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古代文学教育与发展(6篇)

古代文学教育与发展(6篇)

第一篇:叶嘉莹的古代文学教育思想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研究

当代海内外古典文学学者中,叶嘉莹先生不仅以其丰硕的学术成果及独特的研究风貌卓然成一代大家,更为可贵的是她在屡遭忧患坎坷的一生中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教学,为古代文学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基础语文古典诗词教育实践

叶嘉莹先生的教学生涯分成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自1945年辅仁大学毕业后至1948年赴台,叶先生先后在北京的三所女中同时教5个班的国文课,周课时量为30多个小时。她说:“由于师生对国文课的共同热爱,使得我对如此沉重的工作量也居然丝毫未感到劳苦。那时中学的国文课每周都要有一定的进度,而且有时要举行同年级的联合考试。因此我在讲课之际,除培养同学的兴趣外,对知识方面的讲解也极为认真而不敢掉以轻心。认真的结果,当然使我自己也获得了不少的教学相长之益……”从1948年至1954年,先生在台湾彰化女中、台北二女中等多所中学任教,期间经历长女出生及拘捕。出狱后教职、住所具失,经堂兄介绍任教于台南一私立中学。1953年经友人介绍任教于台北二女中,后经戴君仁、许世英介绍入台湾大学、淡江大学教授国文。因台二中要求将所教两班高中送到毕业,同时教四班国文,加上作业批改,十分劳累以致气喘。这一时期的叶嘉莹先生在近10年的基础语文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今后古典诗词教学辉煌时期的到来做好了教学方法上的充分准备。但同时由于工作量的繁重和拘捕之难的影响,在早期的教育生涯中先生的重心为基础语文教学,于学术研究致力较少。自1955至1990年,先生先后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讲学。这一时期她不仅在教学方面步入辉煌期,同时还在古典诗词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虽然在中期教育生涯中,叶先生的教学以高等教育为主,但在中小学语文教育方面仍然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主要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她通过课堂讲授、讲演、广播电视授课为各种知识层次、各种年龄段的人授课,她的听众中既有老人,也有孩童。讲授过程中她“在求精与求深的同时,也希望能求其尽量做到大众化。”尽量顾及到不同的知识层次及接受能力,为提高民众的传统文化修养做出了贡献。二、她的许多重要学术观点如“弱德之美”“兴发感动”说、“赋化之词”等不仅推动了古典诗词研究,使我们对诗词发展史的认识更为深入,同时也为古典诗词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自1991年至今,步入晚年的叶先生其思想进入了又一境界,她说:“在中国的诗词中,确实存在有一条绵延不已的感发之生命的长流,我们一定要有青少年的不断加入,来一同沐浴和享受这条活泼的生命之流,才能使这条生命之流永不枯竭。”“由于自知老之将至,才急于把自己所得之于古诗词的一些宝贵的体会要传给后来的年轻人。”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1991年她在论文《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中探讨了吟诵这一古老教学形式的历史传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在教学方面的重要性等。1995年她与田师善等友人合作为四至十四岁的儿童编写了古诗读本《与古诗交朋友》,并亲自撰写序言、录制吟诵音带。近年来,叶先生继续呼吁加强中小学古典诗词教育,希望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学生中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一边玩,一边吟诵诗词,由此打下好的人文基础。

二、基础语文古典诗词教育思想

在70年来的教学科研中叶嘉莹先生形成了丰富的古典诗词教育思想。“兴发感动”说在叶先生诗词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叶氏的学说将孔门诗教、兴趣说、神韵说、境界说贯穿起来,并吸收了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使其成为一个中西融融会的诗学概念。她认为“诗的教学第一当然应先培养出一种善于感发的能力……”,而孩童的直觉感强,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时期。对比当前台湾、内地的中小学语文习题,就会发现台湾的习题中有很多让学生说、写读诗感受的题目,更重视学生感发能力的培养。而内地充斥市面的习题中更多的是关于诗词内容理解方面的题目,苏联模式的影响痕迹还未完全消失。所以在当前教育形式下,基础语文教育者应当学习叶先生学说,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叶嘉莹先生近年来在基础语文古典诗词教育方面对于吟诵这一教学方法的推广致力颇多。她不仅多次撰文论述吟诵之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更是以高龄之身亲自为小学生录制吟诵录音带、现场指导吟诵,其躬行之精神令人钦佩。她提倡在小学开设唱游的诗词课,并举办类似日本“百人一首”的吟诵竞赛游戏。先生的愿望,不仅是为了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想藉此培养下一代的心灵品质和学习能力。

