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和对策2篇

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和对策2篇

(一)

一、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

1.教学部门重视不够,课程缺失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遍运用,他们认为人们的信息素质就会随之提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尤其在我国应试教育领域,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们的信息素质教育,片面地追求应用性与专业化,而把学生们的信息素质教育束之高阁。虽然我国出台过一些信息素质教育的相关性文件,然而尚无法律后盾,下设部门就执行乏力,还有一些学校甚至没有按规定把这门课列入正常的教学之中,有的学校就没有开课,或者课时很少。没有正常化的渠道来进行正规化的教育以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信息素养教育主客体素质堪忧

在我国,应试教育思想始终处于教育界的主导地位,在信息素养教育中,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为基础,以学生充分的信息思想意识水平为支撑,开展信息素养的教育,然而,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低,不能适应现在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获取信息是为了得到一时的成绩或者是组织某项活动、完成某一任务,例如写演讲稿、做科研立项、写毕业论文,学生们没有一个系统的长远的读书计划,只是应付了事而已,许多基本素质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差,眼高手低。教师队伍整体的信息素质也不高。知识面相对较窄,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取信息的能力下降,拒绝接受新鲜事物,固执己见,教育观念陈腐,跟不上信息化教育的步伐。这些都不利于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展,会妨碍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所以,提高高等院校教学的主客体的信息素质刻不容缓。

3.信息素养教育缺乏系统性连续性

从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信息素质教育状况来看,目前信息素养教育不仅已经成为了一项比较完善比较系统的工程,而且有一套针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系列评判标准。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涉及信息素质教育和信息评估的内容比较少,大家普遍对信息素质教育缺乏了解,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还处于摸索期,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新生入学首先学习的是如何利用图书馆,其次是如何利用检索机检索文献。中间缺乏过渡,跳跃性大,没有持续性,学生们学习得不扎实;各个年级各个部门只是考虑本阶段的特点,没有认识到各阶段的连续性以及忽视了各阶段承上启下的部分。

4.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形式单一枯燥

1985年,应我国教育部的要求,绝大部分高等院校普遍增加了文献检索课,并且把这门课作为评价信息素质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遍运用,以前对于信息素质的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变化的信息环境。具体地说,以前只是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选择合适的数据库,选择检索方案,利用检索结果。片面地追求高分数使一些高等院校忽视了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只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无论从教学内容上或是方式上,都做得不到位。再者,担任信息检索课的老师不多,也不够专业,因此当前的信息素质教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二、开展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应对策

1.加强课程规划,构建完善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

对学生们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系统工程:构建一个符合学生实际和时代特征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并制定一个规划和标准,由专门的领导团体开设相关的机构,使信息素养教育得到规范管理,通过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明确课程开展的方向和重点,课程系统是开展信息教育的基础,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的信息教育的课程系统,重视文献检索课程,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提升学生信息能力的素质教育体系;通过加强宣传,开展教育,引起群众对信息素质教育的关注,加强和校外资源机构的合作,使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扩大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力;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信息资源的学习内容,完善信息素质教育的方式;开展高等院校的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们熟悉信息来源和掌握检索工具,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信息意识和培养他们的信息道德。

2.注重师资培养,建立高水平的跨学科师资团队

目前高等院校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高水平的跨学科师资团队是高等院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资源保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跨学科师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文献检索课的相关教师更要不断更新知识,不能固守单一的专业知识,应该拓展其他专业方面的学习,积极学习掌握先进科技,适应学生的要求。与此同时,老师在持续提升理论素养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积极主动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然后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注重在授课过程中联系实际。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要充分关注教育的时代感,教师的教学观念要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及时调整。在教室队伍中吸纳复合型人才和多学科教师是必要的,一个人的整体知识面重于擅长的单一专业,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自我的信息素质非常重要,这也是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的关键。教师自身要具有信息的服务意识,主动学习新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为教学服务,改善学生信息教育环境,使其处在媒体环境中,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开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和在线的创新结合

