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生管理工作研究(6篇)

学生管理工作研究(6篇)

第一篇:学生管理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建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认识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构建和完善,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改善。

关键词: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

一、前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日常工作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其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心理品质。当前,无论是相关教育部门还是学生,都逐渐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从学生管理视角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分析,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性。高校心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心理学和教育学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和发展成长等,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应对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心理辅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和校园的稳定性,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日常生活学习诉求,对其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培养,并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以达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引导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学校和教师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区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和诉求,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借助小组活动或者团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并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将心理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1]。

三、个别心理咨询与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并重

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学校要注重将个别心理咨询和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个别心理咨询主要针对的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该教育方法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都很强,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辅导。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普遍认为接受心理咨询的都是有心理问题的人,致使他们的参与度普遍偏低。全员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也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相较于个别心理咨询模式,其具有良好教育效果和预防效果。同时,它的教育形式也比较多样化,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所有学生,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减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2]。

四、注重师生互动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师要注重与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沟通,并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以确保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解决。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有针对性的对部分学生进行培养,使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进行帮助,并将相关情况上报专业部门,与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一起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师要积极参与到高校心理学社团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对其进行指导,提高社团的专业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帮助和疏导,以平等的形式与其进行沟通,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从根本上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五、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管理工作相结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要与其他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大学校园相对比较开放,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离不开其他部门的参与。首先,针对学生日常心理问题,学生管理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要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解决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准确的判定,进而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疏导和解决,有效避免心理问题对学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造成影响。其次,学校和教师要提高对违纪学生和贫困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关注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缺点,并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品格,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抗挫折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积极性。最后,高校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团组织成员等,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动员学生力量,与心理教育工作人员一起,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团体组织和座谈会中,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惠及每一个学生[3]。

六、结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其能够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有效解决他们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面临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日常学习积极性,使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全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心理辅导相结合,有效避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其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化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07):60-62.

[2]范春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青少年学刊,2015,(04):26-29.

[3]吴艺.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再构[J].教育与职业,2010,(17):65-67.

作者:史鸿桦 单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锦城学院校内仿真实训平台的描述,分析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如何实现学生自主自助管理,探讨该模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探究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学生管理模式能否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可行性和可借鉴性新模式。

关键词: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学生管理;学生

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础,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挑战。笔者以锦城学院为例,描述如何通过搭建校内仿真实训平台进行有效的学生管理。探讨仿真实训平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可行性和可借鉴性,希望能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可参考模式。

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生管理基本模式主是以班为单位,通过培养学生干部协助管理,事务性工作中干部能发挥作用,同时出现的结果就是一个班级只看得见学生干部。高校里流行一句顺口溜:“一年级满校园跑,二年级找不到,三年级没法找,四年级别想找”。这句话充分反映出当前学生干部工作的现状。如何打破这种现状,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主自助管理,首先需要厘清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长期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目前以学生干部为主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1)职责不明,角色定位不准。在对任教班级进行调查发现,所有学生干部中能清楚自己职责的几乎没有。比如许多学生对班干部的认知还停留于中学阶段,对于职能、职责、权利没有清晰认识。(2)工作量承担严重不均,参与协作意识差。(3)工作能力差,工作效率低。(4)不会安排时间,无法做到工作学者兼顾。(5)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2校内仿真实训平台搭建与现状

针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常规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其实只能管理少数人,很难实现学生管理的全覆盖。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根据多年的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了校内仿真实训平台的概念,长期以来通过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实现了学生管理的全覆盖,一到二年级的全员参与,三年级骨干参与,有效规避了只能管理少数人的问题。这套管理体系从2005年开始探索至今已经有11年之久,建立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文传系针对文科学生的学科特点,结合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实现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提出了以校内仿真实训平台进行学生管理的理念,实现学生管理的全覆盖,形成了系领导、专业老师、辅导员、学生骨干四为一体的管理模式。目前,文传系已搭建24个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其中包括:3个模拟公司:鑫政会务公司、彼岸传媒广告公司、汉语国际推广公司;4份报纸:《锦城深瞳报》《青年观察报》《译林天地》《儒声》;6份电子杂志:《赫尔墨斯》《民俗文化》《女生》《我们》《零摄影》《锦城文学》;6个网站:民俗学精品资源课网站、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网站、应用写作精品资源课网站、新媒体概论精品课网站、新空网站、夸父网;;1个网络电视台:文传网络电视台;1个数字化平台:文传系数字化学习平台;1个APP:夸父网APP;1个记者团:文传系全能记者团;1个微信公众号:锦彩文传。