作者:李育春单位:城关区秦安路小学

第二篇:高校古代文学诵读教学考试改革分析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多种多样的教育模式逐渐出现在教育教学中,而教育模式最重要的是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对教学方式及教学工具的创新等,但实际上对于考试改革的关注度很低。但就我国的教育现状看,考试改革也十分必要,并且要提高重视度。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古代文学的课程考试改革进行分析且对考试中运用诵读教学的模式进行探析,以期对我国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改革有所帮助,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诵读教学;高校古代文学;考试改革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历经了从重原典—重文学史—重原典的一系列过程。在当前的古代文学教学中,诵读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增强高校学生的诵读能力、知识记忆能力及分析能力,但是和目前的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有相悖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考试模式,例如:将课后的古文作业转变为课堂作业、变重文学史检查转变为重文学作品的检查等,以此使诵读模式下的高校文学课程考试改革可以顺利实行,取得显著成果。

一、诵读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影响

(一)服务。站在参与者的角度看,诵读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课本的良好配合才能完成,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解答学生对古诗文产生的困惑和难题,教师主要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授课,学生在课本上学习古文知识,所以教师、课本与学生是诵读教学模式的特征。诵读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朗诵方式对知识进行传授。诵读教学模式有较为显著的特点,第一,从文字表面角度讲,诵读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二者间进行的有声交流,但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完美配合才可以完成,并且是有声的相互配合,不是传统意义上“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教学模式;第二,教师在进行诵读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相关指导,并且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诵读练习。

(二)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应用诵读教学模式的影响。从时间的角度观察,在古代教学中便出现了诵读教学模式,直到如今都在沿用诵读教学模式,这也说明诵读教学模式在古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价值。譬如:在古代的《百家姓》、《弟子规》等启蒙教育中都是以诵读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古文课程中,诵读教学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提升学生对古代文学中语言文字的语感、音韵的理解能力,还可以调动高校学生对古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譬如《西厢记•长亭送别》主要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书生张生进京赶考的离别过程,二人在短暂的相恋后要饱受异地相思之苦,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深刻领会元杂剧的独特魅力,在朗诵中体会两人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想要冲破现实束缚的决心。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的改革,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深爱我们的国家。与此同时,诵读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境,更容易理解作者所运用的每一个字,探析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情感,这样在古文学习中,不仅是对作者的文章进行简单理解与鉴赏,还是对作者创作文章背后的故事进行探析,以此更全面地学习古文。譬如:杜甫的《蜀相》,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教师如果只是一味讲解诗中的内容,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所以要让学生进行朗诵,更好地领会七言律诗的魅力。

二、目前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状况

在我国高校课程教学中,古代文学课程占有较大比重,并且在教育改革上要给予更多关注,不仅是教学方式的创新还有课堂教学的创新都是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以下是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的现状分析:我国高校古代的文学课程考试主要包含:①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是指,我国的古代文学课程考试需要的试卷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出题,但是教师所出的试卷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少,难以对学生的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而且这样的考试方法的评分标准都是由教师本身制定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不能真正考查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②标准的考试方法。主要是指有专门的命题人员对我国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进行命题,在经过对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的探究和分析后,找出教师教学中出现的考点和难点,得出全面具体的内容,从而进行考试命题。这种考试方式的运用,可以规避传统考试所具有的不足,确保考试的试题关系到教材的每个知识点,并且对学生的考试以客观的评判标准,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譬如:固定的考试形式与出题方式会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挥,也会出现学生猜中考试题型的状况,考试答案更具客观性,学生的思维方式出现固化,以至于形成“读死书、死读书”的局面。

三、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使考试与日常的诵读教学相融合,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高校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考试与日常的诵读相融合,考试并非只有在固定的日期才可以进行。譬如: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可以不定时地要求学生默写与背诵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段落和句子,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并且可以把这些课堂上所有的活动成绩都作为学生日常成绩,以此增加学生期末成绩的分数,以平时表现的成绩的累计加上期末试卷的成绩,作为学生的期末成绩。

(二)尽量使考试中的答案更具广泛性和主观性。在诵读模式下的高校文学课程考试中,要尽量避免试卷中的“标准化答案”,在试卷中加入主观题目,为学生创造思维的机会。诵读模式下的考试答案已经不是以往的固定答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多样各异的答案,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度,使诵读模式下的高校文学课程考试可以更顺利地进行。

