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企业PPP项目中税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PPP项目中税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PPP”模式即“公共—私有—合作”关系模式。其本质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目前该模式广泛应用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当中。PPP合作模式的推广,可以更好地提高公共项目的经济和时间效率。本文将就PPP涉及的相关的税务风险进行分析,以及就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企业PPP项目;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1引言

PPP项目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了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伙伴关系。同时,该模式提高了公共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率,更好地方便人们的生活。而在“营改增”的新的税法环境中,该模式出现了一定的风险。因此,以科学的防范措施应对风险显得格外重要。

2税务风险分析

2.1特殊项目的涉税问题

PPP项目需要成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向政府收取可行性服务费,而施工企业则向项目公司收到工程费用,由于贷款利息支出的问题,对项目公司的税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政府在PPP的模式条件下,由于《增值税法》相关条例规定,项目公司的可用性服务费,需要缴纳6%的增值税,但实际项目公司的合作期限长达30年,可用性服务费绝大部分是贷款利息收入,而对应的贷款利息支出的进项税不得抵扣,故导致项目公司税费负担重,若不能得到补偿,则项目公司税负重,将会出现现金流短缺,无法足额支付贷款本息等极端情况,这也与保持项目公司获得合理利润回报的原则不相一致。若企业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则会导致社会资本方投入资金超出使用的限度,使得后续项目用款的紧张而最终影响到工程的进度,无法达到设想的合理利润率。

2.2财政的优惠政策覆盖面不足

公共设施建设在PPP项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政府在涉及该项目的优惠政策方面做得并不完善。在PPP项目涉及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的领域当中,政府没有制定统一规范的税收政策,造成PPP项目税收风险过大。另外,PPP项目的成本一般需要多年后才能回收,而优惠政策却有时间上的限制,这将导致项目在建设中因无收入来源而无法享受到优惠政策。

2.3税收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的税制体制过于单一,主要表现在应以直接税为中心的税收筹划,我国税制目前却更重视营业税和增值税等财产、所得税。税制的体制不够健全,导致我国在税收总体比例当中,纳税人的个人义务和所得税的直接收入少,对税收筹划的发展空间产生了影响。

2.4税收策划人员水平低下

当前,由于PPP项目的税收政策并不明确,各地政策也不相一致,比如关于项目收取可使用服务费是按是6%的增值税率或11%的增值税率,税收筹划人员了解不够,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能力低,判断能力弱,忽略PPP合同有关增值税率的表述,企业便很有可能会遇到较大的税务风险。

2.5PPP项目和当前实行的税收政策的冲突

企业PPP项目多为地方性项目,且最终产品也主要是公共设施。地方性政府对地方企业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具有事权以及支出责任。然而,根据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地方和中央政府共享企业的所得税与增值税,在此制度下,不论哪种税在其减免的操作上一律全免或者全减。导致PPP企业在优惠方面存在缺陷,地方和中央政府的责任之初界定模糊,两方之间出现矛盾。这都与PPP税收政策体系没有形成有关。

3企业PPP项目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3.1灵活使用资本

与一般的法人企业相比,政府在社会资本中会对现今工程建设提供更大的资助和支持。于是,便出现了社会资本代行社会公共管理的现象。因此,为获得政府更多的支持和资助,PPP企业应争取更高价值的社会资本,从而能够更快地使用资金,加快建筑工程进度,同时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3.2建立健全税收法规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多变性以及税收立法的滞后性,导致我国部分税收法律规章制度尚存在较大的需改进的空间,或者说是由于制度的不够完善导致政策本身存在不同的看法,也因此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不敢进行税收筹划,对于税收筹划不够重视,尤其是对于税收筹划分辨能力薄弱的企业,不恰当地使用税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极有可能使企业承受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税收筹划是一项非常繁复的工作,需要企业相关操作人员对于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十分熟悉并且能正确领会政策的意图使用政策。由于上述因素影响,目前税收筹划在我国还未形成一种行业趋势。相较其他国家,目前我国企业税负仍然比较重,企业为提高收益少纳税,往往会选择避税和偷税,根本原因在于其操作简单直接,金税三期上线以前也不容易被税务机关发现。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的下发,政府的本意是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税负。但企业实际享受税收优惠的环节却存在诸多限制,大大降低意愿。因此,权力机构应着力改善税收法规中操作难度大、表达模糊的环节,同时尽量减少享受优惠过程中企业申请各种不必要的环节。

