语是一种正式语体,因此,经常使用比较正式的词汇。这可能是医学英语阅读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从普通英语向医学英语过渡的一座桥梁。举例说明:普通词汇/正式词show/demonstrate;things/objects;make/manufacture;often/frequently;buy/purchase;about/approximately;find/

locate;finally/eventually;help/assistance;enough/sufficient;change/convert;so/therefore在具体的文章表达中,体现为同一个意思,可以用正式词汇和普通词汇两种形式来表达,例如,要表达“改变”这个意思,在普通英语中,通常用的是change,而在医学英语中则用con-vert,如果不注意医学英语应用正式词汇的文体特点,将会给阅读和翻译造成很大困难。

在从句的层面上,英文原著中经常有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不同,造成英语学习者的理解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一味地强求以英语解释,则费力又费时。所以对这样的句子或段落加以适当的翻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特别注意医学英语在结构层面的这些多用分词短语、被动语态、名词化现象以及经常出现分隔等的特点,并以此为图式来处理医学英语材料,逐步适应医学英语的阅读。

②从教师方面来讲,医学专业英语教师有必要给自己定位,为bilinguist。如果课堂上只讲英语,则是把自己退化成monolin-guist。作为医学专业英语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和双语能力是极为关键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和英语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上,要做到娴熟自如,确切无误地表达其意,否则学生不知所云、受到误导。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针对性地扫除词汇上的障碍,尽量避免课堂上的尴尬。

综上所述,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适度地采用英汉翻译的手段,不仅不会冲淡英语教学的氛围,相反,由于消除了课堂的沉闷气氛,提高学习效率了,教学效果也自然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11-512.

第8篇:语法翻译教学法范文

一、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优势

当前我国不少地区的英语教学仍然在使用语法翻译法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依然活跃在大部分中学的英语课堂,并且扮演着无可比拟的重要角色,它能长久地主宰着中国的英语教学,说明它有着相比于其他教学方法的优势。

1.完整而系统的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语法翻译法强调对语言点、词汇和语法的教学,系统讲授语法知识。系统的语法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目标语的理解,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2.长期的阅读训练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语法翻译法以阅读为主要教学目的和训练手段。学生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不仅能拓宽自己的视野,还能增长知识面,从而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3.有利于大班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初中学校班级规模一般在40~50人左右,多者达到60~70人。语法翻译法对班级规模的大小没有特殊要求,所以教师执行起来会比较方便,学生也更容易适应,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际,增加信息交际的总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缺点

语法翻译法有其存在的优势和价值,当然也有其缺陷之处,这也是在交际法兴起之后,语法翻译法备受批评的原因。

1.过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语法翻译法重视词汇、语法,忽视口语和听力,这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带来不利。学生可能在做语法练习时会得心应手,但用于实践,如口头交谈时,便会频频出错。

2.过分依赖母语,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母语作为学习外语的媒介,适当使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会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外语:但如果过多的母语干涉,并不利于学生养成用外语进行思维的学习习惯。

3.过分强调语法,违背了外语学习的本质。语法在外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语法的作用不应该被夸大。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任意的有声的符号系统。语言本质上是交流的工具,因此英语应该被看作一门语言来学习。

4.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语法翻译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一般是:阅读—分析—翻译—讲解—背诵。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较少,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语法翻译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1.与中国的考试制度相匹配。初中英语试卷题型有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词汇和写作,这些题型中语法题和客观题所占比重较大,与语法翻译教学法所强调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是一致的。围绕应试教育这个中心,英语教学方法中最适合的便是语法翻译法。

2.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相适应。中国文化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就是权威。而语法翻译教学法恰恰就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字、词、造句、阅读、作文的训练方法;采用逐词阅读的方法;强调背诵,强调“熟能生巧”,等等。语法翻译法也是注重知识点的传授;注重词汇结构、语法规则的讲解,造句、翻译练习;注重通过阅读来学知识;强调语言形式的背诵记忆,书面操练,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语法翻译教学法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比较接近。

3.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受传统影响。事实证明语法翻译法对掌握精细的语法知识非常有效,虽然近年来英语教学提倡交际法,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英语教师更愿意选择用自己所熟悉和接受的方法来教自己的学生。语法翻译教学法能够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不愿意轻易改变和尝试新的方法。

4.满足学生的学习动机。长期的阅读训练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而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英语的语言知识,从而在考试中能够得心应手,满足他们考取好成绩的愿望。

5.为英语初学者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法翻译教学法注重知识点的传授,注重词汇结构、语法规则的讲解。语法翻译法有完整的语法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英语的整个结构,能让英语初学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从而为英语初学者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9篇:语法翻译教学法范文