(三)要改变诵读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的课程考试形式。以往,高校古代文学的课程考试题型绝大程度上是以填空、默写、简答、论述等为主,可是在诵读模式下进行的高校古代文学的课程考试,可以出古代文学的鉴赏与古代文学改编的考试题型,其主要原因是诵读模式下主要增强学生的古文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主要考查的不仅是学生对于古文的熟记程度,更是高校学生对古代文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譬如:在考试中,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片段,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或者让学生对一个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创新。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使古代文学课程考试形式得以创新,有效规避考试题型简单、枯燥的问题。

四、结语

为响应我国教育体制的创新与改革,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也要改变。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对于考试的题型、考试的评判都会有所变化,由此可以真正提高高校教师对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还要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并且要把诵读训练当做考核高校学生古文学习的重要标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诵读模式下的高校古文课程的考试可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唐芳.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8).

[2]肖献军.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戏剧之家,2014(09).

作者:李姣玲 单位:邵阳学院

第三篇:古代文学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研究

摘要:人文素养培养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实现要实现古代文学的学科定位,改革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本文分析了人文素养与古代文学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提出了人文素养培养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实现对策。

关键词:人文素养;古代文学;关系;对策

一、人文素养与古代文学

人文素养与古代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众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之中包含着许多人文素养的内容。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应该在大学校园内被广泛提出,因为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在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的过程中,所创造并能体现自身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的文化,其中也包括重要的人文素养精神的体现。

二、人文素养培养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实现对策

1.实现古代文学的学科定位

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完成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必须重新定位古代文学的学科位置,要做好学科定位就必须处理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古代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以“德育”为核心,处处彰显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些教育内容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形成大学生健康向上动力的源泉,而古代文学则是有着五千年德育精神的宝贵教材,应该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学科的正确定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古代文学的基本教学目标。古代文学作为历史的产物,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文化与语言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作贡献。每一次的教学目标设置都要包括相关文化内容的目标设计。例如:教学《段太尉逸事状》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置包括字词、语句和句子的分析探索,对全面系统的文章结构与文学艺术特色的分析;还应该包括对段太尉正直品格的人物能量分析,以及这种正直人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运用与分析。

2.改革古代文学教学方法

人文素养在古代文学教学之中的运用,要求教师必须尽快改革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提升来让学生更快地具备人文素养。一方面,须加强对学生自学的督促、检查和辅导。职业院校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全面的自学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主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分析其中具备的人文内容,并将这些人文内容整理分析出来。当然,短期之内是不能够形成完备的自学能力的,教师要在初期进行经常性的自学检查,让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另外,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相关的指导,师生共同掌握怎样用读书笔记进行记录,怎样进行相关读后感的书写与发表,让学生将古代文学作品之中的人文精华提炼出来。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古文相关文学作品内容,往往会感到很困惑,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要提出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如多提问、适当讨论、注重诵读、古诗文写作练习等,并将这些内容与竞争的方式结合起来,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行动更有动力。另外,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采用网络教育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对古代文学的感悟发表到网络日志、微信等公共平台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人文素养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实现还需要结合实际,全面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拓展古代文学的课外学习的空间。依据古代文学文本学习是不足的,必须尽快拓展课外文学的内容,这样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就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例如:在教学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的相关内容时,不仅需要使学生明白他的作品及所抒发的情怀,还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等平台借阅相关著作评论。之后,教师还要布置相关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将纳兰容若与李煜进行对比,更多地阅读两个人的相关作品,提出相关的评论对比思想。另一方面,拓展教育教学内容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的引导作用。综上所述,人文素养培养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实现要实现古代文学的学科定位,改革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龙治勇,彭琳.高职古代文学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5,(2).

[2]王娟.关于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4).

作者:王沫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分析

摘要:人文素质是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常重视的教育问题。古代文学教学重点突出的是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古代文学教师也担负着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向导者的重任。增强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教育,这也是现阶段实现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方式,希望能够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当代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古代文学教育是现阶段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学科,也是文学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基础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开设这一科目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能力,并训练学生对于古今文学的全面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这一科目的学习领悟到中国文学的精髓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一、人文素质的概念

人文素质主要指的是人类应该具备的内在品质,以及在学识上的深厚底蕴池就是关于人的感情和价值观的存在。人文素质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于生活和社会发展前景的美好追求也是人类完美人格的体现。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修养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其中人文知识修养主要指人们在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中所吸收的知识并在其中了解到的价值观、道德观等这也是对于人类发展中理想人格的肯定。人文精神主要指的是人类在精神方面所受到的文化熏陶,以及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追求。以上这两点相结合就组成了人文素质。由此可见六文素质还需要和文化学习相结合。