3.3提高财务人员的税务知识水平

企业在实际PPP项目的开展中会收到较多因素的影响。需要企业对管理层办事效绩、经营管理理念、企业实施制度、人员素质水平、企业文化及资信等级进行全面的分析。为有效降低PPP项目中存在的税务风险,需要培养能够熟悉掌握相关的税务知识的财务人员。提高税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培养集金融、法律、合同管理、财务,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要对税收筹划人员加强专业化的培训。确保后期项目规避税务问题,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3.4进行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

第一,合理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我国目前涉及PPP项目的税务筹划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社会资本方应在区域优惠与产业优惠并进的基础上,需要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仔细研读能,够做好科学的运用,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可利息三免三减半等政策。第二,以谈判的方式转税负。因项目公司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无法获得支付征地的发票、贷款利息属于增值税法规定的不可抵扣的事项,因此也无法获得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增加了公司的增值税赋税。因此,在此类赋税中,需要PPP项目企业与政府部门进行积极的谈判磋商,政府部门须承担因不能取得进项税额而造成的损失,最终实现自身税负的转嫁。第三,优化税收的管理模式。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总集团公司内部层层分包的情况,导致重复征收印花税,增值税层层预缴的问题发生,税务机关在一些建筑施工地交界交叉的地方不易认定和管理。因此,需要企业尽可能地减少中间层的管理,优化税收的管理模式。第四,提高业务部门和管理财务部门的涉税管理能力和业务知识,合理地规避企业的税务风险。

3.5调整经营模式

目前我国全部行业已实现“营改增”,而增值税纳税模式特殊之处在于可以取得进项税进行抵扣,因此,对于PPP项目企业可考虑采取融资租赁的方式,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降低因项目的投入带来的资金压力。此外,项目公司购置固定资产除需要支付大量资金,但实际支付的很大一部分转换成企业大额的进项税额,由于项目公司前期一般不会产生收入,并没有相应的销项税额进得抵减进项税额,大量的进项税额未抵扣一定程度上也是资金的闲置。加上融资租赁公司对于融资企业相较于银行一般不会强调其具备较高的担保力和资信水平,这更有利于项目公司融资,推动项目。

4意义分析

4.1强化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社会资本方应该加强业务知识培训,组织财务、业务人员学习相关税收政策,保持与企业所在地的税务部门和建设单位保持沟通,从PPP项目立项时进行持续跟踪,应该全面了解PPP合同的税务风险,做好业务的税务规划,只有调动纳税人学习其法规和相关政策的积极性,才会逐步强化其纳税意识,有效规避税务风险。

4.2提高企业整体实力

一般情况下,税收筹划应涵盖PPP项目的全周期,包括项目设计到项目运营、移交等。在进行重大财务决策的过程当中,财务人员若能提供税收政策、详细的税收对比测算等作为依据,那么提供给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就会更加的准确、合理,进而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当前,企业只有通过积极响应政府的相关政策,才能顺利地落实宏观调控目标,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分配。

5结语

综上所述,PPP企业应该科学全面地掌握相关的税务知识,除能够准确地把握分析国家当前的税收优惠政策,还应该关注PPP合同、PPP实施方案等有关税收方面的描述,是否有严重不利于社会资本方的条款,把握政府谈判的主动性,争取社会资本利益的最大化,为PPP项目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细妹 单位: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