3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对学生管理的实现

实训平台实现了三个仿真,分别是:平台组织结构仿真;平台运作流程仿真;平台人员考核机制仿真。每个平台的组织结构均按照校外实体公司进行搭建,学生担任平台的CEO、社长、台长、总编辑、总经理、编委等职。成员来自系上六个专业,通过自愿选择录取优先和统一调整两种方式配合完成人员分配,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加实训平台。每一个平台的均制定有详细的操作流程,要求参训学生严格执行。考核机制跟实体公司一致,以学分来计算,实训合格获得相应学分,实训期间可以申请更换平台。实训平台实行由系领导进行统筹安排和部署。专项老师进行分管,及时了解和掌控23个平台的运行情况,跟踪学生实训动态。学生负责人分管,聘大三的学生骨干作为各平台的总经理、CEO、总编辑……进行平台实训具体事务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具体指导,大二的学生作为平台内各个部分负责人,带领大一的学生参与实训。真正做到全员参与,由大带小,层级连续。辅导员可以及时各个公司的作品和运作情况了解到每一个学生,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就会有存在感,严格的管理和激励制度能够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4结束语

实践证明校内仿真实训平台,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具有可行性和可借鉴性。以学生管理学生,老师从旁参与和监督的方式进行操作,以完整的管理和考核系统运作。校内仿真实训平台旨在培养学生技术骨干,以技术和能力管理学生,开设平台既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又需要专业老师、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参与。校内仿真实训平台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哪些效能,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陈玉琨.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权力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1999(3):38-41.

[2]王一平.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J].中国教育导刊,2005(2).

[3]杨骊.解析“互联网+写作”的“锦城模式”[J].写作,2016(1):29-34

[4]王一平.人性化管理: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J].中国教育导刊,2005(2).

[5]张德荣.论高校学生干部的“抽屉式”管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J].2011(8):106-109.

作者:姚茜 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第三篇:中职教学中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目前,职业教育仍面临生源质量差的问题,导致多数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深感疲惫。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管理的实际状况,多角度地阐释了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指导教师正确应对教学中学生管理,以期通过教育带给学生和教师幸福。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生管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逐年升温,大批初中分流生走进了中职学校。他们之中有的懒散成性,不学无术,不服管教,违纪行为屡见不鲜。面对这样的学生,许多教师感觉上课像打仗,一天下来身心疲惫,好像在承受一种无法回避的痛苦与磨难。一线教师该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正视学生的现状,做到心里有数

目前,中职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厌学、网瘾、嗜烟、顽劣等。一些学生较为敏感,思想偏激,多疑多虑,常以想象代替现实,以猜测作为依据,处处戒备,事事警惕,对谁都不信任,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对老师更是没有好感。他们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很笨,是坏孩子,被父母、老师放弃了。教师如果能体察问题的根源,工作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知道了学生的特点,我们才知道该怎么教育学生,自然就不会再抱怨学生了。

二、正视教师的现状,热爱自己的工作

受社会大气候和长期繁杂工作环境的影响,很多教师有了职业倦怠,不良情绪不自觉地表露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恶习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脾气急躁,不容思考;与学生沟通不讲方式方法,冷嘲热讽,甚至打骂。如果因为教育的不得法而把学生推向社会,从小的方面讲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和一个家庭,从大的方面看影响的将是一个良性社会。作为中职教师,我们肩负的是社会赋予的大责任。拿出热情,播撒爱心,投入到工作中,为工作中的每一个小惊喜而喝彩,唯有如此才会觉得工作是快乐的。