二、当代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民族主义情感淡化。民族主义指的是建立在自我民族之上的、以追求民族力量不断增强和自我民族利益不断提升为基础的一种思想。在民族主义下存在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和强大的心灵支撑。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大学生接受的事物以及自身的追求都与民族精神相背离或者缺少共同点和切合点,使得大部分大学生的民族情感逐渐淡化启我意识较为严重。

2.个人理想与信念较为模糊。理想信念指的是人们心里的向往与追求,是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升华体现是支配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心灵动力和引导方向。在当前情况下很多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没有建立健全甚至个人理想和追求处于缺失的状态。这不仅对大学生个人行为养成有消极作用更使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降。

3.心理综合素质欠缺。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使一个人表现出乐观、自信的精神状态更是一个人养成强大内心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大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难事会选择退缩池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使得大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无法形成良好的社会交际以及保持和社会步伐相协调的人生节奏。

三、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沿用古代的文学教学方式,对于当代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理念具有极大的优势影响着当代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首先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古代文学教学中包含人文素质的教育理念,能够为学生树立坚定的生活信念足以让学生找到理想和奋斗目标。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包含着古代人民的生活、思维以及情感,关乎着历史发展的经验积累对于当下的社会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体验到人类发展和进化的过程,才能具备深刻的人文精神才值得被历史沉淀并铭记。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人性的美好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总结。进行古代文学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崇尚美好的事物更有利于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在我国高校中文专业的教学中担当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学校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学习能力。例如提高教师的素质对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使教师能够及时发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潜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古代文学的学习适应现代化发展,同时使学生接受的人文素质培训受到现代文化熏陶,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就业的道路中凸显在古代文学中学到的人文素质。所以古代文学教师在学生的文化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常效东.关于大学古代文学课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口].中国成人教育,2020(:):z:9一280-

[2]袁晓薇,甘松.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大众文化的积极引导田.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1):102一106-

[3]郑民,王亭.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中医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田.卫生职业教育,2015(8):11一13.

作者:刘雪松 单位:辽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基础部

第五篇:从中国古代文学分析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里,忧患意识是一种高度成熟的智慧总结,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之所以存在于国际民族之林,就是因为它独特的文化和涵韵,其中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前提。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忧患意识得以传承和发扬,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以及在对外交往中,逐渐创造形成的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伟大的精神支柱。本文将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民族精神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古代文学;忧患意识;重要作用;忧患意识的形成

一、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一)中华民族观念深入人心

中华民族经历了艰难困苦,民族之辱,但是它依然能够屹立于民族之林。明朝天启四年,荷兰殖民主义侵占了台湾,将国家分裂,郑成功开赴台湾,一举击败侵略者。曾有“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复台诗。在近代历史的发展中,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外国侵入,受尽外国屈辱,救国救民的忧患意识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华儿女开始认识到民族血脉相连,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必须有忧患意识,开始觉醒和反抗。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以身作则将忧患意识传扬,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逐渐地深入民心,在的影响下,中华民族观念得以形成与发展。

(二)促使中华儿女自强不息

曾说过“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得到当时人民的爱戴。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抢夺,使中华儿女意识到国难当头,作为中华子孙有责任保护中华民族不被凌辱,中华儿女开始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奋发图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林则徐留下的“不敢稍畏一日之难,致贻百年之患”和在中,学生发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要求,不惜生命游行示威,保护国家利益,其中忧患意识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在历史上虽然各种党派众多,但是却阻止不了中华民族对外统一战线的形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国家和民族劳心尽力;文天祥为国捐躯,曾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二、从中国古代文学分析民族精神中忧患意识形成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水平低

在中国古代的人民,大多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区,有时候也会遇到干旱之年,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石壕吏》中的“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反映了当时困难的生活环境和人民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历史现状。中国人民十分重视食物的美味,发明了各种方式的烹饪,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孟子的大同思想提出“七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无饥”反映了在古代当时的经济水平低下,从而形成了人民对“生”和“食”的担忧。从民本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人民,他们有强烈的“饥者歌其食”的忧患思想。