论文摘要:提出用语法翻译与交际并重的方法来提高外语教学效果.认为由于年龄差异将产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外语教学中,成人教学与儿童教学应有所不同。

从中世纪的欧洲人学希腊文和拉丁文所产生语法翻译法起,在外语教学方法上已经历了语法翻译法(脚mmar一ranslationmethod)、直接法(directme小od)、听说法(theaudio一lin只ualmethod)、认知法(theeo即itiveapproach)、交际法(theeommunieativeapproach)、功能法(thefunctional即讲oach)的演变。在现阶段笔者认为,高校的外语教学应从语法翻译和交际法两项入手,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语法翻译法是用本族语讲解,强调语法的作用,强调对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记忆和背诵,侧重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其长处在于利用文法和学生的理解力着重阅读,着重使用原文,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是比较适合有思考力的外语学习,者的方法。丹麦语言学家OttoJes沐rson在他的《为什么母语学得这么好》的文章中曾对学语言的婴幼儿和成人作了一番比较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在孩子这方面无论孩子有多愚笨,对语言都有一个完全的掌握,而在成人那方面,无论成人在其它方面的天赋有多高,大多数情况下,对语言的掌握,都是漏洞百出而且不正确的。如果从这个结果看,我们似乎应采用直接法,也就是以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本族语的方法,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音习惯。讲述中只用外语加手势、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法。但直接法恰恰忽略了人的理解力的不同,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的不同。一个儿童头脑的“知识”含量是绝对比不得成人的,成人由于长期思考习惯的养成,已难以象儿童一样运用直接法,因此,针对成人的教学法与针对儿童的教学法不应相同。

对于学外语的成人来讲,使阅读理解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是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而语法翻译法恰恰给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空间。成人可以利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主谓宾的结构来分析一个较难理解的句子,这时候,就会发现面前的句子似乎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理解的难度减弱了。可是,我们光能理解是不够的,还要进行书面或口头形式的交流。因此,必须培养由汉语再翻译成外语的能力,才可以说对外语有了初步的掌握。应用语音学家H·G·Widdowson在谈到“语法”和“学会”时说:“对学习者而言,欲知晓语意,则应知晓语法在单词与语境之间所起的作用(what15erueialforleamerstoknow15气how脚nunarfunetionsinallianeewithwordsandeontextsfortheaehievementofmeaning)。”由此可见,语法翻译法忽视了语教学,忽视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过分强调翻译而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法产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它主要是在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既要求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还要求学会具体运用,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比如说新闻报导、广告、通知、表格、新闻广播、电话谈话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因此,交际法可以弥补语法翻译法所带来的口语练习方面的不足,我们也可以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学带来的各种好处,列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所学与他们每日的活动息息相关。而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各种交际中的语音,知道怎样去说,说什么,这恰好迎合了J·A·Fishman等提出的社会语言学的任务“谁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对谁讲话(从小。SpeaksWhatla眼u眼etowhomandwhere)。”所谓交际能力正如MiehaelGanale在其文章((从交际能力到交际语言法(FromCommunieativeeompetencetoeonununicativeLa雌u职eped眼。盯)》中所说,是“知识和技巧:在交际能力的运用过程中,知识指的是人们对语音和交际语音运用的其它层面的自觉和非自觉的认识;技巧指的是人们在真正的交流中对这种知识运用的程度有多高。”可见交际法的最终目标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要以人们的知识积累作为基础。同时,我们在学习中还要分清语言和语言知识的内涵,语言内涵是指能够与不同语言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那么你已经掌握了这种语言的某种法门;而语言知识则不同,语言知识是指系统的规则,这规则可以使一句话听起来语序正确,合乎这种语言的特点。因而,对大学生来讲,仅仅靠浅层次的交际是无法在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只有掌握了包括语法翻译的语言知识,才能弄懂深层次的交际内容。

综上所述,在外语教学中,应采取博采众长的态度,既让学生对语言能够流利地运用,使之成为有效的交际手段;又要让学生懂得语法翻译的知识,在不断的理解领悟中去体会语言的更深层次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授一、二年级学生时除了正常的教材,还应让他们多读些各个领域的原著,以适应不同语体的特点,这个阶段也是词汇量积累和扩大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是以语法翻译为基础的,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尝试地进行部分运用;在三、四年级时可以利用视听手段让学生自发地学习在各种交际场合中的语言运用,提高听说能力,使其对语言的掌握从稳健中走向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