三、愉快地接纳学生,理解、尊重学生

记得在一次课堂上,一名学生在睡觉,笔者走过去,轻轻地拍拍他的背,他没有反应,再用力一点拍拍他,学生醒了,红红的眼睛怒视着笔者,凶巴巴地说:“我没影响你上课,你也不要影响我睡觉”。全班同学都望着笔者,似乎在等笔者发威。笔者平心静气地对他说:“如果你真的很困,还是去宿舍睡吧。”他一下愣住了,也不再睡了。下课后,笔者没再提起这件事。过了两天,他主动找到笔者,问为什么没有当众批评他。笔者只告诉他,在老师眼里没有差生,老师只希望他休息好,学习好,健康成长。这时,学生诚恳地对笔者说:“老师,我是坏学生。长这么大,老师除了批评我,就是不理我,只有您当我是正常的学生,让我找回尊严。谢谢您提醒我,以后您的课我一定好好听讲”。从学生的言谈中,笔者明白了,教师要接受学生存在的问题,要给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充分的理解,学生迫切地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改变处理问题的态度,学生自然会服从管理。

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永远给予学生正能量

有智慧地赞美学生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的,只有教师付出爱心、耐心,加上智慧才能达成。教师要用心解读学生,视每个事件为提高自身教育素质的机会,精心把握,创造教育新方略。教师要习惯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让他们学会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记得笔者接手新班级时,一名男生自我约束力极差,课上捣乱,课下打闹,三天两头犯错误且屡教不改,笔者用尽了各种办法都收效甚微。无奈之下,笔者罚他打扫卫生,几次下来,笔者发现他干活有板有眼,干净彻底。这是孩子的长处啊!笔者意识到这是个教育突破口。于是,笔者为他创造在班里表现劳动能力的机会,当众夸赞他。他越干越积极,大家都推举他担任劳动委员。笔者趁热打铁,找他谈心,告诉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可以成为好学生,所以老师完全相信他会更加优秀。在笔者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进步飞快,期末还被评为“三好学生”。

五、修炼内功,德高为范

教师要想获得发展,就要有文化积累。文化积累的途径就是阅读经典!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可以使人宁静致远,可以使人处乱不惊,还可使人气质高雅。教育并不是一方纯粹的净土,难免有世俗的困扰。只有保持宁静的内心,才能捕捉和感悟教育的睿智与深邃,才能进行心灵的叩问与成长。教师只有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发展,才能逐渐成长。

总之,中职教师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主动学习业务知识,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突破自我、提升自我。顺应时代,探索教育方略,正确做好教学中的学生管理,才会享受教育带给学生和自己的幸福。

作者:杨婕 单位:唐山市丰润区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第四篇: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融合思考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其成效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服务、管理和教育是学生工作中的主题,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融合。本文就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与人性化的融合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人性化;融合

当前高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状告母校、学生暴力和学生自杀等事件的发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制度化管理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的重要性日趋凸显,高校要想解决学生管理工作的缺陷与弊端,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融合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将学生参与和学校管理相结合,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一、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当前许多大学生都属于独生子女,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自尊心,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无法做到关爱和尊重他人。如果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一刀切”模式来管理学生,则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而人性化管理则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将强制性管理变为服务性管理,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满足社会对其的素质要求。二是推动学生工作的良性发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常制度的制定原则为约束少数人、激励大部分人,因此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时,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职责与义务,自觉遵守相关的制度,而不是消极执行与服务。当然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对适度原则加以准确把握,将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灵活处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人性化管理。随着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改革以及时代的发展,人性化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制度化与人性化的融合已经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三是克服传统制度化管理的弊端。在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往往对人的因素加以忽视,过于重视理性因素,学生管理工作相对规定化、标准化和程序化。这样虽然能够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便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会影响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导致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过于机械化,无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能。因此学生管理需要因事、因时和因人而异,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对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以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二、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的有效对策

1.积极转变管理理念。要想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融合,需要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实现全覆盖化的学生教育与管理理念。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的呼声和愿望为工作重点,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建立完善和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依法治校和科学的规章制度是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果管理缺乏规范性或规章制度不够科学合理,则学校的管理将没有依托,缺乏制度保障,致使各项工作无法有序开展。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来强调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和基本态度,采用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式,营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当然制度的制定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与时展要求相一致,既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人,又要体现对人的要求。