(二)个人抱负难以实现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独权专政,一言九鼎,一意孤行,不容他人反对自己的专制;臣子素有“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文人抱着自己的抱负四处碰壁,被一些权贵之士挡于门外,始终得不到君王的重用。历史上的诗人们,身世飘零、命运多舛、仕途坎坷,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报国之门,如宋朝的岳飞、辛弃疾、苏轼等,唐朝的李白、杜甫、李商隐等。文人们一生执著追求,然而仕途之路却充满坎坷,他们的情绪得不到排解,就寄托在自己的诗文之中,来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患思想。

(三)强烈的责任使命感

一些文学之士都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五千年的洗礼而长久不衰,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代文学之士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对仕途的迷茫,对民众生存的忧虑,对民族兴衰的关注。在战争的年代,百姓家破人亡,辘辘饥肠,民不聊生,文人们始终都在关心国家和人民生存的发展,李白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孟浩然的“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然寄情于山水之间,但却始终不忘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四)儒学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最大的影响力就是儒家文化。皇帝为了专制统治,进行文化思想上的统治,其中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儒家文化是一种鼓励文人志士积极入世的思想,具有实用性的价值。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所有的文人都把当官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大量的作品中都表现出来,如岳飞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以及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政治和文学相互作用使得文人志士在忧患思想的变化中,为中国古代文学留下光辉的一页。

三、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一)对人类发展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就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忧患的思想,并且对人类的发展进行总结和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六十四卦就是根据人类的发展而提出的,其中的主题就是围绕忧患意识,图像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形成,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演变。在阴阳变化中,阐述哲学思想。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通过八卦从而推演出即将发生的事情。八卦对当时的汉代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易经》包罗万象,是汉代文化中的精髓。这些都构建中国人民忧患意识的发展,是中华古代文学中的灿烂之篇。

(二)对国家兴衰的忧患意识

古代文人志士对国家兴衰和忧愁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虽然他们的抱负难以实现,但是他们始终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屈原的《离骚》最具有代表性,它表示的是一种深刻的忧国思想。屈原自身的理想抱负和社会现实始终是相互冲突的,产生了一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现出他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处事原则,因此在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思想上写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虑。中国古代文学中,忧患意识有了特殊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它也是文人们高尚的情操表现。

(三)对人民的忧患意识

古代文人志士,无论是自身处于怎样恶劣的生活环境,忧民的思想放于心中,同情人民的疾苦,为人民的命运而担忧。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曾有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思想。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无数文人志士关注着人民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忧患意识是中国不断前行、不断变化的内在动力。

(四)对亲人朋友的忧患意识

古代文学中,文人们更是重情重义,在自己身陷坎坷时,仍然对亲人朋友关心备至。在战乱时期远离家乡和朋友,长期得不到亲人朋友的音信,生死未卜。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表现对亲人朋友忧患意识的诗句。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大量的诗歌反映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文人对亲人朋友极浓的忧患意识。

(五)“愁”是忧患意识表现的基本形式

所谓的“忧愁”和“忧患”是相辅相成的。如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李商隐的“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晏殊的“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苏轼的“欲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忧愁”强化了民族精神的忧患思想,用这种特有的表达方式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表面柔弱实则刚强的深沉性格。

四、结束语

忧患意识是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了自身的荣辱成败,而将国家、社会、人民的命运系于心中。当国家和人民遭遇到危机困难时,会有奋发图强之心,为国家和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忧患意识是一种文化传统,它孕育着中华文明的诞生,同时也是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发扬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我们义不容辞。

参考文献:

[1]朱保安.河南大学[J].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民族精神教育研究,2013,3(1):92-93.

[2]李艳婷.河南职业学院[J].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2013,2(36):50-52.

[3]力亚琴.华东交通大学[J].古典诗词中的灯烛意象及其文化意蕴探究,2013,7(12):45-48.

作者:马敏娜 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第六篇: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思考

摘要:出现史料并对其进行的发掘,其中特别是部分作为陪葬品文物的史料,不仅在极大的程度上拓展并丰富了中国的史料库,还能够修正以及补充,有时甚至是改变以至于推翻以往的研究结论,影响着学术的理念以及研究的方法,推动新学科的产生,有利于评估文学史。想要研究文学史,在一定程度上就要将文学史料做为基础,但同时文学史研究却不能和文学史料等同起来。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料;古代文学