在很多发达国家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往往通过互联网采用远程模式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例如美国大部分大学主要是在线服务,和远程教育相同的是在线教育可以突破空间的界限,满足地理上的“远程”群体,不同的是在线教育还能给在线用户提供一个自我学习的平台。随着在线教育的规模扩大,它的影响和效果也开始明显呈现出来。高校图书馆应该构建这种在线教育体系,并且不断完善。使这种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和原来的传统体系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第一,利用高等院校的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依据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以及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掌握合理进度,然后进行自我测评。第二,是建立专门的网站,汇集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专业全面的信息打开了方便之门。前面的适合于开展系统的培训,后面的有更多优势,形式灵活,具有互动性,资源丰富有利于卓有成效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4.开展学科整合,融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

教育部曾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其中指出把专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一种必要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把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资源体系和专业课的内容设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然而,也不能过分地强调信息素质教育,专业课教育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为主。使信息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掌握专业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信息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社会的竞争中才会处于优势地位。

三、小结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响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改革,它具有开放性,各种信息要素可以自由地汇集,思想自由,思想解放,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但是它的发展需要社会中所有力量的参与,同心同德,为顺利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出一分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学习氛围。

作者:孙涛 单位:黄淮学院

(二)

一、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意识弱,运用信息获取、处理信息的意识不够

笔者多年来一直担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对所任课班级的调研发现,70%的学生上网仍然以聊天、玩游戏、娱乐、校友录、购物等活动为主,20%的学生以阅读网络小说为主,仅有10%的学生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有80%的学生在上完课之后才恍然大悟,意识到原来网络上还有这么多免费的、有用的、方便快捷的学习资源,这说明高职学生信息意识弱,运用信息获取、处理信息的意识不够,他们对信息的需求缺乏渴望,也缺乏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自然就不会积极去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

(二)信息素养的内化能力不强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化能力弱主要表现为将获取的信息进一步消化、吸收,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不足。笔者在为学生讲授《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时有深刻体会。教学中给学生介绍各种查找信息的途径,如通过学院购买的数据库、各种印刷形(手工)检索工具、基于网上专题资料、政府网站和搜索引擎等多种途径进行检索,学生往往在当时练习的时候会,可到实际生活或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时却只会求助于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如果这些搜索引擎不能帮他们找到答案,他们就变得束手无策。这说明高职学生学习还缺乏灵活运用信息、让信息素养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能力。

(三)信息道德尚需进一步培养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相比较信息意识和能力方面的教育,信息道德教育更显单薄。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和技能的重视程度都要明显高于信息情感和伦理道德的培养。马费成、丁韧和李卓卓对湖北武汉地区10多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水平令人担忧。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注重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随意转发微博,使用盗版等,缺乏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意识。

二、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

重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养,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高职院校有关部门,尤其是图书馆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单、编写资料简报、举办信息素养教育系列讲座和学术论文数据库使用培训班,在图书馆主页上进行宣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使他们了解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正视和重视信息并充分、有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帮助他们提高信息分辨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不受虚假信息的误导,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

(二)加强课程间的整合,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目标

信息素养教育不仅是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专业课同样也要将信息素养的培养纳入课程目标,从而使信息素养的培养贯穿学生学习始终,真正形成他的“内功”。目前各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部分信息素养相关课程,但各课程之间仍是相互独立、各自为战,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这就很难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系统培养,学生有时候在这门课程里学会的东西,到了另外一门课换一个说法就不会用,缺乏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的能力。因此,只有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对课程进行整合,将信息素养相关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进行有机结合,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应的计算机课程,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安排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水平

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自身也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敏觉的信息意识、高超的信息能力、良好的信息道德。只有自己是信息获取和利用的“高手”,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信息人才。学校也应重视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提升他们的信息能力和水平,让他们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四)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发挥图书馆的阵地作用

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图书、期刊、电子资源,更应该包括人。图书馆员应具有高超的信息素养,他们是专业学习的帮助者,是信息的过滤器,是探究信息的引路人,是终身学习的向导,这些都为图书馆作为信息素养教育阵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信息素养教育都是由图书馆来教授完成的。在我国,高校图书馆较早就对信息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而且高校图书馆在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环境,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这使得利用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在图书馆中选拔一批专业和教学水平高的老师讲授信息素养相关课程,无疑有利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营造信息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信息道德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开始产生并逐渐繁荣,它在为人们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与传统伦理道德相悖的现象,如网络安全问题、信息泛滥问题、个人隐私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等,这就对人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学院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正面引导,培养学生信息的辨别能力,规范学生的信息行为和活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

作者:贾鑫 王冬梅 单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