3.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学生管理工作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因此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十分之必要。一般管理人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尊重和关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从思想和情感等方面与学生产生共鸣,敏锐感知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和教育的看法。这样才能与学生和谐相处,和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平等地位,强化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建立以情感为纽带的师生关系。

4.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乐于控制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因此需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建服务型的管理模式,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以充分发挥。首先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选择多样化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将学生自我教育和外部制度管理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使学生从“他律”转变为“自律”。其次可让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或参与宿舍管理等工作,让学生组织和参与相关社团与学生会等活动,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加以体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管理工作要想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需要将人性化和制度化相结合,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建立完善与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保证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统一,使学生管理工作形成和谐而高效的格局,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韩辉,黄伟萍.论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J].高教探索,2012,06:30-33.

[2]熊朝坤,刘敏,冯冬,米娜.关于实现高校学籍管理规范化与人性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01:91-93.

作者:王雅 单位:汉口学院

第五篇: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教育的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理念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的指导理念,高校的普遍重视。本文从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分析了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以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念;高校;学生管理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落实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全面把握“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立德树人管理理念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而且还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已经成为管理者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1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立德树人的管理理念淡薄

虽然高校的积极重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采取立德树人理念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但是,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立德树人的管理意识,管理理念淡薄。首先,部分高校的管理工作人员只注重学校管理中的事务管理,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关注;其次,在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过分重视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强求学生服从指示,采用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对学生个性及心理特征的重视,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1.2强制性的管理方式

当前,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都采取强制性的管理方式,过度强调对学生的管理和惩罚。但是,随着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高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常常采用命令的方式禁止学生的某些行为。这种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导致大学生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产生抵抗心理,严重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1.3校园环境复杂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学生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其思想意识出现了巨大变化。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了复杂多样的变化。例如,部分大学生将考试作弊视为正常现象,缺乏诚信意识另外,大学生在入党、评优工作中弄虚作假,道德沦丧。复杂的校园环境导致学生道德素质下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积极重视这一现象,采取立德树人的管理理念。

2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2.1建立立德树人的管理机制

首先,高校应将立德树人的管理理念纳入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加强对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视。为此,高校可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道德的思想引导,明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理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其次,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积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最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中的不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例如,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自我管理,使学生自己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相关建议,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2强化管理人员立德树人的观念

管理人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强化管理人员立德树人的观念。首先,高校应积极宣传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加强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为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参加管理讲座,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对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视;其次,高校应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定期组织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参加管理培训,使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新要求和新动向,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高校应加强重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使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身的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2.3改进管理方式

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求高校积极改进传统的强制性管理方式。首先,高校应加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民主管理的方式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为此,高校要改进管理工作人员的态度,适当减弱学生管理工作的权威,增强管理工作的亲和力。在管理过程中,用平和的语气和态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积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现状和心理特征为依据,探索科学的管理方式,加大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高校应将立德树人的观念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校报和学校网站上宣传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和管理工作人员对立德树人观念的重视;其次,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积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校园风气,严禁学生出现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等现象,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3小结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能够提高教育者和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高校学生管理了工作的质量。虽然立德树人的理念受到高校的积极重视,被普遍运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但是,现阶段,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立德树人的意识、管理工作中采取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及校园环境复杂等问题。文章从建立立德树人的管理机制、强化管理工作人员立德树人的观念、改进传统的管理方式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策略。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我国思想政治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福才,解西东,乔柯.“立德树人”视野下“90后”大学生的管理工作[J].学园,2013(23).

[2]杨坤,黄泽娟.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基于“五维一体”循环模式[J].改革与开放,2016(10).