通常的情况下,很难保存历史的真相,而同历史实际相比而言,现存的古代史料又是十分片面的,局部的,往往存在个人情感上的偏向。而在文学史的研究上,人们一般不仅仅针对古代史料,不自主的介入主观就成为了自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对当代而言,现存的史料往往是有限的,而对史料的理解认识却可以是无限的,新理论,新方法的出现常常能对史料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时,应当重视并承认研究者主观作用,能够正确地体悟并分析,评价文学史料,不以文学史料为基础的研究,就可能会陷入相对主义。

1.古代文学史料是古代文学研究的基础

想要研究真实的中国古代文化,就必须把客观的史料作为研究一切的基础和依据。中国古代的文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系统工程。从它的结构上来看,可以分成四个基本层次。

1.1史料确认

只针对于古代史料的本身的是史料的确认,其内容包含了辨认史料的真伪,辨认史料的年代和作者以及辨认查询史料的存在与否。而史料的确认又是一种类似的实证研究,古代地文学研究如果考虑研究方法这一层次,就大致的等同于关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研究的要求是避免主观追求客观,使用的基本上都是逻辑的思维。

1.2体悟分析

在通常的情况中,文学史料中常常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自身情感,其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史料。而人类生活在被思想和感情填充了的空间中,众所周知,不可能没有独特的,来源于阅历,属于自身的思想情感,而这又在极大程度上使得人们在对文学开展研究时不会也不可能只满足史料的确认的这一浅显的层次就够了,同时,为了总结出某些规律,他们常常要超越这一层面,会不自觉地探讨史料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内涵,并开始分析史料的出现,而不是仅仅把文学看作一种历史的史实可供研究。在相同的文学史料中,因为不同的研究者的观点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常常有不同的结论产生。史料是丧失生命的遗迹,体悟分析是研究不会自己言说的文学的一个重要路径。史料往往是分散和孤立的,存在隐藏不露的联系。

1.3价值评判的主观性

社会和个人的思想认识可以保证一系列的价值的评判标准的制定,对于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针对文学研究整体来说,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评价,并对自己接触的史料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地位等做出价值评判。而体悟分析以及价值评判的层次与史料确认的层次存在不同,这两个层次不同的文学观和审美情趣是不可避免的,文学现象在历史中被大量评价的命运实现它们存在的意义。当研究者们不能满足于仅仅对史料进行分析,在体悟和分析基础上对文学史料作出价值评判。,将自己放在比史料更高一级的位置上,就会产生价值评判。人们没有体悟分析以及价值评判,那么文学史料存在的意义和作用也就失去了。通常这样认为,在两个层次上,文学研究是主观的,由于人们要评判它,体悟它,要分析它,所以史料才如此的重要。

1.4表述

文学研究要经历三个层次,分别是史料确认和体悟分析,价值评判,然后依靠表述实现自身价值并广泛传播。因为研究者们对史料的确认和体悟分析,价值评判等都是无形的,如果没有表述,那么研究是无法传递给读者的。语言文字的表述应当允许,甚至是倡导各种表述风格,表述凭借的必不可少的文字语言是因时和因人而异的。而语言最基本,就是要简练明确,无文字障碍。

2.不能将文学史料与文学史的研究混为一谈

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提出并强调了文学史学就是文学史料学的看法,因为他们受到实证科学影响,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文学史料和文学史的研究当作等同,虽然说文学史的研究基础就是文学史料。仅仅考虑存在并流传的文学史料是有限和局限的。变迁给历史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被记载下来的史料是远远少于没有被记载的,或者有些当时有记录,后来却散失了。实际上,历史永远是丰富的,繁多的。而流传至今的不同时代产生的各类史料,即使已经十分庞大了,可也仅仅只是所有文学史料的一小部分,而其它很多的原始文学史料都是没有留下任何实物或记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遗失。而且,分析流传下来的文学史料可以发现,它们当中有些是客观的,可靠的,主要体现于个别的史实上。此外,为了能够形成可理解的史实,使其可以叙述得简单明确,许多的个别史实往往被记叙者所组合。

3.结语

社会历史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人们愈来愈对文学历史的韵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不同于个人经历的历史来使自己的思想,精神生活丰富,提高认识以及审美的情趣,而这些研究论著全部必须以客观史料作为写作的基础,才有阅读的意义。文学研究和文学史料的价值相等,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应当把史料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包容研究者的偏爱和侧重。笔者在本文重点提出了在文学研究中应该最终客观的文学史料,而文学史料是研究的基础,但它们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尊重,打破无形中构筑的文学壁垒。

参考文献:

[1]张可礼.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4-24.

[2]侯青静.试论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历史源流与现实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4,(33):20-21.

作者:陈龙灿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