作者:罗美娥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第六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育规模日益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不断加强,这些都是有目共睹。但是同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相比,高校学生管理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仍然面临许多函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学生管理;问题;改革对策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主张的是以服从、整齐划一为特征的价值管理取向,并非是以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本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矛盾。学校往往认为教师和管理者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管理、被塑造的位置,习惯于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并强迫学生服从和接受,却忽视了其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职责。由于没有树立管理就是服务、学生就是学校主体的理念,所以管理工作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色彩而缺乏“人情味”。二是高效管理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相矛盾。高校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往往从社会对人才的一般要求出发制定统一的管理准则,强调以教学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挖掘学生多方面特长,使学生个人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多方位自主发展,满足社会人才多样化需要。这种管理模式表面上能强化学校有序管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生管理人员短缺,且能力良莠不齐。一是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与学生的配备人数比例应该在1:150-1:200之间,但是,据不完全统计,多数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人数比列在1:135以上,从而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难以保证辅导员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或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或贴近大学生生活,导致高校学生管理表面化、肤浅化,从而流于形式,甚者充当着高校“救火队员”或“及时雨”的角色;二是据调查,多数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都是本校留学生,大多数为本校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党员或是学生干部,只有少数管理人员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心理学专业的科班出身,因此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存在管理经验不足等缺憾。而现在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个体差异很大,使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加繁杂,这些都对管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滞后于形势发展。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我们高校的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仍然相对落后,尽管有些高校在日常管理制度上有些变化,但是这些制度的变化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同时,制度的制定大多是由上而下制定,学生、教师、管理者以及家长参与的机会少,导致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管理者、学生与教师、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当出现问题时,无章可循,导致有些事情不得不对簿公堂。这都说明我们的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滞后于大学生成长环境,滞后于形势发展,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4.网络的负面作用对学生影响很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信息容量大,传递交流便捷,具有互动性、全球性、多元性、虚拟性、无屏蔽性等特点,可以说“网络世界”已经成为了青年大学生无法回避且乐此不彼的“第二生存空间”。但是网络是一个利弊兼容的“双刃剑”。一方面它给青年大学生学习信息开辟了新渠道,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范围、思维空间,对学生的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网络也给腐朽落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直接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高校中不断出现的一些现象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有的学生由于过度沉溺于网上虚拟世界而厌恶和逃避现实,从而造成严重的心理畸形和障碍;有的盲目交友、择偶,导致上当受骗;有的信谣传谣,丧失理想信念,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策

1.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要充分遵循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原则,了解和熟悉大学生思想状态,尊重和承认他们的身心差异和个性特点。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人格,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权利,并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维护和满足他们的合法权益和正当需求,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行为、思想品德严格要求的同时,善于与其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讨论和争辩,营造良好沟通平台,维护和信任学生;二是学生管理者要修身立德,言传身教。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社会要求我们不但要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同时还要求这是一些心理健康、遵守道德规范的劳动者,也就是说,学校还肩负着影响学生道德意志品质形成的任务。而要把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遵守道德规范的劳动者,只靠说教式无法实现的,作为学校学生管理者必须站出来给学生做楷模,去影响他们,为他们的道德成长提供范例,因此,学校学生管理者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自觉履行职责,使自己的行为能够对学生起引导作用;三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管理者应当多与学生接触,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思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智力、心理倾向等,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2.提高学生管理者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师德建设,立德树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校应聘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优秀教师担任学生导师,以其自己的知识、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使广大学生受到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领路人。同时,学生管理者要具有明确的分工,采用现代化教育管理手段,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趋于科学化与专业化;二是要挖掘学生潜质,敢于让学生去摸索,放手让学生去管理,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为自己所负责的岗位敢于担当。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还能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让学生成为班级的管理者。

3.依法治校,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从意识上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高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充分体现民主,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制度的程序要合法,同时要对不健全的制度加以修订。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同时,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程序的合法性,比如要开除个别学生的时候,既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学生事务的处理要有理有据。

4.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手段的创新。对于网络出现的问题,首先学校要做疏导,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从各个方面宣传网络利用不当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强化学生的危机意识;同时,学校建立起自己的绿色网站。积极引导网络校园文化,建立起具有极度吸引力的校方网站,提高学生工作网站的利用率,提高点击率和吸引力;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郑晓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论文编号:C931.2.

[2]王水江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改革与开放2010年7月刊.

作者:曲丹丹 刘俚燕 单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会计系